园艺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7 14:2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艺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艺调查报告

篇1

一、医疗机构制剂的正当性

《药品治理法》第二十三条规则:“医疗机构配制制剂,须经地点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当局卫生行政部分审核赞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当局药品监视治理部分同意,发给《医疗机构制剂答应证》。无《医疗机构制剂答应证》的,不得配制制剂”。该条目是对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行为的一种规则,规则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前提前提是必需获得《医疗机构制剂答应证》,不然,不得配制。

《药品治理法》第二十五条规则:“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该当是本单元临床需求而市场上没有供给的种类,并须经地点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当局药品监视治理部分同意后方可配制。配制的制剂必需依照规则进行质量查验;及格的,凭大夫处方在本医疗机构运用。非凡状况下,经国务院或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当局的药品监视治理部分门同意,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运用。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不得在市场发卖”。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治理方法(试行)》第五条第二款规则:“未获得《医疗机构制剂答应证》……的医疗机构可以请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然则必需还提出托付配制制剂的请求”。

依照上述司法条目的规则,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需具有以下前提:一是必需取得相关部分同意,获得《医疗机构制剂答应证》;二是获得所配制制剂的同意文号;三是配制的制剂在未经同意的状况下,只能在本医疗机构运用;四是未获得《医疗机构制剂答应证》,且获得了中药制剂同意文号的,经同意,可以托付具有受托前提的医疗机构或出产企业配制中药制剂。

二、医疗机构制剂的认定

依照相关司法规则,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需经由同意。而当前,局部医疗机构为添加收益,便利病人,在未经同意的状况下,依据传统的秘方配制处了一些膏、丹、丸、散剂,以为其属于临方制剂。那么,这些膏、丹、丸、散剂能否应归入医疗机构制剂治理,作为药品监管人员,对医疗机构制剂的认定尤为主要。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治理方法(试行)》第三条规则:“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依据本单元临床需求经同意而配制的、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第四十五条规则:“固定处方制剂,是指制剂处方固定不变,配制工艺成熟,而且可在临床上长时间运用于某一病症的制剂”。从上述规则可以得出:医疗机构制剂,就是医疗机构依据本单元临床需求经同意而配制的、自用的制剂处方固定不变,配制工艺成熟,而且可在临床上长时间运用于某一病症的制剂。

笔者以为临方制剂,是指依据大夫对某一个病人辨证论治后开具的处方的要求,由专业人员依照相关的工艺将药物暂时代患者加工成分歧的剂型,是为了知足单个病人的分歧疾病获得实时、称心的医治而为他们“见机行事”制造出合适小我的状况的制剂。

三、当时不合法医疗机构制剂存在的首要方式

(一)无《医疗机构制剂答应证》配制制剂。一是未获得《医疗机构制剂答应证》和制剂同意文号配制制剂;二是获得了制剂同意文号,但不具有配制前提,未获得《医疗机构制剂答应证》配制制剂;三是经由同意可以托付配制,却未按要求私自自配制剂。

(二)未经同意,私自配制制剂。获得了《医疗机构制剂答应证》,而未经同意,未获得制剂同意文号配制制剂。

(三)未经同意,私自运用其他医疗机构制剂。一是未经同意,直接从其他医疗机构购进其制剂进行运用;二是以友爱医院、协作医院的方式,直接或变相发卖制剂,或以免费赠予的方式分配运用。

四、不合法制剂构成的缘由

(一)好处的诱导

临床需求是前提,市场增补是时机。长时间以来,医院制剂是在亲密连系临床与总结临床理论经历的根底上制成的比拟成熟的制剂,易于改良进步,合用性强,并能实时知足临床医疗、科研需求,深受大夫和患者的欢送。但跟着法制治理历程加速,市场供给才能进步,国度对医疗机构制剂规范的要求越来越高,局部医疗机构为降低本钱,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不肯在设备、技能、申报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随意配制制剂,使得医院制剂的质量不克不及获得有用的保证,给社会形成了必然的平安隐患。

(二)政策的影响

2003年,国度要求换发制剂同意文号,制止医院出产大型输液,医院制剂室出产种类和出产总值急剧下降,有的制剂室封闭,有的制剂室出产总值不及本来的一半,就我市而言,仅有市中医院、癫痫病专科医院、仁寿县中医院在取得同意的状况下从事医疗机构制剂配制,仁寿县中医院大局部工夫都还处于停产形态。2004年,取得医疗机构制剂同意文号的种类要求进步质量规范,按新的规范要求申报医疗机构制剂同意文号。2005年,国度药监局先后出台了《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治理标准》,《医疗机构制剂答应证验收规范》,《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治理方法》等系列文件。以上政策性律例文件的出台,从积极的要素看,增强了对医院制剂的出产质量,配制前提和配制进程的监视治理力度,显示了国度对医院制剂任务治理标准化与法制化建立的要求。但从别的一方面看,因为这些治理文件在制定时未思索中医用药的特点和医院中药制剂的实践状况,对一些要害条目要求过高过严,加大了医疗机构制剂配制本钱,然后对医疗机构制剂的开展带来了阻遏效果。

篇2

关键词:员工满意度;调查

一、员工满意度定义

员工满意度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美国一专业调查公司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员工满意度每提升5%,顾客满意度就会提升1.3%,企业效益提升0.5%。1935年,美国学者霍波克在他的《Job satisfaction》中首次提出“工作满意度”,又称“员工满意度”。他将员工满意定义为员工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对组织环境的满意程度,即企业员工对工作情绪的一种心理反应。

二、调查对象

LA公司是一家民营教育图书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0年,注册资金三百万。经过26年的发展,由创立初期的五人发展至今拥有85名员工,3000平米物流配送中心和500平米现代化办公室的小型公司。经过数年发展,公司结构经过若干调整,积累了不少问题,为了了解员工现有的状态和对公司的意见,笔者对公司全体员工展开满意度调查工作。

三、调查问卷设计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设计了有关员工满意度的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员工满意度部分。个人基本信息部分设计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位和工龄五个方面共6道题。

员工满意度部分设计了工作本身、工作硬环境、工作回报、工作软环境四个方面共9道题。其中工作本身包括岗位设置、作息时间两个方面,工作硬环境包括办公条件、办公环境两个方面,工作回报包括薪酬福利、晋升制度两个方面,工作软环境包括人际环境、组织构架、企业文化三个方面。此部分共设置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较不满意”、“很不满意”四个选项。

四、LA公司员工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本次调查使用电子问卷调查形式,公司共85人,85人全部填写了调查问卷,参与率为100%,通过比较发现,LA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1.LA公司员工对薪酬福利的不满意度最高,达31.77%,这说明薪酬福利是公司员工最关注的部分,但由于公司盈利项目的特殊性,书本价格不高,并且是固定不变的,只能靠数量和种类的积累,这也是图书行业员工薪酬福利普遍不高的原因。

2.其次是晋升制度,不满意度为25.88%,这说明公司员工普遍有上进心,但晋升制度并不能满足所有人,毕竟公司职位有限,发展空间有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晋升到管理层,而公司的晋升制度的合理性也有待进一步论证。

3.对企业文化的不满意度为22.35%,企业文化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企业文化不满意的员工,有可能有与公司发展目标不同,也有可能有更远大的目标,这部分员工也是最有可能跳槽的。

4.对公司组织构架的不满意度为20%,这方面造成的不满意度可能与晋升制度有关,董事会是固定的,由发展初期的五人组成,并由其中的一员担任总经理,其余的职位都需要综合考察员工的学历、年龄、业绩等综合因素才能晋升,所以没有晋升的员工存在不满意是合理现象,为公司长远发展考虑,公司的组织构架设置应与晋升制度密切联系起来考虑。

5.对工作岗位、作息时间、办公环境、人际环境、办公设备不满意度依次为:17.65%、16.47%、12.94%、11.76%、9.41%。对工作岗位不满意的原因有可能是公司不是因人设岗,而是因岗招人,员工的最大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有的员工被安排在了不擅长自己能力发挥的岗位上;作息时间这一块,涉及员工的家庭、业余生活、上下班交通等原因,所以有部分员工会觉得工作时间过长,安排不合理等;办公环境、人际环境、办公设备都属于工作环境,尤其是人际环境,是公司上下级关系、员工关系的总体体现,这部分不满意度更大程度上与员工个人有关,因为公司整体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满意度高;办公环境和办公设备是员工最基本的工作条件,对于这一块的不满意度是最容易提升的。

五、结语

通过调查LA公司员工满意度,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篇3

调查采用面访方式,抽选成都、自贡、攀枝花、德阳、绵阳、内江、南充、宜宾、达州等9个市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年龄18~65岁并在调查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主要在工厂、建筑工地、住宿餐饮零售点、居住小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地随机抽样进行访问。调查共计完成有效样本3000个,其中成都市完成600个,其余8个市各完成300个。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对其进行系列报道。

生活现状及诉求篇:举家入城近半数市民待遇需求大

平均年龄37.6岁,学历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超过六成

在受访的进城务工人员中:年龄在18~29岁的占31.5%,30~39岁的占23.3%,40~49岁的占29.8%,50~65岁的占15.4%,平均年龄为37.6岁;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占63.7%,高中/中专/职高的占25.3%,大专/本科的占10.9%,硕士及以上的只有0.1%。

分地区看,在年龄方面,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平均年龄为33.5岁,其他调查城市为38.6岁;在学历方面,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高于其他城市,其中学历为高中/中专/职高的比例(32.0%)较其他城市(23.7%)高8.3个百分点,大专/本科及以上的比例(17.3%)较其他城市(9.3%)高8个百分点。

近五成进城务工人员与配偶、子女一起在务工城市生活

在问及“目前与家人生活的状况”时,表示“与配偶、子女一起生活在务工城市”的比例最高,占48.5%;其次是“未婚,单身一人生活在务工城市”,占21.2%;第三是“夫妻生活在本市,子女老人在农村老家留守”,占14.0%;另外,表示“子女已独自成家立业”的占9.6%,“配偶及子女在农村老家留守”的占6.7%。

分地区看,成都市和其他城市的进城务工人员与家人生活的状况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与配偶、子女一起生活在务工城市”的比例较其他城市低11.5个百分点,而“未婚,单身一人生活在务工城市”的比例较其他城市高15.6个百分点。这与成都市作为特大型城市,房价及生活成本相对较高有较大的关系。

居住条件:单独租房和自购房的比例排前两位,分别占41.8%和22.5%

在问及“目前进城务工的居住条件”时,表示是“单独租房”和“自购房”的比例较为突出,分别占41.8%和22.5%(详见图1)。

分地区看,受相对较高房价的影响,成都市居住条件为“合租房”的比例(16.7%)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而“自购房”的比例(12.3%)则较其他城市低12.8个百分点。

从不同年龄、学历等人群的“自购房”情况看,总体趋势为:年龄越大、学历越高、进城务工累计时间越长、个人月收入越多,居住条件为“自购房”的比例越高。

在没有购房的进城务工人员中,未来三年有城镇购房打算的占23.7%

目前没有在务工城市购房的受访进城务工人员中(占调查样本总量的77.5%),表示未来三年“有”在城镇购房打算的占23.7%。

在不同人群分组中:年龄较小、学历越高、进城务工累计时间较长、个人月收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中未来三年有购房打算的比例更高。

进一步问及未来三年有购房打算的进城务工人员“是否有申请购买政府保障性住房需求”时,表示“有”的占34.9%。其中,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中表示“有”的比例为18.8%,其他城市为39.8%。

申请购买政府保障性住房遇到的两大主要问题:

申请条件门槛过高和对相关政策不了解

在问及申请购买政府保障性住房遇到的问题时,表示“申请条件门槛过高,没有申请资格”和“对相关政策不了解”的比例分别达44.8%和34.4%,另外有5.2%的表示“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申请入学的限制条件太多、标准太高是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方便的首要原因

调查显示,在与配偶、子女一起在务工城市生活的受访进城务工人员中(占调查样本总量的48.5%),表示随迁子女“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占46.2%,“尚未到或超过义务教育年龄”的占52.1%,“已中途辍学”的占1.7%。

在随迁子女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受访进城务工人员中,表示随迁子女入学“非常方便”的占14.3%,“比较方便”的占42.0%,“基本方便”的占22.6%,三者比例相加为78.9%,另外表示“不太方便”或“很不方便”的占21.1%。

在问及表示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太方便”或“很不方便”的主要原因时,表示“申请入学的限制条件太多,标准太高”的比例最高,占46.5%;其次是“办理入学手续繁琐”,占31.0%;第三是“进入公办学校困难”,占29.6%(详见图2,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不同调查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方便的主要原因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成都市主要包括“申请入学的限制条件太多,标准太高”、“办理入学手续繁琐”和“进入公办学校困难”三个方面,其他城市则主要集中在“申请入学的限制条件太多,标准太高”方面。

就业和社会保障篇:就业行业较集中保障水平需提升

进城务工累计时间平均为6.6年

到目前为止进城务工累计时间不到2年的占17.1%,2~5年的占25.9%,6~9年的占15.5%;10年及以上的占41.5%,进城务工累计时间平均为6.6年。分地区看,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累计时间平均为5.6年,其他城市为6.8年。

有失业经历的占46.5%

受访进城务工人员在进城务工过程中有过失业经历的占46.5%,表示有“1次”或“2次”失业经历的占24.4%,有“3~5”次的占12.3%,有“6次及以上”的占9.8%,平均失业次数为3.1次。分地区看: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中有失业经历的占50.3%,平均失业次数为2.8次;其他城市有失业经历的占45.5%,平均失业次数为3.2次。

在问及有失业经历的进城务工人员“失业时有没有到当地劳动部门进行过失业登记”时,表示“有”的只有5.2%。

在批发与零售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从业比例近七成

从从事行业看:“批发与零售业”的比例最高,占27.5%;其次是建筑业,占21.9%;第三是“服务业”,占19.0%,以上三者比例相加为68.4%(详见图3)。

分不同学历的人群看,学历越高的进城务工人员中从事批发与零售业的比例越低,从事制造业的比例越高;初中及以下和大专/本科及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中从事建筑业的比例都较高;高中/中专/职高的进城务工人员从事服务业的比例在不同学历人群中最高。

就业状况为个体私营业主、服务人员、生产施工一线工人的进城务工人员比例占70.2%

从受访进城务工人员目前就业状况看:为“个体私营业主”的比例最高,占30.7%(主要包括蔬菜、水果、小商品批发零售商店业主和住宿餐饮店老板);其次是“服务人员”,占20.7%;第三是“生产、施工一线工人”,占18.8%。

平均个人月收入为2694元,六成多个人月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

受访者目前个人月收入在1001~2000元和2001~3000元的居多,所占比例分别为36.1%和30.8%,两者相加占66.9%(详见图4),平均个人月收入为2694元。与2013年四川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3483元)相比,低了22.7%,近800元。

从不同人群分组看: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平均个人月收入为3013元,较其他城市高396元;年龄越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平均个人月收入越低;学历越高的务工人员平均个人月收入越高;不同行业中,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运输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平均个人月收入排前两位,分别为3462元和3031元,批发与零售业、服务业排倒数后两位,分别为2447元和2211元。

与工作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仅占39.6%,住宿和餐饮业签订比例最低

除去个体私营业主和自由职业/打临工的人群,在单位上班的受访进城务工人员中,表示与工作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占39.6%。

从不同人群分组看: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中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45.9%,较其他城市高7.2个百分点;年龄偏小的进城务工人员中签订合同的比例较高;学历越高的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合同的比例越高;不同行业中,从事制造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合同比例最高,为61.0%,住宿和餐饮业最低,为17.4%。

社会保险或商业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2.5%,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居多

在问及“目前参加过哪些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时,表示“什么都没参加过”的占17.5%,表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比例最高,占68.0%;其次是“社会养老保险”,占29.9%;第三是“失业保险”,占13.5%;第四是“商业医疗保险”,占6.0%。

单位购买保险或住房公积金的不到四成

在单位上班的受访进城务工人员中,问及单位为其购买保险或住房公积金的情况时,表示“什么都没买过”的占60.9%,表示购买“工伤保险”的比例最高,占30.1%;其次是“养老保险”,占26.0%;第三是“医疗保险”,占25.3%;另外,表示购买“失业保险”的占17.6%,“生育保险”的占14.5%,购买“住房公积金”的占8.6%(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从不同人群分组看:成都市在单位上班的进城务工人员中,单位为其购买保险或住房公积金的比例为35.3%,较其他城市高13.1个百分点;年龄越小、学历越高的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单位为其购买保险或住房公积金的比例越高;不同行业中,从事制造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单位为其购买保险或住房公积金的比例最高,为53.1%,批发与零售业最低,只有5.6%。

26.8%表示在进城务工期间遇到过不公对待,其中四成多选择忍气吞声

在问及受访者“进城务工期间遇到哪些过不公正对待”时,表示“都没有遇到过”的占73.2%,表示遇到过“随意加班加点或加班后少给甚至不给报酬”和“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拖欠拒发工资”的比例较为突出,分别占14.3%和12.3%(详见图5,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图5 进城务工人员务工期间遇到不公正对待的情况

对于受访者遇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主要处理方式,选择“忍气吞声”的比例最高,占46.8%;其次是“辞掉工作另谋出路”,占25.5%;第三是“向有关政府部门投诉”,占9.4%;选择“寻求法律援助”的占7.4%;“找老乡亲朋帮助解决”占5.4%;“通过媒体进行曝光”的占2.5%;选择其他方式(主要是表示直接找领导或老板沟通)处理的占3.0%。总体来看,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遇到不公正对待时,选择积极维权的只占少数。

5.9%接受过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

篇4

一、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

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就业难度日趋加大。由于高等医学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竞争。另外,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在扩大规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备一定资历的专业人才为主,大量接收毕业生的状况将不存在。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

目前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许多同学的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准备。很多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确定性比较强,就业形势一直较好,使他们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多少有一点优越感。多数毕业生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把择业定位在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

, 反映出毕业生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 ,

就业的期望值过高。通过我们这次调查发现:在全校医学专业抽样调查的800名毕业生中,91%的毕业生倾向于在省、市级单位就业,9%的毕业生愿意在县级单位就业,而乡级以下单位则无一人考虑;72.6%的毕业生倾向于在三级(三甲,三乙)医院就业,27.4%的毕业生愿意在二级(二甲,二乙)医院就业,而一级医院则无人问津;8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刚毕业月薪就应该在1000元以上,甚至20__元以上。然而,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日趋饱和,医学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接纳毕业生时考虑的问题已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大中城市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原则上都需要硕士,其次就是获得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因此,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就业难现象。

(三)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

主要表现为:1.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多。2.学历层次供需不平衡,各级医疗单位都有精简机构和分流人员的趋势,使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接收能力有所下降,大量吸收本科毕业生有一定的困难,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出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上升。3.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医疗机构需求量不多,但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多,而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少;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医院需求量多,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

二、调查的体会和建议

(一)学校应该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

1、在以往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增加一部分就业指导内容,帮助同学们及早树立目标,明确职业理想。教育他们,个人的职业理想是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构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2、入学以后至实习以前,针对每位同学不同的个性和学习情况,不断教育同学们做就业准备、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主要是积累自己的实力,认真学习文化课程、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多方面兴趣、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3、针对大部分同学在实习期间就该为各自今后的目标着手实施,因此,在进入实习点之前应该规定一段时间,集中指导同学们学会自我推销。这一点,我院近几年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如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等,今后还应严格考勤、丰富形式,增强效果。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对毕业生参军、报考公务员、考研等方面的政策咨询;通过人才素质测试,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全面、合理地收集、处理、利用就业信息;模拟就业现场,训练求知技巧,如求职材料的书写,面试、签约的要领、技巧及应注意事项、如何推销自己等。

4、实习结束还有半年在校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做不同指导:针对去向仍不明确的同学们,指导他们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社会。精心组织好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求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毕业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奔赴新的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社会,成功的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由

学生到职工、由本科到研究生的角色转变。因此,我们还应该针对已经明确去向的同学提供相关指导,这样做也有助于接收单位满意我院毕业生,提高蚌医声誉。

(二)学生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

1、文化知识

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根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求职无论选择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都少不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加快,这里的知识更新是在基础知识上的更新。今天医学生的就业、择业已不可能“从一而终”,职业岗位随时会发生变化,要工作,就必须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在校期间要扩大知识面,把基础知识的面扩得越宽越好。

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毕竟是高等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从事医学专业很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应是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医学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之所在,而专博相济,以博促精已成为当前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重要要求。美国曾对

1311 位科学家作了 5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有成就的很少是仅通一门的专才,而是以通才取胜,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多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通才。我们的大学生要为获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和其它证书而不断努力学习。

三是有一定的其它知识技能。除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掌握一技之长,如音乐、体育、书法、绘画、驾驶、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大学生求职更易成功。

2、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是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的面对挑战、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

二是人际交往能力。据统计,人们除了 8 小时的睡眠以外,在其余的 16 小时中,约有 70%

的时间都在进行交往、沟通信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大胆参与,抓住机遇,积极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二要心理相容。在与人交往中,要有宽阔胸怀,不计较个人得失,要做有远大理想、开朗、豁达、谦让的人。在大学期间善于交往的同学在求职中往往也显得更为自信和成熟。三要诚实守信。没有人愿意与不诚信的人成为好朋友,只有讲诚信才能与人交往。四是平等互利。作为一种能力品质,我们强调的是人格平等。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那种顾全大局、先人后己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会得到人们的赞同和敬佩。

三是组织管理能力。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不可能每个人都走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工作中却都有可能应用到组织管理才能,这是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新要求。一直以来,大学毕业生中的党员和学生干部总是用人单位的优先考虑对象,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看重他们具备的组织管理能力。

四是动手能力。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而言,无论你今后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是在基层第一线,动手能力的强弱都将直接影响到你的能量的发挥程度。因此,要特别重视实习,在临床实习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五是创新能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该主动参加我院各个教研室的科研兴趣小组,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向专家教师们学习,培养想像力、创造性思维学会全方位、多层次的思维方式。

六是竞争能力。大学生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就业群体。竞争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力的展示。在同等学历的毕业生中,外语能力(四级或六级)、计算机能力(国家二级或三级、四级)等等,都会引起用人单位的特殊兴趣。

七是表达能力。它有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两方面。口头表达能力首先要敢于说话,大学生要敢想敢干敢说。其次要有话可说,大学生要多读书多看报,关心国家大事,掌握更多的信息,关注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这样才能有话可谈。总不能一辈子只谈专业,不谈其它。再次还要善于谈话。大学生除要学习心理学、辨证法及语法修辞外,还要学习一些说话、论辩的技巧。

尽管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总的就业形势严峻,但只要我们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找准定位,每一位毕业生还是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篇5

[关键词]湛江市;农村转移转户口;户籍迁移意愿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日前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到各类城镇要健全农业转移转户口落户制度,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情况下,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势必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要先确定农村转移转户口户籍迁移意愿和迁移意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政府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因此,调查组对湛江市转移转户口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

2问卷样本数据介绍

2.1转移转户口户籍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在湛江市工作的转移转户口,这里的转移转户口定义为在城镇居住一个月及以上的跨县市务工、经商的流入转户口。问卷调查时间是2015年1月到3月2日,调查地点包括各区建筑工地、购物区、车站等转移转户口比较集中的地方。我们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以保证问卷回答内容的可靠性。本次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1350份,收回1350份,收回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320份,有效率97.78%。问卷设计的户籍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因素、家庭因素、职业层次因素、个体收入因素、回农村就业意愿因素、住房因素和社会融合因素7个方面。

2.2转移转户口户籍迁移意愿影响因素与户籍迁移意愿的统计分析

2.2.1个体基本特征与转移转户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统计分析

个体基本特征中,男性愿意迁移户籍的比例为34.38%比女性(21.88%)稍大,说明男性更希望将户籍迁入到城镇,差别为13.50%。在户籍迁移意愿的态度上,男性(15.63%)比女性(9.38%)更加犹豫。不愿意的女性比例为6.25%,不愿意的男性比例为12.50%,其中由于中国传统的思想影响,女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男性决定好了生活在农村的时候,女性往往跟随丈夫的决定;而一小部分男性认为在农村生活比在城市生活更好,会不愿意迁移户籍。

不同学历者不愿意将户籍迁到城镇的意愿分别为3.13%(初中以下)、21.88%(初中毕业)、25.00%(职业中专或高中毕业)、6.25%(高职、中专)、40.63%(大专以上)。大致上可以看出,学历越高的农村居民,迁移户籍到城镇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学历越高,其本身能力和专业素养越高,并且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就更多。说明不愿意转移户籍的意愿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弱,但同时也更加犹豫(难以决定的占比越来越高),可能是因为学历越高者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导致他们难以做出明确的选择。而且因为学历较高者在城镇谋生的能力越强,并且受到的转户政策限制要小得多,所以更愿意将户籍迁到城镇。初中毕业(21.88%)、职业中专或高中毕业(25.00%)和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40.63%)的对象比例相对初中以下(3.13%)和高职、中专(6.25%)要高得多。但是其中的高职、中专的比例是异常点,原因可能是他们只愿意在城镇工作却不愿意将户籍迁移过来,他们不像公务员、教师等事业单位职工,工作落实后必须将户籍迁移到工作所在地。

2.2.2家庭因素

在家庭因素当中,父母(46.88%)和兄弟姐妹(46.88%)是农村转移转户口市民化户籍迁移重要的影响因素,这说明直系亲属对家庭成员的户籍迁移的作用最大。此外,其他亲戚(34.38%),所占比例位居第二,旁系亲属对户籍迁移的影响仅次于直系亲属。二者结合可以说明在家庭因素当中,亲属的作用最大。这与中国传统中重视亲缘关系非常吻合。其次,配偶或者子女占28.13%,很多父母到城镇工作,子女留给家庭中的其他亲属照看,所以子女不是影响户籍迁移的关键因素;外加现在部分夫妻得到工作机会的城市有可能会不一样,所以配偶对户籍迁移意愿的影响力次于亲属。18.75%的调查对象选择“没有”,这部分转户一般是独自一个转户来到一个陌生城市打拼奋斗,这样的选择往往需要很大的勇气,因此这部分转户的比重不大。

2.2.3职业层次因素与转移转户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统计分析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0%)、经理转户(6.25%)、私营企业主(6.25%)、专业技术转户(34.38%)、办事转户或文员(18.75%)、个体工商户(18.75%)、商业服务业转户(12.5%)、产业工人转户(6.25%)和农业劳动者(0%),显示随着职业层次的提高,转移转户口愿意将户籍迁入到城镇的意愿更强。原因可能是职业层次越高,工作更稳定,工资收入也更高,所以更有能力在城镇定居。但是,转移转户口转户意愿没有随着工作满意度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规律,可能是因为转移转户口并不太在乎对工作的满意度(比如现在从事的工作相对于农村的要好,尽管收入一般,但感觉满意),而是更看重工作的收入,而这也是转移转户口离开农村,到城镇务工的主要原因。

2.2.4个体收入因素与转移转户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统计分析

总共分为五个阶梯,分别是每月1500元及以下(18.75%)、1501~2500元(18.75%)、2501~3500元(37.50%)、3501~4500元(6.25%)、4501元以上(18.75%),整体上,转移转户口愿意转户的意愿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强,说明收入对转移转户口的转户意愿的影响十分强烈。原因可能是收入越高,越能承受城镇的高生活成本,从而在城镇生存的能力越强,所以转户意愿也越强。以获取较高的收入,因而更可能选择在城镇定居。并且,收入越高,在城镇生存能力更强,也更加愿意转户。而且当收入达到了2500元/转户/月时,形成了一个关键点,在这个收入水平以上的农村居民才能够在城市或者乡镇生活。每月转户消费的意愿划分成七个阶段,每月500元以下(3.13%)、501~800元(28.13%)、801~1200元(28.13%)、1201~1600元(6.25%)、1601~2000元(3.13%)、2001~2500元(9.38%)、2501元以上(21.88%),出现了两头比例大,中间比例小的“工”字形结构,其中消费水平在每月501~1200元的农村居民户籍迁移为56.25%,以及2501元以上的户籍迁移意愿为21.88%。其原因是,收入水平达到2500元每月每转户的农村居民,居于这个临界值附近超过不是很多的那部分转户在城市生活的支出不会太高,消费比例在20%~48%,因为他们要存钱租房或者存钱买房。从而我们可以知道801~1200元(28.13%)、1201~1600元(6.25%)、1601~2000元(3.13%)这三个段的样本的户籍迁移意愿为何会比前面三个少很多,因为他们消费数目过大。然而,在收入水平较高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户籍迁移,从而意愿水平降低使得2501元以上分段的消费者的户籍转移意愿相对前一阶段的更低。

2.2.5回农村就业意愿因素与转移转户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统计分析

“如果在农村有一份工作能够赚取跟在城市打工相同的收入,您是否愿意回农村?”56.25%的转户愿意在同等报酬的情况下回到农村,仅有25.00%的转户会留在城市,还有18.75%的转户没有想过,要看情况而定,持观望态度。这就给农村转移转户口市民化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2.2.6住房因素与转移转户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统计分析

在城镇工作的农村转移转户口自己家有房的转户户籍迁移的意愿相当高(59.38%),由单位提供宿舍的转户户籍转移意为21.88%,这两类属于有固定住处,当住处固定下来后,心理学上的归属感就成了主要要素,所以户籍转移意愿高达81.26%。寄住在亲戚家(3.13%)与预计的结果不太一样,原因通过访谈了解到,亲戚家里住在城市,从农村过来投靠亲戚普遍出现的问题是城乡生活习惯和三观差别太大,住在一起容易产生矛盾,这部分转户对城市生活适应能力较弱,因此对户籍迁移的意愿就会低很多。居住在单位工棚(0%)、活动板房的转户大多数在城市近郊居住,他们在城市打零工,零工结束后就直接回城市近郊,所以对户籍迁移没有兴趣和意愿。其他(15.63%)的居住方式,比如在网吧等场所通宵,或者长期在两地或者多地跑业务出差等,大多数住在酒店或者宾馆,这部分转户对户籍转移也有一定的意愿。

2.2.7社会融合因素与转移转户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统计分析

转户结交的朋友中,有很多本地转户的户籍转移意愿非常强烈,为71.88%,因为本地朋友的情谊,让转户更有归属感,同时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从而导致了超强的户籍转移意愿。而有一两个本地转户的转户户籍转移意愿要低很多,因为朋友少了,归属感少了,转移意愿自然就低了。几乎没有本地朋友的转户的转移户籍的意愿肯定会很低,但不排除小众转户喜欢在没有朋友干扰的城镇定居,或者这部分转户的住房购买力很强,仍然会愿意将户籍转移。当遇到困难时向亲属、老乡、同学求助的转户转移意愿为28.13%,向本地的朋友求助的转户户籍转移意愿为28.13%,向法院法院、公安等求助的转户户籍转移意愿很低,为6.25%。这很符合社会规律:与本地朋友之间的交流越多,融入得就越深。

参考文献:

[1]樊佩佩.江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困境[J].中国国情国力,2015(1).

篇6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 依从率; 干扰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62-02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而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1]为此,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医院发生有着直接关系,但是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普遍较低,加之要致病源,洗手设施不完善,造成医务人员的手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而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主要的措施,所以医务人员必须提高依从率,2012年第二,三季调查了医院手卫生的依从率,第三季度的依从率明显高于二季度,院感率有明显下降。

1 原因分析

1.1 洗手意识在淡漠:由于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手卫生观念存在错误认识,有的医护人员错误的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有关资料报道:戴同一副手套检查多例患者,可增加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机会,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后,手部细菌污染相当严重,并且大多数为致病菌,特别是患者多,工作繁忙时,医务人员普遍存在洗手依从性低,未进行规范洗手,是造成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主要因素。

1.2 管理不到位: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规范,监管措施不力,手卫生设施落后,触模式水龙头,使用固体肥皂,未配备一次性干手巾、造成洗手后二次污染。冬季不供应温水,医务人员怕水凉大大减少洗手次数,是手部卫生不合格重要原因。

2 干预措施

2.1 强化培训转变观念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缺乏是造成洗手依从性低的原因之一,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关手卫生知识的培训,是改善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重要措施,因此,本院采取形式多样的手卫生知识培训,如定期组织手卫生知识讲座、各科在洗手池上方张贴醒目的六步洗手法图片,用大量事实、数据、图谱、传授手卫生的重要性、标准预防的相关知识。对新上岗职工、把手卫生知识列入岗前培训重要之课,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医院各科室以科为单位进行强化培训,六步洗手法达到人人会操作,人人掌握洗手指征、手消毒指征、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率。

2.2 领导重视,完善设施:为提高洗手依从性,院领导从人力物力给予大力支持,在原来基础上,改造洗手池,改水拧水龙头为非触模式水龙头,配备抗菌洗液,一次性干手巾、冬季管道化供应温水、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普遍提高,另外,规范了一次性手套的使用范围,脱手套后应立即手清洁、护理操作车、各种操作台等均配备了快速手消毒剂,从而保证了医务人员手的清洁。提高手卫生的依从率。

2.3 行政干预加强监管本院根据《手卫生规范》制定了手卫生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把手卫生纳入医疗、护理质量考核范围、感染科每月检查各科室手消毒剂的消耗量感染监职人员每月协同检验科人员一同深入科室对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空气、无菌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压力灭蒸汽灭菌效果,进行采样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科室及时整改,追要致病源,而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

3 结果

对控制医院感染、耐药菌的感染和流行以及防控医院感染暴发至关重要,在医院感染病例中,95%以上患者发生的感染是经接触传播,而在接触传播中,加强手卫生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质量对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希望我院每位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严格按照洗手程序正确地洗手,使手上微生物达到标准要求,从而避免因医护人员的手被污染而造成的医院感染,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 结论

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逐步上升,主要是今年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对手卫生知识的宣传、培训与考核,并进行了反复多次培训与考核,培训覆盖率达到全覆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极大的提高;进一步改善了手卫生设施、设备和用品,在病区走廊配备了速干手消毒剂,各科室配备了擦手纸巾擦手,方便使用;院感科进一步加强了对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监督、指导,将手卫生工作纳入常态管理;引进了清爽、好用、方便的速干手消毒剂。通过多种干预措施,医院手卫生依从率有着明显的提高,大大的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提高手卫生的依从率是非常重要的。

篇7

特别说明的是:2011年我们曾开展了类似调查,部分题目相同,特做了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

一、外出务工人员虽然对拥有一份工作比较迫切,但表示不是很急的比例较2011年大幅提高

二、省外省内打工人员比例为四六开;在打算到外省打工的人员中,留川找工作意愿增强

注:选择其他的受访者主要表示还不确定、到国外等。

三、半数左右受访者表示自家附近的外出打工人数与2014年相比差不多,预计原单位春节后的招聘力度没有变化,但预计原单位减员的增多

在问及受访者与2014年比,自家附近外出务工的人员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时,认为差不多的占53.1%,认为增加的占31.8%,减少的占15.1%。

四、当前外出务工人员月均收入在2000-5000元的占65.0%,与2011年调查结果相比,月均收入提高显著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是外出务工人员对省委省政府的两大期盼

篇8

关键词:志愿填报 调查 问题 宣传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C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79

由于就业形势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填报志愿时的观念,以及影响填报取向的因素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为了确定招生宣传方针政策,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我们在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做了调查研究。

1 调查方法

按照调查目的,设计了回答七个问题(见表1)的多项选择问卷调查表,统计出选择项所占比例(%)。本次研究共调查了1984人(其中医学类744人、化工类212人、生物类68人、机电类151人、师范类102人、建筑类281人、电子信息类145人、经济管理类281人)。

2结果分析

对于问题1,调查结果见表2。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选择高职院校的理由主要是看中是否公办院校、声望如何和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问题2,调查结果见表3。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主要是自己选择学校,老师对学生选择的影响力较小。

对于问题3,调查结果见表4。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选择专业,因个人喜好的占近50%,有30%多是父母决定的。

对于问题4,调查结果见表5。从调查结果来看,在网吧填报志愿的最多,其次是在自己家和同学、朋友家,在学校填报的很少。

对于问题5,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了解高职院校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和省上统一印发的报考指南,其次是同学和家长、亲戚;从学院所发的招生传单中了解学院的只占10%;从高中教师了解院校的很少。

表6报志愿前了解高职院校的途径

对于问题6,调查结果见表7。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进院校网站了解过情况,1/5左有的学生咨询当地招生的老师或给招生办打电话咨询,也有不少学生专程到高职院校考察,参加招生咨询会的只有很少数学生。

表7报志愿前所做了解院校的事情

3 对策建议

3.1 招生宣传应突出院校的性质和重点专业

学生选择学校,主要看是否是公办院校,是否有自己喜欢的专业。所以在招生宣传中,应突出学院公办性质、业绩和有实力的重点专业宣传。

3.2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招生宣传中的作用,重视对家长的宣传

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除自己判断外,对其影响最多的是同学和家长。应重视利用假期等时间让在校学生去原来的中学,在低年级的同学中宣传的方式。还要注意策划针对学生家长的宣传,让学生家长认可学院,认可相关专业及实力。所以,可以在招生的关键时期开放校园、开放重点实验实训室,供高考学生及家长参观,展示实力,扩大宣传。

3.3 必须办好网站

学生了解报考学校的情况,70%以上的学生在填报志愿前进人院校及系部网站。所以,办好学院主网站及各系分网站是宣传学院实力最好的办法。鉴于现在网络比较的普及,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方便地上网,有1/3的学生自家也有电脑,除为了宣传学院外,对学生的学习答疑、心理辅导等也应充分利用网络来进行,方便快捷,事半功倍。

3.4 要重视统一印发的报考指南中的招生宣传

除网络外,考生利用最多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资料是省教育厅统一印发的“高等学校报考指南”,要抓住机会,重视宣传,尽量多用版面,精心设计。

3.5 填报志愿时的招生宣传重点应在网吧

学生志愿填报要求在网上进行,由于一般高中校内条件所限,大多在校外进行,其中40%以上的学生在网吧填报。因此,填报志愿时的招生宣传重点应在网吧,要注意同网吧管理人员协调好关系,及时发放宣传资料,解答考生的疑问。

参考文献:

【1】刘建峰.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14-15.

篇9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异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二、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篇10

五一出游不差钱缺时间

在出行方式上,周边游的选择率达到48 %,三天以上的国内游的选择率是28%,出境游的选择率是22%。游客五一小长假的旅游预算大多在人均2000元到5000元之间,其次是人均500元到2000元,再次是人均5000元到10000元。

来青岛自由行增幅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