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5 22:2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报告

篇1

最新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最新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 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 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 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 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 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 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19 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最新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到 XX年,短短7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XX多万。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现象,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对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个学生做了一项“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多少”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费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们班的学生当中,超过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篇2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08年12月走访了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石河子大学等6所北疆高校,在自习教室、学生宿舍以及班级中发放问卷365份,其中有效问卷351份,有效率为96.2%。其中男生46.7%,女生53.3%,大一8.0%,大二15.7%,大三40.2%,大四33.0%,研究生及以上3.1%,汉族学生84.3%,其他民族学生15.7%。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研究发现

1.接触媒介

随着媒介触角的深入,大学生课余生活呈现媒介主导的倾向。调查中,课余时间选择看书报杂志以及上网的学生分别为68.4%、67.8%,而看电视的比例为39.9%(图1)。其中网络接触时间最长,有14.9%的学生每周接触网络14小时以上,即平均每天2小时以上。值得注意的是,85.4%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其中57.3%经常使用手机上网。

图1:被调查大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活动

2.使用与参与媒介

从图2可见,报纸和广播主要是了解信息的渠道,电视则主导娱乐,网络集合了传统媒介的众多功能,并在人际交流方面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不过不少被调查者上网时并没有很明确的目的,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

图2:被调查学生媒介使用目的与动机

其中QQ、EMAIL、博客、校友录等四项网络应用服务都有较高的使用率,分别为96.9%、64.4%、57.5%、56.4%。这四项都是网络媒体实现“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手机上网支持较好的应用。其他如网络游戏(28.2%)、个人主页或网站(25.9%)、网络购物(22.2%)、播客(11.4%)等应用普及程度较低。

在使用网络中,部分学生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困扰(图3)。其中,“网络信息太多难以找到想要的信息”的中选率达58.1%。对很多学生来说,如何从海量信息之中筛选出自己所要的资料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图3:被调查学生使用网络时遇到的困扰

被调查者收看最多的电视节目类型分别为新闻节目56.4%、访谈节目53.8%、综艺节目53.3%、电视剧50.4%,呈现出多元化但以娱乐消遣为主的收看特点。观看的电视剧类型当中,韩剧占44.2%,美剧占42.2%,据笔者实地观察,在学生宿舍中通过网络方式收看韩剧美剧的情况不在少数。

最后,被调查者的媒介参与度不高。网上发帖或评论、博客等有超过70%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参与过,但经常参与的也只有10%左右;而向报纸投稿、拨打节目热线电话或者发送短信、参加媒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到媒体单位或广告公司实习等,则有超过70%的学生从未参与过。

3.媒介及信息的解读及批判

对于媒介所描述的世界,86.9%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描述“部分是真的,部分是假的”,只有4.3%的被调查者相信“基本是真实的”,甚至有人认为“媒体上假的内容比真的还多”。对媒介信息的信任程度与消息源有关,但是33.6%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留意信息的来源,28.6%的学生表示不留意,还有37.7%的学生表示要看情况,表明学生对消息源并不十分敏感。他们认为媒介信息中“部分是真的,部分是假的”,但是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判断媒介信息真伪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媒介素养理论强调受众主体性,本次调查中,有7.5%的被调查者认为面对媒介,受众是主动的,33.0%的被调查者认为受众是被动接受者;55.2%被调查者认为兼而有之,共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于媒介与人的关系表现出比较消极的态度。

不过媒介依然是表达观点的平台。高达77.5%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可以成为自己表达观点的平台(图4)。可以说,大学生利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识还是较为强烈的。

图4:哪种媒介能成为你表达观点的平台

大众传媒对被调查者来说,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影响:观点思维(59.3%)、知识结构(47.6%)、人际交流(45.3%)、生活习惯(33.0%)、人生观价值观(32.2%),认为大众媒介对自己没有影响的只有5.1%,可见大学生对于大众传媒对自身方方面面的影响已经有比较全面的认知。

对以上各项数据进行年级、性别、专业、居住地、疆内外等基础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并无显著差异。在高校相似的媒介环境和教育环境之下,学生个体养成相似的媒介素养。

三、总结与思考

基于以上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北疆地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已经大致呈现面前。在总结其媒介素养现状的基础之上,将结合已有的研究进行更深入的对比思考。

1.浅使用浅卷入:北疆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主要特征

综合上文的分析,本次调查中所呈现的北疆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总体情况如下:

媒介接触与使用层面上,大众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满足了他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与人交流的需求。其中,网络和手机成为大学生媒介消费中的重点。

媒介参与层面上,表现出较低的主动参与度。被调查学生虽然大部分能认识到受众在媒介面前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但是实际媒介参与行为较少,媒介实践则更是少之又少。

对信息及媒介的解读与批判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不足。在与媒体丰富频繁的接触中,他们积累并自发形成了部分认识媒介、使用媒介、解读媒介以及批判媒介的能力,但是这样的媒介素养并不是在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下获得的,其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群体整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低下。①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系统训练,他们的媒体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信息社会中的一种本能需要。

总体而言,北疆地区大学生频繁的媒介接触停留在获取信息以及娱乐休闲的浅度使用层面和浅度卷入层面,偏向感性的媒介解读和批判能力更未能使他们具备较高水平的媒介素养。

2.东西对比:北疆地区其他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之比较

在媒介接触动机上,从以“了解信息”为主到“娱乐休闲”占据重要地位。2003年针对西安各高校本科生的媒介素养调查认为,“了解社会”、“了解生活资讯”和“学习”是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②而2005年的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称,大学生虽然以了解信息为最主要的消费动机,但在实际消费中,却明显倾向于休闲娱乐,并且在网络消费中有更为明显的表现。③2006年底进行的江苏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结果显示,69%左右的大学生选择“信息、资料来源”,另外51%选择了“娱乐”。④本调查中,“了解信息”是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目的,“休闲娱乐”则紧跟其后,是接触电视媒体的首要目的。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媒介提供娱乐的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另一方面,消费媒介本身亦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并挤占了其他休闲娱乐的时间。

在媒介接触类型和时间上,反映出以网络媒体为主的“复合化”趋势。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宿舍已经接入互联网,学生可通过包月使用网络观看电视节目、电影以及网络视频,学校周边亦多见网吧的身影。硬件条件的改善为上网消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其他媒介不如东部地区发达的情况下,北疆地区大学生在媒介消费上选择网络的意愿甚至可能超过东部地区大学生。

对媒介及媒介信息的理解上,本调查中认为受众面对媒介时是“主动的”或者“主动被动兼而有之”的学生比例(共62.7%)高于2005年的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结果(48%),⑤对媒介报道真实性的认知情况也有与其他几次调查结果相似的表现。笔者认为,近年来一些受众主动通过媒介参与公共议程并成功干预公共事务的重大事件的发生以及诸多虚假新闻的曝光,尤其是受到网民关注的事件,如“华南虎照”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等,让接触了解到这些事件的大学生从中学习到一些对媒体的新的认识以及新的技巧,从而使得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对受众的主体性以及媒介世界的真实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3.塔顶迷雾:基于调查结果以及东西部地区比较的一些思考

从“知识沟”理论来看,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体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⑥在信息社会里,这种趋势则更为明显。媒介素养的差异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正是“知识沟”的表现之一。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我国东西部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数字鸿沟”现象,但本次在北疆地区高校进行的媒介素养调查却与已有的几项在东部以及中部地区进行的实证调查研究有着较为相似的结果,即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这种地区差异的程度小于整个东西部的差异。

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社会和信息环境下,甚至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但相似的教育背景为青少年认知媒介提供了几乎相同的知识背景、逻辑思路和思维结构。⑦被调查者在校期间生活在乌鲁木齐,即身处新疆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再加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大学生群体其实是新疆地区内占有较多教育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媒介资源的群体,网络媒体突破时空限制的传播方式更让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比以往更大程度上可能共享同样的信息资源,东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并没有带来两地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水平本质上的差异。虽然各自站在媒介高楼的塔顶上,媒介素养水平偏低犹如一层迷雾,使得站在塔顶上的人未能看的更远。

由此亦再次提出实施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从超于保护主义的角度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不是要保护年轻人不受媒介的影响,从而将他们导向“更加美好的事物”,而是要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利益作出明智的决定,⑧目前在我国,各地教育模式是类似的,学生所接受到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类似的,只能学习到使用媒介的基本能力,而对媒介的更多认识以及理解和运用仍然是通过实际接触媒体的过程自发形成。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媒介素养教程以及课程设计等应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先行条件。在传授媒介知识的基础上,亦应鼓励学生积极地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实践,实现感性批判与理性认知的结合。

注释

① 鲍海波、杨洁、王喜严:《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第5期,第18页

② 鲍海波、杨洁、王喜严:《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第5期,第16页

③ 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第3期,第61页

④ 高山冰:《江苏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分析》[J],《青年记者》,2008,第1期,第53页

⑤ 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第3期,第62页

⑥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⑦ 路鹏程、骆杲、王敏晨、付三军:《我国中部城乡青少年媒介素养比较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红安县两地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第3期,第87页

篇3

【关键词】大学生;非理性网贷;原因探究

一、背景

根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在校大学生。其中,过半的学生需要进行借贷来填补生活费的不足,潜在的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可达上千亿元。在曾经风靡一时的校园信用卡业务被叫停后,许多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P2P网贷平台都想在这个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必然产物,自产生之初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校园贷只是其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之一。从2014年起,以大学生橹饕服务对象的多家网络借贷公司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并获得了多轮投资。这些校园网贷产品的共同点是,只要是学生身份,就可以申请信用贷款,通过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进行先消费,后还款。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概述

笔者分别于2016年5月和2017年1月先后在线上和线下对华中地区多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1100份,回收问卷1095份,有效问卷923份,有效回收率达到84.3%,符合统计要求。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422人,占比45.72%,女生501人,占比54.28%,男女比例为1:1.19,使用网络借贷平台的262人,占比28.38%,没有使用过的人为561人,占比71.26%。

(二)对比分析

为了减小调查数据的误差,将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分成两类人群,一类是具有非理性网贷行为的人,另一类是行为理性的同学,将这两类人群的特征进行对比,归纳出有非理性网贷行为人群的特质。在查阅网上各大机构的大学生网贷使用现状调查报告后,我们主要根据以下5类情形筛选出有非理性网贷行为的人:平均每月使用网贷数次,并且每次网贷数额超过100元的人;平均每月使用网贷一次,并且每次网贷数额超过500元的人;平均每学期使用网贷1-2次甚至更少,并且每次网贷数额超过1000元的人;使用网贷用来购买超出负担能力的商品的人;还款时选择向朋友借钱或者再次网贷的人。符合以上5种情形的共有56人,是具有非理性网贷行为的(以下简称“非理性”);另一类行为理性的共867人(以下简称“理性”)。我们主要从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消费习惯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基本信息

性别比例上,在非理性网贷行为人群中,女生有19人,男生有37人,女生占比66%;在其他行为理性的同学中,女生有465人,男生402人,男女比例为1:1.16,接近1:1。年级分布上,“非理性”的人群绝大多数来源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占所有学生的比重为82%,其中大二学生人数最多有36人,占比64%;“理性”人群中各年级比例分布与“非理性”较为相似,但大二、大三学生在非理性人群中占比66%,“非理性”人群中这一数值较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女生更易进行为理性网贷行为。多数女生相较男生更喜欢购物,当欲望太多而又无法满足这些欲望时只有借助于网贷,女性天生比较感性,更容易产生不理智的行为。此外,处在大二大三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非理性网贷行为的可能性较高。从一名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大一主要还在适应大学的生活,忙于社团活动等;大四时心态已经比较成熟,忙于为以后的“出路”做准备。而大二大三这一阶段处于大学时期比较“尴尬”的时期,对未来较为迷茫并且时间较为宽裕,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结果落入“网贷”的陷阱,因此学校方面应加强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监督教育。

2消费习惯

从影响消费的因素来看,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选项,分别记为5、4、3、2、1。“非理性”人群消费时会受广告宣传的程度得分为2.57分,而“理性”人群此项得分为2.43分。“非理性”人群对广告的接受度略高于“不理性”人群。从消费时考虑因素来看,“非理性”人群消费时看重价格的程度得分为4.22分(满分为6),而“理性”人群此项得分为3.89分,两类人群此题得分都高于平均分3,但“非理性”人群对价格更加敏感。此外,“非理性”人群对品牌看重程度为2.24分,高于“理性”人群,说明“非理性”人群消费时较为注重品牌。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易受广告影响、价格敏感、虚荣心强的人进行非理性网贷行为的可能性较高。一方面,“非理性”人群的自制力相对较弱,因此更易受到外界影响,当某些不良网贷平台抛出“低利率”、“放款快”等噱头时,他们更易落入陷阱;另一方面,这类人群可能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较高,在广告的作用下乐于尝试新的产品或服务,对校园网贷这一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可能会导致他们受不良网贷所害。

三、原因分析

篇4

关键词:三元互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138-02

关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目前我国学术界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大多是国外的学者基于他们国家国情而提出的,如何借鉴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这些观点进行吸收创新,是值得我国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在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而且操作性较强的措施或建议。在笔者《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一文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分析结果阐述比较详细,本文只是希望在原来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1]。因此,本文对原来的调查结果不做过多重复,只借助于主要调查结论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的研究综述

刘佳调查了上海大学生对媒介的基本认知情况、媒介消费行为、对媒介的理解领会、参与媒介传播能力等方面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2]。覃川等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媒体接触的基本情态、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特点、对媒介素养的认识等问题[3]。赵虹调查了南京和徐州两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包括大学生在媒介常识、媒体建构特征、客观性、媒体类型及语言、大众传播过程及大众文化、媒介效果等几个方面的媒介认知能力的调查[4]。韩燕等对杭州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研究,主要调查了大学生接触媒介基本状态(大学生课余时间接触媒介情况、大学生媒介拥有情况、大学生媒介消费情况等);大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及对媒介的认识;大学生媒介创作能力及接受媒介教育的态度等几个方面[5]。李天姣对几所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媒介接触行为、媒介消费动机、对媒介的解读能力、媒介道德规范认知和自律意识、参与媒介传播能力;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情况等[6]。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包括大学生对媒介的消费水平、消费时间、消费动机和媒介的拥有以及利用情况等几个方面);2.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包括媒介知识水平、媒介意识水平等方面);3.大学生的媒介分析和批判能力(包括媒介解读能力、媒介分析能力、媒介判断和反馈能力等几个方面);4.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水平;5.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包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等方面)。

本文认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不仅仅大学生自身去加强提高和完善,也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主体共同参与。因此,本文不仅就上述6个方面对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同时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看法与认知情况。通过这样一系列完善的调查,我们才能够了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成因,才能针对性提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途径和整体方案。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江西省高校为主要调查对象,以定量调查为主。定量调查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本次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法,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08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0.67%。本文数据处理全部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

三、调查主要结论

(一)被调查者对“媒介素养”概念了解较少

被调查者中听说过“媒介素养”这个词语的仅占7.88%,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一般重要”和“不太重要”的合计占68.98%。由此看来,“媒介素养”概念并没有深入大学生心中,从而导致大学生未能正确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二)被调查者媒体选择和媒介信息判断能力较为缺乏

对于“选择媒体和收集信息能力的判断”,“一般”占61.77%,“较好”和“很好”合计仅占28.44%。对于“能够对媒介提供信息进行判断或批判”,“基本没有”占77.03%。这既反映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和利用媒介能力较为欠缺,又反映许多被调查者对媒介提供的信息缺乏一定的判断和反馈能力。

(三)被调查者未能很好地使用网络媒介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是被调查者接触最多的媒介,占90.07%。尽管大学生经常接触网络媒介,但是,许多大学生并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媒介。“休闲娱乐”和“消磨时间”占据被调查者接触媒介的大部分时间,分别占68.53%和47.92%,“获取学习资料”仅占44.39%;如果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不能给予大学生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将浪费大量时间,影响和耽误大学生的正常学业。

(四)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视程度还很不够

在被访者回答“您是否参与过社区、社会团体等部门组织的媒介宣传或制作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时,“没有参与过”占91.14%。问及“您是否经常看到过电视或者网络等媒体关于媒介素养信息的宣传报道”时,回答“从没看到”占94.35%。以上两个超过90%的比率说明政府和社会团体都没有积极介入媒介素养教育,未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家庭对子女的媒介素养教育十分缺乏

家长对子女“完全没有给予媒介素养知识的灌输或者引导”占84.41%。父母也很少意识到在家庭内应该营造一个讨论和分析媒体信息的氛围。这不仅反映父母责任的缺失,也部分反映父母对媒介素养教育不够重视,不能给予子女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

(六)媒体在自律方面需要加强和提高

对于“您对我国媒体自律的看法”,被调查者认为“媒体自律不够好”占62.43%,“媒体基本能自律”占21.98%。被调查者对于“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和“媒体提供的广告信息”,“完全相信”所占比例都不高,分别占32.15%和25.11%,多数被调查选择“大部分相信”。这反映大学生对媒体提供新闻和广告等信息的真实性程度表示一定质疑。这可能与现实社会中经常出现的关于媒体提供一些真实性不够或者误导受众信息的负面报道有关。因此,媒体首先应该自律,为大学生和公众媒介素养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模型构建及建议

我们可以将社会、家庭和学校视为一个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网络系统,社会、家庭和学校是网络系统中的结点,视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服务的行动主体。因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社会、家庭和学校三元互动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网络系统模型(见图1)。下面具体阐述图1所示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模型。在社会这一层次中,要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可以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政府应当从政策上大力支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次,社会团体也要积极参与。在没有社会团体参与的地方,政府可以加强引导,从政策等方面支持筹办媒介素养教育有关的社会团体。有社会团体的地方,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比如传播协会、互联网协会、影视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另一方面,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也需要父母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两者相互支持;最后,可以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社会和公众联系最紧密,社区开展媒介素养的知识宣传,可以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能力,父母媒介素养能力相应也得到提高,父母媒介素养能力提高反过来影响子女的媒介素养,这样社区和家庭也形成了互动机制。

对于学校这一层次,可以从四个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首先,高校要加强对媒介素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课题研究。在借鉴已有的比较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其次,在课程建设方面,既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要考虑各个学校在媒介素养方面现有条件,针对性地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再次,高校可以开展媒介素养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媒介信息和媒体制作等方面的社会实践能力。高校可以和政府、社团团体以及媒体形成互动,让政府、社会团体和媒体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最后,高校需要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

对于家庭这一层次,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首先,家长要对子女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当然,家长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知识。这需要社会层次中的政府、社区、社会团体、媒体和家庭互动,先为家长媒介素养的提高搭建平台。其次,在家长媒介素养提高的基础上,家长要率先垂范,在正确合理地选择和利用媒介等方面做出表率,因为家长媒介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子女媒介素养的整体水平。再次,家长要加强对子女媒介素养方面的引导,在子女的成长及大学期间,要结合子女的实际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最后,家长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利于子女媒介素养的提高。比如,可以在家庭内经常讨论媒体提供的信息,及时指出子女在媒介素养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刘建荣,李兴蓉.基于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南方论刊,2010(3).

[2] 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3).

[3] 覃川,王磊静,张篙印,刘浩宇.当代大学生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07(4).

[4] 赵虹.南京和徐州两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7(4).

篇5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认知和满意度;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232-03

1 引言

河北省是一个文化大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人们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建设和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文化建设,构建“文化河北”,实现河北省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势严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抢救和保护全省的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河北省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我省的文化建设及遗产的保护,保护工作稳步进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和制定法律法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公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迄今为止,河北省大学生对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和满意程度如何?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内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解答,并提出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几点建议。

2 调查问卷分析

2.1 数据来源

通过对2015级经营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当地文化建设及遗产保护的认知和满意程度,并针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问卷调查涉及河北省10个城市的100名学生,共完成有效问卷100份。

2.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2.1 被调查者情况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都是18~22岁,大学本科学历,男生33人,女生67人,其中有70%的学生是保定人,其他30%包括石家庄、唐山、沧州、衡水等地的学生。被调查者月消费600元以下的有7人,月消费600~1000元的有52人,月消费1000~1500元的有38人,月消费1500元以上的仅有3人。

2.2.2 被调查者对当地文化遗产的认知情况

(1)被调查者多数对文化遗产有初步认识和了解。在调查“你认为当地是否存在文化遗产”这一问题中,有87%的学生选择了“是”,2%的学生选择了“否”,11%的学生表示不知道,不关注。其中12%的人表示不了解当地文化遗产,79%的人表示部分了解,8%的人比较了解,仅有1%的人表示非常了解。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当地文化遗产保护有初步的认识并对部分文化遗产有所了解,但其了解不够深入。

(2)被调查者多数通过互联网了解当地文化遗产。对“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当地文化遗产”这一问题的设置上采取了多x项的形式,以此来更全面的知晓大学生了解当地文化遗产最多的是哪种途径。在4种了解渠道中,老辈人的介绍占34%,阅读相关书籍占 6%,通过政府宣传了解的人占29%,70%的人是通过互联网以及报纸等快消资源获得了解。由此表明,大学生很少有人主动阅读关于文化遗产的相关书籍,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互联网等快销资源来了解相关新闻的。

(3)被调查者多数比较喜欢文化遗产,但参观率低。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喜爱程度不高,很少有人主动参观文化遗产相关展览和遗址。另外,调查显示月消费低的学生参观文化遗产展览和遗址的比例较低,月消费高的学生参加相关展览活动的比例较高,可能由于个别文化遗产展览和遗址需要门票,所以参观的人数相应减少。

(4)被调查者对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有5%的被学生从来不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信息,有95%的学生表示偶尔关注,非常关注的人数为0。问及被调查者是否会注意保护当地文化遗产,有2%学生表示从来不注意,85%的学生偶尔会注意,13%的学生非常注意保护文化遗产。大多数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信息不是很关注,平时也不注意去保护文化遗产。44.51%的人认为网络媒体是提高公众保护文化遗产意识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另外有部分人选择电视广播、公共演出活动、报纸杂志、宣传册等形式,具体如表1。

2.2.3 被调查者对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看法

关于大学生对当地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是否满意一题,设置了5个选项,极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其中,没有人对于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极不满意,但有18%的人对当地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表示不满意,69%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1%的满意,仅2%的人非常满意。这说明当地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还不够,没有达到公民心中的理想标准。有66%的大学生表示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34%的学生表示非常应该。对此看来,大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还是很强的,知道政府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

问及被调查者该如何保护当地文化遗产,绝大部分人都不愿通过异地回迁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最受人们接受的方式就是就地保护,建立文化保护区。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3.1 结论

3.1.1 大学生对文化遗产有认识,但不够了解

很多大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较浅,对于手工技艺、文献图书手稿类的文化遗产缺乏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更少有人致力于对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探究。

3.1.2 大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很多大学生不了解文化遗产,甚至无意中对其造成破坏。虽然多数大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持积极态度,但是很少有人会主动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信息,更很少有人能够付诸行动。

3.1.3 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

政府、社会和学校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大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了解除了听老一辈人讲说的,就是通过互联网等资源了解的,很少见到相关宣传。

3.2 关于文化建设及遗产保护的相关建议

3.2.1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增加相应资金投入

首先,政府应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统筹规划,制定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或政策,如出台《河北省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相关政策,并切实落实。同时应做好监督维护工作,确立保护范围和重点项目,对文化遗产区域实行就地保护,建立文化保护区,保护文化遗产的多样性,确保文化遗产的延续性。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可以通过建立基金会或采取相关措施,吸引社会、企业力量参与其中,从而缓解政府部门在资金投入方面的压力。政府还应该重视培养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吸引更多新鲜血液加入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3.2.2 加强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率和参与率

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继承者,因此,增强全体人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率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一些贴近生活,容易被公众理解和接受的影视作品、海报、广告等,更好地加深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和了解。例如在社区、商场等公众场合进行宣讲活动或传统文艺义演,在宣传的过程中要注重讲解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和精神力量,鼓励大家用心聆听。相关文物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引导作用,利用当前文化遗产热点事件,充分借助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新型媒体,向公众传递各种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告知公众如何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让广大群真正地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去。

3.2.3 注重文化遗产的延续,丰富文化遗产传承方式

学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基地,应重视培养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鼓励和支持在校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并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设相关课程,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了解文化遗产的机会,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成立相关社团,宣传“世界文化遗产日”,并举办讲座、专题展览、传统文艺表演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呼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文化遗产要与网络科技相结合,在文化遗产为基础的前提下,创新多种衍生产品,是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发展,保留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时让“历史”随时展。

3.2.4 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大学生是宣传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主力军,平时应积极主动的学习了解和宣传文物知识,积极参与相关论坛、讲座等宣传活动和学校组织的文化遗产相关社团活动,充分了解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力量。作为一名优秀大学生,应该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游览文化遗址时做到不在文物上乱涂乱画,不攀登践踏历史文物,当看到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时,应挺身而出,主动上前制止。在认识文化遗产,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更应该付诸实际行动,切身实际地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队列中来。

参考文献:

[1]李 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报告[J].学理论,2012(30):120~121.

[2]王释云,王建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43~147.

[3]吕书额.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职业时空,2014(11):137~139.

[4]孟 刚.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N].中国消费者报,2011-01-07(A05).

篇6

关键词:高职;文秘;社会资源嵌入;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00-02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安卓:英文名Android,是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的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2.微平台: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以手持终端为主要载体,以语音、图文、视频等为主要应用,以互动交际为主要特色,并与传统互联网无缝融合的新一代移动互联平台。

3.随身课堂:是指在安卓智能操作系统和“微平台”等新技术支持下,建构于移动设备之上的一种“自由、自在、自如”学习的新方式,“随身、随时、随地”学习的新课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安卓是当前移动设备上最热门的操作系统,微博和微信是当前最热门的移动应用。微博和微信在国内外都属于“热点”新生事物,尤其是我国腾讯(QQ)公司首创的微信更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并形成了部分研究成果,但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网搜索,相关研究论文主要集中于微博、微信的商业化运作上,也有部分论文对微博、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了研究。具备一定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有:陈晓靖等的《浅谈高校微博隐形课堂》、万国迎等的《探讨微博教学对公共英语教学的促进》、袁磊等的《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杨敏的《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等。直接以“微平台”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未找到与人文素质教育直接相关的论文。由此可见,对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平台”在教学上的如何应用、如何建构随身课堂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空间,极具研究价值。

三、研究价值

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计算机与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使得多媒体应用成为教学常态。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又催生了教学云平台、云课程和云资源。当下,智能化手持式移动终端快速普及,一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平台”移动互联浪潮正席卷而来。这一新技术、新平台的出现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教育界必须对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保持足够的关注并加以研究。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具备较高人文素质的学生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认为开发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随身课堂,可以极大地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空间,使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上发挥重要作用。本项目的研究价值有二:第一,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平台”,运用移动互联技术,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空间,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通过“随身课堂”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第二,对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发手持移动终端的教学资源,运用“微平台”构建高职人文素质随身课堂的研究还几乎是空白。因此,本课题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为切入点,在安卓“微平台”上建构随身课堂,在开发手持移动终端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空间的拓展上具有一定的开创价值。

四、研究思路

1.研究目标。①探明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随身课堂在高职人文素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②探索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随身课堂的本质与内涵,应用于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具体实践方式。③在安卓“微平台”上建构随身课堂,开发移动终端可用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资源。④在实践中对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随身课堂应用于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不断改进。

2.研究内容。①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随身课堂在高职人文素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教师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取得的经验等,为本课题的研究找准基点。②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随身课堂应用于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随身课堂的本质与内涵以及应用于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具体实践方式。③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随身课堂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内容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安卓“微平台”上建构随身课堂,开发移动终端可用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资源。④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随身课堂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运用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随身课堂进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通过分析试点班级的学习效果,从实证的角度对基于“微平台”的随身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不断改进。

3.研究假设。①安卓“微平台”是热门的新技术,将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②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该是全方位、立体化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应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全面渗透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4.拟创新点。①将安卓“微平台”这一新技术手段引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②探索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随身课堂应用于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具体实践方式。③在安卓“微平台”上建构随身课堂,开发移动终端可用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资源。

综上所述,总体研究思路是在参照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学生调研、教师访谈、专业座谈等方式,明晰微博、微信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使用现状,进而开发出基于安卓“微平台”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其应用方式,将试点班级与对比班级进行比较,从实证的角度对“微平台”应用于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韦星.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128-130.

[2]韦星.高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现状调查报告――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才智,2013,(14):153-154.

[3]韦星.项目驱动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21):375.

[4]韦星.例说项目驱动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J].消费导刊,2009,(21):176.

[5]韦星.项目驱动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项目设计[J].青年文学家,2009,(21):203.

[6]韦星.项目驱动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消费导刊,2009,(23):150.

[7]韦星.项目驱动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24):83-84.

[8]韦星.高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J].华章,2013,(21):239.

篇7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浅阅读;人文素质;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05-02

本项调查旨在实事求是地调查河南省大学生阅读现状,对阅读经典的兴趣和能力做科学分析。笔者依托本校资源,联系省内兄弟院校,在学生中开展了阅读现状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个别采访、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查采访,调查的内容包含了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困难以及语文基础知识等内容,较为全面客观地反应了我省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我们对理工科、文科、艺术、体育、本专科的大学生进行了阅读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大学生,主要是出生于1990年以后的大学生,在阅读习惯上明显受到了大众文化,特别是快餐文化的影响,在阅读作品的选择、阅读时间的安排和阅读方式的选择上呈现出阅读通俗文学较多、阅读时间较少和浅阅读为主的倾向。

本调查于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间进行,调查地区包括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亚太学院、软件学院、升达大学、河南工程大学等近十所高校。主要围绕大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书目、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经典著作情况以及能力等问题,其中关于阅读经典著作的情况以及能力调查结果稍后将在第二部分中详细阐述。我们的调查采用了发放问卷、个别采访和座谈会等形式,每个专业随机采访100名左右学生,共发放问卷700余份,收回664份,有效问卷661份,有效率为94.43%。该样本按照男女生1:1的比例,包括不同年级,涉及各个专业。其中理工科类学生占50%以上,文科学生占32%左右,其余各专业分别为艺术12%,体育5%。经过整理,各项数据如下:

阅读时间:每天少于1小时的有7人,占1.06%,1-2小时的有417人,占63.09%,5小时以上的有237人,占35.85%。

经常阅读书籍种类(可多选):选择休闲小说的有417人,占63.07%,选择外语类的有384人,占58.09%,选择计算机类书籍的有314人,47.50%,选择中外经典名著的有221人,占33.43%,选择教育传记类书的有198人,占29.96%,选择其他的有56人,计8.47%。

阅读兴趣统计(可多选):选择专业书籍有657人,占99.39%,选择科普类有589人,占89.11%,选择英语类书籍的有373人,占56.43%,选择经典名著的有336人,占50.83%,选择休闲小说的有235人,占35.55%,选择传记历史等书籍的有161人,占24.36%。

主要阅读来源统计(可多选):有613人选择图书馆,占92.74%,485人选择网络,占73.37%,149人选择购买书籍,占22.54%。

阅读经典能力调查:有297人表示对经典著作了解不多,占44.93%,107人表示阅读过“四大名著”,占16.19%,有469人表示只有偶尔翻阅“经史子集”类作品,占70.53%,还有206人表示无法进行阅读,占31.16%,有531人表示对中国戏曲知之甚少,占80.33%。

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果:

1、我省大学生阅读时间少,课余时间有效利用率不高。

有超过63%的大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2小时左右,36%的学生每天超过5小时。在被调查学生中,68%的学生每天的课余时间花去一半以上用于英语的学习,尤其是在大一、大二学生当中,随着年级的增长,花在学习英语上的时间有递减的趋势。在课余时间的利用上,只有41%的大学生使用在图书馆和阅览室中,课余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普遍偏低。

在阅读时间分配的原因上,学生给出了几个原因:

第一,课业繁重,专业的学习密切关系将来的就业和生存,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大多利用网络、图书馆的资源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第二,英语考试与毕业证、学位证息息相关,学生们鼓足干劲学习英语,用于阅读书籍的时间少。

第三,自由的大学生活使大学生们将课余时间放在游戏、恋爱、体育和打工上面,短期之内不见显著成效的阅读活动明显不为学生们所青睐。

2、阅读兴趣呈现功利性、娱乐性两大倾向。

调查结果表示,大学生选择阅读的对象时,主要呈现两大倾向:重视素质提高和消遣娱乐。89%的学生认为大学中有必要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选择了广泛地阅读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天文、航空航天等学科的著作,尤其是以阅读当代著作为主;还有超过35%的学生在阅读时选择消遣娱乐类的作品,主要有言情小说、科幻小说、侦探推理小说、历史小说等,作为课余放松头脑,愉悦心情的方式。

这表现出当代大学生仍然将阅读著作作为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就阅读心理而言,体现出强烈的功利性。

3、浅阅读正在逐渐取代传统阅读方式。

浅阅读主要体现在看图、看影视作品、读文摘、精简版文学作品几个方面。现在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通过漫画、影视作品和摘抄节选的方式重新阐释经典著作的情况非常普遍。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著作被翻拍成电影之后流行甚广,大学生在看电影的同时也了解到经典著作的大概内容,便懒得再去阅读名著了。久而久之,用看电影代替读书,用看漫画取代经典阅读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有37%的大学生选择通过浅阅读的方式了解名著,还有15%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无用,只需要简单了解即可。这里我们做了一个具体地调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只有19%的学生阅读过这部作品的原著,这其中曾经完整阅读过这本著作的人更是少于5%,其他的学生都表示是通过电视剧、动画片了解这部作品的。

这样的阅读倾向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对阅读经典敬而远之,只满足于了解一些细枝末节,并且崇洋的倾向更加严重。有将近20%的大学生不了解中国戏曲,但是看过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同学有63%以上。

我们调查报告显示出了我省大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的几个困扰:

一、读什么的困扰

44%的大学生对选择什么样的作品阅读感到困扰。老师们号召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但是很多大学生对读什么书,如何选择却很茫然。面对图书馆众多书籍无从下手,在我们的调查采访中,有将近七成的大学生认为阅读经典著作很重要,是增强自我人文素质的最佳方式,但是在具体谈到经典著作都有哪些作品时,却只能说出很少的篇目来。大部分的学生都面对众多的经典著作无从下手,特别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以先秦诸子的散文为例,我们采访了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文科类学生能够举出一二之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在谈到古代先圣的作品时都知之甚少 “不患人不知己,患己不知人也。”因此,加强对经典著作的宣传和引导对大学生阅读经典非常有裨益,我们应该在学校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查询经典著作的目录,罗列各学科各时期的经典著作,为学生解决读什么的困惑。

二、读不懂的困扰

知道了读什么,接下来就是如何读,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弱化,经常遇到读不懂的困扰,尤其是在阅读经典著作的时候,对如何阅读经典著作,尤其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存在困难。大部分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古文、诗歌的阅读方法都不够了解,而进入大学之后,文科以外的专业对语文的教育也不够重视,很少数的大学开设有大学语文、经典名著导读类的课程,大部分的学校都只通过文学通识课和选修课来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育,这就导致了大学生阅读古代经典作品时理解吃力,又找不到老师解惑,便渐渐敬而远之。

各个高校可以通过课堂、专家讲座、开设阅读指导课程、举行讨论沙龙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号召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讨论,真正从环境上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现状调查;问题研究

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人了一个新阶段。连续几年的大扩招引起在这条独木桥上苦苦追求的学子一片喝彩。在欢呼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之一。从大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2002年的133.7万人到2007年的495万人….2008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协调。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由就业的动机、择向、途径及方式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调查目的

通过对西南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毕业去向和原因、就业倾向、就业途径、对学校就业指导的要求及评价等问题有所了解和把握,从中找出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2.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重庆市西南大学全日制本科2008届毕业生。

样本:随机抽取西南大学3所文理院系的200名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0.3%。参与调查的学生具体情况为:①专业:理工102人,文科84人;②生源地:重庆市内l16人,重庆市外70人;③性别:男97人,女89人。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毕业后去向及原因

调查显示,面临毕业时,大多数学生(98人倾向于立即就业。其中有家庭经济的原因,现在供养一个大学生消耗了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绝大部分收入。毕业后,很多学生都想立即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另外,很多在校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认为早人社会可以积累更多在学校学不到的实践经验这样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由于就业的压力和提高自身学历、能力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学生(54人)选择考研。另外,有l0名学生打算自主创业,7名学生认为出国经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还有17名学生选择边考研边找工作。

(2)就业倾向

调查显示,学生大部分(59人,31.9%)愿意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就业,认为这些地方机会多,经济效益好,工作、生活条件好,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由于重庆市直辖后发展迅速,所以也有一部分学生(52人,28.1%)愿意在重庆工作。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大,因此,有23.8%(44人)的学生愿意回原籍,认为那里父母亲人都在身边,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更有利于个人发展。此外,有12.6%(24人)的学生没有特别要求,但只有3.6%(7人)的学生愿意去西部等贫困地区工作。调查的结果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毕业生仍然对工作地点要求高,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到“老、少、边、穷”地方就业。其实在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施展抱负的平台.但却由于条件的恶劣,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去那里工作。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政府机关占24.1%(45人),三资企业占15.8%(29人),高校、科研单位占15.5%(29人),国营企业占14.6%(27人).中小学教师占12.2%(23人),民营企业占10.6%(20人),自主创业占7.2%(13人)。政府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备受大学生青睐.这与其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和经济地位高,学术水平较高等特点有很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大学主要培养的是师范类和农学类人才,而调查中愿意去中、小学工作的学生却只有12.2%.这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师范类人才的流失现象提出了一定的思考。

“影响你就业的重要因素”是多项选择问题。回答占前四位的是:个人发展前景、经济收人、兴趣爱好、自己是否适合。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趋于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更加务实和注重实际价值。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88人,47.1%)对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值是1500—2000元,2000—3000元的占23.5%(44人),1000—15O0元的占11.8%(22人),800—1000元的和3000元以上的各占8.8%(16人)。由此看出,大多数学生的月薪期望值在1500—3000元之间,占到70.6%,而绝大部分学生的月薪期望值都在1500元左右。可见目前大学生正主动或被动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就业期望值明显降低。

(3)就业途径

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就业途径是亲友和老师介绍(61人,32.8%),反映了社会关系在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从而也对我国的就业机制提出质疑。现场招聘会和上网也占到一定比例.分别达到27.8%(52人)和20.5%(38人)。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们愿意花在找工作上的费用也越来越高,从服装费到车旅费、住宿费。有的学生可以说得上是“大投资”。调查中,有23.6%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费用可以不计较。有29.4%的学生愿意支付的求职费用是100—499元,西南大学以师范和农学为主。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35.3%)只愿意花费100元以下来找工作。

(4)求职影响因素

在回答“用人单位关心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的多项选择题中,认为社会实践经验和自身的能力与特长是最重要的因素。它表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重视内部归因。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专业、学历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此外,毕业学校、个人品德以及性别在大学生就业中也起着一定作用。

(5)大学生对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态度调查显示。对于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政策,有44.1%(83人)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20.6%(38人)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但仍有26.5%(49人)和5.9%(11人)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很了解的学生只有2.9%(5人)。

可见,高校对于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进一步加强。

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因素中.个人发展是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这表明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增长.希望通过这种经历来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但环境待遇差、信息接受慢以及个人家庭婚姻等原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重要因素。这要求国家要给予政策倾斜.对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大学生给予优惠政策。

(6)对学校就业指导的要求和评价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94.1%,175人)希望在大四以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20.6%(38人)和38.2%(71人)的学生希望在大一和大二进行就业指导。说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要求是普遍的。调查中有47.1%(87人)和29-3%(55人)的学生表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持满意和一般态度.这与学校近几年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是密切相关的,也表明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仍有11.8%(22人)和5.9%(11人)的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只有5.9%(11人)的学生非常满意,这也说明就业指导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的照顾一般,各有17.7%(33人)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不太或者没有照顾学生需要。只有14.5%(11人,16人)的学生认为非常照顾和比较照顾学生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以下问题。

1.就业期望值与个人评价度降低。导致就业信心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等一系列因素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大学生对自己的求职期望值明显降低,他们中很多人已在主动或被动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就业期望值下降的同时出现了大学生求职信心不足。调查中,3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求职过程很难和较难.只有20%的大学生认为求职过程较容易和很容易。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一直是就业指导部门努力的目标,然而,降低期望值的同时必须注意克服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的问题。2.就业动机趋利性较强。“求稳”“求高”心理仍存在在就业倾向方面,选择去政府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大学毕业生超过了50%。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却只有10.6%,这反映了大学生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方面,“求稳”“求高”的心理,这也是传统大学生“准干部”身份思想在当代大学毕业生身上的体现,而敢冒风险、艰苦创业的思想比较缺乏。

3.就业途径的“非市场化”现象,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调查显示,公认度最高的就业途径是“亲友和老师介绍”,我国传统的文化和国民性格造就了“讲人情”“讲面子”的风气。但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用人上的市场化、公平化和透明化。

4.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调查中.各有17.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和不太照顾学生需要。可见,学校就业指导在个性化服务、专业性指导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该更好的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5.不断高涨的求职消费。易产生奢华心理

大学生的求职消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类型等因素,消费存在一定差异。在本研究中,调查对象为师范类和农学类学生,但仍有23.6%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可以不计较求职费用。在求职过程中。学生的消费水平大幅度增加,社会上有人戏称之为“求职经济”,这反映了就业竞争加剧,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但是,不断上升的求职消费是否带来相应的求职优势?大学生在求职消费上的奢华之风应该引起就业指导者的关注,而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上的经济压力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因素的影响

(1)高校扩招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加重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发达国家出现的背景是经济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且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但在中国是另外的原因,即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拉动内需的消费。从社会、经济和发展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但从长远发展看,高等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同时跨越式的高校扩招将带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重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用人单位的选材标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由于用人单位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了解不多,事实上也不可能对每一个招聘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于是名校、英语、计算机、党员、学生干部、实践经历这些约定俗成的“硬指标”就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但这些标准能完全反映毕业生的能力吗?答案是值得深思的。片面强调专业对口以及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也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2.高校因素的影响

(1)教育目标的错位。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满足培养少数英才的国家需求转向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要和公民的个人要求。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必要的特点,各个层次的高等教育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在整体上,我们的高等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在人才培养层次与水平上往往并不能达到一致。以至出现某些层次比较高.但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现象。

(2)学科专业设置盲目、错位、死板,不能适应社会需要。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仍然存在问题。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一些名牌学校专业不适应市场,学生就业不理想。高校争相上“热专业”,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3)学校就业教育有弊端,就业指导没有跟上。高校的就业指导大多以开设一门课程的方式进行,对象往往是高年级的学生,就业教育以某种教材为本。过分形式化和理论化,与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学生大多对此不感兴趣,不大理会。正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狭窄,功能有限,在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上着力较少,所以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3.自身因素的影响

篇9

关键词:广告专业 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中,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产品的销路成了企业存亡的关键,在这种局面的影响下,广告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企业内部的广告策划、形象设计、产品的推广等活动被企业越来越重视。所有的这些都给广告专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其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针对这种市场的现实需求,广告专业也必须从自身的定位出发,考虑自己的管理模式与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以产学研为前提结合人才素质的教育问题,作为广告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索广告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1、企业广告人才素质分析

2009 年以来我国拥有的广告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广告公司、广告媒体和企业广告策划部门,用人单位使从事的广告专业人员协调企业资源,充当客户的角色协调品牌管理或者营销部门来完成销售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人的素质表现对于整个广告行业的发展影响重大,很多的广告人才组织都在重点研究广告人才素质的知识结构和个性特征。尤其是在对公司产品业务的熟悉程度、品牌知识、广告策划、市场营销、广告媒介知识包括电脑设计软件的操作等方面的重要性与现状的差距很大。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创意性思维、对公司目标理念的认同方面都需要广告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进行业务交流。广告人应该具有热情的工作态度,用心用智慧研究事情,忠诚团结同事等。广告人才应重视能力素质的培养,包括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我国高层的经营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全面市场规划与营销传播策划能力以及高层次的广告创意设计人才,因此我们在高校广告专业的培养上,应该加大对素质教育的力度,提升对广告人员素质教育的培养,加大企业与社会交流进程的速度,使其更合理完善的做好社会广告市场的发展。

2、广告专业的分析

现代高校中,对于“广告”这一概念,有这两种不同的涵义,两种涵义在培养的方向和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是为了培养广告人才所进行的广告理论的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理性科学体系的认识,开设的专业称为广告学专业,后者是以技能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能力,从技能的角度来创造自由价值体系的认知,我们可以通过大部分的直观作品来欣赏有效程度,通过后者的学习认识美、发现美,学生内心情感得到和谐的发展。如今的高校教育不能够再以单纯的教育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思维与技能相结合来表达创意新形式,两种结合才是成功的教育培养,目前大学生培养还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技术的同时忘了人文教育的内容,在这个人文教育中,我们也要将素质教育纳入进来,也就是说理论联系技能的教育过程中,人的业务素质表现要得到很好的提升,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水平与市场接轨的要求。

3、广告专业的素质改革

在高校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着手于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的改革,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品质、科学文化发展个性为主要内容,完善广告专业的从业人员自身的素质结构来进行更好的社会活动,我们也可以加强课程建设的改革力度,在广告专业课程的审美角度加入艺术素质教育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激发创造精神功能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说在广告理论和广告欣赏的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精华,其中少不了文化审美素质,有把广告的教育同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才是广告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素质教育是树人教育,广告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在广告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个成功的广告专业人士必须多方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3.1 知识面要宽广。作为广告人来说,我们要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而是要涉及到更多的文艺、哲学、经理、历史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充实自己知识面的影响,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学习接触这些内容,很容易出现文化素质低差,文学知识薄弱,甚至导致自己的人生观与社会的发展偏差较大的现象,有些广告人只是仅仅的学习了几天的电脑软件教程,就要充当广告人来鱼目混珠,置广告品位于不顾,只管看到视觉上的效应,经济效应,而荒废了广告内涵的大众意义,例如,说我们经常在电视上见到的脑白金、黄金酒、白金酒等,仅把广告传播作为一种商业经济性质进行注入式的传播活动,简单的几句广告词怎么可能让人赏心悦目,很难将我们的文化档次表现出来。这一现象已经反映出我们应该将广告的认识转向寻找文化观念支撑的方向,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将文化观念确立起来,作为一种创作基础,体现产品的文化含量,目的就是要增加更多的附加价值,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广告的“软消费”。针对在教育中教学中学生的弱点,培养其博览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了解天下之事,不仅能直接提高广告创意的文化语境,也会提高个人的思想内涵,成为知识的广告人。

3.2 具备超前的创造性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广告出现的作用是对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的塑造,创意一定要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就决定着广告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敏感的洞察力,这也是一种很不一般的思维形式,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综合运用交互式交融,这些都是人后天形成的一种习惯,因为这与人生活的环境和受教育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广告创意的来源要脱离旧思想的束缚,抓住瞬间的构想,夸张性的想象物态的呈现,创造出新思想新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采取渗透、诱发等连锁反应,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从无到有的一个生成思路,摆脱一种被常规枷锁的思维模式,从中体验得到启发。

参考文献:

[1]中国广告高等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广告.2007.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宅现象;寒假;传统文化;宅原因;健康问题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自2008年3月13日《南方都市报》第一次在国内提出“御宅族”这一概念至今,其规模成几何级增长,并且这种现象正逐步年轻化,在校大学生形成了“御宅族”的主力军。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近年来,在寒假这个原本走亲串门的时期,大学生也逐渐“宅”在家中,不愿外出。2011年,在新华网的一次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高达85.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寒假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宅着。有的同学对开学后的独立生活忧心忡忡,还有的担忧学校人际关系,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学生易得开学恐惧症。

除此之外,寒假里有我们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元宵节等,是我们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时机,如果天天宅在家中,那么大学生们将会离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远。

(二)研究的意义

寒暑假是大学生生活中两个最长的假期,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这两个假期几乎由自己全权支配。随着我国社会就业竞争加剧,能否充分利用好假期时间提升自己变得尤为重要。

在寒假中,春节,元宵节等会举行许多丰富多彩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活动,比如舞龙舞狮,猜灯谜,赏花灯等,如果只是宅在家中,很难体会到“年”味,也很难继续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调研小组主要针对大学生寒假“宅”现象进行调研,探究其宅在家中的原因、危害,并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大学生合理地“宅”。这对广大大学生们反省自己的生活以及社会研究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为大学生走出“宅”生活以及避免其患上开学恐惧症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调研过程

1、研究对象的确定

经过小组讨论,决定此次调研的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主要原因如下:

(1)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受影响最为普遍的人群,也是高科技时代的主流消费人群,其带来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普遍出现在大学生之中。

(2)大学时期属于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因为“宅”引起的不良后果也就更为严重,影响其社会竞争力等,所以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也就更具调研意义。

2、研究手段及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我校图书馆以及互联网的优势,收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报刊等资料

2.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较具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

3.分析总结法

对问卷、访谈资料进行书面总结,形成调查报告

二、大学生寒假“宅”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2月,对大学生寒假“宅”现象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采用问卷法获取数据,发放问卷为100份,有效问卷80份。

(二)调查结果

1、“宅”现象比较普遍

大学生通常是如何度过寒假的呢,我们发现,宅在家里的选项占到80%,与亲戚朋友聚会的占到87.5%,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生活以这两项内容为主。此外,我们还发现,白天平均待在家里的时间,35%的人超过9小时,另外70%的人认为自己是“宅”一族。以下是相关调查数据:

图一:您认为自己是宅一族吗?

可见大学生寒假“宅”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值得我们去探讨。

2.大学生寒假“宅”现象的差异

为了验证不同性别、城乡差异、是否独生之间的学生是否在“宅”行为上存在差异,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交互分析,结果显示,“宅”的行为在就读年级,城乡、是否独生上的差异不明显,但在以下方面的差异还是值得深究的。

(1)性别差异:通过对男女生的交叉分析,我们发现,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宅”。男生花时间最多的两项分别是与亲戚朋友聚会和旅游,而女生花费时间最多的两项分别是“宅”在家里和与亲朋聚会。

此外,只有30%的男生认为自己是“宅”一族,而83.3%的女生认为自己是“宅”一族。以下是相关数据:

因变量为是否认为自己是宅一族

(2)性格差异:性格对“宅”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外向型的人大部分不认为自己宅,内向型的人都认为自己宅,而且内向偏外型的比外向偏内型的人认为自己宅的比例要高许多。

(3)是否对寒假做过规划的差异:对寒假做过规划的同学超过半数认为自己不是宅一族,而对寒假没有做过规划的同学几乎都认为自己是宅一族。相关数据见图三。

可见是否对寒假做过规划是影响宅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这里我们建议大学生在假期之初就做好对整个假期的规划,珍惜宝贵的时间,充实自己的生活。

3.大学生“宅”的主要内容。

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宅在家里做得最多的是上网看电视,其次睡觉占到80%,做家务占到57.5%,比学习略高一些,可见大学生在假期的学习比重还是很低的。不出所料,占用时间最多的三项分别是上网,睡觉和看电视了。可见网络是当今大学生“宅”的主要因素,影响着大部分人的生活内容和质量。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寒假“宅”的原因。根据调查的结果,结合搜集的资料,我们认为宅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是大学生“宅”现象繁衍的重要物质基础。首先,网络为大学生建立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其次,网络游戏的巨大吸引力。

(2)大学宽松的课程设置导致老师不会在寒假布置作业,这为大学生“宅”提供了便利。在中国的大学里,大学对学生的管理较宽松,没有升学的压力,大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

(3)性格原因。一些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性格较内向,不擅长与人交际,感觉到与人交流是一件困难的事,长此以往,他们便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生活在狭小的圈子里。

(4)懒惰是大学生寒假“宅”的另一重要原因。调查发现,57.5%的大学生认为“宅”的原因是懒惰,觉得在家里比外出更舒服。

(5)没有对寒假进行规划。没有规划导致没有目标也没有动力,觉得生活很无聊,所以往往他们会在寒假睡懒觉,浪费掉大把的宝贵时间。调查显示,对寒假做过规划的同学“宅”的比重比没做过规划的低了47.12%。

2.寒假“宅”对大学生的影响

(1)交际能力低,交际圈子狭窄。长久“宅”在家里,缺乏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沟通,降低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不利于大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发展,加剧寒假结束返回学校的恐回校心理。调查发现,选择此项的比例高达77.5%。

(2)无法充实自己。寒假是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关键阶段。如果长期处于“宅”状态,不与人交往,将时间耗费在网络中,那么就白白错失了发展自己的黄金时期。调查显示,选择此项的比重超过一半,为60%。

(3)影响心理健康,易得开学恐惧症。由于人是社会性的,只有处于社会之中才能正常成长,如果长期独处,对其心理必然有一定影响,使他们更加惧怕假期结束后必须返回学校的现实,容易患上开学恐惧症。

(4)影响身体健康。不规律饮食、熬夜、缺乏运动,会让很多大学生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近些年的国家体质测试表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体质逐年下降。

(5)影响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寒假中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除此之外还有元宵节,这两个节日是我们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时机,如果只是宅,会影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寒假“宅”现象的对策

通过调查,大部分同学认为“宅”本身无可厚非,所以我们不能把“宅”完全等同于是一种消极的避世的方式。根据同学们的看法和建议以及结合搜集的资料,我们得出了以下对策:

(一)个人角度。合理规划自己的寒假生活,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合理使用电脑,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养成正确的观念,不做“宅”一族。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多与家人朋友沟通。

(二)学校角度。学校要加强大学生闲暇时间的规划教育,教我们利用假期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社会实践等等。

(三)家庭角度。寒假是大学生宅居的高发期,也是父母与孩子增进亲子关系的一个契机,需要父母们好好把握,可以通过旅游、运动等方式,既可以带领孩子走出“宅”,又可以增进感情。

(四)社会角度。社会要给大学生“御宅族”以正确、客观的评价和定位。一是不能将“宅”现象作为一种流行趋势加以渲染。二是不能对大学生“御宅族”进行一味的批判,专挑不良极端大肆评论。

四、调查总结

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代之一,大学生应是朝气蓬勃、热爱生活、积极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分子,大学阶段也是一个人发展自我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我们要增强环境适应能力和提升各方面的素质。所以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能让“宅”对大学生负面影响减到最小。

以上就是我们针对此次调查的一些分析和报告。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希望学校、社会,至少学生自己,能够对大学生寒假“宅”现象予以关注,并采取一些有效可行的措施对大学生“御宅族”给予帮助,引导“宅”一族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既能有选择的“宅”,“宅”的有思想,又能够随时出“宅”,随着寒假的结束很快融入学校,以便于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关于大学生宅现象的研究.

[2] 马川.“我很宅!”——浅析都市“宅男宅女”的心理诉求[J].中国青年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