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5 19:4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便利店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订单供货是当前烟草行业共同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我们理解这项工作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对市场真实需求的准确预测和采集,充分暴露出现有卷烟商品总供给、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品牌体系内部供给结构之间的矛盾,从而完成烟草行业从现有自上而下“生产—销售”运行模式向在坚持专卖法基础之上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转变。
显然,需求预测是这场变革的逻辑起点,也是这场大变革的关键环节,因此,能否对当前市场真实需求作出准确判断,是这场“战役”成败之关键。
本文以西安市场不同业态零售客户研究为基础,结合经济学理论、预测理论,探索适合卷烟市场特点的普遍预测思想和方法。
二、各业态的市场特征分析
(一)各经营业态销售数量和销售结构分析
本次我们对西安市卷烟零售户总体经营情况进行了统计,所得数据如下表(表1)所示:
以上数据表明,西安市辖区内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业态占零售户总量的17.3%,“五度”(注:“五度”评价是指将零售客户对烟草公司的贡献度、依存度、合作度、成长度、诚信度作为对零售客户进行评价的依据。通过“五度”评价,目的是找到客户的“需求点”,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得分较高,主要分布于城区和乡镇市场;食杂店、娱乐服务类等传统业态占零售商户总量的82.7%,“五度”得分较低,客户遍布全市。专营店和小型超市已在城区和乡镇市场中迅速发展,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总体来说,食杂店仍然是烟草最主要零售方式,占卷烟零售户总量的76.5%,因此,如何准确预测这类客户需求量,应为“订单供货”工作之重点。
各种经营业态的销售结构分析可由“各种业态条均值对比分析表”看出:
从卷烟销售结构看,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业态销售高档卷烟产品的优势明显好于食杂店等传统业态,一、二类烟大大超出全区域平均水平,因此,在制定品牌营销策略时,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及特殊场所可作为高档和高端品牌的重点培育对象;专营烟酒商店作为进一步提升高档烟的重点客户,同时也可作为高端产品的培育对象;小型超市、便利店和城市食杂店可作为中档烟的培育户;农村食杂店和其他业态作为中低档烟的重点培育户。
总之,大型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的业态虽然销量比重低于传统业态,但销售结构、档次明显高于传统业态,其销售潜力不可忽视。传统业态客户作为卷烟销售网络的核心客户,是我们提升网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各种业态主要经营方式分析
从各种经营业态《卷烟经营方式抽样调查汇总表》经营卷烟方式的抽样结果可以看出,我市除专营烟酒店和其他业态的客户以卷烟业务为主业外,有75%以上的客户是以卷烟业务为辅助经营项目,这些客户经营卷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方便顾客购买,从而吸引或留住更多的顾客。从主要销售形式抽样结果得出,新型业态凭借其环境服务好、品牌信誉高和规模优势等吸引了以条消费的大部分群体。
(三)各种经营业态的主要客户结构分析
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其消费群体结构较为复杂,分布于各个消费阶层,还有机关事业单位及外来旅游经商人员,顾客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流动性较强。特殊场所其消费群体结构单一,局限于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及高收入、高消费群体。食杂店其消费群体结构主要是附近居民、过往行人、外来务工人员,消费群体中各消费层次均存在,城区食杂店表现为中高收入群体比重较大,顾客相对稳定,农村食杂店表现为中等和中低收入消费群体比重较大。在烟酒专营店,其消费群体主要以机关事业单位、商务群体为主,及附近居民,整体消费层次较高,顾客多数为固定客户,其对卷烟经营业务重视程度较高,品牌意识强。小型超市和便利店消费群体主要是附近居民、过往行人,农村小超市、便利店以服务外来人口为主(特别是在春节等节日中)其消费群体参差不齐,但顾客群相对稳定。其他业态主要是方便附近居民购买和满足过往行人随意购买,客户也相对稳定。
篇2
一、零售业,便利店是亮点
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百货、超市等零售业态毛利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便利店已成为我国连锁业发展模式中最新出现的亮点。
据业内有关人士透露,在我国,扣除各种开支之后,便利店毛利率也在25%左右。除去每个月的工资、水电等高达2万元的费用后的净留存,加盟便利店的老板每个月挣个万儿八千的是没有问题的。这种诱惑对加盟者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便利店的投资也不能盲目跟风,投资者一定要精心挑选总部。强大的总部应该有一套可供复制的开店支持系统,包括加盟店选址的市场调研、店铺陈列、区域物流配送等。
二、服装与饰品行业,突破平庸
服饰行业是连锁加盟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在传统行业中,服装、饰品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饰品消费国。很多城市月光族们的消费清单上,至少有1/3是为了追求靓丽而血拼服装、饰品的开支。
与其他行业相比,服装、饰品行业的投资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专门技术,几万元就可以开个不错的小店,而且如果能选择一个正确的专业性加盟总部,即使没有创业开店的经验,也可在连锁总部的指导下较为轻松地获得创业成功,而面临的市场风险则相对较小。
三、餐饮美食,理性发展
餐饮连锁是连锁加盟的主导力量,在连锁经营领域的发展中一直起着火车头的作用。
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餐饮连锁企业逐渐暴露出品牌管理缺失、加盟商纠纷增多、人力资源匮乏、培训力量薄弱、配送技术落后、产品标准化难等内部问题,再加上火锅底料、苏丹红等外部食品安全危机问题的困扰,餐饮连锁企业不得不在困境中不断寻求解决方案,艰难地走向成熟。
四、洗衣行业,稳中求胜
洗衣连锁店作为一个实体,持久性较强,每年均有一个趋于上升的稳定利润回报;没有库存积压及欠款纠纷;开业运营步入正轨后经营管理模式简单,运营成本较低,是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中应用最为广泛、市场发展也较为稳定的行业。
五、汽车养护,潜力巨大
据统计,汽车的销售利润在整个汽车利润的构成中仅占20%,零部件供应的利润占20%,而50%到60%的利润是从汽车服务业中产生的,尤其是在汽车养护业。在国内,全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已占汽车总量的1/3以上,在北京等大城市私人汽车拥有量还在大幅度地增加。
所以,汽车养护业作为我国的一种新兴行业发展势头日趋迅猛,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这个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养护用品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市场上的产品鱼龙混杂,因此,投资者事先要对总部进行正确的评估和挑选。
六、家装行业,良性发展
目前,我国的住宅装饰装修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每年家庭装修消费和装饰用品消费都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家装行业开展连锁经营正式从2001年开始。目前,我国家装行业的连锁经营还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规范,整个家装市场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混乱的市场格局。
但是,家装连锁经营模式前景十分广阔,其近6000亿元的巨大商业空间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而目前,企业也普遍地把精力从几年前的重数量扩张转向现有的重支持、提升连锁系统,实现系统的良性发展上,从而为加盟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利润增长空间。
七、美容美体,专业是保障
《中国美容经济调查报告》显示,美容美体业正成为中国继房地产、汽车、旅游和电子通讯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
篇3
然而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人口拥挤的大城市,人们常常为买一包盐在超市长时间排队、交个水电费等候一两个小时的经历而困扰。什么时候老百姓不出社区就能办理社保、计生、就业、养老等手续,还能享受便利购物的服务呢?基于此,便利社区在人们的期待中呼之欲出。
居民得方便
便民菜站的吸引 从去年开始,北京市每年将分批次推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今年起北京市开始推进第二批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试点社区,共1000个,到今年底,全市将有1645个便利社区的居民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全覆盖式60项基本公共服务。
便民菜站是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建设便民社区的一个亮点。据万寿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曹宇明介绍,为解决居民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由街道办事处牵头,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将社区内可利用的房屋整理出来,无偿提供给专业的蔬菜生产基地,由蔬菜生产基地负责运输和销售,减少中间加价环节,让蔬菜从生产基地直接进入各个社区。据了解,便民菜站的全部菜价都通过店内的一块小白板进行公示,同时承诺同品种蔬菜低于市场价格。店内的计量秤全部使用经海淀区计量局检测的条码秤,杜绝了缺斤少两的现象。对于小区65岁以上的老人及行动不便者,便民菜站会提供电话订菜和免费送菜的服务。社区内的老年居民可以用养老券买菜,低保户和生活困难的家庭还可以领到免费的购菜券。目前,万寿路街道开业的便民菜站已有10家,每家菜站基本可以覆盖周边2—3个社区。
电子商务“任我在线”是北京大兴区为方便社区居民打造的新型社区商业,已在区内建立了1家配送中心和24家社区体验超市,可以服务社区居民三四十万人。消费者既可到社区体验超市采购,也可通过网络或电话订购,从上午10点至晚上8点,两小时一个时间段,顾客可以自由选择送货时间。
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合肥市是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大力推进社区便民服务自然是题中之义,目前该市正加快建设“15分钟便民服务圈”。“15分钟便民服务圈”的显著特征是:以居民小区为圆心,以步行15分钟路程为半径,在此距离内设置医疗、健身、文化等设施或场所,将社区居民所需的基本生活服务,以时间和空间的方式予以限定,最终实现居民需求不出社区。为此,安徽省商务厅于去年初开始在合肥市打造“来购”社区便利店。“来购”可提供10多种便民服务,既能为顾客代购飞机票、火车票,也可以提供打印、复印、传真扫描等服务;既能代寻家政服务人员,也能为附近居民进行网络代购;既有银行自助终端方便顾客转账、查询,也有“拉卡拉”提供缴费、充值服务。
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美虹社区去年5月20日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帮助解决辖区内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便民服务热线下设多个便民服务小组,由他们联系相应的商业企业和服务人员,服务项目甚至细分到理发、修锁等,并对特困人群免收服务费。合肥市邮电新村的王大爷深有感触地说:“我今年80多岁,身体不太好,腿脚也不灵便,以前看病要走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医院,还得排队挂号,现在社区有了‘家庭医生联盟’,足不出户就可以看些小病。”
居家乐养老 杭州市大通桥社区针对老年居民的实际需求,探索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社区成立了有20个固定床位和20个日托床位的“托老所”,老年人可以选择在此长期居住、住几天或临时住几小时(免费)。社区还建起了“老年便民食堂”,每餐两菜一汤,收费3元,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可免费送餐上门。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孤寡、空巢老人洗衣物、特别是棉衣被子等大件衣物比较困难,于是社区办起了“温馨洗衣坊”,对有需求的老人实行免费服务。另外社区还开办了“老小孩夏令营”,即在炎热的夏季腾出社区有空调、电视的会议室,摆上躺椅,对社区的老年人全天开放,并组织文艺演出、趣味活动、健康咨询(讲座)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
合力打造
打造便利社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社会力量的参与以及居民的自助。
政府积极支持 北京大兴区的“任我在线”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头3年免收租金,第4年开始只收取低租金(相当于同等地段租金的一半)。因此,“任我在线”可以优质低价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合肥的“来购”便利店是安徽省商务厅扶持的商业流通体系社区便利服务项目,目前“来购”便利店在合肥已“花开六朵”,总投资约300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50家“来购”便利店落户合肥。2013年之前,合肥的“来购”便利店将达到200家左右,预计投资超过1亿元。
发展专业力量 目前,北京市已建立起一支由2.9万人组成的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同时,社区里还有由志愿者组成的4.5万人的巡防队伍、1.1万余人的“绿袖标”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3119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12万人的调解员队伍、600人的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还招聘了2000名居家养老(助残)员。
社会力量参与 北京市已发展了259家社区公益性组织;探索蔬菜“农社对接”直营直供模式和周末车载模式;推进646所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
居民自助 杭州市大通桥社区党委发起所有党员参与的“爱心关怀”大行动,使社区里的所有孤寡、空巢老人都有党员结对帮扶;社区还把一份有党员、志愿者电话、特长、提供服务的内容、时间的名单向老人公开,老年人可以随时联系,要求提供需要的服务。社区成立的“银色拐杖”等6支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聊天读报、购物买菜、陪同看病等服务。此外,社区还建起了“自助式社区服务中心”,动员有社区服务志愿和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参与其中,使其自我管理、互助服务。
有待完善
便利社区不仅要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更要让他们在吃住行等方面感到贴心。“爱心早餐车”本是北京万寿路地区一道靓丽的街头风景,每天早晨,匆忙赶路的“上班族”花两三块钱就可以吃上一顿放心早餐。然而,《万寿路地区社区居民社区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只有4.6%的居民选择社区“爱心早餐车”。“爱心早餐车”之所以不能吸引更多顾客,主要是在品种和味道方面不尽人意,目前的“爱心”早餐主要是以包装食品为主,品种和口味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改进。
篇4
关键词:百货业;营销;转型;挑战
一、形势严峻
近日,一则关于万达百货大规模关店的消息,让原本就不太景气的百货零售业再受重创。从星巴克国贸店的退出,到曾经辉煌的钱柜、麦乐迪多家门店歇业;从李宁、波司登、百丽等服装鞋履厂商的关店潮,到标杆级万达百货、乐天玛特、华堂商场部分店面的关闭,传统百货业正不断传出负面的声音。
据联商网最新的《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在国内共计关闭121家,关闭百货业态26家,其中,万达百货关闭10家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玛莎百货、天虹商场等,一时间“关店潮”迅速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百货业的“关店潮”绝非偶然现象。近年来,传统百货业的低迷是不争的事实。截至2015年4月份,华堂商场在北京一年内关店四家,此外成都、武汉、上海、山东等地出现了百货商场频繁关店的现象。不仅百货,2013年以来,传统超市也出现了关店潮,仅2015年上半年,大型超市中世纪联华关闭2家,家乐福关闭3家等等。
无独有偶,此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日本经济新闻》汇总的日本便利店调查报告显示出一种现象,日本便利店的销售额超过百货商场,并有进一步垄断加剧的趋势。2014年度日本便利店的国内市场规模首次超过了10万亿日元,从销售渠道来看,便利店已经远超百货商场和药妆店6万亿日元的规模,仅次于超市的18万亿日元规模。日本国内的便利店门店总数达到5.6万家左右,同比增长5.3%。
二、缘何落寞?
究竟我们的传统百货业发生了什么,以至于面临如此困境?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定位不准,方向不明
“招商不利”是个问题,万达百货最初叫做万千百货,招商定位不清晰,招到的都是一些三线品牌,消费者走进店内很难有购物欲望,之后的确有所改善,但是并不容易做到彻底改观,这来自赢商网2015年7月23日对万达方面的某些知情人士所做的采访。这从侧面反映了当今传统百货业在具体经营上,对消费者和自身定位的不准,是频频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乐天玛特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个来自于韩国的零售品牌是韩国乐天集团下属专门经营大型超市的子公司,自2008年进驻中国市场以来门店数量已达到100多家。相对走高端路线的TESCO以及走大众路线的大润发、沃尔玛,韩国、东南亚的大卖场如易初莲花、正大走的是中低端路线。乐天玛特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卖场,甚至还不如本土一些区域企业。
据报道,乐天玛特在青岛南区的门店,处于当地的繁华商圈,面临的消费群体多是中高端,但其商品以及服务却是中低端路线,错误的市场定位自然消费者不愿买账。乐天的卖场布局强迫消费者按照其动线走,如卖场的一些商品堆头挡住了推车路线,顾客使用推车无法直进直出。知情人士表示,乐天玛特在全国门店的动线设计布局基本一致,商品堆头左一堆右一堆,卖场空间显得狭小,让消费者感觉很别扭。
在消费商品的定位上,乐天玛特希望借自身独特的供应链供应韩国商品,但实际上韩国潮流服饰、化妆品的吸引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受国内消费者追捧,这从易买得的失意就能得出结论。时下跨境电商的发展,购买韩货根本不用出门,对主打韩货的乐天玛特而言也就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了。如今乐天玛特的商品并不像他们当初进来时所说的有相当一部分是韩国进口商品,商品同质化很严重,价格也不具备竞争力,乐天玛特从韩国引进到其超市的品牌老百姓对其的认知度并不高。事先的战略方向有误,定位不准,这些都是导致乐天玛特,乃至其他大型的传统百货难以在激烈的商战中有所作为的导火索。
2.专卖争夺,电商袭掠
除去自身经营问题外,外部市场的剧烈变化是导致传统百货艰难生存的一大诱因。“传统百货销售严重下滑,业务逐渐向电商倾斜,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消失的行业。”中投高级顾问刘建修在就阿里巴巴晋级银泰商业最大股东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这一席话值得玩味;而在做客新华网思客讲堂时,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谈及万达集团未来十年规划时表示,金融、文化、电商会成为万达未来的支柱产业。这传递给市场一个明确的信息,万达集团即将进行转型。而结合随之而来万达百货的大面积“关店潮”,不难看出,电子商务和专业店面的兴起,已经严重挤压了传统百货的生存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先了解传统百货和专卖店面,电子商务之间的“恩怨情仇”,来进一步明晰此问题:
世界第一家百货店TheBon Marche于1852年在巴黎开业,中国第一家百货店先施百货于1917年在上海开业,都是以货品齐全、价格公开、开放式营业等一时引行业发展之潮流,随着连锁百货的兴起,百货业的通路效应更使各路厂商纷纷归附,以至于百货业后来被定义为除了房子和汽车之外无所不卖的场所。由此可知百货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在于百货业自身的通路品牌效应,这一效应能够为商场内的厂商品牌带来顾客和销售额,无论是传统百货的自采自营、当今百货的供应商制,还是西方百货的买手制。
然而,百货企业携通路营销之强势,收取场租、分享厂商流水之外,还经常性拖延账期,甚至以此作为扩张业务的融资手段,厂商常常敢怒不敢言。随着厂商品牌的逐步成长和强大,为反抗百货企业的压榨,厂商品牌专卖店逐步兴起。与此同时,竞争使零售业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百货业中以品类划分的专业商场获取了独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专业化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提升了聚客能力,提升了专业商场的市场竞争力,给这些专业商场脱离百货企业成为独立的通路品牌创造了条件,引发了诸如电器、家居、洗化、药妆、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等各类专业店的兴起。这些专业店脱离百货业的竞相发展带走了依附于百货业通路的厂商资源,而厂商品牌的逐步强大带来的专卖店的兴起,又使得一部分优秀厂商品牌摆脱了百货业的“压榨”。
随着当今互联网技术越趋发达和成熟,这就使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携全天候、低成本、全覆盖优势,随着线下配送、在线支付问题的解决而突飞猛进,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品类上形成了对零售业传统通路尤其是百货业的强烈挑战。电子商务的版图仍在继续快速扩展,零售业已纷纷触网,百货业迎战电商抑或百货业电商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课题,
由此可见,在专卖店的不断压迫之下,又面临专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百货业的式微难以避免。
3.业务单一,难跟潮流
相对起国外多元化的购物中心,我们当前的传统百货业务单一,跟不上世界的潮流。观察现今美国和欧洲的百货业,你会发现,独立的百货店已经不多见,传统的百货店已经逐渐演化为购物中心,包括多种业态。美国城市形态的郊区化发展,造就了集合各种零售、餐饮、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消费目的地的购物中心。而美式郊区型购物中心相对低廉的租金、“店中店”、厂商独立收银替代百货公司占用厂商账款的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厂商品牌,蓬勃兴起的厂商品牌专卖店化也助推了购物中心的成长。
购物中心具备了多业态综合发展的模 式,顺应了消费者时间价值不断提升带来的一站式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并演变出综合了办公、住宅、酒店、商场、外铺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在将各业态专业店和厂商品牌纳入购物中心的同时,百货店业往往被购物中心反过来吸纳为其中的主力店之一,百货店在与购物中心内其他专业店分享客流并激烈竞争中,商品品类和品牌不断减少、营业面积不断减少,演进为购物中心的专业店之――专业百货或主题百货。
这种“百货业购物中心化”的趋势,正逐渐在我国各城市普及,相比之下,业务单一的传统百货只能艰难地在夹缝中求生存。
三、未来展望
尽管从今年席卷全国的“关店潮”可以看出,无论是自身经营的问题,或者是外部市场的变化,抑或是多元业务的趋势,百货业的式微实为必然。但可以肯定的是,百货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会就此灭亡。因为,百货业不死的理由在于,只要当厂商品牌还未强大到可以独立开设专卖店,而需要百货店这一通路品牌给自己带来客人、带来销售额时,百货业也就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篇5
目前,在竞争最为激烈的液态奶市场,消费地区非常集中,上海、北京两地消费的液态奶占到全国消费总量的50%左右。上海的消费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北京每年液态奶消费约25万吨,城区人均消费水平已达40公斤。
调查报告指出,短时间内,国内液态奶市场还将是常温奶一枝独秀的局面。由于在包装、运输、储藏上存在优势,国内液态奶市场格局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三聚氰胺事件后,巴氏奶的市场一度出现上升的态势,但是从目前液态奶企业的情况来看,以常温奶为主导产品的蒙牛、伊利继续领跑行业,而以巴氏奶为主的企业还是以地方乳企为主。
市场分析:由于常温奶具有保质期长的原因,近年在市场上处于领先状态,这与我国的奶源分布有关。由于北方是牛奶的主要产区,我国一直存在“北奶南运”,由于鲜奶在运输、储藏上不具备条件,常温奶就成为各大企业抢夺市场的主力产品。而现在在乳业处于领先位置的蒙牛、伊利等企业,主导产品就是常温奶,以蒙牛为例,液态奶营收占据总营收的85%左右,其常温奶又占据液态奶营收的70%左右。
一、调查目的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乳业领军者,也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全国所属分公司及子公司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其中,伊利金典有机奶、伊利营养舒化奶、畅轻酸奶、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巧乐兹冰淇淋等是目前市场中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伊利始终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输出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营养和健康理念,并以世界最高的生产标准为消费者追求健康体魄和幸福生活服务。
一个品牌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必定有一定的原因。为了探究伊利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为了检验本学期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学习情况,我开始了这次以伊利液态奶的销售情况为主要调查内容的调查报告之行。
二、调查方法
现场观察法、直接面谈法
三、调查对象
胖东来地下一楼卖场、永兴超市、思达买超市、雨林超市、河师大新合作超市,总共走访了5家店铺,其中有1 家大型卖场、2 家中型超市、2 家便利店。
四、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伊利液态奶的产品种类、终端库存数量、产品生产日期、店内陈列状况、产品定价、促销活动、消费人群,以及伊利液态奶并与店内的竞争品牌的比较。
我走访了这五家具有代表性的商场,进行具体的考查,了解伊利液态奶在具体的零售商场的运营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有利于促进伊利液态奶的健康、稳步发展。
五、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1、本次调查新乡市区的零售商场,其中大部分商场主要分布在河师大附近,在其他区域的零售渠道不是很多。
从此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伊利作为中国乳业行业的巨头,其产品已经分布到了各个角落。同竞争对手蒙牛、光明、三元等相比,在营销渠道上,不存在盲点。为了在以后的激烈竞争中能够泰然面对、有备而战,我认为,伊利应该继续保持此种良好势头,加紧布点,特别是农村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不断开拓进取,向更大的目标迈进,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2、产品种类
从产品种类的分布和数量来看,伊利在规模的发展上有较大的变化,大部分产品种类都已经初具规模,这对于消费人群来说,确实更有吸引力。产品在营养、品牌、附加值方面逐渐跟随伊利在整个市场而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人群的心理需要。同时从侧面也反映出伊利集团在近几年来的发展比较迅速,在产品分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从结果来看,蒙牛产品种类的分布在规模的发展上也有较大的变化,大部分产品种类都已经初具规模,尽管它的产品种类数量相比不是很多。但与伊利相比,产品种类分布上已经能够并驾齐驱,不足的仅仅是产品种类的数量,这应该能够说明些实质性的问题。
从结果来看,三元、光明产品种类的分布还是主要20元(含)左右,且没有50元以上的产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与伊利都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反映出,三元、光明需要投入的各种资源资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效的,二者从目前来看,不具备同伊利进行正面竞争的实力,仅仅是市场的补缺者。
3、终端库存数量
从终端库存数量的分布来看,无论是伊利,还是竞争对手蒙牛、三元、光明,50件以下的比例分布较大,而且三元、光明竟达到了100%,当然这样的分布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说资金、政策、人力等方面。为了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拥有更多的消费人群,一个企业单位必须深入的开展有关调查,对这些地区的液态奶消费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去规范终端库存数量状况,这样可以有目地地进行资金的分配,有效地扩大宣传。
而伊利终端库存数量量30件-50件在比例和数量上,相比蒙牛都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说明了伊利在该区域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三元、光明终端库存数量相对移动来说较小,甚至没有终端库存数量超过50件的零售商。三元、光明在此种形势下,应该不会轻易地去改善终端库存数量,而是会选择性地去维持现状,应对突入其来的挑战,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沉默的防守,但是不能说他们一直会这样,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于零售商的终端库存数量不会有太大的举措。这种状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当地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商家的宣传状况有关,或者是与零售商的营业观念的有关。
4、产品生产日期(以调查当天时间为基准)
从上面的表可以看出,伊利的产品上架天数主要集中“5天(含)以内”,而蒙牛、三元 光明,主要集中在“5天-10天”。相比三元、光明,伊利存在产品上架超过10天的情况,这
主要是因为伊利产品的种类繁多,相比较上架5天以内的产品,伊利在该区间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不能就此放松警惕,应该及时和消费者沟通,了解该类产品的优缺点,找出其中的原因,不断改善、精益求精。 5、店内陈列状况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各个零售网点对于四种品牌的产品陈列状况趋于一致,可见品牌的顾客忠诚度已经形成。其中,伊利、蒙牛更多地被放置与前排和促销的位置,而三元、光明更多地被放于后排,这和不同品牌在市场上占有率有关,进一步印证了伊利的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庞大的顾客群。
6、产品定价
从产品价格的分布来看,伊利在大部分产品价格集中在“20元-50元”区间,其他区间也有兼顾,这应该是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相一致,是值得肯定的。
7、促销活动
从以上的表格可以看出,拥有促销活动的品牌只有伊利和蒙牛两家,而且,伊利促销的店面和没有促销店面的数量和比例几乎持平。这反映了,伊利、蒙牛两家的市场地位是老不可破的,三元、光明仅仅是市场的补缺者。 8、消费人群
从上述的基本数字可以看出,伊利、蒙牛的消费人群分布均衡,且中青年人群占据份额较大,这一消费人群结构是值得提倡的,应该继续保持。同时,也应该加紧对25岁以下消费人群的宣传,培养青少年消费人群的忠诚度。但与竞争对手相比,无论是三元还是光明,都无法与伊利媲美。
六、我对伊利液态奶的建议
1、从此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伊利作为中国乳业行业的巨头,其产品已经分布到了各个角落。同竞争对手蒙牛、光明、三元等相比,在营销渠道上,不存在盲点。为了在以后的激烈竞争中能够泰然面对、有备而战,我认为,伊利应该继续保持此种良好势头,加紧
布点,特别是农村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不断开拓进取,向更大的目标迈进,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2、从产品种类的分布和数量来看,伊利在规模的发展上有较大的变化,大部分产品种类都已经初具规模,这对于消费人群来说,确实更有吸引力。产品在营养、品牌、附加值方面逐渐跟随伊利在整个市场而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人群的心理需要。同时从侧面也反映出伊利集团在近几年来的发展比较迅速,在产品分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3、从终端库存数量的分布来看,伊利终端库存数量30件-50件在比例和数量上,相比蒙牛都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说明了伊利在该区域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为了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拥有更多的消费人群,一个企业单位必须深入的开展有关调查,对这些地区的液态奶消费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去规范终端库存数量状况,这样可以有目地地进行资金的分配,有效地扩大宣传。
4、伊利的产品上架天数主要集中“5天(含)以内”,但伊利存在产品上架超过10天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伊利产品的种类繁多,相比较上架5天以内的产品,伊利在该区间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不能就此放松警惕,应该及时和消费者沟通,了解该类产品的优缺点,找出其中的原因,不断改善、精益求精。
5、从产品价格的分布来看,伊利在大部分产品价格集中在“20元-50元”区间,其他区间也有兼顾,这应该是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相一致,是值得肯定的。拥有促销活动的品牌只有伊利和蒙牛两家,而且,伊利促销的店面和没有促销店面的数量和比例几乎持平。这反映了,伊利、蒙牛两家的市场地位是老不可破的,三元、光明仅仅是市场的补缺者。
6、伊利、蒙牛的消费人群分布均衡,且中青年人群占据份额较大,这一消费人群结构是值得提倡的,应该继续保持。同时,也应该加紧对25岁以下消费人群的宣传,培养青少年消费人群的忠诚度。但与竞争对手相比,无论是三元还是光明,都无法与伊利媲美。但,对于蒙牛这个做为乳业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伊利还是应该时刻注意,提高警惕。
七、结语
篇6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出现,商业店铺遍布大街小巷,丰富多样的店铺名称反映了花都百姓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商业文化心理。作为花都一份子,我们有兴趣探索一番。更可以培养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这次研究学习,收集分析店名,了解到花都商家和百姓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商业文化心理,也了解到人们偏爱的店名。利用这次实践激励学生关注社会。
3.课题介绍
此课题我选择了一个高一(2)的班的学生进行操作,该班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做事积极,团结。要完成这个课题需要全班学生齐心合作,积极参与。我将先采取先分组,利用周末或假期收集店名,然后再集中分析总结。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偏向。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会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对社会文化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学会鉴赏与批判。
2.方法
(1)实地收集店名
(2)发调查问卷,再统计分析
(3)上网搜集
(4)从观看过的电影,电视上发掘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高一的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团结协作能力强,有主见,喜欢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但也是比较容易泄气,缺乏耐心。利用他们的好胜心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激励性的话语鼓励他们,让他们发挥各自和团体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务。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了解经济飞速发展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发展趋向,在调查分析中学会鉴赏与批判,提高学生的是非分辨力。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以手抄报,论文的形式展现)
六、资源准备
学生要准备好记录材料的专用资料袋或夹子,笔记本等;他们利用周末或者假期通过走街串巷实地收集店名,还有上网收集,看电视收集,在一定范围内收发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表1)
八、总结与反思
(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1.我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和实践能力也不足,对经济领域了解较少,知识面尚须扩宽;
2.我们的学习负担较繁重,难以做到合理安排时间;
3.我们个别小组成员在收集大量店铺名称时表现不积极。有怕苦怕累的惰性。
【调查报告】
中国自80年代初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商品流通加快,各类大小店铺遍及大街小巷,商品琳琅满目。店铺的名称也异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人们在消费之前很自然就看看店铺的招牌。这些店铺名称直接反映了百姓的心理偏好和文化倾向,好好研究一下他们的名字,发现有一番趣味。
两小组20名成员利用空闲时间从花都花东镇、花山镇、新华街收集店铺名称1570个,经过归类分析,发现商铺名称有以下特征:
特征一:朴实易懂,表明经营项目。如,云山书店、桂林米粉、两元店、新蜜月婚纱、美的售后维修部、南方花卉市场、田氏美容院、天天洗衣等。这一类店名通俗朴实,一目了然。但是缺乏新意和特色。
特征二:吉祥如意,盼生意兴隆。如:富达五金、鸿福餐厅、星福百货、志达布艺、娇兰佳人、喜洋洋婚纱、六福珠宝、国美电器等。这一类店名是人们最喜爱的,响亮上口,反映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但是这一类店名因为太受欢迎,缺乏个性,容易雷同。
特征三:亲切熟悉,做街坊生意的。如:军仔修理、好又来、龙眼园农庄、华润万家。这一类商家以诚信经营取胜,拥有稳定的客源。
特征四:古朴雅致。有关科技,文化,教育的店铺。如:一品轩、书店、玉隆轩、石头记(饰品)等。这类商店名字给人感觉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味,即使不买也值得看一看。
特征五:响亮而有霸气。如:新世纪酒店、荣威酒店、金太阳、星光大道、华钜君悦、金宝、真功夫、七匹狼、劲霸、金夫人、金至尊、皇上皇等。这类名字的优点是有个性、充满自信,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但是很容易夸大其词,过于霸气和回复封建奢华享受思想,如曾经被取缔的“帝国大厦”等。弄不好的话会让顾客觉得虚有其名。
特征六:取洋名。一般情况下,不熟悉的顾客只看名字是不清楚它经营什么的。如:安奈儿(童装)、班尼路(悠闲装)、卡佛连(女装)、卡路约翰(女装)、屈臣氏(便利店)、黛安芬(内衣)、蒙特娇(皮具)、比莉华(鞋子)等。这类名字迎合了年青一代的口味,新潮有个性。
特征七:追求新奇。如轮胎山庄(餐馆)、胡丝乱赏(发廊)、XY(服装)等。这些店名第一眼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好奇这是经营什么的呢,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7
基建项目持续212人奇缺
2013年12月,国际人力资源公司Manpower(万宝华)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香港2014年第一季净就业预计增加14%,企业招聘意欲较去年同期上升2%。
在受访的809名香港雇主中,18%未来三个月将增加人手,表示缩减人手的只有4%,77%表示未有调整计划。
报告指出,受访的六个行业雇主均表示期望在今年增加员工人数。其中,采矿及建筑业是招聘意欲最强烈的行业,展望指数增长16%。
为什么建筑业今年招聘意愿这么强烈?万宝华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徐玉珊解释,香港铁路、公共房屋等项目持续展开,建筑业人手短缺现象严重,雇主需要技术水平高及经验丰富的人手,但“业内32万注册地盘工人中,约四成已到达55岁或以上年龄,而年青人却对入行却步,加剧了建筑业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的确,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港府大力推动的基建工程上马,未来数年,每年政府基建工程的开支逾700亿,预计创造职位2.5万个,其中专业工种逾7000个。而截至2013年底,香港实际在地盘工作的注册建造业工人15万,建造专业工种工人10万,近一半年龄在50岁以上。
香港建筑工人薪酬可谓水涨船高,根据香港建造业总工会预计,今年全港将有20多万工友可获加薪。其中混凝土工种加薪幅度最高达20%,日薪1800元。
最近,香港大学电话访问500名15至24岁青少年,了解他们对建造业的就业欲望,发现71%青年人看好香港建造业,认为未来十年的工作前景会比较理想,原因包括“薪酬高”、“多工作机会”、“有培训”和“容易入行”等。不过,近八成青少年表示“从未考虑入行”,认为“工作辛苦”、“工作危险”、“社会地位低微”、“晋升机会少”。
餐饮业高薪请人洗碗
与建筑业类似,香港餐饮、零售等行业同样遭遇长期人手不足的尴尬局面。不少快餐店及便利店,都在店铺外张贴招聘启事。在香港劳工处就业服务网页上,餐饮业近一个月内的职位空缺数目高达4900个,当中洗碗及清洁工最缺人,有逾1000个招聘广告。
2013年末,在香港社交网络转发最多的一条新闻,是一家“银龙粉面茶餐厅”,在招聘广告上列出“洗碗包场:4.8万元,无任何入职要求”,令港人感叹:“考不上公务员,大可去洗碗”,“做金融才俊,不如去洗碗”……
据业内人士分析,“洗碗包场”一个人难以完成,很可能需要两三人。以4.8万港元/月的包场价格,若由三人完成,每人月薪实为1.6万港元,与过去只有几千元的月薪有天壤之别。
但即便如此,这样的薪水也只是香港就业市场的中等水平。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2012年香港30~39岁男性和女性就业人士的月薪中位数,分别为1.6万和1.5万港元。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表示,香港目前餐饮从业人员空缺近3万个职位,其中有60%是洗碗、清洁等工作。
香港餐饮业缺人情况这一年来不断恶化,原因是工作时间长达十余小时,休息时间少。有餐厅老板叹息,“最坏打算是自己洗”。
现在,甚至连厨师等职位也闹起人才荒。某饮食集团执行董事透露,目前开给厨艺学院毕业生的入职薪酬已达13万港元,超过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两年后月薪大多可超过2万,做到总厨年薪可过百万。
经营三间酒楼的名荟酒家饮食集团董事副总经理黄浩升表示,餐饮业薪金已经比市面高,洗碗工时薪已高达50港元,才能勉强请到人。但是,单靠高薪请人并不能解决问题,为此,酒楼推出更多兼职服务员职位,期望吸纳区内家庭主妇每天帮工数小时,以减轻人手压力。
黄家和认为,市场的劳动力价格承受能力有限,而低端劳动市场劳工短缺的趋势,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为此餐饮业商家不妨使用洗碗机等自动化设备代替部分人工。不过,由于机械化前期投入很高,大部分餐饮商家很少会这样做。
本地劳动力结构错配
不光是建筑业、餐饮业,还有运输行业等亦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如全港有逾50家分店的凯施饼店,近日开出1.3万港元聘请货车司机。虽然薪酬不太高,但该工作包午餐及套房住宿,单身者可以省去上万港元的房租,市民大赞福利一流。第一大快递公司顺丰速运招聘司机兼收派件员,也开出“保证月入1.8万”、“货车司机1.7~1.9万”等优厚条件,还提供“专车接送”、医疗保障甚至子女教育滓贴等福利。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据,劳动力市场在2013年10月至12月持续紧张,总就业人数攀升至376万人的新高;失业人数减少至11万人,为2012年底以来最低水平。
中原人力资源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周绮萍表示,出台最低工资令许多快餐连锁餐厅的基层劳动者工资大幅提升,但在工资差不多的情况下,基层劳动者宁愿从事一些不需要重体力的工作,比如保安员、大厦清洁员等。
为此,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周永新提出,劳力错配是引致香港劳工短缺的主因之一。若劳工短缺持续发展,势必对香港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直接打击。
此外,香港本土劳动力的老龄化,也是部分行业“用工荒”的一大原因。香港劳工及福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8年,香港本土55岁以上的劳动力供应人数,预计由2010年的45.28万人增加到67.28万人,占本土整体劳动力供应比例从13.2%上升到18.8%;比较而言,55岁以下本土劳动力可能由297万人下降到291万人,占比从86.8%下降到81.2%。
面对“有工无人做、有人无工作”的现象,港府人口政策咨询文件亦提出“释放人口潜力”,鼓励家庭妇女投入劳动市场,及推动新来港人士、残疾人士及少数族裔人士成为劳动人口。
“香港应充分利用本地劳动力。”香港浸会大学管理学系教授赵其琨指出,通过弹性工作时间、缩短工作距离等方式,家庭主妇每天可以工作三至四小时。
篇8
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实行“全面禁烟”。
北京故宫博物院制定了严规,全体员工、在院合作单位和个人,无论室内和室外,不分开放区与工作区,一律禁止吸烟。对违反禁烟规定的人员将进行严格处罚,并通报全院。
5月18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与故宫博物院志愿者一起向观众发放带有故宫Logo和“无烟故宫”宣传语的彩色手环,倡导文明参观,消除因吸烟带来的安全隐患,共同为实现“无烟故宫”“平安故宫”而努力。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最大、保持最完好的古代宫殿木结构建筑群,自紫禁城1420年建成以来,防火就是其面临的首要难题,院内随处可见的铁缸、铜缸都是用于储水灭火。此前,虽然故宫博物院多处设置“禁止吸烟”的标示牌,但仍有部分观众在紫禁城内随意吸烟,给故宫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广州:国家机关禁用公款买烟
广州从去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控烟条例,因规定15个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进行控烟执法,有人以“九龙治水”作比喻,调侃说广州是“15龙治烟”。在《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15龙治烟”被进一步明确。
根据征求意见稿,这“15龙”包括卫生部门、人社部门、教育部门、公安部门、文广部门、体育部门、旅游部门、经贸部门、交通部门、食品药监部门、机场管理部门、铁路部门、地铁管理部门等。这15部门各司其职,各管一段,组成一个庞大的治烟管理班子。市、区(县级市)爱国运动委员会下设控烟吸烟办公室,负责指导控烟。
《细则》规定,禁止吸烟场所和限制吸烟场所经营者或管理者,应设置禁止吸烟检查员。网吧、歌舞娱乐、游戏厅及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范围的室内外区域都属禁烟场所,这些地方都要设置禁烟检查员,在管辖场所内开展控制吸烟宣传;并为违规吸烟者进行劝阻,劝阻不听的应当劝离。对拒不离开的,应当向相关部门或向12319服务热线报告。禁烟检查员要协调控烟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工作。
机关单位禁用公款买烟,是《细则》的另一亮点。根据规定,国家机关和由财政资金供给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除用于设置吸烟室或吸烟区用途外不得购买与吸烟行为有关的物品。
深圳:加大处罚力度
深圳市人大审议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修订草案)》大幅提高处罚金额,与现行条例相比,修订草案一方面扩大了禁烟场所,由7类增至16类,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场所也新划定为禁烟场所;另一方面,大幅提高处罚金额,比如在禁烟区吸烟且不听劝阻的,罚款由原来的20元大幅提高至500元;在禁烟场所的经营者未履行控烟职责且逾期不改的,罚款由原来的最高3000元提高至3万元。
作为全国首个进行地方立法控烟的城市,深圳早在1998年就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但实施情况并不理想。2011年,卫生部公布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自当年5月1日起宾馆、饭馆等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但因为种种原因未执行,该规定变为“一纸空文”。据了解,修订草案要求教育、交通、公安、城管等12个政府相关部门对各自职责领域内发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云南:学校禁现烟草用品
也许,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会吸烟的老师要考虑戒烟了。今年1月1日起,《云南省创建无烟学校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将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学校的任何场所不得出现与使用烟草有关的用品,例如烟灰缸、水烟筒等;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在学校内吸烟,也不向他人传烟或接受传烟。
《细则》要求学校首先应当对教职员工的吸烟情况、学生的吸烟情况、学生被动吸烟情况、师生对吸烟与被动吸烟的认知程度、对创建无烟学校的支持程度等进行调查。调查报告应当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本校控烟制度和实施计划,并在公告栏、校园网等适当的地方公布或张贴学校的控烟制度、监督机构及监督电话。
在无烟校园环境建设中,学校被要求有以下动作:学校各人口处或大门口应当设置告示牌,清晰告知禁烟要求。在所有办公室(包括一人使用的办公室)、各科室、会议室、实验室、教室、体育场馆、学生活动中心、食堂、教师和学生宿舍、大厅、楼道、电梯、卫生间、宣传栏等地方设置或张贴禁烟标识。
同时,校内的便利店、小卖部等经营场所不得出售任何烟草制品。学校的任何场所不得出现与使用烟草有关的用品,例如烟灰缸、水烟筒等。
江苏:控烟进入地方立法
今后,江苏省烟民在控烟场所或区域内吸烟,不听劝阻的,可能被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江苏省爱国卫生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5月16日提交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对于各部门的监管职责,草案进行了明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学校的控烟工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相关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文化、体育、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文化、娱乐、体育场所以及旅馆业的控烟工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医疗卫生机构的控烟工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餐饮服务经营场所的控烟工作;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商业场所的控烟工作以及对烟草制品广告的监管;其他部门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控烟工作。
篇9
关键词:相对工资 员工盗窃 库存收缩 现金短缺 社会规范
一、介绍
效率工资理论提出更高水平的薪酬诱导更高的生产率,激励员工发挥更大的努力渴望保持高薪工作。之前的研究已经测试了高工资与员工的努力及员工流转率之间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通过检查相对工资对员工盗窃的影响(相对工资是通过对比员工工资与在该区域内类似的其他组织的员工的工资估计出来的),揭示了相对工资与员工盗窃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员工薪酬水平可以提供另一种机制来制止欺诈行为。
员工盗窃是一个重大的管理控制问题,这个问题在连锁零售业中尤为严重,其中地理分散导致显著的监测问题出现。基于效率工资理论,我们预测,相对较高的工资会防止员工盗窃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接受相对较高的工资的员工都不愿意犯下盗窃罪,他们试图积极回报其雇主和或者保留他们的高薪工作,而接受较低工资的员工由于渴望报复雇主不公平对待的动因驱使更倾向于犯下盗窃罪。其次,提供较高的工资的公司可能有较高比例吸引一个诚实的员工。除了研究相对工资对于员工行为的整体效果,我们还研究相对工资是否影响员工群体之间如减轻或教唆盗窃的社会规范。
现金短缺和库存收缩,这是在零售行业中财务损失的两个最重要的来源,从中核算出的零售销售额损失分别为0.25%和1.60%。但由于员工不称职导致的销售额损失也存在影响,从而也把员工技能以及员工经验纳入我们的实证研究中。
我们的研究有助于管理控制文献的发展 ,考察了影响员工行为的补偿溢价。表明相对更高的工资不仅影响员工的努力也阻止员工盗窃。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较高的工资不仅对抑制员工盗窃有直接影响,也促进了同事间的伦理环境的形成。这样做,也有助于对社会规范和员工行为的理论研究。我们从泰勒和布鲁姆菲尔德的实验研究中得到一致的见解,我们提供的经验证据来自于薪酬实践可以塑造群体规范,其中,反过来影响员工行为。
二、假说发展
借鉴效率工资的文献,我们预测存在三个原因导致相对较高的工资会减少员工盗窃。
(1)相对更高的工资诱导员工积极回报其雇主,使他们不太可能继续盗窃。
(2)相对较高的工资使得雇主增加了员工被解雇的成本,且增加员工盗窃的成本。
(3)相对较高的工资会吸引更多诚实的员工。
第一个参数,这意味着出于互惠原则的考虑相对更高的工资导致较低的盗窃行为,基于社会模型的效率工资的理论,如"礼物交换"和"互惠"模型。这些理论表明,员工通过与其他员工比较工资高低来判断其待遇是否公平。根据这些理论,员工认为他们的工资过高则更有可能通过努力工作来报答雇主,相比之下,认为其的收入过低的员工则可能逃避工作。根据这项研究表明,员工可能通过盗窃来报复其雇主。第二个参数是基于效率工资理论的"逃避模型",假设员工工资高于市场工资,这会阻止员工由于失去工作的高成本引发员工推卸责任或逃避工作的行为产生。
前两个参数是动机的原因,第三个参数是基于效率工资理论的选择模型,假定,当工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公司对工人的能力的信息掌握不完全,并且有能力的员工与保留工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公司会提供更高的工资吸引有能力的员工进入公司。以前的文献中已经建立了对员工能力的选择参数,同样的理论适用于员工的健全品格,这意味着企业提供更高的工资可以吸引有道德的高素质员工。这是在员工诚信与保留工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合理预期,因为不诚实的员工很可能低于其他员工的保留工资,如果其接受了工作,他们不仅有雇主提供工资收入并从公司盗窃的现金或商品中获利。因此,基于上述讨论,我们认为,相对较高的工资会减少员工盗窃。更正式的假设为:
H1:相对工资与员工盗窃呈负相关
三、数据的设计与研究
为了测试我们的假设,我们选取了76家中小连锁便利商店作为样本,其提供了平均工资、现金短缺、库存收缩、员工技能、劳动时间、商店经理离职,和位置等数据信息。为了检验H1,预测相对工资和员工盗窃的负相关关系,我们估计模型:
其中theft代表员工盗窃,RW表示相对工资,ES表示员工技能,SMT表示商店经理离职,PCPC表示人均财产犯罪,U表示失业率。我们的主要的独立变量是相对工资。这个变量为样本中的每一个商店为每一个员工提供的平均小时工资的信息。我们在模型中包括多个控制变量。首先,我们样本中控制了员工技能,并已解决潜在的问题,相对工资能够捕捉到员工的特点,这可能与员工盗窃的可能性相联系。如果员工的技能与诚信呈正相关,我们会期待员工的技能和员工盗窃呈负相关。员工技能是每小时平均员工绩效评估。商店经理基于服务与经营绩效对每个员工进行评价。评级的规模为1到5,具有最高技能的对应于5,对应1的最低技能,样本数据集为我们提供了每家商店的所有员工的平均表现成绩。
第二,我们控制了商店经理离职,这可能加剧监测困难,导致更高的盗窃。事实上,在1992年全国零售业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商店经理离职会引起较高的库存收缩。
第三,我们控制了人均财产犯罪因为库存收缩和现金短缺有可能在犯罪率高的地区增加,在犯罪高发区的员工可能更有盗窃的倾向,并在这一地区的店面面临着入室盗窃的风险。
我们将失业率纳入到第四个控制的范畴。现有文献提供了混合预测失业率与员工盗窃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高失业率可能会导致较低的盗窃行为转化为员工的就业选择,因此,员工认为因盗窃被解雇后几乎没有再就业的机会了。另一方面,高失业率表明不利的经济条件下,员工更关注他们的财务状况,从而更容易去盗窃。
四、实证结果
表1列出了H1的测试结果。H1预测相对工资和员工盗窃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我们预计相对工资的系数为负。回想一下,在样本中我们的因变量盗窃,是由库存收缩和现金短缺来测定的。符合H1,相对工资对于制止盗窃的三项措施的系数是显著的负值(库存收缩[1 =0.452, t=2.78 ;现金短缺[1 =0.116, t =2.15) 。这些结果提供了对H1的强有力的支持。控制变量系数与我们的预期是一致的。我们发现在样本中当我们使用存货收缩来衡量员工盗窃时,控制变量与员工技能之间的系数呈显著的负相关([2 =0.253, t = 1.43),得出高素质的员工没有盗窃的可能。我们也发现当用现金短缺的时间来衡量员工盗窃时,控制变量与商店经理的离职率之间的系数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也如我们的预期,商店经理离职将会导致较少的监测和更高的员工盗窃。
我们发现失业的系数为显著的正值(对于库存收缩[5 = 0.327,t = 1.86,[5 = 0.150;对于现金短缺t = 2.57),这会导致更高的员工盗窃率。出乎意料的是,当我们以库存收缩作为因变量,我们发现其对人均财产犯罪的系数为负([4=55.5,t=1.69)。产生这一结果的一个可能性解释是,若公司在具有较高人均财产犯罪率的区域使用更好的控制系统(如监控摄像机),则会减少消费者入店行窃及员工盗窃行为的发生。
我们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先将库存收缩和现金短缺的减少归因于相对工资金额,然后将他们从中取得的收益与增加工资的成本进行比较。该样本数据集包括库存收缩和现金短缺,从而使我们能够计算出在减少员工盗窃中投入的成本与相对工资的全部收益的比值。给出了库存收缩回归的相对工资系数(0.452)和现金短缺的回归的相对工资系数(0.116)(见表1),以一个年度平均销售额为1120000元的便利店为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小时的工资增加一元(因而是相对工资)导致每年的收益为6362元=(0.452+0.116) /100*1.12百万)。鉴于一个样本便利店的年平均劳动时间是15080小时,雇主应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约占劳动成本的8%,每小时一元的工资增加将耗资约16285元(1508008)。这一分析表明,虽然减少员工偷窃的利益占现金短缺和库存收缩不完全覆盖所支付的工资溢价,它占工资溢价的39%。此外,我们的员工盗窃的指标可能无法捕捉到盗窃的所有实例。因此,我们的分析可能低估了来自更高工资的全部收益,如果工资增加所带来的其他收益至少转化了61%的增加工资所带来的成本,雇主可能会发现其经济效益来提高员工工资。
五、结论
我们的研究通过识别效率工资的一个额外的好处,这有助于效率工资和管理控制文献的发展,这项内容还没有被之前的文献充分研究。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对较高的工资对员工努力或离职率的影响, 我们记录了相对更高的工资对于员工盗窃的影响。这样做,对于某些支付工资溢价雇主提供一个额外的理由,并且在研究会计文献中建议将诚实诱导机制转化成其他内部控制机制。我们的研究也有助于社会规范的文献的发展,这是通过展示当员工获得相对更高的工资时更有可能促进员工行为的伦理规范的形成。 研究表明,薪酬制度作为一个公司正式控制系统的一部分, 可以塑造工作群体的社会背景,进而影响员工盗窃的行为。
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经理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理解工资溢价的全部好处可以帮助管理者确定员工的工资水平。然而,以往的研究没有对管理者将工资溢价的好处作为遏制员工盗窃行为考虑的因素。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实证证据表明工资溢价在减少员工盗窃和塑造伦理规范中确实发挥作用。对这项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时应牢记一些警告。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无论是库存收缩还是现金短缺衡量员工盗窃都没有错误。此外,这两项措施仅捕获有嫌疑的盗窃,而不是实际水平的员工盗窃。此外,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获得了相对工资的标准。同时,员工可能会与同一组织内的员工的工资进行比较。正如不同的心理机制可能是通过不同的参考点激活,未来的研究可以使用其他基准检验相对工资的影响。最后,尽管在这个研究中我们专注于将相对工资作为一种减少员工盗窃的方法,然而还有其他的方式来遏制员工盗窃。例如,在为员工提供薪酬的激励方案的设置中,把员工的奖金同利润或库存收缩或现金短缺挂钩可能会减少员工盗窃。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企业利用的其他补偿机制以控制员工盗窃。
括号内是T统计量。*,**,表示分别在0.1,0.05及0.01水平上面的显著系数。
参考文献:
[1]张Y.在多设置中感知公平与沟通对诚信与共谋的影响. 会计评论83 (2008).
[2]泰勒W.B. J.布鲁姆菲尔德.规范、整合,和控制.会计研究.49 (2011).
[3]斯宾赛 I.一个反收缩战略. 劳动力管理.83 ( 2004).
[4]纳金D.S.S.桑德斯.L.J.泰罗.监控、激励,和管理:机会主义行为在领域研究中的决定因素.美国经 济评论. 92 (2002).
[5]马图谢夫斯基L. J.在管理会计中的诚信:它是横向公平的看法影响的吗?管理会计研究. 22 (2010). [6]汉娜R.L. 工资,员工努力与公司利润的组合效应.会计评论.80 (2005).
篇10
据统计,截止2003年初,正式得到国务院批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商只有28家,但实际已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却超过300家。大部分外资进入中国走的是其他渠道:如地方政府自行批准一些中外合资、合作零售企业等,这一情况造成了零售业的提前开放。2002年初,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抛出了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加入WTO后,中国零售业将成为遭受冲击最早也是最大的一个行业,此行业尽管受政府控制和保护程度极高,但入世后的几年内将面临巨大的变化。其预测:在未来的3到5年内,中国零售业60%甚至80%的市场将为外资占据,30%的市场份额将由国内零售巨头把持,仅剩的10%的市场份额则掌握在地区性零售巨头手中。零售业的“过度开放”和外企的“超国民待遇”,其结果将不仅是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的覆灭,更重要的是,这将导致政府对流通渠道控制力的丧失,而零售终端会控制制造业,商品流通背后则带动巨大的现金流,将直接危及国家金融,进而危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零售业的特征
以新型业态、连锁经营形式投资进入。新型业态主要是指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超市、品牌专卖店等业态形式。新型业态具有成长性好、市场切入快等优点,成为零售商国际化扩张的首选业态。而我国零售业长期以来,以百货店为主的单一业态一统天下,百货店业态现正处于后成熟期或衰退期,经营状况普遍不好。而各种新型业态在我国刚刚起步,处于其生命周期的创新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巨大。因此,国际著名零售商大都采用新型业态投资进入,如开办大型综合超市(法国的家乐福、美国的沃尔玛)、仓储式会员店(荷兰的万客隆、德国的麦德龙)、便利店(日本的罗森)等。连锁经营是以产权或契约为纽带,将分散的、独立的店铺组织起来形成整体,从而使企业经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由于成本低、扩张效果好,连锁经营在欧美国家已成为最具生命力的经营方式,成为现代商业和服务业的普遍选择,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输出。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绝大多数采取了新型业态、连锁经营方式,以扩大店铺数来分摊相对固定的投入,使平均成本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呈不断下降趋势,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显著。
投资区域主要集中于“高端市场”――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并有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张的趋势,且投资规模扩张迅速,呈现抢滩性投资趋势。由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影响,中国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市,与农村市场相比,城市市场无疑是“高端市场”。由于受中国零售服务领域开放步伐以及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约束,目前外资零售企业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附近等富裕地区的大中等城市。2000年资料统计显示:全国305家外资零售企业和876家分店,虽遍及24个城市,但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其中东部地区有253家,占83%;中部地区有25家,占8.8%;西部地区有27家,占8.8%。但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大和投资区域约束的解除,各跨国零售巨头必将在中国市场启动全方位的投资战略。在入世前后跨国零售企业对中国消费市场掀起了“圈地”浪潮,抢滩性投资异常迅猛。
外资零售商倾销战略进入。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外资零售商以成熟市场的赢利为后盾,利用中国企业规模小、负债高、利润低的不利现状和地方政府大幅开放零售市场的急切心态进行零售倾销的战略。如沃尔玛美国本土公司与国外公司在净销货额中的比例分别为77.38%和16.29%,而息税前净利的比重却分别为88.58%和11.42%,即77.38%的销货创造了88.58%息税前净利,本土市场对海外市场是有明显的补贴的;家乐福为进入外国市场,对国外市场也有不同程度的补贴,对美国市场的补贴尤其明显,12%的净销货,2%的息税前净利。这种倾销战略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外资零售商高效率的大规模采购、经营和零售倾销战略相互配合,必将迅速占领中国大部分市场。中国零售业的上游产业――制造业和中国零售业的终端――消费者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些外资零售商所垄断的零售市场的被剥削对象,比如压低进货价和同时提高零售价。
我国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对策选择
我国在对待零售业对外开放问题上,存在严重的两难选择:外资零售企业的国外资本带入掩盖了其对国内信贷资金和供应商资金的占用;外资零售企业增加中国商品采购量掩盖了其间接控制中国工商产销链;外资零售企业在综合零售领域的低占有率掩盖了其在高成长性、现代性零售领域的高占有率。零售业是连接生产和销售的重要环节,控制了零售终端就可以控制生产、消费领域。若外资零售企业垄断了中国零售市场,将导致政府对流通渠道控制力的丧失,我国工业企业将沦为外资零售企业生产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商品流通则带动巨大的现金流,将直接危及国家金融,进而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我国零售业为了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必须加紧制定一系列市场结构优化的政策,进一步促进我国零售业竞争力的提高。
尽快建立配套法律体系
制定和实施零售业网点布局法,加强零售商进入的“社会性管制”。20世纪60至70年代,从欧美引进的新兴零售业态,如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等在日本各个城市得到迅猛发展,对中小零售商造成了直接的冲击。日本政府于1973年颁布了“关于调整大规模零售业活动的法律”(简称大店法),实施《大店法》的目的是保障大型零售店周围中小零售商的事业活动机会,形成健全的零售产业;充分考虑保护消费者利益,尽力降低大规模零售店铺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2000年6月1日,日本正式出台《大规模零售店立地法》(简称立地法)。《立地法》的目标是开设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店时,基于大型商店的大规模客流、物流的特性,要求大型商店注重与社区之间的协调、地区改造的相关性。因此,我国零售业网点布局亟待解决立法严重滞后问题,《商业网点法》、《大型零售店选址法》,以对商业网点的战略性规划来保护国内零售商的利益、促进国内零售商的发展。尤其迫切需要制定的是《大型零售店选址法》,加强商业区位建设的科学性和程序性;尽快规范目前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纷纷在城市中心开设大卖场的局面,这种态势极易造成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百货店热”现象的再次发生。
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从现状来看,尽管外资零售企业在某些业态的零售领域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且影响了中国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但是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还比较低,还没有形成垄断的现实。因此,零售业的反垄断政策应着眼于规范零售企业市场行为的角度来抑制企业的垄断行为。我国应加紧《反垄断法》的出台,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任何企业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其他企业联合、共谋垄断市场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反垄断法》的出台将有效地预防外资零售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鼓励并购与退出
考虑到目前我国零售业中少数业态过度进入以及过度集中在少数大中城市形成过度竞争的态势,通过零售商之间的并购、业态转型和破产等零售商退出行为减少过多进入的零售商数目,一方面可以给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业绩较好的大中型零售商留下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使分散的零售产业资源适度集中起来,促进大中型零售商低成本地快速成长。目前,在国内零售企业并购中,地方政府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拉郎配”现象比较严重。一是为了引进外资。如“华润”入主江苏苏果超市,江苏省政府为了进一步吸引华润的投资只好做出较大让步。而外资企业也正是看到了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的需要,因此,其收购、控股国内业绩优良的零售企业时,首先不是直接与目标企业进行谈判,而是与当地政府进行讨价还价。不是说引进的外资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不如国内零售商,但至少企业目标与政府目标并不一致,有时难免会为了“全局利益”而牺牲企业的“个别利益”;二是地方保护。这主要发生在外地企业并购本地零售企业时,因为本地零售企业被并购后,原来自己任命的经营管理人员将失去职位,甚至职工要被精简。同时,外地并购者不会并购极差或濒临倒闭的零售企业,总是愿意并购目前业绩较好的企业,这势必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小金库”。此外,地方政府还想借助业绩较好的零售企业带动业绩不好的本地零售企业,自然不愿让外地企业并购本地业绩良好的零售企业。实际上,只要操作规范化,由国内其它地区的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业绩优良的大中型零售商并购本地的零售企业,不仅有利于解决企业的长期负债,提高既有零售企业的经营绩效,而且有利于打造地方政府引进资本、技术等的“良好形象”。所以,从积极推进国内零售商规模化、市场结构优化以提高零售业现代化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必须杜绝地方政府在零售企业并购中的“不当介入”,扫除国内大中型零售商规模扩张的体制。
鼓励中小零售企业组织化
对于缺乏资本实力的广大中小零售企业而言,更现实的选择是需要通过某种媒介联合起来,以提高生存能力。根据生物学的共生理论,具有内在联系的共生单元形成共生关系,共生能够产生“剩余”,即共生能够产生新增能量,产生1+1>2的效果。互惠共生、共生进化是共生系统的本质,是自然界中一个主要的组织规则。中小企业之间的共生也能产生“剩余”,也能产生1+1>2的效果,这就表现在共生企业能够生成并增强竞争力,如在我国浙江义乌,就以中国小商品城作为媒介,集聚了大批从事小商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的中小企业,它们利用共生原理,产生了极强的竞争力。根据联合的紧密程度,企业联合可以分为建立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和组织企业集团两大类型。前者以经营业务为纽带,通常不涉及资产关系的企业联合,后者则以资产和业务两重纽带形成的企业联合。无论哪一种联合,都有利于将中小零售企业从无序引向有序,从分散引向集中,变过度竞争为适度竞争。借鉴日本政府颁布的《中小企业团体组织法》、《中小企业等协同组合法》等法规政策,打破“条块分割”的约束,通过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的大型零售企业集团,对于不具备建立企业集团这种紧密型联合方式的企业,可以组建较为松散的联合形式,采取统一联网、信息共享、统一退换修商品等合作。这些都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无序竞争,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规模经济,增强国内中小零售企业与外资零售商的竞争能力。
参考资料:
1.吕一林,美国现代商品零售业――历史、现状与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