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2 09:2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近代史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近代史调查报告

篇1

,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涉及我省市的个县(市、区)。到年底,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万公顷,提取世行贷款万美圆。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历经年,尽管每一期项目的具体目标有所不同,贷款的条件和转贷渠道也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讲,项目建设不仅加快了河北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的建设进程,储备了大量用材林资源,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借鉴世界银行管理办法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造林管理经验,对于我国加入后在造林管理上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项目建设的成效

(—)增加了森林资源。按照项目的既定目标,一、二期项目主要是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三、四期项目除发展部分速生丰产用材林外,发展部分经济林,以帮助农民在短期内实现脱贫致富。间完成的万公顷造林面积中,速生丰产用材林万公顷,名、特、优、新干鲜果经济林万公顷。根据幼林摸底调查结果,一、二类林面积达到以上。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的实施,为我省实现造林面积和林木蓄积双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首先,增加了项目区的林木资源,使世行贷款造林成为我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的主体工程;第二,使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了个百分点,其中一期项目平均提高个百分点,二期项目平均提高个百分点,三期项目平均提高个百分点;第三,上述完成的万公顷速生丰产用材林,按每年每亩平均生长一个立方米计算,可持续生产万立方米的木材,将有效地缓解我省木材短缺等诸多问题。同时完成的万公顷干鲜果品经济林,进入盛果期后每年可生产万吨的干鲜果品。

(二)促进了农业发展。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区主要分布在我省中南部平原以及太行山和燕山贫困山区的个县(市),项目的造林地重点利用的是各河流两岸多年滚动形成的沙荒地以及进一步延伸的次耕地。我省的永定河、沙河、滹沱河、漳河的两岸和故道,一直是我省平原农区遭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大沙区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开发改造沙荒、沙滩地万多公顷,新打机井眼,修渠公里,整修道路公里,使沙荒地变成了林茂粮丰的稳产田,并涌现出永清、安次、定洲、新乐、大名、临漳等一大批治沙造林先进典型。世行造林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第一,栽植的树木防风固沙改善了生态环境。据河北农业大学在本项目中持续年的关于杨粮间作的林木生长效应、农田小气候效应、农作物产量效应和杨粮间作的生理生态学基础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杨粮间作使农田小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毛白杨幼林()可以使农田平均气温下降度,平均相对湿度提高—个百分点,平均风速降低—。第二,小气候的改善提高了粮食单产。在上述条件下,间作物亩产可比对照提高。第三,项目建设增加了耕地面积。在山区,世行项目坚持以项目村为单位,按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凡在度以上的坡地,都采取反坡梯田、水平阶(围山转)或鱼鳞坑整地、品字型栽植等措施营造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此举在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每亩一般还可开发出—成的可耕地;在平原区,则通过开发沙荒增加了耕地面积。大名县在境内条古河道形成的条大沙带范围内(沙荒和流动沙地占以上)营造间作式速生丰产用材林万亩,通过开发改造沙荒增加农业种植面积万亩,林地间作小麦增加产量万公斤、花生万公斤。

(三)提高了农民收入。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农民在高产稳产田上种植农作物,两茬纯收入每亩也不足元,而世行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首先是营造林木的直接收入。世行贷款造林一、二期项目,重点分布在中南部平原农区,其土地资源主要是沙荒地和次耕地。实行林粮间作后,由于农民的耕作对林木起到了以耕代抚的作用以及林木的边行优势效应,使毛白杨的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比相似条件下的毛白杨纯林提高—。保守一点,按每亩每年生长一个立方米计算,每亩每年仅林木一项就可增加收入元;其次是间作的农作物增加的收入。沙荒地开发后仅种植花生一项,每亩可收获多公斤,折合人民币余元,同时,次耕地改造后,农作物产量至少可增长倍。截至目前,定洲市共完成项目造林万亩,仅间作物一项平均年增加小麦、花生作物产量万公斤,增加收入多万元。永清县、安次区在沙荒次耕地发展的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第三是发展经济林增加的收入。三期项目重点分布在山区县的贫困乡村,自年实施以来,在以项目村为单位按流域进行全面治理的同时,重点发展名、特、优、新及有市场前景的热杂果经济林,目前已涌现出临城的围场、赞皇的花木、涿鹿的赵庄、丰宁的两间房、承德的东窝铺等项目示范村。以东窝铺村为例,全村总面积万亩,其中山场面积万亩。全村辖个村民小组,户,口人,分别散居在东西两条沟,交通不便,人均收入不足元。实施世行项目后,共整地造林余亩,栽植各种果树万株,并完成退耕还果多亩,老果园改造亩,果树高接换头万株。人均栽植优良新品种果树株,—年进入结果期后,仅此一项就会远远超过其人均收入元的目标。

世行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力地说明了世行项目造林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项目村的林业发展模式,亦是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二、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

(—)加强组织领导。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解决木材供需矛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亦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同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速生丰产林的管理是严格的、科学的、也是非常复杂的,它不仅涉及林业技术和资金财务管理,还涉及有关政策和广泛的群众工作。因此,每期项目开始前,省、市、县各级都要根据工作需要,由主管领导牵头,吸收林业、财政、计委、土地、审计等有关部门参加,建立健全各级项目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并在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配备精干的技术和专门财务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同时,聘请教学、科研、种苗、森防等单位的科技人员组成科技支持组,使项目建设可以随时得到技术咨询和指导。

(二)周密组织实施。在项目建设的准备阶段,首先要自下而上以政府名义提出参加项目的申请并履行相应的承诺,同时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以项目县为单位的造林总体设计;在项目生效启动前,要编制严密的生产计划和资金计划,制定项目的实施细则、造林技术模型、施工设计方法、检查验收办法、会计核算办法、提款报帐办法等规章制度,作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间共同遵循的准则,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效地避免了主观随意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生产计划、资金计划和以保证质量为核心的检查验收制度、报帐拨款制度,做到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

按标准检查验收。凡是无造林设计、造林成活率不达标、不符合造林标准要求的,一律不予验收、不予报帐、不予拨款。

(三)增加科技含量。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质量。为此,项目建设中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用良种壮苗。当前造林靠壮苗,长远发展靠良种,良种壮苗是造林工作的基础。据调查,用材林良种的蓄积生长量较之一般品种可提高—。因此,各项目县以国营苗圃为中心,推行了“定点供种、定点育苗、定点供苗”的三定育苗办法,不仅保证了所需苗木的数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良种的推广落实问题,确保了林木的速生丰产。特别是在三期项目中,良种使用率普遍达到了百分之百。二是推广适用技术。针对我省十年九旱特别是春旱的特点,在项目造林中大力推广了“生根粉、抗旱保水剂、地膜覆盖”三项技术。在⒐我省连续两年遭受特大干旱的情况下,项目区由于采取了上述三项保证措施,造林成活率仍然达到了以上。三是加强科研和推广工作。世行项目实施后,先后开展了杨树优良无性系选择和推广、落叶松良种引种和推广、项目实施效果监测等十几项科研推广课题,并及时将阶段性成果组装配套运用到项目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加强技术培训。为提高项目区农民的技术水平,省市、县、各级都制订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并采取电视台讲座、发放录制光盘、编制小册子、现场参观考察、地头直接演示等多种形式不定期地对农民进行培训。三期项目实施三年来,仅省级就向市、个县、个乡(镇)、个项目村发放各种小册子、光盘、录象带等余册(盘)。

(四)建立健全经营管理机制。经营管理机制是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世行项目实施十年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改进,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一是资金管理报账制。报帐提款程序是每年春季造林结束后,经专业队伍全面进行检查验收,由县(市)林业世行贷款项目办公室组织,按小班、树种,逐村、乡汇总报帐单据,经县(市)财政授权提款人签字,逐级上报到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然后,按规定办理有关提款报帐手续。报账制的优点在于,资金投入同造林成效直接挂钩,有效地避免了资金投入的风险,保证了投资效益最大化。二是经营模式多样化。项目造林以村为单位,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项目完成后根据农民的意愿,实行分户经营、股份经营或集体经营。但无论采取什么经营方式,其收益的大部分要归属农民。三是项目造林合同制。具体要求是,无论采取什么经营方式,都要签订土地承包(拍卖)经营合同。合同中要明确自主经营内容,权、责、利、义务、责任以及土地承包使用年限,土地承包(拍卖)使用年限不少于年。同时要明确经核算和债务分割双方确认的承贷数量、还贷年限、还贷计划等。合同制的应用,将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激发了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成效。

在项目建设中,各级项目办都注意用社会林业、混农林业、立体林业等现代林业模式和观念指导实际工作,在保证林木速生丰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由于持续地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世行造林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其实际意义,不仅仅在于高标准地完成了万公顷速省丰产用材林,万公顷名、特、优干鲜果经济林,更重要的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对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进和有效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借鉴和推行了世界银行的科学管理方法,在资金管理上坚持“投入有偿制、支付报帐制、使用专项制”,对于习惯了拨款造林粗放管理的干部群众来讲,约束当中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增强了质量意识、还贷意识、责任观念和效益观念,较好的遵循和实践了林业改革思想,是林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存在的主要问题。林业世行项目实施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有些地方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影响到已建项目的还贷、在建项目的质量、以及进一步的引进和利用外资问题。

⒈责任意识不强,短期行为突出。有些干部急功近利,

争取项目时积极主动,轻易承诺,但言而无信,一旦项目上马,就觉得万事大吉,于是出现了配套资金不到位,生产管理不扎实,在还贷问题上推诿扯皮等现象。我省一期项目从年开始还贷,按照现在的还贷条件,全省每年平均还贷万人民币。就一个县来讲,每年最多还万,最少还万,且一般都涉及⒍个乡,几十个村,应该说还贷的压力并不是太大,但实际结果却很不理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省财政采取了财政预算逐级扣款还贷的办法。

⒉工作漂浮,管理粗放。有些地方不能按项目要求办

事,随意性很大,挪用、滞留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地方不注意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不能很好地研究和落实经营机制,习惯于大轰大嗡式的粗放管理,形成了上边一头热而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存有应付过关的心理,结果是既影响了造林成效又劳民伤财,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二期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不中止了几个县项目的执行。

⒊认识不足,配合不够。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发展林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并且,世行项目造林不仅仅是林业部门一家的事情,它涉及到技术、政策、土地、扶贫等多方面的问题,以及广泛的群众工作,因此,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临城、涿鹿、承德等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造林,把项目造林作为富民工程、德政工程,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来抓,积极协调林业、农业、土地、水利、扶贫以及财政等部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比较而言,有些项目县,对项目造林重视、支持和协调不够,工作方法简单,只是林业部门自己在孤军奋战,影响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几点意见和建议

⒈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扩大对外开放是我省林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借鉴和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是促进我省林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世行贷款造林,一是贷款时间长,二是资金有保证,这既符合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目前,我省的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但是,利用外资(贷款)造林,就其管理上来说是严格和烦琐的并且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各级政府的国际形象。因此,各级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利用外资造林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把项目建设抓紧抓好。当前,各地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和等、靠、拖的侥幸心理,从维护我省各级政府信誉和林业部门形象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认真督查,保证在建项目的优质高效,搞好竣工项目的扫尾工作。特别是在一期项目的还贷问题上,要采取目标考核、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以及现有幼林拍卖转包等有效措施,按计划完成还贷任务。

⒉严格管理,保证质量。我省世行二期林业项目将于

篇2

【关键词】历史 教学 改革 探索

对于课程改革的最前沿的一线老师,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上要先行一步,大胆进行改革、探索,至少在理念与方法上我们要开始改变:

一、改变教学观念,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在正式课改之前就要改变传统观念和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尽量做到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适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现行高一年的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已经呈现出多样化,设有必读课、选读课和活动课等,注重历史结论与历史过程的有机结合,为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学创造了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各章节的具体教学中,更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删减,突出重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改革呈现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反思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只要用心挖掘,每一堂课都能成为师生互动课,关键是老师要如何创设教学情景来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如“”一节,教材对战争发生的背景讲得一清二楚,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教材提供的内容可以看出导致这场战争发生的因素有几方面(日本、西方、朝鲜、中国)?,各个因素对促成战争的发生各起什么作用?从战争的背景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同学之间的讨论,不仅掌握了书本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而且主动介入问题的思索、探究,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学完“”、“”后,都可以让学生对这两次运动失败原因、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评价,也可以通过活动课、讨论课、辩论课对其成、败问题进行探讨。当然还可根据通过单课性选修课或开展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培养历史兴趣是推进课改的重要环节

第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适合课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意学,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最重要手段和方式。要求老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策划、构建知识结构,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通过课堂师生的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意学。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地位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总之,要强化历史学科的学习气氛,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第三、是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欢学。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区别较大,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普遍感到困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通过问题的形式让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不同问题的讨论,让不同层次学生解决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学习的主体,都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在课堂上表扬,也可以在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较高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墙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参与各级小论文比赛。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对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三、把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有机结合

篇3

16世纪是发现新大陆,开通东方航线,葡萄牙人占踞澳门并以此作为远东贸易中心(46),出现世界贸易新格局的时期。作为海上贸易的中心广州,也因应发生了性的变化。广州贸易冲破出口贸易从属于进口贸易的传统格局,从而使出口贸易取得独立的。广州一改如前所述的「特殊性的发展模式,与其所在地珠江三角洲的发生了日益密切的联系。广州市场的转型与珠江三角洲的深化开发产生了互动的关系(47)。自明中叶始,珠江三角洲开发的日益深化,除前述的将三角洲内部的滩涂开垦为沙田外,还表现为商业化的不断加深。

首先,以出口贸易为取向,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出现了各种经济作物的专业化种植区。

随著东南亚地区市场的不断开拓,以及通过东南亚市场而转运欧洲和南美地区,出口商品不仅需要量大,品种也增多,已经扩及民生日用商品,尤以丝、糖、铁器、陶瓷等为大宗。又因广州市场的转型,贸易的对象已从特权阶层扩大到民间的普通老百姓。农户也从「随其乡宜以为货(48),到「以市场取向为货。商品性农作物的种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的。其中已经有部分商品通过海洋贸易输往海外。据嘉靖《广东通志》记载:

「东洋贸易,多用丝……回易鹤顶等物;西洋贸易,多用广货,回易胡椒等物。(49)

这里所谓的东洋,主要是指菲律宾。当时的马尼拉生丝市埸,是太平洋丝路的中转站,对丝货的需求量很大。十六世纪末,墨西哥丝织业有一万四千多人,其需要的原料生丝,就靠广州的海商运往马尼拉丝市,然後由西班牙商人转运去供应。根据全汉升先生的,江南蚕丝业的迅速发展同马尼拉丝市的是有密切关系的(50)。广州的所在地珠江三角洲,也在这一市场取向的刺激下,创造出「桑基鱼塘这一以蚕桑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经营型式(详下)。所生产的广纱、粤缎等丝绸,以及糖、果箱、铁器、蒲葵等所谓「广货,成为输往东南亚洲各国的主要产品。正如关心乡梓事务的岭南学者屈大均所指出的:

「广之线纱与牛郎绸、五丝、八丝、云缎、光缎,皆为岭外京华、东西二洋所贵。(51)

「广州望县,人多务贾与时逐。以香、糖、果箱、铁器、藤、蜡、番椒、苏木、蒲葵诸货,北走豫章、吴、浙,西走长沙、汉口,其黠者南走澳门,至于红毛(指在东南亚的荷兰殖民者)、日本、琉球、暹罗斛、吕宋。帆踔二洋,倏忽数千里,以中国珍丽之物相贸易,获大赢利。农者以拙业力苦利微,辄弃耒耜而从之。(52)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番禺、东莞、增城等县成为种植甘蔗的专业化种植区。明末其蔗糖收入已占农户总收入的十分之四(53)。蒲葵的种植以新会为中心,香山的古镇次之。香,以东莞为产地(54)。茶,多集中在南海西樵山、广州的河南岛(55)、肇庆的鼎湖和宝安的怀度山等地(56),大良附近的基塘也有零星的种植(57)。水草,以东莞、宝安为产地(58)。鱼花,以南海九江所出为最负盛名(59)。果木业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其范围以广州为中心,南至番禺的大石、沙湾、古坝,东至黄埔、茭塘,西南至顺德的陈村、南海的平洲、番禺的韦涌等地一片老沙围田区(60)。其中以陈村的果木最负盛名(61)。珠江三角洲有「食香衣果之谚(62)。这一果木区,在明清交替之际,虽遭到沉重的打击,但到康熙晚期(18世纪前后)得到恢复,而且东莞北部和增城西南部低丘陵地带的原有果木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最具特色的是「桑基鱼塘专业区,这是一种以蚕桑业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型农业经营。所谓「桑基鱼塘,即将低洼易生水患的土地深挖,「取泥覆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矢饲鱼,两利俱全(63)。这种经营型式使蚕桑业和养殖业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既改造利用了低洼土地,又增加了经济效益。通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转变实现农业资源更新发展。「桑基鱼塘型的生态农业把我国传统农业推至极致阶段。它首先在南海、顺德和高鹤三县交界处出现。万历年间(1573-1620),顺德龙山乡基塘面积已约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64),南海九江基塘面积于明末更高达耕地面积的十分之八(65)。而且九江、龙山、龙江和坡山等4乡,相连成片,形成一个以九江为中心的以蚕桑养鱼为业的商业化专业区。蚕桑区虽受清初「迁海之祸的惨重摧残,但到18世纪前后,得到了恢复,且有所增进。南海西樵山附近的乡村相继发展成基塘区,形成以九江为中心,包括原有的龙山、龙江和坡山,以及不断发展起来的邻近西樵山的海洲、镇涌、金瓯、绿潭、沙头、大同等(66)在内的连成一片的商业性基塘专业区。

乾隆22年(1757年),广州被确定为中西贸易独口通商口岸。广州对东西贸易的垄断,有力地剌激了珠江三角洲的蚕桑业。因此,出现了「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形成一个「周回百余里,居民数十万户,田地一千数百余顷的专业蚕桑基地(67)。咸、同年间,因欧洲产丝国蚕病引起的产丝不足,江浙蚕丝的出口又由于动乱而受阻,丝价上涨,珠江三角洲又掀起「废稻树桑的热潮,蚕桑区不断扩大。到20世纪2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蚕桑区除原有的基地南海、顺德和香山外,已经扩及新会、三水、番禺、鹤山、东莞,等十余县,桑田面积达万顷左右,操蚕桑业者达二百余万口,蚕茧年产量为三、四十万担,价值六千余万元(68)。蚕桑业成为商品性农业的主要支柱。

以经营某一经济作物为业的农户,、如香户、花户、果木户、蚕桑户、鸭户、鱼花户,等等专业户,也因应广州市场的转型,迎合出口贸易的需要而兴起。

其次,为适应出口贸易的需求,农产品加勃然兴起。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有制糖、制茶、果品加工、织草、葵扇,等行业。尤其是缫丝和丝织业和蚕丝业。

蔗糖,是明清时期的传统输出商品。19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向海外出口在一、二十万担,也偶有达30多万担的(69)。因受到菲律宾新兴糖业的影响,90 年代后出口减缩。但是这种减缩并非如海关统计所示的那样严重。珠江三角洲的蔗糖如同其他出口商品一样,有相当数量的是用民船运往香港的,因而没有列入海关统计内(70)。进口的所谓洋糖,往往是由出口的土糖倒流国内的伪称。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资本主义列强的洋货享有减免子口税、厘金等国内关卡税收的特权,出口的土糖返流国内变成洋糖,比纳税较重的土糖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后,日本侵占我国盛产蔗糖的,控制台湾蔗糖业,从而构成对我国出口蔗糖的威胁。此后出口蔗糖日渐减少,20世纪初,陷入衰微。

制茶业,因18世纪20年代,茶叶出口已升为中国出口贸易的首位。18世纪末19世纪初,茶叶贸易已成为世界价值最大的单项商品(71)。19世纪50年代,因对外通商口岸的陆续开放,安徽、浙江和福建的茶叶已改由上海、福州出口;60年代汉口开埠后,两湖、江西的茶叶也就近由汉口输出。广州出口的茶叶,主要由本省出产,或由西江沿岸输入原料,再经广州的河南制茶厂加工。鹤山、香山、番禺、新会、南海、清远等县的产茶区,自乾隆年间起不断扩大种茶面积。但适合种茶的土地有限而制约了茶园的扩大。因此,着力于发展茶叶加工业。广州的珠江南岸(今的河南)是经营茶叶加工和茶叶交易的地区。那里茶庄、茶行,比屋相连。设有茶叶加工厂。也有茶商曾按照市场的需求,深入外省茶区,设立茶庄,示范制茶,教会茶农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茶叶。前夕,茶商就曾到湖南茶区示范,先使安化茶农改制红茶。因红茶价高利厚,各县竞相仿制。此为湖南制作红茶之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西方人的口味,研制出一种用花薰染而带有花香味的所谓「花茶的新品种。在海外享有盛誉的珠兰香茶,即于此生产。薰茶用的珠兰、茉莉花在今的广州珠江南岸的庄头种植。「花茶中的橙香白毫也深受青睐。其原料则采购自西江上游和贺县等地。现将80年代茶叶出口及珠兰和橙香茶在出口总量(72)中的比例统计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到80年代中叶后,茶叶出口渐趋衰落。这是因为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先后在国际市场上崛起而受到排斥的缘故。唯珠兰香茶凭其特殊的品味,尚能支撑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表1 1882-1891年广州口岸茶叶出口情况统计(单位:担)

───────────────────────────────────

年份 红茶量 绿茶量茶 出口总计 珠兰香茶 占% 香橙白毫 占%

1882 121933 1491 123424 80401 65 19055 15

1883 110349 1144 111493 78377 70 14466 13

1884 104244 666 104910 82443 79 8306 8

1885 130571 533 131104 99876 76 13027 10

1886 102210 682 102892 75948 74 8709 8

1887 119160 235 119395 88536 74 7690 6

1888 94409 42 94451 73606 78 5875 6

1889 77754 150 77904 65111 84 2411 3

1890 63573 8 63581 52160 82 4090 6

1891 25664 3 25667 15057 59 1920 7

───────────────────────────────────

资料来源:粤海关十年报告(一)(1882--1891),见广州市方志办编,《近代广州口岸经济概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页487--901。

织草业,以东莞、宝安县为基地。至少于明中叶,已有一部份居民以采集水草,纺织席、绳为业,以此为衣食之源(73)。清代之后,自军铺(今东莞厚街附近)至虎门一带的千顷卤田,皆产水草,可供织席。织席业中已出现雇庸关系(74)。道光年间(19世纪30年代),利用万顷沙栽种水草,以加速沙坦淤积。当时草田已有一万多亩(75)。后,因水草、草席的外销量日增,东莞的草织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治、光绪年间(19世纪70年代),东莞厚街乡已有一万多人从事草织业。当时道窖有「黄祥记、「国顺等店号,从事水草加工出口。据广州海关统计,19世纪70年代起,出口量不断增加。单草席一项每年低的有七、八万卷,80年末至90年代代已高达20多万卷,1989年便达228929卷(详表2)。但是,自19世纪80年代起,日本草席迅速发展。90年代后,已构成对珠江三角洲草席出口的威胁。20世纪初,草席每年出口尚能维持在十万卷左右。1901--1906年间,运到香港的「街市草(作市埸绑肉菜用的草)每年达18,000担,扭草25,000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东莞的草田面积达26,000多亩,年产量约35万担(76)。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水草外销受阻,很多草田改种水稻。水草生产趋向衰落。战后虽得到复苏,期间,又横遭摧残,直至解放前夕,仍未能挽回衰败的局面。

葵扇是一古老的产品,至少可追索到晋代(77)。明清作为「广货流布四方。新会的西沙头、西涌、黎乐(今礼乐)等地以此为生计之源。后,「葵扇主要运往美国,也有少量运往欧洲作为装饰之用(78)。从海关的十年报告看,19世纪80年代,出口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详表2)。

此外,诸如为出口而生产的爆竹、铁器、以醋姜为主的蜜饯果品,也都是值得注意的行业。

表2 19世纪80年代草席(单位:卷)、爆竹(担)、葵扇(千把)出口情况

──────────────────────────────────

年代 1882 1883 1884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草席122247 141132 85504 72839 137852 140018 155605 228929 177645 208825

爆竹 38536 54455 49217 27831 65361 55892 53313 51773 40521 36483

葵扇 2654 4975 8128 7276 14569 9103 10258 9524 13733 12222

────────────────────────────────────

资料来源:粤海关十年报告(一)(1881--1892),见广州市方志办编:《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页847--901。

蚕丝业在出口贸易中尤其令人注目。蚕丝业在珠江三角洲,本有悠久的历史。但一直得不到发展,丝货(包括生丝和粤缎、广纱等丝织品)作为一种农产品的加工产品而大量投入市场,完全是在出口贸易的需求下出现的。如前所述,16世纪,由于太平洋丝路的开通,需求日益增大的马尼拉丝货市场强烈刺激,引起珠江三角洲蚕丝业的兴起。明中叶,因它属初露头角,不为国内有关商业记载的作者所注意。实际上,其丝织品的质量在某些方面已超过江南地区的产品。据沈廷芳(乾隆)《广州府志》引嘉靖《广州府志》云:

「粤缎之质密而匀,其色鲜华光辉滑泽。然必吴蚕之丝所织,若本土之丝,则黯然无光,色亦不显,止可行于粤境,远贾不取。粤纱,金陵、苏、杭皆不及。然亦用吴丝,方得光华,不褪色,不沾尘,皱折易直,故广纱甲天下,缎次之(79)。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

「广之线纱与牛郎绸、五丝、八丝、云缎、光缎,皆为岭外京华、东西二洋所贵(80)。

珠江三角洲输出「广货,购回江南的吴丝,巧织成广纱、粤缎,以供出口。在这里,以出口贸易为生产的导向是明显的,也说明其贸易已具有促使资源配置优化的意义了。

日显重要的珠江三角洲蚕丝业,因广州被确定为独口通商口岸而得地利,加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严禁丝货出口,后改为只允许土丝(指粤丝)和二蚕湖丝出口,又使之受益,生丝的出口与日俱增。传统的手工缫丝是手车缫丝。它和蚕桑业是连在一起的。作为一种家庭副业,它流行于南海、顺德和香山一带蚕桑区。当地诗人陶靖节有诗云:「相见无杂语,但道桑麻长。(81)又有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按大冈墟在蚕丝核心区顺德龙山乡),妾现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如何(82)。蚕丝区农户的经济生活,在乾、嘉年间已开始与海外丝市连在一起。丝市的动向成为农户关心的话题。

早在明后期以粤缎、广纱驰誉海外的丝织业,入清以后也以佛山为重要产地。清初佛山的丝织业已增至十八行,计有八丝缎行、什色缎行、元青缎行、花局缎行、宁绸行、蟒服行、牛郎纱行、帽绫行、绸绫行、花绫行、金彩行、扁金行、对边行、栏杆行、机纱行、斗纱行和洋绫绸行等。清中期益加繁盛。早在雍正年间(1723--1735),广州已有机行的设立,聘请江浙师傅前来传授丝织技术,分有蟒袍行(朝袍行)、十八行、十一行、金彩行和广纱行等五个行。产品多种多样。工人有三四万之众(83)。

18世纪20年代,丝货在中国出口商品中已退居茶叶之后,但就珠江三角洲而言,丝货却升为首位。它作为生丝产地,在明代尚默默寡闻,乾、嘉年间已大露头角,成为生丝出口的重要产地。珠江三角洲的生丝在国际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力,则要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这同海洋贸易格局的变化,土丝为机丝所取代有密切关系。

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的正式通航,缩短了到欧洲的航程,以及1871年6 月上海经伧敦到旧金山,新加坡到香港海底电缆的接通,信息传递的便捷,使海洋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外市场对生丝的需求日益扩大,因而前述的咸、同之际珠江三角洲掀起的「废稻树桑,就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1872年, 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商务报告指出:「粤丝出口的增长是很显著的,并且已达到几年来没有预期到的数量和重要地位......(粤丝售价的提高)大大地剌激了这一贸易,向来种稻的大片土地现已经或正在辟为桑林。因此,每年的出口都可望增加(84)。海关副税务司班思德在论述1859年至1871年间中国丝类贸易时指出:「中国运销外洋之丝类,生丝实占极大部份,大抵由沪、粤两埠输出。......广州输出之数,初时仅占全国总额8%,嗣后该省蚕丝事业愈加发展,故输出数量,亦见增进。迨至同治九、十年(1870--1871),输出之丝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85)。广州生丝出口量,五六十年代还只占全国出口量的百分之八,到七十年代初(1870-1871年),已跃升至四分之一了,并保持增长的趋势(86),展现出生丝出口的大好前景。正如「1878年广州口岸贸易报告中所说:「在出口货物中,丝及丝织品是迄今最重要的品种(87)。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危机。这就是手车缫丝的质量已经不适应市场的要求。进口中国生丝的英法丝业界对中国生丝的质量提出严重警告,要求改进缫制和包装质量(88)。

南海县华侨陈启源就是在这一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情况下,于1873年创办「继昌隆丝厂,引进机器缫丝工艺,使生丝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皆得到提高。

机缫丝一投入市场,出口量便急剧上升。机缫丝出口量始见于1883年的海关统计。该年为1254担,占该年生丝出口量9556担的13%。仅过两年后,机缫丝增至3437担,首次超过了手缫丝(土丝)。尔后迅速发展,终于取代了手缫丝。(详表3)。19世纪80年代「广州机缫几乎独占了欧洲大陆市场,成为那里的意大利生丝的廉价替代物(89)。1911--1929年间,珠江三角洲生丝的出口量三至五万余担,价值达「四至五千万之巨,约占广州外贸出口总值的50--60%左右。如果把水结、丝织品等出口值一并计入,可占广州出口总值的70--80%(90)。蚕丝业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广东全省的经济支柱。

表3 珠江三角洲机缫丝与手缫丝消长况 单位:担

───────────────────────────────────

年份 手缫丝 占% 机缫丝 占% 总计

1881-1882 11526 11526

1882-1883 8302 87 1254 13 9556

1883-1884 8978 76 2857 24 11835

1884-1885 3116 48 3437 52 6553

1885-1886 2567 37 4457 63 7024

1886-1887 8462 54 7158 46 15620

1887-1888 4207 33 8720 67 12927

1888-1889 1760 26 5123 74 6883

1889-1890 4928 33 10219 67 15147

1890-1891 3278 24 10317 76 13595

1891-1892 4659 28 12146 72 16805

1892-1893 4171 18 18687 82 22858

1893-1894 1951 11 16438 89 18389

1894-1895 2159 11 18179 89 20338

1895-1896 2474 11 20629 89 23103

1896-1897 2411 10 22210 90 24621

1897-1898 1933 8 22727 92 24660

1898-1899 2655 7 34055 93 36710

1899-1900 2375 6 34612 94 36987

1900-1901 1037 3 31038 97 32075

───────────────────────────────────

资料来源:粤海关十年报告(一)(1882--1891),粤海关十年报告(二)(1892--1901),见广州方志办编:《近代广东口岸经济社会概况》,页847--954。

复次,商品性手工业如铁冶业、陶瓷业、棉纺织业等勃然兴起,并纳入出口贸易的轨道。

佛山于广州西南部距20公里处。地处西、北两江干流通往广州的要冲上。佛山铁冶业和石湾陶瓷业本是适应农业商业化的需要而于明中叶兴起的。这是因为甘蔗种植的扩大,引起制糖业的兴起;制糖业的发展,又需要铁锅以熬煮糖浆,需要陶缸以蓄糖的缘故。由于铁器和陶瓷产品的精良,在明代中后期,已有部分纳入出口贸易的轨道。佛山的铁锅等铁器,已「南走澳门,至于红毛(荷兰)、日本、琉球、暹罗斛、吕宋等(91)。石湾的陶瓷,则正如屈大均所指出:「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曰『石湾缸瓦,胜于天下(92)。

棉纺织业的兴起,也是由于出口贸易所推动。珠江三角洲气候潮湿,不宜于棉花的生长,故种植甚少。明清间,珠江三角洲与棉花产地中心松江建立糖棉贸易关系,正是为了交流各自盛产的农产品。买棉织布,是为了自给。18世纪下半叶,英国千方百计地输入其羊毛织品和棉纺织品,以力图打开中国广阔的市场。但英国输入的曼澈斯特布,不仅不受欢迎,中国出产的南京布(因南京一带用一种紫花织成而得名,是以松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出产的优质棉布。)反而流往英国等欧美地区,制成欧美绅士的时髦裤子而竞相崇尚,并为此而在美国人衣料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于是英国人改用「三角贸易的对策,将其产品输入印度,换得印度的棉花和鸦片,再用来输入中国,以换取中国的茶和丝货。珠江三角洲利用英国运来的棉花,发展棉纺织业。佛山是其重要基地,设有22间棉花行户,经营棉花业务。当地生产的「南京布,在质量与颜色上皆胜于曼澈斯特布而输入英国。在这里,进口原料,输出成品,在进出口贸易中收到了增值效益。土布,经在佛山加工染成所谓「长青布,输往新加坡(93)。

烟花爆竹的出口,自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都在二、三万担至五、六万担之间徘徊(详表2)。这一产品几乎都运往美国市场。自80年代中期起,美国提高此项商品的进口税。于是,烟花爆竹的出口受到了损害(94)。

珠江三角洲的商业化是随着海洋贸易的发展,出口产品的增进而逐步加深的。始自明中叶的商业化,到乾、嘉年间,据时人龙廷槐对广州府(所辖范围大体相当于今的珠三角)各县所作的从业结构的统计,当时已大约有30%的人口直间接服务于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95)。就是说,珠江三角洲当时约500万人中,已有百万以上的人是借商业为生计的。如果再把从事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商业化农业和手工业的烟户包括在内,则绝大部分的居民都已卷入外向型的商品经济活动中去了。

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蚕丝区已是靠出口为生计,海洋经济化了。商业化是以取得足够的粮食供应为前提的。清代中叶以前,主要靠广西米从便捷的西江输入;近代以后则转为依靠洋米。据笔者实地调查,顺德人就因爆发后切断出口和洋米的输入而锇死不少人(96)。

珠江三角洲作为海洋贸易的基地,还表现在作为中国海洋贸易中心的广州,自明中叶起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型,不断地加强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联系,将其作为贸易腹地的核心区。清代乾隆22年广州被确定为独口通商口岸而垄断中西贸易,更给珠江三角洲提供传统市场与地利之便。处于珠江三角洲南端的澳门,于嘉靖晚期也不断发展起来,成为远东的贸易中心。清代又充当广州的外港,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缓冲之地。后香港的崛起,与广州、澳门,在珠江三角洲的地域内形成三足鼎立,更加强了珠江三角洲海洋贸易基地的地位。

注释

(46)葡萄牙人于嘉靖32年(1553年)占据香山县澳门后,以此为基地,先后建立起以与印度果阿、日本长崎和菲律宾马尼拉为主的贸易,并通过果阿与欧洲发生贸易关系。因广州是海贸的中心,葡人利用澳门与广州密迩且便捷的区位优势,通过广州取得其所需要的货物,实际上把中国变为其腹地。自万历6年至崇祯4年(1576—1631年)期间,每年在广州举办的夏冬两季的定期集市上,葡人是其主顾。他们大量采购珠江三角洲和国内各地运来的商货,这对珠江三角洲的商业化是起推动作用的。关于明中叶后澳门在海外贸易中所起的作用,请参阅全汉升〈明代中叶后澳门的海外贸易〉,见《中国近代史论丛》(台北:稻禾出版社,1996年11月)页135—158。

(47) 参见拙作《明代后期广州市场的转型与珠江三角洲变迁》,台北:《明史专刊》第12期(1998年)页265-289。

(48)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茶园。

(49) 嘉靖《广东通志》卷66,「外志3,「夷情上。

(50) 全汉升,《中国经济史论丛》(香港新亚研究所,1972 年出版),第459页。

(51)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

(52)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4,。

(53)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7,「草语,「蔗条云:「粤人开糖房者多以致富,盖番禺、东莞、增城糖居十之四,阳春居十之六,而蔗田几与禾田等矣。范端昂《粤中见闻》也有相同的记载。此书晚出于屈大均书,汤志岳先生在他校注的《粤中见闻》所写的〈前言〉中,已经指出,「资料袭用于《广东新语》。

(54)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卷26,。

(55) 参见嘉靖《广东通志》卷13,一。

(56)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4,。

(57) 万历《顺德县志》卷之十,「杂志第九,「俗产记载:「斩附郭之田为圃,名曰基,以树果木。荔枝最多,茶桑次之。

(58) 卢祥(明中叶人),〈莞草〉诗云:「苑彼莞草,其色,厥土之宜,南海之东,......宜之为席,资民衣食,邑之攸名,实为伊昔。见崇祯《东莞县志》卷27,「艺文志。

(59)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2,「鳞语,「养鱼种。

(60) 参见《珠江三角洲农业志》(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1976年出版)第6册。

(61) 金堡(康熙时人),《岭海焚余》记载:「顺德有水乡曰陈村,周回四十余里,......居人以种龙眼为业,一望无际,约有数十万树,荔枝、柑橙诸果居其三四。比屋皆焙取荔枝、龙眼为货以致富。

(62)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地语,「茶园。

(63) 光绪《高明县志》卷10,「水利。

(64) 据民国《重修龙山乡志》记载,万历九年(1581)清丈土地的结果,龙江乡田地山塘44974亩,其中塘812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8%.当时基面略比塘面小,加上塘面约占百分之三十多。

(65) 《顺治九江乡志》卷2,「生业。

(66) 康熙《南海志》卷6,「风俗。

(67)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一)页82。

(68) 参见刘伯渊,《广东省蚕业调查报告书》,(广州,1922年出版);考活,布士维著、黄泽普译:《南中国丝业调查报告书》(广州,1925年出版)。

(69)见海关的贸易报告。例如1874年红、白糖的出口量为187942担,1875年为266215担。详见广州市方志办等编译,《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页133。

(70) 〈1874年广州口岸贸易报告〉中说,「在广州,它只能提供外国船务情况,而没有可靠的根据来估算实际进出口的货物情况。这里有相当大的进出口旬由民船来往广州以东或以西的沿海各小镇与属于外国的两个自由港即香港和澳门之间所进行的。见广州市方志办等编译,《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页106。

(71) 参见叶显恩,〈地利、传统市场与珠江三角洲的海外贸易〉,见《珠江三角、地理、经济情况及华侨南洋史》(香港:第二届世界华商大会筹备委员会,1993年出版),第47-80页。

(72) 粤海关十年报告(一)(1882--1891),见广州市方志办等编译《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页847-901。

(73) 卢祥,〈莞草〉,见崇祯《东莞县志》卷之七,「艺文志。

(74)雍正《东莞县志》卷12之10,「烈女传:「陈氏,名阿申,……嫁刘姓,家贫,为人织席。

(75)宣统《东莞县志》卷99,「沙田志1,「公牍。

(76)刘炳奎,〈东莞草织业简史〉,见《广东文史资料》第15辑。

(77) 《晋书.谢安传》。

(78) 粤海关十年报告(一)(1882--1891),见广州市方志办等编译:《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页847--901。

(79)乾隆《广州府志》卷48「物产。

(80)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货语,「纱缎。

(81) 冯式宗,《九江儒林乡志》卷3,「风俗。

(82) 张臣,〈祝枝词〉,见嘉庆《九江乡志》卷12。

(83) 广东文史馆,《广州编织业概况》。

(84)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三),页1488。

(85) 班思德,《最近百年中国贸易史》(民国20 年海关总税务司统计科译印),页124。

(86) 参见刘伯渊,《广东省蚕业调查报告书》(广州,1922年出版);考活,布士维著、黄泽普译,《南中国丝业调查报告书》(广州,1925年出版)。

(87) 广州市方志办等编译,《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页215。

(88) 汪敬虞,〈关于继昌隆缫丝厂的若干史料及值得研究的几个〉,广州:《学术研究》第6期(1962年6月)。

(89) 广州市方志办等编译,《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页862。

(90)广州《七十二行商报》报导,转引自顺德方志办《顺德修志》(1990年10月出版)第59期;饶信梅,〈广东蚕丝业的过去与现在〉,《国际贸易导报》1卷7号(1930年)。又李本立在〈顺德蚕丝业的历史概况〉(《广东文史资料》第15辑)中说,1920--1929年为广东蚕丝的全盛期。蚕丝产量似为可靠的估计,年产量约为十万担。如包括蚕丝全部产品,则年产在14--15万担之间, 因除蚕丝外每年出口的水结、茧壳等有四万担左右。1918--1920年每年输出的水结蚕茧及丝织品为53458担;1923--1931年每年输出的水结蚕茧及丝织品为48782担。

(91)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4,「食语,「谷条。

(92)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6,「器语,「锡铁器条。

(93) 参见叶显恩,〈地利、传统市场与珠江三角洲的海外贸易〉,见《珠江三角洲历史、地理、经济情况及南洋华侨发展史》(香港:第二届世界华商大会筹备委员会,1993年出版)第47-80页。

(94) 广州市方志办等编译,《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页865。

篇4

人文教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中人文教育存在的人文课程设置不足、中国传统人文意识薄弱、临床实习重业务轻人文、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大临床实习中人文素质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从教育模式中改变人文教育的现状、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等解决途径。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西医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是认识论的互参,是方法论的互补。中西医结合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医学以及中医和西医所涉及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的传授和教育。广义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是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是对中西医学及两种不同文化、精神的教化与培育。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要和中国社会特点的医学人才。但是,现在中西医结合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无论是从学科建设上还是培养人才模式上都需要积极探索和完善[1]。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加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在医学模式发展上的重要作用[2]。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亟需加强人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1人文教育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又称为人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其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国内医患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特色医学,尤其是中医的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赋予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特殊的人文精神。

1.1人文精神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色之一

中医是在人文文化的土壤中诞生成长的,这种人文文化决定了中医理论是与自然、人文哲学分不开的。中医崇尚整体观念,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人文从来都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医的历史性和传统性太明显,反而使这种人文精神变得不容易理解传承。西医的人文精神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中西医结合医学充分吸收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又互相弥补不足,在人文内涵上进行补充和结合,正切合了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反映出个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顺应自然、尊重生命发展规律是中西医结合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以往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认识停留在对疾病的诊治方面,却没有从人文精神的层面进行结合。其实,人文精神是体现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虽然现代医学对中医扶正疗法还有偏见和怀疑,但事实证明其对肿瘤化疗患者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归功于中医扶正疗法的确切疗效,另一方面扶正疗法对肿瘤患者自信心的树立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对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人文意义和临床意义同等重要,而且人文精神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单纯西医无法实现的。再者,在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中西医结合本身就给患者带来了对抗疾病的信念,其人文属性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国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西医要用实验去解释并证实,从基因、细胞等微观现象去推论人体、疾病等宏观表现,这种思维的局限使西医的发展摆脱不了现代技术的束缚,并且西医把人文精神与医德联系起来,把它作为一种道德约束。而中医理论恰恰相反,它以人为核心,把与人相关的自然、社会、环境、疾病都结合起来,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把人文属性结合到中医理论中,是人文精神更高层次的体现[3]。中西医结合的过程就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是人文与科学融合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的必然。因此,人文精神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特色,这一人文内涵符合人类社会对医学的要求,是医学进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

1.2人文教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内容

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继承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保障。长久以来,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中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被忽视。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与人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人文教育应成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中西医结合人才需要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医学人文属性,理解和把握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和外延,而不是简单地在西医基础上加上中医,也不是用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去验证中医的真伪,而是将中西医结合上升到人文思想理论层次,认可这门医学学科的存在;另一方面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人文课程设置,培养人文精神,使其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给患者提供身心上的帮助,使患者从疾病的煎熬中解放出来,提高生活质量,真正体现医生的社会价值。

1.3满足社会对中西结合医学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对于医学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驱除疾病,而是更加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需求人文主义的关怀[4]。根据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强化人文精神,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改善医疗现状。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在西医冰冷的仪器检查基础上加上中医的望闻问切,改变技术至上的诊治模式,真正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需求要求诊疗过程的人性化,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色,缓解医患矛盾,是满足社会对医学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

2中西医结合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2.1课程体系中人文课程设置不足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两个基础和一个临床”或“两个基础和两个临床”这两种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都只是注重医学基础和临床实践,人文课程设置不足,人文精神教育被忽视或是缺失[5]。人文课程主要是指文学、史学、哲学等,各个院校课程稍有差异,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文化》、《诗词欣赏》、《西方文化》、《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公共关系学》、《医患沟通学》、《医学美学》、《医学人文》、《儒家思想》、《老子思想》、《医古文》、《周易》、《医学与哲学》、《医学与法律》、《医学伦理学》等都是可选择的人文课程。各个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人文课程比重都比较小。河南中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该专业开设《医古文》、《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海中医药该专业人文课程设置有《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设有《医古文》、《中医古典医籍》。总体而言,在我国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中,人文课程设置较少,学时较短,占总学时的比例大多数院校在7%-8%之间,平均约为7.45%[6],与国际水平相比严重偏低,如哈佛医学院的人文课程占总学时20%以上[7]。这些课程的教育方式和效果也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一直重视医学知识的记忆,对人文素质培养方面不重视;在教育方式上,往往以说教为主,形式陈旧;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一般无法应用到医学实践上;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西医学都要学习,学生们在沉重的专业学习压力下,对医学人文课程更是无暇顾及。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教育实践活动,更是教育工作者的认识问题,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务处等对人文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和认识,在学校发展规划、重大决策、人事调配、课程设置、资金预算等方面对人文教育给予支持,才能使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8]。

2.2中国传统人文教育意识薄弱

应尽量减少西医学的思维模式对中医思维模式的影响,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的渗透,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头两年强化中医教育及古汉语教育,并把传统中国文化如书法、国画、国学等纳入教学计划中[9]。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中医科学价值的精髓,也是实现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中西医结合的教育中,西方的文化教育冲淡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和技能的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中国传统人文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很好地领悟人文精神在中西医结合医学中的真谛。这也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现状中最易忽视却又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2.3临床实习重业务轻人文

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实习中,因为专业原因,可能一些慢性病、内科病的比例会更大,长期面对满脸病容的患者,实习医生已经变得麻木,只想如何提高诊疗技能,怎样应付患者提问,忽视了应有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现在的实习医生都是85后或90后,在面对陌生患者的时候,不能表现出应有人文关怀,这不仅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问题,更是社会教育的问题。

2.4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但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有待提高。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缺一不可,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为人师表,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言传身教地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3加强中西医结合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探讨

3.1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提高人文教育的根本途径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比如包含医患沟通、医护关怀和心理治疗等在内的系列课程。课程设置要以临床实际需求为指导,以解决病患需求为目的。在教育方式上,避免说教式的理论灌输,注重教、学、用的实际效果,可采用诸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研讨会等多样化的方式。比如,在医患沟通课程中,前期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临床医患沟通案例,尝试与病患交流沟通,分析讨论并给出报告,切实感受和学习处理过程;后期可在教学医院中进行与真实病患及其家属的沟通实践。在学习中医学的同时注重传统中医人文教育,学习诸如著名医家事迹及其著作,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塑造大医精神。另外,人文课程在课时上也要适度增加,并以不同形式贯穿在各个学期中。

3.2在中医与西医结合过程中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人文教育

中医传统人文教育塑造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灵魂,融于整个中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人文教育也是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是深层次认识中医学、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3.3临床实习是加强人文教育的直接方式

临床实习是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医学生践行人文关怀的直接机会。在实习中,感受医者仁心,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以高尚的人文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这就要求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表率。因此,教学医院要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这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意义。在实习医院定期开展系列人文教育活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包含从病人入院接待、了解病人情况和感受、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和临终关怀等,到文化、隐私、伦理和法律问题等一系列人文教育课程和活动,这些都应作为医学生的基本课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并学习。在临床实习中加大人文素质的考核力度,可以通过带教老师打分和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做一个综合评价。

3.4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因为职业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教育,如举行人文素养培训班和学术会议、增加人文素养课程设置、把发表与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作为晋级的考核指标之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10],从思想方面对教师人文素养进行教育。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人文素养高的从业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人文的力量。

作者:孙杰 于涛 宋丹 吴英杰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重大疾病基因工程模式动物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等本科教育临床培养模式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2):55-56.

[2]张伟.生物———心理———环境———人文医学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3):62-64.

[3]邸宏杰,徐家华.科学人文主义与中西医结合[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7-9.

[4]倪建俐,金立伦,阎秀菊.中医教学与人文精神[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36-437.

[5]张玉龙,李一鸣.传统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2,23(4):10-13.

[6]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2009,30(10):66-68.

[7]萧婷,刘涛,汪爱勤.美国哈佛医学院教学模式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2,25(5):91-93.

[8]申宁.南京某中医药大学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与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3,26(12):94-95.

篇5

受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受到西方体育的影响后,导致当前我国社会人民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内容、文化内涵和存在的形式产生了很大程度的隔阂。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印证了其发展的兴衰荣辱,如今承受着来自世界各国家文化等多方面的冲击,面临着传统体育项目的流失。对此,应该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并且继续发扬光大。基于此,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为重点研究内容,分析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的应对姿态和立足的根本,阐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的崛起之路,以期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能够得到长远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

引言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冲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要的代表西方的体育文化。这种冲击是各国民族文化强势与弱势相对比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一种话语权的对峙。在体育文化的领域当中,西方体育的迅速发展,使其体育形态和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了当前全世界体育文化的潮流。相比之下,很多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一定的挤压,甚至已经出现了消失的现象。同样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繁荣,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都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例如,赛龙舟、摔跤、射箭、放风筝、踢毽子、投壶、跳绳、舞龙、蹴鞠、舞狮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当作民族象征,会出现在一些活动或者是仪式上,当成是一种庆祝喜悦的点缀。当然,这也不能够成为我国抵制西方文化的借口,不是想否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更不是在否认奥林匹克精神给我国体育文化发展带来的巨大进步,而是应该在这种背景下,认清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立场,保持头脑清醒,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作出正确的选择[1]。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的应对姿态

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不同国家和地域之间的文化渗透,必然会对原有的民族传统体育形态和文化产生影响。20世纪初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东方国家的民族文化都受到了西方国家文化的不同程度上的影响[2]。由于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程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从而拉长了在接受西方文化上的历史进程,促使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起起伏伏,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影响较弱,速度较慢,这充分地显示出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中国一直处在比较弱势的状态中,对此,也将中国文化进行了重新的编码,整个中华民族都陷入了一种民族文化深深自卑的境遇当中。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过程中就体现得较为明显。我国在对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立场上遇到的许多问题始终都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食之无味、弃之不甘。有很多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一种特定的形态,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体系。很多人总是喜欢拿看西方国家体育文化的眼光看自己国家的民族体育文化,采用西方国家体育文化的标准和眼光来衡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这样的狂顶,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目全非,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民族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其包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创造的结果,也无形当中决定了其未来长久发展的方向。世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保留,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的立足根本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遗产,遍布整个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中国文化历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包含了很多的历史信息,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象征。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来说,必须要先认清其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要树立这样的坚定信念,确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之一,坚定其具有较强的普世性。在漫漫的历史发展长河之中,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形成了较为深厚的文化蕴含,并且是有体系的,具有较浓厚的民族风情。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种类繁多,但比较遗憾的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受到了地域的限制,很多项目都逐渐消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去不复返了[4]。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有属于他独特的价值,对此,应该重视其存在的意义,发挥其所长,利用现有的资源,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长远发展。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面临的是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的现代体育文化,必须要跟上世界的步伐,并且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对话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从而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化意义上的创新和继承。而这并不仅限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更是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体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构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要符合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需求。当前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想要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做好传承和创新,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冲突和矛盾通通解决,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扫清道路。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的崛起之路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在具有民族性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实现世界化,也就是在保障我国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逐渐走向世界的目标。地理环境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因此,一定会受到地域的限制。这样就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为特殊的人文环境,同时,也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政府一定要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力推广和宣传,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其地域性的限制。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种类繁多,要将项目发展为大众化的项目,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巨大作用和价值。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是令世人瞩目的,但是却缺少了现代体育竞赛的规范化,不便于判定胜负和名次,这影响了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对外传播和发展。因此,如何能够在保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能汲取其他民族符合社会发展的因素,做到整体和个别的统一,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总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只有对这些冲突和矛盾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思考,得出研究结论,才能够促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扬过程中排除各种阻碍,真正实现现代化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实现现代化民族文化意义的变迁,对于中国来说,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够成为在同一个时期发展后变成理想当中的现代化文化和世界性的文化。世界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朗,并且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需要地域环境和时机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是文化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能够有效保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持久生命力。

四、结束语

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中出现了差距,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应该理清头脑,深入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路径,承担起传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维护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权和存在权,保护我国具有民族特色、多元化、灿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也是全社会人民共同的责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要坚持其重要的发展原则,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汲取西方国家文化的优点,戒骄戒躁,集思广益,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万义.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土家族第一村”双凤村的田野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14,(9):41—50.

[2]张世威,张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安全审视———以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为个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21—24+27.

[3]白晋湘.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研究———以湘西大兴寨苗族抢狮习俗为例[J].体育科学,2015,(8):16—24.

篇6

通过对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五所高校结成“教学联盟”后联合培养计划的方法、成果、推行程度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学生互派、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模式有效利用各校的教育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盟教育体系的方法。提出在深化与细化合作的基础上,教学联盟的通识教育模式应实现规模化、系统化,并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培养出更具自主学习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协作与沟通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教学联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评价方式

一、引言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方式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所诟病。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与危机感,也给一些具有学科优势和前瞻目标的院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可能。2011年,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五所高校结成“教学联盟”,共同制定联合培养计划,研究在学生互派、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的制度之下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并重点对核心课程的设置、师资的分配、教师的培训、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探索和改革。如果这一模式能够顺利推行并惠及联盟内的多数学生,将是这五所高校在高等教育改革领域的重大成就,也将为其他院校的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提供很好的蓝本。五所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学科特色、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差别很大,从《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南京大学办学类型为研究型,南京师范大学类属区域特色研究型,而南京邮电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均类属于专业型,南京财经大学则为应用型。表1给出了这五所高校的江苏省排名及综合评分等多项指标。其中,南京大学的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学科整体水平也位列全国三甲;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江苏省具有很强竞争力;南京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专业是该校优势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与中药学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如果从学生专业培养的角度而言,由于学科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一校的优势资源很难持续投盟内的其他院校。但如果从各个学校普遍设立的公共课出发,则存在很多的交集,从而有很大的弹性将课程整合并实施优势学科教学,使得这五所院校的学生从中获益。

二、教育联盟的定位与挑战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高校的职能则体现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等多个方面。五校联盟的模式将为校际间课程共享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对五所学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定位提供更多的选择,有利于开阔在校学生文学、哲学、历史、音乐、美术的视角,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地了解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思想和主要成就,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培养。虽然大多数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目的、性质的研究以及对课程体系的开设和评价方式的改进仍停留在摸索与实践阶段,但是通识教育的理念在很多高校已经深入人心。杨叔子院士曾经精辟地指出: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难有真正的人性,难有实在的灵性。[1]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定位不能仅仅局限社会科学领域,而忽略了自然科学。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模式值得借鉴。哈佛大学核心通识课程共十一个领域包括七大类,即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道德辨析、量化推理、自然科学A、社会分析。在此体系下要求每个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必须在离自己主修专业最远的八个领域里各选修一门课程。而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是必修课形式与自主选课相结合,课程体系包括当代文明、文学人文、美术人文、音乐人文、主要文化、外语课程、大学写作、自然科学的前沿、自然科学、体育课程。[2]其中,除外语课程、主要文化、体育课程和自然科学有一定的选课自由外,其余课程都是内容基本相同的必修课。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的模式以及核心课程的建立等方面曾走过弯路,北京大学最早在2001年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它是以自由选课为基础的学分制,导师全程指导制,3~5年的弹性学制和原则上自由选择专业,在小规模和小范围内进行教学体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山大学实施的则是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这两种模式的核心则是将通识教育等同于精英教育,结果仅是极少部分学生受益,并未能惠及每一个本科生。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已经形成了办学特色,也成为推进香港社会演变和大学现代转型的重要因素[3]。其典型特点就是通识教育课程在全校领域开展,所有学生均能自主选课并从中受益。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文理贯通、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丰富的创造性、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有健全人格的新世纪人才。就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的课程而言,距离建立成熟有效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还有很大的差距。2006年之前国内高校对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认识不够明确,能够完善并坚持推广通识教育模式的高校很少。2006年以后,很多高校纷纷做出调整,将通识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并且对课程进行分类,而课程体系更多的是参照哥伦比大学的模式,如开设“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等。然而很多院校都面临着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开设的困局。由于一所高校师资和专业的局限性,使得学生能够选择的课程范围很小,而有些课程的任课教师由于缺少专业的培训机制和良好的考核评价标准,导致教学质量较差,在开课几次之后甚至没有学生再选课,从而使得某些课程的开设形同虚设,而通识教育课程的推广最后流于形式,实际和本科院校必修课加选修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如出一辙,并未实现教学模式真正的转变。同时五所高校结成“教学联盟”这一改革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如何衔接校际间的公开课,如何在校际间开展课程体系互通,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视频教学,如何让各校学生资源共享获取学科讲座信息,如何促进不同学校间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如何改进传统评价方式实行学分互认,等等。

三、五校教学联盟“暑期学校”教育模式

2013年暑假期间,五所高校分别就本校的一些特色学科和专业举办了第一期暑期学校。其中南京财经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就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分别开设了两门公开课。南京财经大学的定位为:实践教学课程培训班。课程设置为“ERP生产运作管理”以及“企业经营决策电子沙盘模拟”。选课学生以经济学类与管理学类专业为主,每门课程2个学分。南京师范大学则开设了“民国史专题”和“生物多样性调查”两门课程,每门课程3个学分,并且本校学生可以替换一门自主发展课程或博雅课程。而其余三所学校的开课模式比较相似:南京邮电大学依靠其专业优势开创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体验营”。南京大学暑期学校的主题是“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就此主题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南京中医药大学则在暑期课程班聘请中医药名医、名师以“奥妙中医”为主题开展讲座。其中,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暑期课程模式有根本性的改变。南京邮电大学采用专题讲座、参观讲解、实际动手制作单元电路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参与其中的同学亲身体验大学生顶级学科赛事的选拔、训练、实战的整个过程。此课程是该校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团队的多年经验总结,重点讲解在电子设计竞赛中所需的基础知识。通过浅显易懂的实例和丰富生动的课堂讲解,以及实物演示、亲手制作、与参赛学生互动交流等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电子设计、电子制作、测试技术的兴趣与爱好。南京大学则通过讲座与参观的形式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如:战略机遇期与中国梦,美国重返东亚战略与中国的应对,俄罗斯的东亚战略与中国安全环境,当前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与战略,中国安全环境下的台湾等。并结合中山陵、纪念馆、南京博物院等一系列参观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国际形势的了解,激发大学生关注国防的热情。这一课程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既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也是一次内容丰富的近代史的学习。通过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理性看待当前的国际局势。

四、五校通识教育联盟的规模化与系统化

“五校联盟”第一期暑期课程的开展成效很好,在学生中获得比较好的评价,这一模式在2014年也得以延续,今后可能会成为五校教学合作的一种传统模式。但是,局限性也显而易见:课程的受益者仅仅是极少数的同学,开课学校对其他高校的人数也有一定的限制,参加课程的人数一般为8~10人,一个班级的总人数不过60人,这距离五校联盟规模化的目标相去甚远。“五校联盟”的最终目的是在各校教学资源整合的前提下使得课程优势最大化,将目前单一学校无法系统而有效开展通识教育的现状彻底改变,从而将课程面向联盟内所有大学本科生开设,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并从中受益。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模式如何在所有学生中推而广之将是“五校联盟”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核心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确立是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应当避免的是走入片面追求人文科学教育的误区,仅仅重视人文科学而忽视自然科学的理念,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无论是哈佛大学还是香港的多数高校,核心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普遍是重视社会科学而轻视自然科学,在这一点上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了不足,正在积极改善,我们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要绕开这些高校曾走过的弯路,完善固有的优良传统模式。我国近几年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也被很多国家瞩目,英国政府已经在2013年1月份派遣50名教师前往中国学习,目标是学习借鉴中国学校用以提高学生数学和科学能力的方法。英国政府这一举措源于在2009年及2012年OECD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的测验结果中,中国的学生均名列榜首。该项测试的参与国家共65个,参与人数超过50万,测试旨在考察青少年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综合来讲,东亚的学生排名靠前,中国与新加坡的学生成绩排在前列,而过去表现突出的北欧国家芬兰、瑞典、挪威和丹麦的学生数学成绩下滑较多,教育支出远高于其他国家的英国和美国,测评成绩仍然处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基于这种现状,英国教育部部长伊丽莎白•查思指出,英国的教师需要学习“亚洲猛虎”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能够赶上这些在国际测评中名列前茅国家中的同龄学生。由此可见,虽然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在很多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我们急需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式教育在理科教学领域上的优势。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照搬国外的既成模式,一味去效仿,而应该结合各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五校联盟的学科优势,保持自身的优良传统,将研究精神注入教学,不断提出新思路和新的研究领域,建立适合各校学生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改变目前联盟内高校外语、大学数学、计算机、体育和德育课程的占比较大的现状。自恢复高考以来,此类教育计划的设置在中国已经延循了四十多年,这种落后的课程设置备受争议,有研究机构提出这种类型的中国式通识教育课程占比高达70%。不可否认这种课程设置方式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效地促进了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转变与文化变迁。现在看来,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一个成熟完善的教育理念,更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和整体规划。相比较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哥伦比亚大学的模式与我国高校目前开展的基础课教育形式接轨更容易。课程仍旧可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模式开展,而课程设置方面也应该在“五校联盟”的优势下内容更加丰富、类别更加多元化、课程模块更加系统化。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将有赖于课程的设置、核心课程类别的划分以及各校教学任务的分工。

五、通识教育的模块化创新、信息化教学及考评方式

通识教育开展的第一阶段课程体系可以简单划分为历史模块、文学模块、艺术人文模块、自然科学模块与体育模块,可以在每个学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细分并逐渐完善。前三个模块正是目前多数高校课程体系中所缺乏的,并且师资力量也非常薄弱,在五校联盟的基础上,师资得到加强了,可选课程也会大大增加。每个模块归口都应该有校际联盟的课程研究负责小组,或者由教授委员会来进行管理。通过研讨会、调查问卷、教学督导等形式加强对学科模块的管理并且对课程的内容和模式及时进行反馈。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如何构建校际选课系统及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将是制约五校联盟课程推广的核心问题。值得我们借鉴的是斯坦福大学推出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这一模式免费提供高校的课程,数百万学生从中受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清华大学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学堂在线”的教学平台,整合了国内最优秀的教学资源,虽然目前可选课程量有限,但却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内很多学生从中获益。“五校联盟”应该积极整合这些教学资源,并结合各个学校的特点搭建通识课程微课平台,实现校际的同步视频教学,使得选课学生能够即时获取课程信息;同时,开放所选课程的教学资料与作业下载系统,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也应在各个学校设置课程负责人,并配以助教,用于课程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以及对选课学生的作业、报告进行综合考评;而任课教师应在各学校定期举办学科讲座与答疑课,使得学生有机会和教师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学科的核心和前沿问题。学分的获取最终要落实于课程的综合评价中。为此,不但要实现评价机制的创新,更要实现各校学分的互通。考评的成绩不能只局限于期末考试成绩,而应该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度阅读,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和论文写作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是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加入学生课堂发言和项目活动中的参与度及主要贡献的权重。包括:课堂提问与回答情况,在课堂或小组项目中是否贡献有创意的问题,如何进行问题的设置,试验的设计,数据的搜集及协整,项目中承担任务的难度和工作量等。二是注重对学生查阅文献和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专业情况,设置相关热门话题,要求学生完成调查报告或者写成论文,其中必须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已有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与创新点等内容。以这种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在查阅文献和写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学科的发展动向,明确学科知识与自身专业的契合点。最后,加强学校对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和奖励机制。各高校要形成完备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中教师的选拔机制,保证进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教学的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高度的人文精神、较强的演讲与沟通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在各高校首先以公开课的形式予以选拔,通过专家评教、学生评教、校际筛选等环节选择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同时要加强这批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系统地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培训、课程的设计,为骨干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以及增加教师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出国学习的机会等。

六、结语

“五校联盟”的教学模式在江苏省高校尚处于起步与实践阶段,联盟各高校内部也在不断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水平进行改进和提高。南京大学在“五校联盟”中专业优势、师资优势、资源优势明显,学校的宗旨也是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办学标准则以“瞄准国际前沿、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学体系、培养创新人才”的指导思想。每年聘请外籍教师200多名,使用国外原版教材的课程有150余门,开设的涉外课程有350余门,组织各院系对2000多门专业课程与美、德、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所高校的4000余门相关课程作系统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新增和更新课程1000多门,建设双语教学课程300余门,从而使全校课程的国际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4]在这种契机之下,其他四所院校应思考如何有效学习并利用这些宝贵资源,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优化自身的专业配置,办特色专业,完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不断汲取国际上优秀院校的办学理念,使院校的的制度更合理化,视野更国际化。在深化与细化合作的基础上,教学联盟的通识教育的模式如果能够真正规模化、系统化,并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那么这五所高校的所有学生将从中受益,这也将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培养出具备自主学习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协作与沟通能力的优秀人才。

作者:沈晓婧 佘侃侃 廖月胜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与技术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科学人文不同而和[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2]曲铭峰.关于建立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