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品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6 05:5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甜品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甜品调查报告

篇1

1 华胥杏产地地理生态条件

华胥镇位于蓝田县西北,西与西安市灞桥区接壤,北与临潼区相邻。境内地形为灞河岩地和岭区山地,海拔高度418~1200m。平均温度13℃左右,1月份极端最低温度-17℃左右,年降水量620多mm,日照时数2100多小时。土壤种类灞河谷地以沙淤土、垆土为主,半岭及高岭区以黄鳝土、红色土为主,pH值中性偏碱。华胥的土壤条件适宜于杏树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其岭区整体山势是呈东南、西北走向,华胥岭面向西南的地理位置,使该镇岭区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越条件,使华胥杏具有高品质的优良性状。

2 华胥杏商品性状

华胥杏现结果园主要品种有“麦梢黄”、“菜籽黄”、“大银杏”3个品种。

2.1 菜籽黄 菜籽黄为极早熟品种,2月下旬花芽萌动,3月上中旬开花,5月中旬果实成熟上市。果实圆形、果顶比较平略倾斜、缝合线深而明显、梗洼较深,果皮黄,阳面粉红色、果肉桔黄色。果个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30g,大果50g。果肉品质优良,纤维少、浆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0%左右,总含糖量5.37%,总酸量2.05%,酸甜可口。果实硬度大,常温下可储存7天左右。果核扁椭圆形、离核、出仁率28.8%,仁味苦。

2.2 麦梢黄 麦梢黄为早熟品种,2月下旬花芽萌动,3月上中旬开花,5月中下旬果实成熟上市。果实圆形、果顶比较平,缝合线深而明显、梗洼较深果皮黄、阳面红色、果肉桔黄色。果个均匀、平均单果重45g,大果70g。果肉品质好、纤维少,含可溶性固形物10%左右,总含糖量5.89%,总酸量2.05%,味酸甜可口。果实硬度大,常温下可储存7~12天。果核近圆形、离核、出仁率28.8%,仁味甜。

2.3 大银杏 大银杏为中熟品种,3月上旬花芽萌动,3月中下旬开花,6月10日前后果实成熟上市。果实圆形、果顶较丰,缝合线深而明显、梗洼较深,果皮金黄色,果肉桔黄色。果个大、匀称、平均单果重100g,大果可达200g。果肉纤维少、浆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2.3%左右,总糖9.3%,可滴定酸1.5%,比菜籽黄、麦梢黄甜,果实较硬,但不及前2个品种,常温下可存3~5天。果核近圆形、离核、出仁率17.3%,仁味甜。

3 华胥杏产销现状

3.1 生产技术现状 上许、阿氏等杏主栽村的大部分果农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和技术,在杏园选址、嫁接栽植、土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花果管理等各个环节较为规范。杏园多建在岭区阳面梯田、平缓地,土地深厚,有利于蓄水保墒、防旱、抗旱;栽植规格多为5m×5 m,667m2栽25株左右,有利于合理利用耕地、培肥保墒;重视土壤肥力培养,一般每年冬前施有机肥1次,于冬前、开花、果实膨大追肥3次;冬、夏修剪疏花疏果、病虫防治、花期防霜冻(早春喷涂石灰乳、冬季重剪、夏季摘心、培养副梢果枝、推迟花期)等技术措施普遍得到应用,从而使现有成年果园产量较高而平稳、果品优质奠定了基础。

3.2 规模和产量 目前华胥镇有杏园面积346.2hm2,全为鲜食杏类,其中老园55.2hm2,幼园75.4hm2,新栽园215.6hm2,老幼园品种为“菜籽黄”、“麦梢黄”、“大银杏”3个品种,面积分别为55.2hm2、75.4hm2、215.6hm2。新栽园品种主要为上述3种,另有少量新品种如“金太阳”、“凯特”、“三原短枝杏”。幼园树龄3~5年,2011年开始挂果。老园树龄多在10年以上,其中大银杏产量约1500kg,麦梢黄产量约750kg,菜籽黄产量约1000kg。近几年全镇年产杏约90万kg。

3.3 销售与效益 据统计,2012年全镇产杏约100万kg,全部销完。其中10%由果农运往西安批发市场批发销售,批发价菜籽黄2.3元/kg、麦梢黄3.0元/kg、大银杏4.0元/kg。667m2产值菜籽黄为2300元、麦梢黄2250元、大银杏5000元以上。

4 存在问题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华胥杏作为一个产业正在迅速发展,面积正在扩大。为抓好杏生产基地建设,使华胥杏产业健康发展,今后还需注意克服下列存在问题。

4.1 杏品种较单一老化 目前全镇老幼园品种全为菜籽黄、麦梢黄、大银杏3个鲜食品种。新栽园绝大部分也是上述品种,缺乏新的多用途品种、用途单一。

4.2 果园基础设施差 缺乏灌溉设施体系和防护林带,过旱、过寒产量低而不稳,同时影响品质。

4.3 部分果园栽培管理粗放 部分果农在果园土壤深耕作、水肥和花果管理上粗放,整形修剪、病虫防治措施跟不上,新的设施栽培技术处于空白,从而影响果品产量,质量和反季节供应,最终影响经济效益。

4.4 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 到目前为止,华胥杏产业没有一定规模的果品加工或营销企业和中介组织,缺乏品牌,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单靠果农分散自销,基地规模将难以扩大,规模效益将难以实现。

5 几点建议

篇2

秉承着庄园的意志,2011年,法国勃艮第世代酿酒家族的后代本·高迪(Benjamin GAUDET)和他的妻子徐可杰(Kejie GAUDET)带着他们的葡萄酒事业进入中国市场,创办香堡酒业。

葡萄作为一种农作物,从每年3月葡萄树发芽长叶开始,到5月开花,8月结果,9月采摘,再发酵酿制葡萄酒,每个环节都灌溉着农民的心血,中间还要经历酷暑、冰雹、害虫的考验。因为一直在法国接触葡萄酒,本·高迪和徐可杰比许多进口商更敬畏产品,并重视庄园的意见,企业的理念也来自于此。由此,在燥热的中国葡萄酒市场,香堡酒业的经营方式有点特立独行,企业团队用4年时间做调查报告,摒弃任何形式的概念营销和商业赞助,只跟那些资源共享的企业跨界合作,让原汁原味的法国葡萄酒流向中国市场。“在西方市场,一个有历史、品质的产品,无论是液体、糖果还是手袋,只要放进去心血,都希望得到正确对待,香堡酒业的愿景也是如此,希望自己的葡萄酒能得到经销商和消费者正确对待。”徐可杰说。

瞄向中端阶层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近两年正是中国葡萄酒市场最“疯狂”的时期,假货泛滥、品质良莠不齐、标价混乱、渠道芜杂,但最坏的时代往往有最好的商机。选择在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香堡酒业就是出于这样的想法。“乱是由于消费者没有被引导的机会!”徐可杰说,酒商把葡萄酒当成可口可乐卖,全国铺货,把蛋糕做大,但葡萄酒是有限的。在行业不专业的阶段出现了最高峰的乱局,说明行业要洗牌,而最乱的时候进入,其实是最好的商机,特别是从做品质、服务、专业的角度而言,现在最需要清新的企业出现。

2007年已到香港发展的本·高迪和徐可杰一直关注中国市场,但他们还不敢贸然进入,而是谨慎地做了4年的市场调查。“1年是做不了市场报告的,一定要3年以上才有一个比较靓的数目。”在欧洲从事市场学、社会学研究的徐可杰自称是市场调查的“老手”。从2007年开始,香堡酒业团队对北京、江浙、广东沿海地区、云贵川四大区域展开实地调查,以数学模型+问卷形式寻找市场缺口,4年的市场调查报告有近5厘米厚。

从调查结果看,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这种“舶来物”的认识明显缺乏引导—怎样才是一款好的葡萄酒?假酒太多,跟哪个经销商买酒?除了送礼,消费者在家里请人吃饭喝酒该去哪里买到性价比高的酒呢?而产生这种需求的多是中端消费阶层。徐可杰说:“沿海城市有近10%的中产阶层找不到东西买,太贵的不是买不起,而是不能经常买,但他们依然有这种消费欲望,价格太低的,由于工作背景和生活背景影响,他们已经具备识别产品品质的能力,不想买太差的,导致的结果是这部分人大批地到香港消费。”但葡萄酒就是生活用品,徐可杰觉得应该让中端消费者在自己的城市买到真正进口的葡萄酒,而不是花200元交通费去香港买一瓶300元的酒。

透明的上游资源

细看中国进口葡萄酒板块,法国葡萄酒一枝独秀,去年占到市场的半壁江山,还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法国葡萄酒的地域标签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在中国土壤上深得民心,而香堡酒业的背景恰好顺应“地利、人和”。出身于法国勃艮第世代的酿酒家族,本·高迪家中就有13个葡萄酒庄园,其中一部分有600年历史,家族的实力让他在当地采购时得天独厚,他找到了20多个家族、50多个庄园向香堡供货。这些百年历史以上的庄园,并不是当地的超大型庄园,但走中型偏高端路线,服务本土为主,而在传统酿酒文化深厚的法国,应对当地竞争比出口竞争难得多,获得当地人的认同就是对葡萄酒品质最高的肯定。徐可杰说:“很多这类型的酿酒家族需要有品质、实力的进口商一起合作,这不是资本的实力,而是资源的实力,我们能把酒和家族的来历说清楚。”

在食品行业,你无法卖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本·高迪做的就是把法国本土人,甚至是自己喜爱的葡萄酒原装、原支、原液进口到中国,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找到每款酒来自哪个村落、哪个庄园,信息都是透明化。为了保证酒的品质,从葡萄酒离开庄园后那一刻起的每个环节,本·高迪都非常严谨,选择运费高出几倍、有280年历史的德国知名物流公司,专柜上船,到广州后储存在恒温仓,成本比其他城市高出更多,但他情愿成本多些,也不愿意某一个经销客户无法顾及仓储而产生质量问题,还不时到酒窖检查。本·高迪坚持认为,最基本就是尊重产品,如果仓储达不到要求的话宁愿不做。

因地制宜的经营模式

充沛的上游资源是香堡的底气,在品质上硬打硬让人无可厚非,但在下游的链条上如何满足中间阶层需求,是它更重要的课题。香堡的答案是文化宣传和专业道。

走进广州香堡,左边墙是模仿某世界名画,用多种几何图形组合、近10米高的木质酒柜,酒瓶在其中“纵横交错”,二楼的休闲区挂着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油画作品,吊顶以黑玻璃黄金分割装饰。这是香堡在国际招标后,由法国、意大利、中国三个团队共同完成的作品。很多中间阶层的消费者被这别具一格的设计吸引而走进香堡。

更吸引中间阶层的是拿起酒杯品尝葡萄酒,和人交流酒文化。徐可杰说,他们更愿意向顾客介绍每款葡萄酒的不同,以品鉴会、餐饮、知识培训等形式,告诉他们葡萄酒的区别在于产区、土壤、天气,不同的提子和混酿比例,不同酿酒师的哲学,新世界和旧世界味道的偏好,果香和木香的感觉来源……“很多中产阶级喜欢听这些,对他们来说,喝的不是液体,而是一种文化,让他觉得握着酒杯可以跟人交流。”

现在,香堡酒业共有48款酒,覆盖了江浙、广东、四川等不同区域的口感要求,每个城市各有主打产品,而不同城市的经销客户也有不同的经营模式。徐可杰对团队的市场触觉非常自信。跟客户接触后,团队会在当地做市场调查,了解该市场的产品类型,估计销售渠道在哪、整个销售容量、哪些营销模式可以结合客户资源,最后给出经销客户方案—香堡金钥匙,也是一份5厘米厚度的报告。

以上海和广州为例,上海是一个有消费能力,但没有消费量的城市,所以上海香堡的模式是cafe & bar。“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证明有一定的消费时间可以坐下来消费。”徐可杰分析说,广州市场比上海市场更难做,难在它有一定的消费量,而没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这证明广州顾客的消费时间比较短。广州客人认为自己不会喝很多,也不想付配餐的钱,所以他到店里买酒后直接带回家,再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share一瓶酒,所以广州是酒窖形式。“在上海,两人一小时喝完一瓶酒,再加上小吃、甜品,跟在广州4个人花半小时share一瓶酒相比,人均消费能力高出很多。”

资源共享的跨界营销

让葡萄酒流向中间阶层的酒杯,有很多种营销方式,传统广告、赞助体育赛事、品鉴会、自助餐……但“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市场效果是最强有力的证明。

“葡萄酒都是庄园人的心血,他们不希望用商业赞助去对待,我们的活动从没有赞助。”本·高迪和徐可杰有意避开过于商业化的营销形式,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沿用西方的营销理念—一个有历史、品质的产品,只要放进去心血,都希望得到正确对待。

除了跟餐饮结合、鉴赏会、家族调酒师分享葡萄酒知识和法国风土人情、给大型人力资源公司培训等传统方式,到目前为止,香堡只与能资源共享的企业跨界营销合作。“企业觉得香堡有实力去帮他们搞活动,能推广各自的文化,只有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做,这才是最真实的跨界营销。”徐可杰说。现今,香堡已两次牵手广州知名建筑事务所—筑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举办筑原学堂,进行纯粹学术性的交流。除了讲解葡萄酒知识和盲品外,还介绍世界最著名的酒庄设计。“我们对整个酒庄设计系统都很了解,甚至灌溉、排水这些细节,设计师都很喜欢这些知识。”徐可杰说,跨界的还有艺术和时尚界。广告界知名人士黑马大叔亲自提画作酒标;与爱马仕设计师Cecile Seksaf合作,举办葡萄酒与法国手工订制箱包鉴赏会,吸引众多名人,法国副领事、法国商会会长也都慕名而来。

做最难的口碑营销

经过一年磨剑,香堡的重要网点已经覆盖山东、江浙、广西、云贵川、广东和湖北,以餐饮、零售店、跨界营销产生的团购效应三种主要方式拓展市场。一年里香堡每月持续增长,徐可杰很高兴见到市场持续的消费力,经营模式也并没有水土不服。“中国的经销客户很优质。”她认为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和孔夫子的影响,都很好学,只要给机会尝试,他们就能展现出色的学习能力。

近几年来,本·高迪和徐可杰多次带着经销客户、部分员工到法国葡萄酒庄园实地观摩,分辨40年的葡萄藤和20年的差别、每款提子的不同,以及如何浸泡、压榨、过滤、进桶、发酵,让他们见证酿酒的每道工序。“即使是家财万贯的庄园庄主,每到9月份的采摘期,他们都会脱下西装革履,和农民一起摘下一串串葡萄。”徐可杰希望客户看过之后也能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正确对待产品。

葡萄酒如果要原装、原支、原液、原品质出口,就意味着不能做大规模。“农作物跟手工品一样,都是做不大的,只有工业化的东西,例如可口可乐才能做大规模。”

篇3

记者做了一个调查,样本涉及70后、80后、90后三代人,调查结果或多或少地说明了人们关于房子的价值观变迁――70后,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80后,举全家之力,我要当房奴;90后,亲,我不要你做我的房奴!

购房心态

70后:咱是房奴第一代

1974年出生的王佳,大专毕业后当了两年教师,后又下海经商,再后来干起了心理咨询师。2002年,王佳在成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住房,现在正准备换个大房子。“我们完全算得上是‘房奴’第一代。”王佳觉得,70后处于不上不下的年代,“风光不如老三届,牛气难抵暴发户”,也正是如此,不知不觉中成就了买业,当上了房奴第一代。“我们这一代先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买房,过了几年就发现而立之年恰逢房价看涨,手上的房子已经成了自己最大的一笔财富,于是有人便开始炒房了。”

和80后相比,70后无疑是幸运的一代,他们不但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赶上了最后一波福利分房的好日子。对于70后来说,买房似乎是一种顺理成章,就像结婚生子一样,到点就该办了。相对目前的楼市,在70后大规模买房的时候,无论开发商的实力、产品、设计、规划还是理念,和现在都相差甚远。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70后购房时对房子的认知,是无法和现在的80后相比的,“摸着石头过河,差不多就可以了”,或是当时购房的一种常态。

80后:我要当房奴

看着现在的房价,70后理当为当年早买房而“偷着乐”,这却苦了80后。2010年,80后三十而立,大多数人都要面临结婚生子的压力,因此房子就成为头等大事。然而,80后购房群体是有别于其他年龄层的消费者,他们想买房但经济实力有限,能够承受的房价不高。君不见,天涯、猫扑等论坛上经常会出现80后发出的“我想当房奴”、“大家每人捐我一元钱,我想买房结婚”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帖子;在此次调查中,70.5%的80后认为“90后涌入购房大军的现象”是因为“90后的爸妈有钱”。细细品味,不难体会80后买房的辛酸。

对于80后而言,成为房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在这主动选择的背后,是80后相比70后,相比他们的父辈,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因此,对当下经济状况和楼市的了解,甚或是他们的本能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80后尽管根基并不深厚,但是他们可能对于买房更加积极、更有热情。

因此,如果一个80后不会理财,不会投资,不会置业,那简直要被同龄人鄙视为“OUTMAN”。埋头苦读、拼命傻挣的年代已经结束,80后趁着这波经济飞速发展、物价上升的浪潮,深谙“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之道,投资的小算盘打得哗哗响。

买房作为理财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最为80后所熟悉,对于他们来说,买房不仅意味着刚需自住,还肩负着投资保值的功能。对房子、楼市的研究,就是对荷包负责,对自己负责!80后也因此成为房地产“砖”家,对于大到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小到品牌房企房价户型,样样都能说出点门道。

90后:亲,我不要你做我的房奴

调查显示,36%的90后希望在1年之内买房,其中还包括不少正在读大学的90后。当80后还在为房子愁眉不展的时候,90后已经悄然杀入购房大潮。大多数准备买房或者已经买房的90后,不管按揭还是全款买房,基本都是父母埋单。最终“愁房”的不是他们,而是身后的父母。“90后还没有形成自我家庭观念,因此他们注重户型及自由地表达。”心理咨询师王佳分析说,调查报告显示,59%的非90后认为90后“很少”有能力自己买房,也说明了这一点。

21岁的Sally,放弃了父母在老家宿迁安排好的工作,因为爱情选择留在苏州和男朋友一起打拼。在正值“少年不识愁滋味”青春年华的90后中,爱情对他们来说是至高无上的,加上暂时并无来自生活的压力,因此90后在回答“如果你是90后且已经决定购房,是神马力量逼的”这问题时,仅有21%的人认为是“对象逼的”。于是,遵循“爱情第一”原则的90后女生才创造出了走红网络的语言――“亲,我不要你做我的房奴”。

购房能力

70后: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总的来说,大多数的70后对于房子这件事都带着一种“胜利大逃亡”的心态。

上世纪90年代,福利分房逐渐取消,商品房开始走向市场,部分敏锐的70后便早早抓住了这一机会,几万块钱便能买下一套不小的房子。到21世纪初,房价开始抬头,已经工作了多年的他们已经有能力换到新式住宅。然后,有投资头脑的人开始购买第二套、第三套房。“当时我很恐慌。”诸葛江告诉记者,“我还排着队等单位分房子呢,突然就听说没了,而且以后都没了。”于是他通过亲戚朋友东拼西凑了十多万元,买下了第一套房。到2003年换房的时候,这套房已经涨了近两倍,诸葛江果断出售。到现在,诸葛江拥有三套房子,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房子对他来说不再是问题。

70后里,像诸葛江这样的人很多。作为当今社会中的顶梁柱,他们早早完成了自身的积累,完成了房子的升级换代。

80后:父母+自己

1983年出生的陈奇现在是一个标准的“房奴”,他有一套需要月供3000多元的房子,面积接近100平方米。

陈奇算得上中产人群,有一份月薪万元的工作,他没什么还贷的压力,但是又无法提前还款。“我们在老家本来有两套房子,为了给我在成都买房,家里卖掉了一套,结果只够首付,面积只比卖掉那套的一半大一些,真是有点想不开。”陈奇说,他现在很纠结,他和女朋友已经准备结婚,因为怕被“限购”,他们想在结婚前用女友的名字再买一套,但是这样的话,婚后的生活压力会更大。如果现在不买,等到婚后再来购买,又怕到时候因价格“伤不起”了。

除了纠结,还是纠结。

90后:从父母手中接过“按揭棒”

张嘉怡是2011年的毕业生,她现在还没有房子,但是可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她就会成为不多的90后业主中的一员。

“家里人跟我说,好像现在房价有松动了,想给我买一套,就算小点,以后再慢慢换。他们说房价长期来看肯定还要涨,现在先买一个不会亏。”张嘉怡的家庭是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年收入不超过十万,供她读大学花了不少钱,所以也无法拿出全款来购买,哪怕是位置较远的小户型。“我才开始工作,他们就要我还房贷,我一个月才那么点钱,还贷款恐怕就要用掉一半,那我生活咋办?莫非我从现在开始就要当房奴?”张嘉怡说还想享受生活,想要漂亮的衣服和化妆品,想在每个周末和朋友一起吃甜品晒太阳,但是如果父母给她买了房子,这些可能就成空想了。“我想等我工作久一点,工资高一点再说!”

根据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有接近一半的90后现在没有购房打算,对于已经有了房子的同龄人,还有一半人表示出了“哥很淡定”的看法。

购房选择

70后:

户型、朝向、公摊,当时真没概念

“当初我买房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其他的,只考虑了一个因素,就是能住人。”70后的孟先生,大学毕业到成都,转眼间工作已经15年了。谈起购买第一套房子的经历,孟先生坦言,当初爸妈催促结婚,没有家人支持,自己积蓄有限,2003年时看到一套小户型就买了。“说实话,这套小户型住了两年,我和太太就换了房,面积太小了,户型设计又不合理。”

孟先生的购房经历或许可以作为众多70后首次置业时的一个缩影――没有父母的支持,仅靠自己在城市打拼。他们买房的时候,房地产这个行业刚刚兴起,对于如何买房、买什么样的房,他们几乎是一无所知。“什么户型、朝向、公摊,当时我们对这些几乎没有概念。”“那时候买房,真的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后来,房地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各种资讯也越来越多,之后的换房我也就考虑得更全面了。”已经拥有三套房产的孟先生,现在俨然已经成了购房的专家,购房心得更是一套一套的。

70后中,有人把买房视为投资,有人视为享受,有人则将其视为子女的未来保障……概括起来,他们不是最看重房子的居住功能,而是其他效益。

80后:想要小孩了,得换房啊

“买个房子好结婚,够两个人住就行。”1982年出生的屈明超如是说。2006年,小屈和女朋友张雨在经历了漫长的看房比较之后,在“巷上生活馆”购买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小户型。2008年,两人搬进了新居,不过从2010年开始,考虑到要小孩的问题,小两口就觉得房子需要更新换代了。小屈说,周边的朋友和他们的情况大同小异,几乎都是面临换房要求。80后逐渐步入三十而立的年纪,他们的购房需求,也向70后看齐,但大部分80后还在为解决刚需问题而努力。

90后:实用和个性都很重要

在参与调查的90后中,48%将房子的实用性放在了首位,36%的则更喜欢个性时尚。“很多人对90后有误解,以为我们都追求非主流之类的,实际上我们买房子虽然也追求个性,但更强调实用和方便。”90后吴莹认为,90后相较于70后、80后,在生活压力上不会小,但在买房问题上,看了众多70、80后的买房现状,有了更多的参考,在买房时除了考虑个性也会考虑未来的需求。“我们买房子的时候,更多是看实用性和安全性,个性的部分在装修时再去表现。”已经购房的胡静怡,当初在选择的时候,也去看过一些精致、个性的小户型,但是后来考虑到以后父母要过来住等因素,最终选择了中规中矩的套三。“不过,这并不代表个性对我不重要,在装修的时候,我们会更强调个性化。”

编后:

对比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就购房而言,80后的压力明显大于70后和90后。在转型社会的洪流中造就了80后的独特性,这些在温室里成长的“小皇帝”,却要面对社会变迁进程中的狂风暴雨。头上顶着“垮掉的一代”、“叛逆”、“自私”、“脆弱”等负面评价,还伴随着“富二代”、“房奴”、“卡奴”、“蚁族”、“宅男”等社会现象。

住房、婚恋、竞争压力、赡养父母等,构成了80后青年普遍面临的现实枷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他们感到迷茫与焦虑。但他们同样相信,“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

“在奋斗的路上”――这是80后目前最重要的人生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