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装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12 08:5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男装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调查对象
研究者选取了甘肃省陇南市部分农村中学(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为调查和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理论分析为主要方法,结合访谈、座谈等辅助方法,对陇南市部分农村中学(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的学校实验仪器和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学校实验教学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
3.调查表的设计情况
调查表从学校实验仪器及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现状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调查:(1)学校实验仪器及实验室:①学校有没有专用物理实验室;②学校有没有物理实验准备室;③学校有没有物理仪器室;④学校有没有物理实验员。(2)实验教学现状:①物理课中老师做演示实验时的情况;②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情况;③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④老师对于学生分组实验的操作要求;⑤学生得出的有反常规的实验结果,老师的反应等。
二、调查表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1.被调查学校中有专用物理实验室的占50.1%;没有物理实验准备室的占56.7%;有55.8%的学校有物理实验仪器室;没有专职物理实验员的学校占55.6%;物理教师兼职实验员的学校占20.7%;学校的实验教学设备基本能满足的学校仅占28.6%。
2.实验教学现状调查情况:(1)77.9%的学生认为物理课中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关注实验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56.9%的学生喜欢物理实验,并认为物理实验对提高自己的认知有很大帮助;做演示实验前,只有40.1%的老师每次都介绍观察的重点,相关的仪器、器材的名称及其用途,43.4%的老师有时介绍观察的重点,相关的仪器、器材的名称及其用途;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26.2%的老师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动手,54.8%自制教具或设计替代实验尽量演示给学生看。(2)学生分组实验中,40.7%的老师经常给学生示范,45.2%的老师不太关心分组实验中学生的分工协作情况。(3)17.2%的老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放任自流,43.3%的老师鼓励学生自己创造性操作,不一定按部就班。(4)有24.4%的老师只重视数据结果,19.1%的老师重视实验报告。重视实验操作过程的老师占57.1%。(5)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较大误差时,13.1%的老师从不对结果展开讨论,51.2%的老师偶尔讨论一下。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投资力度
(1)加大专职实验人员的投资力度
物理新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那么学生如何很好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这就要从实验开始,为农村中学配备一支业务能力强,能很好地引导、激励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的专职实验员。
(2)加强农村物理教师实验技能的培训工作
再好的实验条件和教学设施,都必须由具有良好素质和热爱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师来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好多年了,但是农村物理教师实验技能的培训工作到现在还没有进行。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农村中学相当一部分老师的物理实验教学思想、意识和物理实验教学的技能还不合格。对农村物理教师适时进行物理教学技能的培训,物理实验教学才能真正在物理学上发挥特有的优势。
2.加强实验教学,改变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1)改变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在实验教学评价上,向激励学生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方面转变;向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转变;向创新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转变。
(2)运用激励机制促进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竞赛方式,进行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实验创新、实验教具小制作、课本实验改进等竞赛,培养老师、学生积极的实验态度,切实改变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总之,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跟上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还不符合我国新物理课程改革对各学校教学的要求,希望有关部门对该问题加以重视,尽快想出对策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于海飞,王双雄,郝乃澜.物理实验教学与中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物理实验,2003,23(9):26-28.
[2]靳建设.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46-50.
[3]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乔伊斯.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篇2
关键词:南京市 小学生 性别特征 量表
一、引言
(一)问题提出
小学生处于个体发展的起始阶段,对自身性别特征的确认对于个体成年后的健康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今社会上多有报道小学生中男生“越来越像女生”,而同时女生呈现出“男性化趋势”。社会大众对这一现象产生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却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调研测试,所以目前社会大众对于小学生性别特征的整体状况的认识仍然不足。
(二)性别特征研究回顾
我国对于个体性别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由性别特征为主体构成的性别角色这个角度。性别角色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用于表现男女差异的社会行为模式。[1]社会对于男女有着不同的角色行为定位。例如将男性定位为拥有坚强、果断、勇敢等男性性格特征;将女性定位为拥有温柔、温顺、细心等女性性格特征。
早期的有关性别角色的研究、测验都建立在2个假设基础之上:第一,假定男性特征(M)和女性特征(F)是对立的。在个人身上这两种特征有着必然相反的关系。第二,假定性别角色行为越符合自身生理性别,心理就越健康,即男性化的男性和女性化的女性,是适应能力良好,心理健康的人。[2]
直到1974年Bem编制了Bem性别角色量表(BSRI)。Bem通过研究发现无论男女都可以同时具备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两种性别特征。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Bem发现一个同时具有良好的男性性别特征和良好的女性性别特征的个体更容易适应社会。[3]
二、方法
(一)被试
样本来源:南京市三所小学小学生共350名,男生为196人,女生为154人;其中四年级152人和137人,六年级33人。被试以前没有做过类似量表。
(二)材料
翻译编排的儿童性别角色量表(CSRI)。包括男性化条目20条、女性化条目20条和中性化条目20条,共60条。
三、结果
表1 男女生在男性性别特征上的得分描述
Group Stratistics
■
计算被试中男生与女生在男性性别特征上的平均得分,并依此分析两者在男性性别特征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
从表1中可以看到,被试男生在男性性别特征上的平均得分为61.0056,而女生的得分为65.7986,被试男生在男性性别特征上的平均得分低于女生。
从表二的分析可以得知,因为双侧尾概率Sig.=0.008,由于Sig.比α=0.05小得多,故认为被试女生与男生在男性性别特征上的得分存在着显著差异。
表3 男女生在女性性别特征上的得分描述
Group Stratistics
■
计算被试中男生与女生在女性性别特征上的平均得分,并依此分析两者在女性性别特征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
从表3中可以看到,被试男生在男性性别特征上的平均得分为59.6180,而女生的得分为63.8611,被试女生在女性性别特征上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
从表2的分析可以得知,因为双侧尾概率Sig.=0.05,由于Sig.与α=0.05相同,故认为被试女生与男生在女性性别特征上的得分存在着显著差异。
表5 男女生在中性性别特征上的得分描述
Group Stratistics
■
计算被试中男生与女生在中性性别特征上的平均得分,并依此分析两者在中性性别特征上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
从表5中可以看到,被试男生在中性性别特征上的平均得分为57.3427,而女生的得分为63.4167,被试女生在中性性别特征上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
从表2的分析可以得知,因为双侧尾概率Sig.=0.13,由于Sig.比α=0.05大,故认为被试女生与男生在中性性别特征上的得分不存在着显著差异。
四、讨论
通过结果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女生性别特征中的男性性别特征显著高于小学男生,这与社会的普遍认知正好相反。
同时,研究者发现小学女生性别特征中的女性性别特征程度也显著高于小学男生。这与社会普遍认同的小学女生性别特征中应该具有明显的女性性别特征这一认知相一致。
社会普遍认为目前的现象是小学女生性别特征偏向男性化,但通过调查,研究者发现,小学女生仍然具备着显著明显的女性性别特色。
而社会所聚焦的问题,即小学男生的性别特征存在女性化趋势。研究者发现,小学男生的性别特征的确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社会大众所片面认为的小学男生性别特征中的女性特征显著高于小学女生,而是小学男生原本具有的男性性别特征存在弱化趋势。小学男生目前在男性性别特征上已不存在显著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书义.性别角色行为获得的影响因素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40-2.
[2] Burger JM. Personality ( 4th Edition ) . Pacific Grove, Calif: BrooksP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7:432~ 433.
[3] Bem S L.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74,42 (2):155~162.
[4]杨小平.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作者简介:刘倩(1980―),女,云南宣威人,西南林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教,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留守儿童一词,于1994年首次由上官子木提出。少数学者认为,父母有一方在家的儿童不能算是留守儿童。但是,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承担的责任各不相同,无论缺失了哪一方的教育孩子都会出现问题。为此,本文把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农村的,不能跟随父母一起生活,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祖辈、亲戚、老师、朋友等)代为监护的6~16周岁正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选取居住在坝区、半山区、山区等共计12所中小学作为调查点,共发放1500份问卷,回收1300份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24份。样本的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469%,女孩占4531%。隔代监护比例为4570%,父母单方监护比例为4688%;在父母单方监护中,母亲单方监护的比例为3633%,父亲单方监护的比例为1055%,亲戚监护的比例为742%。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人数较多,在父母单方监护中,以母亲在家监护为主,大多数家庭都是父亲外出打工。
2调查内容
编制针对老师、针对学生及针对成人的三套调查问卷,对宣威市的老师、留守儿童以及社会上的知识分子进行抽样调查的方式展开问卷调查。收回调查问卷后,对各项调查指标数据整理,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二、宣威市留守儿童教育基本情况
(一)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要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首先需要了解外出务工父母的打工状况。对于留守儿童来讲,家庭教育更多的是父母在外地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的,所以本文主要从父母与儿童的联系时间间隔、联系方式、谈话的内容等方面来了解在外务工父母对于留守儿童进行的远程家庭教育,这些基本情况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对家庭教育问题分析提供有效数据。
1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时间频率
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时间间隔1~3天的占1328%,联系时间间隔为4~7天的占3242%,半个月左右联系的占3398%,所占比例比较高,一个月左右联系的占1211%,有少数的外出父母要一个月以上才联系,所占比例为430%,也有极少数的家长从来都不联系留守在家中的孩子,所占比例为391%。总体,大多数外出打工的父母会7天至半个月左右联系孩子一次(详见表1)。
2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方式
从表2可以看出,外出打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主要的联系方式为电话,高达9688%,其次是去看望,所占比例为156%。很少有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方式用写信和其他方式。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无法与自己的子女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时,电话是他们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最主要方式。但是,电话只能通过声音进行交流,无法进行感情的交流,使得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现今处于高科技飞速发展的阶段,本可以通过网络(例如QQ、微信等视频)来弥补电话联系的不足,可是,由于宣威市的生活水平、
居住条件等原因,农村能使用电脑和网络的家庭少之又少,再加上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隔代老人监护,他们用手机只限于接听和拨打电话,因此家庭的远程教育也不能落到实处。
3父母与孩子的联系内容
从表3可以看出,家长和孩子沟通的第一内容是孩子的学习情况,占4180%,第二是听监护人或老师的话,占3047%,第三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占1602%。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最关心,而对孩子的其他方面(安全、饮食、健康等)不太关心,每次谈话都是谈学习问题和要听老师的话,长时间下来,孩子会对父母的谈话有抵触心理,甚至适得其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正常发展。由于父母在沟通过程中忽视对孩子安全问题的教育和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的交流,使得孩子平时不注意自身安全,且也不利于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当前遇到的问题。
4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期待
从表4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父母希望留守儿童的文化程度达到大学以上,占7695%,有一部分父母也只希望孩子的文化程度达到高中,占2149%。现代中国大学教育的普及,促使大多数农村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普遍比较高,只有少数的父母期待较低。
5儿童在家的学习辅导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在家没人对留守儿童进行功课辅导的比例最高,为6250%,妈妈辅导功课所占比例为1875%,爸爸辅导功课所占比例为078%,其他监护人辅导留守儿童功课的占1797%。如果父母有一方外出打工,妈妈辅导功课要高于爸爸对孩子的功课辅导,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家庭辅导功课的任务转移到了现有的监护人身上,但是辅导的比例不高。
(二)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现状
对于学龄儿童来讲,学校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给儿童传授文化知识,还包括对所有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从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程度和评价也能反映出学校教育的状况。
1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程度
从表6可以看出,老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的只占到469%,有4023%的留守儿童会偶尔被老师找去谈心,有4297%的留守儿童要犯错误的时候才会被老师找去谈心。
表7显示,5625%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很关心自己,有3164%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有时关心自己。老师从来没有与留守儿童谈过心或者认为老师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占1211%。表7数据表明,老师很少会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状况,对留守儿童并不关注,只有犯错误的时候才会受到老师的关心或关注。
2老师对留守儿童的评价
“教师问卷调查”显示(详见表8),6129%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较差,并且留守儿童违反校纪的相对较多,9677%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多,6874%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较多,839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无法保证。64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零花钱比非留守儿童多,同时,有655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更不容易受到他人的关注。总之,留守儿童总体上问题较多,老师对留守儿童的评价比较偏向于消极的一面。
(三)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心理现状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很长的时间是需要在他人的保护下进行的。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他们不仅生活上需要依赖于他人,心理上也很依赖于父母和他人。本论文从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情感、遇到挫折时的反应与和同龄群体的关系来查看留守儿童最基础的心理状况。
1对父母的情感依赖状况
从表9可以看出,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的比例为274%,有898%的留守儿童喜欢和妈妈在一起生活。无所谓和谁在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占859%。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占7891%,数据说明留守儿童非常希望爸爸妈妈都在自己的身旁,而且对母亲更加依恋与信任。
2遇到挫折时的反应
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向最信任的人求助,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当留守儿童有困难时没法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按理他们应该向老师求助。可表10显示,当留守儿童有困难时,向同学求助的比例最高,为5117%;其次是向父母求助,比例为1953%,有的留守儿童谁也不说,占到1524%;向老师求助的少之又少,只有156%。表10数据表明,留守儿童与老师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教师需要提高相应的沟通技巧。
3和同辈的关系状况
从表11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好,占5000%,与同学之间关系不好的只占352%,4648%的留守儿童与同学关系一般。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与同学能够很好地在一起相处,还比较信任同学。
三、讨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历史性问题,它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存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的形成,既包括制度性因素,也包括政策性因素;既包括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包括个体自身的因素。
首先,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及户籍制度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束缚,使得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上学,然而留在原户籍地的孩子,由于当地政府对这部分孩子重视不够,他们没有将外出打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既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指定专门负责人协调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相互沟通,齐抓共管的机制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从而使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处于真空状态。自2006年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这只针对孩子本人以及其户口都在农村的儿童,如果农村儿童一旦离开原户籍所在地,他本应该享受的教育经费并不会跟随他的离开而转移。宣威市的现状也是如此,如果外出打工的父母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由于没有当地户口,在流入地政府的财政支出里面,就不会有教育经费的相关补贴,学校自然就不愿意接收这些儿童,因此,义务教育经费需求与财政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缺口,义务教育的质量难以保障。
其次,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因素:监护人监护不力,监护人本身文化素质不高以及监护人观念落后。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隔代监护占很高的比例,监护人大多数又是孩子爷爷奶奶。他们大多数的知识文化水平都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没法辅导,对孩子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很好地沟通。他们大多数对孩子都存在溺爱倾向,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而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缺少应有的引导和监管。
再次,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教育经费投入有限,近几年,宣威市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靠国家拨款,可是这笔资金是有限的,难以顾及所有学校的建设。鉴于经费的限制,宣威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宣威市农村有大半处于半山区、山区,自然环境较差,经济条件艰苦,教师的发展机会较少,一些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考虑到自身发展受限,通常不愿到农村任教,就连曾经在农村任教稍有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都向城镇地区流动,导致农村教师严重流失。因此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匮乏,是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瓶颈。除此之外,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以升学率为主要教学目的,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有的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所认识,但并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连最基本的留守儿童数量统计都没有,也没有相应的档案,更谈不上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或者是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道德素质及安全法制等课程,因此,农村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篇4
本刊讯汇聚140个优质香港品牌的“香港时尚购物展?杭州”将于11月23―27日在浙江世贸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这是贸发局首次在内地举办如此大规模针对公众的展会。届时,杭州乃至周边地区的市民不到香港,便可买到来自香港的时尚产品,还可与香港多位名人红星近距离接触,亲身感受香港的时尚魅力。
主办单位香港贸易发展局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首席代表吴子衡说:“香港从事制造业多年,累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产品质量获得肯定,并畅销全球。近年,港商走向高增值路线,发展自己的原创设计,开发品牌系列,也积极拓展内地的销售网络,屡获佳绩。”此外,本次展览会集聚了不少香港设计师的原创作品,“潮流触觉”、“时尚生活”、“创智天地”及“健康美食”四大展区将带来别具一格的时尚体验。(朱琪)
高品质旅游平台亮相昆明旅交会
本刊讯在刚刚由尼尔森公司公布的一项中国出境旅游调查报告中,中国已经有70%的游客通过上网获取旅游信息,但是在预定方面,还仅限于酒店和交通方面。不过,这种状况也许很快就会改变,在昆明召开的中国旅游交易会上,由完美假期(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五大旅游供应商联手打造的“完美假期”――中国高品质旅游首选平台的高调亮相,将会为旅游消费者开拓一个全新的视野。
据完美假期(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庄保平先生介绍:“这个以推广品质旅游为主的交易、展示、传播平台,是国内首家以数字和多媒体技术打造的旅游产品及信息的交易、展示和传播平台。”完美假期的一站式服务将使旅游消费者在产品选购前就能通过网络展示、视频等对目的地信息以及行程中每一天、甚至每一时段的详细信息都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之后再按照自己的要求选择产品,彻底打破目前旅游者仅凭旅行社销售人员“忽悠”就掏钱的现状。同时,完美假期以数字化创新体验型网站为媒体核心,结合创新体验型电子杂志、数字景区等高科技产品,组建出中国旅游产业最强大的媒体传播平台。(宋辰)
2007年度“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上海召开
本刊讯10月30日-11月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纺织创新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2007“中国纺织创新年会”,由“主题大会”和“创新论坛”两部分构成。年会公布了2007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获奖、中国流行面料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并对获奖企业和个人颁奖。在“创新论坛”中,与会嘉宾就“产业链整合创新”和“企业营销管理创新”这两个主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中国纺织创新年会”的召开无疑会给纺织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并将对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正如杜钰洲会长所说“我们全行业都在推动产业升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ROMA”店面陈列获桂冠
本刊讯11月6日,由中国服饰报社、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法国高级时装公会联合主办的“新世界国际杯”第三届中法时装陈列设计(摄影)大赛获奖结果在京揭晓,顺美旗下罗马品牌是唯一一家荣获店面陈列金奖的企业。
罗马凭借高品位的设计理念、精致考究的陈列布景、以及精雕细琢的精品展示,在众多入围品牌中脱颖而出。
篇5
男士们已经变得越来越时尚,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外表,穿着打扮更为考究。世界奢侈品协会去年的《世界奢侈品报告蓝皮书》显示,过去5年里,男性高端产品市场在所有品类上的增长速度都超越了女性。
原本就主要为男性而设计的汽车、腕表自不必说,在女性偏爱的服装、箱包配饰一类物件上,男性们也开始比以往更加上心。即使是在成熟的欧美奢侈品市场上,在过去5年里,高端男装的销售额增长速度是女装的2倍。
对于男性奢侈品这个增长迅速的市场,各品牌都陆续闯入,Gucci、LV甚至Hermes等多个奢侈品牌都开始对男士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入,拓宽男士产品线,甚至开设男士产品专卖店,奢侈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性别转换,走进奢侈品“他”时代。
男性市场崛起
近年全球经济的放缓对于很多奢侈品牌来说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然而在时尚趋势预测机构LS:N Global的研究中,“女性的感性消费习惯决定她们更容易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男性市场消费表现更加理性和平稳,市场潜力依旧很大。”因此一些奢侈品牌都相继调整产品线,争夺男性市场的版图。
Coach一直在奢侈品市场上坚持“轻奢侈”定位,虽然在70多年之前从男士配饰类品牌起家,但20世纪60年代开拓女性市场以来销售额一直被女性主导,直到20世纪90年代,Coach男士类产品的销售额仍然只占总销售额25%。在中国市场上,Coach在男性中的品牌知名度仅有16%,这在Coach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nathan Seliger看来,“男士们对于Coach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位于奢侈品牌金字塔更上层的Hermes一向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开店规则和步伐,但男士们也让Hermes做不到再次冷眼旁观。2010年,Hermes在美国纽约麦迪逊大道上开设了全球首间男士专卖店“Hermes MAN纽约旗舰店”,专门针对男性的品味和服饰特点,将店面设计为传统的裁缝店风格,并提供量身定制服务。
虽然近几年内,这或许都会是Hermes在全球的唯一一家男士专卖店,但这家店已经表现出男士市场的整体潜能。在2011财年,Hermes男装销售总计28.4亿欧元,占到Hermes销售总额的1/3,在2012年10月份,Hermes Man男装店内举办的客户招待晚宴上,Hermes巴黎公司主席和首席执行官Robert Chavez也忍不住表达对此销售增量的意外。
在奢侈品市场最新到来的“他”时代,有人选择调整路线,在内部重新排列组合,也自然会有人在外扩大资本,以应对快速成长起来的男士消费群。Louis Vuitton在人们的印象中一向只专注于箱包手袋,但“太普及”成为LV近几年来一直摆脱不了的阴影,要守住自己奢侈品头牌的位置,又需要寻找时机强化定制业务,新近闯入的男士们对于LV是再好不过的机缘。
已拥有几十个品牌的LV集团也自然继续自己在行的事儿,2012年6月份LVMH收购已有79年历史的法国老牌男装高级定制服装店Arnys,虽此次收购金额仍未公布,但Arnys在2011年营收1000万欧元左右。
其实对男士给予关注自然不是少数几家的独立行为,较早期进入的Ralph Lauren和Dolce&Gabbana,以至近几年来才开始有所行动的意大利品牌Gucci和Bottega Veneta都开始尝试开设只售男装和男士配饰的店铺,满足男士的需求。甚至一直靠女鞋起家的英国女鞋品牌Jimmy Choo和以红底高跟鞋深入人心的Christian Louboutin都转而开设男鞋店,奢侈品牌中的男权崛起成为一种风尚。
“他”时代消费
一直以来,男性与女性总有不同的奢侈品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表现,奢侈品市场在经历过性别的强弱转换之后,男性奢侈品消费时代的特点也逐渐鲜明起来。
世界奢侈品协会《奢侈行为心理趋向报告》中曾有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不同于女性对于感官享受、情感体验等感性需求的满足,在奢侈品的男性消费者中,奢侈品带来的品质满足和身份表达才是最重要的吸引力。
在品牌的选择上,女性或许更容易被华丽的广告打动,但男性对于奢侈品的消费却多具理性和计划性,他们更加追求商品本身的品质和品牌质感,更习惯于接受专家的服务,因此男性大多会比女性具有更高的品牌忠诚度。或许就像巴黎春天百货公司市场总监Tancrède de Lalun对于不同性别消费者的判断,“女性凭感觉消费,男性则是以技能和科技为消费动力”。
奢侈品牌想要俘获更多精英男士的心,在产品上自然必须迎合男性的需求和品味,因此专业品质是各品牌抢占男性市场的关键。一直以品质为上的高端设计师品牌自然也深谙此道,从产品到销售都以品质为卖点,将品牌历史和高端生产特色高度糅合。
然而对于品质的关注却改变不了男性化的购物和消费行为模式,女士们可以一整个下午都漫无目的地在店面之间流连,但这对于男士们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Coach在其消费者调研中发现,“男士们通常是在购物前做好功课,带着强烈的目的性进入店内,然后直接购买离开。”
为迎合这些天性不爱购物的男士们,各品牌新开设的男士专卖店在与品牌整个风格保持一致的同时也兼顾男士们的感受。Hermes就将唯一一家男士产品门店装潢为传统裁缝店的风格,赤褐色砂石的建筑外观,内部色调内敛,专设包厢提供量身定制服务,它更像一个绅士俱乐部。
尽管如此,在LS:N Global的研究中,男士们花费在购物上的时间虽然明显低于女性,但他们通常却会带来更高的奢侈品消费额。在北京太平洋百货去年的销售数据中,男士的购物比例为30%,他们出现的频率很低,但平均每位客人的消费单价却能比女性消费者高出2-3倍。如此一来,奢侈品市场也经历一场变身,男性色调渐渐显现出来。
国内“他”市场
奢侈品市场上“他”们贡献率的增长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2009年金融风暴后,全世界的男士们都希望尽快用新衣服填满自己的衣橱,然而贝恩公司2011年奢侈品调查报告显示,“来自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上男性消费者则是最主要的购买推动力”。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Euromonitor的研究数据显示,从2005年-2009年期间,中国女性奢侈品市场增长了7%,而在男性市场上,这个数字是48%。这在Coach那里也似乎得到了佐证,截至上财年末,Coach在全球男士品类市场完成4亿美元销售额,这仅只占总销售额的9%,但在中国男士品类的销售额却占到中国市场总销售额的40%。
其实不同于国际市场的销售表现,中国奢侈品市场一向是“男权”市场。2011年《中国千万富豪品牌报告》显示,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中,有2/3是男性。在新兴市场,男人通常总是奢侈品的首批消费者。
中国男性奢侈品消费自然有自己的特点。在贝恩公司统计数据,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的50%都用来做礼品赠送。然而,中国市场上男性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改变同样无法忽略。让中国男士们关注和在意时尚已经不再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就像Jonathan Seliger提到的,“中国的男士越来越时尚了,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以及他们使用的配饰。”
但这些真的只是说出了一半,中国男性消费群体的崛起最终源于他们社会财富的积累。在招商银行联手《GQ智族》的《高端男性生活形态与需求综合研究报告》中显示,在高端消费群体中,男性约占7成,他们大多身居要职,平均年薪51万元,家庭平均年收入超过76万元。他们对品牌消费意识日益强烈,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高端消费的中坚力量。
这样一群新富男士消费者大多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已经与自己的父辈大不相同,他们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表,也乐于享受生活,对于身份的诉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或许在企业高管的身份之外,他们依旧希望自己能够以运动者、艺术爱好者的身份出现,因此男士产品的品类也自然的丰富起来。
在COACH每年都会进行的小组焦点调研结果中,中国男士们关注的产品品类不再局限于鞋子抑或西装,他们已经开始越来越注重身上的配饰,腕表、领带,甚至手包都成为男士们表达品位的可行性选择。在高端百货里,男性用品店内的产品种类也更加丰富和细致,饰品、手袋、眼镜、珠宝,甚至化妆品都有所涉猎。
篇6
The number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ccounted for 1.6%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about 20 million, which has a large potential marke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in Jiangnan university by questionnaire method in this articl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online consumption feat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namely,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 function of clothing; their acceptance of online shopping unrelated to their family background; sportswear and easy suit are their favorable clothing.
美国著名消费者行为学家 Machel. R. Solomon曾经说过,改变消费者行为的许多生活方式都是由年轻消费者所推动的。中国在校普通本专科大学生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1.6%,约 2 000 万。中国当代大学生群体潜在的市场价值,对于其他人群的影响力,完全值得重视。
我国服装网络调查报告显示,服装网络不论是买家还是卖家群体,都是以年轻群体为绝对主力。调查表明,服装服饰类已成为网购的第一大商品,交易额最大。
本研究以江南大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它可以呈现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的一些特点,而这些特点也代表了当代中国大多数大学生的某些共性。
1调查方法
1.1背景介绍
这次调查是在无锡江南大学开展。江南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征收的学费是 4 600 元/年,住宿费 1 200 元/年,这些都和国内大部分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持平。就读该校的学生来源地区和背景都很广泛。调查对象的普遍性确保了通过随机发放的问卷所得到的数据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结论也会具有较高的说服力。
1.2问卷调查
本调查采用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随机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回收后,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和Microsoft Excel 13.0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
2数据分析
2.1样本构成
本次调查共发放 300 份问卷,回收到 280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275 份。
性别构成:女生共 136 份,占 49.45%;男生共 139 份,占 50.55%。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年级构成:一年级共 61 人,占 22.18%;二年级 80人,占 29.09%;三年级 72 人,占 26.18%;四年级 62 人,占22.55%。
2.2网上服装购买的比例调查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买服装多在品牌专卖店、大型的百货商厦,其次是通过网络,或者在有个性的小店选购衣服,而在服装批发市场购买服装的人数相对较少。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在品牌专卖店或者百货商厦中购买服装的人数比较多,而在服装批发市场中购买服装的比较少。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在品牌专卖店或者百货商厦购买服装的人数比较少,有相对较多的人会在服装批发市场买衣服。
2.3性别分布
高校网购群体中,女性购物群体明显大于男性。调查中,只有 34% 的男生曾经在网上购买过服装类产品,而高达83% 的女生在网上购买过服装类产品。
男装相比而言比较单一,可选范围有限。以淘宝网为例,据2010年第一季度调查,女装总购买人数是 2 543 万人,男装购买人数是 870 万人。
从市场角度上说,女装种类多,可选择范围广泛,这是吸引了很多女性消费者的原因之一;从消费者角度看,男女爱好不同也影响网购。
2.4用户消费时间分布
高校网购群体中,64% 的学生网购时间在晚上七、八点以后;30% 的学生没有固定的网购时间段;只有 6% 的人在上午购物。星期六、星期日下午更是购物高峰期。这与大学生的作息有一定关系。大部分学生白天学习,而晚上会有很多业余时间来浏览网页。
2.5网络消费情况
2.5.1大学生整体对于网上服装消费的态度
研究表明经常网购的占 25.5%,偶尔网购的占 48.0%,不网购的占 24.7%。也就是可能网购的占 75.3%,不网购的占 24.7%,由于江南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是不准自带电脑的,一年级占所有调查对象的百分比为 22.18%,这个数值几乎等于不网购的调查对象,所以可以认为大学生普遍都是服装网店的消费者。
2.5.2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随着入校时间长短变化情况
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年级与网购服装态度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也就是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服装网购的态度不同。
为进一步分析其中原因,又进行了不同年级多重比较分析。
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表 2),大一年级与其他几个年级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大二、大三和大四之间则并无显著性差异。据了解,江南大学的学生大一时期是不被允许带电脑,所以大一学生与其他年级的学生的显著不同也许是因为大一学生条件不具备。其它 3 个年级的大学生对于网上服装消费的态度并无明显差异。
2.5.3大学生对网购服装的态度随背景变化的情况
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家庭背景无显著性。即:对于这种新型的服装消费方式,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的态度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2.5.4消费金额分析
直观的统计数据显示(图 2),高校网民网购服装商品的价格一般在 300 元以下,超过 500 元的几乎没有。大家每年花费在服装网络购物上的钱一般也在 500 元之内。在针对高校购物群体时,投资者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单件商品最好不要超过 300 元。
2.5.5消费种类分析
调查表明,高校网民在购买服装时存在一定的季节 (图 3)和服装种类(图 4)偏好,这主要与社会地位及消费能力有关。高校群体网购服装高峰大多在夏季,夏季的衣服相对便宜,因此在不可以提前验货试穿的情况下,投资的相对风险较小,且夏季衣服种类较多,选择性较广。
其次,高校网络消费者比较青睐休闲装,比例高达77%。其次是运动装,占 23%;而正装、礼服等其他商品在高校市场基本没占据市场空间。
2.5.6影响网购消费因素分析
(1)服装因素
服装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将服装的功能按其重视程度进行排序,以下是所有对象关于服装的各种功能的重要性排序后的平均秩。秩的数值越大则其所代表的功能的重要性越低。
如表 3 所示,将所有对象的排序统计得到,舒适方便的的秩为 1,也就是大学生最看重服装的功能。然后依次是是美观气派、遮体保暖、礼仪功效、追求个性。
如表 4 所示,大学生最关注的是服装的实用性,然后依次是价格、款式、面料、品牌,而时尚性则位居最后。
从上面所有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服装的投入并不高,但是却是大学生的总开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在每月的开销中,服装开销还会随着总开销的上升而上升。这说明大学生在关注着时尚的同时,还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理智的进行服装的消费。另外,更多的大学生更加关注服装的舒适实用,而对于服装的个性和时尚的关注相对较低,再有,他们对于价格也往往有理性的要求。所以说,当代大学生在追求个性时尚的同时对服装的要求更加注重实用性,是理智的年轻的第二代消费群体。
(2)店面选择
淘宝网数据显示,用户在淘宝网日均访问量最高的页面是收藏夹,日均浏览量达到 200 万;其次是画报;此外就是社区、博客、帖子等页面。
调查表明购物者在选择店面时,44% 的人会选择朋友推荐的网店购买;19% 的人只在自己喜欢的几家固定网店购买;只有 38% 的人不在乎网店的熟悉程度,单纯的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
由此分析,淘宝用户日均访问量较高的页面大部分涉及到用户之间的互动沟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用户之间的口碑传播对于购买决策的重要性。良好的商家美誉度、诚信的售后服务保障和用户评论口碑“他信力”构成购买决策三保险,足见用户评论口碑的重要性。
2.5.7网购群体对品牌认知分析
网购服装商品主要有 2 种方法:一种是网上挑选并购买;一种是实体店挑选然后网上选购。调查结果表明,44% 的网民选择第一种方式,56% 的人选择实体店挑选后网购。调查还发现,高校网民选购的品牌服装主要以运动装为主,比如李宁、安踏、阿迪、耐克、乔丹等。休闲类服装次之,其中以日韩类服装居多,其次是Paul Snith、Only、G2000、Gstar、Levi’s、CK等休闲品牌。
3结论
篇7
由于受原料上涨、加工费猛涨、劳动力工资居高不下等因素,今年国内羽绒服行业仍面临严峻的考验。
反对“过度时尚”,冰洁倡导“适度时尚”
2006年由于服装大牌纷纷抢占羽绒服这块蛋糕和暖冬,导致羽绒服销售低迷,市场积压大量库存。2007年,一成不变多年的羽绒服行业,突然集体改走时尚化路线,多少让市场稍有起色,时尚羽绒服成为市场新锐, 2009年的严冬让各家赚了个盆满钵满。2010年的羽绒服销售是否又会随温度的高低而“坐电梯”,销售额好不好全看老天吃饭呢?
2009年,由于羽绒服市场大热,一些品牌借机推出了短款露腰羽绒服,看上去非常时尚。部分中小品牌和杂牌狂打时尚牌,拼命在花样上标新立异,这种只求面子,不顾里子的做法导致羽绒服行业鱼龙混杂。
消费者王小姐就是露腰装的拥趸。但去年冬天,由于短款羽绒服护腰不力,导致腰部受寒,尽管后来多次金针伺候,还是没有缓过神来。这让她后悔不已。今年刚刚入秋,王小姐就觉得寒气袭人。“我是既想要温度,又想要风度,但当初太强调后者了,忽略了羽绒服的功能性,看来凡事都不能过头。”王小姐说。
根据最新的羽绒服调查报告显示,高达73.26%的消费者对羽绒服的时尚性要求一般;仅有20.75%的消费者认为时尚性很重要;有5.99%的消费者认为无所谓时尚不时尚。在购买时尚羽绒服时,有73.24%的消费者喜欢流行元素强的羽绒服,但不会购买,他们认为流行元素强的羽绒服很快就会过时。专家分析说,太过时尚、前卫的羽绒服,就很快会OUT,所以有超过7成的年轻消费者对中度时尚情有独钟。
对此,冰洁总经理沈建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我们针对的目标消费群体是新新一族。但这并不意味着羽绒服要突破传统、走新路线,就必须要卓尔不群、在设计上太过标新立异。”
众所周知,冰洁是波司登旗下的品牌,有专业羽绒世家的背景,定位在青春时尚,2009年中华商业信息联合会对全国各大商场的统计排名中,冰洁首次进入前五名,在专门定位为青春时尚羽绒服的品牌中排名第一。
沈建峰说,时尚是一种创新,时尚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时尚必须是得以在消费者中传播和应用的,只有“适度时尚”才是最受欢迎的,那些只有少数人关注的时尚不是我们眼中的适度时尚,我们的目标是让大众都能享用到时尚,是恰到好处的时尚。
“当然,我们还是会在翻新上动脑筋,兼顾那20.75%的对时尚要求较高的客户。”沈建峰表示,他眼中的时尚,不是放弃功能性,舍本求末的华而不实,作为羽绒服,它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保暖。因此,今年他们在面料上动脑筋,花大代价研发新产品。
据了解,冰洁2010年新款羽绒服推出了“青春校园”、“都市魅惑”、“浪漫情怀”三个系列,每一款都采用国际流行面料,设计紧跟时尚潮流趋势,更好地满足年轻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今年冰洁的羽绒服流行色以明亮的色调为主,吸取了大自然的元素,增加了军旅风格、驼色、橘色等新色系,吻合当前国际流行的趋势。今年的男装也突破了传统沉闷的黑色、红色,增加了橘色、宝蓝色、绿色、灰色等色系。
设计上不仅高人一筹,冰洁在销售上也做好了布局,冰洁营销总监王道成说,冰洁在区域攻略上打造了6个核心市场,扶持6个潜在市场;在渠道攻略上重点打造‘双百’工程,即‘攻占’100家以上大型商场、100家以上核心专卖店,最大程度地吸收最广泛的顾客群。
作为中国羽绒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表示,中国羽绒服正从粗加工到品牌经营转型,与往年大杂烩式的竞争不同,今年一定是有声誉、有竞争力的品牌能够脱颖而出,同时他肯定地说”适度时尚”一定会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
传统企业加大电子商务力度,“适度时尚 ”成网购新宠
冰洁的“适度时尚”在网上开始显现威力,据淘宝网数据显示,最新一季网上销售额冰洁已经在整个集团品牌中紧跟波司登品牌之后,这与冰洁定位的消费群体比较年轻,适合上网一族,同时时尚口味适中,兼具价格优势有关系。记者随意打开一个名为“波司登锋尚潮人”的淘宝网店,发现冰洁陈列首当其中,而且与其它网店不同的是,这个网店竟然还有张娜拉和著名时尚摄影师尹超等光顾并留言,其网络新品上架和商场专柜同步,这就不难明白冰洁为何会一跃成为网络销售的新星。
2010年传统企业开始加大网络销售力度。原本一些大品牌的网络销售都是个人或者是一些经销商自己做的网店,现已慢慢被品牌企业收回。2008年,一些服装巨头开始瞄准了电子商务,将销售战役打到了网上,羽绒服品牌不仅有像波司登、雪中飞、雅鹿等品牌有企业开的网上旗舰店。
“我们的电子商务从2008年刚刚起步,到了2009年已超过预期,今年预计会比去年翻一番。”波司登电子商务部经理赵学军说。网购已不容小觑,波司登旗下有包括波司登、雪中飞、冰洁、康博等几大品牌实现上网上销售。
“我们的网上销售和实体店差距不是很大,事实上,在我们进军淘宝前,已经有一些经销商在网上开店了,但当时他们开出的价格很低,只要稍有盈利就成交,我们介入后,将原先的那些经销商都纳入了统一的体系中。以前,一些网上经销商不愿做售后管理,我们接手后,网上店铺的形象包装和售后服务全部由公司统一服务,品牌的美誉度就提升了。”
据赵学军介绍,去年网上旗舰店中,波司登旗下品牌在网上售卖的90%以上都是新品,今年也会力争达到80%以上。
“很多羽绒服企业会担心,网上销售和实体店销售会‘打架’,互相竞争。其实,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去年的网上客户中68%的来自于专卖店覆盖不到的地方,如广州、广西、云南、贵州等,这样两者就能起到互补的作用。要知道,哪怕是在一线城市,一些写字楼的白领想要立即找到专卖店,也有一定难度,但网络销售无疑给他们提供了购买羽绒服的‘快捷键’。”
“在我们看来,那些小打小闹的淘品牌就像卖货郎,在传统企业出击后,我们会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在公司内部加强管理,二是制订经销商联盟政策。规范网络销售市场,包括开设旗舰店,提供服装配件、正规发票,网上销售一定期限内无理由退还等。”赵学军告诉记者。
记者在波司登采访时,正遇电子商务部拍冰洁新款图片。冰洁总经理沈建峰说,“时尚无处不在,时尚恰到好处”,我们要体现的是羽绒服适度时尚的精髓。
今年冰洁的新款羽绒服“青春校园”系列中大量运用了今冬的流行面料――锦衣纱,靓丽的色彩、轻盈舒适的设计,略带夸张的前胸及后背的印花设计,颇有明星风范。而“都市魅惑”系列则是专程为熟男女们打造,其中几款女式摩登茄克让人眼前一亮。其中一款女式夹克运用了今冬流行面料――麦风纱,特殊的针织印花面料,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极具个性时尚。而另一款夹克则采用了最近流行渐变皮革,简洁、时尚、易打理。在“浪漫情怀”系列中,由张娜拉身穿的几件淑女风女式浪漫绣花中长款羽绒服,其中清新的领部荷叶边设计,像大朵的玉兰,缓缓绽放。
只要您对本刊或此文提出任何建议,即有机会获赠增值书法艺术珍藏品一件。
篇8
但是TNS的研究数据也发现了晋江茄克产业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引起我们对晋江茄克产业能领先多久的担忧。晋江拥有茄克贴牌加工生产商900余家,茄克贴牌加工年销售额达21.3亿美元,与茄克自主品牌年销售额25亿美元大体相当,茄克贴牌生产规模约占全球的7%。这说明晋江茄克生产销售一定程度上还是在依靠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同时晋江茄克自主品牌制造商数量多达1000家,是国际五城市数量总和的6倍强,晋江茄克品牌年销售量高达6700万件,位居六城市之首。但是晋江的茄克自主品牌的年销售额却仅有25亿美元,以只比巴黎多出1.5亿美元的微弱优势位居第一。晋江拥有20多家全国知名茄克品牌,9个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拥有男装驰名商标最多的城市,但是却没有一个世界级顶尖品牌。
由此可见,晋江要从生产加工中心变成世界品牌之都,晋江著名服装品牌要走上国际市场还有很长的路。 本文通过对晋江一些著名服装企业的调查,结合当前晋江以及中国服装业发展的背景,对于企业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如何实现企业战略上从提高经营效率转向产品差异化和产品创新以及如何实施品牌战略,走品牌国际化路线等问题进行论述。
发展历程及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晋江服装业凭借地域优势和独有的商贸文化,以家庭手工作坊形式,生产“国产洋货”起家,并伴随仿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在晋江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晋江民营企业通过嫁接和引进境外资金、技术和设备改变了手工作坊生产方式,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能力。在上世纪90年代,晋江的服装业技术装备水平已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加工能力、技术水准和产品质量已能满足一些国际品牌的要求,陆续有不少厂商取得了为国际知名品牌做OEM 资格。这时的晋江服装业只是依靠要素成本优势,在企业一体化序列“研发-生产-营销”中担当生产的角色,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来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上世纪90年代初,晋江服装产业阶段由OEM向ODM 阶段转化,晋江服装企业不再满足于“晋江制造”,而是积极地参与产品的深度加工设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生产研发能力,加强企业管理,并开始拥有一部分知识产权以及独立地获取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但是在ODM阶段,品牌仍为采购方所有或控制,企业依然处于承担加工制造的代工方地位,可以说,ODM也只是国际代工的一种高级形式。
OEM、ODM阶段的依赖性使晋江服装业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大,尤其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许多依靠国际订单的企业受到极大的冲击,而拥有自创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拥有独立市场渠道的企业受到冲击较小。 晋江不少服装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才是商品和企业的生命,市场的消费流向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品牌来引导,经济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品牌来实现。1998年,晋江开始实施“品牌立市”战略,通过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融合发展,实施区域品牌造势战略,迅速缩短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占领市场的主导权。这就引导一部分优秀的服装企业开始打造自主品牌,向国际分工的微笑曲线的两端――产品创新和产品经营这两个环节发展,加快企业的产业升级跳跃。
2000-2004年间,晋江的各大服装品牌如劲霸、七匹狼、柒牌、九牧王、利郎、爱都等都通过打广告或者聘请形象代言人,在央视一套和五套频繁亮相等方式开始进行了大范围的品牌宣传,构造品牌的知名度、传播度、注意度和认知度,向消费者传达企业产品个性化特征,打造强势品牌。在TNS的调查报告中也显示,晋江茄克自主品牌制造商数量已高到四位数,而目前5个国际城市却无一达到三位数。
但是从OBM阶段定义来看,晋江品牌服装企业还不能说已成功实现产业的跳跃式升级。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原始品牌生产商,指的是生产商自行创立产品品牌,生产、销售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其中收购现有品牌、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取品牌也可算为OBM的一环。在这一阶段,企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增加品牌附加值,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来赚取高额利润。OBM正是企业产业升级为国际性集团的基本象征。晋江服装企业虽已构造出不少国内知名品牌,但是国际知名度却很低,不仅打不进国际市场,而且面临着国际服装品牌占领国内的高端市场的危险。晋江服装企业在产业升级中正面临逆水行舟的境地,打造国际品牌已成当务之急。
晋江服装企业难以塑造国际品牌的原因
首先,晋江的服装企业自身存在许多问题。
生产规模小是个普遍问题。晋江服装企业普遍都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企业扩大再生产资金、人力资本和硬件设施等资源的不足都限制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整个产业规模经济效益较低。而品牌经营是一种风险较高、资本较密集、销售渠道规模与集成度较高的经营模式,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企业利润。晋江的许多中小企业都拥有自主品牌,但是现有的资本、技术和管理能力限制了他们从长远利益出发来实施品牌战略。而在一定程度上服装企业多又杂会导致严重的生产盲目性,减少产品销售利润,使得品牌形象下降。这些都是晋江品牌国际化受阻的直接原因。
管理模式粗放的现象很突出。晋江服装企业起源于家庭手工作坊,家族式管理弊端比较突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内部没有明确的管理分工,支薪经理阶层少,企业股权设置不完整,股权流动性低,粗放的管理模式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品脾经营方式不利于品牌的深入发展。据我们调查,晋江多数企业都是采用以生产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即通过中间商、特许经营等形式授予经营者经销权而形成的品牌资产运作模式。但是随着品牌销售网络扩大,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一些商出于短期利润考虑,在品牌开发、品牌形象的建立都与企业出现冲突,与经营者存在协作沟通的问题也降低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品牌发展历史短也是个很大的制约因素。晋江服装业发展仅有20多年,与历史悠久的国际时尚名都巴黎、佛罗伦萨等相比,品牌发展相对历史比较短,国际知名度低。目前晋江多数品牌产品档次不高,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在服装设计常出现款式抄袭,使得品牌价值受到影响,不利于品牌文化的构建。
另一方面,世界服装市场不利于中国服装品牌进入。
首先,国际服装市场趋向饱和。近年来,国际服装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逐渐趋向饱和,晋江服装品牌要进入国际市场存在很大的难度。因为据品牌存在刚性特征理论,一个世界著名品牌的诞生与发展,都与其市场容量和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有关,尤其是与品牌所内涵的文化性、包容性和流行性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只要这种品牌所代表的文化是属于流行的强势文化,它被更强势的后起品牌所挤出的可能性就十分的微小。所以面对世界服装高端市场已被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的国际品牌牢牢占据的情况下,晋江服装品牌要通过塑造品牌来实现产业升级,获得高额品牌附加值的空间是十分狭小的。
其次,打造一个国际品牌的难度在不断提高。曾有学者认为:“服装业竞争的最终落脚点往往就是品牌,而服装品牌可能是最难塑造的。”因为服装品牌与其它消费品不同,它蕴含着复杂的文化内容和不断变化的流行趋势。流行趋势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并形成的穿着潮流,反映了相当数量人的意愿和行为需求,体现了时代精神、生活方式、情趣爱好和价值观念。
西方服装经济领先于我国,欧美先进文化又引领世界潮流,使得多年来中国大众和服装企业都在盲目效仿外来穿着理念。这不仅导致了本土民族特色无法在中国自身服装流行趋势得到体现,更让中国服装品牌的研发团队陷入被动。而晋江与国际服装业交流不足,更是无法准确掌握国际流行趋势,在服装面料研发、款式设计都远远落后于国际知名品牌。
其次,一个真正的品牌在于它拥有一种能够向消费者传递一种生活方式,最后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观点价值,这一价值正是产品的品牌价值核心的反应。据我们的调查,晋江不少服装企业都在积极地打造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如七匹狼深入挖掘狼文化中的团体意识,将狼的生活信条作为品牌文化素养,通过企业杂志宣传、员工教育、扶持合作伙伴、赞助大型国际赛事等向消费者传达企业的品牌品味。而利郎则信奉“多则惑,少则明”的简约主义,塑造“简约而不简单”的品牌理念,并实现了企业理念与主导产品休闲商务男装融合。所以品牌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决不仅是依靠广告或聘请代言人所能包括的,更多的是长期的品牌价值的提升。
最后,晋江品牌文化与国际服装产业极其成熟的城市,如纽约、巴黎等相比,不仅缺乏地理、经济优势,而且在时尚文化方面根基浅薄。TNS公司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刘启明也认为,“晋江未来面临的挑战不在于具体的数量上的挑战,更多的是文化上的挑战。”
反观世界十大服装品牌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这些名牌大都创立于上世纪早期,集中在世界时尚流行文化的源头如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等地,市场定位多为奢侈品,档次高。品牌的文化内涵以当初设计师创立时的品牌理念为基础,并随着时代流行趋势的变迁糅入新鲜元素。大部分品牌不仅依靠当地深厚的文化积淀作背景,利用悠久的企业文化来诠释品牌个性化,同时又享有最新设计和尖端的服装技术来实现品牌形象和档次升级,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而对于晋江,一个改革开放后刚发展起来的小镇,要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即符合时尚潮流又有深刻文化底蕴的高档品牌是极大的挑战。
对晋江品牌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晋江这个世界茄克之都具有强大的茄克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存在许多发展阻碍,使得企业无法顺利实现升级,自主品牌被挡在国际市场外。笔者认为针对这些问题,晋江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对政府而言,应积极地起宏观调控作用,整合优化资源。
应制定明确的激励性政策措施,对优秀的品牌企业实施倾斜鼓励政策。晋江市政府要继续保持与民营企业互动协作,通过针对品牌企业的优惠政策,如设立品牌产品奖、免检产品奖、质量管理奖等,在人、财、物等开发基本资源为企业优化配置创造条件,通过强化行政服务、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品牌企业发展。
应尽力多举办全国性甚至国际性服装展会,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通过服装博览会可以推动晋江与国外纺织业界的经验交流,吸引世界知名品牌服装及设计研发中心进入晋江,实现晋江服装品牌和国际买家对接,既提升晋江品牌在国际知名度,又推动品牌参与国际竞争。
应利用闽台地域文化优势,加强海峡合作,提高城市和品牌知名度。政府应该通过举办各种有利于城市文化交流、宣传、推广的活动来扩大和提升产业品牌和城市品牌的对外影响力。如刚刚闭幕的由晋江和中国茶都安溪联合举办的“夹克风、观音韵”休闲文化节,它突出休闲和时尚的完美结合,注重产业对接和海峡交流,通过举办休闲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促进夹克和茶两种产业的创新发展以及海峡两岸的沟通交流。
企业则应致力于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加强国际交流。首先应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做到产品品质国际化。产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也是消费者认同企业品牌最根本的途径。企业要打造一流国际品牌,就要从产品质量出发,无论是面料选购、生产工序、款式设计、设备购置还是质量检查都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最重要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其次应注重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建立规范、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大力培养和引进生产、研发、管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聘请国内外知名服装设计师,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科学的识才、育才、用才机制。同时通过股份制改革、规范上市、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吸引外来资本,改变产权结构,完善企业决策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
要加大直营力度,建立品牌连锁店。据调查,国际上的著名品牌70%-80%都是通过连锁店、旗舰店等方式进行品牌直营。品牌直营有利于品牌经营者从企业长期利益出发,大力打造、开发、管理品牌;形成强大的零售网络,加强品牌经营者的市场反应能力,减少市场风险;扩大销售渠道,使销售网络与国际接轨,加强信息化管理,促进内部信息沟通与共享。
在全面实施CI 战略前提下,应积极引进CS 战略,与国际接轨。CI战略突出企业的自身价值,通过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企业形象来获得企业利润。据我们调查,晋江大多数优秀的品牌企业都已实施了CI战略,但企业如果想要与国际接轨,适应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就需要导入实施CS战略,通过实施服务营销策略,引导目标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篇9
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把选址按以下几步骤进行(如下图所示):
√分析大商圈的宏观整体环境;
√分析小商圈的店面周围环境;
√分析预选点的能见度与接近度;
√分析财务状况,决定开或不开。
一、大商圈的宏观整体环境分析
一般服装鞋业、餐饮食品、家居建材、珠宝咖啡、家纺饰品等连锁经营为主导模式的企业计划进入某个城市时,笔者建议该企业的市场部门、分公司或办事处应该首先通过当地有关部门或专业调查公司收集这个地区市场的资料(有些资料是免费的,有些资料需要花钱去买)。
其次,把资料收齐了,再具体分析大商圈情况,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建议相关企业的职能部门采取记分方法进行大商圈分析,各项目指标以打分方式进行评估。见下表:
一、商圈形态(以店为中心半径500米):6.商业办公区 5. 商业区 4. 文教区 3. 娱乐休闲区 2. 住宅区 1. 其他发展较弱地区
二、城市市区人口:6.300以上 5. 100—300万 4. 60—100万 3.40—60万 2.20—40万 1.20万以下
三、主费者年龄层(周岁):5. 22—30岁 4. 31—40岁 3. 41—50岁 2. 21岁以下 1. 50岁以上
四、商圈的发展潜力:5. 强 4. 尚佳 3. 平稳 2. 走下坡 1. 不佳
五、周一至周五行人通行量(营业时间内平均每1小时/人):5. 3600以上 4. 1200—3600 3. 400—1200 2. 150—400 1.150以下
六、周末行人通行量(营业时间内平均每1小时/人):5. 5000以上 4. 3600—5000 3. 1200—3600 2. 400—1200 1. 400以下
七、交通情况(车流、停车):5. 非常好 4. 好 3. 普通 2. 短期内不佳 1. 不良
八、竞争情形:5. 竞争少集客力强 4. 竞争多集客力强 3. 普通 2. 竞争少集客力弱 1. 竞争多集客力弱
九、建筑物件:5. 新颖 4. 尚佳 3. 普通 2. 老旧便外观尚好 1. 不佳
十、商圈主道路结构:5. “井”字形结构 4. 三角形结构 3. 十字形结构 2. 平行线结构 1. 直线结构
十一、商圈障碍物描述:(1)有无封闭的草地 0. 有 3. 无(2)有无有隔断栏的车行道 0.有 3. 无(3)有无垃圾收购站
0.有 3. 无(4)有无人为的隔离墙
0. 有 3. 无(5) 台阶数是否是在三级以上0. 不是 3. 是
十二、营业时间(商圈内平均营业时间):5. 16小时 4. 12小时 3. 10小时 2. 8小时 1. 8小时以下
十三、预估商圈营业额(月)5. 3000万以上 4. 2000—3000万 3. 1000—2000万 2.500—1000万 1. 500万以下
十四、租金7. 5万以下 6. 5—10万 5. 10—15万 4. 15—20万 3. 20—25 2. 25—30万1. 30万以上 最高租金_____________最低租金_________
一个商圈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在该商圈内开不开连锁专卖店,上面大商圈表里的指标为十四个,其中后面选项以数字大小代表因素优劣,数字大的表示优,数字小的表示劣;大商圈的总得分就是将各个选项数字相加:
商圈总分得分为
表示商圈为最优
商圈总分得分为
表示商圈为良好
商圈总分得分为
表示商圈为一般
商圈总分得分为
表示商圈为较差
商圈总分得分为
表示商圈为最差
二、小商圈的店面周围环境分析
笔者审阅曾就职企业的全国各分公司或办事处市场人员对小商圈的店面周围环境调查报告时发现大多数连锁专卖店面都是扎堆的。在这些店面中其中有1、银行,2、大餐馆,3、中餐馆,4、小餐馆,5、休闲时尚服装店,6、正装西装店,7、礼品店,8、珠宝店,9、饰品店,10、低档鞋店,11、中档鞋店,12、高档鞋店,13、娱乐场所,14、通讯店,15、摄影店,16、药店,17、西餐厅,18、超市,19、百货商场,20、贸易市场,21、家居店,22、电影院,23、书店,24、肯德鸡、麦当劳,25、糕点店,26、其它等。那么你预定选择那家店面的周围店面是抢了你的生意、还是旺了你的买卖,实际上它对你影响是纷纭复杂的,难以一下子辨别出来。根据工作经验笔者原则上把这些店面进行如下分类:
A、与我们主要目标顾客相同,但商品不同。如:某男装专卖店和某品牌男鞋专卖店;
B、与我们主要目标顾客不同,但商品类似。如:品牌专卖店与非品牌贸易市场之间;
C、与我们主要目标顾客不同,商品也不同。如:女装专卖店与鞋专卖店之间;
D、与我们主要目标顾客相同,商品也类似。如:品牌专卖店和百货商场、怡佳咏品牌女时装和白领品牌女时装之间。
当然,不同企业如果要做精细确切的考察,给决策者更多的变量选择,这就要求企业相关市场营销人员注意记录预选店面周围店面的以下这几个细节:1、对方来客周期数量,2、对方顾客购买单价,3、对方商品结构,4、对方顾客群体,5、对方店面面积,6、对方社会力量。因此,针对小商圈的店面周围店面笔者建议利用下图坐标进行分析。
上图坐标分析以顾客和商品为坐标,来对应预选点(店面)周围的每家专卖店,并把他们划分到各区域商圈中。在B和C两个区域商圈的店面都会增加我们预选点(店面)的客源基数,从而不断提升我们预定点(店面)的销额,在C、A两个区域商圈的店面商品因为与我方互补,所以都会促进我方预定点(店面)的商品销售,而在D区域商圈无论从客源还是商品这两个方面都对我预定点(店面)都没有提升作用。因此如果我们企业所预选点(店面)处于C区域商圈,那么这个店面就非常符合我们企业开店。
综上所述分析,我们企业在预选点(店面)的小商圈周围环境,如果发现周围大部分店面辐射都集中在C区域商圈,那么这个区域商圈是最适合开连锁专卖店的,如果集中在B区域商圈则是次之,再次之就是A区,如果是在D区域商圈则是不允许开连锁专卖店的。
三、分析预选店面的能见度与接近度
我们做完以上宏观的综合分析,现在我带着大家的思路来微观展开具体的连锁专卖店址选择。哪怕我们开店前做了大量的调研分析并慎重选址,但在具体选址实施中如果稍有不慎,还将会出现意外,并很可能带来巨大损失。
这是很直接、很细节问题,因为连锁专卖店址的确定就得出了两个结果,一是该店所面临的市场容量、顾客流量、人群结构、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将决定着该连锁专卖店面的直接经营状况;二是该连锁专卖店面进行装修、设计、产品搭配、铺货结构、导购员培训、产品存储等因素决定着资金投入很难再抽回。所以不管这个区域市场出现什么变动或政策如何计划,我们都将面对的结果是固定资产不可随意移动。
店址的优劣评估就是评价一个地点的好坏。那么我们先将拟定预选地点同商圈内其他地点的不同特定属性进行评比而得出量化结果,其评比参照的特定属性主要为能见度与接近度。因此想要确定具体连锁店址的服装鞋业、餐饮食品、家居建材、珠宝咖啡、家纺饰品等连锁经营为主导模式的企业就必须进行能见度与接近度的微观分析。
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两个关键词:能见度和接近度,这样才能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号入座。所谓能见度主要指拟定地点视野开阔,客流大,店面结构良好,店招、橱窗、海报、展示架、灯箱等广告道具允许安放,并能吸引眼球。所谓接近度主要是指消费者是否容易接近店面,尤其是造成人潮通行线断层的障碍物更是要注意;接近度是测量地点是否符合顾客容易接近店面的唯一准则。
笔者出差武汉指导分公司考察店面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要素的重要性。在武汉的文河路分公司拟定的店址面对街道没有台阶,但在文河街笔者看到两旁都是绿化带且有围栏、街道中行车速度快、人行道多是来往的自行车,而且门头展示被绿化带里的树阻挡住目标人群的视线,从而严重降低了该家连锁专卖店面的能见度与接近度综合指数。
当然,我们仅从概念的角度来理解还不够充分科学,因为不同的商业街道其结构也有所不同。那么笔者结合长期工作实践经验,曾采用一个市场调研表的记分方式,来对各项具体细分要素量化评估标准进行逐一筛选。如下表:
一、视野开阔指行人离店远处能看到店面的:4. 50米外看到的 3. 30-50米外看到的 2. 10—30米外看到的 1. 10内看到的
二、客流大指店前的客流量要占整个商圈客流量:4. 占商圈人流量的80%以上,3. 占商圈人流量的60%-80%,2. 占商圈人流量的40%-60% 1. 占商圈人流量的40%以下
三、店面结构良好:3. 店堂门面外凸(相对整条街) 2. 店堂门面直线 1. 店堂门面内凹3.店堂高度足够 2. 店堂高度一般 1. 店堂高度不够
四、店招:3. 展示面积大 2. 展示面积一般 1. 展示面积小
五、橱窗:4.展示橱窗2个以上 3. 展示橱窗一个,但面积大 2. 展示橱窗一个,但面积一般 1. 展示橱窗一个,面积小
六、宣传:海报(店外):2. 允许放 0. 不允许放展示架:2. 允许放 0. 不允许放灯箱:2. 允许挂 0. 不允许挂
七、交通便利:3. 位置选在街道的前端 2.位置选在街道的中间 1. 位置选在街道的末端2. 附近有公交停靠站 0. 附近没有公交停靠站
八、道路结构合理:3.店前人行道道路很宽 2. 店前人行道道路一般宽 1.店前人行道道路窄3. 店前人行道路面状况良好 2. 店面人行道路面状况一般 0.店面人行道路面状况一般2. 店前车行道有斑马线 0. 店前斑马线无斑马线
九、障碍物分析(店周围100米附近):有无封闭的草地
0.有
3.无有无有隔断栏的车行道
0.有
3.无有无垃圾收购站
0.有
3.无有无人为的隔离墙
0.有
3.无台阶数是否是在三级以上
0.不是 3.是
同商圈打分一样,各选项前的分数表示因素的重要程度。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4个点:一是超级点(
)----本商圈内众人瞩目的焦点,其能见度与接近度尤其突出,是整个商圈的绝佳地点;二是A点(
)----是商圈内众人瞩目的好地点,但其能见度与接近度不如超级点,但商圈中的位置比较优越;三是B点(
)----位于商圈中不太显眼的一般位置,在本商圈中有很多地点比它优越;四是C点(
)——比B点还差,但能见度和接近度相比AB更差。
综上所述总结,笔者曾就职公司选择连锁专卖店一般是选择A点位置或更好超级点,B原则上不能开(如开店须用其它策略进行指导,在此不在展开),C点则决不允许开店。
在能见度和接近度这个选址指标上,一些品牌企业相关部门操作的得当都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有一些品牌企业相关部门因为操作不好或根本不懂评估,特别是选择了部分“商业死角”,至使其连锁专卖店最终关门。
四、财务状况的风险评估分析
要开连锁专卖店的服装鞋业、餐饮食品、家居建材、珠宝咖啡、家纺饰品等连锁经营为主导模式的企业或个人,在完成连锁专卖店面商圈分析及具体店址定性定量研究后,笔者根据长期营运管理工作经验,建议大家对店面进行相关数据预算及费用分析。首先是连锁专卖店面的相关营业额(一年为期)预估;其次是新开店面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与一年的利润预估。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具体的探讨一下。
1、预估营业额
连锁专卖店面营业额预估方法常用的是比较法。即在商圈调查和店址分析后,选择相似的连锁专卖店进行比较,预估新开连锁专卖店每小时、每天、每周的营业额情况,然后再分析季节性和节假日的营业收入差异,最后预估每月的营业额。另外还要考虑本店面的增长率和预估未来几年的销额。如果基于市场发展和竞争的需要,企业或个人计划在同一个区域市场内开出多家连锁专卖店的话,这还必须考虑新店对老店面的销售与定位影响。
笔者在此举个实例,根据成都春熙路A品牌女装的新店销额预估,结合A品牌女装当前的新店场效和本商圈内其他竞品品牌女装的场效,综合分析见下表:
从上面列表可以看出,在成都春熙路商圈几个主要品牌女装的连锁专卖店面场效A品牌的最高,B品牌的最低,综合场效平均值为3.44万/年/平方米。那么我们取综合平均值和A品牌店面的平均场效3.95万/年/平方米为依据,就可以计算出面积为69平方米的店面第一年的销额大约能达到237.5万元。
2、投资风险分析
开连锁专卖店的企业或个人,还要必须掌握所设店面整年下来的各项费用,笔者根据以往营运工作要求与经验,设计出了如下连锁专卖店的风险评估表:
五、其它部分连锁专卖选址要点
(一)、好连锁专卖店址选择原则
1、拐角店面的选择
拐角地带由于人流量的聚集容易形成拐角现象。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拐角地带优势,把橱窗、门面等要素充分向顾客展示并吸引并导入店里。
2、三角地带的店面
跟拐角地带的店面一样,三角店面也是好的店址候选。但在确定店址之时则要重点分析三角地带的人流量大小,把门朝向人流量大的方向,橱窗设计在人流量较少的方向,以免造成好地段的资源错位。
3、同行品牌聚集地
同行业品牌聚集地也是店址选择的好地带,虽然选择在该地段竞争激烈,但由于产品的数量、结构丰富性,也会极大刺激消费者的聚集,从而加大销额上升空间与增加该市场容量。就象很多城市的商业街一样,产品品牌销售竞争异常激烈,但同时销额也是很大。
4、选择商业活动频繁地带
由于商业活动的频繁,也会聚集大量的人口和购买力。
5、住宅区密集地段
由于住宅区密集,人口多、结构多层次、同样拥有足够的购买能力。
6、人流量大的街道
人流量大的部分街道也是我们连锁专卖好店址选择的的意向。
(二)、差连锁专卖店址淘汰类型
1、店址位置处于上坡地段的店址不宜选择。
2、店面与街道的跨度过高的店址不宜选择。
3、朝向不好的店址不好选择。如在南方,朝西的店面夏天中午时刻容易遭到太阳暴晒,开空调则增加成本,这对顾客进入流量影响很大;在北方,朝西北方向的店址最好不选,因在冬天容易受到寒流影响(以上方法仅作参考)。
(三)、商场连锁专厅评估选择
商场连锁专柜或专厅与专卖店的差异性较大,具体表现在下因素:
1、商场专柜或专厅的营运督导工作更多需要配合商场的统一管理,如统一促销、商场内配导购员等;而连锁专卖店则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2、商场专柜或专厅的经营具有不稳定性,如每隔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都要按照商场要求进行商品调配或位置更换,有的货品调配幅度高达30%—50%,位置一动基本上就很容易出现亏损;而连锁专卖店只需按照店面合同期限自行科学调配货品,且位置非常稳定。
篇10
作为H&M大中华区总经理,上任后的4年时间里,他把这家来自北欧的快时尚服装品牌在中国的门店数量由115家变成了383家―是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早1年进入中国市场的ZARA的两倍以上。
“虽然H&M目前规模最大的市场还是德国,但我毫不意外可能很快就是中国了。”Karl-Johan Persson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是H&M创始人的孙子,也是集团现任的全球CEO。Karl-Johan Persson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斯德哥尔摩和伦敦,这两个城市分别是H&M及其旗下品牌COS的设计中心。4年前,也是在他上任之后,Magnus Olsson从英国调来负责中国市场,启动了H&M在中国加速开店的马达。
从2007年4月在上海淮海路开出中国内地第一家门店以来,H&M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将满10年。今年11月,KarlJohan Persson来了一趟上海。公开的日程表上,他此次中国行将处理包括巡店、重新讨论是否进驻天猫以及明年上线的会员系统等事务。
在Karl-Johan Persson到来之前的3个财季,中国市场提交的财务数字都不够好看:2016年第一季度,H&M集团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只同比增长了7%,这个数字在2015年之前都是20%以上,高峰期曾达到50%;到了第二季度,H&M的中国销售总额甚至下滑了1%,这是它进入中国10年来的首次,并且这个成绩还建立在不断有新店开出的基础上。
同时,Karl-Johan Persson从H&M全球看到的数据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2016年的前三个季度,尽管销售额仍维持了个位数的增长率,净利润却在下滑。
Karl-Johan Persson对此给出的解释是暖冬效应。“去年欧洲8月到12月非常热,所以我们在今年第一季度末的时候说盈利下滑是因为天气原因。天气确实能在短时期内对生意产生影响。”Karl-Johan Persson说。
对于欧洲和亚洲大面积的暖冬让H&M原本为冬季设计的上千款冬装都成了存货,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是:“只能说H&M的供应链还不够快。”对比核心市场同样在暖冬欧洲的ZARA,后者仍然维持了同期净利润增长。
“人们经常拿我们跟ZARA比速度,其实我们也能3到4周交货,甚至更快。如果我们愿意,完全可以做到,这取决于生产的产品系列。”Karl-Johan Persson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自己并不是很愿意H&M被贴上快时尚的标签,每次需要用这个词的时候,他都不把它跟H&M放在一个句子里。
但无论如何,快,是以H&M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一个难以绕过去的最重要的品牌特征。过去这10年,它们正是以低价、时尚、每周更新这套商业模式横扫全球服装市场。从欧洲到北美到中国,从低价的美特斯邦威、班尼路、ONLY到更高价的Esprit、维尼小熊……几乎所有原先躺在百货公司里的服装品牌都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先后破产、出售或被迫转 型。
如今10年过去,经历了高速增长的H&M也来到了一个关口。不管这位家族第三代领导者愿不愿意承认,H&M在中国最好的时光可能已经过去了,而2015年年底的这场暖冬销售不利,恰好折射出H&M现在面临的问题。
时间倒回到2015年年末,所有服装品牌都在为天气焦灼,H&M可能是其中焦虑情绪最严重的公司之一。
按照计划,这一年10月,生产好的冬装就分发到H&M的全球门店了。无论零售店开在欧洲、香港还是沈阳,同一时间,H&M全球所有门店里80%的货都一样,只有20%的商品是应对当地差异化需求准备的。差异化需求包括设计偏好,也包括气候因素―欧洲和沈阳进入冬天的时候,香港可能还是夏天。
这意味着对香港而言,每逢季节交替,就差不多只有20%的商品是适销的。赶上暖冬,欧洲或者中国北方市场则有80%的商品都是不适销的。
但想要从供应链源头解决这种产品适销问题几乎不可能,因为“整个设计一年前完成了,生产也在半年前就结束了”。一位在快时尚领域有多年代工经验的服装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外界常常想象,快时尚品牌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就能完成一批货的设计和生产,但真实的运作流程其实是:品牌出设计图或提供样衣之后,打样需要花掉一两个月。而且所有的面料基本都要从纱线开始,基本款的面料准备需要一个月,水洗面料则需要翻倍的时间。
之后才是成衣生产。寻找多个代工厂报价后,按照生产质量、价格、能完成生产的周期三要素匹配代工厂。因为量大,生产环节持续的时间最久。为节约成本,H&M选择的不是陆运就是海运,一批货从亚洲到欧洲通常要在海上漂20天左右,清关、查货再花上十多天,货要一个月才能进当地大仓―要分发到零售门店,还要再花费几天时间。加上前端的设计,整个过程通常在一年左右。
而我们之所以每周都能在快时尚的门店看到“新货”,是因为生产完成后,买手会控制发货节奏,这是整个行业通行的做法。假如秋冬有1000个款式,大概就会采用5月发200款、6月发300款、7月发500款的分批方式发货,以此制造每周都有新品上市的表象。
自建工厂也不能缩短交货时间,因为没有一个工厂可以生产全部的产品。皮衣、连衣裙、羽绒服、T恤……不同衣服需要的工厂各不一样。同样是连衣裙,冬天穿的厚连衣裙和夏天穿的薄连衣裙也需要不同的工厂生产。而每个快时尚公司每年的产品类型有几千款。ZARA传说中的自有工厂其实也数量不多,它们的产量占比很小。
“对于比较流行时髦的产品,我们的生产周期会比较快。但大部分时候,生产周期比较平衡。”Karl-Johan Persson说。
也就是说,所谓“快时尚的‘快’并不是快速生产,而是快速运营。在零售的时候把货从仓库往门店调,从南往北调,或从东往西调。”H&M南京西路门店的楼层经理Yuki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H&M创立至今,针对供应链的策略一直是不自建工厂,但自营零售门店和自建物流系统。买手们每天都会看当地各门店的销售数据,当需要上新货,或需要给个别门店补货调货时,他们就会给仓库发出指令。次日凌晨,H&M的货车团队就会穿梭于各门店送货,赶在营业时间之前把这些衣服放上货架。相较而言,优衣库和无印良品没有自己的物流,它们把商业模式的重心放在了独特的设计上。
H&M并没有透露它在今年上半年是如何运用这套物流系统解决货不适销问题的。“我只能说调货这种事每天都在发生,是我们很常规的事。”H&M中国生产办公室总经理Irmgard Fischer说。
但这种调货显然没能解决问题。销售额同比增长率在第一季度降为个位数后,第二季度索性变成了负数―进一步恶化了。
调货不管用的时候,终端门店还能做什么来改善销售呢?同样的暖冬,ZARA也度过了异常繁忙的一段时间。
因为顾客不进门,成都一家ZARA门店的店长每天都忙于陈列,“无论模特身上的、墙上挂着的、衣架上搭着的,还是台面上摊着的,都做了搭配。”这位ZARA店长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在ZARA,店长需要亲自负责陈列,而部门经理及以上职级的人也必须懂陈列。每季产品出来,模仿了哪些大牌、哪些元素流行,都会有系统的培训资料,他们必须把这些消化了解后通过搭配展示出去。
根据她的经验,顾客到店里买衣服时多数时候是成套买走的。她讲不出其中的道理,但是发现这种销售策略的确奏效。暖冬期间,她和部门经理花在陈列上的心思也会更多,周末时甚至每两三个小时就要去给模特换一次。一周下来,她还会和部门经理坐在一起评议,看哪些搭配的销售结果最好,之后在新的搭配中再改进销售效果不够好的搭配。这些努力让她稳住了店里的营收。
但H&M的运营系统并不要求店长操心陈列。在H&M,店铺陈列是一个独立的职能分支,每家店都设有专职的视觉陈列师,负责橱窗、模特到货架搭配,其工作只向上一级陈列负责人汇报。有新货到店,都是由他们把衣服放上合适的货架,其他店员只需把要补货的商品放到货架的老位置。
关于如何搭配,这位陈列师和其他门店的陈列师会定期从区域、全球陈列负责人那里收到指导信息。这些信息并不会规定每套衣服如何搭配,但哪些衣服必须穿到模特身上是规定好了的。
换言之,H&M的店铺陈列并不需要对销售负责,所以陈列自然也不会跟着销售现场的需要做改变,除非模特身上的衣服断码了才会被换下来,不然,它们始终维持着两周更换一次的节奏。
同时,计算初始发货量的策略也是H&M难以应对变化的障碍之一。一款衣服,ZARA小型门店的初始发货量可能只有一套尺码齐全的货,卖完就没了。这既能降低库存风险,又可以潜移默化推动顾客快速下单。H&M当然也会考虑消费者心理,但它更希望给顾客提供足够多的尺码选择。所以,它动辄就给一家门店分配三四十件的同款衣服。暖冬销售不畅时,它们就变成了库存,并让门店看起来很乱。
“ZARA更善于收集和使用顾客数据做决策,H&M只是看起来像快时尚,其实是个传统的服装公司。”欧睿咨询的服装及球鞋分析师Bernadette Kissane对《第一财经周刊》评论说。
ZARA因为有更灵活的门店应对机制,而把暖冬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小。但如果将这场生意危机完全归因于H&M不够“快”或运营不够灵活也并不确切,H&M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其实始终严格而审慎,但也因此导致了更多问 题。
“快时尚的衣服穿两次就变形了,显得很没有质感。”李欣芮说。她是上海一家国企的项目经理。7年前,她大学毕业,购买衣服的渠道从淘宝、百货公司开始转向快时尚。H&M曾是她经常光顾的品牌之一,“门店的灯光都打得很亮,衣服款式多,价格却不高,简单T恤几十元就能买到一件,牛仔裤也常常只要199元。”
《第一财经周刊》就公司人对H&M品牌印象的一份问卷调查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在我们收回的1424份问卷中,有51.5%的调查对象认为H&M“设计一般,质量也一般”,认为H&M够便宜的消费者为24.9%。
低价的确是H&M尽力保证的品牌要素。为做到低价,H&M不向任何供应商采购设计,而全部使用自己的设计师。在每个区域,H&M都设有零售办公室和生产办公室,后者负责在当地寻找合适的代工厂并管理它们。人工成本低的亚洲是H&M最大的生产基地,75%至85%的服装都在这里生产,其中不止包括基本款,还包括面料、工艺更复杂的Trend系列。按H&M的说法,它会考虑本地零售市场的需求,在生产环节“做一个很好的混合”。
这可能没什么特别,所有的快时尚公司差不多都是这么做的。不过,H&M会在此基础上更节约。
“同样一件衣服,H&M愿意给的采购价比ZARA大概低20%。”上述服装业人士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曾为ZARA、C&A等快时尚品牌都做过代工,也曾拜访H&M洽谈合作,最后因对方开出的采购价低到难以承受而放弃。他告诉《第一财经周刊》,H&M的供应链正在向东南亚转移,采购办公室因此已从上海迁往香港。
相较于ZARA,H&M更倾向于使用低成本面料,它直接决定着一件衣服的成本。“面料等级提高的话,加工工艺就要提高。比如生产白色衣服,普通棉花发黄,车间不够干净也没关系,但如果要用特别干净的棉花做衣服,车间得干净、工人的手不能脏、操作的时候衣服不能着地,对车间环境、工人的要求都高了,整体采购成本就会提高至少20%左右。”上述服装业人士说。
生产完成后,同样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H&M的物流流程中并没有让货到总部转一圈的环节,它直接让工厂在生产完后就发货到各销售区域的大仓。而ZARA为了保证货品的分发最大程度地接近销售时机,会要求全球所有代工厂把货全部打包,或陆运或海运至它在西班牙的总部,然后再空运分发到各零售市场。
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最终都会体现在产品定价上。H&M定价最高的Trend系列与ZARA价格相当,占比更大的Everyday和Basic系列则低30%左右。
低价最初的确吸引到了一线城市的李欣芮们,也帮助H&M进入了比ZARA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郊区―在这里,低价是打开市场的头把钥匙,定价更高的ZARA并不敢轻易在这些地方开店,而H&M不断独揽当地热衷快时尚的消费者。
但10年过去,市场已经发生了太大的变化。
“消费者们变得更加富裕和精明,相比之前买大量便宜货的行为,他们现在会减少购买数量,但选择更昂贵、质量更高的服装产品。”管理咨询公司OC&C在一份关于2016年服装零售的调查报告中称。
李欣芮是其中的代表。她目前30多岁,工作职位有过两次晋升后,需要跟客户打交道的场合变多,怎么穿衣变成敏感问题。“很少能在H&M找到适合的衣服了。”她说。
房地产顾问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提供的数据也能与之相印证:高峰期时,H&M在上海的单店营收能达到每月1000万元左右,现在已降了一半。
面料问题只是李欣芮不再选择H&M的原因之一,另一个让李欣芮远离H&M的东西是设计。
和同样来自瑞典的宜家一样,H&M也是按照“为所有人而设计”来规划产品系列的。无论男装还是女装,都被分为Everyday日常系列、Trend潮流趋势系列、商务系列、青少年街头系列和运动系列,以及童装。
Everyday系列的意思是“日常穿着”,设计风格追求的是“安全”。在每家门店,这个系列都是重头戏,它们占据了每家门店刚进门的黄金陈列位置,同时产品数、陈列面积都是最多的。以女装为例,大概一半的面积是属于Everyday的。
要寻找今年最流行的天鹅绒、百褶裙等时尚元素,你得去Trend系列中找,它在H&M所有系列中设计最大胆,这个系列单独拎出来跟ZARA有点像,但在货最齐全的上海南京西路店,它的产品数量也只是这家门店的1/10。如果一个门店的面积太小,或者H&M判断周围商圈没有合适消费人群,这个系列就会被拿掉。对H&M而言,这意味着灵活性。但要应对类似李欣芮这样越来越有设计要求的消费者,这种灵活性并不够。比如,很少有人能感受到H&M所谓的“个性”和“多重风格”。
自2004年起,H&M开始在全球寻找知名设计师合作设计服装,并在产品中尽量体现这位外部设计师自己的设计风格,创造一种平价购买大牌设计师作品的消费方式。Karl Lagerfeld、Versace等都曾与H&M联手过。今年上阵的是创立Kenzo的日本设计师高田贤三。
Karl-Johan声称,H&M做这个系列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给消费者一些特别的东西,给他们惊喜。“强调我们希望每天给消费者带来惊喜。”他说。
但这家公司并没有在中国市场主动推广这个系列。2016年的H&M与Kenzo联名款系列后,设计师只是带着穿了联名款的模特在纽约走了个秀。Karl-Johan Persson想要的品牌效应可能只停留于时尚敏感圈。
这种大胆设计也没能延伸到H&M的常规产品中。看到H&M今年的联名款后,Bernadette Kissane给出了“一日设计师”的评论。
对于设计问题,Karl-Johan Persson的父亲曾认为买手制能解决。这一机制要求设计师负责设计产品,至于决定要哪款设计、哪些款下多少订单、选用什么面料、产品交给哪家公司做……都是买手说了算。后者是常年在时尚圈、秀场以及各地市场穿梭的一群人,与伏案画设计图的设计师相比,买手被认为更懂如何在时尚和市场需求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ZARA就是这么做的。 H&M集团2011年至2015年度全球财务表现 H&M集团2011年至2015年度中国财务表现 H&M集团2016年前3个季度全球销售数据 H&M集团2016年前3个季度中国销售数据
但很长一段时间里,买手这个角色在H&M并不存在,什么设计可以进入订货、生产流程,是总设计师说了算。2002年,H&M决定把一部分“设计成果在市场上表现不错”的设计师“提拔”为买手,之后,这些设计师开始学着“当”一个买手,走出瑞典探访时尚之地,决定哪些设计进入生产流程,从区域市场的买手那里收集订单需求,并听取当地市场对设计的反馈―但他们本身还是有自己的设计偏好。
“如果设计不对味儿,叫买手改变是容易的,叫设计师改变并不容易。”上述服装业人士说,他认为设计师品牌肯定应该以设计师为灵魂,但商业公司不应该是这样。生意同样陷入困境的Gap正在转向于认同这一点。前后换了多个设计总监仍未能挽回业绩后,上个月末,Gap首席执行官Art Peck反思称:“零售商应该更多关注数据,至少将数据和设计同等看待。”
Karl-Johan Persson也承认H&M需要在设计上投入更多,但他提到的不是“真正的买手”的问题,而是重新回到设计师。“如果直接把一件衣服丢给供应商去模仿着生产,是会快,我们也有些产品是那样做的,但是我们想有个平衡,要做自己的设计,这个过程是慢的,但对长期有利。”他说。
和父亲以及祖父一样,Karl-Johan Persson身上存在设计师情结,COS就是他在2007年创立,拥有独立于H&M设计师团队的品牌,目标客群是对时尚有兴趣,并希望拥有造型个性、品质更好的消费者。这多少意味着他在H&M品牌上追求“为每个人而设计”的目标不够有效。
Karl-Johan Persson并非不想让公司变得更懂消费者。在H&M,他要求每个员工每年在门店工作两天―高管也不例外―以观察和倾听消费者。他此次到访上海的行程之一,就是造访H&M南京西路旗舰店。 H&M的多品牌战略
在他到来之前,这家3层楼的门店刚刚完成了重新装修,用装饰性灯具代替了直接镶嵌在屋顶的LED,光的颜色和亮度都没有变,仍然是模仿日照的白光。楼梯的墙壁由手绘木板改成了镜子,把屋顶的光反衬得更亮。在日照时间短的瑞典,这样的装修方式是受欢迎的。但在中国,“像超市,不像精品店。”李欣芮说。
因为语言不通,Karl-Johan Persson并没有当体验店员。过去10年,来自李欣芮们对H&M生意的不同看法其实极少传到这位全球CEO的耳朵里。他更多只能通过最后的销售数字了解这个市场。
不过,他并不打算从根本上改变这家公司。“我们的商业模式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都可行,没有太多公司能做到这一点。”Karl-Johan Persson说。H&M近期的一个计划是变得更本地化,比如调整产品以更适合亚洲市场的需求。不只是尺码,而是看能不能在流行趋势上做得更多,类似2015年春节时曾针对中国市场推出过的新春系列,主打红色。
同时,Karl-Johan Persson称,H&M正在研究更数字化的课题,包括如何更灵活地安排销售季、如何用更好的方法分发商品,以及向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最后一项,他指的是将于明年在中国落地的客户忠诚度计划,也就是会员制度。它被期望帮助H&M“了解什么样的顾客买了什么商品”以及“有针对性地促销和奖励”。至于实际能对H&M生意模式的改进起到多大作用,这很难说―2014年冒着损失线上销售额的风险选择自建网店而不进驻天猫,想的也是“灵活性”和“接近消费者”。而实际上,其网站提供的购物体验并不理想,我们问卷调查中有51.7%的消费者认为购物体验一般,还有25.1%的消费者从来没有体验过。
在中国市场,H&M更明确的目标还是继续开店。每年新开15%新店的计划并没有因单店营收的下滑而改变。
在Karl-Johan Persson父亲掌管公司的时代,H&M的创始人,也就是Karl-Johan Persson的祖父也曾质疑公司的扩张政策是否冲过了头,他问过Karl-Johan Persson的父亲:“为什么你要这么急 ”Karl-Johan Persson的父亲回答说:“当你正炙手可热时,你不能停下来让热度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