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30 23:5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是通过电子邮件访问的形式展开调查的,调查我所熟知的在校大学生,包括经济与非经济专业在校的专科学生,用发送E-MAIL的形势,发放问卷30份,收回28份,问卷有效率93.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及开放式问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据调查发现,我的那些同学对此很感兴趣并积极的完成问卷,说明他们也想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就业基本情况,审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调整心态以便顺利就业。
对电子邮件反馈信息的评析
(一)就业意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自主创业”,这选项占11.8%,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自己独立创业,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可以相当的解决一部人的就业问题,如果国家在这方
面给与关注,将很大程度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究其原因:
1.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
2.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3.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独立自主的选择创业。
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不少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二)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篇2
>> 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经济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性 河北省经济结构调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 浅析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浅析就业信息采集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知识结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信心的影响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发展对河南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浅析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西安市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的模式分析 浅论高校共青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04-12.
[2]吕西忠.三维视角下就业力与结构问题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58-259.
[3]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EB/OL]..
[4]吴建伟.河南省高校专业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J].科教文汇,2013(1):40-42.
[5]高振强.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内涵、模式及原则[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22-127.
篇3
引言
昆明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近六年保持了相对稳定学生就业率,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1999-2009年为我国水电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水电工程技术人员需求远大于供给,基于此全国各大高校纷纷设立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专业,培养出大批该专业学生导致该专业大学生过剩。自2009年大中型水电项目筹建和在建项目缩减,中水各工程局也逐渐将市场由原来的水电建设为主转向工民建和其他市政基础建设,华能集团、金沙江中游公司等业主单位、各大设计院、科研所招聘水利水电工程毕业生也逐年减小[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依托水电施工和设计单位为就业主体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于2010-2015年连续6年对昆明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本科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就业去向、职业取向、期望薪资等方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发现问题,为今后的招生规模、学生培养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探索解决思路。
1样本研究
在2010-2015年,课题组选取昆明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简称昆工水电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6年共调查本科生845名。样本情况详见表1。
2调查结果
2.1就业去向
①工作落实率。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昆工水电毕业生毕业时的状况,本次调查将近6年的就业状况分为4类:1)已经签约;2)升学、出境;3)自主创业;4)未就业。2010-2015年,昆工水电本科毕业生签约率呈整体下降趋势,尤其是近4年下降明显,而未就业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表2)。这说明水电行业整体处于下坡趋势对水电本科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很大、直接的影响。自主创业一直未实现“零突破”,体现出水电本科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较弱。②已签约毕业生去向。第一、按就业地区划分。近6年,已经签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排序为西部、东、中、北部地区,留在云贵川等西部地区工作认识毕业生的首选。纵向分析发现,到西部地区就业毕业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10届的97.66%下降到2015届的80.00%,而到中、东、北部地区就业毕业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分别由2010届的0.78%、1.56%、0.00%上升到2015届的4.14%、11.03%、4.83%,其中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增幅最大,6年间增长了11.03%;在2015届到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稍微有点下降,但近6年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表3)。第二、按就业地点划分。近6年,已经签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地点排序依次为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大城市、省会以下中小城市、乡镇、农村。到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大城市就业仍是学生的首选,但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10届的70.31%下降到2015届的47.10%;相应的到省会以下中小城市的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由2010届的25.00%上升到2015届的43.15%,增长了18.15%,增幅较大;到乡镇、农村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较低,且变化不大,尤其是到农村就业的毕业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表4)。第三、按就业单位性质划分。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事业单位是水电毕业本科生就业的主渠道(表5)。尽管在排序上稍有变化,到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逐年下降,到私有企业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另外到事业单位、升学就业的比例波动较大。
2.2职业取向
①择业时考虑因素。通过对水电专业毕业本科生择业时考虑的因素进行调查,6届毕业生在选择个人职业时考虑最多的是“个人是否适合该职业”,“薪酬收入”,“个人今后发展”和“行业发展前景”各因素排序在近6年内是比较稳定的。6届毕业生对比,考虑“薪酬收入”和“行业发展前景”的比例是逐年增加的;考虑“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比例逐年下降(表6)②理想工作单位。通过对水电专业毕业本科生择业时理想工作单位进行调查,6届毕业生理想工作单位排序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排序在近6年内是比较稳定的。6届毕业生对比,选择“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比例是逐年增加的;选择“科研机构”的毕业生比例较为稳定(表7)。③自主创业的意愿。通过对水电专业毕业本科生自主创业的原因进行调查,2010-2015届毕业生有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感觉“创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工作时间自由”和“偶像崇拜心理”排前三位,其中“偶像崇拜”占有很高的比例,而且呈上升趋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被迫创业比例逐年增长(表8)。
2.3求职指导与信息
就业指导。根据问卷调查,从就业指导内容上看,“就业面试技巧指导”一直是毕业生最需要的,但所占比例在逐年下降,由2010届的46.09%下降到2015届的23.97%;而“行业形势发展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2015届比2010届分别高出11.86%、10.49%(表9)。②就业信息。“学校、学院就业部门”、“老师推荐”和“招聘会、双选会”是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最主要的渠道,6年的排序比较稳定。近6年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获得就业信息的毕业生占到70.00%以上,最高的一年2010届有82.82%的毕业生通过上述三种方式获得就业信息(表10)。
2.4期望薪资
期望薪资是指求职者在应聘时预设的一个最低“工资水平”,当单位给出的工资水平低于期望薪资时,一般求职者会拒绝接受这个职位[4,5,6]。分析6年来调查问卷,本科生择业时要求的期望薪资呈上升趋势,2015届较2010届高471.19元。不同性别、不同就业地区、不同就业地点的毕业生最低期望月薪存在差异。男生期望薪资高于女生;就业到东部地区毕业生期望薪资高于中部、北部、西部地区;就业到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大城市毕业生期望薪资高于省会以下中小城市、乡镇、农村;当期望薪资达不到个人要求时,愿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期望薪资人的比例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说明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门本科生愿意根据就业市场的要求来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表11)
3结论
第一、水电毕业生就业率相对稳定,但下滑趋势明显。高校应主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走出行业局限、面向相关新兴行业就业。第二、毕业生眼界不宽,扎堆严重。学生就业仍偏向于中、东部地区,省会城市以及国企,传统水电行业,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薄弱。高校因引导学生分层次、分类就业。加强职业生涯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树立学生正确就业观;做实国家“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专项工作,扎实推进学生到基层就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引导,大力扶持,鼓励和帮助毕业生自主创业。第三、毕业生对个人待遇过于看重,个人职业取向太过功利,超前意识不够。对于高校,要合理引导,告诫学生要结合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来理性看待薪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第四、有70.00%以上的水电本科毕业生需要学校、学院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单位引导作用还应继续强化,形式也应该紧跟社会发展,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云南鲁地拉水电站投资219亿,闸门突然被冲走损失6亿[N].云南新闻网,2014(3).
[2]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R].昆明理工大学就业中心,2015(12).
[3]麦可思《2015大学生年度就业工作》[R].麦克思研究中心,2015(11).
[4]孙百才.甘肃省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2007-2010年)[J].中国高教教育,2011(2).
[5]李可,顾志勇.苏州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4).
篇4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特征;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2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学毕业生规模急剧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与挑战。高校贫困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在就业过程中总体处于弱势地位。有关调查显示:高校贫困生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签约时间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岗位也明显偏差。贫困大学生如果能顺利就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生存问题,而且能够负担起整个家庭的生计,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也非常重要。从贫困生的就业现状探究就业难的因素,提出可行性对策,继而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实现就业。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2008年公布的《中国优秀贫困生调查报告》[1]表明:“我国在校贫困生比例为20%,特困生为5%-10%左右”。对许多处于社会较低阶层的家庭来说,子女上大学不仅意味着未来经济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对精神满足和获得社会尊重的追求。基于此,这些贫困生家庭在“读书改变命运”的感召下,不惜倾家荡产,靠接待资助子女完成学业。但不仅上学期间花费大,而且择业过程花费也较大,这主要包括通讯费、制作简历费、交通费、自我形象包装费、培训费等,已成为贫困生的另一个经济负担。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调查表明:“有43.5%的在校生求职花费在600元以上。”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生更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便早日获得经济报酬,回报家庭。他们希望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但就业难的现实,使求职成本不断攀升。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呈现出的特征
首先,目前高校的就业观教育在内容上侧重如何降低就业期望值,以尽快找到工作岗位,造成有些贫困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长远发展,急功近利。贫困大学生在面临直接就业、继续深造或自主创业的三重选择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直接就业。调查表明,即使是在考研热持续升温的大趋势下,应届毕业贫困大学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大学生低40%左右,选择自主创业的贫困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2]。
其次,贫困大学生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较非贫困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有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是债务,贫困毕业生迫切需要找到有较好经济收入的工作,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所以,不少贫困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他们希望到环境好、待遇高的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工作。但实际上,贫困大学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
再次,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英语水平、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欠缺。贫困大学生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弱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所以,自身综合素质欠缺、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人为地缩小了就业的选择范围。
最后,贫困大学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范式:一部分学生为“先行者”,认为自己无所依恃,早早活跃在双向招聘等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有接受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就很快签约,这种情形常见之于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但这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自觉条件较差的贫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害怕竞争,怯于表现,遇到挫折时心理难以承受,容易产生悲观情绪,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所适从,消极应对,坐以待“毕”,无形中增大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三、导致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造成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整体就业形势压力大,人多岗位少
从我国劳动力的总体需求来看,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严峻。各机关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面临着精简机构,人员淘汰的压力,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十分有限。据统计,未来5年,全国将新增城镇就业人口4500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每年将达800万到1000万人,城镇下岗职工还有400万人需要就业。
2.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薄弱,职业生涯教育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普遍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师资和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业指导还是遵循以前的咨询、签协议等事务性工作,这势必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3.主观因素:贫困生的自身因素
(1)教育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一般化。大多数贫困生来自于边远山区,教育基础本来就较弱,加上部分贫困生为学费和生活费,而到处奔波,很难安于学习,学习成绩一般者居多;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常常占用正常学习时间自学其他专业课程,结果造成自身专业成绩不理想[3]。
(2)综合素质欠佳。许多贫困生把时间和自尊压在了学习上,想在学习上战胜别人,出人头地,很少参加其他活动,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差,影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一些贫困生认为社会分配不公平,存在抱怨心里,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感到无所是从,紧张压抑感和矛盾感就更凸显出了激烈化,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
四、政府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
政府应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充分认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着力完善贫困生助学政策、制度。助学贷款制度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方式。而建立和完善助学贷款制度首先是一种政府行为,应该由政府出面牵头,统筹安排,以规则、条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切实保障银行的积极性与工作有效性的前提下组织银行具体实施。建议依照教育和经济规律,根据大学生需要设立不同种类的贷学金,扩大贫困生贷款的比例和额度;改革借贷方式,充分考虑学生中途突遭变故及继续深造的可能性,允许多次借贷;延长还款年限,允许贫困生在本科毕业后10年内以按揭方式还款。同时,积极促进大学生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建议由教育部门组织专门的咨讯公司参与建构学生个人信用信息系统,这对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将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尝试。
五、高校应增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
鉴于高校贫困生体现出的贫困性,脆弱性,弱势性、自卑性的四个典型特征,并且表现出交际能力较低、竞争心理较脆弱自卑心理较突出的情况,应从教育层面,做好以下几点:
1.诚信教育。
目前,高等学校中间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拖欠应缴学校的各类费用以及不按时还贷。2003年,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数据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已毕业学生的失信行为,大大影响了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导致出现全国助学贷款大面积停贷的现象。诚信的缺失来源于道德知识与价值的背离、道德认识与信念的背离。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主观的努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需通过加强诚信教育来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推进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
2.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是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4]。美国心理咨询专家卡可夫(R.R.Carkhuff)说:“咨询是生命的流露”。浙江大学和温州医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前者借助的是强大的经济和管理力量,后者借助医学院特有的优势,配备了医学专家坐诊咨询,每天有教师坐班,并做专场心理健康讲座,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工作,对帮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温州医学院就有一经济困难学生,成绩很好,但由于身体原因,缓考而得不到奖学金,受打击而一度产生自杀倾向,通过心理健康医生的咨询和教育,已正确面对挫折;许多心理自卑,不合群的学生通过辅导员、心理健康中心的帮助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其他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做得相对落后,心理健康咨询室在一些学校仅仅是装装门面,比较形式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一位教授说过:“解决贫困生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这是影响人的生命最根本的东西。”相对于物质生活的贫乏,贫困生心灵上的孤独和困苦让人们更为揪心。助贫工作不仅是学校与学生之间货币和物资的给予,同时应成为精神支持和价值观输出的过程,成为密切学校、学生关系和沟通师生感情的过程。
3.自立自强教育
贫困大学生要真正解决自己面临的暂时的经济困难,需要发挥自强自立的精神。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们必须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自己所选择的,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经济独立,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家庭和社会。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主体功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和自信意识,发展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对此,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出台了积极的措施,推动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浙江大学在资助执行过程中遵循三个原则:鼓励先进原则,有困难先贷款原则和有限资助原则,学校尽管有较充裕的资金,但不主张对学生给予全额无偿资助,而是要求学生申请贷款来交学费,生活费上给予直接资助,破除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在各高校都成立了“爱心”基金,即大学生从承诺从’爱心‘基金里获得的资助,在毕业后要全额返还,或捐资扩大基金数额以资助更多的贫困生。利用这一方式,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得到政府、学校和他人帮助的同时,奉献自己的爱心,回报社会,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中国优秀贫困生调查报告》,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2008.
篇5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观念;就业困难;郊区办学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分析
(一)地区因素
地区因素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体来讲,地处市场化水平和经济增长水平相对较高的公共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大学学生就业机会偏多,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偏远郊区大学学生的就业机会偏少。就上海海洋大学的实际情况,学校地处东海边,远离市中心80公里,平时读书尚可,而针对学生平时的社会实习和出去应聘就帶来极大的不便,据调查显示,有80%的应届毕业学生感到地处郊区大学给找工作帶来不便,特别是100%的非上海籍学生感受尤为强烈。同时用人单位对地处郊区大学的毕业生平时的实习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满意度下降,直接影响用人单位的聘任程度。
(二)单位因素
(1)单位性质。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报考国家公务员人数都呈上涨趋势,2011更是达到90多万,而其中有将近六七成为应届生。而对大学生的随机调查也显示,有近80%的毕业生选择报考公务员,倾向于到国家机关工作。同时国有企业也是大学毕业生热衷的用人单位,将国有企业作为其考虑的重点。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对单位性质是非常看重的。
(2)行业和领域。就业单位所处的行业也是大学生进行就业决策时考虑的一个因素。根据麦可思对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毕业生求职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信和电子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文化教育和娱乐业,建筑业和制造业。
(三)经济因素
(1)薪资待遇。薪资待遇水平是大学生进行就业决策时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因素。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作为初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其薪资水平的预期和实际的差距会对职业选择产生深刻的影响。
(2)社会福利。此处的社会福利主要是指用人单位所提供的保险,也就是我们通常的所说的三险一金或五险一金。
(四)个人发展因素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决策时会考虑诸多与自身发展相关的因素,如:该工作今后的晋升空间如何;单位是否提供继续深造、培训的机会,本人能否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在该工作岗位能否发挥自身的特点;该工作和自身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如何。有调查显示,近些年毕业生选择注重员工个人发展的用人单位。
(五)心理因素
大学毕业生就业决策时考虑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人的期望和意愿:大学生在进行就业决策时,会和家人进行相关事宜的讨论,家人的建议会对其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相关方面资深人员(如求职辅导机构,成功人事)的建议;工作环境;工作压力;本人性格和兴趣爱好等。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国家要发展经济,调整政策,加强监管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要继续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在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要鼓励和帮助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和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促使人才合理配置,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快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保障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要在宏观上加强人才供需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政府要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淡化户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就业和流动的限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和边远地区、艰苦地区就业。政府还要加快就业咨询和信息服务的信息库和网络化建设,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完善的就业信息体系还应当包括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和就业市场的预测系统,以对高校扩招后的就业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作为制定就业政策和指导就业的必要依据。
(二)高校要明确指导思想,提高教育质量,服务毕业生就业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以培养出更适合经济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加强学校和企业、政府的沟通与合作。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用人单位应优先安排合作学校的学生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优先录用合作学校的优秀毕业生。高校则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向合作单位推荐毕业生。三是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四是高校应把握好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要求扩大教育规模。教育的发展速度可以适当超过经济的发展速度,保持适量的毕业生就业过剩,促进学校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高校应该努力寻找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平衡点,保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三)毕业生要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家长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要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调整就业心态。一是要客观评价自我,正视社会现实,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走出自卑的阴影。二是要增强信心,树立自强精神,从自己的优势着手,激发上进的精神。三是要及时纠正自身就业难的归因偏差,奋发努力,以解决当前就业难的困境。四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敬业精神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急剧增加,用人单位对人才高学历的追求也逐渐被高能力、高素质等新要求所取代,实践操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学生、学校和国家培养社会人材、衡量学校综合质量的重要工作。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相关的就业政策即时传递给学生。同时高校要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学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当调整专业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最后大学生自身要未雨绸缪,做好择业前的准备工作。要使每一个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培养沟通、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资本,做好职业定位,选择好自己适合的岗位,同时积极参加校园宣讲会、招聘会,并利用网络和社会关系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朱云霞.普通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OL].
[2]王乾丰.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J].硅谷,2009(8).
篇6
创办大学周刊的可行性
《21世纪人才报》本身的优势。
1.对于大学生市场,报社一直在长期关注,《21世纪人才报》从创刊开始,就开设有两个版面的“大学生就业指南”,后来又增加到4个版,成为独立的一个板块。从编辑力量来说,读者资源以及对大学生市场的熟悉程度来看,已经具备了操作一份独立的大学周刊的能力。
2.《21世纪人才报》在人力资源领域经营一年多,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资源,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对创办新的大学周刊无疑有巨大的帮助。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大学周刊的“雇主世界”、“薪酬”、“招聘现场”等版面深受大学生欢迎,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对人力资源领域的熟悉是分不开的,这些资源使编辑在操作这些版面时能做的深度与广度在同类媒体中处于领先位置。同时,使我们在校园活动的开展方面也游刃有余。
3.我们在招聘领域,与全国各大人才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丰富的招聘企业数据库,这一块让我们在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上有更多的开拓空间。比如我们正在起步的短信业务,已经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我们对大学生职业市场的基本分析
1.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截至2003年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达1900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约1100万人,研究生约6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17%。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提高就业能力的需求强烈。由此产生的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正形成新兴市场。
2.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部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并明确要求各校将学生学费的1%用于大学就业服务专项费用,专业设置、招生指标与就业率挂钩。进一步加快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完善就业工作的领导体制和政策体系,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统一、开放和规范化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和指导、服务体系。
3.“就业经济”市场凸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李家华在《2000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毕业生就业消费市场正在形成,找到好工作必须有物质基础做后盾。”又据《新民晚报》报道,“2002年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找工作花的钱就是3000多万元”。2004年,中央电视台报道,大学生用于职业市场的投入为600-3000元/人。以1500元/人计算,目前250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加上2003年未就业的大学生64万,共计314万,2004年高校职业市场的市场规模可达到47.1亿。
随着大学生对职业发展教育观点的深入,大学生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投入将占据就业经济更大的比例。
总体经营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确立了大学周刊的定位和办报思路:定位于大学生职业发展市场。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关注大学生成长、发展与就业,其核心是就业。
在市场运营方面,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市场商机巨大,而且时机比较成熟,因此重心放在了就业方面,计划用3年时间建立和完善校园发行与推广渠道,提高大学周刊在高校的影响力,通过“校园招聘”、“校园培训”、“出国留学资讯”以及招聘短信等多种业务形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另一方面,我们对高校消费市场的看法是:目前就大学生整体的消费情况而言,在社会中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大学生的消费潜力已经今非昔比。
根据我们和《电脑报》联合进行的市场调查,目前有60.13%的大学生还没有拥有自己的电脑,而这其中,又有75%的学生表示了有购买电脑的打算。大多数学生购买电脑产品的心理价位:品牌机在6000元以下,笔记本电脑在10000元以下。
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高达80%,有68.75%的人表示打算将来换成彩屏手机。对于手机的价格,大学生目前承受的心理价位主要是在500―1500元之间,
在没有数码相机的学生中,有55.5%的有购买意愿,大部分学生会选择120-300万像素,价格在800-2000元之间的数码相机产品。MP3、掌上电脑和闪存的拥有率分别为23%、30%和80%。
而同时根据一份时尚媒体对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女大学毕业生在美容时尚方面消费水平整体提高。不仅单品价格在100元以下的化妆品是女大学毕业生的消费热点,同时单品价格在100~200元的化妆品在消费比例中也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平均有73%的女大学毕业生通过媒体推介来了解化妆品。
这一市场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但一份新媒体如何吸引客户,我们借鉴了一些电脑报的操作思路,通过最终用户来影响商家,一方面积极扩大发行量,这是抓住这个市场最基础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校园行活动、读者选择奖评选等方式来扩大媒体在厂商中的影响力。在内容方面,也加以配合,在生活板块设置了相关产品的消费指南。同时,报社正在积极筹办本地化的DM直投杂志:大学生消费指南。以适应地区性消费产品的客户需求。
总的来说,我们的经营思路是以“高校职业市场”为主,以“高校消费市场”为辅,强化品牌,稳步推进。
未来的发展思路
目前大学周刊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大学生职业发展市场刚起步,市场尚不成熟,由于客户对这些新产品有一个认识和接受过程,对其推广、应用及扩大销售规模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大学生媒体市场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也给大学周刊的经营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篇7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就业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06-02
自治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5年,从2006年开始自治区专科毕业生不再计划分配,2007年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也不再计划分配,均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就业制度的改革都给藏族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挑战。能否顺利就业,影响到毕业生的人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业行为的根源在于就业心理,因此,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就其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民族高等教育就业指导的必要工作;同时,对于促进藏族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相关文献并不多,而从学生主体角度进行的研究极少。心理学认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1]就业心理可以预测人的就业行为,所以,我们尝试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藏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揭示学生就业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根据其结果探讨针对藏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策。
一、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
根据《自治区政府批转自治区人事厅等部门关于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意见的通知》(藏政发【2003】19号文件):“从2003年开始,新招收的大专(含)以上毕业生,除选派生、师范生、定向生和系统(单位)委托培养或少数特殊专业外,都要进入人才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府主管部门不再指令性分配”。[2]根据该文件精神,自治区从2006年之后专科生、2007年之后非定向本科生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1.留恋计划分配、工作求稳。实行双向选择政策,使得大学生就业率告别了100%的概率,这给面临就业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自治区同学对就业制度改革后的就业过程心存恐惧,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限,希望回到过去的“计划分配”时代。在态度上,更多看到新就业制度对个人就业和发展不利的一面,甚至有同学认为政府不包分配工作的情况下,家里没有关系就没有办法就业。
求稳是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一个显著特点。调查发现,90%的学生希望能到各级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而愿意到企业去的学生只有10%。原因是政府机关和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单位待遇稳定,工作流动性小、不容易失业。因此,出现了大四一年都在考公务员,自治区机关不可以考市机关,市机关不可以考县机关,县机关不可以考村官的特殊现象。
2.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调查现实,67%的被调查者都希望到拉萨市或其他的区内市级城市工作。首先,这样的就业理想受传统就业制度的影响,反映出学生的职业价值倾向。是全国经济最不发达的省区。2006年全区总人口为28l万,GDP为29l亿元,年GDP在全国省区位列末尾。[3]虽然2009年与2008年相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了13%,但还是排在全国省区的第25位。相对于家庭收入的增长,大学教育的投入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所以在面对就业时,学生期望能尽快地得到回报。
学生的就业理想与自治区的就业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尽管多年来自治区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经济总量和人均值偏小。在全区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7.6%、27.6%、54.8%,[4]虽然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但第二、三产业绝对值不大,规模性企业较少,是典型的输血型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经济发展对毕业生就业的带动作用有限。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
1.就业心理被动。第一,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特点的制约。就业制度改革后,学生从就业责任的客体变成就业责任的主体,需要学生有主动争取就业机会,积极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当今的大学生一踏入学校的大门,就要树立就业意识,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发展,通过职业指导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新时期大学生未来择业的必由之路。自治区学生入学后,面临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适应压力很大,[5]特别是到自治区外高校就读的学生,由于语言、文化和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个大学阶段都处于追学习、求毕业的紧张过程,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职业规划,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对自己未来就业的准备。面对就业的来临,显示出被动、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特征。第二,面对就业的焦虑情绪和依赖心理。大学生虽然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政策,在高中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免费的,高考是自治区内竞争,相对来说他们的个人学习成长过程比较顺利,自己独立思考、决策的机会不多,在择业时,面对选择不能很好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是过分依赖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进行取舍,表现出依赖被动。
2.就业手段局限。藏族大学生大多个性质朴、随和、多较内向,不善言语,[6]进入大学后这样的特征会直接影和制约着他们的学习潜能、创造思维和学习效果。在学习上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稳定和学习方法不恰当等问题。另外,语言障碍使他们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存在困难,甚至无法接受大学全汉语教学,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面对就业学生容易出现专业知识不自信、自我效能感低等心理特征,不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就业行为表现出从众、畏惧等不良现象。这样的心理表现在就业手段的选择上,主动求职行为很少,扎堆考试较多。前期的访谈中发现,关于实现就业的方法学生的选择也非常传统,大部分同学认为选修第二专业非常重要,后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验证了学生的选择(66%)。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表明,选修第二专业对学生自身就业几率和待遇的正面影响正在快速下降,而藏族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存在局限性的,这也反映出学生的选择和现实存在差距。
(三)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发展趋势
1.逐渐接受现实、与全国趋势一致。在《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大连。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7][8]这说明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在区域内表现出和全国大学生选择本质的一致性,都倾向于大城市、大机关和高工资又舒适的工作。但是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他们大多会选择到地区基层岗位(通过“三支一扶”等)而不是到内地大城市。
2.短期内就业焦虑仍将增加。通过自治区政府的促进就业政策引导,2006年至2008年,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2009年就业率为84%。[9]但政府提供的岗位涵盖了大部分就业学生,比如2007年有85%的毕业生是通过政府提供的岗位就业。[10]随着时间的发展,政府可以提供的岗位将逐渐饱满,另一方面,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比如2007年8003人,2008年11118人,2009年达到了13047人。[11]但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决定其农牧、电信、金融、旅游、餐饮等行业提供岗位较多,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行业不对称,结构性矛盾突出。除此之外,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分流人员逐渐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城镇新增劳动力和进藏求职的区外毕业生逐年增多,使自治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9]所以学生就业焦虑仍将增加。
二、解决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要切实解决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心理问题,需要针对上述各方面问题,从多方面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此,笔者认为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应从高校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两方面入手,学校应以学生就业需要为主导注重藏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一)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有其独特特征,在大学教育中,应该按照他们的就业需要设置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培养三种素质:第一是社会适应、求职的机能,二是扎实的专业知识,三是人文社会知识。除了开设相关公选课程之外,学校要引导学生多读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促进学生的择业心理健康
藏族大学毕业生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针对学生倾向于回地区工作的特点,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自治区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另外,还应该开展就业知识技能培训,除了普通高校学生的就业知识外,要加强藏族大学生普通话培训、汉藏两种语言的自荐材料准备以及面试技巧训练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测评帮助藏族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工作新环境提供帮助。
(三)加强毕业生就业追踪,做到专业和社会需要的良好对接
大学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原因有高才低就、专业不对口、酬劳不对等等,给用人单位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负面影响。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通过追踪自治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其人才流动的原因,学校通过教育调整,可以更好地为自治区发展培养人才。研究表明自治区第一产业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比重歧高,另外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适应现象较为严重,[12]民族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因此高校应该按照自治区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更好地实现人和岗位的匹配,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发展资本。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小毕业生、高校和政府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五版.
[2]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人事厅等部门关于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意见的通知.藏政发[2003]19号.
[3]2008版中国事实与数字.中国网,2008.
[4]宋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与意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李亚红.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年,第12期.
[6]曹志翔,师学萍.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科技,2009期,第10期.
[7]刘艳,张玉玲.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白皮书.中国教育在线,2006年5月.
[9]08年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措施.搜狐教育,2008年1月.
[10]王生彦.就业制度改革后藏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篇8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校园中已经存在着诚信问题,尤其是体现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因此,找准原因,选择对策,对高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他们守信用、重良知的基本素质,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
不诚信现象及原因分析
1.不诚信现象
其一,材料作假。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随意更改成绩单,编造证书,假冒干部;在自荐材料里夸大其词。为了达到个人的利益目标,不顾诚信。大学生“造假”行为会造成一种不公正的就业环境,可能会使凭借造假的毕业生蒙混过关,而真正优秀的毕业生却不能脱颖而出。这样给优秀的毕业生带来损害的同时也不利于用人单位。如果一旦查出还将面临着被解雇或辞退,甚至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势必造成就业资源的浪费。
其二,违约随意。一部分大学生本着“骑驴找马”的心态,遇到适合的单位马上签约,但还找寻更好的单位,如果被后一单位录用,便与前一单位有了违约之举。在这里,先撇开用人单位的虚假承诺不谈,大学生主观的违约也带来恶劣的影响。既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又有损于学校和个人的声誉。而且,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看,因为要承担交纳违约金违约责任,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其三,不满现状。大学生最急需的就是实践和锻炼,安下心在基层补上这一课意义重大,但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总是对自己的工作现状不满足,随时伺机跳槽走人。这种追求更优的观念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心理状态和工作态度是不可取的。诚信为本,至少应该对工作负起责任。
2.产生不诚信问题的原因
第一,社会环境欠缺。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群体,同样受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现实生活中遵循诚信法则行事的人往往得不到太多的实惠,相反那些处处行事与诚信相悖的人却常常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求职当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主动地去造假和欺骗,很可能是部分人造假,导致大家都得这么做。正是因为有人通过造假欺骗的手段获得了成功,在这种“扬恶抑善”的信用氛围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不在竞争中落败,不得不通过作假维护自己的利益。
第二,家庭教育乏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然而他们的家庭诚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多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严重,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做什么,更别谈什么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了。
第三,学校教育滞后。一是重视不足。不少学校忽视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忽视实践教育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二是学风不正。当前,不少学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目的来的,很难静心进行学习研究。三是管理不到位。大学任课教师不管事,班主任名存实亡,不少大学生一进校便完全放松;逃课、上网、睡懒觉、谈恋爱、打工赚钱等等,学习不用功,就业压力又大,于是弄虚作假在所难免了。此外,高校连年扩招,人数大增,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也给高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第四,就业压力大。教育部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79万。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413万,就业率是多少,待业人数又是多少,令人关注。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对学生的造假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第五,就业制度不完善。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在不断的增长,而相关的就业岗位却基本保持不变,并且就业工资普遍偏低,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后的几年内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去偿还助学贷款。在大学生毕业离校的时候,许多校园中竟然流行起了“毕业即失业”的话语,因此从制度上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提高大学生就业工资,从而促进还贷能力才是保证诚信的根本。
第六,用人机制偏差,诱发学生以假信息投其所好。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往往要求太高,片面追求人才的高消费,为了谋得一个好职位,好工作,一些学生和家长便开始造假制假,既欺骗用人单位也欺骗学校。
第七,自律能力较差。一方面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经历比较简单,道德心理不成熟,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生活中的一些诚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的反面事例,很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形成错误的诚信观。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或安危时,多数大学生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忘记了诚信的基本道德,使知与行相背离,这主要是自律能力的问题。
二、提高大学生诚信就业水平的对策思考
提高大学生诚信就业水平,树立诚信理念,首先需要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三方都具备诚信,大家都严格履行双方的承诺,相信在未来的就业中会出现期望的良好形势。
其次,高校一定要严把毕业生推荐关和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各高校为了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专门制作了统一样式内容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该表必须经院系严格审核盖章后才统一加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公章,每人仅有一份原件,确保其真实性;另外,就业协议书每人一式三份,统一编号登记,签约后,必须征得原签约单位的同意并有书面退还函后才可换取新的协议书。
篇9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05-02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与日俱增,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为大学生所提供的岗位越来越少,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增加。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她们因为自身的生理、性格等特点都相对比较薄弱,在就业中基本不被用人单位所重视,在找工作时她们所要遭受的困难更多、阻力更大,就业率也相对男性来说较低。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帮助她们顺利就业,以体现教育的公平性,解决性别歧视的弊端,对社会的长治久安也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一、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一是企业录用条件不公平。大多数企业在对女大学生的认识上还比较欠缺,认为男女之间在智力上存在差异,对女生都比较排斥,实际上很多女生的潜力都强于男生,这种现象将严重阻碍女生的发展。二是女大学生的就业效率明显低于男性。目前,权衡国内的就业状况,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这种错误的性别歧视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删减了其对女性所设的岗位的数量。三是工资待遇偏低。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大学毕业生刚步入工作岗位时,男、女生的工资待遇就出现了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方面是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在部分中小型企业中,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大学生的能力在很长时间得不到大的提升,所以其工资待遇基本保持不变。
二、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传统观念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有几千年的历史,男尊女卑等男权主义观念根深蒂固,社会对女性在职业选择上仍然比较保守落伍,在其提供的岗位也是大多聚集在传统观念思想下的职业上,像教师、护士等服务行业。因为社会为其提供的职业的局限性,而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致使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愈来愈严峻。很多用人企业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女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就忙于结婚生子等一系列问题,在工作上不能集中精力,自然也不会有大的突破,不能做出应有的贡献。再加上女性的生理特点,身体看起来比较弱小,没有较强的耐力,因此企业对她们的能力和吃苦精神产生怀疑。国家劳动保障政策中有明文规定,用人单位在雇佣女性职工时,应为她们提供必要保护设施以及对女性要特殊对待,在特殊时期应避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使得用人企业的经济开支将额外增加不少。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女性员工时,都要权衡一下利弊,这就出现了社会中的性别歧视观,在女性的就业过程中增设了层层障碍。
(二)高校培养教育上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方面,高校的培养体制与市场的需求不相吻合。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是采用学科分类式教学方法,一般重视的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在对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式上不注重创新与改革,往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有较大的出入。在教学中,大部分的院校对于学生的实践锻炼缺乏关注度,对学生自身的能力也不关心,他们只看重学习成绩。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使得很多女大学生成绩相当突出但社会实践本领严重匮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有些院校的就业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到位,更没有为女大学生们开设相关课程给以指导,导致很多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对所要应聘的企业的信息却知之甚少,在应聘中严重影响了自己真实的能力。
(三)受到女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限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与市场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事业心、吃苦耐劳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但女生在大学期间一般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比较强硬,但却对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并不重视,因此忽略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竞争意识和探索热情,社会实践能力明显低于男性。与此同时,她们对创业缺乏一定的激情,不敢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只希望找一些工作相对稳定、劳动报酬高的体面工作,这种就业观念,难以提高她们的自身修养和内在素质,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上困难重重。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政策路径
(一)政府部门应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消除传统观念的影响,
社会各界一定要改变先前的传统理念,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负责部门以及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政策给予女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要提倡民主、文明、公正的性别文化,增强法制观念意识,保障女子享有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对女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给以一定的政策补助,通过法律方式来保护女大学生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及时有效的为女大学生在就业上所遇到的问题给以帮助和指引,逐步改善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制度,解决女大学生由于性别问题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制定有效、合理的就业体系制度,提高女性的就业顺利得以实现。全社会的各界人士也要秉承着公平的态度,拒绝性别观念,改变陈旧的思想,提倡文明和谐的性别文化,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女大学生的就业上做强有力的支撑,让她们能自主选择所要从事的职业,真正将女大学生“思想就业难”的传统观念从社会中剔除出去,为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营造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
(二)高校应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促进女大学生就业
目前,高校应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改革的力度,这些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因素。一是要将女大学生的就业实施任务归入进学校整体就业计划中,以就业为基本出发点,逐渐改革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构建以市场为指引的教育发展方向。二是要大力调整专业设置。学校应该开设一些当前社会中热门专业的选修课,让女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与兴趣爱好挑选自己钟爱的选修课。高校可以试图采取因“女”施教的教学策略,综合权衡女性的生理特征以及性别问题,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与创新性的课程,激发女大学生们地创新思维能力与就业热情度。三是要强化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组建一支极具专业化与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团队,切实为女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好宣传与培训,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课堂,为女大学生的形象设计、气质塑造给以一定的指导,从各方面对她们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全方位地帮助她们缓解就业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消除她们因为性别问题所产生的消极心理,帮助她们重拾自信心与勇气。
(三)女大学生自身应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女性大多的性格特征表现为温柔体贴、心思细腻,在与人相处中,平易近人,感情世界丰富多彩,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公众场合能与人恰当的进行沟通与交流,所以,办公室文员、销售等行业更利于她们自身优势的发挥。大多数女生的语言掌握本领超强,能快速、流利地学会一门新语言,在文案、主持等方面更占据着巨大的优势。女大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心理准备,着眼眼前,敢于拼搏,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以自己的真才实学谋得工作岗位,这也是当代女大学生应有的态度和精神风貌。
(四)企业应认清女性优势,建立健全用人机制
一是企业应该明了女性所具有的特长,在责任感上,女大学生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更强,工作中积极主动,高效完成工作安排的任务;在言语表达上,女大学生的语言天赋更加突出,在与人交流上和教书育人方面都明显存在优势;女性的抗压能力也是比较显著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得以长久生存发展下去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具备上面这些特长与优势。企业如果能够认识到女性的优势并合理利用,对于促进企业持久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企业应该适时改进用人机制,如今,全国很多单位为了能寻求到优秀的技术人才,都会将招聘地点选择入驻高校内,在校园里为大学生们宣传企业的文化、背景知识、发展方向以及人才选择的条件等。大学生可以多方面的了解各大企业的自身发展前景与用人方面的具体要求,让女大学生们提前了解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强化自己的能力,适时改进,逐渐减小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感,博得企业的青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女大学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助推器,也是创建和谐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主力。因此,提升女性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的高效性,是男女两性共同发展、社会稳定的强有力支撑。因此,全社会都要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帮助女大学生完成顺利就业的意愿,为其营造公平的就业氛围。高校也要为其提供各种平台,完善女性的创新思想与实践能力,使她们在社会中能敢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参考文献:
[1]崔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0,(06).
[2]张军民.略论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16).
篇10
又到大学毕业季。大四女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就业、婚恋,她们往往需要比男生承担更多的负担:就业时的性别歧视,就业与恋爱婚姻间难以平衡,社会对大学生陪侍小姐等现象的种种非议……
针对目前公众关心的女大学生就业观、价值观问题,今年6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精确报道课题组通过分层抽样,以进入宿舍楼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复旦、同济、上海交大、上外、华东师大、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华东理工等17所上海高校900余名应届本科女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上海籍女生占39.8%,其余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6月28日数据统计完毕,共回收有效问卷781份。
调查发现,当前上海女大学生在性价值观、婚恋观和择业观等方面,表现出更为自由开放、追求独立,但仍不失传统的总体倾向。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问卷含多选项问题,故部分数据比例之和不等于100%。
有节制地理解“敏感”
对于女大学生“被包养”现象,有20.6%表示“对这种行为强烈鄙视”;有20.8%表示“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有56.5%表示“可以理解这样的行为,但是自己绝不会这样”;还有2.1%认为女大学生“很正常,自己也可能会走这条路”。
对“天上人间”之类娱乐场所出现女大学生陪侍的现象,有17.4%表示“对这种行为强烈鄙视”;有24.2%表示“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有55.7%表示“可以理解这样的行为,但是自己绝不会这样”;还有2.7%认为“很正常,自己也可能会走这条路”。
数据分析发现,就业状况与她们对待“被包养”的态度有联系。对于女大学生被“包养”,52.7%的已就业女生表示理解;而在未就业女生中则有62.0%表示理解,比已就业女生高出近10%。
除此之外,“同居”、“”、“婚前”等曾经的敏感词,对于现在的女大学生来说都已不再是禁忌。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已不再是时代的主流,如今的女大学生普遍将归于爱情之中。
对如何看待在校大学生同居现象,有69.7%的女生表示“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这样”;13.2%表示“如果恋人要求的话,自己也可以接受同居”;6.9%认为“同居很浪漫,是加深爱情的一种方式”;10.2%认为“这是不检点的行为”。
超过5%的女生承认在大学时代曾与恋人同居。近50%的女生认为,“婚前”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
对“”现象,70%的女生表示“不视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59.2%的女生表示“只要双方自愿”就可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精确报道课题组负责人廖圣清告诉《望东方周刊》:“女大学生对于上述现象的宽容,更多意味的是现代人对于个人私密性的尊重。人们认可‘性’性是个人的事情,尊重他人的价值选择。”
与女大学生宽容的性价值观形成鲜明反差的是,74%的女生表示自己“从未有过性经验”,而反对“无爱也可以有性”的比例也高达82%。凋查人员分析,女大学生对他人的性选择给予有节制的理解和宽容,但对自己的性选择则表现出相对传统的不放纵态度。
调查结果中还有一个值得解读的矛盾现象,虽然过半女生对“被包养”表示理解,却有71.2%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婚外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应禁止这种行为”。
调查报告指出,即便在上海这样一个开放的大都市中,当今女大学生依然上分看重婚姻。在她们看来,一旦结婚,忠诚十分重要。对爱与性,女大学生们呈现出坦诚但不放纵的态度,表现出性观念的成熟。
近七成女生对结婚表示顺其自然
对结婚的态度,6.1%的女生选择“尽早结婚”;14.4%选择“到一定年龄必须结婚”-3.8%选择“家人催促时再考落’;68.5%的女生认为“顺其自然,可早可晚”;1.3%表示“一辈子单身”;5.9%“没想过这个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06级中文系李薇在接受本刊记者果访时说:“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年龄,婚姻还不是一个必需品,身边的好朋友都觉得结婚要看缘分,宁缺毋滥。”
高学历“剩女”已经成为当下一个流行词汇,41.7%的女生选择“30岁是划定剩女的年龄”;21.6%把年龄上限定为“35岁”。
对是否担心自己成为剩女的问题,仅22.8%的女生表示“完全不担心”,其他被调查者按程度不同或多或少对此存在担忧,其中4%表示“非常担心”。
表示“非常担心自己成为剩女”的受访者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上海师范大学;而同济大学女生对此的担心程度最低,这一现象可能与学校环境、男女比例等因素有关。
当问及剩女产生的多种原因时,有65.6%的女生认为是“择偶标准过高”,52%认为是“交往圈子过小”,40.2%认为是“女性个性过于强势”,30.9%认为是“没时间谈恋爱”,29.5%认为是“女性个人条件过于优秀”。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大四女生黄敏说:“我觉得剩女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结起来就是遇到的看不上,能看上的还没遇到,遇到了没能被人家看上”。
女生程影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我不喜欢这种称呼,每个女性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选择,凭什么说没有结婚的女性是被剩下的,难道我们生来就是要被别人选择才有价值吗?”
最近传出广电总局要重拳整治《非诚勿扰》等婚恋节目低俗之风的消息。对“电视相亲节目是否解决婚姻问题的良好平台”,仅8.2%女生选择“是”,91.8%选择“否”。但对“电视相亲节目是否完全是作秀”的问题,36.5%选择“是”,63.4%选择“否”。
择偶:“成优股”还是“潜力股”?
与“婚姻并不是必需品”观点相映成趣的是,本次调查数据显示,65.7%的女生认为“爱情并不一定走向婚姻”。
谈过恋爱的被调查者中,69.3%的人认为“谈恋爱是因为两人情投意合”。在列出的性格、爱好、才能、道德品质、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10项选择男友的标准中,“性格”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选择指标。将家庭背景或经济条件作为首要择偶标准的女生占10.4%,将其纳入择偶标准前三位的也只有近20%。
在本次调查中,虽然有超过70%的女生赞同“金钱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面对“你恋爱的动机是否为了获得经济帮助”的问题时,只有2.4%的人给出了肯定答案。大多数被访者表示,不愿为了获得经济支持或其他方面的帮助而勉强自己改变择偶标准。
“女大学生在经济和感情上都变得越来越独立。幸福的婚恋让她们向往,
但绝不是她们获取依赖的契机。如果不能达到志趣上的契合和感情上的投合,物质支持并不会让她们委屈迁就。同样,她们也不会出于虚荣心理而勉强置身于一段并不愉快的恋爱关系中。”研究人员黄璐说。
“相比绩优股,我更倾向于潜力股。”复旦大学的林怡婧在接受调查人员访问时说:“只要他有能力、坚韧、上进,我会更愿意与这样的‘他’相伴,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并肩奋斗。”
廖圣清分析说,“女大学生们虽然认同金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但并非一味崇尚金钱。总体上看,女大学生选择男友和配偶的标准,仍然是性格、道德和才能这三者优先,经济和家庭条件的考虑都足排在四、五位的。”
通过访谈,调查人员任玉琛指出,临近毕业的女生的选择倾向未来也可能因为生活压力和父母对待择偶标准的潜移默化影响而改变。工作选人,守住收入底线
在毕业以后的去向方面,56.8%女生选择“已经就业”(包括签约、继续读研、创业),43.2%选择“尚未就业”,可见今年女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在选择“已经就业”的女生中,52.8%“已经签约”,3.7%“准备或正在创业”,11.6%“出国读研”,29.2%“国内读研”,2.7%选择“其他”。
在对就业的满意度方面,超过1/4(25.5%)的女生为自己的就业情况打了“刚及格或不及格”。
在涉及就业困难的问题中,38.1%的女生认为“找工作很困难或比较困难”,46.4%认为“女性比男性更难找到好工作”,62%“就业不考虑个人兴趣爱好”。
女生在求职方面考虑的因素表现出极大的集中性。最看重的是“薪酬福利待遇”,有74%的女生选择,排在第二位的是“行业发展前景”,有56.3%选择。排名末三位的分别是“就业竞争程度”、“社会需求程度”和“工作强度”。这说明当代女性更关心工作能否体现自身价值而不是工作是否轻松。
对于最希望就业的地区、最希望就业的单位和最希望就业的行业,排名第一的分别为内地一线城市(64.6%)、外资企业或代表处(35.8%)和金融业(21.6%)。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数据不出意料。理想职业=-线城市+金融行业+外资企业,这是为社会普遍接受的等式。
但外资单位、金融行业的高门槛让部分女生感到失望。由于高薪岗位的紧缺与求职者对薪金相对高的要求形成矛盾,越来越庞大的读研队伍,或是为解决这一矛盾自动生成的缓冲带。
对于最看重薪酬福利待遇的原因,复旦大学06级国际金融系的余路解释说,大学学习的知识范围相对狭窄且比较脱离实际,何况每个专业的人数与对口岗位的需求无法对应,所以在择业时往往面临“工作选人”的现状,在海投简历、赶场面试后,大部分人对工作的要求已经到了“忘我”状态,收入是最后一条必须守住的底线。
有13.5%的女生将“考证”作为成功求职就业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之一,其比例超过调查问卷提供的“GPA(绩点)”、“外貌气质”、“在校学生工作”等选项。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更多大学生加入考证大军。有33.7%的女生表示“考证”是“大学课余生活中的主要部分”,这个比例仅次于选择“上网”、“娱乐”两个选项。
另一个与就业状况有关联的要素是“政治面貌”。虽然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其政治面貌在求职就业时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大,但调查结果却显示党员就业率相对较高。被社会议论更多的专业、生源地等因素与就业率的关联程度却并不太高。
14.9%的上海女生希望离开上海
对“最希望就业的地区”问题,64.6%选择“国内一线城市”,12.9%选择“国外”,5.2%选择“港澳台”,14.9%选择“国内二三线城市”,2.4%选择“县城、乡镇、农村和其他”。上海籍女生中也有4.9%表示“愿意到内地城市就业”。
在接受调查人员采访时,部分出生地在二三线城市的女生表示“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另一部分表示“选择就业地区时愿意随着公司的情况而灵活变通,没必要死守上海”;也有一部分对未来生活在上海的成本表示担忧。
高房价让大四学生一毕业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本次调查中有15.2%表示“哪怕做房奴,也一定要买房”;58.6%表示“如果有经济能力一定要买房”;22.8%表示“买不买房不重要”;1.6%表示“坚决不买房”;1.8%态度不明。
- 上一篇: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报告
- 下一篇: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