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2 06:5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篇1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营造一个活跃、向上、丰富的文化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生面临着来自校园内外的多重压力,课业负担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学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身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近日,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这个话题。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身边同学的课余活动状况,我展开了对我院大一大二各专业的125名学生的调查(其中大一:58人,大二:67人)这次调查,我采取了任意抽样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调查方法交叉运用,主要调查了大学生课余活动的内容和他们对自己大学课余生活的评价。现在,结合一项专项调查结果,对我院学生课余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课余活动内容取向概况 根据一项专项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参加课余活动方面存在内容上的不同取向。

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学习、聊天、社交、阅读课外书刊报纸和体育锻炼四项是大学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而我院学生课余活动取向是以课余学习、聊天、社交、体育锻炼为主要活动。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我院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

二、大学课余生活取向表现出年级和性别差异 各年级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的适应性以及学习任务不同,在课余活动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专项调查表明,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各活动项目加权选择率的排序不同,课余学习被二、三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三年级学生那里却退居第三位; 二是年级主导取向有差异,

篇2

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范文一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就业形式日趋严峻,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从事兼职工作,一方面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获取了一些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力。大学生兼职已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存在很久,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兼职是大学生交际圈的突破,是大学生生活的剂,也是大学教育在地域上的延伸。

无论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兼职,眼下都存在着一条漫漫兼职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该怎么走,走向何方呢?在兼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能对部分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更好的做好兼职工作,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日益成为我们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试图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兼职状况,以期掌握大学生兼职的一些特征,从而为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兼职工作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网上兼职,赚钱经历,综合实力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原因

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从学习方面上看,大学的课堂授课时间要大大少于中学阶段,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生活方面看,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接触面广,朋友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个性、习惯、价值观念各不相同的差异,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触中,易逐渐融合;从校园环境上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启事,各式传单随处可见,各种组织的活动,各式性质的社团比比皆是。这为大学生们兼职提供了丰富的舞台。

社会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进入新的世纪,各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各大企业开始投入大笔的广告费用,加强对企业品牌的宣传。企业广告除了电视台等各种媒体广告,街头、车站站牌海报外,还包括新品推出时的商场、街头、超市等地的宣传促销(包括广告传单、优惠券派送等)。企业对这部分广告宣传的人员需求量大,但此类工作临时性强,一般集中在节假日,且企业希望能尽可能地降低这部分的成本,又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因此,在选定这部分工作人员时,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在校大学生为他们服务。

强劲的毕业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地推向市场。在市场上进行 双向选择 ,取消了统分统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地要面对择业的考虑。调查结果显示:8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兼职工作是他们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地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于是他们纷纷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兼职。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特点

大学生在寻找兼职信息方面各具特色。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寻找兼职,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22.9%的男生,27.5% 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大学生在兼职工作的中种类上有特点。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过家教,分别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过促销,分别有13.2%的男生,29.4% 的女生发过传单,同时,还有少数同学从事过礼仪、家政、餐饮等兼职工作。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65%,75.5% ,98%的同学做过家教,分别有5%,7.5%,26%的同学做过促销,分别有20%,30%,16%的同学发过传单。

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会对其他方面有所影响。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同学会过分关注报酬,没有注意到兼职工作的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内容。但是有部分大学生比较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赚钱的关系。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收益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45.2%的男生,37.3%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赚到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钱,作为生活费,以减轻家里经济负担,颇有成就感;

分别有43.6%的男生,60.8%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分别有11.2%的男生,1.9%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拓宽交际面。

兼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超过70%的同学偶尔遇到过困难,20%左右的同学多次遇到过困难,只有极少数同学从未遇到过困难。所遇到的困难当中,基本不包括性别歧视,而有部分同学认为引起兼职困难的原因是自身能力不佳,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是由于用人单位过于刁钻。遇到困难时,80%左右的同学积极想方设法解决,10%左右的同学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还有极少数同学不知所措。

网络兼职赚钱成为新的兼职渠道

网络兼职赚钱投入小、预期收益较高。

网赚通常由用户、中介网站和广告主三方面构成。 邮件网赚 其中用户就是普通大众,广告的最终接收者,本人便是其中之一;广告主就是提供广告中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的商家,是最终付出广告费用的一方;中介网站呢,便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广告主的广告传送到用户那里,并与用户一起分享获得的广告收入,是直接与用户打交道的一方。说白了,我们从网络上赚到的钱就是广告费的一部分。你看了他的广告,他付你钱。广告费与网络的结合产生了网络赚钱这一新时期的产物。现在 花钱买顾客 已经成为很平常的事情了。由于网络大部分实行免费赚钱模式,投入的直接成本是网费,间接成本是大学生的时间,所以这种模式还是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这种网赚就是为一些商业性调查提供的平台.由某公司发起对市场调查的活动.有中介网已有偿的形式发送给愿意参加调查的网民.在参加调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完成调查的要求,调查网站的收入也是波动很大,小到1元2元的,多到几百元一份调查,不过大多数调查都在20分钟10元左右。由于调查网赚一般都是由专业的调查公司接手承办,相对其他网赚来说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各家大公司都减少了对网络调查资金的投放,现在的网络调查变得更少,价格也变低了,但是相对其他网赚的不稳定性,调查网赚仍旧是一项比较不错的网赚项目。

淘宝开设网店有巨大潜力。

淘宝网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购物网站。随着网络购物的方便性、直观性,使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购物。一些人即使不买,也会去网上了解一下自己将要买的商品的市场价。做这类网赚的多为兼职(学生与上班族也有部分是在本身开店,同时在网络上开个分店)。有的人甚至做起了淘宝客,不用投资一分钱,只是通过销售别人的商品赚取提成。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腾讯的拍拍网,百度的有啊网也都进入了这个行业。不过现在网络购物的主流还是淘宝网。网络购物虽然方便,但匿名性更高,骗子还是避免不了,所以大家购物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有贪小便宜的心理,买东西前先看信誉与好评率,没收到东西千万不要给钱。

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目的、时间等

调查的目的: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状况;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调查对象: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

调查的主要内容:兼职的种类、目的,期间遇到的问题,兼职的收入情况等。

调查工作时间安排:20XX年5月6日确定调查内容.目的及调查对象,并制订出调查问卷;5月7日,发放问卷,进行实际调查;5月8日,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采用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人员分工:

问卷设计:全体成员

问卷调查:全体成员

调查报告:柯晓玲 韩英

问卷统计,数据整理及插图:杨丽 鹿园园

调查计划及提纲:焦恒

调查提纲

调查问题类型及现状分析: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问卷的一些情况.

第二部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调查并对现象分析(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大):

a. 调查同学们对待兼职工作的态度,这是决定因素。(1.2)

b. 针对已从事过兼职工作的同学,调查他们从事此项工作的目的,再与其收获进行对比,看看兼职是否对他们有益.(4.7.13.16)

c. 在兼职过程中,同学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等因素将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否有勇气去面对,将采取什么方法应对?这是对同学们的心理素质进行检测。同时,学校是否该帮助呢?(8.9.10.11.12)

d. 调查家长对同学们从事兼职工作的态度,这对同学们是否从事兼职工作也有很大影响。(15)

e. 作为当代大学生,大家都具有各种各样的特长及不同的性格,这将直接导致从事兼职工作的种类不同及寻找兼职工作的途径不同。(3.5.14)

f. 在大学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学们是否能处理好学习与兼职工作间的关系呢?这是对同学们综合能力的检测。

第三部分,对调查报告进行小结。

针对大批在校大学生都有过兼职经历的事实,我们利用五一长假开展了一次题为大学生兼职状况的社会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一年级20份,二年级30份,三年级50份,收回100份,有效回收率100%,总体来说,被调查男女生人数基本相等。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兼职的类型、目的、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收入情况等内容。调查发现:

看待兼职的态度

1 有无必要兼职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认为大学生兼职非常有必要,而认为大学生没必要兼职的均占0%,其余的则认为可有可无。

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30.9%,35.2%,60.8%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兼职非常有必要,其余同学均认为可有可无。

2 是否从事过兼职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14.3%的男生,11.8%的女生经常兼职,75.5%的男生,78.4%的女生偶尔兼职,10.2%的男生,9.8%的女生从未兼职。与此同时,各年级差异性不大,即绝大多数同学偶尔兼职,少数同学经常兼职或从未兼职。具体如下:

总的来看,由于社会对女性就业的歧视,女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兼职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同学们意识到就业形势愈来愈紧迫,认为非常有必要兼职的同学比例显著增长。

寻找兼职的途径

篇3

2017大学生扶贫优秀调查报告

经过了3个月的细致调查分析之后,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了专门针对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非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的特困女大学生一样贫困;特困女大学生有三难:求学难,勤工俭学难,找工作难,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一种妄想

一个案例

油多了不好。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次调查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贫困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在吃饭以外的消费上,有13.7%的贫困女大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学习用品,49.8%的贫困女大学生每月个人学习用品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高达56.6%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购买服装的经济能力,还有25.2%的每月服装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65.9%的女大学生无力购买化妆品,还有31.5%的贫困女大学生月支出能力只能在20元以下。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查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篇4

经过了3个月的细致调查分析之后,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了专门针对“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非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的特困女大学生一样贫困;特困女大学生有三难:求学难,勤工俭学难,找工作难,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一种妄想……

一个案例

“油多了不好。”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次调查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贫困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在吃饭以外的消费上,有13.7%的贫困女大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学习用品,49.8%的贫困女大学生每月个人学习用品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高达56.6%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购买服装的经济能力,还有25.2%的每月服装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65.9%的女大学生无力购买化妆品,还有31.5%的贫困女大学生月支出能力只能在20元以下。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查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28.2%的同学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心事,36.8%的学生选择向过去的同学倾诉,31.4%的选择向现在的同学倾诉,28.0%的向家人倾诉,17.4%向学校、教师倾诉。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6.2%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83.8%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9.6%贫困女大学生有休闲、娱乐活动。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校内勤工俭学和家教,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5.5%。

贫困女大学生为了学费和生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挣钱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根本谈不上增添学习用品、书籍、资料等,更谈不上进行形象建设。有56.6%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服装,有65.9%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化妆品。

仅有4.1%的贫困女大学生赞成恋爱

因为经济的贫困的环境的压力,谈恋爱对贫困女大学生来说成为了奢侈品。调查显示,仅有4.1%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持赞成态度;有34.7%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有26.8%的贫困女大学生不赞成;还有34.4%的贫困女大学生甚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个人将来就业的问题上,有2.8%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6.7%的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个人将来就业没有信心,茫然不知所措;有43.1%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应该有一份工作;有47.4%的贫困女大学生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毕业后会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在接受帮助的问题上,86.1%的贫困女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82.5%的贫困女大学生希望在学费上得到帮助,40.3%的希望在生活费上得到帮助,38.2%希望得到培训,24.2%的人希望得到心理指导。

73.0%的人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此次调查发现,来自非西部地区的女大学生和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一样贫困。有27.0%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西部地区,有73.0%的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篇5

一个案例

“油多了不好。”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次调查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贫困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在吃饭以外的消费上,有13.7%的贫困女大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学习用品,49.8%的贫困女大学生每月个人学习用品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高达56.6%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购买服装的经济能力,还有25.2%的每月服装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65.9%的女大学生无力购买化妆品,还有31.5%的贫困女大学生月支出能力只能在20元以下。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查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篇6

[关键词] 时间银行;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交换;互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010-2

一、“时间银行”概念和意义

(一)“时间银行”的概念

“时间银行”模式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卡恩于上世纪80年代所创造的。时间银行模式的前期假设是人的劳动是不分贵贱的,每个人的时间是平等的。人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以时间币为单位存储到自己的时间银行系统中,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去支出存储的时间币,解燃眉之急。

(二)“时间银行”的意义

“时间银行”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修补疏远冷漠。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远。“时间银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丰富精神生活。“时间银行”充分利用了人们的空闲时间和技能,使人们能够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3.节约社会成本。“时间银行”的经济价值在于通过两个人利用空余时间为对方提供需要的服务和帮助,提供和支出服务和帮助的时间以“时间币”而不是金钱的方式来进行结算,节省了不必要的经济开支,也使得时间不会虚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时间银行”的概念早已风行欧美。早在10多年前,“时间银行”在中国大陆得到了本土化的实践,许多省份的社区也在进行着“时间银行”的尝试。

二、对“时间银行”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主要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做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做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他又区分了两种社会报酬: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内在性报酬”即从社会交往关系本身中取得的报酬,如乐趣、社会赞同、爱等;“外在性报酬”即在社会交往关系之外取得的报酬。如:金钱,商品、邀请、服从等。从社会交换理论来看“时间银行”就是大学生交换服务和技能的平台,从这种相互交换中每个人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相对于其他的无偿支援服务,“时间银行”注重交换的对等性和双向性,既有内在性的报酬如:信任、爱和感激等也有外在性的报酬如:帮助和服务等,一味付出的无偿志愿劳动变成储蓄爱心将来获得回报的互助行为。这种特质更加能够激发起大学生参与的动机和积极性,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心理。

三、大学生时间银行的创新性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一)对大学生时间银行的创新性分析

虽然“时间银行”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但是,目前也有些关于“时间银行”的研究文献,从这些文献中来看,“时间银行”主要运用于社区老年人、志愿者群体和闲散青少年这几类群体。尤其是在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使之用于养老,成为一种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的新机制。学界有关“时间银行”的探讨主要表现为对时间银行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和运行模式的探究。如马贵侠在《论“时间银行”模式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一文中探讨了社区“时间银行”在居家养老中的运用,并认为“时间银行”模式是解决居家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我国的时间银行的发展受到制度规范缺乏,技术性支持缺失,规范化培训以及持续性激励的不足的困扰。最后指出要促进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就要运用整合的养老工作机制,以实现社会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

而对于将“时间银行”运用于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的探讨较少,大学生作为志愿活动的主力军,社会风尚的传播者,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克服“时间银行”在老年人群体开展所遇到的局限和不足。和国外的助老时间银行相比,我国的助老时间银行的对象,内容方面范围都要小,服务项目也多是简单劳动,比如:看护、购物、谈心、清洁、住院陪同等。由于大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较多,所以大学生能够提供的技能和服务项目较为丰富,服务的含金量也较高。此外,助老时间银行主要是低龄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而高龄老人往往成为助老服务的受益者,经常是从时间银行支出而不是存储。现代志愿服务精神强调的是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和“互惠互利”,将时间银行引入到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中,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促使志愿服务能够持续发展。

(二)对大学生“时间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银行”运用于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中有以下优势:1.相对于其他人群,大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新鲜事物也比较能够接受,这也为时间银行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实施减少了阻力。2.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大部分空余时间则浪费在电视和电脑上,有些人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大学生参与时间银行能够充实课余时间,丰富课余活动,增强人际交往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根据《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45.5%的学生有自己的计划,无计划安排的占54.5%;认为没有必要安排课余时间的同学有8.0%,有必要的是81.7%。此外,有22.1%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电脑超过4个小时,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从另一方面来说,有近72.3%的学生希望通过课余时间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社交能力。“一寸金”时间银行能够满足大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吸引大学生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四、实施中的困境

(一)公众认同问题

“时间银行”毕竟在我国属于新鲜事物,公众对其的认同度并不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是如此。向大学生讲清楚志愿服务的概念和操作模式并非易事,对这个新鲜事物的陌生也阻碍了大学生参与这种互助模式的热情和积极性。而获得大众的了解和认同也需要长时间的宣传和推广。

(二)服务的计量和兑换问题

服务计量和换算是“时间银行”运行的最为关键的技术性问题,有序的计量和提出不同性质服务之间公平的相互兑换标准,是保证“时间银行”良好运行的关键。“时间银行”是一种交换行为,如果单纯以时间为单位来对服务进行计量,不考虑服务的技术含量,人们就会选择以较轻松的服务来换取等时长的较复杂的服务,就很容易形成价值量不平等的交换活动。如果是把服务的含金量考虑到计量方式中,由于“时间银行”服务的内容十分广泛而复杂,厘清各种服务之间兑换关系存在极大的困难。

(三)服务风险问题

志愿服务风险无处不在,志愿服务中的风险既包括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过程中自身可能遭受的损失,也包括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可能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大学生在进行这种志愿服务中时,往往存在这些风险。如何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是志愿服务顺利开展的保障。

(四)“时间银行”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时间银行”的具体操作方面,“时间银行”的志愿服务时间“储存”普遍有管理不善的问题。为此,需要建立计算机管理的操作平台,在这个操作平台中,对于存取时间币的记录进行信息化管理和量化,这就需要有相关的技术支持。而在现阶段实施中“时间银行”都是通过手工制表记录,管理方式十分传统,没有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实际操作和推进。

(五)志愿者管理问题

“时间银行”大学生志愿互助模式其实是一种通过第三方平台的志愿互助行动,既然是志愿活动我们就要加强对于志愿者的管理,不应忽视志愿服务热情有余、专业不足现象的存在。志愿服务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性,才能保证服务的质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服务时间的长短上面。同时,也要对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时间进行监督和评估,避免弄虚作假。

五、解决对策

(一)倡导和宣传“时间银行”大学生志愿互助新模式

加大宣传“时间银行”的“互惠互利”的新理念,树立奉献,互助、进步和友爱的新观念。宣传的途径包括:一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及杂志等媒体进行报导讨论;二是针对大学生群体举办一些“说明会”,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时间银行”。

(二)寻求技术支持,创立时间银行的信息管理平台

建立时间银行的信息的管理平台,信息平台的内容包括:志愿者的个人的基本信息,志愿者个人的空余时间、掌握的知识技能,每个志愿者个人的时间银行管理系统等等。通过电子信息化管理,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一些弊端,及时记录时间币的存取,提高时间银行的公信力。

(三)加强对于志愿者的管理,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为了保障志愿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性,必须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管理。可以从志愿者本身的意愿和需求出发,加强其服务技能培训。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员来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比如: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需要进行心理疏导。这就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学老师来对志愿者进行心理方面的相关培训,教授一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技巧,使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得到提高。

六、结论

“一寸金”大学生“时间银行”在加强社会交往,弘扬互助精神,改善社会风气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互助志愿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是对现有志愿活动面临的挑战和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工作路径。但也显现了一些问题:机构的信用问题、服务的换算问题、志愿者的专业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其发展运行的阻碍。这种新的志愿互助模式的发展需要志愿者、“时间银行”本身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组织管理、志愿者培训、风险规避等方面改进和规范。

参考文献:

[1]陈功,杜鹏,陈谊.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1,(6).

[2]程梦怡,蔡标兵.“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闲散青少年社会工作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3,(2).

[3]邓志峰.关于我国助老服务“时间银行”建设的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4]方霁晗,戚萍,朱杰.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报告考[J].职业圈,2007,(4).

[5]马贵狭.论“时间银行”模式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6).

[6]李晓燕,孙林.我国“志愿时间银行”问题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3,(1).

[7]林欢欢.试论社区“时间银行”的发展困境和对策[J].社会工作,2012,(12).

篇7

学风是学生整体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的体现。学风建设,简言之就是学习风气的营造。学风建设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氛围的熏陶和感染。然而,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信息和网络时代在给大众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生活学习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主动成才意识不强,学习目标模糊,职业理想欠缺,治学态度不严,学习方法滞后;生活学习散漫,荒废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在从事课业学习、选择专业方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多是从是否容易取得学分等功利角度考虑,既想成功又不愿付出努力。

2科技创新促学风建设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专业课学习,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对学风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1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

高校大学生应该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但有些学生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进取性,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创新欲望,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学风建设。这种情况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大学时间,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去,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和锻炼技能的创新平台,也促使大学生多读书、多读文献资料、反复实验、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更使那些经常无所事事、沉迷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学生被吸引到自习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使大学生活紧张有序,以此改善学校的学风。

2.2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大学生专业课学习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综合性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内和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把课内学习的基本知识和课外的创新活动有效地集合起来,学以致用。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而又不断解决问题,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并进行补充学习,这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励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另外,在科技活动的实践中,学生从学术论文与发明等科技成果中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能力的证实,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并主动去思考、探索新问题,这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

2.3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

在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或竞赛中,需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在试验条件摸索和论文的书写等一系列任务时,通常要夜以继日地工作,有的还要经历反反复复的实验测试,在坚持实施的过程中要饱受挫折的打击和探索的迷茫,需要有探索的毅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甚至是失败的考验,因而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这些能力将使大学生终生受益。另外,大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时,往往是要加入到一个团队,需要经常与指导教师、师长及同学进行交流,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改进自己待人处事的方法,耐心听取并采纳别人建议。这将改变大部分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4科技创新活动提高校园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以往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文娱及体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将加大其在校园文化中的比例。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如学术论文、科技发明、技术革新、社会调查报告等,提高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也使学生学到许多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在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各类创新实验项目时,在选题、设计、实验、制作,直至论文撰写完成,这一系列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

3.1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关制度,是保障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制定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领导要高度重视,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实施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组成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和评审工作。制定对大学生的激励政策。制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制度,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必修学分,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科研实践、竞赛等取得2个学分;把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与相关课程成绩挂钩,并与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挂钩,扩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面,通过制度规范,倡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提高科技创新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3.2浓厚创新文化氛围,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不仅讲述科研成果,还要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之路的经过经验,以此培养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信心与热情。扩大宣传工作,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当成一件普及工作来开展,使科技创新理念深入人心,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游戏”,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了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鼓励各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充分挖掘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的“灵感”,宽容学生的失败;积极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3.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提高育人水平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指导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素质培训,使其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前沿,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从大学生一年给就开始,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做全面的指导,并贯穿整个大学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全程。这样容易建立较强的责任心,使师生较早建立联系,有利于彼此了解,让学生更早更容易地进入老师的研究领域,成为老师的研究助手。学校应建立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与奖励制度,认可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量,把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和指导学生取得的成绩与教师职称晋升、考核挂钩,设立科技创新课题,或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和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行为,进一步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3.4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开展各类科技活动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风;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学风的定义,本论文所说的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情况,以及学生对学生学习风气本身的认知。

二、调查报告概况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8份。其中问卷回收情况分布如下:

在调查的198人中,86人来自商学分院,31人来自文学分院,11人来自法学分院、15人来自艺体分院、38人来自工学分院,17人来自理学分院。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43.43%、15.66%、5.56%、7.58%、19.19%、8.59%。

三、独立学院学风现状调查

(一)有关学生学风主观层面的调查

1.学生对学院目前学风状况的判断

在调查中发现,认为学院学风状况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的人数分别为21人、72人、91人、11人、3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为:10.61%、36.36%、45.96%、5.56%、1.52%。说明学生心目中,大部分同学对于学院的学风只能说比较认可,可见独立学院的学风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

2.学生对所选专业的感兴趣程度

在被调查的198人中,有17.17的人对自己所选的专业很感兴趣,有39.39%的人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感兴趣,有38.89%的人对自己所选的专业兴趣一般。4.55%的同学对自己所选的专业不感兴趣。

3.学生对所学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了解程度

在问及同学是否了解自己所选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时,只有19.7%的同学表示很清楚自己所学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64.14%的同学表示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知道一些,14.14%的同学表示不太清楚,有1.52%的同学对自己行业毫无概念。

(二)学生学风行为层面的调查

1.早晚自修的状态

在被调查的198名同学中,只有33.84%的同学在早晚自修完全是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有11.62%的同学完全没有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利用早晚自修聊天、玩手机和看小说。其余的同学会利用早晚自修不光是学习上的事情,而且会做多种事情。

2.早晚自修的效果

3.班级上课情况的调查

(1)班级上课率状态。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52.02%的同学回答说班级中有旷课现象的存在,有47.47%的同学回答自己班级中没有旷课现象的存在。

(2)旷课原因的分析。关于旷课原因的调查,有30.36的同学认为是因为厌学导致了旷课现象的发生,有33.04%的同学认为是因为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所以逃学。其他原因分别为逃课忙其他的事情,觉得自学的效果比上课的效果更好。还有其他原因。

(3)按时上课原因分析。大家按时上课,能做到不旷课,有将近40%的同学认为上课是因为迫于老师和学校的点名,对于自己想学的同学还不到30%。

4.宿舍学习状态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将近50%的同学认为自己宿舍的学习氛围一般,只有27.78%的同学认为自己宿舍的学习氛围还好,还有17.68%的同学认为自己宿舍的学习氛围良好。有43.43%的同学希望宿舍是休息的场所,而非学习的场所,希望在宿舍谈论些私人的话题,娱乐方面的事情,而不是学术方面的事情。在涉及到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的时候,有22.22%的同学认为是老师的教学方式,有46.46%的同学认为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有25.25%的同学认为是周边同学的影响。

5.对于考试的看法

(1)对于考试靠突击的看法。对于考前突击,大家一致认为不利于掌握真正的知识,能够看出大部分同学可以认真的对待大学的考试。

(2)在考试中是否有过作弊行为。在调查中可以得知,有29.29%的同学承认自己有过作弊的行为,有38.38%的同学有过作弊的念头,只有25.76%的同学从来没有过考试作弊的念头。考试作弊在大学是普遍存在的。

6.学习计划性调查

从调查数据可以得知,有51.0%的同学只有短期计划,只有24.24%的同学有长短期计划都明确,有20%的同学没有自己的主见,或者听从学校的安排,或者从来没有考虑过安排自己的计划。

7.学习主动性调查

由调查得知,被调查的同学中,有41.41%的同学在学习方面有自己的主见,有18.69%的同学会随大流,喜欢从众,有9.09%的同学觉得厌倦学习,觉得很枯燥。有30.81%的同学看自己心情,想学就学

(三)当前独立学院学风存在的问题

(1)在学生主观层面。学生对于独立学院学风状况评价不高,被调查同学对于独立学院学风状况的正面评价比例远远小于中性和负面评价比例。专业兴趣不浓,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对自己所选专业兴趣一般甚至毫无兴趣。对自己所学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定位模糊,有将近80%的同学对自己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不太清楚。对学习的重视不够,只有30%的被调查同学把专业学习放在了大学生活的首位,有70%的同学把为人处世、娱乐、参加社会实践而不是专业学习放在大学生活的首位。

(2)学生行为层面。没有充分的利用学校提供的优越条件进行自主学习,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只有不到30%的同学的早晚自修时间是完全用来学习的、其余的同学则没有充分的利用早晚自修时间来学习,甚至有不到20%的同学是利用它来玩手机,看小说。旷课现象严重,有一半多的被调查同学承认自己的班级存在无辜旷课现象。寝室学习气氛有待提高,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表示自己寝室的学习气氛一般。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目前我院虽然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是只有24%的同学制定了自己的长期和短期规划,其余的同学或者只有短期计划,或者根本没有对自己大学生活的规划。只有40%的对自己的学习有主见,能够主动的学习。其余将近60%的同学还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更令人吃惊的是,有30.81%的同学是随着自己的心情来决定学习的。

对待考试态度不严肃,在被调查的同学当中,竟然只有25.76%的同学没有过作弊的念头,其余的同学要么有过作弊的念头,要不有过作弊的行为。

四、相关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归结起来如下:

(1)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不正确认识,调查发现,把专业学习放在大学生活首位的同学,能够认识大学考试的同学在早晚自修、上课、课余生活、考试中能有良好的表现。反之,与上述同学持相反态度的同学往往在学校生活中的变现不是很好。

(2)专业兴趣不浓,由调查得知,对于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在大学学习、生活各方面良好的表现,对于专业兴趣不浓或者一般的的同学。其表现也大不相同。

(3)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老套,在有关旷课原因的调查中,有将近40%的同学认为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导致大家旷课的最主要的原因。

五、改进独立学院院学风的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教育,只有对自己的专业有强烈的认同感,喜欢自己的专业,才能在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中,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中,如果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或者没有认同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下降。

(2)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纠正不正确的正货态度和方式。因为受到高中一些老师和大学一部分学长的影响。在很多大学生眼里,大学变成了吃喝玩乐的天堂,认为大学的课可上可不上,大学的学习可学可不学。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很多同学肆无忌惮地旷课、把学习当做儿戏,整天要不沉迷网络,要不在玩。首先通过第一课堂,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专业课等来宣传正确的大学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的大学生活。其次掌握好网络宣传阵地,要利用人人网、微博、qq等网络阵地,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作为大学课堂的第一责任人,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学院要不断的优化课程设置,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用优质的课程,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

(4)严格落实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由调查得知,在问及同学没有旷课的原因时,有将近40%的同学是因为有相关的监督制度,自己才上课的。独立学院继续制定符合学院特色的相关制度,并且严格制度的执行力度,以此为营造良好的学风奠定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赵伟.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7

篇9

武汉地区大学生众多,根据2013年楚天金报有关报道,武汉地区在校大学生数量达到104万,是全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1]大学生业余生活丰富,除了学生、体育锻炼,旅游成为很多学生日常生活之余的一个重要选择。在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的经济条件背景下,旅游日益成为居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行为意向,高职学生也不例外,通过旅游,高职学生可以增加见识,提高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旅游中锻炼自主生活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旅游过程中,与同学、朋友沟通,交流感情,是培养人际交往一个很好的途径,也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的合作意识。研究高职学生旅游的意向和消费倾向,通过对这个群里的调查,较好的制定高职学生旅游产品、进一步规范高职学生的旅游行为,提高安全意识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选取的调研对象

以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二年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其中选取了航运物流系、旅游管理系、汽车工程系四个专业方向的学生作为主要的调研对象,其中发放调查问卷的总人数为200人.样本问卷调查分为基本情况和旅游行为的选择题,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旅游行为主要是对旅游出行的意愿、精力和态度进行调查。[2]样本回收183份,样本回收率为91.5%。其中回收的样本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见表一

通过以上数据得出,由于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本身的专业设置导致了生源的特点与其他武汉的高职学院有些显著地不同,主要表现在男生比例相对高、工科相关专业设置较多、来自农村地区的生源较多。通过对高职学生每月生活费的调研得出,由于家庭的背景不一样,生活费相对比较悬殊,其中最低只有600元,最高达到2500元,其中通过对生活费的平均计算,大约在900元左右,在武汉地区,高职学生每个月如果有900元的生活费的话,除去生活等必要开支,有一定的结余。

(二)获得旅游信息的途径

通过表二的数据可以得出,由于高职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接触广播电视以及专业旅游推荐会的机会比较少,在获得旅游产品信息渠道的时候更多的采取了网络、同伴和校园的传单,其中同伴介绍的比例是最高的,因为这与高职学生喜欢群体旅游的原因是息息相关,很多同学在旅游出行的过程中,更喜欢推荐同伴一同前往。高职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比较多,校园传单又是最直接和简单的信息获得通道,这两种方式在高职学生获得信息途径的比例是比较接近的。

(三)旅游动机的调查

在旅游学的理论中,专家指出旅游动机,只是旅游者更为深刻的旅游需要的反映。这种动机对旅游者具有目标导向的作用,在调查高职学生在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时候,首先要选择高职学生的旅游动机,动机决定了最终选择的目的地。

通过表三的显示得出,高职学生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为了到户外去与自然的亲近、在旅游中得到新奇的体验,所以高职学生在选择旅游目的非常集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自然风光和运动探险。在调查问卷中,有一道自主问答题“你最想去旅游目的地是?”。在这道问题中,答案主要表现在:凤凰、、庐山、沙漠等。

(四)出行时间调查

在对出行时间的调查中,高职学生的旅游出行时间比较集中,其中80%左右的集中在暑假和五一。在平时的双休和课余时间则是比较少。在183人中有120人会选择暑假,比例达到66%,由于暑假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在暑假容易邀约到高中或者是初中的老同学一起出游。五一期间由于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学生则选择在这个时间去春游。国庆节出行的选择比较低,主要原因是高职学校在9月中上旬才开学,国庆节离暑假太近,很多旅游消费在暑假已经进行,国庆节的全民出游,很多景点、酒店和交通不堪重负,很多高职学生也会主动在国庆节避开高峰。寒假由于天气较冷、回家过年等原因,高职学生旅游出行比例也比较低。

在旅游出行天数方面有两个数据。一个是理想出游时间和实际出游时间。其中理想出游时间8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7天以上,而实际出游时间95%左右的高职学生选择了2到3天。很多学生期望较长的出游时间,深度的旅游,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家庭管理等原因,很多学生不得不在整个出游时间控制在3天左右。

(五)单次出行费用调查

表四 学生单次旅游费用的调查

费用区间 100以内 400-600 800-1200 2000以上

比例情况% 21.2 54.5 16.4 8

通过上表四显示,80%左右学生的单次旅游消费在600元以下,这是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经济条件的限制,由于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本身的生源特点,学生的旅游出行只能局限在省内或者是周边的2日到3日游。其中有20%左右的旅游单次消费在100以内,这样的消费能力比较适合武汉郊区的一日游产品,所以木兰山、木兰天池、江夏的龙泉山等景点是学生最喜欢的目的地。

(六)其他的调查结果

除以上的调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调查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旅游行为的数据。如90%以上的学生在出游会选择3个以上的同学结伴而行,采取的自助而不是团队游的形式。团队旅游费用较高,尤其中团队的行程不自由、没有个性化体现、旅游体验无法得到保证等原因。在出行交通方式的选择方面,由于出游的目的地不远,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把汽车作为出行的首选的交通运输方式。在旅游消费方面,其中交通、住宿和吃基本占据了学生出行的全部费用,因为学生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对自然景观的体验,在费用方面和其他类型旅游者不一样,旅游产品消费和旅游购物的费用基本没有。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武汉地区大学生众多,高职学生出游行为应该得到相关机构的重视。武汉高职学生的旅游市场是一个积极培育的阶段,绝大部分武汉高职学生是积极的旅游者,他们旅游的动机很集中,自然观光是首选,但是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资金有限导致了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距离近,消费谨慎,自主旅游比例大。武汉高职学生更适合选择武汉市区、郊区一日游产品和短线的周边游。

四、发展武汉地区高职学生旅游的发展意见

(一)加强高职学生出行中的教育、监控和管理

高职学生的安全是各大学校最重视的方面,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对学生、家庭和学校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高职学生出行,脱离了学校的监管,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安全是高职学生出游最值得注意的问题。除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外,班长和辅导员要对学生的动向实施的跟踪和报告,出现了问题要及时的上级汇报。高职学校要形成相关的应急管理制度,各大景区和保险公司要配合制定适合高职学生短期的保险产品等等。

(二)针对高职学生出游特点,旅游产品设计多样化

各大景点要根据高职学生出游的特点,制定出产品的内涵和价格更适合高职学生的旅游线路,如拓展旅游、真人CS,篝火旅游等等。由于高职学生的出行目的太单一,景点要更多改变这种现象,大力发展科技游和红色游等产品来吸引学生,一方面增加高职旅游出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在旅游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对高职学生旅游产品的宣传

篇10

论文摘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艺术创作、演出实践相结合是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借助社会艺术实践创新对舞蹈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要保持其应有的艺术品位,只有确定社会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好舞蹈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才能创造出其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中,高校应不断地扩展社会实践项目,既要赋予社会实践新的内容,从调查走访为主转向发挥专业资源优势起主导作用,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以使得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优势,提高专业知识。舞蹈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可以适当的引进竞争机制,推进有偿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艺术院校可以通过有组织的企业庆典、接收实践单位演出、商业演出招标等。舞蹈演出活动适当有偿的形式可以更好的调动高校、大学生和接收单位的积极性,为舞蹈教育建立良性循环机制,减轻学校的负担。特别是能提高在校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必要的进入社会角色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舞蹈教育社会实践体系的建设

坚持课堂教学与艺术创作、演出实践相结合是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由此建立起一个实践教学的体系。

(一)创作实践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院大力加强实践体系的建设。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与修订中,表演、教育专业都相应的增设编舞技法课,舞蹈创作课和舞蹈电脑音乐制作等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创作实践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社会实践

学院有计划的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向民间学习,进行田野调查,撰写田野调查报告、采风报告,举办采风图片展。通过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对民族民间舞蹈传统文化进行较深入了解的同时,对生活、课堂、舞台三个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更充分的认识。

(三)演出实践

学院应定期开展如“萌芽杯”、“新人杯”舞蹈比赛,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的舞台,培养、选拔、推出人才的最佳平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国内艺术院校舞蹈比赛和全国舞蹈比赛;以及每年定期举行应届毕业生毕业实习演出;每年定期举办应届毕业生毕业汇报演出;同时不定期的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性演出。

(四)毕业实践

艺术学院实行集体、指派、个人实习的三种实习方法。一是学院组织集体演出实习;二是学院与外地艺术院校建立实习基地,学院指派学生到实习基地单位实习;三是学生个人联系实习单位进行个人实习。实行集体、指派、个人实习的三种实习方法是既符合舞蹈艺术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又有利于舞蹈专业学生艺术实践锻炼能力以及为毕业就业奠定基础行之有效的实习环节。此外,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组织设计毕业供需见面的课堂展示课和舞台展示,使学生全面掌握教学、演出等实践环节的全部知识和技能。

二、舞蹈教育社会实践创新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社会活动的天地十分广阔,借助社会艺术实践创新对舞蹈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为培养“文舞相融、德艺双馨”、“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艺术人才不断探索和努力。

(一)把握好舞蹈教育的目标定位

决定舞蹈教育事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仍是社会的现实需要。在计划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舞蹈教育,只按一种模式培养学生,因而造成学生的专业面过窄,理论基础不扎实,专业教学过于封闭等现象,充分说明传统舞蹈教育的目标定位不能满足现今文化市场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教育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在学生多元化的趋势下更要大众化,必须面向市场,这样才能把舞蹈有偿演出搞得越来越大,事业越来越兴旺。

(二)把握好舞蹈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冲击与诱惑下,有不少舞蹈编导家改变自己的艺术观、价值观,跌入了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状态之中,无心认真思考严肃舞蹈的创作问题;在创作的审美理念上,追求形式完善多于追求内容健康积极与思想、文化品位,所创作的作品中不乏低劣粗俗的节目,令人难以恭维。但眼下有些舞蹈,过分地盯住臀部,尤其是女性的臀部。以其晃之扭之、摇之摆之为亮点。即使为了商业炒作,也犯了忌。至少是不懂舞蹈的第一品格是文明,是文化。特意地着重表现臀部未必能振兴艺术(尤其是舞蹈)。 转贴于

(三)把握好舞蹈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不能单纯一味地跟着市场转而失去艺术的价值和品位,一定要掌握严肃艺术所具有的严肃性,要保持它的高层次的审美价值观和文化品位。这给舞蹈院校的实践教学提出了非常尖锐的要求——在舞蹈实践教育过程中如何保持舞蹈文化的传统性,同时如何在不失其传统风格、文化品位的前提下与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

通俗的消费娱乐文化,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层面,不少群众需要它,但代表中国舞蹈主要发展方向的作品,应当是严肃健康、积极向上的舞蹈文化。舞蹈要与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相适应,否则没有观众,没有市场,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但是,舞蹈的时尚化必须保持自己最本质的特色,保存自己的原生态品质,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三、完善舞蹈教育社会实践创新的对策建议

学院舞蹈教育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对锻炼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有着相当大的帮助。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笔者对舞蹈教育的社会实践创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确定社会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舞蹈教育在社会实践创新过程中要放开视野,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如为学校、艺术团体、广播电视、文化单位等部门从事舞蹈教育、舞蹈表演、创造、研究、策划、管理、群众等社会需求的舞蹈艺术人才,并且关注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将来转行做好准备。在商业演出活动中,特别要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要自觉认识自己知识与修养的缺乏,杜绝浮浅的创作、冷漠的表演以及盲目性,特别要防范以动作思维方式取代逻辑思维而忽略艺术思想性。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舞蹈文不对题,无病,莫名其妙,而不讲内容的满台滚爬搂抱、背举,衣着露透瘦,肚脐眼普遍露。显然这是一种难以理解的又缺乏知识的艺术现象,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制定科学的、符合需要的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二)合理安排社会实践的时间

首先,要打破横向时间的限制,充分的利用时间。作为全校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关负责人可以灵活安排、机动处理,在发掘一些较好的社会实践途径之后,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活动内容尽可能的丰富,不要放弃每一个可供学生锻炼的机会。

其次,要打破纵向时间的限制。开发一项途径后,要把其中每一项活动的时间加长,让同学们从中真正的学到东西之后放手。组织以班级管理为单位的演出活动,这样便于舞蹈学生彼此熟悉,有利于舞蹈教师的外出管理。特别是要注意低年级的学生要以学业为主,高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即将进入社会,所以,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开展有偿演出更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红.舞蹈理论与技能的相辅关系 [J].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研究.2008.3.

[2]符姗姗,唐圣菊.舞蹈教学中“潜性课程”的实践及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2009.1.

[3]王玉浅.谈实践教学在高等舞蹈教育中的意义[J].学问(下半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