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学习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3 18:4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青年学习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青年学习调查报告

篇1

 

1: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状况

 

2:城市外来务工的学习心理特点。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主要以电话方式和实际调查为主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外来务工调查问卷的分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四、现状的分析主要是心理现在状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都有比较明确的教育价值观。有75%的人认为学习是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有25%的人认为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还有其他没有考虑的有16%。调查好表面,有很多外来务工青年对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特征,他们都认为,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成正比。也就是说。学历越高收入就越高。

 

他们对学习态度也有明显的不同。有67%的人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对学习热情是中等。9%的青年害怕学习,他们也占了相对的比列。还有就是有90%的人都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程。还有部分人是因为上班没有时间学习。

 

在我的调查中有55%的青年认为学校老师能给自己传授知识和能让自己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有45%的人认为学校来时能力有限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能学到比较使用的知识,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被试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收入,其次为:住房。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收入、住房、农村医疗保障、子女升学问题、农民权益保障,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五、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思考与建议

 

篇2

一、活动主题:

宣传荣辱 共建和谐 崇尚科学 重视实践

深入企业 了解社会 体会亲情 完善自我

二、主要内容:

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我系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我系学生在家乡就近就便参加分组进行以下社会实践活动:,

(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全国各地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强聊大东昌学院与地方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开展聊大东昌学院2011寒假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实践活动,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并结合此次调研成果开展关于乡情调查的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二)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我系学生可利用返乡机会,自主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三)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活动。我系青年学生应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勇敢面对挑战,把服务地方作为每一位学子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我系专业学科和创新人才优势,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掀起青年学生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热潮。要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奋斗目标,立足山东,辐射全国,积极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言献策,要深入调查研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开展广泛深入我为家乡献力量的社会调查、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四)以感恩伴我成长,孝心回馈父母为主题的体会亲情实践活动和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全系学生要合理安排寒期生活,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展家庭亲情教育、礼仪教育活动,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父母减一分辛劳,添一分惬意,送一分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的家庭成员。也可深入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每位经法系学生在春节期间自行组队集中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为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年,特别是下岗失业青年、贫困学生、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等有特殊困难的青年群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办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办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送到他们的心坎上,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要从困难群众的实际出发,积极深入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

三、活动方式

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采取点面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就近就便。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我系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地开展活动。

2、重点组队。结合实际情况组队,在各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我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修养优势,深入基层形成示范带头作用。

四、实施步骤

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和动员阶段。

2、具体实施阶段。

3、总结表彰阶段。

2011年3月初,我系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于下学期开学后3月10日前将调查报告和实践个人、团(队)总结材料报系团总支,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团(队)、优秀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

五、相关要求

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系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抓紧抓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下,切实把今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指导,有考评。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保证活动轰轰烈烈、扎扎实实。

(三)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我系各地区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组织动员学生参与活动。

篇3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articipates in “a program under which officials” social practice having the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advancement socialism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 “a program under which officials” the activity has played the vital role, we must encourag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participate in “a program under which officials” positively practice, causes it to integrate in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socialism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displays own intelligence and ability fully, to construct the motherland contribution strength.

关键词: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 新农村建设

key word: University student “a program under which officials” social practic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前言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等;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等。“三下乡”活动成为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桥梁和纽带,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的意义

1.政治层面的意义

通过“三下乡”活动,我们国家把发展经济、建设小康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为农村中心工作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把集中活动与经常工作结合起来,抓好集中活动,发挥示范作用,做好日常工作,满足农民需要;通过“三下乡”活动,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致富能力;通过“三下乡”活动,使得各部门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服务农民,锻炼队伍,推动部门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政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引导扶持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

2.历史层面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 ,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3.大学生自身层面的意义

大学生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

通过参与“三下乡”活动,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他们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三下乡”活动,感受不同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更加能够理解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的深远意义。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学生“三下乡”发挥的作用

1.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学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

广大青年学生作为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用所吸纳的先进文化去武装人们的头脑,充实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滞后面貌,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青年学生深入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青年学生和在“三下乡”活动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为新农村服务的本领。

4.开展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架起高校与农村,教育与经济之间的桥梁,有效地加强高校与新农村建设信息交流和互动,把高等教育与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密切结合起来。

三、大学生“三下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1. 送精神食粮下乡,促文化大院建设

2. 文艺下乡新农村,与民同乐促和谐

3. 科技兴农送文化,科学宣传造氛围

4. 农村调研进农家,义务支教到乡村

“三下乡”服务团利用广播、分发宣传材料、开展农户走访等方式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对当地的种植业状况、生活水平、教育状况、医疗状况和农村基层民主五个方面进行了调研,为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的撰写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加深了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大学生在深入田间,与农民群众共同劳动时,也再接受着生动的劳动教育。

三、结束语

大学生“三下乡”是一种非常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这一活动,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从而坚定了大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实践这一活动将得到不断的完善,它必将在农村的广阔土地上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篇4

网上教学的想法在互联网成为大众媒体之时就出现了,但在最初并未如人们所料那样快速发展起来。现在,随着高速宽带的发展,一代依赖网络的年轻人的成长,许多教学网站纷纷建立,网络教师成为新兴的教育工作者,网络教学时代真正迎来了黎明。在法国,法语教师Anne Kerrien是典型的从教室走向网络的新一代教师,她从学校休假一年,建设了网站,并在此为各地的学生提供指导。他们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联系。学生把他们的作业、练习以及作文练笔通过Email发过来,Anne及其他网络教师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圈点批注,提醒他们哪里需要改进,同时还布置相应的习题。电话服务也十分细致周全,对于学生提到的语法问题,这些专业老师都给予详细的解答。此外,还提供电话形式的法语口语训练服务,学生可以购买一个或几个单位时段(每单位时段20分钟),与网络教师进行口语练习。在爱尔兰,一个更大的运营机构examsupport.ie,是近年成长起来的为中学生提供课程讲解和指导的一个网站。该网站聘请的都是名师,他们的课程被拍摄下来,分集放到网上,同时配有讲义笔记和教师博客等。目前,由该公司提供帮助指导的有30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或订了他们的网络课程,或购买了他们的光盘。另外还有约7000多名学生在学校使用他们部分形式的电子辅导补习题。Examsupport.ie的市场营销主任John McDonnell称,学生们都比较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因为他们的电脑操作技术都比较熟练,如果发现有一个知识点不理解,可以在电脑上倒回来反复学习,这一点对成绩提高很有帮助。McDonnell指出,网上学习还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渠道。

资料来源:independent.ie/

被“薄待”了的市区学校

加拿大安大略省最近的一项教育调查显示,许多市区学校所获的政府资金援助不足,处于被“薄待”状态。近年,当边远学校获得更多的资金和关注时,城市学校所获援助明显地被削减甚至被取消了。例如旨在帮助市区贫困学校“保证学习机会”的基金,两年前被削减了1亿美元;29%的学校有非英语母语的学生,政府却没有派英语语言教师;据20多万所城市公立学校的收费标准显示,他们向每个学生收取的费用比农村学校平均少920美元。这份调查报告提醒公众注意,大城市和市郊有更多来自新移民、单亲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他们更有辍学的可能性。城市和市郊学校在减少贫困、控制犯罪、激励青年和振兴城市的事业上能起到最大最持久的影响力,因此,许多教育界人士呼吁政府制定相应计划,加大对城市学校的援助。

资料来源:parentcentral.ca/

重回正轨的希望

据《海峡时报》报道,新加坡Evohub IT资讯公司推出了一项特别奖学金项目,并非面向尖子生,而是面向迷恋电子游戏的辍学青少年。该公司目前拨出了15份额为1万新币的奖学金,并与社区发展部和青年辅导员等合作,吸引辍学青年学习。项目为期两年,包括18个月的课程学习,内容为系统开发、计算机技术和商务通讯等,以及学完后6个月在Evohub公司工作。项目结束后学员将获一个能与大学课程接轨的高级文凭认证。此项目已经开班,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6点上课,这两年中,学生只有11天医疗假和14天的请假总期限,若超过了期限,项目负责人将通知家长,并取消学生已获的奖学金,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督促他们出勤。项目聘请的讲师都拥有荣誉学位,大部分是业界厂商或者游戏软件的开发者,每位讲师负责两个教学单元。这个项目帮助迷途青少年重回正轨,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资料来源:省略/

如何抑制溺爱子女的倾向

首先,父母要花一点时间思考自己最认同的10个价值观。这一点具有指导性意义,因为这告诉你养育子女应该将重点放在哪儿,应跟他们一起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然后,要树立榜样,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努力工作,你就必须卖力工作。如果要让孩子认为工作是有意义的,你就必须表现这一点,在餐桌上表现创造力、好奇心和工作热情。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懂得向孩子说“不”,不要事事顺从孩子,不要使他们远离生活中的痛苦和教训,而应该留一些珍贵的机会让孩子们体会失败、挫折,然后慷慨地给予他们时间和指导。

篇5

第一部分:现状特点

珠江镇五里村是一个当代农村的典型。在五里村调查三天,我们从五里村的发展现状看到了我国当代农村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当代农村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产结构有所调整。几十年来,农村的生产结构发生过多次变化。目前,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我们调查采访的农户中,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等粮食的目的是自己食用,且规模不大。而像柿子、玉米等非主食类作物的比例较多。另外,枣子等干果的种植也有一定的发展。

二、生产方式发生不同程度变革。目前农村的生产种植方式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这种变革的程度主要有生产的规模决定。既有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大棚种植,也有规模不等的私人种植。我们采访的农户由于种植规模有限,所以没有过多地使用现代化耕作设备;但是我们了解到,在大型的农场中,大型机械的运用还是非常广泛的。

三、农民素质普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显着发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五里村的马飞是一位有名的枣子大王。他培育的超级大枣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一切都是凭借对科学知识的钻研精神,加上踏实的作风。他们都是当代先进农民的代表,他们是我国农业向科技化、专业化发展的干将。而普通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则是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表现。在短短三天中,我们接触到许多当地农民。他们和我们交谈时,对一些现状的分析都比较客观和透彻,阐述了他们对于我国基层农村政策的看法和意见。他们的观点充实了我们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有了显着的发展。我们实践基地所在的行知小学就是当地的着名的农民子弟小学,招收附近六个村子的农民孩子。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师资力量优良的学校。许多农民孩子不但圆了读书梦,还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和教育资源。

四、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及收入结构的变革。目前农村农业人员的收入已不仅局限于农业生产。许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等方式来增加收入。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出力。这样,丰富了农民的收入结构,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农村劳动力也加快了城市的建设。以农户李伯伯家为例,他的儿女均在县城打工,他自己在农闲时也偶尔外出做活。这样,他们的收入就大大增加,并且,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也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农民收入结构的变革也使他们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我们采访的若干农户中,电话、电视的拥有率高达九成;有四成的农户家中有摩托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电扇、洗衣机等电器已比较普及,我们还能看到农民从腰间取下手机发短信。这一切,电子商务资料库‘“说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

五、先进的大型种植基地逐步兴起。在五里村,我们参观了浦禾园果树基地和艺莲苑水生花卉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国家级的重点基地,许多先进的品种、技术在这里进行试验,然后推广到普通农业生产中。先进种植基地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相关农业的发展,同时形成连锁反应,提供了旅游、教育等一系列资源,无形中又增加了农村其他产业的产值。这也是我国农业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的表现。

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

农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由于调查程度有限,仅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保障农民权益是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然而事实上,侵犯农民权益的事件太多。仅在五里村,农民普遍反映他们的权益受损。当地工厂建设宿舍,征用农民土地,补偿十分不合理,甚至使一些农民觉得生活无依靠。而工厂在申报征用时,竟称农民的良田为荒地!这一现象引起当地许多农民的不满。而对于这种现状,农民大多抱悲观绝望态度,没有想到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无形中助长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农民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一定数量存在的行政问题为农民威权设置了障碍。这是短期无法解决的。正如一位农民说的,中央、盛市的政策是好的,但在村、县落实时,有时发生了差错。所以,农村问题更多的是基层工作的开展和改进,这也正是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中国的农村人口太多,范围太广,仅五里村就发生这些问题,放眼全国,农民维权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农村城市化问题。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民对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势必使农村逐步过渡到城市。目前看来,这种过程似乎还不是很明显,但在农村中已可以看到许多城市化的现象。仅从环境角度看,农村中也有了高耸的烟囱。虽然现在环境问题还不明显,没有影响到农村的发展,但是从长远角度,农村环境的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如何从开始做起,发展农村环保经济,避免重走城市污染的老路子,是不久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三、农村医疗、保险问题。经过近年来的努力,许多地方已开展农村医疗保险。五里村的农民一年只需交纳24元,在乡村医院看病便可以报销10%的费用。这无疑是一个好政策。但是农民反映药价太高,许多农民生病基本上是用土办法凑合或硬熬。药价高是普遍现象,但是能否正对农民实际,采取不同的措施,让农民的基本医疗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是我们还需努力改进的。

篇6

关键词:农村;志愿服务;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其中志愿服务活动在农村的开展,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增强了农民群众的专业技能,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目前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现状

(一)农村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志愿者们坚持以服务农村为宗旨,经常组织志愿意者深入各村,开展慰问老党员、特困人员和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志愿者们还经常开展公益活动,并将具有农技、医疗、文艺等方面特长的志愿者骨干逐步充实到服务新农村志愿者队伍中去,使志愿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树立了志愿者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人士参与到志愿队伍中来,服务内容也更加广泛,为推进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贡献。

(二) 建立村级志愿服务站

近年来,在很多行政村都建立起了志愿互助帮扶管理站点,负责发动本辖区内村民开展志愿互助帮扶。同时也加强了对村级志愿服务站的指导,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村级志愿服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志愿者招募、选拔、管理、监督、考核等方面工作。各行政村由村两委组织,组建以村民小组组长为主体的村民互助志愿者队伍,使志愿服务新农村活动跟市、县、乡镇志愿工作有机统一起来,使志愿服务新农村活动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活动之前有动员、活动之中有指导、活动之后有反馈。

(三) 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农村志愿服务在服务领域的开拓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扶贫开发、爱心助学、青少年维权、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等多个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务项目。此外,技术性领域的工作是知识、科技含量较高的志愿服务,这一领域的开拓是农村志愿组织未来工作的重点。在新农村建设中,成立以青年企业家、科技星火带头人、青年经济人为主的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送政策、法律、科技“三下乡”活动,指导农村广大农民和青年科学种植养殖,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青年志愿者科技服务队还深入农村社区、农村中小学校园、乡镇企业宣传科普知识,发放科普宣传单;医疗服务队每年深入农村社区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体检;防火宣传队在防火期间深入各林场、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宣传防火知识,发放防火宣传单等。

(四) 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志愿服务新农村活动正逐步走向规范化,根据农村现实需要确定服务项目,组织相应的志愿者开展服务,促使志愿者与服务项目之间更为契合。不仅提高了志愿服务的频率,而且还扩大了志愿服务的规模和内容,使志愿服务新农村活动真正符合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为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农村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志愿服务新农村活动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 农民参与志愿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农民对于志愿活动的认识还是不够,农民收入普遍较低,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年轻人甚至是老年人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做一些其他工作,以期获得更多的生活收入,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做志愿服务。另外大部分农民对志愿服务了解程度并不高,对有关概念、价值、特征等知识缺乏认识和理解,志愿服务意识尚未真正融入农民生活,农民参与度低,志愿服务人员结构呈现单向发展趋势,难以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

(二)农村志愿服务社会化水平低

农村志愿服务依然局限于组织推动,受政府政策影响,具有一定的官方或半官方色彩。农村志愿服务深入发展固然需要加强党政部门的领导和扶持,但过多地介入,单凭行政手段来组织志愿行为,难以保障志愿服务的实效,尤其是行政力量主导下的各类志愿组织难以实现步调协调、资源共享。因此,农村志愿服务常会受到服务时间、服务规模、服务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比如农技方面的指导,上级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可能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当农民朋友遇到农作物、禽畜等发病的事情,往往会因得不到及时指导而错失防治时机。

(三) 部分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

志愿服务新农村活动尽管有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执行负责人,在肯定大多数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由于责任人思想意识上不够重视,使得有些农村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没能真正起到实际作用,在农民群众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觉得我们农村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些务虚的工作,面子工程。因此对于志愿服务新农村这项活动,必须更加注重实效,让农民群众在志愿服务中真正收到实惠,只有实实在在对农民群众有益的东西,才会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推广、更容易产生效益。任何脱离农民群众流于形式的农村志愿服务活动,都要在今后的实施计划中删除,因为衡量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的标准只有一个,农民群众接受不接受、欢迎不欢迎。

三、加强农村志愿服务的思考

(一)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公共财政支撑

可探索通过政府公共服务项目与农村志愿服务相结合、公益事业与农村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支持。在政府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发掘政策潜力,加强宣传,倡导社会各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持农村志愿服务事业,在慈善机构设立基金会,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基金会的方式,为志愿服务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同时还要建立基金财政投入逐年增长机制,逐年按比例加大基金投入,并建立基金规范使用与监督制度,在政策上鼓励引导社会资源对农村志愿服务的投入。通过搭建社会参与公益活动的平台,建立项目合作机制,吸引企业冠名赞助、充实农村志愿服务经费,打造农村志愿服务品牌。同时农村各社区也要与各单位建立良性互动的共建关系,通过不断创办农村社区服务项目和设施,吸引单位资源,拓宽农村志愿服务活动领域,不断深化农村志愿服务。

(二) 加强志愿队伍建设,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广大农村青年应当成为志愿服务新农村的主力军,村级志愿服务站要在志愿招募、选拔、培训等方面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争取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建立起一支符合新农村建设特点,满足农民群众迫切需求的农村志愿服务队伍。比如在农村党、团员青年中率先进行一些知识技能培训,并逐步推广,将农村种养殖作为农村青年学习农业技能的大舞台,请农业产业化带头人为农村青年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实行农村志愿服务注册登记制。通过网络、朋友推荐、手机短信、宣传册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队伍。二是健全志愿服务网络,以市直部门和单位、乡镇(街道办事处)为骨架,村(居、社区)为辅助,建立志愿服务小分队,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三是建立定向志愿服务制度,市直部门和单位定点联系帮扶一个村,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初步形成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志愿服务新格局,促进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 夯实基础拓展领域,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坚持以创新思维推进农村志愿服务工作,在激发参与积极性、增强志愿服务成效的同时,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工作品牌。为使农村志愿服务成为建设文明乡风的有效载体,召开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现场会,创作农村志愿服务相关戏剧、歌曲,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开办专题专栏,宣传农村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先进经验和事迹,使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新农村活动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在进一步夯实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爱心助学,青少年维权,环境保护,巡防,青年就业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基础的同时,要继续拓展志愿服务新农村活动领域,如将问题青少年、残疾青少年、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列入志愿服务对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以“建设和谐新农村”为主线,坚持文体形式多样化,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以村级文体活动中心为主要阵地,以农村青少年活动之家为辐射,以农村团组织为依托,经常性地开展农村群众性文体交流活动。

(四)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志愿服务意识

在农村,积极拓展志愿服务工作领域,加快推进志愿服务社会化进程。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也应成为志愿服务新农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认识志愿服务,增强志愿服务意识,参与志愿服务;努力实现从单向服务到双向互动的转变,从组织推动向自发行动的转变,从组织覆盖到全社会参与的转变。首先,在发挥青年志愿者主力军作用的同时,依托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成立巾帼、科普、红十字、老龄、城建、教育、村居等志愿服务组织,形成全社会参与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局面。其次,加快推动志愿服务由城区向农村拓展。依托开展的各类干部驻村强基工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以整治农村环境、帮扶困难群众和困难学生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志愿服务活动,正村风促文明,进一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第三,培养网络爱心志愿者,引导他们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不定期在网络空间学雷锋倡议,吸引爱心网友广泛参与。近年来,网络爱心志愿者相继组织了“关爱特殊儿童健康成长、爱心让你我同行”公益演出,“关爱白血病儿童”,无偿献血。抢救病危产妇等影响力较大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

当前,农村志愿服务已在各地农村扎根开花,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来,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新农村默默奉献,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不断将志愿服务新农村活动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嘉兴共青团.桐乡市屠甸镇团委关于志愿服务新农 村现状调查与思考.2007-12-26.

篇7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篇8

2002年7月26日----7月31日,厦门大学自动化系暑期实践小组一行7人,前往厦门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短短的6天里,我们在后埔村希望小学开展电脑培训、科技讲座、大学生活图片展、手抄报比赛、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就"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才是与人民相结合,人民所欢迎的,同时又是大学生所需要的"展开深入的调查访问。本次活动受到我系同学和希望小学所在地的村、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

1、在实践中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体会基层党员干部为实践"三个代表"作出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进一步增强了成长进步、奋发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形成了一份详实的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调查报告(见附件);

3、利用所学知识,发挥青年学生科技文化优势,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4、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优秀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展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精神,宣传我系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和学术交流活动;

5、增强了团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策划经验;

6、以学致用,深入体会农村生活,与当地领导、老师、学生、家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二、总结:

A、策划:综合考虑 交流沟通 不断完善 苦尽甘来

(一)、前期策划:梦想----设想----开始策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

从4月份上任开始,我系2000级班两委就希望把02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办好,努力为同学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并积极联系实践单位。在联系过程中,班两委不断的与辅导员、系学生会相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并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三下乡、农村支教、社会调查"方面。

6月初,结合教育部和团中央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通知,考虑到我系专业特点和其他相关条件,我们把实践单位选定在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并且和后埔村泽慧中心负责人叶进社以及希望小学叶校长取得联系。在与他们的联系中,我们了解到: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坐落在莲花镇的莲花山脚下,校舍由可口可乐厦门有限责任公司和后埔村委共同于近两年投资兴建的一所全日制小学,目前有在校学生200名左右。学校每年暑假举办"泽慧中心夏令营"。泽慧中心是由莲花镇的几名在校大学生共同创办的,学员主要是属义务服务性质,已成功举办两期。主要活动是开办各项讲座。内容有关学习、大学、人文、科技等,邀请各名校大学生与学生座谈,举办各种比赛。我们的实践构想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回应和大力支持,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二)、中期策划:确定活动细节----经费申请----不断更改完善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们按部就班开始活动策划和经费申请。考虑到我系的专业特点(计算机相关专业)、我系学生特长(对计算机有相当的了解)以及实践单位的硬件条件(拥有17台电脑,一个微机教室,学生对计算机有初步了解),我们初步把活动内容定在电脑培训、科技讲座、以访谈为主要方式的社会调查,活动对象为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在校5、6年级小学生,实践时间初定在7月初,同时面向我系00级学生开始活动的报名工作。

在准备过程中,针对希望小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活动时间和内容进行了多次更改:为配合希望小学的暑期实践安排和电脑室的使用,将时间从7月25日改到7月27日再到7月26日。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充实:把原来的电脑培训压缩,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手抄报比赛、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大学生活图片展等活动内容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另外把任务分配到人,并督促参加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各自的多媒体课件。

(三)、实践:随机应变--适时总结-不断改进

7月26日中午2:20,实践小组一行7人如期成行,4:00到达目的地。我们的到来受到后埔村领导和泽慧中心的热情接待。我们向村领导通报了这几天的实践安排,并了解了后埔村的大致情况。村副书记叶志尚表示,村两委热情支持此次实践活动,并将全力配合。在与校长联系中我们发现,由于学校电脑室维护经费的欠缺,原定三天的上机课程只能压缩为两天,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安排必须再次作出更改。接下来的几天里,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我们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下是计划和实际活动对照表: ■自动化系02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计划 实际 备注

活动时间 7.25――7.29 7.27――7.31 时间调整

7.27上午 交流会(开幕式)8:00-10:00:1、了解学校的概况、讲述这五天的内容(与校长座谈);2、发给学生每人两本笔记本,一只圆珠笔和一只铅笔;3、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5个人,选出班长、小组长,负责学习和任务;4、分配任务: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写写自己每天所学到的东西和感想,最后小组合作作出一份手抄报,内容包括小组成员的五天来的感想、对未来的理想等,给手抄报起个名字;5、说明演讲比赛的事项(时间:七月三十一日上午;主题:成长的责任;人员:所有学员;最后将评出一二三等奖)。熟悉学校电脑室,准备相关软件、课件10:00-11:30 见面会8:00-10:00:1、发给学生每人两本笔记本,一只圆珠笔和一只铅笔;2、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5个人,选出小组长,负责学习和任务;3、分配任务: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写写自己每天所学到的东西和感想,最后小组合作作出一份手抄报,内容包括小组成员的五天来的感想、对未来的理想等,给手抄报起个名字;4、说明演讲比赛的事项(时间:七月三十一日上午;主题:成长的责任;人员:所有学员;最后将评出一二三等奖)。 取消开幕式和熟悉电脑室

7.27下午 3:00-4:30讲座: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4:30-5:30熟悉操作系统 上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操作;图片展。 取消上机,把下一个项目上移

7.28上午 8:00-10:00讲座: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基本操作10:00-11:00熟悉操作系统 上机:演示多媒体课件;讲述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熟悉操作系统。 上机,把上机内容集中在一起完成

7.28下午 3:00-4:30讲座:计算机的应用4:30-5:30熟悉操作系统 上机:播放flash;讲述word的使用技巧;布置上机作业并现场辅导。 上机,把上机内容集中在一起完成

7.29上午 8:00-10:00讲座: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和应用10:00-11:00熟悉操作系统 上课:计算机网络基本只是和应用;计算机应用。 取消上机,把下一个项目上移

7.29下午 3:00-4:00求学漫谈4:00-5:30趣味运动会 趣味运动会。 取消求学漫谈

7.30上午 8:00-10:00讲座:优秀电脑作品展示、厦门大学风光介绍、自动化系学生活动介绍等10:00-11:00熟悉操作系统 上机:厦门大学风光介绍、自动化系学生活动介绍等;熟悉操作系统;布置上机作业并现场指导。 按原计划

7.30下午 3:00-4:30复习、计算机知识串讲、观看科技片《宇宙与人》 4:30-5:30熟悉操作系统 上机:优秀电脑作品展示;穿插计算机应用;演讲比赛特别辅导。 取消《宇宙与人》的放映;插入演讲比赛特别辅导

7.31上午 8:00-11:00演讲比赛:成长的责任;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奖、活动总结(闭幕式) 8:00-11:00演讲比赛:成长的责任;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奖、活动总结(闭幕式) 按原计划

7.31下午 3:00告别、回校 3:00告别、回校 按原计划

从上表可以看出,适时调整活动安排,做到随机应变是保证本次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活动组织策划者的最大考验。

点评:

在策划过程中,我们注意和实践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团结协作,把责任和任务分配到人,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本次活动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还做到每天总结一次,小组所有成员对每天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不断改进,同时写好实践日记。由于考虑周密,灵活安排,所以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对方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有效的支持,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B、支教:发挥优势 形式多样 效果显著

支教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安排。在策划时,我们详细的了解了希望小学的办学情况和具体的硬件条件和师资配备,同时采纳小学老师的部分建议,把支教具体定位为"普及电脑知识、熟练电脑技能、开拓学生眼界"。为此,将教学内容从"计算机发展和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计算机应用"四个部分展开,通过课堂讲解和课件演示、上机操作等方式,深入浅出的向参加培训的同学介绍了当今最先进的电脑技术及其应用,起到了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增强学习动力的显著效果。

课堂上,我们还多次插入flash演示、网页展示、程序讲解、操作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讲解与操作相结合,个人操作和特别辅导相结合。通过集体的努力,5天的授课计划圆满完成,同学、老师好评如潮。

点评:

根据实践单位的实际需要安排活动内容;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同时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及时与学生、老师进行交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上述措施有力的保证了此次支教的圆满成功。

C、交流:大学生活图片展 演讲比赛 手抄报比赛 趣味运动会 全新的体验 自我的跨越

对于小学的老师和同学来说,上述四项活动都是他们平时所未曾或者很少经历过的,所以对他们来说是新鲜感十足。图片展:大南校门、西校门、嘉庚广场、芙蓉湖、三家村、白城……精美的图片,精彩的演说,小家伙们听得如痴如醉;辩论赛、篮球赛、运动会、学术交流、班级活动、迎新晚会……美丽如画的大学校园,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小家伙们开始心驰神往!结合我们的"自家人,自家园"大学生活图片展,小家伙们表达了他们对大学的梦想和向往,对人生理想的憧憬。哇塞,完美的效果!演讲比赛:由于羞涩的缘故,学生都不敢上台演讲,所以从第一天起,队中的所有人都在一直在做说服工作并以亲身经历作示范。最后自由报名决定参加演讲的10位同学。30日下午,我们对这10位同学进行了集中的培训,同时让他们上台感受一下现场气氛。31日上午的闭幕式上,虽然个别同学比较紧张,但效果还是相当突出。从自我介绍都胆战心惊到上台演讲3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4份手抄报是本次活动的另一项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从设计、排版、内容选择、美工,所有的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我们只是进行部分的辅导而已。虽然笔划还显稚嫩,但每一份都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童真。

螃蟹横行、搬砖过河、夹球前进……新颖的玩法,独特的思维,趣味运动会展现了运动的另一种丰姿;热火朝天的场面,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2个小时的活动显得太短暂了。山村孩子的活泼天性一览无余。

点评:

活泼、激烈、积极、向上,一起交流的感觉,一起运动的和谐,让所有的人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让学生更形象的感受团队协作(集体)的力量和重要性,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D、访谈:体会农村生活,见证"三个代表"在基层的实践

本次活动的访谈计划以访谈对象分三部分进行:村领导、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

 与村领导座谈(附:访谈纪录):

村长叶根在告诉我们,后埔村主要的收入是果林收入,其他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村里至今还没有任何企业,因此村财收入比较单一,相对有限。但村里并不吝惜对教育的投入,1995年集资和可口可乐公司对村小学进行改造,并使其成为同安区第一所希望小学。这几年,村两委一直在关注和支持小学的发展,包括支持村泽慧中心的建立和开展活动,支持希望小学与可口可乐的共建,努力向上级争取经费等。对于"三个代表",村长认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就是对"三个代表"的最大实践,这才是基层干部最大的目标。对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村长认为,只要能够给学生一种努力学习的榜样和动力就可以了。

与校长座谈(附:访谈纪录):

叶校长告诉我们,小学是同安区第一所希望小学,学习永远是学校的重点与窗口,小学的文体成绩在同安区是有目共睹的:教学水平中上,经常参加学区里的或是更大的各种比赛,比如少先队的,少先中队的,和少先大队的各种比赛,像去年的学区运动会,小学就获得区里第一的好成绩;今年,学校的毕业生叶亚萍在初考中取得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这些都与学校老师的刻苦劳动分不开。叶校长认为,在学校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老师们尽心尽业,刻苦教学,严格做好"师德师风"就是"三个代表"的充分落实与体现。他们一直都把"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把工作常规化,这样就不会只有在上级下来检查时才做做形式的这种现象。对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校长认为,只要合理安排,活动就不会给学校老师和学生带来压力,对于老师,虽然说难得才有放假的时间,好好休息整顿一下,但也是很希望大学生下来给孩子们授课,只要时间安排得合理,对于老师来说,是热烈欢迎的。而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整天都是爬上爬下,精力旺盛得很,而且求学的欲望也很强,所以若是符合他们的口味,他们也是很愿意暑假来学校听讲的。

与老师座谈:

叶延国老师告诉我们,他们经常要在各个学校间对调。后埔村小学还算比较好的(属平原小学),他们最远的要到军营等小学(离后埔村还有几十公里),在山上待上几个月是家常便饭,有的甚至要待一年乃至几年。对他们来说,看着孩子们长大是心中最大的幸福。由于他在教授数学的同时还要兼任学校的电脑教师,负责整个微机教室的维护和教学工作,所以他自然很支持我们的活动,希望能够有机会和大学生交流交流,以便把握当今的最新技术。

与学生家长的座谈(附:访谈纪录):

学生叶亚萍的家长告诉我们,他家的两个孩子都参加了我们的夏令营。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非常欢迎。为此,虽然正值农忙,当他们都不叫孩子帮忙农活,只希望孩子能多学点知识。对于亚萍的成绩,他们说顺其自然,宽松的家庭环境才是最重要的。过大的压力反而适得其反。虽然没有太多的文化,但孩子的成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他们希望我们的到来能把经验带给孩子,告诉孩子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好好读书。

点评:

座谈是我们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之一。对于久居一隅的我们,此次是深入农村,体会社会的最好机会。通过访谈,我们更深刻的领悟到科技、知识对于农村的重要性,更深刻的体会到把所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回报人民、奉献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三、缺点与不足:

由于是第一次面对小学生开展活动,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只能慢慢摸索,不断改进完善;由于活动规模有限,所以不能吸收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接受锻炼;由于受希望小学硬件条件的限制,所以不能招收更多的学生,所以几乎每天都要狠心的回绝学生要加入的申请;由于经费有限,所以只能去6天,只能在学生"老师,你们能多留几天吗?"的挽留中匆匆离开。上述缺点和不足将成为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和参照。我们将努力做得更好,更完善。

■四、附件:

1、本次活动参加人员:

带队老师:洪文兴(辅导员)

策划:柯自聪、陈艳

组长:柯自聪

组员:陈艳(财务、宣传)、黄凯伟(摄影)、叶知楠、马骁、南书志(后勤)

篇9

一、花儿的活态研究

花儿活态研究是本次论坛的一个亮点,它突破了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花儿唱词格律、花儿民俗以及社会功能、民族特征等方面的固态研究视域,更多投向对花儿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转型、时代精神的理解。

李健彪、穆建婷的《全球化背景下花儿的保护与传承》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效率成为优胜劣汰的唯一标准,但“文化例外”。它既有商品的属性,又有精神层面和价值观层面的内涵,经济学意义上的“优胜劣汰”法则不适用于文化。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多样性、民族多样性之重要保证,花儿保护与传承应尊重花儿自身传承规律,花儿保护应坚持“无形文化遗产的‘有形化’保护”、“以人为本”、“原生态保护”、“民间事民间办”和“保护与利用并举”五项基本原则。郭德慧教授在《草根艺术――当代文化生态中花儿的传承与发展》中指出:当下花儿的发展不可能始终保持原有的旧面貌,总要随时展发生新的变化。探寻花儿的传承机制和维持运作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从关注音乐本体的民间音乐研究方向向不仅关注音乐本体,更应强调音乐背后的文化联系的音乐人类学进行转换,从而将花儿研究置于大文化背景下予以关照。马东平、严国芳《社会转型时期花儿文化现状》一文从转型期间花儿文化所呈现的“市场化运作”、“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文化生态的破坏”以及“花儿的城市化进程”等几个现实状况进行了梳理和述描,指出: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处于一种绝对封闭和静止的环境中,它总要与外来文化相互接触、碰撞并在融合中发展变迁,这是一个自发的、无意识和缓慢的过程,当民族文化进入全球化时代后,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各种人为因素作用下,民族文化的变迁速度会加快,程度会较激烈,花儿文化在此背景下的巨大变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范例和参照。彭金山教授的文章《目前,我们如何保护花儿》指出:“坚持活态保护和静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摸清花儿历史和现状,把既有的花儿作品全部记录下来”,并“研究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下花儿艺术发生的变化乃至变异”,“一方面要保持‘山场文化’的原生态性,使‘本色花儿’与世共存;一方面与旅游文化结合,使传统艺术在变化了的社会环境下焕发新的活力。青年学者王贵生博士在他的《精神牧园:花儿会的现代意义旨归》一文中,借用解释人类学和结构人类学的观念认为:在理解、认知和体认花儿保护过程中应把主要目标和对象集中在花儿“主位语义场”――花儿会的氛围之内,对花儿群体的认知给予更深层面地研讨。同时应清醒、辩证地对待由行政、商业、学术构成的“客位语义场”在花儿生存环境、发展方向与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和对花儿保护产生的影响。白晓霞的《性别社会学视野中“花儿会”活动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思考》中对“花儿会”现代语境中农村女性这一主体性骨干力量进行了审视,提出为农村女性营造良好、健康的“花儿会”文化生态环境,是促进“花儿会”活动发展与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徐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及实践中的误区探微――以花儿和花儿会为例》,邢燕燕《现代化与“原生态”的冲突和悖论――人类学视野下花儿传承保护的再思考》等文章,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以“花儿会”研究为切入点,结合现代文化生态现状,对花儿传承、保护提出了宝贵的方法和建议。

二、花儿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探讨

花儿保护、传承与创新是本次论坛的热点和焦点,在所提交的论文中半数以上都是围绕此议题展开讨论的,充分体现了花儿申遗成功后,学者们对花儿今后的发展给予的高度关注。

民俗学家柯杨在《花儿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一文强调指出:花儿入选名录只是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应“树立大花儿文化圈意识,取消我的、你的、他的相对狭隘意识,转变为我们大家的、中国人民的、全人类的开放的、包容性很强的新观念”。在花儿保护中,“既要关注花儿的优质基因的控制、提炼和传承,又要关注其本身的吸纳、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特点”,“本着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大力发展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协作,以利于花儿文化整体性的保护,克服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片面现象,尤其要提防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的错误倾向,把花儿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加大对花儿传承主体――民间歌手的关注力度,在保护花儿原创性的同时,鼓励艺术家们在花儿音乐基础上的再创作。温州大学王文韬副教授在《“花儿”保护的若干思考――关于“‘花儿’文化博物馆”的构想》中指出中国歌谣词曲的发展是一部漫长的民俗画卷,田野工作的开展不能以民俗文化的剥离为代价,针对当下“花儿”传统文化空间的不复存在,及其文化内囊渐空,内涵缺失之现状,提出了借鉴古者《诗经》、《楚辞》、《乐府》之所为,创立“‘花儿’文化博物馆”,遵循力保“花儿”艺术相对“本真”之原则,运用“跟踪调查”,“三重证据法”等相对科学、合理、可行之方法对“花儿”艺术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除此之外,韩宏《乡音乡情花儿育新人――浅谈宁夏“校园花儿”的理论与实践》,周亮的《高校教育传承花儿探究》,魏登贤的《浅谈语文教学对花儿的保护和传承作用》以及孔德云《让临夏花儿走进音乐课堂》则从传统音乐的学校教育层面,将花儿保护与传承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为花儿的保护与持续发展提供了另一思路和途径。

花儿研究家王沛《好花儿漫红了天下――花儿“歌王”“皇后”艺术成就述评》通过对河州型“花儿王”朱仲禄、王绍明、“皇后”苏平及洮岷型花儿“歌魁”丁如兰艺术成就述评,为我们展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花儿演唱领域各民族歌手的传承路径,旨在强调花儿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作者严肃指出:当下系列的所谓“花儿王”、“花儿皇后”评比显得过于轻率和随意,政府应给予合理引导,并呼唤新一代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歌王”、“歌后”的出现。

同时,武宇林博士《宁夏“花儿”歌手现状调查报告》,冯岩《论西北“花儿”的传承保护及其传承人――兼论西北花儿传承人赵存禄及其“花儿”长篇叙事诗〈东乡人之歌〉》,戚晓萍《民族志方法与“花儿”研究》等文章分别对花儿“传承人”历史、现状及传唱风格等探究,旨在突显花儿活态传承载体――“传承人”在花儿保护、传承及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期得到政府、研究机构、学者的扶持与重视,促进花儿事业的长足发展。

此外,陶柯的《谈如何做好申遗成功后的花儿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严国林、马桂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河湟“花儿”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为例》,陶雨芳、王莲喜的《对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考》,雷侃的《育得根深叶茂“花儿”红――宁夏回族山花儿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方式初探》,吴晓梅的《二郎山花儿的传承与保护》,季绪才的《关于岷县花儿保护的几点思考》,包海燕的《关于对洮岷花儿保护和发展的思考》,张润平的《也谈如何做好花儿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等文章结合地方“花儿”现状,或从宏观,或从微观之角度对如何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花儿”提出了独到、新颖、具有时代性、建树性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三、花儿研究新成果与其他

本次论坛提交的论文选题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拓宽,研究视野较过去更为宏观,主要涉及花儿的研究方法、花儿艺术的朔源、花儿原有研究成果的梳理、花儿文化产业的开发、花儿传承源流等诸多理论成果,突显了“实用性”特征,为今后花儿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参考意义。

赵毅的《打造“花儿”品牌促进经济发展》指出,加强对外宣传,并与旅游业结伙搭档,举办“花儿会”、“花儿”演唱比赛,调动各地、各民族花儿品种集中展示,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经济繁荣,这不仅是“花儿”传承发展的一项强有力保护措施,更是其经济、艺术价值的彰显。徐光文则在《依托花儿之乡优势做大做强花儿产业――对新时期花儿发展与创新的思考》中提出,“花儿既是文化遗产又是文化产品。我们要坚持走民营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资、融资机制打造花儿产业。景生魁《关于西北“花儿”的传承与创新》提出打造中国“西三角”经济带,构建“花儿”保护的地域框架,从生态循环经济中发挥民族特色,使“花儿”在困境、危机中开拓创新的建议。

另外,张君仁博士的《1949年以前的花儿与花儿研究――〈花儿学术史〉研究之一》对1949年以前有关花儿的记载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文章指出:各时期“由于历史语境的不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收获,为花儿向外传播及研究的初步繁荣打下了基础”,为今后花儿史学研究提供了参照。巨奇君《花儿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在将花儿研究分为“收集整理”、“形态研究”和“深入研究”三阶段基础上,认为,今后“花儿研究”应回归田野,超越“花儿本身”,重视花儿生存之“大文化空间”和“大社会背景”之间的深层关系。马晓红《“花儿”保护的多学科合作初探》中花儿研究多学科合作方式的提出,为花儿研究提供了较为可供借鉴的理念与方法,作者认为: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有着某种程度的共同特征,而不同侧面及不同层面的研究,是多学科合作之基础,这有利于“花儿”的全方位、高层次研究。魏泉鸣先生《中国花儿源流批评史中的几个问题》一文对花儿源流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源流”问题应严格区分,但也允许、同意流变现象的发生,不应封杀一家之言,但各言辞应有自己之依据,在争鸣中促进花儿研究的交流与发展。李恩春《西北花儿≠西北一般民歌――略论花儿保护中演出、出版、宣传的科学性》演出、出版、宣传花儿应在正确认知花儿“属性”与“个性”基础上,对花儿“名称”、“内容”、“格式”、“引腔”、“体裁”等方面有所探析。此外还有李U的《关于编撰〈中国“花儿”大全〉的构想》和汪鸿明的《必须树立严谨务实的“花儿”研究作风》也分别提出各自关于花儿保护的建议和想法。

“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花儿保护论坛”不仅是对近年来花儿保护研究理论成果的一次检阅,同时也为诸多学者探索、共商花儿保护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和新方法,确保多民族共创、共享之花儿理论研究深入发展提供了一次学习交流机会。无疑为今后“花儿”长足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和养分,在“花儿”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篇10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国内近几年医学研究者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状况做一总体梳理。

1 亚健康的人群分布状况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1],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2002年4月8日“21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我国目前约有70%约9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研究表明[2],经济较发达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北京为75.31%,上海为97.49%,广东为73.41%,陕西为94.9%,河南为62.83%。据调查上海、无锡、深圳等城市亚健康状态调查结果表明2000人中60%的人有失眠、多梦、不易入睡或白天打瞌睡,62%腰痛-背痠病.58%干活就累.48%脾气暴躁或焦虑。据统计,由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死亡占脑血管病的50.3%心脏病的59%,肿瘤的50.4%。王育学教授做过一个5万例的人群调查,亚健康的状态分布率达到56.18%,其中大多数为20一40岁的青壮年,他们中以白领、知识分子为主[3]。有资料表明最近5年,中科院所属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仅为53.2岁。国务院体改办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指出我国肩负重任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白领阶层”是亚健康的主要人群,而企业管理者中有85%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问题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张素炎等[4]研究表明,北方地区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为21%,其中男性880人(20.5%),女性97人(32.1%)。女性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31一50岁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年龄,性格内向者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性格外向者,教员、学员、医务工作者、编辑、工程师、技术员等从事脑力劳动较多的人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员。

2 地区一般人群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刘保延[5]等通过对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对1828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以疲劳、失眠、情绪失调、疼痛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虚、湿、热、郁、瘀、气滞、津亏、痰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心、肝、脾、肾、胆、胃等;以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热蕴结、肝郁化失、脾肾两虚、痰气互结等10类基本证候多见。

孙晓敏等[6]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参加体检的广州、东莞、深圳三地人员发放亚健康调查表,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的现患率为65.1%。其临床表现复杂,涉及躯体、心理及社会等多种症状。

庞军等[7]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玉林、北海三个城市的城市居民进行亚健康中医证候问卷调查, 1467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广西三城市亚健康人群以肝脾不调(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脾虚湿盛)、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脾气虚、心脾两虚、肾阴虚、心气虚、脾肾阳虚、肝热脾虚、心肾不交等11类基本证候多见,各证候涉及脾脏最多,其次依次为肝、肾、心、肺。

沙塔娜提·穆罕默德等[8]对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居民进行西北燥证及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的总发生率为71.9%,和田地区居民高于吐鲁番地区居民。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而不同地区、不同居住环境、不同民族亚健康及疾病的发生状况亦有所不同。(2)西北燥证人群与非西北燥证人群的健康状况分布差异显著,西北燥证人群健康状况差。

邹杰等[9]通过大量文献调研,拟定《亚健康基本证候调查表》,通过对郑州地区亚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对2133份亚健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地区亚健康人群以畏寒、疲乏、自汗、记忆差、易怒、气短、心悸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虚、湿、痰、郁、瘀、气滞、津亏等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心、脾、肾、肝、胆、胃、肺等;以心脾两虚、心肾两虚、肝郁气滞、脾虚湿困、痰气互结、肾阴虚、肾阳虚、气虚证、肝郁化火、湿热蕴结等基本证候多见。

凌慧等[10]对武汉市某小区居民的亚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亚健康的发生率为79.64%,主要有腰酸腿疼、精力不支、体力不足、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健忘和烦躁等症状。选取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婚姻状况等几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与亚健康状况做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职业为主要因素,其中男性的亚健康状态较女性出现的少,从职业来看,与服务行业及其他人员相比,教师、公务员和个体经营者的亚健康出现率较高。

蔡旭玲等[11]随机抽取了广州市85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亚健康的总发生率为42.10%,与亚健康有关的因素有9个:文化程度、是否经常喝浓茶、睡眠情况、生活紧张程度、工作或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为危险因素,提示亚健康与个人素质、生活方式、各种压力有关。家庭人均收人、家庭住房面积和肉菜比例为保护因素,提示亚健康与个人现状、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有关。

胡先明,陆素琴等[12]对太原市1073人进行了亚健康调查,发现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状态人群各占26.6%、62.4%、11%,女性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高于男性,脑力劳动者、文化程度较高者亚健康的发生率较高。

3 学校人群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

3.1教师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

霍云华等[13]以某医学高校的891名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中医证候调查量表开展调查,结果发现总体亚健康发生率为57.2%,以20-30岁教工的发生率最高,该年龄组亚健康状态占总数的64.7%;女教工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教工;对亚健康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工作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状况等。结论 教师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情况不容乐观,相关单位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施,提高这些亚健康高发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范存欣等[14-15]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19所高等院校866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43.90%;女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47.87%)明显高于男教师(39.79%);随教师年龄增加,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不开心、工作进展不顺利、缺乏朋友可以谈心、对生活现状不满意、对家庭不满意、缺乏运动等10项。

陈亚华,郭海健等[16]为了解南京地区高校教工的亚健康发生状况及主要表现形式,选择南京地区4所高校2300名教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教工亚健康的发生率较高(69.97%),而且有高峰前移的现象,30-40岁组的发生率最高(74.5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亚健康的主要表现以躯体和心理症状为主,其中疲劳的发生率最高(54.49%)。

朱丽等[17]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9所高校教师进行亚健康调查,结果证明,30-40岁是高校教师亚健康危险年龄段,其中女性重度亚健康高于男性;工作不开心、工作时间长、缺乏体育活动等是高校青年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

陈国元等[18]报道武汉市中学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率为63.62%。在亚健康状态人群中,轻度心身失调的为33.87%,“潜临床”状态的为53.04%,“前临床”状态的为13.10%。李学英[20]报告泰安市城区中小学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率为65.8%,其中高中教师为73.5%,初中教师为66.2%,小学教师为45.2%.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19]:接受体检的1866名知识分子中,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且与职称高低成正比,正教授为95%,副教授为89.4%,其中40-50岁组“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4%。

由娟等[20]以丹东市内的7所学校的1095名教师为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卷开展调查,采用亚健康表现评分和排除诊断法进行判断,亚健康发生率为29.22%;以小学教师组的发生率最高, 其次是中学教师组, 且两组与大学教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健康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社会心理压力大、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和不良行为习惯等12个因素。

3.2 学生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

李勇杰[21]等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座谈等方法,对我国7所重点高校一、二年级中随机抽样了65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亚健康人群分布呈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大于城镇,一年级多于二年级的特征;不良的学习、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是造成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且易疲劳、肌肉无力、耐力下降、对自身健康怀疑等亚健康状态的主因。

李军等[22]对256名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已经相当普遍,亚健康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学习环境及心理因素、生活事件、生活方式因素、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自然因素、家庭因素、就业压力因素等8种因素。

乐虹等[23]随机抽取文科、理科和工科3种类别的大学新生220人研究其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现状,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70.45%,常见表现依次为经常熬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吸烟、生活环境受污染、常与知心朋友谈心、觉得生活压力大、觉得学习压力大、酗酒、饮食不规则、缺少周围人关注等10项。

周岚等[24]用SCL-90问卷,对223名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医学研究生新生在敌对、偏执、恐怖、强迫症、抑郁、焦虑方面症状明显;2)医学研究生新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偏执方面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组;3)人际关系敏感化、敌对、精神病性因子水平应届高于历届。

柳太祥等[25]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症状表现相当普遍,在列举的90种亚健康症状表现中,具有15项症状以上表现的学生达61.99% (817/1318);64.42% (849/1318)的学生认为亚健康状态对自己的社会参与有影响;16.01% (211/1318)的学生怀疑自己有病。

武亚军等[26]研究成果表明,在列举的%种亚健康症状表现中,有50%以上中学生有5项及以上亚健康症状,64.1%的人认为亚健康状态对自己的社会功能有影响。

李军[27]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江苏省六所高校四年级1520名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现况调查表明,在列举的18种亚健康症状表现中,具有16项以上症状的学生达61.02%;64.19%的学生认为有亚健康症状,并对自己的社会功能有影响;20.87%的学生总怀疑自己有病。

4 其他职业人群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徐怀忠等[28]对382名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采用自制亚健康测量表进行现场调查发现,企业管理工作人员亚健康的发生率在67.8%,以36-45岁的年龄组发生率最高75.1%,男性组明显高于女性组。对亚健康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缺少运动、各种压力、过量饮酒、社会环境等。

许韵民等[29]对67351名豫南地区企事业人员进行亚健康分析。结果符合亚健康诊断标准者48396例,占71.86%。亚健康各年龄段比较,男性发生率为73.38%,明显高于女性的69.12%;军官的亚健康发生率为64.67%,明显低于地方行管、科技、职工(72.30%,72.13%,73.24% )人群;行政、科技、职工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亚健康的表现类型以情绪不稳及记忆力减退最多,其发生与生活不良习惯及家庭因素有关。

霍云华,王学良等[30]在南方医院体检中心对前来体检的南方医科大学及其南方医院的教职员工进行了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亚健康发生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亚健康发生率为57.2%,年龄17-64岁。亚健康状态人群中,男165名,发病率为52.5%,女345名,发病率为59.8%,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年龄在30岁以下的发病率为64.7%,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发病率为56.7%,年龄40-50岁的发病率为48.8% ,50-60岁的发病率为38.2%,依次递减,以年龄在3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最高,年龄在50岁以上发病率最低。亚健康人群中,医务人员占50.8%,教师占24.5%,其他职业的占24.7%;

张占杰等[31]对3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亚健康状态问卷调查结果表明,ICU护士亚健康状态占39.5%。吕兆彩等[32-33]对5所武警医院的5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所调查的护士群体中符合1项以上亚健康症状的人为76.76%,符合5项以上亚健康症状的人为50.42%,亚健康状态在青年学生中也广泛存在,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张进军等[34-35]随机抽查成都地区军队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及家属1200人,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常见症状前10种依次为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尿频尿急、骨关节病、尿酸增高、健忘、耐力下降、活动后易疲劳、皮肤痰痒、视力下降。

蔡云清等[36]进行了南京市老年人便秘与亚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便秘对老年人亚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调查32项亚健康症状中,便秘组亚健康症状发生率高于非便秘组。结果提示皮肤痰痒和皮肤干燥为便秘者较为敏感的亚健康症状,可能与便秘产生毒素刺激皮肤有关。

林广平[37]选择机关干部1491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危险因素。其结果显示,广州地区省直机关干部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50.84%,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机关干部中亚健康状态是严重的,影响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工作压力和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体力锻炼等。

李燕华等[38]侧报道新兵亚健康发生率为14.32%;张素炎等[39]报道军人亚健康发生率为21.3%;吴洪林等[40]报道飞行人员“第三状态”发生率为66.91%;沈澄等[41]报道空勤疗养员的“第三状态”发生率为65.19%,而陆勤疗员“第三状态”发生率为53.01%.

李晶等[42]用健康普查的方式对3个单位400名职工进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症状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或五心烦热的肾虚者较多,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失眠、健忘等脾肺气虚者次之。

外来工亚健康状态总体发生率为65.30%[43];图书馆工作人员亚健康发生率为69.18%[44]甚至中大班幼儿也存在亚健康状况[45],影响幼儿亚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幼儿性别、家长文化程度及幼儿所在的地区。

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青少年中,由于生理上的优势,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所占的比例一般不会很高;但在面临着重要考试的学生中,处于亚健康状态者所占的比例却非常高。中年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尤其是知识分子、机关干部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人群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肩负着学习、工作、生活三重压力,其亚健康状况令人堪优;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机体的反应能力下降,诱发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相应增加,处于亚健康状态者的比例也相应增加,其突出表现是离退休综合征。

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城市,生活节奏较快,人们承受越来越重的压力和矛盾:长期处于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超负荷运转的紧张状态中;再有经济收入不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际关系复杂,废气、垃圾、工作噪音及射线等污染侵扰,过度劳作而 出现身心“透支”现象,自然就很容易形成亚健康状态;现代社会发展加速,信息变化快、新知识需要学习,还得具有创造新思维,这些都带给高知人群越来越重的压力和负担。在这个提倡创新的时代,高知、企事业管理、办公室白领人群大多是脑力劳动者,他们承担着更多的竞争压力,而过高的压力负荷会对人体生理和精神状况均产生不良的影响,长时间则至心理失衡、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恶性循环反复出现,人群自然从健康—亚健康—疾病转化,最终导致疾病。故而,关注亚健康状态、防范并调治亚健康,是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概念和疾病谱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科学进步、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产物。

参 考 文 献

[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首届世界亚健康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地点:北京.时间2006.1.

[2] 王育学.亚健康间题纵横谈[J].解放军健康,2005,1:6一9.

[3] 王育学.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 02.3-14,18-19.

[4] 张素炎,常群英,刘洁.北方地区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及其分析[J].医学动物防治,2003,19(4):208-210.

[5] 刘保延,何丽云,谢雁鸣等.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l30 (2):130-135.

[6]孙晓敏,魏敏,朱春燕等.广东地区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山东医药,2008 48(4):59-60.

[7] 庞军,唐宏亮,杨扬等.广西部分城市1 467例亚健康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流行病学调查,广西中医药,2008 31(1):9-12.

[8] 沙塔娜提·穆罕默德,高华,周铭心,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分布规律及其与西北燥证关系的研究,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 Jan.,30(1):11-13.

[9] 邹杰,石鹤峰,蔡永敏等.郑州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Vo.l 28, No. 7:610-613.

[10] 凌慧,胡樱,任宁等.武汉市某小区居民亚健康状态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4,17( 2):15一16.

[11] 蔡旭玲,张冠群,苏宁.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5):35.

[12] 胡先明,陆素琴,白丽霞,等. 太原市部分人群亚健康状况及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1):807-810.

[13] 霍云华,王学良,李俊等. 广东省某医学高校职工亚健康状态调查分析.广东医学,2008,28(2):294-296.

[14] 范存欣,王声勇,马绍斌.广东省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4,8(6):522.

[15] 范存欣,王声勇,马绍斌.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3):320.

[16] 陈亚华,郭海健,喻丽,等. 南京地区高校教工亚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医学,2006,34(4):272-275.

[17] 朱丽,王声涌,范存欣.高校青年教师亚健康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5):595-596.

[18] 陈国元,刘卫东,杨磊,等.教师“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的研究[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0,1 5( 2):1 01-102.

[19] 李学英.泰安市城区中小学教师亚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 2003,1 7( 4):2 42.

[20] 由娟,牛亚君, 董慧等. 丹东市区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2008, Vol.35, NO.13:2457-2458.

[21] 李勇杰,苟定邦,严欣等. 我国七所重点高校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 29(4):334-337.

[22] 李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转化干预措施[J].闽江学院学报,2004,25(2):118.

[23] 乐虹,吴均林,王春荣.大学新生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4,17(3):13.

[24] 周岚,陈丽,陈洁.SCL-90量表对医学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J].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医学版 ),2004,20(2):89.

[25] 柳太祥,周保仁,王穆兰,等.中学生亚健康状态原因分析[J].中国校医,2004,18(1):63-64.

[26] 武亚军,谢为民,王爱婷,等.浪阳市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现状评估及其干预[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5):3 06一308.

[27] 李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转化干预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4,25( 2):117-121.

[28] 徐怀忠,吴金兰,周玉玲等. 淮北市煤矿企业管理人员亚健康状况的调查.淮海医药2008,Vo.l 26,No.4:314-315.

[29] 许韵民,李新立,刘群才等. 豫南地区企事业体检人群亚健康调查分析. 临床军医杂志2007,35(2):272-273.

[30] 霍云华,王学良,李俊等. 广东省某医学高校职工亚健康状态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2007,28(2):294-296.

[31] 张占杰,梁晓坤.三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亚健康状态的调查[J].现代护理,2004,10(5):406-407.

[32] 吕兆彩,张弘,时学峰,等.5所武警医院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分 析 及 对策[J].武警医学,2002,13(11):693-694.

[33] 吕兆彩,张弘,时学峰,等.武警部队医院护士群体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3):3 34-33 5.

[34] 张进军,袁志丹,林波.成都地区军队老年人亚健康调查 [J]. 西南国防医药,2004,14(6):688.

[35] 张进军,袁志丹,林波.老年亚健康界定[J].西藏医药杂志,2005,26(1):8.

[36] 蔡云清,王惠娟,张旭.南京市区老年人便秘患病率及其与亚健康症状关系的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 (40) :267.

[37] 林广平.机关干部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2):176-178.

[38] 李燕华,王玲,朱国军等.新兵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0,18(3):192-193.

[39] 张素炎,常群英,王志强,等.军人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及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2002,14(6):4 06-407.

[40] 吴洪林,于广议136名飞行人员第三状态的调查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1996,5(2):4 6-48.

[41] 沈澄,杜筱丽,崔常英.空勤疗养员“第三状态”分析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2,11(4):4 6-48.

[42] 李晶,金亚晶.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辨证[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9):1756.

[43] 温海辉,黄飞雁,陈思东等.深圳市龙岗区坪地外来工亚健康状态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