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5 15:1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调查报告

篇1

从企业的规模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25户,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分别占全县91%和9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共331户, 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分别占全县的9%和8%。

全县工业园区共有企业35户,占全县工业企业的9.8%,从业人员1751人,占全县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32%;累计实现生产总值120787万元,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12426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企业生产总值的27%和26%。主要行业有粮食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烟花爆竹、电子产品、棉纺、建材加工等。

(一)科技含量低,资源欠开发。一是县内企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工业附加值不高;二是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设备,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三是我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特别是粮食、茶叶、辣椒、油菜、蔬菜、畜牧等一些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多数农产品只卖原料和卖半成品,附加值小;四是县内钒、钼、镍、陶瓷土等丰富的矿产资源,皆因科技含量高和投入资金较大,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二)专利数量少, 分布不合理。我县2014年专利申报总量只有35件,其中外观专利12件、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而且专利申请都集中在大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上,工业企业很少。缺乏专利成果转化项目。

(三)缺企业人才,无发展后劲。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企业融资能力弱。

(四)企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全县工业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多数属于家庭式小作坊,建材、冶金、农副产品、电力、化工等为主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电力、建材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特别是构皮滩电站占我县工业比重较大,对我县工业增速有着较大的影响;轻工业在工业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很低;新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高新科技产业严重缺乏,支柱产业不突出,规模化、集团化程度低,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五)工业园区内无科技企业孵化器。我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园区形象有所提升,但与湄潭、瓮安等周边工业园区相比没有科技企业孵化器。

一是高科引进体系不建全,特别是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即科研体系与推广体系比较薄弱,很多科技成果不能进入到实际生产中;环境脆弱,交通不发达,尤其是文教卫和科技观念落后;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的起点和水平低。

二是缺乏研发人才和自主创新意识,丢失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因而出现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没有专利产出、专利申请都集中在大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结构不合理现象。

三是虽然我县是贵州高考大县,每年均有800余人考上大专院校,但因我县企业规模小、效益差,吸收不了人才,使大量人才外流,企业招不到素质高、能力强的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我县企业大多数员工由土生土长、没有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城镇、农民工组成,文化水平低、技术能力差,难以适应生产发展。同时,我县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弱,技改投入资金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几乎没有自主品牌,缺乏“拳头”产品,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市场。另外,企业融资能力弱,由于多数是民营企业,规模小、档次不高,且难以提供抵押担保,融资十分困难,影响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更新改造。

四是我县是经济弱县,工业建设投入力度不给力,严重影响了企业规模。同时,构皮滩电站建成后改变了我县工业比重,严重影响我县本土工业增速。另外,我县科技人员不够、科技精英短缺、科技工作者创新意识不强,使我县高新科技产业严重缺乏,支柱产业不突出,规模化、集团化程度低,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五是因财力原因,我县无力直接或间接提供大量资金专门兴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上融资平台欠缺和人员素质偏低以及无专业管理人员等,导致了我县工业园区内无科技企业孵化器。

(一)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契机,抢抓经济新常态带来的良好机遇,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努力推动我县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和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二)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根据省科技厅种子企业、“小巨人”成长企业、“小巨人”企业、领军企业的培育路线,制定我县配套实施政策。注重创新绩效,用好用足科技企业减税政策特别是科研经费抵扣政策。树立创新绩效导向、目标导向,以科技支撑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政策倾斜、抓好专利、完善服务。招商政策向科技企业倾斜,主要向央企、全国优强民营企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区科技企业倾斜;支持企业注重科技成果应用,充分发挥省科技厅成果转化基金的引导作用,抓好专利发掘和专利转化; 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入住__x,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围饶重点企业产业化的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组织专业团队对接科技部和科技厅的重大专项、科技支撑

计划、基金等申报和争取项目,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四)激励企业创新开发品牌。县政府要制定奖励政策对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的企业、认定的省级新产品(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新产品等)、企业新获的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新获的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进行表彰奖励。要将自上而下的战略研究和自下而上的产业创新结合起来,强调创新目标、技术产出、服务经济社会等指标,形成创新功能体系。

篇2

关键词: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赵道利(1973-),男,湖北洪湖人,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郭鹏程(1975-),男,陕西府谷人,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陕西 西安 71004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85-0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开展创新学习、创新研讨和创新实践等活动。但长期以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学生参与率低、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在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改进,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组织与管理方法,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

一、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改革与实践

1.制定了一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的规章制度

西安理工大学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制订了《西安理工大学科技竞赛活动的管理办法》、《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加强学生创新教育的规定》、《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对“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活动指导教师的奖励办法》、《西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等二十余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的规章制度,就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的组织机构、职责、竞赛等级及分类、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的奖励办法等都做了具体而详尽的规定。其中,对按期完成科研立项项目的学生和获得各级竞赛奖项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及奖金奖励,在推荐免试研究生、选调生、双优生、学年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2.发挥学生科技协会和科技小组的组织、引领作用

为了更好地组织广大同学参加科技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创造能力,促进学院学生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于2005年4月成立了学生科技协会,该协会由科普部、竞赛部和调研部等部门组成,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发展各类与科技制作相关的学术研究及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知识及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学生科协的主要工作有:

第一,“大禹讲坛”。定期聘请学科相关专家、学者或优秀学生进行报告或学术讲座,以此作为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活动品味,开阔科技视野,不断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新平台。

第二,形成相对固定的科技活动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水利水电学院学生科协经过改组,首次以学生姓名命名科技小组,引领和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例如:赵明仓制图小组以CAD、3DMAX等为辅助工具,培养成员对工程图纸的理解,该小组组长赵明仓同学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得了水利尺规和水利全能两个二等奖;杨博航模小组对有航模兴趣的学生进行航模知识培训,组织他们进行航模模型制作和调试,组织参加各项航模比赛,该小组组长杨博同学在2012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3.以科技竞赛为契机,培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实践的能力素质,是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而参加科技竞赛能有力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加科技竞赛,尤其是“挑战杯”等综合性较强的竞赛,都要求参赛者的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因此在准备过程中要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一些相关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同时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培训以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参加的科技竞赛主要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学校、学院举办、组织的其他学术科技竞赛,等等。

4.加大对学生科技活动的资助和奖励力度,推进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一,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和其他各类竞赛为契机,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选题与立项申报,学校进行统一评审,从中择优资助,并加强阶段性考核。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每年资助20项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每项资助0.5万~1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必要的实验耗材、元器件、图书资料以及相关调研、学术交流等。学生按计划完成项目并经验收合格后,可获得2~4个创新学分。

学校要对参加“挑战杯”、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和节能减排大赛等的申报作品提前在校内进行多次评审和改进,对创意较好并能按期完成各阶段任务的作品按其等级高低进行分级资助。对前期立项资助但未按期完成作品的资助经费予以收回;对前期自筹经费项目,只要最后能达到最终资助要求,也按相应资助额度补差。这种资助方式可以确保有限经费的合理使用,而且通过多次校内公开评审和答辩,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便于学生发现作品缺陷并及时改进,提高科技作品的质量;同时,这种公开的评审和答辩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第二,科技作品完成后,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对获得较好成绩的项目进行奖励,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为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和联系,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鼓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2012年起,西安理工大学与江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由该单位向西安理工大学捐赠50万元,设立“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奖学金”,创新奖学金重点资助学生开展的科技发明、制作、设计及分析等相关科技活动。该奖学金将连续5年,每年以10万元奖励20名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在校本科生,每人奖励5000元人民币。

5.以校内开放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为基地,支持学生制作样机并进行调试

全校各实验室均向学生免费开放,提供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做到保证使用,悉心指导。

第一,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有水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与农业水土工程、动力工程和水利电力自动化等实验室,学生只要提前预约,均可在实验室开展相应的试验或研究工作。

第二,学校的“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精密仪器实验中心”、“‘三电’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等实验室均可面向学生开放,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第三,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有各种原动机、传动机构、执行机构、部分小型先进加工设备和常用工具等,学生在该中心可根据作品的设计方案,亲手制作样机,并完成测试、试验和改进等工作;对于无法做出样机的作品,也可以用计算机软件等手段实现动态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针对水利水电类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以社会调查为主的科技创新活动

在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中,电气、热动专业(水动方向)的学生依托其专业,可以开展机械、电子、控制和信息技术类的科技活动,而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及水资源、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机械、电子和控制方面的基础,制作科技作品不是其强项,针对这种情况,学院要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针对当前水利水电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确定调研工作的总体方向,选准调查实践活动的突破口,组织学生提前准备好调查提纲,明确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和调查的重点,并设计统计表格或调查问卷等,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带着问题深入实践,获得相应的调查结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言,最终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也可作为作品参加“挑战杯”等竞赛。

例如:近年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完成的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主要有:“西部大开发中水资源利用极限及临界调控模型”、“长安八水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调查报告”、“面向生态的黄河流域二次配水仿真模型研究”、“城市水问题现状分析与节水方案研究——以西安市为例”、“渭河径流过程变化对泾渭湿地水文的影响”和“西安市高校节水调查及对策研究”等,这些作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结语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缩小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距离。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通过多年的实践,已有70%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全部学生参与了各类实践与创新活动,超过50%的学生参加了“挑战杯”、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了良性循环。通过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总体评价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创新素质高”。

参考文献:

[1]周培松,孟三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12).

[2]全洪兵,张绍荣,李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田野,钱桦,陈劭,等.以科技竞赛为龙头,构建机电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

篇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创办于1989年,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该竞赛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宗旨,自创办以来,已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连续举办了13届。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参赛。

竞赛章程规定,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挑战杯”一座。

大赛影响

2013年10月13日至17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苏州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并列以总分480分获得本届“挑战杯”。决赛期间,内地及港澳地区450余所高校的4000余名师生代表参赛参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新闻媒体代表和当地中小学生观摩了作品展。近百家企业与所关注的参赛作品作者进行了投资意向洽谈,有的还现场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书。

篇4

一、健全科技教育网络体系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有兼职的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少先队和共青团负责人担任全校科技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课老师兼任班级科技活动小组指导员。

二、落实一个理念,唤醒一种精神

中小学校的科普宣传和科学教育在于培养全体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而不在于创造发明了多少新科技。因此,我校在学生当中广泛宣传“科学活动,参与就是进步”,“学校科技,思考就是成功”。倡导学生普遍参与,旨在唤醒学生对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思考,对科学的热爱,对未来的渴望。

三、开辟多个领域,发展一种素养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提供平台。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和不断努力的方向。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学科教学中初中的生物、化学、物理课,小学的科学、数学课是直接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科目,而语文课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人物的了解更为学生学习科学、崇尚科学提供了榜样和力量。我校学科教育中重视此类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发展意识、培养能力,获得精神。

2、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促进学生科技能力的不断提高。

⑴我校地处黄山北大门,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特别是浦溪河的综合治理为我镇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XX年年,学校围绕市教科研课题校本课程研究开发了《爱我耿城》乡土校本教材。学校借乡土教材开发在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组织学生广泛调查家乡的自然风貌和浦溪河综合整治前后情况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方法、程序以及综合整治的科学手段、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有了切身的感受。调查报告和调研汇报课分别获得省级表彰。

⑵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科技创新大赛,通过比赛活动促进科技能力的提高。多年来,我校均组织学生参加区、市教育局和科技部门组织的科技作品创作活动。小制作、小发明、科幻绘画作品多次获得各类、各级表彰。

⑶积极支持各类科技作品巡展活动。动员学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参观各种科学作品展,内容涉及自然界、社科界等多个领域。,利用远程教育大课堂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培养学生荣誉感和伟大的使命感。

由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我校科技教育活动取得了一点成绩,学校被区教育局、科协授予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同时成为省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组成员单位。

四、问题和建议

1、目前,学校科普教育活动层次较低,缺少系统性和有效的指导。

2、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学校评价机制的改革需不断深入,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使科技教育及科普活动在时间安排和人员配置上显得过于单薄。而实际上,课外校园科普和科技小组活动是培育科学意识,发展科学精神,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渠道,是教学主渠道不可缺少的拓展和延伸。

篇5

他就是南京市溧水区洪蓝中心小学科技辅导员颜志明。在科技课堂内外,他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攻克一个个创新难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他指导的学生论文“讨厌的苍蝇为什么老是搓脚”、“双黄蛋能孵出双胞胎小鸡吗”、“洪蓝中心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等横空出世,其中“有关溧水县城夜宵摊点与环境污染状况之间关系的研究”、“洪蓝中心小学学生视力调查报告”均获得了全国小探索者科技论文一等奖。

颜志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当上副课老师。1999年,他大学毕业后进入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没过多久,就被安排担任副课《自然》的专职老师。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很不是滋味。

既然教的是不被人重视的副课,他就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上课,课堂上照本宣科,课前也不花心思钻研教材。

有一天,教研员陶老师要来听他上的自然课。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颜志明只好硬着头皮上阵。

那天,他讲的是《热空气和冷空气》。一开始,他拿出事先剪好的纸蛇准备向学生们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可在准备点酒精灯时,发现居然忘记带火柴了。慌忙中,他冲出教室去找火柴然后又跑回来……

这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颜志明糗出大了。课后,他忐忑不安地到教导处负荆请罪,没想到,陶老师没有责怪他,反而语重心长地说:“任何工作岗位都能做出成绩,你要看得起自己。”

颜志明深受启发,决定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干出自己的一番成就。他深钻教材、听课请教、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

2001年,自然课改成了科学课,颜志明也与时俱进,不断给自己加压,找各种机会磨练自己。市级教研活动有他,省市培训课也有他,区县各类赛事更有他……

一路走来,颜志明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学科优秀青年教师”、“溧水县第二届教坛新秀”、“溧水县第六届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我姓颜,我会对大家很严格,如果不听话,我会给你们点‘颜色’瞧瞧的。”颜志明经常这样逗学生,学生们倒也不怕,反而亲切地称他为“颜色老师”。

“颜色老师”爱捣鼓一些发明作品和调查论文,碰到不懂的问题时,便使出那股倔强劲儿,打破砂锅问到底,不给“难题”点颜色看看誓不罢休。

切菜时,菜上的水总是弄得砧板上到处都是,能不能想办法将砧板上的水排出去呢?颜志明左思右想,试了很多方法。

最后他想到了在砧板边缘刻一圈凹槽,凹槽由中心向两侧由浅到深,最深处有两个孔,而且这两个孔连接着细导管,砧板上的水顺着凹槽流到导管中,再排出去。

在课堂上,他也有着这股蛮劲,在展示实验时偶尔遇到了难题,他总是会想方设法解决。学生们也深受影响,敢于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并为自己的观点论证。

有一次做实验时,学生赵楠遇到了麻烦:测试水温时,他拿着温度计的手不小心抖动了一下,温度计碰到容器壁,测试数据因此出现了很大误差。他马上提出疑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固定温度计呢?

颜志明肯定了他的提议,并详细解释了温度计难以固定的原因,鼓励他多思考,找到解决办法。

没过几天,赵楠还真的想到了好点子。他想到将两个试管夹组合成一个大夹子,其中一个试管夹夹住容器,另一个试管夹夹住温度计,这个试管夹中有个孔,这样可以调节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也不会碰到容器壁了。

他自豪地将想法告诉颜老师,师生共同制作了“简易温度计夹”,还一举获得了溧水县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创新,颜志明可使出了浑身解数。

从人教、苏教版《自然》到苏教版《科学》,教材更新换代,他也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从一支粉笔、一本教参、一块黑板的简单课堂到投影仪、录音机配合使用的现代化电教媒体,他充分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让科学变得有趣。

他把网络上有关创新的知识分享给学生们;在进行小发明创造时,缺乏制作材料,他就到学校仓库里找、去兄弟学校借、甚至到垃圾站捡,就连在往返学校途中,他都会留意路上有没有可用的材料……

篇6

>>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实验理念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想 中职政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发明 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环保理念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浅析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论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试析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发明理念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发明理念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必须培养创造性人材。在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化学技术、化学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问题,要让学生动手做化学小实验、制做模型、教具。要组织学生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关化学方面的创新发明活动,开展小制作竞赛、化学实验方法改进比赛、制作教具比赛,还可进行创新发明演讲比赛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进行参观访问与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或感想,并组织学生交流与探讨。对涉及到学生已学化学知识的工艺与生产技术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生产实际和工艺技术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与难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设想,以此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化学知识探求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创造性人材培养 创新发明理念与能力

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创新发明的理念与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来培养学生创新发明的理念与能力呢?

一、在平时化学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创新发明理念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用途、合成等。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很紧密,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健。因此,在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化学给学生呈现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必定会引起学生很大的好奇心与探求化学世界的强烈愿望。教师要抓住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并结合生活当中的化学知识与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探索这些化学之谜。在使学生学好化学基础知识之上,教师同时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化学技术、化学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问题,培养学生创新发明的愿望与意识,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知识,探求化学知识的信心。高中化学课程中有许多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来做的化学小实验,还有一些是要求学生动手制做的模型、教具等,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抓好这一工作,热情帮助学生完成好这些小制作,逐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与创新发明的理念。高中化学课程中也有许多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很紧密的化学知识,还有一些化学生产工艺等,教师要结合这些化学知识与化学工艺让学生思考改进方法与自己的改进设想,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化学知识探求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将化学知识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情感体验。高中化学教学中有许多化学习题也是关于对一些实验与工艺进行改进的提问,做好这类习题也是培养学生探求创新与发明理念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给学生细致分析与评判学生的改进设想与思路,对学生提出的好的、奇妙的设想要多加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与创新发明的科学精神。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对新的化学知识要透彻分析,对化学原理与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要与学生详细讨论并讲解,要让学生扎实牢固的掌握化学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创新发明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平时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化学知识给学生讲一些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的小故事,以此开发学生心智,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探求创新和发明创造的意识与愿望,从而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材。

二、组织学生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生科技创新发明竞赛,提高学生创新发明能力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一些有关化学方面的创新发明活动。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发明的意识和能力。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可在课外业余时间里开展小制作竞赛、化学实验方法改进比赛、制作教具比赛,还可进行创新发明演讲比赛等等。总之,通过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发明制作之中,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化学学习中有许多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仅使学生更加感性的理解知识,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识记知识。化学实验方法中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改进的实验可能更易操作,现象更明显,安全性更高。让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创新发明理念有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实验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验证性、探索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趣味性实验,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已学知识。在平时化学实验小组活动中,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科技创新作品,观看科技小发明展览,组织学生讨论对某一化学实验或科技创作的设想与见解,在交流中互通有无,在讨论中吸取营养,共同提高学生创新发明意识与水平。在平时活动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某一设想进行设计,然后交流改进,最后利用大家共同的智慧完成一个创作,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求创新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积极开展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科技创新与发明能力

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已学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也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情感体验,对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发明理念和能力会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高中化学课本上就有许多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小课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进行参观访问与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或感想,并组织学生交流与探讨。平时教师可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工厂与企业,对涉及到学生已学化学知识的工艺与生产技术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生产实际和工艺技术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与难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设想。对于当地空气质量、水质状况、污水处理与排放等关系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组织学生综合分析形成一套解决办法,并给当地政府提出建议,增强学生关注环保,热爱大自然的科学理念。除了让学生关注与化学知识有关的创新发明外,对与生活有关的各种设备与用具都可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发明,这样对于促进学生动脑思考与动手制作都有很大的好处,教师应认真热情的指导学生做好这一工作,从而促进学生创新发明能力的提高。

篇7

在过去,将一种传媒推广到5000万人时,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5年,而互联网仅仅用了5年。尽管早在1987年9月,中国人已经向国外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但当时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只被清华园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部分精英掌握,“互联网”的概念并没有从“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用户的暴增,未来IP地址的需求量估计是目前的十倍,原有的网络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未来继续高速发展的需要,于是,有关“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早已被全球各国提前部署,我国也在2003年酝酿并启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

从1994年4月20日,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简称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到下一代互联网抢占网络技术发展制高点,二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正在告别互联网早期公共信息传播与私人信息传播的初始模式,在自身蓬勃创新精神的主导下,完成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初级到高级的历史演进,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变革的巨大能量。

中国科学院联合专业影视拍摄制作机构共同策划和制作系列科学视频片《网络中国》,该视频片分为三集《科技的引领》、《创新的力量》和《跨越的前奏》,聚焦和关注科学界与互联网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推动关系,内容涵盖互联网在中国诞生、发展历程,畅想互联网在中国的未来,集中发掘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力量、文化力量、群众力量和商业力量等,突出科研、科技对互联网发展变革的引导、支持、服务和促进,营造和再现一个多视角、多能量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模式。

第一集《科技的力量》

围绕1994年“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NCFC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与胡启恒、宁玉田、李俊等多位对中国互联网诞生做出卓著贡献的开拓者展开深度对话,以其与互联网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主线,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而彰显中国互联网人的精神气质和伟大追求。时间跨度:1989-1995

第二集《创新的力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作为中国信息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者、运行者和管理者,从1997年开始,坚持做互联网研究历时17年,完成33次全国互联网调查报告,从未间断过。另外还有200多份权威报告,超过600万字的研究成果。本集以CNNIC成立为起点,以CNNIC第三方视角,从信息获取、商务交易、交流沟通、网络娱乐等角度理出发展脉络,挖掘关键事件、人物背后的科技创新动力,讲述中国互联网科技变革与社会变革相互交叉演进的故事,挖掘中国互联网二十年间的价值与力量,展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脉络。时间跨度:1996-至今。

篇8

一、师范院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科技创新精神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师范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提高师范院校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新性人才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在这样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越来越看重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时展的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激发大学生成才的主要动力

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基础,更需要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科研的热情,同时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面,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

高校自身竞争力的需要高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更需要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创新是高水平大学的生命力源泉,建设高水平大学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所培养的创新人才更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更能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在人才市场上也更有竞争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本质需要和根本要求,对提升高校自身的竞争力也是必要的。

二、师范院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目前,许多师范院校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还是有待提高的。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缺乏洞察力和敏锐性,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强;二是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缺少深入实地地调查研究,或者只完成开头,不能坚持到底;三是缺乏科技创新的兴趣。科技创新来自生活、源于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的原动力,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的变化而时常不定,缺乏深度和广度;四是缺乏科技创新所需的观察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五是缺乏科技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是艰苦的劳动,只有具有顽强的意志,才能收获创新的成果,同时创新还需要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许多大学生有创新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他们的诸如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都还不够成熟,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

三、师范院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思考

针对当前师范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学校应当积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完善保障机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宣传和动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改革教学思路,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师范院校应当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增强创新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及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的掌握;其次,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师范院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中那些不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观。要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教育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人才教育体系,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再次,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增加实践环节的比例。课堂教学中要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学科前沿和科研最新进展带进课堂,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倡导基于问题的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借助于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因材施教。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科普宣传、社会公益活动,并写出总结、调查报告或科研论文。

(二)强化导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

要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师范院校需要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自觉地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将知识灌输转变为启发式培养。大多数大学生缺少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训练,只有在导师的指导下才能很好地选题、查阅资料、立项申请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活动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综合素质,更需要有跨学科的指导教师来指导。同时,导师一般大都有自己的课题,而高年级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到课题之中,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科学研究,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

师范院校要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营造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空间。可以通过各种诸如报告会、座谈会、交流会等不同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鲜明的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展示校内外历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迹人物,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信心。通过校电视台、校报、团刊、校园宣传栏、微博微信平台、校园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努力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舆论环境。师范院校不仅要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还要加强对广大同学进行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广大同学宣传学校举办的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教育活动与舆论氛围。学校推动成立学生科技创新主题教育网站,特别开设创新、创业专栏,给全校同学提供创新、创业竞赛最新动态信息,为学生提供作品上传、资料下载、信息交流等服务;还可以建立科技创新相关的微博、微信平台,不仅可以面向广大学生进行宣传,还可以与学生就科技创新进行互动。

(四)积极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组织的建设,积极开展各类课外学术科技实践活动

篇9

应用型人才是把所学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熟练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技能型人才,其知识结构需要围绕生产实际进行设计,能力素质突出对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具有较强的职业精神,培养过程更强调实践教学环节。[1]高校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公共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原理知识。通过开设大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开设专业外语、专业基本原理课程、专业发展史、专业研究和方法论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来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第二,应用知识。应用知识彰显专业特色,具有明显的专业倾向性,通过开设专业课程来实现,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转化能力和“二次创新”能力。第三,技术操作知识。技术知识是指学生在实践课程体系中获得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习、实践、调研以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的实践育人环节。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课程设置缺陷

目前,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训练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基础课程设置的重复率较多,很多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差异化并不明显,不能根据专业的不同性质以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和规格,来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第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行业特色课程及专业新开课程比重较小,无法满足学生对先进专业知识的及时需求,弱化了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实践课占总课时量的比重较小,很多高校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致使实践教学效果严重缩水。第四,专业课的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主要表现为专业课程的结构性失衡与大学生就业矛盾。

三、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产品的不断更新能力和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二次研发”能力。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建构,应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知识转化能力。高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创新思维与技能提高的需求,开设一系列的创新能力训练课程。这类课程具体包括:思维训练课程、能力训练课程、原典课程、项目牵引课程、“第二课堂”课程和多元智能课程。

(一)思维训练课程

这类课程重点教给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外联助理总干事德?纳伊曼认为“今天所教的8%~9%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教育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作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能力上面。”[2]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课程,教会学生如何运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如何辩证思维,提炼论点;如何谋篇布局、安排论文和调查报告结构;如何现状把握、设定目标、要因解析、研讨对策、效果确认和效果巩固;如何修改文稿,了解论文的书写格式和规范等。同时,小规模地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团队合作任务或模拟场景训练,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创新思维基本训练,教师再加以必要的指导和及时反馈,逐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能力锻炼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有交往与合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反省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谈判能力和竞争能力等。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也要在实践中进行训练。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访问、模拟训练、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撰写调查报告或项目论文等活动,以及项目工作法(通过一个具体任务或活动进行训练)均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

(三)原典选读课程

原典课程即专业的经典著作选读。高校应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这类课程,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专业发展历史,弄清知识的来源;二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使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充实、调整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需要。

(四)项目牵引课程

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生产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决定了以教师科研项目或承担企业项目为教学内容的课程产生。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理论、技能应用三者捆在一起进行培养,以实际的科研项目和实践任务带动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动手创造和应用实践,不断激发灵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透彻的理解和消化这些来自科研项目的教学内容,以此取得工作经验,真是让学生“在做中学理论,在做中促发展,在做中长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得实用,学以致用”。

(五)“第二课堂”课程

“第二课堂”课程以学生社团或者个人自主实践为基础,主要包括:电子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科技制作大赛、专业技术应用大赛等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形式。高校对于“第二课堂”系列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应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应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主体参与式”创业课程体系的探索。[3]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鼓励学生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支持跨院校、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创新团队,并不断拓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业竞赛、竞技、投资项目。

篇10

关键词:协同创新;产业集群;学科集群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2011年,教育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利用高校雄厚的科研力量,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推动高校、企业和政府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实现资本、人才、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深度合作。教育要面向国际前沿,实现科研领域走出去计划,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给高等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设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构,重视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协同合作,高校是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利用高校自身人才优势,与产业协同,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高校要实现协同创新,需要新的体制和机制,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制度是保障协同创新成败的关键,要实现协同创新要素的有效兼容。

一、文献综述

创新(innovation),即不断的变革和创造新的有价值的事物。社会学中的创新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匪夷所思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经济学中的创新是指技术创新的集合。

协同(synergy),即联合起来行动。包括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协同效应应大于合作。要产生“1 + 1>2”的效应,意味着不同的要素和机构,要通过机制和制度有效兼容。其次,协同需要黏合剂,协同的结果是共赢。

集群(cluster),在《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中,意为在一起发育的相似的事物,是对事物空间集中的一种描述。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认为,“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后来,又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将产业集群解释为,产业集群就是指以某个强势企业或某几个强势企业为龙头的一群既独立自主有彼此依赖,既有专业分工又有资源互补的现象。它的核心内容涉及了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发挥问题。产业集群的形成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协同创新模式方面。蓝晓霞(2014),中国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体现了梯度的特点,合作研发模式使用频率较高(83.2%),咨询服务和委托研发(40%),衍生企业模式(10%)。美国咨询服务和委托研发(25.1%),合作研发(12.1),衍生企业模式(66%)。

在产业集群合作意愿方面。2007年加拿大统计局的《高级技术调查报告》中,只有22.2%的产业集群倾向于与高校合作建立创新联盟。澳大利亚的类似调查报告也显示,只有1.6%的产业集群倾向于与高校建立创新联盟。

在产业集群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因方面。英国政府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产业集群与高校协同创新的主导动因是获取高校的优势科研资源和获取高级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说明产业集群与高校协同创新的直接目的并不是获取直接收益。从高校角度,2008-200年,剑桥企业研究中心对参与产业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人员调查显示,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参与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增强科研能力而不是获取商业利益。

在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规模上。OECD的一份调查显示,绝大多数OECD成员国中,中小企业参与高校协同创新的比例不足10%。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参与高校协同创新的企业当中,年销售额在5000万加元以上的占比为81%。

二、研究方法

(一)合作博弈理论

合作博弈也叫正和博弈,与零和博弈相对。是指相互博弈、妥协合作后整体利益增加,或者社会总福利增加。核心在于合作各方在综合博弈之后,达成妥协合作,实现共赢。

(二)案例分析与实地考查

案例分析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解析案例、查找资料等手段,最终表述、验证或是发现新的理论。实地考察是指选择受益于创新平台的企业,实地考查他们开展创新活动的实际情况、社会效应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三)文献研究

通过收集整理,鉴别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以及政府在高校与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做系统梳理。

(四)规范分析与特色分析

高校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过程中,很重要的就是政府的政策引导。本研究将总结发达地区的协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的特色,再结合特定区域环境下协同创新的政府支持体系的影响因素、模式、重点和难点分析。

三、美国协同创新的模式、特点

模式是协同创新活动的实现载体,决定了协同创新的最终成效。

(一)美国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大学科技园模式(Research Park)。包括由大学组建的,如“斯坦福研究园”。由企业组建的,如“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由政府组建的,如“北卡三角研究园”。

2.企业孵化器模式(Business Incubation)。大多数为非营利组织,为中小企业和产品创新服务,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咨询协议模式(Consulting Arrangements)咨询有助于加强高校和企业的联系,是高校和企业的桥梁。在美国有30%的高校教师从事各类咨询工作。此类活动具有自发性、分散性和趋利性的特点,需要高校出台相应政策。

(二)科研成果转化方式

1.技术许可模式(Technology Licensing)。大学要制定详细的专利许可扶持政策,特别要明确专利收益的分成比例。如美国的《拜杜法案》。

2.大学衍生企业模式(Spin sffs)。即利用大学的科研成果,从事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但更具有成长性和创造性。

总之,美国高校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第一,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和合作关系源远流长。政府、高校、产业集群各方对合作的持续推动和重视,使得合作的理念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美国的许多著名高校建校伊始,就把服务经济作为办学宗旨,是高校的主动行为,并不断探索合作的新路径。第二,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专利法、技术创新法、拜杜法等,推动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合作研究,推动建立高校和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形成共同利益。而我国的法律法规大部分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缺乏技术层面的操作性,除了2012年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几乎没有其他的高校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扶持计划。

四、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

在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协同创新”这一时代主题已经唱响。深刻解析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与动因,是有效推进协同创新的逻辑前提。在开展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

(一)协同创新主体分析

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不仅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更要追求合作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1.高校。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封闭的环境下搞科研已经不符合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要求,高校只有和产业集群合作,才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何况高校也需要产业集群提供资金支持,高校应该依托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创新、取长补短。

2.产业集群。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具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外,大多数企业自身的科研能力普遍不高,已经成了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方也愿意与高校协同,完成科技创新,投入市场获取收益。

3.政府。在高校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不同阶段,政府应该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可以是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者、参与者和维护者。通过政策手段和财政手段推动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良性发展。

(二)协同创新

从经济学角度上讲,创新是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并以此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创新也成为高校、产业、政府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离不开创新主体的相互协同,要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和联合的作用,深度合作、优势互补,以达到创新的目的。协同创新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机制安排。“2011”计划就是试图把高校、产业和政府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推动创新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达到1+1>2,或1+1+1>3的最终目的。

(三)政府引导

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问题,需要政府妥善引导。首先,动力不足。协同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知识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以及利益驱动。但是,利益分配的方式和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合理的引导。其次,协同创新势必要打破机构和体制壁垒,实现优势互补。但是存在各个创新主体各自为政,创新项目重复建设的问题,需要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予以协同。最后,机制不完善。创新过程中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备,风险分担不明确,创新激励不充分,创新效率和效益难以评估等问题。严重挫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要在机制和制度方面,包括组织和管理问题;绩效评价问题;资源共享问题;信息沟通机制问题等,加以妥善解决。

(四)协同创新的类型和层次

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合作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的合作,主要靠人才交流的方式推进,一般应用性的大学采用这种方式。另一个就是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一般通过合作完成项目的方式推进。以上两种方式具有阶段性、被动性的特点,不具有可持续性。最好的方式是,高校的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不是简单的1+1,而是要创造一个新的产业集群或是产业升级。是在“共同愿景”下开展协同创新,是双赢和可持续,是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

五、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

高校参与到产业集群的创新联盟必须以学科集群的形态出现,不能再以个别学科的形态出现。和产业集群相对接的是学科集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产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复杂的问题和高端技术难题。如城市的建设需要建筑、材料、交通、土木、规划和管理等众多学科的协作。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可以思维的启迪和碰撞。

这种模式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1)明确了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协同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的目标必须是企业的需求。(2)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是提升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为目标,要可持续性地提高国家和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3)协同创新要具有长效性和紧密型。这种国家创新能力层面上的结合,不是短期性为,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奏效的。所以这种协同创新必须是长效和紧密的。(4)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要做到良性互动。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激励,具有1+1>2的效果。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结合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上的问题;二是机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

在认识方面。在评价研究成果时,往往以发表的刊物等级、论文的获奖情况为标准,极少关注实践价值和应用情况。还有就是在组织课题研究时,喜欢“单打独斗”。企业方面,不习惯把企业放到整个产业、地区或整个国家中做战略性思考。

在机制和制度方面。包括组织和管理问题;绩效评价问题;资源共享问题;信息沟通机制问题等,必须妥善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