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节水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8 15:3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节水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节水调查报告

篇1

1.探究性活动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开放性学习方式。它能较好的融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一体,对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很有益处。因本次探究性活动在低年级教学班中开展,所以事先教师需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活动的“启动”课上,教师重点针对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研究的进程、科学小论文的撰写三方面进行了指导,并建议学生把研究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上、合理地进行小组分工。

2.活动将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课下的研究活动中,我把自己定位成“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启发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指导他们分析调查结果、提示他们补充必要的数据、帮助他们优化课题;在汇报课上,我通过设计问题主线,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认识问题,把课下各小组的独立活动融为一体,使学生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这次活动的意义。

3.在课堂小结中教师以点评学生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切入点,总结本次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借鉴的经验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教案

课题

爱护水资源

授课人

陆旻

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附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现状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3.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4.初步学会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5.初步学习书写规范的调查报告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实验、观测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

2.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归纳;书写调查报告及研究小论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

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难点

学生汇报:语言准确性的把握、节奏的控制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投影)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图标?

我们为什么要节水、爱水?

[过渡]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连坚硬的骨骼里也含水22%。(展示ppt图片)

在地球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水资源储备情况怎样呢?北京水资源总量又是多少呢?请阅读书P58~59

补充资料:北京水资源

(见ppt板书1)

[设问]这有限的水资源是否都能用来孕育生命呢?请听刘卓周小组的研究汇报。

[设问]看来水质直接影响到生命质量,那么我们周边的水质情况怎么样呢?陈子悦小组对此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听他们的汇报:

[设问]面对岌岌可危的水资源、不容乐观的水质,政府企业、普通居民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林亦清、苏亦煌小组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分析,下面请听他们的汇报:

[小结]本次研究性学结,详见ppt板书2

中国节水标志

生命离不开水。

感受:失去了水,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通过看书、阅读补充资料分析水资源现状

学生汇报

ppt展示研究论文《几种化学日用品对小麦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对比了清水、盐水、洗衣粉液、电池液对小麦萌发和生长的影响,通过持续一周的细心观察得出结论:水质直接影响生命质量。

学生汇报

ppt展示研究论文《昆玉河的水污染调查报告》。重点调查了昆玉河水质,分析了与此相关的垃圾问题、生态环境问题

学生汇报

ppt展示研究论文《水价上涨后,服务行业用水情况调查》。该小组在分析了北京市近十年水价的变化趋势后,提出了他们对水价上涨原因的思考,并对游泳馆、美发店、洗车行、居民社区等地进行了实地采访。

学生汇报

ppt展示研究论文《家庭用水调查与探究》。针对居民用水情况精心设计问卷,并在分析中发现问题,又进行了再调查。

学生认真倾听,从老师的总结和其他小组的特色中吸取精华

让学生体会水的重大意义

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惊人的数据,强烈地感受到水资源的匮乏。

该小组采用的是——实验观测法

突出特点是:实验中采取了控温、控湿等严谨的对比实验法,且实验数据详实、效果显着。该小组前期曾将‘不当’课题(‘水与生命’)进行了转化,汇报时没能全程完成实验,但表示仍将继续完成实验。我希望他们不仅要展示出严谨的研究方法、出色的实验成果,还要展现出契而不舍的研究精神。

该小组采用的是——实地取证法

突出特点是:照片资料丰富,说服力较强,问题思考较深刻。

我希望他们不仅要展示出丰富照片,还希望他们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收获传递给大家。

该小组采用的是——采访调查法

突出特点是:在上网查阅大量资料后,采用DV实录,记录了实地调查的收获。

我希望他们展示出他们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增长才干的收获。

该小组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突出特点是:分析方法独到、采用数据推理,具有说服力。

我希望他们展示出设计问卷、分析结果中的收获。

总结本次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借鉴的经验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板书设计】

一.水是生命之源

二.水资源现状——匮乏

三.水质现状——污染

四.节水、爱水人人有责

【ppt板书1】

按照节水型城市的标准,北京只能支持1700万人口。据2003年底的统计,北京常住人口已突破1400万,但每天滞留在北京的人口已达到1700万。

【ppt板书2】

本次研究性学结

1.同学们对爱护水资源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意识到了节水要从我做起。

2.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是我们做好节水宣传员工作的好帮手。

3.活动中同学们运用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

文献法付姗姗、高恩继等小组

问卷调查法范嘉炜、林雨清、赵亦群、于天一等小组

实地采访勒雅、张袆洁、林亦清、李锴小组

照片取证张袆洁、李锴、陈子悦小组

录音访谈张袆洁小组

DV实录汪敬吾、勒雅小组

4.活动中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小组协作能力…

篇2

1.作业设置的层次性

应试教育的观念应该摒弃,但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练习不能丢弃,有关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还是需要一定的练习作保障。为了使学生乐于做题并做有所得,我在设置课后的即时性作业时,改变以往硬性规定、呆板单一的做法,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自主作业”两个层次。“必做作业”一般为基础题,主要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般每个同学都基本能够完成,所以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完成。“自主作业”则是课堂相关知识的拓展延伸题或创新题,每个同学可视自己的学习基础量力而为,自主选择是否完成或者完成多少。例如:学完《声的利用》后,除布置同步练习册上的“必做作业”外,还布置了三道“自主作业”让学生自由选做:①结合学习内容自编一道与声现象有关的题目,题型不限。②写一则有关声现象的异想天开小设想。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出题(可以从其他参考书上找题),互相检查批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做其中的一题。这样,既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又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空间。实践证明,学生对“自主作业”非常感兴趣,乐此不疲。其中个别学生编出的题目水平较高,更多的学生写出的《噪声红绿灯》、《噪声吸尘器》、《声能电池》、《治病一测知》等小设想充满了创新火花。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将其中几篇推荐到《物理教学探讨》、《少年电世界》等杂志和《深圳商报》上发表了,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变成了铅字成果,其喜悦之情不言而喻。学生完成这类作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选择,不再感到单调枯燥,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样的作业不仅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扩大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做作业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了。

2.作业设置的多样性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各种能力,我还遵循自主性、扩展性、开放性的原则,作为课后即时性作业的补充,设置了长期性作业,这种作业不要求当天完成,可以让他们周末和家长一起完成,也可以给他们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学期的时间去完成。长期性作业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①观察查阅题

如学完《杠杆》后,我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哪些物品利用了杠杆原理,学生很快找出筷子、扫帚、抽水马桶、水龙头、垃圾桶、剪刀、指甲刀、开瓶等很多物品。又如学完《光现象》后,我布置了“寻找有趣的光现象”的作业,学生一口气从网上找到了“单面反光镜”、“天空的颜色”、“绿色的太阳”、“红色的月亮”、“海市蜃楼的成因”等资料。此外,学生在学习其它章节时,还收集到助听器的有关资料、汽车中的光学知识、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等。新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向生活、社会等广阔时空进行开放,使学生作业的天地更为广阔。

②动手实践型

现在不少学生动手能力很差,一些简单的常用工具不会使用,要弄断一根铁丝,不会用钳子,拧紧一个螺丝,不知道向哪个方向拧,甚至闹出连接导线,塑料皮没剥就连在一起的笑话。现代人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要增强生存能力,必须学会动脑动手。新课程每一章都有大量的动手实验和动手探究的素材,这些内容不可能都放到课堂上完成,于是就成了长期性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学完一部分内容,就布置一些相关内容的小实验和小制作给学生去实践,同时也鼓励他们自己根据的兴趣做别的小实验和小制作。例如:小孔成像、切不断的光线、神奇储钱罐、蒸汽风车、走马灯等。动手实践题还包括办物理小报、物理小实验、自己制作电器使用常识手册、自己制作物理应用知识的幻灯片或网页、举办物理知识(如“安全用电”)图片展等。这些别开生面作业激发着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生长点和履历,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成长。

③研究性学习型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在学完新课后,我都让学生自主选择“最愿意探究的问题”,小组合作,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带着介绍信到环保局、社区、街道等地方访问、调查、拍照,带着问题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写出调查报告。结果,光污染调查组的同学弄懂了人工白昼、彩光对人产生污染的原理;家庭污染调查组的同学写出了《家庭现代科技产品的潜在污染调查》;水污染调查组的同学写了《从洗车中思考节水》的调查报告;交通情况调查组的同学写出了《深圳市中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情况调查》;纸张调查组的同学写出了《草稿纸的浪费现象与思考》和《旧课本回收利用的可行性探讨》,这些作业在参加区、市、省青少年创新活动中都获得了奖项。还有很多学生写出了不少奇思妙想和创新设计方案。这些作业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立足于“生活处处皆学问”的大课堂观念,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愿望,这种作业成为了学生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这种作业记载着同学们开展探究活动、体验幸福和快乐的足迹,是新课程下的物理特色作业。

④超前预习型

篇3

水资源匮乏警报持续拉响,阶梯式水价政策实施日渐临近,如何节约用水,再一次成为市民们居家生活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精明的商家们为了投其所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节水洗衣机,从而成为家居生活最现实的时尚。在居民家庭中较费水的就是洗衣机,其耗水量在家居生活用水中占到了1/4,只居洗澡用水之下。因此,选用一台能够节水的洗衣机,无论是从环保的大局出发,还是出于居家过日子的“精打细算”考虑,都是最现实的选择。

水价不断上调,也直接带动了节水型洗衣机的畅销。据杭州松下洗衣机北京销售总经理李雪华介绍,自1999年起节水型洗衣机的市场比重就不断提高,到今年带节水功能的松下泡沫净、立体搓两大系列产品的销量已占到松下在北京总销量的50%。虽然节水型洗衣机比普通的售价稍贵一点,但并未阻挡消费者购买的热情。销售人员在向顾客推荐洗衣机时,节水功能成为其说服消费者购买洗衣机的“王牌”。销售员一般会向顾客介绍:节水型洗衣机用起来方便,节水又省电,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一项调查表明,80%的消费者认为节水洗衣机市场前景看好。节水也成为越来越多居民购买洗衣机时考虑的条件之一,在同等价位的情况下首选节水型洗衣机。新《家用电动洗衣机国家标准》对洗衣机用水做了指标限定,用水量成为洗衣机的主要性能之一。那些用水量过大、能耗高的洗衣机将被禁止生产销售,节水节能的环保型洗衣机成为市场的焦点。

水果消暑交易量大 果蔬价格继续趋降

夏季人们对于水果的需求令其交易量持续大增,随着应季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不断上市,果蔬的整体价格仍为下降态势。据某市农贸市场的数字显示,连日来水果的交易量均超过百万公斤,最高时达到近120万公斤。即使这段时间的降雨也未给市场带来过大影响。目前,西瓜、荔枝、桃类、甜瓜类的销量在水果市场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与上周相比,西瓜、荔枝、香蕉价格的平均降幅在12%左右。昨天,西瓜的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0.65元左右,荔枝每公斤约3.5元。来自河北等地的久保桃不断大量上市,丰富了人们的夏季果盘。河北、山东及本地的桃类、甜瓜类由于地域的区分和品种的繁多,价格之间存有一定的差距。富士苹果、鸭梨、雪梨、沙白瓜、哈密瓜、葡萄等部分品种略有波动。

汽车经销商分化进入白热阶段

从北京汽车流通协会处传来的消息称,上半年北京市销售汽车23.9万辆,销售额276亿元。排名前100名的经销商几乎包揽上半年总销量的50%。在北京实际经销汽车的1083家企业里,上半年销售汽车100辆以上企业占销售企业总数的30%,其余的751家销量全在100辆以下,占70%,月销量不足16辆。可见,在上半年市场增长明显放缓背景下,汽车销售渠道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分化趋势,加上有关部门即将出台《汽车品牌专卖管理办法》,规范汽车销售与服务,今明两年将是汽车经销商的震荡重组期,大部分实力不足的经销商将被淘汰。

中国对韩泡菜出口增长迅速

据韩国农林部和贸易协会消息,今年上半年韩国泡菜进口达2.3244万吨,是去年的近2.5倍,比同期韩国1.7278万吨的出口量多出34.5%(约5966吨)。随着韩国相关企业不断在中国投资设厂,韩国泡菜进口不断增长,已由1998年10吨增长到2003年的2.8706万吨,而且最近几年的进口全部来自中国。虽然韩国泡菜出口数量低于中国,但价格高出很多,上半年韩国泡菜出口金额达到5089万美元,是同期中国出口泡菜金额840万美元的6.1倍。

浙江民营企业离“家”出走加剧

由浙江省工商局公布的名为《从浙企外迁看我省个私民营企业生态环境―――关于全省民营企业外迁资金外流》的专题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浙江共有3058 家民营企业迁出省外,外迁企业对外投资总额226.3亿元,外迁企业在省外创造的总产值达453.59亿元。《报告》表明,中小企业是浙江民营企业外迁、资金外流的主流。在所抽样调查外迁企业中,原在浙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89.5%,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70.4%,对外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82.3%。调查同时认为,企业外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浙江的商务成本明显偏高,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邋遢”服饰主打服装市场

从前,艳丽的色彩和花花绿绿的图案总会被视为土气的象征,穿衣打扮似乎就应该简洁大方。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把大红、大绿、橘黄、亮紫等绚丽色彩一并穿在身上的女孩子越来越多了,这些 “邋遢”服饰主要来源于各服装市场和小商品市场。这些着装另类的女孩子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古怪的名字――“嘻哈少女”。在某服装市场一家经营嘻哈服饰的店铺里,挤满了正在挑选服装的年轻女孩。听老板讲,这种服装重视的是款式和颜色,价格非常低,几十元人民币就可以买一件,基本上都是些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来买。这些年轻姑娘是服装市场的主力军之一,她们普遍认为“打扮就应该鲜艳夺目,只要整体的颜色搭配效果好,大红大绿也能穿出青春靓丽的味道”。这种“邋遢”的服饰已经成为今年的流行风潮。

广州已成灯饰产品消费大市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灯饰照明的需求层次越来越丰富。中国照明电器行业也因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广东、浙江、江苏逐渐成为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的主要产区。据悉,广州每年投入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高达200至300亿元人民币,若以照明需求量占总投资5%计算,广州每年仅工程照明需求量就达20亿元人民币。目前,广州已成为一个灯饰产品消费大市,年成交量在30―50亿元,每年以20%速度增长。但从全国范围看,广州市的灯饰市场仍显得十分落后,全国20多个年成交额超过2亿元的灯饰市场,均不属于广州,因此,照明电器市场潜力巨大。2004年8月新开业的某照明中心开业当天便有50多万元人民币的成交额。该中心负责人称,其市场的开业会加速推动珠江新城商圈的早日形成。

电子商务将主导数码营销

篇4

受神泉圣水的滋润和洗礼,这里逐渐形成了一种富有个性的旅游区域文化。了解、宣传、保护和发展这一方水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受旅游文化的启示,力图把此作为教育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这种富有个性的区域文化,使学生通过课程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文化知识,又能全面弘扬本土文化的优秀人才。

我校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发“我与家乡”校本课程,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知我家乡》,第二部分《爱我家乡》,第三部分《建我家乡》。教材以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为主线,立足本土特色,尽最大可能反映本地区的人文色彩,实现地域资源教育化,力争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动态性,鼓励学生亲自实践、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社会、生命和关爱家乡的人文精神,现已完成三部分内容的编写。内容已经走向课堂,我校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爱水行动项目组来到了我们阿尔山市,使我们有机会接触到项目组的专家,并积极将我校校本课程申报了爱水行动项目,得到了专家的首肯与指导,我校有幸成为自治区项目成员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走出了许多误区,解决了许多迷茫与困惑,深刻理解了课程的概念,领会了爱水行动的精髓所在。我们申报的项目由于选题宽泛,不容易把握,做起来缺乏深度,在项目组的指导下,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向纵深发展,结合家乡资源“神泉圣水”的显著特点,学校确定了“让神泉圣水永远流芳”这一课题。

阿尔山矿泉历史悠久,得天独厚,为世界第一大功能矿泉群,迄今开发利用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满清入关前,“罕王”游猎发现了矿泉,阿尔山由此得名。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蒙古语意为“热的圣水”。

阿尔山矿泉是在其特殊的地质条件背景下形成的集饮用、洗浴、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矿泉群。它与德国、俄罗斯、土耳其、南斯拉夫等国家著名的矿泉相比,水类型齐全,水质上乘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特大泉”。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属于火山性矿泉,有别于世界上众多的循环水性矿泉,其形成与古老的火山运动有关,地理结构独特,既有土质肥沃的新第四纪产物,又有原始火山喷发后的流纹岩和花岗岩。矿泉区地层中各种稀有矿藏丰富,地下水自然净化程度高,常年洁净。

阿尔山矿泉群在长500米、宽70米,海拔1026米的狭长地带内呈人体状分布48眼矿泉,5℃―24.9℃ 的冷泉24个;25℃――37.9℃ 的温泉15个;38℃―48℃ 的热泉8个;48.5℃ 的高热泉1个,矿泉分为南北两个泉群,南部为冷泉群,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部为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相间的温泉群,主要是重碳酸钠泉、放射性氡泉、偏硅酸泉等。神奇的是,有一眼泉患者洗浴其中,五脏六腑哪有病,哪就有反应,简直就象高明的大夫一般,被人们称之为“问病泉”。更奇特的是冷泉、热泉共存一处,相距仅0.3米,一泉热气蒸腾,温度高达40摄氏度,另一泉则寒冷彻骨,只有2摄氏度。矿泉的用法上分别有含漱、冲洗泉、饮用泉和洗浴泉,温泉系地下水渗透并汇聚于花岗岩的断裂裂隙内,经过长期的矿化和循环作用,在压力的作用下,沿有利部位出露地表,形成矿泉群。百余年来,已治愈了无以数计的患者,另外,在保健养生方面亦不失为上上之选。每年不但吸引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患者,周边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疗养洗浴者也不断增多。有机会来到阿尔山一定要真切的感受一下它的神奇! 阿尔山矿泉是大自然留给人们的最后珍藏,也是阿尔山远古送给现代的圣洁礼物。

不知是泉水增添了阿尔山的灵性,还是阿尔山衬托了泉水的神奇与美丽。总之,置身于这座小城,体味泉水的疗效与甘甜的时候,内心涌动着从未有过的情愫,而这脉脉情愫伴随着泉水的悠悠不息。但让我们痛心的是神泉圣水之城却存在着浪费神泉资源,污染水环境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市民及游客的环保意识,因此学校确定了“让神泉圣水永远流芳”这一研究课题。

一、在对温泉的研究方面

在对温泉的研究中,课题组教师认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的意义、目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认真实施活动计划,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到阿尔山温泉疗养院去调查、了解、研究温泉的水质,各种矿物质的含量。使学生对矿泉有了本质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接着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对来自全国各地疗养的患者、游客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阿尔山的温泉洗浴的疗效情况,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阿尔山温泉的神奇,使学生更加热爱宣传美丽神奇的家乡阿尔山。在活动中学生们到实地调查统计数据、请教矿泉专业研究人员,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丰富了学生作文(我的家乡、神奇的温泉)的内容。

在欣赏大自然的赐予的同时,学生们同时也发现了不尽人意的现象:废水处理不当问题、水资源浪费问题、垃圾乱扔等问题。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了因为水资源浪费、湿地破坏、地质破坏等原因造成了泉水水位下降、自涌量降低,甚至个别泉子枯竭情况。

在世界水日这一天,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来到了市区西河边的排污口,学生们发现阿尔山温泉洗浴废水及居民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使刚刚从发源地流出的没有一点污染的河水受到了破坏。河边有随意被倒掉的垃圾,加重了河水默默深深的、无可奈何的叹息――叹息!看到这种现象,学生们痛心疾首,纷纷在日记、作文中抒发自己的愤慨――神泉圣水养育的应该是高度文明的人,文明从我做起吧… …在调查中学生们了解到一些温泉水位在不断的下降,学生们针对这一可怕的现象进行了走访、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破坏湿地、破坏地质。这是大自然对人类不文明的惩罚。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认真收集资料装订成册,学生把了解、发现的问题撰写成调查报告。

二、五里泉水质研究方面

5月份,在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们分两个小组来到了五里泉,因为步行来到五里泉,他们亲身体会到五里泉名字的由来(因离市区五公里而得名)。在五里泉,学生们用自制的打水工具打水品尝泉水的甘甜,了解五里泉泉水的水质、日流量及水温等。学生们观察打水人大多来自何处,估计打水人次,并随机采访打水人询问打水的用途及饮用后的感受。在活动中学生们对五里泉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观察和拍照。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五里泉对我市带来哪些经济效益 ?五里泉自涌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五里泉的污染应怎样治理?作为小学生我们应怎样保护五里泉?带着这些问题,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又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

活动一:组织学生再次来到五里泉,观察五里泉周围的环境,然后分小组进行调查研究:观察打水人的行为,可能对五里泉造成哪些危害;采访打水人,打完的水都是如何用的;观察泉水都流经何处?教师随机介绍什么是湿地、湿地的用途。

活动二:师生自制保护五里泉的标语、宣传单来到五里泉进行爱水宣传。在五里泉学生们打出了“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的条幅,并现场对游客及打水人进行宣传、散发宣传单。

活动三:参观矿泉水厂,了解矿泉水的生产及销售情况。询问五里泉泉水的利用情况,销售量、销售地及面临的环境问题。

活动四:协助环卫工人到五里泉周边捡拾垃圾。

三、活动的扩展

结合各小组的调查情况,这学期学校课题组认为爱水行动应从源头抓起,扩展爱水行动范围与形式。以大队部为核心,各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行动。大队部设立了环保宣传栏,定期在校园小广播中播出爱水行动广播稿,举办了环保绘画比赛与环保征文赛,组织开展了环保小标兵评比活动,并在5月14日―5月20日全国节水宣传周中一演讲赛的形式开展了“节水伴我在校园,我把节水带回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了把环保意识宣传到每一个家庭,大队部要求学生制定了家庭环保日常规范,并做好家庭环保记录,此行动使社区的环境卫生大有改观,给阿尔山的旅游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篇5

关键词 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环保知识;环保重要性;性别

中图分类号 X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030-06

人类正在迈入一个环境世界,每一个视自己为现实主义者的人都将会被迫根据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来调整自己的行为(Friedrich Schmidt Bleek,2003)。学术界始终不遗余力地探究着人类环保行为问题,然而,由于其所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行为经济学等诸多交叉学科,对于许多问题的具体解释表现在地域和文化上都不尽一致。随着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里的拓展,学者们希望能更有力地解释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而找寻更加有效的对策以提升公众环保行为水平。近年来,中国经济在连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愈来愈严重的环境压力,政府推进型环保制度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国内学者们开始呼吁和关注构建参与式环保制度体系。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全民环保”方针,且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做出了重大调整;2006年正式《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环评工作的细节内容;2007年关停“五小”、绿色信贷、流域限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一系列行动,使节能减排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硬约束”; 2008年全面“禁塑令”开始实施,这又是重塑公众日常环保习惯行为的一个大胆尝试。但是,关于中国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尚处起步阶段,缺乏深入的研究。该文运用实证研究法阐释了现阶段我国个体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路径分析法进一步探索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推进参与式环保制度和提升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1 文献综述并提出问题

关于人类环保行为的产生最常见也是被广泛认可的一种解释是态度――行为理论(Ajzen and Fishbein,1980;Madden.et al.,1992)。人类的行为更多的是依赖于结果(consequence)的出现,而不是信息或是建议,尤其是环境问题。当孩子们或是国家被建议考虑未来事项时,这种要求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现有的认识水平,很少有人会依据这些建议改变自己的行为;但当他们的生活质量真正面临环境问题时,如缺水或是空气污染,行为就会立刻发生改变[1]。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态度,态度变化会导致行为迅速的改变。Bagozzi(1992),Bagozzi,Yi,and Baumgartner(1990)等又对其进行了补充,认为努力(effort)变量是态度与行为之间的调节器。Schultz, P.W.,& Oskamp,S.(1996)在大学生中组织了高难度回收项目和低难度回收项目的实验,学生们的表现截然不同,当行为需要参与者更高程度的努力时,态度会对行为产生强烈的影响;反之,影响比较小[2]。

除了以上源自心理学的分析以外,很多学者又将社会学的因素引入到环保行为分析中,即将环保态度、个人社会背景变量共同作为自变量来考察其对环保行为的影响。Kent Liere和Riley Dunlap(1980)采用年龄、社会等级、居住地、政治倾向和性别作为五个解释变量,考察其与环境关注程度的相关性,发现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关注环境质量;社会等级越高,对环境就越关注;城市居民比乡村居民的环境关注程度要高;政治上倾向于自由和较为激进的人要比保守的人关注环境;女性要比男性对环境更为关注[3]。Brent S. Steel(1996)利用1992年美国国家公众环境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数据,发现个人环境态度的强度与他们的环保行为以及环境问题的政治积极性有关联;妇女比男人更容易大量参与保护环境的行为和政策及建议,性别差异在年长者中表现尤为突出[4]。Hayes,B. C.(2001)分别利用美国、英国、挪威、芬兰、德国、日本的数据,检验了科学知识和环境态度方面的性别差异,发现尽管男女在科学知识方面存在差异,但这几乎对环境态度方面不存在影响,即男女在环境态度方面几乎不存在差异[5]。

也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将政策变量引入作为其中一个解释变量,来考察其对行为的影响。David Folz和 Josepb Hazlett(1991)以公众参与率和回收利用率为因变量,对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效果作了定量研究,发现“政策”因素较“参与”和其他因素而言更有效地影响了地方循环项目的结果,其实施成效主要取决于项目的设计者和管理者[6]。Axel 比较分析了不同国家公众环保行为水平受GDP和GNP的影响[7]。

国内学者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更少。尽管有一些关于公众环保意识或是环保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包括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组织的1998 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和2006年全国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但其成果形式也是更易被大众和政府接受的研究报告。由于原始数据库的障碍,很少有学者能够对其作进一步的数据处理,找寻其间的因果关系。张世秋等根据我国6 个中小城市的问卷调查结果,审视了1999年小城市妇女的消费行为,包括环保知晓程度、环境认知水平、环保意识水平和环保消费行为等方面,调查发现她们的环境消费意识水平和环境消费水平都比较低,而家庭环境消费水平较高[8]。Chan(1994)对中国公众绿色消费行为进行了较为细致和长期的实证研究[9]。许晓明从经济学角度对公众参与环保行为进行了理论阐释[10]。他们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方法的启示。

国内缺乏对中国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而国外学者专门针对中国公众环保行为的实证研究也非常少见,这也就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为此,笔者专门对中国公众的环保行为进行定量研究,判断并阐释了2006年我国公众环保行为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受制于很多因素难以获得全国数据库信息,本研究在陕西省内采用类似的调查问卷组织了随机抽样调查,一方面可以对其作出时空上的定量判断和比较,另一方面又可着力对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2.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人的环保行为受到环境意识和社会背景因素的双重影响。意识是知识的表现方式,它以知识的累积为基础,其形成过程首先是感官必须感觉到某种现象;其次是物种感官把各自意识到的现象转化成为相应的信号;最后这些来自感官的信号进入丘脑系统和网状结构,在那里经过处理后被传达到大脑皮层[11]。人的社会背景通过培养转化为环境意识,从而间接影响到个人的环保行为[12];同时也可直接影响个人的环保行为,虽然微弱但却具有可靠的解释力[13]。正是人的社会背景形成并丰富了人们的环境知识,再经过个体的感官处理之后才可形成某些环境意识,紧接着在意识的指引下才会进一步外化出人的参与行为,包括参与环境保护、参与投票选举、参与公益活动等。诸多的实证研究依此为理论基础,然而结论尚存争议,一是环境意识对环保行为的影响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二是社会背景对环保行为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即人群的地域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环保行为。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公众(个体)参与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公众是指狭义的个体公众,并非社会群体的公众概念。个体公众的环保行为被分为两个层面,即个人的环保习惯和公共环保行为,前者主要是个人的一些日常环保习惯行为,属于浅层或初级的环保行为;后者主要是个人作为责任公民而履行的社会公共环保行为,属于深层或高级的环保行为。一般而言,个人的环保行为是由环保习惯向公共环保行为演化,即浅层环保行为向深层环保行为逐渐过渡的转化过程,换言之,环保习惯是基础,一定时空条件下才可转化为公共的环保行为。针对这两个层面的环保行为,分别将其作为因变量考察相关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和研究对象,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环保知识与个人的环保习惯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2:环保意识与个人的环保习惯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3:社会背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与个人环保习惯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4:环保知识与公共环保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5:环保意识与公共环保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6:社会背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公共环保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针对以上假设,本文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模型如下:

INDBeh=c+β1kno+β2sig+β3imo+β4age+β5fem+β6edu+β7rev+ε(1)

PUBBeh=c+β1kno+β2sig+β3imo+β4age+β5fem+β6edu+β7rev+ε(2)

其中,INDBeh和PUBBeh代表个体公众的环保行为,前者表示公众个人的环保习惯,后者表示个人的公共环保行为;kno代表环保知识;sig代表环保意义;imo代表环保重要性;age表示年龄;fem表示性别;edu是受教育程度;rev是收入。ε是随机误差项。

2.2 问卷设计和样本选取

为了方便数据的可比,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参考了国家环保总局网站公布的《2006全国城市环保意识调查报告》中的有关内容,调查内容包括:社会背景、环境知识、环保意义、环境重要性、个人的环保习惯、个人的公共环保行为。问卷使用了最便于受访者回答的多项限选式问题,首先在西安市内随机选取了30个受访者做试调查,对问卷表进一步修改,最后基本可以保证受访者在40分钟左右集中回答完关键的问题。实际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内的城乡居民进行了访谈式调查,具体样本覆盖到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环保民间组织和学生、农民等各个社会层面,调查工作于2006年暑期由西北大学经管院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20人负责完成。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7份,有效率为86.75%。数据处理采用stata9.0 软件和Lisrel 8.7完成。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样本变量的频数分布

由变量分布表可知各个变量均处于正常取值范围内(原始数据的录入经过了3次的校对,录入的准确性较好),未见异常值出现,无须再进行原始数据的调整处理。

3.2 样本关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示。

变量均值都处于较稳定水平,代表性较强。数据结果说明,环保知识水平的总体得分是6.648 4,换成百分制是83.11;全国平均水平是58.75(全国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006),说明陕西整体的环保知识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36分,笔者认为这是与陕西长期的文化积淀密切相关的。环保意义的平均得分是3.712 2,换成百分制是74.244;环保重要性的平均得分是3.641 2,换成百分制是72.82。个人环保习惯的平均得分是2.575 5,换成百分制是64.39;公共环保行为的平均得分是2.114 1,换成百分

制是52.85;这一结果与2005年全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的结果基本接近(《民生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5年度报告》中,2005年我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为68.05分),说明陕西公众的环保行为仅处于全国平均水平,行为表现并不突出;与1998年全国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平均得分(近30分)(原文数据:公众的参与行为几乎在“0”到“3”四种程度上平均分配,参与比例分别为29.4%、22.2%、21.6%和23.1%)比较增幅较大;但整体而言都处于不及格的水平。同时也可看出,陕西公众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水平得分较高(百分制标准下远超过及格水平),但参与实施的环保行为远远不够,个人(浅层)环保习惯得分也只是刚刚及格,公共(深层)环保行为得分尚未及格。依然体现出我国公众“光说不练”,“知行不一”的环保行为特点(“民生指数”的调查结论是“80%的环境污染关注者光说不练,中国公众环保知行不一”)。

3.3 信度检验

本研究主要变量的测量已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即通常使用的Cronbach系数检验。环保知识变量的α=0.754;个人环保行为变量的α=0.804;公共环保行为变量的α=0.844;环保意义变量的α=0.671;环保重要性的α=0.679。其中,环保知识、环保行为变量的观察值解释真实值的比例均超过了70%,而环境意识变量的信度较接近70%,说明原始观察值的解释力度比较可靠(见表2)。

3.4 相关性分析

从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见表2),年龄变量与受教育程度(r=-0.226,p <0.01)、环境知识(r=-0.22,p<0.01)、个人环保习惯(r=-0.164,p<0.01)和环保重要性变量(r=-0.143,p<0.01)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年龄愈大,受教育程度愈低,环境知识愈少,环保重要性愈低,个人环保习惯也愈少;年龄与环保意义变量(r=0.159,p<[CM)]

模型整体的回归结果表明,个人环保习惯(即浅层环保行为)有近30%的方差可以由环保知识、环保重要性、性别变量等变量来解释 (R2=0.2904);公共环保行为(即高层环保行为)有近20%的方差可以由环保知识、环保重要性、性别变量等变量来解释(R2=0.1676)。而且两个回归模型均通过了F检验,说明原假设为真,且变量在统计上也是显著的。就各具体变量而言,性别、环保知识、环保重要性的|t|>2.576,通过了t检验,说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可以拒绝原假设(H0∶β1=0,β3=0,β5=0),即本文的原假设为真。受教育程度的t检验接近5%的显著性水平,近似通过t检验。在个人环保习惯模型中,环保知识、环保重要性、性别变量对个人环保习惯的影响均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它们对个人环保习惯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与原假设一致;但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环保意义变量对个人环保习惯的影响不显著,与原假设不一致。在公共环保行为模型中,受教育程度、环保知识、环保重要性变量对人们的公共环保行为的正向影响程度均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它们对公共环保行为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与原假设一致;但年龄、性别、收入、环保意义变量对公共环保行为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与原假设不一致。

3.6 路径分析

为了找寻各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笔者又反复进行了路径分析,尽管拟合效果不够完美,但其中一点发现也恰可以作为另一种佐证来进一步支持回归分析的结论。(见图1 个人环保习惯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模型)

环保重要性变量对环保行为的影响十分突出,尤其是对个人日常环保习惯影响(β=0.42);环保知识是影响环保重要性的最显著变量(β=0.41),说明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环保知识后,才可能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受教育程度又是影响环保知识的决定因素(β=0.48)。可见,在诸多变量中,环保重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介变量,环保知识、受教育程度、性别等都是通过中介变量的作用进一步影响到个人的日常环保习惯行为。其他效果不十分显著的路径分析结论就不做赘述。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回归模型和路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保重要性与个人环保习惯、公共环保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且对个人环保习惯的影响最为重要(t=5.22,p<0.01)。说明人们的日常环保习惯主要受到环保重要性的影响,环保重要性认可度愈高,人们愈容易养成更多的环保习惯,也就是说人们日常环保习惯的形成主要是在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后才会实施的行为,否则很难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例如,当电价、水价大幅上涨的条件下,人们更容易意识到节水节电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因此也会较多地采取节电或节水的行为,久而久之便成了日常的环保习惯。环保重要性又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中介变量,环保知识、受教育程度、性别等变量都须通过其进一步影响个人的日常环保习惯。

(2)环保知识与个人环保习惯、公共环保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且对公共环保行为的影响最为重要(t=4.06,p<0.01)。说明人们的公共环保行为,即那些高层次的社会环保行为主要是受到环保知识的影响,掌握的环保知识愈多,愈有可能多地参与公共的环保行为。正如公众普遍不知晓“12369”投诉电话的情况下不可能采取正确的环保途径保护自身的利益。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公众很少参与公共环保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环保专业知识所致。

(3)受教育程度与个人环保习惯、公共环保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且对环保知识的形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说明受教育程度愈高的人采取环保行为的可能性愈大,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愈高,可能获得更多的环保知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理解愈加深刻,因而,就愈容易采取环保行为。

(4)性别差异在个人环保习惯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即女性的个人环保习惯较男性多,但在公共环保行为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这一结论与全国数据的整体结果不尽一致。2006年《全国城市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的结论显示性别与环保行为无关(《全国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006》)。笔者认为,一定程度上是由处理方法不同导致的,而且该报告并未将环保行为细分为浅层和高层两类,只是从调查问卷中选择了废电池处理一项作为因变量来处理。本文的处理对因变量的选择更加全面,结果也更加可靠。

(5)收入、年龄、环保意义对环保行为的影响程度都不显著。说明它们对环保行为的影响作用在此次调查数据中没有得到证实,即收入、年龄、环保意义与环保行为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受教育程度和性别变量就成为社会背景变量中很具代表性且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两个变量;环保重要性较环保意义而言更具代表性和解释力地说明了环境意识变量。

尽管我们调查得到的只是受访者陈述的环保行为数据,且整体得分偏低,但是定量分析的结论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出影响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变量及其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提高个人环保习惯方面,必须使公众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高公众的受教育程度和环保知识水平,有助于形成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在提高全体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方面,应特别关注女性的环保行为,并以女性为突破口带动全体社会成员的日常环保行为。只有广泛的全民参与,才更有助于保护环境,也更有利于构建起和谐、美好的节约型社会。在环境数据不断丰富的过程中,今后的研究内容还可不断丰富、不断深入,数据的处理结果对现实的解释力度会更可靠、也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Nitze W A.A Failure of Presidential Leadership.in Negotiating Climate Change:the Inside Story of the Rio ConventionCambridge[M].M 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Schultz P W,Oskamp S.Effort as a Moderator of the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hip: General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Recycling[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6,59:375~383.

[3]Kent D Van Liere,Riley Dunlap.The Social Bas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A Review of Hypotheses,Explan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80,44:181~197.

[4]Brent S Steel.Thinking Globally and Acting Locally?:Environmental Attitudes,Behavior and activism[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6,47:27~36.

[5]Hayes B C. Gender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Environment:A Crossnational Analysis[J].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2001,54:657~671.

[6]David H Folz,Joseph M Hazlett.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Recycling Performance:Explaining Program Succes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1,6:526~532.

[7]Axel Franzen. Environmental Attitude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An Analysis of the ISSP Surveys 1993 and 2000[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2003,84(2):297~308.

[8]张世秋等.中国小城市妇女的环境意识与消费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0,(5):12~16.[Zhang Shiqiu.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Consumer Choice about Chinese Small Urban Women [J]. China Soft Science,2000,(5):12~16.]

[9]Chan: H S, Wong K K K.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Concern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crats in Guangzhou,China: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94,17(3):1523~1554.

[10]许晓明.环境领域中公众参与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127~129.[Xu Xiaoming.Aneconomics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14(1):127~129.]

[11]W Singer.Consciousness and the Structure of Neural Representations [J].Philos Trans Soc Lond B Biol Sei,1998,353(1377):1829~1840.

[12]Michael A Tauant,H Ken Cordell.The Effect of Respondent Character

istics on General Enviromnental Attitude Behavior Correspondence[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7,9:618~637.

[13]Thomas Dietz,Paul C Stem. Gregory A Guagnano.Social Structural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Bas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8,30: 450~471.

An Empirical Study on Factors Influencing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WANG Feng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9,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about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social

background,the authors make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tatus and

篇6

一、转变思想,让观念播上“绿色”

“生活在全国文明小区,生活在绿色盎然的环境,我们的心也变成绿色的了”这是夏老师一家的心声。当初全家在选择住房时,可是经过了一翻精心挑选,最后还是以居住环境好为标准选中了苏华新村145平方米的住房。苏华新村位于全国文明示范小区——万红社区,社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东面就是张家港公园,无论在室内和室外都感到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使全家在绿色环境中受到熏陶和启发。从搬进苏华的那天起,全家人就树立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创建绿色家庭,争做绿的使者。

这个三口之家一直关心环保问题,并订阅了相关报纸、杂志,使全家在读报看书中增强环保意识,从思想上营造绿色氛围,从而引导和教育家庭成员以及身边的朋友普及绿化科学知识,形成保护绿化人人有责、家家参与的社会风尚。

二、享受绿色生活,让家充满绿的色彩

加快创建绿色家庭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确立以建设绿色生活的家庭环保道路,用绿色装饰和扮靓家庭这一爱巢和乐园,切实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家园,使它真正成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安乐窝和避风港。

1、倡导“绿色消费”活动。日常生活中,家庭每一位成员都能使用“绿色”生活用品,养成健康环保生活习惯。从垃圾分拣、节约用水、回收电池等具体生活细节做起,有较强的节水意识,能做到一水多用;不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一次性筷子等等。具备买车的实力也不追求购买私家车的时尚,觉得那是没必要的消费,而且还会给城市增加废气排放量。

2、绿化家庭环境。室内装潢力求简单大方,美观实用,少用板材,多选用合格环保的装饰材料和建筑材料。在阳台上栽植观赏性强的花卉苗木,在室内摆放吊兰、绿萝、君子兰等能够绿化空气的植物,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净化了空气,利于身体健康,身心愉悦。

三、用绿色教育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绿色化是指创设自然、和谐、科学、民主、充满着关爱的家庭教育氛围。创建“绿色家庭”,不止是指家庭环境的绿化,也应该指家庭之间的融洽相处,对孩子教育的绿色化。在这里家庭教育绿色化,不仅仅是冠之“绿色”之名,也不仅仅是在家中多养花种草,它更应体现在绿色的家庭教育理念上。一个健康没有污染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1、营造健康型家庭教育环境。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道德水平。两位家长都特别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思想品德方面,长辈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社会责任心、社会道德意识都会影响到孩子。小时候带孩子外出,就特别要求孩子垃圾入箱,看到纸屑要主动弯弯腰。今年暑假,夏老师带孩子去青岛旅游,在一个公园里玩耍的时候,孩子不小心把冰棍棒掉到了地上,夏老师马上提醒孩子捡起来,丢入垃圾箱,并要求孩子把别人丢下的纸屑也帮忙捡起来。这一举动赢得了周围人群的赞扬,有一位游客摸着孩子的头说:如果每个人都象这位小朋友一样,那我们青岛的环境一定会更美。

2、创建学习型家庭教育环境。

学习是这个家庭的一大特色。爸爸在市图书馆办了借书卡,定期借阅;妈妈是老师,每学期除了看教育专著之外,还看一些散文和名著,并能写学习笔记;孩子是最爱读书的一个,今年才三年级,便已阅读了很多书:《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百科全书》、《开心男孩》、《三十六计》《春秋左传》等等,阅读面非常广,而且,多次被评为校阅读明星。

3、构建和谐型家庭教育环境。家庭倡导构建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让“民主、和谐、关爱”的绿色理念走进家庭。一是尊重信任孩子。当孩子有了不正确的言行或不良习惯时,能给孩子以适当的帮助和教育,做到既严肃又耐心,使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二是注重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三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通过养狗、养金鱼,使孩子和动物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变得懂事乖巧起来,会知道关心家人了。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每年都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多次在校数学竞赛、口算比赛、古诗文竞赛、打字比赛等活动中获奖,撰写的文章还在市红蜻蜓节目中播出。相信在绿色教育的引导下,他会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四、做绿色使者,把“绿”撒向人间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他们知道,仅仅自己一家创建成绿色家庭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社会成员都拥有了绿色观念,那么,整个社会才会更文明、更和谐。如何做一名绿色使者,把“绿”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家庭的女主人是一名老师,还是学校负责德育的干部,她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一些列环保活动,在校园中撒洒绿色的种子,还让孩子们带着绿色的心走出校门,从而影响每一个家庭。

一是让学科教学凸现“绿色”。夏老师是科学老师,她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保题材,组织学生利用网络等开展专题研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她多次在市、苏州市上相关方面的公开课,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传达给更多的人。20__年,她参加了在广西举行的全国信息技术整合课,上了《无土栽培》一课,向更多的小朋友

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环境教育;地方课程

三峡库区是位于长江上游渝东北地区,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大坝的修筑,在坝上形成的一个以长江河谷型水库为轴的狭长地理单元。三峡库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稠密、生态脆弱、经济落后。淹没区的11座县城、114个集镇的大规模搬迁建设,120万人的庞大移民,这些新的人类活动给三峡库区先天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因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摆在库区人民面前的首要大事。学校环境教育具有“教育一个,影响全家”“教育一代,影响几代”的功效,是全民环境教育最经济、最有效的形式。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正是我们要找的植根于库区、适用于库区的地方课程。

二、开发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的实践探索

重庆市万州教育科学研究所在近五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开发出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并在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地方教材、建设学生实践基地、提炼地方课程实施策略等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总结出“创造适切每个孩子发展的课程”“地方课程开发策略”“库区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策略”“环境教育课程化模式”“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等有价值的经验。

(一)培养库区“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选择本土化的教学内容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依据《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实施指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为库区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的教育目标,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对当地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基础的环境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研究区域性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的教学内容,着重选择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特征及环境问题高度相关的内容,如“三峡工程与库区移民”“三峡库区的地理环境特征”“移民后靠垦殖与库周水土流失的治理”“库区蓄水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积重难返的水污染与水库自净能力减弱的矛盾”“城市搬迁建设与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城市垃圾和污水的处理问题”“库岸消落带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库区淹没生物的抢救与保护问题”“库区劳动力过胜与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问题”等。

(二)制订实施方案,确保课程扎实有效实施

为确保三峡库区环境保护教育地方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我们制订了《百州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明确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规定前期准备、实施启动、实施深化、完善提升等四个阶段的具体时间和实施内容;提出“转变教师观念,建立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活动带知识”“建立三峡库区中学环境保护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建立环境教育学生实践基地”等四点要求。同时,我们还制订了《万州区中学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将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的实施与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有机结合,解决高中学段基础课程多、课时紧张的矛盾,使地方课程的实施更有料——分项研究——合力解决等学习模式。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基础型课程为主,并与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有机结合。在基础型课程中,我们将重点放在公民环保素质基础层面上的观念品德教育;在拓展型课程中,我们着力帮助对环境科学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较系统的自主学习,重在环保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探究型课程中,我们以专题或问题为切入口,联系当地实际环境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重在综合能力的培养,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将环境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结合起来,研究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又造就了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环保小卫士。

2 增强渗透式环境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有交叉和相关性。因此,中学的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课程是环境教育极好的载体。我们在开设环境教育专门课程的同时,依然重视环境教育渗透模式,通过学科教研会和研究课,着力增强相关学科教师渗透环境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许多教师从教学的设计到课堂实施都很自然地将环境保护教育融入其中,使环境教育无处不在。几年下来,教师们完成了上百篇优秀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 转贴于

(二)活动化的环境教育

1 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环境教育,尤其是本土环境教育,必须在现实环境中去体验、感悟。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的策略,以综合性或专题性的学习目标与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环境考察或环境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感知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近几年来,万州区学生有几万人次参与专项的环境考察、事件调查、环境保护研究性学习、环保体验等实践活动,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学生环保实践活动成果,如“库岸消落带的保护与开发研究”“苎溪河水污染调查报告”“太白岩危岩治理研究性学习成果”“万州区水土流失调查与研究”“龙宝河综合治理工程考察报告”“高峰镇生态农业考察”等。

2 环境保护主题活动

环境保护教育是一种强调参与性的自我教育活动。我们利用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契机,采取学校自己组织或与环保局、共青团等机构联合组织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活动。几万名师生参与了“保护母亲河行动”“长江三峡库区清漂行动”“绿化社区行动”“全民植树活动”“中学生环境保护征文比赛”“节能环保我行动”“学校节水周”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不但改变了学生的环境行为,还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使学生在本土化的环境行动中不断成长。例如:清泉中学的“长江清漂体验活动”,受到了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万州区第二中学“气候酷派”小组在“重庆中学生‘气候酷派’环保宣传方案设计比赛”中获第二名。熊琳琅同学在由重庆市环保局、教委、科协、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举办的中学生环保大使评选活动中,以绝对优势获得了中学生“国际环保大使”称号。

(三)互动化的环境教育

1 学生——家庭互动的环境教育模式

学生——家庭互动的环境教育模式,即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影响家长,家长督促学生。一些学校还在初中建立了学生环保个人行为联系卡,要求家长和学生对出门关灯,电脑、电视、插线板用后关掉电源,洗手、洗澡抹香皂时关掉水龙头,少买一件衣,拒绝一次性碗筷等个人行为进行互相监督。这样,学生与家长形成了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篇8

环境教育的提出

自工业化以来,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已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为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被提了出来。1949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成立专门的教育委员会,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教育对于环境保护所具有的作用。1965年在德国基尔大学召开的教育大会上就环境教育展开了专门讨论。1970年美国通过《环境教育法》,根据此法,美国许多州制定了环境教育总体规划。1971年,美国成立了全国环境教育协会。1972年联合国召开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正式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并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环境教育”被肯定下来,强调进行环境教育及其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明确了环境教育的性质、对象和意义。1977年10月,在前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的第比利斯市召开了首届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联合国的66个成员国参加了大会,会议发表了《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宣言》。自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许多国家和地区为环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种种努力,取得很多成果,国际环境教育渐入。

从广义上讲,环境教育旨在将人们的行为引导到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教育过程的总称,包括提高公众对环境的了解,使人们获得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价值、知识和技术,它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部分。正规环境教育包括早期儿童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非正规环境教育分散在各种工商业、各种政府组织、社会媒体、各种环境兴趣组织、不同的社区以及家庭中。环境教育的任务是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塑造人们的价值观,提高人们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促使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环境教育涵盖所有人的、终生的、强调整体主义的、重视实践性的、与经济社会可持续目标一致的教育过程。

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和当今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环境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是政治、经济、制度、自然、文化、人口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决定因素仍然是人类本身。而人的问题首先就是教育的问题。从《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的资料可见,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一个突出因素,受过较好教育的群体,他们的环境意识远远高于教育程度低的群体。教育的普及程度、发展水平、质量状况等较好的地区,则环境问题相对说也较为优化,治理的条件也较为有利,效果也较为明显,反之则不然。因而人类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存在的这种环境恶化的状况,实现环境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把握教育与环境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把环境问题建立在教育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人是环境的主体,开展专门的环境教育可以唤醒人们的环境自觉意识,端正人们的环境态度,提高人们的环境知识,培养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环境教育的社会化

建立以学校环境教育为基础、以企业环境教育为重点的面向全社会的环境教育体系结构,是新时期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同样应该从学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大中专院校以及其他的教育科研机构)抓起。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心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能力;使学生从现在起,就应该自觉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等到他们成年以后。 这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好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具有潜移默化和滞后生效的作用,使他们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环境素质的一代新人。

二、企业应当成为环境教育的主体。众所周知,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世界上发生许多环境公害事件。其中有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此外,还有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事件、富山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及米糠油事件等。很显然,世界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之外,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人们未能处理好工业化与控制污染排放这样一对难以回避的矛盾。这一矛盾突出地表现在工业化主体――企业身上。由此可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控制污染排放、保护环境应该成为一个现代化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使命。而企业怎样才能切实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在发展和环境之间保持协调、和谐,寻求一种最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政策和战略等,关键还在教育。这是因为教育在传播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环境保护态度和基本价值观念以及养成环境保护习惯和行为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由传统的“经济人”或称“理性经济人”向现代的“生态人”或称“理性生态人”的转变,培养出符合现代要求的新人,即既能够对他人负责,又能够对自己负责;既能够对现在负责,又能够对将来负责的“理性生态人”。

三、对各级领导、决策者进行适当的环境培训。地方各级政府是政治经济文化管理者,他们必然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国情以及地区的环境基础,将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目标。环境保护能否直接纳入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去,取决于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因此注重对决策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建立对决策者的培训制度,党校开设环保课。政府还应设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环保咨询组,负责研究探讨重大决策措施,使各项社会经济发展重大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加强全民环境意识教育,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激励更多的人投身环保事业。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可通过义务劳动,从事一些有意义的建设活动;通过参加公众听证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公民参与制度;鼓励成立环保民间社团,让他们进行环保科考活动;建立举报制度,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在社区建设中,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管理,解决好社区内各种污染扰民的环境问题。

篇9

东坝镇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土壤肥沃,光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大,交通条件便利,利用这一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现已建成以东坝镇大厨房村、渠东村等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并成立葡萄产业协会注册了自己的葡萄品牌,在各县市水果市场和消费者心中有很大的影响,在区内外、市内外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受到了多数农户的欢迎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但是,从横向比较看,我镇葡萄产业规模总量偏小,品种单一,质量效益还有待提高。如何克服困难,扶持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带着这个课题,对我镇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小见大,形成了金塔县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几年来东坝镇种植了800多亩葡萄,目前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把葡萄产业做大、做细、做深,我们要扩大葡萄的种植规模。

一、当前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东坝镇四年前开始试种植葡萄,刚开始推广时举步维艰,农民还不能接受这种产业,思想还比较僵化。通过多方面做工作,最终主要建成了以大厨房村、渠东村、小河口村为试点的葡萄基地。按照“一年栽植、二年挂果、三年见效”的总体规划,种植葡萄面积

亩。葡萄种植总面积 多亩,目前产果葡萄面积 多亩。主要有里扎马特、食府罗莎、红地球等二、三个品种,年产量 多吨。2010年大厨房葡萄经过三年的成长,得到了喜人的产量。大厨房村葡萄每亩平均收益为1万—1.1万元,农民的收入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时为了更好的储藏葡萄,镇村两级积极筹集资金,建成了恒温冷库,解决了葡萄储存的燃眉之急。大厨房村的葡萄效益明显提高后,带动辐射影响本村和周边村农民的注意,极大地调动了我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我镇葡萄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根据今年的发展形势,预计我镇2012年新增葡萄面积在1000亩以上。

二、当前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

1、品种结构较单一,市场竞争优势不强。几乎全部都是中熟品种,缺少早熟、晚熟品种。采摘期比较集中,周期短(只有50天左右),不利于拉开葡萄上市时间差,葡萄价格难以提高。在葡萄成熟期,大量葡萄集中上市,金塔的市场容量有限,葡萄销售压力大,贮藏、运输等技术跟不上,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2、技术开发滞后,在优质苗木供应上没有优势。与悠久的种植历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村在葡萄新品种开发上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无法提供优质苗木进行品种更新,现在基本还是多年前从外地引进的品种。而葡萄种植先进地区在葡萄品种上的战略是使用一批,淘汰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

3、种植规模受限,管理方式落后。全村的 多亩挂果葡萄种植面积在巨大的市场容量面前微不足道。同时,由于葡萄种植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费工、费时,而目前农民种植主要采取以家庭为主的管理方式,你的,我的。无法适应规模化种植的需要。

4、品牌知名度还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目前, “大厨房”葡萄品牌虽然在我县,我市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影响力还只能是区域性的。离走出去还有很大的差距。金塔本地葡萄市场也是“七国争雄”,狼烟四起。在外地大品牌优质葡萄面前,“大厨房”葡萄还是个小个子。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后期维护跟不上,无法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产业档次、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今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制定科学规划。必须制定葡萄产业5年以上的发展规划,现已发展各类优质葡萄400多亩(挂果葡萄200多亩),争取明年达到1000亩。努力打造以大厨房村为圆心,辐射周边的几千亩生态葡萄示范基地。

2、政策技术扶持。对连片发展达到一定亩数以上的,进行政策资金补助。培养具有实用技术的土专家。加大选种育种工作力度,按照一定比例,引进早熟、中熟、晚熟种苗,解决葡萄同期成熟,集中上市,影响效益的问题。从当前看,可能用种苗的选择解决保鲜问题比建设冷库解决保鲜问题更有可行性。协调农技推广站技术人员在葡萄栽植全程进行跟踪服务,解决农户在生产中的遇到困难。每年组织几次葡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技术。

3、发挥葡萄协会组织作用。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真正让葡萄协会成为葡萄种植户之家,成为农民种植葡萄的永久牌老师,成为党委、政府管理该产业发展的助手。

4、加强基地和品牌建设。加快农民产销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走产、供、销一条龙之路。努力提高我镇葡萄的知名度。通过促进葡萄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实行农资统一进货,降低生产成本,组建专业市场,建造葡萄冷藏保鲜库,提高葡萄附加值,增加专业合作社社员收入。充分发挥葡萄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优势,强化其信息沟通、技术交流、行业监管、对外宣传的功能,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要确保合作社规范化运作,不断健全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高葡萄产业经济效益。通过专业合作社与周边地区建立起长期广泛的业务关系,使我镇的葡萄种植基地成为他们的供应地,开创强强联合、互利互惠的新局面。下一步,在品牌建设上,一是要扩影响,二是要上台阶,二者以扩影响为先。在基地建设上,在巩固目前鲜食葡萄种植规模的基础上,主要是利用种植葡萄的比较效益,让农民看到、感受到种葡萄和种粮食的差别,引导农民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在镇这个层面上,也应该加大对葡萄种植效益的宣传,鼓励周边农民改种葡萄,在种植面积上有个大的飞跃。

如何让这一特色产业转化成真

正的创收产业,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广大种植户的努力,不断提升和创新将是东坝镇葡萄产业必须破解的课题。相信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正确指导和配合下,在东坝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1.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基地规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设施葡萄产业发展,把设施葡萄基地任务、进度、质量纳入县区年度目标责任,年终进行绩效考核。在市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近4年来筹措经费300多万元,整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农业综合开发、黑河流域节水工程等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对自筹资金发展设施葡萄集中连片30亩以上新建的标准大棚,每棚补助5000元。同时积极争取治沙贴息贷款,对建棚农户每座棚贷款2万元,连续贴息3年, 2009年,市上为种植户争取治沙贴息贷款5000多万元,贴息167万元,2010年已申请贴息贷款8523.65万元。各县(区)政府也相继出台了补助扶持政策,对新建标准大棚每座补助5000?10000元,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积极性。

2. 狠抓技术服务,强化科技支撑。发展设施葡萄产业栽培技术是支撑,2007年开始,市、县(区)成立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小组,下设市场营销等四个工作小组。依托“全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深入推进“112”林农科技培训工作,推行“良种良法到田、科技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和“定人、定责、定棚、一定三年不变”的科技培训新机制。从全市抽调115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仅2010年,全市开展设施葡萄培训206场(次),培训各级科技服务人员、现场指导和种植户达8748多人(次),有力地推动了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同时,聘请甘肃农业大学常永义教授为常年技术顾问,经常深入现场为科技服务人员、乡村干部、种植农户答疑解惑,解决技术难题。在进行科技服务的同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制定了《张掖市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质量分级》等5项地方标准,已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并于2009年12月为甘肃省地方标准。特别是总结的“2+4+3葡萄病害预防技术”、“冷热空气交换强迫休眠技术”、“三个三分之一的土壤配制技术”、“843”葡萄品质提升新技术,受到了全国葡萄行业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

3. 建立营销网络,搞好销售工作。为搞好“金张掖红提葡萄”营销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市葡萄协会有关人员、种植大户到永登、天祝考察销售价格及采摘分级包装等情况,市县林业部门通过多方面的市场调查,制定金张掖红提营销工作方案。组织营销人员赴敦煌、榆中学习营销经验,与南方客商广泛联系,掌握了相关信息,结合我市葡萄产品质量,合理确定了金张掖红提的销售引导价格。组织人员赴兰州、银川、内蒙、成都、武汉等省市考察市场销售情况,并邀请上海、广州、重庆、青岛、宁波等外地客商来张掖考察洽谈,整理国内外客商信息300多条,建立了金张掖红提营销信息网络。2009年,组建成立了张掖市葡萄协会及各县(区)葡萄分会,在设施葡萄发展的重点乡镇及村社建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各级营销组织作用发挥比较明显,培育了一批设施葡萄经纪人和营销流通队伍。

篇10

近年来,在省、市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把水利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要兴富,先兴水”的共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治水。在水利建设中,始终把城乡供水工作放在首位,坚持统一规划,水源共享,建管并举,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工程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以来,共完成投资4751.72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6处,解决了6.54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增固定资产3880万元,年供水量360万吨,产值600多万元,安置水利职工68人,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城乡供水工程是城乡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九五”初期,由于水源贫乏,水质较差,导致缺水人口增大,全县饮水困难人数达62万人,在全省较为突出。特别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城乡供水分别由水利和城建两家管理,农村供水工程因水量上不去,效益较差,县城供水因水源不足时常断水,两家管理的供水工程都面临亏损和难以维持的严重局面,城乡供水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打破原有供水体制造成的僵局,谋求供水事业新的更大的发展,我们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城乡供水管理工作的切入点,通过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等,使大家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牢固树立了“四个观念”:一是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新观念。改变城乡供水多口管理,实行“统筹规划,水源共享,城乡结合,统一管理”的新体制;二是水权,水商品,先购买后使用的水市场新观念。改变产权不清,盲目开采,喝福利水的现象,建立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市场化管理的新观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创新机机制,增强活力。四是可持续发展新观念。改变只顾眼前,忽视长远的做法,实现水源、工程规模和建后管理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经过更新观念,转换思路,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极大的推动了我县城乡供水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理顺体制,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

实践证明,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是实现供水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也是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体制保障。在九六年成立水务局的基础上,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初步形成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并在涉水事务管理上迈出四大步:

第一,重新组建了城乡供水总公司,全县实现了“一龙管水”,水源共享,供水统配,集中连片,从水源头一直管到水龙头。县上明确规定,凡是国家投资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均属国有,由县水利部门管理,城乡供水总公司具体管理。由国家补助、农民集资修建的小型、一家一户的饮水工程,产权私有。近几年来,通过改建、扩建和续建并网,收回过去由乡镇及村级管理的国家投资兴建的供水工程12处,均交由水利部门统管,改变了权属不清,责任不明,关系不顺,管理不善的问题。初步建立了统一高效、权责明确的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管理体制。

第二,改组原自来水公司为城区供水公司,加快了城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县水务局根据浅层水源不足而岩溶水资源丰富的实际,利用水资源统管的优势,组织人力物力,会同地矿部门,对全县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并聘请省水电设计院、西北建筑设计院和渭南市的有关专家对全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规划和设计,编制了《陕西省富平县岩溶水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完成了《富平县利用岩溶水解决农村供水工程规划》和《富平县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等可研、规划设计报告。近几年来,根据规划,分期分批实施。优先开发了“380岩溶水源”,打井5眼,新建了北塬页坡“380岩溶水源地”,通过城乡水源工程统一调配,使县城日供水量由过去的4000吨增加到15000吨,很快解决了县城区和北塬地区水源紧缺供水严重不足的问题。

第三,把原来单一的县城生活供水向农村供水、工业供水、节水灌溉拓展,使县城供水发展到了周边华朱、杜村、东上官等3个乡镇,解决了1.5万多人的生活用水问题。随着供水量的增加和价格的调整,城区供水年收入由原来的60万元增加到260多万元。

第四,多方筹资,加快工程建设步伐。我县人饮困难基数大,任务重。单靠国家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好工程建设资金问题,使广大饮水困难群众早日受益,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资金筹集办法,提出了“以国家投入为发酵剂,吸引和带动群众和社会投入,多渠道筹资,捆绑使用,分步实施,规模解决”的筹集原则,解决人饮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专款专用,认真实施项目工程建设;二是通过各种渠道,筹集配套资金。一方面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供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乡、村、组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两工”逐步取消的实际,结合农民收入水平低,劳动力过剩的情况,积极推行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采取群众集资、实物折价和投工投劳等形式以折价的办法记入群筹专户,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占地、拆迁补偿和土方施工等问题,自筹资金和项目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三是县政府出台了“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及个人独资或股份合作建设供水工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民办供水;四是大力推行“五小工程”产权改革,对小型供水工程进行拍卖、租赁等形式盘活资产,争取资金回笼,用于弥补重点供水工程建设资金不足。五是县城供水等大型供水工程,通过国内外贷款、工队垫资等形式解决投资。近几年来,累计多方筹资9036.53多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677.8万元,地县配套资金1000多万元,群众自筹3258.73万元,投工投劳200万个工日,从银行及外国政府贷款800万元,社会及群众个人投资300万元,解决了45.13万人的饮水问题,为我县供水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强化措施,工程建设狠抓落实

发展供水事业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全县上下互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在工程建设上,县政府每年把供水项目工程建设列入县上的重点工程来抓,主要从四个方面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成立机构。县上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并在县水务局设立项目办,具体负责工程建设日常工作,机构的成立,为项目工程建设顺利完成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二是落实责任。每年项目工程建设之前,县政府都及时组织召开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领导参加的项目建设专题会议。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部署按排,明确职责,落实建设任务。实行县上领导包项目,部门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的包联责任制。并纳入县上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三是各方配合。县上五套班子齐抓共管,形成了发展供水事业的强大合力;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第一线,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人大、政协每年都组织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检查;计划、财政、卫生、水务等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协作,共同打好供水工程建设总体战。各有关乡镇全力配合,狠抓落实,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四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水工程建成后的管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把好“四关”:即“设计关”、“建设关”“材料关”和“验收关”。㈠认真做好前期工作。选择有资质的水利勘测设计队进设计,保证了前期工作的深度,保证了单项工程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项目奠定了基础。㈡加强施工管理,县水务局按照有关规范,认真组织,严格管理,精心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制。成立了“富平县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坚持按“设计施工,合同管理,验收签证,审批报账”原则。选择有资质的工队进行施工,签订施工合同,进行合同管理;聘请了2名具有监理资质的水利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理。并抽调12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工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对新打水源井进行抽水试验,测定水量,满足项目用水需求,配合市、县防疫站对水质进行了采样化验;工程队施工实行“三检”制,即施工企业自查自检,项目办不定期抽查,整体项目进行终检;㈢严把原材料关。工程管材由县项目办抽调水务、计划、财政、卫生等有关人员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县监察局、县采购中心进行监督,统一招标,统一采购,实行工地质检、验单接货制度,按计划实物供应到每个项目工程,确保原材料质优价廉。对地方建筑材料采购,坚持先检验、后付款。大胆尝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赵坡改水工程输水主管道采用柔性深缩短管连接,提高了输水管道的安全性和质量。㈣严把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关。对基础部位、隐蔽工程等及时进行阶段验收,验收合格并经质检人员签字后方可实施下一道工序。对单项工程,实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由施工队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出验收申请,报监理验收。监理工程师、现场技术员验收合格后,填写分部分项工程鉴定书;单位工程,以合同为单位进行,在工程完工后,由施工队提出书面申请,由县项目办验收,填写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单项竣工后,由县水务局核对,经县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审核,报县项目办验收,填写单项工程验收鉴定书。同时,严格执行报帐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的发挥。认真执行《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重点落实饮改水项目资金专户的设立和资金报帐程序规范运作。工程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县项目办管理、监督国债资金的使用,国债资金存入专户,主要用于工程管材、土建主体工程建设;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配套资金由乡镇负责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主要用于征迁占地、青苗赔偿、投工投劳和其他工程建设。县项目办将群众自筹资金记入工程专户。严格资金使用和管理程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近两年来,全县建成的21处项目工程均达到了优良以上标准,受到省、市领导和省、市、县业务部门的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

四、创新运行机制,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重要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落实管理主体。在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实行县、乡、村、户四种管理模式。按工程规模,健全机构,落实管理主体,做到“六有”,即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计量设施、有价格政策、有技术档案、有水源保护措施”,对5000人以上的跨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水务局组建供水管理站,城乡供水总公司具体负责管理,供水管理站负责经营;对一乡内跨村的集中供水工程,由城乡供水总公司负责具体管理,乡镇水管站负责经营;一个村(组)的集中供水工程,按村民议事规程,实行一事一议,由乡镇水管站管理,所在村负责经营;集雨水窖由农户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目前全县共设立了4个局直属供水管理站和24个乡镇水利管理站,管辖82处供水工程,其中县管4处,乡镇管28处,村(组)管50处,共有管理人员286名,户管集雨水窖5193眼,形成了一乡一站,一工程一站,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格局。推行的四种管理模式,经过多年来县水务局和当地政府的精心培育和引导,如今已成为该县城乡供水工程管理的主要形式,为城乡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了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引入竞争机制,增强活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县水务局与受益乡村行使代管和出资人的权力,履行代管和出资人的职责。确定了工程管理站具体负责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对各工程管理站,赋予自主经营的权利,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包本经营,企业化管理。建立了用人、决策、水价、奖罚等管理机制,逐步实现规范运营。对管理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按站长、会计、出纳、机泵手、维护人员、收费员(兼)、水质化验等工作岗位设置,逐级推荐,按管理权限聘任。推行站长负责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责任目标考核,实行能者上,庸者让,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同时,以水为业,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县城供水,实行指标量化管理,减员增效和发展多种经营等措施,基本达到收支平衡;局直各站实行包干,任务与工资挂钩,采取灵活的分配机机制,实现微利经营。乡村各站,实行承包管理,使水费的征收、工程维修落到实处。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极大的调动了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工程效益。杨坡供水站把原来单一的农村生活供水向工业供水和节水灌溉拓展,使供水发展到了周边华朱、王寮二个乡镇六个村,解决了近1万多人的生活用水和800多亩的农灌用水。供水年收入由原来的3万多元增加到10多万元。使城乡供水工程初步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三)以经营机制为突破口,深化水价改革,按用户性质实行不同水价。首先是水价改革,合理的水价是保证工程良性运行的前提,也是维持水资源采补平衡,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集中供水工程,实行成本水价,计量收费。根据《水利工程饮水价格管理办法》,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并根据饮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保证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实现良性运行。近年来,我们在供水事业福利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对于县城供水,按照用户性质划分用水类型,即生活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业生产用水,经营用水,特种行业用水,实行五种分类水价,水利部门会同物价部门,采取开听证会等形式,先后进行三次调价,水价从移交前的每方水0.8元、每年亏损25万元,调整到现在的每方水1.8-3.5元,综合水价每方水2元,加上多种经营等收入基本达到收支平衡。对于农村供水工程水价,结合农村实际,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采用指导水价,目前执行每方水1.5-2.5元。通过水价改革,达到保本经营。其次是水费的征收和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农村供水由于范围大,用户分散,用水量少,加之计量设备落后等问题,给运行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针对各站不同情况,实行指标量化管理,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制,任务与工资挂钩的办法,夯实责任,实行专管员对片长负责,片长对站长负责,站长对供水站负责的层层岗位责任制,要求专管员每十天抄表,汇总核对总表,保证抄表率、回收率在85%以上。三寨供水站共有管理人员6人,每人承包10个组,任务承包到人,收费直接到户。针对跑、冒、滴、漏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抢修,白天定时供水,晚上关水,确保了供水效率和运行安全;并结合农村实际,在群众接受的前提下,实行每表每月1元表损,每户每月2方的基本用水定额。每十天抄表,分表复核,基本达到总分表计量相符,群众十分满意。近几年来,随着供水量的增加和价格的调整,全县供水年收入由过去的200万多元增加到600多万元。基本实现了城乡供水的良性发展。

(四)加强管理,保证供水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在设立供水管理站的同时,县水务局给各站及时下达了“农村供水工程管护责任书”。⑴明确了工程管理站站长是工程管护责任人,全面负责该工程设施的保护、运行、维修和供水安全。建立管护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水源调度和安全供水预案。⑵加强水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农村供水工程都要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饮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核定供水价格,严格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保证工程运行维护费用,长期发挥效益,实现良性运行。水价经县水务局审核,报县物价局批准后实行,水费按水表计量征收。同时规定在不影响该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和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水费收入中的折旧费、大修费,由城乡供水总公司进行统一调配,保持全县各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⑶设立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污染。禁止在保护区内堆放垃圾、排放污染物等危害水源水质的行为。定期化验水质,并通报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确保供水水质卫生完全。⑷在水源保证的前提下,降低供水成本,拓宽经营渠道,使供水工程在规范运作下效益明显增长。各站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不断开拓供水市场,组织专业施工队为用户及时安装供水管道,并在管道分支处和用水户家中安装水表,电话报修,上门服务,减少了水事纠纷,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用上自来水。依法管水,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供水经营者与用户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水价政策,签订供用水合同。一方面要求水管单位按合同规定保障供水,另一方面要求用水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按时交纳水费,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权利及违约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实现水商品市场化管理和依法管理,兼顾了供水经营者和用户双方的利益,促进了供水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依法运行。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