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30 17:2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污染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程标准;物理教学;科学探究;科学;标准
面对新世纪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世界各国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素养教育,都把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点,都力求使受教育者从单纯的积累知识向探究知识转变,从强调知识内容的积累向探究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为此,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就明确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把“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标准”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领会“标准”中的这一基本理念,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落实在物理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已成为每个中学物理教师新的课题。我在学习“标准”、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如下一点尝试。
一、认真学习“标准”,领会“注重科学探究”的基本理念
所谓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在基础教育中,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出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楚什么情况已经是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设计调研方案、需要根据实验证据来检验已经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研究结果告之于人……因此,在“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通过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二、把科学探究渗透到物理教学的各个过程
作为中学教育基础课程之一的物理课程,因其研究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研究目标是正确揭示客观世界现象和过程的本质规律,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观察和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很容易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供很好的环境和素材。所以,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科学探究活动渗透到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系统,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制定“科学探究”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实施“科学探究”教学
由于科学探究的要素较多,科学探究的形式又多种多样,所以,在教学伊始,教师首先要根据本校物理实验室的条件、器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物理知识的教学内容,制定详细、可行的“科学探究”的教学计划。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也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在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起始阶段,可以就“科学探究”要素中的某一要素,通过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进行着重培养和训练。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种要素都比较熟悉后,再选择在一次科学探究过程中涉及所有的要素或部分要素的能力培养方法进行教学。
2.把科学探究活动渗透到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
(1)课内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
这类活动一般都是首先由教师通过列举大量的事例,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对该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和预测,并尝试设计探究方案。而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课内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这类探究活动有学生实验、随堂小实验、对调查和信息收集的结果进行交流等多种形式。
(2)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
这类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案,并让学生在课外主动进行的实践活动。课外探究活动的形式也有很多。比如:家庭小实验、实验课题研究、社会调查报告、科学小制作和小论文等。下面是让学生进行“调查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的光污染现象”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案例:
在课堂上教师指出,目前光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在大城市,光污染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和健康,希望同学们课后调查一下学校或社区有关光污染现象。
同学们纷纷议论:什么是光污染?什么样的光才能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
A同学说:激光对人体和眼睛有伤害;
B同学说:用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人的眼睛上时,对人眼有伤害;
C同学说:他家邻居经常在路边进行电工焊接,焊接时的弧光对人眼有伤害;
D同学说:我家对面有幢高楼,外墙是用玻璃装潢的。一到下午2―3点钟,从大楼方向反射来的太阳光照得我家耀眼,让人无法忍受。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太阳光反射到我家时,我感到自己好象站在阳光下爆晒一般。
为了弄明白什么是光污染,哪些光现象算是光污染我们周围究竟存在哪些光污染?同学们制定了一个探究计划:
A组同学到图书馆查找有关光污染方面的资料,主要查阅有关什么样的光会对人眼造成伤害,什么样的光会对人的身体皮肤造成伤害。
B组同学去医院访问眼科和皮肤科的医生,了解光对眼睛和皮肤的伤害原因和后果。
C组同学访问网站,收集有关光污染的最新信息。
三组同学分别按照计划进行信息收集。他们收集的信息是: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结论: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光污染,以及光污染给人们带来的有害因素后,大家分别对各自社区周围的光污染进行了明查暗访。最后,每位同学都向老师交了一份情况详实的调查报告。
篇2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思想,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具体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会列举出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危害。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调查,掌握生物学习的一种方法――调查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规范性语言表达能力、调查报告的撰写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环境污染的调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观和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高尚情感,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环境污染的危害,本课教学设计需要学生利用较多课外时间和开发社会资源开展我县城区生态环境问题,调查分组、任务确定是否科学合理就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
教学难点:预防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是本节课的难点,主动参与和自觉行为更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教学设计
(一)调查分组课前两周明确调查方向,建立5个调查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明确每个小组的调查任务。分别为:1.我县城区空气质量状况及成因;2.我县城区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及成因;3.我县城区生活、工业固体垃圾生产处理状况;4.调查我县改革开放二十年前后清溪河生态变化情况;5.我县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现状和规划。
(二)调查方法各组调查内容和任务,各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分别到县环境监测站调查我县城区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及情况分析;到县环保局了解我县城区饮用水源、水质来源、日用量、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及成因;到县环卫所,调查我县城区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的日产量、处理方法及相关危害;查资料(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例及相关后果,我国自然保护现状)。
(三)调查资料的汇总、归纳整理、分析
1.第一小组获取了我县两个空气质量状况监测点位空气质量年度报表,在相关专家指导下得出结论:我县城区空气质量状况大多良好.有时呈轻度污染,少数时间中度污染,其原因主要是交通、建筑扬尘等。
2.第二组同学调查我县城区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及主要污染源的情况总结如下:我县城区主要饮用水源来自两个水库。主要污染源及现状:①工业污染源:主要是钢铁厂、煤矿、屠宰场,②生活污水,主要是两个场镇人产生,沼气化率低;③养殖业因承包户用磷肥、氮肥和动物尸体进行肥水养鱼造成水质恶化。④长葫水库集雨区工业污染源有钢铁厂,气体厂,屠宰场;业废水中污染物有氨氮化合物、挥发酚、石油类、悬浮物等。屠宰业生产废水均未得到有效处理,没有实现达标排放;⑤淀粉加工污染:集雨区中有14个淀粉加工点;⑥水上运输、机动采砂船和抽砂作业造成油类污染。
3.第三组同学到县环卫所调查县城生活、工业固体垃圾的生产、处理情况整理如下:我县城区生活垃圾、企业生产各种废弃物,炭渣等主要是靠环卫所垃圾车清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填埋场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危害。
4.第四组的同学查询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实例,汇集材料整理如下:①臭氧层破坏:白内障、皮肤癌等疾病发病率增高;②温室效应:可使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而引起海平面上升,③酸雨:可影响植物生长、并造成植物死亡、导致鱼卵不能孵化,它对建筑物和桥梁的腐蚀破坏也很大。④生物富集作用:有机氨农药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但是通过水―水草―浮游植物―小鱼―肉食性鱼,这样一条链,可以成千上万倍的富集。⑤生物体富集作用:水质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如水花、赤潮。⑥白色污染:不易自然分解,降解周期长,降解会产生有毒物质,残留于土壤、水源、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危及人类生存。
5.第五组到县人大城建办公室调查我县近期县城治理污染的主要措施,摘要如下:①已经完成投资修建污水处理厂;②城区建立垃圾日清日除制度,垃圾分袋制度,加垃圾填埋场的清理、消毒、防疫工作、完善填埋场的基础设施建设。③城区公交车、出租车完全使用液化天然气,严格车辆报废制度和检测制度。④强化职能部门的职责,加强环保、卫生、防疫、城建的部门的环保设备的建设,完善相关制度,明确相关责任。⑤加强环保法律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好广播、电视的覆盖面,在学校、城区广泛开展各类环保活动。
(四)教学实施
1.多媒体教学软件《热带雨林》《非洲沙漠》《挥师三江》的片断播放。获得信息: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环境良好;沙漠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甚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环境差;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家园;
2.分组汇报相应调查报告:交通、建筑、工业扬尘是造成县城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污染状况随季节变化因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县城城区生活用水水质较差,有大量有害物质进入,主要原因是工业、生活污水进入水源聚集区,城区生活垃圾主要是外运堆埋处理,造成垃圾场传染病扩散,空气、水源污染。目前还存在全球性的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生物富集现象、富营养化、白色污染、光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毁坏我们的家园;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一大批改善人居环境的措施正不断地得以落实。学生分组汇报其他补充、评价,教师最后完善补充给予激励性评价。
3.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预防措施:学生在自学教材和参与调查的基础上,自主完成本节课知识目标:①环境污染的种类、危害;②环境污染的预防措施与我们的责任。教师总结提升:全球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得健康正受到威胁。
4.课后巩固:学生自制宣传小报一期,主题:《我爱我的家园》,内容包括环境问题及其危害、预防措施、倡议。
参考文献:
篇3
1大学物理教学渗透STS思想教学计划的制定
(1)在对物理学科进行常规教学时渗透STS教育理念。这种思想渗透主要是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或者进行实验练习时,教学时间长是一个学期。
(2)除在常规教学中渗透STS教育观念外,学校每个学期应该定期安排3~4次与STS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好地认识STS教育理念。讲座内容可以为STS教育理念的详细介绍;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的意义等;
(3)进行各种科技文化信息的收集。让学生组成兴趣小组,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与物理学科相关的各种科技信息,并详细标注上科技信息的来源、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做简单评价;每次物理学科授课的前5分钟,让学生对自己收集到的科技信息进行分享,并将每个人收集到的信息都记录在一个本上,期末评出“五条好信息”,做成科技板报。
(4)组织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物理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醒学生在调查期间注意安全),对自己所处的科技环境进行关注,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调查时间为一个月,最后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调查成果,教师给予评价总结。
(5)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为依据,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提出一系列和物理科技相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从现象出发,调用自己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解决方案。做到将理论紧密联系实践。所提问题如:为什么变频空调更加省电?新旧电池能否串联使用?光污染的成因和治理措施探究等。
2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的实际应用
(1)首先,学校应该给学生安排一次和STS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传授STS的概念和起源、国内外STS教育的不同研究成果、STS教育和学科课程学习的关系等知识,让学生对STS教学有个初步的了解,理解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2)STS教育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的方式主要是充分利用物理课本中的有利材料,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根据教学内容添加相应的热点科技新闻。如在进行千分尺原理的教授时,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将学生的圆珠笔作为实验工具,让学生去测量笔的直径,然后教师进行原理讲解,再加上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便更容易掌握千分尺的原理及测量方法了。
(3)在讲授课本知识时,也要更多的联系实际,进行相应的科普知识讲座。如,教师在讲到电磁学的知识时,可以扩展出超导现象和应用情况。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对超导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国研究者在超导发展中的贡献、磁悬浮列车中超导的运用等内容。
(4)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和物理相关的科技题目让学生进行研究,找出结论或者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研究内容和题目,遇到困难时让教师提供部分资料,进行一定的指导,并给予他们自主实验的机会,如,学生选择比较塑钢门窗和铝合金门窗的耐用性,教师就可以对其开放物理、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在反复的实验中得到结论。
(5)让学生多参加实践调研活动,进行实际考察,撰写调查报告。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社会生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写作能力。如,学生可以调查生活中的某一类物理污染,通过实地研究、采样实验等方式分析生活中物理污染的现状以及治理措施。学校要及时向学生提供必备的实验室和实验器材,教师也应对其进行指导,向其提供部分所需资料,学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调查任务,写出书面报告交由教师评价给出指导建议。
3大学物理教学渗透STS教育的评价
STS教育观念不仅仅是渗透在物理教学中就可以了,还要对其渗透进行导向性、发展性的评价,形成一个完整的由学生、教师、管理者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在物理教学目标中,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无法量化的内容,所以,评价时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非量化评价观念。根据STS教育的目标,在教授学生如何将知识应用在社会生活中外,也要注意对学生解决问题思路、方法、学习态度等内容进行考察,不能仅仅以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特别要把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操作能力、讨论积极性等各方面的表现都归入评价的范围,用发展性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
构建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指标,使用多样的评价手段进行评价。把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的评价指标。结合STS教育的内容,可以在传统的评价方法基础上,加入“观察法”、“专题研究法”等评价手段。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篇4
论文摘要 充分挖掘学生和教师的人力资源、学校的教学设备资源、社区和学生家庭方面的课程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与物质资源的保证,以活动的开展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指出: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新课程将划定为国家、地方、校本3个等级,同时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等科目。这无疑对学校、师生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认为,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选择和整合优质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并形成探究案例,可以实现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探究实践等能力提升的双赢。笔者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当地课程资源,不失时机地引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谈谈个人的几点肤浅尝试,以供同仁参考。
1 充分挖掘学生的人力资源,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1.1 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学生的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一旦选择了合适的课题,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空前的高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学生对此没有兴趣,学习将会变成枯燥乏味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下去,更谈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2003年9月,我校七年级二班的学生开展的“人体生理三节律”的综合实践活动,很好地切中了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老师指导下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饶有兴致地开展实验探究,有的学生放弃了国庆黄金周跟随亲人外出旅游的好时机,却留在了我校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图书室查找资料,有的学生争着要为其他同学测算出“人体生理三节律”的期、临界日、低潮期。
再如,在一次生物课上,一位学生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一般的蔬菜和花都不在中午浇水,这是生活常识,可苋菜却可以,它反而生长的茂盛?”听到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我话锋一转,有哪位知道其中的原由,想解开这个科学之谜的同学赶紧参加我们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实验的课题是“为何苋菜在夏天的中午可以浇水”。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传统的教学将学生局限在几本教科书里面,这势必导致学生真实世界的消失、最终导致学生创造角色的缺失!因此,让学生对自然、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必要的。考虑到我县城区多数居民认为汀江水已被污染,不能饮用,有的居民到郊区取水,有的居民购买饮用水,究竟汀江水(上杭段)真被污染了不能饮用?还是讹传?为此,我们成立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汀江(上杭段)水质资源的调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调查,并到汀江(上杭段)科学选择11个采水样点,一部分送往县卫生防疫站检测,留下一部分则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探究并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学生在活动有序开展过程里相互交流中学习,合作探究汀江(上杭段)水质污染的原因,并通过对话深化学习——找到治理汀江(上杭段)水资源污染标本兼治的办法。这种回归自然、源于生活,增加了学生的体验,然后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和学习,远比比机械的教条效果要好得多,增加了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爱我上杭,保护母亲河——汀江的行动”在我校悄然开展起来。"
2 与其他学科进行大整合,挖掘学校各学科教师的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合作学习理论提出,与学生一样,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有重大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就所开展的活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就是综合性,生物教师除了可以将规定的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四大领域内容进行整合加工外,更多的课程资源恐怕还要来自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大综合”的概念呼之欲出。例如,与物理学科教师联手开展“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建议”,与历史、语文学科教师联合开展“梅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生物课利用古诗进行环境教育的尝试”等体现跨学科大融合的研究性学习,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并驾齐驱的大好局面,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3 充分挖掘学校的教学设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众所周知,学校教学设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科技活动等教学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
其他学科知识可以从老师或书本上间接获取,而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因此就必须为学生活动提供大量必要的活动资源,在具体活动的开展时应充分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设备资源,诸如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阅览室等,这些现成的资源基本上每所学校都具备,我们可以直接与课题结合起来使用或者进行再开发,挖掘出它们的深层使用价值进而开发出更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如开展汀江(上杭段)水质资源的调查时,我们把经科学取样的11个样点水在实验室做了比较色度、气味、pH值等共计88次的单因子的对照实验。结合 “人体的营养”教学,让我校七年级学生参与“回报父母挚爱,做亲情晚餐”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前组织学生分组、分专题到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学校图书室查阅资料,也可网上咨询专家,收集各种营养物质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获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健康”的知识,并反思自己的一日食谱,尝试利用学到的知识为自己和家人设计更加合理的食谱,学以致用,培养自己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活动学习中获得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关注自身健康和形体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心长辈、关爱他人的情感。
4 充分利用社区中人力资源和学生家庭方面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包括企事业单位里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以及农家中的生产实践人员)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资源,对学生有效开展探究活动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汀江(上杭段)水质资源的调查”时,县防疫站胡主任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取样点水,一位家长停下跑运输一天免费提供车辆,提出标本兼治汀江(上杭段)水污染模型时得到上杭环保局相关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等。又如探究“为何苋菜在夏天的中午可以浇水?”这一课题时,教师与学生一同走访学校附近的农户,到他们家借来了锄头等劳动工具,锄杂草,深挖地,裹绿篱,在2004年暑假花了近20 d艰辛的劳动终于在我校后山开垦出一块约260 m2的生物实验园地,随后在生物园地里种起了苋菜、空心菜等实验材料探究“苋菜中午浇水,其生长就快”这一现象。所有这些都是对社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的较好例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它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倡导学生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
我校开展的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逐步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了学生更加全面发展,开展这项活动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又丰富了学生的具体生活,也为学生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细细想来,收获还真是不少,学生在参观、访问、调查、探究、上网查询、创作、反思、交流等系列活动中,体验经历、了解社会、丰富经验并最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5.1 保持了学生独立、持续探究的兴趣,丰富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这是学生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我们开展的活动课题“人体生理三节律”和“为何苋菜在夏天中午可以浇水”等就是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现象而引发出的思考。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使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情愿放弃节假日,克服了同龄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直至把科学论文写成。
新课程理念之一强调注重学生的体验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延长或深化学习过程,相对于简约化的课堂知识学习,它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比如开展汀江(上杭段)水质资源的调查这个课题时,我们就组织学生到实地去采集水样点,现场向县防疫站的技术人员学习采集水样点的科学方法,知道了对采集回来了水样点需预先放置于冰箱冷藏处理,且必须于当日24 h内向县卫生防疫站送检水样液,才能得出水样液真实的细菌学指标,除此之外,学生在这次采集水样活动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因农村养殖污水的不经处理随意排放而导致汀江水质不断变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直接淘米做饭洗菜的水,到现在已到了三类饮用水的警界线上,倘若我们再不重视保护汀江的水质资源,那么,必将导致汀江河水在城边流而上杭城区发生闹水荒的尴尬局面,从而唤起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2 养成了学生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研究性学习立足于对学生学习需要、动机和兴趣的强化,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以开展“人体生理三节律”这个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例,学生通过各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协作开展了假日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与培训。又如开展汀江(上杭段)水质资源调查这项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事先根据各自的特长与兴趣分成了采访小组、成果汇报小组等5个学习小组,各小组间实现资源共享,小组成员间共同协作做好本组的活动任务,经过参加此项活动,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变得更深了,学会了与人分享劳动成果。
5.3 增进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对知识的批判性考察,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因此,知识学习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不仅如此,由于确立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各类探究活动的展开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居于辅导的地位,研究性学习因而可以增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参加“人体生理三节律”这项活动为例,学生终于明白了原本就同我们形影相随的人体三节律是这么的循规蹈矩,时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再则,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着手解决诸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然而,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光,也存在着污染,即光污染。于是综合实践活动——“光污染的危害和治理的建议”在我校刘永阳等学生的参与下开展起来。
5.4 建立了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篇5
正文: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恶劣后果的逐渐显现,人类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活空间。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1996年7月,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现在初中各个学科的新课本在编排上都或多或少的渗透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而生物学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显得格外密切,因为人类是生活“生物圈”中。
人类没有预见性的盲目的生产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目前人类面临着诸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各种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生物科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到,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能够具备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能够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贡献,是每一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的从环境中索取一切人类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开展具体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笔者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时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整章学习之前,导入新课的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先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完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种颜色的美丽星球。如果我们能够到太阳系以外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极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的与众不同?”反应快的同学马上就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着数千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这个家园。”如此导入第一单元自然顺畅,而且让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的意识。在结束第一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课本出现的关于DDT对环境的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Ⅱ号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作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应该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认识,又能够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认识到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
•要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况和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草场、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伦敦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量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噪光污染等等,不胜枚举。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的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而最终人类是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近年来我国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总体恶化的趋势。国名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阶段,资源浪费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水体污染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学生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让学生具备关心环境动态的意识
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非常发达,现在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如一些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等方面的消息。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杂志或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大事,有时这些消息对学生的震动很大。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形成。
•让学生具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应该说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保护环境”并不只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日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的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做着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将来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教育环节,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利用课本已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课本中有不少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例子,如七年级上册中的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七年级下册中有水俣病和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的例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结合课本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在课本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们可以作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中“水域环境的保护”的内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除了讲清楚水域环境的保护的重要性之外,还列举了现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我国与青岛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数值(世界:8000立方米;中国:2292立方米;青岛:375立方米),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同时告诉学生如何节约用水,如洗澡时尽量洗淋浴,洗手时在打肥皂时应该将水龙关掉,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等等,这样即使学生了解了目前我国和我市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又使学生知道了应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
3、引导学生讨论,激发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就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引起学生的思考。
如在结束学习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我问学生:“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人类随便捕杀野生动物的现象?”问题提出后立即就有学生举手发言,有的说在浮山上见过有人网鸟;有的说在宠物市场有卖野生鸟类的不法商贩;有的说在南山市场见到过从国外通过不正当途径进入我国的野生蜥蜴、乌龟;有的说还在早市上见过有卖死鹰的小贩,还有的说在东部有一家饭馆专门做以蛇为原料的菜……看到同学们逐渐“进入状态”,我趁热打铁的展示了几幅《人与自然》杂志刊登的贩卖野生动物情景的照片,许多同学的惊异、义愤之情溢于言表。然后我说道:“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经常说‘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在倡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就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残害动物、虐杀动物的行为。人们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为了眼前的一点经济利益,就不顾后果的肆意捕杀野生动物,也许这些行为的后果不会很快的显现出来,但对生态平衡造成的破坏却可能是无法弥补的!同学们,如果其他野生动物全都从地球上消失了,只剩下我们人类,我们岂不是太孤单了?希望大家都能够有一种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环境。”在我说这些话时,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的听,包括一些平时很调皮的学生也在认真的听,也许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真的震动了他们,真正使他们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二、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探究、调查、资料收集方面的作业,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讲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破坏的例子,在讲到动物部分的内容时,我让学生回家调查由于人类活动而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稀有动物。这样的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强化环保意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我们可以在每一年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举行一些课外活动,如举办专题墙报、黑板报,请专家做环保方面的报告,参观污水处理厂等方面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002年3月我带领部分同学进行了一次“青岛市宠物市场出售的野生龟类的调查”活动。我们先后两次去南山宠物市场调查,同学们在南山市场认真的纪录,拍照,询问,搜集了详实的原始材料。然后到图书馆和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而后整理好,并写出了一份很不错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时正在出售的野生龟中有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6种来自国外。而且在出售龟的摊位上,这些野生动物并没有受到很好的照顾,看起来气息奄奄。参与调查的同学都很感义愤。毫无疑问,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可见各种形式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重要作用。
篇6
关键词 私改 疝气灯 安全 改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加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汽车优惠政策的实施,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9846万辆(不含摩托车),其中私家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比例已达到73.2%。与此同时,因违规改动或使用车灯导致的交通事故与日俱增,并已成为屡屡成为制造道路“光污染”的罪魁祸首,其中以疝气灯的违规改装和使用最为突出。
原来氙气灯一般装在高档车上,同时必须装配透镜、大灯清洗系统、大灯自动水平调节系统等,目的是为防止影响对面司机视线。以透镜为例,其作用是产生聚光作用,射出来的光不会发散干扰对面来车。但目前大多数私自改装的氙气灯没有安装透镜,普通灯的灯罩不能起到聚光的作用,射出去的光非常容易干扰其他驾驶员的视线。一般交通事故若能提前半秒到一秒操作,就有可能避免事故发生,而氙气灯产生四五秒钟的视线受阻,这对驾驶员来说极可能是致命的。虽然没有单独就私自改装氙气灯引发的交通事故进行统计,但私自装氙气灯干扰其他司机视线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的几率的确在逐步上升。
一、关于改装车灯有关法律规定和行业规定
(一)国内有关法律及规定。
1、国家相关法律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7条规定:“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于私自加装氙气车灯的行为,交管部门在执行中多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规定,以私自改装违反了车辆安全原则,处以200元罚款并记3分;若将原车的卤素车灯替换成氙气车灯,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以私自改装车辆参数,将处以500元到2000元的罚款。但除此之外,没有相关法律依据可以对违规改装的疝气灯进行。
2、地方规定方面,武汉市交管部门依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作出规定,私自改装氙气灯属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对违反规定者,将处罚款50元、扣1分。南京市交管部门也出台规定,对于擅自安装、改装氙气灯的违法行为,并予以收缴,待车辆前照灯恢复原状后发还车辆。福建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也明确规定,机动车不得安装影响交通安全的灯光装置,否则罚款200元,勒令拆除违规的灯光装置。
3、行业规定方面,据了解,2007年年底,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汽车装饰美容工作委员会牵头厂家、销售商、改装企业,制定了国内第一部氙气灯行业自律性规定《汽车氙气灯改装市场管理规定(暂行)》,其中提倡全行业安装汽车氙气灯应使用色温4300K以下的灯泡。
(二)国外相关法律规定。
车辆改装疝气灯是否属违法在世界各国也有不同的规定。在日本、希腊、意大利、印度尼西亚等国法律允许安装和改装疝气灯,没有相关限制。在欧洲,允许改装疝气灯,但明确规定直接用氙气灯替换卤素灯泡为非法改装,只有更换前照灯总成,才被视做合法,并且还必须同时配备前照灯高压清洗装置及前照灯自动调节装置。在美国,则几乎都需要取得交通部授权的DOT证书才能改装,没有授权的即是非法。在英国,疝气灯最高色温控制在6K,超过6K即属非法。而在巴西、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则已明令禁止改装HID氙气灯。
二、当前对于疝气灯安装及改装的认识误区
由于疝气灯使用、安装、改装在国际上规定有不同,国内也一直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有针对性的约束,各地区政府、交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不同时期虽出台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或行业规定,但因法律约束力较差,执行中存在诸多尴尬。因而私家车车主对于疝气灯的私自使用改装等存在两个较极端的认识误区。
1、认为改装疝气灯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这部分车主并非对相关交通安全法规全然不知,但由于大多数高档轿车出厂时即安装了疝气大灯,并配套以合格的透镜、自动调节系统,并且通过了国家相关安全检测和认证,属于合法合规的使用,因而没有安装疝气灯的车主认为自己有权利改装自己的车灯,而且认为并不违反法律规定。
2、认为应该坚决实行禁疝令。由于受私改疝气灯导致的交通困扰和安全隐患,很多包括出租车在内的车主认为私改疝气灯百害而无一利,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定,严格实施“禁氙令”,严厉查处私自改装氙气灯的行为。
对私家车自行改装疝气灯的两种认识都有一定道理,但均不能全面反映当前市场形势、用户需求和安全要求,因而均存在片面性。
三、疝气灯产生及发展趋势
要明确疝气灯能否由私家车主根据需要进行改装,就必须对疝气灯的产生、原理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氙气灯又称高压气体放电灯(HID),采用惰性气体发光的原理,由石英玻璃制成的电弧管内充满约6个大气压的高压氙气、汞和金属卤化物,在超高压下(通过镇流器将12伏电力瞬间提高至23000伏)形成电弧,氙气气体被激活成等离子状态。激活卤化物中的金属原子发出色温接近于日光的高亮度光线。与传统卤素灯相比,HID具有以下优势:
1、高亮度输出。同样瓦数的HID亮度大约是卤素灯的2-3倍,而且射程更远更宽,提高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2、亮度舒适度高。HID可以制造出4000-6000K左右的色温光,有效降低夜间照明视觉疲劳。
3、寿命长。HID的原理决定了它不存在卤素灯常有的钨丝烧坏断裂问题,使用寿命可达2000-3000小时,几乎等同汽车寿命。
4、能耗低。传统卤素大灯功率达到65瓦,而HID仅需35瓦,降低近1倍,可明显减轻车辆电力系统的负担。
疝气灯的发明被称为“21世纪的照明革命”。飞利浦照明致力于为汽车驾驶员提供舒适而安全的行车保障,早在1984年就提出将HID光源用于汽车前照灯的设想,并于1991年率先开始了氙气前照灯的实用化进程。目前欧洲对HID的需求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调查报告显示,到2008年,欧美市场和日本市场新车配备HID的比例均超过了40%。
四、改变疝气灯应用现状需要多方努力
氙气灯作为一项先进技术产品,本应该被广泛并规范地应用于汽车行业,但由于部分商家利益熏心,对车主进行错误引导,加之部分车主本身对疝气灯安装要求不甚了解,造成车辆不规范安装氙气灯,影响其他车主视线。而一些司机看到别人安装氙气灯干扰自己的行车视线,于是也安装氙气灯在会车时“拼”灯光。如此恶性循环,造成“疝气杀手”越来越多,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威胁。
要逐步消除车辆私改疝气灯造成的安全隐患,扭转疝气灯应用现状,使其真正服务于社会大众,需要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部门,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交通执法、把好市场检测关等多种方式共同努力。
1、普及相关知识。社会各界特别是国家交管部门、汽车行业协会、汽车灯具行业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汽车销售商等,都要将车灯知识普及特别是疝气灯知识普及作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给行业、给他人、给自己带来安全和实惠。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对汽车灯具市场进行广泛调研,尽快制定疝气灯使用及改装相关法律法规,遏制不良改装和各类违法行为的发生。
3、严格交通执法。在立法基础上,要加大交通执法的力度,对于违法改装、使用疝气灯的车主要坚决予以查处和惩治,坚决革除车辆行驶不良风气,维护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