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3 17:2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语言文学专业调查报告

篇1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中华民族用来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一门工具,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正因为这样,据调查显示,自各个高校建校以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并且每年都以稳定的比例吸纳新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进入高校以后的学习方向,而目前被社会所公认的事实是,90%以上的人认为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具有发展潜力。据北安高考网的调查显示,在XX年,教师职业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一是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二是这些年教师的待遇节节拔高,出现喜人改观。XX年,师范类学生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占据首位。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语言学史、计算语言学、汉语史、汉语方言调查、逻辑学、欧美语言学、实验语音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就业前景主要是到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XX年刚毕业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对1500元月薪的一份工作应该基本满意,但经过三四年,他们会是很强的“潜力股”。据调查在城区,工作三四年的中学教师平均工资XX元~3000元,在一些企业办的学校,骨干教师的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

另外,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范围之广,是其他专业不能同日而语的,除了在教育领域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也是本专业极好的出路。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也可在参考资料可知:

考生类别:文史类。

未来热门走向预测:

就业前景: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

广东、上海、北京、湖北、江苏

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

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27.63%

录取研究生:21.12%

其它事业单位:9.63%

国有企业:9.56%

机关:7.7%

部队:2.86%

民营及私营企业:2.83%

高等学校:2.59%

出国:2.23%

三资企业:1.57%

金融单位:1.44%

科研设计单位:0.46%

医疗卫生单位:0.05%

其它:0.02%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篇2

关键词:慕课 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学 影响 启示

一、慕课的出现与发展

慕课,即“MOOC”,是Massive(大规模)Open(开放)Online(在线)Course(课程)的缩写,是一种新型在线课程模式。“慕课”这一概念在2008年提出。接下来Coursera,Udacity和Edx这些慕课平台陆续上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数十所名校的纷纷加入。2012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慕课元年”。而在2013年,中国的一些知名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也陆续加入到了慕课平台。2014年慕课在中国进一步发展,范围进一步扩大,参与人数进一步增长。根据Coursera的数据显示,2013年Coursera上注册的中国用户共有13万人,位居全球第九。而在2014年达到了65万人,增长幅度远超过其他国家。慕课风暴的到来,对推动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的发展,甚至对大学传统教学模式都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汉语言文学(师范)作为一个传统专业,面对慕课的机遇与挑战,要勇于迎难而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更为优质的语文教育人才。

二、大学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与慕课的特点

要探讨慕课对大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先要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兴在线教育模式慕课的特点。

中国大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长期存在的教学模式有其特点。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学仍以班级上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同学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它的特点在于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实而又完整。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兼用其它方法,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班级上课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与个性化。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慕课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大规模,与传统的班级上课制相比慕课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且人数不受限制;二是开放性,慕课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呈现出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慕课的内容是开放的,其内容范围极为广泛。慕课平台上的课程大多数都是免费的,只需注册账号,即可上课。慕课的对象是开放的,课程不仅针对在校学生,而且面向社会成员开放;三是在线性,慕课在网上提供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入学注册、讨论、学习、反馈、作业、评价,以及课程考试和学习认证等。同时在线性使得课程学习在时间空间上不受限制,比传统教学模式更为灵活;四是合理的教学设计,慕课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视频长度通常不会超过20分钟。观看视频期间,会穿插习题、测试和讨论,确保学习者维持积极学习状态。

三、慕课的发展对传统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学模式的影响

慕课的不断发展,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学模式也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在传统的汉语言(师范)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处于课程的中心。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实情况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一起上课,教师在客观上很难做到对学生个体学习需求的关注。师生之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缺乏有效地交流与互动。在课堂上普遍存在着教师在讲台上卖力讲课,而学生却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课程内容陈旧固定,课程形式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课时安排也相当紧凑,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被压缩。一节课上,教师注重知识的串讲,一些内容往往只能简单带过,学生来不及消化,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深度地分析与思考。慕课的迅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慕课打破了大学的围墙,使得优质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慕课的发展趋势使得教育社会化学习终身化,对依托于大学的传统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学模式将会产生一定冲击。

四、慕课的发展对传统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学模式的启示

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吸引人之处,但传统教学模式有其存在的意义,慕课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将慕课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取长补短,更好地促进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发展。

1.慕课在内容上对传统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学模式的补充

慕课平台上有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内容上能对汉语言文学(师范)传统教学模式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1)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在大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注重对英语词汇、语法等的学习,忽视对英语语感、英语思维、英语文化的学习,造成学生并不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写作的状况。慕课三大平台有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如杜克大学的《英语写作:如何获取专业知识》。通过相关课程可以在线与同学用英语交流,培养英语思维,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在学习词汇、语法等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2)在传统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学中的文学、语言等专业课的学习上,慕课平台提供了许多名校名师的名课。如台湾大学的《红楼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希腊和罗马神话》,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人文经典导读》等。传统教学中的专业课偏重于对知识系统地讲解,而慕课平台上的相关课程侧重对专题的深入分析。两者相结合,能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进一步加深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

(3)慕课平台还提供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课程,如伦敦大学的《教育的未来》、范德堡大学的《学生的核心思维》对师范类专业课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2.慕课在形式上对传统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学模式的补充

将慕课的线上学习模式与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与学的形式。教师在课前布置线上慕课的学习内容,课上主要是师生、生生之间围绕线上学习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谈论。

尤其是师范生专业主干课,理论性的知识可以采取线上慕课学习,师范生技能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贯通。培养出优秀的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人才。

公共选修课可以采取慕课学习的方式。学生在网上的慕课平台自由选择课程,通过视频学习、在线讨论、完成作业、结课考试、获得学分。使得优质资源共享,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成本,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2014年慕课学习者调查报告.MOOC学院.2014-08-11.

[2]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

篇3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民办高校 北部湾 方言 三结合 分型培养

一、民办高等院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分析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传统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学科积淀。但是在高等教育应用型特征日益明显的今天,这门传统学科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民办高校中,此专业的现状更是堪忧。虽然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民办学校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作为“投资自筹”“盈亏自负”的办学主体,重视投入产出,存在趋利之势,是其早期发展中必然存在的现象。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有着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分类意见是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陆亭研究员的分类意见,他将我国高校分为四类:1.研究型大学,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教学与科研并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如北大、清华等一批“985”院校。2.教学科研型大学,以教学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这类大学既重视科技研究、知识创新和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又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国内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均属此批。3.教学型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主。它们提供全面的、完善的本科普通教育,有些也提供少量的研究生教育。其办学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的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教师、经济师、会计师、医师等,主要传授社会直接需要的知识、技术、技能,并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知识教育。4.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为主。

以上四类高校除了第一类,其余三类高校的办学定位都要求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国的民办高校多数属于第四类高职高专性质,部分属于本科院校的民办高校,正在慢慢向第三类“教学型本科院校”转型。但据统计,2007年这部分民办本科院校仅占全国独立建制的民办高校总数量的十分之一。而且如上所述,民办院校的自身性质也影响了它们在专业设置上的倾向性,它们常常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开设的财会、信息与计算机、车辆检测与维修、广电技术应用、美术设计、旅游英语等专业一度成为热门专业。而以研究为导向的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等基础性专业在民办高校中几乎被忽视甚至被放弃。如:万建明的《中国大陆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文对国内比较有名的20所民办高校的专业做了调查,发现在2004年开设财会专业的大学有17所,英语专业17所,工艺美术16所,而开设中文专业的仅有2所。

综上所述,强化应用型办学目标的大环境和民办高校自身的性质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一点也势必影响该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想求得新发展,就必须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突破瓶颈提供契机。本文就以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为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二、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三结合”

广西外国语学院创办于2004年,前身为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2010年升为本科,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广西唯一一所国家统招的外语类普通本科院校,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泰国语、越南语、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等9个本科专业。前面我们论述了要想解决传统专业在民办本科院校中的困窘,必须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可以说就抓住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做到了“三结合”。

(一)与北部湾大开发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2008年,国家正式批准《国家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随着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广西尤其是首府南宁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东盟市场潜力巨大,战略地位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汉语人才的需求必将迅速升温。东盟十国语言状况复杂,普遍存在一个国家内多种语言并存的情况,如在新加坡,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与之一起成为官方语言;在柬埔寨,高棉语为国语,英语、法语、高棉语同为官方语言。这种语言的多样化,会推动我国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语言产业的迅速发展。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对汉语和本国文化深入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而“汉语言”加“(中国)文学”即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内涵。

(二)与广西区丰富的语言资源相结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侗、毛南等十二个少数民族,分布有粤语、西南官话、平话、客家话、闽方言、湘方言等六大方言,少数民族又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方言,语言资源丰富多样。多样化的语言资源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1.语言的多样性阻碍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美国语言学家乔纳森·普尔认为语言的多样性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总是成反比。语言众多繁杂使得各民族间交流不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以贺州为例,贺州素有“族群大家庭”“语言金三角”的美称,境内除了壮语、瑶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客家话、白话、湘语、闽语等系属明确的方言以外,还有至今归属未明的铺门话、都话、鸬鹚话等方言土语。

此外,各语言团体对自身文化的保护意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语言统一的阻碍。以广西第三大方言的客家话为例,它的分布非常广泛,其内部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也较强,这一点和客家人自身的文化历史有关。客家人身处异乡,势单力薄,在旧社会,客家话关系着客家人的兴衰存亡,因而特别受到珍视。过去各地的客家人都有严格的家族规约,不说客家话则被视为忘记老祖宗,不准上祖坟,不准进祠堂。

至此,大家可以看到丰富的语言资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但是它也对经济的发展、推普工作的进行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要好好地利用它,就必须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做好语言规划工作。

2.丰富的语言资源保证了汉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与东南亚文化圈的联系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用法。如闽语,就保留了很多上古汉语的特色。广西的闽方言和其他几个方言相比,使用人数较少,主要分布在博白、柳州、玉林、邕宁、陆川、北流等地。在语音上,没有唇齿音[f],古“非敷奉”等声母字,多读为[p],这一点就是上古汉语“古无轻唇音”的保留。在词汇方面,还保留有“目(眼睛)”“曝(晒)”“卵(蛋)”等古汉语词汇。

广西区几大方言的分布范围很广,不仅在国内、在东南亚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都很广泛。以粤语为例,在国内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中西部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广西中南部及香港、澳门等地区,在东南亚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粤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在全世界排名第14—16位。

总之,广西丰富的语言资源不仅具有突出的语言类型学特征,而且作为文化的载体,广西方言对于传承汉民族文化,加强与东南亚文化圈的联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广西语言资源的多样性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努力发挥它的优势,减少语言多样性带来的不利因素,就必须:第一,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语言的统一性;第二,立足普通话,用对比的视角,研究和探讨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联系,发掘广西语言资源的宝藏。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够完成,不能有太多“务实”的功利心态。

那么,怎么样才能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求理”的基本精神与当今“务实”的时代需求相结合呢,民办院校灵活的办学机制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空间。

(三)与民办高校灵活的办学机制相结合

在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提到多数民办院校对纯理论性的基础学科是忽视甚至放弃的,但是广西外国语学院却开设了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并积极使其升格为本科专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该校在走过民办高校早期发展重实用主义的阶段后,谋求深层内涵建设的长远眼光。

其实,民办高校因投资主体的特殊性,它具有更灵活的办学机制和更大的自。这一切体现在专业的设置上就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性、教学资源整合的高效性等方面。

广西外国语学院是一所文科综合性大学,也是目前广西设置外语种类最多的高校,包括英、法、日、越、泰、柬、缅、印尼、西班牙等十个语种。该校很多语言类专业都有突出的应用特色,如开设有应用泰国语、商务日语、应用英语等专业,其中应用英语专业还有青少儿英语学习方法及管理、航空服务等方向。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下设了综合方向、文化传播方向和高级文秘方向。以上这些都体现了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的特色。

同时,为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广西外国语学院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泰语、粤语、日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课程;在文化传播方向上,该校开设新闻、出版、广告等方面的相关课程;而高级文秘方向将开设秘书学、管理学等课程。这些方面都需要其他相关专业师资力量的配合。而在师资的整合上,广西外国语学院一直有很好的相互配合、高效运转的传统。

广西外国语学院一直以“语言+经贸”作为办学特色,如上所述很多语言类的课程都有应用性的特点,而工商经贸类的课程中也有一些涉外的方向,如:国际商务(东盟商务方向)、工商管理(涉外职业经理人方向、泰国语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这些方向中外语类课程的课时不少于500节,本科专业英语课程达到700—800节。通过这些,大家就能看到该校不同专业之间师资调动、相互配合、资源共享的特点。这一点,在公立大学中,因为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反而不会如此便利。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思考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谋求新的发展,可以从自身所处的时代、地区或学校自身特点等方面寻找出路。下面我们就提出几点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专业的定位

以往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提出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口号,如江苏某高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文化、宣传、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宽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是:“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专业定位内涵比较模糊,似乎什么都能做,但专业性又都不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办高校在注重“差异化”专业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塑造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竞争力。这种“差异化”的建设是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培养方案。就汉语语言文学专业而言,需要加强基础性课程建设的同时,扩大专业的培养口径,明确细化学生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因此我们提出了下面的“人才分型培养”,将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专业化落在实处。

(二)人才的分型培养

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中,广西外国语学院在前两年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基础性课程,所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都接受同样的教育。从三年级开始,该校综合考虑开学时报考的方向和学生最后的意向,对本专业同学进行三个类型的“分型培养”。

综合类方向的同学着重加强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为:培养在高校、文化科研机构从事汉语言文学科研教学、文学评论的专门人才,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中与汉语言文字工作有关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文化传播方向的培养目标是: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力求熟稔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宗教礼仪、制度文化)的精华、特色,在此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侧重树立先进的文化传播理念,掌握先进的文化传播技术,培养文化型、事业型文化传播人才。

高级文秘方向侧重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单位、语言文化研究单位及社会各类组织从事公关、文秘、信息、策划、营销、咨询、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文秘专业人才。

每个方向相对应课程从三年级开始,也会各有侧重。综合类方向开设中国古典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方言调查等课程;文化传播方向开设传播学概论、出版学、广告学等课程;高级文秘方向开设秘书学、管理学原理、领导学、公关心理学等课程。

分类型培养在厚基础的前提下,又强化了各方向的专业知识,满足了就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考研打好了基础。

(三)外语课程的设置

如前面所述,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为广西的语言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几率,我们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英语之外,还需要再掌握一门东南亚国家的语言,只有具备了“中文+英语+一门东南亚语言”的技能储备才能取得真正的优势。据调查,在越南,开设中文专业或中文课程的院校并不少,所以既懂中文又懂越语的人才不在少数,但该国对掌握“越中英”三语的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这是因为在越南,很多外资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国家,所以三语人才就成了“香饽饽”。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外语类课程设置上,我们在保证了英语课程四年不断线、总课时不低于500节的基础上,增加了泰语和越语模块的系列课程作为选修,以提高同学的语言能力。

(四)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语言资源,将之融合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帮助。以现代汉语课程为例,以往大家都觉得语言类的课程理论性强,抽象枯燥。但是如果我们将广西的方言和现汉教学结合在一起,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

语音部分,讲到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的不同时,可以联系广西多数方言区一律不分此两组音的事实,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发音。辅音和元音的显著差别中,有一点是“是否有摩擦”。关于这一点,广西区的同学在发h这个舌根音时,常会有舌根不上抬、气流直接呼出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发音的对比,来找到发音方法错误的地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在讲到音位和音位变体时,学生一般难以理解其中的概念。但是,如果我们以学生自己方言中zcs、zhchsh不区分,nl不区分的现状来举例,学生就会容易理解什么是音位概念中“不区分意义”这句话了。

词汇部分,古汉语词汇和方言词汇中我们可以结合广西方言找出大量的例子,如“目(眼睛)”“曝(晒)”“卵(蛋)行(走)”等古汉语词汇,还有方言中独有的词汇,如:“口门(门口)、年新(新年)、盆脸(脸盆)、人屠猪(屠户),人赌钱(赌棍),人贩水果(小贩),盆洗脸(脸盆),筒吹火(吹火筒)”等。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现代汉语和自己方言的了解。

语法部分,方言中蕴含的语法特点更是丰富,如“有+V句式、N1+adj+过+N2比较句式”,广西方言中还有和普通话不同的语序特征,如普通话里,语序是“定语+中心语”,而广西方言中则有“中心语+定语”的用法,如前面提到的“口门(门口)、年新(新年)、盆脸(脸盆)”等。另外,方言语法和普通话的语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如在普通话中,“下、生、进”三个动词意思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广西崇左新和蔗园话中,它们都只用一个“落”字表示。

方言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帮助和启发,不仅体现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对古代汉语和文学类课程的教授也有帮助。如广西民歌保留了《诗经》中鲜明的“赋比兴”手法,艺术造诣较高,如:“妹你生得白西西,好比春来花一枝,路过塘边鲤鱼跳,走过青山百鸟啼。妹你生得白连连,好比塘中一朵莲,情哥愿做泥中藕,藕节牵藤把花连。妹你生得白哀哀,好比田中嫩禾胎,情哥愿做田边草,风吹禾苗得相挨。”这段歌词中充分使用了“赋”和“比”的手法,形象生动。这就为学生充分理解《诗经》的艺术手法奠定了基础。另外,广西民歌中有“哭嫁歌”,歌词的内容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地位和女性对婚姻的态度。

(五)考试考核方法改革

改变以往单一考试的模式,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由“三七开”改为“四六开”,平时成绩以学生回答问题是否积极、能否主动学习为主要参考,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成立方言兴趣小组,安排几人一组,对自己的家乡方言和山歌做调查,调查报告的成绩记入平时成绩。在学院网页上设置方言专栏,学生的小论文可以在此发表,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并记入平时成绩。

多开办方言和民族文化类的讲座,扩大学生视野和知识范围。

鼓励同学参加老师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如材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项目的录像、视频制作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民办本科院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分析,结合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实例,提出了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几条建议,希望能对该业的发展提供可鉴之资。

(本文为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发挥广西方言优势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JGB270。)

参考文献:

[1]杨焕典.广西的汉语方言[J].方言,1985,(3).

[2]黄灿.北部湾地区民办高校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J].全国商情,2010,(18).

[3]张飞.面向东盟的广西语言规划探究[J].河池学院学报,2008,(4).

[4]万建明.中国大陆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民办教育研究,2005,(2).

篇4

本课题属于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校内研究项目,2007年12月向新疆广播电视大学申请立项,2008年3月获得由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正式立项。本课题对阿勒泰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究。面授辅导仍然是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各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课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自主学习观念不强、到课率较低、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低,有些学生不主动利用教学媒体、网上资源或者利用有限等问题。为了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的现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完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的评价机制,我们在做了前期理论学习和在阿勒泰地区范围内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课,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一些见解,以期能对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课的教学做一些探索。

(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如何深化改革的需要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这种教学形式应置于何种位置,教师、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怎样,以及面授辅导教学的效果如何等情况,目前处在一种不完整的认识状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育,它不仅有别于传统教育,也有别于传统的远程教育,它强调并依赖学生的个别化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成绩的取得并不惟一地因教育资源的丰富而自动实现,最终学生知识的取得、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完善往往依赖于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动机、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调控能力。平时教学环节是否带来实际效果,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能力,是否能主动掌握而不是滞留于传统课堂的惯性。因此,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如何构建一种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就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面授辅导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利用网络手段、学习网上教育资源和文本教材的基础上,安排教师就学生自主学习中所产生的疑问进行一定量辅导的教学活动。面授辅导教学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辅导中的师生互动性,突出辅导内容的针对性,是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必要补充。同时,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生源广泛,基础参差不齐,年龄跨度大,他们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仍然较深,对教师的依赖程度相当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很不够,这些都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设计带来了许多困难,也为教学质量的保证带来许多问题。从这一层面上看,如何构建一种既突出远程教育特色,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又切合远程教育学生实际,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成为必需。而这中间,既能讲授重难点、开展面对面交流,又能进行一定学法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面授辅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如何适应现状的需要

在现实的远程教育教学实践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往往只强调面授辅导课的“量”,而忽视“质”的提高,致使大部分面授辅导课起不到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画龙点睛”、为学员的自主学习助一臂之力的作用,教学形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现象:一是面面俱到式。具体表现为面授辅导教师持着“知识无巨细,惟恐讲不全”的观点,面授辅导无重点,对该讲的疑难问题解释不清,学生听课乏味;二是一讲到底式。具体表现为面授辅导课上一讲到底,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学生听课没有积极性;三是脱离实际式。具体表现为辅导教师照本宣科,没有变通性,没有新意。另外,在组织形式上一般只单纯地采用集中面授讲解,教师怕麻烦,就以牺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代价,拒绝采用现代远程教育其他教学形式。要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中的以上不良现象,不仅需要面授辅导教师认清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性质、明确电大发展目标、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学习观念,而且要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科学的质量主体机制。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应该侧重学习指导、解答疑难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供助学服务等教学活动,其中辅导教师还要通过适当的媒体组合,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弥补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面授辅导应是学习者与媒体或教材之间联系的桥梁,是教与学之间信息反馈的窗口,也是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互动学习、展现学生鲜活个性的必要教学组织形式。

(三)提高电大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从阿勒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培养直接服务于本地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电大的主要任务。这其中不仅需要电大通过不断建设网络资源来满足大家的广泛需要,而且适当安排既能弥补网络学习缺陷,又能提高学习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面授辅导也将是客观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实施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查找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就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边进行实践探索,边进行科学研究。

(二)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7.12—2008.5)在2007年12月申报课题之前,课题组成员就已经酝酿进行现代远程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情况的研究。12月份课题组成员在认真研读有关远程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征询有关专家意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并进行分工,最后申报课题。

2.实施阶段(2008.6———2008.12)课题组成员在设计出了问卷调查的初稿,并对阿勒泰电大开放教育部分教师、学生就面授辅导教学情况进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对问卷进行了修改之后,课题组成员又经过讨论研究,对问卷内容进行了二次修改并定稿。通过随机抽样,在阿勒泰电大共发放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28份。随后又进行了个别访谈,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同时,课题组成员设计了面授辅导教学新模式,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探索。

3、成果形成阶段(2009.1———2009.12)课题组成员在调查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学习中外远程教育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积极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面授辅导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过程中,写成了论文、调查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完成了预期研究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观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面授导学环节,重点是将面授导学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面授导学的质量。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面授导学的内容、形式、地位、作用及效果要开展专题研究,根据学导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多种面授导学形式,推进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对面授导学提出指导性意见。面授导学的设计与组织,应突出导学和助学的作用,重在指导和帮助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要注重多种媒体在面授教学中的合理而有效的应用,将面授导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网上教学、实践教学、形成性考核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并在网上教学中探索远程面授导学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面授导学的组织和管理,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水平的任课教师,并通过听课、检查、查阅面授记录、学生调查等方式,保证面授导学环节的落实和效果。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是在学生接受各种媒体资源刺激产生反应后,通过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刺激和更准确的反应,它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必要辅导,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实现由部分到整体的渐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是帮助学生组织认知结构的有效方法,在面授辅导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把握所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动机的激励,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要充分重视人的自我实现,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教学支持和服务,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基础上又要及时通过网络、电话和面授辅导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在辅导过程中营造良好气氛,注重师生互动。因此,我们认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而开展,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再学习,“导”为“学”服务,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学生需要和学科实际安排适当的面授辅导非常必要。同时,面授辅导教学模式必须是开放的、互动的,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多种媒体助学为手段,否则就会陷入一般面授辅导的行列而抹杀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质。

四、课题研究的数据分析和结论

(一)开展调查分析,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现状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现状如何,这是课题组首先要了解的问题。因此,课题组利用大量时间设计问卷,并对阿勒泰地区范围内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下面一些情况。

1.学生基本情况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后,我们认为,本次参与调查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专科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是居住在距离学校10公里以内的城镇学生,但也有部分学生是居住在20公里以上的农村,县级电大的学生比校本部的学生多。在学习上,大部分学生是本着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来参加学习的,不反对参加面授辅导,但更愿意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资源等多媒体进行学习。部分学生可以经常参加面授辅导,但还有部分学生不能保证按时来上课,只要有时间,大家还是希望能参加辅导课,辅导课最好安排两周一次。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面授辅导对自己有帮助,对辅导课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

2.学生对面授辅导教师的看法根据问卷调查我们认为,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认为辅导教师对上课内容还是精心准备了的,内容丰富,安排合理,比较注重学生的反映。辅导教师不仅面授辅导答疑,还能运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学生对上课效果比较满意。

3.学生对面授辅导课程的看法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认为对于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应该多安排一些课时,而像现代汉语和中国现代文学等课程可以相应减少一些课时。教师在辅导时多增加师生的互动,遵照教学大纲,突出课程重点和难点,提供周到细致的教学支持服务。总之,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感觉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部分,如:(1)学生普遍对面授辅导表示欢迎,但一些学生上课时间不能保证;(2)面授辅导教学形式较单一,缺少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3)辅导没有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师生互动的辅导氛围没有真正形成,也没有真正体现面授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有地位;(4)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没有能充分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5)一些辅导教师辅导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把握不太准;(6)学校对面授辅导教学情况缺少有效评价机制等。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开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

1.备课过程的开放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不仅是对“学”的革命,同时也是对“教”的创新。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辅导教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专业的性质要求教师备课准备的过程必须要开放。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史类专业,很多专业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电大网上教学资源。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辅导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掌握所授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的种类和学习网上辅导的内容,同时对中央电大、省级电大的公开辅导课的内容也要有所了解。这样,不仅能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而且在面授辅导时也能够做到有所结合,有所取舍。其次,备课时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进程。比如说,如果是专升本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中有多少是非本专业的学生,这样,在面授辅导教学中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同时,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很多课程一学期中安排2-4次面授,这样就要求辅导教师在面授课之前就要建议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在面授辅导教学时能够按部就班实施。再次,备课时还要多和上级电大的课程责任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由于面授辅导课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学生会提出许多在日常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作出权威的解释,就要及时和上级电大的课程责任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请他们作出相应的解释。

2.辅导形式要多样合理的辅导形式才能使辅导过程最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它专业一样,很明显地体现出了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教学灵活性、开放性较大,对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的利用更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同样可以体现在面授辅导过程中。根据我们的实践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效面授辅导教学形式相对于传统面授教学形式有所区别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讨论式:课前出示讨论题目,学生自学自学基础上分组讨论全班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2)辩论式:确定辩题,自学教材分组讨论、准备展开辩论辩后师生小结。(3)集中式:课前确定自学范围学生质疑全班交流教师补充解释、小结。这几种面授辅导课形式相对于传统面授教学形式而言,教学方式更为灵活,也能较为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些文学课的面授辅导。但同时,这几种面授辅导课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充分准备,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对面授辅导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3.辅导内容要精炼面授辅导课应讲解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与终结性考核相联系。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平时靠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的时间很有限,所以教师上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教学中要抓住每一章节的学科重点,进行系统讲解,对一般的知识只作适当的提示后让学生自己去看,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但电大学生存在的具体困难是我们的学生年龄偏大,工学矛盾突出。“解惑’,对任何一种层次的电大的教学都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对电大的成人学生尤其显得重要,这是由他们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决定的。学科重点和考试重点不一定是难点,教师讲课不一定都要详细展开,有些易懂的内容只要稍加提示,学生自己会去掌握,所以电大教师上面授辅导课还应考虑什么是难点,如何讲透难点。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课程的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仍然是他们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因此,面授辅导课应尽可能讲解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与终结性考核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样,学生才会进一步感受到面授辅导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积极参与,提高实效。

4.情感交流要加强作为地区级电大的课程面授辅导教师,最大的优势就是与学生可以直接的实时的交流。电大的学生多为成人,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因素经常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所以,辅导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利用一些网络手段,如建立一个本课程的QQ群,开展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提高面授辅导课的效果。

(三)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的管理,科学的安排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课程

1.采取措施加强对面授辅导过程的检测,强化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体现了对学习过程的重视,是电大开放教育的特色之一。电大教学管理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很难对学员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容易将自主式学习软化为放任的自由式学习。为了能使学员在电大教学整体过程中不处于一种失控状态,集中面授辅导课必须要加强随机检测,以强化形成性考核。面授辅导必须加强辅导过程中的检测,使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切实达到以“考”促学,以学保“考”。面授辅导课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很好的场合和机会,学生参加面授辅导课的情况是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较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优劣。同时,将参加面授辅导课的情况列入形成性考核范围也使学生更加重视,有助于学生克服困难尽可能地来参加面授辅导,并能为上好面授辅导课做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提高互动效果。此举增强了面授辅导教师在学生形成性考核中的作用,无疑也赋予了辅导教师更大的责任和教学自,有利于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形成个性化的教与学。

2.根据课程特点,科学安排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课程根据本次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应该加大对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文学理论等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面授辅导教学课时数。有50%的学生认为应该一周安排一次面授辅导课,有45%左右的学生认为应该两周安排一次面授辅导课。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电大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面授辅导一般安排一学期两次面授辅导时间,开学一次,期末一次。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强调和重视学生上网学习,对面授辅导教学有所忽略和轻视,倡导多数学生有效的利用网络学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专题和文学理论类的课程,应当适当增加面授辅导课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科学的安排面授辅导课程,适当增加课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网上学习,而且对电大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也大有裨益。

3.面授辅导与课程实践环节结合,拓展面授辅导课的空间课程实践环节是电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很多课程都设有课程实践环节。我们认为可以在有些课程中将面授辅导与课程实践环节结合,拓展面授辅导课的空间。从调查研究和现实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远程开放教育中不能少了面授辅导,反而要重新审视其作用和地位。但需要强调的是,它的重要性不应该体现在面授辅导课的“量”上,而应该在“质”上下功夫,这个“质”的关键就在转变面授辅导教师的观念。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要从“教师”转变为“导师”,从“教”学习者转变为“导”学习者,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参加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部分汉语言课程的面授辅导教学实践与探索成果

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情况,课题组经过研究讨论,我们选择了部分课程进行教学实践,以期获得理想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

1.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及中国当代文学面授辅导教学实践(1)在实施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时,按地域或学习层次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和知识功底较厚的学生为组长;每个学习小组均制订小组活动计划,做好活动记录;要求每个学生要制订出本学期的个人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学习进度。(2)面授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答疑和讨论相结合,实现师生互动和分层教学。按照一体化设计方案,上好面授辅导课。面授辅导课应尽可能紧密联系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使学生能真正参与到面授辅导课中,提高面授辅导课的效率。(3)正考前进行期末考前辅导,为学生提供历届考题,要求学生自我测试,辅导教师进行讲评,并公布标准答案。这为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做好考前集中辅导及考前冲刺,为迎接期末考试做好了充分准备。(4)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面授辅导教学评价机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也就是“教”与“学”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加以评定。对教师分别从课程一体化设计方案的挂网时间、面授辅导课学生到课率、网上期中测试挂网时间、期中试卷的批改情况、成绩分析和考试总结、布置及批改形成性考核册的情况、考前辅导学生到课率、组织学习小组学习情况以及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支助服务是否及时到位等方面着手考评。对于学生则是参加几次面授辅导课,网上期中测试完成情况、成绩如何,形成性考核册完成情况,发贴、上网、电话问询次数及参与小组活动次数,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教学活动参与率,学习质量、学习主动性与参与度和学习个性的发挥等方面着手考评。根据实践情况,课题组得出结论:要提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质量,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师队伍,必须打造出适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面授辅导教学模式,必须构建科学而完善的现代远程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必须探索科学有效的面授辅导教学评价体系。

2.探索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面授辅导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是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和必然要求,因此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面授辅导教学模式建构的思路:一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发生;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着此思路,探索并尝试建立“导学为主,助学结合,多向互动”的面授辅导教学模式,即以良好的网路环境为支撑,导学、助学相结合,以多向互动为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摆正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和教师导学的位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并有效开展开放式、交互式的教学活动,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育人环境。(1)导学。导学环节的设计思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入手,以课程实施方案为指导,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课程导学包括一体化导学和章节导学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多向互动为手段开展导学。如兴趣导学、系统导学、章节导学。对学生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课程教学时,先兴趣导学,再系统导学,最后章节导学。(2)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面授辅导的助学教学。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在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基础上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学习助学服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具体表现如下:A.集中面授辅导。集中面授辅导是对重点难点讲解,包括课程设计、大纲辅导、重难点讲解,作业辅导等,对以上重点难点的讲解按照“要求-方法-运用”这样的顺序组织安排,使之脉络清晰。B.个别化自主学习辅导。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来看,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分离,但师生关系依然存在。集中面授辅导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问题,但由于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各异,所以,由教师进行“助学”既要注意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照顾个体差异,体现个性化助学服务。C.指导学习小组学习活动。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学习基础、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D.开展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助学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在线和离线两种。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课程助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加深对中国现代经典作家作品的理解,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面,也能学到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3.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出发,针对本科阶段的语言学概论课程,选择多种授课方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业余学习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学生的专业基础层次不一,主要在于学生生源广泛;其次,学生的自身硬件条件不一,主要表现为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不一;最后,本专业学生主要是在职工作人员,工学矛盾突出等等。为保证教学效果,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在面授辅导时选择不同的授课方法。(1)理论教学方面,要因材施教。面授辅导一般不铺陈课程的内容,而是侧重于学习指导。具体讲,就是对重点、难点的讲解,解疑答难。就教材而言,有的章节可以细讲,有点章节可以略讲或不讲,由学生自学。(2)归纳比较,找出差异,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将教学内容中相类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定义、方法、原理等归纳起来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其同中之异,分类归纳,以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实质。(3)合作教学法。所谓合作教学法,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容易错或容易忽视的问题,提出来供学生讨论。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否则就要耗费较多时间,影响辅导课的顺利开展。(4)突出学习方法的讲解即导学法。其一,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归纳分析等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其二,让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和对比;其三,加强自学,加强实践练习。加强实践对于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学概论课程许多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来悟透。

五、远程驾驭模式下面授辅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精心做好辅导教学设计,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辅导教师应精心做好辅导教学设计,其主要含课程导学面授设计、具体章节面授辅导教学设计、期末复习面授设计,也即课前要认真研定“教”与“学”活动的一体化设计方案。根据教学设计有意识地对学生自主学习做好组织、引导,如课程介绍、教学进度安排、作业处理、小组活动设计安排等。同时,辅导教师要尽可能结合课程教学,介绍、示范如分析法、综合法等基本学习方法的应用,突出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能真正自主学习,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二)辅导教师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们思想上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不喜欢某些课程;第二,认为有些课程枯燥难学。要解决学生的这两个思想问题,必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动机,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其思考。因此,辅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课程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促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篇5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革完善,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现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专业、文秘专业的基础课,包括语音文字、文学、词汇、语法、修辞五部分。内容丰富,概念繁多,知识结构复杂。在授课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在理论联系实际这基本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学生对现代汉语课产生兴趣,使他们通过学习不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理解、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有所提高,为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打好基础。

一、教学目标定位

国内大学的新闻院系多从中文系分出,新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与中文专业有较多的“姻亲”关系。许多基础课程甚至教材都一样,如汉语课、文学课等。从走访的几所高校的新闻院系看,讲授这些基础课的教师也多数为中文专业出身,这就难免使新闻专业“现代汉语”的教学带有相当多的中文专业色彩。相继而来的问题是,因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同样的“现代汉语”教材(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新闻专业要用一个学期的教学完成中文专业两个学期的授课内容,即新闻专业为60多个课时,而中文专业则为120多个课时。新闻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如仍像中文专业那样基本按教材授课,教师往往会出力不讨好。那么,立足于新闻专业特点,如何定位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比中文专业,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强调应用性、实践性。按照刘大为、染宗棋“语言能力大致分为语言研究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观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理应以提高其语言研究能力为最终目标,而新闻专业、播音主持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则应以实用性为主,以提高其语言技能为最终目标。同是基础必修课,中文专业强调对现代汉语知识、理论、规律的把握,强调对该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在新闻专业中,该课程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灵活运用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各种语言现象的能力。具体地说,包括听音辨音、学说普通话的能力,辨认字形、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选词析句、正确组织语言的能力,修饰润色、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深入理解鉴赏的能力,等等。

新闻专业课程的60多个课时,可分配如下:40个课时讲授,15个课时语言调查,5,6个课时为专题总结(如不规范用字、网络词语调查、语法新现象、新修辞用例分析等)。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相比新闻专业的其他基础课程(如文字课、新闻写作课等),“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似乎缺失很多。许多学生也反映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中“现代汉语”是最倾向于理科的课程,学起来“枯燥乏味”。更大的问题在于,许多教师对现代汉语的认识也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以为这门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有的教师就拼命地把各种各样的概念、术语塞给学生,让学生死命地记、背。这样的“现代汉语”教学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甚至智育领域也有偏颇,忽视了语言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培养。显然,这样的“现代汉语”教学不符合当今教育发展的方向。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汉语”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当前,课程教学的中心应由传授知识向能力培养转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使学生在快乐、民主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形成乐于探究知识的学习欲望。为此,结合教学内容,“现代汉语”教学可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现代汉语的社会意义及其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根据语言学的特点,帮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语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认识语言学在人类科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认识现代汉语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在微观上从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认知需要和自我提高需要等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自主意识。

其次,在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现代汉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寓教于乐,力求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如恰当选用笑话、相声和小品片段,选用有关诗文和寓言故事等学习语音与词汇知识,体验审美感受,培养语感能力,赏析语言大师的名篇佳句,引导学生体悟句型句式和修辞手法的妙用,提高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一些语言材料学习语言,如老百姓的鲜活口语,富于时代气息的网络语言和时尚词语等。

再次利用讨论式教学法,这是一种基于现代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及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来达成目标,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中,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要完成确立观点、组织语言、陈述看法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新闻专业学生将来工作时必备的素质。现在的记者,尤其是电视台的记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突发新闻事件的现场,在现场根本不可能进行充分的准备就要开始工作。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不仅要具备敏捷的思维,还要有连贯、清晰的语言表述能力。结合“现代汉语”课程的内容,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像“文字的概说’、“语言的发展’、“语言的规范”等问题都可采用这种方法。

最后,联系社会生活,着重语言应用,理论脱离实际就会失去生命力,任何学科研究的终极目的都是应用,不应用就没有出路,现代汉语教学更不例外。汉语教师必须走出象牙塔,现代汉语教学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应用才有出路,这是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总原则。上课时,教师要尽量使用第一手语料,要关注那此鲜活的语言事实,要研究口语。现代汉语教学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解决一些语言运用的实际问题。如《现代汉语》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以及汉语规范化等与社会语言运用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知识的讲解不能只讲一些抽象的定义,而应该联系实实在在的社会语言生活。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去调查招牌、广告等社会用字的规范问题,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相关讨论。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现代汉语课本该是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但目前的现代汉语课较之其他课程显得更加远离生活,这应该引起所有教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应该让现代汉语课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让学生充分感受时代进步的节奏。其实,学生可能比老师更敏锐地感受着时代变化所带来的语言词汇变化,只是他们缺少理性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意识的收集社会上出现的新词新语,并引导学生从语言规范化角度进行讨论,条件成熟时可以撰写相关的小论文。

三、多向度的评价考核

目前,在许多大学的学科教学中,其主要考核方式是学期末的闭卷(必修课采取的形式)或开卷(选修课采取的形式)考试。此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这门课学习成效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并根据及格与否确定能否拿到这门课的学分。显然,这种“一考定学分”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弊端,也很难体现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为此,建立新闻专业“现代汉语”多向度的考核体系很有必要。

篇6

虚假博学元典精读高校中文系从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开设的课程情况来看,元典精读课程已经进入了高校课堂。但无论从开设的时间还是从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看,该课程都处在未成熟阶段,因此对其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和考察十分必要。本文将从学生视角研究元典精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这是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课程探索的第一步。只有明确为什么要开设元典精读课程,才能清楚学生欠缺哪些知识或素质培养,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方案,以促进新一代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从学生的学习现状看,学术研究存在很多问题。根据所做的一项《高校中文专业元典精读课程现状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本科生论文的原创程度占30%~50%的有近一半的学生,其中有约4%的学生论文的原创度不超过10%。我们所调查的是重点大学,其学术现况尚且如此,全国范围普查的话可能结果更不能乐观。据统计,部分重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平时阅读中元典阅读只占很少一部分,超过一半的本科生阅读元典占阅读总量比重小于30%,其中30%的学生阅读比例不足10%。平时阅读元典比例在70%以上的占17%左右。由此可见,对于元典,大多数学生只是远而观之,真正涉入其中的只在少数,但在开设元典精读课程的学校,学生阅读元典的比重明显较其他学校多。由此观之,元典精读课程的开设,可以督促学生阅读元典,利于深入学术研究。我们所调查的学生约93%认为,元典阅读有利于专业学习。可以说,当代大学生都很清楚阅读元典的益处,但是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真正深入接触的却占少数。所以,在高校的课堂上进行元典精读的训练很有必要。在所调查的学生中,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元典阅读的只占17%,其他有30%的人是为了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和学术研究,但为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仍是占了一半的比例。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学生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想通过元典来提高自己的素养,而不是仅限于考试。所以,在元典精读课程的考核中不应该将成绩视为评判标准,吉大元典精读课程的考试模式深受学生欢迎,采用面试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会使学生更有兴趣真正阅读自己喜欢的元典,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强迫自己。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阅读元典时,通篇精读的占27%;而选取段落阅读的占多数,即45%;通篇泛读的占20%,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只是随意翻阅。本科生在阅读元典时,曾经尝试过对作品进行归纳总结,独立思考问题的占72%,经常自行归纳的占17%,而从未尝试过的也存在,占了十分之一的比重。在阅读元典时,有27%的学生有自己的系统安排,而大多数学生没有系统规划。从此两组数据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但没有形成一种习惯,也没有任何科学规划,这便需要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引领。北大陈平原教授曾说过“倘若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讲课,以现在的学时安排,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学生也只好以阅读教材为主。结果怎么样?学生们记下了一大堆关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以及作家风格的论述,至于具体作品,对不起,没时间翻阅,更不要说仔细品味。这么一来,系统修过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课程)的文学专业毕业生,极有可能对于‘中国文学’听说过的很多,但真正沉潜把玩的很少,故常识丰富,趣味欠佳。”可以说,这是目前很多教育者意识到的问题。

对于这门课程的研究与关注,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课程本身的改革,而是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元典精读课程的设置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设置,它不仅仅在于新知识的传播,更在于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建立。元典精读课程的宗旨在于让学生接触元典,摆脱从教师及教科书上习得对元典的理解的教育模式,从元典中提取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学术原创力。“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治学门径,力扬厚重务实的学风,提高学生的原创性能力。元典精读课程的设立有助于形成求真务实的学风,并改善当前泡沫学术的现状。元典命题成为人文素质教育推行中的重要依赖路径,具有“今典”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扩展性,这类特性正好适于“人文教化”。

元典精读课程探索对于校园学术氛围建设,提升学生自我修养、学术能力、创新思维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倡导元典精读教学已让我们认识到,当前的高等教育究竟在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虽然说从理想走向实践是一个艰难和长期的过程,但是一些重点高校对于这门课程的成功尝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参考文献:

[1]宋德发.“元典教学”仅仅是理想吗——从《中外打通,培养高素质学生》一文谈起.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2]邵炳军.从自身经历谈谈先秦文学元典教学问题.中国大学教学,2011,(5).

[3]江雪情.国内高校元典文化教育研究评述.教育教学评论,2011,(7).

[4]李梅英.谈谈中外文化课中的元典文化教学.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5]邵炳军,张静,路艳艳.文学“元典”教学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应给予更有力的关注.中国大学教学,2007,(2).

[6]宋德发.元典教学的价值与困境.现代大学教育,2010,(2).

篇7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这是我国首次针对高考状元职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旨在让社会了解1977~1998年我国高考状元的职业发展状况和所取得的成就。

报告显示,高考状元作为各地区高考的第一名,选择就读的几乎都是国内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受到的是中国一流的教育。高考状元集万千希望于一身,按理说毕业后应该出人头地,做出一番大事业,成为“职场状元”,比如知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法律专家和学术大家,成功的商界精英、政界翘楚、媒介大腕、文艺名人或社会名流等。高考状元也应该有这样的期望和抱负。

但调查发现,高考状元就业后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大相径庭,除个别高考状元有较高成就外,大部分已“泯然众人矣”。这些高考状元毕业后所取得的业绩,少有开创性的、杰出的、举世瞩目的。课题组通过核查“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发现在“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而在学术领域,通过调查1952年以来我国科学家当选美、英、法、加拿大和俄罗斯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的名单、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的名单,1998年以来我国高校聘请的1108名长江学者及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的专家学者的名单,均没有发现高考状元的名字。同样,在杰出政治家群体中也没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影子。这也说明了高考状元尚未出现在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

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

中国有句名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的“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所指“杰出校友”,均是目前活跃在我国学术研究、商界和政界等领域内的精英人才,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我国主流行业的杰出人才。他们是对社会和国家有着突出贡献或有杰出成就的人,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其中的“杰出企业家”是指国内外上市公司、国资委直管中央企业、国有重点企业董事长、总裁或总经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等企业领导者,及中国富豪榜上榜者。“杰出科学家”是国内外院士、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带头人等。“杰出政治家”是指国家级正职领导、国家级副职领导、省部级正职领导、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等。

在榜中,清华大学以政治家41名、院士119名、企业家89名,合计249名“杰出校友”的成绩名列第一。北京大学以政治家34名、院士133名、企业家72名,合计239名“杰出校友”而列第二位。复旦大学则以132名“杰出校友”居于探花位置。其后处于前二十位的依次是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

港大第9度蝉联香港最佳大学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的几所大学最新排名不久前揭晓,香港大学连续九年高居香港最佳大学榜首,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分列第二、第三位。

香港专业教育网及港大民意研究机构电话访问了逾1200名成年市民,为院校表现评分。同时,调查亦访问了逾100名中学校长。调查机构再综合各院校录取学生成绩、研究成功申请率及拨款金额、毕业生表现、研究作品成果等七项因素,得出大学的总排名。

免费师范生需过面试关

今年,陕西师大录取的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的2600名免费师范生中,男生占37?郾5%,女生占62?郾5%,与2006年相比男生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另外,农村考生人数相对增加。开学后一到三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免费师范生进行面试,主要是从身体因素上看是否适合从事教师工作。如果有口吃等不适合从事教师职业的因素,学校将依照考生的成绩以及本人的意愿,综合考虑后,将其调整到非师范专业。学校在制定面试标准后表示:“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如果学生本人坚持从教,即使身体不是很适合,我们也不会拒绝。我们相信有许多地方需要这样执着的老师。”

为了培养优秀教师,6所部属师范院校都会对报到的免费师范生进行面试。

山东发预测报告展望2010年各专业就业情况

山东社科院、山东经济学院联合了《山东省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预测报告》。

报告指出,法学、文学、历史学专业高校毕业生目前供大于求,2006年山东省189个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序中,排在末30位的专业中有21个专业属文学艺术类,如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此外理工科毕业生正式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等。但文学类专业人才2007年供给有所回调,今后几年供大于求的现象会有所缓解;法学类专业(含社会学、政治学)人才供给未来几年将逐年降低,需求较平稳,至2010年累积的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历史学类专业人才供给将呈逐年缓降趋势,需求变化不大,至2010年累积的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另外,哲学类专业人才供给呈上升趋势,需求未增,未来几年供大于求的现象将逐年凸显。

篇8

一、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现状

1.课程定位不明,脱离教学实际

关于现代汉语的课程定位,高校中文系现代汉语的目标一般包括:一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二是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的基本技能;三是使学生提高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四是使学生了解现代汉语学科的发展方向,并获得初步的研究能力。以上这种现代汉语的课程定位,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但是对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些不切实际。由于大多数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办学时间短,普遍缺乏具有编辑出版经验的现代汉语教师,于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编辑出版专业的院系都聘请中文系的教师进行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任科教师通常都照抄照搬中文系的课程定位,不清楚编辑出版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配置,不了解该专业其他课程与现代汉语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忽视教学对象的差异,脱离教学实际,因而大多未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陈旧,失去应用价值

首先,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出现一套针对编辑出版专业而编写的汉语教材。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所采用的现代汉语教材,大多采用中文专业通用教材,大多数教材内容陈旧,甚至有不少中学为追求高考的高升学率,将大学现代汉语教材习题拿给中学生训练。由此造成学生感觉内容陈旧,求知欲不强。其次,有些教材因成书年代久远,里面的内容脱离当前的语言生活实际,学习与应用脱离,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同时,很多教师也比较保守,注重基本理论的讲述,授课时总是以教材为依托,而不注意及时跟进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些前沿动态;习惯于列举教材上陈旧的语言实例,而漠视当下的新鲜的语言现象。

3.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徒劳无功

传统的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课、记笔记,一个“灌”,一个“装”。教师将现代汉语看作基础课程,满足于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机械介绍,并且囿于课内学习,很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性的学习活动,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交流,不以启发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为前提,不以社会语言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不以为学生有能力去观察和分析研究现代汉语的种种事实,致使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一些规则原理,考试过后就又基本上全忘记了。这种缺乏实践环节所获取的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的汉语能力,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僵化的思维方式,没有什么实际收获,可以说是徒劳无功。

二、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明确目标定位,体现专业特色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在以培养编辑出版专业人才为初衷和基本任务的编辑出版专业讲授现代汉语课程时,要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汉语综合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未来的编辑出版工作。由此,我们认为,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知识进行编辑出版工作的能力。

2.遴选教学内容,突出实用特点

编辑出版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遴选教学内容。根据编辑出版职业对汉语能力的要求,从现代汉语的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对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

(1)语音教学:强化普通话语音规范的教学,要求学生普通话发音正确、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审音表,注重多音字,读对专名字,添加《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1-22,1996-07-01实施)。淡化或取消音位教学。

(2)汉字教学:强化汉字整理和标准化的教学,要求学生熟记规范汉字,用对简化字,不用异体字,能纠正错别字,识别部分繁体字。增加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的教学(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3,1996-06-01实施),特别注意常见的差错,如文学作品误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年代、月、日、星期等误用阿拉伯数字,数量单位运用不合规范等。淡化汉字“六书”理论以及汉字形体演变方面的教学。

(3)词汇教学:强化词汇规范原则的教学,要求学生识记词语误用类型,掌握辨析同义词的方法,避免选错同义词,误用异形词,乱用外来词,错用专业词,滥用方言词,误用古语词,使用生造词,用错成语、熟语等。

(4)语法教学:强化语法规则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自觉避免语法错误,掌握检查病句的方法,熟练改正病句。淡化句法结构分析方面的教学。

(5)修辞教学:大力拓展传统修辞学的内容,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来讲修辞,要求学生掌握辞格特点,学会运用修辞方法提高表达效果,能够纠正修辞错误,分析修辞失误类型,如韵律不匀称,选词不确切,句意不畅达,语体不恰当,辞格欠妥帖等。

3. 改革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力

(1)讲授与启发相结合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时提纲挈领,少讲、精讲,讲关键,多提问,多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注重观察研究,勇于探索。例如,在每讲授完一个单元的知识后,选取优秀学生将作业做成幻灯片演示给同学们观看,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并评价。为了能得到教师的肯定,为了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学生们上课时都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并及时完成课外作业。那些得到演示机会的同学,总是做好充分准备,精心制作幻灯片。如此,同学们在听讲的过程中,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2)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结合课堂学习,开设一些配套的课外学习课程。教师可组织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课外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现代汉语语汇研究、汉语方言调查研究、言语交际学、语用学等系列选修课,并指导学生写好这些课程的小论文。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层次,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3)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总的原则应该为面向社会,面向时代,注重实践。

首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如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去进行社会语言调查活动,如普通话推广问题,方言与普通话融合问题,社会用字的规范问题等,并指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研究,并撰写调查报告。不仅使学生加深对汉语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锻炼其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

其次,现代汉语教学必须体现时代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时代变迁的脚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时代生活,联系社会生活文化知识,增加趣味感。教师在选用语料时,应精选例句,多搜集一些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语言材料中的新词语、新话语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讨论,鼓励和指导他们把自己的观点撰写成小论文,这样让学生既能找到乐趣,又学到了知识。

另外,编辑出版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强实践环节。例如,在教学中加长实践环节,自开现代汉语课之初,就组织学生在出版社或报刊社编辑部参加编辑出版工作的实习,让他们把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提升现代汉语综合能力

同步开展考试改革,丰富考核形式。根据现代汉语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认知和思维上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将课程考核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大纲》要求,基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分析现代汉语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设计多元评价体系,包括:(1)现代汉语理论知识评价,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课堂表现评价。(2)汉语综合能力评价,包括听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完成任务能力(如开展社会语言调查等能力)评价。(3)汉语社会实践能力评价。包括各项语言实践活动,如报社记者实习、刊社编辑业务实习、公司文案实习、播音主持、演讲比赛等等。根据学生的专长特点,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兼顾自由、公平,倡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并且有意识地全面建构自己的汉语知识体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雪涛.现代汉语教学改革论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5,(3).

[2]张明仙.略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4).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版)[M].北京高等学校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高校;写作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70-02

[作者简介]蒋晓兰(1963―),女,贵州安顺人,布依族,本科,安顺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写作学,女性文学。

大学生写作一直都是高校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非常重要却始终未能真正得到解决的问题。在越来越重视人际交流和现代办公的当下,它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性。但高校写作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甚至适得其反,该门课程在高校实际上已沦为鸡肋似的课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高校写作课的教学改革必须深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方能取得成效: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重实践环节

一般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课都是开一学年,学时数大都不足一百学时,其他专业所开的写作课大都是一个学期,其学时数更是远远在一百学时以下,往往都不超过六十学时。在这不算多的学时里,教师既要讲授写作基础知识,又要讲授写作文体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如此少的学时数是难以真正解决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问题的。传统的写作课教学往往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目前的写作课教学教师大都致力于介绍写作理论知识,写作训练并没有引起教师真正足够的重视,教师往往是随便布置一两个习题让学生做做而已。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学校对批改写作课作业课时量的计算与其他实践性不强的课程基本没有区别,而作文的批改尤其需要教师耗费更多的心力,所以这没有考虑到课程特点的工作量的计算,不免让大多数写作课教师往往只满足于讲授理论而不真正致力于批改学生的作业。或许还有些写作教师只有照本宣科的能力而本身就根本没有写作的能力,遑论去指导学生写作了。更何况现在从高考体制中超强度训练过来的大学生基本上早就已经厌倦了所谓的写作,大都只想轻轻松松地学习,只愿意随便听听课而极不愿意进行写作训练,而且由于思想、生活、才学禀赋等方面的限制,写作训练短期内又往往难见成效,学生就更加不愿意进行写作训练了。如此一来,写作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课程必须改革。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写作课首先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特别注重实践环节。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写作课的实践性,大力提高写作教师批改作业和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热情,尽力加强对学生写作实践的指导。可适当缩减写作理论课的学时,增加写作实践课的学时,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写作训练与写作实践,通过教师批改、学生互改、教师学生一起改、办报纸杂志搞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切实加强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的结合,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写作实践,以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扩展学生写作的自由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写作课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写作实践环节,而这一环节要想取得成效,除了教师的努力外,更主要的还是学生自己的努力。归根结底,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无论教师写作课讲授得再好,教师再怎样满腔热情、认真负责,但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写作的欲望和热情,只是应付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任务,那也是不可能有什么好效果的。所以在大学写作课的教学里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讲解范文、分析文章很有激情,眉飞色舞,甚是动容,学生也听得很有兴致,但教师若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绝大多数学生就会立刻没了兴致,十分抗拒,不愿意去写作,即便不得已写了,写作质量也是堪忧。

之所以如此,除了教师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学生没有写作的动力和热情。为什么学生会没有写作的动力和热情呢?这又与教师的出题和要求密切相关。由于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原因或者限于教师本人的水平,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往往都是应付了事,习惯于出些老生常谈且较好批改的题目给学生做,学生早就写腻了,哪里还会有写作的动力和兴趣呢?即便有一些题目是学生有话可说也愿意去写的,但许多教师又往往不自主地拿经典范文的水平去要求学生,表扬少而批评多,让学生觉得反正自己再怎么写都无法超越前人,从而失去了写作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写作,越来越怕写作,似乎上不上写作课对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没有多大作用,甚至写作课上得越多,接触的经典范文越多,就越不会写作。

要改变这种情况,写作课教师必须对写作课的作文教学写作训练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必须抛弃传统陈旧的出题模式和老生常谈的文章题目,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写作自由,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写作热情,并适时给以适当的鼓励,不吝在评语中写上赞美的言辞,把要学生“必须写”“不得不写”变成学生自己“想写”“渴望写”,并尽情享受写作带给自己的快乐。笔者曾给一个班的学生布置过一次作业,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首情诗交上来,本来对此并不报多大的希望,以为一定是不容乐观甚至是不忍卒读的,万万没想到学生都写得很好,情真意切,细腻动人,文笔清新,令人感动。只要我们把写作的自由还给学生,给学生最大的写作自由度,让学生写自己喜欢、想写、有话可说的,那我们的学生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力量写出极好的东西而让我们吃惊。如果学生总处于这种写作实践的良好循环中,那么他们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怎么会得不到提高呢?他们还怎么会视写作课为可有可无的鸡肋呢?

三、严格训练应用文的写作,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由于现代办公和社会交流的实际需要,应用文的写作显得愈来愈重要,不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是无法应对现代办公和社会交流的。但在传统的写作教材以及人们的观念里,一讲到写作,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文学方面的写作,像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总觉得写作主要就是这些了,而对这些文体的训练结果又往往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即便是学文学的学生也大都写不出多少好的文学作品,所以教师越教越厌倦,学生越学越没有兴趣,写作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应用文写作占有非常突出、不容忽视的地位。著名的社会预测学家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就已经指出,进入信息社会有五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人们应该记住的,其中之一便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显而易见,这种读写技巧绝不仅仅限于文学写作的范围,更主要的还是指人们在自己工作和生活中交往交流所必须具备的读写技巧,就“写”而言,如“计划”“总结”“报告”“请示”“函”“决定”“决议”“调查报告”“会议纪要”等常用的事务文书和法定公文。有了比较高的这种技巧,掌握了这种现代社会应必备的工具,我们就能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发出信息,保障工作生活的信息畅通,否则就会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

因此,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需要,高校的写作课教学必须改革,应该把知识讲授和写作训练的重心往应用文写作方面倾斜,加大应用文写作在写作课程中的分量,对学生严格训练应用文的写作,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在写作课程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水平。大学是培养不出作家的,但却可以训练出知晓应用文写作规范要求并具备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常用应用文的每一种文种都举例进行详细分析,然后让学生对照范文反复训练,先求合格,再求优秀,务必要求每一个学生对每一种常见应用文体的写作格式、写作特点、写作要求都了然于心,能够写出符合要求、没有歧义、表述准确的应用文。应用文的写作是模式化的、有规律可循的,不像文学写作那样千变万化、难以捉摸且不可言说。只要教师严格要求,加强指导,只要学生认真反复地练习,是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总之,大学写作课的教学改革是高校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可忽视,应从多渠道、多角度,以多种方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环节训练,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学生能掌握现代信息社会里生活工作所必备的写作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本文对目前在巴真、北柳、沙地区任教的54名普通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了汉语教学情况的调查,通过调查志愿者情况、志愿者所任学校的情况、志愿者汉语课堂教学的情况,分析志愿者在汉语教学时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泰国;志愿者;汉语;教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71-03

泰国是中国的邻国,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中泰关系日益紧密,泰国自上而下推崇“汉语”及“中国文化”,“汉语”学习在泰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从2003国家汉办向泰国派出第一批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试点开始,从最初的21人到现在每年派出1000多人,派往泰国志愿者的人数逐年增加。泰国成为国家汉办每年派出志愿者最多的国家。泰国汉语教育模之大,发展之迅速,志愿者无疑成为了泰国汉语教学师资的一股重要力量。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目前在泰国东部地区巴真、北柳、沙地区任教的54名普通汉语教师志愿者(巴真府21名,北柳府23名,沙府10名,其中5名任教于职校)。这些志愿者在26所学校任教,分别是巴真府9所,北柳府11所,沙府7所,其中包括5所职校,每个学校人数不等。此次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的形式,同时对其中一部分志愿者进行了访谈,弥补问卷的不足。此次实际发放问卷54份,全部收回,问卷包括三个部分:志愿者的基本情况、志愿者所任教学校汉语教学的情况、志愿者汉语教学情况。此次调查结果均采用人工统计,可能会有一些误差,但不影响最终结论。

二、调查数据

(一)调查情况

志愿者基本情况调查,在54份问卷调查中,女志愿者占绝大多数,有两名男志愿者。最高学历以本科居多,本科占72.2%,还有一部分是研究生在读,研究生占27.8%。志愿者的专业背景大多与汉语有关,其中对外汉语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占57.4%,汉语言文学及语言学的占20.4%,英语及翻译的占18.5%,其他(课程与教学论、广播电视新闻)占3.7%。年龄均在20―30岁之间,其中有10名志愿者是留任志愿者,但所有志愿者来泰国都是第一次出国任教,之前没有出国教授汉语的经历。志愿者年轻有活力,专业背景大多与汉语教学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志愿者课堂经验少,教学经验不足。

(二)学校汉语教学的情况

1.学校汉语教学基本概况,就任教学校的类型来看,志愿者集中在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和职业学校任教,50%的志愿者在公立学校任教,40.7%的志愿者在民办学校任教,9.3%的志愿者在职业学校任教。学校开办汉语课的年限不同,18.5%的志愿者所任学校开办汉语课2―3年,53.7%的志愿者所任学校开办了4―7年,22.2%的志愿者所任学校开办汉语课在8年及8年以上,还有5.6%的志愿者由于学校汉语教学有间断,不确定年限。70.4%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没有汉语办公室,29.6%的志愿者所任学校有专门的汉语教学办公室。就学校汉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而言,35.2%的志愿者所任学校有固定的中文老师,64.8%的志愿者所任学校没有固定的中文老师。从汉语教师构成成分看,37%的志愿者所任学校只有汉语教师志愿者,16.7%的志愿者所任学校除了志愿者外,有实习老师,33.3%的志愿者所任学校除志愿者外,有泰籍老师,3.7%的志愿者所任学校既有实习老师又有泰籍老师,9.3%的志愿者学校除泰籍老师外还有侨办的公派老师。

2.汉语课时及活动的情况,对于志愿者每周汉语课的课时量,没有志愿者在10节以下,31.5%的志愿者每周有10―15节汉语课,53.7%的志愿者每周有16―20节,14.8%的志愿者每周的汉语课在20节以上。就每个班每周的汉语课来说,29.6%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每个班每周只有一节汉语课,20.4%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每个班每周有两节汉语课,22.2%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每个班汉语课在两节以上,除此之外,一些学校政策不同,一部分志愿者因为专业班和普通班的区别,每周每个班汉语课的课时不同,11.1%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普通班每周有一节汉语课,专业班有两节及两节以上,16.7%的志愿者所在学校初高中课时量不同,初中每周一节或两节,高中每周在四节或四节以上。就学校是否有汉语活动来看,61.1%的志愿者表示学校没有汉语活动,5.6%的志愿者表示有各类汉语活动,包括夏令营、汉语演讲、汉语比赛等,但33.3%的志愿者表示学校只有汉语角。

3.汉语教学成果及评估。调查显示,88.9%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汉语考试,9.3%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没有考试,还有一名志愿者表示考试与否取决于这名志愿者。

关于学校对志愿者的评估与要求的调查,46.3%的志愿者表示学校不作要求,31.5%的志愿者表示学校要求写教案或计划,定期检查,22.2%的志愿者表示虽然写教案或计划,但是学校从不检查。

4.教材情况。就学校是否有教材来看,80%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教材,20%的志愿者上课没有教材。在有教材的志愿者中,41.9%的志愿者对教材满意,41.9%的志愿者感觉教材一般,16.2%的志愿者对教材不满意。在对教材需要提升的方面(多选),23.3%的志愿者认为针对性不强,应该在针对性方面改进,44.2%%的志愿者认为教材实用性不强,该提升教材的实用性。30.2%的志愿者希望教材多点趣味性,48.8%的志愿者觉得生词、语法太难,并不适合所教授的年级。

(三)志愿者的汉语课堂情况

1.教学用语及教具情况,从志愿者上课所用的教学语言上看,完全用汉语的志愿者占11.1%,完全用泰语教学的占9.3%,用英语帮助教学的志愿者占11.1%,用英语兼泰语教学的占68.5%。因为所调查的志愿者中并没有泰语专业的背景,在出国前有进行过常用基础泰语的培训,但时间短,内容有限,能具备交流的志愿者很少。课堂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汉语,会尽可能使用学生能理解的媒介语,所以很多志愿者上汉语课会使用泰语及英语。35.2%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没有多媒体,所有教具自己准备,14.8%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多媒体设备且每节课都在使用,33.3%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多媒体设备,根据情况使用,11.1%的志愿者表示有多媒体设备,但几乎不用,5.6%的志愿者表示学校虽有多媒体,但设备老旧,不能使用。

2.志愿者汉语课堂情况及教学问题,因为所调查的志愿者大多数是中小学任教,泰国老师的帮助与否很大程度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35.2%的志愿者表示课堂上没有泰国老师帮助管理纪律,59.2%的志愿者表示汉语课有泰国老师帮助管理,其中有一部分是幼儿园、小学的老师,5.6%的志愿者表示课堂上有泰国老师,但是不帮助管理纪律。在汉语教学最“头痛”的问题(多选)调查中,57.4%的志愿者认为语言障碍,交流不畅,68.5%的志愿者认为课堂秩序的管理耗时长,影响教学,37%的志愿者认为学校不重视,9.3%的志愿者认为没有教材影响教学,24.1%的志愿者觉得课时被占用。关于推进汉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多选)的调查,53.7%的志愿者认为学校应该重视汉语教学,16.7%的志愿者认为课时量的增加可以更好地推进汉语教学,25.9%的志愿者认为中文老师的素质该提升,74.1%的志愿者认为课堂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调查数据分析及建议

(一)学校的重视

学校领导应切实认识到汉语的重要性,学校的汉语教学应该得到学校领导的指导和高度支持。

1.学校成立汉语办公室。75.9%的志愿者所任学校开设汉语课在4年及4年以上,其中有很多学校很有经验,但是70.4%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没有汉语办公室,68.5%的志愿者所在学校对志愿者的教案不作要求或不检查。成立汉语办公室,或是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汉语教学管理,这样可以规范汉语教学,规范汉语教学结果的评估与成果展示,探讨汉语教学的难点以及对学生的考核,处理与汉语教学相关的一切工作。

2.专业汉语班培养一部分学生,同时开展汉语活动。68.5%的志愿者每周课时在16节及以上,而29.6%的志愿者每周每个班只有一节汉语课,志愿者教的学生很多,但学生的汉语课并不多,学校的活动有时会占用上课的时间,很多学生在下一次上课时又忘掉了已经学过的内容,学习进度很慢,很好的一点是很多学校汉语教学有专业班和普通班的区别,适当增加专业班汉语课的课时,这样可以培养一部分汉语较好的学生。但是海外汉语教学除了课堂教学,还有很多关于汉语文化活动的部分,开展汉语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而61.1%的学校是没有汉语活动的,除了汉语角,汉语图书室,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汉语夏令营,汉语演讲比赛等,使普通汉语课堂的学生充分感受汉语的魅力。

(二)师资和教材的系统化建设。

1.师资建设。64.8%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没有固定的老师,35.2%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固定的中文老师,而且37%的志愿者所在学校只有志愿者老师,志愿者老师除了少数留任,大多数志愿者工作一年就回国,流动的师资影响学生汉语的系统性学习。笔者所在的学校只有志愿者老师,并且没有教材,志愿者决定上课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学生学过什么,然后再决定教些什么,学生水平也参差不齐,很多内容有“重复”的部分,在做好志愿者的交接工作的同时,学校可以考虑聘请一些泰籍的固定的老师,首先这样可以保证学校汉语学习的连续性,其次,有一个语言交流的问题,57.4%的志愿者认为语言障碍、交流不畅成为其教学“头痛”的问题,68.5%的志愿者在课堂上用英语兼泰语教中文,如果有泰籍的汉语老师或长期工作、熟悉泰语的志愿者老师可以就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同时在课堂用语中也可以减少中介语的使用。

2.教材的使用。80%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教材,83.8%的志愿者对教材满意或一般,少数志愿者不满意,但是,现有教材有些生词、语法偏难,不适用所教授的年级,教材实用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进一步改进。

(三)课堂教学管理,多方支持

68.5%的志愿者认为课堂管理耗时长,课堂秩序是“头痛”的大问题,74.1%的志愿者认为课堂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多数志愿者在中小学任教,志愿者应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并在课堂上作相应的对策,在中小学的课堂上,老师应该每节课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说、让学生动,在每节课的内容里设置一些活动或游戏来练习所学过的内容。

2.老师可以根据上课内容在课堂上适当使用多媒体设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校也应该重视和给予支持,引进多媒体或修缮老旧的设备,如果没有多媒体设备,学校可以提供一些纸张,这样老师可以在课前作一些图文并茂、有意思的教具,上课带动学生一起学习。

3.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学校安排相应的泰方老师协助管理,因为仍然有40.8%的志愿者所在学校的课堂上没有泰方老师或老师不帮助管理,泰方老师更了解学生,学生看到课堂上有泰方的老师课堂秩序自然会好很多,这样减少志愿者在课堂上管理秩序的时间,学生就可以多学一些汉语。

泰国普通汉语课堂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教学,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建设,同时也需要泰国教育部、学校及各方的支持来让汉语教学系统化、规范化,志愿者老师也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加强专业素养,提高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做好汉语的教学与汉文化的宣传。

参考文献:

[1]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江傲霜,吴应辉,傅康.泰国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情况调查对志愿者培训工作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1,(5).

[3]吴应辉,郭骄阳.泰国汉语教学志愿者项目调查报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1).

[4]谢美.泰国私立波利波思兰西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