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3 03:4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 高中生 消费习惯 理财观念 合理建议

一、高中生消费特点

在现代社会,理财是一门十分有效的生存技能,通过高中阶段理财经历,可以对金钱有着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认识。高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教育基础,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在平时的消费中也时刻趋向潮流化、时尚化。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消费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学习中需要购买学习用具、辅导资料;生活中有些同学将消费投入到个人爱好上,舒缓身心;有些同学追求品味,购买昂贵的化妆品、奢侈品;有些同学消费在生活交际、互送礼品上;有些同学狂热追星,不惜一掷千金,甚至造成家庭经济负担。以上现象可以发现,高中生的消费主要呈现攀比性、个性化、盲目性的特点。

二、高中生理财特点

与欧美国家从小要求培养子女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自己争取零花钱不同,我国的儿童甚至青少年从小都习惯了向父母索要、大手大脚消费的习惯,既缺乏相应的家庭环境基础,又难以树立自我管理金钱的意识,因此很难从小树立正确、合理的理财观念。目前,我国高中生大多数的私人存款来自父母的零花钱和节日长辈的压岁钱,较少一部分学生假期兼职、经营网店也是出于缓解家庭压力,购买奢侈品的需要,既缺乏理财的意识,也没有树立较为成熟的理财观念。平时消费缺少规划,未能实现量入为出;兼职赚钱也是出于短期的需要,不能全面考虑长远的发展;缺乏正确的理财心态,不切实际、急于求成,容易遭遇诈骗;即使产生理财行为,也是盲目跟风,不慎思考,难以实现良好的效果。

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中生在经济方面缺乏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正确的理财观念,长久以往,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的改善产生负影响。

三、如何引导高中生合理理财

(一)端正理财心态,树立正确价值观

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首先应该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理财不等于赚钱,一些同学受家庭条件所限,不能获得充足的零花钱,那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效消费,适当消费,提高消费质量,减少盲目消费,量入为出、精打细算也是合理理财的重要体现。一些同学家庭较好,有着充足的零花钱可以进行保险、定期储蓄等风险较小、操作简单的投资,应该充分认识到风险和收益并存的道理,忌急于求成,忌患得患失,对于因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利率下降等不确定因素,要有着正确的认识,避免因市场行情的波动影响情绪和正常的学习生活。总而言之,高中阶段是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展塑造阶段,通过宝贵的理财体验,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非常重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学生自身要避免过分看重金钱,既要避免形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错误观念,也不能铺张浪费、挥霍无度,要逐渐形成勤俭节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和谨慎端正、张弛有度的理财思维。

(二)制定理财计划,培养良好理财习惯

在开始理财之前,可以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真实有效的理财计划书。

第一,财务情况的记录。财务情况包括一定期间预算的收入、支出、余额、资产等。一份持续的、有条理的、准确的记录是十分很重要的。高中生可以把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好习惯延续到理财生活中去,如平时记单词时,准备一个随身记录本,随时学随时记,理财生活也可以这样,平时的消费记录、购物发票等,随时记录,每天对清单汇总。这可以对自身的财务状况有着准确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计划。理财计划还可以和学习情况相结合,利用学习进步作为理财消费的激励手段,如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如果达标,可以利用购物消费作为奖励;如果学习成绩下降,则要用抑制消费作为惩戒手段。

第二,制定一个明确的理财目标。如本年银行存款数上升3000元,每月节约零花钱300元,对现有的理财行为做出有效的、实际的改变,推动目标的实现。定期翻看理财计划,将上期与本期的显示结果进行对比,衡量接近目标所取得的进步。

第三,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有效理财的最大对立就是不良的消费习惯,如冲动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高中生在校园生活中,心智没有完全成熟,同学之间相互赠送昂贵礼品、随意攀比;市场上的促销广告、打折手段,高中生头脑发热、缺少判断力,冲动消费等等。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对平时的大额支出认真考虑,分析利弊得失;了解平时的每一笔收入和花销,制定预算,严格执行。

(三)结合课本知识,咨询父母意见

在实际理财中,可以充分运用高中政治生活中学到的理财知识促进书本教材与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可以对教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运用高中数学函数知识计算银行利率,做到学以致用;还有高中政治哲学中时间和认识的关系的体现,有助于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全面理解,同时体现了符合高中素质教育和政治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在遇到问题时,应该积极向父母请教,尊重父母的权威,咨询父母的意见。

(四)合理规划时间,做好时间管理工作

在学生阶段就学会理财思维,是一笔丰富的人生财产。但是高中生应该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高中时期是知识积累的黄金时期,高中生应该做到勿忘初心,坚持把学习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清主次,把理财生活作为生活的辅助品和调剂品。一些同学专注股票投资和网店管理,甚至占用了课堂时间,这样是十分不明智的,充足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世界不相协调,无法实现全面发展。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做好时间管理工作,在保证正常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开展理财。尤其进入高三阶段,学习任务加重,一旦学习生活与理财发生冲突,应该要及时舍取,适当放弃,并做好时间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为宿迁市沭阳如东高级中学高三班)

参考文献

[1] 陆茜.深圳高中生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调查报告[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4).

篇2

珊珊(化名)是品学兼优的女孩,因为一次单元考成绩不理想,被她那望女成凤心切的父母轻轻说了几句,便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从5楼的家里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2岁的少年亮亮(化名)向父母要求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出游,母亲因为他年龄小担心安全问题不同意,懊恼之中的亮亮竟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剁下了自己的4根指头……

正在读初一的兰兰(化名)平时学习很认真,由于一次考试成绩下降后还在玩电脑游戏,父亲严厉地批评她不该浪费时间,但万万没有想到她竟赌气喝下了半瓶农药,选择用死亡来回击父亲。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孩子的行为不能自控,而表现得这么疯狂?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朱晓华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是一群弱势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不健全,非常需要得到家庭的关爱、师长的重视、同学的友谊。“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他们心里也很难过,他们需要的是家长更多的理解和关心,而不是‘考这么差,你叫我怎么出去见人?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等等刺耳的话。”

已影响人才的素质

朱晓华说,他们正处于身心的断乳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人生观,可以独立面对社会,做自己的主人。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变化,对待孩子仍采用包办、干涉、指责的方式,并且认为这是关心、帮助他(她),那么由此带来的往往是孩子的腻烦和反抗。他们会认为这是对他(她)人格和自由的打击,并随之出现焦虑、急躁的心态,产生“情感危机”,从而导致行为的不能自控。

长期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浙江大学副教授徐琴美告诉记者,现在的儿童一个共同的弱点是心灵脆弱,缺乏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生活太顺利,一点小小的打击都可能使他们变得沮丧和绝望。她建议:在教育方式上,不能一味从口头上强调应当如何,关键要让孩子多体会一些“受挫折”的内容,让孩子承担家务和鼓励提供他们学习之余通过劳动挣自己的零花钱和学费等等。“只有人格健康,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孩子才能长得大。”

近些年来,接连不断地发生了多起青少年儿童因心理素质问题而轻生、犯罪、自残等严重事件。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状况突出,已影响到了中国人才的素质。一项对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存在行为问题的有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更多心理问题被忽视

位于老河山脚下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走进第七医院的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就仿佛来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儿童乐园,地上铺满了柔软的绿色地毯,墙壁上则画着花花绿绿的各种卡通图案。朱晓华说这样做能让孩子一进门就感到十分亲切,从到内心真正喜欢待在这里。

“儿童的心理世界是最重要却是经常被忽视的。”朱晓华说,目前社会上对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呈现出一种倒金字塔结构,即对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比较重视,然后是大学生、中学生,最末端是婴幼儿。“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儿童时期的心理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很多父母都抱着‘树小歪不怕,树大自然直,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就好’的心态,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事实上很多心理疾病的隐患就是这样造成的,日后一旦以具体形式爆发出来,破坏力谁也无法估计。到时候父母后悔也来不及。”

徐琴美教授与同事合作,对近年来9134例儿童心理咨询案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在18个心理咨询类型当中,排第一的是精神发育迟滞,占所有案例的25.7%,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即狭义的学习困难)紧随其后占19.6%。“因为这两项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是学习成绩下降,因此最能引起家长的担心。实际上还有其他很多心理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就是因为发病率不高,所以经常被忽视,这就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心理严重成人化

“现在的小孩子,说话是一个比一个精怪,语言成人化,没有一点童趣。”徐琴美表示,目前独生子女的心理严重成人化,儿童生活受到成人价值影响较为突出。徐美琴曾为一些儿童做过咨询,孩子的父母都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孩子得到的礼物都是挥金如土的父母所赐,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形成了特别严重的“拜金”心理,认为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金钱解决。

前段时间,全国少工委等单位委托零点调查公司完成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少儿中独生子女的心理严重成人化,儿童生活受到成人价值观影响较为突出。例如:学生座谈会、演讲比赛等场合充满了成人的套话、空话;面对媒体,回应记者的提问,孩子也像教好了一样,答得有板有眼等等。

“儿童自己的审美眼光被成人的眼光无情地替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朱晓华说,她认为儿童心理成人化是由客观原因和社会原因造成的,儿童本来是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的,但现在因为他们每天交流的都是成年人,没有办法用儿童的语言去交流,潜移默化间,他们就变得成人化了。用大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就会使他们的思维也变得成人化了。

徐琴美认为,要防止儿童心理成人化,首先,家庭和学校要紧密结合,对孩子的成长千万不要拔苗助长,更不要把成人世界的一些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应该让孩子的成长顺其自然。其次,电视、网络等媒体要特别注意自己受众的年龄,为儿童负责,保护儿童的“不知情权”,让孩子充分享受童年的滋味。

心理咨询仍处低水平

篇3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途径

引言

“90后”是“80后”的派生词,指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也泛指1990年以后至2000年之间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这一群体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时代特征。与80后相比,90后已经逐渐代替之成为了备受社会关注和讨论的对象,并被网友们冠上了形形的标签,如“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张扬个性但比较缺乏集体协作能力”,“内心比较孤独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价值观更现实、具有更强烈的平等参与意识”等。归结起来,社会背景、经济背景、家庭教育和互联网等信息环境的飞速发展,这些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都让他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对90 后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从90 后大学生所体现出的普遍性沟通特征着手,根据其特点“因材施教”,寻求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用90后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90后大学生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沟通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之一,现代沟通学认为,沟通是为了满足人生发展的需要,人们借助于共享的语言与肢体语言系统,通过各种交流平台和环境,在大脑意识和思维活动中的知识、观点、感情、愿望、态度、观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传递、交换的社会行为活动过程。 沟通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实践进行不断深入开发的个人潜能,它涉及到大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人际关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重要技能,更是将来进入职场后的必备职业能力。

90后大学生出生的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城市,对于在家长悉心呵护下长大的“90后”来说,他们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声音出生,在成长过程中,电话和电脑的普及更是使他们成为了“网络一代”,信息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他们与外界的距离,极大的拓展了年轻人的视野,这种成长环境中成长的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极强;而在农村,随着进城打工的掀起,部分学生很小就成为留守儿童,在父母亲情的缺失下长大,这使得他们情感较脆弱而且敏感。因此,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往往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等特点,这些情况容易导致迫切的交往需要与社交恐惧、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不足等多方面的矛盾。总的来说,90后大学生人际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孤独的一代”——90后的“宅化”生活

90后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大多集父母及爷爷奶奶等多个老人的宠爱于一身,长辈们在家庭中的无原则的退让与溺爱,让很多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优势”,加之从小的生活环境和交往群体较为单一,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人际沟通的实践环境,因此,他们在沟通中表现出对人或事情的认识比较简单、情绪化、缺少主见甚至厌烦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意识的特点;以致于当他们跨进大学校门,第一次过集体生活时,碰到一点儿小的问题就可能过于激动,有的学生凡事憋在心里,不愿与人沟通,有的学生渴望被认可和结交更多的朋友,但又过于敏感和脆弱,遇到不顺心的事还可能自暴自弃;他们大多习惯以我为中心,在现实中遇到困难后他们往往选择的不是直面问题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而是“宅在宿舍”或者“宅在家”里,并乐于自嘲为“宅男”和“宅女”,执着的选择并依赖网络空间中的社区圈子,缺乏与周围人以及长辈的必要交流和沟通。这种“唯我意识”和“逃避现实”的“宅” 化的现状,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正常发展。

同时,受到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影响,虽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90后大学生也大多都有参加多种多样兴趣辅导的经历而具有一技之长,但依然没有彻底转变对成绩尤其是对高考的过分重视,教师和家长依然重视他们的学习成绩,这使得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宅在家中进行课本学习,有些学生虽然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由于学习的同时忽略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因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复杂化而导致的疏离与孤独,使得他们产生新环境的适应障碍。据《2012年度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年度报告--本专科》中关于对“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这一观点的看法的调研中显示,尽管认为自己与同学相处的比较和睦的占多数,仍有6.3%的同学明确认为自己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同时有31.3%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认同和比较认同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同时,就不同院校间的差异而言,高职高专、独立学院的学生明确认为“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的学生比例高于学生总体平均值(6.3%),而一般本科院校、211院校和985院校中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的学生比例相对较小。详见表1.

表1: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与同学关系分布比例(%)

(此表引自《2012年度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年度报告--本专科》)

2、“网络的一代”——90后的“虚化”生活

信息化时代,网络为90后提供了思考、交流、梦想和创造的广阔空间,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改变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方式,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经济型和便捷性也给90后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90后是成长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互联网终端突飞猛进发展的年代,同时,互联网中海量和免费获得的信息资源,以及QQ、博客、飞信、人人、微博、贴吧、BBS等各种各样的网上社交圈子使90后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自然的延伸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我国网民年龄构成中“20-29岁”的群体遥遥领先,详见图1。

图1 (2012年12月和2013年6月)我国网民年龄结构图

图表引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成长在网络时代的“90 后”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比“80 后”、“70 后”的大学生强,信息获得的更多、更快、也更庞大;海量的信息使得“90 后”大学生将网络生活视为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网络信息能够具有独到的见解,自由的思想,不拘于传统,敢于挑战规则,有勇气违背父辈不合理的意愿,对于学校的规章和言论也敢提出质疑。现实生活中大部分90后离不开网络,依赖网络获得资讯,依赖网络成为各个社交圈子的的活跃分子,通过网络世界中的互动,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跨空间沟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显示,“20-29岁”的年龄段中注册并活跃在社交网站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用户,见图2。有的大学生沉醉于那种虚假的满足,人格和交往模式也被那种虚拟环境模式化了……他们懂得各种网络有效沟通交流的方法,却经常在现实中逃避复杂的人际沟通。

图2 2012年我国社交网站用户年龄结构图

图表引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

3、“叛逆的一代”——90后的“娱乐”生活

受生长环境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呈现出“非主流”文化,他们缺乏人们所期望的勤俭、谦虚和理性,因此,他们会给人一种难以建立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感的印象,这就是其中一种被外界解读为沟通障碍中的“叛逆”的一种形态。

同时,占据90后大学生课余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时间也是被解读为“叛逆”的另外一种形态。在对电脑和网络的使用态度问题上,《北京青年报》和美国有线电视广播公司,就中美大学生上网问题做过对比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中国大学生在较大程度上把电脑网络当作一种娱乐工具来玩,而多数美国大学生主要是将电脑网络当作一件学习的工具来使用;中国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网购、玩游戏、聊天和其他娱乐,较少人有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习惯;而美国大学生虽然有时也玩游戏,但他们利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以及做研究性的学习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相比美国人将电脑和网络视为工具,我国90后大学生则将电脑和网络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言,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网购成瘾”、“网游成瘾”和“网聊成瘾”也成了影响现实生活中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

4、“自由的一代”——90后的“文化”生活

在传统的社会教育模式下,文化知识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其传播的途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效率很低,信息量也及其有限;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长辈和老师是学生心中的文化权威,师长的权威是绝对不容质疑的,因此,学生在接受文化与科学知识传播的时候大多也是人云亦云、被动灌输、缺乏批判性精神和个性化见解。而90后在成长过程中,其接受文化知识传播的途径已经是多渠道、立体化的传播方式了,他们充分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化的文化成果和来自国外的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伦理和生活方式等观念上的直接冲击,他们已经从传统的“直线型”学习成长模式中跨越到现代的“网络型”的学习成长模式中,他们除了在师长那里的文化知识习得外,还将自己置身于互联网、有线电视、形形的报刊杂志和广告等媒体传播中,尤其是在他们跨进大学的近几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和无线及3G网络的广泛覆盖,更使他们随时随地可以获得各个领域的新闻和资讯,这种立体化、便捷化、个性化的文化传播和影响的方式,使90后对文化价值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他们也更愿意摆脱传统文化权威的束缚,寻找自己的话语体系、设置自己的话语权,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张扬独特的个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环境、影响甚至重塑他人的倾向。

当然,“自由”的影响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作为成长中的90后大学生他们更具活力、具有更多元的知识和信息和理念,但与此同时,他们在立体化的自信海洋自由遨游的时候也容易出现迷失方向,容易在人际沟通中出现疏离长辈与老师、在与他人沟通中存在更多的价值冲突等问题。

二、提升90后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

1、重视道德意志品格教育,打造90后大学生良好的沟通心态

成功的沟通者应具有良好的沟通心态。正直的人品、较高的人格操守和思维能力是提高沟通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戴尔·卡耐基说过“人格操守是事业上最忠实的资本,多数青年对这一点缺乏认识。过分注重技巧、权谋和诡计,却忽视对正直的品格培养。”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在谈到对美国大学本科生的道德品格教育时提到:“道德意志”——根据自己信奉的道德原则行事的意愿——可以通过几种紧密联系的方法来培养。第一种方法是教会学生换位思考——即站在他人的角度,真正体会其需要、情感和疾苦。换位思考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借用克林顿总统的话来说,就是“体会他人之疾苦”。第二种方法是保证自己的行为不引起身边重要人物的反对。父母便是“身边最重要人物”的典型例子。同学也可以算作重要人物,但强调这点,也可能出现学生合伙调皮捣蛋的情况。第三种方法是避免与自己的行为准则(希望成为怎样的人的人的内心感受)相冲突。例如,当一位衣着体面的绅士在高档餐厅意外遗失了十美元后,就有用餐者会追上并将钱归还给他。或许周围的人没有发现这钱是那位绅士遗失的,绅士也可能不在乎这点小钱,但这位就餐者已经养成了一种道德意志:如果把别人的钱揽入怀中,或者哪怕没有物归原主,都会让他心里不舒服,比自己丢钱还要不舒服。

针对90后大学生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单纯的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的教给他们如何讲话、如何倾听等沟通技巧显然是不足以提升有效的他们沟通的能力和水平的,参照哈佛前校长提出的育人的理念,高校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形成换位思考意识、公平感,克服自私的倾向,形成做事讲道德的原始动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在这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中除了在通识教育中加大道德培养课程的比例外,还在常规的道德课程里,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懂得讲究道德的原因;还通过了解其他群体的文化,让学生可以超越一己和亲朋好友的利益圈……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互相促进,帮助学生更具道德感,也奠定学生其他各方面包括沟通能力发展和提升的重要基石。

2、重视沟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90后大学生积极的沟通行为

毋庸置疑,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具有任何先进工具都无法替代的效果。只有让90后大学生不论面对何种类型的沟通对象,是独自、对话亦或是当众演讲都能收放自如,灵活有效地进行沟通,才能称得上是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沟通能力。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沟通能力的教育培养,提高沟通教育的地位,加强沟通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对90后大学生积极正向的引导。

资料显示,高校在探索培养大学生沟通教育为目的的课程建设中已经做了大量的创新和尝试,但通过资料查阅和文献检索发现,从整体上看,多数高校在选修课程中开设了“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职场沟通”、“沟通礼仪”等课程,但是“为用而教” 的传统教学思路和方法,忽略或轻视了对沟通“内涵、功能和原理”的强调;虽然课程因为实用性较强而受学生欢迎,但普遍存在受益面很小等问题;同时由于职场对大学毕业生的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很多高校开设沟通相关课程均是从就业的角度进行方法和技巧的训练,还远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教育理念和普适性的教学方法。

对比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本科教育,他们推行近百年通识教育,始终把对学生母语沟通能力的培养视作重要的核心课程来对待,并视为学生习得其他能力的重要基础。据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中介绍,他们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开设“英语写作(母语写作)”、“美国历史”、“经典阅读”和“沟通”等基础必修课;斯坦福大学实施的是“分类必修型”课程模式,由写作要求(The Freshman Writing Requirement)语言要求(The Language Requirement)和均匀要求(The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三部分组成。其中,“写作要求”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含专业论文写作、科学论文写作、英文写作等必修课。“语言要求”是在母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提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都重视将培养“表达能力”视作本科学生教育的核心目标,他们认为:“所有的本科生都需要提高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精确而优美的书面表达能力,其次是清晰而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人们很难找到其他哪门大学课程能像口头和书面表达课程那样,让如此多本科生终身受益。”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母语沟通教育课程都是基础必修课,对沟通的基本原理与技能均有教学安排,教学方法也新颖多变。例如,美国大学沟通教学的公共演讲课,课堂上教师会教授学生许多公共演讲的基础知识。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还要立即付诸实践。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全班做至少4次不同类型的演讲,教师或同学当场评分。演讲的分数是他们期末成绩70%。一学期结束,许多学生就消除了面对公众的羞怯感,克服了公共发言的紧张感,在组织发言、沟通交流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国外高校关于沟通教育的理念、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课堂教学经验等均可为我们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提供依据,对系统的培养90后大学生积极主动的沟通行为具有现实的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3、开展课堂内外丰富的实践活动,养成90后大学生良好的沟通习惯

在中国的“独木桥式”的高考面前,很多学生在高考以前基本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90后们除了校内的课程学习之外,大多开始了多元化的知识技能学习,但是课外时间总体上还是集中花费在“跟风式”的特长学习班中,其中很少是个人兴趣驱使的深入研习,这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具体的沟通实践中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美国人不太喜欢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方式,他们基本上认同美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教育思想。杜威认为:儿童的天性本是好学,幼童与父母生活中总是有问不完的为什么。而教育的最大毛病在于,不顾儿童的天性、经验如何、需求什么,把成年人认为好的知识经验,提炼成精华。硬灌输给孩子。这样做好像把孩子不成熟的时期缩短,加速成长,但杜威不认为这是真正的基础教育,只是揠苗助长。这种跳过孩子自身经验的来的认知,如果社会不发展,还能勉强应对,但是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世界,生搬硬套昔日成功的经验未必都能成功。而自身体会的来的经验,更有益于应用自如,并可创新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大多是“严进宽出”,而国外的大学教育是“宽进严出”,在沟通能力培养上,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比如:

第一,美国的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在沟通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其中所指的独立思考并不等于“闭门造车”,比如他们在课堂上十分重视充分的交流、讨论,时刻都会营造出一个活跃的沟通氛围、他们认为只有在有效的沟通甚至是争论后才有更高层次的思考,才会激发出学生的深层次潜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课题组公布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以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作参照,报告认为,清华在师生互动指标上与美国大学生有明显差异,虽然清华学生课下很努力,但课堂上主动互动沟通的很少,清华学生自己报告从未在课堂上发言或参与讨论着为33.6%,而美国大学生仅为5%,近60%的美国大学生自我报告“经常”,甚至“非常经常”提问或参与讨论,而这个比例在清华仅占12.3%,这种差异在高年级表现的更为突出。 这种现象在除了清华这样国内一流高校之外的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与很多大学教师感同身受的“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举手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的现状比起来,我们确实应该在课堂的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而不仅仅是开上几门所谓的“有效沟通”的技能型课程。

第二,美国的高校和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提升与不同人群的沟通技巧。他们大都鼓励学生打工挣钱或者做义工服务他人和社会,无论家庭的贫穷与富有,美国大学生自己工作赚学费和零花钱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大学生兼职工作或暑假参加工作被大多数人几乎毫无置疑的认可和接受,这种实践教育让学生增强独立能力的同时懂得金钱不会从天而降,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接触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触不同的环境和人群,在现实社会中去提升在不同环境中与不同人群的沟通能力,以便达成个人目标并思考自己的人生;想起目前国内大学中“大多视打工为经济贫困生的标签、义工和实习是完成学校要求”的现状,不禁要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