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调查报告评语范文
时间:2023-03-30 07:5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教育调查报告评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生毕业调查报告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毕业调查报告的写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所具基本技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教学质量和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的全面检查,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1、毕业调查报告的选题原则
选题必须符合相关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
选题应结合教学、科研及本专业适应的社会工作,鼓励和提倡学生提出本单位工作有关的课题以及联系当前实际的课题。
2、 毕业调查报告字数及份数
(1)毕业调查报告字数要求不低于4000字。
(2)定稿调查报告一式二份。
3、 流程
确定调查内容 撰写大纲 定稿、提交毕业调查报告
4、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选定课题。选题一旦经指导教师认定后,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换。
5、排版装订要求
(1)统一采用A4幅面、左面竖装;
(2)材料的装订顺序:调查报告封面(统一格式)、成绩评定表(统一格式)、目录、调查报告正文; (3)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小4号宋体、用第×页和随后的括号内注明共×页的格式,处于页面下方、居中(从正文开始编)
(4)、正文文本:宋体小4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的要求排版。
(5)、论文标题:3号黑体。
(6)、作者:标题下隔一行,居中,采用小4号仿宋体。
(7)、正文内标题:一级标题采用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小3号黑体并居中排列;二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2、3、……)标引、4号黑体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字对齐排列;三级标题采用加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引、与正文相同字体和对齐方式排列;一级标题与上一段落之间隔一行。
三、评分办法及标准
1、评分办法
(1)经指导教师指导并同意定稿的调查报告,学生按排版装订要求一式二份交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按毕业调查报告评分标准给出评语,评定成绩。
2、评分标准
评分采取等级制,即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具体标准为:
优:
(1)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材料与观点统一。
(2)选题具有积极意义,有明确的调查对象,密切联系实际,调查分析方法正确,内容充实,材料可靠。
(3)紧扣主题,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逻辑严谨。
(4)文笔流畅,文理通顺,标点准确。
(5) 结论正确,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良:
(1)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材料与观点一致。
(2)选题具有积极意义,有明确的调查对象,能较好地联系实际,调查分析方法正确,内容较充实,材料
较可靠。
(3)中心明确,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4)语句通顺,标点准确。
(5) 结论正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中:
(1)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材料与观点基本一致。
(2)选题较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有较明确的调查对象,能较好地联系实际,调查分析方法基本正确,内容
基本充实,材料基本可靠。
(3)中心较明确,层次较清楚,逻辑性较强。
(4)语句通顺,标点准确。
(5) 结论较正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及格:
(1)尚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材料与观点基本一致。
(2)选题具有一定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调查对象,能联系实际,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
查分析方法基本正确。
(3)中心基本明确,层次基本清楚,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4)语句基本通顺。
( 5 ) 结论基本正确,基本具备一定实用价值。
不及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为不及格:
(1)无完整的调查过程,不能得出结论或结论不正确。
(2)无明确的调查对象,调查分析方法错误。
篇2
1.作文主题的形成
探究性主题作文教学模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热点中去酝酿作文的主题。在酝酿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回忆并罗列自己近来的所见所闻,讲出自己的兴趣热点,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对这些兴趣热点和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学生自己的探究性主题作文的主题。
2.确定实施计划
形成了作文主题,实际只是只是生成了引发学生思考的第一个“由头”,或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这里的“主题”并不是作文的具体题目,它只是规定了一个协作的基本框架,字立意选材、写作方法和表达等方面都还很不具体,需要学生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去了解事物、引发联想、摄取作文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作文主题进行细化或归类,并把具有相同兴趣的学生组成3—4人或5-6人的学习小组,在教师知道下各个学习小组制定开展探究活动的计划。要求学生在计划中列出学习时间表,确定分头收集资料和调查的内容范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各个小组对制定的计划作一次交流,使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以便于各小组对计划作进一步的完善。
3.指导探究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探究活动,小组成员完成分工的探究任务,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体验,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并利用记录、回忆随笔、拍照、网上查阅资料、访问实录、问卷调查等形式,形成作文所需要的资料和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具体的方法指导。譬如,针对作文的内容和要求,具体教与学生:问卷调查、访问、观察和资料收集等方法,如何做调查记录,如何将调查所得出的信息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如何证明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的正确性等。教师还要参与和掌握学生的探究过程,以便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碰到的问题或困难做即时的个别指导。但教师不要越俎代苞,应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在探究活动中去探索,去发现。
4.指导习作
在学生对作文主题进行了充分的探究活动之后,教师组织各小组成员汇集探究活动中获得的体会、资料,进行小组的讨论、、修改、补充,共同归纳采用好材料。并让组员各自将自己的挂查调查、体验感受以书面形式汇总成一段文字,进行交流。如《╳╳河的现状和治理》一组中写到:我和同学来到了河的沿岸,看到的是一幕幕不堪入目的景象:河水发黄浑浊,河面上漂浮着来路不明的各种脏物,不时地有粗大的排水管向河内倾吐着“五彩缤纷”的脏水等等。这一切使我思绪万千。母亲河怎能这样呢?我要尽我之力,从点滴小事坐起,为母亲河变清尽我微薄之力……由此,各小组成员根据作文主题,在资料共享的基础上,个人拟定作文的具体题目,选择内容和视角进行习作。
5.评价习作
篇3
1 转变观念
学校要转变观念,学校要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重视思想品德课,进而转变老师、学生的思想观念,使思想品德课不再被视为“副科”,而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个人情操、促进他们健康发展的必修课。
2 让学生自主探究,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人们对某一事物有浓厚兴趣的时候,他就能想着它、念着它、探求它,天长日久,必然会积累起与这方面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熟能生巧,掌握它的规律,因而也就能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例如在学“总体小康”时,指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并出示我国有关地区间、人群间、不同建设方面的数据。让学生总结出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得、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调查、处理和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制作成PowerPoint等都是由学生自己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相互切磋、合作,共同完成的。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成为了学习真正的主体。
3 结合实事政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思想教育是品德课的灵魂,也是品德课的焦点。思想品德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依法治国》时,以2013年5月实施《精神卫生法》为例,让学生明白,体现了有法可依,在学环境资源基本国策时,谈到《坎昆会议》,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把握时代脉搏,在谈到责任时,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最美妈妈”等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理解责任的内涵。把品德课的知识和关心国家大事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4 注重教学引入,调动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也就起到了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氛的效果。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开头,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用趣例引题,导入新课,就会清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拨动其思维之弦,为新课的讲解定下基调。例如讲诚信时,以《增子杀猪》为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处在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融洽和谐的氛围,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心理相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真诚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同教师产生对立情绪,这时绝不可火上浇油,在全班同学面前指责、批评,甚至挖苦讽刺他,而应出于崇高的师德作出让步,缓和师生关系,对个别同学的对立情绪暂且作冷处理,待这个同学冷静下来再个别交换意见。学生因感激你而喜欢你所任的科目,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授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那么要想让他们对这位老师讲授的课感兴趣是很困难的。
6 作业评语要跟上,激发学习兴趣
篇4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受益一生。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方合力,才能达成,作为政治政治教师,我们要抓住课堂学习的主渠道,以文本为切入口,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训练到实处。
[典型案例] 好习惯受用一生
《好习惯受用一生》是苏人版八年级政治思想品德第一课,在上第一课时,笔者用小品的形式形象夸张地再现了班级及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的动作和行为,接着让学生分析其利弊,然后出示表格找出同学特别是自己近期要培养的好习惯或要克服的坏习惯并制订计划,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项展开调查,简单地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我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调查报告,进行评点。然后进入新课:《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教师用课件展示表格:《我的小账册》,回顾一月来零用钱的使用情况,侧重回忆主要有哪些来源?又是如何支出的?填入相应的表格内。让学生懂得生活不易,父母辛苦,要节约、要劳动;接着让学生上台交流双休日期间完成劳动作业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展示自己在家务劳动中的“绝活”;最后结合华罗庚提出的“运筹学”,通过比较,选出在时间上安排比较合理的劳动记录表,并让学生说明理由。
第三课时,重点讲《培养好习惯》(1)演示小品“痛苦的挣扎”(2)说说自已的好习惯有哪些,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益处?(3)落实行动:“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叶圣陶语) 播放flas:铁杵磨成针和乐羊子求学。探究:你打算如何完善自已?我最想改变的坏习惯是( ),它对我最大的影响是( )我准备这样改掉它( )。
[实践探寻]
一、发挥导向作用,理论联系实际
苏人版思想品德涉及到习惯教育的篇目还有许多,有讲礼仪的、有讲学习的等,作为初中政治老师,不要拘泥于教材中的知识,更要落实到行动,学以致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在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终身学习”是未来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只有具备正确的学习观,学生才有可能不把学习当成一项任务,而把它作为伴随自己一生的追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内容直接与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相关,教学目标本身便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会学习的习惯,在课程中,学生学会学习习惯的培养贯穿始终。
如:上完《 好习惯受用一生》后,笔者没有限定这一课的知识点上,而是借助这次机会训练学生多方面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养成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给学生说的机会,让他们敢于在小组里讨论,在班上交流汇报,甚至展开辩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见解;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与自己的思路有何异同,领会他人发言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教师要创设符合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质疑的心理需要,在学中问、问中学,于无疑处生疑,于有疑处解疑,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习惯,既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又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二、创设活动情境,训练良好习惯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通过故事设境,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充分地集中和调动起来;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发挥其声像的优点,再现学生生活中的某些意境,从而在意境中训练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让所学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际操作表演中得到练习;可以仿照课文插图训练学生的言行;可以与家庭教育相联系,让学生在实境中真正地做起来、做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好习惯的养成。
篇5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数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时,应该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应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在过程性评价中,提倡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它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评价方式,是学生按照既定的目标,自主地将成长过程中有价值的“材料、作品”搜集起来,通过分析,反思及他人的客观评价,认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以鼓励自己不断进步。如,学生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收集的有关数学资料、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调查报告或数学小论文等。
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实际上强调的是对数学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仅仅只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而必须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来解决相关数学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把“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因此,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应当注意评价学生能否从日常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等。教学中可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采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词语提问,如“解释、说明、联系、区别、对比、分析、推断、解决、发现、概括”等;可使用渐近式问题,使前面的信息作为后面解决问题的依据,通过后面的问题解决也可检验前面问题是否正确。
三、关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评价中,没有单一、固定的方法,课程的功能改变了,评价的功能也必须随着改变。
传统课堂教学中,评价是教师的事,教师充当一名裁判员,学生被动地等待教师的定论,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解题是否正确、课堂作业是否认真等,这样的评价方式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意识。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评价,而应主动地参与评价,评价的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原有评价方式进行完善,并综合运用课堂观察、实践操作、成长记录、开放性任务等多样化评价方法。
四、把握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
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新型评价体系是课程标准极力倡导的重要理念。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打破单一量化、笔纸考试的呈现方式,建立以评分式、评语式、成长记录式、学生自我评价式、同伴互评式等多纬度的评价结果呈现方式,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评价结果的呈现:第一学段评价结果应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第二学段评价结果应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可采用评分或等级的方式。定性可采用鼓励性的评语描述,补充评分或等级的不足,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今后的努力方向等。
总之,新课程中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是一个高度开放、不断发展的课题,这一课题将引领广大教师去求解与探索。
篇6
做为课改核心校,我们始终根据上级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提出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抓实三项重点工作”的精神,树立一个观念,围绕一个中心,落实三项突破性课改工作,扎实地推进课改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树立一个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通识培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上级有关文件,聆听专家讲座,开展了人才观、价值观、教育观等主题讨论活动,学校领导带头学习新课程理念,从自身教育理念转变开始,每一次的新课程培训、教研活动、公开教学、社会宣传等。学校领导都认真组织、参与,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通过理念学习与研讨,促进教师新旧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使每一位教师的认识在学习中提高,观念在讨论中更新,行为在交流中转变,从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围绕一个中心——课堂教学
我校课堂教学十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上多下工夫,对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调控、激励、点拨。从而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倡诱导、引导、指导、疏导;导目标、导疑点、导方法;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导”上,把“导”的重点放在“质疑”上,把“质疑”的重点放在“方法”上。最终把重点放在“学会学习”和“培养能力”上。我们的口号是:教师的精彩,唤起课堂的精彩,从而造就学生的精彩。至使我校教学成绩,课改工作始终走在我区教育前站的行列。
三、落实三项突破性工作
1、校本课程开发
我校的校本课程是书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分层推进、分级培训、精品带动”的方式,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力显成效。
1、分层推进——即围绕学生年龄特征。认识规律,本着学校师资的实际出发,把全校学生分为两组。1——3年级为硬笔书法组。4——6年级为毛笔书法组,分别进行培训教学(个别学生可因材调组)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能,高效低耗地扎实推进
2、分级培训——也叫两级培训。一级是对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对班主任教师的培训,两周一次(单),时间为周二下午4:00——5:00一小时,并邀请对书法有较深造诣的老校长孙树仁到校为全体师生集中讲学,使之迅速转变思想,进入角色。二级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培训,通过教师自学和培训,使每位教师掌握书法知识及技能、技巧,了解书法,利用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一节课)行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辅导、讲座。使之浓厚学习书法氛围,练就书法硬功。
3、精品带动——书法要有精湛的功底,一笔一画都蕴含功力,来不得半点虚假,学生练起来困难受挫面很大,为了鼓舞学生士气,提高兴趣,培养毅力和耐力,要求每位教师切忌浮躁,消除急切情绪,要善于发现具有潜能的学生,功底好的学生,力帮不怠使之出精品,并大力宣扬、鼓励,让学生看到期望,带动全员刻苦练笔,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活动拉动——即以各种活动的开展来拉动特色的形成,做到4个结合:㈠与学校橱窗板报相结合,大力宣传书法知识,展示师生书法作品。㈡与教学相结合,指导教师可利用练笔,让学生抄写生字词,古诗等,即练了字也温习、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㈢与竞赛评比相结合起来。学校将每学期举行两次师生书法竞赛活动(两级:班级预选;校级评比),学期末将进行评估总结,评选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大力表彰。㈣与育人相结合。书法训练不仅可以拉动教学工作,还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耐挫力”“毅力”“性格”等培养,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我们坚持始终,每年区教育局举办的书法赛,我校参赛学生均获奖。
2、对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课题的产生
按学校确定的研究课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我们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征集研究课题工作,课题不分大小,对征集上来的课题以班为单位让学生讨论,从生活实际中入手,如:我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我在父母呵护下健康成长”、“今非昔比话校园”的交流报告活动和“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安全隐患存在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学校垃圾处理问题、节约用水问题,学生零花钱的问题等小调查报告。再如:我们在调查学生花零花钱的问题时,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调查几名学生?跟踪多长时间?每天每人花多少钱?如果这样下去估算,全校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一年花多少钱?零花钱的数字之大,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让学生谈自己对零花钱的认识,零花钱问题了不起,并提出如何合理使用零花钱,提升学生思想品味。对学生提出的课题,我们尊重学生的广泛爱好和个性特长,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开展。
(2)选题和成立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短期和便于操作,离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课题,由浅入深进行研究、探索,体验探究过程。我们把学生按年级分成大组,以班为单位分成小组,本村的左邻右舍的学生分在一起,相近或相同课题的同学分在一起。3——5人组成一组,小组内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分工与指导教师相配合,指导教师负责。如①时间安排②道路交通安全③提前联系等。
(3)制定研究方案
研究课题确定后,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学生阅读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制定出研究方案,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是:课题名称——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具体的实施步骤——研究的结果等,以上内容完成之后,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研究报告交流,报告交流会由学校统一组织。
上学期,我校分别搞了学生行为规范、交通安全报告会、垃圾处理问题、节约用水、四次报告会、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1200余篇收到了良好地教育效果。
3、学生发展性评价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不在仅仅是对学生简单的甄别与选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我们在学生发展性评价前,首先我们从对学生诚信教育入手,我们搞了诚信伴我行——“诚信卡”的活动。这对学生严格自律,规范、完善自己行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每学期开学初搞一次,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向学校承诺,二是向家庭承诺,三是向社会承诺。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能够做到的承诺一下,也就是为自己树立了本学期的目标,从而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对本学期内学生发展性评价起着促进的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评价内容:
我校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结合学生实际,依据《小学生素质发展手册》,综合评价包括七个方面内容: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兴趣爱好、特长发展情况。
(二)、评价方法:学生自己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评价五种形式。
(三)、具体操作如下:
1、自主、合作、交流、评价
本学期,我校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学生的评价方法,以学生的自主评价为主,教师、家长评价为辅,学生的自主评价以“星级学生评比”、班级的“四旗”评比为平台,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次细化了学生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星级学生评比设为“十星”即“勤学星、纪律星、语言表达星、环保星、文明星、进步星、创造星、劳动星、仪表星、文体星”。“十星”基本涵盖了学生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各星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不同,分别作了不同的要求,体现了“分层育人”的指导思想。(具体评价方案见单行材料)标准的制定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只要学生肯努力,均能获得不同的星。从而激励了学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评价方法由原来的重教师评价,轻学生及家长的评价,该唯一学生的自主评价为主,家长、教师积极参与的评价方式,更客观,更民主。具体方法是,每日学生自己对照“十星”的要求,给自己一个评价,达到某星的要求即可获得一颗相应的星;周末由学生小组对本组学生获星情况进行评定确认,认为谋生确实达到了某颗星的标准要求,该生即可获一颗红星;月末,班主任教师对本班学生的小组评价进行再评价确认,学生可用十颗红星换取一颗金星,凡获得2颗以上金星的学生,在本班内给予鼓励表扬。学期末,学校将对获十颗以上金星的学生进行表彰,并授予“学校之星”称号。在一学期内犯有严重错误,在校内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学期末将取消“学校之星”的评比资格。同时,每周由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以信息反馈卡的形式反馈学生在家的情况。此情况将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在学生自主评价的基础上,我校还设立了红领巾监督机制,即“红领巾监督岗”,每日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并及时记录,每周公开一次检查结果,每月进行一次班级评比。监督员如发现某位同学违规违纪或有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劝阻或提出批评,对不听劝告、批评的学生,监督员用信息反馈卡的形式把学生违规、违纪情况汇报给其班主任,班主任将在月末的评价中取消该生相应的星。同时,监督员每日对各班整体情况,包括纪律、卫生、课间操、文明礼貌等方面进行评价,以量化打分的形式表现出来,每周在评比台上公布一次,月末进行汇总,结果展示在学校“多红旗擂台”上。同时,优生班级获得相应的流动红旗。期末组织评比,获旗多的班级即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以次激励各班严格要求,积极进取,团结向上。
2、快乐成长记录袋评价
树立正确的评价与考试观念,突出评价的发展,结合:成长档案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对我校上学期制定的“学生学科评价表”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学校还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其中收集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评价,学生竞赛成绩、获奖情况、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将日常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期末成绩中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一来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做到教评相长。
3、学生、教师、家长相结合评价
我校借鉴德育工作三结合网络的建立,对学生的评价也采取了“三结合”,这样的评价,充分照应了学生成长的经历和生活的空间,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通过如实记录和填写“成长记录卡、家长联系卡、综合评价卡”等系列软件资料,并定期沟通交流,进行梳理归纳,形成有影响力、感召力和推动力的评价。评语大多用拨动学生心弦的评语形式呈现,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篇7
一、指导性评价
新课标指出作文评改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努力方向的要求。所以指导性评价应具有针对性和诱发性,学生看了评语后,头脑中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或引起深思:我怎么没想到这样写会更好呢?或引起顿悟:生活中处处皆文章,只是我们缺少发现、感悟和思索……记得本册第三次习作训练“写调查报告”,一个孩子在文章最后写道:“让我们携起手来,不要再污染空气,也不要再污染水源,我们要保护环境,让生活更加美好!”这一段建议写得很有号召力,但仍然不够具体。于是我批道:“真是有责任感的小公民,心动赶快行动,那你觉得,具体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让那天更蓝水更清呢?”这则评语既委婉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又激发了他再创造写作的动机和兴趣。再如,一个小女孩在《母爱》中写道:“我手上的血不停地流着,不经意间抬头看见妈妈一脸的焦急和担心。到了医院,医生为我包扎后,妈妈的心这才放下。人世间最伟大的还是母爱。”母爱这个主题能勾起孩子们太多的回忆和感受,但真要写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并非易事。就像这段话,本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乍一看,还挺感人,仔细品味便不难发现,描写不够细腻,抒情不够真切。所以我写道:“伤在你身上,痛在娘心上呀,你可读懂她心疼的表情、温暖的话语、的动作?写一写吧,你会发现其实母爱很平凡,平凡中透着伟大!”言有尽而意无穷,不仅指出了该指的问题,还拓宽了她的思路,触动了她的内心。
二情感评价
作文要求真情实感,而评语绝不能冷漠无情。作文是学生的心声,而评语是老师的贴心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对“文”的评语,教师要以情去感染人,要以己心去发现他心。改作文,如与学生促膝谈心,写评语则要用亲切,商量的口吻交谈,情感形绪于笔端。如缕缕春风,点点春雨,渗进学生的心田。如最近才写的习作《委屈》,班上一向沉默文静的女孩子被同学误解,心中十分难受特别气愤,难消心头怨恨。我开解她:“丫头,我亲爱的妹妹,记得老师在班里说过吗,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怎能让怨恨这乌云遮住了你美丽的眼睛呢?既然他已真诚地向你道歉,那就原谅他吧!看因为你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发她正确地认识生活冲突,及实地拨正了该生的思想认识偏向。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我们首先应该肯定和表扬,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不足。激励有利于学生克服写作文的畏难情绪,增强写作信心.特别对中差生更应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要给予激励。班里有几个小孩,一开始特别讨厌写作文,每次看到他们那痛苦的表情和一窍难通的习作都是既生气又难过,但我总是变着法鼓励他们,“丫头,你的字越写越漂亮了,就像刚受了表扬,还带着羞涩的笑!”“臭小子,真小气,一肚子的好主意也舍不得告诉我们!”,“好聪明的小姑娘,错别字都被你偷偷地藏哪儿了?”“小子,没想到你这么正直,是条好汉!”“小伙子,别泄气,可别忘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那清华、北大的门开着,少了你多遗憾呀!”……没想到几次下来,作文竟然也能读懂了,可喜的是,他们再也不怕作文了。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师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枯燥乏味,僵硬 刻板的评语,学生也不乐意看,就起不到导向的作用.一句含义深刻的幽默评语,不仅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易于接受,成为师生关系一贴粘合剂,达到笑过之后回味无穷"的效果。我们班出了名的调皮大王在作文中写道:“星期天我在家闲着没事就捣鼓自己的脑袋,先画一个大花脸,再把长头毛短头毛生拉硬拽扎起来……”我忍俊不禁,批道:“看来满大街的理发店都该换成理毛店啦!”还有一个孩子写道:“走在泥泞的路上,我连摔了几个跟头,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简直让人哭笑不得,我问道:“敢问路上可长刺了,可怜把你摔成这般模样!真叫人心疼。”这两则评语都尽力追寻着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效果,以求怡情吧!
篇8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核心就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文学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特点决定了英国文学课不仅是我们学习英语语言,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英国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这门课完全可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最佳平台。
一、英国文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近几年文学课研究调查报告中不难发现“超过60%的教师仍然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程爱民等),教师“满堂灌”,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复杂、深入和富有想象力的思考,而文学作品中固有的智慧、感情、想象力以及审美意识,都在这刻板、僵化的模式教学中渐渐丧失,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甚至对文学课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人文素质的提高了。近几年来国内文学课教学研究一直围绕着“如何教”这一主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用丰富生动的音、画、影、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王守仁)但由于文学课内容庞杂而课时安排有限,课上过多安本文由收集整理排讨论对已习惯于听课、记笔记的中国学生来说收效不大。再有,学生面对于功能强大的网络技术及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往往无所适从,不知哪些可用、哪些不可。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后来通过维果斯基、乔纳生等人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模式,重视学生的个体认知差异。认为认知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着、帮助者,努力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促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指导下,探索一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英国文学教学新模式呢?
三、英国文学实践教学新模式
笔者通过本校英语专业07级和08级两届学生的实践教学总结出了一条集教师课堂讲授、学生主动参与、多媒体、网络为辅助的多元互动英国文学教学新模式。
(一)课堂教学
课堂上以多媒体课件辅助下的教师讲授为主,内容包括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及文学特点,目的在于将文学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文学,同时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专题讨论。教师针对作品选读部分设计思考题,安排学生在课上做学习报告,激励学生借助网络研究课题,得出结论,培养他们独立研究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就一些文学界中争议比较大的作品组织学生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入手,鼓励学生针对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论证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二)课外文学学习活动
课外活动同样是在教师的有序指导下完成。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主学习教室的资料库,阅读课上讨论的经典文学作品选读的全文,深刻理解作品的精髓。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文学知识进行诗歌、散文或短篇小说创作,以及翻译诗歌、续写故事、给故事中的人物写信、文学作品评论等活动。为学生开设各种文学讲座,对各个时期重要的文艺理论家和主要的文学理论进行足够的讲解,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敏感性,以顺应时展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要求。除此,还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英国诗歌朗诵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文学阅读与欣赏的兴趣、提高对文学的感性认识。在网络空间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文学博客。学生的读书报告提交到网络博客,打破以往教师一人写评语的模式。学生的读书报告要发表在班级博客,除了教师以外会有更多的同学甚至一些素未相识的读者阅读和评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创作活动的主体,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由外教每周组织文学沙龙和学生探讨文学作品的创作动因、情节安排、作品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人物塑造等元素,丰富学生的阅读视角。
(三)考核体系
笔者在从事英国文学课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成绩考核方法,改变过去一张卷纸定乾坤的评价标准。增加考核评价的广度,内容包括期末考试、作业、课内外活动参与程度等。考试减少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达的题目。作业包括小说改写、结尾续写、诗歌创作、戏剧表演、读书报告、短篇小说创作、学期论文。课内活动包括课堂讨论,课题研究。课外活动包括:读书报告互评,网络即时讨论交流,学习反思报告撰写。针对每一项考核内容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成绩分别由老师、同学和学生本人给出。此种考核方式不仅达到了良好的考核目的,更易培养出一批有创造性、有真知灼见的学生。
篇9
一、教学考评的基本内涵
教学考评隶属课程评价的范畴。课程评价是以科学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对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1]。可见,教学考评是课程评价的狭义表现形式,即是对课程教学活动结果的价值判断过程,从学的角度反思教,目的是不断完善课程以达到价值增值。教学考评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诊断、纠偏的重要手段[2],具有检验、反馈、决策、导向、激励等功能。
正确认识教学考评,就要深入理解其基本构成要素。基于主体来说,考评具有指向性,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基于内容来说,考评具有发展性,是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人本理念;基于形式来说,考评具有多样性,是要结合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横向与纵向;基于功能来说,考评具有导向性,是为了改进教学。高职教学考评是作用双方在实践活动中的螺旋上升过程,具有积极导向与价值判断作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
二、教学考评的四个转变
要对专业课程教学考评体系进行改革优化,就要端正考评目的观,摒弃传统考评的片面性和功利性,从考评的四个基本要素入手,突出考评的过程性和多样性,充分发挥考评的反馈调节和改进提高功能,全面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考评主体多元化
传统考评以教师为主体,基于考评标准和教学制度,教师具有绝对权威,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第一当事人,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足够发言权。把学生作为考评的主人,让其树立参与和责任意识,有助于释放其自然个性,正确认识自我,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这不仅可以保证教学考评的客观、公正、有效,也是尊重教学的一种体现。同时,要充分吸收行业技术骨干及毕业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的考评,实现政府权威性、院校专业性和社会公正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合一[3]。
(二)考评内容多维化
传统考评以理论知识为主,知识本位尚未让位于能力本位,结果是学生成为知识的“搬运工”、考试的“背多分”,一些学生靠“临时磨刀”也能取得好成绩,出现了差生抄袭为及格、好生抄袭为评优的不良风气,造成了考评客观性、效度和信度的缺失,不符合高职教育本义。对于职业教育,多维度考评极为重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强调知识的实用和应用,能力的职业和实践,素质的专业和全面,有利于使学生达到应知、应会和应是。只注重学生显性知识和技能的量化考评,不利于其迁移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等隐性能力的培养,也与高职教育“人本”、“立德”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
(三)考评形式多样化
传统考评过度强调终结性而忽视过程性,通常依据期末笔试分数将学生量化分级,忽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对于非智力因素的质性评价关注不够[4]。考评过多强调统一性,强调评价的共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试图用单一尺度和统一标准来测试所有学生[5],难以保证考评的科学合理。为了全面考评教学实践活动,有效解决各种问题,改善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教学考评要兼顾静态终结性和动态过程性、定量刚性和定性柔性、纵向比较标准性和横向比较全面性,使教学考评的功能最大化。
(四)考评功能多用化
传统考评误当手段为目的,过分看重其在检验学生成绩、评奖评优、推荐选拔上的功用,考评完毕就意味着课程终结,因缺乏考评的反馈机制而成为一个封闭的死系统。课程评价可以承认评价对象之间发展的差异,但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确定这种差异,而是要从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中去判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到适合评价对象改进与发展的方法,促进评价对象在现有基础上的发展[6]。评价标准不仅是对与错,还存在比较效应,应将教学考评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系统,采用建议和意见作为考评结果,充分发挥其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真正做到以考促学、以评促改,以更好地指导课程教学。
三、过程考评的教学实践
考评是教学的一部分,与教学承上启下相辅相成,而不应把考评从教学活动中游离出来。过程考评强化了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利益诉求,实行多样性的动态过程跟踪,应对考评功能重新定位,充分挖掘其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果蔬贮藏与加工”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同时也是农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果蔬采摘后贮藏保鲜技术、熟悉常见加工工艺、了解创新(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提高产品保值增值和质量安全意识。结合课程教学思考,对考评主体、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应用等进行探索实践,努力改变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考评现状。
(一)考评体系重构
重构考评体系主要是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考评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与建构。要确定考评对象,设置考评项目、明确考评形式、制定考评标准,进行考评实施与反馈。理论考评体现实用、够用和应用,积极与职业岗位接轨;能力考评以综合素质为核心,包括实践教学考评和平时成绩形成性考评。
1.理论知识的期末笔试
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学考评改革,并非是要对传统笔试取而代之,而是辩证取舍、合理整合,关键还是对试卷结构的优化。考评形式可采取半开卷形式,一种情况是学生带限定资料进行闭卷考试;另一种情况是完整试卷分试卷Ⅰ(闭卷考评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和Ⅱ(开卷考评知识理解和应用)。题型要多样化,多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题目,少一些死记硬背的闭合性题目,注重试题的代表性和层次性,重点考评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设置选做题和拔高题,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实现考评对象的差异化。剖析考评知识点、试题类型和权重分配,对试题进行编码,构建和完善课程试题库。通过这种期末笔试的优化,主要是提高学生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分析总结和创新实践能力,保证考评的客观、公正和有效。
2.实验实训的过程考评
实践性教学考评主要面向基础理论及应用技能的操作层面,项目设置是关键,要能够覆盖课程主要知识和能力点,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考评过程包括操作过程和总结报告,最好实行小班教学,与实验实训管理人员、行业人员共同监督过程操作,必要时也可借助监控设备,重点考评学生的分组情况、参与程度、操作规范、安全观念、责任意识;总结报告以书面形式完成,包括文体结构的规范与完整、结果的分析与说明、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创新性,见表1。通过实验实训操作与总结报告撰写,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责任和创新意识。在考评过程中,灵活运用分数和等级判断,规避印象分,有针对性地给出评语,指明学生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3.平时成绩的形成测验
平时考评要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重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协作配合程度、情感意志和创新思维等,使学生的精力从追求分数高低过渡到享受学习过程、体会课程内涵上来。根据不同考评对象的特征特性,综合应用学习汇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调查报告、阶段测试等形式,提供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学习,建立学生学习考评档案。平时成绩的形成既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又强调动手实践能力,更关注综合职业素质。学习汇报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表达能力;案例要具有代表性,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角色扮演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精神和换位体验;分组要科学,分工要明确,讨论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辨、沟通和交流能力;调查报告是要检验学生的专业实践、工具使用、分析总结能力;阶段性单元测试,使学生知悉宏观知识脉络,体现学习的过程性和考评的连续性。通过这种一次变多次、集中变分散、结果变过程的考评形式改革,实现学生由“厌考”到“乐考”的转变,见表2。
(二)过程考评实施
根据考评的内容和形式要求,采用教师、学生和行业人员三结合的考评模式,实行加分而非减分原则。做好学生分组,实行自评和互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进步。但学生的评价意识薄弱,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故教师应加强引导、制定标准、做好示范,让学生给出评价的理由和依据。教师评价时对学生的熟悉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应“对号入座”,要与学生一起建立每个人的考评档案。过程考评体系中形式的选用,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综合的,考评内容应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其中,能力又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及其作为一个整体的要求。与标准参照评价相比,学生的自我参照评价更重要,要把学生好的想法吸收进来,在不断完善考评体系的同时让考评本身更合理、有效、公平。
(三)考评结果应用
教学考评不仅仅是在特定时间给出学生一个量化的判断标准满足其毕业要求,也不是理所当然所认为的教学任务完成,使教师获得功利性的心理安慰。教学考评并非课程的单线终结,而是循环往复的始点。考评不是目的,而是检验和诊断教学活动的手段,执行反馈的标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从中发现问题,通过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索,积极改革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教学考评的本义。
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基于学习过程的多元考评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实践这种过程性考评,就是要以考促学、以评促改,发挥教学考评的反馈、导向和激励功用。当然,构建适合的教学考评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积极探索,就会逐渐实现教、学、考、评四者的循环统一。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12学年教学改革资助项目《“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kjxyjg1218,主持人:史建磊)
参 考 文 献
[1]杨晓敏.高职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145-146.
[2][5]周芹,曾祥麒,陈英.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35):4-6.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3][4]张弛,王军红,张磊.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6):14-17.
篇10
[关键词] 国际商务函电 教学方法 问题 体裁教学法
国际商务函电是国际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属于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范畴,是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工具,旨在解决国际商务过程中的具体事务,伴随着商务业务的建立、开展和结束,既展示学生的商务职业技能又展示他们的英语水平。但是,高职院校在国际商务函电 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职业能力,对国际商务函电的教学进行探讨势在必行。
一、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适应课程需要
国际商务函电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或阅读教学法。即先讲词汇,然后逐句翻译,并对语法复杂的句子进行分析;或者通读几遍书信,提出几个问题便完成了授课任务。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盛行与教师有密切的联系,因为教授此课程的教师一般是外语教师或者国际商务教师。外语教师由于受传统语言教学法的影响,上课内容倾向于语言形式,上课的侧重点是语法规则的讲解,用词的正确性,标点符号的使用,拼写是否无误等。而信函是否适合交际目的和交际场合却考虑较少了;批改方式也采用传统的交作业式的批改方法:阅读、改正语言形式上的错误、打分、寥寥的关于语言结构的评语。这样,函电的学习无形中变成了脱离使用环境的语言学习。尽管大部分的国际商务函电教材是按照贸易流程设计,而学生按照这样的讲课方法学下来,大脑中早没了商务的概念,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商务函电。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讲课方式则与此相反,按照贸易流程讲授,但是往往不知不觉中把函电课程上成了贸易实务课:讲术语、讲概念、解释贸易流程等,而函电的特点和函电应遵循的原则却常常忽视,因为这些教师自己的英语水平使他们有意识地避开了语言讲解。结果是学生花费了时间,却不知道该怎么写,也不知道函电的撰写要遵循什么原则,以为是国际贸易实务的双语课程。自然地,学生的满意度不高,英语水而下降了。
2.学生面临挑战
高职院校的招生状况决定了学生的英语基础。根据吕京等的调查,高职学生英语入学成绩都比较低,75分(满分150)以下的学生占71.9%,由于语言基础薄弱,在高职阶段英语学习也一直困扰着他们,所以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一直缺乏信心,学习动力缺乏,需要教师的督促,英语成绩也进步不大。另据统计,2003年的“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全国A级的平均分为54.03,B级的平均分为50.44,而北京市2004年6月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为29.1%。英语能力如此的学生进行英语函电的学习和写作,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学生的为难情绪较大、词汇量小、语法错误多、词不达意等,完成一封函电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另外,国际商务函电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学时分配为60左右,也就是每周四节课。在这四节课中,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整个课堂对学生而言完全是语言的输入过程,学生自己内化的时间很少,做作业是输出的惟一途径。为了减轻批改作业的压力,在很多院校,学生两周左右才交一次作业。一方面,作业类型也很少是完整的信函写作,大部分为教材上的固定作业---英译汉或汉译英;另一方面,学生写作业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为了得到老师的赞许和积极评价,在期末考试的成绩单上多得一些分数,完成作业与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否有关联,他们并没有考虑。
二、提高国际商务函电教学效果的途径
1.教师转变专业思想
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课,国际商务函电注重职业应用而不是纯粹的英语语言展示,所以英语教师应从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接受商务培训,拓宽知识面,重点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和单证知识,熟悉贸易术语和贸易流程,以及函电的实际交际环境,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把教学重点放在职业应用中而不是纯粹的语言形式上。讲授函电课程的国际商务专业教师也需要加大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以及语言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尤其要注重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时较多地了解商务函电的文体特征。商务专业教师也应该明晓:商务函电中出现语言形式的错误对函电的接收者是不礼貌的,同时也会损害发函方的形象。另外,语言形式是贸易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工具不能正确发挥作用,工作效果就会打折扣,公司利益就会受到损害。综合这两种情况,对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提出了新的课题。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主要源泉。由于基础较弱,商务函电的课程中又有大量的商务专业术语,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恐惧感加重,又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心理负担较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畏难、紧张的心理,教师应积极地发挥创造性,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商务函电写作是一种有规律可的社交活动,是未来的职业工具。为了充分体现课程与实践的联系,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商务场景,引导学生在模拟场景下进行商务谈判练习。学生通过口头练习,感知函电的交际环境和交际目的,既熟悉了专业表达又创造性地应用了所学知识,在活动中应用,在应用中提高,潜移默化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3.引进体裁教学法
近年来,不少学者和教师积极尝试体裁教学法,他们发现此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尤其适用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因为体裁教学法在关注语音、词汇、句法、衔接手段等语言形式的同时,更看重交际目的,把语篇结构和功能看作是教学的主要因素,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综合体裁教学法三个流派的教学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和未来职业倾向,建议在国际商务函电教学中采取以下步骤:
(1)范文分析: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范文的“图式结构”,了解读者是谁,与作者的关系,写此函电要达到的目的,语篇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色等。也可以对功能语言学中语境的三要素进行分析:话语范围(函电的写作目的)、基调(与读者的关系,语言的正式性和严谨性)和方式(书写体,有固定的格式)。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写作之前对学习任务和写作任务有了综合的认识,并依据此认识,结合交际场合和具体的交际任务去选择恰当的语言。
(2)模仿分析写作:学生对商务活动中某一阶段的函电分析之后,并不能真正学会运用语篇知识来建构语篇。通过模仿分析,学生之间互相协商,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语篇材料等,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分析成果,把这一商务阶段的函电中包含的结构、语篇知识内化,为下一阶段的独立写作打基础。需要强调的是,模仿分析写作对于高职生非常的重要,因为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支撑材料,学生有语言可以选择、可以模仿,避免了“无米下锅”的恐慌,写作的信心得到增强。
(3)独立写作:包含写作、修改与反馈等过程。根据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的课时是有限的,所以学生独立写作的阶段建议留作独立作业或小组作业,学生根据要求独立构建语篇,语篇完成之后进行同伴阅读与反馈。同伴阅读与反馈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修正、进步,又可以解决教师因为时间限制无法一一纠正语言形式错误的问题。最后是教师反馈,反馈重点是学生的写作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是否满足商务函电的要求,能否应用在商务实际中。
体裁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范文分析和模仿写作分析,找出国际函电的语篇特点,了解函电的交际需求并储备充足的语言材料,强化了学生的体裁意识,这样在构建语篇时他们有规律可循,有语料可用,有交际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高涨,从而顺利完成书面交流。
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商务函电的重要性也日趋凸现。通过教师转变教学思想,体裁教学法的运用,高职学生可以克服函电学习的畏难情绪,逐步掌握函电的语体特征、交际环境和语用目的,从而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要求,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1]李科:体裁分析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3,6
[2]李瑞芳:体裁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3]廖莉芳秦傲松: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0,3
[4]吕京叶沿利谢小平:高职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2003,2
- 上一篇:大学生谈恋爱调查报告
- 下一篇:中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