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4 06:1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师生关系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幼师;英语;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241-01
一、调查背景
为了了解幼师新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一步掌握学生在学英语中出现的问题,我在全组教师的配合下, 本着 “全面,基础,”的原则,采取无记名的方式,组织了这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
抽取2008年幼师入校新生260人。
三、调查方式
本调查采取问题问卷的方式。
四、问卷的编制及特点
根据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经过讨论设计了一份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表。在本次调查中,把学生在以往学英语中“开口讲英语、识记生词及语法规则、朗读及发音错误情况作为调查的重点内容。
五、调研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让他们认真如实作答了这份调查问卷,并如实地统计了所有数据,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工作。本次分发问卷260份,收回问卷252份。
(一)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1.你是否经常“开口大声”地朗读英语?
A.通常(33%) B.有时(42%) C.很少(13%) D.不知道(5%)
2.别人说英语你能听懂吗?
A.通常(8%)B.有时(76%) C.很少(81%) D.不知道(30%)
3.你能流利地说英语吗?
A.通常(0%)B.有时(27%) C.很少(56%) D.不知道(17%)
4.你的语法好吗?
A.通常(17%)B.有时(35%) C.很少(31%) D.不知道(1%)
5.你能很快地记忆单词吗?
A.通常(15%)B.有时(35%) C.很少(19%) D.不知道(31%)
6.你害怕说英语时出现错误吗?
A.通常(38%)B.有时(27%) C.很少(23%) D.不知道(10%)
7.在课堂上你会因为别人纠正你的错误生气吗?
A.通常(8%)B.有时(31%) C.很少(27%) D.不知道(33%)
8.你的语音在大声朗读时比对话时要好吗?
A.通常(100%)B.有时(21%) C.很少(6%) D.不知道(31%)
(二)问题与对策
问题1: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不牢固。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幼师新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很令人担忧,由于当前幼师学生入学分数比较低,因此成绩都不太好,基础知识很不扎实,二十六个字母有些学生写不对,简单的语法没有掌握,这是阻碍英语学习的主要原因。
对策1:加强英语基本功的训练。
学生在背诵新的语法规则和生词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单词太多,记不住,语法太杂,不好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
(1)指导学生记英语单词时,要避免孤立、机械性的记忆,应根据情景、上下文及句子来记单词。
(2)教师应尽量在情景中把生词呈现给学生。
(3)利用 “word puzzle”和 “word competition”等游戏帮助记忆。
(4)对部分容易混淆的语法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5)为学生提供语法专项及辨析习题,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轻松、自然地掌握语法。
问题2: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差。
学英语不但是为了认识几个单词,知道几项语法规则,目的在于能熟练地进行日常交际。然而,学生平时却是偶然地开口讲英语,而且不能随心所欲地说英语。甚至听不懂别人讲英语。部分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到目前还是似懂非懂。有人虽然笔试会得高分,但需要运用英语时却出现“聋哑英语”。
对策2:加强英语听说训练,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在课堂上要用英语教学,并尽量选用简单易懂的单词,短语和句型。
(2)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英语口语水平和标准的发音。
(3)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单词、短语和句型造句。
(4)根据已给出的对话,适当改变情景,然后让学生编出新的对话,上台表演。
(5)讨论课文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6)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英语回答问题。
(7)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练习,例如English speech contest, English corner, Telling stories competition等等。
(8)让学生坚持写英语日记。
问题3: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还发现,大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差,怎么学也学不会,又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干脆破罐子破摔,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2)、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外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学习外语是势在必行,觉得学习外语毫无用处,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大;?(3)、幼师学校的外语没有统一的教材,入学后发现所学内容与今后工作关系不密切,不实用;(4)、教材难度过大。
对策3: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1)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诸如“Very good”、“You’re very clever”、“Great”,等鼓励性语言,使他们找到成功地感觉。
(2)对学习不好或回答错误的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3)课堂上用浅显的语言与他们交谈。
(4)经常补充一些有关幼教方面的英语知识,使他们感到有用。
(5)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他们感到有“味”。
(6)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他们感到有 “情”。
问题4:学生缺乏英语实践机会。
在安阳这个相对有些封闭的小城市里,我们几乎见不到外国人,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主要途径就是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喋喋不休的教诲,看着枯燥无味的课本,记着在他们看来像密码一样的单词。我们都清楚,如果将你置身于一个周围都是英语的情境中,那么学英语就不再是一件枯燥的工作,而且学习效果会很显著。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现在缺乏的就是英语实践的机会。
对策4:改善学习环境,创设实践机会。
幼师类学校对学生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和英语学习的环境氛围的营造远不如高中。据调查,只有14%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设施和校园环境对学习英语产生正面影响!另外,约99%的学生认为,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最需要学校提供的条件是:
(1)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包括学习氛围的营造和英语学习活动的展示等。
(2)利用校园广播和电视手段,满足学生早晨听听英语歌曲,中午收听简明易懂的英语故事,晚上适当安排观看原版英文电影
(3)开设一些英语角,举办一些英语讲座,开展几次英语竞赛,开设几场英语才艺表演,如英文歌曲演唱、英语小品演出等。
(4)再班中放些英语杂志,定期创办英语手抄报。
(5)能聘请外教做一些交流,讲座……
六、结论
总之,通过这次调查,我清楚地了解到幼师入校新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他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时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对老师和学校的要求和希望,这对今后幼师英语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认为,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也要因“生”施教,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确实做到教学相长,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幼教英语事业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
篇2
了解小学生关于识字兴趣、能力的现状,并能针对这种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水平。
调查方法
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小学生识字兴趣、习惯和能力等方面调查问卷。
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1)小学生对识字的基本态度。从动机、兴趣、技能等多个方面了解小学生对待识字的基本态度和能力掌握状况。
(2)形成这种态度和能力的原因。根据调查反映情况进行研究、思考、分析,找出形成种种态度的原因。
(3)对现状的看法和建议。小结调查及分析状况,并依据此提出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消除学生不认真的态度,提高能力。
(二)调查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三)调查方式:采用问卷、座谈、听课、看作业。调查中,发放、回收问卷80份,浏览教学作业50余本,听识字课6节,就不同对象召开座谈会3次。基本情况如下。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对待识字的态度。
表现一:消极、厌恶的态度。问卷显示,讨厌识字的约68%。
表现二:积极、喜欢的态度。问卷显示,愿意主动识字的约21%。
表现三:无所谓的态度。问卷显示,为识字而识字的约11%。
通过调查和填写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一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比较浓厚,也愿意通过多种方式自主识字,且形式多种多样。二年级学生相对来说就比较被动,为了识字而识字,兴趣明显下降,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厌恶的情绪。在一年级预习课文时,能积极主动的预习生字,方法多样,识记的效果也非常明显,但到了二年级由于识字兴趣下降,识字方法越来越单一,识字能力也随之下降。相对于一年级时,识字量有所降低。
综上所是述,缺乏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缺乏创新意识是小学生的主要表现。这些消极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消极心态之成因的分析
对消极心态的成因,在做了调查研究后,综合如下:
(一) 识字教学方法的机械单一
在识字教学中,一些教师把正确默写出生字新词作为检测识字效果的最终目标,因此将抄写、组词、默写等单一性的练习作为复习巩固的主要形式。教材中虽然有看图拼音识字、在看图学句中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形式,但是师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字,即结合讲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学生字。识字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字过程使学习生字时显得枯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不够透彻,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造成学生运用字词能力弱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欠缺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识字的方法不够多样,学生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比较单一。
(三)教师教学理念的缺乏
篇3
1、完成课堂案例论文集。
2、完成以下论题的创作与报告。
①关于目前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调查报告与改进、完善教学方式的若干建议。
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教与学”的最佳互动交往方式的对策。
③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研究实验报告。
④在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之研究。
⑤关于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一)2011年12月22日——2011年3月31日
1、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陈绍平 沈志飞 石礼义 张胤 徐美香 朱习文 胡畔
全体成员 完成?《高中语文课堂互动交往教学方式案例论文集》。
陈绍平 完成?《关于目前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调查报告与改进教学方式的若干建议的报告》?《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研究实验报告》。
沈志飞 完成?关于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报告。
石礼义 完成?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研究。
张胤 完成?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的策略研究。
朱习文 完成 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问题和误区的研究。
徐美香 (待定)
胡畔 (待定)
2、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调查目前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情况,完成?《关于目前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调查报告与改进教学方式的若干建议的报告》。
3、具体进行中学语文师生互动交往教学案例研究,积累、分析研究材料,适时进行反思总结,完成下列子课题:
(1)中学课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①互动交往教学在必修课教学中的运用。
②互动交往教学在选修课教学中的运用。
③互动交往教学在各类文体课文教学中的运用。
④互动交往教学在课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上的运用。
(2)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①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在作文指导课中的运用。
②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在作文评改课中的运用。
(3)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在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最终完成课堂案例论文集。
(二)2011年4月1日——2011年5月1日
收集、分类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经验总结和理性提炼。
完成下列子课题:
①实行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②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
③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的要素。
④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的过程。
⑤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特点。
⑥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原则。
⑦?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的策略。
⑧?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⑨?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⑩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问题和误区。
11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
12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
13与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有关的其他理论与实践问题。
篇4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当代和谐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师生冲突等诸多不和谐的音符频频出现,这使其再次成为一个新的焦点。为此,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就“大学生视点——高校师生交往状况”对当代在校学生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校师生交往状况分析及其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等院校学生已不再处于被动的局面,而老师也逐渐失去了“闻道有先后”的优势,“师道尊严”的传统亦渐渐淡去,“学生没了敬畏感,老师少了神圣感”,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师生已走向冷漠化。从问卷调查分析:当代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如下特点:
1.师生交往少,关系逐渐冷漠化。调查结果显示,95%的大学生赞同高校师生已渐行渐远的观点,与此同时,90%的学生认为当前师生交往存在冷漠化,功利化的特点,更有甚者,主张师生间没有必要交往的同学比例高达6%。师生除教学交流外,各自行色匆匆,哪怕见面很多人也会因人而异地打招呼,而即使是上课,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个鸿沟,他们仅仅是认识的人,而不是亲密的人。
2.师生感情沟通渠道减少,感情交流动力减弱。根据调查问卷,师生交往中,倾向于短信、邮件交流的学生占到85%,70%的学生与专业老师接触最。而除上课,80%的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几乎为0,87%的学生只会在受到惩罚或者是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这说明当前的师生关系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
3.师生互信程度低,学生偏于消极逆反。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老师的期待比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希望和老师在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希望老师能够从“师道尊严”的传统束缚中解脱,向亦师亦友型的关系转变。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是有“渊博学识,文雅举止,幽默风趣,人格高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等诸多素质的,有的同学在未进大学前就为自己勾勒了心中理想的大学,心中理想的大学老师。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象牙塔过多的憧憬与设计,与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王国”、 “自由国度”叛若鸿沟,大学生们往往因此产生过多的消极逆反情绪。
二.高校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
篇5
一、教师要将心比心。以心交心
有这样一个案例:笔者所在学校,一位女英语教师年轻漂亮,工作积极,自信自强。一次课后行走到楼道教室后门时,忽然有一名学生通过教室后门的破洞用针管将红墨水偷偷“发射”到她白裤子上。同学们看见这一情景后窃窃私语……针对这样的恶作剧,一般老师会“气炸”的,情绪不可控制,势必将矛盾升级。但这位老师马上冷静下来,慢慢走进教室,说:“今天,我首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某某同学道个歉,真诚地说声对不起。我们大家都愿意相信,某某同学不是恶意的,而是因为我对他平时的关照不够,他想引起我对他的注意,才出此下策。老师今后一定能做到,对任何人平等对待,不带有色眼镜。大家知道,我为人、做事一直都在追求完美,今天我感谢这位同学对我的及时提醒。至于这条裤子,我将永远保存,一方面作为我俩师生情谊的有力见证,一方面将永远提醒我:及时关注你所带的每一位学生,是一位老师应尽的责任……”尴尬而又棘手的师生矛盾很快在和声细语中化解,不仅巩固了已建立的师生关系,又开启了今后教育的前奏。理解和尊重就是教育的名字,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有时过激的言行并无恶意或者说恶意不是太重,只不过是为了引起老师或同学的注意,让别人眼中有自己,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进行角色互换,师生关系定然会搞好。
二、教师要增强教育教学的趣味性
笔者对自己附近中学作过3次问卷调查,发现初、高中约30%的学生认为:学校生活无生趣,师生关系淡漠、压抑甚至对抗。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很困难,更不要说创造性教学了。笔者认为增强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是巩固、建立和完善师生关系的好办法,也将促成二者间的良性循环。现代学校应精心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文化氛,每天能听到从“校园之声”中传出的舒缓的旋律,每个课间能听到小桥流水般的天籁之音;每天能看到张贴在报栏里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札记,最新的班级手抄报,最新的师生活动剪影;每天早上教室里、校园里传出国学经典诵读;学校考评制度栏中渗透着隐性的文化生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组织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享受到乐趣。笔者经常在班级开展“路上见闻”“当地时事”“校园快讯”“仰望星空”“我观天下”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上讲台发表言论与听众对话,给每一位学生搭建“当教师”的平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学生们在这个活动中认识自己,体会老师。笔者告诉学生:有意义的人生从演讲开始,有启迪的人生从当听众开始,既要学会“当学生”,又要学会“当老师”。
三、教师要善于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篇6
一、不能很好沟通问题原因剖析
传统教育观的束缚。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地位,主宰一切、是学术的象征和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因而传统的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漠视学生的情感,要求学生怎么做,不怎么做。而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教育全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所以建立现代师生关系是师生沟通根本保障。
教师缺乏亲和力。亲和力,指人与人相处时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的幽默感、耐心温和、诚实守信、爱生敬业等非专业因素,在教育教学中日益凸显起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缺乏亲和力的老师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有共同语言,能听懂学生们的聊天内容,能参与他们所玩的游戏、活动,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教师的亲和力,它是和学生沟通良好开始。
师生缺乏信任感。表现其一:有的老师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学生,用怀疑的语气发问学生。表现其二:习惯成定势,一旦有打架斗殴等违纪事件发生,有的教师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有“前科”的学生。表现其三:有些老师认为管理学生必先“镇”住学生。在这样情况下,双方信任有问题,沟通不可能在师生间自然融洽地进行,此外一些老师还有肢体动作,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沟通的难度。
二、几种合理沟通方式
柔情似水:学生的情感丰富而脆弱,大事小情都会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波动。遇有挫折、失落就会闷闷不乐,遇有外界刺激就会哭哭啼啼。作为教育管理者的老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情感和负责的态度关怀体贴学生。当学生情感低迷时,老师要及时给予关怀,用语言加以开导,用友善的目光、举止传达来自老师的关怀。现在中学生心理障碍比例逐年增加,其实更需要来自老师的情感抚慰。
茶余饭后:所谓茶余饭后,是指沟通的切入点要自然亲切,话题生活化。老师可以和学生面对面地毫无拘束地开始谈话。老师可以问问学生的生活怎样?父母忙些什么?饮食起居(若是住校生更应这样)习惯吗?等等,努力为谈话营造一种和谐而轻松的气氛。老师要和蔼而平易近人,注意倾听学生的表达,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时插入自己青少年时期美好往事的回忆,来缩短师生年龄上的差距,进一步增强谈话的亲和力。
篇7
关键词:良好; 师生关系; 促进;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63-001
一份关于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3.04%的学生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有的确实做了),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必然性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快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而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概而言之,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是时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影响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
首先,“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也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其次,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
再次,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学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最后,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三、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1.民主平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础上,用说理疏导、循循善诱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业的进步,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师决不能以为学生是孩子而以“长者”自居,动辄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甚至体罚,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对立,以至影响教育的实施。
2.尊师爱生
2.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就会失去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就难以在教学实践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
2.3互爱互敬是处理任何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绳。从教师工作的特点来看,其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心是协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同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因为对教师的尊敬并不仅是尊敬教师个人,而且是尊敬教师的劳动,尊敬教师的学问。
3.教学相长
首先,深入地了解学生。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认为在教学中也是如此。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也才能更好地帮助和教育学生。
其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示
最后,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同时,教师也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了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罗正华主编,雷尧珠副主编.《教育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吴国良.《师生关系与教育效果》[J]宁夏教育,1997年12期
[3]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研究会组编.《教育理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闫桂华.《我看今日之师生关系》[J]基础教育,2004年08期39
篇8
关键词:师生关系 真诚和谐 教学的有效性
记得年少时写《我的老师》,总爱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小时侯的我们对老师始终抱着一种近乎敬畏的感情,虽然不曾忘记老师手中的教鞭重重地落下,但从来没有对老师有过一丝的怨恨,相反,每当想起老师时,像记起遗落在往事深处的一张纸,记忆时的一杯醇酒,不敢忘怀。现在的孩子,物质丰富了,主张也多了,家长呵护得宝贝一样,路上见面喊一声老师也似乎是他们对你的施舍一般。前不久,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60%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现在的学生和老师之间存在很大的隔膜,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起点。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它深刻而精辟地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缺少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必将大打折扣。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会看到一些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等等一些事情的发生,让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师生之间会出现如此不和谐的现象呢?针对其现象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
心中具有“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教师在管理和沟通上缺乏艺术,他们不能放下架子,平等对待学生。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许多研究发现,教师的一些驾轻就熟、脱口而出的语言,成了“杀手”式的语言信息,阻碍了师生沟通的效果,导致了师生之间的误会和冲突,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以后就会在老师面前尽量掩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不愿将内心世界向老师打开,由此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二、网络教育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挑战
新兴的网络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也使得他们从学校获取信息的比例开始减少。工作繁忙的教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出现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就会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
三、陈旧的教育评价体系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潜力的挖掘
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包袱下,教学成绩是评价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教师和学生都为“分”而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分”的驱使下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强制学生学习,但是丧失选择权而被迫学习的学生则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没有全面客观的评价也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略了,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疏远、紧张、尖锐。
叶圣陶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动,无不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四、真诚倾听、贴心交流、信任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而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难处,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烦恼的事?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将这些问题和学生进行贴心的交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学会倾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关怀,这样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如在每次考试结束后,我都与每一位学生面对面共同分析卷子。让学生自己分析得与失的过程中我不插话,他有什么就说什么,始终看着他的眼睛,仔细地倾听着,等学生分析完,再从他自身的角度入手肯定优点,指出缺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给予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都具有极大的潜能。
五、真诚欣赏、民主平等、树立信心
在真诚倾听的基础上,学会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不仅要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也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做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多少人认同了。老师要是能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谈话心平气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课堂上不搞“一言堂”,给学生自由,让他们成为课堂中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在课堂展示风采的机会。这样学生树立良好的信心,自然也能和老师和谐融洽的相处。
六、真诚赞美、关爱备至、信赖老师
赞美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赏。老师的倾听不是假的,老师的欣赏不是做作出来的,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赞美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所以一定要真诚的赞美,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让他知道老师对他的关注,让他知道老师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这样的学生怀着对老师的信赖,就会向老师所期望的发展方向迈出步子。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爱,是教育的灵魂,师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耐心地帮助每一个学生。夏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真诚对待学生、信任学生,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真诚恳切。让师生关系处在这样一种真诚、关爱、平等的和谐气氛之中,用老师无言的真诚人格感化,效果远远超过刻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詹万生.《素质教育呼吁和谐德育》
2.詹万生.《更新德育理念 实施和谐德育 营造和谐校园》
3.曾军良.《不要给孩子的发展提负面标签》
篇9
关键词:政治;教学;新课标;生活化;焕发;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168-01
让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教育的真谛和源泉。如何让政治教学走向生活,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愿与各位同行切磋共进。
一、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独导独演的角色
现代教学需要建立一种生活化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要成为教学的策划者和促进者,让师生一体既当演员又当导演,从而加强师生合作,进行探究学习,改变教师独导独演的角色。如八年级政治在学了一系列法律之后,我组织学生对身边及社会上的纠纷和案例,在“模拟法庭”上审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建立公平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平等展示、积极展示,在展示中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用时权,并认真倾听。还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特别是与他人不同的见解。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舞台,既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使政治教学与生活走得更近。如学了《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后,我让每一小组分别从食、衣、住、行、用、就业、医疗、教育、保障几方面选定范围,引导学生对改革前后三十多年的变化进行调查对比。学生积极性高涨,展示踊跃,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确实是强国之路。小组的调研成果,全班同学共享快乐。
三、实现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配合学生,实现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课堂交往常常需要借助“对话”来实现。这里的“对话”,不只是言语的应答,它包括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包容的情怀,甚至一句平常的问候,一个亲切的微笑等。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一种在互相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融合互通,共同完成教学活动的措施。生活化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师生只有平等友好地相处,才能相互尊重和配合,营造出民主和谐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政治课的学习中产生愉悦感,提高教学效率。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教学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主题探究、个性展示、小组合作、知识抢答、辩论比赛、情景表演、参观调查报告、采访总结等。教师要让学生多想多看,多说多演,将教学内容寓于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意志品德有分析评价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又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政治教学更生动,更具有魅力。课程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生活处处是课堂。我们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21世纪的课堂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敞开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去观察、去体验。并用从课堂上获得的政治知识去指导现实的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去升华所学到的政治知识,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更生动、更有效、更具生活化。
五、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政治课教学内容,实践性强,时代气息浓。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归到它赖以生存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认识,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其主要途径有:1、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图书;2、进行专题调研,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入手,将听到的、看到的、调查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4、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5、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企业、机关参观;6、进行社会调研,如学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时,我引导学生调查认识的人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内容,在课堂上发言交流。
篇10
关键词:中学生 自主学习调查 解决方案
我校2004B202课题《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于2013年10月被列为贵州省福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后,我校开始对这项课题进行常态化研究,我们几个教师负责的是这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方法的调查报告及解决方案》,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014年5月,我们对本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儿个方面:(一)自主学习效力(二)自主学习习惯(三)自主学习方法(四)自主学习评价(五)自主学习拓展。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部分学生。每个年级抽一、三、四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286,回收问卷286份,均有效。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习调查问卷,共19道题,每题有4个选项,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而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习效力的调查:
学生的自我效力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产生兴趣,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证。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占68%,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70%、61%、42%;29%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16%、29%、41%;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三个年级分别占6%、11%、14%。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习,初一年级学生较高,但随年级上升自觉性主动性下降,初三年级有58%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二)学习习惯:
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18% 、14%;61%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三个年级分别为57%、67%、60%;1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1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习的依赖性,对学习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4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初二学生作业时间最长。
(三)学习方法:
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三个年级分别为37%、46%、42%;记下所有板书占34%,三个年级分别为36%、35%、32%;21%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总结评价:
对学习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三个年级分别为38%、36%、43%;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三个年级分别为50%、55%、36%;10%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习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五)自主发展
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喜欢的文学作品,三个年级分别为22%、16 % 、20%,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分别为 26%、51%、32%;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分别为 26%、25%、28%;什么都不阅读12%,分别为12%、9%、16%。从数字中说明,88%学生有阅读习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近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2%的学生还没有阅读习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四、建议与对策
(一)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法、习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三)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引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的研究中。
(四)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
五、调查的思考与总结。
此次调查对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调查结果看,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个性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社会因素等,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方面,要整合学校的辅导力量,通过家庭教育干预,创设宽松、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改善学校人际关系,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等,进行综合辅导。
此次调查还告诉我们:
1、由于受家庭学习条件限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主要在学校和课堂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2、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增强父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改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进学生,拓宽沟通渠道,增强师生、生生合作探究意识和方式。
贵州省福泉市教育科学规划2004B202课题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