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31 03:4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健康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

儿童:龋病;口腔健康

为了了解我县儿童口腔疾病的分布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防治二作,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笔者于2005年5月利用我院组织医务人员对我县两所幼儿园进行健康检查的机会,对其中751名4~6岁儿童进行了较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西吉县城两所幼儿园4~6岁儿童751名,在室内自然光线下,使用统一检查器械,对龋病、牙龈炎、牙牙合畸形、口腔卫生习惯、舌系带异常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查和记录。

2 调查结果

各年龄组患龋情况、城乡不同性别患龋情况及城乡不同性别龋齿充填情况分别见表1,2,3。

21 调查患有不同程度牙龈炎的儿童171人,患病率为228%。

22 咬合畸形285人,患病率为379% ,其具体情况见表4。

23 口腔卫生情况 通过询问被调查者,多数儿童均坚持刷牙,但刷牙与否与龋病、牙龈炎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另外,多数儿童未到医院接受过口腔治疗,而且年龄越小,口腔治疗率越低。

24 舌系带过短41例,占546%。

3 讨论

龋齿是世界范围内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儿童患龋后不仅疼痛,而且影响食欲、咀嚼和消化功能,从而使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1]。在造成乳牙患龋率很高的因素中,有细菌,食物,乳牙本身的形态、结构、位置,其中食物还是应引起相当重视的因素,因现在的独生子女享有优越的生活,饮食含糖量高,质精细而又较粘稠,最易在口腔内发酵产酸,腐蚀乳牙;其次刷牙是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保健,训练宝宝刷牙,必须有科学的方法,选择牙刷、牙膏也很关键[2]。本文调查我县儿童患龋率为2383% ,龋均0487,说明我县学龄儿龋病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只占龋齿总数的49%,表明我县在儿童龋病预防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儿童的就医行为仍很差,有待提高。龋均和患龋率城乡比较无统计学差别,表明学龄前儿童城乡因素对乳牙患龋情况影响不大;龋齿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这与城市居民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口腔保健意识相对较高,同时城市地区口腔卫生机构相对完善有关,表明在今后的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中,农村仍是考虑的重点,提高农村人群的口腔保健意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系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后应更加努力地开展该方面的工作。牙龈炎的发病与年龄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随年龄增长而呈增高趋势,但从本调查结果看,我县儿童牙龈炎发病率在各年龄阶段无明显差异。

参 考 文 献

篇2

【关键词】 青少年; 口腔龋齿;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R7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43-02

为了解喀什市青少年口腔健康及龋齿的发病特点和规律,笔者于2011年12月6-21日对喀什市两所小学,一所中学的维、汉族学生口腔龋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普查喀什市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维、汉学生,年龄7~15岁。受检人数共6083人。其中男3015人,女3068人。

1.2 方法

采用统一的学生健康调查表,每人一卡,采用室内自然光线下用直视检查法。受检人员采用自然直坐位,有两名口腔医生进行检查,分别填入表格内,加以记录。

1.3 诊断标准

龌齿: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龌齿调查方法的诊断标准进行。

2 结果

2.1 龋病的发病情况

患龋者1936人,共有龋齿6376个,总患龋率为31.82%。男性患龋者1007人,共有龋齿3358个,患龋者龋均3.33个,患龋率为33.39%。女性患龋者929人,共有龋齿3018个,患龋率30.28%。龋均为3.25个,见表1。

3 讨论

根据调查,国内多数文献报道女性高于男性,本组未能证实。

喀什患龋率和龋均高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喀什地区干燥,气候炎热,主食为面食、大米、牛羊肉为主,并有“瓜果之乡”之称。盛产甜瓜、葡萄、桃子。全年食用时间长,机会多。因此摄取糖和碳水化合物多,与龋病发病率高有一定关系[1]。

本组资料中,各年龄中低年龄段发病率普遍高,7~8年龄段患龋者龋均为2.22个,低于全国总患龋者龋均

喀什为少数民族地区。本组维吾尔族、汉族患龋率各为37.88%及28.90%,据报道患龋率是藏族为31.43%,蒙族19.4%,是否与生活习惯饮食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龋病的好发部位:本组共患龋6376个,乳牙中以下颌Ⅴ及Ⅳ患龋为最高,下颌高于上颌;最低为Ⅰ和Ⅱ,上颌略高于下颌。恒牙中以下颌6为最高,下颌高于上颌。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龋蛀程度以及龋齿与年龄、族别的关系均符合其他各地的报告。

调查中见小儿口腔卫生欠佳,使食物残渣滞留,与患龋率高有一定关系[3]。说明儿童和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缺乏,需要医务工作者加强口腔保健,并进行有组织防龋的群防群治工作,提高家长和患儿的防龋治疗意识。

我国中西部地区口腔卫生状况差,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咀嚼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加强口腔保健应以预防为主,做好卫生宣教,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使用牙刷/牙签及牙线,定期口腔检查和治疗,发现问题,及时治疗[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爱牙护牙的意识在逐渐增强,口腔保健知识得到了较好的普及。但龋病仍是影响青少年儿童的主要疾病,仍需采取措施提高恒牙早期龋病的充填。

参考文献

[1]张易欣.儿童青少年龋齿的常见原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6(23):860-861.

[2]孙建英.准格尔旗部分中小学生龋齿调查报告[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8(5):98.

[3]赵艳丽,吴卫华.青少年龋齿的调查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1(13):69-71.

篇3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 社区; 中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78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67-0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形成和不断深入。“阿拉木图宣言”对健康的阐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它反映了人类生命活动的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它将影响健康的因素进一步扩大包括多种因素:环境因素、社会能够提供的保健设施、个体及群体的生活方式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决定了口腔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则是由社区医务人员主要承担的。

1 口腔健康教育[1]

健康教育是一门交叉科学,它包涵了医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美学等诸多学科,以教育方式增加大众的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反复强化教育而加深保健知识的确知信深度,强调自觉自愿,提高自身保健行为和实践能力。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好的一切;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公众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它的目标在于帮助人们寻求能够达到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指导人们如何能更健康的生活。口腔健康教育包涵于健康教育。WHO在1970年指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认识到并能终身做到维护口腔健康。采取教育手段如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促使人们自觉自愿的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确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口腔健康教育是让人们理解并认可接受各种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一种教育步骤。

2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危害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分割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WHO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制定的口腔健康目标为:80岁老人,至少应保持20颗功能牙。根据国情,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2010年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保持20颗功能牙的人数百分率农村要达到60%,城市要达到80%。然而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较之其它人群尤为令人忧虑。无牙颌、牙根面龋、不健康的牙周及粘膜组织是中老年人主要的口腔问题。而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是龋病和牙周病。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2]结果显示:乳牙龋均和患龋率为4.48%和76.55%;人群中6个区段均健康的人数很少,牙石检出率高达52%一94%。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44岁中年人龋齿率为88.1%,65~74岁年龄段的老年人患龋率为98.4%,龋均为14.65颗;城市低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东部地区最高。该段人群根龋患病率为63.6%,根龋龋均为2.74颗;城市低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东部地区最低;所患根龋中,龋、补构成比分别为98.1%和1.9%。龋齿患病水平呈上升趋势。全国65岁~74岁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为14.1%,城市低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中部地区最低。 各地近几年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也均显示出相似的结果[3-7]各地的中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不均衡,其健康保健状况与当地的宣传教育、预防保健措施、经济发展等息息相关[8-11]。总体上,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忧虑。具体表现:牙龈萎缩与牙周附着水平丧失明显,牙间隙增宽,牙根暴露是中老年人口腔组织变化的特征;与老化有关的主要组织问题是牙根面龋,无牙颌与不健康的牙周与黏膜组织。由于中老年人各种疾病的患病率,功能障碍与残疾率较青壮年时期明显增高,所以对医疗保健的需求量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缺牙人数与缺失牙数均增高和增多。而当缺牙占全口牙的四分之一以上时,就会影响到口腔功能,特别是咀嚼功能,影响口腔功能也就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WHO对老年人的流行病调查报告指出,牙周疾病虽患病最多,但是重视程度最差.中老年人现在虽已认识到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危害性,但对口腔疾病的危害及其与其他全身疾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却知之甚少。牙周病是引起中老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更是影响心脏、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导致各种死亡率极高疾病的重要成因。老年人肺炎与牙周疾病;心脑血管病与牙周疾病;消化道疾病与牙周疾病;糖尿病与慢性牙周病[12]等,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已被医学界所证实,揭示了很多作用机制[13]-[16],但公众对此却缺乏一定的了解。

3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现状

调查研究[17-18]显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匮乏,口腔健康信念差,口腔卫生行为错误率高。口腔健康教育停留在传统知识层面上,内容不全面,对龋病和牙周病病因的不了解,阻碍了老年人采取自我保健措施。同时,口腔疾病与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其直接影响机体健康。仅有5.5%的老年人知道糖尿病和牙周病有密切关系。糖尿病会加重牙周病的病情,而牙周病又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口腔疾病给全身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而绝大多数老年人对口腔疾病的危害还没有正确认识。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匮乏不但影响其口腔健康,还直接影响其慢性病的治疗,影响其全身健康。中老年人缺乏对牙齿脱落、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的了解,使得其无法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同时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共同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信念的形成。向老年人讲授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帮助老年人确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是今后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关键。

4加大对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口腔健康的发展趋势

研究证实了[19-23]:广泛而深入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可以帮助人群维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来改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增进中老年人群对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改变观念 调整服务目标 在注重口腔常见病治疗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口腔预防的作用。治疗的得益人群相对我国的13亿人口而言,微乎其微,费工利微;但得益于预防的人群却可以成百上千的增加,而且一代人的认知行为的改变可以对他们的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一层面而言,却是薄工利重。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教育应通过社区的口腔医务人员实施深入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各个阶层;而社区的口腔医务工作者也应转变观念,建立“大卫生”的新观念。从“以病人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人为中心”,从“个体为中心”转为“群体为中心”。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多来源于媒体的广告宣传,从健康教育讲座中获得知识的极少。由于媒体宣传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使得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模糊。维护老年口腔健康,做好老年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在社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针对性强的口腔健康教育,系统科学地向老年人讲解口腔健康知识,尤其应做好以下内容的健康教育:牙菌斑的相关知识,口腔疾病的病因及早期症状,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和口腔卫生行为。在社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探讨社会在进步,进行教育的方式也应与时俱进

1)改进方式强化社区行动,进入社区,建立口腔健康小组;

2)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法如利用就诊时的个别交谈;小型专题讨论会;利用教育媒介如挂图、声像资料或其他教科具进行讲授;举办讲座,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现场示范,让听者亲自练习加深理解并掌握具体的技能。

3)目标细化确保适宜措施针对特定人群制定特定的目标;

4)联合团队的伙伴之力,建立档案、加强研究管理、建立口腔健康档案,阶段性评估工作效果与成效,适时调整工作计划与进度。

5 总结

社区是中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中老年人是社区保健的重点人群,从中老年人特点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社区不同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中老年人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以实现健康老龄化和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胡德渝.预防口腔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8.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21.

[3] 王薇,杨汴生,何健,钟娅,张丁.65岁~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07-609.

[4] 余哲,韩宁,范勇斌,邵东升.745例老年患者的口腔疾病调查[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7,5(3):146-147.

[5] 松,吴敏节,姜婷,吕亚林,方超,张伟.北京市城区1219名老年人咬合支持状况的调查[J].北京医学,2008,30(7):392-395.

[6] 范卫华,欧,章锦才,等.2005年广东省中老年人余留牙和无牙颌抽样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167-170.

[7] 胡祥文,周仁,李萍,郑杰,等.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口腔医学,2007,27:162-163.

[8] 刘忠民,高文荣,单楚.延吉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研究.吉林医学[J]. 2008,29(5):436-437.

[9] 丁林灿,卢友光,冯岩,苏柏华,林挺,赵爱梅. 福建省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J].2004,38(1)83-85.

[10] 廖旭辉,林焕彩,卢展民,等.广东省中老年人的牙周健康状况[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314-315.

[11] 沈家平, 王林, 陈宁, 王一均, 陆平成.江苏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J]. 疾病控制杂志2007,11(1):64-68.

[12] 程睿波,张颖,陶薇,等.辽宁省中年和老年人缺牙及义齿修复情况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25:576-579.

[13] 刘萍.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J].国外医学情报,1990,20(8):35.

[14] 张代杰,赵先芝,杨学馨.糖尿病与牙周病临床相互关系得初步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0):571-574.

[15] 范丽凤,陆菊明,晋敏,等.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病变及其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4,21(11):31-33.

[16] 王勤涛.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间的相互关系[J].国外医学.口腔分册,2003,30(2):135-137.

[17]刘艺敏,朱炎,严浩军,刘洋,张海霞,李一凡.上海市中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25(5):428-430.

[18] 樊明月, 张惠琴, 郑磊.社区口腔门诊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8):559-560.

[19] Nowjack-Raymer RE,Gift HC:Knowledge of common of gumdisease[J].J dent Res 72:277,1993.

[20] Sintes J,Butler M,Richardson R,Lover J:Dental caries amongfirst-grade smdems in Oakland[J].J Dent Res,1993,72:279.

[21] Loupe M,Goodkind R Smith B,Clay D:An education to improving acceptancc of dentures by geriatric pafiens[J].J DentRes 66:326,1987.

篇4

【关键词】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

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窝沟龋是龋病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第一恒磨牙萌生较早,牙面窝沟是牙齿表面易患龋的部位,由于解剖特点即殆面窝沟较深,龋病发病率较高。因此,有效地保存第一、二恒磨牙避免龋病的发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第一恒磨牙龋的预防[1]。窝沟封闭是预防窝沟龋最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6年6月~2009年6月开始应用封闭的方法预防儿童恒磨牙的龋坏,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均为我院牙科门诊进行口腔检查的已萌出第一恒磨牙的6~10岁儿童,所有儿童均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恒磨牙未患龋,无充填物,牙面窝沟较深,牙体完全萌出,表面无牙龈覆盖,特别是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无其它非龋性牙体病的。

1.2方法伟瓦登特光固化机,伟瓦登特含氟光固化窝沟封闭剂。首先锥形小毛刷蘸适量清洁剂清洁牙合面窝沟及去除牙菌斑,并用探针去除窝沟食物残渣,彻底冲洗干净。

然后用压缩空气隔湿吹干牙面约15 s,干燥后牙面呈白色雾状外观。用37%磷酸凝胶涂布窝沟至牙尖斜面2/3处,酸蚀1 min。酸蚀后用棉球擦干净酸蚀剂,并用清水冲洗酸蚀剂至少15 s。然后再次进行口腔隔湿,用无油空气吹干窝洞,可见经酸蚀过的牙合面呈白垩色。涂封闭剂时用探针将封闭剂从一侧慢慢引入窝沟底部以免形成泡,在不影响咬合的情况下尽可能涂布厚一点,用可见光固化机固化30 s,照射距离约为1nm,最后检查封闭完全,调整咬牙合,观察其固化程度,与牙面的粘附情况,有无漏涂的窝沟以及咬牙合是否过高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1 h内不要进食。

1.3疗效评定标准封闭术后6、12、18、24个月,对患者进行检查,封闭剂的存留情况分为3级:完整保留,部分脱落和全部脱落,患龋状况按照《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龋病调查标准[2]。

2结果

经过治疗,封闭剂保留率6个月为98.9%、第12个月为97.8%、第18个月为95.6%、第24个月为94.4%,见表1。龋齿率6个月为0.0%、第12个月为0.0%、第18个月为1.1%、第24个月为3.3%。

3讨论

龋齿的发生发展和口腔环境(如细菌、食物)及易感的牙面存在关系且与年龄的关系密切,在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活跃性。儿童因喜食黏性强、含糖高的软食,易发酵产酸儿童自洁作用差等影响因素,故儿童患龋率高、发病早[3第一恒磨牙是口腔中萌出最早的恒牙之一,功能时间最长对整个牙颌系统影响最大,它易患龋,且龋坏易被忽视。

窝沟封闭是用一种高分子材料涂布在新生磨牙表面在牙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保护层,将窝沟封闭起来,阻止细菌、食物残渣及其酸性物等致龋因子进入窝沟,是预防龋齿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长期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含氟封闭剂有屏障和持续释放氟促进再矿化的双重作用。窝沟封闭剂的防龋效果与其保留率密切相关,封闭剂的保留率越高则防龋能力越强。操作时儿童年龄小、认知能力低而配合度不够,且唾液分泌量较多,所以会造成所需人力、时间较多,且会随时间推移而陆续脱落的现象。因此,应保证牙面的清洁、酸蚀后必须冲洗干净,避免酸与釉质的沉淀物堵塞脱钙后的微孔、注意隔湿、涂布时用探针充分捣匀以免产生气泡,操作熟练并定期复查补填,以降低继发龋的发生率。同时,积极开展窝沟封闭的口腔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龋患率较高的国家,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的方法,家长和儿童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伟,边立新,郑喜春.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对六龄齿初期龋的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8):512.

[2]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19..

篇5

功能牙膏身价翻倍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大型超市发现,市面上销售的牙膏不仅品牌繁多,同一品牌不同功效的牙膏也多达七八种,从清新口气、缓解牙龈问题到牙齿美白、消炎抗过敏等,让人眼花缭乱。但牙膏只要与“药”字沾上边,价格就成倍翻。

记者注意到,某品牌的特效中药牙膏产品包装上称“对虚火牙疼、牙龈出血、口腔溃疡有迅速改善和预防”效果;某舒敏灵牙膏打出了“强力舒缓疼痛”的宣传说明语;还有牙膏标有“减轻牙龈出血、消除牙龈肿痛、修复黏膜损伤、营养牙龈、改善牙周健康”等功效。在众多的保健及治疗功能的宣传当中,牙膏的“洁齿”功能反而被淹没了。

这些宣传有“药效”的牙膏价格也比普通牙膏贵上几倍乃至十几倍。

临床评价是关键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8年3月12日颁布的QB2966《功效型牙膏》行业标准,功效型牙膏是指除具牙膏的基本功能之外,兼有辅助预防或减轻某些口腔问题、促进口腔健康的牙膏。功效型牙膏主要功效包括但不限于防龋、抑制牙菌斑、抗菌、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有关问题、消除或减轻口臭、除渍增白、抗牙结石等。该标准还对功效作用验证报告做了规定。要求功效作用验证研究应在功效成分完成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功效作用验证报告应由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或三级口腔医院出具。该标准已于同年9月1日起实施。但实际上,诸多功能牙膏的外包装上很少能见到由此类医院出具的“临床验证”字样。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授胡德渝指出,尽管我国目前市场上的牙膏绝大多数为药物(或功效)牙膏,但现行有关牙膏的标准主要从安全角度制定。加之有些牙膏包装上的宣传语存在不符合实际的问题,其宣传的功效没有经过严格科学研究和试验,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消费者很难正确选择。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国家层面尽快建立药物(或功效)牙膏强制统一标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牙膏是大众日常消费品,功效是有限的。而且,牙膏功效也与人们正确使用的方法、次数、时间有密切关系。需要说明的是,牙膏不是药物,它只能帮助维护口腔健康。真正解决牙病问题,更多地还需要由口腔科医师作出诊断和治疗。

牙膏成分大同小异

牙膏的主要成分是在牙齿上起摩擦作用的摩擦剂,占到牙膏的40%左右,其余还有二氧化硅、碳酸钙、磷酸氢钙、发泡剂等。此外,还有体现口感、香味的香精,比如薄荷香型、水果香型,还有保湿剂、增稠剂和功效添加物,以及约占20%左右的水。

“刷牙的目的是为了清洁牙齿的表面,正确的刷牙比牙膏更重要。”北京人民医院口腔科的张洁表示,“牙膏的主要成分并无太大区别,功效大同小异。从专业角度来讲,牙膏90%以上的作用就是清理口腔环境。牙膏不是药,药物牙膏中的‘药效’只是辅助功能,作用很小。”

篇6

【关键词】口腔健康;5岁前儿童;影响因素

1我国儿童5岁前的口腔健康情况分析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高,5岁儿童患龋率与龋均都不断增高。农村儿童的龋病的流行状况要比城市儿童严重,通过对三个区域的调查都显示这种特征。就好发牙为来说,患龋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上颌中切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下颌乳中切牙。那么危害5岁前儿童口腔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调查结果显示这与儿童的家庭环境、所在地区经济水平状况、饮食习惯、口腔治疗等都有重大的关系。

2影响5岁前儿童口腔健康的因素分析

2.1地区因素:郊区和农村儿童龋病严重儿童所在地区是影响患龋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地区不同,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就会不同,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态度会有差别,在对待儿童的饮食习惯与口腔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差异。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郊区和农村儿童的龋病要比城市严重,都是影响儿童龋病的危险因素。比如说农村家庭的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缺乏,态度不积极,很多儿童有含糖饮食习惯,也没有很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导致龋病率很高,是城市市区儿童的1.8倍多。

2.2家长文化程度因素调查显示家长文化程度与儿童的患龋情况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的患龋情况就越轻,反之就越严重。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家长,其子女患龋病的程度要明显轻于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家长,因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多,能力更强,而且具有主动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意识和较强的应用操作能力,这容易让他们得到更多、更丰富、更准确的口腔保健知识,且对保护孩子的口腔健康持正面积极的态度。

2.3含糖食物的摄入的方法与频率调查显示患龋严重程度与睡觉前含奶瓶儿童的频率呈正相关。含奶瓶睡觉是一种不良习惯,因为奶瓶中的含糖液体与乳前牙会有长时间接触,这时期的乳牙刚长出不久,还没有完全矿化,很容易受到糖分的侵蚀。再有含糖饮料与食物等摄入的频率越高,儿童换龋病的概率就越高,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因为糖的摄入增加会令儿童口腔内的变链菌等致龋菌可分解底物增加,进而增加产酸,侵蚀了牙齿。在5岁儿童中,每天吃甜点两次及以上会比每天吃少于一次甜点的患龋严重程度高4倍多。因此应该在以后的口腔健康宣传教育中重视对含糖食物合理摄入频率的教育。

2.4主动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治疗龋病而不是预防经过多因素分析,5岁前儿童龋病有一个共同的因素是“过去一年有没有看牙”,但是结果却令人惊讶:过去一年接受口腔服务的儿童龋齿情况反而更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分析发现,原来只有15%的儿童是去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和预防性治疗,而85%是为了治疗已经发生的口腔疾病。即主动就诊是为了治疗而不是预防,只有当龋病严重了才带子女就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即使像巴西这种发展中国家,主动就诊中接受涂氟等口腔预防措施的也达到60%以上。

3加强5岁前儿童口腔健康的对策

3.1加强郊区与农村儿童口腔健康保障力度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低、家长学历低、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这些一般发生在郊区和农村当中,其家庭中子女的患龋率也高。这些地区是口腔保健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但却拥有很庞大的儿童数量。为此必须将口腔保健的公共卫生资源向郊区、向农村倾斜,构建郊区和农村的口腔保健队伍,加大资金投入。既要将口腔保健宣传教育走入乡镇、农村,更要走进每家每户。

3.2家庭干预策略家庭干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低龄儿童和学龄儿童干预策略。

3.2.1低龄儿童家长家长要尽早帮助孩子清洁口腔,培养儿童接受口腔清洁的意识,这些要从一点一滴的行为中去实现。比如每次喝奶后,用清水纱布擦拭孩子口腔,帮助婴儿提前感知口腔清洁;在孩子萌出第一颗牙后,就帮着婴儿刷牙等;基于含奶瓶睡觉的危害,睡前应尽量减少喂奶的次数,提倡多量少次;睡前不能清洁婴儿口腔的,应该在喂奶后饮用清水,达到间接清洁口腔的目的。

3.2.2学龄儿童家长学龄儿童这一阶段的身体和心智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养成自我的口腔清洁习惯,教授孩子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例如正确的刷牙的方法。对于家长的口腔保健教育,主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到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对儿童第一颗恒牙的保护,比如窝沟封闭,氟化物的应用;对于含糖食物的控制方面,家长可以记录儿童含糖食物的量和时间,指导孩子正确规划合理的摄入量,培养孩子自我口腔健康管理能力。

3.3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去拜访专业口腔医生龋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儿童治疗时的不适感也越少,将来对于口腔治疗的恐惧感也越小,同时疾病的预后也越好。但是很多家长没有主动定期带儿童看口腔的意识和习惯,直到孩子龋病发展严重了,才带孩子去看,这种被动就诊导致龋病发生率增高,且严重。所以我们应该向家长强调儿童龋病的危害以及早期治疗的必要性,同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去主动了解儿童的口腔状况。

篇7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4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608-02

龋齿是中小学学生常见病之一,流行面广,发病率高[1]。龋齿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尤其是恒牙龋病引起的危害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龋齿列为需重点防治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2]。龋齿的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3]。发达国家龋患率较高,美国12岁儿童的恒牙龋患率达90%,欧洲各国小学生龋患率高达98%[4]。近年来,中国儿童龋患率也在逐年上升。为了解本辖区中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和治疗情况,我们对本辖区3184例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整群抽取本辖区7-9年级2所中学13到20岁中学生3184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687例,女生1497例。

1.2 检查方法 为每年度学生体格检查,由医生检查口腔情况,检查方法以视诊为主,受检者采取坐式或立位,在充足的光源下接受检查。诊断标准按国家龋齿病统一标准规定,凡乳恒牙龋齿、失、龋补均做龋齿统计。2 结 果

2.1 本辖区13-20岁中学生患龋情况,见表1,受检的3184例中学生中,龋齿检出人数为977例,患龋率为30.68%,龋均为0.67,患龋者龋均为2.18,女生患龋率为35.67%,龋均为0.83,患龋者龋均为2.32;男生患龋率为26.26%,龋均为0.53,患龋者龋均为2.01,女生患龋率、龋均均高于男生。

表1 本辖区13-20岁中学生患龋情况

性别 受检

人数 患龋

人数 患龋

率(%) 患龋

牙数 受检

者龋均 患龋

者龋均

男 1687 443 26.26 891 0.53 2.01

女 1497 534 35.67 1240 0.83 2.32

合计 3184 977 30.68 2131 0.67 2.18

2.2 各年龄组患龋情况,见表2,随年龄增长患龋率有增长趋势。可能与高年龄段样本数偏少有关。

表2 各年龄组患龋情况

年龄

(岁) 受检

人数 患龋

人数 患龋

率(%) 龋补

牙数 患龋

牙数 患龋

者龋均

13- 12 3 25.00 0 9 3.00

14- 602 130 21.59 120 232 1.78

15- 931 264 28.36 182 539 2.04

16- 1041 377 36.22 347 869 2.31

17- 567 191 33.69 134 451 2.36

18- 26 9 34.62 1 24 2.67

19- 3 2 66.67 0 3 1.50

20- 2 1 50.00 1 4 4.00

合计 3184 977 30.68 651 2131 2.18

2.3 不同性别中学生龋、失、补构成情况比较,见表3,男性龋的构成比56.45%,龋的充填率39.62%,女生龋的构成比61.45%,龋的充填率34.84%。男性龋的充填率高于女生。

表3 不同性别中学生龋、失、补构成情况比较

性别 受检

人数 龋 失 补

牙数 构成比(%) 牙数 构成比(%) 牙数 构成比(%)

男 1687 503 56.45 35 3.93 353 39.62

女 1497 762 61.45 46 3.71 432 34.84

3 讨 论

龋病是多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不仅使牙齿缺损,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咀嚼功能障碍等,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牙髓、牙槽骨及颌骨的炎症,甚至造成牙颌器官的后天畸形,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辖区13-20岁中学生患龋率为30.68%,龋均为0.67,患龋者龋均为2.18,女生患龋率为35.67%,龋均为0.83,患龋者龋均为2.32;男生患龋率为26.26%,龋均为0.53,患龋者龋均为2.01,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5]。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主要因为女生的生理发育早于男生,故乳、恒牙萌出均早于男生,致使牙接触口腔环境的时间及受到龋病的侵蚀可能性均早于男生有关[6],也与女生爱吃零食、甜食有关。随年龄增长患龋率有增长趋势,可能与高年龄段样本数偏少有关。龋的构成比较低,龋的充填率也较高,表明本辖区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较高。口腔卫生状况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尽管本辖区中学生的龋患率相对较低,龋补率相应也较高,使大部分活动龋能得到及时治疗,但仍然需要加强基层医疗单位的口腔技术力量,对已发生的龋病应早发现早治疗,开展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控制龋病的发展,提高龋病治疗率。同时社区责任医师和儿童保健医务人员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育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如提倡中小学生“人人刷牙、早晚刷牙、选用保健牙刷刷牙”,因刷牙可以有效清除牙面菌斑,Vanobbergen等[7]。再如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开展社区集体活动,加强家长也孩子之间的沟通;定期上门服务,设置电脑健教网络;定期开展专家座谈,普及防龋知识,强化家长及学生的口腔卫生知识,提高口腔自我保健能力,尽量减少龋病对孩子健康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

[2] 张辉,顾志琴.北京城乡人群三个年龄组恒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2,20(1):54-55.

[3] 张迎修.山东省中小学生龋患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65-467.

[4] 季成叶,刘宝林.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8-101.

[5] 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遵义市5岁儿童;龋病;家庭口腔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R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29-02

乳牙萌出不久即可患龋病,至5~8岁乳牙患龋率达到高峰,5岁组儿童在此区间内。对幼儿而言,口腔健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父母的影响,儿童与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总称为家庭口腔健康行为[1]。本调查报告依托于2009年遵义市社会发展重点科研项目《遵义市青少年儿童口腔卫生适宜技术研究》,对遵义市 5岁年龄组儿童患龋状况及其家庭口腔健康行为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工作将遵义市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区域划分为 14 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选取一个居民社区或者村附近的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状况调查对象为遵义市5岁组儿童1722名,其居住时间超过 6 个月,同时对其家长进行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检查及调查问卷均合格者纳入调查队列,计1688份,合格率为98%,其中男887名,女801名。

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口腔健康检查,主要调查儿童乳牙患龋的情况;二是口腔健康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行为及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态度等[3]。

1.3 调查标准

本调查的依据是《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别采用《口腔健康检查表》和《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2]。

1.4 质量控制

组织调查和数据录入人员培训并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 值控制在0.89~0.95范围。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双录入方式,双录入完毕后对数据库核对并纠错。

1.5 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结果使用 SPSS(16.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频数或百分比,使用t检验和χ 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乳牙患龋情况

患龋率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20,P0.05),充填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6,P>0.05)。

2.2 儿童家庭口腔健康行为情况

2.2.1口腔健康行为

2.2.2口腔健康知识

2.2.3口腔健康知识来源

口腔健康知识来源:电视广播26.5%,报刊杂志17.3%,家人朋友11.3%,医院宣传13.3%,医护人员讲解15.6%,社会宣传5.7%,幼儿园宣教7.2%,孕妇学校宣教0.9%,以上都没有2.4%。

3 讨论

3.1 患龋状况

3.1.1 患龋状况结果显示,乳牙患龋率为 42.09%,龋均 1.53。与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低于全国及西部平均水平。这可能与贵州经济水平、人群好食辣而不好食甜味食品的饮食习惯以及贵州是非蔗糖生产大省 ,人均消耗蔗糖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有关[3]。

3.1.2 患龋率男性明显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20,P

3.1.3 充填率为3.14%,表示遵义市5岁年龄组儿童有超过95%的乳牙龋齿尚未得到治疗。说明儿童龋病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家长和儿童对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应引起相应的机构重视。

3.2 儿童家庭口腔健康情况

3.2.1 口腔健康行为:有研究表明3岁前开始使用含氟牙膏每日刷牙2次,并且家长监督和帮助刷牙可降低儿童患龋风险[5,6]。含氟牙膏可减少20%~35%的龋齿发病率,含氟牙膏在工业发达国家中的使用率高达90%[7]。儿童龋病的发生要求有敏感的宿主、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以及适宜的底物,而这些底物又必须在口腔中滞留足够的时间[8]。

此次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以上家长不能做到帮助和监督孩子刷牙,含氟牙膏使用率较低,仅为11.2%,有半数以上儿童睡前进食含糖食品。提示应加强家长正确刷牙和维护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加强家长含氟牙膏防龋知识,控制儿童睡前进食含糖食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饮食习惯。

3.2.2 口腔保健知识:家长认为乳牙坏了不用治疗不正确,认为应该治疗的为69.4%,但仍有21.2%的家长选择不知道。选择牙齿好坏与自己保护关系密切的为79.7%,但仍有16.9%选择不正确。选择口腔健康对孩子生活很重要的为95.8%。不知道窝沟封闭可以预防儿童龋齿的为72.2%,仅有11%选择正确。

在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上未患龋者父母回答正确率均高于患龋者,父母在口腔健康知识方面的认知对孩子是否患龋有一定的影响[9]。而家长对窝沟封闭防龋知识认知仅有11%选择正确,说明家长们对窝沟封闭认识不足。大量资料表明,在乳牙和恒牙列中,龋病的好发牙均为磨牙,而磨牙咬合面的窝沟用牙刷不易刷到裂隙窄长的窝沟底部,因此是致龋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滞留的场所。窝沟封闭后,隔绝了口腔环境中致龋因素,能有效、高质量的预防龋病的发生,而且副作用少,儿童易于接受[10]。

3.2.3 口腔保健知识来源:家长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其次为报刊,通过医生宣传、学校社区宣教获取相关知识的较少,提示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等的健康教育比较薄弱,有待重视提高。比如将口腔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通过儿童将知识带回,在家长会上进行口腔健康知识交流,定期在社区举办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医务人员具有丰富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可以为前来咨询、就诊的儿童家长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并发放宣传册方便学习。

总之家庭是儿童养成各种习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只有父母参与,儿童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才会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1]。所以应在儿童龋病预防工作中首先加强对家长的口腔保健常识教育,提高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1] 高艳霞,冯希平.家庭口腔健康行为对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 2004, 13 (1): 65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9.

[3] 张 剑,刘建国,张绍伟.贵州省 5 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28-2531.

[4]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第 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

[5] 孙立新.白色念珠菌病的发病机制[J].山东医药, 2001, 41(17):58-59.

[6] 周长沙,钱学治.大学口腔、皮肤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59-60.

[7] Wittenberg RL.Oral health for a health life[J].J Public Health Dent,1994,54(4):231―233.

[8]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47.

[9] 刘建萍,杨俊,欧晓艳.江西省5岁儿童患龋状况及其父母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和态度与龋患的关系[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8):108-111.

[10] 缪颖,姜智敏,李瑞虹.窝沟封闭技术在预防儿童龋病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学,2007,1(3): 25-03

[11] 葛敏.浅谈含氟牙膏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J].牙膏工业,2004,(3):26.

作者简介:

王晓明(1986-),女,吉林吉林,硕士,研究方向:口腔公共卫生

基金项目:

遵义市社会发展重点科研项目(遵市科合社重字[2009]2号)

篇9

关键词: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实践;科研;健康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22-02 收稿日期:2016-10-21

作者简介:胡言会(1979―),男,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小娟(1981―),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

1.医学生的媒体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需要

申正付等人对安徽四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聊天,医学生在满足自身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媒介对他们的“精神麻醉”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2.媒体负面形象对医学生的消极影响较重

作为今后治病救人的“天使”,医生需要在大学时代不断形成时代担当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历史感、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使命感。然而当下媒体对医患矛盾的不实报道以及报道之后缺乏事后正能量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医学生对今后的医生职业产生恐惧感。“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其网络媒介素养储备已经滞后于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速度,不仅会造成网络媒介的负面作用凸显,也会使作为‘社会公器’的网络媒介的社会形象持续走低。”这呼唤高等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增强社会理性的能力。

3.频繁接触新媒体,但缺乏伦理道德诉求

调查显示,每天上网 1 个小时以上的医学生占 90%左右,网络论坛、网络通讯、网络游戏、收发邮件等都体现出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强烈认同。但有些情况使人忧,曾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经历的医学生占 52%,承认自己有网瘾的占16%;另外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也非常大,甚至将网上的不良行为带到网下,触碰社会道德底线,违公德,人生目标模糊,丧志。

二、确立实践支点,构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教育模式

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素质教研室从事媒体研究的教师多名,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一位老师拥有在国内著名大学从事传播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教研室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满足了需求。不过,凝聚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又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打造好师资队伍之后,是从事科研还是从事教学改革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事实上,从事科研与从事教学改革两者之间并非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处理得恰到好处,会实现教学相长的意外效果。仅就当下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教学相长一词其实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传统的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互动。我们在积极推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将科研转换于教学、将教学改革服务于科研,中间环节就是实践。实践是纽带,是连接不同方面的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以学生为基点,带动科研和教学,从而将成果反哺于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1.将教师科研作为服务医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和支撑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教师成立多个指导小组,协助学生进行独立问卷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成果。例如,调查报告《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南充市的调查》主要调查了新媒体下当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通过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来测量、了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现状和一般影响因素;客观地用4个维度因子来评价大学生的交往困惑,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康的交往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成果不仅是学生了解自身媒介素养的过程,而且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论文的调查数据被樊九思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研究》所引用。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媒体状况,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的行为和心理,才能够准确把握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传播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较为精准地开辟出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来。

2.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媒介素养的调查实践活动

这些调查是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学生科研题目,由学生完成,目的在于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训练学生的媒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次系列调查是以川北医学院2016年度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为依托,搭建实践平台,大胆放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调查队伍。

学生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思考媒介素养问题,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文。诸如《中国甘肃网的健康传播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西昌市药品广告对购药行为影响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12期)、《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23期)、《医药广告健康知识传播研究:基于华西都市报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以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为例》(《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第8期)。这些具体成果均是将科研与教改相结合,教师设计题目和调查思路,学生全程参与,全面主导和参与数据调查、社会实践以及书本知识向社会服务方面的转化。实践证明,学生立足教师科研,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行之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上文提及了当下医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以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依赖于课堂的知识灌输和间接感受,缺少亲身体验和感悟。但学生的实践弥补了这一不足,将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学生带着疑惑,以实践方式调查基层老百姓的媒介素养状况。医学生不仅亲身感受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基层老百姓的接触反观自身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实现了学生动态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媒介不仅仅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媒介改变周围的人乃至社会。可以说,学生实践活动的这一支点解决了医学生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医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的问题,以及教师教改与科研的矛盾。

3.改革和完善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健康传播的课堂教学

以上成果均是学生全程参与完成的,在调查中学生充分考察了媒体与老百姓健康素养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医学教育对健康传播的某种程度的忽视。健康传播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是能够有效地将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同时这门学科也适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社会医学的内在需要。然而,纵观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健康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缺席”了。护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都没有将健康传播学科纳入体系之中,侧重点依然强调媒介对健康知识的传递作用,没有看到媒介对健康传播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文素质教研室积极申报川北医学院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省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吸纳各个专业学生参与进来。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86人参与进来,培训人数达174人次,开设《健康传播的今生与来世》学术讲座2场次。另外,以人文素质教研室为主体,联合预防医学系和护理系,面向全校各专业拟开设健康传播学课程的公选课,学生获得健康传播的理论学习和思考。

三、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展望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寻找实践基点,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与教学改革三者融合起来,以学生的媒介实践为支点,带动科研与教改,本文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学生的媒介实践,科研与教改分别是“两翼”,这是川北医学院实践活动提炼出来的有益尝试。

这种尝试弥补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单一模式。一方面,将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双向结合、深度融合。教改不是教师一人行为,而是与学生双向互动,最终提升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科研同样可以从学生实践中获得新材料;学生素养在教学与科研的反哺中获得提升,并且转化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拓展教学成果的收益面。本文提出的科研、教改与教学实现的互融互动效果是学生和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了依托,教改活动有了实质基础,科研也获得了实践养分。尤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以主人翁姿态思考和实践媒体素养。例如,口腔医学系学生聂娟、樊琴、郭晏汝等将其实践成果《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上报参与第十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活动得到了新的延续。临床医学系学生高兵、罗阳、李淑婷等以《成都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传播的关联性分析:以慢性病为例》为题,积极参加“青年中国行”2016年度的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比赛。学生获得更大实践平台的愿望自发而生。

尽管我们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医学生的媒介素养在互动过程中也实现了理想的教育目标,然而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除了健康传播之外,还应该多挖掘能够担负起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重任的课程或知识载体,从而建立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形式。又如,如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改变媒介实践活动中大一、大二学生偏多,大三、大四学生偏少的状况,使媒介素养教育长期化。再如,需要开拓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调查实践成果进行转化。一是向科研成果转化;二是为社区乃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协助参与社会成果的转化,服务百姓;四是将学生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进行宣传,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价值存在感。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永远在路上而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也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篇10

无锡口腔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 目的 知情同意是一项重要的患者自主权的具体表现形式,评价知情同意的落实在口腔内科根管治疗术中的作用,保证高效护理。方法 统一标准选取牙体牙髓科适合病例400例,随机分为详细知情同意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时操作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详细知情同意组,治疗时操作较对照组更节省时间,为对照组的0.79倍,且患者在治疗时满意度分值为8.81较对照组7.87明显提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精确、真实的知情同意,让患者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做出自主地选择,能够在减少手术操作时间的同时,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关键词 知情同意;根管治疗术;效果;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b)-0053-03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口腔门诊患者正日趋增多。疼痛作为口腔门诊治疗中最常引发的问题,使得大多数的患者对牙科诊疗过程充满紧张及恐惧;加之患者对病情了解的甚少,对治疗效果过高期望,亦使得门诊纠纷显现增多迹象。如果医方对患者进行医疗行为时,首先向患者就医疗行为的处置方案、医疗风险、治疗效果、医疗的必要性以及其他可能替代的医疗行为等事项向患者详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取得患者的同意。那么就可以大大降低上述困扰的发生。在患者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治疗操作,可大大提高处置效率并取得患者更高满意度,亦更好地保护了医方。该研究就该院2012年—2013年400例牙髓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术前详细知情同意组及对照组,探讨知情同意在口腔内科根管治疗术中的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无锡口腔医院牙体牙髓门诊选择上颌第一磨牙需行根管治疗术患者400例(年龄18~57岁),其中男性患者186例,女性患者214例。统一病例入选标准为“慢性牙髓炎”。对4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详细知情同意组(实验组)和常规告知组(对照组),每组200例患牙。初诊处置统一设定为局麻下去腐、开髓、揭顶,直接拔髓、根管预备、插尖x线,预约复诊。

1.2 方法

1.2.1 履行知情同意前护理工作 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护理部定期举行护士例会,科内每月针对牙体牙髓科容易出现的护患问题自查,质控;建立护士告知、患者知情同意的管理制度;医护人员通过讨论,共同制订并完善“牙体牙髓科根管治疗知情同意书”以及“护理服务工作流程”。重视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使护患双方互相尊重。营造一个和谐的服务氛围。让患者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接纳医疗护理服务。规定护士在提供护理服务时,推行人性化护理,要求使用“您好”,“请坐”等亲切的语言,对患者的要求及询问及时应答。

1.2.2 详细知情同意组(实验组) 本人对每一位实验组患者,做好心理调适,用通俗易懂、微笑可亲的语言向患者详细介绍根管治疗时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包括疾病相关常识,治疗方案、周期,费用,拍摄x线片,局部麻醉,牙体制备操作涡轮机声、吸引器声,治疗过程中相关配合、手势,术中术后的可能的疼痛、局部肿胀,口腔卫生宣教,术后常规注意事项及其他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等等),实事求是,不故意夸大缩小,征得患者书面同意。术中采用四手操作,安抚患者,调节合适,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根管治疗初诊处置相关操作。治疗完成后再次强调注意事项,医嘱避免进食过硬食物,预约复诊时间,当天填写调查表。手术操作由本人配合同一位主治医师完成。

1.2.3 常规告知组(对照组) 术前医患常规沟通,术中亦由本人和实验组医师采用一医一护四手操作,术后医生常规医嘱。

1.3 评价标准

1.3.1 完成根管治疗相关操作操作时间 时钟记录实验组及对照组从局麻开始至医师操作结束时间。

1.3.2 满意度调查 治疗结束当天对每一位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目测类比分析法在记录纸上画一条长10 cm的线段,在其左端始写上不满意,右端末写上满意。告知其问卷目的和写方法,按照统一的指导性语言,让其根据自身感觉画出标记。以患者所得出的线段长度的cm数为分值,0~10分。定义6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

实验组操作时间约为对照组的0.79倍,详细知情同意后,可明显缩短医师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实验组满意度分值对照组1.12倍,同样满意率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知情同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3 讨论

3.1 根管治疗知情同意的重要性

1957 年美国法院在一个案例的判决中,将知情同意权在法律上引入了医疗领域[1]。知情同意权是一项由自然人所享有的独立的具体人格权,它是由医患关系所具有的人身属性所决定的。患方在医方提供足够的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同意或选择的自主决定,其内容包括知情与同意两个方面;无论是患者、家属,还是医务人员,正确认识并深入理解知情同意权的内容、目的和归属等问题是确保知情同意权真正落实的重要前提[2]。

根据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医患比例严重失调,如全球平均为1:4 000,我国为1:30 000;而我国民众的口腔健康状况现状是:35~44岁年龄段人群患龋率为88.1%,65~74岁老年人患龋率为98.4%;而由于龋坏导致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亦是居高不下[3-4]。每位口腔医生每天要诊治众多的口腔疾患患者,门诊量是超负荷的,因忙于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口腔医务人员根本无暇将医疗信息全面准确地告知患者及家属。另外,口腔疾患的诊断治疗,大部分都是在门诊完成,患者就诊环境狭小,医生与患者接触的时间较短,也导致医生对患者告知信息少,或者不告知的情况发生。费用问题、疼痛问题,及对于治疗相关认知不全面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使得术前详细的知情同意不可或缺。

3.2 根管治疗知情同意地正确履行

有调查显示:投诉率最高的是对于知情权的问题,调查还发现,在这部分人群中,有80%的患者反映医务人员没有告知或者告知不清,而医护的反馈则是“已经说过了”[4]。该文从临床调查问卷入手,随机入选400后牙根管治疗合适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发放400份问卷调查,全部收回。回收率达100%。在一对一的护患知情同意沟通中,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通过知情同意实施,笔者发现,治疗时患者放松程度明显增加,可以明显体会到在四手操作时候患者起身漱口的频率及医师每次操作时间都大大减少,用时仅为对照组的79%。这跟患者事先已经详细了解今天需要治疗什么,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包括可能的出血、疼痛、震动等等)都了然于胸,每次出现相关问题是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而相对于常规告知组,由于患者对于相关治疗信息了解的甚少,虽然同样采用四手操作,术中亦时刻保持吸引器有效运用,但是患者由于紧张或者突然的事件常常在操作不久后就出现要起身漱口等打断继续治疗的行为。由此可见,详细知情同意虽然术前耗时相对偏多,然而对于后续的治疗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大大节省患者张口时间,在高效治疗同时大大提高了满意度。同样,通过有效知情同意,将患者先入为主的一些关于牙科的不正确认识加以纠正。“牙痛不是病,不痛不看病”等观念也有较大改观;对于一些常见的疑问亦得到了广泛了解。对于术后患者疑问发生概率、牙折概率、投诉纠纷率亦得到了较好地改善。

在大众对口腔知识的匮乏和口腔医疗预防保健的不重视情境下,难以保证患者对医生告知的医疗信息能够充分地理解和认识。有时甚至曲解和误解。如何能够使1名“急性牙髓炎来就诊时坚决要求拔牙”的患者,接受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费用高的内科的一系列治疗,而保存患牙,值得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细心的沟通。

3.3建立良好的医护配合

在护理活动中,护士要加强与医生的联系,保持团队协作,保持医护告知信息的一致性,避免医护耦合性缺陷[5]。共同参与根管治疗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的确定,并时刻根据实际情况增减信息。保持每周科会的定期举行,医护共同对门诊查缺补漏。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果由于护士的知识水平无法解答时,应请其主管医生解释,避免患者对治疗护理活动产生质疑。良好知情同意常规也可以保护医务人员免于责任和过失[6]。

3.4建立良好医护关系

护患关系是护理行为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而护患矛盾可以发展成为护理冲突,甚至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7-8]。知情同意原则体现患者自主权利的重要的伦理规范,只有遵循全面、精确、真实告知的原则,让患者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做出自主的选择,才能保障知情同意原则的实现。才能有利于缓解医患之间日益紧张的矛盾,减少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最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卢美秀.护理伦理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58.

[2]黄琼,蒲川.医院落实知情同意权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19):2298-2300.

[3]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4]吕艾芹,沈秀芹,曹永福等.口腔临床医疗实践中知情同意的实现[J].医学与哲学,2011,32(5):75 -77.

[5]高芸.医护耦合性缺陷案例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73 -74.

[6]翟晓梅.医疗中的知情同意问题[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4):248 -249.

[7]司慧芳,潘蝶玲.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护理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