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4 10:2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支一扶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民族高校;价值观;需求;层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有所改变,当代大学学生的价值观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一、对象与抽样
通过调查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从三类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第一类对象新生和老生,以大二为分界点,大一新生经历了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区,思想状态不稳定,对于就业观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基本熟悉,思想相对稳定。对11个学院417名不同民族的学生调查抽样(以朝鲜族、其他民族为抽样对象),延边大学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主要少数民族是朝鲜族,所以对朝鲜族学生以及其他民族学生调查抽样。从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为出发点,分为朝鲜族、其他民族两个抽样对象。对11个学院926名学生不同学科的学生调查抽样(以文理、科为例)。学习理科与文科学生,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文科思维的特点是:相对文学素养较高,对知识点记忆深刻。
二、分析与综合
从以上调查抽样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就业观的各异,得出低年级学生在就业观偏向于社会需求,也就是需要爱情、友情、人际交往,刚刚走出家门,走进学校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起点,向往探索爱情的甜蜜、友情的关怀、拓宽人脉交际圈。其次是生理需求,对衣、食、住、行有了新的要求,其中自主利用时间是影响生理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能够自主掌控时间的主体力量,除了上课,其他课余时间可以自行安排,对新鲜事物的向往以及求知欲极强,促使低年级同学对社会交往的需要。[1]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延边大学朝鲜族民族为例与汉族就业观进行抽样调查。朝鲜族同学向往人际交往,向往人与人的沟通,朝鲜族热情好客,与人为善的民族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决定了对待交往的态度。汉族学生在对就业观的安全需要与社会需要上表现出的态度基本相近,许多学生认为今后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在工作稳定的基础之上才能具有对其有吸引力。
三、调查与比较
调查问卷中对职业方向、职业规划、职业理想、职业影响进行了调查。其中职业方向中选择商贸类型较多,经济社会的时代影响显而易见,不仅仅是高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刚入的学生、文理科学生,看待职业方向的眼光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商贸类是近几年就业类型中热门选择。职业规划中学生们在潜意识里与毕业相互影响,调查结果中普遍学生对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职业概念模糊,规划期较长。[2]在职业理想中学生普遍对隐性职业的关注度较低,对热门公职单位期望值较高。职业影响中,较多学生受学校影响较大,所以学校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创业就业培训具有明显效果。当代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层次需求(以延边大学为例)主要分为基本五个方向:①考研是很多学生选择的继续深造的学习方向。针对考研就的人数比例业女生超过男生。②报考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方向,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相对来说这种就业意向在调查报告中也有所体现,就业观中选择尊重需要的学生们往往是需要具有社会认同感的社会地位。③延边大学的朝鲜族学生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到外资企业工作,韩资企业中可以发挥语言优势,并且可以学习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先进技术。④出国留学也是一部分学生的选择,出国继续学习深造可以了解国外的文化。⑤很少部分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之路艰难,学生惧怕甚至是抵触自主创业,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根据国家政策与规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特征,向学生宣传。
四、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形成原因
以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看。①自我认知能力差,过度关注择业就业条件、就业价值,没有达到就业市场需求与自身就业能力给予形成平衡。大学生忽视在工作中应有的基础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基础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才能有效的适应就业市场需求,进而择业就业。②依赖性强,上学期间经济由父母为学生提供物质支持,很多大学生没有离开过父母,依赖性强,自主意识差;③缺乏对社会认知,当代大学生仅仅满足最低的生理需要层次,功利主义思想突出,职业脱离实际意义,享乐主义。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学生们从入学开始就没有感觉到就业形势严峻,缺乏长期就业规划,就业目的不明确;④择业就业观念的淡薄,其中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主管能动性等都是影响择业就业观的主要原因。家庭因素为学生们提供了最为基础的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物质与精神来源。[3]
五、大学生未来就业发展趋势
当代大学生缺乏就业规划,调查中显示67%的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设计,只有9%在学校系统学习过职业生涯设计。[4]一部分人从来没有想过对自己的气质、个性、优缺点、兴趣等进行各管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根据就业发展的动态招生逐渐形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希望能对广大毕业生的求职道路和职业选择有所裨益。相应出台了“大学生到中西部支教”、“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计划”等一系列的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今年毕业生数超700百万创历史新高。国家鼓励学生们到基层去工作,鼓励学生们创新创业。有相应的就业创业帮扶基金。各省市各大高校相继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各高校有专属心理辅导站中根据心理学进行科学的就业测试,形成心理就业咨询机构,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打破传统就业价值观观,树立准确就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凤清.大学生择业观念现状分析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
[2]饶莹心,顾胜贤.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2,(3).
[3]苏礼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偏差及其纠正[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篇2
课题题目: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3、关于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基层团支部的成立,40%同学希望它能提供考研信息咨询,35%的同学希望它能提供推荐考研学校的帮助,20%的人希望它能提供住宿等生活帮助和心理压力疏导。此外,同学们建议基层团支部应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附近,并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管理,随时了解未就业毕业生存在的困难,能够及时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
4、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面对未来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找朋友倾诉和记日记、网络日志的方式缓解未就业带来的压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自己倾心的工作。
5、经调查统计,自己的性格和兴趣、薪酬与福利、个人发展机会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前三位因素。对于自主创业,被采访者普遍认为最大的困难是财力不够和缺乏经验。关于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扩招造成的应届毕业生供给过多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是毕业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如50%的同学认为是自身专业专业知识不足,另外各有35%同学认为工作经验欠缺和无社会背景造成自身就业困难。
6、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的生活水平处于中等,月消费在500元左右,由家里供给,主要作为基本生活费。
(二)面对面采访部分:
下面将逐个分析了解到的滨州医学院、滨州职业学院、滨州学院和滨州技师学院的就业情况及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现状。
通过与这些大五的学生进行交谈,我们了解到,医学类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原因已经在前文中分析过了),大部分人选择考研。如该校一个70人的临床医学专业的班级会有50-60人选择考研,最终大约能考上20-30人,除此之外,还会有4-5人选择从事医药代表的行业,2-3人选择与公立医院签订五年工作合同的合同工(每月工资800-1000元),4-5人在个人诊所等地临时就业以及3-5人其它选择,也就是说未就业毕业生大约占45%的比率。这些未就业毕业生还会有一半选择继续考研,另外一半的同学通过降低对工作环境、薪水的要求(如选择在乡镇医院就业等)临时就业。据了解,私立医院对医学类毕业的同学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但考虑到其不稳定性且没有五险一费的劳动保障,因此,几乎没有同学选择去私立医院工作。择业时大部分人选择回家乡就业。就该校来说,影像专业和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能达到50%-60%。总的来说,与其他几所学校相比,滨州医学院的同学承受的就业压力最大。
谈到未就业毕业生,历史与社会学系的一名辅导员老师这样说:就业目标偏高是造成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通过与滨州交运集团的积极沟通,起初社会学专业的九名同学与此单位签订了有养老保险等就业保障的正式的就业合同,后来一名同学专升本成功,还有一名同学觉得在大厅工作比较底层也比较累就放弃了。还有几名在鲁滨金店工作的同学也是因为觉得工作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而离开。另外,毕业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进入工作单位后不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慢也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大因素。还有一名英语系的辅导员老师说:专科学生的就业要求低,反而比本科的同学更好就业。该系中分为商务英语(专科)和英语师范类(本科)两部分,据该老师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在本地普通的外贸出口企业工作,就业率能达到95%,而英语师范类毕业生未就业率超过50%,这些同学大都因为本科学历对自己定位偏高,对一些普通的外贸公司看不上眼,中小学教师编制又基本处于饱和,少数同学因此选择在一些不知名的私立学校任教。
3、滨州职业学院和滨州技师学院:很遗憾没能联系到这两所学校的辅导员老师和未就业毕业生,我们仅通过该校就业处的老师了解到一些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技术类和高职类院校,这两所学校的就业率在这四所高校中位于前列,特别是滨州技师学院,未就业率最低,仅为4%-5%。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学校进行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专门面向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工厂培养所需数量的技术人才且专门培训相关技术,基本做到毕业即就业;另一方面,毕业生实践能力强,上岗后很快能适应环境完成相关工作,且这些毕业生就业目标要求较低,基本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如滨职的家纺专业、滨州技师学院的电气专业等。
二、反映出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1、未就业毕业生普遍反映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建议学校或者基层团支部与各地区人才服务中心或大型企业单位联合成立就业见习基地。如滨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就与北京神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就业实践基地,让毕业生就业前有机会根据需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作素养,以达到上手快的目的。
2、若要减少未就业毕业生的数量特别是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的教育机制也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第一是学校开设的课程、专业与社会需求差别大,许多交叉学科师资不够,如据滨州学院计算机系的一名辅导员介绍说,工科类专业大都只是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毕业生数量够质量不够。去年中卡通公司来我校招聘同时具有卡通绘画基础和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的毕业生,结果没能招到。这也是需要学校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二是不同学校间重复设置相同的专业,比如说山大和滨州学院都设有计算机科学系,那相比较来说当然是山大的同学更容易就业。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面向社会需求多设置一些特色专业提高就业率,如滨州学院设置的航空专业,该专业的学生未毕业就被一抢而光,就业率高达100%。三是学校只是单纯的讲述理论知识,同学们缺少实践机会,到工作单位后上手慢,因此学校应该争取让教学实践相结合。
3、对于未就业毕业生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各地的就业招聘信息,因此基层团支部不仅要对本区域内的未就业团员进行档案化管理,跟踪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还要在网上及时提供各类有价值的招聘信息,还可以多举办几场可操作性强的招聘会。
4、未就业毕业生中几乎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除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外,资金不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基层团支部可以加强对未就业团员的政策扶持,如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等,鼓励同学们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5、基层团支部要加大对三支一扶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入伍预征、招考士官、支援西部等工作的号召力度,引导未就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篇3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就业形势
始于2007年4月美国的次贷危机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并最终演变为实体经济危机的蜕变。不仅如此,次贷危机从美国波动全球,引发了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并导致了全球就业市场萎缩,中国的就业市场也同样受到冲击。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并不能简单归咎于金融危机,它是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
1.1从高校扩招使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2001年毕业生人数为115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达到559万人。但从2001年到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未就业人数逐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是79万人,2006年是124万人,2007年是144万人,2008年亦超过140万人。高校扩招使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1.2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本已严峻的形势愈趋复杂。
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本已严峻的形势愈趋复杂,其结果无异于雪上加霜。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金融行业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前沿,所受到的就业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因此,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其影响很大。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
1.3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1.4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2.鉴于以上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2.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2.2.1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
2.2.2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2.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将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相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择业观必须改变。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应该明白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2.4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择业就业。
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作为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部门不仅要承担起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管理职能,而且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的职能。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继续坚持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请进来”,办好校园招聘会。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网站,利用互联网拓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2.5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2.5.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00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地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岗”,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据教育部介绍,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辽宁省开发了1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由省财政提供工资补贴。同时,各地方扩大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目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
2.5.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加大支持创业工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要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3.结语
虽然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国家及各高校各地区已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作出了积极反应。国家已经投入大量资金扩大内需,并加强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将改革的重点转向农村,这些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许多毕业生已经在调整就业观念与定位,开始考虑到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就业。此外,各高校、各地区也在积极应对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信心。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过去、现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矛盾,而金融风暴仅在该矛盾中起了激化作用。我们应当实事求是,认真分析探讨,以正确认识当前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积极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刘清亮,黄.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1).
篇4
关键词: 农村女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2000年到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0万、495万、559万、611万,2010年毕业生达630余万人,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2010年等待就业毕业生总数超过700万,加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农村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等原因,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
一、当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
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占总数的39.75%,2000年占到41.07%,2005年占到44%。而与此不对称的是,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性别歧视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占90.8%。江苏省的一份调查表明,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当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之2010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9年又增加了19万,因此农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形势。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一)自身的生理特点影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
男女两性在生理上存在差异,大多数女性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性。传统的社会分工机制决定了带有浓重体力色彩的工作一般由男性承担,因此造成了女性在选择职业时处于这种性别分工的边缘地带。此外,男女两性生命周期的显著差异就是女性承担着生育的任务,由此必然造成女性职业生涯的中断,单位还得按国家福利制度担负补偿费用较高的成本,加上女性比男性提前5―10年退休,女性职工比男性领取更多的退休金。这种生理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生命周期的不同,与传统的家庭角色观念相结合,造成了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不利地位。
(二)就业观念滞后影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
农村女大学生常有不同程度的自卑,自信心不足,表现为畏首畏尾,缺乏自我推销的勇气,求职时常要同伴相陪,作决定时优柔寡断,难以让用人单位信任。还有的择业期望值过高,向往大城市和高薪水,好高骛远。一些女生存在跳出“农门”改变身份的想法,毕业后宁愿漂泊于城市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人为地窄化了就业空间。有的女生求职择业缺少主动性,对家庭对社会依赖心理强,存在等、靠、要心理,就业准备不充分,从而耽误了尽早就业;还有部分女生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把未来寄托在婚姻而非事业上。
(三)个人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
虽然农村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学习都比较刻苦,成绩也较为突出,但一些女生过于注重学习成绩,不愿参加更多的第二课堂活动,忽略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了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逊于男生,与男生相比往往知识面窄,心理素质较差。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与市场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事业心、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更加青睐复合型人才。还有的女生过于注重对自己外表的包装,期望以青春和外貌为筹码,而忽略了自身修养和内在素质的提高,这种不良意识同样影响着就业。
(四)就业渠道缺乏、选择面单一影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
多数农村女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再加上人际交往等能力也较弱,因此在找工作时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比起城市女大学生处于劣势。此外,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大多数农村女大学生都选择毕业后就择业、就业,而选择继续深造、出国和自主创业的少之又少,这些都导致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严峻。
三、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1.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目前,我国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量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不对称增长的态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供求矛盾尖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2006年为413万,到2010年为630万,每年增加约60万,总计约2700万大学毕业生(比“十五”期间净增1500多万人)将融入到全国的就业大军之中。而按照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8%推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00―1000万之间,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尤为艰难,更不用说农村女大学生了。
2.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现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来切实保障和维护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尽管我国《宪法》、《妇女法》和《劳动法》等法律都规定了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法律条文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的法律责任,缺乏对性别歧视内涵和范围的明确界定,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或规定女性在聘期不得怀孕生育。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专业设置不合理。一方面,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与市场需求接轨,整体就业困难,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就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有些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操作课程所占比例较少,部分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得原本动手能力就不强的女生就业更为困难。
2.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到位。针对就业难的现实,为了保证学生就业率,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中心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人员数量少等原因,就业指导中心通常只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而对大学生的就业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培养不够,没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三)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1.追求利益最大化。生理、婚姻和生育保险费用等原因,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性劳动力,用人单位或多或少存在性别歧视,这也是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用人观念不科学。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期望过高,希望新招的员工能够独挡一面,要求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许多大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甚至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不多,这也是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障碍。
(四)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家庭投入了大量的教育成本,家长希望孩子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体面的工作,期望较高。同时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女孩子应该从事文秘、教师、公务员等相对稳定的工作,因此会对女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意见。
四、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就业岗位。
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扩大劳动力需求,从总量上缓解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为农村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就业潜力,扩大有效岗位供给,以此提高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法规,完善保障体制。
首先,在全社会提倡民主、文明、公正的性别文化,以此消除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特别是用人单位应认识女性的生育也属于社会责任,应该给予关心和支持。其次,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应充分认识农村女大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做事细心认真、工作踏实、能吃苦耐劳等,应根据岗位的特点给予适当的考虑,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全盘否定。最后,国家要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制定各种鼓励政策,切实保障农村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三)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和课程规划,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应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因材施教,使课程开设更有弹性,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各高校要尽快构建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成立专门的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她们的就业进行全程指导,使她们在进入市场前就了解有关政策,熟悉行情,从容应对。
(四)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根据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村女大学生要适应时展的要求,面对现实,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摒弃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讲实惠、图安逸的功利化的择业价值取向,到基层就业和创业。
2.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校期间,农村女大学生要注重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博学多才”;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以多种方式接触社会,拓宽视野,锻炼自己的胆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全面发展自己,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3.鼓励农村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目前,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农村女大学生也不例外。各高校应继续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使现有项目可持续发展。要进行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大力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各高校也要将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纳入就业培训总体规划,开展适合毕业生的创业实训,推动毕业生创业基地建设。
总之,了解我国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原因,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使高层次人力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利用,对于维护农村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益、促进城乡和谐发展与进步、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谐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2.
[2]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2006-04-03.
[3]廖克玲.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原因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6,(3).
[4]敬海波.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透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