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7 17:5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市场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市场经理
直接上司:市场总监
主要工作:组织部门人员完成市场策划工作,监督管理销售部门的工作进度。
岗位职责:
(1)组织编制公司年、季、月度销售计划及销售费用预算,并监督实施(为销售部设计指标);
(2)组织公司产品和竞争对手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情况的调查,综合客户的反馈意见,组织市场调查分析,市场机会开拓和合作伙伴开发;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提交公司管理层;
(3)编制与销售直接相关的广告宣传计划,提交总经理办公室;
(4)制定本部门相关的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下属人员的执行情况;
(5)对下属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考核;
(6)组织建立销售情况统计台账,定期报送财务统计部。
职位要求:
对市场营销工作有较深刻认知;
有较强的市场感知能力,敏锐地把握市场动态、市场方向的能力;
有密切的媒体合作关系,具备大型活动的现场管理能力;
工作努力,积极进取,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
高度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较强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广告企划主管
直接上司:市场部经理
主要工作:策划设计广告、制作广告、CI设计实施以及终端POP美工等
岗位职责:
(1)开发和维护公司与政府有关机构、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2)组织企业各种资格认证、技术鉴定、政府科研基金申请申报、各种荣誉申报等工作;
(3)协助组织公司市场活动;
(4)协助创建企业品牌,传播企业文化;
(5)主持公司媒体公关活动,制定并组织执行媒体公关活动计划;
(6)负责竞争品牌广告信息的搜集、整理,行业推广费用的分析,主持制定产品不同时期的广告策略,制定年、季、月度广告费用计划;
(7)正确地选择广告公司,督导广告及制作公司的工作;
(8)进行广告检测与统计,及时进行广告、公关活动的效果评估。
职位要求:
对市场营销工作有较深刻认知;
熟悉业务策划活动程序;
熟悉企业项目投标、竞标流程及运作者优先考虑。
产品主管
直接上司:市场部经理
主要工作:主要工作是了解同类产品的市场动态以及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大胆设想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产品,为生产部门提供设计思路)
岗位职责:
(1)制定竞争对手、行业信息、公司产品信息等市场调研计划,全面展开市场调研工作;
(2)分析总结调研信息,确定调研结果,为公司的总体战略制定提供相关依据;
(3)策划、组织市场活动,安排公司产品宣传,并反馈总结所有信息、收集和应用产品市场信息;
(4)策划新品的上市和已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包括:计划的制定、实施,广告创意,宣传文章的撰写及活动的策划、实施;
(5)协助销售部门的销售工作,维护供方关系。
职位要求:
熟悉所在产业、行业的生产过程;
具备宏观规划能力,优秀的信息分析能力;
具备较强的口头及书面沟通能力和商务洽谈能力;
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积极主动、灵活应变、认真负责;
篇2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变动
2008 年9 月以来,五大投资银行的破产及转型、美国国际保险公司和花旗集团陷入财务困境,次债危机成为全局性的金融危机。同时,美国的危机通过国际金融乘数效用,不仅影响到其它国家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状况,而且触发了主要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持续暴跌,终于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在市场极度恐慌抛售 、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极度恶化的情况下,稳定金融体系成为各国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国有化或暂时国有化、加强对银行的政治控制成为稳定金融体系的最后手段。银行的核心功能是金融风险管理,其作用在于保证其提供的金融产品质量,即通过控制高风险资产与降低不良资产,创造与提高收益。银行治理的改造与重建将是消除道德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恢复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的环境下,虽然银行国有化与政治控制难以避免,在短期内甚至可能是稳定金融市场唯一选择,但是,深入研究银行不良资产,对于我们充分认识银行业的未来方向与改革前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
根据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来源的不同,将其分别归纳为三大种类:
第一类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外部环境包括经济周期波动、资产价格、利率、汇率变动、制度法律变化等。这些外生变量均可能影响银行资产质量,从而直接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变化发生;
第二类在政治控制条件下,由政府指令性政策贷款产生的不良资产。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银行贷款成为政府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和弥补政府财政资金短缺的重要渠道。政府出于各种政治性需要,对银行实行“指令性贷款”和其他多方面干预。樊纲等(1993) 指出,在商业化改革前,由于专业银行与国有企业是“兄弟关系”,因而并不存在严格市场意义上的借贷关系和清偿压力。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集聚承担了大部分经济转轨成本;
第三类由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道德风险引致的不良资产。Kornai (1986) 认为,国有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政府通过财政补贴、贷款支持等方法,解救亏损的国有企业。这些解救措施将带来“预算软约束”问题,造成企业经理的道德风险、银行呆坏帐、财政负担等问题。
国有银行软预算约束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软预算约束增加了银行机会主义行为,即冒更高风险追求更大收益加大产生不良资产的概率;也可能增加银行的消极性,即由于国有银行知道政府会事后干预,从而产生对坏项目“复活的投机”。二是银行的软预算约束可能会强化借款者寻租和事后不履约的动机,即软预算约束不仅会强化银行自身的道德风险,而且也会强化借款人的道德风险。由于银行预期政府将予以拯救,这使其没有积极性清算坏项目而产生“对营救的投机”。当出现金融市场的失灵时(如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失败) ,政府就有必要介入进来,提供流动性以防止银行挤兑的蔓延。而且,银行贷方和借方都知道那些贷款很可能成为“不良资产”,贷方知道这些贷款很可能无法收回,借方也知道他们会还不起贷款。事实上,这些贷款是对国有企业亏损的一种政府补贴,这正是政策性贷款的实质所在。金融约束的基本功能是创造银行租金。金融约束的基本前提是真实利率为正而通货膨胀保持低水平且可以预测,这为政府控制存贷利率提供了合理性。而在金融压抑体制下,政府没收了这些租金。中国从1995 年开始实施金融约束政策,金融系统开始了重要转变,且一直持续存贷利率差为正。银行租金收益率的提高反映了政府对注销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支持。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变动情况
本文系统的分析了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
从表一可以看出,1999年之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不良贷款余额明显减少。不良贷款占GDP的比重也表明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严重程度。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看,2003年前四行不仅不良贷款率非常高, 而且不良贷款余额占GDP比重也很大。而在2006年开始其中不良贷款率越来越低于GDP增长的比率。表明了不良贷款的下降,我国银行整体的资产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改善。表二是从国有上市商业银行不良情况近三年的变动情况。
注:2007年以前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
2007年以后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又称大型商业银行;
2007年国有商业银行范围与2006年不同,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数据与2006年数据不可比。
从表一可以看出,2004年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的款率下降出现两次较大的拐点,一次为2004-2005年间,另一次是2008年第四季度。截至 2008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5681.8亿元, 比2007年末减少7002.4亿元;不良贷款率2.45%,比2007年末降低3.72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58.2%,拨备覆盖率115.3%。贷款的迁徙变化是针对向上迁徙和向下迁徙,是为了能更直观地看出贷款质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和不良贷款的增减变化。贷款迁徙率大体向上迁徙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优化。但是据处置不良资产为主的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认为,多数受访者认为银行账面风险与实际风险相比存在“低估”现象。在风险偏差最大的选项中,部分受访者从“可疑类”(2008年)转移到“关注类”和“次级类”(2009年)。这意味着,2008年可能有不少实际上属于损失类的贷款被放在可疑类,而今年将有不少实际上属于可疑类或次级类的贷款被放在次级类或关注类,即2009年不少银行资产质量可能下降。未来几年不良资产呈上升趋势。2009年后不良贷款的处置将进入另一个周期,即不良贷款处置遭遇寒流,收购良机会更多的出现。而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下半年不良贷款规模将增加,根据不良贷款滞后经济下滑两年的经验,如果2008年、2009年是经济低谷,则2010年和2011年以后才是不良贷款集中形成的时点。
第一次拐点主要是因为1999年和2003年、2004年中央政府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政策性剥离。第一次是1999年, 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近1.4万亿元的不良贷款。第二次是2003年底在对中、建两行注资进行股份制改造时,核销了建行569亿元、中行1400亿元损失类贷款,在2004年将建行1289亿元、中行1498亿元的可疑类不良贷款以50%的价格剥离给信达资产管理公司;2005年5月工商银行4590亿元损失类不良贷款被等值剥离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2005年6月工商银行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按地区分为个资产包, 出售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两次大规模的剥离大大减少了四行各自的账面不良贷款余额, 从而降低了有关行的不良贷款率。
第二次拐点是因为,截至2007年年底,农行按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达8179.7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50%。根据中国农业银行2008年年报显示,去年不良贷款率下降19.2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财务重组时剥离了8000多亿元不良资产。根据银监会2008年年报披露,2008年11月21日,经财政部批准,农行以2007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按账面值剥离处置不良资产8156.95亿元,其中可疑类贷款2173.23亿元、损失类贷款5494.45亿元、非信贷资产489.27亿元。而从2008年第二季度的贷款总额以及不良贷款数额来看,贷款规模只增加1011亿元,增长幅度为4.97%,如果不剥离农行8156.95亿元的不良资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上升,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明显加大。
三、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建议与措施
(一)国有银行要全力做好新增不良贷款控制工作, 加强监管,防范处置中的风险
在目前的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管理,切实做好贷款风险管理。国家所采取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等一列手段主要是针对的是不良贷款存量,对不良贷款增量缺乏实施有效防范措施。政策性剥离就是主要解决不良贷款的存量问题,而这种方式也是是导致04-05以及08年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显著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行政策性剥离等改革措施对于中国的金融稳定和下一步金融改革意义重大。但是今后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正如学术界一般认为的那样,防止不断新增的不良贷款增量比化解存量更重要。樊纲认为,以D代表不良贷款;以gd代表不良贷款增长率;以g代表GDP增长率;以B代表“不良贷款/GDP”比率,t代表时间,0代表初始年份,则有以下关系式;
从上面的关系可以看出,只要控制住了不良贷款的增长率gd,使它低于经济增长率g,则不管最初的不良贷款D0有多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良贷款与GDP的比率都会逐步降低,处理起来会越来越容易,不良贷款问题就会最不得到缓解,并随着改革的进展而逐步消除。这足以说明不良贷款的消饵最重要是增量而不是存量。
(二)商业银行积极探索提高不良贷款处置和消化能力
进行证券化,特别是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特别是对我国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处置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吸收存款,而存款的期限大多以短期为主。当银行存款放贷出去后变为不良贷款,那么这部分贷款就会沉淀下来,造成银行资金不足。若银行持续以短期的负债融通长期不良贷款,容易造成流动性不足,从而对银行经营造成风险。所以如果将不良资产证券化,就可将权重较高的不良资产变为权重较低的债券,使风险资产的数额下降,从而明显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三)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监管机制
对于监管者而言, 在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实施股份制改造后, 如何从机制上控制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形成和累积, 进一步增强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和手段, 是决定未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走势、从而保持金融稳定的关键,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监管的效果。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加强整个贷款流程程序化控制,在贷款业务过程中,通过良好的风险测算和严格的内部监控,降低操作风险,通过实时监控、反馈分析和预警体系,控制贷款向不良转化,严格建立和执行科学有效地责任管理机制,做到出了问题科学衡量负责,该负责时有人负责;完善不良资产追讨和处理机制,将不良资产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采取标准化程度更高、易执行的担保方式。制定易于执行、审慎严格的信贷政策,确保战略的正确性。加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行为的外部监督管理控制,在治理历史不良资产问题的同时,有效防止新的不良资产继续滋生。
参考文献:
[1]张晓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
[2]耿同劲.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7)
[3]沈炳熙,马贱阳.关于我国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几点认识[J].金融研究,2007(12)
[4]赵超.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研究[J].经济师,2008(12)
[5]俞乔,赵昌文.政治控制、财政补贴与道德风险: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9(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