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1 09:3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和谐社会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和谐社会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非货币性薪酬、和谐社会、需求

一、本次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有关薪酬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各个阶层人员关注的焦点,我国目前的薪酬内容既包括货币性的部分,也涉及到非货币性的薪酬。货币性薪酬只是局限于货币的补偿、货币的激励、货币的调节。但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果只强调货币性薪酬的功能、而忽略非货币性薪酬的激励功能、调节功能,会产生很多的社会弊病。当人的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转而追求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等,个体的需求满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篇调查报告主要对和谐社会中个体对非货币性薪酬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行这样的调查分析是一件极为有意义的工作,通过员工对非货币性薪酬需求内容的调查不仅可以找出目前薪酬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找出恰当的满足不同层次人员需要的多样化的非货币性薪酬激励措施,从而达到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以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做到对非货币性薪酬也能各取所需。本次调查主要是希望员工能够表达出他们所希望得到的除工资以外来自单位的非货币性薪酬前五项到底是什么。调查可供选择的项目涉及员工基本生活需求,出于提升自身价值的进修、培训,员工所希望获得的工作条件,得到的应有尊重等共十个方面。

二、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和内容设计

本次对非货币性薪酬需求的调查持续一年多的时间,从2009年底至2011年2月,以问卷调查结合访谈记录的形式进行原始资料的搜集。本次调查涉及院校类,行政事业单位类,企业类等较为宽泛的调查群体;涉及人员包括教师,公务员,普通公司职员等;年龄层次涵盖二十多岁至五十多岁,保证样本资源的广泛性。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先进行了广泛的咨询,了解了大家对非货币性薪酬的理解倾向,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随后在小范围内进行了面谈式的沟通调查,根据面谈沟通调查发现问卷设计中的不足,并对问卷进行了认真修改。修改后的调查问卷及谈话记录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请选择希望单位提供除工资以外的非货币性薪酬的前五位:

1.单位提供临时住房或住房补贴。

2.单位提供发展机会、提供进修的机会。

3.单位有舒适的工作条件。

4.单位每年定期提供外出旅游的机会。

5.单位定期组织就餐、联谊。

6.单位有对我们家人的关怀,如生日祝福、生病住院探望等。

7.单位提供午餐。

8.单位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工作服装。

9.单位组织健康体检。

10.单位分配股份。

通过各种途径累计发放问卷200份,由于部分问卷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选择,未选、多选、甚至全选而导致问卷失效,无效问卷22份。收到回复的有效问卷178份。收回问卷的有效率为89%。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记录50人次。文章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力图找出员工最希望得到的非货币性薪酬的类型,为指导非货币性薪酬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和谐社会的创建添砖加瓦。

三、问卷调查及访谈记录结果分析

(一)有效答卷及受访人构成

(二)员工所希望的得到的除工资外的非货币性薪酬情况汇总表:

(三)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目前员工对非货币性薪酬的渴求情况,对于我们今后制定合适的非货币性薪酬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员工对工资以外的非货币性薪酬的渴求顺序依次是:单位提供发展机会、提供进修机会;单位提供临时住房或住房补贴;单位每年定期提供外出旅游的机会;单位有舒适的工作条件;单位组织健康体检;单位分配股份……

2.根据调查发现员工除工资以外最关注的是单位是否能够提供发展机会、进修机会。体现出员工对自身价值提升的渴求,高达87%的比例,排在各项之首,充分说明员工们主观上是积极向上的,如果单位能配合提供相应的条件,对个体和组织都将是双赢的效果。

3.员工对单位是否能够提供临时住房或住房补贴的关注程度也较高,74%的人选择该项。无论是已婚者还是未婚者,在房价居高不下成为全民之痛,一辈子的工资可能买不起一套理想住房的今天,员工对能够获得临时住房或是住房补贴情有独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安居乐业”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

4.员工对单位每年定期提供外出旅游的机会,单位有舒适的工作条件,单位组织健康体检这三项非货币性薪酬的关注度分别是70%、65%和63%。体现出员工对生活、工作的质量提出的期望。努力工作、充实个体,对家庭社会都是有益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员工的合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具有影响作用的。

5.排在第六的是单位能够分配股份,受访者的渴求比例是42%。实际上在调查中绝大部分人员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对其可操作性均提出了质疑,因而导致比例偏低。社会的安定和谐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公司组织的稳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员工对是否能够分配股份感兴趣体现出每一个员工都是希望自己所服务的公司能够兴旺发达,自己能够真正成为它的主人。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应该值得提倡并创造条件满足其希望。

四、与时俱进地制定非货币行薪酬策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一)改善组织的非货币性薪酬管理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如何对非货币性薪酬进行巧妙的运用,使之既能满足员工的需求成为货币性薪酬的有益补充,又能为组织的稳定发展提供帮助,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现实课题。员工是组织的主体,在制定非货币性薪酬策略时,都要围绕着“人”这一根本,从工作环境、组织关怀、沟通渠道、进修培训,成长空间等多方面完善非货币性薪酬的涵盖面和覆盖力度。既要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又要重视员工的精神生活,通过富有人情味的、针对性强的、种类繁多的非货币性薪酬,组织可以凝聚人心、激励员工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员工稳定安心工作,企业才能平稳发展,社会才能和谐前进。

(二)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进修,为员工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空间

人才是企业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资源。当前,我国企业已经认识到员工的发展和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提供员工进修、培训机会方面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的程度与员工的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进修、培训内容单一,缺乏系统长效机制,覆盖人群有限,导致很多员工因为自身得不到提升,成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离职。由此社会上出现了员工频繁跳槽的怪现象。企业的员工队伍不稳定,对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伤害。因此,从战略高度重视员工的进修与培训,为员工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广阔的空间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将非货币性薪酬的运用扩展到员工的家庭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社会谱写更多的和谐篇章

员工是一个“个体”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成员、一个社会的人。不仅需要赢得自身价值的实现,也需要关注其身边的人、事、环境。

管理者在员工家人有困难或有喜事的时候,表达自己或组织的关怀或祝贺,也许就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束鲜花都将被员工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回报;是对其认真工作的回报,它与金钱无关,它是员工精神世界的满足。

工作环境是否舒适,工作氛围是否友好,社会交流是否顺畅也是影响员工满意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便利的工作环境,友好的工作氛围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非货币性薪酬提出了要求。舒适的硬件条件和友好的软件条件可以为工作提供支持,也会使员工产生愉悦感和自豪感从而对员工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组织的非货币性薪酬策略一定要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灵活性。对它的运用要扩展到员工的家庭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为社会谱写更多的和谐篇章。

参考文献:

[1]包季鸣主编,《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2]刘敏著,《薪酬与激励》[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年6月

篇2

经验之一:轻罪案件前科记录消灭制度的推行

今天的少年司法工作中,全国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出现了一大批满怀爱和宽容之心的探索者、实践者,他们有条件地将一些未成年人的罪错记录在档案中隐藏,不再向社会公开,让这些孩子们不再受到歧视,轻松地回归社会。这就是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的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是少年司法工作者向社会、向法律讲述的一种别样的“谎言”。它诠释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诺言,渗透了一种宽容的社会精神。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是中央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让未成年人享受平等保护的重要内容。去年,山东法院各地少年法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依赖于党委领导下多部门的合作,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模式,不断推进这项制度改革。其间,这项改革的进展和硕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沈德咏副院长的高度关注,先后四次对青岛中院、德州乐陵法院的做法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目前,山东德州、青岛、泰安三市以及日照东港区、聊城高唐县等共有近90名未成年犯成为这项制度改革的受益者。山东高院审时度势,及时向当地省人大法工委提出立法建议,将试行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作为《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明确。随着《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公布,这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地各部门的尝试也从最初的试错前行过程到分析效果和总结论证阶段。山东法院大量的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封存)数据资料和案例,不仅印证了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改革的效果,也为法学理论界对这项制度的研究和构建提供了鲜活的经验素材。

经验之二:社会调查制度的规范化

社会调查是少年司法中的一种特殊制度,其以刑罚个别化为基本理论依据,目的在于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保障刑罚适用公正、合理。但受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限制,社会调查的主体形式在审判实践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山东法院,就有德州中院设置专职法官,枣庄中院、东营广饶县法院聘任社会调查员和潍坊高密法院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并存。尽管各地制度中规定的工作程序、具体内容和要求不尽相同,但作为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必经程序,社会调查制度正发挥着其人性化的功能和作用,践行了人民法院“以人为本、司法为民uo;这一工作主题和服务理念。去年,山东高院与司法厅、公安厅、检察院共同会签了《山东省适用非监禁刑判前社会调查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社会调查的主体、委托程序以及社会调查报告的格式、制作、适用等有关内容。

经验之三:非监禁刑的高比例适用

“孩子们需要的不单单是惩罚,更重要的是爱和教育。”的确,国家对未成年犯给予的不是报复和歧视,而是确立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教育、感化、挽救”的少年司法方针和原则。二十多年来,这一工作方针和原则在全国法院得到认真地贯彻和执行,在刑罚适用上,始终坚持“可判可不判的,以不判为主;可缓可不缓的,以缓为主;可免可不免的,以免为主”,依法加大非监禁刑的适用力度。目前,全国法院的未成年人非监禁刑适用率为30%左右,山东全省未成年人的非监禁刑适用率超过50%,在全国法院率先实现了未成年人刑罚适用模式从监禁刑为主到非监禁刑为主的转变,有效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山东省的未成年犯人数已连续四年保持平稳下降。

经验之四:少年司法工作的社会化

少年司法的目的除了保护社会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预防、矫治未成年犯,保证未成年犯顺利回归社会。但是,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从来不是法院一家力所能及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人民法院不仅仅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也是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应当紧紧依托审判,充分发挥在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山东法院高度重视少年审判工作的前延后伸,出现了青岛市南区法院的帮教闲散未成年人的“三色”预警机制、青岛城阳区法院的“黄丝带”行动、聊城茌平县法院建立的“阳光家园”和“三金”保障机制等多种方式,这些法院借助社区、学校和企业等平台,大力推进未成年人的复学、就业等再社会化进程。也有一些法官,如全国优秀法官范红艳、贾风勇等,他们凭借个人的人格力量,像父母、兄妹和老师一样帮助未成年犯顺利回归社会。帮教工作不是法院的本业,但也可以说是法院的主业。

篇3

[论文关键词]捕、诉、监、防一体化;少年司法;理论依据

以承办检察人员在审查阶段所作出的附条件不决定为例:在决定作出或者决定不作出附条件不决定之前,检察人员已通过批捕阶段的接触,帮教预防中的互动,以及社会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对未成年犯的犯罪原因、悔罪态度、再犯可能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由此做出对未成年犯施以不同于刑事处罚的其他替代措施,将未成年犯放置在社会中进行考察帮教,并据此最后做出不决定——这与普通刑事程序中的法定及相对不制度,具有根本意义上的不同。而这些对个案处理的经验积累,将有助于检察人员在今后的其他预防工作,持续推动一体化工作机制不断发展完善。

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表述的:“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机制的运行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将“适格”的未成年犯剥离其走向最严酷的刑事处罚之路的过程,该机制不仅仅与我国少年司法所确立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相吻合,更加重要的是,其暗合少年司法转处主义这一“耐心而节制的法学理论基础,一种制度的承诺。”

(三)彰显了我国现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核心思想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我国的重要基本刑事政策,贯穿于刑事司法活动的全过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和必要之需。未成年人案件一体化工作机制在对未成年犯的实体处理及适用的诉讼程序上,实行区别对待,注重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互补,宽严有度,彰显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实际运作中具体体现在下面五方面:

1.综合考量下的少捕。逮捕是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涉未批捕案件中需综合考虑个案情况,尽量减少逮捕适用。即,应首先综合考量是否是在校学生、初犯、偶犯、主观是否等情况,确定是否“有逮捕必要”;在完全符合了“有逮捕必要”的逮捕条件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使用其他强制措施的则应尽量使用其他强制措施,对于可捕可不捕的坚决不捕,将逮捕率控制在最小。

2.充分考虑后的慎诉。审查及出庭公诉,是重要的检察职能,其正式启动刑事审判程序并对刑事审判结果具有重大影响。未成年人公诉案件的办理,需要充分考虑未成年犯自批捕阶段以来的涉案综合情况以及案外其他因素,检察人员应当做到“能不诉的不诉”;对于确实需要提起公诉的,可以将未成年犯的社会调查报告等材料随案提交人民法院,在庭审时据此提出从宽处理、适用缓刑等量刑意见。

3.贯穿着始终的监督。在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过程中,未成年案件检察机构可以借助一体化的机制优势,将诉讼监督工作贯穿于刑事案件的诉讼全程。对相关司法机关在对涉未案件中处理“当严不严,当宽不宽”的情况,可以依法履行诉讼监督职责。例如对未成年人犯人民法院量刑畸重的案件依法提起抗诉等。

4.持续帮教中的预防。“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机制下,最为明显的工作之一,就是可由同一名检察人员持续对未成年犯进行持续帮助、教育:在批准逮捕阶段,在审查阶段、在法庭审理阶段,甚至在不决定宣告之后,都仍需落实对未成年犯的帮助教育措施,以减少其再犯可能性并促进其回归社会的步伐——这是对未成年人个体的在特定时段内持续的特殊预防,是为了尽可能“教育、挽救、感化”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三、结语

篇4

论文摘要: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尚处于初期阶段,还未制定适合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应当对犯罪未成年人引进暂缓起诉制度,实施社会调查制度、未成年犯的前科消灭制度、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以及严格适用简易程序等制度,系统构建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以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是国家为治理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而专门建立的一种司法制度。该制度的建立,对推动各国司法领域树立人权保障的司法理念尤其是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1]在今天,它的价值远远超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矫正和预防需要的本身,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司法制度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目前,在我国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适用同一法律体系,尚未建立一个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独立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

一、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现状

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未成年人犯罪急剧上升的严重社会问题。比如,在建国初期,我国14-18岁未成年人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总数尚不到1%;1978年、1979年前后开始大幅度上升, 1980年就占到全部刑事犯罪总数的8.33%。[2]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陆续开展了数次“严打”和专项斗争,社会治安秩序有了一定好转,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势头一直无法遏制。

原因虽然很复杂,但仅仅靠“严打”和重刑显然不是有效的措施。到底什么措施才能有效解决社会的治安问题?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和观念?在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都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1984年上海长宁区法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当时称为“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开创了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先河。最高法院充分肯定了长宁区法院建立少年法庭的经验,认为这是我国审判制度一项新的建设,并且要求在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庭推广,这也就是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建立的开始。至今,全国共有2400余个少年法庭。基本建制在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其中有的是在刑事审判庭内设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合议庭,有的则单独设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少年法庭受理案件的范围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未成年人涉嫌犯罪并作为被告人的刑事案件;另一种是未成年人作为被害人的刑事案件。少年法庭在司法实践中严格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逐步形成了一套区别于成年人的特殊审判制度。如:审判不公开制度;指定辩护制度;法定人制度;陪审员制度;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等。应该说,人民法院在20多年的少年法庭司法实践中,为我国司法制度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人民法院还专门培养了一支约7000余人的专业法官队伍。与此同时,自1998年以来,人民法院还依据刑诉法第26条指定管辖的规定,进行了集中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尝试。

主要原因在于如果每个法院都设立少年法庭,相对于那些人员设置紧张的法院来说,审判资源会有所浪费;并且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分布于各个法院,在量刑上往往容易发生不平衡。基于上述原因,对少年法庭在一定区域内尝试集中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做法,最高法院给予了支持,认为集中审理对合理配置刑事审判资源、提高专业水平等方面都有意义。从2001年起,在集中审理的探索上,司法实践中又大胆提出了在我国设立少年法院的构想。当然,少年法院的构想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目前,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与国外100多年的司法制度发展相比,我们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方面。例如,人民法院同相关部门配合协调工作还不理想;预防、矫正、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互动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看守所没有对未成年人实行分管分押;人民陪审员制度不容易落实;对未成年人指定辩护的质量不高;司法理念落后;缺乏对维护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研究等等。

二、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立法缺陷

1.尚未制定适合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实体法和程序法

出于治理日益严重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需要,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以其独特的视角、针对性的做法和良好的实践效果引起了司法界的重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欢迎。截至1998年底,全国共有3694个少年法庭,基本上实现了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全部由少年法庭审理。[3]2005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程序作了统一规定,使得我国少年法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虽然我国在少年法庭建立之后,大大加强了未成年人立法工作,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先后出台,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我国尚未制定适合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实体法和程序法。而且《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全国性法律均未对少年法庭有明确的认可,更未对少年审判司法制度作必要的完备性规定;人民法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亦尚未对少年司法制度特别是少年法庭的地位作明确的规定和认可。对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予以规范的法律依据仅有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是不够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未成年人审判组织“尚未得到法律的认可”。

2.原有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与现行普通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审判方式存在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

具体体现为以下四点:一是庭前程序性审查与探明未成年人犯罪主客观原因之间的冲突;二是庭前不接触案件当事人与庭前教育被告人之间的冲突;三是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及普通程序简化与确保未成年人辩护权实现之间的冲突;四是程序简化与庭审教育之间的冲突。[4]产生上述冲突的原因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与普通刑事司法制度的区别不甚明显。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是包括刑事案件的调查、审理、处置、矫治等主要内容的特殊司法制度。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工作虽然在实践中通过逐步摸索而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但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并未将此全部纳入。从总体上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工作仍然局限在普通刑事司法的框架范围内,与国外相比,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尚无系统配套的专门法律予以规范,仅仅散见于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由于立法的滞后,使得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普通刑事司法制度,从而受到普通刑事司法制度的制约。在审判方式改革中,一些适用于普通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做法也当然地适用于少年刑事审判,这必然会导致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与普通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审判方式之间产生冲突。

三、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构想

我国目前尚缺乏适合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多层次法律法规,要学习借鉴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相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与立法体例并加以本土化,修改并制定我国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相配套的专门法律规范。

1.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引进暂缓起诉制度

首先,暂缓起诉的具体制度设计应当是:适用对象仅限于未成年人。其次,明确规定暂缓起诉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实体条件应当包括:一是犯罪情节轻微;二是犯罪后有悔改表现,且不致再继续危害社会;三是嫌疑人系初犯、偶犯或者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四是具备较好的帮教条件。程序条件应当包括:(1)案件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2)不具有不予起诉的法定条件;(3)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写出保证书;(4)家长出具担保书,并与检察机关签订帮教协议书;(5)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是否暂缓起诉;(6)办理取保候审手续;(7)规定一个月到一年不等的考验期;(8)定期帮教、考察、报告与回访。再次,为防止检察机关滥用暂缓起诉权,应建立来自被告人、被害人和公安机关的制约机制。最后,应当规定暂缓起诉的考察期及针对未成年人考察期的表现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对适用暂缓起诉的未成年被告人要设置适当的考察期,考察期最长为一年,但一般不少于3个月。如被告人在考验期内表现良好,没有违法行为或有立功表现等,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便免予刑事处罚或判处较低刑罚。它的适用对象一般为受审时不满18周岁或犯罪时未成年的初犯、偶犯,一般为罪行较轻、恶习较浅、认罪态度较好,犯最高刑在3年(含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之罪并具有管教条件的未成年被告人。

2.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

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是指在判决宣告前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行为的背景情况通过社会有关方面进行调查。其目的和任务是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深入细致地分析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案的主客观原因,积极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为政法机关公正处理、教育、感化和挽救未成年犯提供重要依据。目前选任社会调查员的方法是:由法院、检察机关、未保委、团委从人民陪审员、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者中提名,再由各部门联合进行审查,进而最终确定人选。调查工作围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情况、家庭情况、在校表现、交友情况、心理、生理状况等方面进行。社会调查制度使主审法官更全面地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的前因后果,有了充足的背景材料,能使法官考虑问题更为全面,从而作出合情合法的判决。社会调查报告为法官对未成年被告人量刑提供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我们实施的社会调查报告制度不仅要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相衔接,而且要通过社会调查报告工作的开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对失足少年的教育挽救,强化司法保护。

3.未成年犯的前科消灭制度[5]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曾经将8名少年犯的判决以及学校的处分材料从其档案材料中取出,由法院加以保存,从而使少年犯消除了思想顾虑,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学习的动力很大,后来他们先后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院校,有一人还考上了研究生。这一做法有利于未成年人从过去的犯罪阴影中彻底摆脱出来,为其改过自新创造有利的客观外部条件,使其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

前科消灭制度的构想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时间条件。前科消灭期间不能“一刀切”,应根据刑罚的轻重和刑期的长短而确定,具体可分为三种制度:未成年人前科的先期消灭,未成年人前科随缓刑考验期满而消灭,未成年人前科在刑罚执行完毕后经过一段时间而消灭。第二,悔改条件。如果前科考验期间内没有再犯新罪,未成年人的犯罪前科就可以被消灭。第三,消灭程序。消灭程序包括申请主体、管辖、调查和裁定等内容。申请主体可以是未成年人本人、监护人或对其负有监管职责的人;管辖权由原判法院行使;调查、取证也由受理前科消灭申请的法院行使。

4.实行“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6]

正在我国部分城市试点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主要借鉴了英国的司法实践,[7]并根据中国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特点进行了创新。“合适成年人”必须是具备教育、心理、社会和法律知识的成年人,一般由城市社区青少年专干、司法所司法助理员、社区居委会成员等担任,也可以由法律援助律师、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担任。“合适成年人”在警方讯问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第一时间便介入,协助沟通和确保侦查审讯依法公正进行,为涉法未成年人维权。另外,在对涉法未成年人的后期矫正过程中,也离不开“合适成年人”的参与。当然“合适成年人”在参与教育帮助的过程中,要尊重和保守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试点意味着我国对未成年人权利的保护,将从一般法律保护走向司法保护,从成年人司法体系走向未成年人司法体系,也意味着一个区别于成人司法制度的独立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将有望建立起来。

5.严格适用简易程序制度

适用简易程序意味着被告人对指控犯罪的自认,并放弃了适用普通程序的诸多诉讼权利。由于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成熟、社会阅历浅、法律意识淡薄等方面原因,使得他们常因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而导致辩护不力或辩护不当,有的甚至心存害怕而不敢辩解。因此,在审判中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能一味地为提高庭审效率、节约诉讼成本而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或者将普通程序简化审。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简易程序应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严格制定相关条件,如在对未成年人适用简易程序时,应当详细告知其简易程序的含义及适用简易程序的法律后果,此外,在适用简易程序时除了征求被告人意见外,还应征求其法定人、辩护人的意见。而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普通刑事案件,由于犯罪事实相对复杂,则不宜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理,从而从程序上最大程度地保障未成年被告人辩护权的实现。

适用简易程序的同时应加强法庭教育。简易程序的特点是简便、快捷、迅速,在审判实践中,由于程序的简化,导致法庭教育也相应弱化,甚至取消法庭教育,这样直接影响了寓教于审的正常开展。笔者认为,简易程序案件更应当注重法庭教育,理由有两点:一是简易程序的案件是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拟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能够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往往是犯罪情节较轻、人身社会危害性不大、认罪态度相对较好的被告人,这类被告人往往是初犯、偶犯,主观恶性不大,自身容易改造,他们是帮教的重点,特别是经过法庭教育,会使他们心灵受到震撼,更愿意认罪悔罪,从而达到挽救的效果;反之,如果弱化庭审教育,则会让他们感觉刑法惩戒功能较弱,从而产生犯罪无所谓的思想,不利于他们吸取教训,改过自新。二是由于案件事实证据无争议,作为审判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开展法庭教育,突出法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简易程序案件中,审判人员应发挥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人的合力作用,强化庭审教育,使被告人深刻认识犯罪危害性,并唤醒他们的良知,从而改造挽救他们。

注释:

[1]佟丽华.未成年人法学[M],北京:中国民主法律出版社,2001:176.

[2]张小娜.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空间以及律师的作用.join-highlaw.com/system/2006/05/16/000121030.shtml.

[3]蔡鸿铭.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兼论未成年司法程序中的人文关怀.lunwen. lawtime. cn/xingfaxflw/2007013061240_3.html.

[4]喻石.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在审判方式改革中的定位.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 id=126063 2004-08-03.

[5]杜文俊,安文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3).

篇5

本次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引导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主线,以讲文明、树新风为重点,努力消除有违公德、有违诚信、有损形象、污染环境、危害秩序等不文明现象,使全校学生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讲究公德、遵纪守法、维护秩序等方面有明显进步,为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生的成才和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

三、活动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参与。在开展活动期间,教师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能力得到锻炼。

2、以活动为主线,重在实践。要把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合贯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感悟和认同讲文明、树新风,并身体力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3、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为主渠道,相互配合。要把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贯穿到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和联系,共同支持配合,做好教育活动,共同把“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推向深入。

四、活动内容与形式

(一)宣传发动阶段:( 4月23日 — 5月1日 )

召开“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思想道德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在校园内张贴标语,并在校园网、校广播站、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开设“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思想道德教育专栏,营造学习活动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 5月1日 —— 5月25日 )

1、抓住建国六十周年、建队六十周年契机,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远大志向,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组织学生观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光盘,进行今昔对比。利用五一长假期间,引导全校师生搞一次“讲过去、看现在”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耳闻目睹的经济、社会、家庭生活的变迁,写出体会或调查报告,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评选。另外,协助学校少先队组织在学生中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各种纪念活动。如讲述历史上少先队员中的先进人物事迹,讲述去年抗震救灾中的英雄少年,对学生进行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积极开展学唱《我是合格小公民》歌曲活动,并把这首歌曲和我们开展的“三好、四不、五为”活动结合起来,在全校各个班级利用音乐课和兴趣活动时间尽快组织学生学会唱这首歌曲,使其融入少年儿童的心灵,滋润他们茁壮成长。另外,我们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合唱比赛,以此促进活动的开展。

3、教育学生做合格小公民,搞好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抓好“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活动,以“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良好习惯伴我行””为主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⑴、组织学生观看反映文明礼仪的专题教育片。 ⑵、召开一次主题班会。⑶、出一期专题黑板报。 ⑷、做一件讲文明讲礼貌的实事。⑸、评选校园十大文明之星。

4、结合“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继续开展感恩教育、爱的教育活动。各班组织开展“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体验母爱:利用双休日开展“我与妈妈换角色——今天我当家”活动,尽自己所能完成妈妈日常的家庭事务,真实体验妈妈的辛苦,懂得体谅妈妈、感恩妈妈;给妈妈送上一份真诚的礼物——对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送一件自制的卡片、为妈妈洗一次脚,把欢乐、祝福和关爱送到妈妈的心中;写一封“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为主题的家信;积极参加“孝敬从每一天做起”为主要内容的孝敬老人、体验亲情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敬老爱亲教育。教育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奉献爱,对父母、老师、长辈、学校、社会等一切有助于自己成长的人感恩。

5、开展向优秀中学生卢世强学习的活动。学习宣扬卢世强的先进事迹,印发《阳光下的小树》事迹材料,每个队员人手一份,通过大队辅导员导读、自读、讨论交流,全面了解卢世强的事迹。学习卢世强同学勤奋好学、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克服困难、体谅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热爱同学的勤学精神和道德风范, 并提出“向卢世强同学十对照”的要求,发给每个队员一张“我和卢世强比成长”的对照调查表,让队员分条列出卢世强的先进事迹,然后再和自己对照。并参照卢世强十对照进行答题,通过主题队会、板报、演讲、调查问卷等形式,使每位学生在向卢世强学习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不足。

6、大力开展“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结合我校 “畅游书海、塑美好人生、创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并提倡全校学生把家里的好书拿到学校来,跟同学们共同分享,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学生在深厚文化熏陶中成长,积累丰富自身的底蕴,提高整体素养。

(三)总结表彰阶段( 5月25日 —— 6月1日 )

1、结合“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进行本次系列活动成果展示,并制作成专题片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2、各班通过总结,评选出优秀少先队员,上报德育处,由德育处给予表彰奖励。

3、德育处评选出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教师,由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4、学校向教育局关工委推荐积极分子,进行活动总结,向教育局报送书面总结。

五、活动要求

1、各年级、各班级要根据学校的活动方案,结合本年级、本班的实际,开展卓有成效的活动。

2、“讲文明、树新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班级要树立以月促年,常抓不懈的思想,在活动月结束后,对此项工作继续予以高度重视,抓长期,长期抓,建立起长效机制。

篇6

[关键词] 和谐 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

高校学生社团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是适应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题中之义。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文化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差异化素质、拓展学生人文素养上作用明显。社团建设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学校育人环境和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引导高校社团和谐健康发展,从而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和谐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

所谓和谐的高校社团,就是一个集体舆论健康、组织文化高尚、社团氛围融洽,社团成员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各个环节系统协调有序的集体组织。和谐的高校社团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社团成员身心和谐,关系融洽。学生是社团的因子,没有学生个体身心的和谐,就难以实现整个社团组织的和谐。社团组织的作用应当是在整个社团活动中营造健康的集体舆论、高尚的组织文化、融洽的社团氛围。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同一”[1]p103的特征表明:大学生作为客体接受社团文化的教化作用,最终成为社团文化的主体,这样就形成了个体与社团组织的良性互动,个体的和谐能促进整体社团的和谐,反之,社团的和谐亦对学生个体具有熏陶、完善作用。

2、社团管理民主平等。和谐民主的社团管理就是指社团成员以社团制度为行为准则,以主人翁的身份,通过社团活动或其他形式对该社团各项活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参与,达到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形成和谐氛围。在管理民主的社团中,所有成员之间、成员与指导老师之间不能有高低尊卑和等级差别,各成员的利益也都得到保障,各种制度、管理、利益关系的调整在大家的协商下共同参与完成,社团成员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社团成员自己本身是制度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制度的约束对象。这种主客同一的角色定位正是高校社团的特点之一。

3、社团活动百花齐放,和而不同。和谐社会要求“充满活力”,从而有利于拓展社会成员的发展空间。目前各高校学生社团平均有30多个,社团成员已占到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一半左右[2]p42,这无疑有利于社团文化的繁荣。实践证明,繁荣的社团文化对于消除不和谐的因素有着积极的作用。社团成员通过丰富的社团文化发现自我、锻炼自我、展现自我、成就自我,这样可以极大地满足社团成员发展自我的欲望,提升社团成员的各项素质。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社团活动的百花齐放必然带来社团管理、社团文化的冲撞,因此,和谐的高校社团不仅要百花齐放,更要安定有序、和而不同。

二、高校学生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的群众性组织,作为校园中的“民营企业”,它以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直接性、参与者的自愿性和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越来越为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成为高校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组织,在大学生兴趣培养、素质拓展、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学生社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高校和谐发展的保证。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功能是指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所起的作用,表现为社团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3]p92社团文化所倡导的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不仅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途径、添加了新的活力,更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更好地开展“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学生社团是繁荣大学校园文化的阵地。和谐校园的构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文化熏陶为主要手段。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其文化的认同与超越同一性使其能够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各类“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社团活动让校园文化百花齐放,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的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如何充分生成。”[4]p3而高校社团就为学生发展自身潜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教育活动的开展。

3、学生社团是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阵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当前教育体制自身的制约,单一课堂教学难以让当代大学生综合发展,而且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文秋林先生指出:就社团的整体功能言,它是实践全人教育、潜在教育、通识教育的最佳方式。[5]p82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使得学生在活动中既巩固和发展了兴趣、爱好、特长,又促进了具有个性特征点的志向、品格、意志和情感的生成。21世纪需求的人才须是拥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善于人际交往,关心社会和他人,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的高素质人才。学生社团适应这一社会需求,不仅其本身为学生提供了锻炼技能,增进交往的机会,而且其活动内容和方式与社会接轨,也为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适应、促进自我社会化等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三、高校学生社团和谐发展之路

尽管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在共同爱好、特长、观念的基础上自发组织起来的[6]p127,但是也必须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管理的体系,这样才有利于整个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巩固。

1、实施“四重”领导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党团组织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包括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思想领导是灵魂,要杜绝社团文化的低级趣味;组织领导是关键,要掌握社团管理的核心力量。只有坚持学生社团的党团领导制度,才能够实现高校社团代表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代表高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其次,聘请德高望重的专业老师实施技术指导,侧重于对社团成员进行专业指导,如知识普及、实验指导、写作训练、社会调查、交际技巧及其它科研活动,提升各类社团的专业性和特色,满足社团成员的求真知、求发展的欲望。第三,鼓励各专业社团挂靠高校教学单位,既得地利,又得人和,如文学社挂靠中文系,数学建模协会挂靠数学系,话剧社挂靠表演系等。让社团成员既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又可以合理利用各院系的特色资源。第四,成立校级社团联合会和协会主席团,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制度,让社团成员充分发展各自的特长,充分享受民主。

2、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干部管理培训制度。学生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他们来自社团成员但又具备较高的工作热情、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此积极探索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团组织应该组织定期业务素质培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系统培训既能提高社团的团队意识,又能拓展其实际能力。

3、坚持社团集群化管理发展战略。在党团和社团联合会、协会主席团的直接领导下建立社团集群化管理是高校社团提升战斗力的有益尝试。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正规注册运营的大量学生社团的实际情况,对各种社团归类,如法律服务团、心理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等侧重实际运用能力,可归入社会实践类社团;文学社、话剧社、舞蹈社、书画社等主要活动在艺术领域,可归入艺术创作类社团;武术协会、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健美操协会等体育项目则归入体育运动类社团。这样就可以形成集群优势,同一类型的社团在社团管理、社团活动、社团运营诸方面都可以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实现社团发展的规模化、规范化,更有利于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强化。

4、注重社团项目培优机制。榜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高校社团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社团项目培优机制的运用,树立一定的榜样来激励各类社团的发展斗志。社团项目培优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引导社团之间良性竞争,通过星级社团评选,对优秀的社团重点支持;二是鼓励社团精品活动,通过社团品牌活动带动社团文化建设,增强社团整体实力。这样,以星级社团刺激社团建设,以精品活动引领社团文化,形成团结有序、充满活力的高校社团运营模式。

5、加强规范运营执行力度。高校社团管理一般都有包括社团报批、社团章程、社团评优、会员管理、社团干部选拔考核等完善的制度,但是制度存在的意义在于其实施效果上,因此加强规范运营执行力度才是高校社团和谐发展的保障。党团组织必须对学生社团的成立、审批、考核等各环节认真把关,对不合格的学生社团进行“关、停、并、改”,用优胜劣汰的制度实现高校社团的有序竞争和良性运营,最终铸就校园文化欣欣向荣的局面。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以特色彰显繁荣、以繁荣促进和谐的高校社团是绽放在和谐校园建设进程中的生力军。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高校社团将会以更加繁荣的姿态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代卉霞,何海兵.高校社团文化及其建设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3,(1):103.

[2]邵栀兰.高校学生社团运作情况调查报告[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3):42.

[3]程斌,蔡为青.关于高校社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4):92.

[4]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篇7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创新 青少年 心理援助

[分类号]G252

1 引 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社会心理也日益复杂、多样和失衡。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不稳定阶段,思想尚未成熟,社会、学校及家庭处处显现的竞争、压力和负面影响,很容易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给其带来种种困惑和障碍。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所做的课题研究发现,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未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提高,而是随着负面社会问题的增多而明显下滑。其中,部分消极的心理特征如焦虑、敌对、抑郁等逐渐增多,部分积极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却在逐渐下降。因此,全社会同心协力关注和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试图从分析图书馆的社会责任、行业优势出发,以业内部分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特色服务的实践以及无锡市图书馆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为例,探索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供同行借鉴与商榷。

2 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的社会责任与行业优势

2.1 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往往理解为是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通常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当代中国正处于特殊的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和结构的巨大变革,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社会矛盾也日益显化。针对这一现实,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构想,旨在重塑社会秩序。而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也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有着其他事业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而有义务和使命关注和拯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2 图书馆的行业优势

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功能优势。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通过提供自身特有的资源和环境而成为人们从儿童期到成人期成功转变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能引导青少年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在寓教于乐中帮助其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进而实现自我认知与自我完善,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根也读过:读书能陶冶个性。不仅如此,读书还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集散地,其丰富、系统的专业收藏是青少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宝贵资源。图书馆还常年开展各类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也有助于青少年尽早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人格。同时,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无条件向社会开放,其完备的设施,舒适的环境和书香气息融合成一种特有的人文氛围,本身就具有教化作用,青少年身处其中不由自主地受到文化洗礼和熏陶,能让心灵得以放松和慰籍。此外,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活动中心,其拥有的丰富的社会合作资源也是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强有力的支撑。

3 图书馆界的服务实践

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历来是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工作重点。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深入人心,图书馆界在服务内涵的拓展、服务功能的延伸等方面,创新层出不穷。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有不少图书馆已在尝试开展心理援助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3.1 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或服务点

荆州市图书馆与该市社会心理学会联合成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每周六、日开展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成立心理咨询点,对有心理困扰的孩子进行指导、劝解和帮助。此外,厦门市少儿图书馆、深圳少儿图书馆,连云港市少儿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吴江市图书馆等也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

3.2 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活动

成都图书馆每周日下午都举办免费的“阳光读友会”心理咨询沙龙活动,由一群热心公益盼专家、学者、心理咨询义工组成员为家长孩子免费提供心理咨询。上海杨浦区少儿图书馆的“心语空间”以及广东东莞图书馆。万江图书馆的“亲子心理沙龙”,为孩子及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此外,广州,宁波等市网书馆也先后开展过大型、系列的青少年心理咨询现场活动。

3.3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近年来,随着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不断拓展。公益讲座逐渐成为各地的服务品牌。不少图书馆都举办过心理健康类专题讲座,普及大众心理健康知识,如温州图书馆的“高考成功心理学”,武汉图书馆的“青少年的心理与成长”,深圳、重庆、大连、辽阳等市图书馆也都举办过类似的讲座活动。

虽然上述图书馆已在探索和实践心理援助服务,但总体来说;图书馆界开展此类服务还不普遍,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大都还仅局限于讲座,展览等宣传活动,真正开展心理咨询和其他实质性援助服务的还不多,且活动的特色与品牌意识尚不明显,服务水平与社会效果还有待提高。

4 无锡市图书馆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的实践

4.1 背景与目的

无锡市图书馆(以下简称锡图)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传承使之成为长三角地区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图书馆。2004年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锡图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行业优势及社会责任,抓住契机,创意成立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以期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活动载体,有效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增强未成年人认识自我、调控自我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

4.2初步尝试

构建网上服务平台。锡图在完善创意后,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文字方案,在上报主管部门争取支持的同时,先期开始尝试,于2004年10月创立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平台(次年10月改为“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网”,网址:省略)为,业内首家专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心理咨询网站。该网站由“成长心曲”、“家校园地”、“专家咨询”等栏目组成,聘请了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十多位专家,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信息导航及心理咨询服务。网站访问量至今已达88万余人次,文章阅读量逾240万人次。其中“专家咨询”专栏更是受到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喜爱,求助对象除无锡外,已远涉内蒙、河北、浙江、广东、四川、上海、北京等地。2005年中央文明委领导来视察时充

分肯定了该馆的这一创举。

4.3 政府助力开展各种活动

成立未成年人心里健康活动中心。在网上咨询平台成功运作一年的基础上,锡图又通过多途径呼吁,引起市委市府高度重视,于次年10月在锡图隆重举行了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以下简称活动中心)揭牌仪式,标志着由政府主办、图书馆承办、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的公益性未成年人心理援助服务平台正式成立。锡图高度重视,倾注大量精力,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服务内涵,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开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沙龙。每月一次的活动都有一个主题,主题提前预告,如“明明白白孩子心”、“青少年阅读习惯培养”等,邀请1―2名专家主持。因规模小、针对性强,又能与专家交流互动,深受家长和未成年人的喜爱。

・举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题报告、讲座。先后邀请了李子勋、许金声、徐光兴、卢家楣等业内著名专家举办“如何处理亲子关系”、“成长心事,快乐沟通”等心理辅导专场,邀请台湾著名专家林昆辉作“如何培养快乐儿童”主题报告,由本地专家轮流主持专题讲座,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有效提高了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

・开展大型现场咨询活动。每年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以及节庆假日开展大型现场咨询活动,地点选在图书馆或市民广场或社区或学校,每次都能吸引众多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参与,社会效果明显。

・组织寒暑期系列活动。结合学生寒暑假期长、在图书馆活动时间长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精心设计“走进你的心灵,关注你的成长”、“同享知识,共建和谐”等大型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特色沙龙、主题展览、专题讲座、模拟法庭、亲子活动、体验夏(冬)令营等形式,丰富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增强其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综合能力。

・开展社会调查,编制心理健康宣传手册。2006年在对该市部分中小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无锡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报告》,为近几年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2007年编制了《无锡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向无锡市中小学生免费发放。2010年又在着手开展专题性的社会调查,为下阶段工作重心调整提供参考。

4.4 延伸服务

主动把关爱送到最需要的人群和场所。从2005年始,锡图先后启动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系列活动,在未成年人相对集中的学校、社区及特殊机构先后设立了13家心理辅导站,将心理咨询、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主动送到未成年人身边。其中,在蠡湖中学(工读学校)、聋哑学校、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等辅导站,更是针对弱势孩子的特殊心理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服务。只要对方需要,活动中心随时安排专家、志愿者前往为学生、流浪孩童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治,定期跟踪和反馈。2008年活动中心-又启动了0-6岁婴幼儿心理保健计划,与全市幼儿园及部分早教机构合作,开展婴幼儿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保健意识培养,从而实现了该市各年龄段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全覆盖。

4.5 夯实基础

精心打造服务品牌。活动中心的良性运作与创新,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07、2010两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连续两次被评为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大品牌,2008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2009年初,政府加大投入,在图书馆内辟出200平米空间,根据未成年人特点和需求设立了图书角、多功能团体活动室、个案咨询室、沙盘室以及音乐放松室。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基地构建完成。活动中心的实体化建设为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奠定了基础。基地启用后,开通96111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热线,为公众免费提供咨询和预约服务。增设周末“公益咨询日”活动,为预约家庭安排一对一心理咨询。今年5月,在首届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月期间,“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品牌正式启用。

活动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开展各类活动250余场次,受众达3.5万人次,成为无锡地区一大文化服务品牌,在加强和改进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开放、专业、公益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活动基地;二是帮助未成年人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排除成长烦恼;三是引导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和谐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市相关部门配合下,一个以活动中心为中枢,学校、社区、特殊机构为节点的心理援助网络正在逐渐形成。

5 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的若干建议

5.1 以地区需求、馆藏资源及社会资源调研为前提

图书馆开展心理援助服务,首先应了解本地区或本馆服务医域内的读者需求。锡图在2001年就已尝试开展少儿心理咨询服务,在了解读者需求同时也积累了经验。2004年项目启动之初又对全市未成年人心理状况进行了调研,掌握一手资料以了解潜在的社会需求,同时对本馆馆藏及活动资源进行盘点。由于有单独建制的少儿图书馆与锡图在同一建筑里,因而有少儿借阅室、活动室、电子阅览室以及多功能室,有丰富的藏书以及开展各类少儿活动的经验。此外,还对该市精神卫生领域的专业队伍以及教育、司法、新闻等领域众多社会资源进行调研、摸底,以确保有充足的社会资源可调用来一起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5.2 高点定位,争取政府支持

青少年心理问题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普遍重视。有条件开展心理援助服务的图书馆,应尽可能成立专门服务机构,若能冠以全市性的名称则更好。图书馆可单独也可联合其他专业机构共同主办或承办。锡图于2004年上报项目方案,在成功运作网上平台基础上,又通过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多途径呼吁,引起市委领导高度重视,于2005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高点定位的好处是容易争取到政府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活动中心的硬件建设、队伍建设、运行维护和活动组织都有了保证,而且有政府机构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活动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参与度与关注度以及社会影响力都会有明显的提升。

5.3 整合社会力量,组织服务团队

前文已分析过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具有功能、环境和资源等多方面优势,但也有明显的劣势,那就是缺少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人才。因此,除了加强自身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外,还应整合社会力量,吸纳有爱心、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志愿服务团队,是图书馆开展公益心理援助服务的人才保障。锡图自2004年网上平台建赢时就聘请了10多位专家作为特约咨询员,以后又陆续招募、吸纳了大量有爱心、有热情的专业志愿者,至今已近70余人,另有10个以心理咨询所为主的志愿团队。同时,锡图也非常重视团队建设,经常举办学习沙龙,邀请业内著名专家米锡

上专业督导课,为团队成员提供交流及成长平台,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和队员归属感。除此之外,锡图还加强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学校、法院等机构的联合,在活动的设计和进行中尽可能寻求合作,以追求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5.4 主动向学校、社区及弱势群体延伸服务

图书馆是青少年除学校外的第二课堂,但由于青少年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还是在学校与家庭,因此,图书馆除了利用周末、节假日在阵地上开展各类活动外,平时还应主动把活动送进学校、社区,送剑有需要的青少年人群集聚地。锡图除了在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校、社区、机构建立心理辅导站外,还与教育局联合共同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让全市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都纳入到活动中心的服务范围内。寒暑假前,及时到社区了解其辖区内青少年假期社会活动的计划与发排,主动配合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或团体活动,以丰富少年在家门口的假期生活。除未成年人外,图书馆还可以向更多的社会弱势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充分体现图书馆对弱势人群的人文关怀和心灵呵护。

5.5 与图书馆活动紧密结合,富有图书馆特色

图书馆毕竟不同于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咨询所,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应充分考虑自身的行业优势和本馆特色,尽可能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如组织心理健康、心理调节类专题书目推荐、专架陈列或专门阅览区,组织专题读书沙龙、读书活动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开办主题夏令营,开设团体辅导课或专题讲座等,是大部分图书馆都可开展的活动。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色好几一些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心理援助特色服务,如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以满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深层要求。条件较弱的图上馆,也可通过橱窗宣传和专题馆藏的有序组织,来建立适合青少年朋友的心理自助辅导模式,倡导阅读疗法。

5.6 注重服务效果,树立品牌意识

图书馆开展心理援助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特殊活动,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和认真组织实施。活动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败和项目的可持续性。因而在心理援助服务的全过程应随时做好各类档案的登记与积累,认真做好每次活动、每个案例的跟踪与反馈,及时了解和掌握活动效果,修正服务目标与进度。同时,还应树立服务的品牌意识,把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作为一项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大事要事来抓,作为一项图书馆为民办的新事实事来做,在取得服务效果的前提下,加大社会宣传,扩大社会影响,逐渐把它打造成在地域内或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篇8

[关键词] 医学生;医德培养;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160-03

The meanings and measures to cultivate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morality under the situation of medical reforming

WANG Juelei

(Grade 2005, Clinical Medicin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s in living standards of people,especially a new round of health care reform package's being put into effect, People's standard requests to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re higher and higher.Medical staff’s medical moral accomplishment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dealing with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s,doctor-nurse internal relationships and clinical services-society relationships. Thus, as those medical students who have not yet been in the medical post learn expertise,skills and techniques,they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e medical morality. Only having morality and skills,can they be excellent reserve talents under a new round of medical reforming,can they lay good premise foundation on building high quality of clinical team and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s of mutual trust,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morality; Meaning; Measure

医学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一般指医务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可简称为“医德”。它是社会一般道德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表达,是医务人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调节医务人员与患者、他人、集体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的总和。它存在于从事医学职业的全体人员以及与卫生事业相关的人员之中,是长期的医学文化积淀而成,并且总是围绕医学工作者的职业活动和与医学相关的社会活动而展开[1]。医德在医学生道德品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医学生来说,无论将来是否成为合格的医生,或在科研领域做出杰出贡献,都起着核心作用。

1医学生医德培养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传承传统的医学道德观

高尚的道德素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医学道德观念是以“仁爱”、“孝道”的儒家思想为核心,也包含“重生恶死,以生为乐”的道家生死观,还包含“布施得福,因果报应”的佛家善行观。几千年来,这些观念相融相通,逐渐形成了我国传统的医学道德观。当今,医学生的医德培养,首先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的医学道德观,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孝道”之情,培养学生“以生为乐”、“重生恶死”的思想,达到“厚德载物”、“厚德载医”的目的。

1.2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德水平,为今后从事医疗工作打下良好思想基础

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五大要素:渊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2]。高尚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临床医生工作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也应该是尚未走向医疗岗位的医学生所具备的基本原则。医学生在丰富自己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提高自己的医德水平。这是将来从事医疗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一种责任意识和生命意识。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重视是他们拥有高尚医德的最朴素最核心的内容。在精神力量升华到一定的高度和层次时,就具备了较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就能够为将来从事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1.3有利于提高专业课学习质量,为今后从事医疗工作打下良好业务基础

崇高的医德决定医学生的理想信念,可以使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拥有积极向上的心理追求,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在课堂上、实验室里,还是在实习场所,都能有条不紊地,扎实有效地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提高实践本领,并积极认真听取老师的指导意见,与同学探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医学道德的作用贯穿于他们学习活动的始终,为他们今后走上医疗岗位时尽快进入医生角色、早日成为德业兼优的医疗工作者打下良好的业务基础。

1.4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道德素质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3]。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医改方案的实施,医学道德不仅具有导向与衡量作用,还具备了稳定与促进医学人文环境,甚至促进社会环境和谐的重要作用。

在《医学生誓言》中明确了医务人员的神圣责任是:“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一个医学生的内在医德品质,仅靠社会舆论的压力和传统习俗的影响是不够的,因此医学院校中的医德培养与人文教育具有其内在的意义和重要性,其潜质和深度决定并引领着未来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21世纪社会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当前实施医改方案的形势下,医学生医学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小到关系一个人的生命,大到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学道德,有利于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巩固了医疗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我国医学道德所面临的现状

医学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有:公正与平等地对待患者;诚实与慎言守密;信任、尊重与爱护同行;热爱医学事业,不断进取,钻研与发展医学科学技术;廉洁奉公与文明行医等[4]。

2.1医疗机构的医学道德现状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义利并重”、“利重于义”的拜金主义思想开始蔓延滋生,这在医疗机构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红包”现象、药品买卖行为、医生态度冷漠恶劣、私自扣药,进行不必要的辅助检查等,有的甚至编造病历,敷衍病情,置患者生死安危于不顾等等。这种现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某些医学生的思想。因此,加强重视医学生医德的培养不容忽视。

2.2医学院校的医学道德培养现状

当前,一些医学院校只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医学道德的培养。就拿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来说,有的医学院校不重视这门课程,课时量严重不足,课堂氛围也枯燥无味,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此门课程,甚至放弃学习。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些医学院校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也影响着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程度。他们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却忽略医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如,在医学实验中,有的医学生由于好奇或是无知而出现了虐待实验动物,不尊重实验尸体,损坏实验器材,浪费实验药品的现象,这正是医学生缺乏医学道德的具体体现。还有的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待患者不尊重,实习操作不认真,与患者发生口角或冲突等等,从这些现象看,医学生的医德的培养不容忽视。

3医学生医德培养的对策

3.1 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

3.1.1提高医学道德的认识医德,就医学生及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来说,主要指四个方面的美好品德,即:爱心,正直,敬业,合作[5]。因此,医学院校要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教育学生要怀有爱心地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对待患者,在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正直以待,热爱并尊敬自己的职业,与他人努力合作等,逐渐形成一个医学生所应具备的良好品质。作为一名医学生,更应该主动、自觉地加强医德修养,遵守人类发展所必需的道德规范,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进行医德的自我完善。

3.1.2 培养医学道德情感 医学道德情感的培养,需要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医学生对患者的怜悯仁爱之情,对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敬仰之情,对“红包”等现象的不屑与愤怒之情……这样,才能培养出他们良好的医学道德情感。

3.1.3 树立医学道德的信念要坚定信心,培养医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信念。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中,积极培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进取心,进而形成崇高的使命感和道德感。崇高的医德可以使学生自身行为习惯得到改善,为专业技能施展提供稳定的保障,自身的生命本质也会得到升华。生命责任感要求医学生医德高尚,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也需要有医德的推动。

3.1.4 养成医学道德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要从点滴处、细微处进行培养。如,化学实验中,在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同时,尽量不损坏、不浪费实验器材和药品,并保护自己不受到化学药品的伤害。在生理、病理生理等课程实验中,不虐待实验动物,尽量减轻实验动物的痛苦……医学道德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

3.2 在临床实习中培养医学道德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由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是专业技能迅速提高的阶段,也是医学道德培养的最佳时期。医学生要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训练自己的检体技能,掌握辅助器材的使用技法,并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程,同时也要安抚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态,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反映和表现,要给予恰当的应对处理和耐心讲解……这些都是医学生责任心和爱心的体现。

医学院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会从另一个角度培养医学生的医学道德。

3.3.1 实施对贫困生的帮扶政策医学院校实行贫困生费用减免政策、贫困生勤工俭学政策、贫困生就业指导政策等,会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坚定他们在就业后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决心。

3.3.2 专业课中的人文教育医学院校在进行专业课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日本的一些医学院校,上解剖课前,师生还要佩戴白花以示对遗体的尊重。在台湾慈济医院,首次解剖前,医学院校的师生和家属都要举行庄重的追思祝福仪式,以后每次解剖课前,学生们都要在遗体旁默祷30秒。1年后,由上过课的同学亲手为教学遗体缝合,包裹白布,穿着长衫,然后火化入殓。每个同学还要为这位‘无言教师’献上一封信和一束花。捐献者的照片和生平事迹将永久地摆放在解剖室内。”[6]日本和台湾医学院校的做法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了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视。

3.3.3 特殊时期的人文教育特殊时期能更好地激发人们心底的道德品质,医学道德同时能得到更深刻更广泛的普及。在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自发地踊跃地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献血站献血者早已排满,捐款活动随处可见,医务工作者更是奋不顾身奔向前线……全民族以实际行动对医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医学院校要善于利用这样一些契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3.4 开展医学生的人文活动开展医学生的人文活动,如开展医学道德方面的讲座、辩论赛、书画展等,促进了医学生与周围人的合作与交流,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和对医学道德更深层的认识。

3.4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医学道德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医学生医学道德的必要途径。走进社区,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居民免费测血压,验血型,做心电图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又更加帮助社区居民及时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走进老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开展疾病治疗活动和疾病调查活动,帮助这些地区的居民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通过见习的形式,走进医疗机构,感受和体会未来职业的庄严与神圣。通过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在服务居民百姓的同时,丰富自己的医学实践知识,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从基层做起,是医德最本质的体现,在实践中成长,是医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慕义.医学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2]陈垦,龙友明.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4):1768.

[3]马博,吕世军1.浅谈新时期医学生的医德教育[J].药学教育,2008,24(2):4.

[4]孙慕义.医学伦理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5]沈云佳.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途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125.

篇9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26 — 02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指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以交换彼此思想信息的过程,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的社会关系的关键,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关系中,而是建立各种各样的连结关系,如血缘关系、战友关系、雇佣关系、医患关系等;大学生所处的人际关系有亲属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处于社会关系网中的人必然要面对人际交往这个问题。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型时期,面对求职就业等问题,越来越感觉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肩负社会历史使命,更要重视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社交需求对个体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友谊、爱情及隶属关系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心态也有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如:自信乐观、宽容大度、诚信友爱等高尚品质有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与快乐。

(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人际交往本身所获得的人力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得以体现,还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为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其次,人际交往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无论是符号语言交流方式还是肢体语言交流方式,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使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获取间接性、经验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和开拓思想的重要条件。

(三)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效方式。首先,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从对方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更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有效地进行自我完善,促进个体成长成才。其次,人际交往不仅对自身发展有重要影响,对社会建设和发展也十分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有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增强群体凝聚力,集全社会合力共创和谐社会。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高等教育主要工作是大学生的理论教学,在培养21世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时,更多地是以智商和学习成绩论优劣,而忽视了大学生情商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少有专门的课程教育大学生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与沟通、如何待人接物,根据各种社会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人际交能力位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个体差异问题

内在的,自卑、怯懦、猜疑、逆反、排他、做戏、贪财、冷漠等各种心理因素都会导致人际交往问题。有自卑心理的人,自认为出生贫寒、社会地位低下,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感到失落、压抑、苦闷,待人冷漠、自闭自弃、表达不得体,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有怯懦心理的胆小怕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存在的心理;有猜疑心理的人喜欢捕风捉影,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对人没有信任感;有逆反心理的人喜欢标新立异,与人对立,有时会颠倒是非,常使人感到厌恶;有排他心理的人喜欢坐井观天,不愿接受新事物,思想固执,心胸狭窄;有做戏心理的人把交朋友当做演戏,喜欢吹牛,难以找到真正的朋友;贪财心理的人认为交朋友就是互相利用,只占便宜不愿吃亏;有冷漠心理的人对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孤傲,往往使他们失去很多朋友,面临人际交往困扰。

外在的,大学生交往范围狭窄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区域划分范围较小。由于学校管理、教学方法等诸多原因使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所以人际关系较单一,主要接触人群为师生、同学;接触中心为寝室或者班级。其次,大部分大学生缺少学生会、社团等实践活动经验,接触的人情与事情少,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实践锻炼而越变越差。再次,部分大学生为发泄学习、工作、交往中的不满与压力,过分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结果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的时空范围缩小。男生沉迷于打游戏、斗地主,女生沉迷于网络购物、看电影,在虚幻的世界中他们显得更加自信。

(二)家庭环境问题

横向的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现代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同龄伙伴之间的游戏与打闹,孩童时期的人际观念意识较少;除了学习交流外,其它交流甚少,进入大学自主管理后,在学习之余不知道怎么与同学相处。

纵向的方面,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溺爱、包办、使孩子变得任性、缺乏集体荣誉感、对他人漠不关心;父母的言传身教如不诚信、胆小怕事、过分批评指责等也会使孩子变得自卑、怯懦、不讲信用等。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容易孤傲,贫困家庭的大学容易自卑。

(三)学校教育问题

高校注重科学教育与理论教学,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不懂伦理道德、交往礼仪、公共关系等,理论知识不能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人际交往相当于纸上谈兵。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缺乏,接触仅限于课堂,课后形同陌生人,大学辅导员事务繁多也难以顾及到学生的交往问题,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大多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在人际交往中才能少走弯路。

(四)社会环境问题

社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存在误解,有的认为大学生是高材生,什么都会,殊不知校园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为人处事能力较差;各种社会宣传教育与监管也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身心健康的关注,大学生沉迷网络,逃避现实,却往往陷入网络骗局;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缺少沟通协调能力,处处碰壁,但很少有企业愿意录用并培养这样的大学生。

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将我们与他人的交往过程看成我们在玩的各种游戏。”在人与人沟通与交往中需要遵循游戏规则,透析人的内心世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分析人际关系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关系,掌握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规律,改善大学人际交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明确要遵循的原则:第一、平等原则。同学之间人人平等,对待生活充满自信,不因家庭贫富论地位高低与亲疏远近。第二、相容原则。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宽容以待、,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合作与冲突。第三、互利原则。“兼相爱,交相利。”英国首相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互相了解并尊重对方的价值取向,从社会交换理论角度看,人与人之间在分配上的公平并创造“双赢”的局面,更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人际关。第四、信用原则。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第五、宽容原则。同学之间难免有摩擦,心胸宽广,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措施

1.大学生自身应该采取的措施

第一、在人际交往学会倾诉与倾听。善于发泄内心的苦闷以缓解心理压力,聆听他人的报怨与困扰,体会同学之间的关怀,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第二、举止文明大方。作为知识分子,应该言行得体,谈吐自信。第三、培养幽默感。幽默风趣、活泼开朗的性格,往往在人际交往中给人以良好印象。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所有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希望迎得人际交往的成功。第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锻炼中,善交友,交益友,掌握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明确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接触-融合;重视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2.家庭应该采取的措施

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跟家长接触较多,因此家庭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是基础性的,父母应当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待人接物行为;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父母应该多跟孩子联系,关注孩子的独立生活情况与人际交往人群。

3.高校应该采取的措施

(1)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主导作用。首先,通过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如开展《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人际交往的讲座、讨论沙龙、主题班会等,增进师生感情与同学友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

(2)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在非医学类院校,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十分有必要。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大多是由心理问题产生的。通过几年来发生的大学校园伤害事件看,大多数品学兼优的高才生最易产生心理问题,也更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

(3)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4.社会应该采取的措施

社会宣传、公共舆论等易对大学生的交往心理造成影响,社会可提供更多的适合大学生交往的平台,如大型图书馆讨论区、英语角等,拓宽大学生交流视野;组织大学生集体旅游活动、参与企业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给大学生解决心理、求职和交往等问题,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扫清障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但不沉溺网络、聊天交友但不上当受骗。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难题,要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决,但最重要的要从大学生自身找原因,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秦海燕.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会,2010,(02).

〔2〕李军,张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探讨〔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3〕倪嘉波.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J〕.教育探索,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