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0 04:5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控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内控调查报告

篇1

室内装修常见污染物及其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刨花板、密度板、胶合板等人造板材、胶粘剂和墙纸是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释放期长达3~15年。可经呼吸道吸收,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具长期性、潜伏性、隐蔽性的特点。长期吸入甲醛可引发鼻咽癌、喉头癌等严重疾病。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气体。胶水、油漆、涂料和黏合剂是空气中苯的主要来源。苯及苯系物被人体吸入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可抑制人体造血功能,使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率增高;还可导致女性月经异常,胎儿的先天性缺陷等。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法察觉的惰性气体。水泥、砖沙、大理石、瓷砖等建筑材料是氡的主要来源,地质断裂带处也会有大量的氡析出。氡及其子体随空气进入人体,或附着于气管粘膜及肺部表面,或溶入体液进入细胞组织,形成体内辐射,诱发肺癌、白血病和呼吸道病变。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氡是仅次于吸烟引起肺癌的第二大致癌物质。

氨是一种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防火板中的阻燃剂等。对眼、喉、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轻者引发充血、分泌物增多、肺水肿、支气管炎、皮炎,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也可引起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高含量氨甚至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tvoc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一般不予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其总量。tvoc包括甲醛、苯、对(间)(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十一烷等。室内建筑和装饰材料是空气中tvoc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即使室内空气中单个voc含量都低于其限含量,但多种voc的混合存在及其相互作用,就使危害强度增大。 tvoc表现出毒性、刺激性,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甚至引起一种身体活动是会伴随你一生直到你的生命结束,那就是“呼吸”。

植物消除法(吊兰、芦荟)

吊兰、芦荟、虎尾兰能大量吸收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消除并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使室内空气清洁卫生。

大多数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而有些植物则相反,如仙人掌就是白天释放二氧化碳,夜间则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样晚上居室内放有仙人掌,就可补充氧气,利于睡眠。

二、吸附法(活性炭)物理治理

吸附是一种固体表面现象。它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处理气态污染物,使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在固体吸附剂表面, 在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有焦炭和活性炭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活性炭。

活性炭对对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乙醚、煤油、汽油、苯乙烯、氯乙烯等物质都有吸附功能。

居室异味:居室空气污浊,可在灯泡上滴几滴香水或风油精,遇热后会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如何去除室内新装修的油漆味:

注意:装修好的居室不可马上入住,要尽量通风散味,但又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因为这样可能会给刚施工完毕的墙顶漆带来不利,使墙顶急速风干,容易出现裂纹,破坏美观。

1盛器打满凉水,然后加入适量食醋放在通风房间,并打开家具门。这样既可适量蒸发水份保护墙顶涂料面,又可吸收消除残留异味;

2买些菠萝在每个房间放上几个,大的房间可多放一些。因为菠萝是粗纤维类水果,既可起到吸收油漆味又可达到散发菠萝的清香味道、加快清除异味的速度,起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3要快速清除残留油漆味,可用柠檬酸浸湿棉球,挂在室内以及木器家具内;

4刚装修过的房屋往往有天纳水等各种刺鼻的化工原料气味,把一只破开肚的菠萝蜜(一种形似榴莲的热带水果,但绝不是榴莲啊!!放榴莲可糟了!)放在屋内,由于菠萝蜜个体大(一般有西瓜那么大),香味极浓,几天就可以把异味吸光;

5可以去市场挑选一些高科技的祛味清洁剂,它能去除新装修房、新家具等散发出的有害气体。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些祛味清洁剂一般都是进口产品,利用氨化合物与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了祛味清洁的作用。在新装修的房间中,可把这种祛味清洁剂倒入盘中,将盘分别放在每个房间中,再结合擦洗祛味法,连续几天后就可有效去除难闻气味;

6在房间里摆放桔皮、柠檬皮等物品,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去味方法,不过它们的见效不会很迅速;

7可以在室内放两盆盐水,油漆味会很快消除。如果是木器家具散发出的油漆味,可以用茶水擦洗几遍,油漆味也会消除得快一些;

1)通风换气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不管住宅里是否有人,应尽可能地多通风。一方面新鲜空气的稀释作用可以将室内的污染物冲淡,有利于室内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有助于装修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尽早的释放出来。每天开窗通风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早晨10点以后,分早、中、晚通风各20 分钟。根据居室的污染程度,可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但要注意,家中有老人的时候,不适宜长时间通风,防止由此诱发的面瘫和中风,室外空气污染很严重时,也不要开窗通风。

2)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湿度和温度过高,大多数污染物就从装修材料中散发的快,这在室内有人时不利,同时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但是在住宅内无人时,比如外出旅游时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湿度。

3)在使用杀虫剂、除臭剂和熏香剂时要适量,这些物质对室内害虫和异味有一定的处理作用,但同时它们也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危害。特别是在使用湿式喷雾剂时,产生的喷雾状颗粒可以吸附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其危害比用干式的严重的多。另外现在市场上的香熏油质量参差不齐,好的香熏油,像一些纯的植物精油,有益健康,并有抗病毒,驱虫,抗氧化等作用。但有些熏香油会对人体眼睛,呼吸道产生刺激,或引发过敏症。在室内密闭环境中,含有化学香精的污染空气进入人体,容易造成身体缺氧疲劳,过敏等症状。尤其孕妇要慎用。

4)尽量避免在室内吸烟,它不仅危害自身,而且对周围人群产生更大的危害。

5.装修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很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装修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不当造成的,包括甲醛、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因此在装修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有机污染物含量比较少的材料。

1)油性油漆为改变其流动性以满足生产和应用的需要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涂料成膜后有机溶剂会不断挥发出来,而水性油漆是以水作为溶剂或分散介质,涂料成膜后挥发的大部分都是水。以水性油漆代替油性油漆进行室内装饰会大大降低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量;

2)使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地毯和石膏间隔板;

3)使用干式杀虫剂代替喷雾式杀虫剂;

6.怎样选择环保建材?

环保型材料主要有几种:

1)基本无毒无害型。是指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

2)低毒、低排放型。是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因其毒性轻微、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

篇2

一、培养合格的信贷队伍

在信贷业务中,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既要培养人才又要引进人才。加强信贷人员对各种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尤其是对《合同法》和《担保法》的学习;加强职业教育,要培养其运用金融、会计、法律等综合知识能力,更主要是强化其职业道德。信贷人员应该抵制各种诱惑,视信用社的资金是自有资金,对不该、不能发放的贷款,杜绝发放。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担保制度,不能流于形式,这样从贷款的始点彻底杜绝信贷资产发生风险。

二、规范贷款操作程序

贷款操作程序是指贷款过程的基本要素和各项环节,是保证贷款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合规合法性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建立信贷关系、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办理担保或抵质押、贷款发放、贷后检查监督、贷款收回、贷款展期、逾期处理、信贷制裁等环节。在信用社实际工作中,建立信贷关系十分重要,近年来农信社为农户发放“贷款证”,评定信用等级,就是建立信贷关系的体现。然而农户以外的贷款,农信社却往往忽略了建立信贷关系的环节,在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办理担保或抵质押、贷款发放等环节中,则应注意各种书面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合法性。

三、健全内控制度

农信社不良贷款的形成既有政策因素、社会因素问题,也有内部管理上的问题。要提高农信社风险贷款的防范能力,根据业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在确保国家金融政策、法律法规得以贯彻落实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信贷管理体系和事后监督协调运转的内部控制制度,抑制内部违规行为,不断强化信贷员和信贷会计及事后监督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作用,完善信贷操作的合规合法情况,把信贷风险控制在原始的萌芽之中。

四、强化风险管理

农信社在各种风险中应始终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安全经营,提高资产质量。首先是贷款投向上应该分散风险,行业上不能过于集中;其次在借款个体上,贷款不能垒大户,目前农信社普遍存在借名(户)贷款,累加了信贷风险;再次要根据农信社实际情况同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发展有特色的金融产品,把资金投向特色农业、林业及个体经济发展中去,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在小额贷款、短期贷款方面做足文章,发挥农信社小银行的作用。

篇3

摘要:物流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通常把赊销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从而导致企业间应收账款逾期未回收款的现象严重产生。本文通过分析物流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物流企业;应收账款;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近几年来,物流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物价的上涨,税制的改革等导致成本的上升,促使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避免资金链的断裂。

一、物流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营者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盲目赊账,造成大量无法收回应收账款的现象产生,导致现金流回收管理控制困难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部分物流企业经营者没有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只重视利润表上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而忽视了流动资产和现金流。企业经营者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盲目进行业务扩张,盲目赊账,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从而造成大量应收账款产生,使企业面临着极大的经营风险。

2.内部控制风险意识不足,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导致财务监管形同虚设

有的物流企业没有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事前,在确认业务之前,没有进行了解客户的相关手续,不进行信用调查,不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甚至在合同上没有约定回款时间。事中,财务监管形同虚设,销售与核算完全脱节,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信息上无法共享,没有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导致问题不能及时暴露,甚至出现部分销售员贪污挪用公款的事件发生。事后,在应收账款发生后,缺乏全面及时准确的了解,没有及时进行应收账款分析,没有及时跟踪监控,没有及时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最终导致应收账款金额越来越多,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3.企业运手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债权的意识不强

物流企业通常是先行垫付资金进行运作,为了图方便,有些物流企业并未与客户签订合同,通常一个电话就确认业务,事前没有相应的合同、票据作为提供服务的依据。这也造成了一旦客户赖账,出现取证、维权困难的情况发生。如果企业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应收账款的回收,就必须通过一系列漫长的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使得很多物流企业放弃了通过法律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合法权利,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最终变为呆账,坏账。

二、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1.经营者要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不能片面追求利润表,而忽视现金流

物流企业经营者应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追求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同时,重视现金流,提高资金利用率,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大量发生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物流企业经营者应选择有利于公司的结算方式,加强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密切合作,尽量采用汇款、支票、信用卡等有利于公司的结算方式。同时在回款上,企业经营者可以采取灵活的折扣和折让相结合的回款方式,在折扣上给予客户一定的优惠,不仅有利于客户及早付款,而且有可能吸引一些新客户。

2.加强内部风险控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发挥财务部的监控作用,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事前控制:第一步,在跟一家企业合作前,行政部负责委托第三方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判断客户的信用等级,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第二步,根据第三方的信用调查报告,销售部根据信用调查报告,申请客户信用额度,信用额度申请包括近一年的预计业务量,信用额度并附上第三方的信用调查报告。信用额度申请经行政部,财务部,领导层审核通过后销售部建立客户信用情况档案信息。第三步,销售部与客户进行合同的签订,尽量使用合同规范文本,实施严格的合同审批程序,层层把关,法律顾问负责对合同的法律条文进行把关。合同上应明确注明业务发生的时间、对账的时间、开发票的时间及回款的时间。

事中控制:销售部门要在合同执行的两个月后对客户进行一次回访,了解客户对企业的物流运作是否满意,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借机了解客户的公司情况,对客户信用情况给予信用监控。另一方面,财务部应根据信用调查申请及销售合同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便于领导层及相关部门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应收账款回收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收账款催收。事后控制:财务部应每天对应收账款进行更新,每周向销售部汇报未回收款项明细,每月向销售部汇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达到资源共享。销售部根据财务部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及时跟进反馈应收账款未及时回收的原因。另外,销售部应定期拜访客户,了解客户目前的经营情况,定期更新信用调查和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根据客户的回款情况及业务情况进行更新。另外,企业经营者应根据公司的销售情况,健全应收账款的考核体系。将应收账款的业绩考核结果与销售人员的工资挂钩,不仅要考核业务收入,还要将应收账款回收纳入考核体系,从多角度建立考核制度,促使销售人员关心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对回收缓慢和长期欠款的客户加大催款力度,有必要时采取限制业务办理,把坏账损失降到最低点,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3.提高物流企业的法律意识,合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应收账款问题

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控制,维护物流企业的合法权益。跟客户签订合同时,由企业法律顾问对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仔细审核,做到合法、合理、合规。业务开展过程中,尽量通过书面确认业务的进行过程,如通过相关邮件,传真等,以取得书面的确认。物流企业经营者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回收款项。对到期未回收款项,物流企业经营者应采取更积极的回收政策和风险转移机制,做好应收账款未回收款风险分析,主动规避和化解应收账款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防范坏账损失带来的经营风险。如出现超期过长,客户信用出现问题,物流企业应提高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及时向法院起诉,利用诉讼程序,解决债务纠纷,减少坏账损失。总之,应收账款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物流企业只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控制,建立严密、有效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加速资金的回收,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才能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妹.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及特点分析.经营管理者,2011年18期.

[2]张彦.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31期.

[3]栾素英.浅议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当代经济,2007年第08期.

篇4

然而,任何事情都应辩证地来看。旺盛的发展欲望与规模扩张的强烈冲动,伴生着同样巨大的风险。如果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风险,或没有管理这些风险的能力,那么,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必定会遇到“定时炸弹”爆炸的危险。

认清“惯性”的积弊

长达半个世纪管理体制的反复更迭,以及先天的“出身”和后天的成长经历,导致农信社内控机制薄弱,内部管理混乱,操作风险突出,积弊十分深重。改革前,农信社制度建设不健全,信贷管理粗放,风险环节监督缺位,岗位职责分工不清,内审机构形同虚设,工作经验代替操作流程,诸多不良习惯成为一种惯性。

以操作风险为例,改革以前,部分基层信用社存款、贷款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手清”现象,有的基层信用社贷款发放绕过负责人或贷审会审批,贷款合同签订很不规范,信贷档案保管不善甚至未建立档案,营业间熟人可以随意进出,单人临柜单人进出库现象也时有发生,单人上门收贷收储也不是个别现象,各种风险问题“一箩筐”。

“惯性”的力道是巨大的,即使改了名字,但沿袭了几十年的管理方法和操作习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因此,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后,第一件要改的就是经营机制,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完善内控机制,根除不良习惯,培养风险意识与合规观念。

端正发展的理念

完善内控机制,最为关键的还是农商行的发展理念——是一味追求发展,或先发展后风控,还是发展与风险控制并重、两手同时抓?

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均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审慎经营”即风控与“做大做强”业务规模之间如何把握好平衡,这是考验一家银行经营智慧的题目。一味强调“做大做强”而忽视风险控制,高息揽储或变相高息揽储,违规放贷或超权限、跨地区放贷就会自然蔓延。殊不知,一旦背弃“审慎经营”的原则去“做大做强”,风险也就会不可避免地随之“做大做强”。当然,潜在的风险也许短时间内不会显现出来,但隐患已经埋下,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此外,风控执行也与经营发展理念紧密联系。如果贷款调查不是从防范风险出发,而是从确保贷款能够发放出发,结果自然是调查报告与事实不符;贷时审查、贷后检查这些环节如果也是处在“先发展、后风控”的信贷文化氛围中,自然也就草草了结走走形式,“三查”就会成为挂在墙上的摆设。此外,为了“数据”的好看,全然不顾监管部门的明文规定而任意胡为,诸如“被死亡”而核销之类的咄咄怪事就会层出不穷。

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才能起到震慑作用。试想,如果检查从严、处理从宽,“好人主义”盛行,本该追责和严肃处理的违纪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本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却被“保”下来且依然留在队伍里,那将是什么样的示范效应!

农村商业银行脱胎于农信社,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相当一些机构在绩效考核、干部选拔以及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存在弊端,例如普通员工与管理人员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在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使银行有着较大的潜在操作风险和管理风险,进而全面影响银行的健康发展。

针对问题的举措

农商行必须正视以上诸多问题,真正发挥内控机制防范风险的作用。

首先,坚持内控优先,将审慎经营理念贯彻于业务经营全过程。扎扎实实地做精做实基础,在夯实基础之后再做大做强业务规模。

其次,强化合规检查,全面提高制度执行力。促使员工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进对操作流程的掌握和理解,最终使合规操作成为自觉和自然行为。

第三,发挥内审作用,强化事后监督效果,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内部审计队伍。

第四,加强监管力度,推进法人治理机制的健全和落实。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授信风险管控能力滞后

在授信调查环节中尽职调查的质量普遍存在调查技术落后、主观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对客户股东的背景分析、法人治理、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等情况未能够做到深入调查对于其中的风险揭示不到位。在审查审批环节中忽略了对担保机构风险的揭示分析,未做到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缓释措施和管理要求,比如:担保机构是否从事民间融资担保,是否存在帐外担保业务、为担保客户提供过桥资金、为公司股东及其关联方担保、超业务集中度规定提供担保等违规问题,以及为非法吸存、非法集资等违法业务提供担保等活动。在授信支用环节,多数商业银行为了给客户提供便利,在支用环节的操作过程中较为简单,仅为单人调查、单人审批,且支用调查报告对数据的来源和分析粗糙,资料的完整性、调查的详尽程度大打折扣,支用调查很容易流于形式,尤其是疏忽对小企业关联授信风险的揭示。

(二)审贷委员会机制本身存在缺陷

在“审贷分离”之后,委员会制成为了多数商业银行信贷审查、审批方式的选择,但是这种审贷委员会制度本身就是存在缺陷的。领导者倾向,即审贷会牵头审批人的影响。一个冒险的牵头审批人领导的审贷会会做出更加冒险的决策,而一个保守的牵头审批人领导的审贷会会做出更加谨慎的信贷决策。另外也容易出现群体一致化倾向,即群体成员因群体压力使思维效率、事实验证能力和道德判断都发生退化,有寻求一致的倾向。这时,审贷会成员的个体差异和不同观点都被暂时掩盖了,决策不可能按照理性的方式和程序进行,在没有充分评价各种方案之前就已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三)执行差别化业务管理制度不到位,过度授信问题突出

过度授信问题集中体现在集团客户、上市公司等大型客户上,盲目密集投入信贷资金造成客户可获得的信贷资源远超过实际信贷资金需求。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财务负担,也为贷款闲置甚至贷款挪用进入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可观条件。不同产品风险程度各异,审批人员专业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决定了信贷业务必须进行差别化审批。差别化审批是基于客户分层管理和审批专业化分组的基础上,以客户需求差别和客户质量差别为依据进行审批资源配置。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对于业务管理制度的差别化执行不到位,未能够做到把防范和控制风险蕴含于“差别审批”之中,距离实现不同客户及产品在授权、流程、时效、审批方式方面的差别化管理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体制不健全提升了信贷风险管控的难度

传统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以不断扩张信贷规模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信贷资产质量这个关键的因素。这种模式的长期存在不仅会出现差别化管理不到位、过度授信现象突出等问题,更加严重的是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体制建设中不断完善,但是,在建设相关的机制同时没有考虑到控制机制之间的相互约束因素,也正是因为控制机制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给信贷风险的防范预警带来了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传统经营模式的普遍性、信贷体制的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无形中给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带来了阻碍力量,提升了授信流程中各环节的违规概率。

(二)审贷分离制度不规范

纵观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沿革,审查审批体制的概念从无到有,到现在的不断演变,看似千变万化的背后,有一些必然性的理念在引导。我国审查审批体制建设理论的提出,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从目前来看,国内外商业银行审查审批体制发展各异,但大都按照“审贷分离”的理念不断完善了审查审批人员管理体系、审批决策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已经执行了审贷分离制度建立了审贷委员会,但是其中委员会的成员大多都是银行信贷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各级行的行长,这种岗位职责的设计与内控制度的设计形成了冲突,在内控制度的设计中并没有设定行政与业务双重控制的制度,再加上审批人员的业务素质层次不齐,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委员会模式已经逐渐的凸显了严重的弊端,审查审批人员在这种模式下并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对信贷风险管控的作用。

(三)贷前调查分析不够充分

从制度上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中对申请银行信用的客户基本条件规定较为原则、门槛较低,几乎所有的企事业法人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均符合准入条件,但是也增加了风险防范化解的成本和难度。从操作上看,贷前调查作为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需要调查人员深入企业查阅账簿凭证,核实相关数据,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各种情况,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形成客观、公正、有决策价值的结论,但恰恰是在这一“节骨眼”上,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贷前调查分析不够充分,还没有形成严格的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制度,为今后的信贷风险留下了隐患。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对策

(一)强化精细管理,严守风险底线

加强业务、客户、项目准入底线的约束,不超越监管范围,不跨越政策红线。增强风险意识,要充分的认识到新经济形势下对行业与客户群体的冲击,对资产质量带来管控压力,提前预判、评估和管理风险。坚守信贷规律,新金融环境下更加要坚守基本的信贷规律和技术常识,优先开发熟悉、擅长的领域,积极创新但不盲目冒进,主动有为但应该建立在科学稳健的前提下。严防操作风险,营造合规文化,零售信贷业务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但实质有很多都是操作风险所造成的,人为的违规操作带来了目标客户群体选择的偏差,形成实质风险。商业银行应持续强化操作风险管理,业务部门继续做好主动风险管理,风险部门做好形势判断、风险预警等工作,法律部门要强化整体合规意识、加强业务检查,审计部门要强化零售信贷业务高风险环节的审计。各个部门要通力协作,要从贷款调查到审查审批再到逾期催收以及不良资产处置,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共同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二)提高授信业务的风险管控水平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部门。按照银行内部授权规定与业务分工,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尽职调查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调查人员的资格准入、调查团队的组建、调查材料齐备性的审查、调查工作进度的监控、调查报告的档案管理以及调查人员的考核评价、培训等。主动防控案件风险,将责任明确到第一责任岗位,强化全体员工的主动防控风险意识。全面加强内控管理,严格把控授信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性,切实做到各项操作实质性合规。

(三)加强审查审批队伍建设

目前,信贷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在信贷业务流程受理调查、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的诸多环节中,审查审批环节对于整个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事相关审查审批岗位的人员,应清楚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阶段,以及在审查审批体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起的作用。审查审批人员应对这些宏观背景做一些了解,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体制,并做好工作上的配合。审查审批人队伍建设是信贷业务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健全完善信贷风险内控机制的重要抓手。加强审查审批岗位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严格审查审批人岗位任职资格准入,将有效降低业务操作风险,提升信贷业务审查审批质量,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协会.解读贷款新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刘明浩.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J].金融研究,2010(5):4.

篇6

一、思想方面

自加入“XX大家庭”以来,我不断学习“尊信厚德,创新自强,遵纪守法,共赢价值”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爱、和、诚、勤、韧、勇”的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期间参与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及座谈会等一系列企业文化活动,并与领导、同事一起合唱《步步高》。通过积极参与公司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我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等企业文化。在不断学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领导对自己的关心、指导和同事的帮助,而且真切地感觉到了企业文化持续激励着我在岗位上拼搏、进取,为环能科技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忠诚、敬业、拼搏、进取”,实现自我价值。

二、工作方面

作为XX部的一名新员工,按原则办事,端正工作态度,严守组织纪律,独立、客观开展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开展每一天的工作,坚持“忠诚、敬业、拼搏、进取”的工作态度,系统、高效地做好审计检查、内控建设等工作:

1、与部门领导、同事一起到XX公司进行调研。对XX公司的产品制造、生产流程进行学习了解;对XX公司二期建设工程进行了解;对呆滞存货、废旧物资的管理及处置进行了解。

2、与部门领导、同事一起对环能科技及下属分子公司的制度建设进行调研。XX制度汇编(2016)已年久失编,部分内容已和现行业务流程、风险管控不相适应;制度的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归口部门,各业务部门零星修订的制度通过EKP后没有汇总到制度汇编;组织架构已经变更,职责权限已经变化,相关制度没有及时修订;制度没有统一的格式模板,缺乏配套表单记流程图等;分子公司参照环能科技的制度执行,没有编制适合自己公司业务开展的制度,导致制度落地执行效果较差。

3、参与XX项目专项调查。对四通环境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进行了现场访谈,收集资料并经核实分析。从资产负债、运营管理、现金流量、流程合规等方面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检查情况编制专项调查报告。

4、参加XX审计工作。对武汉环能各类业务活动和控制程序进行独立、客观、公正评价,以检查制度的建立健全性和执行合规性,经济资源的使用有效性,经营目标的实现完成性;从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财务资金管理、经营管理、工程管理等方面开展审计程序,审阅了环能科技、武汉环能相关制度,与武汉环能公司领导及各部门人员进行了沟通访谈,并抽查了相关业务资料、财务数据等文件,并编制审计报告。

5、参加XX审计工作。对深圳环能各类业务活动和控制程序进行独立、客观、公正评价,以检查制度的建立健全性和执行合规性,经济资源的使用有效性,经营目标的实现完成性;从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财务资金管理、经营管理、工程管理等方面开展审计程序,审阅了环能科技、深圳环能相关制度,与深圳环能公司领导及各部门人员进行了沟通访谈,并抽查了相关业务资料、财务数据等文件,并编制审计报告。

6、以监标人的身份参加各项招标会。对招标的流程合规性进行见证,提出合规意见,要求经办部门按合规要求优化招标程序。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

两个月的试用期转瞬即逝,我在XX岗位上履职尽责,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

1、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企业文化是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的原动力,是公司职价值观、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这两个月的工作、生活中,我虽然不断提高着对“尊信厚德,创新自强,遵纪守法,共赢价值”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的认识,但是仍然感觉到自己认识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企业文化。

2、对公司各业务流程不够熟悉。

熟悉各业务流程是保证开展工作具备效率与效果性的基础。在这两个月的工作过程中,开展内控制度调研、审计工作的同时,学习各公司相关业务工作流程,但是对其熟悉程度还不够。

针对自己目前阶段存在的不足,我决定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持续提高自己。首先,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观,以严肃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严格的纪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更好的开展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我也将注重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不断在工作中拼搏、进取,以便优质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为环能科技的发展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以上是我的转正申请以及对试用期两个月来工作的总结,衷心感谢环能科技允许我加入“XX大家庭”,并提供了我一个弥足珍贵的平台。我十分荣幸,能在这么一个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收获生命中珍贵的经历。正如《步步高》这样唱道“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我有能力、有信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望公司领导批准我的转正申请!

篇7

【关键词】 合同管理; 内部控制; 过程导向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合同已成为企业最常见的契约形式(刘玉廷,2010)。而在国际市场上,国际工程承包公司通过履行合同参与国际业务,所有的权利义务均由合同条款确定,项目的成功与否与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息息相关。目前全球经济持续性低迷,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利润空间不断缩小。通过合同内部控制管理项目风险并获取合理合法的项目经济预期,已成为目前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内生性需求。

2010年五部委共同制定并颁布了《合同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该项指引以过程控制为导向,因此合同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合同内控”)贯穿于合同调查、签订、履行、后评价的全过程,为企业建设、完善合同内控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拟以合同内控应用指引为理论框架,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合同内控制度建设进行研究,其目标是通过全过程化的合同内控,针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合同管理特殊需要,对其合同行为予以管理。

二、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特点

(一)合同管理的复杂性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随项目参与各方特性各异,专业性强,文件众多且内容涵盖广泛,合同管理作为一个管理各个项目参与方的接口,需要控制的风险点较多且情况复杂,因而合同内控的难度显而易见。

(二)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在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中,合同是协调管理项目各参与方行为的强制性契约准绳,是指导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营维修等项目各个环节工作的“圣经”,也是项目后期进行索赔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是组织项目实施、把控项目质量、控制项目风险的重要手段。

(三)合同管理的持续性

国际工程合同期限少则一两年,长则二十至三十年(如BOT项目),在此期间,合同管理贯穿始终,而且在合同管理时,还要从整体长期角度全面考虑国际工程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尤其要对项目风险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和预估。

(四)合同管理的严密性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作为一个多方参与的业务流价值增值链,项目风险随着业务链条的增长不断复杂化和多样化,作为整合业务流程和价值增值的工程总承包,需要将项目风险在各项目参与方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担、传递、转移和承受,由此必须要通过合同管理的方式,以合同条款对各方承担的风险予以约定,以合同定价对承担风险的合同方要求或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三、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合同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一)工程承包公司合同内控的组织安排

合同内控的组织形式安排是内控执行有效的首要保障。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无疑应由承接工程的业务部门承担,而成立专业素质高、协调能力好、善于把握全局的合同内控小组,是合同内控的重要组织形式。该小组以总经理或分管业务的副总经理为领导,业务部、技术部、法律部、财务部各部门抽调人员共同组成,必要时也应聘请外部专家参与。该合同内控小组应自项目合同前期调查起,对合同运作的全流程进行管理控制,对合同风险进行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反馈。

(二)工程承包公司合同内控的分级授权审批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内控的分级授权审批机制包括两类,一类是针对与项目业主签订的标志项目承接的项目主合同,为项目分级授权审批,对不同金额的项目需分级报经总经理、经理办公会批准,如金额巨大且性质重要的项目,需报送董事会进行联席审批。另一类是合同分级授权审批,是针对项目项下与除项目业主外的其他项目参与方签订的合同。鉴于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重要程度与合同金额并不直接相关,合同特殊性较强,因此,每个合同均需由项目负责人确认,经合同内控小组审核联签后,由合同内控小组的最高领导——总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三)工程承包公司合同内控的信息平台

由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合同文本和过程文件众多,信息平台能够切实提高合同内控的效率和效力,有利于合同内控的动态过程控制。该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保证与合同相关的各类信息,如合同档案管理系统、合同付款审批系统、合同进度报告等,能在符合合同管理权限级别要求的同时,高效安全地共享、传递、处理和反馈。

四、基于过程导向的工程承包合同内控制度建设

(一)投标阶段的合同内控

鉴于国际工程项目的复杂性,投标阶段的合同内控管理是项目实施阶段合同内控工作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阶段涉及的合同文本主要包括项目招标书、资格预审申请书、技术建议书和商务建议书。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应根据项目招标书的要求,深入分析工程特性,重点研究设计技术方案和商务条款偏差,同时还要对各个可能的项目参与方(即潜在的合同方,包括业主和分包商)进行资质调查和履约能力分析,这个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完成项目可行性调查报告,根据项目金额和重要性的不同及国际工程承包公司项目分级授权机制进行项目投标审批。如涉及投资事项,如BOO、BOT及资源开发等项目,还需报经公司内部投资审批流程批准。

(二)订立阶段的合同内控

1.与业主签订的项目主合同。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在收到中标函后,进入与业主的合同谈判阶段,在这一阶段,项目主合同将由前一阶段的要约变为实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文本。本阶段涉及的合同文本主要包括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合同通用条款、合同专用条款、技术标准及规范、设计图纸、价格清单、保函格式等。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主合同文件审批应根据项目金额的不同,经合同内控小组审核联签后,根据国际工程承包公司项目分级授权机制确定审批人或审批机构。项目主合同签约后,如业主、成本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动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者项目主合同超过一定时间还没有生效,应在开立履约保函或办理其他生效关键事项前进行合同生效评审,从而评价合同签订后项目主要风险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合同执行的影响,明确应对措施。合同生效评审的管控流程比照项目主合同流程执行。

2.与其他项目参与方签订的其他合同,如分包合同、监理合同、保险协议、贷款协议、保函或其他担保合同等。项目其他合同一般在总承包合同签订完毕后进行拟订签署工作,具体的签署内容和时间由项目管理计划确定。对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由于项目部分重要参与方(如主要设计、土建、采购分包商、银行等)在前期合同调查阶段就已确定,甚至共同参与项目主合同的谈判,对于这部分项目参与者的合同,往往通过议标方式确定,其他项目参与者还需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后再进行合同谈判。项目其他合同谈判小组的成员应由参与项目主合同谈判小组的成员组成或由其领导,以便通过合同条款将项目风险在各项目参与方之间进行分担、传递和转移。

项目其他合同文件审批应根据合同金额和重要性的不同,经合同内控小组审核联签后,根据合同分级授权机制确定审批人或审批机构,不应因合同量大减弱这一控制活动的控制力度。

(三)实施阶段的合同内控

项目实施阶段的合同内控,其目的是确保各个项目参与方都履行其合同义务,并确保自身的合同权利得到保障。

1.合同履行。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履行内控,其重要流程是在建立项目管理计划下,对项目重大合同制定单个合同管理计划,包括合同过程文件、交付内容和管理要求,该合同管理计划应涵盖整个合同过程的全部合同管理活动。负责合同管理计划审批和监督的人员应为执行负责人的上级管理岗位或部门。

2.合同结算。由于工程承包项目资金安排的系统性,对合同结算风险的控制应始于项目业务部门提交合同付款申请之时,项目业务部门应结合项目预算、项目主合同收款进度、结汇情况、相关合同条款,综合评价项目各类合同结算,防止超预算、超合同、超余额、超币种的项目合同付款情况出现。财务部门应专设合同付款审批岗位,对合同付款进行复核并应定期将各项目的各个合同结算情况反馈给项目业务部门,以便查错防漏。

3.合同变更。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引发合同变更情况很多,项目合同变更管理应与项目整体变更控制相结合,尤其是项目主合同变更时一般也会引发项目其他合同的变更。合同变更的内部审批流程应比照合同签订的审批流程办理,防止未经授权审批的合同变更。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合同中对合同变更条款详细约定的,实际变更发生时,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文件和程序处理。合同变更后,项目业务部门应及时更新财务部门的合同备案,以便按照变更后的合同执行。

4.合同索赔。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索赔方式应在合同条款中规定,索赔发生时按照合同规定的程序进行。由于索赔事项的特殊性、重要性和专业性,一旦合同需要通过仲裁方式进行索赔,需要法律部门的介入,必要时应建立业务、法律、财务三位一体的合同索赔小组,仔细衡量仲裁方式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并应报经公司管理层的审批同意。

总之,国际工程承包的合同内控建设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持续周期长,可变因素多,是强化公司业务、财务、法律三位一体,共同动态提升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全过程管理精度的重要管理工具。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M].北京:经济科学研究社,2010:349-360.

[2]李凤鸣.内部控制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11-317.

[3]马颖.过程控制导向的企业合同内部控制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11(9):61-65.

篇8

关键词:COSO新框架;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金融危机以来,雷曼兄弟、花旗集团等金融巨鳄的灭顶之灾,世界500强中不乏市值大幅缩水的企业,面对危机的蔓延,更多的企业意识到风险防御的重要性。从企业失败的经验总结中,或多或少总能见到内部控制失效的结果。本文将结合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的《2013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以下简称“新框架”),探讨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深化与风险管理有机融合的新思路。

一、新框架的“新”之所在

1992年,COSO委员会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以下简称“旧框架”),并于1994年进行了增补。自旧框架以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管理模式经历了巨大变化,新生产技术和复杂组织结构的不断涌现,防范和发现舞弊风险的日益迫切,以及愈加严格的监管要求,顺应形势要求,2010年9月,COSO委员会启动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审核与更新项目。2011年12月,COSO委员会了新框架的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2013年5月14日,COSO委员会正式了新《整体框架》。新框架对旧框架的扩充和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注重原则导向。新框架针对内部控制五大要素,提出了17项原则及82个相关属性,为五大要素的执行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也为不同的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与评价提供了主要标准。

(二)延伸目标范畴。新框架将内部控制三大目标中的财务报告目标在报告对象和报告内容两个维度上进行了延伸。一方面,报告对象从外部监管方延伸为“既要面向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部门,确保报告符合有关监管要求;又要面向董事会和经理层,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另一方面,报告内容不仅包括财务报告,还将“市场调查报告、资产使用报告、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内控评价报告等非财务报告”纳入其中。由此,使得内部控制的实施范围扩大了,同时,也着重强调了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营中需要为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服务。

(三)强调自我判断。新框架在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中,强调依赖于企业自身的判断,而不是旧框架要求严格基于证据。一方面,增强了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的自我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控制能力的加强,也要求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不断提升其对于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新框架带给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新思路

面向现有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和完善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聚焦新框架与旧框架的不同之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融合势在必行,且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融合需实现以下特性:

(一)灵敏。对于外部环境的多变及愈加复杂,以及企业运营模式的不断变化,17项原则及82个属性明确要求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需要跟上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节奏。通过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融合,不仅企业风险识别的灵敏度需大幅提升,内部控制也需从事后的监控和完善,走向事前的防范及事中的控制。

(二)效率。新框架中财务报告目标定义的延伸也强调了,企业必须减少风险,以实现经营目标。因此内部控制必须与风险管理融合,加强风险评估,针对阻碍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风险,提升相关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同时,对于失效、冗余乃至完全无效的控制,管理层应予以剔除。

(三)明晰。新框架中强调企业自我判断的概念,这也要求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够为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提供真实、有效、可靠的信息,为其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提供明晰的方向。

三、如何借鉴新思路有机融合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设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为确保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融合力度和效果,必须从顶层管理机构入手,设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并在委员会下设置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为实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机融合提供组织保障。只有将决策和管理职能合二为一,执行层才能接到统一的指令,意识和行动才能得以统一。

(二)形成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时,应该形成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提升全员的风险意识,使企业员工能够自觉地将风险管理的各种方法、规定、制度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自然组成内部控制的各业务流程,各业务活动也就渗透了风险管理的因素。

(三)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完善内控活动。为确保内部控制对风险应对的灵敏性和效果,在设计和完善内部控制活动时,应依据风险管理识别出的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及战略实现的重要风险设计和更新关键控制点。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增强风险免疫力。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修正内部控制的某些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规避运营风险。首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会计控制、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以便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增强企业的风险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COSO新的《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征求意见稿)[Z].财政部会计司,2013.

[2] COSO内控整体框架调整升级[N].财会信报,2013.

[3] An update of COSOs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COSO,2011.

[4] 金或肪,李若山,徐明磊.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J].会计研究,2009.

[5] 丁友刚,胡兴国.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J].会计研究,2007.

篇9

2013年5月8日               编号:1

检查单位

**联社检查组

编制人员

储成发 明安玺 罗小军 张伟

  被查单位

麻柳信用分社

审计项目

飞行替岗检查

  审计范围

信贷 财务 会计等

审计方式

现场审计

起止日期

2013年5月9日至15日

审计组长

储成发

主查

明安玺

替岗人员

罗小军  张伟

麻柳信用分社飞行替岗检查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的

为有效暴露、揭示、预防案件风险,提高案件防控威慑效应,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和内控管理,进一步强化各网点重要岗位人员管理,查找业务办理中存在的风险和漏洞,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根据《**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飞行替岗实施细则》开展飞行替岗检查工作。

二、工作权限:

(一)有权制止违反金融法律法规和违反联社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

(二)替岗中发现原岗位工作人员不适合所从事的岗位工作,有权向其上级领导提出调整建议。

(三)替岗中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权督促整改或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四)对替岗中发现的问题,有权要求该机构限期进行整改,并提出处理建议。

三、工作职责:

(一)检查被替岗机构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金融方针政策的有关情况。

(二)检查被替岗机构人员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有关情况。

(三)检查被替岗机构业务办理和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检查被替岗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

(五)检查被替岗人员安全保卫工作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

(六)帮助和辅导被替岗机构人员熟悉政策、制度和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改进经营管理理念,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人员分工

组长储成发同志负责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整体安排部署工作;明安玺同志负责检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收集整理检查资料、信息反馈、下达整改通知、提交检查报告等;罗小军同志负责接替陈道志主任岗位工作,负责替岗期间被查社内部管理工作,张伟同志负责接替客户经理**鹏勋信贷管理工作,替岗期间办理被替岗人所负责管理片区的信贷业务,并检查、指导信贷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及时归纳汇总并反馈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实施检查

(一)下达替岗通知书。替岗通知书现场送达,做到预先不打招呼,不让被接替人员提前做准备。到机构后替岗人员将《飞行替岗通知书》交由网点负责人,通知被替岗对象,确保之前被替换岗位业务保持常规状态。

(二)办理手续交接。进点后直接接管被替岗人所有业务手续。包括业务印章、身份卡、钥匙、各类登记簿、台帐、信贷档案资料、会计档案资料、重要空白凭证、抵质押有价物品、借据等等。对重要事项做好移交说明,并打印移交清册一式四份,移交人、接交人、监交人、单位各执一份。

(三)开展检查工作。

1、详细记载每天发生的业务,同时对现有的存款、贷款、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现金、资金往来等必须做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逐一检查核对相符。

2、开展业务检查,替岗人员在办理业务期间要协助监审部稽核人员开展业务检查,将发现的问题逐一记载下来,及时反馈检查组长。

3、检查方法

⑴检要空白凭证帐证是否相符,有无个人私自领用和缺张少份,如有应及时查明原因及去向;客户预留的印鉴卡片的管理是否严格,有无随便放置,下班后不入柜保管的问题。

⑵查看信贷档案资料,对客户资料完整、真实、有效性进行审计。一是审查客户提供的资料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对复印件是否与原件进行核对,并在复印件上签署与原件核对相符的意见;二是检查客户提供的企(事)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身份证明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法人营业执照是否按规定办理年检手续、内容有无发生变更、是否吊销、注销、声明作废;客户法定代表人和授权委托人的签章是否真实有效;三是审查客户的有关数据、资料是否录入信贷管理系统,并与调查报告及经核实后的客户资料核对。

⑶核对抵质押物账、表、实物是否相符。同时对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质押物的合法性进行审计,一是审核抵押人、出质人提供的抵押物、质物权属证明的真实性;二是审查抵押、质押物是否有重复设置的现象,抵押、质押是否足值。

⑷调阅帐户资料。查看对账是否及时,发现不符,是否及时查找、处理和纠正;对改变账户名称和撤并账户是否根据有关部门通知或批示办理,撤并账户尚未用完的重要空白凭证是否全部收回并妥善处理;对长时间没有发生业务的账户,是否按账户管理办法进行认真的处理。

⑸回放监控录像,主要查看碰库、业务流水勾对、移交接、业务办理等操作情况。

⑹查看各种登记簿,查看登记簿设置是否齐全,应登记的内容是否登记完整、合规。

⑺检查会计档案资料。审核是否按要求打印有关凭证、分户账、总账、余额表、科目日结单及各种有关报表,打印是否齐全,是否注明操作人员代号、打印份数、日期,是否加盖有关人员名章,并按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整理、装订、归档,并由专人保管。

⑻贷款帐据核对,查看有无帐据不符的现象,借据要素内容是否合规。

⑼贷款内外部核对。一是审核是否按规定的时间及时进行了贷后检查;二是审核贷后检查的内容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三是审核每笔信贷业务到期前的20天是否发出《到期催收通知书》,并取得借款人、保证人、抵押人或质押人的回执;四是检查贷款展期及借新还旧的合规性。

⑽重点查看贷款“三查”制度、“阳光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信贷授信、贷款资产保全等工作是否到位。

通过检查要最大程度暴露问题,力求做到现场发现、现场整改。

(四)上报替岗检查结果。替岗结束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替岗人员分别将替岗期间发现的问题整理归纳起来,交监审部审核,由监审部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形成替岗书面报告上报联社,并对相关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

六、责任追究

替岗工作期间,若发现替岗人员存在以下行为联社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一)对所替换机构发现的问题隐匿不报、擅自处理或对发现重大问题线索不追查、不汇报的。

(二)对所替换机构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应该发现而未发现的。

(三)对发现问题超权限擅自处理的。

七、工作要求

1、派出替岗人员必须保证被替岗机构业务正常进行,严格按照替岗原则进行操作。

2、被替岗人员在替岗期间,按照出勤考核,不得擅自远离住所,必须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接受检查组人员的询问,在检查结束前,如被替岗人员擅自外出或无法联系,导致检查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对被替岗人员将按照旷工论处,确保检查工作顺利、业务衔接。

3、替岗有效工作时间连续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替岗人员对替岗过程中的一切工作负全责,对替岗期间所发生的属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承担相应责任。

4、替岗人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遵守替岗机构的作息时间,统一着装,熟练掌握操作理论知识和操作程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5、替岗人员应当自觉遵守被替岗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履行检查和监督职能,不能影响或干预被替岗机构的正常工作。

6、替岗人员食宿由被替岗机构安排,原则上一律在职工食堂就餐,费用自理。替岗人员按照县内出差对待,替岗工作结束后按照县内出差标准报销差旅费。

7、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工作期间不得擅自行动,更不得迟到、早退、旷工。特殊情况确需离岗的要向组长请假

 

 

 

 

 

 

 

 

 

 

联社监审部

                           2013年5月8日

篇10

【关键词】保险业 信用缺失 诚信原则

保险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在保险经营活动中,以最大诚信为基础,在法律条文与市场经济共同作用的原则下,体现出保险业的职业道德,能够使保险合同顺利履行的一种规范制度近十几年来,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迅速,保险客户不断增多,保险规模不断扩大,保险企业迅速壮大。但是随着保险业经营范围和保险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剧增,随之而来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这样的竞争机制使得很多保险信用缺失问题日益凸显,以至于发生各种各样的合同纠纷,从而使得保险行业的对外形象收到了社会的质疑,同时也侵犯到了消费者的利益。

一、保险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信用基础薄弱

保险市场诚信危机频发,关键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相对薄弱。在一个具有良好社会信用基础的国家当中,必然有一套完善健全的社会信用管理体制制约市场经济,良好的社会管理体制会从根本上保证那些诚实守信者的合法权益,诚信的经营者将受到法律制度的保护,将会获得更多交易和盈利的机会,失信经营者将受到严厉的惩治,付出失信代价。所以,如果信用体系不完备或者缺少,就会导致社会信用基础的薄弱,没有制度去规范和制约经营行为。本应由政府通过立法、定规矩,加强市场秩序的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导致我国诚信的保障机制、惩罚机制和监管机制大量缺乏。

另外,我国行业协会并不发达,与保险诚信缺失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行业协会未能起到规范、控制和约束行业信用的作用。现阶段,我国信用消费市场前景广阔,诚信主要基于人的伦理道德要求。当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就可能出现自私自利的行为,产生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风险。所以在我国,信用消费的观念和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保险业仍将面临很大挑战。

(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有待规范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保险行业虽然也根据市场的发展从自身体制和机制方面做出了一些必要的调整,但是仍然存在保险行业体质不健全、保险监管力度不够、保险公司内控不严格等问题。一些保险公司考虑公司长远利益比较少,忽视了信用的重要性,在公司经营时往往只能看到眼前利益。在面对上级公司或者监管部门的考核时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对员工的管理上缺乏教育和培养,对于从业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多收保费以获取更多奖金等欺诈和蒙骗客户的行为,公司监管不力,客户出险后,敷衍了事,推脱责任,导致公司名誉和客户利益受损。

(三)忽视保险营销人员的素质培养

按照《保险法》有关规定,保险营销人员在保险公司从业必须具有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实际上,各家保险公司急需可以用的人才来推广自己的保险业务,扩充保险量,公司在招聘人员时对国家规定没有严格执行,通过简单的支付佣金和激励营销来扩充自己的营销人员队伍,但是这些不具备保险从业资格又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流入保险公司后,由于他们缺乏保险基本知识,很容易出现不规范行为以及不正当竞争。

二、应对保险行业中诚信缺失现状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保险业的思想教育与宣传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保险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保险业也需要注入新鲜血液,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目前,很多经济类院校己经置保险专业或开设保险学课程,通过对在校学生的保险专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研究保险理论知识,采取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国际型保险人才。

通过广度与深度的宣传和教育学习,使保险业在广大公众中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在提升民众保险消费的理性度的同时,也能让民众在文明健康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保险消费。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形成企业自律机制

保险公司作为保险市场的主要经营者,其内部的内控制度严格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保险市场的信用体系。保险公司应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制定和执行内控制度,可以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减少其随意性对于公司信用的影响。加强内部控制可以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利于保险机构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制,从而预防企业信用缺失给保险消费者带来的危害。

(三)转换经营体制,构建保险诚信企业文化

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保险行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己经成为保险服务业的关键所在。保险公司应转换经营体制,进行体制改革,建立更适合保险市场发展的经营方向,改革绩效考核机制、改革保险营销员的收入制度,加大对保险从业人员的道德培养,严格规范展业行为规范,树立起诚信的公众形象,建立长远的经营理念。

在服务内容方面,也应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全员服务意识,改进优化保险服务手续,提升办事效率,及时为客户提供保险合同上所载明的保险功能及服务项目。在理赔方面,简化办理手续,提升理赔速度,查找问题,改进服务,及时为客户兑现理赔承诺,维护消费者权益,从而提升保险公司的诚信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诚信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魏城.中国保险业与西方保险业调查[M].法律出版社,2008.

[2]魏伟新.保险业发展的探究[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3]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沈立.中国保险发展方向研究[M].民主建设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