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0 11:2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篇1

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近日,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15个部门联合《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方案》将推动出台本土化预测和诊断测评系统,完善网瘾综合防治制度规范。

随着我国互联网使用日益低龄化、便捷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日益普及,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直至成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并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2007年,“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但结果收效甚微。某某因玩游戏连续几天泡在网吧而猝死,某某因网瘾发作离家出走甚至误入歧途……类似这样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他们都有可能是“网络成瘾症”的受害者。

“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缩写作IAD),最早由葛尔・柏格在1995年提出,指的是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沉浸在网络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具体症状为,患者对现实生活冷漠,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和痴迷。更有甚者,会表现为在上网时身体颤抖,手指经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的动作。不过,在业界,伯格的这一理论,目前仍存在争议。

其实,就大多数人而言,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上网时间过长。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的上网时间为19亿个小时,比两年前增加了60%。网络成瘾人群所占的比重也很大。2009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群体比例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而最近,澳门公布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况及成因研究报告显示,澳门已染网瘾的青少年约占总数的22.6%。

在网络成瘾诊断方面,早在2008年,国内就了首部《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网络成瘾被定义为一种精神行为障碍。但这一标准也引来不少争议。标准中表述: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很多网友以“一夜醒来成了精神病”自嘲。

篇2

在我国,青少年学校教育抓得较为扎实,而青少年社会教育则不到位。对于国际旅游岛海南省来说,青少年社

>> 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探析 刍议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思路 社会工作介入来沪青少年社区教育探究 浅析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 大学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刍议 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调查 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青少年社区教育现状及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研究 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专家参与模式的思考 博物馆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作用初探 社会教育概述及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构建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青少年自我评价与社会工作介入 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社会工作介入 浅谈幼儿社会教育的途径 关于武汉市青少年宫完善社会教育功能的思考 关于永平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当代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EB/OL].[2012-02-14].http:///group/topic/27476367/?type=like.

[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13年2月司法部草案送审稿)[EB/OL].(2016-03-02).http:///content/1510710/11/1993767483981957.sthtml.

[9]史柏年,马凤芝.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53-355.

[10]樊克宁,等.深圳社工:一人管70个问题青少年[N].羊城晚报,2009-08-03.

篇3

[关键词] 青少年;互联网;网吧经验;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D913.5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我国对于网络行为的研究主要从2000年以后开始,对于网吧上网青少年生存状况的研究非常有限,仅有的全面性研究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向阳公益基金会于2001年进行的“E世代青少年网吧经验调查报告”。为深入了解上海青少年在网吧上网的状况,本课题小组采用自编的“网吧青少年网络使用状况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网吧上网青少年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是网吧上网青少年的网络使用状况,第三部分是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第一、二部分为研究者自行设计;第三部分经台湾大学心理学系陈淑惠教授授权,使用其编写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两周后再测性度为0.83,各因素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8与0.90之间,信度效度具佳,是国际普遍接受的网络成瘾量表。课题研究小组于2006年10月对上海网吧中正在上网的25岁以下青少年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经有效性筛选后,有效问卷446份,有效问卷达到89.2%,具有较好代表性。

二、网吧上网青少年的基本情况

1. 年龄构成

从年龄构成上看,网吧上网青少年平均年龄为21.28岁。其中为成年人占18.4%,18岁以上的青少年占81.6%。

2. 性别构成

从性别构成上看,网吧上网青少年中男性占了69.5%,女性占了30.5%。本次调查结果不同于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2006),CNNIC的调查中男性网民占58.8%,女性网民占41.2%。网吧上网青少年中男性比例占据主体,且比全国一般网民中男性比例高出10.7%,可见青少年中男性更愿意去网吧活动。

3. 学历构成

从学历构成角度看,小学及初中以下学历的青少年占0.5%,初中学历的青少年占21.2%,高中及三校生学历的青少年占47.6%,大专学历青少年占20.8%,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少年占9.9%。可见,高中及三校生学历的青少年接近网吧上网青少年总量的半数,是该人群中的主要群体。此外,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网吧上网青少年总量占整体的69.3%,而全国网民中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为49.4%(CNNIC,2006),显然上海网吧上网青少年的学历低于普通网民的学历。

4. 目前状况构成

从网吧上网青少年的目前状况而言,在校生占27.5%,就业人员占51.6%,社区青少年(失学失业)占20.9%。与CNNIC的调查数据全国网民中失业人员占8.5%,网吧上网青少年中无业人员比例明显高于全国网民水平。

三、网吧上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1. 网吧上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自我知觉

当被问及是否自己有网络成瘾的倾向时,9.4%的青少年认为自己肯定网络成瘾,14.6%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较大可能有网络成瘾,41.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不太可能网络成瘾,而34.7%的青少年认为自己肯定没有网络成瘾。绝大多数的网吧上网青少年在认知上认为自己没有网络成瘾,并对网络有一定控制力。

2. 网吧上网青少年认为去网吧上网对自己学习、工作的影响

57.8%的青少年认为去网吧上网对自己学习、工作基本没有负面影响,而36.7%的青少年认为有一些负面影响,3.4%的青少年认为有较大负面影响,而2.1%的青少年认为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可见,青少年们认为去网吧对自身学习与工作基本没有负面影响和产生影响的各占一半,基本没有负面影响的略高于有负面影响。

3. 网吧上网青少年认为去网吧上网对自己人际关系的影响

78.2%的青少年认为去网吧上网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基本没有负面影响,而18.4%的青少年认为有一些负面影响,2.5%的青少年认为有较大负面影响,而0.9%的青少年认为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可见大部分青少年并不认为去网吧上网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结果不同于去网吧上网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可能的解释原因是去网吧上网的功能之一便是交友。

四、网吧上网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

1. 量表总分情况

网吧上网青少年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中的分值如下表:

与我国台湾陈淑慧教授的量表常模相比,大部分指标略高于常模,但无显著差异。其中每周上网时间有较大的提升,但此数据却低于CNNIC做的全国网民的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6.5小时)。

2. 网吧上网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状况

通过量表计算,网吧上网青少年中网络成瘾者占13.5%,非网络成瘾者占86.5%。该数据显示网吧上网青少年中网略成瘾比例明显高于常模5%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网吧上网使青少年更容易网络成瘾。研究进一步发现,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青少年之间存在差异,量表总分、核心症状、相关问题、强迫性上网、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周上网吧时间这些若干项指标中均存在较大差异。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发现青少年网吧经验不同于以往简单的负面直觉判断。本研究表明,从E时代青少年的角度来看,或通过上网认识和了解社会,或以个体闯荡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或和志同道合者联网游戏寻求团队联合与对抗,这是青少年追求存在感,寻求社会认同,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的重要途径。而网吧不仅提供了一定的网络学习和娱乐,更为朋辈群体交往提供了平台。但是,我们也发现网吧中网络成瘾比率较普通群体为更多,且网吧中监护不足,网吧上网更易造成网络成瘾,也更容易对青少年身体造成损害。

我们认为,对青少年网吧上网问题和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确的态度不是将其视为洪水猛兽阻挡在外,而是应注重规范、预防和引导,设法将网吧这种现实世界的影响塑造得更好的同时,以网吧为切入点,有效接触网瘾青少年,协助网瘾青少年摆脱网瘾。从而有效规范和引导青少年网吧上网行为。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规范网吧管理规定、实施统一执法队伍

建议通过向上海市人大提出立法建议的形式,建立一个上海地区统一的网吧管理法规,内容应以明晰网吧业主可为权利和应尽义务为主,建立网吧分级管理制度。

2. 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丰富青少年休闲场所

针对学校与老师,我们提出具体建议如下:(1)学校开设相应的课程,让青少年认识什么是网络成瘾、网瘾的危害等;(2)学校应调查学校附近的网吧,了解学生主要的网游场所;(3)教育与辅导相关人员应加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生活态度、休闲娱乐与人际互动等方面的辅导工作,协助学生规划时间与安排休闲活动,同时亦可辅以自我探索、小组辅导及个别咨询等措施,增进学生自我概念,以提高其融入真实社会互动的兴趣;(4)教师亦应协助学生培养多元的兴趣、休闲活动与嗜好等,减少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活动。

3. 引入社会工作制度、促进家庭功能恢复

社会工作作为新型社会管理与服务的载体,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就青少年网吧上网和网络成瘾现象,我们认为社会工作可以在如下方面发挥作用:(1)建立以专业社工为主的地区外展队,负责对地区内的青少年聚集场所进行外展,了解青少年群体的动向和信息,向他们介绍政府部门或NGO的各类服务项目,向需要帮助的青少年提供个案及小组辅导服务,并经常组织青少年活动如运动比赛、特别主题活动等;(2)在全市建立一定数量的危机中心,以向网瘾青少年、网吧劝归对象和网吧上网过程中受侵害对象,提供暂时性、过渡性的基本食宿条件和安全保障,同时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和可自由参加的健康休闲活动;(3)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干预计划。此次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网吧青少年与家庭因素有密切关联。戒除网瘾有赖于复建家庭功能,通过社工的介入,强化家庭亲子功能,加强沟通交流,充分发挥父母在家庭中的教育、引导、舒缓、安抚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妙、孔克勤.台湾网络成瘾问题硕博士学术研究现况[J].心理科学,2005,(5).

[2] 陈淑惠等.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3).

[3] 刘斌志.社会工作视野与和谐校园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05,(6).

[4] 卢韧.网吧管理与预防青少年犯罪[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1).

篇4

关键词: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 在给中小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甚至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和危害。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生网络成瘾这个社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旨在找出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基本对策。我们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真正戒除网瘾,以促进我市中小学校健康稳定地发展。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伊宁市第七中学、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的学生和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310份,有效回收288份。访谈的对象为上述三所学校的部分学生。

2.研究方法

“伊宁市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的调查是一项实证性的研究,在研究中主要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作为研究手段,开展了集体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等。

二、调查内容

“伊宁市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以访谈作为补充,就课题关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家长隔阂;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上网情况;上网对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影响;网络成瘾的特征。

三、资料的统计分析

问卷经过整理后录入计算机,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调查结果

1.被调查青少年的基本信息

(1)性别

在本次调查的288人中(按有效收回的调查问卷人数统计),初中生(男生)84人,初中生(女生)110人,高中生(男生)46人,高中生(女生)48人,上网人数率91.6%。初中生上网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88%,上网的女生仅占女生总人数的72%,高中生上网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89%,高中生上网的女生仅占女生总人数的72.9%,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见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上网成瘾。

(2)父母的文化程度

调查表明,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小学以下的有10.35%,初中的占40.3%,高中的占37.6%,大专的占14.4%,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占23.3%。相对比而言,未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小学以下的有16.5%,初中的占38.6%,高中的占33.0%,大专的占9.1%,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占2.8%。上网同学和未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别,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上网的比例也就越高。

(3)家庭收入

在家庭收入上,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集中于500~1000元和1000~2000元,有效比例分别为8%和8.7%,而未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集中于200~500元和500~1000元,比例都是16%。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明显高于未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

2.青少年上网的基本情况

(1)上网青少年家中的电脑和联网情况

在家里已经配电脑的青少年人数率较多,其中家里配置了联网的青少年较少,而在家里未配电脑的青少年的人数率较多。

(2)上网时间

青少年每次上网的时间多集中在一小时左右和两到三小时,每次上网时间非常长和非常短的青少年比例都不超过10%。调查表明,大多数青少年上网的时间比较合理。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为两到三小时。

(3)上网地点

被调查的青少年中,11.3%的青少年在家里上网,45.3%的青少年在网吧上网,9.2%的同学在学校上网,在同学家上网的占5.2%。可见网吧是青少年获得网络资源的重要场所,它对青少年接受影响产生作用,因此如何处理网吧建设和网吧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家庭排在青少年上网的第二场所,证明家庭也是青少年获得网络资源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的网络状况以及家长对网络的认识会对青少年接受网络的影响发挥一定作用。主要在学校上网的青少年比例较小,说明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作为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在为青少年提供网络资源和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4)青少年上网的目的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依次为娱乐放松、查询信息、与人交往、辅助学习、了解社会和学习电脑技术。这反映出被调查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和寻找信息。

五、讨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健康心理日趋成为二十一世纪对人才选择的重要条件,作为时代的新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进而能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就显得越发重要。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仍不成熟,各项心理健康指标均不稳定,甚至有的中学生的心理年龄表现得要小于他们的生理年龄。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和好奇心强。这些特点对于中学生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中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相对比较狭窄,涉世不深、阅历较浅,鉴别力、选择力、自控力不强,对一些不良事物缺乏免疫力,加之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在变化万千的各种社会环境中,容易受到诱惑,容易上当受骗,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根据2008年5月伊宁市3所民族中学调查报告表明,大多数青少年的网络使用集中在角色扮演、游戏、信息聊天上。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男孩和女孩在网络使用上的内容有显著差异。男孩们更喜欢在电脑上玩网络游戏,而女孩们更喜欢在网上和朋友聊天,发e-mail。

从整体情况看,中学生的网络应用情况较好,主要表现为:学生上网的时间较为合理;多数人能正确对待网上交友;善于利用网络这种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从调查数据看,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和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对网络成瘾人群进行调查,发现网络成瘾者共24人,成瘾率为9.4%。

中学生在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状况上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角色差异。

上网时间、上网动机、上网地点与网络成瘾间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在上网活动方面,与非网瘾群体相比,网瘾群体的活动有一些明显的特征。网瘾群体上网活动更倾向于娱乐性。

网络成瘾学生与未成瘾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差异。网络成瘾学生主要表现出高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人际关系敏感,有明显的敌对倾向。成瘾者的这些心理障碍使他们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很容易受到挫折和失败。由于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矛盾或压力时,不善于向别人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很少得到家人、同学、教师和朋友的关照和帮助,因此就转而求助于宽松、匿名、互动、开放的网络。在网上可以轻松、随意地与他人交谈,建立自己的网络人际关系,这种宽松、互动、开放的网络成为网络成瘾者建立网上人际关系,逃避现实,发泄自己消极情绪的场所。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复杂的,有自身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从自身原因看,很多是因为心理因素引发的,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上网群体,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青少年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形成矛盾,生理心理发展需求与社会教育要求也形成了矛盾,这些都会使青少年难于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难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使青少年产生各种心理困扰,以上问题都将对青少年网络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当他们面对这些五光十色的外部信息时,由于年龄较小,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还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其个人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启发学生认识信息时代的特点,使学生站在立志做时代新人的高度,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网上行为不可避免地对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逆反心理使教师不能仅仅依赖简单的说教,只有通过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明辨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我们可以通过认真授课,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与学生谈心,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提高认识并走向成熟。但学习是中学生主要的生活内容,是他们最为敏感、最易于受到良性或非良性刺激而引起一系列心理效应的重要的生活内容。教师应抓住解决有关学习的心理问题,通过帮助他们体验战胜学习困难,缓解学习压力,进而获取良好的成绩,促使学生体会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过程,从中悟其规律,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总之,网络是信息的基础,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大力普及网络知识,打破网络的神秘,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观,正确处理好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趋利避害,掌握上网的正确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合理选择信息,就能经受住网络时代的挑战,使网络发挥真正的作用,让全社会联起手来,共同创造。同时,开展各种科技兴趣活动、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等会将一部分青少年从网络中吸引到现实生活中来,让其充分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对青少年教师及其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培训,及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从生活、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给网络成瘾者提供关怀与心理支持,尽早帮助其摆脱网瘾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林绚群.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

篇5

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三位一体学校德育目标明确、内容系统、途径和方法多样,它对学生成长起着主导作用。然而,据一项省级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发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较低。无独有偶,喻学林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到,集体教育的学校在提供个体独立自主的进行道德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很少,难以使学生获得道德自主能力经验的获得与提升,社会生活的影响合力强于学校影响力,学校只能在道德的基础方面起作用。因此,德育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德育教育需要校外德育进行补充和延伸,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进行。

一、学校德育受家庭影响

1.家庭德育具有重要性

个体初到人间最早接触到的就是家庭,父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开展早期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心未滥而先渝教,则化易成”。家庭保证德育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家庭日常生活实现对德育的渗透,实现对德育的生活化,“遇物而诲”。

2.德育教育不能完全依赖家庭教育

大多数家长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功能,对青少年的日常行为、交友、信仰等问题给予指导,但一些家长对学生的鼓励,不注意学生的优点和沟通,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重智轻德”,家长往往关心的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家庭德育还存在着德育方向迷失和教育理论匾乏,方式、方法单一等局限性。

二、学校德育受社会影响

1.学校德育必然受社会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青少年的生活和实践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青少年总是受到社会上各方面的影响。伴随通信和网络的高度普及,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青少年互联网渗透率达到60.1%,而2011年12月该数据变成了64.4%,增加了4.3个百分点。

2.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脱节

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避免,但社会因素千变万化较难控制。当前实际工作中,学校教育和实际有脱离的现象。德育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另外,学校管理依靠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德育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比较有限。这些造成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脱节。

三、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为了提高德育效果,解决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脱节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需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可以从学校-家庭合作、学校-社会合作、家庭-社会合作等方面进行。

1.学校-家庭合作

(1)组建家访教师队伍

培训一批教师,让教师了解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做好对家长的教育引导。指导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发现家庭条件困难的应进行重点帮助。

(2)组建家长联合会和定期召开家长会

把青少年学生涉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只是与家长分享,带动家长讨论,交流各自的教育经验,以先进的家长群体带动后进的家长群体。

(3)构建教师与家长畅通沟通渠道

利用“校讯通”实现即时提醒沟通,利用“班级博客”实现班级管理沟通、利用QQ群实现集体沟通。

2.学校-社会合作

(1)校外组织合作常态化

近期我校组织的消防安全逃生演练,邀请唐山消防中队胜利路支队的警官共同参与,取得较为轰动的效果。建议合作常态化。

(2)建立网路阵地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市组织的《道德堂》网上研修,是一种建立网路阵地很好尝试。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年网、迪斯尼网等。

(3)重视德育实践活动

以社区为载体完善爱国主义基地建设,设立艺术教育课程,丰富学校和社区文化生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高社区成员品味,也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操。开展综合实践周活动,劳动亲体验活动。融合生活自理、实践劳动、社会考察为一体。开展学生集体进社区活动,照顾社区孤寡老人,营造尊老爱幼之风。

(4)适当开放学校资源

学校具有浓厚的分化氛围,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共享学校资源,区域联动,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3.家庭-社会合作

发挥家长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家长要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以良好的品行修养给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走出家教误区,探索和总结自身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既对孩子尽职又要对社会负责;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充分的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充分地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大胆地干;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尽情地说;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充分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力量,构建“三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形成“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孙峰.“三位一体”中小学德育网络体系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基于陕西省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10,(5):33-36.

\[2\]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

\[3\]张蕊.价值多元背景下小学学科德育建设的实践探索\[C\].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上海卷).2013.

\[4\]蔡登峰.中小学德育系统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

篇6

关键词 审前社会调查 人身危险性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未成年人由于其身心各方面均处于发展不成熟时期,生理、智力、心理以及社会经验等发展之间尚未平衡。同时由于刑罚个别化、未成年人再社会化、教育刑理论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审前社会调查制度在各国被普遍施行,并已成为世界通行的少年司法原则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审前社会调查的内容也是各有特色,没有统一的标准,作用也是不尽相同。本文基于此,提出关于审前社会调查的内容,希冀对这一制度进行规范。

一、 审前社会调查制度概述

审前社会调查是指法院聘请社会调查员在开庭前去未成年被告人所在的学校、社区或村委会、家庭进行调查,了解其家庭状况、学校情况、居住环境及平时表现、犯罪原因及犯罪后的悔过情况等,然后制作成调查报告,在法庭审判时提请法院,以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又称《北京规则》)第16条规定,“所有案件除涉及轻微违法行为的案件外,在主管当局作出判决前的最后处置之前,应对少年生活的背景和环境或犯罪的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查,以便主管当局对案件作出明智的审判。”为了贯彻该公约的规定,我国最高司法机关相继出台了司法解释,认可了这种社会调查制度。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21条规定:“开庭审理前,控辨双方可以分别就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书面材料提交合议庭。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有关社会团体组织就上述情况进行调查或者自行进行调查。”这可以看作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告人的社会调查制度的基础。我国很多地区有社会调查办法(试行)的规定。

二、我国现存的审前社会调查形式

目前,社会调查员采取的调查方式主要有制定填写式表格,发给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人、监护人或所在单位如实填写;或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采取谈话、观察、电话、书信、委托等方式进行调查;或不定期地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访谈,会见被告人的父母或所在单位的领导,深入学校、社区了解未成年人的平时表现,等等。现行的审判实践中,审前社会调查多体现为审前社会调查表。豍大部分社会调查都着重于对被告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的了解,被告人平时表现、家庭成员、被害人及其家属、所在单位或学校及相关组织的意见、所在村(居、社区)、社区矫正基层机关的意见。同时没有忽视对被告人个性特点和被告人家庭经济情况,但是却忽视了被告人犯罪中以及犯罪后的表现。

三、审前社会调查内容的考量因素

(一)审前社会调查的目的。

我国的社会调查制度要实现的目的应当是多方面的,不应仅局限在庭审时期,主要包括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的启动和每个诉讼阶段的处理提供参考。

1、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是否启动刑事司法程序,立案侦查后采取何种强制措施、是否移送审查,移送后是否提起公诉,是否不,审判后如何量刑、如何执行等,社会调查的结果都应当是重要参考之一。

2、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每一个诉讼阶段,都应当将司法转处作为重要原则之一,以减少未成年人进入刑事司法程序的可能,尽量减少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停留的时间。社会调查的结果是公检法机关在各自的诉讼阶段找准感化、教育点,挽救未成年人的重要依据为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实现预防与惩治犯罪相结合的目的提供参考。

四、对我国审前社会调查内容的建议

(一)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

1、对未成年人的姓名(确定被调查人是否就是犯罪嫌疑人)、年龄、性别(女性可能容易冲动、偏重感情、不善于预料未来、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等心理特点与女性的周而复始的月经活动有关,从而导致女性在月经期间容易犯罪)、住址、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被调查人是否患病会对其犯罪活动影响很大,可能因为身患绝症铤而走险)、生活经历,以及案发前的身份和社会经济地位,如是在校学习还是务工、务农,是否有辍学、流浪等情况。

2、对未成年人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智力能力等情况以及交友情况。尤其要注意是否有吸毒、酗酒、赌博、早恋、网瘾、夜不归宿等不良表现,是否接触不良的阅读物、光碟、网站等,是否与具有不良表现的人交往,等等。

(二)未成年人的生存环境及其日常交往范围。

1、家庭背景的调查。家庭是我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也是最多环境,因而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最为重大,包括家庭成员的构成,家庭成员的关系,监护人的职业、收入、健康情况,父母的个性与和睦情况,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情况及教育方式,等等。尤其要注意,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是否完整,父亲或母亲被判刑入狱以及父母离异等情况;父母是否存在对孩子虐待、体罚或管教不当等情况,父母是否具有赌博、酗酒等不良行为等等。

2、学业情况及学校环境的调查。包括学习成绩如何,对学习、对老师的态度、师生关系如何,是否有退学、逃学等情况,学校管理秩序如何,学校是否重视品行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存在歧视差生、体罚学生等现象,学校周边环境如何等等。

3、居住环境的调查。包括家庭迁移的情况,所在社区的治安秩序好坏,邻里是否和睦等等。

4、职业环境的调查。很多未成年犯罪人可能早已辍学参加工作,因此对于其工作环境的调查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着重调查与同事的关系和工作表现。

(三)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

法院要与侦查、检察机关进行协商,允许社会调查员查阅相关案卷,了解未成年人在犯罪中的表现,包括犯罪的起因、同被害人的关系、被害人是否有过错,以及犯罪的目的、动机、手段,等等。

(四)未成年人在犯罪后的表现。

犯罪后的表现包括是否有悔罪表现,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或者是否得到被害人或近亲属的谅解。未成年被告人在实施犯罪后,尤其是在被侦查机关抓获后表现各异,有的是因为不懂法或一时冲动而实施了违法犯罪,被逮捕后非常后悔,主动承认错误并愿意积极悔改;有的是“几进宫”,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毫不在乎,没有任何悔改之意;有的犯罪后还心存侥幸,不但不认罪,而且百般抵赖。因此,实施犯罪后的表现反映了未成年被告人不同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也体现了改造程度的难易。它们对于法官量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不可缺少的调查项目。

(五)社会调查员应采取的措施。

社会调查员对相关原始材料进行梳理、分析,得出的概括性调查结论,然后依据调查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同时为了防止实际调查中出现特殊情况,还应当允许社会调查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一些内容进行灵活和必要的调整或补充。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公害之一,已成为党和国家密切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做好关于未成年人审前社会调查,完善审前社会调查的内容,对降低未成年人犯罪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卫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前调查制度探讨.少年司法,2007(01)

[2]刘东明.试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的主体.少年司法,2008(06)

[3]陈海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冷思考.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4]王东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09)

[5]卞建林.诉讼法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6]宋伟民.人身危险性基本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7]王富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

篇7

该调查报告包括七项主要内容,分别是: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途径、调查结果分析、青少年心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一 调查时间

2012年11月12日~11月16日

二 调查对象

景泰县第二小学五、六年级和景泰县第四中学七、八、九三个年44个教学班的2433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2346份。其中,农村学生1022名,占学生总人数的42%。另外,单亲家庭和父母离异的孩子69人,父母残疾的孩子21人,残疾学生18人,留守孩子132人,孤儿2人。

三 调查内容

主要从学生的心理现状(包括个性心理、学习动机等),人际交往(包括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间的关系等),心境状态(包括情绪变化、青春期心理等),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对心理咨询的认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题目涉及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

四 调查途径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组织学生集中采集信息,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同时就其中的焦点问题与学生进行座谈,最后结合调查问卷及学生自我分析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

五 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的心理现状

第一,个性心理。(1)69.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还可以,3.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很差,极少数的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没感觉。(2)72.3%的学生最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36.1%的学生希望改变自己的性格。(3)78.1%的学生对“穿名牌”和“相互攀比消费”的做法持反对意见,25.8%的学生无所谓,0.5%的学生赞同。(4)76.2%的学生有信心改正自己的缺点,27%的学生有一点信心,极个别的学生对改正自己的缺点完全没有信心。(5)54.8%的学生遇到烦恼会向朋友诉说排解,27.9%的学生会向家长诉说,28.8%的学生会压在心底生闷气,1.2%的学生会找老师。(6)66%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情绪最大的因素是学习成绩,26.3%的学生认为是人际关系,少部分学生认为是学校的管理制度。

以上调查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是满意的,能做到自信而不狂妄,且持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状态。与此同时,青春期的学生闭锁心理表现得明显,他们有话、有秘密想倾吐,可对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他们便会出现心理压抑、焦虑与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第二,学习动机。(1)57.6%的学生学习压力较适中,32.4%的学生觉得压力较大,不到11.8%的学生觉得压力小。(2)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同伴的竞争,22.7%的学生认为压力来自于家庭的期望,15.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老师的期望。(3)调查结果还表明,71.2%的学生在考试时有点紧张,29.8%的学生考试时很轻松能够从容应对,4.1%的学生考试时很紧张、很焦虑。

以上调查说明:大部分学生有升学压力过大、家长期望值过高等负担,这就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不适的心理疾病,从而不会调整自己考前的心态,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

2.学生的人际交往

调查结果:(1)67.2%的学生喜欢与人交往,3.5%的学生不喜欢与人交往。(2)45.8%的学生经常与父母沟通,37.3%的学生偶尔与父母沟通,8.8%的学生从不与父母沟通。(3)63.7%的家长重视关心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仍有22.3%的家长只过问学习,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4)50.5%的学生感觉自己的家庭是幸福的,2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气氛是较融洽的,22.5%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家庭较不融洽。(5)50.6%的学生理解但不提倡男女同学的密切交往,17.7%的学生认为两情相悦可以促进学习。(6)53.5%的学生没有感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44.4%的学生很少感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2.8%的学生能感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7)71.5%的学生最不喜欢老师叫家长,42.6%的学生不喜欢老师当众批评,13.5%的学生不喜欢老师罚站学生。

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喜欢与人交往,也能正确看待男女同学的密切交往。而能够与父母经常沟通,会让他们有幸福感,同时他们觉得与老师之间则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种现象说明多数学生有明显的闭锁心理。

3.心境状态

调查结果:(1)五年级:45%的学生时常会焦虑,12.8%的学生经常自卑,9.5%的学生经常有逆反心理,2.5%的学生精神抑郁。六年级:49%的学生时常会焦虑,17.8%的学生经常自卑,11.6%的学生经常有逆反心理,4.8%的学生精神抑郁。七年级:58.6%的学生时常会焦虑,22.8%的学生经常自卑,13.9%的学生经常有逆反心理,5.3%的学生精神抑郁。八年级:32%的学生时常会焦虑,36%的学生经常有逆反心理。九年级:27.5%的学生时常会焦虑,14.5%的学生经常自卑,42.8%的学生经常有逆反心理,16.3%的学生精神抑郁。(2)72.6%的学生偶尔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12.6%的

学生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14.5%的学生从来没有莫名其妙地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过。(3)83.4%的学生从无自杀的念头,18.7%的学生偶尔或时有自杀的念头,0.8%的学生经常有自杀的念头。

以上数据表明:学生的焦虑心理,呈下降趋势,学生独立意识增强的同时,逆反心理却呈上升趋势。这就说明了当今青少年情绪的不稳定性,少数学生有自卑心理,极少数学生会出现精神抑郁,而这种情绪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所造成的,当然,父母的性格特征和养育方式以及教师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情绪稳定性造成影响。

4.承受挫折的能力

调查结果:54%的学生受过很大的挫折,认为能够承受;23.8%的学生没有受过很大的挫折,认为应该能承受;14.5%的学生受过很大的挫折,但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

以上数据说明大部分同学在面对挫折时都能够承受,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方式来面对。

5.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

调查结果:(1)82%的学生觉得心理健康发展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2)6.5%的学生觉得很需要心理老师的帮助,41.3%的学生觉得有一点点需要,32.5%的学生觉得自己心理很健康,不需要帮助,其余学生认为无所谓。(3)35.8%的学生会去心理咨询点咨询,20%的学生不会去咨询,37%的学生会看情况。(4)33.9%的学生认为咨询时面对面交谈比较好,27%的学生选择网络咨询,18%的学生选择书信交流,14.7%的学生认为电话较方便,15%的学生选择了随便。

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了解不够、认识模糊,对心理咨询抱一种观望和怀疑的心理,但对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基本上持欢迎态度。

6.其他方面

调查结果:(1)3.3%的学生认为上网应适当指导,19.5%的学生认为要严格控制上网。(2)55.6%的学生上网是为了缓解学习压力,26.8%的学生上网是学习需要,18.5%的学生上网是因为无聊。(3)53.4%的学生上网聊天、玩游戏;55.9%的学生上网听歌;49.4%的学生上网查资料;41.4%的学生上网看电影;21.5%的学生上网看新闻。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对上网的兴趣浓厚,但利用上网学习的很少,他们上网的目的主要集中在游戏、聊天和娱乐上,而有网瘾的学生只占少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上网应给予适当指导。

六 青少年心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普遍存在焦虑心理

遇到困难时或考试前,显得精神恍惚,紧张不安。

2.逆反心理表现突出

青少年经历青春期,心理上逐渐成熟和独立,总幻想自己可以展翅高飞。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尤为突出。

3.少数学生存在自卑心理

对自己缺乏信心、谨小慎微、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严重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在特定的条件下或可能酿成离家出走、自杀,甚至犯罪等。

4.明显的闭锁心理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不愿向人倾诉,由此引发的不良情绪若不能及时排除,日积月累易引发其他心理问题。

5.个别学生精神抑郁

一些学生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颓丧,自我评价消极,对学习缺乏信心,对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对改变自己的处境持悲观态度。这类学生往往不引人注目,严重的可能发展为抑郁性精神疾病,有的会做出自伤或轻生行为。

6.情绪不稳定性

这类学生情绪忽高忽低、心理十分脆弱。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因为兴奋过强或紧张过度而出现的心理异常,表现为情绪反应的自我控制能力减退,易激惹性增高。

7.人际交往问题

正确引导青少年理性的处理好与家长、老师的关系是其认识错误,改正缺点,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等能力的前提,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可更和谐地与他人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七 对策及建议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第一,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多参阅相关书籍,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认识,定期咨询相关心理导师,避免心理问题干扰正常的学习生活。正确科学地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第二,重视家校沟通的途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积极相互配合,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学校应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第三,作为教师,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平时多观察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并积极地给予关心和引导。只有了解了他们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好地帮助他们。还应立足课堂,通过角色扮演、情境表演、游戏活动、问题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心理知识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四,开展心理咨询与个别辅导工作。采用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对症下药,使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真诚地关注学生,增强学生的信任感。进而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做好自己情绪的主人。

篇8

关键词: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因素;对策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大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使用网络去从事各种各样的学习、娱乐活动,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钱铭怡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发现6.4%大学生存在网络成瘾症。此外,上海师大顾海根教授针对上海6所高校370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报告揭示了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达到了8.1%。近年来,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

一项关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对其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发现,网络依赖与使用者的主观幸福感及社会疏离感存在显著相关。过分依赖网络造成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孤独感,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还有研究显示,许多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心理问题,如担心、不快乐或者可能表现撒谎、发怒等行为问题,有不安定易分心的过度活动现象,存在同伴问题以及相对缺乏关心、帮助等亲社会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分析

1.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满怀豪情地走进大学校园、开始人生新阶段的时候,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心态也变得复杂,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矛盾和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新生适应不良”。据了解,我国高校中每年都有一半左右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即对学习的不适应、生活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角色定位的不适应等。显然,能否在入学期间对学生给予充分的指导,使其在角色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成功过渡,这将直接影响到每个新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2.不成熟的个性特征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研究,以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都显示,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抑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而辛辛那提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内森・夏皮拉发现他的IAD病人中,大多数患有狂躁抑郁症和社交恐怖症。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患IAD的个体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或重或轻的缺陷:敏感、抑郁、脆弱、多疑、兴趣单一、情绪不稳定。

此外,性格孤僻、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认知能力差、自我评价偏低也是网络成瘾的易患因素。性格孤僻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善于向别人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家人或朋友的关照和帮助,而在网上,他们很容易找到知己和倾诉对象,从自己的网络支持小组中寻得帮助和安慰。甚至是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找到相同缺陷的对象,上网者在现实中感到的压抑情绪暂时得以缓解。一些自我评价偏低,自信心不强的学生,由于可以在网络新闻组或互联网多用户互动游戏中做出骄人的成绩而获得别人的尊重,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就会通过不断地上网来满足自己特定的心理需要,长期如此就有可能导致网络成瘾。学生认知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也是学生上网成瘾的另一关键因素。由于学生以学习活动为主,与社会生活有着某种程度的隔离,加上他们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活动的认识单纯,总认为生活中没有邪恶,只有正义、善良与诚实,是美好的,缺乏对现实中丑恶事物的认识、了解和接触,缺乏对丑恶事物的必要的防卫。因此,他们社会阅历很浅,社会经验少,缺乏明辨是非和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表现出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

此外,好奇与从众心理也是大学生依赖网络的原因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缺少了学习的压力,他们丧失了求学的目标与动力,出现了暂时的目标真空,难免感觉到生活单调乏味,缺少变化和新鲜感。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指出,一个人生理上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他仍然不满意,自己仍然不安宁,因为缺少了一种能够使他变得主动的蓬勃生机。大学生上网正是为了寻求一种不断扩展的、更新的、能够给人以新鲜感的生活。网络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机会,使他们的好奇心得以满足。

3.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没有和孩子平等谈心沟通的传统,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大多是一厢情愿的,没有体现出对子女心理需求的尊重,这也造成了一些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去寻求理解和支持。而这些方面在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中却正好相反。作为网络游戏发源地的欧美,没有出现所谓的“网瘾”问题,游戏对他们的青少年来说,仅是一项普通的娱乐方式而已。在中国,游戏却升格成了许多学生依赖的精神寄托支柱和释放压力的工具。

若想使子女不沉迷于网络,需要家长们好好研究子女的心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和想法,同时学习青年心理学的知识,尊重子女的想法并经常和孩子作平等的沟通这样,子女在一个有足够关心、尊重、信任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就不会精神受创地到虚幻的网游中寻求寄托发泄了。

三、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1.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网络环境

良好的网络环境培育健全的人格,恶劣的网络环境造就有缺陷的人格。为了保障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和社会多方力量共同优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要加快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研究,净化网络信息,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积极组织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上网,优化网络环境,以先进的思想与文化教育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特点改进高校教育与管理,积极开展各种网络活动,培养大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

2.改变学校教育方式

首先,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倾向于进行“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缺乏学习能力的训练,缺乏创新性、选择性和开放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无法应对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信息的大海。这种教育方式需要加以改革。首先,学会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吸收先进的学习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其次,学会创新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创新实践,在创新实践中深化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创新学习过程。

其次,高等教育要重视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潜能。智力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成绩,对于个性、情感、感知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明显欠缺,要使学生能够再要正确地认识互联网,需要一个理性的、正确的行为导向。因此,发展非智力因素,增强学生的辨别力,对于预防网络成瘾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

再次,要在大学加强目标管理。“空虚、无目标感”是大部分网络依赖者的共同特征,所以他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中寻找刺激和发泄。目标管理就是帮助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建立明确的短、中、长期目标和实施措施,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真实世界中的存在价值,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并为之奋斗,获得成功,有了成功的体验才是根治青少年网络依赖、网络成瘾的动力源泉。

3.行心理辅导与矫治

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高校可以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随机应对挫折的能力;此外,还要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提供科学的心理测评,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使他们能及时地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迅速地走出心理困境。

其次,为网络成瘾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网络成瘾是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目前,对于网络成瘾的依赖的有效矫治方法仍然在探索和研究之中。根据国外学者Young的调查,对于网络成瘾的矫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时间管理;(2)雇佣监督者;(3)设定目标;(4)使用提醒卡;(5)接受个别治疗或加入一个支持性的团体。这些干预方法都是从行为上做出限制,强行控制上网者对网络的使用时间及强度。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已被用来治疗网络成瘾,并成为治疗IAD的主要方法。国外学者Davis提出的网络成瘾认知行为疗法中,把治疗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十一周治疗过程他强调弄清患者上网的认知成分,使其暴露于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战自己的不适应性认知,逐步训练他们形成上网的正确思考方式和行为。

在治疗的方式上,除了个体辅导之外,团体辅导也在大学校园中被逐渐推广,许多心理辅导老师将这些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组成多个小组进行行为干预和辅导,依靠团体场的力量与成瘾者自己的积极改变而达到矫治成瘾的目的。

4.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让学生感受现实社会和真实的生活状态。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学会以真、善、美的方式生存和发展。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促使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之间平等地沟通、交流,充分尊重大学生们的认知, 满足他们被接纳、关爱和归属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倾向量表(IRDI)的初步编制[J]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2(6):802-807.

[2]江楠楠, 顾海根 . 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J] . 心理科学 , 2006,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