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3:0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绩效审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最终要表现为一定的成果。这一成果的具体形式就是审计判断绩效。良好的审计判断绩效不仅是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基础和源泉,还是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积极追求的目标。同时,审计判断绩效也是衡量审计判断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确定审计人员责任的基础。因此,研究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审计判断绩效的评价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审计判断绩效及绩效函数
(一)审计判断绩效的涵义
什么是审计判断绩效(AuditJudgmentPerformance)?最为典型的当属Libby(1995)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他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与一定的判断标准相符。显然,此定义是对一个好的判断绩效的定义,并不是对审计判断绩效的一般定义,因为审计判断绩效可能好,也可能差。笔者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结果与一定的标准的相符程度。这里所说的标准包括效果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一个绩效好的审计判断要同时满足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既要有质量上的保证成本,又不能过高。修正后的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是符合一般的业绩定义的精神的,是以审计判断的效果性或效率性作为指标或标准来界定审计判断绩效的。然而,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判断的效果性和效率性是比较难于确定的,从而也就导致了审计判断绩效的计量是比较困难的。
(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
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最多的是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Einhorn和Hogarth(1981a)以及Libby(1983)提出的等式(1)表示的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函数:
绩效=f(能力,知识,激励,环境)(1)
从等式(1)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审计判断绩效受审计人员的能力、知识、激励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后,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关系。Bonner(1990)研究了经验和审计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Frederick(1991)研究了经验和知识之间的关系,Bonner和Lewis(1990)研究了知识和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Libby(1995)指出,由于知识被其他三个因素及经验决定,因而绩效与四个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知识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知识=g(能力,经验,激励,环境)(2)
以此公式为基础,Libby(1995)构建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模型,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被认为是比较完善的模型。大量的研究都是以此模型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为基础的。在上述两个公式中的环境因素都包括了任务的因素。
笔者认为,等式(1)和知识的前因和后果模型基本上勾勒出了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框架,也与Campbell(1990,1993,1996)提出的绩效行为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我们也认为Einhorn和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绩效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和脉络,比较零散;二是有些绩效影响因素不恰当;三是对环境因素理解得太窄。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个因素,对后三个因素,尤其是环境因素研究比较少。
二、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审计判断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因此,审计人员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最为直接的因素。任何一个审计判断的都是针对一定的任务(客体)的判断,因此,审计判断任务就构成了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又一个因素。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审计人员判断看作一个由审计人员和审计判断任务系统构成的系统。由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审计判断环境同样会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和审计环境的函数。审计人员因素也称为审计主体因素,是指由审计人员拥有的并带到工作中去的因素;审计任务因素是指需要审计人员作出审计判断的项目;审计环境因素也称系统因素,是指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所有的审计判断主体、审计判断项目之外的因素,它们不受审计判断主体的影响。据此,审计判断绩效函数可以表示如图。(图见11期杂志)
根据以上我们对主体因素的界定,影响审计判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Einhorn与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中的前两个因素知识和能力属于主体因素。但用这两个因素概括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是不全面的,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认为,审计判断主体因素应包括:性格、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经验、努力程度。
(一)性格
性格是个人在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人格心理特征,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对影响的反应而形成的一定的态度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性格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此,它同样能够表征个体判断绩效方面的差异。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性格进行了分类。如A·培因和T·查理按照理智、意志和情绪哪一种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来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三种。H·A·威特金按照两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把人分为依从型和独立型。
在经济学中,根据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把人分为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厌恶型三种。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判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判断错误的风险,但承担的风险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对待风险的态度。如果一个风险偏好者进行审计判断,其判断结果往往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从而进一步把其本身、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置于高风险的境地。风险厌恶者在进行审计判断过程中往往会设法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导致审计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应该说以上两者的审计判断绩效都不好,但就两者比较而言,后者的审计判断绩效强于前者。因此,我们认为风险中立者,或者考虑审计效率的风险厌恶者,具有取得良好审计判断绩效的基本素质。
(二)知识、技能、经验、记忆
一般来说,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但对个体来说,知识是指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显然,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个体已经获得的知识。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由人们所知道的事实组成,这些知识一般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它可以采取抽象和意象的形式;程序性知识是指人们所知道的如何去作的技能,此类知识很难用语言表达。比如,许多人都会骑自行车,但却讲不清这种知识;许多人能流利地说本族的语言,但却说不清语法规则。在审计判断过程也是如此,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虽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却说不清审计判断是如何做出的。因此,程序性知识也就是智力技能,即完成各种智力程序的能力。显然,程序性知识是长期实践逐步积累形成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判断,这两方面的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审计判断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审计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无论在哪个国家,要成为胜任的审计人员,就必须首先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因此,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既是对要成为从事审计业务的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是否具备从事此项业务的基本知识的检验。同时,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还需要具有程序性知识,也正是这些程序性知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审计人员的个体的判断绩效的差异。因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但后者影响更大。
在Einhorn与Hogarth以及Libby绩效函数中,把能力(Ability)作为审计判断绩效的变量。这里所说的能力不是指普通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而是指完成信息编码、检索和分析任务的能力。这一定义是从信息加上角度出发的。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能力相当于技能。技能是人在活动中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稳定的、复杂的动作方式系统,这里的动作是广义的既包括外显的实际操作,也包括了内隐的智力动作。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动作的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因此,Einhorn,Hogarth和Libby绩效函数中的能力应属于智力技能范畴,而智力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
一些研究审计判断的西方学者(比如,Libby,1995等)把经验作了更加广泛的定义,认为经验是包括第一手和第二手与任务相关的能够提供在审计环境中学习的机会的广泛的境况。根据此定义,经验不仅包括亲自参与完成实际审计的境况,也包括复核其他人的工作、收到上级人员的复核评论、收到结果的反馈、与同事讨论其他审计、阅读审计指南和培训。此定义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把经验界定为可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是不恰当的,各种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只能是为增加经验提供了条件,或者说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但不等于是经验本身,经验应该是这一过程形成的结果;二是过于宽泛,包括了学习间接知识和获取直接经验的境况,很难划清知识和经验的界限,也不能体现经验的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审计人员的经验应界定为:直接通过实践形成的技能,或者说是技能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通过技能的形式影响审计判断绩效。Marchant(1990)也指出,间接经验形成一般知识,直接经验形成具体知识。依此就可以比较好的解释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能够作出正确的审计判断,因为它们具有比较高的技能,而这些知识又需要长期的审计实践的积累。
被认为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事物的反映。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心理学家Hogarth(1985)指出,一个好的记忆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判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些研究人员(Pumlee,1985;Moeckel和Plumlee,1989;Frederick,1991)研究了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并指出:在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期间,在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中,记忆对决策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记忆与经验、技能等要素是什么关系?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它们是把记忆作为导致不同经验差别的原因来看待的。大量有关记忆的研究是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新手之间进行对比。有的研究(Frederick,1991)表明,经验的审计人员存在着一个图表式的记忆结构,对内部控制优先回应,而新手只能根据线索回应;也有的研究(Choo和Trotman,1991)表明,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能回忆起更多的与持续经营假设不一致的信息。我们认为,记忆既是形成经验的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在形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审计人员的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程序性知识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智力技能是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记忆既是经验的形成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容。当然,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也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雇员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个体内部因素(能力和性格等)、个体的外部因素(所受的教育、培训、经历等)的函数。上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动机和努力程度
动机是激发个体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因此,审计人员的判断绩效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动机的影响。正因如此,一些绩效评价的研究者(Campbelletal,1993)把动机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原因。我们并不否认动机在绩效中的作用,但把它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因素是值得商榷的。
在影响审计判断的绩效的诸多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程度,努力程度是一个主观性最强的因素。在一项审计判断中,审计人员努力和不努力、努力程度大小都会导致审计判断绩效的不同。努力应该是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来自于审计人员的动机,动机越强努力程度也就越高。一个特别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比一个不太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绩效要好。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努力程度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动机通过影响努力程度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审计人员的动机受需要和激励两个因素的影响。努力程度除直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以外,还影响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与其陈述性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成正向关系。努力程度、动机、需要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审计判断绩效的任务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任务因素
我们认为,任务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任务的特点不同,对审计判断绩效影响是不一样的。Hogarth(1985)指出,审计判断的正确性是个体特点和任务环境结构的函数。任务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任务的复杂性、任务的重复性、任务的规范化程度、任务的类型和任务质量等,其中前两项受到了广泛关注。任务的复杂程度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如表。(表见11期杂志)
从上表可以看出,任务越复杂,其不确定性程度越高,需要的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比较而言,复杂程度越低,或者说任务的结构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取得好的判断绩效。审计人员不断重复的参与同类审计项目有利于积累丰富的审计经验。
(二)环境因素
Libby和Lufut(1993)指出,审计判断的环境因素包括:判断指南和技术辅助工具、多层组织的背景、责任关系、连续的多期的判断任务以及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绩效的相当程度的货币激励、时间压力等。无疑上述环境因素都会对审计判断绩效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基本上局限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范围比较窄。事实上,审计人员做出审计判断不仅要受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事务所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行业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因此,我们认为,环境因素应包括影响审计判断主体和客体的各种环境因素,既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环境因素,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之外的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多层组织背景、责任关系、激励和时间压力、组织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包括被审计单位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由于有关环境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多,这里不再具体展开分析。
篇2
(2)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将企业核心的目标提升到资产的报酬率层面,稳定企业的投资收入和投资项目的收入问题。同时,进一步注重对于财务问题上的绩效审计评价问题以及资产质量问题的改善,进一步引入全员管理的管理理念。(3)公司实行数量以及质量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将规模和效益之间有效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扭转粗放式的经营战略,注重企业绩效审计和质量的提升。(4)公司注重财务管理方面,进一步分析在投资项目中的客户方面以及运营方面和员工角度下的因素,设定出若干具体的目标,并且要进行层次上的分析,形成一整套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2A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前文中,我们针对绩效管理的问题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A企业来讲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如下所示:
2.1A企业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首先,A企业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呈现出了一种相对单一性并且相对平面化的局面,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缺乏相对比较严谨的数据分析模式,缺乏科学而又严谨的指标体系系统,不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以及不同的行业上进行专门性的综合评价,更谈不上立体式的评价模式。其次,针对投入环节的评价工作的重视,比较注重财政资金的投入情况以及资金的到位情况,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比较容易忽视对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外部影响的评价。这主要包括忽视了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以及公众的满意程度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等等。最后,针对绩效审计评价的结果而言,现在的绩效审计评价结果缺乏一定的处理,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评价结果对于很多单位和部门来讲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目的性,他们在接受了项目绩效的评价报告之后仅仅作为项目的相关档案或者是对项目管理的一个借鉴来处理,对于项目所表现出来的责任以及成绩和问题都没有做具体的约束和思考。
2.2在引入第三方的评价工作中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首先,针对第三方评价的专家的选择存在很大的问题,实际的工作中,专家的资质以及专家的相关的身体素质、工作经验、年龄以及态度等等甚至专家与考评单位的沟通和专家的构成比例结构等的问题都是比较难以掌控的问题。专家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投资项目整体情况以及相关的专业资质和技术水平进行选择,所以,审计专家既要懂得相关的政策法规,还要对相关部门进行公证客观的评价。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审计专家库,是有很大难度的。其次是审计专家发挥作用的问题,如何发挥审计专家的实际作用,如何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使其独立、公证并且客观的展开绩效的评价工作,逐步减少项目单位以及项目的主管单位进行自我评价的项目,加强第三方的审计专家进行独立审计评价的比例,最终成为一种完全由第三方的审计专家进行独立审计评价的局面,引导第三方恪守这项工作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提高其绩效评价的业务水平,这对于第三方的评价方和现在的主管部门以及被评价的客体来讲,都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3A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
3.1财务角度下的指标
针对财务角度下的指标的选择,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投资项目资产报酬率的选择,进一步稳定企业的营业收入,降低资产的负债,所以,从财务角度下设定了以下的三个指标:(1)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其中的息税前利润就是净利润和所得税以及利息的支出总和。(2)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度营业收入-上年度的收入)\上年度的营业收入(%)从上述的公式上可见,营业收入的增长率的高低将取决于本年度的营业收入以及上年度的营业收入。(3)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主要的就是受到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金融决策的影响。
3.2顾客角度下的指标
A企业的顾客角度下的指标就是在买方市场的角度下,针对市场中顾客的角度下企业投资的角度进行审计分析。在此指标下,投资项目的顾客保持率以及投资项目的顾客满意程度将直接决定顾客角度下的审计评价指标。
3.3学习与成长角度下的指标
篇3
(一)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平衡计分卡”是美国人在1990年创建的一套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将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四个维度,包括财务维度、客户维度、经营过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这套体系把战略放在了公司管理过程的核心地位并将战略目标逐步分解,最后形成各种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在不同时段对该类指标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最后建立起一套完整可靠的绩效管理体系。分析平衡计分卡的构成可以发现,这一指标体系中的四个维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首先,这四个方面都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中心的;其次,分别来看这四个维度,财务维度是企业战略的最终目标,顾客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学习与成长维度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二)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04年,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课题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组织有关专家分析比较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思想,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提出了地方的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三个层级,其中一级指标3个,包括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二级指标11个,包括社会与经济、人口与环境、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国有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状况、廉洁状况、行政效率等;三级指标33个,包括人均GDP、平均预期寿命、GDP增长率、环境与生态、法规的完善程度、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基础设施建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行政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者所占比重、腐败案件涉案人数占行政人员比例、行政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等,分别是对前11个指标的细化。分析该指标体系,笔者概括出以下几大特点。
1.该体系立足于中国正在推行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的现实基础之上。
2.侧重服务,严格把握住了“政府”这一评价对象。
3.强化客观评价。强调公众判定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政府的自我评价要依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4.将当前的现实发展状况与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
二、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政府公共工程种类繁多,缺乏系统的研究,虽然众多学者都积极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仍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正是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难点之一。笔者在总结了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评价指标不完整,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我国公共投资部门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对政府公共工程投资项目从立项审批、启动兴建、竣工验收到运营后的综合效益进行系统测评。但笔者认为,公共工程作为一项生命周期很长的一项工程,必须还要关注其项目自身的可持续性,整个管理团队的管理协作能力等。待各项评价指标初步确定之后,还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指标进行各种相关性分析,以确定指标的有效性,而我国众多评价指标体系却没有这一步,致使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
(二)评价指标缺乏同行业的横向比较
公共工程涵盖面相当大,涉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水利、交通工程及农业工程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具体评价不同类别项目时,评价指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导致同行业不具可比性。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极为不健全,目前欠缺一套权威统一的指标体系,在开展绩效审计时,所有单位没有一套统一的参考标准,只能以各自设计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进行审计。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审计人员对同类、同行业的绩效评价口径就有差别,结果也就千差万别。因此,政府公共工程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应该按行业、类别分别设置,最终也应当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从而为各个项目的横向比较提供参考。
(三)评价体系缺乏配套的审计标准
一套完整的公共工程绩效评价体系除了要包含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外,还要包含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进行评判的依据,是分析评判结果的一个参照。有了评价标准,整个评价才有意义可言。而对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分类别、分行业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再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而我国在绩效指标方面的数据比较缺乏,因此制定出有价值的评价标准还是很有难度的。目前一些试点采用的评价指标多是评价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从相关项目的国家和省级标准中整理出来的,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四)定性指标较多,定量指标较少
由于政府公共工程项目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在对其进行审计时,对社会效益的关注程度多过于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一般采用的都是定性的描述性指标。因此,大多数审计人员在对政府公共工程进行绩效评价时,多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少有定量指标的运用。这样就导致分析得出的结果具有笼统性,可比性较差。综上所述,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最主要的任务是构建一个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审计标准,在指标设计时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参照政府公共工程的特征,按照行业和类别制定评价指标。
三、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是社会对公共财产进行监督需要的产物
国家财政性资金是政府公共工程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实质是社会公众委托政府对公共财产进行管理和使用,向自己提供市场机制不能有效供给的公共物品和服务,这是其主要管理方式之一。社会公众作为公共财产的所有者,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会采取一种方式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也同时满足了公众的一种需求。因此,向社会公众提供客观公正的绩效审计报告,有利于实现社会公众对公共投资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有利于深化我国的预算改革
公共工程支出是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估的数据是我国预算改革的重要依据。一项新的公共工程在确定实施前,必定会对其计划执行情况做一个评估,这个评估影响着当前国家整个的财政预算,称其为事前控制;对公共工程的绩效审计则是对国家财政预算的一种信息的反馈,称其为事后控制,而这种事后控制对国家的以后的预算改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随着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需不断增强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有效性。因此,将公共工程绩效审计与我国预算结合起来是我国预算改革的一条必经之路,它必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预算管理水平。
(三)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政绩观的有力保障
篇4
一般来说,对被审计部门自身的评价标准具有内部性,不考虑项目的外部影响,而社会的公共评价标准则具有宏观性和长期性,关注其对社会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会逐步制定并更详细的绩效评估规则和评估标准,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审计目的的差异,永远都不可能有一套完全适合某一审计事项的绩效审计标准。绩效审计标准具有项目依存性。审计人员必须为每一项审计任务“量体裁衣”,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具体审计目标,形成审计人员的绩效审计标准。当然每一项具体审计项目审计标准的制定也并非都从原始准则出发,可用已有的多元的规范性绩效审计标准作为基础来源,根据绩效审计的客观性、可比性、可获得和可计量性等一般绩效审计标准制定规则有针对性地来重新建立审计标准。
绩效审计标准具有幅度性或区间性特点
在对审计事项进行判别时,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所使用的标准往往具有惟一性。审计标准的判断一般是“非对即错”,它是对许多审计事项做出对错判断之后形成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结论。而绩效审计是以传统的合规性审计为基础,对审计事项实现的绩效程度做出评价。绩效审计虽然也关注合规性,也用对与错来评价审计事项,但它不是绩效审计的主要方面。绩效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被审计事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借以披露信息并提出改善管理的建议。
由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复杂性,绩效审计就不能简单用一个“好或坏”、“高或低”、“对与错”来完整地评价一个绩效审计事项。因此,绩效审计对审计事项的评价没有一个“绝对高度”。衡量一个审计事项的绩效实现程度的标准往往有一定幅度,是一个区间变量。绩效审计是使用一定可量化的表示程度的各类指标来表达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若干绩效审计事项绩效状况不同程度的综合描述,来全面反映出审计事项的绩效状况。绩效审计可以用不同的绩效档次标准来评价审计事项的绩效程度,可能有些是达到“基本”绩效目标而有些则是达到了“优秀”的绩效目标。
绩效审计标准具有以货币计量外的尺度衡量绩效程度的特点
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评价一个审计事项的标准常常是以货币计量的违纪违规金额。而绩效审计标准除了货币计量的财务数据外,还需要大量的非货币计量尺度指标。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绩效审计应用的领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涉及的绩效目标是多样的,其绩效状况仅靠财务数据是无法涵盖的。二是作为一个新型的审计方法,绩效审计所评价的绩效目标也不单纯的仅是资金效益,还包括许多其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和绩效目标。它是以审计“资源”为目标导向,而不是仅以“资金”为目标导向的审计方式。如资源的投入既包括货币资金投入,又包括材料等实物资源、人力资源、时间资源等。而且绩效审计之所以成一种新型的、有特色的审计方法,其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审计方式涉及了对审计项目资金以外的诸多审计项目绩效要素状况发表评价意见并提出优化绩效水平的管理建议。因此必然涉及非财务数据的绩效标准内容。除货币表示的涉及资金的绩效标准内容外,还应包括空间维、时间维、“公共产品”质量维、技术维等多维内容。
空间维的绩效标准。如企业的库容面积使用情况是否节约有效、港口物资吞吐是否合理等,对这些内容的评价都涉及空间绩效评价标准。再如,当我们对投资项目审计时,为了审计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就需要对工程概算进行审查,而施工单位往往采用增加工程项目、加大工程量以便加大取费等方法增加概算赚取利益。因为工程量是施工取费的基本依据,因此,要审计项目的经济性就需要对项目工程量进行审查鉴证。
时间维的绩效标准。绩效审计会涉及审计事项的工作进度的评价。时间利用不充分或违背时间技术标准,不仅影响项目的绩效,有时还会带来负面的外部效应;同时,时间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时间配置效率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面。例如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中涉及的工程进度安排就是投资审计最基本的绩效审计的评价内容。通过对进度情况的审查,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绩效审计建议。因此绩效审计必然涉及时间维的绩效标准。
“公共产品”质量维的绩效标准。审计机关通过对占有公共资源的部门开展绩效审计,对公共资源配置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为公共政策的执行和结果提供相关信息,加强责任感,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必然涉及衡量“公共产品”质量的绩效标准。如对公共卫生部门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的效果评价指标就会涉及医院病床拥有数量、医生拥有数量等反映其提供“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情况的绩效标准。
专业技术维的绩效标准。随着绩效审计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必然会涉及技术指标问题。许多项目和活动都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标准要求,只有按照专业技术标准的要求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才能确保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专业技术绩效标准一般作为绩效审计的中间标准,但在有些绩效审计项目中也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
绩效审计标准中具有统计数据作为标准基础的特点
传统审计运用的是会计数据,除非审计调查,审计一般是不能依据统计数据作为审计评价标准而形成审计结论。而绩效审计本身就是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项目管理者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过程。因而涉及大量统计的数据。这些统计数据既是绩效分析的基础,有些又是审计的标准。如企业的销售量、产量数据及建筑工程的土方量等由统计形成的数据,其标准只能是统计上形成的标准。因此评价的审计事项有一定量的数据是需要由统计数据做支撑的。如将审计项目计划指标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判断其绩效时,历史的或类似情况下的统计标准成为判断绩效的审计标准。此外,计划指标往往也根据以前的统计指标,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程序而制定。
绩效审计标准具有过程性的特点
篇5
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工具,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审计通常在单纯的财务审计基础上,通过查错防弊来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受托责任理论和绩效审计理论的发展,西方一些企业开始注重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对审计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审计工作的重心从传统的查账转到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由此相继产生各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形式,如管理审计、业务经营审计、效益审计、综合审计等,这些审计各有侧重,但是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审计在我国通常称为绩效审计,可定义为: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收集和整理有关审计证据,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经济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审计署2007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未来将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财务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逐年加大绩效审计份量,争取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并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一)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绩效审计的基础是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数据(包括财务资料数据和非财务资料数据),以此来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任何经济效益评价都离不开基础数据和资料的支持,否则一切评价都将失去意义。基础数据和资料只有真实、合法,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否则会使绩效审计评价失去意义。当前,由于我国各行各业经济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必然会影响到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
(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指标评价标准。
我国的《审计法》及其它相关的审计制度仅仅指出审计要达到效益性的目的,而对如何具体开展绩效审计并没有定论,即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虽然2007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了关于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的第25、26、2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在此三项具体准则中对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作出了一般规定,但具体准则同时说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效率性审计评价标准,由于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甚至是同一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天壤之别,因此审计机构和人员如何选择适当的指标评价标准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
由于评价的对象不同,审计职业界不能为绩效审计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中可以灵活地选择与被审计事项相适应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不统一,给审计人员提供了自由选择的余地,也使审计的风险加大,给审计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绩效审计收集证据比较困难。
当分析同类企业效益差距时,企业本身的资产质量、技术水平和销售量容易取得,但如果需要取得其他同类企业的对比数据,则比较困难。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会导致结论的有失公正,同时造成严重后果。
篇6
(一)注重专项审计调查,忽视项目审计
从目前具体的审计结果进行分析,高校内部大部分的财政支出审计工作都是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对于全面审计调查非常少见,主要原因是因为审计机关所有的工作人员比较匮乏,但是审计具体的工作量逐渐增多,这就导致审计人员无法对所有的高校都进行比较全面具体的审计工作,因此,对于我国高等院校具体的教育经费进行的审计工作只能是专项审计调查。虽然审计人员比较少,审计的范围非常窄,无法实现对所有高等院校都完成全面的审计工作,但是不进行项目审计调查的工作,无法深入的评价高校的具体情况,因此,不能提供具体的整改意见。
(二)没有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规范体系
高校内部财政支出绩效具体的评价,一般都是利用通用的一些财务规则并设立具体的指标,对财政支出具有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我国广东省制定的财政支出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将总资产反映出的增长率作为具体的发展潜力指标,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资产整体的利用效率,按照这样的趋势,如果大部分高校只是盲目的进行扩张,盖一些并不实用的豪华大楼,这种情况会使总资产增长的速度逐渐增加,但是,股东资产具体的利用效率如果比较低,这就不能证明财政资金具体的最终利用效率比较高。因此,财政支出具体的绩效评价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三)指标评分方法不够完善
想要得到最终具体的评价结果,需要对所有的指标值都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最终进行综合。这就会涉及到无量纲化等内容。具体的无量纲化是指利用各种数字变化完全抵消原始指标影响,从而有效的解决指标具体的综合问题。但是,这种无量纲化具体的指标并不能代表最终的总评分。但是,在我国所有的评价工作中,最后的指标评分只是根据标准对照最终的得分,其中的评价标准并没有科学规范的制定,并且最后的结果大多都是利用工作人员日常的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并不准确。
二、完善我国高校内部财政支出
具体的绩效审计评价高校内部的财政支出具体的绩效审计评价属于一个非常复杂繁琐的系统,并且是多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的繁琐系统,建立科学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过程。第一,评价目标的选定,其中主要包括对总体目标的选择与确定,并对目标进行细致划分。第二,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需要确定好需要建立的指标体系,然后,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检查并合理的优化。第三,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模型的具体选定,其中包括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并确定评价的标准规则等。第四,进行综合评价,包括采集具体的数据资料,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评估,对模型参数进行适当的评价等。第五,对确定的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检测,从而有效的判断评价模型以及各种评价的具体标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具体的要求,如果最终的结果表明并不符合相应的要求,需要进行及时的修改调整。第六,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评价报告,包括对评价结果进行公正的书面分析,撰写具体的评价报告,最终将评价得出的最后结果进行公布,将得到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存储。其中,在前三个过程中,虽然我国仍然没有比较健全完善的高校内部财政支出具体的绩效评价体系,不过,部分财政部门已经开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三、结束语
篇7
(一)对建设项目立项的决策绩效审计
建设项目立项的决策情况审计,首先要检查立项论证情况,通过广泛的审计调查,取得绩效审计不可或缺的管理性、技术性和民意性等方面的评价资料。进而看立项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否完整,论证是否充分,立项的条件是否具备,有没有脱离本地实际发展规律而盲目上项目的情况;其次,检查申报程序是否有虚假立项、充分申报等问题。在项目概算方面,主要对其经济性进行审计,审查项目是否经过科学论证,重点关注概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有无高估、冒算、虚列,投资回报率的确定是否有合理依据。在项目招投标方面,招投标文件是否健全、合规,招投标程序是否公开、公正、透明。
(二)对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完成和运行使用情况审计
在绩效审计中,不仅要对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进行审计,还要通过对建设完成的资产管理运行使用效果进行重点审计。在项目建设方面,从合规性出发,审核项目的审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是否履行了项目质量管理,建设过程中追加变更等的手续是否齐全、合规。工程物资采购是否按设计进行,有无盲目采购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在项目竣工后,从总体上审查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配套施舍是否到位,竣工验收程序是否合法,验收的结果是否真实等。同时,对建设形成的资产管理使用是否建立了有效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等。
(三)对建设项目投入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审计。
政府建设项目的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决定资金效率的关键。主要审查项目包括:使用过程中项目执行单位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对资金进行专项管理,是否存在滞留、截留、挪用及虚报、冒领等情况。检查资金使用过程是否存在随意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和成本等资金浪费的现象。同时对项目投入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成本、税金、收入也要进行重点分析,由于建设项目运行的年限一般比较长,运行风险较高,应注意各种不确定因素对成本费用、税金和收入的影响。
(四)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审计和评价
对建设项目的绩效审计最终是为了反映和评价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要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审计和评价,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建设项目回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轨道上来。
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绩效审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慎重选择审计项目,把好“立项”关。
绩效审计项目的选择,应突出宏观性、超前性和针对性,要以财政投入大、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社会影响大的政府项目作为审计重点。而且根据审计署8号令建立审计项目库的要求,审计机关还可以将绩效审计备选项目纳入项目库,做好充分酝酿准备,再确立审计项目。
(二)合理利用外部力量,尽量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
绩效审计建设项目,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项目,需要深入到基层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在审计中,从项目的申报立项、资金拨付及使用到项目完成竣工决算的全过程,有很多建设领域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需要相关行业的专家做出判断,目前审计机关的人员配备现状很难实现。因此可以将审计工作的某些环节剥离出来,实施组织中介专业技术人员和有深入基层调研经验人员参与,也是很好的选择。
(三)善用绩效评价指标,使审计结果更明晰。
篇8
(1)购置缺乏计划性,论证不充分。医院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缺乏科学、系统的可行性论证,会出现设备到货后因使用条件不符合而导致无法及时安装使用的现象,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2)轻管理,成本核算没有细化到单台大型医疗设备。目前,很多医院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成本核算工作,但规范程度不一,并没有细化到单台大型医疗设备,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每台设备的实际成本,也就很难考核和控制成本支出。
(3)总体使用效率不高,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现象并存。现阶段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从调查数据来看,不同设备能力利用率各省市有所不同,以MRI为例,能力利用率相对较低,平均为40%左右,能力利用率最大和最小的省之间相差40%。
(4)诱导需求、滥用检查以及不考虑设备检查之间的可替代性等。医务人员出于准确判断病位及病情或避免医患纠纷等不同的目的,开具大量甚至重复的检查单据,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
2案例研究
A医院是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有近40个专业医疗科室、12个医技科室、20多个管理及职能处室。编制床位1500多张,年平均开放床位1800多张,年平均在职职工人数计3858人,年诊疗人次为360.58万人次。该院大型医疗设备的绩效审计工作,从开始探索到得到院领导的认可与支持,到不断完善,已有约4~5年的时间,其实际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A院大型医疗设备的绩效审计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经济指标采用包括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在这些指标的获取过程中需采集以下数据:设备价格、设备使用情况、收费标准及年工作量、医疗消耗、年收入、人员工资及其他人员成本、水电费、设备维修、房屋占用、其他耗费,也包括效率指标如使用率和效果性指标如阳性率。社会效益部分目前主要采取各设备使用科室主任的语言描述,包括病位及病情确定更加准确等。
A院大型医疗设备的审计工作还具有事前干预的特点,在设备采购预算编制时也有审计人员参加。审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大型医疗设备购买前需经过审计,这一制度性保障推动了购买前审计工作的开展。购买后对政府资金购买的设备,采购过程资金的使用情况也进行全面审计,主要包括对科室申请、职能部门审核、设备论证、审批、招标、合同、付款、验收、领用及使用情况的审计。在设备使用2~3年后进行购置后的绩效审计,为保证计算数据的准确性,还会参考购买前科室提供的相关数据。各设备消耗的水电费、实际占用面积及所占人工等都会实地考核,如有的检查设备除了医生还有打字员,有的医生会负责几台设备,那么根据平均每台机器的工作时间及医生的平均工资来计算单台设备该医生的工资成本,也要调取打字员的工资水平,二者加起来才是该台设备的工资成本。
上述绩效审计流程是A医院通过与各科室及领导逐步沟通完善后形成的,各科室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说明他们对这套流程比较认可,有很强的可行性及参考价值。审计最终查看该设备的工作量的预测及实际情况、效益指标实现情况即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阳性率、社会效益等写入审计报告中,提交给院领导、审批、使用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
3经验总结
从该三甲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绩效审计工作中我们得知,整个审计活动的实施有个前提,那就是主管院长的支持。因为像这个规模的三甲医院,每天临床及检查科室等工作量都很大,医务人员还要抽时间配合审计人员的各种调查和考核,甚至有可能每次设备的考核要进行几次的沟通与配合,这是很难的,没有领导的推动工作很难进行。所以整个过程需要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医院按流程推广后,各科室才会很配合。其次,审计人员要有很强的财务意识及全局管控能力,还需要精通经济学、工程学、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的人才,应该说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绩效审计不能只强调经济性,这不符合公立医院的非盈利性特征。目前来看仅是医院内部审计,很容易偏重经济性,社会效益的审计还需外部的审计单位还实现。
4结束语
篇9
(一)绩效审计的思想观念落后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还不强,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差距更大。对决策、体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对绩效的关注度普遍不高,绩效意识较差。二是审计人员对经济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审查评价不够,绩效审计的效率性、经济性和效果性的特点没有突出,审计思维、审计观念、审计方法和方式等相对全新的绩效审计需求而言已经落伍。
(二)绩效审计的信息收集比较困难
绩效审计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数据等信息的基础上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这些资料数据等信息涉及范围很广,既包括财务资料数据也包括非财务资料数据,而这些资料数据等信息都必须是真实、合法,有效的,绩效审计的评价才具有意义。由于我国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执法不严、信息失真的现象,这必然会影响到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当分析同类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差距时,取得其他同类行政事业单位的对比数据则比较困难。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会导致结论有失公正,同时造成严重后果。
(三)绩效审计缺乏评价标准
我国自建立审计制度以来,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并没有专门地规范绩效审计。我国的《审计法》及其它相关的审计制度仅仅指出审计要达到效益性的目的,而对如何开展绩效审计没有定论,也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
(四)绩效审计缺乏高素质的审计人才
绩效审计需要多样化和创新的方法,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我国审计队伍知识结构上单一,复合型人才少,技能素养差距较大。大多数审计人员对财务会计知识比较精通,技术经济、信息化、法律等方面知识严重不足。习惯于就账查账,宏观意识、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的意识不强,难以胜任绩效审计的要求。
二、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提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的法律意识,提高对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审计人员要认真学习和运用绩效审计,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带动全民提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从而将审计模式由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转变为以绩效审计为主及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并存的模式转变,更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
(二)在审计证据收集和分析上下大力气,获取完整充分的绩效审计信息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绩效审计方法的灵活性和对象的复杂性及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缺少可供遵循的准则和程序。审计人员在收集审计证据时自始至终都要对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给与特别的关注。在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方面注入更多的精力,必须下大力气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获取完整充分的绩效审计的信息,提高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为客观、科学地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绩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经济与社会绩效相统一原则。注重公共服务效率指标,遵循指标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适用性、客观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原则。要能全面反应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情况和绩效特点。要结合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的一些因素,如经济绩效因素中的经费支出、资产评估、账户盈亏等情况,社会绩效因素,如民众评价、生态评价、职能评价等,科学合理设计评价体系。逐步制定绩效审计规则、指南,构建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标准规范体系,从而科学指导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工作。
(四)改善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篇10
[关键词]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关于效益审计的概念,世界不同国家有不同定义,但从各国绩效审计的基本内容来看,都无一例外的以三E——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作为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内容。但目前,国内外审计界对3E概念,3E之间的关系,无一例外的未做出规范化的解释。本文拟在分析经济效率效益概念的内涵基础上,辨明“3E”的内涵和外延,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更好的为实践服务。
一、经济性
1.关于经济性研究综述
经济(economy)在中文语义学中认为:(1)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2)对国民经济有利或有害的;(3)个人生活用度;(4)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5)《书》治理国家(《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经济通常是指经济活动的节约程度,即取得某一劳动成果而减少的资源消耗量。其表现形式,既可以用绝对数来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来表示。
2.对经济性的再思考
经济,又称节约,即我们要避免资源使用无度造成浪费。浪费无疑是管理者的失败,在资源短缺有限的今天是不被允许的。强调经济,就是强调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发挥资源的全部潜能,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在不经济的条件下实现了效率性和效果性,必然有需要改进节约的地方,审计人员不会给出高的审计评价;只有在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效果性,才是可取的。如何妥善利用资源以服务于目标,无疑是一个大课题。
二、效率性
1.关于效率性研究综述
效率(efficiency),在中文语义学的含义有两个:(1)机械、电器等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2)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效率通常是指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社会资源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通常用相对数表示。从效率这一角度来考虑,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就需要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的程度。
2.对效率性的再思考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其中投入包括多种:时间、劳动量、实物量和价值量。相应的产出包括:产品、产量、收入、利润等。但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产出不一定是正的产出,有可能是负的产出,必须找准零点,不可以以负产出的绝对值作为效率计算公式的分子。在此理解下,效率性可以作为经济性与效果性的连接桥梁,是在既定投入下通过良好的运营与过程控制,实现效果性的必由之路。
三、效果性
1.关于效果性研究综述
效果(effectiveness),在中文语义学中认为:(1)指事物或行动、动作产生的有效结果;(2)伦理学范畴。指人的道德行为的后果。与“动机”相对;(3)戏剧、电影中配合剧情造出的各种声响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2001)。效果是指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有用结果或成果。效果指标主要反映经济活动有效性,即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否为社会所承认。经济活动结果的有效性大,效果就好,经济效益就高;反之经济活动结果有效性小,甚至产生负效果,经济效益就差。
2.对效果性的再思考
效果其实就是结果,有正向与负向之分,在取得坏的结果时,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中往往称之是没有结果,这是不科学的。“正向结果”是指好的结果,一般是人们预期想要取得的结果,大多指“符合规律”,“好的结果”;而“负向结果”则相反。所以效果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在实践中应该区分好的结果与坏的结果,以有助于做出审计结论。在很多情况下,只有综合考虑多样标准才能对效益做出评价,因为在这一点上几乎没有单一的标准。审计师对效果性进行评价时,除了清晰可量化的数据外,还要处理的是软标准。在量化的审计标准中加入非量化的审计标准,对于在短时间内无法对其效果性做出准确衡量的审计对象而言,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四、效益审计(PerformanceAuditing)的再思考
1.各国效益审计的定义
英国国家审计署(NAO)对效益审计的英文表达是ValueforMoneyAudit,是对一个组织经营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所进行的一项独立的评价活动。美国会计署(GAO)1994年将效益审计定义为,关于政府组织、规划(programs)和活动的“3E”方面的审计,包括经济、效率、和规划审计(programaudit)。在这个定义中,规划审计被进一步描述为涉及效果方面,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以及是否遵循了相关法规。德国将效益审计定义为“主要系指对行政运作(AdministrativeOperations)之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以及效益(effectiveness)进行审计”。
由此可见,各国对于效益审计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各国对它的理解的主要方面却惊人的一致几乎都围绕着3E展开。
3.用3E定义效益审计的优势
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定义效益审计有助于分别处理,明确三者各自的衡量指标,各个关注,分别审计。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定义效益审计有利于关注三者之间的联系,避免顾此失彼,影响效益审计结果。
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工作中,要对项目状况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价,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分析其中一个要素,而是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进行综合分析。
五、结论
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加强理论研究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实践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邢俊芳陈华邹传华:最新国外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