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10 14:5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考察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考察报告

篇1

应台湾农场经营协会的邀请,2018年7月30日--8 月4日,由市政协牵头组织的福州市休闲农业交流团成员6人赴台湾考察学习。在台期间,先后参访了源鲜智慧农场 、新峰农场、茉莉花坛梦想馆、魔菇部落生态休闲农场、台一生态休闲农场、桃米生态村、花露休闲农场、坪林茶业博物馆等休闲企业。拜访了台湾农场经营协会、福建省长乐同乡会、马祖经贸交流协会,并分别召开了座谈会,就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休闲农业用地、休闲农业资金筹措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考察期间,全体学员不仅虚心学习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经验,而且不断探讨新问题,提出新思路,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达到了学习交流、借鉴经验及寻找差距的目的。

一、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80年代初,台湾开始推广以观光、休闲、采摘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园。台北市政府率先在木栅推行“观光茶园”计划,标志着政府部门正式开始辅导休闲农业。到了80年代后期,政府又着力推行“农业+旅游业”性质的休闲农业。1990年台湾农委会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力度。1992年台湾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规定面积50公顷以上为设置休闲农业区的条件,并编印指导教材。此后,台湾农业逐步从传统的种植农业到种植+观光农业,再发展到现代的种植+观光+休闲度假的农业结构。具有高观光品质、高服务与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提供休闲服务,集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于一体。据相关统计截至2017年为止,台湾将近有600家休闲农场,全年共接待游客约5000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超过55亿元,休闲农业不仅解决了农产品滞销、农民和市场脱节的问题,还大大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1.注重政策扶持引导。台湾“农委会”对发展休闲农业高度重视,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农业管理及辅导处,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及辅导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了休闲农业管理和辅导体系,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扶持休闲农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民宿旅游管理办法》《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行动计划》等扶持政策,并在台湾农场经营协会的辅导与协助下,休闲农业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台湾农业逐步从传统的种植农业到种植观光农业,再发展到现代的种植+观光+休闲度假的农业结构,使休闲农业的功能进一步得到了拓展。

2.注重突出主题创意。台湾休闲农业创意无处不在,主题创造经典,凸显地方风情,以深度开发见长,不求“大而全”,而是追求“小而美”。花露休闲农场场长陈基能提出,创意是立场之本,立志把花露农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精致最美丽花园。他创意的二便文化概念馆确实美,卫生间外的水龙头也很有型,男女卫生间的水龙头各用了翩翩飞舞的蝴蝶及象征智慧的猫头鹰造型,而男性卫生间更是有惊喜,每个小便兜都变成美丽的花朵,去小便就是去尽情地“浇花”。再如地震灾区桃米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桃米拥有台湾原生23种青蛙,56种蜻蜓。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和色彩斑斓的蜻蜓,把两种小动物设计出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鼓励村民动手,用纸、用布、用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很快使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变成一个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

3.注重体验项目设计。台湾休闲农业内涵丰富,休闲项目精彩纷呈,不仅仅局限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更加注重游客情感和生活的体验。如台一生态休闲农场,前身为 “台一种苗场”。2001年起开始发展农业观光,兴建了亮眼雅致且温馨舒适的花卉驿栈,充满浪漫与新奇感的水上花屋。兴建南芳花园宴会厅,其并推出花餐养生料理。花卉造景、自然生态与悠闲住宿,从赏景看花到自然学习再到体验农事,台一生态农场都让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从入口缓缓进入,花卉、植物融进建筑、屋顶、墙面。置身其中,仿佛参加一场小型花博展,所到之处,繁花盛开,花香四溢。精心规划的主题馆可谓别出心裁,不仅主题与文化结合,还利用多种农业废弃有机质打造基础设施,采用环保绿色建材兴修建筑物,自行培植花卉,自建花柱花屋,营造水上餐厅,让我们感受到台湾岛的生态风情。

 4.注重民宿发展。台湾第一个正式的民宿法在2001年颁布,到现在全台有2万多家民宿。民宿注重多样化发展,融合了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要素,再加上创意和美学元素,打造成了颇具特色、不同主题的民宿产品。有田园乡村主题、人文艺术主题、异国风情主题、原住民风情主题、家庭温馨主题、怀旧复古主题等等,给人一种“宿在民居、乐在乡野”的感觉。在经营理念上,趋向于隐逸,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民宿已成了主人个性的最佳秀场和吸引志趣相投之人的聚集地。如台一生态农场民宿整体建筑设计采用环保的绿色建材,精心营造“春露”、“夏荷”、“秋枫”、“冬恋”的季节楼层和欧式风格的水上木屋。晚上可以在露台上吃水果、看星星,如同在家中一样亲切。再如花露休闲农场设计了梦幻之城--精油城堡。城堡房间设计非常现代化,原木床、高级纾压床垫、精油泡澡浴缸、落地景观窗台、落地玻璃,让你在床上或浸浴时既可欣赏原始的农村风貌,亦可远眺大雪山的美景。傍晚的夕阳,还有夜晚伴随着蛙鸣虫唱观星赏月,别有一番享受。

5.注重产品深度开发与推广。台湾利用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方面优势,根据企业的特点特色研发出自己的主导产品、系列产品、创意精品。如源鲜智慧农场采用农业4.0,植物工厂化、益生菌水耕蔬菜、利用Led照明模拟太阳光等技术,生产听音乐喝豆桨长大的绿色蔬果。再如魔菇部落生态休闲农场利用蘑菇做的黑美人菇饼干、杏鲍菇脆片饼干等各种零食,香皂、面膜和护手霜等深加工产品。

二、一些启示

通过考察学习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结合我市休闲农业现状,获得一些启示。

1.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发展休闲农业既符合经营农产的根本利益,顺应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形势,又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休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积极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县、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一是积极引导,二是统筹规划,三是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如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突出休闲农业品牌创建。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应当是一个持久而稳定可靠的品牌形象。在旅游消费者心中,树立对其的认知,进而形成一种差别。也正是这种差别才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兴趣,提高其消费欲望,最终凝聚成休闲农业品牌的无形资产。因此,休闲农业项目的布局应注重与客源市场的联系,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区位,还应考虑与其周围的其他休闲项目及名胜古迹等风景区的关系。各地应结合本地资源特点,发展有本地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避免与周围已有休闲项目开发上的雷同,力求与周围其他休闲项目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完善休闲农业服务体系。休闲农业是一种观光、游览、度假的形式,旅游者是以体验农村和农民生活这种特殊的方式来休闲,而不是一般地到农村去观光或“学农”;尤其“农家乐”,是旅游者直接深入到农民家里,吃住在农家面对面地感受农村文化和农民文化。所以,一方面不应该游离于农民家庭之外,把城里的宾馆、标房简单“克隆”到农村;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休闲度假,必须对环境、接待、服务提出相应的要求,诸如环境整洁、居住干净、餐饮卫生、安全方便、基本设施保障等,以及接待人员自身的健康、礼仪和素质,让旅游者在农民家里既享受到规范的服务,又感受到宾馆旅舍所没有的家庭式温馨,因而能够充分放松、尽情休息。休闲农业要在服务上下大功夫,提高休闲农业层次,这也是一个地区休闲农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观光线路的策划到每个景点内容的确定,从农业观光的导引介绍到田园风光的品味鉴赏,从日间的餐饮到夜晚的住宿,都需要一支专门的服务队伍。

篇2

*农业特点

*是世界三大农业强国之一,仅次于美国、法国。这个国家发展农业的客观条件并不优越,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耕地面积299*亩,相当于*市,人均耕地1.*,仅比*市人均多0.*。狭小的*凭什么能够成为世界三大农业强国之一?*农业的四大特点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1.扬长避短,选择适宜*的农业产业。*土地资源少,光照不足,但地势平坦,降雨充沛。*政府根据这一国情制定了一系列符合自己实际的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避开需要大量光照和价格低廉的禾谷类作物的生产,充分利用地势平坦、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奶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走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子。*玻璃温室的面积世界最大,全国的玻璃温室面积已经超过1.1亿平方米,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1/4以上。

2.聚合优势,实行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农业结构所形成的种类少,但每一类都很精、很大、很强。园艺业在荷兰农业中占有相当份额,占农牧业总产值的3*。因此,*被称为“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现在荷兰每天向世界出口170*枝鲜切花和17*盆鲜花,鲜花出口占国际市场的6*。*蔬菜出口也居世界第一,温室蔬菜以番茄的面积最大。荷兰畜牧业很发达,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其乳品、猪肉的出口量居世界之首。*整个国家的农业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是由众多企业和农户组成的。*的温室大都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个公司或一户花农的几万平方米的温室,往往只生产两三个品种。如我们参观考察的位于荷兰北部的一家蝴蝶兰种植场,是一个家庭式农场,现有温室800*米,该农场一年生产2*盆鲜花,全部都是蝴蝶兰。

3.注重品牌,市场经营规范有序。我们参观的蔬菜、花卉等产品均有生产厂家、注册商标和产品品牌。*年成立的*花卉拍卖行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进入这个市场的花卉和植物要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并按标准进行产品质量检测,随后被送到冷藏库和存放库等待上市拍卖。拍卖成交的产品按客户要求进行包装,随即空运到世界各地。当天未被销出的鲜花会被销毁,以保证鲜花质量,维护荷兰鲜花品牌形象。

4.农业合作组织作用重要。*农业合作社组织类型很多,大体上分为:信用合作社、供应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销售合作社、服务合作社等几种。合作社具有完备的立法,每一个合作社都有自己的章程,独立自主性很强,不受政府的干预。*农业给我们的启示

结合*农业实际,我们认为值得借鉴、能够借鉴的有以下几点:

1.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优势。*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建设农业强市,必须认清自己的优势,并把这些优势开发利用好,形成经济优势。那么*农业的优势有哪些呢?我们认为能够形成独特优势的产业有:(1)食品加工业。*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特别是小麦的种植面积大,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种粮不卖粮”思想指导下,全市面粉加工业迅速崛起,截至目前,已有*多家面粉加工企业取得“qs”认证,全市面粉年加工能力已达85*吨,面粉加工规模已跃居全省第一。*市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面粉城”称号。面粉加工解决了粮食生产效益低的问题,提高了粮食产业的整体效益,使我市的粮食资源优势转化成商品优势、经济优势。面粉加工业已成为*的优势产业。我们可以将这一优势继续发展、扩大、延深、拉长,进而把*打造成全国最重要的面粉加工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2)畜禽饲养业。*粮食资源丰富,加之面粉加工又产生大量的副产品,我市发展畜禽饲养业的条件比较优越。近几年,全市通过抓*类*基地(项目)建设,显示出十大规模饲养基地的巨大辐射带动作用,全市畜禽饲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猪禽的饲养发展迅速。*发展畜禽饲养业的优势比较明显。(3)木材加工业。*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目前全市拥有活立木3.5亿株,木材蓄积量16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5.*,这在全国平原地区是少有的。商丘林木资源丰富,但是资源利用较差,大量原木外流,特别是邻近的*吃进了*大量的木材。如果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木材加工业,形成栽伐互补互促的良性循环,*的木材加工产业优势将十分明显。(4)河蟹养殖。*的黄河故道大闸蟹个大肉肥,味道鲜美,远销国外。目前年产量3*公斤,在*数第一。黄河故道在我市横跨*县、*县、*区、*县*县(区),绵延*公里,水面*亩

,两岸可供利用的背河洼地还有很多,这也是商丘独有的资源。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河蟹养殖,“黄河故道大闸蟹”完全可以和“阳澄湖大闸蟹”一比高低。另外,*的食用菌、*农业的*等新兴产业,也正在形成产业优势,亦应引起重视。对于以上*独有的优势产业,我们要在自然、人力、行政等各项资源的分配上向优势倾斜,促使优势产业从一般性的产业中尽快凸显出来。

2.发展规模经济,实行专业化生产。*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反观我市农业,总体来说产业比较分散,多数地方是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突出,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比较低。对此,我们要更新观念。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尽快走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产业发展误区,但求少而精、少而专、少而大,不求多而杂、多而粗、多而弱,使*的优势产业以最大的规模、最专业的生产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对发展规模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一开始就求大、求洋或要求高起点、高水平。一个产业在发展规模的过程中,可以从小开始,从低做起。个体小,只要个数多也能形成优势,形成竞争力,所谓“蚂蚁多了能吃大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此,我们一方面强调龙头企业的作用,一方面也要重视由农户和小企业组成的基地,扶持发展专业村、专业乡(镇)。数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在规模的膨胀中,自然会出现资源的整合和产业档次的升级。

篇3

此次考察学习,使我们对荷兰、法国农业及农业职业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亲历国外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对促进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也为与欧中农业交流基金会合作开展海外农业实习项目奠定了基础。

1 荷兰农业的特点

1.1畜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19世纪末,由于蒸汽船开始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北美和俄国廉价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驶往西欧,冲击着欧洲市场,荷兰粮食生产失去了优势。农民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利用廉价的进口粮大力发展畜牧业,使其成为主导产业,奶业成为最大亮点。

目前,荷兰是世界最大的牛奶和乳制品生产国之一,生产的牛奶中,近一半被制成奶酪,其余的则被用来生产各种奶制品、黄油、奶粉和工业配料。

1.2建立一流的设施农业

荷兰的“园艺业”包括花卉、蔬菜、蘑菇、水果和名目繁多的观叶植物、园林苗木等。BOONBLOEMOLLENANDIJK水培郁金香生产基地展现了荷兰一流的设施农业。荷兰的温室中广泛采用现代工业技术,包括机械技术、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实现了全封闭生产,完全摆脱自然条件束缚、全年均衡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多数温室现在都使用天然气集中供热的系统,燃烧产生的部分废气可再利用,将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导入温室里,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1.3以家庭为基础,组织专业合作社

荷兰的农业合作社遍及生产销售环节的各个领域,无论是种子的培育。饲料肥料的供应,还是农产品的销售,都可以通过加人合作社得到解决。荷兰主要的合作社有四种:

一是信贷合作社。这种合作社遍及荷兰各地,对支持农民扩大生产、更新设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农民90%以上的生产贷款均来自信贷合作社。

二是产中服务合作社。它为农民购买种子、饲料、肥料提供方便和帮助。

三是销售加工合作社。正是由于这类合作社的存在,荷兰农产品的销售网遍布世界各地。

四是拍卖合作社。

正是通过这种运作模式,荷兰的鲜花以最快的速度空运到世界各大城市的消费者手中。这不仅使荷兰赢得了“鲜花之国”的美誉,而且也赢得了巨大的利润。目前,荷兰农民中,花农收入最高。

由此看来,荷兰农产品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骄人地位,农民的高度组织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4以教育为先导,提高农民素质

在欧盟国家,荷兰农民信息最灵、受教育程度最好。鉴于农业的重要地位。荷兰政府始终将农民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全国各类农业院校和培训中心多达342所,这些教育培训机构一个始终不变的宗旨就是为农民服务、为生产服务。荷兰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农民必须接受何等程度的教育,但绝大多数农民至少都接受过中等农业专科学校的培训,同时每个农民在其生产过程中,还要定期接受各种培训。

2 荷兰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2.1预备农业职业教育

小学教育的高年级,学生可参加由学校组织的预备职业教育(又称初等农业教育)的学习,主要学会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花卉和动物,也学习农产品加工课程。

2.2中等农业教育

中等农业教育在农业教育中心完成,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学校的全日制学习;另一种是每周工作4天,在校学习1天的类型。农业教育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模块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每一模块都包含着一定的实践内容。教学特别注重实践,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到不同的农场、单位参加实践劳动,学生还要参加在实践培训中心的实践技能操作培训。

2.3高等农业教育

荷兰的高等农业教育包括瓦赫宁根科教中心及地方农学院两部分。瓦赫宁根科教中心主要承担农业植物科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农村经济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基础科研工作。地方农学院(共5所)一般侧重某1~2个学科领域,培养高级农业专职人才,如巴勒维尔特农学院就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学院。

荷兰农业类专业,有全日制和学徒制,一般学习3~5年,每年8个学期。五天工作制,全日制学生一般在学校学习3天,在企业实践2天;学徒制学生一般在学校学习1天,在企业工作4天。学习期间安排3~4次考试,主考官是教师、企业专家和行业考官;考试内容实践为主;考试形式为实践操作、口试、面试;考试时间:理论1天,实践操作1周。

2.4成人农业教育

农业成人教育面向社会开放,任何层次的学员都可参加学习,开设的课程及教学内容不仅与教育、科研、推广和农业经营紧密相关。而且可以根据学员的具体要求开设新课程,以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与发展的需要。

3 荷兰的农业课程与教学实施

在教学内容上,荷兰农校的教育大纲由一个独立于政府的行业权威机构制定,内容基于产业实际需要,而且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

通过参观ROCHorizonCollegeAlkmaar分校,对荷兰的教学实施有了直观的了解: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大面积的公共空间、摆着几十台电脑的图书馆、仿真的护理病房。以及实验设备和网络设备完善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室。甚至正在上课的学生和老师透过敞亮的玻璃墙送来的友好的微笑,无不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可以自由谈论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领域。联想起在BOONBLOEMOLLENANDIJK水培郁金香生产基地及家庭奶牛养殖场见到的实习的学生,我们想说的是:坚持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培养和强化学生综合能力是学校的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 启示与建议

4.1课程设置紧贴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

此次考察的学校和实习企业,其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院校所在地区的课程设置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花卉企业、养殖企业很乐于接受实习学生。这些企业为院校提供了实训基地,使学生有了实训场所,院校为企业提供了人才的保障。

4.2学生能力培养紧贴职业岗位需求

荷兰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据了解ROCHorizonCollege每周安排3~4天实践活动。据基金会人员介绍开办农业职业教育的荷兰绿色学校(Aeres-Groenhoest)在此方面也是如此,在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动物饲养、疾病控制的全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给予综合考核。在参观该校的宠物实训基地时发现,他们的管理办法是由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基地工作环境,制定实验动物和宠物管理技术规程,学生就是实训基地的技术人员,由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共同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训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4.3多元化建设仿真实用的实训基地

此次所参观的学校拥有完善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室,考察人员看到了温室内有讲课教室;护理课程在完全仿真的护理病房中进行;养殖场畜舍内有讲课的白板和桌椅;马圈旁有讲课的多媒体设备……在学院附近有学生生产性实习的企业,如花荷花卉市场、郁金香花园、花卉生产企业等,学院的实训基地仿真性强,校外的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篇4

勇1*,王吉亮1,李国宁2,胡

杨1,段震宇1

(1.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局)

收稿日期:2015—06—02

*基金项目: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吉尔吉斯斯坦节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编号:KY201303017。

*通讯作者:战勇(1973-),男,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及育种研究。E-mail:shzzhy@163.com。

摘要:2014年12月14 ~ 25日,新疆农垦科学院赴吉尔吉斯斯坦考察组一行5人,查看了新疆农垦科学院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及试验基地,拜访了吉国农业部、种子局、化肥农药局、吉粮公司、农业大学及中国驻吉国商务参赞处,分别调研了塔拉斯州卡拉科尔区、玛拉斯区、贾拉拉巴德州、奥什州、楚河州(丘义州)卡拉巴塔区和莫斯科区等地;在吉尔吉斯各级政府的大力协助下,初步实地落实了兵团1万hm2农业开发用地;合作建设“中吉现代农业技术联合研究与示范中心”;联合成立“中吉农机合作服务公司”;合作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及制种基地”和“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区”,进行品种对比试验,品种登记等事宜。提出:兵团全力争取,承揽中国支持吉尔吉斯水利灌溉工程援外项目,寻求国家项目资金支持,推动兵团农业开发1万hm2土地的实施,总体布局兵团大农业技术、产品和产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家“一路一带”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考察

为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落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吉尔吉斯斯坦签署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农业和土壤改良部与新疆生产兵团合作备忘录”,促进新疆兵团与吉尔吉斯斯坦在农业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兵团在现代农业方面的优势。以吉尔吉斯斯坦为对外窗口,加强兵团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先进科技产品、先进生产理念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兵团自身的经济发展,实现人、技术和产品等的输出与双赢增效,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014年12月14 ~ 25日,由兵团商务局、新疆农垦科学院领导及专家,组成了以新疆农垦科学院王吉亮副院长为团长的5人联合考察组,进行了为期12天的人事访问、调研与实地考察。现将考察与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考察目的及主要任务

兵团与吉国签署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农业和土壤改良部与新疆生产兵团合作备忘录”中兵团共提出了五项合作议题,考察组本次出访的主要任务是接洽并抓紧落实备忘录相关议题:(1)落实吉国提出的“提供1万hm2适宜制种及农业技术示范用地”。通过与农业部长洽谈,落实1万hm2土地的区域分布、大小、地力条件及相关设施等情况,以为兵团领导决策做参考。(2)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合作在吉尔吉斯斯坦建设“中吉现代农业技术联合研究与示范中心”。通过与吉国农业大学洽谈合作,目标是以共同组建实验室、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科学研究、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示范等方式进行合作。(3)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公司联合成立“中吉农机合作服务公司”, 开展农机租赁及农机具推广。主要是促进新疆科神公司与吉粮公司的合作,洽谈并落实合作组建农机租赁公司的前期事项。(4)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中心合作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及制种基地”和“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区”,开展农作物良种繁育、生产及销售,推动兵团农业技术示范。

2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考察工作情况

考察组分别赶赴新疆农垦科学院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办公区、试验基地及有合作关系的农场进行了实地考察;拜访了吉国国家种子管理局局长,洽谈品种登记与制种基地事宜;拜会吉国农业部部长,重点是洽谈1万 hm2农业开发土地、与吉国农业大学合作、制种用的300 hm2土地等事宜;拜访斯格列宾农业大学,洽谈农业示范与制种基地合作并考察学校实验室情况,实地考察农业大学的试验用地、学生实习宿舍、晒场、农技站、库房及加工场房等;拜访中国驻吉国经济商务参赞处商务参赞,汇报赴吉国的主要工作内容;拜访吉国农业部吉粮公司协商联合成立“中吉农机合作服务公司”,开展农机租赁及农机具推广的工作;拜访吉国化肥农药局局长,商议化肥、农药合作事宜。分别前往塔拉斯州卡拉科尔区和玛拉斯区、贾拉拉巴德州、奥什州、楚河州(丘义州)的卡拉巴塔区和莫斯科区等地调研,并实地考察落实兵团1万hm2农业开发土地情况。

2014年12月24日在经历10余天的考察后,向吉国农业部部长报告了考察情况。希望部长了解各州提供开发土地的情况,考虑如何协调解决,保证兵团需要,并在兵团进一步落实开发用地时,帮助进一步推进。部长特别说明:与兵团签署备忘录并考察兵团后,已向总理与总统汇报了1万 hm2开发土地、建立滴灌工厂和建立化肥厂3件合作事宜,希望兵团能尽快安排、促进落实建设滴灌工厂和化肥厂。

3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考察任务落实情况

3.1 兵团1万hm2农业开发用土地

根据吉国农业部部长、种子局局长、化肥农药局局长等的建议与安排,通过对4个州共10余个地块的详细调查,南部的2个州由于人多、地少、缺水,没有可供开发的土地,只有北部的2个州可以提供相对集中连片的开发土地,基本上为荒地和弃耕地。现将2个州的土地情况详细说明如下:

3.1.1 塔拉斯州

3.1.1.1 卡拉科尔区

卡拉科尔区有土地25万hm2,其中3.8万hm2为有灌溉水的优等地,3.2 hm2为有灌溉水的中等地,可供开发的荒地或弃耕地只有6 000 hm2(其中,2 000 hm2为丘陵地,4 000 hm2为平原地)。丘陵地打井深度约在130 m,平原地打井深度在60 ~ 90 m。由于6 000 hm2土地不集中连片,在此区共查看了5块地,3 330 hm2土地。

考察地块1:位于山前的冲积扇区域,土地面积1 300 hm2,土层较厚,土壤偏沙性,雨后2 ~ 3 d即可进地,但距山较近的区域地表小石块与大石块较多。此区域以前70% ~ 90%面积种植芸豆,其余面积种植土豆、苜蓿、玉米及小麦等,玉米产量仅有1 t/hm2左右。

考察地块2:属库邦村管辖,土地面积180 hm2,与地块1集中连片。

考察地块3:属库邦村管辖,土地面积550 hm2,为前苏联时期的弃耕地,旧渠系保持较好。土地坡降太大,较适宜种植果树。前苏时期也是种植果树的地块。该地块对面为通往俄罗斯和欧洲的铁路。

考察地块4:属阿奇村管辖,土地面积1 000 hm2,为山边的草场地。土地较为平整,土壤条件较好。以前种植过小麦、西瓜和玉米等作物,玉米产量6 t/hm2,小麦产量3 t/hm2。

考察地块5:属阿奇村管辖,土地面积300 hm2,也是山边的草场地,土地平整度较好,土壤条件较好。以前种过小麦、红花、苜蓿等作物,此区需打井灌水,打井深度30 ~ 35 m。

3.1.1.2 玛拉斯区

此区土地共计有5 000 hm2,土地条件基本相同。本次查看了2块地,2 000 hm2。

考察地块6:属巴克罗夫卡村管辖,土地面积1 500 hm2。土地周围半边环山,这片区域在前苏时种植过小麦、玉米、芸豆、红花等作物,目前无电、无水,需要由较远的地方接电,灌水需要打井,打井深度约130 m。

考察地块7:属巴克罗夫卡村管辖,土地面积500 hm2。土地为土丘分布,很不平整,在山脚下,土壤层较厚,无石块。此块地尚保存有U型渠,可过水600 L/s。渠高1.5 m,宽1.0 m,可以使用水库的水,水库在4 ~ 10月通常有水。此区可种植食用西红柿,产量约60 t/hm2,还适宜种植玉米。

3.1.2 楚河州(丘义州)莫斯科区

丘义州的莫斯科区希望在建设大棚方面加强合作,而且如果建大棚的话,可提供距区政府更近、更好的土地用于合作。荒地则距区政府30 km。荒地大约有1.8万hm2,分散于各地,用于种植大麦、红花等作物。较为集中的土地分布在都列克村、恰帕依村、别什铁列克村和泽丽娜村。

考察地块8:属恰帕依村管辖,土地面积300 hm2。土地平整,过去种过小麦、红花等作物,属弃耕地,稍加改造就可以种植。其临近哈萨克斯坦交界处有194.8 hm2地属于都列克村,二者刚好连成一片。

考察地块9:属都列克村管辖,土地面积762 hm2。根据村长提供的地图,重点选定了与恰帕依村相近的4块较大、且相邻较近的地,合称地块9。面积分别为194.8 hm2、149.4 hm2、155.3 hm2和262.5 hm2。各地块之间有私人的土地相分隔,此区域内如果要连成片(公家土地 + 私人土地)约967 hm2,其间有近20 hm2的芦苇滩洼地。

考察地块10:属都列克村管辖,土地面积751 hm2。此区域的地块多数为丘陵地,坡降很大,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达10 m以上。土地为弃耕地,前苏时期种植过小麦、大麦、红花等作物,只是产量较低。前苏时期打的井还有一口可用,打井深度约300 m,引水渠距此5 km左右,渠内水流较大,长期有水。

该区域初霜时间在9月20日左右,终霜时间在5月初,一般3月份犁地,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9月底收获。每年3 ~ 5月温度基本在15 ℃以上,6 ~ 8月温度在25 ~ 30 ℃之间,9 ~ 11月温度也在15 ℃以上。

3.1.3 综合说明

(1)两个州的土地租用年限一般时限是7年,最长的是25年租期。兵团提出的49年租期,实现困难较大。吉尔吉斯斯坦每个村都有专门管理土地的议员,国家法律关于土地处理相关规定,议员必须要签字同意,国家不能代替土地租用合同的签署程序。合同签署程序:首先,是签署合作备忘录;其次,兵团与每个村签署租用合同;第三,合同逐级上报,分别由区长、州长、部长签署意见。(2)塔拉斯州共计8 000 hm2开发用地,分布在2个区,大约70 km的区域内,土地分散,战线长。7块土地,根据距离远近,分布在4个大的地方。另外,8 000 hm2土地中有4 000 hm2比较平坦,其余土地坡度大,或者土丘状分布。(3)丘义州可以利用的较为集中的开发用地大约1万hm2,但是国家只有6 000 hm2土地,中间夹杂着私有弃耕和偶尔耕种荒地(因为用水困难,只能偶尔耕种,或者种植红花等耐旱作物)。如果使用私有土地,必须由当地人员或者国家协助租用,租金在200 ~ 300元/hm2人民币。

3.2 与吉尔吉斯斯坦列格斯宾国立农业大学合作在吉尔吉斯斯坦建设“中吉现代农业技术联合研究与示范中心”

合作建设“中吉现代农业技术联合研究与示范中心”,主要是为了建设兵团现代农业示范中心,并进行制种基地建设,满足示范和制种的需要。通过2次座谈和1次实地考察,重点考察了晒场、农技站、库房、加工场房及145 hm2的集中连片试验地,详细了解了可利用的水源、水量、电力设施等。考察组认为,大学的土地、场房等设施可以较好满足制种与科研工作的要求。但仍需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大学对考察组提出的玉米制种、技术示范及实验室共建等很感兴趣,希望进行合作而不是土地、场地的租用,具体事宜还需进一步商谈。

3.3 联合成立“中吉农机合作服务公司”

吉粮公司属吉国农业部直接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与农业相关,包括种子、农资、农业机械等。双方的合作意向是一起组建农业机械租赁公司,由吉粮公司出8台拖拉机,功率59 ~ 96 kW,中方出资70%,主要是农机具,吉方有较大的租赁机具耕种土地的市场。租赁公司运行后再组建维修中心,引进科神公司的配件。

3.4 合作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及制种基地”和“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区”

合作建设基地和示范区,主要是为了新疆农垦科学院制种品种在吉尔吉斯斯坦筛选、登记,以便拓展吉国市场。种子局在品种登记方面,已受理了新疆农垦科学院种业前期提交的品种登记申请材料,品种信息讨论会后,品种对比安排计划将下达。2015年,新疆农垦科学院需要安排好品种对比试验、示范,生长期间种子局会组织专家进行田间考察、鉴评,争取2015年底完成品种登记。

4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考察建议

根据考察团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业部各部门访问了解的情况,考察各个州落实兵团农业开发用地的情况和拜访我国驻吉尔吉斯商务参赞处获得的信息,综合与各类人员沟通和所看、所听、所闻的信息,结合本次考察任务,综合分析,建议如下:

4.1 积极发挥兵团优势争取我国援助建设的吉尔吉斯水利灌溉工程项目,打牢兵团农业“走出去”基础

根据我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商务参赞处提供的信息,水利灌溉工程已成为吉国国家层面的需求,已向中国官方提出援助需求,我国已初步列入援外计划项目。兵团全力争取此援外项目,不仅可以推动兵团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队伍“走出去”承揽几亿美金工程。而且,有助于促进兵团农业“走出去”总体布局,促进兵团农业“走出去”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兵团具备争取该项目实施的独特优势。(1)兵团是灌溉大农业,几十年来,较为充分的开发、应用、管理了新疆有限的水资源,保证了兵团大农业的持续发展[1]。(2)兵团有大农业生产自成体系的、独特的、门类齐全的、紧密配合的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施工和农业科研、生产、管理的全面人才队伍。可以对农林牧的综合协调发展进行布局。(3)以兵团节水农业为平台的现代农业,处于领先水平,符合吉尔吉斯斯坦的现实急需,能够和水利灌溉工程良好结合,充分利用水资源;根据吉尔吉斯斯坦土地现状,合理的以水布局农、林、牧大农业。

4.2 借助承接水利灌溉工程援外项目契机,推动兵团1万hm2农业开发用地的实施,总体布局兵团大农业及农业产业“走出去”战略

通过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可以与兵团农业开发相结合,争取中央对兵团农业“走出去”的项目资金支持,顺利推动兵团1万hm2农业开发用地的实施。吉尔吉斯斯坦推荐的兵团农业开发用地,混杂在各个地区,不能单独成为区域,吉尔吉斯斯坦水利灌溉工程是涵盖全国的工程。我国商务参赞处的意见是可以根据兵团农业开发的区域,优先实施,并兼顾灌溉用水。如果兵团直接承接,可以更好兼顾水利灌溉工程和农业生产用水,节约资金,并且可以获得吉尔吉斯斯坦的土地用地支持,更好的规划布局农业开发方案。

通过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可以更好的规划布局吉尔吉斯斯坦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兵团农业技术服务与支持,促进吉尔吉斯斯坦农业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

随着吉尔吉斯斯坦农业的发展,可以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需要的农资、种子等投入品、产出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兵团农业产业“走出去”,进而带动机械装备、建材、纺织等轻工产业“走出去”。提升当地产业水平,直接供给本国市场,面对俄白哈关税同盟市场,拓展中亚、欧洲市场。推动中央“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

4.3 大力加强“兵团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和“示范中心”建设,更好为兵团农业技术、产业全面、长远“走出去”服务,巩固中吉合作基础

新疆农垦科学院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和示范中心开始谋划、建设的6年多来,逐步摸清了吉尔吉斯斯坦国政府、社会和民间的一些情况,与吉尔吉斯各级政府人员、民间人士和中国驻外机构、民营人士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友好关系。推动了中国和兵团以农业为主的相关技术、产品、产业的“走出去”,提供了一定的服务和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兵团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和“示范中心”建设,将具备更加完善的功能,构建更加坚实的基础,更好的为中国、兵团的“走出去”工作提供更完善、更长久的科技、政府、政策、社会服务和支撑,促进技术、产品、产业“走出去”。如同本次考察工作,根据多年的积累,抓住一条信息,创造一个契机,完成一个构思,较好的推动了兵团农业“走出去”事业。

由于功能的完善,吉尔吉斯斯坦又具备较为理想的辐射条件,可以通过吉尔吉斯将兵团的技术、产品、产业扩散到中亚、俄白哈关税同盟和更远地区。而且,由于兵团的先行一步,可以进一步把“兵团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和“示范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科技部在新疆设立的中亚科技中心的现代农业分中心。

篇5

我们赴江苏省宿迁市挂职学习小组,在市委组织部统一领导和宿迁市委组织部、沭阳县委、县政府及有关乡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地挂职、主动参与、调查了解、展开座谈、走访部门等多种形式,对沭阳县近年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行了考察学习,并对了解的情况有了初浅认识和体会。

一、基本情况

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南北55公里,东西60公里,地形西高东低,平均海拔5米左右(全县最高峰海拔70米)。全县国土面积22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4万亩,水面45.28万亩,荒滩 13.5万亩,为江苏省陆域面积第一大县。该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6小时。沭阳县交通便利,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205国道、324、326、245省道穿境而过,全县乡乡通柏油路,总里程约450公里。

沭阳县现辖37个乡镇、1个农场,总人口174万人,非农人口46.98人,为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城镇化率27%。该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县,是有名的“杨树产业之乡”,先后三次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2000年被评为全国绿化百佳县。这里是闻名全国的“花木之乡”,拥有花卉品种3000余种,颜集镇2001年被中国花木协会评为“中国花卉之乡”,新河镇2000年被省花木协会评为“花木之乡”。

到2002年底,沭阳县国内生产总值77.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8.14亿元,第二产业26.53亿元,第三产业22.35亿元。工业总产值27.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06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4元。该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三分之一。204万亩耕地面积,复种指数为2。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229.1万亩,总产量84.7万吨;棉花面积9.46万亩,总产0.76万吨;油料总产量5.97万吨;蔬菜、瓜果面积59.9万亩,花卉面积22.5万亩,食用菌面积0.5亿平方尺。生猪饲养量156万头,家禽1513.7万只,水产养殖面积15万亩,特种养殖6万亩,水产品产量2.9万吨,实现渔业产值2.15亿元。以木材、蔬菜、禽肉类等为主的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近20个,各类专业批发市场26个,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80多个,农民经济人达到了3万余人;全县共有市、县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个。全县成活林面积累计59万亩,农田林网达200万亩,四旁植树3000余万株;活立木总蓄积量380万立方米,木材林覆盖率达27.9% ;绿化苗木面积近16万亩,年产值近6亿元,销售收入5亿多元。全县木材加工企业和大户发展到2300余户。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沭阳县把农业结构调整放在了全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衡量一个乡镇农业结构调整是否调出成效,就看这个乡镇在结构调整中是否形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为此,全县上下对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乡镇,实行做大规模,扩大影响,促大效益的办法;对尚无优势项目或优势不明显的乡镇,一方面在本地寻找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增收亮点,加以放大。另一方面尽快组织乡村干部和种养大户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乡镇和外地经验,筛选项目,把规模抓上去,把主导产业抓出来,真正地使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明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他们的主要经验与作法是:

1、坚持科学规划,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沭阳县的许多乡镇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特别注重区域种植和规模养殖,从计划到落实,再到督促检查验收,每个环节都少不了对照规划抓落实。在这个县的许多乡镇,单从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意见就可以看到, 种植什么,养殖什么,都做了具体规定。对未按规划实施的包村干部、村支书、村主任要追究责任,以约束干部的从政行为。花木产业是该县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种植花木的效益与种植粮食等作物相比,一般在10:1左右甚至更高,扩大花木种植面积,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为此,他们采取的办法首先是大力巩固老区,花木生产老区新河、颜集两镇,按照“走花路、念花经、发花财、奔小康”的指导思想,不断扩大种植规模,面积达到8万多亩,占全县花木总面积的35.6%,形成了盆景制作、常青类苗木、草坪、月季、花果立体种植等五大生产基地。其次是积极拓展新区。按照“统一规划、形成规模、发展精品、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在四个乡镇扩大花卉苗木面积近4万亩,新建苗木生产基地10多家。第三是建立花木生产带。按照“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展示花木大县形象”的发展思路,在205国道、京沪高速公路建立花木生产基地9个,使交通要道成为展示沭阳花木形象的“窗口”。

2、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他们把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作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的关键措施来抓,用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到目前,全县已形成了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一是花卉产业。全县花卉苗木总面积达到22.5万亩,品种3000余种,盆景80余万盆,花卉专业市场10余个,花木协会8家,花木企业20余家,花木经济人1万余人,年销售花木收入10亿元。年内花木将实现25万亩,明年30万亩的目标。花卉产业基地重点分布在颜集、新河、扎下、庙头和潼阳五个镇。二是蔬菜产业。全县瓜菜面积近60多万亩,其中反季节蔬菜25万亩,西甜瓜10万亩,总产值达6亿元。到2004年,瓜菜复种面积发展到80万亩,其中设施栽培达到30万亩,产业基地重点分布在潼阳、茆圩、庙头、华冲、吴集、万匹等乡镇。三是林木产业。全县成片林面积达到59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8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企业2000余家,从业人员5.4万人,总产值33多亿元。林木产业覆盖了全县37个乡镇、1个农场,林木覆盖率达到27.9%。四是食用菌产业。该产业由2001年的不足300万平方尺,发展到今年的1亿平方尺,耿圩、北丁集、陇集、悦来、七雄、沂涛等乡镇的面积都突破了700万平方尺。主要品种为蘑菇、平菇、草菇,同时又积极发展了具有出口创汇潜力的香菇、茶树菇、竹荪、猴头菇等。

3、活化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了,伴随着农副产品数量和质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只有通过产业化经营才能参与大市场竞争,着重在壮大龙头企业、搞活市场流通上下功夫。在壮大龙头企业上,重点扶持了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规模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如先后成立了苏北花木盆景公司、花卉林果总公司、绿化花木集团公司等集园艺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花木实业公司,这些公司年产值均在千万元以上,其中二级资质企业3家。为了提高沭阳花木、西瓜等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农产品销售,他们实施了“品牌战略”。全县共有九大类农产品申报了44个品牌,品牌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达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申报注册的“虞姬”牌花木、“蜜蜜”牌西瓜、“高墟”牌大米等闻名遐尔。在投资100万元资金改扩建的新河镇周圈花卉盆景长廊和大营中心花园,带动花木生产的农户达2800余户,户均收入4万元,拉动了全镇4万亩花木业的发展,使新河镇成为沭阳首家无粮镇,被誉为“花卉第一乡”。在搞活市场流通上,由过去单一抓生产为既抓生产又抓流通。为了加快信息传播渠道,市、县两级分别在《宿迁日报》、《沭阳资讯》、《沭阳通讯》等报纸刊物上刊登农产品有关信息,帮助农民通过了解掌握农产品价格行情指导生产经营。不断加快专业特色市场建设,注重培育和发展与花卉、木材、蔬菜、食用菌主导产业相接的农村市场。全县37个乡镇、1个农场,乡乡都有2——3个专业特色市场。如潼阳镇有花生专卖市场、粮油营销市场,十字镇有水产品专卖市场,贤官镇有木材市场和大葱蔬菜批发市场等。

4、实施科教兴农,增强发展后劲。一是信息服务。各乡镇各相关单位建立农业信息服务机构,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建立相应的网站网面,定期、交流有关生产、技术、销售信息。收集国内国际全局性的中长期市场信息,进行整理,准确预测、预报,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二是技术服务。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技服务水平。大力推广诸如耕地净化技术、投入品无害化技术、轻型栽培技术、秸杆返田技术、精准施肥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高效养殖技术等一批适用新技术。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加大新技术的普及力度,通过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专业技术讲座,全面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素质。 三是流通服务。进一步深化粮食、供销、外贸等涉农流通部门的改革,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营观念、经营模式、经营手段,为农产品物畅其流创造条件。新建改建一批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的专业市场,开拓大中城市的外埠市场。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其他农业经营服务组织,培育和壮大农村经济人队伍,使之成为现阶段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生力军、 主力军。四是政策服务。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养大户手中集中,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在税收、资金、土地、供电等方面制定并采取优惠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宽松环境。通过加大对调整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加信贷额度,同时增加项目投资,缓解农业结构调整资金不足的矛盾。

三、几点体会

赴沭阳挂职学习,时间虽短,但体会较多,感触颇深:

体会之一,坚持科学规划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规划是有序做好多项工作的前提。只有科学的规划,才能使工作有循可遵、有的放矢。而科学的规划、认真的落实,必然会带来良好的效应。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实事求是地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发展模式,并要进一步强化落实,将有关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和田间地块。对于农业内部的各业也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切忌“一刀切”,但总的都应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并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和区位优势,发展适合本地生产,又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品种和产业。

体会之二,强化技术服务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哪里的科学技术运用的好、运用的多,哪里的生产力就发展迅速。不断强化农业技术服务是有效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最直接的方式,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农民进行栽培技术、养殖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要采取请专家学者举办培训班、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巡回讲解、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组织村干部、种养殖大户现场观摩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为农民传授技术,解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体会之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卖出去”战略的根本。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农户),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通过“公司加农户”、“市场带农户”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户按照市场经济准则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合同化销售,最终实现农产品递次增值。要制定、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要积极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其在生产和流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使之成为开拓市场、搞活流通的主力军。要培育品牌、创新品牌,通过全面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提高和完善现有各类批发交易市场建设,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并新建一批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的专业市场,重点在完善市场软环境建设、健全市场体系上下功夫。

篇6

1.基本情况

通过对云南、四川两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学习考察,我们开阔了眼界,振奋了精神,理清了思路。不仅目睹了青稞翠竹映衬下秀美怡人的田园风光、风格各异的别致农宅和鸟语花香、小路通幽的农村新景象,而且深深感受到了南方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深厚氛围。实践证明,云南和四川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改变了农村面貌,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解决了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现在两省休闲旅游农业已成为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载体。已成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已成为实现县域突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新举措。他们发展的主要经验归纳为:因地制宜,准确定位,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政府引导,措施到位。

1.1因地制宜,科学定位 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四川省成都市在广泛调研的情况下,创新思路,充分利用城市郊区花卉种植传统优势和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围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思路,以提升农业产业和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出发点,合力推介体验式、休闲式等方式发展休闲农业,创造性地打造了以农居、菜地、荷花、、梅花为特征的“花乡农居”、“江家菜地”、“荷塘月色”、“东蓠菊园”、“幸福梅林” ——“五朵金花”。通过“花乡农居”体现乡村四季百花争艳、鸟语花香,俨然一处花枝招展的世外桃源。“花乡农居”已经成为西南地区著名的花卉生产集散地,同时还是成都近郊最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之一;通过“江家菜地”设立水果、蔬菜等种植区,吸引市民既可以自主选择地块进行认种,体验农耕乐趣,享受收获喜悦,还可以在清静闲适的乡村酒店小住,感受农家淳朴生活,领略乡土民情,放松身心,倾听心灵同大自然和谐共鸣的声音;通过“荷塘月色”引进知名画家、艺术家,将湿地生态、荷花文化与艺术形式和谐统一在一起,打造景色独特优美、艺术气息浓郁的一个观光休闲、体验艺术魅力的理想场所;通过“东篱菊园”,体现四季风光迤逦,景色迷人的一处拥有绚丽丰富文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人们体现田园生活、回归大自然界的绝佳去处;通过“幸福梅林”,利用幸福村的传统梅花种植优势,将梅花种植与“梅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了以“梅文化”为主题定位的“幸福梅林”,成为人们观赏梅花胜景、陶冶品格情操的乡村休闲场所。

1.2景观化打造,城市化建设 四川省成都市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适度进行景观打造,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一是农房改造景观化。按照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改造农房,对城市郊区农房以就地改造为主,采取“农户出地出资、政府补贴引导”的方式进行,一幢幢赏心悦目的老成都民居和仿欧式建筑群成了一道道风景线。二是基础设施城市化。按照整体规划,以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天然气等生活设施标准,完善乡村基础建设,让农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三是配套设施现代化。农民户户通光纤,家家通有线电视,在全市农村建立了村卫生服务中心。四是景观打造生态化。打造湿地,新建绿地,保护原生态植被,建成微水治旱工程、农业文明记忆馆,举办梅花节、节、荷花节等。五是开发土地集约化。对土地硬化严格监管,整合农宅,拆除违建,减少农房占用耕地,盘活土地资源。几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通过项目整合农宅,整理出20000多亩耕地,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梅花种植面积30000亩,种植面积40000亩,荷花种植面积20000亩,菜地70000亩。

1.3文化润色,产业支撑 云南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依托自然环境优势,在开发名山、名水、名城等自然景观旅游的同时,充分发挥云南的少数民族资源,利用各民族衣、食、住、行以及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性,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发展了诸多少数民族体验园、风情园、游乐园、表演场等,以此带动和开展乡村旅游业。四川省成都市随着城市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为避免同类化、低水平重复建设,把文化因子和产业因素注入“五朵金花”,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以品质打造品牌。他们以申报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和承办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为契机,采取政府补贴,引导景区统一改造,使其与景区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相协调,集中力量打造和树立了“五朵金花”的旅游品牌形象。二是以文化提升产业。从景区的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入手,加大对“五朵金花”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力度,通过打造荷塘月色画意村,引进“许燎原设计艺术博物馆”等手段,吸引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家扎根乡村,带动农民融入文化产业链。三是以产业化和节庆活动带动乡村旅游。他们鼓励农民实行前店后厂的花卉产业模式,创建种植基地、研发基地、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农村花卉经纪人,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产业发展平台。近几年,举办了中国(郫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中国郫县乡村风情游暨郫县豆瓣文化节、川味农家风情节、国庆乡村民俗风情游等大型旅游文化活动,不仅提高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也丰富了当地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篇7

(5月)

4月21日至25日,区政协组织考察团赴四川省双流县考察了观光农业开况。考察团先后考察了双流县三星镇的草莓种植观光示范园、杨梅种植基地、枇杷种植农家乐园三个观光农业点。现将有关考察情况和我城区发展观光农业的一些设想汇报如下:

一、双流县发展现代都市观光农业的现状

双流县按照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实施都市农业的发展战略,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都市观光农业,构筑具有大都市近郊特色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一)支柱产业越来越明显。该县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着手,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他们坚持“宏观上引导,政策上扶持,工作上服务”的原则,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质量,突出发展该县具有竞争优势的枇杷、草莓、梨子、牧山麻羊等名牌产品,重点培育出了几个能在全国叫得响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产业化经营越来越突出。一是品牌特色明显。该县依托草莓、枇杷、麻羊、小家禽等特色农产品,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工程,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经营规模壮大。为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该县大力引进、扶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三)新农村建设进程越来越快。充分发挥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发展产业、农民建设家园的“三个主体”作用,依托土坯房改造、沼气工程、农用地整理和拆院并院,全面启动了80个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批新农村亮点。目前已有近100户农户利用改造后的农庄发展农村休闲旅游,有近20家五星级乡村酒店,提升了农村休闲旅游的档次。

(四)重点镇建设的势头越来越猛。

该县以大林“梨乡春雪”、黄龙溪古镇国家4a级景区为重点,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古镇休闲为特色的旅游业。,该县以黄龙古镇和436家“农家乐”为重点,吸引游客880余万人(次),带动就业5000余人,实现旅游总收入7.5亿元。

二、发展现代都市观光农业的主要做法

(一)以构建“三个体系”为基础,强化现代农业发展保障

双流县以农业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民培训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为现代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县级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建设19个农业综合服务站和33个动物卫生执法网点,253个村(社区)动物防疫服务实现全覆盖。二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成立了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担保公司,综合运用风险投资、贷款贴息、担保贷款等方式为各类农村市场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三是健全农民培训服务体系。

(二)以培育“三大主体”为重点,增强都市农业发展活力

双流县以培育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三大市场经营主体”为重点,增强现代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活力。一是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引导群众通过集体资产股份量化、与社会资金合作成立股份公司等方式,组建各种类型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以精品种植和一三互动为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效益高、示范性强的家庭农场。三是加快培育现代农庄。结合产权制度改革,采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出租、转让、入股、抵押等方式,吸引现代工商资本在丘陵区域投资建设观光型、科技型、体验型、生态休闲型现代农庄。

(三)以推进“六化合一”为方向,提升都市农业发展水平

双流县坚持以产业规模化、化、投入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六化合一”为方向,着力提升现代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水平。一是着力推进产业规模化。二是着力推进化。创新组织形式,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进行合作,大力发展以产权为纽带、效益为核心的形式多样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推动规范发展,指导和帮助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采取“股份分红”、“二次返利”、“订单收购”等方式,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着力推进投入集约化。集成政策、项目和资金,连线成片组团式整体推进“一环一线”田园城市示范线、新农村综合体、示范镇建设。统筹调度,整合各级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资金,集约投向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土地综合整治、场镇改造、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等方面。四是着力推进生产标准化。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制定地方标准,鼓励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全程监管。五是着力推进服务社会化。健全公益体系。积极推进镇级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整合“农牧110”、科技专家大院等服务资源,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引导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围绕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组建植保类、农机类、生产类、营销类等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创新农业服务方式。在全县253个村 (社区)全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委托、招标等方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承担技术培训、疫病防控、投入品供应等服务项目。六是着力推进产品品牌化。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创建激励机制,鼓励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创建农产品品牌。

(四)政府主导,商家主体,农民积极参与,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步伐

一是坚持灵活土地政策。双流县农业开发用地以租用为主。,县委、县政府时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规定凡到双流县租用土地用于都市观光农业开发的,可安排其中土地的10%用于建筑性建设,即每100亩租用地可安排10亩用于建设用地,这些土地主要用农庄内的酒店、客户、管理办公场所等建设。土地承包费一般以每年的9月当地粮食价格为基本标准,以发放粮食代替租金,属田地的,每亩可得300千克粮食(玉米);属山地的,每亩可得200千克粮食(玉米)。土地承包费亦可采用收取资金形式,一般每亩800元至1000元。

二是实行政府资金补贴。为了加快开发建设,县委、县政府专门设立用于农业开发基础性设施建设的补贴经费。该县财政每年200万元百姓创家业专项资金,扶持和鼓励百姓创家业的成绩突出者。补助资金由县农村发展局负责审核和发放。同时,各镇(街道办)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为百姓创家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三是成立专门管理机构。为加强对农业开发各项工作的管理,双流县专门成立了农业开发管理委员会,人员从各单位抽调组成。管委会负责全县农业开发各项工作的总体调控,如制定全县农业开发总体规划,各乡镇再根据县总体规划制定本乡镇的规划方案,要求各乡镇在建设特色农业园时各具特色、各不相同,从而避免了乡镇农业园区建设特色方面的冲突和雷同。

其申报运行方式基本是:各镇对用地单位和个人进行农庄、休闲农庄和休闲庄的开发认可后,要报县农业主管部门(农耕地)或林业主管部门(林业用地)审批,并在县委农工办备案。未经批准而占用、租用的土地,统征时一律不予地面附属物赔偿。村民委员会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为土地优化流转提供信息,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四是加大宣传打造品牌。双流县各乡镇每年要举办一个农业博览节,通过举办节日,一方面吸引来自成都等城市游客,另一方面也提高当地的农业园区的知名度,形成农业品牌。各乡镇错开时间举办节日,形成双流县每月都有节庆活动,每月都有农业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三、区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议

(一)城区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区是新设立的城区,观光农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严格来说,观光农业仍是一张白纸。近年来,城区党委政府在发展城区观光农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委托有关部门编制了《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顶蛳山文化博览园规划》,对五圣宫、那莲古戏台、北帝庙、新江镇徐汉林烈士陵园进行维修,建好烈士纪念馆,修建那楼镇雷婆岭摩崖石刻道路,建镇联团村红龙果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等等,但从发展观光农业层面来说,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城区未形成观光农业旅游景区(点),联团村红龙果休闲观光园设施只有旅游休息室、观光台等,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仍在设想之中。

(二)制约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

区观光农业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辖区内观光农业点总量小,亮点少,品牌形象还没有树立,更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制约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1.缺乏科学规划,观光农业发展方向思路不够清晰。区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对这些资源的市场价值缺乏深刻认识,对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以及如何确定观光农业发展重点项目等,至今尚未有清晰的思路。我城区是典型的农村型城区,要发展区观光农业,需要加大城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打响自己的品牌;从区实际出发,科学规划观光农业点,摒弃各自为战,零星摆布的做法。

2.观光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观光农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投入单一,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资金不足,制约了观光农业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投入主要靠公共财政的投入;当前我城区建设的几个农业园区,均以扶贫开发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城区观光农业的发展步伐。目前,成功引进个体老板发展观光农业的典型不多,只有市振企农业科技公司开发的红龙果生产基地和那路开田高效农业观光生态园等,其它各种植基地产品单一,特色不强,规模不大,难以吸引游客。

3.配套实施跟不上,离观光农业发展标准差距较大。从当前观光农业市场需求来看,游客喜欢有观光农业园区应具体几个基本条件,即(路)好走、好看、好吃、好玩、好住。而我城区还没建成具有以上几个条件的农业园区。如镇联团村的红龙果基地,交通不方便;“好吃”仅仅为吃红龙果,周边无一间农家乐之类的饭店;“好看”方面除一片片红龙果树木之外,其它景色全无,确实有待加强;除可摘红龙果,再无可用于休息的宾馆及垂钓之类趣事。开田农业可参观现代农业,但是交通也不方便,各类生活设施有待建设,吸引游客的兴趣点还需进一步建设。

4.特色农业宣传载体不多,农业牌子不够响。四川省双流县,每到一处均有欢迎进入某某园区字样的大牌子;各乡镇每月均有相关节庆活动,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吸引成都市内外游客均蜂拥而至,提高了各个园区的知名度。我城区有那楼淮山、良勇野猪、孟莲香葱、新江酸笋、百济芝麻鸭等特色农业,但缺乏大宣传的载体,在市、广西级的知名度还不够高。

5.土地流转难度大,在开发观光农业容易出现各类纠纷。自从分田到户后,农民思想趋向多元化,种植作物难以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随着城镇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流转工作难度较大。在公司租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纠纷。

6.一产和三产没有形成互动,传统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低。我城区种植甘蔗、荔枝、龙眼,养殖鸡、鸭、猪等传统产业比较明显,单靠出售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由于技术跟不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应对市场办法少等原因,农民增收难以得到保障,往往 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遇到灾害血本无归等严重后果。

(三)发展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

对比四川省双流县,我城区基本情况与双流县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城区在发展近郊农业、都市型型观光农业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旅游资源丰富,发展观光农业基础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城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顶蛳山贝丘遗址和五圣宫、雷婆岭摩崖石刻、徐汉林烈士陵园、那莲古戏台、北帝庙、北觥清代古民居等人文景观;有清水泉、龟山、英雄水库、五圣山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有淳朴的风土人情,壮族八音、抢花炮、嘹啰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闻名遐迩,享誉中外,为发展城区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地域优势明显,省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强。双流县是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管辖的一个农业大县,距成都市仅40余公里,地域靠近省会城市,交通十分便利,这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条件。我城区位处广西首府市城区范围内,是市重要的组成部分,距市中心仅10余公里,随着五象新区建设步伐的逐渐推进,城区人居、交通、商贸等不断得到发展,观光农业发展前景诱人。

3.群众积极性高,观光农业发展条件成熟。区成立以来,在城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一港两江三区三带”发展战略,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群众积极融入大的发展格局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为农村土地流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统筹城乡工作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生活理念、现代化的生活需求正在改变城乡群众的思想意识,盼望富裕、盼望健康、盼望休闲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农村群众都有改变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如那楼镇某村坡几百户人家,愿意按照观光农业发展要求,规划拆旧房建新村,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关于区观光农业的几点建议

1.尽快出台或者完善农业开发扶持激励政策。要发展现代观光农业,从基础设施建设做起,从技术援助到销售服务,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从目前情况分析,仅依靠城区政府力量是有限的,也是极不现实的。首先,政府财政有限,投入远远不够;其次,要开发观光农业,必须调动社会广泛力量参与,从资金到人才资源,提供全方面服务。政府必须尽快出台或者完善已有的相关政策,吸引广西区内外社会资金投入,以及优秀管理人才的进入,从而为加快农业园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加快开发建设,建议城区专门设立用于农业开发基础性设施建设的补贴经费,扶持和鼓励百姓创家业的成绩突出者。由财政、农业部门协同制定扶持奖励措施。如对建设规模在2亩以上,投入资金达3万元、5万元、10万元以上的农家乐,分别给予1万元、1.5万元、2万元补助。对建设规模在5亩以上的农产品精品园按每亩100元给予补助。对生猪养殖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年出栏20头以上、小家禽养殖户年出栏1万只以上、兔养殖户年出栏100只以上分别给予每户500—5000元补助。对年销售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包装营销户按每户5000元给予补助。对年销售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小食品加工作坊按每户5000元给予补助。对年销售收入或产值达到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精加工企业,分别给予1万元、1.5万元、2万元补助。另外,属于农业园区排水沟、农家乐大棚建设的,每亩还可补贴0.8万元至1.5万元;如承包山地需要修建道路的,政府财政可按主体工程建设成本25%给予补贴。补助资金由城区财政局负责审核和发放。

2.尽快完成全城区性都市型观光农业发展的总规划和细规划。要做好现代农业发展,我城区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各乡镇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细化建设,形成自己的特色园区;必须避免各乡镇之间的规划冲突,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我们可以根据目前各地实际情况,按照“一乡镇一园区一品牌”或“一线多品”的建设模式,推进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建设。

(1)以镇那路村为中心,依托联团村红龙果基地、那路开田高效农业观光生态园、华康百香果基地,打造那路瓜果园区。

镇那路村那路街历史悠久,有出名的那路八音、啰歌、有热闹的冬至节日、由传统的狗肉美食和百吃不厌的特色鱼扣,建设一些上档次的旅馆、饭店,增设本地文化表演场所,向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文化等服务,带动当地消费。充分利用那路壮族八音、新江嘹罗山歌、古民居、民俗艺术等文化旅游资源,立足本地,大做“壮族风情”文章。在农业生态园内各景点向游人展示壮族八音、嘹罗山歌、舞春牛等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领略田园风光的同时,体验到壮家做客的民族风情。在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带动农户建设以农家乐、乡村酒店、休闲旅游别墅等为主体的综合服务设施,通过销售土特农产品,提供餐饮、茶社、娱乐、农产品种植和采摘等经营活动,建成大型农业观光休闲、商贸旅游基地,打造万亩花山果海的农业旅游休闲新名片。

联团村位于镇东面,距城区政府15公里,市农业龙头企业—市振企农业科技公司开发的红龙果生产基地落户联团村。该基地计划开发连片面积为1万多亩,地域横跨镇联团村、那楼镇那琅村和新江镇力勒村上百座荒山,1-2年内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在基地内创造和提供乡村空间,给人以生态旅游的田园风光、乡村休闲度假、农业公园等清新场所。建设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观赏于一体,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的红龙果种植、商品花卉种植、农产品品牌。利用开放成熟期的果园、花园、瓜园等供游客入园观景、赏花、摘果,从中体验自摘、自食、自取的果农生活和田园风光。

镇那路开田高效农业观光生态园,该园于起建,总建设规模1000亩,划分为高效农业生产园区,基地农田灌溉和生态养鱼环坡蓄水区、观光休闲农业别墅区、办公区和新农村建设区;截至3月,已完成园区总体规划设计,道路建设已推成路基;农业生产大棚已建成130个,现种植有礼品小西瓜、哈密瓜、豆角共123个大棚。在园区内建设供游客观赏体验的现代科技农业园、无公害瓜果园、垂钓湖以及住宿的小别墅。

在华康村百香果基地建设农业生态园环境优美、园景宜人的景区、景点、园内小道等,既保持农村环境又可使游客摆脱城市喧嚣,散步田野,悠然自得,融入自然;充分利用园内的山塘水库,设置景区配套设施供游客垂钓、休闲观景。

(2)依托清水泉、顶蛳山、五圣宫、北觥古民居、那莲古圩等景观,利用孟莲村香葱种植基地、孟莲村民俗旅游开发形成一条观光农业加民俗旅游带。

(3)依托至灵山二级公路,打造良勇村野猪养殖基地观光旅游点、中和花卉观光带以及那例观光点。野猪养殖基地靠近城区政府所在地,交通方便,可以结合“迷你署”种植和野猪养殖发展农家乐或红薯博览园,建立相对高档的餐饮和酒店,供市周边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以及高收入人群到此开展培训、度假等。中和乡平天、新安二级公路两旁花卉种植、欣赏休闲观光带;可以在中和乡那例旦一瀑布打造融农业观光、体验抢花炮民俗、欣赏古桥飞瀑为一体的景点,给游人体验远离都市喧嚣泛舟飞洒(水库)、垂钓、撒网捕鱼的乐趣,品尝农村本土酒菜的风味。

(4)依托十里养殖长廊,打造新江镇那云村至汉林村公路两旁建设西瓜村、七彩山鸡、红龙果种植基地等观光旅游带。一是充分利用到新江公路两旁结合州同村(轻轨到附近新生村、靠近外环高速出入口)种植西瓜传统、新江镇十里养殖长廊优势,逐步建设至 新江三产经济带,让来往的游客品尝西瓜、欣赏七彩山鸡,提供优质的餐饮娱乐等服务,在达到一、三产互动的同时,把和新江路边三产连成一片,增加农民收入。

(5)整合在新江至百济公路沿线(附近)的英雄水库、徐汉林烈士陵园、那寨水库和百济社区仁里坡等资源,打造新江百济公路沿线观光农业旅游线路。利用英雄水库旖旎的风光,在附近打红龙果基地园区,让游客游山玩水、吃果垂钓,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那寨水库有果有水有住宿的房子,发展农家乐项目的基础较好。百济社区仁里坡文化底蕴深厚,有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古宅院和“三凝保障”等旧匾牌,有百济芝麻鸭基地,游客可以在此游览古宅、浑水摸鱼、稻田抓鸭、品尝鸭肉等等。

(6)依托那楼镇淮山产业基地,引进商家、企业,制作干淮山、淮山酒以及相关食品,拉长淮山产业链,增加淮山的附加值。可以让爱心人士认养淮山,组织策划一年一度的淮山节,提高淮山基地的知名度,同时带动当地农家乐的发展。

(7)依托扶贫攻坚工程,在那楼镇屯良村至镇龙社区的道路两旁五百米内种植四季长青的景观树、种植各类果树,形成连绵数公里的生态景观带。根据当地发展农家乐、观光农业积极性较高的特点,引导农民拆旧房建新村发展农家乐,让游客吃好、玩好,流量忘返。

(8)依托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古民居群、民族村及摩崖石刻景点打造满足下里巴人的休闲场所。附近灵山县太平镇农民多种梨树,应该发动那蒙坡群众广泛种植梨果,春天一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必将引来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前来,背包客将会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敏感将此地美景快速宣传;夏日端午,雷婆岭摩崖石刻上山抢花炮庆祝端午节的习俗必将带旺人气;待到秋天,市民可以前往品尝酸梨果,喝本地出名的蜂糖酒;即使冬天,游客到此可以感受该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采茶戏,感受那蒙古民居、老匾牌、老故事的无穷魅力。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离城区政府所在地、镇政府所在地较远,农民自建的农家乐即可满足游客。

3.成立专门机构,加强观光农业开发的统筹。目前,我城区尚未建立负责统筹指导观光农业开发建设的机构,仍然存在部分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的现象。单兵作战固然能够发挥个体的积极能动作用,但是有时候也会互相冲突,难成气候,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成立区观光农业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城区观光农业开发建设进行统一指导,组成人员可从农业、林业、土地、文化等部门抽调组成,全面统筹,确保观光农业开发建设稳步快速发展。

4.发展公交,构建四通八达安全交通网络。为了更好地吸引市中心游客到我城区休闲娱乐,要大力发展廉价便捷的交通网络。首先,想方设法让每个游客从市中心到城区所在地公交车费1元;城区所在地到各景点要有面包车等方便的交通工具。其次,从城区到景点,从大路到景点,目前还是新农村建设是铺设的村道、坡道,根本不能满足出行需求,要拓宽、拉直现有的农村道路,为游客提供方便、安全的交通环境。

5.示范带动,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按照“宏观上引导,政策上扶持,工作上服务”的原则,城区集中打造几个观光农业示范点,让城区广大农民感受土地流转带来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互动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影响农民转变观念,让农民成为主动推进土地流转的主体。参照双流县“随行就市,实物兑换或现金支付”租地方式,免去群众出租土地的后顾之忧,减少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加强农村思想教育工作,引导部分存在仇富思想的农民改变观念,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正确理念,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6.建立农产品监测系统,确保游客吃得好、买得放心。建立健全城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志制度,加强生产档案管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认真落实疫病防控、农贸市场监管等具体措施,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全程监管,让游客吃得放心,买得安心。

篇8

英文名称: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农业部

主办单位:吉林省农科院;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8611

国内刊号:22-1143/S

邮发代号:12-6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9

2011-10-31,下午应**区农业局领导的指引下,前往大兆考察已投产运营的育苗中心。通过与种植科田科长联系后在该科分管果树的朱大姐的带领下前往考察现场。

该地区现为育苗中心,辖区是大兆百**亩设施农业基地,由个人经营者投资300**元,政府扶持资金500**元于今年春季建成。但因后期资金不足,无法运作而导致经营困难,现政府有意收回,希望我集团对该地块考察后收购。

情况基本如下:育苗中心场主姓黄,联系方式13991348888,占地约两百亩,租金一年10**多元,签订合同三年,租金每亩1000元,周边地租已涨至2000元的高位,用工以女性劳动力为主,30-50元/人/天。地面范围以大棚占地后边缘为界。现主要种植有柿子、辣子、黄瓜等,现有多个智能温室每个占地3000平米,中棚16个,日光温室18个占地50多亩。场地管理混乱前期未做好规划。此地区开发政府对农户大棚均有补贴,针对企业可通过立项可获得政府补贴,例如:修路、打井(补贴1W元)、水电路配到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资金。

周边情况:周边邻近南横线和雁引路,出口大路为韦鸣路,驶入街道区域即可到**大道。邻近已有航空植物博物馆,已将周边土地并购,后期该地区地价将会有大幅提升。如考虑土地囤积投资方向可有一定高额回报。

通过这次对大兆的情况考察,并未达到我集团整合产业链的要求,对我集团无实际作用,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诸对此不做产业布局考虑。重点方向还是以子午大道和环山路交叉出东北角为最佳,继续跟进。

篇10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绿色产品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拒在发达国家之外 。

(2)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 小。其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工艺。

(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也称环境之友包装或生态包装。绿色包装一般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检疫措施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因此而提高。

3、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

(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

第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保护人类、动物的生命或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理由,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第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第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一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质量、规格、性能和安全等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和特殊的标准,检验手续繁琐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对付和适应。其目的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第四,制订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则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如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同时,各国还制订有本国关注的一些法规,如1989年美国实施的609条款。

第五,动态性。发达国家所制订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会随着其贸易伙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而调整,从而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近年来,日本对进口大米检验的量化指标已经从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2000年的104项。有些国家规定,当某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96时,该国对其环境标志的要求就会做出提高的调整。

(2)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①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高药残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2——0.3ug/kg,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本身也很难达到标准。

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