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2 11:5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瓷考察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正是在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个烧制历史长达千年的古代瓷窑——会理窑。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来自四川文物考古部门、大专院校的两代专家学者唐昌朴、魏达议、罗明遥、吴时敏、黄承宗五位先生,曾分别多次到今西昌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在西昌有唐宋陶瓷窑址遗存,会理有宋、元、明、清陶瓷窑址遗存,冕宁有元、明、清的陶瓷窑址遗存,在上述遗存地层中发现了数量比较多的“土青花“瓷碗。近年来攀枝花大学讲师何霞女士亦多次去会理调查或考察,并在古窑址试掘。
上述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事后都分别在文博书刊上发表了论文。笔者研读了他们的论文,发现其有三个共同的观点:
1.会理古窑址始烧于宋代,最迟在元代就开始烧制青花瓷器。
2.会理元明青花瓷器无论是原材料的采用、工艺技术特点,还是产品最终的形态,都与云南体系(玉溪窑、建水窑等)的元明青花瓷器具有突出的共性,可视为一个窑系。
3.会理青花瓷器的工艺技术来源于邛窑的釉下彩,是邛窑工匠被掳南迁的直接结果。
例如:
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唐昌朴先生在1982年6月对会理瓷窑(鹿厂窑)遗址进行考察后认为:“……其窑的建造时代是在宋末元初。”
四川文博考古界老专家魏达议、罗明遥、吴时敏在考察后撰写的《论会理元代青花瓷窑》一文中论述道:
“我国陶瓷发展史釉下三彩的运用,1983年在四川成都青羊宫隋、唐窑址内已有发现,唐代长沙窑和四川邛崃县的十方堂窑以及其他邛窑系都已广泛运用,这种釉下三彩的技术已为大家所公认是青花釉下彩瓷的技术基础。宋代尤其是南宋,成都琉璃厂窑就发展为划花填彩和绘三彩的所谓‘宋三彩’的釉上彩技术。因而釉下彩技术,可能由成都地区南传到会理为鹿厂窑所继承发展为釉下青花。如若此推论可靠,则鹿厂窑宋、元青花就是运用当地原料并继承发展成都青羊宫窑隋、唐釉下三彩技术而创烧出来的新产品。”
“湖田窑不是青花瓷的创烧者,而玉溪窑又晚于(会理)鹿厂窑,故鹿厂窑在青花瓷的创烧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位先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其考察报告中指出:“1973年云南禄丰元代晚期火葬墓出土的一件青釉青花玉壶春瓶,是玉溪窑的产品,其所绘鱼藻纹图案的绘法粗放自由,与鹿厂窑元代灰白釉下青花的绘法完全相同,因此他们之间可能有继承关系。”
无独有偶,最近笔者在收集、整理有关四川古代陶瓷研究论文的过程中,有幸读到攀枝花大学讲师何霞女士的论文《四川会理古陶瓷窑口归属的分析》一文,何女士曾多次去会理地区实地考察,她认为会理铁厂的抱母鸡坡古瓷窑的年代应比鹿厂古瓷窑更早。在那里,她发现了“原始青花的陶瓷残片”……其色泽与玉溪窑青花中使用“珠明料”的瓷器相似。
何女士在论文中引用了故宫博物院资深研究员、著名陶瓷老专家耿宝昌先生的话:“云南的青花瓷在着色上色彩比较暗,灰,釉色泛黄,花纹多呈现青黑色。”她认为:“会理原始青花就具以上特点且颜色更深,应早于玉溪窑青花。”
她解释道:会理窑青花碗内底的支钉痕迹,是运用耐火材料做成的蚕豆大小的颗粒状支钉垫烧形成的,“与玉溪窑青花的烧制方法完全一样”。
她感慨地说:”通过对上述窑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人们直接感受到了邛窑工艺对上述地区的影响。”
会理元明青花瓷器的胎体呈浅灰色,胎质较细腻;釉面呈豆青色或灰白色或黄土色;普遍开“小块冰裂纹”,青花发色呈“灰蓝色”、“灰黑色”、“青蓝色”、“青黑色”等,深黑为早期产品,淡蓝者为晚期产品。绘画手法分涂划和雕皮印刷两种:涂划线条粗放随意潇洒,雕皮印刷则图案整齐划一。雕皮印刷为主要的装饰手法。图案多为树叶或朵花,或无花卉,只有青花的圈记。厚沿外卷,弧腹或折腹,厚底,无匣钵,只有少量垫饼,用于烧制大件器物,盘、钵、碟皆为涩圈叠烧。所用青花颜料则是当地土产青料。装烧方法多为涩圈重叠和支钉垫烧,故多数瓷碗内底有一圈无釉涩圈或五至六个支钉痕迹。
多年来,按照专家的指引,笔者出于学习、研究的需要,也陆续收藏了一些会理的青花瓷器,在此发图与方家交流、探讨。
朵花纹碗(图1-1),元代,支钉垫烧,土黄色釉,青花色深,发黑,简笔弯钩状花瓣。这只碗的花瓣画法与南海出水元代青花碗(图1-2,图1-3)雷同。
青花盖罐(图2-1),豆青釉,有细冰裂纹片,灰蓝色青花,彩绘“福”字、“春”字。这只青花盖罐带八思巴文草书“福”字的写法,与传统汉字草书“福”字的写法绝然不同;变形花草形的“春”字,与邛窑酒罐上的“春”(图2-2)字一脉相传。
青花团花纹罐(图3),灰白釉,有微细冰裂纹片,青花呈色灰蓝,雕皮印刷朵花。
篇2
【关键词】特色;装饰;设计;元素
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多彩,铜鼓、花山壁画、刘三姐的山歌闻名遐迩,还有与当地的生存环境相关的干栏式建筑。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没有重视民族特色与现代教学的应用与研究,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没能体现出来自己处在民族地域的特色。在这种形势下,教师面临着一个如何把广西特色装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问题,现代设计教育不断快步发展的今天,设计教育也应具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民族艺术素质的设计人才,适应当今的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的召开,对外交流的扩大,将广西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出来,对促进文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设计上强调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设计人员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特色为教学改革发展的出发点,保障建设特色鲜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教学理念,营造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育人环境。
1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装饰元素的内容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装饰元素能反映出不同地域文化的风格特色,将广西传统的文化元素比如图腾崇拜、织锦、崖画、铜鼓、绣球等借鉴引用到现代设计中,可以提供丰富的设计元素。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图形多为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鱼虫走兽,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自然的崇敬,许多装饰元素都寄托着寓意和象征,如壮族以“蚂拐”为图腾崇拜,视为“雷神”,将“蚂拐”图案装饰在祭祀的铜鼓上寄望风调雨顺及部族人丁兴旺,铜鼓上常见有太阳纹、云雷纹、蛙纹等几何纹样,织锦里的凤凰图案,象征吉祥如意。广西少数民族图形单纯、简练,多以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方式出现,用点、线、面的形态来进行装饰和突出整体形象。这些图案附着于各种载体,如岩壁、陶瓷制品、祭祀用品、纺织品、服饰等。广西少数民族图案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以及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积淀中形成的。其常见的题材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动物纹样
动物纹样体现了本色美,大多为鸟纹、蛙纹、鱼纹,以及龙、凤、蛇、蝴蝶、蝙蝠等,如广西少数民族有对蛙的崇拜,以青蛙为丰收的保护神供奉起来,织锦中有许多的龙纹、蟒蛇花、凤鸟纹,现代广西的大型室内外设计也常用龙凤等图案象征幸福美好愿望。
1.2植物纹样
植物纹样以太阳花、梅花、八角花及树纹、果纹等居多,深受人们喜爱。传说壮族信奉的女神米洛甲是从花朵中出生,所以在壮锦中常织有许多花纹图案,这些植物纹样以抽象为主,简洁大方,经过提炼的纹样装饰性极强。在现代设计中适合与瓷砖、玻璃、织物等载体上。
1.3人物纹样
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纹样通过添加、简化、夸张、分解等装饰手法来表现,在崖画和铜鼓中出现较多。代表是著名的宁明花山岩崖画,壮族先民用红色颜料绘制的人物纹样有概括的造型、夸张的动态,表现生动。
1.4几何纹样
广西少数民族图案中常见的几何纹样主要有雷纹、云纹、水波纹、回形纹、卍字纹、圆圈纹、羽状纹、锯齿纹等,这些纹样概括了通过点、线、面等基本要素表现了自然界的景象或天象,也有基于古文字的变形,大多采用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构图形式。几何图案容易加工,在现代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墙面、家具、灯具、地砖等也都可以采用,具有一种理性美。
2强调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
传统广西特色装饰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需要传统特色装饰元素为其提供教学内容的支持;另一方面,传统特色装饰元素也需要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来传承。通过教学环节,应该要学生理解本土元素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出广西历史文化之经典,包括骆越文化、历史典故、传说故事等,引导学生探索传统广西特色文化的精髓,有了文化元素为依托,今后学生才能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注重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广西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形式、特点并加以归纳与整合,通过赏析、写生、观察、讨论等多种设计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对基本理论进行讲授,向学生们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传统装饰元素的历史,演变、寓意表达,并分析优秀的民族传统装饰元素作品,使学生们广泛的接触广西装饰文化并汲取其中的精华,立体地、全方位地了解装饰元素的文化背景,将少数民族文化自然的融进课堂教学中,由浅入深的启发学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2.2调研考察
广西的自然风景、民族风情独具一格,一是可以利用《少数民族建筑实践教学》等课程,组织安排学生到广西地区传统民居历史遗迹的地域,进行有目的性的写生考察,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装饰艺术的魅力,真切而直接地接受少数民族传统装饰艺术的学习。对所在区域的地域性文化调研考察之后,结合考察内容分析研究和汇总,对特色装饰元素从历史、形式、色彩、寓意等各个方面进行整理、归纳和提炼,教师指导学生做出有价值的考察报告并绘制相应图案。二是学生通过网络与图书馆,搜集相关的资料,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更进一步的进行归纳整理,把收集到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经过简化、抽象加工整理后形成自己的符号语言,加强对传统元素本质的理解。在调研考察课程教学总结与展示交流环节中,每位学生都要用文本、图片、视频和作品实物来做课程的学习报告,指导教师除了对课程完成的情况、效果进行总结,对每个作品效果、优点、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应做出客观评价。
2.3临摹装饰元素作品
对于学生来说,临摹不仅能够帮助体会民族装饰元素表面背后历史发展根源和艺术特色,还能学习传统装饰元素的构成和形式,研究其地域性和文化性。临摹可以加强对广西特色装饰元素研究的力度和认识,帮助学生迅速学习特色元素创作上的优秀方法和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自己的设计创作中。教师要求学生全面观察并分析元素符号的特点,在临摹中学习、体会传统民族风格的精髓,而不只是流于表面,为今后创作做准备和积累,以便今后能够具体应用。
2.4传统装饰元素的提取和重构
提取传统装饰元素中的要素,在此基础上对装饰元素的形态进行简化、分解和重组,融入现代设计的创新思维,并与新的设计相融合,从而创造出具有民族寓意的新设计。设计以图形为基础,以寓意为生命把几个元素巧妙地组合起来,然后将其改造变形。广西少数民族装饰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韵味,对这些元素进行提取与重构是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艺术结合的创新方法,对现代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可以单独提取广西民族元素打散、错位、切割、变异后,运用点、线、面重新组合,形成在色彩、构图、造型上创新的图形。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学生对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生搬硬套,强调现代审美观,装饰元素要与设计的风格相统一。
3广西传统装饰元素应用训练
传统特色装饰元素通过整合、提取和艺术加工,具有精神层面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何把广西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既要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形似和神韵,又派生出新的文化元素,让学生们研究装饰元素并能够不拘泥于元素本身,将观察角度扩展、延伸,把历史文化的图形元素,然后再通过家居工艺品、装饰饰品、生活用品等为载体来展现出来。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可循序渐进:
3.1装饰元素的直接应用训练
广西特色装饰元素经过千年的历练演变,其中好的装饰形式和处理手法,可以直接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建议学生在这个阶段可把装饰元素直接截取,不作太大的变化,对图案和造型进行加工处理,重新设计组合以新的形式出现。如在一个室内设计当中可以将传统装饰元素以浮雕、室内陈设品、或是墙面装饰的形式出现,在室外环境设计中,则可以摆设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用具、家具、灯具等等。广西少数民族织锦图案中的许多造型及表现形式已经相当成熟,将图案中某个特征或审美表现形式直接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只要稍加整理就可为现代设计所用。图案的造型、构图、色彩、纹样等可直接运用在旅游产品、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通过这种方式来直接体现现代设计的民族性,符合现代社会对美的需求,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
3.2装饰元素的间接应用
将装饰元素进行变化并间接运用到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可引导学生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作品。将传统元素内容融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比如壮族的壮锦、侗族的鼓楼、苗族的刺绣、京族的独弦琴都是极富地方特色的,这些都是我们做本土风格环境艺术设计的丰富素材。少数民族族的装饰图案通过音乐舞蹈、雕刻、织锦等传承下来,尤其是服饰中的图案非常丰富,题材有传统的礼仪风俗和活动、民间传说,充分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各个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代表性图案,这些图案大多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有的象征吉祥如意,有的期盼多子多福,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设计师要对民族装饰元素中的双关、象征、借喻、比拟及谐音等文化理念进行联想、创造及借鉴。
3.3装饰色彩的借鉴应用
色彩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广西少数民族就有黑衣壮、红瑶、白裤瑶等。在现代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搭配,能呈现民族韵味的个性美。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多以黑、蓝等深颜色为底,上面饰艳丽的桃红、橙黄等色彩构成的图形,进行刺绣、挑花;各个少数民族色彩的喜好也不同,壮锦、瑶锦、侗锦等色彩对比强烈比较绚丽,苗锦相对素雅。将相间交错的织锦图案色彩经过块面对比和分割运用在环境艺术艺术设计中,可表现出强烈的民族风,同时也具有简洁明快的时代感。
3.4装饰材料的应用
装饰材料因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教师通过对本土材料进行深刻的研究来体现地域性特色。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强调表达文化内涵的同时要充分发掘当地工艺和材料,注重材料与具体环境的结合,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特色。在现代环艺设计中如灯罩、家具等室内陈设品的材料中可采用藤条、麻、草席、竹木等绿色环保材料。钦州坭兴陶、北海的贝雕、博白的藤编等都是广西民间工艺的代表,博白盛产藤条,在形式、设计和加工手法上注重创新,编织技术相当高。通过对每种材料的形态、纹理、色泽等进行研究,挖掘材料的特性,结合地方性工艺,以此创造出富有特色的设计。
3.5启发式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通过对作品进行分析点评并制作实物等手段,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践环节提供实验场地,与企业和公司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让学生进行市场化的训练与实践,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地研究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民族元素应用》课程中,教师让学生收集传统特色装饰元素,然后根据各个元素不同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设计相应的作品,学生把方案通过实物制作展现出来,比如T恤、灯具、手机套,学生学习兴致很高,实物制作出来以后除了自己使用还在淘宝网上销售以验证作品的市场性,该作业设计可以和陈设设计、灯具设计和家具设计等课程横向融会贯通。
4结语
欧美日等国家的作品能承袭自己文化及传统艺术风格特色,民族文化气息强烈。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是以包豪斯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过去多是引导学生学习西方的简约的设计风格,只学习西方设计的表面形式意味,而忽略了本土的优秀文化特色和民族艺术风格。结合实际,利用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弘扬本民族文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建构一个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和对市场具备应变能力的教学体系,研究和发展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设计教育,将广西特色装饰元素融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之中,必定会使设计更具文化性、社会性和民族性。
【参考文献】
[1]康捷.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J].中华民居,2012(3):2.
[2]舒永涛.谈当代中国室内设计中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0(10):184-185.
[3]崔笑梅.传统图案临摹与图案教学[J].装饰,2013(7):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