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纲要范文
时间:2023-04-09 12:4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考察报告纲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地理考察是地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考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景观,掌握各种地理技能,让学生亲近自然,树立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地理考察就是以地理环境为对象的调查和观测。地理考察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气象观测、天文观测、地震观测、地形地貌观察、游园、探险、露营、休闲游、登山观光、定向越野、垂钓、漂流、野炊等等;中小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地理考察,组织性、目的性都很强,是未成年人参与的团体活动,具有一定特殊性。
探索总结出地理考察活动的规律、原则,让地理教师掌握地理考察的基本方法,不仅对教师组织开展地理考察活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有助于增强地理教师组织开展地理考察活动的信心。
一、组织中小学生地理考察活动原则
第一,组织性原则。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关组织学生外出活动的相关规定,办理各种报批备案手续,争取相关部门如教育行政部门、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以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一般来说,规模较大(1个班以上)、外出时间较长(6小时以上)的应由学校牵头组织,规模较小(1个班以下)、外出时间较短(6个小时以内)的可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织。成立活动组织机构,机构一般由领队(校领导、班主任)、后勤保障人员、安全卫生人员(校警、校医)、考察管理指导教师等组成。为便于管理,将各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配备指导管理教师。明确细化每个成员的任务、职责;每个成员都要明白自己担负着确保学生安全的重任,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制定考察活动纪律要求,印发给师生,人手一份,并组织他们开展学习,逐条弄清要求。严格的组织纪律是地理考察活动的根本保证。
第二,安全性原则。组织者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考察活动安全的各种因素:(1)目的地应选择无地质灾害,无危险动植物,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2)选用证照齐全合法、状况良好的交通工具。(3)注意收集目的地天气的预报,避开台风、雷阵雨、大风雪、高温酷暑、低温冰冻等灾害性天气。(4)准备一些应急物品、用具,如干粮、饮用水,防暑、防冻、防虫药品,镰刀绳索等,条件许可的每人配备一个安全应急包。(5)制订应急预案,万一出现险情或事故时,师生能够得到及时、妥善、有效处置。严密细致的安全措施是地理考察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第三,循序渐进原则。(1)目标要求要与学生的心智相适应,学生只要作出努力便有所收获,让每个参与者都享受到活动成功的喜悦,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不宜对大多数学生要求进行深度的研究。(2)考察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先实践课本中的地理方法,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印证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再进一步过渡到掌握课外知识与能力的要求。(3)考察地点选取,由校内再到校外,由近到远。例如有关地形方面的考察活动,先要求学生收集本校地形地貌资料,观察、了解本校地形地貌,再到校外考察,了解本村镇或本市的地形地貌。
二、一般地理考察活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筹备阶段。(1)组织者制定《考察活动工作方案》和《考察活动应急预案》。《考察活动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及其组成人员的职责与分工,考察时间、地点、形式,考察目标、项目、内容,实施步骤,预期成果等。(2)规模较大的考察活动,开动员会,让学生及其家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3)搜集考察地点地图、自然人文地理数据资料,了解活动期间的天气预报和交通状况等。(4)组织者还应事先对考察点进行踏勘,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5)培训学生,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如摄影技术、标本制作技术、绘画素描基本功、地理观测方法与技巧等。(6)准备地理观测专用设备,生活用品,摄影设备、笔记本设备,对讲机、手机通讯设备,指南针、砍刀、绳索、应急包等。
篇2
一、实验的基本作法
调查研究表明:农村自然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自然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自然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自然课中50%以上的内容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等等。所以,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一)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
自然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课文进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如用红薯藤替代天竺葵学习“扦插”,用菜青虫替代蚕学习“养蚕”等),并列成“教学材料结构表”印发给当地乡、村小学自然教师使用,以便教师课前准备和要求学生自带材料,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实践证明: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广大农村自然教师反映:“教学材料结构表”实用性强,易操作,便于兼职教师课前作准备,同时也改变了因缺乏教学材料,只能靠老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的状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特点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二)利用农村土地较多的条件,师生动手建设、管理生物园。其作用是:
1.生物园能为教学提供观察实验的材料。教师指导学生在生物园按教学需要分类、分期栽培植物,饲养小动物,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解决了学生因缺乏实验材料无法亲自观察、实验的矛盾。
2.生物园是学生进行栽培、饲养等学习活动的基地。自然教学大纲要求尽可能创造条件,联系实际,让学生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学习自然知识,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有了生物园地,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生物园地中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如嫁接、扦插、喂养小兔等,从而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技能。
3.生物园的建设能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在生物园的建设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培植花木幼苗、果树、药材等经济作物的实验。例如,荆门市马河镇铁坪小学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在生物园扦插葡萄、石榴两万多株,种植香菇45蓬;新州县旧街小学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在生物园种植半枝莲、舌干等药材,还进行芽接板栗的实验;利川市黄泥坡小学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对珍贵树种“珙桐”、“水杉”进行繁育实验,他们还学习扦插大黄杨树苗,成活率达85%……学生在亲自参与栽培植物的实验活动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增强了科学种田、科学饲养的意识,学习了一些实用技术,直接或间接地为参加当地经济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总之,生物园不只是教学的基地,其功能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考察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
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实验教师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自然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自然课的教学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自然课取得了综合的教学效益。
(四)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补一些有利于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家乡自然条件科学致富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家乡的自然资源──如家乡的地形和作物、家乡的地热资源、家乡的水域、家乡的药材、家乡的茶等。
2.家乡人民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如柑橘的保藏。
3.科学致富的内容──如池溏的综合利用、兔的饲养、种甘蔗、种、生物防治等。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教师把学生带到田地边、池塘旁、饲养场和农村专业户中,让学生边考察、实践、边学知识,使学生对家乡了解更全面,感情更深厚,并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科学致富的意识。
二、实验的成效
我省在农村自然教学方面,经过了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提高了教师素质。
教改实验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研究能力最好的培训班。在参与教改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钻研教育理论,了解教改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实验的260多名教师90%学习了《儿童心理学》、《探究──研讨教学法》、《小学自然教学法》、《教学论》等专著,广泛搜集了有关教改的资料,特别是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资料。至1993年11月,实验教师在市以上公开发行的刊物发表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57篇,其中在《课程·教材·教法》、《湖北教育》、《小学自然教学》等省内外刊物上发表13篇,有2篇论文参加了全国小学自然教学研究会农村小学自然教学论文评比,分别获一、二等奖。85%的实验教师承担过省、市、县(区)的公开课、观摩课任务,共100多人次,其中3人获省优秀课奖,60多人获地、市(县)优秀课奖。通过实验,除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外,还促进了当地农村自然教研活动的开展,发现和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据不完全统计:实验前,骨干教师仅占本地任课自然教师的12%左右,到1993年已上升到27%,其中青年骨干自然教师,由占骨干自然教师的15%上升到65%。这样,就充实了骨干教师队伍,较好地解决了困挠学校的自然教师“断层”问题。还有一些教师因在实验中乐于奉献,成绩突出,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仅宜昌市就有4名教师的事迹被湖北教育杂志和小学自然教学杂志刊登。
(二)提高了自然教学质量。
随着实验的深入,这些地方自然课的实验教学、实验园地的建设与利用、课外实践活动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和对家乡的资源、环境、经济的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自然、研究自然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立志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这些地方的“四小”活动(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空前活跃,一些学生撰写的小论文在报刊上发表,自制学具被教学仪器部门推广。仅宜昌市和荆门市的小学生就撰写考察报告、观察日记和小论文800多篇,自制学具、标本几千件,40多篇调查报告和观察日记在省、市(县)一级刊物上发表。
(三)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实验点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在种植、饲养等实践活动中学到的科学知识,掌握的先进技术介绍给农民,帮助农民拓宽经济发展的路子,使庭院经济和农业生产取得良好的效益。例如:荆门市马河镇铁坪村小学地处山区,临近的8个村都有煤窑,农民的经济收入较高,生活富裕。铁坪村却一个煤窑也没有,村里虽然也挖了几口矿井,但都没有找到煤。1993年元月,实验教师在教学《能源矿产》一课时,把学生带到马河煤矿井下参观,学生对煤的形成、煤的地质环境以及开采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回校后,他们制定了考察铁坪村两座山的计划。通过三次课外考察活动,同学们发现小林湾这个地方的岩石层分布很有规律,岩石的颗粒粗糙、均匀、表面松散,一些岩石黄中带黑,夹有闪光的黑色物质,此外,还发现了大量物化石,上面有植物叶的痕迹。学生根据这些发现,联系自然课本中关于煤的形成的知识,推想小林湾可能有煤。为了进一步证实推想,学生们把采集的黑石头和黑土带到学校,做成煤块放在炉子里烧,发现重量减少了35%,进一步证实了这些黑色土石里含有煤。同学们把这次考察的情况写成《小林湾矿产资源考察报告》交给了村委,引起了高度重视。1993年3月,村里请湖北省勘测院在这个地方进行勘探,证实这里确有丰富的煤。
这个学校的实验教师还把学生带到青峰寨上《植物与环境》这一课,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发现流传中的山青水秀、树木参天的青峰寨,如今已名不符实,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当地农民乱砍滥伐树木造成的。同学们把考察的情况和建议写成考察报告,交给村委。村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1993年修拦沙坝七座,并在山边种植了根系发达的树木,有效地防止了水土进一步流失。同学们还把这些情况向农民宣传,增强农民保护环境意识。
钟祥市张湾小学的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林场,聘请技术员讲解植物怎样过冬的知识,并结合实际在生物园进行柑橘过冬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之后,学生及时把保护柑橘过冬的方法介绍给家长,帮助家长和邻近农民用科学的办法保护柑橘过冬。1992年冬季,邻近村因没有采取措施保护柑橘,柑橘树冻死了80%,而这个村仅冻死了17%。农民们说:“娃娃们帮了我们。”
新州县旧街小学实验教师带学生到生物园进行种植药材的实验取得成功,学生掌握了种植、管理半枝莲、舌干、白钱草三种中药材的方法。实验班51名学生有45名和家长一起在自家田地种植这三种药材,都获得成功,取得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经济效益。如今,这个村家家户户都种植了舌干、半枝莲、白钱草、药用等药材。
枝江县东林小学的实验教师在生物园和学生一道进行芽接板栗,扦插葡萄、大黄杨,嫁接梨树苗的实验,都获成功,直接经济收入一千余元。他们及时把这些技术介绍给农民,受到农民的欢迎。
在学习有关动物知识的课文时,一些实验点的教师还聘请当地兽医和饲养员给学生讲解家禽、家畜常见病的防治方法。学生通过实践,也能在家给家禽、家畜看病了。特别是春秋两季鸡、猪瘟发病季节,学生还主动到农民家协助农民为猪、鸡治病,宣传预防的方法,减少了经济损失,受到了农民的赞扬。
一些实验点的师生,还把在实验中总结的利用当地条件科学种植、科学饲养的经验,以及从报刊杂志上搜集的科技兴农信息,编成“信息小报”,印发给农民,为农民拓宽了经济发展的路子,增强了农民科技兴农的意识。仅荆门市马河镇铁坪村小学的同学,1993年就自办“信息小报”8期,提供科学种植、饲养的经验和信息100多则。
以上事例说明,尽管自然是小学教学中一门“小学科”,但只要我们认真从农村的需要出发,研究和改进教学,也是能为当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
三、几点体会
几年的农村自然教学研究与实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观念的转变只有在教改实践中方能实现。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自然课在农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开课或挪作它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据各地汇总的资料表明:实验开始前,自然课开设率仅为65%左右,1993年开设率达到96%,全省90%的县市达到100%,大部分农村小学还从一年级开设了自然课。导致以上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和教师,通过实验,对自然学科的“教育性”逐步有了明确的认识。我省12个地、市的调查数据表明:这些地方94%的自然教师和学校领导,认为自然课是培养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课程,参与自然教改的热情高涨。92%的学生认为“自然课能学到许多科学知识,许多有趣的东西,学习态度由“无所谓”转变为“爱学、想学”。
总之,通过实验,教师和学生的认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实验工作确实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农村教育要在立足农村实际的基础上求发展。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国现有小学的90%以上在农村,农村教育必须改变“只抓少数,忽视多数,脱离实际”的单纯升学教育,向着素质教育转轨,从而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实现这种转变,必须立足于农村实际。我省的农村自然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从农村实际出发,要把握住两点:一是农村自然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依据农村实际找出路;二是对学生的培养要联系农村实际求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于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农村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自然教学,才能使广大农村小学生受到“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得到培养;才能全面发挥自然教学的作用和功能,较好地体现“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思想;才能使自然课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部门的欢迎和有力支持,从而开创农村自然教学的新局面。
(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地开展教学研究,是自然学科的教学任务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保证。
篇3
考察归来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陈双与其他专家在对比分析了印度与中国(尤其是北京)软件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分别撰写了系列考察报告,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新颖独特的观点。此为系列报告中的第四份。
以下为其报告全文: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信息产业结构性调整步伐加快,信息产业由硬件主导型向软件和服务主导型发展,全球软件市场将进入较快增长时期。中国软件产业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北京软件产业孕育着蓄势待发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现实矛盾。
一、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占全球软件产业份额不断加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全球信息化浪潮和政府的强力推动,软件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最具活力的产业。2003年全球软件产业销售额为74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9%。份额分配大致为美国40%,西欧30%,日本10%。中国、印度、韩国软件的份额为分别2.58%、2.14%、2.69%,比上年上升了0.67、0 .39、0.27。美国依然处于高端霸主地位,拥有全球三分之一顶尖软件人才,印度软件和办公支持服务出口增长迅速。
目前我国电信用户数(6亿户)、互联网用户数(9000万户)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1.88万亿元)规模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位,信息服务和产业基础预示着我国未来软件需求将高速增长。
(二)北京软件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1、北京软件产值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2003年北京软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85.3亿元(不含整机产品中的嵌入式软件产值),约占全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总量的34%,并保持连续几年发展速度超过30%的业绩。
2、北京软件出口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2003年北京通过海关的软件出口额1.38亿美元,占全国通过海关的软件出口额的37%。
3、北京软件企业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的软件企业3400家,占全国34.5%;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北京有31家,占全国18%。
4、北京软件产品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北京软件产品5000多个,约占全国总量的30%。北京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数量占全国43%。
(三)在软件人才和软件内需拉动方面北京对全国贡献率为50%
全国软件人才50%来源于北京,北京是软件人才培养的高地。全国软件市场订单50%来源于北京,北京是软件投资与决策地。如全国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和金融、电信等行业的软件系统解决方案由北京决策,推动全国实施。
(四)软件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总人数1.7%
软件从业人员12.1万人,占我市从业人员的1.7%。2003年北京软件产业实现增加值100.3亿元,占全市GDP总值的2.8%。软件人均创造的增加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软件产业发展的几个基本判断
(一)软件产业依然是我国的幼稚产业
1、我国软件产业规模比较小
2003年我国的彩电、彩管、激光视盘机、收录机、电话机、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手机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打印机、光盘驱动器等产品也名列前茅,我国境内生产的显示器、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笔记本电脑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50%、31%、43%、80%和40%。中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的8.5%,只占全球软件产业总额2.58%,规模较小。
小型软件企业居多。国内软件企业人员一般在30-100人之间,最大的不过千人左右。据业内人士说,要进入欧美外包市场,500人的公司规模是一个基本的门槛。
2、高端软件控制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手中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市场,以微软、IBM、甲骨文(Oracle)等跨国公司为龙头的软件企业垄断着全球90%以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及网络浏览器等基础软件、高端软件产品,绝大
分产品标准的控制权掌握在美国,他正利用其垄断地位获取丰厚的超额利润。在部分中低端应用软件外包的同时,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软件产品出口国。
日本软件产业是依靠国内巨大的软件市场快速发展的,在物流、交通、制造、通信和半导体等领域对企业级软件需求很大,其国内软件市场仅次于美国。为降低成本,日本的企业把很多定制软件外包给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的软件设计技术先进,松下、东芝、日立、索尼、富士通等跨国公司都有相当规模的软件公司,他们研发的软件产品往往随着企业的各类产品(通信、计算机、家电、精密电子设备等)出口世界各地。
美国、西欧和日本软件产业占有全球80%份额。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处于软件产业低端和初级阶段。
3、我国软件企业利润率不高
2003年我市大型软件企业利润率为9.25%,中关村的软件企业平均税后利润率只有4.5%,而美国微软、甲骨文和IBM的利润率均超过30%,甚至达到70%以上。
(二)兄弟省市软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深圳软件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03年深圳软件产值为291亿元(含嵌入式软件),比上年增长45.5%,增速超过北京。华为、中兴、金蝶是深圳软件产业的骨干力量。
上海软件产业连续三年增长超过50%。2001年上海软件产业增长52%,2002年为61%,2003年达到72%,经营收入为201亿元,实现了高速增长。
大连重点发展对日软件出口。2003年大连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为4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出口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0%,出口占软件总销售收入22%,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软件园建设极具特色,对日软件出口能力不断增强。
(三)印度软件出口发展咄咄逼人
经过十几年努力,印度在相对贫瘠的国内经济基础上实现了软件产业的腾飞,在高技术产业和知识经济的核心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印度软件出口规模是中国的6.5倍。2003年,中国软件产业总额为1600亿元人民币,其中软件出口20亿美元;印度软件出口为130亿美元,同比增长30.26%。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出口导向型,以定制软件开发和服务出口为主,2003年印度软件和服务出口额在软件产业总额的比重为81%。
印度软件出口业务正在走向高端。印度软件企业在国际上已经建立品牌知名度,得到国外客户特别是欧美客户的认可,美国是印度软件最大出口国,占印度软件出口额的58%。全球500强企业中有200多家企业采用印度的软件(日本是中国软件最大出口国,占中国软件出口额的61%,多数为低端软件编写)。
印度拥有一批软件出口龙头企业。印度排名前三家的软件企业(Tata、Infosys、Wipro公司)出口额之和超过2003年中国软件出口总额。印度有8家软件企业出口超过1亿美元,中国目前没有一家软件企业出口额过1亿美元(随设备出口的嵌入式软件除外),中国的软件企业国际竞争力与印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四)国际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快
近几年,随着制造业的国际化大规模转移,国际服务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成为重要趋势,信息产业服务项目外包是项目外包中的热点,全球仅软件外包市场每年就有1300亿美元的规模,印度是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业务集中在电话客户服务(呼叫中心call center)、金融保险、人力资源、IT服务等行业。北京、上海、大连、杭州、济南、深圳、西安等城市都瞄准了软件外包市场,制定了各自的软件外包发展计划。
(五)国家已确定软件产业为发展战略重点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进程,必将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对软件的巨大需求。
2000年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2002年又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了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纲要提出到2005年我国软件产业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国产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元,出口达到50亿美元,软件人才达到80万人
这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明确了近期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将带来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新。
三、北京软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引进制造业,忽视软件产业(包括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国际服务业大规模转移的兴起,软件产业正在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招商引资工作大多是围绕制造业开展的。
2、注重开发国内低端市场,忽视国际化能力的提高。我国国内软件市场较大,大多数软件企业,如中软公司、用友公司均是以国内市场为重点,努力开发自己的产品替代国外进口软件,没有把精力用于开拓国际市场。信息安全软件、用友的财务软件、金山的WPS软件最为典型,与跨国公司合作和出境承接国际软件业务相对不足。
3、注重扶持自有技术,忽视服务型业务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一直倾斜于自有技术的项目,忽视IT服务型业务的发展。软件企业的认定是从自产软件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方面来界定的,而将占软件产业总量近50%份额的软件服务业排除在外。如市场较大、高端的金融业务服务型软件和通信业务服务型软件项目,企业一般得不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4、注重产业推进,忽视知识产权保护。“盗版软件实际上助推了国内信息化发展”,这个论调由来已久,加上90%以上的操作系统、通用型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游戏软件)来源于国外,这些年盗版猖獗,打击力度不够。对知识产权的侵害,也严重影响了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
5、注重人才总量,忽视软件人才质量和结构。北京软件人才呈橄榄型结构,高端国际化软件经营人才、高级产品设计专家(架构设计师)和低端技术工人相对不足,中间层程序开发人员较多。因此在承接跨国公司个性化较强的软件定单时,综合能力明显低于印度公司。
6、注重自有资金投入,忽视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支持。由于软件企业固定资产少,无形资产比重大,很难通过资产抵押争取到银行贷款。软件企业规模小,前期研发投入过大,与传统制造业的赢利模式有所不同,在上市发行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方面存在实际困难。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中规定的由国家扶持的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至今尚未组建,实施难度很大。
四、北京发展软件产业目标和政策措施建议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发展思路:抓住全球信息化浪潮和软件等服务业伴随跨国公司制造业转移中国的新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软件产业国际化为突破口,引进国外先进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技术与风险投资,迅速提升软件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软件产业对首都经济的贡献能力,推动软件产业成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初步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目标:到2010年北京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要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软件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当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03年翻一番,超过6%,力争达到8%;海关出口额比2003年翻三番,超过10亿美元,力争达到12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45万人;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集团超过30家。
发展重点:软件产业基地、软件出口基地;软件外包,重点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嵌入式软件、国产基础软件、游戏软件。
(二)措施建议
1、确定一个地位:统一思想,确定软件产业在我市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由于土地、水、电、油、运等资源匮乏,生产性资源不足,从未来工业发展趋势看,我市制造业难以保持长期高速发展。北京有着人才智力优势,我们认为软件产业发展最能体现“五个统筹”的思想,因此建议扬长避短,集中政府资源,着力打造软件产业之都。
2、抓住一个基地:抓住机遇,加快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建设。抓好“点、线、面”,形成大企业—产业链—产业群的基地产业格局,充分利用好中关村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的集聚效应,以中关村地区为重点,培育一批软件业旗舰企业,建设好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加速软件出口增长,促进产业集聚。
3、营造一种氛围:创造环境,营造一种“搞软件,在北京”的国际氛围。与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对投资境的要求更高。北京集聚着大量服务业资源,借鉴制造业引进技术和外资的经验,进一步加强软件产业的规划、政策研究,完善和落实出口扶持、境外投资、外汇管制、境外上市、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软件采购等政策,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建设,创造国际化、专业化的投资环境。
4、培养一批人才:促进跨国公司、大企业与学校的结合,培养适用性软件人才。全国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北京就有6家学院。以重点发展领域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大型软件开发人才、国际化软件人才为重点,积极引进和整合教育资源,使北京软件人才结构更加合理。
5、提高一种能力:走国际化道路,提高软件过程管理能力。与印度相比,我市许多软件企业的开发和生产处于“技术少标准、开发缺规范、生产无检验、质量无保障”的状态,成为软件产业快速发展、软件产品走向高端的最大障碍。通过引入印度公司等一批国际知名软件外包公司,加快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企业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能力。
6、引导一批资金:疏通资金渠道,促进软件产业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对接。软件产业的资金瓶颈主要是投资制度的制约,要努力研究软件产业的新特点,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向银行和资本市场披露产业发展信息,促进金融业、投资业和企业的对接,促进软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十个部委共同起草的《创业投资企业暂行管理办法》已上报国务院,这个办法的颁布将进一步促进社会资金投入软件产业。
7、拓展一个市场:加快信息化建设,创造更大的软件内需。以电子政务、“数字奥运”、城市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为切入点,以软件正版化、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方式创造更大的市场拉力,拓展更大的软件市场。
篇4
教师的创新精神,不应仅仅体现在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过程、创造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上,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选择以及对学生评价标准上的创新也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和教改目标相统一,并有力地推动教改的顺利进行。
一、评价方式的确定――多样性
《纲要》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要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栽培、饲养等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已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想象的能力中的创新能力,但是,在教学评价这一重要环节中,我们却只注重知识评价这一方面,评价的单一性,似乎向学生暗示着学好知识是最重要的,这无形的导向扑灭了多少学生创新的热情,令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舍弃了多少创新的机会。
丰富评价方式,势在必行。由于观察、实验、思维、想象能力的评价较为费时,如果和知识评价一样都放在期末,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有可能不够。因此,观察、实验、思维、想象能力的评价主要放在平时。近年来,我作了如下尝试:
l、学习与运用相结合。要求学生每次学习后,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运用该知识的实例,等第二次上课时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有些自然知识,例如:植物单元部分种子的萌发、植物的繁殖,金属的生锈,物品的发霉、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等知识,需要通过课前预习,为上课提供材料,同时要求学生学后继续验证,这些我都把它们列入学生成绩评定的范围。
3、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有些知识,光靠动脑死记硬背,固然可以掌握。但自然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领悟以科学知识的真谛。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平时对学生的评价中,也加大了对观察、实验、制作、栽培、饲养等方面的考查力度,并由课代表及时做好记录。
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老师来说,无疑是加大了很大的工作量,但它的作用却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使老师大大加深了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二、评价内容的拟定――综合性
这里所指的“综合性”,有两层意思,首先,在自然学科的评价中,内容的拟定不应仅仅局限于本学科。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要用到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目前,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差,原因就是缺少这方面的引导。许多人认为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知识渊博人士的“悟性”所至,难以言传,不是普教的教学任务。正由于此,中小学课程便成了清一色单科独进,没有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要求,造成学生习惯固定在一门学科中思维的不合理定势。科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必须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在评价中有所体现。例如:创作一幅叶画。这是一个动于实践的操作题,它涉及了科学课的素材、美术课的功底、劳动课的技能:又如对叶子对称的认识要以数学知识作铺垫;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日记又与语文基础密切相关……学生如果能迅速回忆在平时各类课上学到的、以及平时在课外读物上看到的有关知识。应用相关技能,作出选择,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只一味地在科学课本上寻找答案,那么,这种“习惯固定在一门学科中思维的不合理定势”,将使他们徒劳无功。同样一个知识点,不同的问法,却关系到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死”与“活”,思考问题的“死”与“活”。
这里的“综合性"的第二层意思,就是指在科学活动的评价中,内容的拟定要注意这门学科中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创造意识是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创造能力是应变与再创的综合能力,也是一种智力活动,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与能力为基础。”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记忆中,往往忽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他们的记忆内容呈点状分散分布,具有无规则性,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如果教师考查的试题也和他们的记忆一样,分散而无规则,那么我们只是对学生的识记能力进行了考查,而不能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作为一名评价者,首先自己就应具有“抓住联系进行再创"的综合能力。例如“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常见的一种组合机械,分别用了哪几种简单机械”一道题,就串起了“简单机械单元”的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很多知识的内容。
三、评价标准的制定――全面性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评价内容的综合性,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但是,如果评价的标准未进行改革创新,那么,将大大削弱创新教育的力度。评价标准的制定,要注意它的“全面性”,即不要片面地追求表面的准确,而漠视内在的创新。如我们要的不应仅仅是准确,更要重视创新的因素。准确了,得到基本分,做得好的、有创意的,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上创意分,这是一种激励,也是在创设一种环境,能够让学生没有顾虑地去发挥、去创造。
篇5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争创市级"绿色学校"
当今世界,经济高度发达,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我国,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使环境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注意引导师生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制定了《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和《实验中学环境规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到处、室、组。教导处、年级组负责课内环境教育,以理、化、生、地学科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环境教育;政教处、团委负责教室“绿化”和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办公室负责总协调,以落实好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并将环保材料搜集存档。学校定期研究、检查环境教育工作。由于职责明确,措施得力,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加强环保培训,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开展校内环境教育学习研究活动。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舍得花钱,有环境教育专项经费。近几年,只绿化美化一项学校就投资50万多元,包括教学楼实验楼翻新、植树种草、铺设花砖等等,学校还有单独的环保活动室,并配有相应的环保实验设备,为开展环境教育,争创"绿色学校"奠定了物质条件。
二 、课堂教学积极渗透环境教育,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在学校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所有学科都要渗透环境教育"。为此,学校制定的课堂评估细则中,增加了环境教育方面的权重,规定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任课教师要把教科书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地与社会环境现实联系起来,给学生指出环境污染的危害,点明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渗透性的教育。为激励教师在课内自觉进行环保教育,学校每学期都举办一次"环保优质课比赛"和"优秀环保教案比赛",每学年举办一次"优秀环保论文评比活动",有43位教师获得不同名次的奖励,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环保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除此以外,我们还利用主题班会、选修课和活动课程进行环保教育。高伟、贾红菊老师组织的主题班会,姜传余老师开设的《人与自然》选修课、李建东老师开设的《探索宇宙世界》选修课、张桂群老师开设的《化学在身边》选修课等堂堂爆满,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活动课实施方案》中我们明确规定:"在身心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如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开展了"养花种草知识讲座",各个班级的环保小组开展"自捡废纸,收旧利废"的活动,既为环保活动的开展筹集了费用,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了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
三、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环境教育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
在课外环境教育方面,我们采取了校内教室绿化、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和校外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外活动计划,建有环保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
(一)开展"绿色班级"创建活动。
自98年9月以来,我们开展了"绿色教室"评选活动。每个班级都养花种草,以达到教室的绿化、美化。本学期,我们在"绿色教室"评选的基础上,又开展了"绿色班级"创建活动。制订了《"绿色班级"评比细则》,增加评比内容,不仅包括养花种草、绿化教室、净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以此促使学生达到语言、行为及心灵的净化,倡导学生语言行为也要做到"绿色洁净"。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学以致用,学到了养花种草的技术,也使学生体会到了"育花"的艰难,更使学生紧张学习的身心在养花赏花过程中得到放松,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强化了学习知识的效果,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二)开展"做一日环卫小工人活动"
我校自96年7月以来,连续六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榆山路、府前街义务打扫卫生。学生每天早晨五点以前与环卫工人一起劳动,清扫街道,美化县城。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环卫工人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起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同时,还以青少年学生这种模范行动带动了周围绿化美化活动的开展。我校开展的"做一日环卫小工人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县、市电视台和市教育电视台曾多次进行报道。
〖1〗
(三)积极开展植绿护绿活动
我校于98年5 月与县城建局、团县委签订了《植绿护绿活动目标责书》,确定县物资大厦前的绿地为我校的"植绿护绿基地",XX年2月,县城建局、团县委又把新建的县文化中心广场确定为我校的"植绿护绿基地",并举行了揭牌仪式。学校团委定时(每周日下午五点)组织学生参加"植绿护绿"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自觉服务于社会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建设家乡、爱我玫城的社会责任感,山东卫视"正午时光"新闻栏目曾对我校开展的这项活动做了专题报道。在我县"植绿护绿"活动中,我校是省台专题报道的唯一一家,团县委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次活动作为"共青团志愿者行动"在全县"青春风采"中又作了专题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对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率先成立我县第一个"中学生环保考察团",赴平阴县各地进行了环保考察活动。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被写入《宪法》,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已成为21世纪的重大课题,作为现在的学生、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环保社会责任感。为此,我们在县环保局的大力协助下,成立了我县第一个"中学生环保考察团"。县环保局领导亲自为我校考察团的学生作了环保知识专题讲座,使学生受到了系统的环保知识教育。考察团的学生带着学到的知识,赴店子汇河、铝厂、孙官庄、药厂、崔山头等地实地考察了废水、废气、废渣、废液
的治污措施及农村秸杆气化的应用现场,考察中还搞了录相和摄影,保存了资料。今年暑假,环保调查团又到县城附近的两个造纸厂进行了实地考察,龙桥造纸厂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意环境保护,企业蒸蒸日上;而子顺造纸厂却一味强调经济效益,随意排放废水废料,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结果被勒令停产,厂区一片萧条。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和耳闻目睹,真正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考察结束后,参加考察的同学每人都写了一份较详实的《环保考察报告》,通过参观考察,给学生上了一堂活生生的环保教育课,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增强了同学们的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暑假,学校组织大规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许多学生以环保调查为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九月,在全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上,《平阴县水污染的调查研究》小组,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报告,告诉了我们我县近年来水质污染的情况及危害、我县水质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于防治水源污染的建议,引人深思。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省市教科所、教研室有关专家领导的好评,10月28日,他们又带着这一成果在全省研究性学习专题研讨会暨开题报告会上进行了现场展示,赢得来自全省各地的XX多位专家领导和教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五)成立我县第一个"环境检测小分队"
我们在县环保局检测科的协助下,成立了"学生检测小分队",这在我县是第一家。小分队利用课外活动、双休日、寒暑假到黄河、平阴铝厂、化肥厂,采集水样、土样及大气样本,并在县环保局和学校化学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成分分析,此项活动,既使学生了解了我县周围的环境状况,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又学以致用,巩固强化了书本知识。
(六)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和知识竞赛活动。
校内,利用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校外,我们还率先成立了“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队”,面向社会,以"环境日"、"地球日"、"保护母亲河"等为内容,通过上街宣传、给学生家长发公开信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全社会自觉开展环保活动。
我们还根据学生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县环保局的领导举行了专题讲座。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丰富了学生的环保知识。
举办环境保护竞赛活动。根据国际国内的环保热点及中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主题,去年4月初一年级举行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手抄报比赛;初二年级举办了"保护环境,爱我平阴"演讲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普及了环保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兴趣,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多种素质和能力。为了扩大环境教育的效果,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我们还建立了固定的环境宣传阵地:一是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宣传橱窗,二是校园广播站。这些阵地很好地发挥了宣传教育作用。上学期,我们开展了"环保征文比赛"、“环保黑板报比赛”和"环保书画比赛",并把优秀作品在固定的宣传栏内进行了展览,吸引了很多师生的驻足观看,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并编写了《优秀环保征文作品选》,下发到各班级学习小组进行传阅。这些做法拓宽了对环保知识的宣传渠道,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2
我们还经常开展家庭绿色行动,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教辅导报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绿色消费,以实现“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作用。
四、科学合理地搞好"绿色校园" 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为了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总务处与园林所共同协商、精心设计、科学合理地规划了我校"绿色校园" 的建设,制定了《平阴县实验中学校园规划方案》。以1#教学楼、实验楼、2#教学楼等建筑物为校园中轴线,东为操场,西为办公区、后勤服务区。在1#教学楼与实验楼之间设置了花园一处,分东西、南北各四片,两条甬道分南北、东西穿过,布局精巧。1#教学楼前、校门内东西两侧是两块草坪,使师生一进入校门就有一种置身"绿色世界"之中的感觉。学生活动的场所-操场,正准备筹建草坪式操场。校园内绿化有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丛、如茵的草地,还有茂盛的葡萄架,非常有层次感,产生了立体式的绿化效果。从绿化面积看,学校占地42亩合27988平方米,可绿化面积为16788平方米,现已绿化14788多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达88%以上。今年,我们又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粉刷了操场、花坛、围栏,更新了警示牌,对实验楼前花园进行了重新绿化。校园清洁优美,教室盆花妆点,厕所洁净卫生,校园内无污染源,无违犯环保法现象。可以说,整个校园建设达到了绿化美化效果,实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另外,学校还将加强生物园建设,学校综合办公楼建成后,楼前空地将建成绿地、花木、假山、水池、鱼虫为主的生物园。
五、环保意识增强,教育效果显著
通过以上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促使了师生环境教育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师生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体现在不吸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节约用水、随手关灯等日常文明习惯。
近年来,我校教师积极响应县、市环保局、教委的号召,积极参加"环境教育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有12人次获奖,其中,市一等奖1人,市二等奖2人,市三等奖1人;县一等奖8人,县二等奖5人,列全县首位。学生的环境作品也曾获得过市级奖励。我校于96、97年连续被评为"市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和"县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XX年11月平阴县环保局与教委联合在我校召开“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现场会”,会上我校被评为首批县“绿色学校”。今年,我校又被评为“济南市花园式单位”,并被推荐申报了“山东省花园式单位”。
篇6
一、活动设计背景
社会是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历练的大课堂。社会活动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发展最终要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实现。
如今的中小学校园独生子女占多数,独生子女特别之处就在于一个“独”字,他们从小缺少亲密的交往伙伴,生活条件和教养环境相对优越,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唯我独尊。这些“独”、“特”的品性,给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宋代和民国时期许多的文化景点,有保存完整的宋代古城墙、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辉煌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在中国革命史上,所辖瑞金市和兴国县留有光辉篇章,被列为革命教育基地;赣州还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给我校“周末有约”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
我校从2006年9月开始,成立了素质教育――“周末有约”实践活动开发课题研究组。通过调研,广泛征求学生、教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确立了以“周末有约”为名称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课程纲要和落实课程的行动方案。在每两周的周末时间,教师、学生和家长如期赴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其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拓宽育人渠道,创新育人模式,形成了我校“部颁课程打基础,兴趣课程扬个性,实践课程求拓展”的三级课程体系,成为落实“关注社会、尊重理解、互助互爱、和谐发展”育人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活动设计创意
1.合理利用“周末”时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全面提升素养。
2.高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升活动育人的品位,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涵,让育人的手段颇具特色,范围更加广阔。
3.改变以往学校、家庭、社会孤立育人的方式,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创造性地开辟校本课程,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活动,提高育人的实效。
三、活动设计“菜单”
(一)“探索自然”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各年级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同学们迫切想探索的问题选择实践地点,带着问题,走进大自然,寻找答案。于是,奶牛场、林业园、农科所,农家田园里留下了同学们探索的足迹,在一株株不知名的植物旁、蔬菜地、稻田里,处处回响着同学们因找到答案而雀跃的欢呼声。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前所未有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文化之旅”实践活动
利用周末休息日,针对性地邀请部分家长与学生一道参观郁孤台、通天岩、古城墙、文庙、蒋经国先生故居、龟角尾公园、客家风情园等地,感受名人、大家的人格魅力,感叹山河秀丽,人杰地灵。之后,再以考察报告或图片的形式展示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祖国文化的向往之情。
(三)“生活体验”实践活动
1.生活琐事,学会自理。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自主自立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动。低年级以“穿戴服装、洗小件物品、叠衣物、整理床铺”为竞技内容;高年级以“学做家务、厨艺荟萃”为生活命题进行竞赛。在同学们的互助合作间,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掌握一些生活小技能,增强自理自立的意识和能力。
2.野外生存,磨炼意志。在登山、郊游、钓鱼、户外野炊等活动中,学生们面对寒冷、炎热、干渴……没有了舒适的环境,没有家长的身边呵护,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和不适,需要忍耐克服,在这种艰难的现实体验和实践中磨炼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互助互爱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换位体验,感恩教育。开展以“体验一天,感恩一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进大山脚下的农村小学,与农村孩子同吃饭、同学习、同劳动,在与农村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农村孩子学习与生活的艰辛,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优越生活、学习条件来之不易,表示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城乡孩子牵手体验生活,互助互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角色演绎,公德教育。为配合赣州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树立身为一名社会小公民的责任感,学校开展“争当文明小卫士,守护赣州大家园”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们自发组建志愿者小队,上街担任“环保卫士”、“文明使者”义务角色,维护环境卫生,向路人宣传社会公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力所能及的努力,支持、配合全市创建工作。
3.身临其境,爱国教育。爱国首先爱家,为让学生了解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了解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开展“小眼睛看大世界体验新农村变化”主题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基地,用小眼睛观察家乡的大变化;用手中的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拍摄农村发展的美景;开展绘画大赛,用手中的彩笔描绘新农村新风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家乡昨天与今天的对比中,树立身为家乡一员的责任感和远大抱负。
4.创设情境,励志教育。学校开展“踏寻足迹,立民族精神之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为让学生们更生动、真切地体验精神,学校模拟“报名当”活动,组建百名身着服、头戴八角帽、脚缠绷带的“小”队伍,浩浩荡荡向红色根据地兴国县进发,到将军园参观将军馆,在将军广场开展“颂”活动,学习体会先辈们百折不挠、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学生们坚定了不怕困难、乐于吃苦的信念,树立勤奋学习、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周末有约”实践活动,以极具人性化的特点,给我校师生留下了“难忘教育,教育难忘”的育人成效。
――通过“周末有约”实践课程的实施,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有较大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得到锻炼。师生的文明程度、公德水平、身体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师生的视野开阔了,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宽了,心胸也更宽广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更亲密了,师生关系更和谐了。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良好的改善,提高了育人工作实效。
――探索出“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新方式。“周末有约”实践活动,打破了平时教育在时间、空间、人数上的限制,增强了对“问题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拓宽了“问题学生”的育人渠道。
――确立了大德育观。“周末有约”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校育人活动进一步向社会延伸,向家庭渗透,构建德育活动社会化模式,合作育人,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
篇7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根据经济及产业政策的变化,台湾职业教育在政策推行、学校设立、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台湾职业教育与产业合作十分紧密。笔者通过对台湾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考察,重点阐述其在内容和措施两方面的特色。在内容上,台湾职教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突出技术研发和应用。同时,政府通过立法保障、组织支持以及评鉴奖励等措施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台湾职教的特色对大陆在制度保障、机构设置、教师参与以及合作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台湾;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技术研发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86—03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20101010)。
收稿日期:2013—11—20
作者简介:袁勇(1982— ),男,湖北大冶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和德育。
许良葵(1981— ),男,广东揭阳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一、产学合作的定义
台湾现行的教育制度主要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两大体系(台湾简称“技职教育”)。普通教育主要分为国民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几个阶段;而职业教育则包括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附设研究所,由高级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专科(二专、五专)、本科(二技、四技)、硕士和博士五个层次组成,上下衔接,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发展。[1][2]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合作主要是通过来职业院校完成的。以产业实务技术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在产业技术知识的创造、累积和应用中已占关键地位,不仅因为职业院校既是产业技术知识的主要创造者,同时也是产业技术知识的累积者。[3]
学校是产学合作中“学”的主体,而“产”的主体则是产业、企事业。在大陆,与“产学合作”涵义接近的主要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产学研结合”等概念,通常指谓校政行企等多方合作,最主要的是学校与企事业(产业)之间的合作。在台湾职教领域,与“产学合作”相近的词汇是“建教合作”。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建教合作注重学生的学,产学合作偏重教师参与产业合作。直至后来,两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从整体来看,产学合作的含义更加宽泛,它包含建教合作,泛指职业院校与产业开展的各类研发及其应用和人才培育等合作。
二、产学合作的特色
(一)合作内容: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突出技术研发协作
产学合作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合作、产品的设计、研发及成果转让等。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报告显示,OECD国家的产学合作类型可区分为7类:[4]1.一般性研究:企业经常以捐款、成立基金、捐助设备、设立奖学金等方式,来支持大学研究。2.非正式的合作研究:指大学研究人员个别与企业就某个研究计划进行合作,不同的学科或研究人员进行合作或交流。3.契约型研究:企业为了减轻研发投入负担,以契约的形式与大学进行合作项目研究,使企业以较少的成本获得其所需的成果。4.知识移转及训练计划:大学和企业的合作通过知识转移和人员交流来完成,如大学教师担任企业顾问,针对其研发计划或技术瓶颈给出意见。企业可以借助合作计划,对大学的课题、研究计划提供意见。5.参与政府资助的共同研究计划:为鼓励企业和大学拓展合作关系,政府资助共同研发计划,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以强化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合作网络关系。6.研发联盟:为强化国家产业在新兴科技领域方面的竞争力,各国政府有时专门针对特殊的大型研发计划提供资金补助。这类计划(或项目)一般由企业、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形成研发团队,共同合作,并取得政府的赞助。7.共同研究中心:世界经合组织国家为整合资源,一般都以在大学里设立共同研究中心的方式,来增强大学基础的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能力,特别是涉及某些整合跨领域的研究。
以上分类注重学校与产业的研发合作,以适应产业界的技术需要,企业获得院校所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进而导入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但忽视了学校人才培养内容,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人的利益。而大陆职教产学合作恰恰相反,主要进行人才培养或培训,如学生实习、订单培养等,参与其他如推动技术研发和应用合作的较少,无法满足企业对合作开发科研解决技术和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需要。
台湾职教产学合作与以上两者不完全一致,有其自身的特点。通常认为台湾产学合作有三大类型:(1)研究计划型:由企业提供资金委托学校进行项目研究;而学校将研究成果技术转让给企业;或企业与学校共同组成项目小组研究设计开发新产品。(2)推广教育型:学生到企业参观访问、实习;企业委托学校对其员工进行培训或在职进修;企业人员赴学校进行兼课;企业捐款、提供学生奖助学金或赞助学校有关活动;企业为学校课程设计提供咨询;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访问研究。(3)技术服务型:企业委托学校进行产品设计、检验及测试、技能鉴定等;教师协助企业进行运营诊断及技术提升。[4]也有学者将台湾产学合作内容概括为:产品合作开发、产业问题项目研究、学校提供教育训练与技术服务、企业提供参观实习及研习。[5][6]以上基本概括了台湾产学合作内容,较之于OECD和大陆职教产学合作来说,台湾职教产学合作,既重视人才培养的基础方面,也重视产学合作中技术研发和服务。
(二)合作措施:立法保障、组织支持以及评鉴奖励
1.立法保障合作,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台湾在《大学法》别明确规定了大学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民间团体以及学术研究机构等进行产学合作的要求。在《技术及职业校院法》中也规定“技术大学教育以研究发展高科技,培育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依上,台湾“教育部”出台了专门的产学合作法——《建教合作实施办法》,对建教合作的内容、经费、双方的权利义务等都作了明确规定。2006年专门《大专院校产学合作实施办法》,接着,2012年进一步修订颁布了《专科以上学校产学合作实施办法》,专门法律具有强制力,保障了产学合作的实施。依据法律,结合经济形势,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学合作政策。“行政院”在1995年10月通过《产业人力套案计划》,其中《产学合作加值计划》被列为重要子计划之一。[7]其他有关部门都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产学合作。同时,在资金方面也给予配套支持,例如,2007年,职高及技专校院第一年每校每班每学年获得补助新台币50万元,来支持学校与产业界之互动;后来几年逐年调整金额,2007学年度为5600万,2008学年度为8500万,2009学年度为8500万等。[8]
2.成立专门机构,建立产学合作中心
为推动职业院校产学合作,台湾不仅成立跨部门专门指导机构,还建立多种形式联合校企、师生齐参与的产学合作中心。2001年成立跨部会的“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由政府、企业界、学术界的专家组成,是产学合作政策制定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推动产学合作的执行及研订职业院校产学合作政策和策略,成立技职业校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在委员会的指导下,于2002年在台湾北、中、南三区筹设6个区域产学合作中心,其目的是结合职业院校与研究机构,建立产业与职业校院互动窗口。2003年8月,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设立15个技术研发中心,以增强各职业院校研发实力,深化技术研发成果,促进应用技术研究的发展。到2006年12月底,评选成立40所技术研发中心。[9]另有许多学校在校内设立“创新育成中心”,实际为企业在学校的工作室,企业遇有技术难题需解决时,派人进驻中心,由中心负责聘请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协同攻关。[10]之后,2007年,经济部门下设“整合型产学合作推动办公室”,旨在整合相关部门产学合作资源,来深化大专院校进行研发、技转、孵化组织整合,发挥产学合作能量的智库作用,将培育、研发、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3.评鉴合作情况,提升产学合作绩效
对学校进行教育评鉴,是台湾整个教育机制中重要的一环。2006年颁布的《大专校院产学合作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应将产学合作办理绩效列为学校评鉴项目之一。2012年修订的《专科以上学校产学合作实施办法》第十条亦规定,“教育部”应就学校办理产学合作,实施绩效评量。台湾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成技职教育评鉴委员会,制定有关评鉴政策,并组织开展评鉴工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为行政承办单位,同时委托分设评鉴工作小组和评鉴信息系统维护小组,作为评鉴工作承办单位开展具体工作和信息支持单位提供评鉴信息管理支持。[11]如《新颁99学年度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评鉴指标》(即2010学年)将评鉴分为行政类评鉴和专业类评鉴,对学校的行政绩效和专业学科建设分别进行评鉴,包括研究及产学合作策略及成效、社会服务成果、产学合作与研究计划之整合、产学合作与技术发展与研究计划等内容。[12]产学合作评鉴结果除对外公告,还作为教育部审核学校发展规模、系所调整、招生名额、奖励补助及相关决策的参考依据。通过评鉴,不仅可以了解产学合作情况,促进产学合作的提升,还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办理绩效。
三、对大陆职业教育的启示
目前,大陆正在进行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尤其需要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但是,大陆职业教育界与产业界的积极互动仍显不足。而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不仅特色明显,对产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台湾地区与大陆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相同,因此,其职教产学合作的特色经验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重视制度保障。首先,在立法方面,大陆尚无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法律法规,且对校企合作仍存在明显的公私观念及制度上的障碍,阻碍了校企的深度合作,因此,应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为推进产学合作确定依据。其次,在政策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如教育、科技、财政、人保等有关部门应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产学合作。
(二)建立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执行法律和产学合作政策的重要保障。首先,大陆应在国家、省和地方成立跨部门、跨领域的产学合作指导机构。其次,产业界和教育界联合成立产学合作委员会,指导企业和学校合作。再次,成立独立的评估组织,由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其对职业院校的产学合作进行评估,促进产学合作改进和提升。
(三)吸引教师参与。产学合作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支持。首先,台湾从企业引进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院长或系主任,并借助其在企业建立的良好关系,将企业项目引入学校,扩大师生参与企业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助力企业解决问题,藉此,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其次,台湾职业院校从企业引入专技教师,并可以参加学校评聘晋升。目前大陆职业院校虽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但该部分教师无晋升渠道,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学校发展,因此,应制定符合校企双方要求的人事政策。
(四)强调技术研发。产学合作的目的是实现教育和企业的双赢,因此,产学合作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科技开发为支撑,以技术提升为重点。台湾职教产学合作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同时,十分重视技术研发和提升。产学合作包括人才培育和科技研发,尤其是后者,已经成为政府推动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过程转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这是目前大陆职业教育产学合作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台湾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且产学合作富有成效,对大陆职业教育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大陆正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过程不可能孤立进行,必须与当前的产业体系相对接,而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是关键途径。大陆可以借助产学合作,使职业教育体系符合产业体系的要求,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进而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目标,促进职业教育自身发展。
[
参考文献]
[1]民建中央考察团.台湾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0(6).
[2]陈锁庆,何玉宏.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5).
[3]张仁家.因应台湾加入WTO高等技职教育实施产学合作之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6).
[4]钟任琴,张铁军.台湾技职院校产学合作发展现状与因应对策之探讨[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8(2).
[5]左家哺等.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6]曾建权.试析台湾职业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开发[J].台湾研究,2008(2).
[7]王翠华,单强.台湾与大陆高职产学合作政策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4).
[8]李瑜芳.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2).
[9]王莉方.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现状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0(2).
[10]左键民,马斌.台湾职业教育发展管窥[J].江苏高教,2001(3).
篇8
关键词 种子植物;药用功效;组成特征;资源评价;利用建议;湘西南龙底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S567.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150-03
Effect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Assessment of Medicinal Seed Plants in Longdi Nature Reserve in Southwestern Hunan
YANG Qing-an LU Ming-xin LU Qi-yong ZHANG Bi LU Qi-feng
(Forestry Bureau of Tongdao County in Hunan Province,Tongdao Hunan 418500)
Abstract The medicinal plants of the Longdi Nature Reserve from the seeds of medicinal plant species,medicinal function and picking parts of the plants,and the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Longdi Nature Reserve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result showed:In the area,there are medicinal plant seeds in 879 species 579 genus 174 families,covering 92.55%,66.63% and 40.43% of the area flora respectively,covering16.16% of medicinal plant seeds of whole country. In the 879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woody covers 47.90%. The medicinal effect covers 21 categories of medicin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average for each type of plant has 5.31 medicinal functions. Therefore,medicinal plants have both specificity,but also a broad spectrum. 10 species of plant organs,such as branches,leaves,roots,root skin and the whole plant,can be used as medicinal materials,which take the largest proportion in the whole plant. The resources of medicinal plants is rich in genetic diversity,species diversity,medicinal use of diversity and the diversity of plant organs have a high medicinal value. It is an important raw material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brewed,but also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raw material medicine. Meanwhile,in this paper,the sustainable use of medicinal plants were also recommended.
Key words seed plants;medicinal effect;compositions characteristics;resource assessment;utilization suggestion;Longdi Nature Reserve in southwestern Hunan
自“神农氏(公元前约2728年)尝百草”开始,先民们就致力于利用植物资源服务于人类健康。对一个地区药用植物种类及功效的组成特征的认识,不但对中医药的利用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龙底沟谷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下称保护区)位于湖南的西南边陲,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山地的湖南一侧。其山地是珠江水系融水支流浔水与长江水系沅水支流渠水的分水岭。境内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地形多变,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山地南北两侧气候的差异,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创造了优良的条件,使这里保存着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于2002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前和2008年申报万佛山国家自然遗产和地质公园前2次组织调查了这里的生物多样性[1-2]。根据这2次调查资料,试图从分析土著野生药用种子植物(下称药用植物)种类、功效与利用植物器官组成与资源评价入手,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药用植物形成的主要生态条件
保护区位于通道县境内,是湖南也是湘桂黔交接山地森林植被保存很好的地区。地理位置约于北纬 25°52′30″~26°22′45″,东经 109°39′45″~110°0′15″。东邻城步八十里大南山,南连广西九万大山北部山地,西接云贵高原东缘延伸地带,北界雪峰山南部的青定山。调查涉及珠江流域浔水支流北部甘溪、坪阳2个乡和长江流域沅江渠水支流的木脚、临口乡山地原生森林植被保护较好的地段(含中低山丹霞地貌)。区内以海拔1 607.7 m的牛皮界径936 m的八斗坡至1 230.0 m的传素山东西走向的山脊为分水岭,分水岭有海拔1 000 m以上山峰82座,相对高差1 404.7 m。区内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寒武系和白垩系地层。岩石以板岩、页岩、红色砂砾岩为主,局部区域有石灰岩分布。地带性土壤为红壤(亚类)、黄红壤(亚类)、黄壤和山地黄棕壤。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分水岭以南为17.1 ℃,分水岭以北15.3 ℃,1月气温为5.0~7.2 ℃,极端低温-7.3~-3.1 ℃,年均降水量1 300~1 500 mm[3]。
2 药用植物种类、功效与利用植物器官组成与特征分析
2.1 药用植物种类组成与生长型分析
2.1.1 药用植物种类组成。根据2002年和2008年2次生物多样性调查资料及笔者平时深入保护区的调查材料与压制收藏的标本,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1997),被子植物按哈钦松系统(1934)编制土著野生种子植物名录。从野生种子植物名录中提取野生药用种子植物(本文均为土著野生种)。根据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编著的《新华本草纲要》[4-6],并参考相关资料[7-8],确定药用植物种类、药用功效与药用植物器官部位。该区药用植物种类有879种(含变种、亚种与变型),隶属于174科579属。药用植物科、属、种分别占该区土著野生种子植物188科859属2 174种(含变种、亚种与变型)的92.55%、66.63%和40.43%,占《新华本草纲要》编录种类的16.16%。《新华本草纲要》收集药用植物6 000种[4],除去苔藓植物24种、地衣植物16种、隐花植物80种、蕨类植物433种[6],种子植物为5 447种(其中裸子植物73种)[3],占全国种子植物29 214~29 537种(其中裸子植物800种)的18.44%~18.65%[6,9]。龙底保护区药用植物占保护区种子植物的比例为该比例的2.17~2.19倍。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在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全国药用植物资源中均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2.1.2 药用植物生长型。根据《中国植被》对生长型的划分原则[10],保护区879种药用植物中,木本植物421种,占47.90%,草本植物458种,占52.10%。木本植物中,乔木153种,占木本植物的36.34%,木质藤本(含木质寄生植物)植物83种,占19.71%,灌木185种,占43.94%。草本植物中,多年生草本182种,占草本植物的39.74%,一年生草本276种,占60.26%,其中草质藤本占3.62%。这种组成说明,保护区药用植物分布于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寄生植物,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草质藤本等所有生长型中,利用面十分广泛。从利用植物类型的角度提高了药用种子植物开发利用的价值。
2.2 药用植物不同功效组成与特征分析
2.2.1 药用种子植物的多功能特征分析。衡量一个区域植物药用价值的大小和开发利用的潜力,不但要考量其是否拥有对某些疾病有特效作用或治愈率很高的植物类群,同时也应考量其是否为具有大量的多药用功效的植物类群。为探讨保护区种子植物的药用价值,根据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物功效,将879种药用植物按照功能与用途进行分类,分为滋补强壮类植物、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类植物、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类植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类植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类植物、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类植物、治疗五官口腔系统疾病类植物、治疗妇产科系统疾病类植物、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类植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类植物、治疗风湿关节疾病类植物、治疗跌打损伤疾病类植物、治疗毒蛇毒虫咬伤类植物、驱虫杀虫类植物、抗癌抑癌类植物、治疗肛瘘痔疮疾病类植物、止血类植物、专用解毒类植物、抗菌消炎类植物、治疗感冒(风寒感冒、清热解毒、中暑)和特殊病防治类植物等21类,统计得到龙底自然保护区879种药用种子植物出现于各防病治病功效的植物达4 667种次,平均每种植物具有5.31类防病治病功效,药用植物具有多重功效的特点。
2.2.2 药用植物的特有功效特征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各类功效植物数量组成及差异,将各种功效所含种数及其占药用植物总数比重列入表1。由表1可知,各类药用功效植物占药用植物总数的比例分布在0.68%~32.76%,相差较大,种数在不同药用功效类中的分布不均衡。为分析其分布规律,将各类药用功效植物占药用种子植物总数的比例进行分级,其中属于Ⅰ级的为特有解毒类、抗癌抑癌类、特殊疾病类(疟疾、漆疮、小儿软骨病等)、肛瘘痔疮类、心血管系统类、滋补强壮类、驱虫杀虫类、内分泌疾病类、止血药物类、神经系统类、毒蛇毒虫咬伤类等11类;属于Ⅱ级的有抗菌消炎类、泌尿系统疾病类、五官口腔系统疾病类、感冒中暑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类、妇产科疾病类等6类;属于大比例级(Ⅲ级)的有风湿关节疾病类、跌打损伤类、消化系统疾病类、皮肤外科疾病类等4类。由此可以看出:Ⅰ级>Ⅱ级>Ⅲ级,3个级别中所拥有的药用功效类数呈金字塔状分布,占比例较大(52.38%)的药用功效类植物所占药用植物总数的比例均较小(Ⅰ级),变化范围为0.68%~7.05%,显示出药用植物具有较强的专用性;而占比例较小(19.05%)的药用功效类植物所占比例均较大(Ⅲ级),变化范围为22.07%~32.76%,也显示出该区的药用植物中有许多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2.3 药用植物器官组成特征分析
植物不同器官是中药材和药用成分提取的重要原料,同一类群的不同器官的化学成分是不完全相同的,其功效也往往存在很大差别[4-6]。同时,认识不同植物器官的药用功效对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经营策略的制定也十分重要。为给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将879种药用植物的利用器官分为全株利用、根及根皮、花(花朵、花粉、花蕾)、枝叶(枝、枝叶、叶)、果及种子(种子、种仁)、树皮枝皮、茎(茎、根茎、块茎)、藤及藤茎、木材(木材、材心、髓心)、节(材节、枝节、地下茎节)等10类药用植物器官,将各类器官用途植物所占879种药用植物的比例列入表2。由表2可知,药用植物中,具药用功效器官的植物种类占药用植物种类总数的比例相差较大,变化范围为0.80%~32.76%。如果也将其分为3个等级,则1级所含植物的器官有节(材节、枝节、地下茎节)和木材(木材、材心、髓心)、藤及藤茎、花(花朵、花粉、花蕾)、树皮枝皮、茎(茎、根茎、块茎)等6类,占器官总类别的60%;2级所含植物的器官有果及种子(种子、种仁)、果及种子(种子、种仁)等2类,占20%;3级有全株利用和根及根皮等2类,占20%。1级中除提供花器官的植物为可重复采摘利用的以外,其余5类器官均来自于木本,需采伐和损伤性环剥才能获得。2级中提供的枝、叶和果,都为再生性的,其植物类群的器官可持续性经营利用。3级中提供的全株、根及根皮均为刈割后才能获得。这些植物多为草本和灌木,其生长周期较短。这种组成特性表明,在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中应制定不同的经营策略。
3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建议
3.1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3.1.1 保护区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生产中医药原料提供基础条件。龙底保护区被誉为湖南的绿色明珠和珍稀濒危植物的基因库,是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1]。而且药用植物占区系植物种数的比例达40.43%,为全国药用植物占全国植物区系植物种数比重的2.17~2.19倍。我国有药用野生裸子植物10科25属53种[3],保护区有8科14属16种,分别占全国药用裸子植物的80.00%、56.00%、30.19%;全国有药用被子植物5 447种[4-6],保护区有879种,占全国药用被子植物的16.14%。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的丰富度高,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
3.1.2 保护区药用植物的药用功效多种多样,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重要的中药材制作的原料来源地。这里药用植物涉及到21大类疾病防治,既有许多用于常见疾病的药用植物,又有不少疑难杂症疾病防治的植物。如:银杏科的银杏(Ginkgo biloba),杜仲科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檀香科的百蕊草(Thesinm chinense),木兰科的辛夷(Magnolia liliflora)和厚朴(M officinalis),五味子科的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和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樟科的无根藤(Cassytha filitormis),毛茛科的黄莲(Coptis chinensis),蓼科的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大血藤科的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三白草科的蕺菜(Houttynia cordata),远志科的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黄杨科的黄杨(Buxus sinica),瑞香科的芫花(Daphe genkma),伞形科的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和蛇床(Cnidium monnieri),唇形科的金疮小草(Aiuga decumbens)、香薷(Elsholtzia cil-iata)、连钱草(Glechoma longituba)、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野薄荷(Mentha haolocalyx)、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和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桔梗科的杏叶沙参(Adenophora axilliflora)、轮叶沙参(A tetraphylla)和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n),半边莲科的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鸢尾科的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胡桃科的胡桃(Juglans regia),枫香科的枫香(Liqnidambar formosana),蔷薇科的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金樱子(Rosa laevigata)、野蔷薇(R multiflora),鼠李科的枳(Hovenia acerba),葡萄科的乌敛莓(Cayratia japonia)和葛(Vitis flexucosa),千屈菜科的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山茱萸科的山茱萸(Macrocarpium chinense),五加科的五加(Acanthpanax grac-ilistylus)和竹节参(Panax japonicus),木樨科的女贞(Ligns-trum delavayanum)和桂花(Osmanthus fragraris),萝摩科的白薇(Cyna-nchum atratum)和白首乌(Cynanchum auriculatum),茄科的枸杞(Lycium chinense),玄参科的玄参(Scrophularia niugpoensis),忍冬科的忍冬属(Lonicera spp.),菊科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艾(A argyi)、茵陈蒿(A capillaris)、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和苍耳(Xanthium sibiricum),泽泻科的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var.orientale),禾本科的芦竹(Arumdo donax),天南星科的菖蒲(Acorus calamus)、石菖蒲(A tatarinowii)、蘑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天南星(Aris-aema beterophyllum)和半夏(Pinellia tarnata),莎草科的香附(Cyperus rotundus)和荆三棱(Scirpus yagare),兰科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cum)、石槲(D nobile)和天麻(Gastrodia elata)等,都是常见的重要中药材泡制及中成药的加工材料。适用于疑难杂症的药用植物,如用于抗癌抑癌的红豆杉科的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含紫杉酚),三尖杉科的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和粗榧(C sinensis)(含三尖杉碱),毛茛科的大叶唐松草(Thalicturm faberi)(根含唐松草新碱),防己科的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根含汉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睡莲科的莼菜(Brasenia schreberi)(类琼脂粘液),卫矛科的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含雷酚内脂甲醚、雷酚酮内脂等),瑞香科的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水煎剂),石蒜科的石蒜(Lycoris radiata)(含石蒜碱等),薯蓣科的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民间用于防癌),蓼科的荭草(Polygonum orientale)(含牡荆黄素、东方廖黄素),珙桐科的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含喜树碱),柿树科的浙江柿(Diospyros glaucitolia)(根);用于物品(吡霜、磷化碎、雷公藤等)和食物中毒的解毒植物有积雪草,唇形科的细叶风轮草(Clinopodium gracile),石蒜科的忽地笑(Lycoris anrea)和石蒜(C radiata),千屈菜科的九芒(南紫薇)(Lagerstroemia subcostata),鼠李科的积和绛梨木(藤叶鼠李)(Rhamnus leptophylla),用于狂犬病的有鼠李科的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钩端螺旋体病的有忍冬科的忍冬(Lonicera japo-nica)及同属多种植物,用于漆疮的石竹科的漆姑草(Sagina japonica),用于抗疟的蔷薇科青蒿(Artemisia annua)等植物。879种药用种子植物是中医药材及中成药生产的重要材料。
3.1.3 保护区还蕴藏着丰富的医学工业原料植物资源。如薯蓣属植物是合成可的松、避孕药等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9-11],该区产11种。其中粉背薯蓣(Dioscorea collettii var.hypoglauca)、三角叶薯蓣(D deleoidea)、参薯(D alata)、薯茛(D Cirrhosa)、日本薯蓣(D japonia)等均含薯蓣皂甙元(Dios-gtnin)[3],是激素药物工业的理想原料。三尖杉属所含的酯型生物碱可作为提制抗癌有效酯碱的原料来源,该区有3种,其中三尖杉、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ueri)、粗榧(C sinensis)是脂型生物碱丰富的物种;红豆杉属含抗癌成分紫杉酚(taxol),该区有1种1变种[2],喜树含抗癌成分喜树碱(camptothecin)[4],该区有分布。酯型生物碱、紫杉酚和喜树碱都是提制抗癌药物工业的重要原料;小檗碱(berbrin)是一(下转第154页)
(上接第152页)
种有效的抗菌消炎药,因资源缺乏,多为人工合成。而该区小檗科植物有5属10种。凡本科的木本种类以含小檗碱为其主要特征[3]。这里木本种类有黑果小檗(Berberis atrocarp impedita)、蚝猪刺(B jnlianae)、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刺黄柏(M eurybracteata ssp.Ganpinensis)、北江十大功劳(M shenii)、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3属7种,均富含小檗碱。
3.2 药用种子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
药用种子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药用功效的多样性,用途的多样性和植物器官利用的多样性,构成了保护区药用植物的珍贵价值和可使用性。这些野生药用植物是市场上的稀缺产品,同时又是重要的基因库,基于这里是湖南省的重要林区,又位于自然保护区,需要在保护优先的原则下适度开采利用,不宜大量的采摘。应以保护其种质和基因为主,为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最珍贵的遗传基因。建议保护核心区种质和基因,适度开发试验区,运用药用植物野外栽培技术,创办药用植物繁殖基地,生产中药材原料。利用野生药用植物的优良基因,定向培育新品种,提高药用植物品质。对于可再生资源的植物器官可在不破坏植物植株构型的前提下,有计划可持续性的采摘利用。
4 参考文献
[1] 张海浪,刘国云,袁正科,等.湖南省通道县龙底沟谷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18.
[2] 李锡泉,袁穗波,袁正科.通道万佛山丹霞地貌森林植被调查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8,35(5):9-12.
[3] 张海浪,刘国云,袁正科.龙底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141,515.
[5]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新华本草纲要(第二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
[6]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新华本草纲要(第三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
[7]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苗药卷)[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
[8]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
[9] 祁承经,喻勋林.湖南种子植物总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9
8月1日至8月3日,在县长、县城六大片区建设总指挥的带领下,总指挥部办公室、各片区正副指挥长、办公室主任和开发公司经理一行28人实地参观考察了厦门市火炬高科技产业园、五缘湾、杏林湾片区,听取了厦门市火炬高科技产业园翔安指挥部、厦门市规划局、五缘湾运营公司、杏林湾建设指挥部的相关介绍。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厦门城市规划的经验
1.先谋后动。传统的城市规划内容只注重空间布局,往往不考虑城市运营、资金平衡和项目的收益,发展建设被动地服从规划的要求,既影响项目的品质,也影响规划的实施。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厦门市规划局一改以往就规划而规划的模式,按照“先策划后规划”的理念,在规划编制前聘请策划公司对
片区的战略定位、产业安排、功能布局、亮点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资金平衡估算等进行论证研究,并供领导决策参考,确定后再聘请规划设计单位将策划成果转化为规划成果,以规划的语言落实行动的项目,从而大大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如五缘湾片区即是先聘请国内知名的咨询机构王志纲工作室和英国阿特金斯顾问公司联合策划后再行规划。
2.滚动规划。规划的首要任务是促使规划项目落地。针对规划编制周期长、费用高、运营操作部分不明确等问题,厦门市规划局按照“积极配合项目、重点结合控规、分阶段制定规划”的思路,首先将建设项目的重要公建项目、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在第一阶段完成,以迅速应对开发主体,保障项目落地。同时不断跟踪服务,优化细化道路、市政管线、土地招拍挂等技术指标,相对稳定后形成第二阶段成果,以指导各类土地的运营和片区配套的实施。紧接着编制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内容,汇集成最后的控规成果。
3.明确定位。准确的定位是片区发展的“灵魂”。厦门各个片区均根据各自的区位、交通、资源特点进行明确的定位,既功能互补,又各具特色。如五缘湾片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部,高崎国际机场与会展中心之间,通过厦门大桥、东通道、五缘湾大桥与岛内紧密相接,且拥有8km长临湾滨水带,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突出。五缘湾片区定位为“活力生态港、财智精英城”,功能以商务办公、生态居住、休闲度假为主,是集商业服务、高端养生理疗、旅游休闲、文化娱乐、高新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复合型新城区。围绕定位,五缘湾相继推出了高星级酒店、餐饮休闲街、商业娱乐中心、温泉度假村、湿地公园、帆船港、飞地营运中心等一系列重点项目,为片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功能混合。厦门市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每个片区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融合,生产、生活等设施一应俱全,配套完善。片区内各项目也按照功能适当混合的理念进行空间布局。如火炬高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83km2,,由0.7 km2,火炬同集园和4.13 km2的火炬(翔安)产业区组成,首期主要建设130万m2的通用厂房和20万m2的生活配套区,生活配套区内文教体卫商住等功能齐全,完全可自我满足生活、学习、文化休闲等各种需求,避免了钟摆式交通和通勤压力。
5.平衡规划。厦门首倡“就地平衡、积极平衡、紧张平衡和综合平衡”四大平衡规划理念,其核心是“谋资金”,即将独立的项目与周边的开发利用相结合,通过合理规划项目,使每个项目得以实现自我平衡。比如在修建道路、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时,将周边土地的利用一并加以考虑;在规划工业园区时同时考虑生活区;在规划brt时优先考虑土地升值潜力大的地区,从而为项目资金的筹集创造条件,使城市规划从跟随城市发展的被动轮,变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动轮。
6.公交优先。倡导以公交优先的多样化交通方式,特别是大力发展有专用路权、快速便捷的brt(快速公交)系统。brt的线路、站场、乘客服务系统等均按未来提升为轻轨的要求设计,避免了重复建设,实现了城市的滚动发展。另外采取打通丁字路、断头路,多建支路、加大路网密度的办法不断舒展交通, 提升城市的通达能力。
7.以人为本。厦门城市规划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民生工程和民众的需求始终作为规划工作的重心和圆点,致力于提升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如厦门为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兴建了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书法家广场、环岛木栈道、体育馆、运动馆、奥网中心等一大批高水准的文化休闲设施,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大规模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形成了分层次、多样化的梯次住房供给保障体系,降低了入城门槛,为高速城市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8.环境优先。本着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理念,厦门按照“保护山水、紧凑发展”的模式,组团式推进各片区建设,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工程。在开发项目落地前,先行打造绿色生态项目,营造优美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如杏林湾片区充分利用其拥有世界最大水上园博园和珍稀海水温泉的优势,大力实施环境改造和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清淤造湖、退塘还海,推进杏林湾区岸线景观优化设计改造,使杏林湾成为独具特色的“鹭岛西湖”,吸引了华侨大学、厦门理工、武汉理工、华夏学院、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大学进驻,成为厦门大学城、高尚休闲居住区和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厦门片区运营的经验
1.扁平管理,高效运作。各片区实行指挥部领导下的企业代建制。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片区征地拆迁实行属地负责制,给予4000-5000元/亩不等的工作奖励经费;项目建设由片区运营公司负责,日常工作经费实行报帐制,投入产出由财政审核,另给予3%的代建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办公室负责收集反馈,提交指挥部会议即决即行,限时办结。如火炬高新区为迎接台湾光电企业进驻,130万m2通用厂房建设限时180天完成,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管线、土地、发改、征地拆迁等部门脱钩常驻工地,边规划、边设计、边征地拆迁安置、边报建、边建设、边配套、边招商推介,系统管理、同步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金戈铁马、狂飚突进”的推进要求,工程各方参建人员深入一线、攻坚克难,“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超人用,星期六休息不安排、星期天安排不休息”,超常规、不违规,高效工作,在规定期限内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为片区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先机。
2.四大平衡,积极筹资。“四大平衡”即就地平衡、积极平衡、紧张平衡和综合平衡。“就地平衡”就是打破传统规划内容,在重大项目谋划初期,提出投入产出的安排供领导决策参考,做到项目投入产出的大体平衡,从而统筹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紧张平衡”就是对构建项目的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土地拍卖、银行贷款以及建设工期等主要环节一环扣一环,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工作,紧张调度;“积极平衡”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精神,多方筹资建设,创造项目建设条件,实现收支平衡;“综合平衡”即一个项目与其它项目统筹考虑,从全市的高度总体调配资金,综合运作、整体平衡。“四大平衡”的核心是谋资金、求项目实施。围绕如何在不增加城市发展成本的前提下,利用市场的自身规律精心策划每一个项目、每一块土地,促进城市的大力拓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适度倾斜,重点突破。一定时期内政府的融资能力和市场需求是有限的。厦门市根据各片区的发展条件,采取东西对进、逐步向北发展的策略,以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为先导,启动一批带动性强的项目,推进片区的快速发展。如五缘湾片区,以政府投资为先导,先行建设五缘湾特色商业街、运动馆、营运中心、湿地公园、梅湾木栈道、五缘学村以及市政配套设施等带动性的项目,掀起了五缘湾开发的热潮。在重点片区有土地运营收益后,再由市委、市政府综合平衡,统一调配资金,投入其他条件较好的片区发展,实现有序推进、滚动发展。
4.建管同步,协调发展。一是在建设期即成立运营管理公司,按照“三保”(保洁、保绿、保安)的要求,边建设、边管理,建管合一,建设考虑管理,管理服务建设。建设过程中按照景区标准加强管理,通过管理突出景区效应,打造一流环境,吸引企业、商家进驻;二是城市建设与环境的和谐。如五缘湾大力实施清淤造地、退塘还海、保留湿地,缔造“城市里的田园”,营造美丽港湾,成为厦门的“新客厅”;三是土地开发与产业培育并重。严格按照片区的功能定位将产业落实到具体的地块,从而保障片区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五缘湾通过营运中心(总部经济)、高技术研发园区、帆船港与游艇展销中心、环湾旅游开发等产业培育,以项目为支撑,增强片区的持久活力,使之真正成为“活力生态港、财智精英城”;四是保障失地失海农民的利益,使农民真正转变为市民,共享城市文明的成果。采取“金包金、金包银”的办法,集中在安置区或保留村庄提供商业发展用地,提供一些商业性、经营性项目,为失地农民提供未来生活的保障和充分的就业机会,使农民即当股东又当员工,从而真正融入城市、变为市民,实现和谐征地拆迁。
5.勾地储备,净地出让。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土地的使用价值,厦门推出了“勾地”模式。即“提前储备、上网公布(提前一年)、征集意向、定向修订”。为使规划项目更加贴近市场,每年定期召开规划项目推介会,向开发商发放《项目开发意向征求意见表》,在不突破控规大纲总体提标的前提下,合理吸纳开发商的意见,确定拟出让小地块的规划指标,优化整合后带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按楼面地价挂牌出让,从而满足市场需要。同时实行净地出让,即“产权明晰、围墙围合、场地平整、市政通达”。在熟地条件下出让,从而有效提升土地价值,提高土地二级级差,实现效益最大化。
6.设施先行,广泛推介。厦门各片区建设前,均由政府先行投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拉开片区发展框架、完善文教体卫等城市基础配套服务功能来提升片区环境品质,吸引各类社会投资,推动片区开发。另外,通过筑巢引凤和政府职能的转移来带动片区的发展。如为推动杏林湾片区的开发,规划将市政府的行政办公职能转移至杏林湾片区,引导社会投资跟进。在五缘湾则集中建设飞地营运中心,由海沧、同安、翔安区政府集中在五缘湾片区建设11栋办公楼,充分利用各区的招商引资资源,共同把蛋糕做大。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同时,各区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 传,并筹办各种活动等形式包装、提升片区的形象和知名度,为片区发展造势。如五缘湾通过举办水手节、放松节积极推介片区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形象。
三、厦门经验对我县的启示
1.统一认识,营造浓厚的创业谋事氛围。当前,周边县市发展态势逼人。虽然我县在区位、交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城市空间窘迫、供地紧张的矛盾依然突出,必须加速拓展城市空间,为项目落地提供载体和平台。为此,必须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特别是要把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六大片区建设上来。六大片区建设90km2控制区不是异想天开,不是简单的模仿,这是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市场需求内在推动的结果,周边发展态势逼迫所然,也是规划先行控制的需要,特别是当前政策是以项目定供地。同时90km2也不是一厥而就的,需要各级干部群众的努力,只要万众一心,加之市域城镇化高速推进的外部驱动力,目标是实在而可行的。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工作的实绩,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激励机制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强力推进六大片区建设。要大力倡导“5+2”、“白+黑”的创业拼搏精神,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倡导谋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开展项目竞赛,实行“领导挂点、现场调度、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和政治物质奖惩用人激励机制,讲正气、荡邪气,消灭假大空,反对积极表态、消极应付的不正之风,积极破解征地拆迁和融资难题,为迎接海西经济春潮而高歌猛进。
2.加强运营,充分发挥片区公司的主体作用。五缘湾路桥投资运营公司只融资投入了60亿元,出让片区三分之一土地即获收益130亿元。可见片区运营公司不仅是融资的平台,更是效益产出的主体。要大力推行项目代建制,超常规不违规,只争朝夕谋发展。鼓励运营公司整合片区所有有形和无形资产加大融资力度,通过片区公司的投资拉动效应带动整个片区的大开发。同时,片区运营公司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的市场竞争,主动拿地,在市场经济的风浪博击中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为片区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3.未雨绸缪,以项目为片区发展的灵魂。厦门片区运作最核心的就是围绕项目储备和开发来推动城市空间的拓展。项目要求高质量、有特色、有活力、有带动性,能够体现片区的形象,为片区未来的发展注入活力。给我们的启示是各片区要聘请专业的策划咨询公司对片区进行形象包装和战略定位,确定空间发展时序和重点开发的亮点项目。加大项目储备力度,要推出和储备的项目均应做资金平衡和可行性研究论证,确定项目具体的运作模式和融资渠道。策划中要特别注重项目的形象定位,充分挖掘人文、社会、经济、区位、交通、环境价值,全方位包装。如五缘湾桥梁建设取意为天、地、日、月、人共生共融,以“海上生明月”的设计理念,湾内五座园拱桥一线排开,创造了新海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动态更新,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参照厦门经验,概念规划所覆盖但尚未编制控规的区域,可分四阶段来编制控规。即“控规大纲——征求意见、定向修订——城市设计、景观设计——控规”。首先,以片区为单位,按不同土地使用性质划大地块编制控规纲要,确定大地块的总指标,不细分至小地块,从而确保规划的弹性和贴近市场需求。其次,由总指挥部项目部、规划、国土、片区运营公司共同提出下一年度地块出让计划,经总指挥部审定后上网公布,并召开规划项目推介会,根据开发商意见由规划部门根据总体平衡的要求落实具体地块的相关规划指标,在此基础上再编制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最终汇集成控规的最后成果。
5.基础先行,提升片区环境品质。各片区要优先投资道路、管线、亮化、绿化、文教体卫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大手笔拉开片区发展大框架,以大气魄、怀纳大投资、大项目。要注重片区景观环境营造,特别是道路设施建设要管网同步实施,路灯、绿化配套,加大道路绿化率,营造生态景观走廊。按照每500m有一处集中公共绿地的要求建设生态广场和公共开放空间,改造好山地林相,保护和利用好原有地形植被建设城市绿肺,营造特色空间,形成山水城林共融的城市格局,从而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彰显片区魅力,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统筹发展。
6.突出重点,优先投资发展潜力大的片区。按照“先南后北、东西对进”的空间发展策略,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效应。短期内政府投资主要应以城南片区、红金片区、洋塘片区结构性市政公用设施为主,在实现投入产出平衡的基础上逐步滚动推进,切忌贪大求全,撒胡椒面,以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总指挥部要用好资金综合平衡调配权,集中资金投向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其他片区应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力度,积极向社会融资,引导社会资本优先投向功能性和基础性项目,在力求平衡的前提下积极经营好片区。
7.系统管理,实现片区和谐发展。按照建管同步的要求,组建片区规划建设、城管分局和物业管理公司,参与项目建设期间和后续的管理,实现建管合一、文明施工,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研究出台更加惠民的拆迁安置政策,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考虑失地农民的社保、低保、就业和发展问题。倡导公寓式安置,按现行拆一补一供地标准在安排安置公寓后多出的土地和返迁土地用于出租公寓、商贸小区、农贸市场等设施建设,为失地农民提供多元化的收入,以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片区的和谐发展。
8.以人为本,把民生工程作为片区发展的推力。每个片区都要规划文化、艺术、教育、医疗、环卫、体育、市场、广场、公园绿地、停车场、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设施,功能混合,使之自成体系,并优先投资。将空间规划与经济规划相融合,策划与规划相联动,把社会经济环境价值思考贯穿规划的全过程,从而切实体现规划为“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进而改善片区投资品质,带动其他房地产和经营性项目的开发。
篇10
一、国外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与中国的对比
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向受体转入外源基因的方法,改变生物体性状,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抗逆性,或丰富营养等目的的一项技术。它的出现,似乎使世界饥饿、污染、营养不良等问题的解决曙光一现。有人将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称为“绿色革命”,认为这将深刻地改变我们原有的农业和产业。①因此,转基因及其应用也成了各国重点研究与发展的对象,下面将通过对比,来认识转基因技术层面上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一)转基因的产生与发展对比
从科学技术上说,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理论起源于美国,在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科学家沃森(JamesDeweyWatson)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FrancisCrick)的研究成果,确定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也是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1978年,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美国被发现,这种酶可以选择性切开双链DNA,②无疑这让不同物种间基因的转移成为了可能,也让转基因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发现者阿尔伯(WemerArber)、内森斯(DanienNathans)和史密斯(HamiltonO.Smith)3位博士荣获了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紧接着,美国人梅里菲尔德(BruceMerrifield)发明基因合成技术,获得了198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93年美国科学家穆利斯(KaryMullis)发明DNA扩增技术(PCR技术),并于该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此可见,几乎每一项技术的实现都是突破性的发明,转基因技术的实现,包含了很多诺贝尔奖级的发现,这些发现几乎都发生在美国,美国是当之无愧的转基因技术的开路者和领导者,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和理论上的遥遥领先地位,早在20世纪便已确立。1983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例转基因烟草,③同年,转基因马铃薯也在美国问世。随后,美国又研发了一系列转基因产品比如转基因耐储存番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等等。如今大规模种植的4大转基因作物大豆、玉米、油菜、棉花中很多关键性技术都是由美国公司或科研机构发明实现的。我国转基因科研开始较晚,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总体进步较快。1985年,国家出台“七五”规划,该规划的8大新技术中的1项就是生物技术,这是我国首次将生物技术列为重大战略技术。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星火”计划、“攀登”计划、“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相继启动。①中国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发挥我国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重大需求,实施生物产业专项工程,实现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②这一系列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生物技术一直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我国专门针对转基因技术也制定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的重大专项”,专项投资100多亿元。③在国家各方面的支持和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我国转基因技术得到较大发展,中国科学家于1988年将人工合成的抗黄瓜花叶病毒导入到烟草系作物的细胞中,获得了抗病毒能力很强的新品系。1989年,中国科学家将人类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到鲤鱼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了转基因鲤鱼。转基因鲤鱼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转基因抗虫棉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了一份《基因组学与世界卫生》的报告,在该报告中,认为中国、巴西、印度、亚太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的4个大力发展基因组学的典型,是具备世界级科研力量的地区,且突出强调了中国的作用,肯定了中国在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做出的贡献,尤其是在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方面所做的工作。该报告肯定了中国在科研方面的潜力,也赞扬了中国在科研方面做出的努力。④但是,我国在转基因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的突破、已有技术专利数量和全社会对待生物技术的态度上。第一,现有核心技术产生于美国,美国早已在技术上领先于世界。美国杜邦公司现已开发出第二代转基因技术,即通过表观遗传修饰的方法,实现对于生物性状的改变,从而避免转基因对于生物原有基因的破坏,也可以避免一些伦理争议。⑤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依然甚少,在学术搜索“第二代转基因技术”时,相关科研性论文几乎为零。可见,如今美国凭借着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全方位的科学优势,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第二,在基因技术专利方面,美国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以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的Illumina公司为例,Illumina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主攻基因测序⑥的技术密集型公司,⑦通过一系列并购和专利措置,现在已经成为了基因测序的龙头企业,截止到2013年,仅其一家公司便拥有专利1061件,⑧成为美国媒体评出的“2014年度全球创新企业50强”之首。⑨反观我国,生物公司并没有哪一家走到如此前列,更没有哪一家公司拥有如此多的专利数量。我国生物技术公司或者一些生物科研单位会大量购买国外的仪器设备,建立所谓“最大”“最先进”的“中心”,这些“中心”实际上只是一副躯壳,其内部的设备、仪器均来源于国外。第三,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还体现在全社会对于生物技术的态度上。我国的生物学科作为理科一直被边缘化,被称为“背多分”,即只要努力背就能考高分的学科。在就业方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也被亮起了就业红牌,因为生物产业的技术密集性,生物相关学科就业往往需要较高学历,学习生物的学生没有专心于科研的决心,一心想着就业或发财致富,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就纷纷转向金融、管理这些市场需求量大的所谓“高薪”“速成”专业。而美国生物学的学生就业,一项很强大的支撑就是其发达的生物产业化系统。甚至一些科学家自主创业,创办了一系列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
(二)转基因商业化的差距
中国人口众多,国土广袤,解决14亿人的吃饭和健康问题都需要生物技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术产品消费市场非中国莫属。①现在获得我国进口安全证书的只有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油菜和转基因玉米4种作物。其中只有转基因棉花允许种植,其他3种转基因作物只能作为加工原料,不能改变用途,进口的转基因粮食作物在我国尚未得到种植的批准。②我国科学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杂交水稻品系“华恢1号”和“Bt汕优63”获得安全证书,即将迈入产业化应用的阶段。③199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允许转基因番茄在市面销售,这是美国第一次允许转基因产品商业化。随后,美国政府又批准了抗虫玉米和棉花、抗除草剂大豆以及油菜等10多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生产,并推向市场。④转基因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日渐丰富。出现。美国不仅是现代生物高新技术的发祥地,而且也是应用该技术研制新药的首要国家,大多数的基因工程药物都由美国首创。⑥1976年,DNA重组技术的发明人Boyer与投资者共同登记注册了美国的第一个现代生物技术公司———Genentech有限公司,并于1978年利用转基因技术研制出第一批基因工程药物———人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Genentech也被认为是全球第一家现代生物技术公司。⑦转基因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美国也是占尽先机,1994年孟山都公司(Monsan-to)研制成功抗农达(Round-upReady)大豆(又称转基因大豆)。1995年孟山都公司拥有了这项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大豆专利。⑧现如今,全球第一大种业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2013年销售额达到103.37亿美元,只低于我国和美国两国的种业市场总额,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种业市值。⑨孟山都公司又将销售额和利润额的一大部分投资于技术研发,其技术已经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其他公司。加之美国对于转基因产品采取“无罪推定”原则,即不能证明转基因产品是不安全的,就可以认为它是安全的,美国的转基因产品推广和产业化、模式化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地步。2011年全球种子市场的销售总额约为345亿美元,而世界排名前两位的美国跨国企业就占据了44%的市场份额,详见表1。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转基因技术实际上是一项“美国制造”“美国推广”的技术,美国在科研方面早已占尽先机,我国虽然在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水稻上略有优势,但是总体起步晚,加之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我国科研总体水平依然远远落后于美国。这种落后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成果方面,还体现在生物科研相关仪器、药品制造方面,我国科学家使用的很多设备、仪器、试剂盒等多数都是国外生产的产品,这不仅浪费了资金,还限制了我国科学家的思维广度。空喊着“增加科研投资”实际上就是多花钱在国外的设备和试剂上,有一些甚至是对外国科研成果的单纯重复。国外公司尤其是孟山都等公司还有“专利战略”,为每一项可能的技术甚至基因申请专利,我国想要进行科研,就必须向其支付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基因申请专利,已经成为了外国公司封锁生物技术的一种强有力手段。但是,我国通过自主知识产权依然实现了某些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突破,并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转基因抗虫棉。在20世纪90年代,棉虫灾害席卷我国棉花产业,美国借机向我国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当时在国内“要不要发展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甚至还引起了讨论。最终,政府、科学家选择一定要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在各方努力下,我国1999年实现了90%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覆盖率,并且,中国的抗虫棉走出国门,面向国际市场来参与全球的竞争。目前,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正方兴未艾。作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其年均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也是一日千里,世界专利中有30%是生物技术专利。在制药领域,20%的新药属于生物技术制药,而80%以上的新药都可以看到生物技术的影子。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有340家上市,总市值高达3300亿美元。①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我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仍然较大,这种差距不仅是生物技术上的差距,也是仪器制造、精密测量的差距,甚至是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的差距,加之外国的专利封锁和技术垄断的现状,马太效应可能让这些差距不是在短期内能够赶上的,所以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我国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加大科研力度这么简单,更应该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保护好自身种子安全、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抵制国外的转基因入侵阴谋,这些政策的计划和实施不仅仅是科学层面上的,更需要政府层面和人文角度的关注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在转基因的机遇与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基于产品而非技术的监管
一方面,转基因技术的风险的确存在,而且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这种风险可能会越来越大,所以对于转基因技术一定要有合适的监管措施;另一方面,监管制度有可能造成市场的紧缩,限制科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一些可行的方式来正确监管转基因技术。
(一)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关于转基因的争论,来源于其技术上的不确定性。生物界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其复杂度和精密度往往超出人类的想象,所以基因科学认识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在当下的科技条件下,基因结构的发现至今为止不过60年,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我们对于基因以及生物体的基因调控机制尚有很多不明确之处,现代基因科学不能解释很多自然遗传现象,所以基因认识的主体也就是科学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②这些都导致了科学在认知和某些现象解释上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技术在操作和改造的后果上的不可控性。这也是科学技术不确定性的来源,同时也是转基因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不知晓概率的情况下出现的,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后果出现的概率并不能被可靠地量化的一种现象。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伴随着人类整个认知过程的始终,人类科学的进步就是一个消除原有不确定性又产生新的不确定性的过程。的确,在科学上,向生物体转入基因,可能会破坏生物原有基因结构,干扰原有表达过程,改变原有代谢途径,这些都可能导致某些严重的后果。比如转入基因正好破坏了植物某些生存的必须基因,导致植物死亡;比如触发了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使得某些成分在植物体内含量过高;比如产生某些原有植物体本身没有但是却能够让人产生过敏反应的蛋白质,甚至可能是通过人类未知的某些途径对植物体或食用后的人体产生影响。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每次向植物转入基因的实验都会使用上百份植物材料,因为是否能够转入基因是一个未知,转入了基因之后是不是会死亡,会不会畸形是一个未知,是否能够符合人们的要求又是一个未知。经过这3道筛选,能够保留下的才是真正的转基因成果。经过层层筛选之后实验保留下来的转入基因的植株的形态结构和成分可谓是“千变万化”,一些生长周期发生变化,一些外形结构发生变化,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这种概率是不可预见的。科学的不确定性在转基因问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由于转基因食品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转基因问题更是引发了广大民众激烈的讨论,转基因问题的研究,也会为日后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速度越来越快,全社会面临的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问题会越来越多。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指出,现代社会实质上正在向一个“风险社会”迈进。在风险社会之中,不明和无法预料的后果将会变成历史与社会的主导力量。①风险的来源并非基于无知和鲁莽的行为,而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区别、比较、分析、推论等认知能力。它不是对自然缺乏控制,而是期望对于自然的控制能日趋完美。②2005年,“风险社会”理论的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针对中国问题接受过一次访谈时就说道,“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变革转型正在迈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步入高风险的社会”。③针对高风险,我们不仅需要科学理性,更需要社会理性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科学、技术、产品的关系
科学和技术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是目的上的区别,科学的最主要目的是探求自然的最终本质以及内在规律,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本质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发现现今世界上已经存在的东西,表现为知识形态,所以科学是公共物品,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技术则不然,它是综合利用知识来为人类提供服务,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这样实际操作上的问题,目的在于直接改造自然,发明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表现为物化形态,因此可以带来很多实际效益。基于此,私密是技术的一大属性,而专利就是用来保护技术的私密不受侵犯的利器。技术可以直接提高生产力进而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科学则不然,它若想推动经济发展,必须通过技术来进行转化。④技术与科学并不等同,比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基因对于生物体性状调节机制的发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质粒的发现,都不等同于转基因技术的出现,更不等同于转基因产品的上市。但是科学却能引领技术的发展,比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作为主导技术的电气和无线电技术,催生了电灯、汽船、电话、汽车、电报以及输电网等新型传输技术等等一系列现实的产品,而这些技术都依赖于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学的确立。再比如,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突破,催生了以表观遗传修饰为核心技术的第二代转基因技术的出现,第二代转基因技术不需要直接地改变生物体基因,只需要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予以干涉,如此基因改良技术将使得转基因作物性状的产生更加精确、迅速、高效。⑤这种转基因技术对于基因改变较小,同时也可以避免现存转基因技术伦理上的争议。现代社会,科学的进步是技术突破的前提和先导,只有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再加以智慧的应用,技术才能水到渠成。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就是学术自由。某一权威的学术机构认为,学术自由应该体现在“学者有权探究知识,不管探索可能导向哪里,但同时又有责任完全地、准确地报告其研究成果”。⑥推动学术进步的主体一定是专心于它的专家学者们。学术自由,可以让学者感到社会的尊重珍惜,有了这些专心致力于高深学问而宁可默默无闻的专家和教授们,那些看上去冷门实际上却有可能推动整个人类进步的科学才不会消失殆尽,科学研究者不着眼于现在的得与失,而是为未来的突破创造可能性。投身科研本身就需要极大的热情,专注科研需要极大的定力,在别人纷纷“往上爬”的时候踽踽独行,在成果看不到应用希望的时候愿意默默去坐冷板凳。假如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不珍惜,不给他们自由的保障,那谁来推动我们的未来?以3D打印技术为例,它被称为“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⑦科学是技术的铺路者,学术自由是保障铺路者的“安全帽”。建立保障学术自由的良性机制与制度,切实让学术自由成为一种实践规范,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者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激发学者的思维和探索活力,从而推动科学的不断进步提高,加快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进程。技术与产品之间也是类似关系。产品是生产出来的物品,技术是产品的先决条件。但是产品与科学技术最大的不同,就是自由度的区别,产品中包含了太多社会价值和人文因素,它的风险的直接承担者是消费者,而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有直接辨别产品安全性的能力,对于产品风险并没有抵抗能力,因此产品相对于技术并没有那么大的自由度,它必须对消费者,对整个社会负责任,产品是技术的结晶,不是技术的附庸,产品必须是被检验过的技术,是能够完全造福人类的技术的推广。真正好的产品,不仅需要核心技术作为支撑,更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与把关。
(三)监管产品而不是技术
由前文的论述可知,科学、技术、产品3者虽然一脉相承,但是却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迥异的角色,科学是探路者,技术是中转站,产品是最终目的。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存在的风险是微乎其微的,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风险的范围就会由科学家及至普通民众,才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破坏性的后果,这才是政府作为社会理性代表监管的关键所在。以对于转基因监管最为严格的欧盟为例。欧盟的转基因管理实行的是“以技术为基础”(technology—based)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审批制度、标识制度、可追溯制度和共生管理等。①欧盟对于转基因实验的审批也很严格,即使是实验性质的种植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欧盟1998年曾经停止过15个成员国的转基因食品的经营,1999年又曾经暂停过转基因植物的种植。这些对于技术的限制导致了欧盟成员国转基因技术的研发障碍,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欧盟现今技术上远远落后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农业免受冲击,欧盟采取了对于转基因极为严格的市场准入措施,即便是已经在欧盟境内获得销售许可的转基因产品,也允许欧盟的各个成员国在一定的情况下,实行临时限制或禁止其在境内销售的办法。②这导致了国外某些公司和政府的强烈不满,2003年,被称为“转基因贸易问题第一案”的美国、加拿大、阿根廷3国与欧盟的贸易纠纷就是技术强国向技术弱国强推产品的一个典型例子。欧盟对于转基因的限制措施使得以上3国尤其是美国转基因产品出口受到重挫,这3个国家均向WTO提出申诉,认为欧盟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最终,2006年11月,专家小组做出了考察报告,认定欧盟对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3国对其出口的转基因产品所实行的禁止或限制销售措施违反了依据《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下其应当承担的条约义务,构成了对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方利益的损害,并要求其予以纠正。③由此可见,在现有国际秩序下,如果没有自己的转基因技术,国外的转基因产品强势入侵是不可避免的,转基因不一定安全,但是别人的转基因产品一定比自己的转基因产品更不安全,因为可能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命脉,决不可拱手让人。所以,技术上的研发不能放松,毕竟转基因推广是大势所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多权威的认可。退一步讲,转基因即使是不安全的,但其也会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开端,会引领更好的技术出现。我们要相信,谁引领了技术进步,谁就引领了“绿色革命”,谁就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对于技术的监管只会阻塞技术的突破,限制解决现有问题的新技术的出现。相比来讲,对于产品的监管可行也可控得多。我们对于产品的严格监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审核,以大学、科研所为依托,建立更加专业的转基因检测机构。对于检测机构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机构与人员、质量体系、仪器设备等多方面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④保证测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建立能够专业、独立对现有检测技术进行改进的兼具科研的双重检测机构。第二,对于转基因产品涉及的专利问题也要予以审查。基因专利本身在法律上也一直是一个待讨论的话题。美国Myriad公司确定了人体BRCA基因(乳腺癌易感基因,具有这种基因的人会较容易患上乳腺癌)的位置,并将其从染色体中分离、测序,随后,Myriad公司对BRCA基因及诊断测试方法提出专利申请,并最终获得授权。这项专利的获得,使得BRCA基因被该公司垄断和“独自享有”,其他人和其他机构不得侵权。⑤而该公司可以趁机抬高这项服务的价格,原本提供这项服务的机构———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则不得再提供该基因的诊断测试服务。这一案例引起了美国社会乃至全世界对于基因专利的一场大讨论,如果对于基因申请专利,那么是不是以后针对此基因的产品都要向该公司缴纳专利使用费。后来一部分患者将Myriad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判定专利无效,但是Myriad公司提出上诉并最终胜诉。按照基因专利法规来讲,只要个人或机构能够分离、测序DNA并确定它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就能给基因申请专利。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早就开始了抢注发现的基因。而一旦获取了基因专利,一条基因可以开发出一系列产品,继而长期获得高额利润。①基因专利的受害者当然是转基因产品的消费国,尤其是依赖于该类产品的国家。比如,因为美国孟山都公司的注册专利和基因抢注行为,使得印度的棉花厂商因生产含有该专利的转基因棉花而受到美国对其产品的抵制和限制,从而给印度的农民和商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②“物美价廉”的转基因产品上市尤其是转基因种子上市,可能造成的是整个社会观念和社会习惯的改变,是社会对于产品的依赖,如果人们离不开的产品的核心专利把握在别人手里,那么无疑我国的国家安全会受到极大威胁。现今一些大公司已经开始了“基因抢注”。2001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对于发现于中国的野生大豆的一段序列一口气提出了64项专利申请,这样有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中国育种专家或者农民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侵犯了孟山都公司的专利权,进而面临高额赔偿。③所以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必须要对其涉及的技术专利和基因专利予以审核,对于那些涉及国外专利的产品的上市要持谨慎态度。
三、监管产品而不是技术的合理方法
(一)积极推动生物技术应用
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是大势所趋,转基因的应用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一方面来说,只有一项技术真正被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这项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用领域,生物技术的应用都会极大地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以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巨头美国孟山都公司为例,该公司每年将其营业收入的10%用于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直接瞄准当今和未来国际生物技术的最前沿,该公司每天仅仅用于科研的投入就达到了260万美元,④令其他公司乃至其他国家都无法望其项背。可见生物技术的产业化会使受益者投入更多的资金进入到这个领域,从而真正推动这个领域的进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将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吸引到这个前途无限的领域,也有望迅速改变我国生物技术落后的现状。美国政府每年投入到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费用达到几十亿美元,坐落在马里兰州的军事医学研究所,其实就是美国基因武器的研发中心。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借助生物技术研发出了各种“生物武器”。⑤但是,生物技术具有研究和开发周期长、技术含量高、产品寿命周期长等特点,这由此决定了该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长周期的行业。⑥在项目的种子期、创业期、扩展期和成熟期,都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投入难以满足其需要,更无法使其紧跟世界先进水平,也会导致其与市场的脱节。针对我国目前现状,国家应该尽快让一些“检定合格”的转基因产品走出实验室,让转基因技术真正造福于我国人民,促进我国生物科学的长足发展。在适度的监管环境下,通过推动技术密集型生物公司的成立和发展,进而推动生物技术的应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也会改变如今生物专业“冷门”的现状,《2014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将生物工程专业列为“红牌”警告的十大专业之一。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生物技术应用不够造成的。应用不够导致人才的缺失,然后导致科学技术整个的停滞不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只有推动生物技术的应用,才能吸引到更多人才投身于生物科技的研发,形成“科学—技术—产品—经济—人才—科学”的良性循环。生物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强国梦。
(二)在转基因的应用过程中引入保险机制
既然要推动生物公司的建设,那么就必须要开创生物公司全新的盈利模式和风险监管体系。转基因的应用实际上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虽然以现在的知识和监管体系来讲,试错的风险并不高,但是试错的代价却是极其高昂的,它涉及千千万万人民的生命安全,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所以要通过一些措施防控这种风险,其中一种合适的方法就是在生物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引入保险制度,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由国家授权第三方权威机关对生物产品进行评估,一旦发现高风险产品则不允许上市,一些鉴定为“安全”的产品则需要生物公司为其购买“保险”,这些产品进入市场以后,如果出现像“三鹿奶粉”那样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则由保险公司进行理赔。这样做不仅仅是给生物技术公司创造了一种可行的盈利模式,更是给生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道路,通过为转基因产品买保险的方式,防控风险,监督风险,体现的是科技应用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与社会理性。保险的范畴要涵盖转基因生物风险的各个方面,现今公认的转基因风险按照产品的风险,主要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和生态安全方面的风险,所以针对转基因产品的保险应该分为“食品安全”保险和“生态安全”保险。如果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出现了食用性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由保险公司理赔。如果产生了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或者造成生态圈的不良后果,也由保险公司理赔。这样一来,无论是食用还是种植,都没有了任何后顾之忧。保险所能起到的作用,不是让人们接受转基因食品,而是的的确确保障这种产品一旦出了问题,能够及时筹措资金,保障受害者的利益,尽最大可能挽回损失。现有转基因产品的风险并不高,全球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一例因为食用转基因食品而出现严重后果的例子,也并没有哪项被科学界权威认可的动物性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所以转基因产品的保险并不会增加多少生物公司的成本,政府也可以对生物公司的这部分成本进行补贴,以提高转基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