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20:4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迹考察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胸骨节;骨质增生;骨性融合;颈静脉切迹;剑突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35-02
在整理解剖实验室标本时发现有一例胸骨柄和剑突存在变异情况,鉴于此类变异可能影响人体脏器功能,为积累解剖学资料,故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标本为骨性标本,来源于标本库(编号B001),保存尚好,参考《中国人解剖学数值》[1],张继宗编著的《人体骨骼测量方法》[2]和徐群渊等主译的《格氏解剖学》[3],使用马丁仪的直角规(精确度±0.1mm)进行大体解剖学观察,利用X线行影像学考察。
2 考察结果
2.1 非测量性观察: 编号为B001的胸骨与肋软骨以及锁骨相关节部位均有骨质增生,右侧第一肋软骨切迹下缘低于左侧,胸骨柄横轴与横断面成角约15°,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融合,剑突长60.5mm、最大宽度23.0mm,中部厚度5.4mm,中上部有两个滋养孔与胸骨体相融合且形成一弯曲,可能为发育过程中腹腔脏器挤推所致,综合考察本例骨性胸骨偏向于女性,胸骨柄的骨质增生以及剑突较长可能影响临床影像诊断以及产生相应临床综合征。
2.2 影像学观察:
正前位X线影像显示胸骨小梁阴影清晰,胸骨柄与胸骨体以及胸骨体与互相剑突相融合,胸骨柄上部骨小梁增多,两侧胸肋关节处出现赘状骨质,以第一胸肋关节最为明显,剑突有孔,其它无明显异常。
2.3 体质人类学考察: 使用马丁仪直角规测量胸骨柄和胸骨体各个指标,并与国人解剖学数值对比B001号测量结果如表1、表2所示。
3 分析讨论
解剖学教材[4]上通常描述剑突为平直骨性结构,扁而薄,形状变化大,下端游离。而在临床或解剖时发现剑突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剑突过长且末端弯向腹侧时,触诊及超声检查可误认为上腹部肿块[5-6]。故有必要了解剑突的解剖变异情况,剑突过长且过度内凹时,触诊及超声检查可能误认为剑突末端团块,胸部或腹部检查可进一步明确[7]。此外,了解剑突形态变异有助于顺利进行剑突下心包开窗术或穿刺操作[8-9]。根据胚胎学资料,胸骨由正中平面两侧的两个软骨性胸骨板融合而成,骨化中心的数目和排列与胸骨板的融合完成的平面和时间以及成人胸骨宽度有关,剑突开始骨化在3岁或更晚,有的胸骨骨化中心仅有一个位于中央,有的胸骨骨化中心是单一的,而胸骨节中心则是成对的,对称或者不对称,剑突为胸骨最小但变异最大的部分,可能宽而薄、尖、分叉、穿孔、弯曲或者偏斜。侧肌纤维及腹内、外侧斜肌腱膜相接,后与膈肌相连,胸骨柄由锁骨上神经的前支和第1肋间神经的前皮支支配,膈神经前支支配胸骨下部,单侧胸骨柄胸锁关节部骨质增生可能与单侧肌肉负荷强度增加有关,支配神经是否成为增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增生骨质是否影响神经的功能还待进一步研究,本例胸骨增生合并剑突的变异与畸形在临床诊断影像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瀛等.中国人解剖学数值[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2,73-75.
[2]张继宗等.人体骨骼测量方法[M].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15.
[3]徐群渊等主译.格氏解剖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2008,1055-1056.
[4]柏树令等.系统解剖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北京,73-75.
[5]Gokhale S.High 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 of the anterior abdominal wall.Indian J Radial Imaging.2007,17(4):290-298.
[6]Jamadar DA,Jacobson JA,Morag Y,et a1.Characteristic locations of inguinal region and anterior abdominal wall hernias:Sonographic appearanc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clinical pitfalls.AIR Am J Roentgen01.2007,188(5):1356-1364.
[7]钟兴华,陈明曦,刘世俊,等.胸骨剑突延长变异I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9):1284.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环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83-02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本课程力图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当地和本校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同时,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中每一个内容标准后面都附有活动建议,而且还有多个活动案例。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抓住哪些基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去组织好初中历史活动课呢?
1 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
历史活动课作为学科活动课,旨在教学活动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这一课型是以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作为切人点,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实践,在活动中不断提高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因此,在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时,必须做到“两个根据”。
1.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活动主题
比如,在学完八年级上册《》一课后,学生都渴望对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师明显感觉到教材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于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学生想学乐学时趁热打铁,确定了活动课的主题,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有关的历史材料。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应用,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着力拓宽历史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借这一历史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了解的艰难困苦,懂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学生继承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1.2根据学生兴趣设计活动形式
历史活动课的活动形式有动手型、互动型、体验型等多种多样,但我们应根据初中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灵活机动地设计活动形式。比如,在上述关于的活动主题确定以后,可以选择故事会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多种特长,丰富历史活动课的内容,还可以适当创新,将活动课定位于集主持、歌舞、朗诵、电影剪辑、双语导游等多种手段为一体,使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 制定适当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历史活动课教学的核心,是对活动课所要达到的结果的综合概述,包含内在活动目的和外在活动效果的要求。内在活动目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情感激发方面的要求,外在活动效果则是指活动所取得的可见性活动成果,如活动感想、活动报告、小制作作品等。在这个环节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设定学生力所能及的目标。例如:我在教初一历史时,把《寻找身边的历史》的活动目标定为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拉近历史与学生自身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从学生中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文物古迹着手,指导学生寻找出在自己身边能反映历史的资料,使学生能直观的、感性的感受历史。同时,通过对文物古迹的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文物、古迹、古物、古建筑身后的历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搜集历史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还进一步结合考察对象的历史与现状提出文物保护、文物资源开发的有效建议,将考察的情况整理成活动考察报告,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3 在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
在不同类型的活动课中,都要抓住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以“重走路”的主题活动为例,首先是指导学生分组。在学生熟悉路线重大事件的基础上,按路线将全班分成四组。然后,要求各组就其感兴趣的某一段路线及相关历史事件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再现,全班同学通过合作共同走完路。其次,分组收集资料。通过整合交流,讨论设计出小组活动方案,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落实各项工作。接着,学生分组确定后,就进入资料搜集阶段,这个工作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一堂活动课的成功与否。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应该及时提供给学生一些搜集资料的途径:或者到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或者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一些策略上和宏观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识别材料、筛选材料,通过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处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成果展示和科学评价
首先,成果展示是指学生在搜集、整理好资料后,在班级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成果展示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这一环节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他们经过自己辛勤的探索和研究,非常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推选出最合适的主持人,每组推选代表展示本组的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给全体学生们充分展示的机会。在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碰撞出火花,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比如,在“重走路”的成果展示课上,第一组同学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了的出发地红都瑞金以及会址,第二组以诗歌朗诵的形式介绍四渡赤水,第三组以歌舞的形式展示彝海结盟的伟大壮举,第四组以小品的形式再现过雪山草地的艰难。此外,成果展示也可以是小论文、考察报告、制作网页、课件等。
篇3
【关键词】 清源山风景区;闽南文化;闽南古镇;开发设想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泉州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10处,其中国家级32处,此外还有非物质的闽南文化生态资源,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7项。虽然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但泉州旅游产业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载体把这些分散的闽南文化整合在一起,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感受并体验到。因此,本文提出依托泉州旅游龙头5A景区——清源山,打造具有地标性的“闽南古镇”旅游产业园,让闽南文化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包装和整合,使古镇成为泉州旅游龙头品牌,从而推进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实现泉州旅游的跨越发展。
一、清源山风景区旅游现状
1.资源分析
(1)资源优势
清源山风景区是福建省第6家、泉州唯一一家5A级旅游景区、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荟萃,名胜古迹遍布,有 “秀出东南”、“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山上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600多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书法艺术的珍贵历史遗存;灵山伊斯兰圣墓,被誉为“世界第三圣地麦加”;碧霄岩三世佛,是位于最东南,保留最完整的藏传佛教雕像。当代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走进清源山》一文中赞道:“如果哪天有一块石头从清源山滚下来,没准就会发现上面赫然刻着唐宋元明清某个朝代的年号。”可见其文化底蕴十分的丰富。
(2)政策扶持优势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依托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是“海西”、泉州地区最重要的旅游景点,泉州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泉委发〔2012〕8)号)中明确指出:为增强泉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打造以清源山为龙头,融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等为一体的都市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清源山做为泉州市的旅游品牌龙头,必须进一步发挥作用,积极推进环清源山大文化旅游经济圈的构建,打造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旅游产业。因此近年来,政府陆续投入2亿多元对清源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在政策的优先扶持下,2012年10月,清源山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质量评定委员会的审核,荣升5A级旅游景区,成为福建省第六家,泉州第一家5A景区。为泉州市旅游产业带来品牌和经济双效益。2013年春节黄金周,清源山游客量达7.59万人次,比增137.3%,门票收入173.53万元,比增104.5%。
2.存在问题
(1)旅游产品单一
清源山虽然拥有众多的文物资源,历史积淀深厚,但仍属于传统文化旅游项目,以文物古迹和静态展示为主,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体验性和深度游览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文化旅游的新要求。清源山做为泉州人民的母亲山,闽南文化在这里的遗存只能通过单一的名胜古迹展现出来,游客无法深度旅游。如老君岩造像,最具代表闽南道教文化发展的历史文物,游客在这只能欣赏这尊石雕,不能在宫观里看到泉州道教的宗教仪式,参与道教的祈福和祭祀活动,同时也没有现代化科技影视手段让游客了解到泉州石雕作品的制作工艺。
(2)缺乏配套的旅游服务产业
作为现代旅游观念,不能不注重旅游服务设施方面的跟进,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享受,才能留住客人,增加旅游消费。由于清源山景区离泉州市区比较近的原因,一直以来,景区管理一直以保护为主,未曾开发配套的旅游服务产业,游客的休闲娱乐、美食购物、体验参与活动一直依赖泉州大市区,不仅如此,清源山虽有62平方公里,但大景区格局未形成,区间旅游交通不便,如九日山、灵山与主景区清源山没有旅游公交线路,游客参观景区非常不便,这样导致了不能留客过夜,景点成了快餐式的消费,无法为景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营销
62平方公里的清源山风景区环构成了闽南泉州人的生态走廊,多元宗教文化遗存遍布山中;贤才俊杰、文臣武将在清源山上留下了众多宝墨;海丝祈风展现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辉煌……,这一切承载闽南文化的遗迹由于太过分散,清源山在总体规划中未能系统科学建立一个合理的旅游线路,同时缺乏整体系统营销、网络营销、品牌营销和体验营销,宣传工作主要依靠在新闻报道和电视传等传统营销渠道,难以适应个人自驾游、文化深度游和体验式游览的发展趋势。
3.解决办法
清源山景区虽荣升为5A级旅游景区,但崭露头角的优势并不能取代未雨绸缪的心态,面对新的发展瓶颈,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地能推动对景区更深、更远层次的思考。清源山要实现科学、有效、跨越的发展,必须构建与泉州经济社会相匹配的文化旅游产业,让5A景区确实发挥在泉州旅游产业中的品牌、支撑与带动作用。去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构建环清源山文化旅游圈。作为闽南泉州人民的母亲山,清源山的发展离不开闽南文化的支撑。为此,清源山应考虑把闽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2012年底,清源山管委会在市领导的指示下,组织专业人员前往云南楚雄彝人古镇考察,发现融入地方特色及各类旅游文化元素的古镇建设项目对泉州极具借鉴意义。市政府专题会议对考察结果的报告予以了肯定,认为建设闽南文化聚集地——“闽南古镇”(暂命名),既有利于弘扬泉州闽南文化,丰富环清源山文化旅游圈内涵,也有利于推动泉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泉州打造一座融合闽南传统文化的“闽南古镇”极具可行性,落成之后必将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旅游业的“标兵”。
二、泉州闽南传统文化
1.泉州闽南传统文化丰富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是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也是国家确定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泉州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10处,其中国家级32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41个,其中世界级4个、国家级31个。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海丝”、“闽南红砖建筑”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构成了泉州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泉州闽南文化包含了民俗、方言、戏曲、建筑、、民间文艺、手艺等。如方面有通淮关帝圣君、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玄天上帝等;戏曲方面有南音、高甲戏、梨园戏; 民间手艺有木偶头、刻纸、木雕、石雕手艺等; 民俗方面有普度、尾牙、抢头香、做功德、巡镜、镇五营、巡安等;闽南民间文艺有舞狮、踩高跷、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等。
2.闽南传统文化分散,传承保护有待加强
虽然泉州拥有众多的闽南文化,但一直散落于民间街巷中,没有作为一种整合的旅游资源较集中地展示给游客,更不用说体验了。泉州传统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经营模式传统、观念相对保守,有的项目自生自灭式的濒危型约占35%,这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转业,得不到及时帮救与扶持,市场萎缩乃至濒临消亡的境地,有些民俗由于新时代逐渐被人们放弃。近年来,泉州市政府有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普查、传承及保护,截止到2013年元月,共有38人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闽南文化要得到一个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还需一个规模化、有影响力的闽南文化载体,通过其市场运作,整合包装,使之既成为一个旅游项目,产生经济效益,又能起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三、以闽南文化为载体,打造“闽南古镇”,丰富景区内涵
1.何为“古镇”
所谓的闽南古镇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商业旅游项目。在仿古建筑群内注入古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色彩,贯穿当地的民俗表演、民风展示及体验,便称之为“古镇”。闽南古镇将整合闽南风俗、闽南建筑、闽南宗教、闽南戏曲、闽南工艺等,是一处人文旅游景点,一个展示闽南文化的大观园,有利于延伸清源山旅游文化内涵。
中国目前有许多商业旅游项目开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云南楚雄彝人古镇。楚雄是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拥有彝族50多个支系,彝族文化风采绚烂,遗憾的是广大彝族民众居住分散,当地又没有高知名度的文化景点,长期以来,楚雄彝州都缺乏一个规模化、有影响力的彝族文化载体。2005年,当地政府在大理国德江城旧址,把民族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相结合,开发建设集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为一体的地方文化精品项目——彝人古镇。古镇按功能布局有七大分区,建有场馆,集萃了楚雄彝族的人文、文化、民俗、歌舞古乐、动人传说,展现了彝人的历史变迁、世事沧桑。很多游客被这里的古老与深厚的韵味所吸引,大多数人会留下来住上几天,甚至几个月。在彝人古镇天天都上演百人竞歌,千人起舞的场面。每到夜晚,彝人古镇各景点人流涌动,川流不息,欢歌达旦,把自然风光与古彝文化、旅游度假、休闲体验相交融,重点展示黔西北民族文化特色。
这种将旅游文化与商业运做相结合的仿古镇开发模式, 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旅游特征, 它以模拟的手段, 创造性地为旅游者提供真实性的人文风情体验场所, 成为云南旅游的一种典范。
2.“闽南古镇”规划建设
“闽南古镇”的建设要以规划为前提,体现闽南特色的“生态、人性与文化”, 建筑宗旨于“人与自然和谐,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选址应考虑环清源山旅游圈内,最好的位置在清源山花博花附近,因为这样离清源山最近,可以作为景区配套的旅游服务产业,而且它区域内有清源山、泉州南少林寺、锦绣庄民间艺术园、西湖公园、泉州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木偶剧院,自然与人文旅游景点集中。
此外,古镇的建设以闽南红砖民居为主,结合模拟建些历史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等,尽显出砖入石、燕尾脊、雕花等闽南古建筑的古老韵味。环镇可以种植刺桐树,或布局象鲤鱼,以体现泉州历史上的别称“刺桐城”或“鲤城”。
3.“闽南古镇”设想
“闽南古镇”是一处以闽南古大厝为平台、泉州古街巷为支脉,闽南文化为“灵魂”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泉州古街巷是闽南泉州的文化底蕴,是泉州城历史的活化石,有的记录着泉州历史上的名人,有的反映着泉州的,有的折射着泉州人崇尚的道德观念,有的反映着泉州的生活、生产风貌。如旧馆驿、承天巷、奉圣巷、三朝巷、甲第巷、花巷、裴巷等等,每一个巷名都留下了历史的印痕。因此,在闽南古镇的开发中,这些承载历史的巷名可以通过布局后的古民居巷子展现出来,使许多游客游览古镇后,就知道泉州的许多地方典故和历史文化。
闽南文化元素众多,可惜分布在各处,而且很多文化细腻、高雅、多样,需要旅游者花时间耐心品味。在古镇里,游客可在广场欣赏到泉州提线木偶、高甲戏、布袋戏、拍胸舞、火鼎公婆、南少林武术、永春白鹤拳等泉州独有的戏曲文艺;也可在古厝内通过电子声控等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采用情境体验、动漫形象、影视场景、游戏玩法等感受普度、尾牙、抢头香、做功德等宗教民俗文化;也可亲自参与诸如闽南“妆糕人”、“金苍绣”、陶瓷制作、包棕子、制茶、影雕、刻纸、花灯制作……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也可以在小巷中吃到老字号的闽南小吃,如面线糊、海蜊煎、牛肉羹、土笋冻、肉粽、润饼菜、汤圆等等。
4.运作模式
闽南古镇如何把其地域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旅游的6个元素 “吃、住、行、游、购、娱”融合到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需要一个好的市场运作。
(1)引入多项产业,形成产业的互动。旅行社是景区与游客的枢纽,一个好的景区如没有旅行商的推介营销,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古镇的开发应邀请旅行商的加入,成为利益共同体。如:彝人古镇与云南最具实力的康辉旅游集团联手打造景区,景区建成后,他们将以转让部份股份的形式,与康辉强强合作,康辉保证每天100辆旅游大巴进入古镇,提升古镇品牌知名度。(2)配套旅游产业的进入。泉州旅游没有一个可以“留客过夜”的景点,常被称做厦门的“后花园”。这是因为泉州景点特别是清源山景区除名胜古迹外,缺乏特色,如住宿环境、饮食环境、服务环境、娱乐环境及其他文艺演出等。另一方面,缺乏一些配套旅游的观赏产业及产品,这大大影响了旅游综合收入水平。因此重视软环境的打造,下足功夫留住游客;升级旅游配套特色产业,促进消费,是未来闽南古镇应努力解决的问题。(3)打造旅游业的六大要素。闽南古镇需成立专门的招商部,招商特色化,在古镇上形成了陶瓷、酒吧、特色餐饮、茶叶、旅游商品、酒店等特色一条街,让众多商家入驻与古镇共发展,为古镇旅游提供了完善而特色鲜明的旅游软硬件配套。(4)大型文化活动带来高人气。文化活动是一种观赏性强,能活跃气氛,提高游兴的一种典型动态文化。如果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属于“形”的话,那节庆文化支就属于“神”,只有“形神结合”的精品旅游才能更好地吸引旅游者。年轻的彝人古镇就是一个可借鉴的样本。它通过成功举办了火把节、彝族年、春节、圣诞节、楚雄州民歌大赛等商贸文化活动,仅2006年火把节一天,彝人古镇就迎来游客近十万余人。2013年泉州成功举办的世界闽南文化节,让众多海内外嘉宾流连忘往、赞不绝口,一致认为泉州文化最闽南。所以,“闽南古镇”可以大力打造闽南文化节,使之成为传统旅游品牌节日,营造一个令游客可以停下脚步驻足甚至流连数日的氛围。(5)加强策划,引入现代营销观念。闽南古镇的建设开发及营销应以政府为主导,制定中、长期营销规划,加大整合营销和网络营销,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注重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培训,树良好形象,建立口碑效应和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
四、结语
泉州要改变现在闽南文化旅游元素太分散、不聚集的现状,选择一个最有闽南特色的地方作为旅游文化聚集地,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建议政府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尽快让闽南古镇这样的规模化产业在泉州落地,加快项目引进的步伐,让清源山名副其实地成为泉州旅游产业中的“标兵”,成为弘扬打造闽南文化的里程碑,实现泉州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杨行健.试论闽南传统文化与两岸文化交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5).
[2]许添源.清源山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Z].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06.
[4]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规划[Z].华侨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2011.
[5]聚零为整,拧丝为绳——清源山管委会主任黄环生一行云南考察报告[R].2012.
篇4
中华传统人文思想和知识涉及诸多领域,具有丰富博大的内涵和内容,需要根据实际在英语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中推介。根据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要,笔者认为这些内容主要是:第一,传统哲学基本思想。中华传统哲学尤其是古代哲学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阴阳、仁、道、德等基本文化哲学概念的介绍,尝试以英语方式理解这些传统思想,能够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基本概念的英文表述方式,乃至能够体会东西文化演化脉络的差异,从而为学生将来国际化背景下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传统文化艺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开展的具体有古典诗词、绘画、书法等。以古典诗词为例,比如我国著名翻译学家许渊冲教授的欧阳修的《采桑子》如下: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Allfollowerspassedaway,WestLakeisquiet;Thefallenbloomsrunriot.Catkinsfromwillowtrees.Flylikemistalldayalongbeyondtherailsinbreeze.Flutesongsnolongersungandsightseersgone,Ibegaintofeelspringlone.Loweringtheblindsinvain,Iseeapairofswallowscomebackintherain.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这种跨文化的教学,通过这种跨文化的艺术推介,学生既能够领略古典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有能够把握英语的表达方式的内在灵活性和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翻译组织等能力,从而加深了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也锤炼了语言能力。这应该成为通过英语教学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第三,传统养生与体育项目。中华传统医学中有大量养生与体育项目,比如就中医基础理论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将基本的经络、穴位等翻译成英文并介绍给学生,或者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演示的方式来增进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在必要时可以请专业的医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也可以让参加太极拳等训练的学生用英文写出对这些传统体育运动的感受,等等。由于这些内容实用又玄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能够发生实际价值的文化传播内容。第四,传统建筑和旅游景点等文化景观。中华传统建筑和旅游景点等人文景观具有恒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注重整体平衡和自然秩序,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特殊价值。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初步地介绍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的基本原理、著名建筑物的地理分布、建筑风格演化过程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搜集和翻译一些建筑的名城等,增进学生对中华建筑文化的了解,尝试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理解建筑艺术的演进历程。这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在英语教学中强化人文素养的主要方式
第一,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学生与教师直接交流的主要方式,具有其它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在人文素养和文化符号等方面的讨论中,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知识,能够相对自由地进行跨文化的推介和讲授,这对于学生掌握文化符号和提高人文素养是重要的条件。学生能够在课堂讨论中将自己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化、系统化,从而提升了对历史文化发展的认识。第二,实际考察。实地考察,就是让学生在文化古迹、人文景观等所在地进行观摩、尤其是中西文化交汇比较多的东部地区如香港、厦门等城市,切身感受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相处的状态和问题,从而加深文化对人的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增强人文素养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文素养对于跨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写考察报告或者感想等形式来让学生增强语言应用能力。第三,情景模拟。文化教育中的情景模拟,就是让老师和学生就某一个历史场景、历史典故等进行情景模拟,通过生动活波的方式来让传统文化再现或复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化符号等发展的理解。这是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很受广大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也是教育专家积极推介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优化发展的教育政策措施
第一,逐步充实和丰富传统文化符号在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在教材改革中,应该倡导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注重将传统文化素养的内容增加到教材中来,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教材的材料丰富性和体例完整性,为提高人文素质典型材料基础。第二,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推进人文教育的积极性。推进跨文化教育模式是对教师的一个重大考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探索和尝试的积极性,主要包括对教师的奖励措施,提供基础的保障条件,等等。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规划等形式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在跨文化教育中勇敢尝试的积极性。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平台,强化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学。对英语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提高他们使用信息化平台的能力,增强用信息技术强化人文素养教育的主动性,从而减少教学环节中的各类失误和缺点,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第四,积极促进现实生活中的中外青年学子的文化交流。当今社会,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中国高校校园里来自异国的年轻学子处处可见。学校特别是任课教师应积极为中外学生的交流创造合适的平台,可通过把他们请进课堂或者通过茶话会或者联欢会的形式让中外学生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把课堂知识用于实践,从而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也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一定的贡献。
四、总结与讨论
篇5
Abstract: Theflame mountain in Turpan, with its unique landforms and drought and heat climate and the thick west lodge culture, attrac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ts to visit. But the geologic conditions of the formation and the resources value of the flame mountain are researched seldom. By the author's working in this area, they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geological remains formation mechanism, resources value and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flame mountain in Turp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logy, 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everybody to study.
关键词: 火焰山地质遗迹;成因;资源价值;开发与保护
Key words: geological remains of the flame mountain;formation mechanism;resources value;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P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062-02
1交通位置
火焰山山脉呈东西走横亘于吐鲁番盆地中,具于吐鲁番市以东10km,距乌鲁木齐市183km,东距鄯善县98km,距哈密市324km,南距若羌县450km,北距奇台县290km,区域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火焰山地质遗迹成因
2.1 中生代―新生代红色碎屑岩是火焰山形成的物质基础火焰山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系和新近系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这些岩层极易风化破碎,造就了火焰山形成的物质基础。
2.2 火焰山背斜是火焰山形成的空间格架燕山运动时期,区内发生隆起,使下、上白垩统间成假整合接触。至白垩纪末期,区内发生了规模较大的褶皱,这一运动的标志是白垩纪、古近系和新近系间的不整合,也是火焰山的隆起基本形成,也就是火焰山背斜的形成,为火焰山地貌景观的形成搭建了空间格架。
2.3 风蚀和水蚀是火焰山形成的外动力在火焰山背斜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与之配套的近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以及垂直的断裂和裂隙或节理,在此期间,断裂活动较强烈,表现为中新生代地层内大量发育的高角度逆断层和一些冲断层,因此,在火焰山南北两侧形成东西向的纵向断裂,而在火焰山山体上,则形成南北向的横切火焰山的横向断裂。微小的破裂面便成为成为风蚀和水蚀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场所,因此便产生一条条,一组组状若火炬的冲沟等微地貌景观。
2.4 氧化环境是火焰山的火红颜色成因火焰山的整个山体,全部由桔红、褐红色的砂岩和泥岩组成。这些砂岩和泥岩是中生代白垩纪早白垩世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的。当时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雨水淋漓,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构成了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
3火焰山地质遗迹资源价值
火焰山地质遗迹区是一个由构造地貌景观、岩石地貌、流水地貌、泉水景观、河流景观、西域自然风光和异域风情集于一体的综合型区域,景观资源品位高,组合巧妙,功能齐全,具科考、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
3.1 景观资源规模宏大、位置奇特、气候特殊、文化底蕴厚重
3.1.1 红色的地层造就了红色的火焰山火焰山由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三套红色地层组成,颜色以桔红、棕红色砂岩和泥岩为主,周边为农田绿洲,火焰山突兀耸立在吐鲁番盆地绿洲中部,形成“万山丛中一片红”的宏伟景观。
3.1.2 火焰山背斜构造是火焰山的真实写照火焰山整体为一倒转背斜组成,其核部被风化剥蚀,在地貌上形成大型单面山,北侧平缓、南部陡峭。受风蚀和水蚀作用,山体坡面上形成排列紧密的“V”字型冲沟,间距20-30m不等,深度5-6m,冲沟形态状若熊熊燃烧的火焰,加上该区极高的地表温度,形成了型似、神似、炽热如火的“火焰山”,景观极为壮观。
3.1.3 中国第一低地是火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火焰山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吐鲁番盆地,其南部的艾丁湖湖面比黄海海面低154.31m,仅次于中东地区的死海,是世界第二低地,中国第一低地,火焰山就位于这个特殊而神奇的地方。
3.1.4 “飞鸟千里不敢来”是气候干热的体现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7.8℃,火焰山山体阳面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2.3℃,加之构成山体的岩石为红色、棕红色砂和泥岩,在阳光照射下,热气腾腾,红光闪耀,状似火苗上窜。
3.1.5 厚重的多元文化是火焰山的底蕴火焰山地处于古丝绸之路要冲,高昌文明更是丝路上一个璀璨的明珠,再辅以《西游记》 的传奇故事,火焰山地区应该是古丝绸之路黄金线上的必游之地。火焰山周边景观极为丰富,有中国最低的内陆湖泊艾丁湖,中国现存古代西域大型的古城遗址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我国西域历史博物馆和壁画艺术宝库阿斯塔那古墓群与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有规模宏大,造福千秋的地下引水工程坎儿井。
3.2 品位高、特色强、组合佳火焰山集大型的构造地貌景观、千姿百态的土林、神奇的泉水、潺潺的河流,大漠风光等各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既具西部大漠粗狂沧桑的风光,又具江河秀色,周边地区即有历史文物,也有民族风情。这些资源有机的组合,构成了极具品味和特色的地质大观园。
4火焰山地质遗迹的开发保护
4.1 地质遗迹开局原则
4.1.1 规模适应原则火焰山区内主要保护对象是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景观,火焰山处于吐鲁番旅游核心地区,地质遗迹景观周边存有重多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为了管理工作方便开展,区的范围划分以包含主要地质遗迹资源为主。
4.1.2 有效保护原则有利于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游览与服务等关系。
4.1.3 完整性和连续性原则区内的碎屑岩地貌、构造地貌和水体景观分布相对分散,总体布局要遵循遗迹的完整性和遗迹之间的关联性。
4.1.4 有利于游览和方便管理的原则根据区内资源的空间展布、组合形态,以及游线组织的合理性和保护管理的可靠性等,进行分区规划;合理利用地域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科考、观光、休疗度假、服务接待等多种需求。
4.2 地质遗迹开发保护措施根据火焰山地质遗迹景观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地质演化价值特点,结合实际地理位置,利用地质体分布形式作为划分依据,对火焰山地质遗迹由老至新,实行三级保护,并按等级制定以下保护措施。
4.2.1 Ⅰ级保护区①严格保护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严禁对地形地物人为改变或破坏;②在一些易受游客接触而破坏的地质遗迹附近设置必要的保护隔离措施;③除必要的安全、卫生及旅游设施外,不得任意修建建筑物,有碍景观视觉审美的已有建筑物应拆除,必要的旅游设施,其体量与风格应与自然相协调;④景区内除解说牌、方向牌、公益提示牌外,严禁不当的商业广告;⑤对景区内进行生态复育,在适当区域进行绿化培育;⑥严禁采石,未批准不得采集岩石,严禁交通工具在区内行驶。
4.2.2 Ⅱ级保护区①保护地质遗迹自然景观,严禁开山采石、开荒、建墓;②可以设置必要的旅游设施,以不破坏景观,不污染环境为前提,并要控制其体量与风格;③区内居民点实施调控,严格控制其发展;④实施绿色生态建设,但不宜搞城市园林化。
4.2.3 Ⅲ级保护区①从整体上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确保Ⅰ、Ⅱ级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②加强绿化,区内林木不分权属都应得到保护;③区内村落、民舍建设必须与环境协调,加强村落民舍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5结束语
吐鲁番火焰山是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不可再生的地质现象和地质遗迹景观。宝贵的地质遗迹景观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需要全人类共同进行保护。
吐鲁番火焰山地质遗迹景观极富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均属“保护型”的地质景观。因而在进行建设规划和旅游开发中一定要按原有形态、内容及环境条件尽可能完整地加以保护和利用。在区的建设中应避免人为造景,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参考文献:
篇6
一、“扬州”的地理范围及环境
作为地名,“扬州”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中:“禹贡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淮海惟扬州”。《尚书・禹贡》中“淮海惟扬州”的“惟”字本来是个虚字,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但是,后来扬州的别名恰恰截取了《尚书》中的“惟(维)扬”二字,“维扬”一名从此沿袭下来,明代专门在扬州地区设置维扬府,而在古典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中以“维扬”称呼扬州者更不可胜数。这些都是从扬州最初得名引起的。
《尚书》中“扬州”的具体地理范围,有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
一种是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提出的,他在1959年发表的《禹贡注释》中如此解释:“从淮水以南直到东海,跨今苏、皖两省的南部以及江西省的东部、河南和湖北的东边一角,唤做扬州。”按照顾氏的观点,扬州的地理范围,覆盖今天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等省部分地区。其中心地区应该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相邻地区。这和今天扬州中心地区大致吻合。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尚书・禹贡》一书中的扬州,辖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区的广阔土地和广东省的一部分。其理论依据除了《尚书・禹贡》,还有《周礼・职方》“东南日扬州”,以及《尔雅・释地》“江南日扬州”等。综合上述文献,推测扬州的地理范围“区域广大,差不多把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都包括在内了”(朱福炷,许凤仪:《扬州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这就把扬州的地理区域范围,从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沿着东海向南辐射到闽粤地区,其中心地区也较顾氏的理解向东、南偏移。
在我看来,由于历史久远、文献磨灭等等客观原因,现在已经很难准确界定扬州的区域范围,但是,在华夏文明中第一次出现的“扬州”,我们可以通过还原当时地理物产、自然气候等方法加以证实。
(一)根据《禹贡》所记,扬州境内“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这里所谓的“岛夷”,按照顾颉刚先生的考证:“岛夷,胡谓指今日本,杨守敬《历代地理沿革图》说‘当以琉球、吕宋诸国当之’,即今冲绳岛、菲律宾群岛等地,恐《禹贡》时地理观念尚不至于到此。《定海厅志》引元吴莱甫《甬东山水古迹记》说‘昌国即禹贡岛夷,后属越日甬勾’。昌国即今舟山群岛之定海,但少根据。”而“厥篚织贝”的地理物产显然与今天的扬州相去甚远,更具有今天苏南、浙江、福建等地理特性。考古学发现,古扬州的太湖流域出土的古代动物遗骸说明,在新石器时代太湖地区有象群存在,甚至发现了象、犀、红面猴等遗骨,这就说明扬州地域曾经有过比今天温暖得多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期。考古学家发现,“杭州湾以南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下文化层也出土亚洲象骨骼,并出土红面猴和猕猴骨骼”。也就是说,古代的浙北苏南地区曾有过类似今天福建、广东一带的温度。“亚洲象现今生活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红面猴和猕猴现今生活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气温较高的地区,这些动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长江下游生存,说明当时的长江下游较现在温湿。”但是,今天扬州地区尚没有发现明显的《禹贡》中所说的热带自然物产情况,即使当时气候温度与今天存在较大差异,热带、亚热带的北纬线明显比今天更偏北,也不可能北距长江太远,达到淮河流域。考古学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对江淮东部地区的古文明遗址考古发现,张之恒在《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一书中指出:“所出土的陆生动物有麋鹿、梅花鹿、獐、麂、獾等,以鹿的数量最多”,“这些陆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反映出遗址周围有混交林、草地、灌木丛、沼泽、芦苇塘等”。
(二)据《禹贡》记载,扬州贡品有“瑶琨”。顾颉刚《禹贡注释》对此解释为:“《说文》说:‘瑶,玉之美者。琨,石之荚者。’《尚书》疏引王肃说,‘瑶琨美石次玉者’,则是以瑶琨为一物。”概言之,玉石是古扬州的地方特产。而在古扬州地理范围内,玉石属于良渚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物产,学者童恩正指出:“良渚文化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平原,南至浙江杭州湾,北达江苏北部,西到南京附近,中心在太湖平原及其邻近地区。”与扬州地区最直接相关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是江淮东部地区。张之恒认为:“在长江北岸(今扬通古沙堤的北缘)有海安青墩和吉家墩、东台开庄等遗址;在高邮湖以东的有高邮龙虬庄、唐王墩、周邶墩,兴化南荡王家舍等遗址。”而上述几个文化遗址的考古成果表明,玉石器的数量较少。这证明古扬州与今天的扬州城市范围相距较远。古扬州的中心地理区域应该在长江中下游偏南地区,今天的扬州应该属于古扬州的北部边缘地区。
(三)竺可桢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过去两千年中,中国气候经历了10次比较大的变化。而一直到秦和西汉时期,中国气候还是温暖时期,气温要较今天高,亚热带植物的北界当然比今天的纬度更向北。从降雨量上看,根据郑斯中等人的研究成果发现,我国在公元初以来,水灾相对减少,而旱灾相对增加,也就说,在此之前,我国尤其是长江流域的降雨量要比今天大得多。这就是说,古扬州的温度和湿度普遍比今天要高。而在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周围的古气候应与今日两广中南、海南、台湾较为相近,属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自距今6000年起,气温明显下降,大体上在距今6000――5600年间,气候已降到略高于现代的水平,距今5600――5400年期间,气温和湿度都继续下降,距今5300――5000年间,这是一个气温回暖的高峰,气温达到比现在高1~2℃的水平。(吴维棠《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地理学报》第38卷第2期,1983年6月)按照这个温度进行类推,今天位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扬州地区,夏商时代的气温不可能特别明显地高于今天的长江以南,这和《禹贡》中所说的地理气候、自然景观显然有很大差距,由此可以推知古扬州的中心区域应该在今天扬州以南。
综合上述文献记载、考古学成果,对于华夏文化中最早出现的“扬州”的地理考证,至少可以做如下几点判断:一是古扬州的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扬州地区是确定无疑的;二是古扬州地理范围的中心,大约在今天的苏浙皖交汇地区,这和今天扬州都市中心地区存在着非常大的距离;三是古扬州地理范围虽然极其广泛,但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是,真正保留扬州之名的,恰恰是位于其北部边缘的江淮地区,而不是苏浙皖交汇的核心区。
二、扬州古城文化溯源
今天人们说到扬州,一般指的是作为城市的扬州,那么,扬州古城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学发现,扬州以城市的面貌出现在华夏文化中,最早来自春秋时期的邗城。邗城建造于周敬王三十四年,即公元前486年。早在周代,扬州地区存在一个叫邗国的小国家。当时扬州属于古邗国地域。据《墨子・兼爱(中)》记载:“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据清代孙诒让《墨子f诂》注:“干,邗之借字。”这里的“邗”指的就是古邗国。
考古学发现,古邗城的遗址在今扬州市西北约2公里许的蜀冈南沿,至今仍保存相当完好。根据地质考察报告,这一带地质地貌以蜀冈为界,有明显的区分。蜀冈和蜀冈以北的地方属下蜀黄粘土,蜀冈以南地区,属冲积黄沙土(冲积母质上孕育起来的黄色沙土层),它形成年代仅一万年左右。下蜀黄粘土地区,无疑是适宜古人类居住的。而邗城就在蜀冈北部一块平地上。1978年南京博物院进行调查和发掘。古城周长7公里左右,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城址西起蜀冈东峰的观音山,东达小茅山,北到古雷陂之南,南临蜀冈南沿的长江古岸,即今观音山下东西一线。古城遗址的地面上仍残留不少版筑城垣、壕堑和古河道的遗迹。有学者研究证实:城的南沿临蜀冈南麓断崖,断崖下即是长江。城系方形,为版筑城垣,周长约十华里。城南有两道垣,外城垣和内城垣之间有濠,外城之外,也有濠环绕。传说城没有南门,北面为水门,只有东西两面有城门,这种形制,与江南的越城、奄城遗址很相合。20世纪50至70年代,考古学界多次对蜀冈上的古城遗址进行挖掘考察’发现古城城墙有内、外两重,内城周长大约5000米,外城周长大约6000米,不仅在内城和外城之间筑有城壕,而且,外城之外还有城壕环绕,学界认为是古邗城所在,并出土了大量印纹硬陶罐、青铜兵器和工具等文物,经鉴定为春秋时期吴国文化遗存。这表明邗城时期,扬州已经创造出了相当发达的城市文明。需要指出的是,邗城是扬州在漫长的城市文明史中第一次登场,虽然此后城市名称不断更改,但是,考古学发现证明,封建时代扬州城屡次改建、扩建的地址,大都在邗城旧址的基础上向外延伸扩张,“汉广陵城的内城是重复于邗城旧址之上的”。在这个意义上,扬州城市一切文明的产生都是以邗城为基点的。
在华夏文化中,扬州一向以“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浪漫奢华而著称,但是,创造了这样灿烂文化的扬州古城,最初不仅与此毫无任何关系,而且,完全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因为扬州城市最初完全是被用于血腥的军事目的。
春秋末年,邗国被江南吴国所灭。此后,江南吴王夫差企图吞并中原,当时吴国版图主要在苏南和浙北地区,齐国远在淮河以北,如果实现攻击齐国的军事计划,就必须穿越长江至淮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而当时两大水系之间并无直接的河道相通,一向以水军力量取胜的吴国,要么沿长江口出海北上伐齐,要么开挖一条直接沟通长江和淮海之间的河道。无论从当时造船技术水平、出海远航的风险,还是江淮之间河流湖泊纵横的便利条件,吴国无疑要选择后者。于是,公元前486年,“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亦曰邗溟沟”(《水经注》)。《左传》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经学者考证后具体情况如下:“吴国在今扬州市北面筑邗城,于邗城下挖深沟,引长江水向北,经广武、陆阳(旧高邮州南三十里)两湖之间,入樊良湖(旧高邮州西北五十里),转向东北人博芝(今宝应县东稍南七十里)、射阳(今宝应、淮安两县东六十里)两湖,又折向西,经白马湖(今宝应县西北二十五里)到末口(今淮安县北)人淮河。从此,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贯通起来了。这条人工开凿的沟通江淮的运河由于临近邗城,便被称为邗沟,又称‘邗江’(亦作韩江)、‘韩溟沟’、‘中渎水’等。”另据运河城市专家傅崇兰先生的观点,邗沟自吴王夫差开凿为了运粮、运兵之外,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以后,也曾利用邗沟北上伐齐,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越王无疆攻楚失败被杀,越国并入楚国以后,邗沟不被军事所用,便消失无闻了。此后第二次、第三次疏通分别是西汉和东汉时期的事情了。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学表明,史料中的邗沟南连长江,北接淮河,其故道至今仍然保留在扬州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