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6 00:1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厂考察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拓宽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和促进我厂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提升企业素质。200*年3月14日—17日,由龚副厂长带队,厂企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厂办公室等门负责人及三个车间的主任和工人代表计11人,赴**选煤发电厂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基本情况
**选煤发电厂是达竹煤电集团所属的一座以煤炭洗选、发电为主的综合生产加工厂。选煤部份创建于1975年,主要担负集团公司下属的柏林、铁山南、白腊坪三矿原煤运输和选煤加工任务,设计年入洗原煤45万吨,“八・五”以来,通过技术改造,已达到60万吨/年的入洗能力。发电部份是原达竹矿务局利用煤炭部转产贴息贷款而兴建的效益工程,1995年4月动工,1997年3月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97年7月又实现第二台机组并网发电,设计年发电量7200万千瓦时,全部发电燃料来源于选煤厂的尾煤和煤泥,以管道运输方式输送至电厂发电车间。该厂是集团公司的主要盈利单位。现有员工660多人,其中:直接服务于洗煤生产的人员420人(管理人员110人,其中副科级以上人员47人;操作岗员工310人,其中定员294人,轮岗16人)。内部机构设置有:一线科级单位5个:洗煤车间、索运车间、机修车间、质检车间、运销部;二线科级部门12个:安监科、选煤科、基建科、政工部、工会、保卫科、纪检科、劳工科、财务科、供应科、厂办公室、值长室;其它辅助部门(班组)6个:居委会、水电队、幼儿园、制作班、推渣班、原料科。
该厂生产作业制度为:洗煤一班生产,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6小时左右;索道运输共有两条运输线,一条按一班运行,平均每天运时间在16小时左右,另一条按两班安排,24小时运行。该厂生产销售较为均衡,不存在等煤洗和等车装运洗精煤的问题,有利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该厂原料煤主要来源于白腊坪、柏林、铁山南三个矿和外购部分小窑煤。2004年该厂生产洗精煤30万吨,吨煤售价700余元,实现利润1个多亿;2005年的主要指标为:洗精煤计划37万吨,力争40万吨;销售混煤11万吨;外购小窑煤12万吨,力争15万吨;洗煤全部成本284元/吨,入洗原料煤成本234元/吨;利润近2亿元,其中洗煤利润1.155亿元。
二、基本做法
通过对**选煤发电厂的学习考察,我们认为该厂主要有以下4大特点:
(一)严管重罚的安全管理机制。
总结他们在抓安全工作上的经验,主要做法就是大力倡导“四个三”。
〖一是树立“三个理念”〗生产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安全监督检查的保
证;生产意图的实现必须靠安全监督来保证;以安全管理来促进生产经营秩序,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按照这“三个理念”,他们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把安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并提出了“以技术管理来保证安全生产”的口号。成立了专门的安监科(兼带有企管职能),配有专职安监员5人,负责全厂安全工作(不仅仅是安全工作)的规划、布置、检查、监督和考核。5名安监员中,有学企业管理的、有学机电的、有学选煤的,具有较高的素质,这保证了他们在安全执法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和判断问题的准确性,避免了盲目性。安监科由厂长直接分管,只对厂长负责。安监员每天分多次到现场写实,凡安监科做出的处罚决定,上至厂长,下至员工,都必须无条件执行,那怕是错了也必须执行,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二是建立“三个基本制度”〗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区域责任制(就是将一个车间的工作范围划分成若干个工作区域,每个区域设一名工段长,对该区域人、财、物的安全负责);专责责任制(就是车间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对所分管的专门工作行使管理指挥权,承担专责责任,对车间主任负责)。
根据这三个个基本制度,严格实行层次管理,明确:洗煤发电的分管领导是洗煤发电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洗煤发电的主任工程师是洗煤发电的技术管理负责人;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是本车间、工段、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对本车间(工段、班组)的人、财、物的人员明确、区域责任明确、工作标准明确、经济利益明确。并安全负责;业务科室及专责责任人对分管业务范围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标准化工作负责;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工作负责。并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考核方式采取直接扣款、连带扣款、连坐扣款和安全考评四种方式。
【直接扣款】是指各级从业人员未按岗位责任制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履行好本职工作或维护好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而进行的扣款。直接罚款的最低限额为30元。
【连带扣款】主要是根据逐级负责的原则,对厂查到的事故和较大的安全隐患及“三违”人员而进行的对相关人员或部门连带责任扣款。如安监科查到某一车间发事故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从事故责任人、班长、工段长、车间分管领导都要按罚款额的不同比例进行处罚。车间自身查到的“三违”人员不实行连带扣款。
【连坐扣款】主要是根据员工在生产安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所受的处罚实行的连坐扣款。如员工因“三违”的处罚,首先是直接罚款100元,然后再取消该员工全年“四有”员工奖、安全目标奖、年终效益奖等一次性奖励。据安监科王科长介绍,2004年该厂一名员工因上班在工作场所睡觉,全年损失近4000元。由于有了严管重罚的措施,使得该厂员工不敢违规违纪。
【安全考评】是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每一条款贯彻落实执行情况的效果进行检查,效果不好都将按标准进行扣分(安全考评)。考评得分与各单位月度安全结构工资(占20%)和年终安全目标奖励挂钩。同时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不力、落实不到位、重复发生的行为及节假日期间出现的违章违纪现象将加倍处罚。对未履行责任而造成的事故,严格按该厂事故管理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进行责任追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哪一级未尽到责任处罚哪一级,哪一位未尽到责任处理哪一位。
〖三是推行“三个基本办法”〗安全目标管理办法;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质量标准化办法。
(一)安全目标管理。分两个部份:一是月度安全目标;二是年度安全目标。其中月度安全目标以厂下达的月度安全目标作为考核依据,机关科室按其职责实施连带考核管理。年度安全目标除发电车间外,其它车间部门全年未实现月度安全目标不能突破一次。
1、对实现全年安全目标的奖励。实现全年安全目标按人均奖励标准套系数给予奖励。系数设置:最低为1,最高为6(正厂级、发电车间主任、书记、安监科长),班长加0.5的系数;奖励标准:最低300元/人,最高500元/人(厂领导、发电车间、电检车间、选煤科、发电科、安监科、值长室)。厂以核定的奖励总额奖励给车间,由车间自行分配,管理层和操作层互相不占用。其余科室(部门)按各自标准、系数造表计发。
2、对未实现安全目标的处罚。
一是对月度未实现安全目标的处罚。(1)凡月度安全目标未实现的单位扣发当月工资总额中安全结构工资20%;机关科室:选煤部份的事故扣发选煤科当月工资总额的10%,其余科室扣发当月工资总额的5%。(2)在实行月度安全目标考核的同时,实行月度安全考核扣分(另制定有考核标准),扣分进入安全结构工资计算。其中选煤部份根据影响生产的大小或掉斗的多少扣减该单位工资总额的2%-3%。
二是对未实现全年安全目标的处罚。(1)对单位的处罚:发电车间一年内有三个月,其余车间有两个月未实现月度安全目标;发生重伤以上和一次轻伤三人以上的人身伤害事故;重大机运事故的取消车间年终安全目标奖。(2)对个人的处罚:造成本单位月度安全目标未实现的事故主要责任者和直接责任者;全年出现两次及以上“三违”者;全年安全扣款累计在300元以上者;被消“四有”员工评比资格的。
3、对扣减系数(考核分)的考核。(1)发生重伤以上伤亡事故、重大非伤亡事故、对外转供电中断一次以上的责任事故,扣减全厂安全目标奖励系数50%;(2)发生意外伤亡(外用工)的车间、部门,造成伤残的扣减安全考核分50分,扣减当月工资总额10%。造成死亡的,当月安全考核分为零分,扣减当月工资总额的20%;(3)反“三违”指标未完成,每差一人扣减系数0.1,科室少一次查岗扣减系数0.1,厂查处的各车间“三违”人员分别扣减当值工段长、车间值班领导系数0.05/人。车间(部门)查出的“三违”人员厂不再连带考核。(4)厂查出的科室“三违”人员,扣科室负责人奖励系数0.1,本部门自己抓的“三违”人员,厂不对其部门连带考核;(5)“三违”人员每次扣减总系数50%;(6)发生安全目标以外的影响大、危害大的事故,由厂安委会临时处理。
(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由安监科每周一对车间、部门落实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专责责任制》的情况进行通报,每月按《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进行考核。
(三)质量标准化办法。
工作目标:1、选煤发电保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2、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3、规范行为习惯,树立企业新形象。
组织领导。该厂成立了以厂为组长,其余厂领导、机关科室部门负责人、安监科全体人员为成员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厂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统一规划和总体布置。
主要措施:总的要求是抓好过程的控制。一是抓管理,规范管理行为,树立管理形象。重点是抓好区域责任制、专责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管理和落实;二是抓现场,规范操作行为,保证生产作业的标准化。重点是制定和完善各岗位和工种的操作标准及考核办法;认真落实好巡回检查制度;规范检修人员的工作行为。要求在检修过程中,严格检修工艺。确保检修质量;检修工器具、材料的选择、携带、使用要按标准,符合规范;检修过程中的材料的搬运、吊装,以及材料、工器具、各类气体的使用符合规范要求,摆放合理,满足安全要求;检修后做到工完场地清,凡经验收投入使用的场地不清洁的责任归使用单位;加强现场生产环境的综合整治。由各车间制定现场文明生产达标标准;加强重点机房及重要区域的标准化建设,加强车间、工段、班组的规范化管理。
〖四是树立“三个宗旨”〗制定的标准要高;检查要严(包括现场管理、员工行为规范);处罚要重、执行要逗硬。
高标准,严管理,重处罚,有力地促进了该厂管理水平的提高。如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采用一级质量标准化工作标准。在检查上实行各车间巡查、业务部门检查考核、安监科全面监督、考评、验收。在考核上,推行质量标准化工作效果与工资总额10%挂钩(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占工资总额的10%),凡是安监科在抽查、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行直接经济考核和效果考评,直接经济考核只针对车间(业务科室)管理层(承担扣款额20%以上的连带处罚),效果考评只针对车间。当月发生质量事故(检修质量事故、工程质量事故、产品质量事故等)视其情况扣减相关车间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的1-10%,分管业务科室扣结构工资50%的连带责任考核(操作岗除外)。对车间的扣款,由车间专责人或核算员按2:3:5的比例将责任落实到工段、班组和个人。年终根据总体验收情况,凡哪一部份未达到安全质量一级标准就否决相关车间、业务科室全年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总额的10%,否决机关科室全年工资总额的2.5%;凡全年厂未达到质量标准化部级标准取消全厂个人全年工资总额的10%。
奖惩:年终以集团公司验收作为目标考核的依据。对实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目标的,对相关车间(科室)给予1000元-6000元的奖励,否则,给予同等处罚。
(二)严格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
内部成本管理上:
一是实行内部全面承包方式,落实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制。把各种可控的成本均纳入了各二级部门管理,实施“分管领导主管,车间(部门)负责”的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制,全面树立起管生产,必须管成本、管投入的意识,树立起成本完成好坏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单位、部门年度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厂下达给车间的材料费,该投入的必须投入,不能列入专项、技改和大修材料费。
二是专项、技改和大修项目,由车间申请,选煤科及发电科认定,安监科审报,分管领导审核,厂长审批。
三是严格内部财务报销管理
1、凡是计划内的差旅费(7万元/年)、办公用品费(2万元/年)、座机通话费(4.9万元/年)、通信费(5.22万元/年)、计算机消耗(3.5万元/年)、印刷费(4.5万元/年)、小车日常维修费(9万元/年)、招待费(厂内,9万元/年)等定额包干,下达到各职能部门管理和控制使用。其中对达州市内差旅费(不含驾驶员差旅费)包干发放到各部门,厂不再报销市内差旅费,各单位不得影响涉外工作。科室使用小车的,按每天100元计算,由厂办填写通知单按月统计租车费用交财务科,在发放科室差旅费时扣除。上述计划内的费用,必须先经过主管部门同意后才能发生,报销时经主管部门审核、签字,经厂长一支笔审批后,才能报销。计划内的费用不能超额报销。
2、所有计划外的费用支出,一律由厂长审批后搭账付款。
3、1万元以上的用于生产性的技改、大修、维修等非计划性的费用支出,必须立项审批,严格执行结算制度,财务见审批单和结算依据方能搭账。
4、1万元以内的非计划性支出,必须实行申报制度,经厂长审批,财务凭审批报告方能搭账付款。
四是内部核算管理体系健全。实行了厂级、车间、班组三级核算体系,对实行全面的成本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是资金管理:货币资金的支出、领用,一律经主要领导审批后,财务才能支付货币资金,包括:材料款、工程款、维修费、招持费、各种奖励、工资性支出。并严格执行搭账制度,坚持先搭账,后付款的原则。所谓搭账是指先登记后付款的方式,未登记一律不支付的办法。
六是实施专项工程管理办法。如基建费用下达给各车间,由车间负责所管区域的基建维修费用。厂区公共区域及居委会的基建维修费下达给后勤副厂长,指标3万元,1万元以上大额的厂区公共区域及基建维修由分管厂长向厂长提出,按专项的程序办理。
在成本考核上。一是实行成本指标超支负连带责任管理。如洗煤车间任意一项成本指标未完成,洗煤车间10%的目标成本结构工资将被否决,在入洗原料煤成本完成的情况下,有一个车间未完成成本,连带否决选煤科工资总额的2%,直到否决完10%为止。实行按月考核,加强车间考核的及时性;二是全年车间成本超支额大于车间的成本工资,否决全部的成本工资。车间成本超支额小于成本工资,成本超支多少则否决多少成本工资;三是材料消耗奖惩(半年结算一次)。车间材料按40%奖惩,配件按20%奖惩。科室材料按10%奖惩。基建科、水电队材料按100%奖惩。
(三)灵活多样的劳动力管理机制
1、定员定编
该厂现有人员420多人(不含发电车间部分),管理岗110人,操作岗310人,其中:副科级以上47人。
【一线机构设置】只列入和洗煤相关的单位:310人,其中:定员294人,操作工轮岗16人。
洗煤车间。在册81人,定岗76人,其中:管理岗定员7人(含核算员1人);操作岗定员69人,轮岗5人;
索运车间。在册100人,定岗95人,其中:管理岗定员7人(含核算员1人);操作岗定员88人(维修人员31人),轮岗5人。
机修车间。在册48人,定岗46人,其中:管理岗定员6人(含核算员1人);操作岗定员40人,负责洗煤车间设备维护检修,轮岗2人。
质检车间。在册43人,定岗41人,其中:管理岗定员6人(含核算员1人);操作岗定员35人,轮岗2人。
运销部。在册38人,定岗36人,其中:管理岗定员6人(含核算员1人);操作岗定员30人,轮岗2人。
【二线科室】108人,其中:
厂级领导8人,安监科5人,选煤科9人,基建科9人,政工部5人,工会5人,保卫科16人,纪检科3人,劳工科5人,财务科10人,供应科11人,行办16人;值长室6人。
【其它】居委会、水电队、幼儿园、制作班、推渣班、原料科。
2、定员原则。该厂对生产一线定员时没有考虑各种休假因素。如洗煤车间有设备100多台,岗位31个,操作岗位在册74人,定员69人,轮岗5人;在一条长174米的皮带上配置4人,每班2人,每班运行在16小时左右,上一天休息一天,没有上5休2的定员系数。管理岗有110人(不含发电车间),人员比较多,从今年起他们想通过末位调整办法来逐步减少机关管理人员,每年淘汰2-3人到生产一线当工人。
3、劳动力管理
各车间定员内的用工权下放到车间,在厂确定的定员范围内自行确定上岗人数,厂支持车间对相关岗位实行并岗,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无论车间怎样减人,一年内其单价工资不变。车间内一般工种的调整,车间拥有自主调整权和对其进行上岗前培训的权利,调整后人员名单报劳工科备案,并将培训考试内容及成绩报安监科审核发放上岗证。特殊工种的变动、培训(含跨车间的劳动力调动),必须报厂研究决定,劳工科执行。
实行操作岗员工轮岗制度。轮岗人数原则按5%的比例安排。车间实际上岗人数外的富余人员纳入轮岗人员管理。厂安排的轮岗人员,由厂补贴轮岗工资,车间安排的轮岗人员工资由车间自行解决(如洗煤车间按5%的比例实行轮岗,由班长每月对组员进行考核,每月调整,纳入轮岗人员管理,由车间另行安排工作或内部待岗〈发给300元的基本生活费〉)。以形成内部用工竞争机制。
车间短期工作集中、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各车间可临时招用短期或季节性的临时劳务用工,费用在车间结算的工资总额中以劳务费的形式支付,招聘、管理、培训和费用结算,及相关手续的建立和完善,由各车间自行负责。
车间定岗定员内的劳务人员,相关手续由厂建立,交由各车间比照在册员工进行管理、使用、调剂和支付费用。其费用在车间工资总额中以劳务费的形式支付。
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只在管理人员中进行,即每月各科室都必须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确定一名末位淘汰人员,当月被确定为末位淘汰的人员,其各种待遇不受任何影响。年终厂再从各科室推荐的末位淘汰人员中,评选出2-3名人员进行末位淘汰到车间当工人。
将比较固定的推矸、推渣、平煤、清扫车皮、打扫卫生及搬运物资材料所使用的劳务用工,一律按区域划分到各车间(部门),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报劳资科审查备案)、人员的选聘、安全管理、费用的结算、审核,厂按照用量核定相应的劳务费用。
实施分类管理。凡不愿或不能在厂上班属操作人员的,本人又不愿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按厂托管办法,与厂办理劳动关系托管手续,厂方保留劳动关系,由其自行缴纳所有费用(含企业、个人缴费)参加保险。属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虽愿意在厂上班但厂无法安排的,与厂签定协议,按有关规定特殊处理。
托管人员、长伤、长病人员、承包人员,由劳工科统一管理。
员工假别的管理。由于工资已结算到各车间,因此,凡员工在6个月内的相关假别待遇,由各车间自行负责,超过6个月的,由厂按规定支付。
(四)较为完善的内部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
1、完善内部分配制度
第一,车间操作层的工资分配权下放到各车间,车间要按工分或工时向员工结算工资。车间必须完善考评体系,工分或工时不但要与工作量挂钩,还要与工作质量挂钩;
第二,各车间对工时及工分的评定办法要具体、透明、公开,加强审查和审核。劳工科要加强指导和监督。
第三,对车间操作岗,所有的车间要把结算的工资总额全部与工时、工分挂钩,除特殊人员外(国家规定享受假期的人员),取消固定收入,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第四,车间管理层和机关人员暂执行现行岗位工资制度,今年内逐步在机关及车间管理层推行岗位职务、职称工资制度;
2、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
(1)工资以基层车间(队)为结算单位,坚持总额控制(上级下达年工资总额,超额不收工资调节金,主要从超产利润中提取),效率优先,按劳分配,适当倾钭的原则;
(2)坚持工资增长以生产规模的扩大,以洗煤总量的增长为前提;
(3)坚持工资水平在控制的范围内略有增长的原则;
(4)坚持向管理层、重要岗位适当倾钭的原则;
(5)以车间(队)为核算单位,实施总额控制,自行制定分配方案的原则;
(6)工资根据指标完成的好坏上下浮动的原则;
(7)坚持工资月预结算,年终总结算,超结部份扣除,少结部份补结的原则。
3、工资管理
(1)工资分配模式。
一是对生产车间实行吨煤工资单价(管理层单独核算工资单价,单独结算);
二是对生活后勤实行承包工资制(按吨煤单价测算);
三是对机关实行计时工资。
同时,为调动车间的积极性,采取三种激励机制:
一是实施新增因素工资结算制。主要是对其车间职责范围外的工作发生的工时费用,按新增因素处理。是否作为新增因素必须严格界定,严格审批程序。凡新增因素工时费由车间申报,分管领导审核,厂长审批。其费用以劳务费用的形式支付;
二是对车间实行单项补贴机制。单项补贴=单项补贴单价(单独测算)×挂钩产量。单项补贴主要用于安全压力大、经济影响大的关键重要岗位,定额补贴到车间。实行月考核(由劳工科制定对车间的考核办法),当月一票否决,年终累计结算的管理办法。单项补贴的15%给车间管理层。各车间必须要制定管理、分配、考核办法,加大对这些岗位和管理层的考核和处罚力度;
三是对部份车间、科室实行延时工资制。延时工资=超产量×延时单价(单独测算)。
(2)在生产车间和机关实行6:1:2:1的结构工资制。即60%的基础工资,10%的成本工资,20%的安全工资,10%的质量标准化工资。
(3)对生产车间、机关、后勤服务单位的在岗人员按每人增加30元的成本工资进行测算和结算。
(4)车间吨煤工资单价=岗位工资+加班工资+成本工资+效益工资。
(5)车间使用的劳务工,其费用按照定额测算到各车间,费用由各车间审核,经厂审批后,以劳务费的形式支付。
4、工资结算
工资结算分为机关、生产一线和后勤承包单位三部分。除机关外,各生产车间和后勤承包单位的工资由劳工科结算给各单位,由各单位按自定分配办法进行分配,只能小于,不能超过劳工科结算的总额,允许提取一部分作为结余工资。如洗煤车间每月从结算工资总额中提取3%作为奖励资金。
车间月度工资结算=吨煤单价工资+各种津补贴(夜班津贴、班长津贴、工段长津贴、工龄津贴)+延时工资+单项补贴+轮岗工资+各种单项奖-各种扣款。
车间操作人员的各种津补贴,按年初测算的基数定额结算到车间。
其中:班长津贴50元/月,工段长津贴100元/月;工龄津贴:工龄在5年及以下15元,6-10年的25元,11-15年的70元,16-21年的125元,22年及以上的6.4元/年;当月旷工1天或出勤不足10天的,当月取消;新来厂(学生、复原退伍军人)一律取消工龄津贴。
轮岗工资按实际的轮岗人员和规定的标准结算到车间。
洗煤部份各车间在完成入洗原料煤成本的前提下,完成各自的单位成本,10%的成本工资才能不被否决,任意一成本指标未完成,10%的成本工资将被否决。
机关月度工资结算=(岗位工资+成本工资+效益工资)×当月产量完成比例+加班+夜班+工龄津贴+职称津贴+单项奖-各种扣款。
岗位工资:科级470元,副科级396元,一般管理岗:工龄5年以上在管理岗1年以上或工龄5年以下在管理岗3年以上350元,其它管理人员257元。
利润工资:科级236元,副科级216元,一般管理岗:工龄5年以上在管理岗1年以上或工龄5年以下在管理岗3年以上206元,其它管理人员156元。
职称津贴:机关和车间管理层一样,高级140元/月,中级110元/月,助级60元/月,员级30元/月,并和当月实际出勤挂钩考核。
单项奖:由相关职能部门考核管理发放。
夜班:由劳工科年初进行核定,如中途变动要进行报批后重新核定。
工龄津贴:与车间操作人员相同。
5、工资结算的考核
“二步法”:
第一步按照第4点工资结算规定,结算出车间、机关未考核前的工资总额。
第二步将各单位工资总额按6:1:2:1的比例形成结构工资,即:基础工资占总额的60%,成本占10%,安全占20%,质量标准化占10%,按规定进行考核后发放。其中成本由财务科考核,安全和质量标准化由安监科考核,工作效果由行办考核。各职能部门每月将考核结果书面报劳工科,由劳工科从第二步结算中直接从各单位工资总额中扣除后,才是各单位结算的应发工资额。
6、其它规定
任意一车间当月成本未完成,否决当月工资总额的10%,机关科室各扣工资总额的2%;有2个单位未完成,扣机关科室工资总额4%,依次类推,最高不超过10%;半年预结算一次,全年累计完成指标后补发。
安全和质量标准化被扣款后不予补发(考核见前安全管理部份)。
各单位必须把考核扣款落实到班组或个人,结算出员工个人工资。
车间和后勤承包管理人员工资,单独测算成吨煤单价工资,经按6:1:2:1结构工资考核,劳工科审核后进行结算分配。不挤占操作岗员工的工资。
各单位在定员指标内减人不减资,如向厂要求增加定员,每增加1人,厂只给300元/人的补贴。
假工工资。取消年休假。符合享受探亲假的,如本人放弃,厂奖励200元;如请假的,当月只发300元生活费。
福利补贴。取消原政策利补贴。有毒有害作业津贴按规定发放,索道运输野外津贴按出勤天数计发,周末回家没有交通费。停止执行住房公积金,原已交的未退。
管理人员利用周末工作的,按10元/天(不包括周末应值班的人员)另外计发工资;但原则上不出现多工作日,多工作日计发工资需报厂长审批。
三、几点体会
通过对**选煤发电厂的学习考察,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领导带头转变观念是搞好改革和内部管理的前提。该厂罗总和王科长在与我们介绍情况时,强调得最多的就是转变观念。他们讲:观念的转变是搞好改革和内部管理的前提。再多再好的制度,终归需要人去执行,如果员工的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尤其是厂级领导的观念未得到转变,在思想上不能够统一,既使强制推行也会中途夭折。因此,他们每推出一项改革举措前,都加强宣传,首先从厂领导、中层管理人员起带头转变观念,凡要求员工做到的,他们首先做到。对经多次教育仍不转变观念的,不论是哪一级领导,不论是哪一个人,一律采取组织措施。
(二)严管重罚,加大制度的执行力是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该厂在抓安全工作上,执行规章制度的力度非常大,而且他们不是就安全而抓安全,而是把抓安全工作上升到了作为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高度来认识。我厂和**选煤厂一样也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但在处罚力度和执行力度上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选煤厂处罚的起点就是30元,由于罚款而影响收入全年高达几千元,这就使得员工不敢违反规章制度,也违反不起。在制度的执行力上,不论是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谁违反了规章制度,均一视同仁,由安监科负责按照规章制度处理,不讲任何理由,既是处罚错了也必须执行。安监科只对厂长负责,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如2004年该厂王厂长因签了一份工程合同,验收时出了点问题,按规定被安监科罚款150元。当然,他们这种严管重罚的机制,能够达到现在这种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办到的,也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他们的实践表明:只要领导重视,带头执行,广泛宣传,持之一恒地抓下去,就一定能够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并自觉遵守。
篇2
为了拓宽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和促进我厂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提升企业素质。200*年3月14日—17日,由龚副厂长带队,厂企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厂办公室等门负责人及三个车间的主任和工人代表计11人,赴__选煤发电厂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基本情况
__选煤发电厂是达竹煤电集团所属的一座以煤炭洗选、发电为主的综合生产加工厂。选煤部份创建于1975年,主要担负集团公司下属的柏林、铁山南、白腊坪三矿原煤运输和选煤加工任务,设计年入洗原煤45万吨,“八・五”以来,通过技术改造,已达到60万吨/年的入洗能力。发电部份是原达竹矿务局利用煤炭部转产贴息贷款而兴建的效益工程,1995年4月动工,1997年3月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97年7月又实现第二台机组并网发电,设计年发电量7200万千瓦时,全部发电燃料来源于选煤厂的尾煤和煤泥,以管道运输方式输送至电厂发电车间。该厂是集团公司的主要盈利单位。现有员工660多人,其中:直接服务于洗煤生产的人员420人(管理人员110人,其中副科级以上人员47人;操作岗员工310人,其中定员294人,轮岗16人)。内部机构设置有:一线科级单位5个:洗煤车间、索运车间、机修车间、质检车间、运销部;二线科级部门12个:安监科、选煤科、基建科、政工部、工会、保卫科、纪检科、劳工科、财务科、供应科、厂办公室、值长室;其它辅助部门(班组)6个:居委会、水电队、幼儿园、制作班、推渣班、原料科。
该厂生产作业制度为:洗煤一班生产,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6小时左右;索道运输共有两条运输线,一条按一班运行,平均每天运时间在16小时左右,另一条按两班安排,24小时运行。该厂生产销售较为均衡,不存在等煤洗和等车装运洗精煤的问题,有利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该厂原料煤主要来源于白腊坪、柏林、铁山南三个矿和外购部分小窑煤。该厂生产洗精煤30万吨,吨煤售价700余元,实现利润1个多亿;的主要指标为:洗精煤计划37万吨,力争40万吨;销售混煤11万吨;外购小窑煤12万吨,力争15万吨;洗煤全部成本284元/吨,入洗原料煤成本234元/吨;利润近2亿元,其中洗煤利润1.155亿元。
二、基本做法
通过对__选煤发电厂的学习考察,我们认为该厂主要有以下4大特点:
(一)严管重罚的安全管理机制。
总结他们在抓安全工作上的经验,主要做法就是大力倡导“四个三”。
〖一是树立“三个理念”〗生产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安全监督检查的保
证;生产意图的实现必须靠安全监督来保证;以安全管理来促进生产经营秩序,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按照这“三个理念”,他们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把安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并提出了“以技术管理来保证安全生产”的口号。成立了专门的安监科(兼带有企管职能),配有专职安监员5人,负责全厂安全工作(不仅仅是安全工作)的规划、布置、检查、监督和考核。5名安监员中,有学企业管理的、有学机电的、有学选煤的,具有较高的素质,这保证了他们在安全执法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和判断问题的准确性,避免了盲目性。安监科由厂长直接分管,只对厂长负责。安监员每天分多次到现场写实,凡安监科做出的处罚决定,上至厂长,下至员工,都必须无条件执行,那怕是错了也必须执行,具有绝对的 权威性。
〖二是建立“三个基本制度”〗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区域责任制(就是将一个车间的工作范围划分成若干个工作区域,每个区域设一名工段长,对该区域人、财、物的安全负责);专责责任制(就是车间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对所分管的专门工作行使管理指挥权,承担专责责任,对车间主任负责)。
根据这三个个基本制度,严格实行层次管理,明确:洗煤发电的分管领导是洗煤发电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洗煤发电的主任工程师是洗煤发电的技术管理负责人;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是本车间、工段、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对本车间(工段、班组)的人、财、物的人员明确、区域责任明确、工作标准明确、经济利益明确。并安全负责;业务科室及专责责任人对分管业务范围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标准化工作负责;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工作负责。并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考核方式采取直接扣款、连带扣款、连坐扣款和安全考评四种方式。
【直接扣款】是指各级从业人员未按岗位责任制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履行好本职工作或维护好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而进行的扣款。直接罚款的最低限额为30元。
【连带扣款】主要是根据逐级负责的原则,对厂查到的事故和较大的安全隐患及“三违”人员而进行的对相关人员或部门连带责任扣款。如安监科查到某一车间发事故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从事故责任人、班长、工段长、车间分管领导都要按罚款额的不同比例进行处罚。车间自身查到的“三违”人员不实行连带扣款。
【连坐扣款】主要是根据员工在生产安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所受的处罚实行的连坐扣款。如员工因“三违”的处罚,首先是直接罚款100元,然后再取消该员工全年“四有”员工奖、安全目标奖、年终效益奖等一次性奖励。据安监科王科长介绍,该厂一名员工因上班在工作场所睡觉,全年损失近4000元。由于有了严管重罚的措施,使得该厂员工不敢违规违纪。
【安全考评】是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每一条款贯彻落实执行情况的效果进行检查,效果不好都将按标准进行扣分(安全考评)。考评得分与各单位月度安全结构工资(占20%)和年终安全目标奖励挂钩。同时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不力、落实不到位、重复发生的行为及节假日期间出现的违章违纪现象将加倍处罚。对未履行责任而造成的事故,严格按该厂事故管理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进行责任追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哪一级未尽到责任处罚哪一级,哪一位未尽到责任处理哪一位。
〖三是推行“三个基本办法”〗安全目标管理办法;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质量标准化办法。
(一)安全目标管理。分两个部份:一是月度安全目标;二是年度安全目标。其中月度安全目标以厂下达的月度安全目标作为考核依据,机关科室按其职责实施连带考核管理。年度安全目标除发电车间外,其它车间部门全年未实现月度安全目标不能突破一次。
1、对实现全年安全目标的奖励。实现全年安全目标按人均奖励标准套系数给予奖励。系数设置:最低为1,最高为6(正厂级、发电车间主任、书记、安监科长),班长加0.5的系数;奖励标准:最低300元/人,最高500元/人(厂领导、发电车间、电检车间、选煤科、发电科、安监科、值长室)。厂以核定的奖励总额奖励给车间,由车间自行分配,管理层和操作层互相不占用。其余科室(部门)按各自标准、系数造表计发。
2、对未实现安全目标的处罚。
一是对月度未实现安全目标的处罚。(1)凡月度安全目标未实现的单位扣发当月工资总额中安全结构工资20%;机关科室:选煤部份的事故扣发选煤科当月工资总额的10%,其余科室扣发当月工资总额的5%。(2)在实行月度安全目标考核的同时,实行月度安全考核(来源:文秘站 )扣分(另制定有考核标准),扣分进入安全结构工资计算。其中选煤部份根据影响生产的大小或掉斗的多少扣减该单位工资总额的2%-3%。
二是对未实现全年安全目标的处罚。(1)对单位的处罚:发电车间一年内有三个月,其余车间有两个月未实现月度安全目标;发生重伤以上和一次轻伤三人以上的人身伤害事故;重大机运事故的取消车间年终安全目标奖。(2)对个人的处罚:造成本单位月度安全目标未实现的事故主要责任者和直接责任者;全年出现两次及以上“三违”者;全年安全扣款累计在300元以上者;被消“四有”员工评比资格的。
3、对扣减系数(考核分)的考核。(1)发生重伤以上伤亡事故、重大非伤亡事故、对外转供电中断一次以上的责任事故,扣减全厂安全目标奖励系数50%;(2)发生意外伤亡(外用工)的车间、部门,造成伤残的扣减安全考核分50分,扣减当月工资总额10%。造成死亡的,当月安全考核分为零分,扣减当月工资总额的20%;(3)反“三违”指标未完成,每差一人扣减系数0.1,科室少一次查岗扣减系数0.1,厂查处的各车间“三违”人员分别扣减当值工段长、车间值班领导系数0.05/人。车间(部门)查出的“三违”人员厂不再连带考核。(4)厂查出的科室“三违”人员,扣科室负责人奖励系数0.1,本部门自己抓的“三违”人员,厂不对其部门连带考核;(5)“三违”人员每次扣减总系数50%;(6)发生安全目标以外的影响大、危害大的事故,由厂安委会临时处理。
(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由安监科每周一对车间、部门落实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专责责任制》的情况进行通报,每月按《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进行考核。
(三)质量标准化办法。
工作目标:1、选煤发电保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2、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3、规范行为习惯,树立企业新形象。
组织领导。该厂成立了以厂为组长,其余厂领导、机关科室部门负责人、安监科全体人员为成员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厂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统一规划和总体布置。
主要措施:总的要求是抓好过程的控制。一是抓管理,规范管理行为,树立管理形象。重点是抓好区域责任制、专责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管理和落实;二是抓现场,规范操作行为,保证生产作业的标准化。重点是制定和完善各岗位和工种的操作标准及考核办法;认真落实好巡回检查制度;规范检修人员的工作行为。要求在检修过程中,严格检修工艺。确保检修质量;检修工器具、材料的选择、携带、使用要按标准,符合规范;检修过程中的材料的搬运、吊装,以及材料、工器具、各类气体的使用符合规范要求,摆放合理,满足安全要求;检修后做到工完场地清, 凡经验收投入使用的场地不清洁的责任归使用单位;加强现场生产环境的综合整治。由各车间制定现场文明生产达标标准;加强重点机房及重要区域的标准化建设,加强车间、工段、班组的规范化管理。
〖四是树立“三个宗旨”〗制定的标准要高;检查要严(包括现场管理、员工行为规范);处罚要重、执行要逗硬。
高标准,严管理,重处罚,有力地促进了该厂管理水平的提高。如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采用一级质量标准化工作标准。在检查上实行各车间巡查、业务部门检查考核、安监科全面监督、考评、验收。在考核上,推行质量标准化工作效果与工资总额10%挂钩(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占工资总额的10%),凡是安监科在抽查、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行直接经济考核和效果考评,直接经济考核只针对车间(业务科室)管理层(承担扣款额20%以上的连带处罚),效果考评只针对车间。当月发生质量事故(检修质量事故、工程质量事故、产品质量事故等)视其情况扣减相关车间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的1-10%,分管业务科室扣结构工资50%的连带责任考核(操作岗除外)。对车间的扣款,由车间专责人或核算员按2:3:5的比例将责任落实到工段、班组和个人。年终根据总体验收情况,凡哪一部份未达到安全质量一级标准就否决相关车间、业务科室全年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总额的10%,否决机关科室全年工资总额的2.5%;凡全年厂未达到质量标准化部级标准取消全厂个人全年工资总额的10%。
奖惩:年终以集团公司验收作为目标考核的依据。对实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目标的,对相关车间(科室)给予1000元-6000元的奖励,否则,给予同等处罚。
(二)严格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
内部成本管理上:
一是实行内部全面承包方式,落实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制。把各种可控的成本均纳入了各二级部门管理,实施“分管领导主管,车间(部门)负责”的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制,全面树立起管生产,必须管成本、管投入的意识,树立起成本完成好坏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单位、部门年度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厂下达给车间的材料费,该投入的必须投入,不能列入专项、技改和大修材料费。
二是专项、技改和大修项目,由车间申请,选煤科及发电科认定,安监科审报,分管领导审核,厂长审批。
三是严格内部财务报销管理
1、凡是计划内的差旅费(7万元/年)、办公用品费(2万元/年)、座机通话费(4.9万元/年)、通信费(5.22万元/年)、计算机消耗(3.5万元/年)、印刷费(4.5万元/年)、小车日常维修费(9万元/年)、招待费(厂内,9万元/年)等定额包干,下达到各职能部门管理和控制使用。其中对达州市内差旅费(不含驾驶员差旅费)包干发放到各部门,厂不再报销市内差旅费,各单位不得影响涉外工作。科室使用小车的,按每天100元计算,由厂办填写通知单按月统计租车费用交财务科,在发放科室差旅费时扣除。上述计划内的费用,必须先经过主管部门同意后才能发生,报销时经主管部门审核、签字,经厂长一支笔审批后,才能报销。计划内的费用不能超额报销。
2、所有计划外的费用支出,一律由厂长审批后搭账付款。
3、1万元以上的用于生产性的技改、大修、维修等非计划性的费用支出,必须立项审批,严格执行结算制度,财务见审批单和结算依据方能搭账。
4、1万元以内的非计划性支出,必须实行申报制度,经厂长审批,财务凭审批报告方能搭账付款。
四是内部核算管理体系健全。实行了厂级、车间、班组三级核算体系,对实行全面的成本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是资金管理:货币资金的支出、领用,一律经主要领导审批后,财务才能支付货币资金,包括:材料款、工程款、维修费、招持费、各种奖励、工资性支出。并严格执行搭账制度,坚持先搭账,后付款的原则。所谓搭账是指先登记后付款的方式,未登记一律不支付的办法。
六是实施专项工程管理办法。如基建费用下达给各车间,由车间负责所管区域的基建维修费用。厂区公共区域及居委会的基建维修费下达给后勤副厂长,指标3万元,1万元以上大额的厂区公共区域及基建维修由分管厂长向厂长提出,按专项的程序办理。
在成本考核上。一是实行成本指标超支负连带责任管理。如洗煤车间任意一项成本指标未完成,洗煤车间10%的目标成本结构工资将被否决,在入洗原料煤成本完成的情况下,有一个车间未完成成本,连带否决选煤科工资总额的2%,直到否决完10%为止。实行按月考核,加强车间考核的及时性;二是全年车间成本超支额大于车间的成本工资,否决全部的成本工资。车间成本超支额小于成本工资,成本超支多少则否决多少成本工资;三是材料消耗奖惩(半年结算一次)。车间材料按40%奖惩,配件按20%奖惩。科室材料按10%奖惩。基建科、水电队材料按100%奖惩。
(三)灵活多样的劳动力管理机制
1、定员定编
该厂现有人员420多人(不含发电车间部分),管理岗110人,操作岗310人,其中:副科级以上47人。
【一线机构设置】只列入和洗煤相关的单位:310人,其中:定员294人,操作工轮岗16人。
洗煤车间。在册81人,定岗76人,其中:管理岗定员7人(含核算员1人);操作岗定员69人,轮岗5人;
索运车间。在册100人,定岗95人,其中:管理岗定员7人(含核算员1人);操作岗定员88人(维修人员31人),轮岗5人。
机修车间。在册48人,定岗46人,其中:管理岗定员6人(含核算员1人);操作岗定员40人,负责洗煤车间设备维护检修,轮岗2人。
质检车间。在册43人,定岗41人,其中:管理岗定员6人(含核算员1人);操作岗定员35人,轮岗2人。
运销部。在册38人,定岗36人,其中:管理岗定员6人(含核算员1人);操作岗定员30人,轮岗2人。
【二线科室】108人,其中:
厂级领导8人,安监科5人,选煤科9人,基建科9人,政工部5人,工会5人,保卫科16人,纪检科3人,劳工科5人,财务科10人,供应科11人,行办16人;值长室6人。
【其它】居委会、水电队、幼儿园、制作班、推渣班、原料科。
2、定员原则。该厂对生产一线定员时没有考虑各种休假因素。如洗煤车间有设备100多台,岗位31个,操作岗位在册74人,定员69人,轮岗5人;在一条长174米的皮带上配置4人,每班2人,每班运行在16小时左右,上一天休息一天,没有上5休2的定员系数。管理岗有110人(不含发电车间),人员比较多,从今年起他们想通过末位调整办法来逐步减少机关管理人员,每年淘汰2-3人到生产一线当工人。
3、劳动力管理
各车间定员内的用工权下放到车间,在厂确定的定员范围内自行确定上岗人数,厂支持车间对相关岗位实行并岗,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无论车间怎样减人,一年内其单价工资不变。车间内一般工种的调整,车间拥有自主调整权和对其进行上岗前培训的权利,调整后人员名单报劳工科备案,并将 培训考试内容及成绩报安监科审核发放上岗证。特殊工种的变动、培训(含跨车间的劳动力调动),必须报厂研究决定,劳工科执行。
实行操作岗员工轮岗制度。轮岗人数原则按5%的比例安排。车间实际上岗人数外的富余人员纳入轮岗人员管理。厂安排的轮岗人员,由厂补贴轮岗工资,车间安排的轮岗人员工资由车间自行解决(如洗煤车间按5%的比例实行轮岗,由班长每月对组员进行考核,每月调整,纳入轮岗人员管理,由车间另行安排工作或内部待岗〈发给300元的基本生活费〉)。以形成内部用工竞争机制。
车间短期工作集中、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各车间可临时招用短期或季节性的临时劳务用工,费用在车间结算的工资总额中以劳务费的形式支付,招聘、管理、培训和费用结算,及相关手续的建立和完善,由各车间自行负责。
车间定岗定员内的劳务人员,相关手续由厂建立,交由各车间比照在册员工进行管理、使用、调剂和支付费用。其费用在车间工资总额中以劳务费的形式支付。
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只在管理人员中进行,即每月各科室都必须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确定一名末位淘汰人员,当月被确定为末位淘汰的人员,其各种待遇不受任何影响。年终厂再从各科室推荐的末位淘汰人员中,评选出2-3名人员进行末位淘汰到车间当工人。
将比较固定的推矸、推渣、平煤、清扫车皮、打扫卫生及搬运物资材料所使用的劳务用工,一律按区域划分到各车间(部门),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报劳资科审查备案)、人员的选聘、安全管理、费用的结算、审核,厂按照用量核定相应的劳务费用。
实施分类管理。凡不愿或不能在厂上班属操作人员的,本人又不愿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按厂托管办法,与厂办理劳动关系托管手续,厂方保留劳动关系,由其自行缴纳所有费用(含企业、个人缴费)参加保险。属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虽愿意在厂上班但厂无法安排的,与厂签定协议,按有关规定特殊处理。
托管人员、长伤、长病人员、承包人员,由劳工科统一管理。
员工假别的管理。由于工资已结算到各车间,因此,凡员工在6个月内的相关假别待遇,由各车间自行负责,超过6个月的,由厂按规定支付。
(四)较为完善的内部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
1、完善内部分配制度
第一,车间操作层的工资分配权下放到各车间,车间要按工分或工时向员工结算工资。车间必须完善考评体系,工分或工时不但要与工作量挂钩,还要与工作质量挂钩;
第二,各车间对工时及工分的评定办法要具体、透明、公开,加强审查和审核。劳工科要加强指导和监督。
第三,对车间操作岗,所有的车间要把结算的工资总额全部与工时、工分挂钩,除特殊人员外(国家规定享受假期的人员),取消固定收入,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第四,车间管理层和机关人员暂执行现行岗位工资制度,今年内逐步在机关及车间管理层推行岗位职务、职称工资制度;
2、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
(1)工资以基层车间(队)为结算单位,坚持总额控制(上级下达年工资总额,超额不收工资调节金,主要从超产利润中提取),效率优先,按劳分配,适当倾钭的原则;
(2)坚持工资增长以生产规模的扩大,以洗煤总量的增长为前提;
(3)坚持工资水平在控制的范围内略有增长的原则;
(4)坚持向管理层、重要岗位适当倾钭的原则;
(5)以车间(队)为核算单位,实施总额控制,自行制定分配方案的原则;
(6)工资根据指标完成的好坏上下浮动的原则;
(7)坚持工资月预结算,年终总结算,超结部份扣除,少结部份补结的原则。
3、工资管理
(1)工资分配模式。
一是对生产车间实行吨煤工资单价(管理层单独核算工资单价,单独结算);
二是对生活后勤实行承包工资制(按吨煤单价测算);
三是对机关实行计时工资。
同时,为调动车间的积极性,采取三种激励机制:
一是实施新增因素工资结算制。主要是对其车间职责范围外的工作发生的工时费用,按新增因素处理。是否作为新增因素必须严格界定,严格审批程序。凡新增因素工时费由车间申报,分管领导审核,厂长审批。其费用以劳务费用的形式支付;
二是对车间实行单项补贴机制。单项补贴=单项补贴单价(单独测算)×挂钩产量。单项补贴主要用于安全压力大、经济影响大的关键重要岗位,定额补贴到车间。实行月考核(由劳工科制定对车间的考核办法),当月一票否决,年终累计结算的管理办法。单项补贴的15%给车间管理层。各车间必须要制定管理、分配、考核办法,加大对这些岗位和管理层的考核和处罚力度;
三是对部份车间、科室实行延时工资制。延时工资=超产量×延时单价(单独测算)。
(2)在生产车间和机关实行6:1:2:1的结构工资制。即60%的基础工资,10%的成本工资,20%的安全工资,10%的质量标准化工资。
(3)对生产车间、机关、后勤服务单位的在岗人员按每人增加30元的成本工资进行测算和结算。
(4)车间吨煤工资单价=岗位工资+加班工资+成本工资+效益工资。
(5)车间使用的劳务工,其费用按照定额测算到各车间,费用由各车间审核,经厂审批后,以劳务费的形式支付。
4、工资结算
工资结算分为机关、生产一线和后勤承包单位三部分。除机关外,各生产车间和后勤承包单位的工资由劳工科结算给各单位,由各单位按自定分配办法进行分配,只能小于,不能超过劳工科结算的总额,允许提取一部分作为结余工资。如洗煤车间每月从结算工资总额中提取3%作为奖励资金。
车间月度工资结算=吨煤单价工资+各种津补贴(夜班津贴、班长津贴、工段长津贴、工龄津贴)+延时工资+单项补贴+轮岗工资+各种单项奖-各种扣款。
车间操作人员的各种津补贴,按年初测算的基数定额结算到车间。
其中:班长津贴50元/月,工段长津贴100元/月;工龄津贴:工龄在5年及以下15元,6-10年的25元,11-15年的70元,16-21年的125元,22年及以上的6.4元/年;当月旷工1天或出勤不足10天的,当月取消;新来厂(学生、复原退伍军人)一律取消工龄津贴。
轮岗工资按实际的轮岗人员和规定的标准结算到车间。
洗煤部份各车间在完成入洗原料煤成本的前提下,完成各自的单位成本,10%的成本工资才能不被否决,任意一成本指标未完成,10%的成本工资将被否决。
机关月度工资结算=(岗位工资+成本工资+效益工资)×当月产量完成比例+加班+夜班+工龄津贴+职称津贴+单项奖-各种扣款。
岗位工资:科级470元,副科级396元,一般管理岗:工龄5年以上在管理岗1年以上或工龄5年以下在管理岗3年以上350元,其它管理人员257元。
利润工资:科级236元,副科级216元,一般管理岗:工龄5年以上在管理岗1年以上或工龄5年以下在管理岗3年以上206元,其它管理人员156元。
职称津贴:机关和车间管理层一样,高级140元/月,中级1 10元/月,助级60元/月,员级30元/月,并和当月实际出勤挂钩考核。
单项奖:由相关职能部门考核管理发放。
夜班:由劳工科年初进行核定,如中途变动要进行报批后重新核定。
工龄津贴:与车间操作人员相同。
5、工资结算的考核
“二步法”:
第一步按照第4点工资结算规定,结算出车间、机关未考核前的工资总额。
第二步将各单位工资总额按6:1:2:1的比例形成结构工资,即:基础工资占总额的60%,成本占10%,安全占20%,质量标准化占10%,按规定进行考核后发放。其中成本由财务科考核,安全和质量标准化由安监科考核,工作效果由行办考核。各职能部门每月将考核结果书面报劳工科,由劳工科从第二步结算中直接从各单位工资总额中扣除后,才是各单位结算的应发工资额。
6、其它规定
任意一车间当月成本未完成,否决当月工资总额的10%,机关科室各扣工资总额的2%;有2个单位未完成,扣机关科室工资总额4%,依次类推,最高不超过10%;半年预结算一次,全年累计完成指标后补发。
安全和质量标准化被扣款后不予补发(考核见前安全管理部份)。
各单位必须把考核扣款落实到班组或个人,结算出员工个人工资。
车间和后勤承包管理人员工资,单独测算成吨煤单价工资,经按6:1:2:1结构工资考核,劳工科审核后进行结算分配。不挤占操作岗员工的工资。
各单位在定员指标内减人不减资,如向厂要求增加定员,每增加1人,厂只给300元/人的补贴。
假工工资。取消年休假。符合享受探亲假的,如本人放弃,厂奖励200元;如请假的,当月只发300元生活费。
福利补贴。取消原政策利补贴。有毒有害作业津贴按规定发放,索道运输野外津贴按出勤天数计发,周末回家没有交通费。停止执行住房公积金,原已交的未退。
管理人员利用周末工作的,按10元/天(不包括周末应值班的人员)另外计发工资;但原则上不出现多工作日,多工作日计发工资需报厂长审批。
二、几点体会
通过对__选煤发电厂的学习考察,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领导带头转变观念是搞好改革和内部管理的前提。该厂罗总和王科长在与我们介绍情况时,强调得最多的就是转变观念。他们讲:观念的转变是搞好改革和内部管理的前提。再多再好的制度,终归需要人去执行,如果员工的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尤其是厂级领导的观念未得到转变,在思想上不能够统一,既使强制推行也会中途夭折。因此,他们每推出一项改革举措前,都加强宣传,首先从厂领导、中层管理人员起带头转变观念,凡要求员工做到的,他们首先做到。对经多次教育仍不转变观念的,不论是哪一级领导,不论是哪一个人,一律采取组织措施。
(二)严管重罚,加大制度的执行力是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该厂在抓安全工作上,执行规章制度的力度非常大,而且他们不是就安全而抓安全,而是把抓安全工作上升到了作为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高度来认识。我厂和__选煤厂一样也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但在处罚力度和执行力度上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__选煤厂处罚的起点就是30元,由于罚款而影响收入全年高达几千元,这就使得员工不敢违反规章制度,也违反不起。在制度的执行力上,不论是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谁违反了规章制度,均一视同仁,由安监科负责按照规章制度处理,不讲任何理由,既是处罚错了也必须执行。安监科只对厂长负责,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如该厂王厂长因签了一份工程合同,验收时出了点问题,按规定被安监科罚款150元。当然,他们这种严管重罚的机制,能够达到现在这种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办到的,也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他们的实践表明:只要领导重视,带头执行,广泛宣传,持之一恒地抓下去,就一定能够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并自觉遵守。
篇3
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是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由于长期以来的封闭格局,过于强调自力更生,习惯于故步自封,限制了企业前进的步伐,供电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员工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大型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而通过开展对外交流,不仅能使我们尽早地了解、熟悉、掌握引进设备如开关、变压器、电缆等的性能,特点和工艺,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如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方法、财务管理方法等,以提高企业实力与人员素质。采取对外交流的形式之一如请外国专家到现场指导,可使更多的技术工人掌握先进工艺,施工技术;派遣技术骨干、后备干部参加对外技术交流(如中长期有针对性地到国外学习、培训),也可培养出一批思路开阔、反应灵敏、了解世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易于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于工作实践的供电企业所需人才。
企业要发展,离开科技不行;科技要进步,离开人才不行。开展对外交流,既能利用国际先进技术资源,又能借助外力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这是一种花钱少、收效大、事半功倍的好形式,对加速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和必要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使我们的管理和科技人员及时获得新的信息,更新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供电事业的发展。
武汉供电公司是隶属于湖北省电力公司的特大型供电企业,承担着武汉市800多万人口、846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供电任务,输变电设备数量和供电能力在华中地区处于前列。鉴于武汉供电公司所处的重要地位,企业除需要搞好内部管理外,还必须放眼世界,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学习国际社会一切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要真正成为与国际接轨的一流供电企业,必须通过学习、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水平。通过引进国外智力,使广大科技和管理人员的观念得到更新,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和科技咨询活动,推动本企业的科技进步,为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引进工作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拓宽在电网建设规划、城、农网改造、经营管理工作方面的思路;通过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装备水平,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供电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差距。
二、开展对外交流必须坚持不懈,加强管理
武汉的供电事业是十九世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产物,早在1892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纱麻四局就有电灯1140盏。武汉供电公司的前身—1906年成立的既济水电公司大王庙电厂的发电设备就是购买的英国产品并由英国工程师指导安装。解放后我们与国际间的联系也从未间断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设的青山电厂就是由苏联提供的设备及技术;1956年在敷设青谌线35千伏过江电缆时请的是日本专家指导;七十年代我公司技术人员就被派往非洲援建埃塞俄比亚电力工程;七十年代中期我公司专技人员出访罗马尼亚、日本、德国等国,参加国际会议、研修、考察、招投标,设备验收、培训等交流活动;八十年代初投运的500千伏凤凰山变电站引进了两台日本生产的变压器及瑞典生产的静补装置和监控设备;尤其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交流达到了,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这项活动,认真进行管理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请外国公司前来举办技术介绍会或研讨会,这对我公司的发展和规划,对更新人们的思维和观念、提高文明程度,以及对具体的管理模式的制定、确定设计思路、设备选型等都大有裨益。十多年来,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多次与外国知名厂商的技术交流,交流内容涵盖中高压电缆及其附件技术、输配电设备,配电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功率电能精密检测技术等诸多方面,仅**年10~12月间,我们就组织了4次40人以上的技术交流会。这些对外技术交流活动,既有利于我公司专技人员及时了解国外的新技术发展动向,又有利于我们的设备选型和技术引进工作。在这些卓有成效的技术交流基础上,武汉供电公司陆续使用了一些进口的电气设备,在10个变电站投运了引进的变压器、电容器、GIS组合电器及开关装置,在17条输、供电线路上使用了XLPE电缆、中间接头、终端设备及架空导线等,这些设备在电气参数、环境保护、节能降损等方面都比较先进,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及公司的整体运行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我们还尽可能地组织技术人员参观国内举办的大型国际电力设备和技术展览会,在这些展览会上也可直观地看到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这是一种投入最少的“国际考察”。
2、聘请外国专家进行技术咨询
1996年5月,我公司通过武汉市政府外办和国家外专局,从德国退休专家局请来了经验丰富的电气工程师,就输配电技术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专题技术咨询讲座。德国专家向我公司专技人员介绍了德国城市电网规划、电网调度通讯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并在参观、考察、座谈之后,就我公司当时的状况提出了十五条书面咨询建议。我公司和各方专家一致认为,这些建议提得很好,对武汉电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公用照明采用三相系统供电”,“供电企业要有一支能够进行各种技术测试的机动测量队伍”等建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些已进行了改进,有些还在继续完善之中。
3、有计划地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出国交流
从1985年起我公司就开始有计划地派出专技人员赴国外进行对口研修、培训,其特点是时间短,收效大,引进智力的层次高,出国培训人员回国后都能对所学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例如,1999年,为加快城网配电自动化的改造进程,我公司派出了8位中青年专技人员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进行为期三周的培训,回国后都各自撰写了1~2篇技术报告,并很好地完成了公司的配电自动化规划制定工作。在引进设备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仅电缆技术一项,公司就先后派出38位工程技术人员赴瑞典、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培训,如今,公司已拥有一支了解国外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娴熟并具备一定资质的电缆施工队伍,他们不仅担负着公司高压电缆的施工任务,还多次协助其他省、市兄弟单位出色地完成了进口高压电缆接头和终端的安装工作。2002年,公司派出2名年轻的生产技术骨干参加湖北省电力公司组织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加拿大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学习,回国后,他们不仅撰写了有一定价值的学习论文,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如今,这2人都担负着重要的领导工作,其中1人还走上了公司领导的岗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公司先后派遣人员出访了法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其中,仅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的人员就达152人,这些培训活动在更新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重视对交流成果的管理、跟踪与推广工作
对于每批出国人员,都要求他们在回国后认真进行总结,写出出访报告,以扩大出访成果,我们阶段性地汇编《出国考察报告》,共收集考察报告110多篇,对部分有价值的报告我们还推荐刊登到公司刊物《武汉供用电技术》和《武汉供电》上,起到了良好的交流和借鉴作用。另外,对于学用结合较好的作法,我们进行跟踪调查与总结,加以宣传与推广,例如在XLPE电缆的施工中,电力工程处的出国培训人员灵活应用国际新技术,闯过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保证了电缆施工质量,我们及时总结和推广了他们的先进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5、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储备
开展对外交流,少不了外语这个重要工具。我公司十分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储备,一方面,对于专业工作者,让他们多参加各种外语强化培训班和随团出访翻译工作,不断提高他们驾驭笔头或口头外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做好外语的推广普及工作,从员工中培养筛选外语人才,为公司的长久发展打牢基础。公司多次组织外语培训和外语知识竞赛,举办了二期BFT考试英语培训班,有36人取得BFT高、中级合格证,合格率达88%,从而储备了一批外语水平较高的人才,也为公司开展对外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还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外语竞赛活动,如在湖北省电力公司组织的历届英语知识竞赛中,公司多名同志进入了省公司外语人才储备库,并有1人获得了省公司兼职英语翻译资格。**年,我们组织了一次全公司性的科技论文翻译活动,并将部分好译文通过《供用电技术》专刊予以发表,为广大英语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应用外语知识、交流和提高外语水平的园地,激发了他们学英语、用英语的热情。我们还计划在公司内部成立一个英语沙龙,将对英语有兴趣并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员工组织起来,不定期地开展学习、研究与口语练习活动,创造一个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良好氛围,让英语爱好者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关于对外交流工作的思考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是加快供电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供电企业的对外交流今后必须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1、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供电企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拓展思路,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服务管理、人才管理、财务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经营方式,不断创新提高。开放、交流的途径十分广泛,既包括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又包括引进国外的智力。与资金、技术相比,智力是活的知识力量,它的作用是远非设备、书本、资料、图纸所能代替的。在引进设备的同时,可通过合作设计、合作制造、合作开发等形式,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自主开发、应用能力,走出一条适合供电企业快速、持续发展之路。
2、加强计划性,做好预安排。要针对城网、配网、农网建设、企业管理、多经企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对外技术交流。结合供电企业的发展需要,配合一定时期内企业的中心工作,做好对外交流项目的计划,并充分保证其实施。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公司对外交流的侧重点已有所调整,除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技术外,还要积极为多经企业牵线搭桥,及时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努力为多经企业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为其开发适应市场的产品乃至“走出去”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
3、着力培养中青年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派出人员的选拔必须遵循德才兼备、按需派遣、学用一致、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按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年龄层次、身体状况、外语能力等方面的条件,多派出中青年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通过举办多种类型外语培训班及对外交流系列形式培养出一批精通外语、熟悉国际惯例、善于运用“游戏规则”进行商贸、谈判等活动的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同时,还要考虑交流项目的系统性,使派出人员通过对外交流活动成为精本专业、通相关专业、懂其它专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篇4
【关键词】后发展高校 创新实践教育基地 建设 现状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1
1 引言
创新教育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主流,它是高校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1].当今社会对优秀人才的评价,已不仅仅局限于其卷面分数,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理论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摆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都建立了创新人才教育体系。近年来,国内许多所高校率先创建旨在“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创建早期接触科研、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的平台,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探讨和借鉴国内高校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经验,对后发展高校在新形势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区域经济,提高办学效益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2 现有国内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基地的模式
2.1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校外实习、实训创新基地模式
企业和高等学校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两个子系统,双方都期望通过系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利益最大化。其中,企业希望与高校合作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的人才,而高等学校希望通过与企业合作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学生在校外基地实习期间,学校在企业里选聘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生产、管理和业务技术骨干作为学生实践师傅、顾问;实习结束后,企业请学校专业教师为其培训职工,解决技术问题;实习基地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是促进高校与地方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纽带。这种校外实习基地许多国内大学都有建立,例如,清华大学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与凉城岱海电厂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基地的建立,为凉城岱海发电有限公司深入开展科技攻关,不断提高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创新意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2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校内实习、实训创新基地模式
在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同时,不少高校坚持走改革之路,积极研究利用社会资源,将社会资源引入校内,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践基地,走一条社会、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道路。这方面合肥工业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合肥工业大学与美国ti公司合作共建了“合肥工业大学-ti联合实验室”———dsp实验室,ti公司免费向合肥工业大学提供相关实验设备,dsp实验室成为电气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实践基地;电气学院学生以ti公司提供的evm板为基础,自主研发了基于c2000系列的dsp综合实验装置-tms320lf2407a综合实验箱,填补了该类产品的市场空白。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基地,让学生在学校就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开发,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让同学们感到自己离生活近了,离市场近了,离生产实际近了,学习的目标也更加明确了,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3 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的校外实习、实训创新基地模式
为了提升校企合作办学层次,高校可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学校的专业优势以及在社会的影响力,因势利导,创新思路,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如中山大学与海珠区共建的“海珠区-中山大学学生就业与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立,对于高校来讲,这样的合作方式是深化教学成果、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对于地方政府来讲,高素质大学生参与管理和服务,提升了地方政府的知名度,也促进了地方政府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校外实践,不仅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且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与应变能力,强化了服务意识,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定位。所以,实习基地的建立有利于高校、学生和地方政府各方,是多方的共赢。此外,南京工业大学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设的“南京-镇江地质认识实习基地”、“铜陵-马鞍山资源工程与矿山环境实习基地”、“巢湖开放型地学实习基地”也是这种模式。2005年,该校仅仅依靠“巢湖开放型地学实习基地”,实施了3个教学研究项目,发表了30余篇学术和教学研究论文,整理了一套完整的教材、图件、影像、标本、辅助教学资料和数字化文献。并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4 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创新基地模式
由于受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安全生产等因素制约,有些校外实习基地(这类基地往往有一定的生产任务),难以提供更多条件给学生动手操作。为了弥补实习实训时“看得见、摸不着”的缺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应整合自己的实践教学资源;同时,增加经费投入,建设面向全校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西南科技大学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建立的校内大学生创新基地,设立有优秀创新产品实例展示及创造发明成果展示室、创新产品剖析室、创新设计室、现代设计室、加工制作实践室、性能测试室、创业孵化器室共7个实训室。将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以上四种基地模式各有优点,不相互矛盾但相辅相承,既可组合起来用也可采取单一模式。
3 后发展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基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
实习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3]。后发展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及所处地经济发展、企业需求等因素考虑,创建适合自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创新实践教育基地。考虑到后发展高校自身底薄、基础差、发展相对滞后[4],且与企业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等特点,借鉴其他高校建立创新实践教育基地的经验,后发展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发展的主要模式应该是:建设大学园区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内创新实践教育基地为主,辅以地方相关企业、经济实体等校外实习、实训创新实践教育基地。
3.1 创建大学园区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内实习、实训创新实践基地
整合校内资源,依据学科的特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资源,在全校范围内建立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形成函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学生核心技能培养的校内实践基地。基地的建设贯穿“以教育对象为本”的思想,采取由有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教师指导,由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为使基地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必须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或高水平教师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双师型”教师指导队伍。这样的教师队伍敬业爱岗,热心于实践建设和教学改革,能够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开出创新设计型、综合实践型课题,使实践基地不仅成为教师从事专业技术创新的场所,更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应用技术发展的启蒙基地。同时,我们鼓励专业课教师利用假期和带领学生到工厂实习的机会,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去学习和交流。对于表现突出的实习教学指导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5]。其次,开放实践场所,由学生自主管理。改革校内实践基地封闭化管理模式,所有实践场所由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利用各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开放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除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以外,还考虑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内设立学生活动室,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举办系、院两级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和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等。通过参加各种创新竞赛(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培养和发现一批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尖子,以这些尖子为“火种”传、帮、带、促,培养更多的实践创新型人才。自我管理既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还可以解决校内实践场所的开放与大学生实践需求时间的冲突问题,提高实践设备、仪器利用率,为学生创新和实战能力的培养提供沃土,使校内实践场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再次,合理定位,实践创新。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定位不能只停留在学生课程教学的配套设施建设上,要改变以往实践课程的内容,把统一安排变为学生针对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自行拟定实践内容,自行提出实施方案,经指导教师认可后自行完成。将统一的、枯燥的、被动的“工作”变成个性化的、有趣的、主动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实现“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动力[6]。校内实践基地的职能和作用要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
3.2 与地方相关企业、经济实体等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创新实践教育基地
后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应用性人才,所谓应用性人才就是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技能和比较高的职业素质。而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获得,需要后发展高校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这其中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技术型人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的可以在校内通过模拟完成,但最重要的是,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同实际工作部门的职业环境相比,缺乏职业氛围,在生产或服务活动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复杂性上均有差距。而后发展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以适应地方企业的实际工作为目标的,如果只有校内环境的实践活动而没有在实际工作部门的经历,这个目标往往无法完全实现。另外,由于社会和技术发展迅速,要求学校拥有教学所用的所有设施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后发展高校必须与一批技术先进、数量充足、将当地后发展高校当成自己技术人才培养摇篮的企业、经济实体建设稳定的校外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同时,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还可实现企业生产力与高校科技的对接,双方资源共享,高校能够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试验条件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企业也能够通过合作将高校的数字资源、人力资源、科研思路运用到生产中来。这不仅能够让以往高校科研课题脱离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问题得到解决,也让企业的技术攻关有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结合学科、专业和实验室建设,要做好建设规划,要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提高水平。首先,学校要拟定教学实践基地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其次,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教师、校友、学生等多种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广泛、深入地对专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考查,在考查的基础上进行论证分析,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坚持互动互利、产学双赢的原则,确保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健康、规范地发展。一方面,选择那些规模较大、技术先进、治理优秀、效益良好、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以确保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质量;另一方面,与企业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借鉴国内各类院校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先进经验,创建后发展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基地是后发展高校在新形势下谋求生存、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后发展高校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要贯穿“以教育对象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以校内基地建设为主,辅以校外基地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努力做到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励个性,全面发展,提高素质,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花汉兵.电子创新实验基地设计与运行管理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3):105-106.
[2] 李方名.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 王涛,王历.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2):72-73.
[4] 蒋士亮.浅谈广西后发展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扶助措施[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