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址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3 17:2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遗址考察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遗址考察报告

篇1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专转本;报考综合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057-02

一、调查问卷设计

本问卷针对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体验、操作功能、流程设计、改进意见等方面,对220名调查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网上问卷调查,共有10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参加问卷调查的对象中,有1名为省教育厅主管部门领导,7名为接收高校的招生教务相关部门领导或者老师,52名为高职校相关部门的领导或教师,160名为报考学生。

二、调查结果和结论

1.系统使用整体的满意度较高。在问到使用者对该管理系统整体体验如何,调查者中认为“好”和“较好”的达到了87.27%,仅有12.72%的认为一般。此问题在省教育厅和接收高校调查中,“好”和“较好”的比例达到100%,高职校中的调查者达到96.15%。在调查该系统界面设计情况时,有71.82%的调查者认为美观和很美观。有83.18%的调查者认为系统的可操作性强(包含很强、较强)。在系统稳定性的调查中,回答非常稳定和比较稳定的高达88.18%。这说明了该系统在各方面的使用者看来,无论是体验感、便利度、设计感,还是操作性、稳定性都处于较好的状态,整体满意度较高。

2.该系统在使用上完全能满足多方使用对象的需要。在问到“总体来讲,您认为该系统能否满足您的需要”时,33.64%的调查对象认为完全能满足他们的需要,48.18%的人则认为能满足,仅有16.36%的人认为基本满足。其中高校和高职校调查人员对此问题回答时,认为“完全满足”和“能满足”的占91.38%。在回答“系统与之前相比是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时,认为“很方便”和“较方便”平均达到了85%,排除报名考生数据外,接收高校认为“很方便”和“较方便”的达到100%,高职校的52名调查者中,仅有1人认为一般外,有98.08%的教师认为“很方便”或者“较方便”。

3.系统使用方对系统整体使用较熟悉,系统功能使用率不一。今年是系统正式使用的第一年,高校和高职校中有41.38%“非常清楚”操作功能和流程,39.66%的人员“很清楚”,18.96%的“大概了解”。作为系统直接使用方,对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功能较熟悉。了解系统使用的途径按照从高到底排列为“省里集中培训(33.33%)、阅读使用手册(25.64%)、自行在使用中摸索(25.64%)、其他教师帮忙(13.68%)、其他(1.71%)”,说明省里集中培训对高校和高职校系统使用中的重要作用。整个环节中,系统各个功能环节使用情况的调查为,数据查询(94.83%)、报名审核环节(91.38%)、数据统计(84.48%)、打印准考证(39.66%)、公布成绩(22.41%)、安排考场(12.07%),说明系统各种功能使用时,基本功能或者必须的功能使用较多。在高校端调查时,安排考场、打印准考证和公布成绩三项功能,接收高校仅有两所学校使用。从这些调查数据中可见,该系统一般功能的使用率不高。

4.对系统的主观意见建议分类提取。调查问卷中主观问题“您认为该系统还有哪些功能急需完善”的回答中,对所有答案进行梳理,合并同类意见,分不同使用对象将意见建议汇总提取如下:(1)报考学生意见建议。系统中增加发放录取通知书时间和单号的流程;增加网上交报名费的功能;报考专业希望可以直接下拉菜单选择;成绩公布是否可以短信通知;系统中增加来院线路安排;增加分数出来的进度和录取、录取通知书寄送的进度;最好有个窗口询问是否确定报名;各学校的通知、招生简章和各项情况系统可见;查看成绩希望更详细;各学校的成绩日期各有不同,但系统只有一个日期。(2)高职校意见建议。成绩和录取查询第一时间应该在该系统中公布,方便查询和统计;高职校要能查考生成绩、各科目分数;最好考生照片由考生个人来传;报名信息审核修改功能需完善;考生报名提交、审核等需要进一步加强,要让考试通过手机实时知道报考进度;学校管理员应有更高的权限;成绩查询最好有短信通知功能,这样就不用每天都去查询了;提供各校报名人数,录取人数的统计分析,方便今后报名有所选择;各校的录取分数线可以公布;照片输入时候容错性增强;能自行将不考试的学生删除;学生基础信息导入后,成功报名的学生最好有数据列表显示一个个学生的信息,而不是显示所有学生的照片;未录取考生,高校也需导入进来;相关高校能否及时公布成绩及录取情况,便于一线工作人员查询后作统计汇报;数据统计,可以按报考院校进行统计;希望加强职校与本科院校的联系,使得职校可以与本科院校实现无缝对接。(3)接收高校意见建议。增加收费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报名人数和实际参考人数的误差;准考证打印的时候,有批量打印功能;在系统里给高校一个权限,是学生打印准考证还是高校打印,如果高校打印,学生打印权限关闭。在今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学生未缴费拿自己的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在系统中,接收高校把成绩导入后能够有个预览功能,在预览功能下,考生无法看到预览信息,也便于高校核对,防止导入出现异常;多点高校的录取数据统计功能;加入高校的宣传资料及招生宣传链接;通信地址后面加上邮政编码一栏。

5.对报考流程的意见建议分类提取。调查问卷中主观问题“此次报名考试中,您认为还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回答中,对所有答案进行梳理,合并同类意见,分不同使用对象将意见建议汇总如下:(1)学生意见建议。成绩查询和录取查询应该统一安排,各个学校时间相差太大了;报名程序简化,数据同步及时,加快审核时间和出成绩的进度;可以网上确认信息,不用要交纸质材料了,很麻烦;考试缴费能更人性化一点,大老远去排队时间太长了;省里出报名的通知过晚。(2)高职校意见建议。能否在提交经报考学校审核后的学生获奖证书及考生报名信息电子文件的前提下,勿须再寄纸质稿;汇总表招生院校自行打印统计,邮寄比较麻烦;成绩和录取查询第一时间在该系统中公布,方便查询和统计;培训时应该在机房培训,在下面看不清大屏幕;增加考试成绩板块、院校整体录取情况统计便于比较;专业代码统一。(3)接收高校意见建议。应增加让生源学校将五年级所学专业及人数提前导入系统,并注明所属大类,方便录取学校能在限定所报专业类时参考;既然没有专业可以让学生服从,建议取消“是否服从其他专业选项”;生源校与招生校所掌握的高职阶段专业要求不一致,希望在后续报名中,生源校与招生校的“对报考者专科阶段所学专业”的专业目录一致;不需要寄报名表;可以利用系统整体宣传各个高校。

三、调查结果的思考和改进

1.系y完善。省“五年一贯制”专转本报考综合管理系统经过2016年的第一次使用,系统的设计思路、功能流程、用户体验,完全能满足省五年制转本工作的需要。经过调研,仍有许多功能使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增加系统缴费功能,增加部分使用人员的权限,增强信息互动的推送消息等服务功能,是否能增加各种统计信息的共享,等等。

2.报考优化。经过本次调研,对于使用网上报名后,报考流程优化完善,向省教育厅主管部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意见。如:全省是否可以提早启动五年制转本的报名工作,是否可以取消纸质材料的寄送工作,是否可以加强对系统各功能的使用率,是否可以从红头文件规定统一的报名、考试、公布成绩、录取的具体时间。

3.工作提升。由于启用了五年制转本报考综合管理系统,拉近了高职校、接收高校和省教育厅主管部门的距离,对于今后的五年制转本的工作研讨提供了平台和基础,有利于省教育厅主管部门了解全省的数据信息,尤其对于五年一贯制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提高了全省的相关工作的满意度。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系统的资金投入,开发完善系统的同时,保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江苏省“五年一贯制”专转本报考综合管理系统》是在全省职教体系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过程中的创新环节,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根据调研的结果,对可以完善的功能流程、系统设计、稳定安全等进行分步骤开发升级,为今后全省五年一贯制专转本的相关工作做好系统支持。

篇2

一、项目概述

(一)缘起

陕西省境内的唐代十八座帝陵,坐落于渭河以北的北山山系南沿的山腰塬地,东西绵亘300余公里,是唐文化杰出的成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留存至今的集中典范。虽屡遭劫难,但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一些旧时的风貌。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多次的勘察、试掘、发掘和保护等工作,积累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就目前陕西省帝陵遗址的保存现状来看,人们只能通过对遗址上遗存物,遥想历史的辉煌,不能直观地了解到古时陵区建成时的基本规制、规模以及建筑群等。“项目型课程”是影视动画系课程组(知识型课程、技术型课程、课题型课程、项目型课程)中的一类,它利用影视动画各专业与社会联系紧、活动广、层面深、委托多等特点,结合教学规律与学生专业进展,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学术价值与教学意义的项目,带入课程教学,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目标明确的课程内容。能促进学生以具体的实践项目为目标,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项目就是尽最大可能将帝陵――传统的象征之物,用影像实践的方式进行当代的艺术呈现,并实现部分虚拟再现。培养学生关心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综合能力。本项目也是美术院校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试点项目。

(二)工作目标

本项目型课程以唐帝王陵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数字影像手段,遵循田野调查的手段,拍摄并整理地上所有遗存物的影像资料,以艺术创作的心态,去深入遗址及周边的现场,利用学生专业能力,在规定任务范围内完成具有创造水平的艺术性训练。使项目融于课程,教学带动研究,成果支撑项目。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调研和田野考古的能力,引导对传统文化深切关注,并以此培养其艺术创作的创新意识。

本次考察对象主要是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蒲城、富平、三原、泾阳、礼泉、乾县六县的十八座唐帝王陵,分别是献陵(高祖)、昭陵(太宗)、乾陵(高宗、则天大帝)、定陵(中宗)、桥陵(睿宗)、泰陵(玄宗)、建陵(肃宗)、元陵(代宗)、崇陵(熹宗)、丰陵(顺宗)、景陵(宪宗)、光陵(穆宗)、庄陵(敬宗)、章陵(文宗)、端陵(武宗)、贞陵(宣宗)、简陵(懿宗)、靖陵(僖宗)。

(三)基本思路

项目按照“策划―考察―收集―整理―研究―展示”流程展开,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唐十八座帝陵遗址,深入地调研遗址及周边的生活生产。结合专家意见,合理设置适于项目需求的教学方案和研究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任务并展开教学。同时,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复锤炼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四)项目研究与实践活动

项目组自2009年成立起,考古专家张建林多次前往陵区,认真研究陵区现状,尤其对近年来乾陵、崇陵、建陵遗址区的考古现场进行探访,布置了工作计划与目标。2009年10月、2010年4月和10月、2011年4月四个考察时间段,影视专业、摄影专业的2007、2008、2009级6个班,以及动画专业2008、2009级4个班,对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六县的唐帝陵,进行了14次深入考察,从历史地理、人文地理两方面,对现在地上所有石刻、碑表、建筑遗址、地貌等进行了详尽的、专业性的拍摄与绘制,并细加整理。每次考察前,系里根据不同专业的班级与年级,按照整体的工作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安排,对考察对象进行大量的学术准备。每个专业班级按照对象任务进行分工,成立一个个行动小组,对整体项目中完成的任务各有侧重。

摄影专业3个班,按照分工分为六批次,对唐帝陵进行地毯式的考察。对陵墓遗址周边的村落的人文与生产生活进行详细的调研,拍摄近2000G、万余幅照片。影视专业3个班,分为四批次,对乾陵、崇陵、桥陵与建陵的地面遗存进行拍摄,为纪录片制作与动画模拟生成提供基本素材,拍摄500G800余分钟的素材。动画专业4个班,分四批次对乾陵、崇陵、桥陵进行考察,完成大量的写生。相关成果在教学汇报展和2012届的毕业创作展中均有所展示,影视专业有两组学生选择将唐陵作为其创作的题材,本项目组与系里也将给予学术与技术支持。

开展田野调研和影像实践的思路,是以“地理”与“图像”为两大构成部分。其中,“地理”部分以历史、人文为主,“图像”部分是学生根据田野调研而创作的影像作品。

第一大部分――“地理”,分为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部分。

1.历史地理完成的内容

(1)帝王陵形制。包括唐十八座帝王陵墓的整体概况、形制、布局、风水、地形特征等,分类比较了“因山为陵”与“覆土为陵”的陵园分布结构,绘制考察线路。同时,对唐帝陵的每一座陵墓都进行单独绘制,对现有遗存物按照现布局顺列进行图像呈现,并选择乾陵、崇陵、建陵等初唐、中唐、晚唐的代表陵制,展开动画虚拟展示,并以青山绿水作为动画美术的基本风格,还原陵区的地面建筑。

(2)石刻艺术。图文并茂地对田野采集的图像资料进行归纳,绘制南门石刻总图以及部分北门、东门、西门等石刻,对有代表性的唐陵石刻进行位置复原和特点展现,尤其对石刻遗存现状较好、艺术水准高的乾陵、桥陵、崇陵、泰陵、贞陵做重点分析。汇总比较了石狮、翼马、鸵鸟、翁仲、华表、仗马等,结合现场测量和考古数据,通过其特征、佩饰、体量等分析早、盛、中、晚唐的特征变化。尤其石刻的体量,从初唐到盛唐,逐渐变大变壮,手法更加丰富,中唐之后,体量逐渐缩小,工艺也变得粗糙起来,数量也逐渐变少,这种变化清晰地对应着唐代的国势沉浮。

2.人文地理方面,以“人与经济”为主题,对遗址周边乡村进行调研,完成大量的调研考察表,收集生活、生产、家庭构成的情况,以及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等。一共完成600余份调查表,采编了现场访谈等影像资料,并完成一批拍摄笔记。

(1)“人”的主题。涵盖遗址留守者、遗址保护者、遗址闯入者等;

(2)“经济”的主题。涵盖唐陵周边生态环境与经济状况,包括唐陵周边传统农业发展现状、遗址区周边破坏性的工业,尤其是丰陵、光陵、泰陵、崇陵附近的采石场,有些已经侵入到大遗址保护区的内部,的山体、被切断的山梁,现场使人触目惊心,对陵区原有自然山体形制已造成不可挽回的毁坏。同时,还调研了唐陵附近新农村建设,主要考察了袁家村,这是一座以“农家乐”和新民俗生产结合,以旅游来支撑产业发展的乡村建设模式。

第二大部分――“图像”,主要是学生考察期间创作的影像作品,其中2008级摄影专业拍摄的《家庭》系列,以家庭为单元,关注周边村落的人员流失与固守的现状,每位学生都创作了一批作品。我们举办的教学汇报《“地理与图像”――唐十八帝陵影像展》涵盖了影视、图片、动画3个专业的考察成果,按照以上“地理与图像”两个大框架,通过图文展板、摄影作品和录像短片等形式,集中展示了田野考察和影像实践的成果。艺术影像作品与田野考察素材的并置,形成一个既有扎实学术基础,又有创造力、对传统的再认知的场域。展览由项目组规划,由学生担当执行工作,这锻炼了他们的组织、策划和执行能力。

通过田野考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其去质疑、调查、分析、研究、总结,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既有共同目标又兼顾个性眼光的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使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在本阶段的研究和实践中,还注重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前期采集的信息进行集成,着手建立唐帝陵影像数据库,树立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图像呈现的实例,为今后的深入研究与创作奠定基础。

二、对项目实践的思考

本次项目实践,不仅留存了2009至2011年这个历史阶段唐帝陵的最完整的田野调查与影像资料,而且积累了一批摄影、影视、动画等专业的一手教学文件(大纲、讲义、计划)、教学笔记、考察报告等,对于今后开展此类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期间,邀请了考古专家张建林举办《唐代帝王陵考古》讲座,多媒体艺术家赵小涛举办《解读动画电影〈迷雾〉》《〈萨迦〉动画电影的制作》等讲座,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与艺术想象。以帝王陵为重点的传统文化考察课程,已经作为影视动画系本科教学环节的必修课程进入到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得以完善。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对本地域以汉唐文化传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精粹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入跨学科的多媒体手段,通过数字化的艺术表现来呈现当代、遥想并复原历史,使得学生建立一种与历史对话并进行艺术再创作的文化意识,为今后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并且提高了他们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能力。通过田野考察,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帝陵的考察中,考古与保护、传统与当代、遗址地保护与区域发展、工业与新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等社会问题,都引起了学生的重视,考察过程成为富有个性、饱含人文关怀的过程。学生独立的精神,不断被激发出的创造力,催生了一大批感人的艺术作品。由普通的课堂技术训练,转为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磨砺的过程,这对于数字艺术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于课程改革的启发

本研究选择重大历史文化为课题,探索教学实践与重大文化课题的结合,以重大的社会、文化主题为教学实践,对推进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发挥新兴专业的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社会意义与传承文化责任的项目进入教学,具有独创的教学价值,是一次积极的尝试。陕西省作为有着深厚历史传统的地区,天然地具备了艺术创作的优势。学院“借古开今”的院训,将“辉煌的周秦汉唐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学院的“四大传统”之首,本次选题立项,就是引导此方面的创新,树立了利用传统资源开展艺术再创作的文化意识。艺术创造,往往是创新的文化意识与传统对话的过程。影视动画等新兴专业,从个人的创造意识出发,立足当下、关注历史。王林曾说,“在转换传统中创造传统,在超越时代中揭示时代。”

项目型课程是学院近年来教学改革一个新的生发点,也是影视动画系的课程改革重点。充分发挥影视动画系在教改中的探索、示范、辐射作用,形成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带动研究、成果支撑项目的良性循环的局面,拓展专业美术学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这也是践行影视动画系“创新为先、贯通内外、浸透人文”教学理念的一次积极尝试,同时,实践意味强、主张创造力的教学环节,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发现、解决问题过程,发现、解决问题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全方位的锻炼,也为学院的课程改革拓展新路子。

(二)对唐陵田野调研后的反思

通过两年持续的调研,我们也不断呼吁对以唐陵遗址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遗迹进行切实关注。唐陵遗址作为陕西文化遗产的代表,经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遗址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只有旅游开发才能促进保护与管理。目前,只有乾陵和桥陵有较为完整的保护区,其他多数还处于开放式的状态。传统农业及其依赖的乡土社会不可挽回地凋敝着,破坏性工业蚕食着大片遗址保护区,造成陵区地貌的重大变化,不计后果地毁坏生态环境,牺牲的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应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项目建立了一种持续对遗址的监控机制,留存每个时间段的历史影像,我们坚信,予以关注就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文化艺术创作中,我们也深深认识到,那些“对传统的创新”等口号,任重道远。但那些具象的生活,给人以无限的温暖,永远成为艺术创新的源泉,而且,传统应在艺术家个人切肤的记忆中才能被激活,在转换传统中创造传统。

影视动画系根据专家意见,总结项目实践中已取得的成果,将“汉唐帝陵考察”设为固定的课程,一方面不断关注历史遗存的变化,另一方面,作为长期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必须学习的课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要了解不同工作环节的专业知识、技术指标、专业规程,这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发挥拓展能力的空间。美术学院学生缺乏考古知识以及相关学术训练,但艺术创作是他们的长项,用艺术与考古结合的方式去扬长补短,持续关注历史遗存的变化。同时,多方聘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讲座与课程,丰富学生对陕西历史文化传统的关注与考古相关知识的认识。

篇3

米兰位于若羌与楼兰之间,是于阗国前往楼兰国以及敦煌的必经之路。汉代,这里是一处军事要塞,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驿站,一座迷人的都市。

汉代的军事要塞米兰

1906年12月6日清晨,塔里木盆地寒风尖叫。斯坦因带着由50个民工和21峰骆驼组成的探险队,从若羌出发了。他的目标,就是汉代军事要塞米兰。

骆驼的主要任务,是运输粮草和冰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夏天找水困难,冬天找水更困难。但冬天有个好处,可以用骆驼驮着冰块,到处游荡。这就是那些探险家喜欢选择冬天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重要原因。

米兰古城遗址,略呈正方形,周长308米。当然,这不是米兰遗址的全部。米兰古城东西两端,绵延4公里,分布着大量的佛寺、佛塔和古耕地遗迹。

12月8日,斯坦因开始在米兰进行试探性挖掘。他先探查了古城东面的遗址。那是一处土坯建成的小墩,斯坦因怀疑是@堵波遗迹(梵文音译,是建佛塔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地方)。接着,他又探查了左面的一处寺庙遗址,均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站在高高的土台上,斯坦因一眼盯上了前方的城堡遗址。在广袤的沙漠上,那一片土塔似的城堡,显得特别雄伟。向导告诉他,那是米兰最重要的遗址,曾经发现过一些古书的碎片。

这个城堡,被斯坦因称为“古戍堡”,认为是古代驻扎军队的地方。其实,它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米兰古城。

斯坦因把民工带进米兰古城遗址,选了一处抢眼的房间遗址,挖掘起来。

这是一个简陋的小房间。不过,它对斯坦因的回报不菲。民工在这里挖出了136件古代文书。这些古代文书,大多数是吐蕃文文书,有木简,也有纸质文书。同时还发现了硬皮制作的甲胄鳞片、广口瓶和一些器具、武器。

第二天,斯坦因把古城的发掘工作交给拉姆・辛格和蒋师爷主持。他对整个遗址,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他发现,整个米兰遗址,包括古城东西两头的佛寺遗迹,比想象的大得多。要对米兰遗址进行系统的发掘,需要大量的时间。

让斯坦因焦虑的是,如果对米兰遗址进行系统发掘,会延误探险队去楼兰的时间。在他当时的想象中,米兰不过是一个古代的兵营和驿站,而楼兰则是辉煌的古代国都。显然,去楼兰发掘,比在米兰发掘更有意义,也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罗布泊的渔村阿布旦

12月9日傍晚,斯坦因下令将挖出的器物回填,待从罗布泊回来后再挖。第二天早晨,他又作出了第二个决定:解雇10多名身体单薄的民工,以节省食物和饮水。

吃完早餐,斯坦因带着剩下的人马,向罗布泊奔去。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罗布人居住的小村庄阿布旦。

沿着米兰河干涸的河道,走不多远,就是罗布泊洼地的边缘。河床低洼处,水坑中的积水,已经结冰了。

再往前走,是望不到边的白花花的盐碱地。沙地中含盐量太高,偌大的地面,结成了一块硬壳。

这里是生命的,是一片死亡的世界。白花花的旷野中,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

大家呼吸着咸味夹杂土腥味的空气,看着白花花的旷野,一个个心里发慌。

阿布旦村坐落在塔里木河的右岸。这是一个小渔村,村民们靠打鱼为生,过着极端贫困和封闭的生活。

前方是著名的罗布沙漠。这也是一段异常艰难的行程。为了保证探险队的安全,顺利到达楼兰,斯坦因决定把多余的行李、物资和人员,留在阿布旦。

可怜的蒋师爷,早已体力不支,却不愿留在这个衰败的小渔村。

看着蒋师爷可怜兮兮的表情,斯坦因有些于心不忍。可是,没有办法。蒋师爷那副中国读书人特有的身架,能走出罗布沙漠吗?他必须留下来。

神秘的白龙堆雅丹群

12月11日,探险队沿着塔里木河的河床前进。

第一站是阿拉木霍加库勒湖。这是位于塔里木河末梢的一个湖泊。夏天,塔里木河的洪水,泄入这个湖泊。冬天,塔里木河末梢干涸,湖中没有来水,湖面结起了厚冰。

天黑了。探险队在阿拉木霍加库勒湖边扎营,补充冰块,为探险队解决未来四个星期的饮水问题。

这天晚上,民工几乎没有休息。他们在湖泊中不停地切冰,又把冰块装入一条条毛线口袋。大口袋是为骆驼准备的,小口袋是为毛驴准备的。第二天天亮时,大家已经装满几十条口袋的冰块。

探险队进入了罗布泊洼地。这块洼地,大致位于东径88°至92°、北纬39°30′至41°之间,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一路上,大家看到的不是浩浩淼淼的沙漠,就是奇形怪状的风蚀残丘,还有白花花的盐碱地。目光所及,除了荒凉,还是荒凉。连空气中,都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不久,探险队进入神奇的雅丹地貌。这里是斯文・赫定曾经来过的地方。尽管斯坦因通过斯文・赫定的考察报告,对雅丹地貌已有所了解,但真正进入雅丹群,他还是吃惊不小。

一望无际的雅丹地貌,土丘耸立,千沟万壑,阴森恐怖。

走出雅丹地貌,又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盐碱地中,散布着一些大小不一的浅水湖。由于湖水含盐量太高,尽管天寒地冻,却没有结冰。

12月15日,斯坦因在一座高大的沙丘旁,建立了探险队的121号营地。这里,将作为探险队进入罗布泊的一个中转站。他让民工把30头毛驴驮的冰块卸下来,放在沙丘旁,然后让毛驴返回上一个中转站,把食品驮回来。

第二天,探险队又进入一片雅丹地貌。这里是著名的白龙堆雅丹群。

白龙堆雅丹群,是在灰白色沙泥夹石膏层的基础上形成的。这里的雅丹群,大都是长条形的土丘,一般高10米以上,最高的达20米;长200米以上,最长的达500米。这里的沙土,含有大量的石膏层,有的灰中夹白,有的黄中夹白,一座座土丘蜿蜒而去,气势磅礴。从远处看,雅丹群如一条条白色巨龙,匍匐在地,有的似在静卧低吟,有的似在摇头摆尾,准备冲天而起。

雅丹群中,积有大量的流沙。早于玄奘西行,去西天取经的晋代和尚法显,曾路过罗布泊。他在《佛国记》一书中,对雅丹群之间的流沙河,作了让人毛骨悚然的描述:“沙河中多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渡处,则莫知所拟,惟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

斯坦因知道,这种流沙河中,没有什么恶鬼。不过,那些沙子是流动的,人走进去,不能自拔,会越陷越深,最后困死沙中。

12月17日,探险队走近楼兰遗址。这是一片略呈方形的古代城郭遗址,总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

进入楼兰遗址,斯坦因开始寻找斯文・赫定报告中提到的古塔。他走了许久,没有见到古塔,却捡到了3枚汉代五铢钱。

就在这时,一个走在最前面的民工,爬上了一处雅丹顶部,大喊起来:“炮台!炮台!”

篇4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丝绸之路这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就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格外重视。当时,教科文组织曾先后组织相关专家分别对丝绸之路的沙漠、草原和海上线路进行了考察。进入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组织过两次丝绸之路沿线专业考察,形成了较为专业的考察报告。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联合申遗工作的重点。新疆申遗的成功,将对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我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疆的申遗工作最早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交河故城的申遗工作。限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遗产保护、遗产管理以及遗产地环境整治工作的滞后,以交河故城为代表的新疆第一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没有取得成功,引起我们的深思。2000年,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于2003年完成,2004年批准公布。这是国内编制的第一个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为以交河故城为代表的申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疆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高速发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新疆自治区遗产地的文物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工作都有了巨大变化。新疆各族人民对文化遗产的渴望愈来愈强烈,新世纪之初新疆申遗工作再次提上了日程,丝绸之路(新疆段)跨国联合申遗工作再次成为新疆各族人民的大事。

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动脉,新疆正处于这条大动脉的中枢地域。新疆现有文物保护单位3327处,其中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这些遗址、遗物构建了新疆古代文明的框架,复原或补充了新疆古代历史的脉络,真实反应了古代人类生活的画面,是新疆古代人民聪睿和才智的象征,更是新疆古代各民族融合和团结的写照。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世界遗产战略中,大型线性文化遗产跨国联合申遗是目前世界遗产申报中的新趋势,丝绸之路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为了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复兴这一古老而闻名的贸易通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启动“丝绸之路区域”项目。世界遗产中心在2003年8月和2004年7月两次派专家组对丝绸之路沿线部分国家进行考察调研,2005年11月又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召开了联合国关于中亚后续申报的定期报告会。

2006年7月,国家文物局召开了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国内协商会议,经专家评审,由新疆自治区文物局推荐的与丝绸之路主干线有关联的1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确定为“新疆段丝绸之路拟认定点”,新疆段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正式启动。

2006年8月1~8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和世界遗产中心共同在吐鲁番市召开了丝绸之路申遗利益相关者国际协商会议。会议就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事宜进行磋商、协调,形成、通过了《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吐鲁番行动计划》。2006年10月23~30日,来自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中国、意大利、世界遗产中心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代表约40人,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召开国际协商会议。与会各方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工作组织上的支持、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资源提名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2007年4月16~21日,世界遗产中心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召开了第三轮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国际协商会。2007年6月17~19日,国家文物局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工作会。与会代表对新疆的申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顺利通过了预备名单的初步认定工作。根据申遗工作计划,将在2011年6、7月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届会议上提名丝绸之路申遗项目。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线性标志之一,振兴丝绸之路经济将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最为具体的成果。从国内外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案例看,成功申遗将对打造地区文化品牌、推进旅游业发展、振兴社会经济有着积极作用。同时,申遗工作也是一项积极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工程,遗产地的环境整治、文物本体的保护、遗产地的管理水平、保护专业队伍的培养等状况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抵御不良文化的入侵,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自治区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丝绸之路(新疆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项目执行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实施新疆段丝绸之路拟认定点的本体保护工作。文物局专门成立了由局领导、丝绸之路沿线地州文物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新疆段)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与新疆申遗相关的工作协调、资料收集和宣传工作。相关各地州也成立了协调领导机构,完善了各遗产点的管理机构,设置了文物保护管理所或文物保护工作站。

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和库木吐喇石窟等六处已经完成保护规划并开始实施。其他遗产地的保护规划正在编制之中。管理规划已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截止目前,规划已经完成工作量的70%。

2004年起,库木吐喇石窟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已顺利展开。各地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工作将于管理规划正式批准后进行,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5年,自治区正式启动《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抢救保护计划》,以正在申遗的遗产地的本体保护工作为重点,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取得了突出成果。完成了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石窟等开展考古发掘、岩体锚杆及化学加固、城内参观道路、防洪坝等工作,遗产地的本体保护工程全面展开。

篇5

2.比较复变函数与二元函数的分析性质潘伟云,PANWei-yun

3.《代数术》翻译出版后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李亚珍,LIYa-zhen

4.Proteus软件在远程控制系统中的设计和仿真应用高宏平,GAOHong-ping

5.浅谈黑客攻击与防护策略魏晋强,WEIJin-qiang

6.硬盘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康连唐

7.从万有引力定律的导出看牛顿科学的思维精神刘平昌,LIUPing-chang

8.几种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的比较与分析张金爱,ZHANGJin-ai

9.酒花成分及其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对啤酒质量的影响赵建英,ZHAOJian-ying

10.浅谈城市绿化的作用及其意义——以吕梁城市绿化为例郝艳林,HAOYan-lin

11.荧光染料探针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理的研究张改清,席小莉,ZHANGGai-qing,XIXiao-li

12.浅析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刘艳玲,张振豹,LIUYan-ling,ZHANGZhen-bao

13.减压塔填料腐蚀的研究与防护赵津,刘明冲,李,ZHAOJin,LIUMing-chong,LIHong-jun

14.论工程施工项目资源管理高全顺,GAOQuan-shun

15.处理钢筋位置冲突时的原则与技巧贺晨云,HEChen-yun

16.对悬挑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的抗倾覆性探讨刘辉,LIUHui

17.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观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薛东平,XUEDong-ping

18.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基于就业竞争视角的研究成桂英,CHENGGui-ying

19.山西崛起中的职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邰春丽,TAIChun-li

20.谈两种不同翻译类型中的文化对等问题温晓芳,WENXiao-fang

21.浅析英汉委婉语的相似性郭惠香,GUOHui-xiang

22.《宠儿》中形散神不散的叙事手段及其艺术效果薛泽芳

23.从一则真实案例看民事诉讼中录音证据的效力张艳军,ZHANGYan-jun

24.浅谈《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融合式教学邱炎儿,QIUYan-er

25.浅谈打比方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任晓芳,RENXiao-fang

26.开放式问题对话教学法初探王玉凤,WANGYu-feng

27.浅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中的语篇连贯性刘英,LIUYing

28.对话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探讨罗春雁,LUOChun-yan

29.规范党政机关秘书管理工作的思考张议,ZHANGYi

30.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之我见王艾,WANGAi

31.中等职业学校图书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馆改革浅议张永宁,ZHANGYong-ning

32.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关系的研究王婧,WANGJing

33.吕梁市离石区中学开展篮球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刘瑞,LIURui

1.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柳林县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的思路与对策薛保平

2.实践科学发展推进文化建设——对新时期发展繁荣县域特色文化的思考刘建国

3.山西柳林盘子会——独具黄河黄土高原风情的东方狂欢节刘建国,杜培忠

4.柳林民间剪纸初探白航

5.柳林近代民间对联摭谈王还成

6.《下柳林》与《柳堡的故事》的比较研究吕世宏

7.今古第一廉吏于成龙祖籍柳林考略张生高,张艳梅

8.刘菊初先生教育思想初探张艳梅,张生高

9.贺昌的文化情结穆生高

10.贺昌早期革命思想形成初探刘晋生,柳桂英

11.蔺·定湖·孟门历史考刘廷奎

12.柳林三镇历史寻源刘廷奎

13.孟门:研究晋西历史、经济、文化的活化石车爱国

14.天下黄河第一门——孟门——黄河"史前洪水"与"禹凿孟门"考孟繁仁

15.逝去的辉煌——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高红商代夯土基址发现和发掘高继平,王京燕,孙卫华

16.柳林镇"铸造遗址"与"青龙铸造业"关系初考杨继平

17.柳林高红遗址所在地考李国大

18.香严寺砖雕艺术初考杨继平

19.香严禅院自唐来——全国四大香严寺考察报告香严寺研究课题组

20.山西高红文化具有独立命名的必要性张生祥

21.柳林县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及特征分析孙卫华

22.柳林清河世纪变迁陈保华,陈伟,杨永珍

1."语言自觉"的呐喊——评李锐创作中的语言意识康志宏,KANGZhi-hong

2.支配式合成词研究程艳花,CHENGYan-hua

3.《人生》文本的多重含义詹歆睿,ZHANXin-rui

4.老舍对《红楼梦》的接受与认识刘亚琼,LIUYa-qiong

5.《幕间》历史再书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写中的狂欢化因素李京霞,LIJing-xia

6.谈肖邦《前奏曲》op·28号的音乐结构的共性与个性张彩霞,ZHANGCai-xia

7.论中国"大一统"观念形成的原因王芳,WANGFang

8.略论高昌回鹘王国多宗教共生并存的原因答小群,袁升祺,DAXiao-qun,YUANSheng-qi

9.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宗教调适与和谐社会建设——兼论宗教观孙琥瑭,梁建军,SUNHu-tang,LIANGJian-jun

10.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郭清娥,GUOQing-e

11.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李爱保,LIAi-bao

12.《资本论》商品伦理思想初探张雷,ZHANGLei

13.剥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留——何川洋事件的法理思考李慧,LIHui

14.论遗失物拾得人权利制度完善武瑞荣

15.浅谈社区矫正的价值、问题及对策——关于未市甲镇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调查报告宋立军,SONGLi-jun

16.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综合调研报告——以吕梁高等专科学校为个案贺晓娟,HEXiao-juan

17.市民健身动机、参与程度和坚持性的研究薛向荣,窦彦丽,杨广艳,XUEXiang-rong,DOUYan-li,YANGGuang-yan

18.语文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技艺刘守文,LIUShou-wen

19.英语教学中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李春兰,LIChun-lan

20.星级酒店管家人才走向国际化的双语教学策略双建萍,SHUANGJian-ping

21.从就业视角审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薛萍,XUEPing

22.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实践与体会邢仁清,张军,XINGRen-qing,ZHANGJun

23.无机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张改清,ZHANGGai-qing

24.浅论高校社科期刊的定位与特色——从《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的办刊思路谈起赵元,ZHAOYuan

25.论新闻的真实性李小娟,LIXiao-juan

26.杜邦分析体系及运用刘便娥,LIUBian-e

27.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几点思考雒守丽,LUOShou-li

28.对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的再认识康美荣

29.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之探讨王伟

30.简评《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剑桥中国晚清史》赵清明,ZHAOQing-ming

31.新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资源研究——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协调发展研究》袁琴琴,高春燕,YUANQin-qin,GAOChun-yan

32.浅谈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白润连,BAIRun-lian

33.浅谈就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侯建平,秦葆丽,HOUJian-ping,QINBao-li

1.略论中国古代的孝治侯润珍,HOURun-zhen

2.浅议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李小文,LIXiao-wen

3.地域文化对性格的影响——以吕梁人为个案研究张守春,ZHANGShou-chun

4.山西离石话古词考证张颖,ZHANGYing

5.《周易·说卦》与原型理论杨星丽,YANGXing-li

6.哲学视野中的《周易》思想王卫斌,WANGWei-bin

7.从"三仙姑"形象透视赵树理"问题小说"的创作偏失杨丽,YANGLi

8.气清神远风格独特——田文海小说风格品读孙小彬,SUNXiao-bin

9.从"庄周梦蝶"浅析庄子的悲态心理杨铠瑞,YANGKai-rui

10.简论文学作品的语言美闫俊平,YANJun-ping

11.浅析《傲慢与偏见》中金钱对婚姻的影响张小瑞,ZHANGXiao-rui

12.试析基督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困境——兼论我国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化资源与路径选择王亚琴,WANGYa-qin

13.依法治校是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基石秦红伟,QINHong-wei

14.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陈海霞,CHENHai-xia

15.探析高校防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措施张银爱,ZHANGYin-ai

16.浅析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组建方法范冬梅,刘金,薛淑萍,FANDong-mei,LIUJin,XUEShu-ping

17.浅议教师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冯军平,郝慧芬,FENGJun-ping,HAOHui-fen

18.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翻译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任月花,薛爱锋,宋慧平,RENYue-hua,XUEAi-feng,SONGHui-ping

19.刍议高等院校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薛泽芳,XUEZe-fang

20.浅谈英语专业阅读教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学薛晓萍,XUEXiao-ping

篇6

1910年前后,在德国柏林近郊最高的山麓巨人山下,几位利用假期结伴徒步来这里游玩参观的中国留学生,被云雾缭绕的山峰和附近一座又一座碧水青天的水库深深吸引,流连忘返。

在这些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中,就有一年多以前被陕西西潼铁路筹备处派遣到柏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深造的李仪祉。是他约同学来这里的。

平常学习极其刻苦、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挤出来读书的李仪祉,从不会浪费一点时间在游山玩水上面,却怎么会约朋友来看巨人山呢?

原因是在这里有一座六百多马力的巨人山水力发电站和几座大型水库,这一水利工程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在德国是最大的了。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李仪祉从不放过对任何一座比国内先进的工程建筑的考察机会,又怎么会放过近在身边的巨人山水利工程呢?

他们在这里长久逗留,每天徒步六七十里山路,走遍整个库区,详细考察了水库的建筑和水力发电的各项工程设施。李仪祉还爬上最高峰雪冠顶,访问和考察了位于峰顶的气象站。

站在德国中部最高的峰顶时,他想起的是终南岱顶;站在宏伟壮观的水利工程前时,他反复想起的是自己年年遭旱灾的家乡渭北高原。

李仪祉1882年4月20日(清光绪八年农历正月初三)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马湖乡富塬村,那是一个很穷又极缺水的村子,他从小所见的就是井枯窖干、地焦苗黄、爷爷和父母跟村里人年年都在祈雨,却很少见到雨的情景,那种渴而干坼的感觉和赤地尘烟的情景在他的生命里打下了太深的烙印。

离乡别家、四处求学近二十年的李仪祉,面对此情此景倍感思乡心切,自己的家乡有渭河、洛河、泾河……,自己的国家有长江与黄河……,有那么多的水,为什么不可以像德国一样好好利用,解救和造福愁苦不堪的百姓?

就是在这时,他萌生了水利兴国兴家的念头。

一次旱灾考察后的深思与宏愿

在他邻近回国前,对自己国家的前景和学以致用的美好愿望是:铁路四通八达,水利工程遍布全国。带着这样的梦想,他拒绝了柏林东方学院聘请他教授中土文学的优厚待遇,于1912年初回到国内,回到西安,又拒绝了民国政府让他作津浦铁路局局长的委任,相约了旧日同学朋友,在西安边家村创办了“私立三秦公学”,想用自己所学,从培育人才开始改变陕西几十年落后如昔的面貌。

就是这一年,陕西又一次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旱灾,他带着学生去重灾区察看旱情,面对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景,他尽其所有,不过才能救助一个村庄的灾民不致饿死。这时,一个多年来始终困扰他的问题,再次让他寝食难安:为什么水利资源丰富的关中平原却始终不能以水为利呢?为什么家乡的老百姓从他记事起就是在靠天吃饭,至今将近三十年过去,仍旧无力自救呢?此时此刻,他深悔自己当时在国外没有选修水利专业,无法解眼前的燃眉之急。

但是,正是这次旱情考察,让他许下宏愿:此生将治水利民,不再旁骛!

起落沉浮的治水之梦

机遇永远是预留给有准备者的。仅仅一年之隔,李仪祉的愿望就得以实现。

1913年,时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的郭希仁要去欧洲考察水利,友人推荐李仪祉陪同。

考察结束时,郭对李说,“吾国西北多旱,饥馑频仍,子盍改习水利,继郑白之旧迹,以为民利。铁路工程似非所急务也。”郭支持李改学水利,对李来说正中下怀,“亦为然,遂习水利一门。”

这次考察后,李仪祉没有跟随郭局长回国,直接留在德国,进入丹泽工科大学攻读水利专业,并投在德国水利科学家恩格尔斯门下求学。

曾经是柏林大学土木工程系高材生的李仪祉,在丹泽工科大学两年学习结束时,又被学院授予“特许工程师”的荣誉称号。

1915年,33岁的李仪祉二次从德国学成回来。当时国内正是妄图复辟帝制、疯狂镇压“”的时期,到处是阴天蔽日的气氛。

面对如此混乱的时局,再宏伟的抱负也难得实现。他又一次拒绝了全国水利局和陕西当局给他的陕西水利分局局长的任命。因为他知道,在军阀陆建章主政的陕西,“水利局长”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做不了任何与治水有关的事情。而对做官,父辈就淡薄,他更是如此。曾担任过陕西修史局总纂、易俗社社长的父亲李桐轩很早时给他和弟弟的训示就是: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伯父,也是他的启蒙老师、近代著名数学家李仲特,更是一个重学问不重官位的人。早在1908年京师大学堂毕业考试时,他就获得举人衔,按当时朝廷惯例,要任用为内阁中书,而他却放弃,听从了时任陕西省西潼铁路筹备处秘书的伯父的召唤,回陕赴德,继续求学。

正在他满腹韬略,无以施展时,当时南京政府主持水政的维新志士、著名实业家张謇正在集资创办“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听到这一消息和受到邀请的李仪祉如遇知音,“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大业,首先要培养专门人才。现在有人集资兴学,利国利民,为后代造福,是天大的好事,何乐而不为?我李仪祉岂能袖手旁观。”

弃官从教的李仪祉从西安赶到南京,担任“河专”教务长,参与了学校的筹建工作,并担任数学、地质、力学等科主讲,兼教机械工程学、路工学、水工结构学等多门课程。

在“河专”的七年中,他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带学生考察了国内古今所有水利工程,搜集了大量一手资料。而当时,举国之内,也没有一处较近代一点的水利工程,一些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也因年久失修和缺乏维护而失去作用。

为了对国内的水利事业尽快有所推动,他在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因身兼教务长和中国科学社董事而繁忙的公务外,还一直在从事中国水利研究,论著颇丰。在他1922年离开“河专”前,相继出版了有影响的专著、论文《五十年来中国之水利》、《北五省旱灾之主因及其根本救治之法》、《修建计划之讨论》、《潮汐论》、《土积计算截法》、《实用水工学》、《固体物质在水中行动》、《黄运会诸问题》等。

激情与悲凉一起留在故土上

1922年夏,李仪祉再度被邀请回陕西,担任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

李仪祉这次肯回陕任职,应该说跟两个人有着很直接的关系,一个就是多年来一直将西北水利大业的希望寄托在李仪祉身上的前任局长郭希仁,他说,“他日郑国渠伟绩之再现,舍李君莫属也。”;另一个是他在陕西推行资产阶级教育的最高学府三原宏道学堂读书时的同窗好友、时任靖国军总司令的于佑任。这两个人对李仪祉可说是知之甚深,在他两度赴德求学时,都曾向他假以援手,对他十分地推重。

当时,经过连年兵火洗劫的渭北高原,又显大旱之兆,于佑任、郭希仁等有识之士和渭北各县人士磋商,动用赈灾余款,在三原县设立了渭北水利工程局,筹划开启引泾工程。

恢复“郑白”,引泾灌溉,正是李仪祉多年来的愿望,怎不欣然应邀回陕?

到任之后,未做片刻停留,李仪祉立即组织勘测队,开始对泾河流域进行详细的实地勘察与测量。从1922年到1924年,经过两年时间的勘测与调查,李仪祉对整个泾河流域的地貌、水情已了如指掌,拟定了切实可行的引泾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和工程报告书。

在整个考察期间,还写了《引泾论》、《再论引泾》、《陕西水利工程之急需》、《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工业计划大纲》、《中华民国水利机关组织拟议》等大量文章。

引泾工程的前期工作一切就绪,却因为当局的不重视水利和资金的没有着落而迟迟不能动工。政府不投资,李仪祉眼看着旱象愈甚,心急如焚,自己借助各种力量,四处奔走,打算通过其他渠道向社会募集资金,然而,响应者总是寥寥无几,或者条件苛刻,不能实施。许多努力,尽付流水,一筹莫展的李仪祉不得不继续上书,要求当政者为民着想,支持引泾。

在此后的两年间,他反复考察黄河、渭河河道及其各支流水系,夜以继日地写了无数考察报告、工程计划、实施方案等等。然而,当政者既不关心民生,更不了解他的一片苦心,所有上书全都泥牛入海。

回陕四年,引泾工程依旧只是一纸蓝图,治水利民、造福百姓的宏图大略渐成泡影,李仪祉内心渐由悲愤而悲凉。

在此期间兼任陕西教育厅厅长的李仪祉又一次将注意力和希望转向教育,于1926年出任西北大学校长,主持校政。但是,对于引泾工程,他始终没有放弃。

1927年,在临潼华清池举行的西北建设问题讨论会上,他再次为引泾工程据理力争,终于迫使当局勉强同意每年拨5万元支付引泾开支。尽管这样的经费对于技术难度很大的引泾工程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但总算是勉强可以动工了,后续资金,或许会有办法。

李仪祉紧缩开支,所有工程人员每月仅能领到10元钱的基本生活费,即便如此,依旧捉襟见肘,刚刚动工不久,就因资金不能到位而待工不进,直至工程彻底搁浅。

李仪祉虽痛心且悲愤,却终究无能为力,留下一句“时不可为矣”,再次离开故土,接受了华北水利委员会的聘请,出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致力于治黄导淮工程。

再次奔赴故土,因为那里正在经历灾难的洗劫

关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其实从1928年就开始了。)的关中大旱,在各种民国史志中都有记载,持续干旱使受灾面积覆盖全省八十多个县,整村整村的人饿死或者逃离,当地政府上报南京政府的死亡人数和逃散人数均为200万,还有800万勉力维持在生死线上等待救济的灾民……整个关中平原和渭北高原真正是赤地千里、哀鸿遍野。

灾难让人们想起被搁置了的泾惠渠,如果它在1924年如期动工,那么,四至五年后的这场大旱即便不能完全避免,一定不会如此悲惨。看到灾后情景的李仪祉再次喟然长叹:“移粟移民非救灾之道,亦非长治之策。郑白之沃,衣食之源也。”

此时,正由守城成功的杨虎城将军主持陕政,看着关中这块近代以来灾难深重的土地,同样痛心疾首,他再次将搁置了的陕西水利工程提到首要位置,力邀李仪祉回陕担任建设厅厅长。李仪祉本人十分高兴,但当时他不仅身兼多职,而且正负责设计杭州湾海塘工程,没法抽身。杨虎城一再向南京政府申请调李回陕,均被拒绝,他又面陈,蒋给杨的回答是“我让他搞钱塘江工程,一时离不开。”后来,在李仪祉和杨虎城的多方周旋和努力下,终于获准回陕。

李仪祉再次回陕到任后,像当初得到于佑任和郭希仁的支持一样,也得到了杨虎城将军的大力支持。陕西省政府在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是拨出四十万水利专款,再次启动引泾工程。这项搁浅了六年之久的水利工程,终于在1930年冬重新上马。

李仪祉为泾惠渠这座陕西境内自清以后第一座大型引水工程所选的线路,正是历史上著名的郑白渠遗址。

发掘和改造重建这一大型的水利工程,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所需人力、财力、物力都相当巨大,在工程进展到一半时,政府投资再次出现问题,为了不使工程再度半途而废,李仪祉又一次开始奔走于全国各地募集民间资金,来支撑工程进展,先后获得了华洋义赈会、檀香山华侨、以及于佑任、朱子桥等爱国志士和同学朋友的大力支持与援助,才使工程不受影响。

1932年6月21日,泾惠渠开闸放水,一期工程宣告竣工。这一天,对于陕西近代水利史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喜庆日子,泾河两岸,聚集了灌区无数群众和陕西各方人士。许多人在这一天流了泪。

万事开头难。当灌区群众当年就受到渠水惠利时,各方人士和当地群众才真正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于1935年竣工的二期工程进展相对顺利了许多,但还是因为资金欠缺,没能按李先生设计的甲种方案――灌区覆盖泾阳、三原、高陵、礼泉、临潼、渭南、蒲城、大荔等九县,计划灌溉面积达四百三十万余亩――来实施,而是采用了资金投入和收益都相对有所减少的乙种方案。对此,他说,“不论甲种方案,还是乙种方案,总比不实现一个方案好。”

在泾惠渠一期工程竣工后,李仪祉就开始着手渭惠渠、洛惠渠及省内其他水利工程的设计与筹备工作,这时,关中八惠(另外五惠是:梅惠、黑惠、涝惠、沣惠、泔惠。)以及包括陕南、陕北的整体水利工程规划在他心中已经形成。

1933年,渭洛工程相继启动,其他水利工程也渐次启动,整个陕西境内开渠引水、兴修水利,蔚然成风。

渭惠渠在1935和1936两年施工最紧张的时期,都曾遭遇渭河暴涨,工程受到影响,拦河大坝一再被洪水冲毁。当时正抱病的李先生顾不得医生和家人的劝阻,让人搀扶着冒雨坚持在施工现场指挥修复大坝,并现场修改建坝方案。他的精神鼓舞和振奋着所有工程人员,大家齐心协力,日夜奋战,终于在洪水中将一座宏伟的拦河大坝竖立在滔滔渭水中,使渭惠渠一期工程于1936年夏如期竣工,二期工程于次年完成。

他给后世留下了建立“中国富强之基础”的夙愿

李先生在《我国的水利问题》一文中,为陕西、乃至西北描绘的水利蓝图是,“关中泾、渭、洛惠在渭河北岸,灌溉渭河在眉县到朝邑共十二县的地,约有二百万亩。北岸要继续发展的还有湃惠、耀惠及第二渭惠三个渠。若是成功了,又可增加灌溉一百万亩地。渭河南岸向来有秦岭山流下来的水十余道,灌溉面积有十数万亩地。若统统加以整理,也可以增加到一百余万亩。关中有了四五百万亩灌溉之田,再加以农事改良,便可以使民康物阜了。将来铁路通到汉中和成都之后,汉江流域,岷江流域和渭河流域联络一起,便可以使西北穷瘠之地,成为中国富强之基础。”

然而,李先生没能亲眼看到他所描绘的“中国富强之基础”的宏伟蓝图。1938年2月,才57岁的李仪祉早已积劳成疾,这时又突患胆囊炎,因身体过于虚弱,不能承受手术治疗,而病情迅速恶化。生命垂危之际,他仍惦记的是渭惠渠南土坝的修复工程,话都讲不出时,还用颤抖的手指,在来看他的同事手心上写了“大坝”两个字。

3月7日,在他弥留之际,他让侄子李赋都(早年和哥哥一起被叔父栽培并送往国外学习,后来继承叔父遗志也成为我国著名水利学家。)记录了他口授的临终遗言:“余深感水利事业,在中国之重要,幼年即攻求水利学识。自余民国四年由德国返国,迄今23年,在此期内,虽已竭尽余之所能,贡献国家,但距余素所期望者尚远。兹病逾二周,自度天不假我。并切望后起国人,对于江河治导,本余之素志,继续努力,以科学方法,逐步探讨。其他防灾,航运及水电等,尤应多予研究。次第实施。本省已成之灌溉事业,须妥为管理;其未竞及着手之水利工程,应竭尽人力财力,以求于短期内逐渐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