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业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12:4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专业考察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

篇1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在教育哲学的层面分析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的重要性与前瞻性。建立新的学习观点与理念并用其反思评鉴美术学院艺术考察课程活动式教学实践。

一、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学习理念

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只有通过把个人世界里的经验组织起来以提高个人面对世界的效能,学生才能主动地建构自己学习的求知方式”。①建构主义的情境式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而进行的,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者与环境互动并主动地对外在的经验加以筛选、组织和整合,学习者无须依赖一些既定的程序来进行心智活动。社会文化观强调实践活动对学习发展的重要性。把活动与社群文化有组织地联系起来,并强调认知过程从属于社会过程和文化过程。学习活动与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关系。学习是因共同参与实践社群文化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观与社会文化观相辅相成。在实践中面对特定情境时,寻找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学习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相互撞碰、开放式学习。学习者依据自己的活动,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生成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的学习是创生式学习,笔者称为“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

二、艺术考察课程中学习者与教师的关系

教学变成考察活动,教学不再是说教,而是协作和帮助,教学成为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协作式的框架与在具体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变成考察者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与考察成为主动参与、主动进取,在兴趣与激情的引导下,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与考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碰撞创生出自己的学习考察成果。教师变成考察者的协助者和服务者,与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方法,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与学习者、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成果,当然也是学习者进行学习与考察活动的咨询者和解决问题的协助者。

下面笔者具体列举一些艺术考察课程课例:

1.课程简介

艺术考察是艺术情景式实践教学。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感知与体验使学习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的动态关系,扩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全面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在国内选取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碑林、专题博物馆、民居、帝王宫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学目标

扩展学习者的艺术视野,感知与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学会对各门类艺术的赏析、考证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对艺术的研究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访问民间艺人、著名画家、民俗专家,以画速写、做笔记、记录影像等动态情景式学习方式获取艺术资料,为各门美术专业课搜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的一系列活动,学会欣赏、感知、探究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获取优秀艺术经验与丰富的艺术知识,培养学习者热爱优秀的中国文化,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与艺术的关系。提高学习者生动准确地感知考察对象艺术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记录与把握艺术要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举一反三、实事求是、应目会心以及应物象形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

4.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专题博物馆、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请专业导游或当地专家、学者讲解其文化、艺术、历史价值。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首席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在听完介绍之后教师与学习者讨论、探究、访问并进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实情景中教师给学习者传授搜集考察资料的方法。

(1)学习者根据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选择艺术考察的侧重点,如游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2)学习者访问民间艺人,欣赏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获取艺术灵感。

(3)参观考察不同专题博物馆,提高审美欣赏能力,提高艺术视野和艺术感知能力。

(4)学习者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素材,根据自己的特长,认真整理考察记录。

5.考察延伸与艺术考察报告和撰写考察学术论文

(1)学习者通过不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方式如速写、笔记、影像等,仔细分析并深入细致地整理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

(2)把艺术考察的对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探究,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3)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

(4)艺术考察外出时间为15天,回校整理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考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及艺术考察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要求撰写考察报告与学术论文,教师根据文章质量、课堂表现与考察态度情况,给予综合评价,以百分计入成绩。教师根据质性与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分数与学生的过程性成绩客观地填入下表。

三、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

美术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中国画等专业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史,加深对国学包括儒、释、道文化的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美术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等综合概念。开设艺术考察课程主要是开阔学生艺术审美视野,感知不同地域风土人情,赏析经典艺术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速写、笔记、影像等记录方式,为专业课收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活动培养学生以优秀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开拓创作思路。艺术考察课程中,教师以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参观名胜古迹、洞窟壁画等,培养学习者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作、互动、整合、展示的综合性艺术和文化素养。教师引导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或艺术环境中了解与国画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鼓励学习者接触多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情境与艺术考察活动中提高体验艺术的综合能力,并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综合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明白自己将来做中小学美术教师或艺术教师,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美术与艺术史与发展轨迹,这些具体的美术史与艺术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态的存在于地面、地下与民间。所以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考察课程更显重要。

结语

篇2

本文是笔者“华夏创世之谜”的系列之三。前两篇刊于《贵州文史丛刊》,题目是《千古文明开涿鹿》和《蚩尤和良渚文化》。本篇就良渚玉文化的神秘性试作破解,目的在于展现蚩尤族所开创的玉文化对华夏创世的不朽功绩,并揭示良渚玉文化为商周吸收并与红山玉文化相融合而形成汉文化的主流;同时被其后裔苗族直接传承,世代不绝。

一方巧美石 敲开古国门

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最大变化,当是社会的变革。因为有了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二者相互依存,又互为因果。手工业的发达不仅为制玉业,也为农业提供改进了的技术力量,农业的丰收又给手工业以生活保障。按《文明史》的考察,这时的“手工业技术已非常发达”,而成为“重要的生产部门”。从余杭出土的大量玉器及其工艺的精湛来看,得有专业的玉工,才能做到。手工业已成为“重要的生产部门”,以及玉工的专业制作,也就不可能再兼顾农业,而与之分离了。

按摩尔根之说,文明时代“以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为始点”,恩格斯认同此说,觉得不够,又加了一句:“随着劳动分工与生产领域扩大,出现真正工业与艺术的时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良渚玉文化时代,虽然还没有发明和使用文字,但已出现劳动分工,生产领域正在扩大,又有了无愧于艺术品称号的玉器,这些都是文明时代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正因为有了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说,良渚玉文化时代的出现,将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即如《文明史》在“良渚文化”一节的结语中所说:“良渚文化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已接近文明社会的门槛。”

《文明史》在说这番话的时候(20世纪90年代),良渚古城遗址还深藏地下。待到进入21世纪,良渚古城惊现于世之时(2007年6月),蚩尤族人就不仅“接近文明社会的门槛”,甚而举步跨入“文明社会”的大门了。前面已经提到,“良渚古城”的重现,见证“良渚古国”的存在,而国家的出现,又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有国家必然要有城市。“良渚古城”,亦即“良渚古国”的国都。这个“国都”位于浙江余杭县境以莫角山为中心的三角地带。这一地带上的玉器最集中,数量最多,品种最齐全,制作最精美,蕴含最丰富。可以说,“良渚古城”是用玉镶嵌起来的。这座玉镶城,也无愧于“精美绝伦”的称誉。

拥有如此“精美绝伦”之玉的国,岂不就是“美玉之国”了么?这样一个以玉称奇之国,华夏大地,首屈一指,地球上也找不出第二个。

近年,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一件玉璧,璧面琢有两个疑似文字的符号,尚未成形。蚩尤族因为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记述,一直沿用汉字。汉字发明之初,曾将“玉”字写作“王”,甲骨文作《说文》释“王”之义曰:“王者,天下所归往也”。并引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王”又与“玉”同。《周礼·天官·九嫔》“赞玉 ”汉郑玄注:“故书玉为王,杜子春读为玉。”可见古时人们是王、玉不分的。能将天、地、人参通者就是王。即“天下所归往”之人。蚩尤为九黎之君,当然就是其族所归往的王,亦即良渚国的国王。

蚩尤族统领之国,拥有如此精美绝伦的宝玉,可见这位国王又与玉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王与玉已经融为一体了。而国家的出现,乃是文明时代的重要因素。这无异于说,良渚国的文明大门,是蚩尤族人用一方美石敲开的。

王者之器 国之瑰宝

琮王和钺王,不仅是其造型和纹饰的“精美绝伦”,更重要的是其在良渚国中的王者地位。这两件玉王同时出土于1号墓中,可见这位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同时又在11号墓中,发现了一起集中堆放的玉璧、龙首圆盘形玉饰、玉鱼等特殊玉器。5号墓还发现,后复原为由冠饰、钺身、端式组合,及木质柄部镶嵌玉粒的重器,即一件完整的玉钺。而这三座墓都集中在反山墓群里。

北桥遗址群编号⑴瑶山,不仅出土大量玉器,还发现祭坛遗址,在山丘上用堆土筑成,共三重。整个祭坛边壁整齐,转角方正,布局规范,系精心设计认真施工建成的。祭坛范围还发现12座墓,看起来像是由墓葬与祭坛合一的特殊建筑。

又在反山东南附近的莫角山,发现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墩,系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认为是良渚时期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的中心遗址。

《考察报告》结语说:“反山墓地的科学发现,为研究良渚文化社会性质,提供了最重要的珍贵资料。

这份《考察报告》所记的内容,止于1993年(1995年由《东南文化》第2期刊载)。至2007年,浙江又传来惊人的消息,考古工作者复在余杭县瓶窑镇发现了古城遗址,位置正好在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地区,面积达290万平方米。为迄今华夏发现的最大古城(见《贵阳晚报》2007年12月1日《今日视点》版“中华第一古城”惊现浙江良渚)

在余杭遗址分布的文化区域,东以最初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西以莫角山和反山遗址,北以瑶山遗址各为一点,用直线连接,正好成一三角形,而今的宁杭公路即其底边。也就是说,余杭地区的良渚文化分布在今宁杭公路以北的三角地带。古城在西端,祭坛在最北的三角顶上。这里就是昔日蚩尤部落联盟的统治中心。《考察报告》在结语中,引苏秉琦的话说中国文明史的发展经历了“古国——方国——帝国”的话,并将“浙江余杭发现的良渚方国的礼仪建筑和祭坛墓地”与“红山古国的坛庙冢”相比拟,认为都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实物见证。

余杭地区所出土的玉器,仅是良渚文化区即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局部。良渚文化号称“三大板块”,即太湖地区文化、宁绍地区文化及宁镇地区文化,而良渚(余杭)文化在太湖地区文化中所占的面积就这么个小三角。但因其是后期发展起来的,文化程度最发达,先期出现的文化遗址中所发现的玉器数量不多,却是源头,与余杭玉文化形成一个承先启后的玉文化系统,而余杭玉文化则是统领全局的纲。而以余杭玉文化为纲的良渚玉文化系统,正好与其统治中心,即“国都”相适应。

作为良渚国见证的实物,比比皆是。而首当其冲的,应为玉琮王和玉钺王。除了反山5号墓出土一件,琮王与钺王,瑶山大墓群又出土与之近似的一件。旁边还有祭坛,被认定为男觋女巫专用墓地。在良渚玉器的30多个品种中,最具代表性,堪称典型器。从1号墓陪葬的玉器既有琮王又有钺王来判断,其墓主人当是其国的王者。

反山墓群10号墓随葬的是玉璜、龙首圆牌形玉饰、玉鱼等特殊玉器;11号墓发现集中堆放的玉璧。按考古界称良渚玉文化的琮和钺,都具有权威性,而琮王和钺王,当是最高的权威。可见拥有“二王”的1号墓在反山墓群中居于主体地位,其次是拥有一件玉钺的5号墓,以及10号墓和11号墓。正如《考察报告》所说,其墓群“排列布局规整有序,有一定的总体格局”。

琮王纹饰图案为“神面纹”,即“神徽”。按《说文》对“灵”的释义:“灵,巫以玉事神”。也就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王,亦充当巫师,巫以玉事神。亦即对自然的崇拜。将自然界的鸟和兽的形象,及人的形象,幻化为神,而供奉之。

而作为一族和一国的最高统帅,其权力就是统筹全族和全国的生产生活,对外交往,一旦发生战争,即为最高统帅指挥作战。这时的“神面纹”,其形象也就成为“族徽”了。

至于钺王,其上琢的是简化兽面纹。《古玉之美》经过对良渚玉钺的考察,认为:“整个钺身加工精致,无使用痕迹,表明玉钺在当时是一种仪仗器。

仪仗器,虽与“神徽”、“族徽”不尽相同,但亦关系一国的威仪,非同一般。与琮王一样,都应尊其为王者之器,国之瑰宝。

这位王者是谁?不就是1号墓的墓主人么?这位王者,在这座具有总体格局的国都里,既是国王又是巫师,集政权和神权于一身,率领全族在长江下游广大地区,创建了声振寰宇的良渚文化。

1号墓主人作为良渚国的国王,既已寿终正寝,怎么蚩尤还在活着?原来说蚩尤为族称而非人名,在这里得到了证实。一位国王逝世了,又有继承者,其接替的国王亦为九黎族人,其君仍称蚩尤。已逝的国王因无文字记载,只留下一个考古文化符号:“1号墓主”。而九黎之君仍称蚩尤。

苍璧礼天 黄琮礼地

良渚文化1号墓主已长眠九泉,可是,并不因为他的寿终正寝,而使其所创建的文化从此断裂。

《文明史》在对良渚文化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后,有一段结语说:“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形象以及各种玉制礼器如琮、璧等,很可能为以后的商、周文化所吸收,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

可是,中国历史教科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帝始祖——殷商文字——周的礼制——秦的统一——汉的兴盛。这是贯穿在中华文明史,亦即汉文化史上的一条主线,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正宗。历史留给国人的记忆,都是客观存在,毋庸置疑,但有缺环。而今良渚文化的发现,并已为商、周所吸收,而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物品,那缺环就给补上了。

《文明史》所说为商、周吸收的文化因素,主要指的是“礼器”,其中有玉制的琮、璧等。而琮和璧,乃是良渚玉文化中的典型器。商、周属于青铜时代,以铜器为其文化的重要标志。但亦有玉器。其器型也有琮和璧;周代不仅有玉琮和玉璧,甚且将琮和璧作为礼仪的重器。

良渚玉琮的典型器为方柱圆孔形,玉璧的典型器为块状圆形圆孔,商、周常见的玉琮和玉璧,其造型,与良渚玉器的琮和璧,是一致的;在用途上,商、周和良渚时期也都是用作礼器。而在时间上,良渚先出,当是源;商周继后,应为流。可见二者之间,有着承先启后的渊源关系。没有良渚玉文化开创在先,也就没有商周的后继传承。

文化的吸收和传承,并非原样照搬,而是根据自身的认识和需要。蚩尤族是重琮轻璧的,到了商、周却反过来,重璧,并将其与琮并列而且排在首位。《周礼·春官·大宗伯》规定:“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说文》对玉的释义为:“石之美者,有玉德”。孔老夫子又言道:“君子以玉比于德”,复将玉提升到最高的精神境界,而成为国人的道德规范,商周将良渚玉文化的吸收,遂纳入华夏并与红山文化融汇成汉文化的巨流,并形成制度,世代传承。

王既不再 铸金铸银

商周对良渚文化的传承,是为分流,即融入汉文化的一支。蚩尤虽然败在黄帝的手下,但其雄风犹存。

蚩尤后裔苗族,虽经尧、舜、禹等历代王朝多次征讨,而流落西南(以下以清水江流域为例),成为弱势族体,仍不甘示弱,复振作精神,重新安居立业。由于元气大伤,王既不再,只能铸金铸银。王,一字双关。既指九黎之君,又为玉之古称。蚩尤又已作古,仙化归天(大自然)。清水江流域杉林覆盖,已无玉可寻。《苗族古歌》口传族史,有“运金运银”一章,说的是苗族祖先将如蛋的天和地撑开以后,还不稳固,又用金子和银子铸造12根金柱和银柱,将天支撑牢固。又用金子铸造金太阳,用银子铸造银月亮,于是白天有太阳照射,夜晚有月亮放光。人类才过上安详的生活。

苗族口传史,是经过洪水泛滥、逃难来到黔中大地以后,回忆古时候,并将现实与往古相比照而重现的印象。古与今交错杂糅,往古的记忆比较模糊,而现实则清晰如镜,给人们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考古工作报告称,良渚古玉使用的透闪石是就地取材。《苗族古歌》在回忆“运金运银”的时候,是从东方将金和银运到西方来的。东方即苗族原先的想象,西方是现今的新居。说明新居的黔中不产金和银。而祖先蚩尤在东方创世时,并未出现金和银,只有石和玉。或者经历“夏禹宇宙期”的大难和“涿鹿大战”的打击,其后裔的记忆里已经淡忘了祖先蚩尤曾经制造过石器和玉器,或者把金和银当成了石和玉,而将其留在口传的古歌里了。

不管怎么说,苗族来到黔中以后,确乎铸金铸银,亦如蚩尤之在长江磨石琢玉,或者说,用金和银取代了石和玉。按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由石器而铜器而铁器,也是顺乎时代潮流的。从中不难发现其与良渚文化不无承续关系。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手工业工具和玉器,其后裔苗族在清水江流域运用熟练的手工业铸造农耕工具和银器。两地之所作,虽然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生活之所需,只是其所使用的材料有所不同罢了。而苗族所造之器,既可在良渚文化中找到其对应的痕迹,又有所发展和超越。

清水江一带,苗族铁匠炉火焰常青,其所打造的斧头、柴刀之类的工具,不仅在器型上与良渚文化的石斧、石刀相仿,而且更加锋利。这难免没有巧合的成分。但作为蚩尤后裔之作,称其为异地的传承和发展,则非言过其实。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清咸同年间,朝廷用兵强化苗疆(清水江流域苗族聚居区)的时候,苗族不甘屈从,于是拿起自制的斧头、镰刀,以及撵山的火药枪奋起反抗,与清军厮杀,再现蚩尤当年在涿鹿大战中的“兵主”、“战神”雄风,恍若蚩尤再世。

苗族还有一件宝,就是铜鼓。传说是由釜演变而来的。先是在征战中作为激励苗军奋勇拼搏的鼓点,平常又成为乐器,并与芦笙配合,给祭祀和娱乐助兴。

至于银器,与良渚文化的玉器相比对,那就犹如同一母系脱胎出来的异质(材)作品。

据杨正文著《苗族服饰》(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的考察,“银饰在苗族服饰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女盛装,银饰成为必不可少的配件。苗族银饰不论从品种数量、造型风格,还是制作工艺上讲,在中国服饰中也是十分突出的。”并以黔东南“革一式”为例,举其要者为:头部装饰有簪子、银角、银冠、耳坠、耳环,胸部银饰有麻花项圈(扭丝项圈)2只,戒指项圈1只,压丝项圈(浅泡)1只,扁平雕龙银围披(勋泡)1只,银链1条,雕花压领1个;衣饰银片60片;手部银饰有六方手镯、竹节手镯、扁手镯、四方戒指、空心戒指、空心雕花手镯、马鞍(形)戒指等,全身银饰重达300余两。而“施洞式”银饰,全套总计竟达30件。这与良渚文化玉器30多个品种相比,也不相上下。

如果说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大多是男子所佩戴,那么,黔中苗族服饰几乎皆为女子所享有,故而在造型上各有特色。但苗族妇女所戴的银冠,其造型与良渚文化象征权威的琮王神面纹却出奇地相似。琮王神人所戴的羽冠,按《古玉之美》的描绘称:“羽冠由22组作放射状的羽翎组成”,而清水江苗姑们戴的银冠,也是羽状放射纹装饰,只是苗族用的是18条银片组成。如此巧合,难道是偶然的么?两相对应,其在艺术上岂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二者的功能各有不同罢了。良渚文化琮王为其族的礼器,由部落联盟首领拥有,苗族银冠则为女子们的盛装饰品。而羽翎都是以鸟羽为其摹本,始祖蚩尤创立于先,苗族传承在后,说明其后裔并未忘记其始祖蚩尤是崇拜鸟的氏族。

如果可以说银饰是良渚玉的异质作品,那么,服装似乎也应有其源头。良渚遗址发现丝织品和麻织品,却不见服装遗物,可能坟墓埋藏的时间久远,已经朽毁无存。但可以肯定的是,蚩尤族人在良渚文化时代,是穿着丝或麻制作的服装的。只是不知其样式罢了。也许在苗族的服装上留下了些许当年蚩尤族穿着的影子,以其微妙而不为人所察见。但从苗族服装所绣的纹饰,可以找到与良渚文化玉形相类比的图案。如苗族挑花图案上的鱼纹,而良渚玉器中有一件玉鱼,前者是绣在布上的,后者是玉琢成的,尽管其载体有所不同,纹饰繁简各异,但二者都是以鱼为摹本的仿生作品。仅从仿生这一点来说,也是蚩尤首创于先,苗族追随于后。玉鱼造型简朴,略显古风;而苗族挑花,则以精细巧作胜出。

良渚文化时代,蚩尤族以玉事神,而清水江无玉可用,苗族祭祖以牛为牺牲,俗称“吃牯脏”。每13年轮回一次,极为神圣庄严。也有以鱼为牺牲的,为求多子多孙,人丁兴旺。但因杀牛耗费太大,有的地方改为“芦笙会”,每年一次,于春季举行。无论杀牛祭祖,抑或芦笙会,其仪式,都要以“笙歌鼓舞”助兴。而芦笙会,则以吹笙踩鼓为主题。男的吹笙,女的伴舞。伴舞之女,身着盛装,是芦笙塘中最为耀眼的星星。

一场芦笙会,汇集一个族支的族人于一塘。每一家的成年妇女,都要将自己所有好的服装和银饰佩戴于身,一个个跟随芦笙手,踩着鼓声的点子慢步起舞。银光闪烁,花团锦簇,响铃叮当,犹如天女下凡。由于族支不同,起落的时间有异,整个清水江流域春风荡漾之时,此伏彼起,随处都是笙歌鼓舞,一派闹春的气象,红红火火。

篇3

译坛盛事千秋伟业——记首届清华—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

面向21世纪的中美商务合作论坛

首届西湖国际儿科论坛

燃烧副产物及健康影响

微电子与等离子体技术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国际智能电网理论研究和应用

安全探测与信息技术

农业与食品检测用纳米技术与生物传感器研究

肿瘤发病分子机制联合研究

绿色超级作物的分子育种

北京化工大学与忠南国立大学双边学术研讨会

美国研究联络会第7次年会

第4届IEEE生物信息与生物医学工程国际会议

2010发育与疾病国际研讨会

第3届古桥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3届计算智能与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国际信号、系统和电子会议

第6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及移动计算国际会议

澳大利亚的华文教育

专门用途英语在亚洲

美国犹他大学的学生事务工作

地球关键区界面反应:分子水平环境土壤科学

中日学者共探信息技术

量子物质科技正在成为新世纪重要前沿

大规模跨媒体数据挖掘与检索

裂纹路径研究新技术新方法

产品创新管理研究进展

产业集聚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

2009年数字制造国际学术会议述评

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国际会议综述

工业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亚洲博士生创新研讨

核酸和糖化学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

岩土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移民与专业文凭互认

e社会传播:创新、合作与责任

信息保障与安全热点技术

无网格、粒子类和扩展有限元方法国际学术会议

第7届杭州植物病理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

法律、语言与全球公民权利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行政国家的重塑

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

中美经贸关系——问题与前景

历史上的中国出版与东亚文化交流

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8美国岩石力学会议及学术访问

美国大学考察报告

概率统计的现状与未来

基础、临床与公共卫生需携手共进

工程塑性力学及应用进展

智能机器人与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分子影像前沿研究与应用

专利信息管理和检索的最佳实践

2008年国际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及应用计算大会

国际管理科学学会2008年会

篇4

1 开展兵团高校《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1 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

新疆是四大文明的交汇点,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是新疆历史与现状的一大特色。新疆历史涉及众多古文字、古地名、和古文化。学生理解这些专业术语需要较多的时间。目前,全疆各地有许多古代驿站、古代烽燧、钱币、丝绸、陶器、农具等。我们通过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历史文物,从而能增加学生对新疆历史与文化的理性认识。

1.2 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

《教程》共十章,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即新疆历史、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理论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目前,《课程》的理论课时为32个学时。这么短的理论课时对教材知识的讲解是不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开展实践教学并适当的增加教材相关内容,是对课程的极大补充和完善。

1.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才能顺利完成。比如,我们要学生撰写《一师阿拉尔市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考察报告》。首先,在活动开展前,学生需要翻阅相关书籍,同时学生需要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其次,在活动开展中,学生需要实地考察红色文化遗址,并适当拍照。最后,在活动结束后,学生需要撰写调查报告,写出这次活动主要内容、意义、收获等。这些都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极大考验。

2 兵团高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合理的保障机制

“实践教学保障即为实践教学良性运行所提供、创设的精神氛围、基本制度与物质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舆论保障、领导保障、经费保障、制度保障和实践场所保障等。”[1]目前,兵团高校《课程》实践教学的缺少专项经费、专门实践场地、专门的实践大纲等。实践课程的开展随意性比较大,课时保障不足,导致实践教学多为形式活动,没有实质性教学效果。

2.2 缺乏科学的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考核的标准、学生的动态、参与的积极性等均没有客观而明确的规定,最终的分数评定也无法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动态性。如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对知识性内容的考核,忽视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以及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团队意识、吃苦品质、抗挫能力等不能给子客观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还局限在书面的调查报告、观后感等。此外,在评价主体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学生互评成绩所占比例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这些都是实践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2.3 缺少长效的合作机制

实践教学资源不仅是《课程》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体现。目前,兵团和新疆拥有众多文物等。这些文物多归属于当地政府管辖。然而,目前兵团高校的“实践教学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数量上与学生人数的比例不协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学校与实践基地虽然建立有合作关系,但在合作内容上不够深入。”[2]因此,探讨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的长效机制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3 加强兵团高校《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教程》的实践课程的保障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协同,为此,我们在主管教学的校领导的带领下,成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领导小组,该小组专门协调实践课相关资源,协调舆论资源、经费资源、制度资源、实践场地等。“结合《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教学目标,精心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将课外活动学生自发实践和学院组织实践相结合,专门理论课教学实践和寒暑假社会实践及‘三下乡’社会实践相结合,顶岗实习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形成以思政课教师为主、思政部与学工系统共同指导的实践教育模式,使《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实践教学能够覆盖大部分学生,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3]这样整个实践教学活动就有比较好的保障,最终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

3.2 构建健全的考核方式

目前,《课程》主要采取理论和实践教学共同评价的方式,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我们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比如,我们可以采取“实践课评价方式单列,占到考核成绩的50%,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首先,可以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我评价,给学生以价值效能感,激发其兴趣和信心;其次,引导学生互评,形成相互学习和相互监督的机制;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参加实践课的具体情况,尤其在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感恩意识、意志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通过自我教育提升综合素质。”[4]这样学生实践活动的考核方式涉及比较多的方面。

3.3 健全长效的合作机制

篇5

关键词: 《康藏前锋》 ;《康导月刊》; 《康藏研究月刊》; 康藏研究

中图分类号:C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 2012 02-0070-13

Commencement of Modern Tibetology in China: Three Academic Values of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ibetan Studies Pioneers in Kang Region, Tibetan Guide Monthly,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Monthly SHI Shuo YAO Le-ye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ree academic periodicals Tibetan Studies Pioneers in Kang Region, Tibetan Guide Monthly, and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Monthly, which are concerning Tibetan studie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aper expounds complete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ir backgrounds, time characteristics, articles contents and academic values. Meanwhile, by use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the numbers of publications and types of the three academic periodicals are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urthermor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wo issues: (1) the reasons why the emergence of Tibetan professional academic journals, as an important mark of the rise of modern Tibetan studie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the close connection with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2) the position of the studies in Kang reg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rise of modern Tibetology in China.

Key words: Tibetan Studies Pioneers in Kang Region; Tibetan Guide Monthly;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Monthly; research on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上半叶我国现代藏学的兴起与发展,与康区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换言之,康区作为藏、汉及与内地之间的一个文化交汇与连接地带,对康区的认识与研究,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现代藏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发端。这突出地表现于以下两点:第一,20世纪上半叶我国现代藏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如李安宅、谢国安、李有义、任乃强、刘立千、马长寿、刘赞廷、闻宥、李思纯等一批前辈学者大多同时也是康区研究的先驱,他们与康区研究结下不解之缘,或由康区研究而涉足于藏学,或是借助对康区的认识而始致力于对整个藏族历史、社会与文化的研究。第二,若从现代学术区别于传统学术的一个重要差别是专业性学术期刊的出现这一点而言,我们可发现一个重要现象:在20世纪上半叶,作为我国现代藏学兴起的重要标志——藏学类专业学术期刊的出现大多同康区研究有密切相关。总体而言,20世纪上半叶我国出现的藏学类专业学术期刊中,以延续时间长、发刊量大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要有三种,这就是《康藏前锋》(1933~1939年)、《康藏研究月刊》(1946~1949年)、《康导月刊》(1938~1948年)。这三种期刊可以说是当时研究藏事和康区的主要学术期刊,刊载了大量有影响和极具价值的论文、考察报告、政论性文章。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期刊不仅刊名均有“康”一字,其所刊载的文章内容不少也多与康区密切相关。

为什么20世纪上半叶作为我国现代藏学兴起之重要标志的藏学类专业学术期刊的出现,竟均同康区有密切的联系?康区研究在我国现代藏学兴起过程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这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现代康藏研究兴起及

篇6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台湾省;考察报告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7-899-01

为了进一步加强区域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相关工作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事业发展,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协会组织有关会员计13人,于2012年4月11~17日,赴台湾进行考察学习。

1、考察情况

考察团于4月12日到台湾中兴大学农资学院,与有关专家教授进行了座谈交流。农资学院介绍了台湾中兴大学的历史沿革、学校发展、办学特色优势、办学理念、台湾防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协会介绍了安徽省防治检疫工作开展情况。大家就两岸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与真诚交流。考察团还参观了台湾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通过参观座谈交流,探讨两岸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合作的途径,学习了对方防治工作的先进经验,沟通了关系,增进了感情。

2、主要体会

2.1 台湾林业以生态效益为主,在注重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实现森林多种经营的功能目标台湾地处亚热带,面积为3.6万km2,地形狭长,中央山脉纵贯南北。全岛最高峰为玉山,海拔3997m,其他超过3000m以上的山峰有100多座。全岛山地约占30%,丘陵占40%,平原占30%。台湾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有1万多种,被称为“天然植物园”。台湾的森林面积为210多万hm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与嘉义的阿里山,是台湾三大著名林区。台湾的森林中,“国有林”有154万hm2,其中46万hm2被划为保安林(相当于生态公益林),占“国有”林地的30%,占森林总面积的22%。从1981年开始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及森林游乐区,加强天然景观及珍贵动植物保护,以供科学研究、教育及国民康乐之用。设立垦丁、玉山、阳明山、太鲁阁、雪霸、金门6个“国家公园”,总面积32.28万hm2,约占台湾岛总面积的8.5%。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在规划当中,主要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体现了森林资源景观自然性和原著性。森林旅游、森林休闲业、农业观光,快速有序地发展,实现了森林多种经营的功能目标,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 在人才培养上,提倡全方位、多元化、国际化,提出“农业要以人为主体,而非以作物与技术为对象”,注重学生责任感与关怀心的教育与培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科技人才。中兴大学农资学院是中兴大学规模最大、成立历史最久的学院,是台湾培养农林人才的享有盛名的高等学府。学院有森林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等12个学系,有3个独立研究所、2个学士学位学程、12个附属单位。其中附属机构“实验林管理处”辖有四大实验林场:东势林场、文山林场、新化林场、惠荪林场,总面积8273hm2。有专任教师(含研究人员)208人,兼任教师61人,目前学生4156人。

学院的教育目标:以生物产业与自然资源保育的教学、研究、推广以及培育生物产业与自然资源保育高级人才为宗旨,大学部以通才教育为主,涵盖生物产业、环境科学、经营管理等3个学群,实施学系及学位学程双轨制,推动跨领域学程,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全方位人才。强化与社会上各阶层“非农业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增进国际接触、交流、合作。近年来,兴大积极组织学生走出去,参加“生物科技研习营”、“欧盟农业研习营”、“国际学生高峰会”、“北美生物保育研习营”、“内蒙古大漠生态保育研习营”、“华夏农耕文化渊源体验营”等活动,鼓励本校学生出国游学,赴外国学校短期就读(一学期或一学年),或参加短期海外研习营;欢迎和邀请国外和大陆师生到台湾大学实习、参访。通过教育多元化、国际化,营造一个多元学习的环境。

在人才培养教育上,提出要把学生责任感与关怀心的教育与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农业要以人为主体,而非以作物与技术为对象”。农、林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现代专业技术知识,更要有责任感与爱心,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具有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2.3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积极开展整合性防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注重生物制剂、天敌、性引诱剂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研发、应用黑角舞蛾是台湾的固有种,除了台湾以外,黑角舞蛾还分布在福建、广东以及日本、印度等地,寄主植物超过100种。每5~10年大发生1次,对经济、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林木生长及整体景观,干扰人类活动,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等,为台湾中部地区重要监测的害虫之一。黑角舞蛾的防治,2003年之前,以化学防治为主,2004年以后,性费洛蒙防治法逐渐代替化学防治。2006年台湾防检局共发放了6000个上式诱虫器,给各乡镇,用于黑角舞蛾防治。通过性费洛蒙防治法,6000个诱虫器可捕获约120万只雄成虫,减少来年约6000万只黑角舞蛾的幼虫。苏铁白轮盾介壳虫2000年由泰国传人台湾地区,很快在岛内大流行,造成大量铁树枯黄秃顶、死亡。在对苏铁白轮盾介壳虫防治上,林务局台东林管处启动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因为化学防治范围大,易造成环境污染,现在主要采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部份,主要采取施放捕食性天敌双色出尾虫防治。通过天敌防治,效果较好,时效性长,避免了因农业药剂的使用造成环境及水资源污染。

3、结语

篇7

西班牙成熟高效

西班牙政府采购开始于1911年,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各级政府采购机构在政策制定、预算管理、执行程序等方面形成了统一集中的模式。中央和大区政府都制定了政府采购相关制度规范,目前全国颁布实施的政府采购法规大约有90个,但都要统一执行《国家公共采购法》(2007年)的规定。

总体来看,西班牙政府采购的特性,主要体现在统一集中的管理运行模式和便捷高效的执行办理程序。

确切地说,西班牙没有政府采购概念。所谓政府采购,指的是社会公共采购,其采购内容和采购主体范围都非常广。

其一是采购对象范围大。西班牙《国家公共采购法》强化和细化了公共投资领域(包括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批量物资采购和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执行政府采购的具体规定,使政府采购延伸到社会公共行业的各个领域。

目前,全部由政府出资和绝大多数由私人企业出资、交由国家管理且公民享用的公共设施及服务管理都已纳入政府采购范畴,包括纳入政府公共部门预算的物品服务采购和国家管理的基础设施项目。

其二是采购人范围大。法律规定必须执行政府采购的采购人包括国家政府机关、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机构以及涉及水、电、石油等公共资源使用管理的所有其他实体。除此之外,各自治区、地方当局、自治机构等公共机构也是纳入政府采购管理体系的采购人。

在欧盟方针和本国法律体系约束指导下,西班牙已建立起整齐划一、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机构设置和运行模式。

政府采购领域的机构设置权责清晰,西班牙国家经济和财务部为全国政府采购工作的主管部门,并成立专门的政府采购管理委员会,下设政府采购局、政策咨询司、供应商评价司和监督管理司,4个部门职能划分清晰明确且相互制衡。

具体的采购运行分为两级机构,由国家经济和财务部下设政府采购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全国政府采购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委员会下设政府采购局负责中央集中采购,国家经济和财务部各大区派出机构下设专门的政府采购部门负责各大区集中采购,大区以下行政层级参加所属大区的政府采购,不再单设集中采购机构。分散采购则由各部门内设的采购机构单独负责执行。

政府采购方式目前主要有公开招标、框架协议、限制性招标、竞争对话、内部决定5种方式。其中,公开招标采购根据项目类型、实际应用紧急程度和预算金额大小,适用于不同天数的项目公示期。例如:对基础建设和特许经营项目一般公示期为26天,但工期紧急经审核同意的仅需公示8天;200万欧元以上货物采购公示期为22天,但工期紧急经审核同意的仅需13天。

限制性招标类似于邀请招标,不同的是公示期长短也可根据实际应用紧急程度调整。竞争对话类似于竞争性谈判方式,适用于项目需求复杂、需要经过多轮谈判不断完善功能描述的项目,但评判标准采用性价比法,而非低价中标。内部决定类似于单一来源采购,适用于单次采购金额在1.8万欧元以下的项目。框架协议采购是西班牙政府集中采购的唯一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采购方式在公示期上的调整,都必须基于该项目采用网上公示信息和电子报价的方式。西班牙政府认为,公开透明的信息渠道和方便快捷的电子报价系统使得缩短公示期、提高招标效率成为可能。

西班牙经济和财务部设立专门的供应商评价司,对政府采购供应商进行年度商务和技术评价。商务评价指标包括企业注册资金、经营状况、缴纳税收和解决就业4个方面;技术评价指标主要是企业承接合同能力和供货服务能力。以上评价全部基于量化打分,商务评价占比40%,技术评价占比60%,按照企业最终得分归属相应的供应商等级,以决定该企业在下一年度能够参与何种额度和复杂度的政府采购项目。

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有悖诚信和合法经营原则的行为,都将作为重要因素直接导致企业降级。健全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对创造有序竞争和诚实信用的政府采购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西班牙没有招标公司,采购形式有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集中采购机构代表政府统一执行集中采购目录内采购(法律强制执行),而分散采购内容则可以由政府机关直接发标采购。

西班牙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评审专家库,而是采用圆桌会议评议制。圆桌会议由法律、经济、技术三方面的专家顾问组成,且均从采购人(集中采购的采购人为集中采购机构,分散采购的采购人为直接发标的政府机关)内部产生。

评议的具体步骤是:投标人需提交商务、技术和价格3个投标信封,并依次打开信封进行评议,未通过商务审查的投标不能进入下一步评议程序。评议办法分为最低价法和综合评议法,其中报价信封最后开启,评议成员在做出商务和技术评议结论前不能知悉各投标人的报价情况。圆桌会议的三方均是来自或受聘于政府机关的行政人员,在项目评议过程中责权对等且责任归属清晰。

全国统一的运行模式、清晰的专业分工、大量的培训课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西班牙政府采购培育了一支强有力的采购队伍。以西班牙中央政府采购局为例,该机构是45人公务员编制的行政机关,内设合同部、技术部和信息部三个部门,合同部负责合同审核管理,技术部负责集中采购目录调整及框架协议招评标,信息部负责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各部门人员相对稳定。各大区集中采购机构以及各部委自行采购部门的机构设置和内部分工基本相同。

俄罗斯重视效率

俄罗斯政府采购制度在1722年就已经存在了,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俄罗斯每年政府预算(除用于支付工资、医疗保险等项目外)的近70%都要进行政府采购。200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3050亿卢布,占全年GDP的12%-13%,采购资金节约率为10%。

1994年俄罗斯颁布了《政府采购法》,将政府采购规章制度上升为法律,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分领域的专项采购法,联邦政府也根据法律规定制定了一些决议。这些构成了中央级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体系。地方政府按照联邦政府采购方面的法律规定,制定了自己的法律和实施细则。

俄罗斯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为国家各级经贸部门,联邦政府经贸部为最高管理机构。经贸部下设政府采购司,分设三个处:研究处负责政府采购的政策研究制定;综合计划处负责各部门采购需求、具体计划的汇总统计;救助审查处负责审批采购方式、审查合同是否合法、受理投诉等事务。同时,联邦政府的90个部门作为具体采购执行部门都设有部门采购机构或招标委员会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执行本部门具体采购业务。

地方政府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为经济贸易委员会。圣彼得堡市政府采购通过三个管理层次完成。一是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设的采购局,属于市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地区性采购制度、竞标(招标)采购规则和程序,以及竞标委员会的组织协调管理(相当于竞标委员会的秘书处)。二是竞标委员会,主要由政府官员和专家组成,负责审批单一来源采购、紧急采购,实施公开招标,以及审核合同是否有效等工作。竞标委员会分三级:500万卢布以下的政府采购由单位竞标委员会负责,500万-5000万卢布的政府采购由专业竞标委员会负责,5000万卢布以上的政府采购由市政府竞标委员会负责。三是68个市属部门主要是实施具体采购。

俄罗斯认为,采购效率是政府采购制度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为提高效率,俄罗斯十分注重分散采购方式。俄罗斯政府采购实行的是统一政策、分散采购的管理模式。政府采购范围包括所有政府所需的货物、服务和工程,小到办公用的笔、纸,大到铁路,建设都要实施政府采购。采购方式以公开招标为主。中央联邦政府规定,25万卢布(约8000美元)以上的项目必须采用招标方式进行采购,低于此标准的,要至少找三家供应商询价谈判。

政府采购由政府各部门自行开展。具体程序如下:采购人在每年的6、7月份将下一年度的政府采购预算报财政部审核,经审核列入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不论金额大小必须进行政府采购。政府采购预算批复后,采购人向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上报采购需求和计划。需要采取公开招标以外其他采购方式的,也要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批准。然后,各部门按照法律规定的政府采购程序自行开展采购。采购信息必须在国家指定的媒体上公告。采购完成后,中央部门要将采购合同草案报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审核,地方部门要根据采购合同金额分别送单位竞标委员会、专业竞标委员会、市政府竞标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进入资金拨付程序。

针对政府采购,俄罗斯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具体管理规定。在采购结余资金的管理上,俄罗斯法律规定,部门采购节约的资金,只能在原科目下继续专项用于采购,年底没有用完部分收回国家财政。如卫生部用1000万卢布买10000包药品,节约的资金可以再多买药,但不能买办公设备和汽车。

俄政府规定,政府采购必须购买取得国家颁发的合格产品标准代码的产品。俄罗斯不实行供应商资格认证制度,但重视产品质量,只有取得国家合格产品代码的,才可以参加竞争,实际上这也是供应商资格认证管理的另一种形式。

篇8

柳军辉

广州商贸旅游业一直比较繁荣,与制造业、加工业并列为三大中心。作为广州城发祥地的越秀区,总面积仅9·16平方公里,但一直是商家必争的黄金地段,向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越秀商贾”之称。有鉴于此,越秀区把“商旅富区”列为四大发展战略之首,做好“商旅互动”大文章。去年11月,组织上安排我到广州市越秀区大新街道办事处跟班学习。借此机会,我对全区商贸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有所感悟。

一、越秀区发展商贸旅游业的历程和现状

早在90年代初期,越秀区按“工商并举”发展战略,注重抓项目、抓投入,基本形成了“一路五区三带十街”的商贸旅游经济格局,即:一条既具现代时尚、又有岭南风情的商业步行街,五个以服装商贸、经济会展、休闲旅游、金融商业服务、政务中心为主的功能区,三条汇集文化史迹、宗教文化、城市传统中轴线景观的游览带,十条专营批发业务的专业街。1997年,适时将发展战略调整为“商旅富区”,从抓具体经济项目转变到抓营造环境,从搞“马路经济”到注重环境效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以商贸业、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08亿元,年均增长1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48亿元,年均增长15.47%。全区工业与商贸旅游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从1997年的25:75调整到2003年的7:93,基本形成了与现代化中心城区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二、越秀区发展商贸旅游业的主要做法

1、多层规划,准确定位。1999年,越秀区以建设商旅中心城区为目标,开展全区性的调研,形成了三个层面的规划方案:一是区级宏观规划。出台了《越秀区商贸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0)》。围绕“古城商都发祥地”的形象定位,贯穿“构筑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条主线,确定了“经济与文化并举、商贸与旅游互动”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产业布局和行业规划,确定了商圈拓展和古城遗迹、历史文物的保护范围。按照居住区与商业区相对分离的原则,明确不在居住区内开发新的专业街、专业市场。二是商圈详细规划。对大的商贸区、主要旅游点进行调研定位,细化了大型商圈的业态与功能、商圈内部行业和层次的布局与规模,规划了道路、停车场、绿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如北京路步行街,以“一路阅尽千年沧桑”为主题,定位为“最能代表广州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现代文明融汇发展的趋势、充满时尚活力和集聚力、辐射力的国际商贸区”。改变以往拆旧建新的规划,保留有特色的东西,特别是千年文化景观,实行差异化发展。商贸综合区定位为“山水城市特色、岭南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和传统商业特色”,发挥交通便捷、产业配套的优势,着力引导大商号加盟,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融合。三是专业街专题规划。10条专业街所属街道,按照总体要求,以巩固特色、发展特色为主题,对经营状况、街区环境、管理构架、文化特色进行了详细规划,力求挖掘文化资源,重构历史风貌,完善配套服务,提高经营档次。规划的制定中,始终坚持政府主持、专家主言、公众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政府把调研课题交给专业院所,经专家调研形成方案后,通过越秀区政务网、公众网,甚至广州日报等传媒征求意见,反复研讨形成。准确的定位,为大型民营企业进驻起到引航、导向作用。1999年至2002年间,引进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民营商贸企业210家。

2、多管齐下,打造品牌。越秀区积极挖掘潜在资源,打造两张商贸旅游品牌。一是历史文化品牌。通过发掘整合历史资源,形成了8个国家级、9个省级、26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着力保护、开发和利用,凸显“南越文化”特色,展示“古城商都”风貌,促进商旅经济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如北京路步行街以千年水闸、千年古道为历史文脉,改造大佛寺广场,越秀书院群及其他景观,构筑主题购物公园,提升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品位,日均人流量超过30万人次,节假日高达90万人次;商铺面积由1997年的2.68万m2发展到2002年的10.8万m2;商铺价值平均每年递增8%,1995年以前200多万元购买的商铺现已接近2000万元。二是城市景观品牌。越秀区打造品牌的三条措施值得借鉴:①健全机构抓协调。成立了分管区长牵头,经济、商贸、旅游、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辖内商会、大型商厦和旅行社等负责人组成的商旅发展协调委员会。定期协调解决问题,落实规划和相关措施。②多方宣传重推广。公开发行《越秀区导游全览图》、《越秀区美食购物攻略》、《越秀区导游词(中英文版)》、《越秀区投资服务指南》等平面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借项目建设、升级改造之机,举办专题研讨会。如2003年举办的北京路建设高峰论坛、越秀区商贸旅游与民俗文化研讨会、光明广场室内设计研讨会,吸引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知名人士2000多人参加,国内媒体广为报道,引进项目3个,资金2000多万元。借几大历史遗址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机,举办万众欢娱北京路活动,日均人流超100万,日均营业额10多亿元。③政府引导促发展。如大新街在1999年引进4个皮革经营大户,免费提供停车场所,免费代办一切手续。通过大户带动,3年后商户由1000户发展到4000户,形成一条皮革批发专业街,年交易额1.2亿元,上交税收800万元。

3、市场运作,筑巢引凤。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深度挖掘和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一是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中介招商。越秀区出台了《鼓励引进内、外资投资项目和新办企业试行办法》、《鼓励新办企业暂行措施》两个文件,明确以归区所有的地税额为奖励依据,以50万元为起点,奖励中介组织。近两年,引进项目20多个,奖励金额2000多万元。二是建立投资服务中心抓好协调服务。区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街道建立了工贸公司,分别全程全权大中型、小型项目的风险分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行政审批等手续。区委政府要求各部门给予极大支持和配合,使投资者通过区投资服务中心或工贸公司这个窗口,切实感受到“一站式”服务的便捷和高效。三是强化服务理念树越秀口碑。越秀区提出:“能提供的东西要最好,不能提供的要服务好。”如全球最大的物流企业--伯灵顿公司总部引进越秀区后,为满足企业仓储用地的需要,积极与花都区洽谈共建一个几千亩的物流仓储园区,园区税收按比例分成,优势互补,联盟发展。四是重视协会和商会抓沟通联络。

三、加强商贸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借鉴越秀区的做法,学习珠三角的经验,我认为加强湘潭商贸旅游业的发展,要坚持四个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组织专家学者和行业部门按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着力挖掘丰厚的历史底蕴,结合市场群体建设和当前人居情况,商贸布局现状,城市规划要求,编制好商贸旅游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中,注意把建设、改造与保护结合起来,使独有的古城文化遗迹和风貌通过科学规划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科学规划和调整城区功能布局。既规划好各大“商圈”各自的业态与功能,又重视“商圈”内部各行业、各层次的布局,规模适度,功能互补,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既重视“商圈”内部主业的发展,又重视发展配套服务;既重视“商圈”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又重视“商圈”内部的环境建设,改善“商圈”内部的文化与生态环境,走商贸业与旅游业、经济与文化互动之路,增强“商圈”的文化氛围。坚持以城区经营理念推动“商圈”的建设,注意运用利益导向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按照政府的规划参与建设,构筑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现代化商贸旅游中心区的格局,实现共建双赢。

2、全力打造品牌。一个品牌,可以支撑一个城市、一片市场。打造品牌至关重要。一是商业化包装。在当前品牌时代,专业市场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营销、运作手段,对行业市场的结构进行优化,把同行业中零乱、信息不对称的经销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中交易的平台,为广大零售商提供一个进货渠道,也为终端客户提供良好的购买场所。比如说一个酒店用品博览城,其实就是一个酒店用品的批发市场。通过专业化的运作,达到使买卖双方共赢的批发市场,“新专业市场”之说也因此诞生。二是专业化管理。包装后,通过专业化管理,为入驻市场的商家做好配套服务、统一品牌宣传以及售后管理等工作。比如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其股东就专门筹备了2000万元的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费,交由某市场策划营销公司运作。三是政策的引导。专业市场要提高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必须要有政府的引导。如虎门富民时装城、黄河时装城,厚街几个家具市场等,都是有了政府的规范、引导和扶持,其运作才比较成功。政府打造产业集群的努力为专业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些专业市场作为会展的场馆,形成了“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带动专业市场的发展。另外,政府提供配套设施如物流体系和便利的工商、税务服务,为专业化市场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实施四大战略。一是点轴发展战略。即在各商圈内重选取一到两个具有一定规模,性质符合该商圈规划定位,特色鲜明,能够起龙头示范作用的大型商业项目或商业街,作为政府着力扶持的对象,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配合政府推出的该点/轴所处商圈的整体发展规划,引导和带动其他商业网点项目和商业街的开发建设,从而推动整个商圈的建设发展。二是规模经济政策。要积极实施规模经济政策,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扶优扶强,鼓励大型的品牌商业企业或集团公司,实施规模扩张的发展策略,兼并小型、零散的商铺,实现经营上档升级。三是税源经济策略。通过统筹规划,引导商圈内的商业网点进行改造升级,使其向展销、电子商务等高级贸易形态转变,实现市场升级换代。四是部门大合唱。要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着力改善商业区的道路交通、停车场、街区环境等。建立区内写字楼和在湘大公司、品牌企业的资料库,有针对性地提供必要的服务,尽力吸引国内或区域内的知名大型商业企业的总部或分部到本区安家落户。

篇9

经报请区政府同意,区林业局同__镇组成的联合考察组于8月7日—8月9日对__省__县金银花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__县金银花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1、金银花基本情况简介

金银花属忍冬科忍冬属植物,以花蕾及滕入药,是我国传统的最常用、最重要的中药材。金银花药用历史悠久,著名医学家陶宏景所著《名医别录》和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等古籍药典中都有明确记载。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炎症、心脑血管病、外伤感染等多种疾病。金银花能降低人喉部带菌率,延缓病毒对细胞的病变作用,杀灭病毒,还有降血脂、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人体免疫的神奇作用,全国三分之一的中医方剂用到金银花,金银花配伍的中成药有200余种。金银花还可以制成金银花茶,春夏每日饮一杯,能预防内热外感。

在抗击sars过程中,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药金银花对防治sars有着独特的疗效,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预防sars中药处方中,金银花是首选和必选的一味中药。目前,金银花被广泛用于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提取医药化工产品领域,金银花价格由50元/公斤迅速飚升到800元/公斤,并且出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全国金银花主产区域主要分布在____山东省平邑县以及河北巨鹿县等地。主要采集时间为5—7月份,山东省平邑县仅有郑城、流峪两镇生产,金银花一般栽培在山坡、路边、田埂,总量大约在吨左右。__省全省一半产量产于__县司庄镇,大约年产总量1800吨左右。河北省巨鹿县有五个乡镇生产金银花,产量较少,年产量一般为700吨左右。预计今年金银花总产量为4000—5000吨之间,而市场需求量达8000—10000吨。

2、__省__县金银花产业化发展情况

__省__县地处黄河北岸,棣属新乡市,但与开封市隔河(黄河)相望,因黄河在境内由东西流向转为南北流向,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全县69.39万人、25个乡镇,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海拔65.5m—82.6m之间,年均气温13.9℃,年均降雨量615.1毫米。该县从1958年就开始小规模种植金银花,到,县委、县政府把金银花产业作为全县的致富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建立了金银花交易大市场。止去年底,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是国家级金银花生产基地,__省十大中药材生产基地、无公害金银花标准化示范基地,成为北京同仁堂、哈药二厂、南京金陵药业的药源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文秘站:批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的医药、饮料、日用品生产企业,实现产值达2个多亿,成为该县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①金银花产业支柱产业地位明显。__县历届党委、政府都把__金银花作为振兴__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突出抓好了生产基地建设,服务体系、市场体系、深加工体系和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设,扩大规模,加速发展。一是生产基础设施已完善。__金银花产区全部达到了井、渠、路、电配套。建成一个一万亩以上的无公害标准化金银花生产示范园区。全县金银花加工全部采用了“四段变温烘干”新工艺;二是健全了科技服务体系。以中国科学院__农业生态实验产为依托,形成了县、乡、村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全面推广应用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三是建立了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县建立了质量监测中心,各乡镇建立质量监测站,村建有监测点,严格对金银花的生产环境、生产投入、加工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测;四是加强了市场体系建设。建成了总面积1.6万平方米的金银花专业交易市场,一批从事金银花生产经营的产定化龙头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年产金银花100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10亿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充分显示了金银花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

②金银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__金银花产业不仅是__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__金银花进入盛花期平均亩产100公斤以上,平均亩销售收入为10000元以上,亩纯收入8000元以上,是一般农作物收入的近10倍。__金银花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③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彰显了__县传统产业优势。由于__金银花独特优良的品质,历史上一直是中医处方或制作中成药的金银花首选产地,素有“__金银花、质量甲天下”之美誉。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__设立生态农业实验站,专门对__金银花的栽培、加工和综合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我县独创的《金银花四段变温烘干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金银花计划密植早期丰产技术”的应用使__金银花收花期由三年缩短到二年,产量由过去亩产50公斤,提高到100多公斤。独特的烘干工艺,消除了天气对花蕾的影响,避免了日晒对叶绿素的破坏,使花色由黄色变为鲜绿,提高了成品的质量。

3、__省博凯生物技术有限 公司基本情况

__省博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博凯国际(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在__投资兴建的重点企业,是该地金银花发展的龙头企业。公司利用当地金银花及中药材资源优势,利用博凯国际先进的天然产物分离技术,生产绿原酸、金银花提取物、各种中药及植物提取物。博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围绕金银花产业进行系统开发与生产地专业化公司。公司科技力量雄厚,已基本形成了围绕金银花系列开发的科研体系。博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建设初期就把科研开发放在首位,首先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中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设立金银花提取工程、制剂、分析三个研究室和一个中试车间,并配备了较为完善的分析仪器和设备,以及相应的培训、研究设施。公司占地40亩,按照gmp标准建设有先进的中药提取生产线及制剂加工生产线,金银花饮片生产线,另外,在__建设有金银花优质苗育种基地,生产金银花专用生物肥与生物农药,承担金银花标准化种植推广任务。公司为国家发改委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项目承担单位。从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开始,在原料采购、生产严格按照gmp生产过程,成品要专人复检,售后反馈等方面执行全程的质保流程,具备完善的质控体系。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检测中心以及液相色谱,对有效成分,溶剂残留、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保证了专业化的高品质,确保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高品质产品。__金银花产业化系统研究及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带动金银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效成分及质量标准的研究能起到规范市场,促使市场上金银花去伪存真,为开发出不通的金银花下游产品奠定基础。有效成分提取、保健品及抗病毒兽药的开发拓展了金银花使用范围,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大大提升了金银花的附加值。

二、主要经验

1、运用高新技术,突出产研结合。规划发展任何一个农业产业,除了必须要满足产业本身所需求的客观条件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考虑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__省__县走的是科技兴业、示范推动的路子,在基地建设上,先示范后推广,政府引导,农民主导,集中连片,大规模开发;形成了横跨数省的大规模种苗基地和种植示范基地;在品种培育上,从国内外引进了30个品种,自身较强的开发实力,成功培育出了一批良种金银花,再加上畅通的出口渠道和完整的市场化产业链条,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大大降低了产业发展风险( )。

2、高起点建设基地,突出成果转化。建立了种苗繁育和栽培示范基地,把自己研发培育的新品种直接在自己的基地上进行大面积试验推广,做到高起点建设,避免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弯路,缩短了产业发展的过渡期。既降低了农户的风险,又加快了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走出一条“公司+基地+研发+农户”的科技型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3、实行规模种植,推动集约经营。规模化是一个产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____县发展金银花的初始原因是为了治理盐碱地。从以后,新一届__县委、政府大胆决策,决定把金银花产业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点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制定了用五年时间发展50万亩金银花的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科学引导农户大面积种植金银花,县政府还筹资近3000万元建立了金银花专业大市场。

4、立足自身实际,实现产业与生态结合。____县非常注重把产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紧密结合,把产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紧密结合。在原来的不毛之地,盐碱滩涂,通过发展金银花,很好的保护了生态,实现了青山绿水、花香四溢的美好景象,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重的经济发展之路。

四、启示与建议

__省__县发展金银花产业所取得的成效,对我区发展金银花产业具有很强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尤其是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气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金银花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壤土、黏土、荒地均可种植,同时耐旱性能特强,是节约避灾农业产业发展的首选。根据外地做法,结合我区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科学规划,稳步推进。迅速组织工作专班对全区可能用作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宜花地”进行摸底调查,组织专家对我区发展金银花产业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摸清发展优势和劣势,按五年十万亩的规模做好总体规划和年度作业计划,确保产业稳步推进。

2、引种试验,树立信心。按照gap标准建好示范基地。正确的示范引导,是启发和引导群众发展产业的一条重要经验。要按照gap标准在积极性高有基础的地方上如__、旧街等地建好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培植和鼓励种植大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各村组发展金银花产业的信心。

篇10

一、什么是“山谷化”

“山谷化”即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校本化、本地化的过程。在这个思路指引下,大峪中学创建了山谷书院,启动了对各学科“山谷化”的实践,将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和案例与本地特色相结合,突出本校的山谷特色,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为宗旨,力求为每个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总体来说,山谷化课程有以下两个特点。

1.全方位

“山谷书院”系列课程既有地理、历史这样的文史科目,也有生物、化学这样的实践性理科,甚至还有艺术体育类课程。全方位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予以充分选择,量身定做的课程 “总有一科适合你”。

2.多层次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差异化的原则,“山谷”系列课程设置了5个层级,即预备体验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国家基础课程、山谷志趣课程、生涯体验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层级和方向,从而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保护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灵性,实现“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的目标。

具体到地理课程,“山谷化”就是利用大峪中学紧邻永定河峡谷独有的地理优势,将地理课堂搬到山谷中、河岸旁,通过亲身的体验与实践让学生把课本上看似高深的知识拉下来、抓到手、记在心。通过对永定河峡谷的实地考察,点燃学生深藏在心底的徐霞客之梦。

二、为什么要“山谷化”

1.课程性质的需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实践科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记录、测量、勘探、绘图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第二,鲜明的地域性。

由于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导致地理学研究有很强的区域性,一种地理要素在一个地区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在另一个地区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学习地理贵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本地特点相结合。

针对地理学实践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大峪中学所在的区域可利用开发的资源十分丰富,且地理教学突出的理念是“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因此,把国家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在本区域,充分发挥本区域的特色,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更有效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2.课程理念的需求

通过对学生、教师、学校、本区域等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更能体现地理课程“全面培养地理素养,满足差异化地理研究和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理念。在这种前提下开发、设计的课程更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通过开展本地的地理观测、考察、实验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家乡建设,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利用地理知识和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从而全方位达到了中学地理课程理念的要求。

3.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师素养的需求

教师时常会困惑:讲了这么多遍的知识,学生怎么就是记不住呢?在开发“山谷化”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反思发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存在典型的问题,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许多教学活动是“纸上谈兵”,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学到的、落实的知识。如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壳物质循环》一课,会讲到岩石种类及相互之间的转化,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落实的是抽象的“纯文字概念”,如图2所展示的岩石是沉积岩,学生脑海当中是“沉积岩”三个字和抽象的符号(如图1所示),而不是活生生的石头,岩石之间的转化被抽象为不同文字之间的转化。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唯一能调动的就是大脑对抽象文字的理解和记忆功能,根据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常识,人类大脑对形象的现实物体的理解能力和记忆程度远胜于抽象的文字。如果能带学生实地考察,自己采集岩石标本,通过在野外亲手操作和现场讲解,形成对大脑、手、眼、耳等诸多器官的刺激,使学生容易把握知识,不仅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强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这种立体、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收获模式,效果远胜于传统的课堂讲授。

就教师自身发展而言,绝大多数一线教师长期专注于课堂教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更新,甚至由于长期缺乏实践而不断遗忘。如果学生拿着一块石头来问,鲜有教师能轻松识别,更鲜有教师能指导学生查找相关专业资源,引发学生自我探求的兴趣。实际上,判断岩石是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自身实践经验缺失的教师很难教育出高素养的学生,也很难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感兴趣。

因此,无论是出于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还是出于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要求,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本地化、“山谷化”是非常必要的。

三、“山谷化”的转换与实践

“山谷化”首先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把国家课程标准逐一解读和分析,然后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本地化转换,结合门头沟区山川秀美、山谷诸多的特点进行“山谷化”。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本地风土人情、山川地貌有所了解,还要进一步拓展到历史、文化、军事、政治等诸多领域,从而充分运用广泛资源完成课程的转换。

下面就以中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三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为例,具体解读“山谷化”的必要性和具体过程。

1.课程标准的分析

【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目标解读】:课程标准的三个关键词是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那么对应的流域治理案例就应该以本地的地理环境作为切入点,首先从本地的山川地貌、地质特征、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这些没有人类活动参与的“原生态”讲起,逐步过渡到人类开始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改变了该流域的自然形态,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通过人类科技进步和对大自然的不断认识,人类逐步意识到人与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在获取人类短期利益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整体生态的平衡,在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后,逐步恢复了生态和人类利益的再平衡。

实际上,如果认真阅读本节所提供的田纳西河的案例就会发现,上述内容其实就是整个案例的故事主线。在“山谷化”以后,变化的应是本地化的案例故事,而主线依旧未变。

2.“山谷化”的课程改造

改造的第一步是对教材案例的逆向分解,按照上一节所述的故事主线分解田纳西河案例的知识点。如上一节所述,《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这一节的故事主线是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那“山谷化”的案例选择也应该符合这一标准,按照这个主线予以展开。

按照教材的要求,通过对贯彻课程标准的案例分析和解读,按照从低到高、从具体技能到抽象思想的初步递进关系,学生应该分别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有所收获。在案例转换完成以后,教师需要重新站在这三个层次的角度,特别是后两点对教案进行总结和升华,补充新的内容。

3.“山谷化”的实际考察

在“山谷化”的课程设计完成后,为了增加感性认识,学校特意选拔部分师生采用多学校、多学科综合开发、联合考察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永定河峡谷沿岸的琉璃渠、下苇店、落坡岭进行了考察。活动中,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主任、特级教师张毅给师生们讲解水质分析的方法;地理特级教师李宗录讲解永定河的地质构造特点。在琉璃渠,学生们了解到了门头沟做为“皇家特供琉璃,京城燃煤基地”的悠久历史;在下苇店,学生们学习下苇店、灵水举人村、爨底下等京西古道上著名古村落的变迁;在落坡岭,学生为平西抗日英烈们的事迹所感动。

具体到地理考察,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亲自操作仪器,对不同地点的水质进行采样,采集植物、矿物标本,并对不同地点的水质标本进行对比和初步分析,为返校以后进一步查询资料、分析做了铺垫。

四、“山谷化”的产出和效果

在实地考察之后,参加考察的学生将带回的水质、岩石标本进行了分析,通过自主查询互联网、图书馆的资料,综合了化学、物理分析方法,对永定河水质、植被、环境等编写了相关的论文,汇总成册,命名为《永定河畔山谷风》。参加考察的学生在关于水资源的授课研讨过程中,个个都成为本小组的发言人,用饱满的热情和实际经验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们的考察结果,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其他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下次考察的热潮。

“山谷化”的地理课程实践活动,通过以学生身边的案例入手,让学生充分参与,不仅落实了学习目标,而且更突出了课标对知识技能落实中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的培养。通过使用仪器、搜集和整理互联网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过程与方法课标的落实中,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都得到了实际的检验;在编写考察报告和论文过程以及之后的课堂交流活动中,明显感觉到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学习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每一次说起门头沟的山山水水,从学生的表达中能体会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已“润物细无声”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