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31 08:2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情况
**去年底提出城乡一体,加快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
(一)郫县农村科。农科村以生态为重点。以民俗为特色,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在友爱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农科村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充分利用传统花卉、苗木栽培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从一般粮食生产向种植花卉、苗木、桩头盆景等高效农业转变的路子。并突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民俗观光旅游业。创造出了公司加农户、一三产业有效嫁接,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二)龙泉区书房村。书房村以万亩观光果园为基础,借助桃花节,推动农家乐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锦江区红砂村。锦江区政府把当地特色物产和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打造农民新居。打造“花乡农居”、“江家菜地”、“幸福梅林、“荷塘月色”、“东篱菊园” 这“五朵金花”,覆盖锦江区80%的农村地区,20多万农村人口将直接融入**市的现代文明。
二、**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面貌变化较大。所参观的村庄,都进行了村庄建设规划。拆除废弃牛栏、猪圈、茅厕,完成了村庄改水改厕,完成通村公路,绿化村庄,修建垃圾箱,配备卫生保洁员。
(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青山、碧水、整齐而有特色的村居、通村达户的水泥路、柏油路让人耳目一新。真可谓;旧貌换新颜墙白院宽空气清新、环境大变样整洁卫生身体健康。
(三)农村资源集约利用。**市把那些破旧不堪、杂乱无章的村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通过人口积聚,一方面促使部分农民从第一产业脱离出来,进入农村二三产业,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初显端倪,推动农村人力资源人集约利用,降低农业生产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把原有的农村宅基地复垦成良田,增加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要突出规划先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先行。村镇规划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发展布局、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同时,按高中低为农民免费设计各种符合本地风俗习惯、地方特色的户型,使新住宅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避免一代人建几次房子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村庄建设杂乱无章问题,彻底改变“有新房、没有新村”的状况。
篇2
一、农村网络现状
富拉尔基区下设两乡,共有行政村10个,总人口3.39万人。根据实地调研,目前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全部覆盖;宽带互联网业务除了海格村外,其他九个村实现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字电视实现村村通。另外,富拉尔基区的十个村屯现已经具备了基于固定电话业务开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实现了村民危难时能够自救,而且还实现了村民之间的互助功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状况
(一)在七个农村中小学中,除了海格村外,均开通了宽带互联网业务,实现了农村学生的互联网内容教学,但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方面,由于资金问题,均没有实现。
(二)农村部分农民家庭购买了电脑,使用了宽带互联网业务,达到了在网络上索取农业信息、与外界沟通的作用。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517户农民家庭使用了宽带互联网业务,占农民家庭总户数的4.26%。农民目前对电视、互联网的应用还基本停留在娱乐休闲上,还没有真正把信息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缺乏正确引导。
(三)所有的村均没有建立信息服务站,没有一个公共的、可供全村农民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上的引导。致使绝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从众意识强,思想落后,距离建设新农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乡村后,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对信息情报反应迟钝、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敏感性。因而对信息技术需求欲望低。这种现状,使农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畅,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节,一些农产品被压等压价,甚至出现滞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这一点必须形成共识。
(二)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农民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实现信息化,人才是关键。由于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少。同时受经济能力制约,很难吸引外地人才。
(三)农村信息服务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推广离不开政府统筹协调,才能使各个领域协调一致地将涉农信息有效落地,才能通过信息服务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户收入的目标。这不仅需要对此项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中,增大财政投入。由于财政困难,信息化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扶持,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
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的风貌。农民可以通过上网查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采购,在网上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网络信息在农民心中会成为一种依赖,成为学习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信息化不但能增长农民的见识,还会增强公民意识,渐渐学会运用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也将会明显提高。
(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如今电话、电视、电脑多源的信息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了再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譬如山西省应县龙泉村以产胡萝卜为主,过去没有网络,胡萝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牛。自从有了网络后,从未滞销,而且价格高。通过网络还从日本引进了新的优良品种。如今按订单生产,远销东南亚。胡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60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户均收入两万元,人均6000元。胡萝卜的大量生产,又带动村里发展起了胡萝卜科研、加工、冷库储藏等产业链。龙泉村先后上马5座冷库、4个储藏库、1个高产试验中心。村支书刘建银说:“鼠标和键盘已经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三)推动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目前远程医疗、网上门诊、住院预约、远程视频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均面向社会开放,极大方便了社会就医途径。另外,农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疾病的防治、预防和保养。农村信息化工程带来了农村远程教育。通过有效建设远程教育网,使农村中小学连上北京101远程教育网,通过互联网,成立好课堂。以此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拉近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缓解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
五、几点建议
(一)增强信息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协调信息化建设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资金支持。一是政府每年财政预算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三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通过信息化手段帮扶农村脱贫致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
篇3
3月3日至3月13日,中国人民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2005年十届三次会议以来,全国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就“促进中西部崛起”、“农民工生产生活情况”、“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老区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考察报告19篇;部分专门委员会就“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推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强化环境保护统一监管能力”等问题形成了专项调研报告。
在本次全国政协会议上,记者重点采访了经济组的分组讨论。他们之中,有曾长期担任经济部门领导职务的老领导、老同志;有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大学教授;有担任大型国企领导职务的企业家,也有纺织、有色等行业协会的主要负责人。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十一五”规划草案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涉及最多的问题包括“十一五”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保护农民(包括进城务工农民)利益;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西部开发、东北振兴;金融体制改革及金融安全;环境、能源问题;煤炭安全;加强社会保障,解决群众医疗、教育、住房等。
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据统计,大会共收到2040余名委员的提案5030余件,参与提案的委员占委员总数的90%。从委员提案份数上看,最受关注的仍然是经济建设问题,共2213件,占全部提案的45.18%,其次是科教文卫体1441件,政法和社会保障的1244件。从统计数字上看,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医疗卫生、教育、司法腐败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保障、住房已成为制约消费的重要瓶颈。
本次会议提案内容主要有: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善市场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深化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进一步扩大开放,完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增加教育投入,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服务体系建设,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止重特大事故频发;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关爱城乡困难群体;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扶贫济困力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加强内地同港澳的交流与合作,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反对“”分裂活动、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争取祖国和平统一;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充分履行政协职能。
篇4
以下是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6月13日—14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20余人,赴XX县就扶贫开发工作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重点对该县XX镇XX村XX村、XX镇XX村XX村、XX镇村前村和XX窖遗址保护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此次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了个人的眼界视野,进一步打开个人的思维空间,本人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现将个人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出学习考察的总体感受
XX县在农业农村工作上,特别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发展理念明确,思路思维清晰,工作重点突出,重点打造了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党的建设“三位一体”的敦永线、吉新线百里示范带,同时加速推进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XX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四个一”百姓致富工程,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XX镇XX村XX村:村庄打造“精”
突出了追求精致与因地制宜。该村是山区贫困村,人口仅18户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5人。在扶贫开发上,该村脱贫致富不盲目,在“精”字上下足功夫,在全村仅有耕地150亩的情况下,以通过实施村庄整治,整理出房前屋后空地80余亩,见缝插绿种植井冈蜜柚2500多株,户均4.5亩,其中5户贫困户更是户均6亩以上。
(二)XX镇XX村XX村:规模效应“显”
措施有“力”。为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该县出台了贷款担保、现金奖补、贷款贴息、产业保险等“四轮驱动”产业政策,妥善解决了群众的远虑近忧。同时,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带动有“用”。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村民全村发展葡萄种植1300多亩,户均种植达13亩以上。扶贫有“果”。“十一五”期间,该村有贫困户31户10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4%,经过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目前,贫困户为6户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29个百分点。
(三)XX镇村前村肉鸡养殖小区:模式效益“好”
该小区有两个自然村村民投资兴建,与XX温氏禽畜公司发展合作养鸡,采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破解了资金难题。采取赊销记账方式,提高鸡苗、饲料、疫苗,实现零成本养殖。破解了就业难题。每户家庭无需外出辛苦打工合作养鸡户实现户均年收入4.8万元。破解了技术难题。禽畜公司派出技术员进行养殖培训,养殖指导,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养殖风险。破解了市场难题。由禽畜公司全部收购养殖户养殖的合格肉鸡,养殖户无需跑市场。
(四)XX窖遗址保护公园:历史底蕴“厚”
先做旺人气。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镇村联动,集聚人口,加强古窑址保护,吸引市民观光。再扩大名气。大力建设XX窑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宋街等,全面打造好古窑遗址保护区。后填充底气。引进永和瓷业、香港向荣集团、书香叶等8家陶瓷艺术企业落户XX窑,发展陶瓷生产作坊10余家,下一步规划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等。
二、外出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2015年,XX镇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部署,结合学习考察的经验和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扶贫开发新机制,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沉下身子,全力以赴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一)抓项目争取,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与沟通,加大向上争资争项力度,围绕扶贫产业发展及群众脱贫,着力加强产业发展所需的道路、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节约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成本,完善其生产生活设施。
(二)抓产业扶持,促进农民增收。抓好重点扶持,引导帮扶大墩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好绿茶生产示范基地。抓好特色扶持,引导周田、桂岭、王屋、团丰等村发展好苹果桃、火龙果、肉牛、灰鹅、猕猴桃、石参、油茶等种(养)殖业,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
(三)抓就业培训,增强致富技能。按照扶贫重“扶智”的思路,大力开展好实用技术培训、产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培训,力争培训人员达到700人次。积极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在阳光购物、东源果业、亿丰果业等企业设置贫困群众就业基地,力争解决贫困群众就业500人以上。
(四)抓移民搬迁,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移民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督促引导深山及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住户进行移民搬迁,力争全年完成394户1455人进城进园。全力打造好王屋村移民安置区,进一步完善亮化、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
(五)抓基层组织,健全各项机制。健全镇村干部考核机制,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或有经济基础的村民争做精准扶贫带头人,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健全精准扶贫工作督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自身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自查、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加快工作步伐。
三、外出学习考察的几点建议
针对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再提几点粗浅建议:
(一)要谋划好有一个详细的扶贫规划。结合XX实际,明确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不盲目追求大、洋。优化好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而不是面面俱到,什么产业都发展。
篇5
[关键词] 畜牧 生态 农牧业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176-01
一、 共和县畜牧业建设基本概况
共和县共辖4镇7乡,99个行政村,14个社区居委会,全县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4万人,其中农牧民人口21250户90264人,有藏、汉、回、蒙等2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拥有耕地44.77万亩,天然草场1931.6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1828万亩,现存栏各类牲畜156.5万头只。2012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81785.4万元,同比增长16.6%;其中牧业产值61778万元,同比增长11.9%;农业产值15995万元,同比增长9.5%;渔业产值4012.4万元,同比增长486.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68元,同比增长23%。全县共建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56个(养殖业合作社63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43个,种植业合作社39个,农机服务合作社11个),涉农企业16家,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131人,基本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
二、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群众观念依然陈旧
干部缺乏敢闯、敢干的精神,特别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思路不新、办法不多。农牧民群众中头数畜牧业观念和落后的经营理念仍然根深蒂固,虽然放牧形式从家庭为主分散经营向合作组织的规模化转变,但生态畜牧业仍然处于一个常规性的建设投入和发展状态。大部分群众市场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农牧民劳动技能低,转移就业任务繁重
只有稳定的务工岗位和收入,牧民才能彻底地从草场上脱离开来。劳务输转成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受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年龄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牧民学习新技术、接受新事物的机会少,多数劳力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消耗性工种,收入低且不稳,给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困难,实现长期稳定就业、保障务工人员稳步增收任重道远。
3.建设性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效益低
各牧业村的牧户基本修建了畜棚、贮草棚等基础设施。由于农牧民收入低,投入到畜牧业发展中的资金十分有限,大多数畜棚存在闲置或“大材小用”的状况;饲草料加工设备普遍不足;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缓慢。
4.科技推广滞后,畜疫防治工作形式严峻
受经费、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制约,新型畜牧业技术引进和推广不及时,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弱,科技贡献率低;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指导农牧民发展生态畜牧生产服务能力低;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尚未健全,随着人流、物流的快速移动,给为疫病的传播留下了隐患;现有防疫员队伍中还存在人员少、防疫装备差等制约因素,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严峻。
5.产业化程度低,畜产品商品转化率低
畜牧业集约化养殖程度还较低,规模小,尚未形成产业化生产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弱,难以带动千家万户农牧民发展养殖业和进行规模化生产;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名牌产品,影响农牧民群众的收入;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生产、加工、流通相脱节。
三、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加快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牧区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前提是必须组织牧民成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让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牧民、村干部、大学毕业生或优秀的企业家起带头作用,鼓励开设畜牧专业的院校、科研机构和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联营,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畜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农牧民企业经营规模化、农畜产品生产专业化、畜牧业发展产业化的畜牧业生产新机制。
2.切实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关键是要安置好生态畜牧业建设所需的富余劳动力,所以要切实解决好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一是要继续进行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发展,从事牛羊育肥、农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生产、运输等产业由合作经济组织统筹管理,进而吸纳多余劳动力。二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转移劳动力就业渠道。三是切实与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相结合,建设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游牧民定居点,引导有条件的牧民转移就业。
3.提高生态畜牧业的科技应用水平
通过畜牧业内部资源结构调整,有效推进畜牧科技研究工作,不断提升畜牧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资源基础上,加大环湖牧区和南线牧区的种草规模;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的锲机,推广牧草免耕混播技术,提高牧草产量。要强化饲草料调制饲喂技术研究与推广。根据当地饲草料及作物秸秆构成,研究适宜当地的饲草调制方式和饲草料搭配饲喂技术,积极开发和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养畜技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4.打造高原特色品牌效应
要立足共和县草地畜牧业牦牛、藏羊资源优势,组织力量倾力打造高原特色畜牧业品牌;结合当地畜牧业及其他优势资源,研发具有高原特色的产品,并进行商标注册;采取政府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实施的方式,通过举办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产品展示会、推介会等形式,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信息服务,建立营销网络,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张建强. 《关于海南州生态畜牧业考察报告》.
篇6
人们只能通过对遗址上遗存物,遥想历史的辉煌,不能直观地了解到古时陵区建成时的基本规制、规模以及建筑群等。“项目型课程”是影视动画系课程组(知识型课程、技术型课程、课题型课程、项目型课程)中的一类,它利用影视动画各专业与社会联系紧、活动广、层面深、委托多等特点,结合教学规律与学生专业进展,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学术价值与教学意义的项目,带入课程教学,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目标明确的课程内容。能促进学生以具体的实践项目为目标,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课程项目就是尽最大可能将帝陵——传统的象征之物,用影像实践的方式进行当代的艺术呈现,并实现部分虚拟再现。培养学生关心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综合能力。本项目也是美术院校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试点项目。
工作目标本项目型课程以唐帝王陵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数字影像手段,遵循田野调查的手段,拍摄并整理地上所有遗存物的影像资料,以艺术创作的心态,去深入遗址及周边的现场,利用学生专业能力,在规定任务范围内完成具有创造水平的艺术性训练。使项目融于课程,教学带动研究,成果支撑项目。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调研和田野考古的能力,引导对传统文化深切关注,并以此培养其艺术创作的创新意识。本次考察对象主要是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蒲城、富平、三原、泾阳、礼泉、乾县六县的十八座唐帝王陵,分别是献陵(高祖)、昭陵(太宗)、乾陵(高宗、则天大帝)、定陵(中宗)、桥陵(睿宗)、泰陵(玄宗)、建陵(肃宗)、元陵(代宗)、崇陵(熹宗)、丰陵(顺宗)、景陵(宪宗)、光陵(穆宗)、庄陵(敬宗)、章陵(文宗)、端陵(武宗)、贞陵(宣宗)、简陵(懿宗)、靖陵(僖宗)。
基本思路项目按照“策划—考察—收集—整理—研究—展示”流程展开,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唐十八座帝陵遗址,深入地调研遗址及周边的生活生产。结合专家意见,合理设置适于项目需求的教学方案和研究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任务并展开教学。同时,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复锤炼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研究与实践活动项目组自2009年成立起,考古专家张建林多次前往陵区,认真研究陵区现状,尤其对近年来乾陵、崇陵、建陵遗址区的考古现场进行探访,布置了工作计划与目标。2009年10月、2010年4月和10月、2011年4月四个考察时间段,影视专业、摄影专业的2007、2008、2009级6个班,以及动画专业2008、2009级4个班,对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六县的唐帝陵,进行了14次深入考察,从历史地理、人文地理两方面,对现在地上所有石刻、碑表、建筑遗址、地貌等进行了详尽的、专业性的拍摄与绘制,并细加整理。每次考察前,系里根据不同专业的班级与年级,按照整体的工作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安排,对考察对象进行大量的学术准备。每个专业班级按照对象任务进行分工,成立一个个行动小组,对整体项目中完成的任务各有侧重。摄影专业3个班,按照分工分为六批次,对唐帝陵进行地毯式的考察。对陵墓遗址周边的村落的人文与生产生活进行详细的调研,拍摄近2000G、万余幅照片。影视专业3个班,分为四批次,对乾陵、崇陵、桥陵与建陵的地面遗存进行拍摄,为纪录片制作与动画模拟生成提供基本素材,拍摄500G800余分钟的素材。动画专业4个班,分四批次对乾陵、崇陵、桥陵进行考察,完成大量的写生。相关成果在教学汇报展和2012届的毕业创作展中均有所展示,影视专业有两组学生选择将唐陵作为其创作的题材,本项目组与系里也将给予学术与技术支持。开展田野调研和影像实践的思路,是以“地理”与“图像”为两大构成部分。其中,“地理”部分以历史、人文为主,“图像”部分是学生根据田野调研而创作的影像作品。第一大部分——“地理”,分为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部分。
历史地理完成的内容(1)帝王陵形制。包括唐十八座帝王陵墓的整体概况、形制、布局、风水、地形特征等,分类比较了“因山为陵”与“覆土为陵”的陵园分布结构,绘制考察线路。同时,对唐帝陵的每一座陵墓都进行单独绘制,对现有遗存物按照现布局顺列进行图像呈现,并选择乾陵、崇陵、建陵等初唐、中唐、晚唐的代表陵制,展开动画虚拟展示,并以青山绿水作为动画美术的基本风格,还原陵区的地面建筑。(2)石刻艺术。图文并茂地对田野采集的图像资料进行归纳,绘制南门石刻总图以及部分北门、东门、西门等石刻,对有代表性的唐陵石刻进行位置复原和特点展现,尤其对石刻遗存现状较好、艺术水准高的乾陵、桥陵、崇陵、泰陵、贞陵做重点分析。汇总比较了石狮、翼马、鸵鸟、翁仲、华表、仗马等,结合现场测量和考古数据,通过其特征、佩饰、体量等分析早、盛、中、晚唐的特征变化。尤其石刻的体量,从初唐到盛唐,逐渐变大变壮,手法更加丰富,中唐之后,体量逐渐缩小,工艺也变得粗糙起来,数量也逐渐变少,这种变化清晰地对应着唐代的国势沉浮。
人文地理方面,以“人与经济”为主题,对遗址周边乡村进行调研,完成大量的调研考察表,收集生活、生产、家庭构成的情况,以及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等。一共完成600余份调查表,采编了现场访谈等影像资料,并完成一批拍摄笔记。(1)“人”的主题。涵盖遗址留守者、遗址保护者、遗址闯入者等;(2)“经济”的主题。涵盖唐陵周边生态环境与经济状况,包括唐陵周边传统农业发展现状、遗址区周边破坏性的工业,尤其是丰陵、光陵、泰陵、崇陵附近的采石场,有些已经侵入到大遗址保护区的内部,的山体、被切断的山梁,现场使人触目惊心,对陵区原有自然山体形制已造成不可挽回的毁坏。同时,还调研了唐陵附近新农村建设,主要考察了袁家村,这是一座以“农家乐”和新民俗生产结合,以旅游来支撑产业发展的乡村建设模式。第二大部分——“图像”,主要是学生考察期间创作的影像作品,其中2008级摄影专业拍摄的《家庭》系列,以家庭为单元,关注周边村落的人员流失与固守的现状,每位学生都创作了一批作品。我们举办的教学汇报《“地理与图像”——唐十八帝陵影像展》涵盖了影视、图片、动画3个专业的考察成果,按照以上“地理与图像”两个大框架,通过图文展板、摄影作品和录像短片等形式,集中展示了田野考察和影像实践的成果。艺术影像作品与田野考察素材的并置,形成一个既有扎实学术基础,又有创造力、对传统的再认知的场域。展览由项目组规划,由学生担当执行工作,这锻炼了他们的组织、策划和执行能力。通过田野考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其去质疑、调查、分析、研究、总结,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既有共同目标又兼顾个性眼光的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使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在本阶段的研究和实践中,还注重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前期采集的信息进行集成,着手建立唐帝陵影像数据库,树立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图像呈现的实例,为今后的深入研究与创作奠定基础。#p#分页标题#e#
本次项目实践,不仅留存了2009至2011年这个历史阶段唐帝陵的最完整的田野调查与影像资料,而且积累了一批摄影、影视、动画等专业的一手教学文件(大纲、讲义、计划)、教学笔记、考察报告等,对于今后开展此类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期间,邀请了考古专家张建林举办《唐代帝王陵考古》讲座,多媒体艺术家赵小涛举办《解读动画电影〈迷雾〉》《〈萨迦〉动画电影的制作》等讲座,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与艺术想象。以帝王陵为重点的传统文化考察课程,已经作为影视动画系本科教学环节的必修课程进入到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得以完善。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对本地域以汉唐文化传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精粹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入跨学科的多媒体手段,通过数字化的艺术表现来呈现当代、遥想并复原历史,使得学生建立一种与历史对话并进行艺术再创作的文化意识,为今后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并且提高了他们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能力。通过田野考察,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帝陵的考察中,考古与保护、传统与当代、遗址地保护与区域发展、工业与新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等社会问题,都引起了学生的重视,考察过程成为富有个性、饱含人文关怀的过程。学生独立的精神,不断被激发出的创造力,催生了一大批感人的艺术作品。由普通的课堂技术训练,转为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磨砺的过程,这对于数字艺术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课程改革的启发本研究选择重大历史文化为课题,探索教学实践与重大文化课题的结合,以重大的社会、文化主题为教学实践,对推进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发挥新兴专业的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社会意义与传承文化责任的项目进入教学,具有独创的教学价值,是一次积极的尝试。陕西省作为有着深厚历史传统的地区,天然地具备了艺术创作的优势。学院“借古开今”的院训,将“辉煌的周秦汉唐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学院的“四大传统”之首,本次选题立项,就是引导此方面的创新,树立了利用传统资源开展艺术再创作的文化意识。艺术创造,往往是创新的文化意识与传统对话的过程。影视动画等新兴专业,从个人的创造意识出发,立足当下、关注历史。王林曾说,“在转换传统中创造传统,在超越时代中揭示时代。”项目型课程是学院近年来教学改革一个新的生发点,也是影视动画系的课程改革重点。充分发挥影视动画系在教改中的探索、示范、辐射作用,形成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带动研究、成果支撑项目的良性循环的局面,拓展专业美术学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这也是践行影视动画系“创新为先、贯通内外、浸透人文”教学理念的一次积极尝试,同时,实践意味强、主张创造力的教学环节,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发现、解决问题过程,发现、解决问题过程就是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全方位的锻炼,也为学院的课程改革拓展新路子。
篇7
关键词: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S93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00504
1引言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1,2]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环境,防止物种灭绝的重要方式[3],而野生动物的保护成效是衡量自然保护区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指标[4]。河口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价值功能多样性、区域开放性、水资源和水环境依赖性、保护对象特殊性、社会影响复杂性等特点[5]。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人类活动最频繁、经济发展最成熟的区域之一,探索珠江口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及发展对策,对协调好人类、资源、环境、经济间关系,建立人鱼共处、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文明具有示范作用。
2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概况
2.1黄唇鱼简介
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俗名大鸥、白花鱼、金钱鳘、黄甘,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唇鱼属,近海大型暖温性底层鱼类。黄唇鱼为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我国的南海和东海,1988年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6年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CR)。
黄唇鱼体长、侧扁,尾柄细长、吻突出,头部被圆鳞、体被银元般栉鳞,体背侧棕灰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胸鳍腋下有一黑斑,成鱼一般体长100~150 cm,体重15~30 kg,大者重达100 kg,长1.8 m。黄唇鱼一般生活于50 m深水域,4~6月份洄游到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海域产卵,以鱼、虾为食,喜居水深、有鱼礁、水流较缓的海域。黄唇鱼鳔的形态独特,在石首鱼科系统发育上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具有扶正固本、大补真元等药效,特别适用于治疗结核、风湿性心脏病、妇女经亏等症,黑市交易价高达200万元/kg。
2.2黄唇鱼自然保护区设立情况
为有效保护黄唇鱼这一珍贵资源,促进其恢复、增殖和合理开发利用, 2005年,东莞市在黄唇鱼现存仅有的产卵场――珠江口虎门海域设立了东莞市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以黄唇鱼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属野生动物类海洋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侧,位于珠江出海口中最大的虎门口。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东起威远岛西岸,西与广州交界,南起太平水道南河口,北至太平水道北河口,面积686 hm2。地理坐标为:东至113°39′16″,西至113°36′26″,南至22°45′48″,北至22°48′41″。
3黄唇鱼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
3.1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3.1.1水质环境现状
根据东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多年监测数据显示,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挥发酚、氰化物、总铬、锌、铅、镉、砷等指标符合海水水质一类标准,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六价铬、铜等符合海水水质二类标准,pH值、石油类、生化需氧量符合海水水质三类标准,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劣于海水水质四类标准,为主要污染物。
3.1.2沉积物现状
根据监测数据,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沉积物中硫化物、石油类、有机碳、“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镉、汞、铬等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锌、铅、铜、砷等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二类标准,沉积物生态风险相对较低。
3.2生物资源保护现状
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所在水域为珠江口伶仃洋,这里咸淡水交汇,水动力结构复杂多变,潮汐往复流、垂直密度流等相互影响,加上湾口的汇集作用以及独特的底形底貌,使这里水生生物资源特别丰富,是黄唇鱼、棘头梅童鱼、凤鲚等鱼类的产卵场以及花鲈、中华海鲇等多种经济鱼类的索饵场及栖息地。
3.2.1浮游生物资源现状
经调查鉴定,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有硅藻、甲藻、蓝藻、绿藻、金藻和黄藻共6大门类22科87种,平均密度为379.58×104 cells/m3,多样性指数分布平均为3.96,均匀度平均为0.77,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爱氏角毛藻。浮游动物有6个生物类群共26种,平均密度为255.00 ind/m3,优势种为桡足类小拟哲水蚤、小哲水蚤和驼背隆哲水蚤。
3.2.2底栖生物资源现状
经调查鉴定,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底栖生物共4门8科12种,平均生物量为5.41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53.75 ind/m2。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1.0000~2.1556之间,平均为1.5994;均匀度分布范围在0.8867~1.0000之间,平均值为0.9412。主要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膜质伪才女虫、小头虫和光滑河蓝蛤。
3.2.3潮间带生物资源现状
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潮间带生物共有2门8科13种,其中软体动物5科7种,占种类总数的53.85 %,节肢动物3科6种,占种类总数的46.15 %。平均生物量为202.20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1096.00 ind/m2。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较大,在0.2307~1.7081之间,平均值为0.7558;均匀度的变化范围为0.1455~1.0000,平均值为0.4708,优势种为沼蛤和鳞笠藤壶。
3.2.4游泳生物资源现状
游泳生物88种,隶属于16目40科,其中鱼类55种,头足类6种,甲壳类27种。平均重量密度和个体密度分别为327.02 kg/km2和52033 ind/ km2。对比平均重量密度和平均个体密度,均为鱼类最多,其次是甲壳类,最少是头足类。渔获物的优势种分别为棘头梅童鱼、风鲚、脊尾白虾、红狼牙y虎鱼、七丝鲚、日本y、近缘新对虾、短吻、锯缘青蟹。
3.2.5黄唇鱼资源现状
20世纪60、70年代珠江口黄唇鱼年产量约为180 t,为全国最高,曾创下一网捕获1.5 t黄唇鱼的记录。80年代初,黄唇鱼仍是虎门海域鱼类优势种,资源量及出现频率排在第6位,占渔获总量的9.0%[6]。改革开放后随着过度捕捞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黄唇鱼资源量急剧下降,罕见踪迹,目前已濒临灭绝,每年大概只有数百尾幼鱼被误捕的记录。
3.3管理机构设立情况
为确保黄唇鱼相关保护措施落实到位,更好地保护黄唇鱼种质资源及其栖息环境,2005年成立了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挂靠在东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实施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巡护与宣传,组织开展黄唇鱼救护、驯养、繁殖和相关研究。
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成立后,设立了黄唇鱼救护基地,纳入全国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并成为全省首批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同时,在2011年被认定为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
3.4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3.4.1抓制度建设,保护区建设管理渐有章法
科学编制功能区划,在2006年出台《东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上,2011年出台《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确定了保护区界址坐标,划定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明确各功能区的具体管理要求,严格限制在保护区内进行项目建设和倾废排污等可能破坏保护区的活动。认真谋划保护区升级,2014年出台《东莞市创建黄唇鱼省级自然保护区方案》,着手编制《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提出2017年建成黄唇鱼省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保护区建设完备,成东莞濒危物种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普、特色旅游四张名片。编制规范性文件,落实“一区一法”制度,编制的《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明确了保护区地理范围及保护对象、各相关机构职责和相关法律责任,规范了涉及保护区的社会和经济活动。
3.4.2 抓设施建设,保护区各项功能日趋完备
加强黄唇鱼救护基地建设,通过政企合作形式建立黄唇鱼救护基地,开展黄唇鱼救护、驯养、繁育研究等工作。对保护区陆岸确标立界,结合威远岛相关规划,完成黄唇鱼自然保护区陆岸确标立界,在保护区陆岸界址点共设置界标9个、标示牌3块,强化了保护区的法定地位。完善巡护及科研设备,结合管理要求,先后设计修造巡查监测艇2艘,购置PCR仪等专业分子生物学研究设备,完善了保护区管护和基础研究功能。整治修复保护区岸线,对威远岛西南侧保护区岸线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整治,建设了主题广场、景墙、休闲栈道、亲海平台、沙滩等公共设施,拉近了保护区与人的距离。
3.4.3抓日常管护,保护区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逐年改善
坚持执法巡查,开展“海剑”、“护渔”等专项行动,坚决制止违法用海、违法捕捞、违法采砂倾废排污等行为,累计巡查280多次,航程近3000海里。定期监视监测,每年制定海洋环境监测方案,每季度开展常规监测,监测项目达20多项。注重救护放生,对渔民误捕的黄唇鱼幼鱼进行救护,10年来累计救护放生黄唇鱼400多尾,救护成功率达80 %以上,使保护区的黄唇鱼数量逐渐增加。
3.4.4抓技术科研,黄唇鱼人工繁育有望突破
黄唇鱼繁育条件较为苛刻,除需对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外,亲体一般还需10年左右才进入繁育期。目前国内尚无黄唇鱼人工繁育成功案例。多年来,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以积累的环境监测及黄唇鱼生物学基础数据为基础,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大力推动技术攻坚。先后开展《黄唇鱼救护与驯养研究》和《黄唇鱼种质储备及繁殖生物学研究》等科研课题,突破了黄唇鱼人工驯养难题,储备的亲体达8龄,取得“黄唇鱼全人工驯养”国家发明专利,为突破黄唇鱼人工繁育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4.5抓科普宣传,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保护区宣传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关心关注,取得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做好常规宣传,包括树立警示牌、悬挂宣传横幅、制作派发宣传册以及通过各媒体宣传报道,特别是在电视台播出专题节目,每天在电视台海洋天气预报栏目中播报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公益宣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二是发挥科普功能,海洋与渔业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定期组织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活动,积极倡导关注海洋,珍爱黄唇鱼,保护生态环境理念,4年来累计接待参观约80批2000人次。
4存在的问题
黄唇鱼自然保护区设立以来,通过扎实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管理还不够完善,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建设仍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4.1保护区基础建设尚不够完备
按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应建立基本办公和生活设施、救护基地、管护码头、宣教中心等基本设施建设。目前,相关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救护基地用地仍为租用,不利于长远发展。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挂靠的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远离保护区,不利于保护区日常管理。此外,当前黄唇鱼科普教育基地场地偏小,科普参观接待能力不足,黄唇鱼科博馆由于用地指标问题也尚未进入立项阶段。
4.2黄唇鱼生存环境仍受到威胁
受珠江三角洲大环境影响,整个珠江口海域无机氮和磷酸盐污染严重,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海域水质尚未达到自然保护区要求的海水一类水质标准。20世纪末大范围地填海造地,造成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岸线大部分消失,岸边的红树林全部被破环,削弱了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此外,由于历史原因,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沿岸存在多处违法搭建构筑物,多用于开设大排档和安放缯网捕鱼,破坏了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对黄唇鱼及其它水生生物生存造成很大威胁。
4.3保护区地位需进一步加强
当前的黄唇鱼自然保护区为市级,受行政区划影响,保护区的黄唇鱼栖息区域无法管理,影响了黄唇鱼的保护效果,亟需升格为省级甚至国家级。同时,尽管东莞市政府制定的保护区管理规范性文件即将,但法律效力层次较低,不能作为执法的依据,从依法行政管理的角度,仍需进一步上升到立法层面。
5对策与建议
为提高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切实有效保护和利用黄唇鱼及保护区资源,应该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严管护、强基础、谋发展、创示范”,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能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保护区各项工作。
5.1加强领导,继续扶持自然保护区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黄唇鱼保护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延续实施行之有效的各项扶持措施,制定更加有利于保护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建设成果。要切实加强管护队伍建设,强化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要通过启动创建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积极开展保护区提档升级工作,使其成为珠江口的生态名片和文明窗口。
5.2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要切实保障黄唇鱼人工驯养繁殖、救护、监测、宣教、应急防控等工作所需的经费,确保基本业务正常开展。要积极拓宽投资渠道,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资金的大力支持,重点推进管护基础、科普宣教、环境监测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整治,结合威远岛打造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岛的发展定位,整治修复威远炮台至上涌闸口段保护区岸线,改善保护区生态环境。要在扩建保护区建立和恢复生态廊道下功夫,将黄唇鱼救护基地划入黄唇鱼自然保护区范围,为黄唇鱼未来驯养繁殖研究、资源保护、发展特色旅游和产业化提供基础保障。要将保护区建设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把保护区建设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效益,形成保护区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互利共赢的局面。
5.3严格监管,全面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
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严厉打击、取缔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开展的任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从严控制在自然保护区内的非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海洋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严肃查处在保护区内违法用海、违法排污、违法建设的行为。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保护好环境。要抓好碧海行动计划的实施,切实解决珠江三角洲区域全流域的水污染问题。要建立起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海洋环境功能区划为指导、以排污许可证为主要管理手段的排污总量控制体系,不断改善珠江口海域生态环境。
5.4健全机制,努力营造黄唇鱼保护的良好氛围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护区管理机构,增加管护人员,加强保护区机构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使专业人员占有一定比例,提高科研水平。要充分利用 “海洋宣传日”、“野生动植物宣传月”等生态保护的节日,形成全社会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交流合作,认真开展各项救护繁殖研究,早日突破黄唇鱼人工繁育技术难题。要对照省级保护区创建标准,出台保护区管理办法、总体规划和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实现对保护区的依法依规管理,为保护区建设管护保驾护航。
6结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唇鱼是典型的洄游性濒危保护物种,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地处典型的珠江口经济和生态环境,切实加强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在珠江口黄金水域专门划出一个区域来保护黄唇鱼,体现了东莞市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视。正是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10年来的坚持努力,避免了黄唇鱼物种的灭绝,改善了黄唇鱼栖息的生态环境,珠江口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黄唇鱼自然保护区仍处于抢救性建设阶段,各项措施还需一一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呼延佼奇,肖静,于博威,等.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34(22).6391~6396.
[2]刘文敬,白洁,马静,等.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2):49~53.
[3]王献溥,崔国发.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08~121.
[4]关博,崔国发,朴正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12,25(6):40~45.
[5]余春华,陈永柏,陈大庆.河流型鱼类自然保护区管理思考[J].淡水渔业,2014,44(6):109~112.
[6]卢伟华,叶普仁.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Lin)资源调查报告[J].现代渔业信息,2002,17(5):10~14.
[7]高志全.东莞将建黄唇鱼省级保护区[N].东莞日报,2014-09-17(6).
[8]李希国,卢伟华,张汉霞,等.野生黄唇鱼救护技术研究[J].现代渔业信息,2014(4).
[9]林义浩,黄志保,温其添.广东北江黄唇鱼资源状况及保护开发意见[J].淡水渔业,1984(8).
[10]叶普仁,卢伟华.黄唇鱼生物学[J].水产科技,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