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4 17:2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湿地公园考察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按照中央电大的通知要求,成立了由唐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要求市县校也成立相应的读书活动工作班子。4月14日向全省电大发文(苏电大20**年65号文件),布置读书活动的有关事宜和要求。还专门开通qq群,与市县校保持信息联络。市县校纷纷响应,积极落实,布置相关工作,并按照省校要求将活动方案上报备案。省校图书馆将每次活动情况进行备案记录,及时掌握面上的活动开展情况。**电大承担了这次全国征文的组织工作。由于精心组织,工作细致扎实,实效明显。
我校图书馆在20**年荣获创新奖的基础上,20**年度再次荣获全国电大图书馆先进集体奖。
**电大在这次全国性的年度读书活动中荣获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二、启动仪式全省电大隆重直播,取得良好效果。
4月21日下午两点,在省校视频直播会议室,举行隆重的读书活动开幕式,由分管校领导讲话,并邀请了省湿地保护站的钟副站长到会致辞,开放教育的教师和学生代表作了发言。全省主要的市县校同时在当地参与了视频会议。
三、重视新闻宣传报道,扩大读书活动的影响力。
读书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十分重视向媒体及时做有关报道。精心准备稿件,充分宣传读书活动的积极意义和活动成果。省校图书馆还专门制作了电子版的宣传文档,仪征电大、**电大、无锡电大还根据自己的特点重新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和活动专版,**电大图书馆还发动学生在教室里利用黑板报广泛宣传湿地知识,无锡电大还开辟湿地图书展览区、校园海报展览区,宣传效果十分理想。我们先后在**教育电视台、**教育报、新华日报、电大时讯、**电大报、读书活动专题网站等媒体报道相关新闻,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四、聘请专家讲座,并组织收看中央电大的各次网上视频直播。
省校、**分校等在读书活动期间聘请专家做讲座。组织两次全省电大范围内的人文讲座直播活动。同时对每次中央电大图书馆举办的网上活动给予积极配合,组织师生观看,特别是三次湿地讲座,我们还通知市县校师生在网上收看实况直播,效果颇佳。
五、制作专题网站,营造读书氛围,集中反映活动成果。
专门为活动制作了专题网站,收集有关湿地方面的知识性文章和图片,上传与读书活动有关的文件资料和活动的消息报道。活动网站至于学校网站首页,并做浮动图标,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
六、走进湿地考察,知行感悟直抒胸臆,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省校于暑期组织直属学院的师生、城市职业学院的师生一行,赴溱湖国际湿地公园考察,城市科学系的团支部把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湿地科考,三届学生组成考察组奔赴洪泽湖湿地考察,回来学生都提交了考察报告和随感文章。还有直属学院分校读电大小教师资专业的幼儿老师带领儿童赴郊区湿地参观培养儿童的湿地环保意识,淮安分校学生自行组织去湿地考察参观,并提交读书活动的征文。考察后纷纷表示,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要从自我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卫士。
七、环保志愿队走进社区,倡导公民参与环保队伍。
**电大从七月十一日起,图书馆**馆长带领学校团委志愿者,冒着酷暑,携带着自己拍摄制作的“**湿地图片展”,到**市钟楼区和天宁区的七个社区,进行了巡回展览,受到社区领导和居民的广泛好评,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湿地图片展”是**馆长协同学校老师同学共同拍摄制作完成的。展览共有十块展板,八个部分内容:一、什么是湿地,湿地的功能,湿地保护现状;二、长江湿地,包括**的长江取水口湿地;三、湖泊湿地,**遥观的宋剑湖湿地和金坛的钱资荡湿地现状;四、人工湿地,荷园、毓秀园、蔷薇园三个湿地介绍;五、湿地被破坏;六、湿地保护在行动,**电大的板报展览,请环保局专家讲湿地知识,老师学生去拍摄湿地图片。连同前言和后记共八个部分。展览图片精美,色彩鲜艳,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底色,在炎热的夏天吸引了社区的很多居民。联展活动丰富了社区文化,广受居民欢迎。
八、积极参与读书活动的创作实践,稿件形式多,题材广。
自活动开展以来,以湿地为主题的创作稿件源源不断。稿件形式多样,有散文的,有议论文的,有观后感、观后心得的,有诗歌创作的,还有考察报告;有绘画,书法作品,还有许许多多的摄影作品。题材除了选取知名湿地内容外,还有不少学生就自己儿时家乡的不知名的湿地抒发自己的感怀。真情实感溢于言表,有不少学生还表达了有关湿地保护的真知灼见。
篇2
[关键词] 园林法规
一、引言
法制化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制定完善的园林法律和法令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法制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实践, 已建立起一系列的园林专业法;国外把园林法令纳入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等领域, 促使园林法制得以健康的发展。
二、我国园林立法现状
我国现阶段对于园林相关法律法规来自三个层次: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第九届人代会第30次会
议通过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城市绿化条例》1992/6/22等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18
《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
2.行业规范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2002年240号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试行))) 2004/6/7
《公园设计规范》
《城镇规划与园林绿化规范》2003年修订
3.地方性法规、条例(以北京为例)
《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于1990年4/2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1998/6
《北京市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比例实施办法》1991年1/1
《北京市绿化补偿费缴纳办法》1990年6/20,《关于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暂行办法》、《关于北京市城市绿地植物种植的若干意见》、《关于北京市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比例实施办法的补充规定》、《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示范文本等[ 2]
三、现行园林法规存在的问题
1.园林法规体系构建的缺失
从宏观上讲,城市园林绿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社会整体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模式、社会文明程度、人们的道德规范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园林法制就必须分析以上诸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探讨其发生、发展、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在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的条件下,园林有形市场的建立、市场游戏规则的确立等问题如不顺利解决,将会干扰甚至阻碍今后园林行业的发展。园林绿化建设涉及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法律上涉及各相关法律关系的制约和彼此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这些关系问题在园林法制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如何兼顾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矛盾,相互协调,成为园林法制殛待解决的问题。
2.园林法规内容中忽视可持续性的要求
我国现阶段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改善城市环境的要求上,包含有对旧城区的景观改造,河道改造,城市广场、城市公园、企事业单位、居住区环境建设上。相关的景观建设行为正如火如荼的展开,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这一层面的景观设计,更多的是注重审美的需求,相当大部分的工作是在做建筑和城市的“装修”,而忽视了作为管理控制手段的景观,即缺失可持续性的园林法规内容。
对现存景观管理的忽视,尤其对于具有文化价值的管理保护的缺失如下:
例:武陵源风景区、园林法规可持续性内容的缺失,改建和扩建过程中无法可依。
武陵源自古地处边远,旧时交通闭塞,舟车隔绝。其开发以1979年由张家界国营林场开放接待游客1. 3万人次开始,到2002年接待游客量56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充斥在景区内的各色建筑面积已达36万平方米,违章建筑面积3. 7万平方米。在保护与开发的博弈中,开发无限“风光”。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专家对武陵源的考察报告中,“对武陵源的旅游业基础在1992年评估后的发展速度十分震惊”,并对该景区亮出“黄牌”警告,责令整改。分析造成这一情况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产生这一事件的原因:1990年以前,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基本上处于“无规划、无管理”阶段。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湖南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颁布实施,但没有及时编制重点景区和旅游城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没有按照总体规划执行,而且审批权限过于下放。致使风景名胜区建设快速膨胀,并且品质较低,规划管制过松,未经审批的违章建筑迅速扩展,是武陵源城市化最快的一个阶段。2001年湖南省人大颁布了((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并开始实施,这是在我国目前尚无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专门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出台的第1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性法规。结合武陵源遗产保护、管理的实际,对森林、野生动物、环境、地质地貌、国土保护、建设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制定了33个禁令。规范了建设项目审批手续,使规划建设走上了法制化轨道,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得到了控制,品质得到了提升。
2000年4月,武陵源风景区建筑物拆迁总体方案出台,“连同居民住房在内将有近34万平方米的建筑物被拆除,耗资至少3.45亿元”,“自1990年到现在,景区所有门票收人也不过这个数,等于白干了”。
四、国外相关问题的启示
1.日本
在日本,《景观法》将景观设计体系分为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和区域设计(District plan)两个部分,“景观规划区”是区别于城市规划区的单独指定的,由比城市规划区更广的范围,包含有自然公园(Natural park)、准景观地区(Semi-landscape district)、景观地区(Landscape district)、景观农业促进区(Landscape agriculture promotion area)、景观重要建构筑物(buildings important for landscape)、景观重要树木(Trees important forlandscape)、景观重要公共设施(Publicfacilitiesimportantforlandscape)个部分,使景观1)与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设施之间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平台;2)与农、林、渔业之间建立平台;3)与历史及自然区域保护之间建立平台,形成大统一的景观概念。在各个分区范围内,景观规划注重控制性法规、条例和居民协议(agreement)的建立和与相关法之间的协调(如城市公园法、城市规划法、道路法、广告法等),通过市民的协作和控制规范共同作用,使区内景观的得以协调发展。
2.美国
美国是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管理较为成功的国家,以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为例:美国是首先以国家力量介入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首先提出世界遗产地概念的国家,也是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较为成功的国家。目前,美国的自然文化遗产体系主要由:国家公园(由内务部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国家森林(由农业部林业局管理)、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由内务部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管理)、国土资源保护区(由内务部土地再生局管理)、州立公园(一般由各州政府的自然资源部管理)和某些博物馆等组成。其中的国家公园体系规模最大、制度最先建立、最完善,且包括了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考察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美国1970年通过的《国家公园事业许可经营租约决议法案》:“国家公园是不管现在还是未来,由内政部长通过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已建设公园、文物古迹、历史地、观光大道、游憩区等为目的的所有陆地和水域”。在管理机制上,由于普遍采取了垂直管理模式,加之管理者对自身角色准确的定位,管理者较好地行使了对其预定的职能: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者将自己定位于管家或服务员的角色(steward),而不是业主(owner)的角色,即其不能将遗产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投入,更无权将资源转化为商品牟利,管理者自身的收益只能来自岗位工资。这样,既避免了地方政府带来的干扰,也基本避免了由于管理者自身原因造成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冯采芹等编译:国外园林法规的研究
[2]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规划发展处编[M].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园林法规汇编,2006
篇3
关键词:道路;乡村;绿化;延平区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1-69-02
道路及乡村绿化、美化是美丽家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绿化道路及乡村的树种选择及配置上应遵循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的原则;生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植物原则;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原则。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对绿化成活率及日后管理和降底成本方面都有更大优势,也更能取得预期的绿化、美化效果。
1 建设地的自然条件
延平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6°51′~26°52′,东经117°50′~118°40′。总面积265.97万hm2。境内有鹰厦、外福、横南铁路、京福高铁过境并设站,316、205国道于境内交会,京福高速、浦南高速,在建的尚有延顺高速、绕城高速,辖区有6个街道、13个镇、2个乡,244个行政村。地理位置属闽中谷地的最低处,武夷山脉、鹫峰―戴云山脉会集于处。北部是武夷山脉向东南延伸的支脉南端,东北部是鹫峰山脉西南坡,南部为玳瑁山脉北坡,西部为丘陵地带。四周峰峦环绕,丘陵蜿蜒。境内有海拔1 000m以上高峰40余座,金凤山为全区最高峰。境内气候属温和湿润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9.3℃,无霜期268d,均降雨量1 663.9mm。受地势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地层岩石类型较齐全,主要有变质岩、片麻岩、花岗岩、砂砾岩、泥质岩、闪长岩等。成土母质以花岗岩风化而成,土壤在区内随海拔高度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有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红壤、山地草甸土4个亚类14个土属。耕地16 833.3hm2,其中水田15 493.3hm2,旱地1 340hm2。森林面积188 446.7hm2,森林覆盖率达73.6%,区内森林中其它物种资源丰富,已发现的蕨类植物有33科57属100种;裸子植物10科23属62种;被子植物148科622属1 264种。
2 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
2.1 绿化植物的选择 (1)乔木树种:延平区乡土树种有阴香、银杏、枫杨、白玉兰、杜英、无患子、山杜英、楝树、香椿、泡桐、乌桕、垂柳、女贞、枫香、木荷、红豆杉、香樟、柿树等,引进树种可选择榕树、山茶花、日本五针松、栾树、芒果、鹅掌秋、合欢、黄花槐、棕榈类等。这些树种适用于主要交通道路、乡村城镇街道、村庄周围、农田林网等场所的绿化。
(2)灌木树种:本区可供选择的灌木有紫果槭、野含笑、桂花、桃、福建山樱花、月季、杜鹃花、南天竹、六月雪、冬青类等,可适当引种紫薇、梅、红叶石楠、红花木、金森女贞、迎春花、无刺构骨、洒金柏、海桐、紫叶李等。这些灌木适宜种植于广场、集中居住小区及农户庭院绿化,也可作为下层木与乔木树种混合种植。
(3)藤本植物:观赏藤本本区主要有香花崖豆藤、紫藤、粉团蔷薇、异叶爬山虎、龙须藤等,引种可考虑引种凌霄花、圆叶牵牛花、紫藤、炮仗花、葡萄等。这些藤本植物可作为棚架、陡坡、墙面绿化美化等。
(4)草本植物:本区有野菊、裂叶秋海棠、紫背天葵、金毛狗、石蒜、山管兰、火炭母等可用于布置花坛、花境或点缀园林景用,其中蕨类、禾本类、莎草类的植物这些大都为地被类。可引进的有菊科花卉类、虞美人、五色椒等。
2.2 园林环境的具体配置 (1)主干道绿化:高速公路、国道、铁路及进出村庄主干道绿化应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如阴香、木荷、芒果、红豆杉、红豆树、香樟、银杏、马褂木、女贞、楝树等抗性强、树姿美、生长快的树种任选一种或几种块状种植,并配以蕨类、禾本类、莎草类等地被植物。或乔灌结合,以高大乔木搭配朱樱、黄花槐、红叶石楠、含笑等灌木类植物,形成层次感,或乔、灌、草组合,从而突出道路整洁、怡人。
(2)城镇乡村街道绿化:应以乔木或小乔木为主,可选择榕树、银杏、枫香、杜英、桂花、阴香、乌桕、山乌桕等树种搭配红花木、洒金珊瑚、紫薇、月季、丛生竹类等灌木,下层植于蕨类、禾本类、莎草类地被植物,在街道连接处配以花镜、花坛,总体营造一种恬静、舒适的环境。
(3)休憩开阔地及广场绿化:主要造景树种可选择榕树、马尾松、日本五针松、雪松、南洋杉、枫杨、柳树、泡桐等冠大、生长较快的具有遮阴作用的树种,搭配栽植红枫、紫叶李、紫果槭、碧桃、福建山樱花等亚乔木树种及草本花卉和草坪;在造景时,团状种植可用海桐、小叶黄杨、南天竹、金森女贞、红花木等色叶灌木,也可小片栽植观赏性好的果树如柿树、桃、银杏等,让人们既可休憩娱乐也能有适宜的经济收入,从而降低维护绿化的成本。
(4)农家庭院及房前屋后绿化:独居庭院内可栽植银杏、柿子、石榴、葡萄等果树,配以杜鹃花等花灌类灌木,房屋四周栽植桃、台湾野核桃、李、银杏等经济树种,既发展庭院经济,提高农户收入,又美化绿化环境,达到一举多得;房前屋后可成片种植枇杷、桂花、方竹等常绿植物配以花灌类灌木,使乡村绿化、美化、香化。
3 道路和乡村绿化的主要技术措施
3.1 种植季节的选择 根据我区的气候特点大部分植物,种植季节应选择在冬、春两季,营养袋培植的苗木可全年种植,特殊植物应根据其生物特性要求进行种植。如大苗种植落叶树自落叶后至次年开叶前种植;针叶树宜稍早于落叶树种植;常绿树须在梅雨季节初期种植。
3.2 选择良种壮苗 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点及苗龄,应选择良种壮苗且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植株进行种植,如:山杜英1年生苗应选择:苗高40~50cm,地径0.4~0.5cm,且根系粗壮;深山含笑1年生苗应选择:苗木质量:苗高50cm以上、地径0.7cm以上;枫香一年生苗应选择:苗高40M以上,地径0.4M以上。大苗种植应尽量选择移植不超过2次的植株。
3.3 适地适植物 由于道路、乡村绿化地环境复杂有荒山、荒地、旱田、水田、河道等多样的环境所以在植物的选择上要加以考虑,做到适合的土地种植适合的植物,切不可因为只考虑景观要求,而忽略植物特性,结果造成种植失败。如水田、河边等湿地环境应选择柳树、枫杨、水杉等耐湿植物,配置的灌木草本也应为银叶柳、河边竹、蕨类等耐阴湿植物;光照充足的地方尽可能种植阳性植物或观花植物,避免选择耐阴植物等。
3.4 种植技术 应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和苗木规格挖适当的穴,如枫香1年生苗穴规格60cm×50cm×40cm;深山含笑1年生苗穴的规格为60cm×40cm×40cm;山杜英1年生苗穴规格为60cm×40cm×40cm。种植时要采取“三埋两踩一提苗”法。对常绿阔叶树种植前可对苗木进行适当修枝剪叶,以减少水分蒸腾。种植前要对伤枝伤根进行修除,栽植前裸根苗根系应沾黄泥浆(泥浆中拌适量磷肥。种植要浇定根水。此外尽量减少苗木的起苗及运输时间,大苗种植尽量要带土球,多带须根。
3.5 科学管理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对小苗种植的每年应于夏秋两季进行扩穴培土施肥,并适时进行除草直至达到景观绿化要求。对绿篱或行道公园等休憩场所的植物应及时修枝整型(季节应选择在春秋两季为宜),以求达到设计效果。同时根据需要进行水肥管理,特别应注意病虫害防治。
4 存在问题与建议
4.1 主要问题 (1)缺乏规划,急于求成。主要存在于高速公路、公路主干道、铁路和城镇及部分经济实力强的村,片面追求城市绿化措施,急于求成搞大树、大苗移栽,盲目引种高档花木和草坪,片面追求短期内绿化效果,往往造成活率很低,绿化成本高,管养成本大等问题,造成绿化资金浪费。(2)资金不足,扶持政策少。普遍存在于城镇和乡村绿化建设。乡村绿化,资金投入大,维护时间长,各级财政投入有限,延平区村级集体收入低,资金筹措难。造成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进度慢。(3)重栽不管,影响绿化效果。当前延平区城镇绿化管护机制相对较为完整,绿化效果也较为显著,但乡村一级往往重栽不重管,或栽了没人管,极易遭遇人畜破坏,加上近年病虫时有发生,往往造成绿化植物成活率、保存率低,影响绿化效果,甚至造成绿化失败。
4.2 道路和乡村绿化建议 (1)科学规划,建设有特色的绿化环境。根据各绿化地点的特点,建设各具特色绿化地段。因势利导,打造具有浓郁延平地方特色的生态观光园,如打造以桃、杏、莲、银杏、有机葡萄、桂花、观光瓜果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休憩园林景观,将延平打造成福建最具特色的绿化特色的美丽家乡。(2)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道路乡村绿化。加大扶持乡村绿化建设力度,设立城镇乡村绿化、环境整治专项资金,通过打造美丽家乡建设示范区,以点带面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对创建美丽乡村成果突出的项目,资金给予更多倾斜,并通过向社会多方筹措资金,确保乡村绿化工作顺利有序地推进。(3)建立管护机制,维护绿化成果。设立专门的管护队伍,定期对绿化对象进行管护。林业、园林部门应及时对管护队伍进行技术指导,定时进行病虫害监测,加强现场技术指导,使绿化成果达到最佳。实际证明,通过实行新的绿化运行维护机制后,树木的成活率、保存率、绿化效果较往年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管护成效明显。
参考文献
[1]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林鹏.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刘奕清,王大来.观赏植物[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何国生.福建树木彩色图鉴.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