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英语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1:5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位英语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It’s not like enthusiastic laughter, but just warm, makes your heart warm.
Mother’s smile is like a spring wind, so gentle when you are sad, it can make you happy again; when you fail, it can make you stand up and work hard again; when you give up, it can make you try your best again…
Smile, so easy, but also so useful.
篇2
品味文学语言要着眼于语言的艺术性。基于这一点,指导学生去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推敲字词。文学语言是有很强的表现力的,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很注意锤炼字词,只有认真推敲,才能明白其中的妙处。一些用得好的字词,看似作家不经意的一笔,实际上可能是作家已经“捻断了几根须”才确定下来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借一个女子香菱之口说:“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联系全文,反复咀嚼品味那些含义深刻隽永、表达形象生动的字词。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文学作品中有许多非常形象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如鲁迅的《孔乙己》一文有两次写到孔乙己付酒钱: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②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一次是“排出”,一次是“摸出”,两者作用不同,不能互换。前者的“排”字是个很生动的细节描写,值得好好体味。“排”这个动作是孔乙己在被人们嘲笑的环境里做出,它表现了孔乙己当时怎样的心态,人们的理解是有分歧的。有人说“排”表现了孔乙己“穷酸”的本相,有人说“排”流露出孔乙己对九文大钱的恋恋不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帮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我认同另一种说法:“排”字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是对短衣帮的取笑表示若无其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活画了孔乙己拮据穷酸的本相。后者的“摸”字写出孔乙己付酒钱的吃力,形象地表现了孔乙己在穷途末路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神气。诗歌要比其他文学作品更能体现文学语言的特点,在诗歌的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对字词的推敲,否则,很难理解诗歌的情思。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的“溅”字和“惊”字,只有反复咀嚼,才能理解诗人内心那伤时恨别的痛楚。
推敲字词的做法,其实可以参考香菱赏析《塞上》一诗的做法:先看字词本来的意思,再想想它在该句中的作用,尝试找个字词来替换,看看有没有比它更好的。即“词语的品味、理解、鉴赏的方法与层次:本义一般意思课文中意义用法及其效果换一个词语如何?”(曹殿成《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品玩语言艺术》)这是很好的做法。
第二.赏析修辞。“修辞是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调整,修辞的目的就是追求语言形式的最佳选择,求的最佳的表达效果。”(张维耿《汉语修辞学》学习提要)文学作品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具有感人的力量,通常会积极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作用,品味修辞,最主要的是要看它的表达效果如何,这可以用作一个比较办法:用运用了修辞的表达和假如不用修辞的表达进行比较,看看那一个的效果更好。如鲁迅的《故乡》:“……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外貌特征,通过这个特征,可粗知她尖酸刻薄放肆的性格。如果去掉“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比喻,也写出了杨二嫂的外貌特征,但远比不上原句那样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赏析修辞,欣赏最佳的表达,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第三.填补作品语言的空白。本来,空白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中通常运用一种技法。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时也采用了这种创作技法。因此,我们在品味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作者留下的语言空白。如:杜甫的《石壕吏》:“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妇啼的苦,在下面的叙述中可以直接看到,吏呼什么,作者却省略了,留下了语言的空白,但空白的内容,通过老妇的言语可以推断出来:由老妇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可以想象出官吏那“你家的男人呢”的怒问;由“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可以想象出官吏在追问“难道你家就没有别的人吗?”老妇在官吏的逼迫下,曾“请从吏夜归”。但她到底有没有被抓走,作品没有明确交代,但只要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诗句中可想象出老妇已经被抓走了――官吏征兵连老妇也不放过。这样,作品的主旨就表达出来了。通过想象和联想,填补作品的语言空白,再现出作品的具体情景,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思想,还能欣赏作品的艺术的美。
第四.留意句式结构。在不同的作品中,为了使作品行文富有文采,作者会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的使用各种句式,例如: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散句和骈句等。教学这些文学作品,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品读那些靓丽的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语句,使之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例如:冰心的《谈生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河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生命中,我们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行文中灵活地运用长句与短句,使语句既语意连贯,气势磅礴,又生动明快,富有节奏感。各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是不同的,有的是强调的对象不同,有的是语气的程度不同,有的是表现语言的节奏。因此,留意句式结构,品味表达效果,也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与思想。
篇3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职语文、作文、应用
在中职语文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思想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写作时,学生经常会感到无话可说,在面对作文题目时无从下笔,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开发,让学生在作文面前,轻松自如,通过对事物的思考,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中职教师的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兴趣,做好创新基础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兴趣作为基础,学生具有好奇心才能积极主动去探索,去不断探究为什么,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基础,激发学生不断去学习写作,在兴趣中探索写作。教师在中职语文作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写作。让学生不断在发现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兴趣出发,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为语文作文写作打下基础。从历史上来看,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兴趣是许多人才的特征,这些人才都具有创造性,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作文题目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成语”,教师在课前通过准备一些成语故事,如“盲羊补牢”“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塞翁失马”等等,通过对这些成语进行故事性的阐述,学生对这个作文题目能够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写作。
二、培养学生思考,激活创新细胞
学生对事物的不断思考是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在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之后,对写作有了兴趣之后,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光有发现,没有思考,学生就对事物的本质缺乏探究,失去了发现的意义。就目前来看,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懒惰的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指望老师的讲,在考试的时候背课本,只愿意接受现成的知识,不愿意自己去思考问题,去探索答案,只依赖于教师的教,自己不主动去学。这样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对学生整体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作文题目出来后,通过开展对论文题目的讨论和指导,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对作文的题目进行思考,在这个时间内,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比如,关于作文题目“扶不扶”,通过对作文给出的一段材料,材料描述了当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关于路上碰到摔倒在路上的老人,扶不扶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所接触,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引导,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你是怎么看待这类现象的,如果是你面对时,你将如何应对?学生就可以积极去思考,然后在写作时抒发自身的真情实感。
三、鼓励学生表达,落实创新指导
学生完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思考的是创新思维的重点。如果只发现,只思考是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就目前来看,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学生害怕当众发言,当众发言就会语无伦次,思维混乱,不善于表达。学生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就会在表达时产生畏惧心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成长。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加强并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有利于学生作文的写作。例如,教师在平时可以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趣味朗读,诗歌朗诵口头作文等等活动,都有助于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布置学生写作任务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口头式作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捋顺自己的写作逻辑。如,作文题目为“读书的好处”,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式作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列出读书的好处;有的学生从成功人士的身上发现的读书的好处;有的学生从书的种类,不同的书能够带给我们哪些知识和启发谈读书的好处。通过口头作文,关于“读书的好处”学生可以借鉴其他学生的优点,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进行逻辑上的梳理,在写作时,能够更加顺畅。教师在平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中职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探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在自己不断地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可以提高自身的作文能力。教师在中职语文作文的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爱上语文的学习,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臧瑞云.模仿是创新的根本—例谈高中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2013,12(3):11-12.
[2]杨慧.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5,6(1):32-33.
篇4
关键词:微写作;初中语文;问题;方法
一、微写作的概念
微写微写作是学生使用的一种用时较少、情感单一、 内容集中、篇幅较短的即时性写作形式。微写作的内容涉及微小说、微故事、微诗歌等。在古作、文学创作总是和文人墨客联系起来,这在写作与普通的劳苦大众中间便存在了一道无形的墙。虽有诸多大文学家关注社会百态,但是再好的文学巨匠的作品也无法完全体现每一个民众的心声。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对公众开放,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新闻工作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文学创作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传播者。这也要归功于当今社会教育的普及。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上发一些比较随意的写作,其可能是生活感悟、新闻所见亦或者是亲朋祝福等等。都可以称之为微写作,微写作不单纯从作品篇幅出发,更是一种及时的、高效的、并非呕心沥血但是依然可以表达真心情感和社会百态的作品。
二、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常识、课文和课外活动。其中对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作文以文体为分类,其写作在时间、篇幅、立意和文体上存在诸多要求。更加强调细节刻画和情节阐述,体现的是学生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和对于思想感情表达的条理性。微写作更强调用简练的语言去提出观点和抒发感情。考察的是学生对于即兴感情的抒发和文字的精炼表述能力。随着网络平台的开放,人人都是作者,微写作顺着网络的“东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迅速的传播和发展。2014年高考,北京已经将类似“微写作”方式的题编入试卷。因此,从初中开始努力提升微写作能力有更多的现实意义。
三、微写作的必要性
相比于其他的文学创作,由于微写作更加的短小精悍、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传播快速等诸多特点,正在被更多的人们所采用。但当前阶段人们的教育水平和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导致了网络上的存在很多表述有问题的微写作出现,其中不乏当红明星和网络大“V”。这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传承。因此,从初中语文开始,锻炼学生的微写作能力、提升学生对于创作灵感的把握能力,对于中国文字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微写作的训练方法单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写作的训练多是以考试和题目作业的方式进行训练,而对于微写作更多的是以学生日记的形式进行训练。其训练形式较为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老师对于学生日记写作的要求较低,很难达到提高的目的。
(二)学生对于日常写作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语文作文作为主观命题考察对象,其给分与评判多受我国中庸思想影响。相比于客观题上的对错分明,好作文与一般的作文再评分上没有差别有限,更多的是以一个中等分数了之。这让许多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客观题上。这使得学生对于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不够,导致了整体的语文能力下降。并且,自然科学的兴起,让急功近利的人们更加趋向于收获明显的理科教育,使得传统的文学科目收到极大冷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如今很难再有像季羡林这样的国学大师出现。
(三)初中语文老师对于微写作的批改效率偏低。相比于对于客观题型和词句的批改,对于作文和微作文的批改则更费时间和精力。一方面需要读懂学生的写作意图,另一方面也要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的进行批注。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师流失严重,使得许多语文老师不得不承担更多教学任务。高负荷的教学任务让很多老师很难做到高效的批注。另一方面,高水平的语文老师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是相当稀缺的资源。而老师的引导对于学生微写作思想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地区老师的执教水平也是需要迫切的一大问题。
五、提升初中微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丰富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灵感。要丰富初中生的课外生活,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之上。可以通过郊游、运动会、歌唱比赛等等其他课外活动,在丰富学生在校生活的同时,激发学生们微写作的创作灵感。同时,通过评比优秀微写作作品并进行奖励,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
(二)引导学生重视文学创作。初中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向学生宣传我国的文学大家及其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会赏析文学作品的美。从而,引起学生们对于初中语文的重视,并推动微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强化语文老师师资配置。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大力推进农村语文老师的培养工作。努力解决初中语文老师资源的短缺问题并合理安排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在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数量提升的基础之上,也要着力提升其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微写作习惯的培养保驾护航,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奠定基础。
微写作的大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社会和民生,微写作在初中教学应用中所凸出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其发展,因此解决微写作问题迫在眉睫。相信在初中语文教育的带动下,微写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一定可以在弘扬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一、儿童强壮的体格是智力发展和人格形成的物质载体。
身体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儿童的体质不仅直接影 响到游戏活动和智力开发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日后学业与事业的成功,甚至有可以通过遗传基因影响到下一 代人的健康成长。试想,一个长期处于体弱多病、无精打采状态下的孩子,怎能坚持正常的生活,怎能享受各 种游戏的乐趣,又怎样能胜任繁重的学习任务?当然,更谈不上开发智力、培养人格了。如果一味地只强调智 力开发和识字阅读,很可能导致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生态平衡”错位。
二、儿童的抗病能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或受到伤害。
儿童的身体非常娇嫩,易受各种不良因素的伤害。我国流行病学的调查说明,我国人口死亡率中,儿童死 亡率居前列。这是因为,一方面儿童年龄小,免疫系统的功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易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好奇心强,什么东西都要亲自探索一番、体验一下,都要去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嗅 一嗅、尝一尝;但是,由于他们的认识水平很有限,不可能认识到事物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和估计到自己行为可 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很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三、儿童期是身体和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一旦有所失误,会贻害终生,将悔之晚矣。
孩子从出生到满1岁,是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各种器官和组织迅速发育。以大脑为例,出生时,大脑 皮质的沟、回还不明显,神经细胞体积很小,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分支较短、较少。脑的平均重量约为370克,相 当于体重的1/8—1/9,到6个月时,即达700克左右,1岁时达900克左右,成人的脑重约为1500克,相当于体重 的1/38~1/40。3岁时,大脑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纤维变长,分支增多,机能基本成熟。在身体和大脑发育最快 的时期,最需要充足的营养,氧和活动量。如果儿童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身体或大脑发育障碍,甚 至畸形,贻误终生。
四、严酷的现实告诫我们,把体育放在儿童早期教育的首位,非常必要。
(1)1994年编制的《中国儿童状况分析报告》中指出:“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0.03‰,大城市为20. 86‰,农村为71.08‰,在极为落后的农村(四类县)高达99.69‰。”这是一组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2)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有关报告指出,中国儿童在生长发育曲线在6个月以内基本上接近国际参考标准, 而后则明显地向下偏移,农村尤为突出。这就说明,我国儿童在6个月以后的体质发育水平明显下降。
(3)少数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儿童营养不良的比率在40%左右,其中城市比农村严重、女孩比男孩严重。 儿童缺铁性贫血比率在50%左右。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孩子缺锌。缺铁、缺锌都直接影响儿 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
(4)许多地方的调查说明,肥胖儿的比率逐年上升。肥胖儿童中的50—70%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功能 下降,成年后极易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预防肥胖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
(5)由于营养不均衡和用眼卫生做得不好,我国城市小学生近视率达20%,最高达32%。
(6)许多调查表明,当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据两大城市对学龄前独生子女的调查,心理变态率超过 50%。患孤独症的儿童,约有50万人,并以每年千分之几的速度增加。打骂体罚儿童,不仅给他们带来皮肉之苦 ,还会带来精神创伤,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因为对于心灵的伤害,远比皮肉的痛苦,更加刻骨铭心 ,还有什么舔犊之情可言?
把体育放在首位,并非成天都要孩子去搞体育和游戏活动。它的本质涵义是要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它 不仅要求孩子能成活,保证孩子有强壮的体魄,而且还要保证孩子有一个健康、聪慧的大脑和健康的心理、较 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WHO(世界卫生组织)在新近制定的世界保健大中,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 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又指出:“如果家长和儿童能重视自我保健,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全世 界可望减少1/3儿童疾病的发生。”为此,家长应给孩子合理安排好一日三餐,保证孩子有良好、充足的睡眠, 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三大功能:有利于生长发育,22点至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 分泌的最高峰,但必须在熟睡后1小时才能进入高峰期;加强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消除疲劳;有利于开发智力 潜能,提高学习效果。据统计,7岁的小学生,每天少于8小时睡眠者,有60%的人跟不上班,39%的人勉强达到 班上平均分数线,没有一个人名列前茅。
美国一位早期教育学家说:“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装进恐惧、忧虑、悲伤、憎恨、愤努和不满,这些情绪和 情感有害于孩子的神经,引起身心虚弱。同时,孩子会由于这些情感而患病,影响身体健康。要让孩子寄喜悦 于明天,高高兴兴地进入梦乡,抱着喜悦的希望早起。”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 自主学习 教学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展开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这会让学生更加享受写作和表达的过程,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写作技能也能够得到充分锻炼。
一、个性化写作的鼓励与推崇
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需要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都有所革新,教师要在课堂上更加鼓励与推崇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让学生能够在作文中真实自然的表达,这会产生更多具备可读性的文章,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也可以充分得到锻炼。不少作文课堂上教师都会或多或少的束缚学生的思维,要么就是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强行限制了学生写作的范畴,或者是让学生用特定的文体、写作方式等进行习作。这种作文教学的形式并不是完全不可取,但不应当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流。这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创新,阻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也会降低学生写作的欲望。作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更多的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可以设置相对更为开放的话题或者主题,让学生自行发挥。这样的训练形式更加有助于学生高效的自主学习的展开,并且学生会在写作中产生更多亮点。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有一课是“写作口语交际:想象与联想”,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平台,也能够让学生在过程中有非常多样的发挥。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后来让学生以“翱翔”为主题展开写作,结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部分学生通过翱翔一词联想到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老鹰和小鸟,以此展开写作。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翱翔一词联想到人,认为人应该勤奋上进、努力进取等等。联想和想象本来就应当成为学生习作时创意来源的动力,然而很多教师却在作文教学中束缚了学生这些思维灵动的发挥。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鼓励与推崇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让学生真实的表达自己,这样的作文教学形式才能够更充分的体现出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二、作文中体现自主探究意识
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于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与空间,以帮助学生搜寻自己更想要表达的内容,并且促进学生形成更好的行文。教师可以让作文教学或者作文习练和其他的教学内容相融合,比如,阅读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是一个很值得的尝试。拓宽教学范畴、丰富教学内容会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更充分的体现出来,学生的习作中也会出现更多可圈可点的表达,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够慢慢得到提升。
比如,某次作文的训练主题为“向青春举杯”,在学生正式写作前教师可以展开一些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温习和回顾的《沁园春・长沙》,引用里面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等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未来充满期待与向往,对于与青春有关的一切事物都比较好奇,比较感兴趣,因而,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从人生、理想等不同的角度开展创作。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能够让学生更充分的挖掘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作文中才能够流露更多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也会更打动人。
三、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
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上充分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下的一些桎梏,改善那些不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关键。教师要经常做出必要的教学总结与反思,将一些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更好的得到体现。只有伴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条件才会更理想,学生在作文课堂上才能够真正实现思维上的解放,这样学生才能够写出更多有质量的文章,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锻炼与提升。
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开展个性化写作教学,可以用限定写作范围的方式来代替命题作文的方式。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写作教学。举例来说,有一部分学生擅长写记叙文,但不擅长写议论文,语文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给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范围,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与内容进行写作。随着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点点积累,以及自身写作能力和技巧的慢慢丰富,教师再来让学生慢慢熟悉那些自己不擅长的文体,引导学生逐渐挑战这些从前对自己来说的障碍与难关。这样的过渡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容易很多,学生也不容易存在写作上的障碍,并且可以在逐渐深入的自主探究中实现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凤. 谈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才智,2014(30).
[2] 王顶.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新课程(中学),2014(10).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善于学习;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67-0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学习。
1.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强,要注重其整体性
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容的内容的多方面性看,它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从语言形式看,有字、词、句、段篇;从语言的应用规律看,语文讲究修辞逻辑;从语言的运用过程看,有听、说、读、写。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整体性。笔者尝试着从引导学会学生独立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对作品建立起第一个印象,尽量减少对学生阅读第一印象的干扰,少一些扶手和拐杖,让学生自己"学步"。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觉地被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与修养。文本是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文体范式与人文意蕴是一种水融的关系。鲁讯的《祝福》通过倒叙结构来引发悬念,引导读者去思考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三顾茅庐,是通过烘托,引导读者去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构成的文体范式中去感受一种内在的生机、精神,结合自身的先天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内化为一种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这说明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能机械地割裂和对立的。
2.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更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制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喜用。"合作学习"把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体地位会更加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学习,使学生互相检查、帮助、促进。同时还要投入小组活动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应该平等交流,合作学习,创建学习型课堂。 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敢于质疑、主动提问,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善于学习
教学过程本身,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内囚,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因此,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只是指教师"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学生"会学"了才能"爱学", "爱学"才能促进"会学",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常教学效率才能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营造轻松氛围; 三种做法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上,教师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和个性发展,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交流、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给学生创造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微笑授课,亲近学生
教师面带微笑地去授课,学生会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与学生心灵上的交流,而非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乐于在这样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
二、良性互动,活跃气氛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互动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方式,设身处地为学生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
三、丰富形式,注重效果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节课40分钟不可能完全处于学习状态,运用做游戏、多媒体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前给学生发“游戏点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预习课文,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中让学生畅游“游戏世界”,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乐事,积极主动学习新知。同时,合理使用多媒体的学习视频或课件,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能给学生直观形象,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9
关键词: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教材建设;课程设置
学习外国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交际的基础是文化。…交际的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外语这个桥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为我所用,提高本民族的素质,使之得以在世界之林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外语,将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介绍给世界,为世界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加强
篇10
关键词 会计英语 学选修课 二语习得
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元化,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无论是在会计人员还是非会计人员中,对会计英语的需求的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外资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逐年增多,会计职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也就越来越明显。另外,各种会计资格考试对英语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加国外会计认证。因此,近些年,会计英语的教学无论是在专业英语还是在辅修专业中都有所体现,许多大学开展了双语会计或者英语会计教学;还有些大学或者培训机构在商务英语课程中加入了会计英语的教学,以达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因为学生的英语程度和所学专业的限制,使得会计英语的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为此,教学者和学习者应该对教与学的策略和方式进行探讨,特别是教材设计和学习方法的开发,非常值得会计英语教授者的关注。
1 会计英语教与学中的主要问题
1.1 学习者的二语习得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初学者获得词汇最有效的方法是:目的语词汇+目的与文化知识+母语知识。而随着目的语言水平的提高,完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使用目的语思考,理解,解释和记忆,把母语完全的排除。这正是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最高境界。(刘兆和 2008)。而对于目前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接触英语的大学生来说, 对英语已经并不陌生,并且这些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掌握了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技巧和方法。但是这些并不足以使他们有效地掌握用英语进行的特殊领域知识的学习,包括使用这个领域知识的学生们。
1.2 学习者在会计英语学习中的瓶颈
在语言学研究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因素会对学习者语言习得产生影响,这里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例如学习者动机和态度、性别、年龄等等。在这里我们根据大学生把会计英语作为选修课程的情况,特别从态度和动机角度分析一下大学生在会计英语学习中遇到的瓶颈。
目前,学习会计英语的学生主要有两大类,会计专业学生和非会计专业学生。而非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为了学习商务英语或者技术职称等等目的而选修,因此学习动机和态度决定了他们能否学习好这门学科。R.Gardner(1989,转引华厚昆等 2003)认为学习动机涉及四个方面:学习语言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愿望,学习中做出的努力以及对学习所持的积极态度。我们在教学中的目的是希望学生把这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可以应用于实践;虽然这个学科适用范围相对局限,但是在有限的群体中可以应用在会计操作或企业管理中。那么如果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英语,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目的性较为明确,因为他们有取得会计职称或者各种会计师证书的压力;另外其中一部分学生有可能在未来职业中有对专业英语的需求。
而非专业的学生大多因为选修课程而学习会计英语,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会发现较强的专业知识增加了学习第二语言的难度,这个时候专业基础知识成了他们的难题。专业用词使得非专业学生难于理解大篇幅的英文阅读和练习,艰难的阅读也增加了他们记忆的难度。例如单词journal,在会计用于中有一个意思表示日记账,那么对于对会计语言一窍不通的学生,对这个词的记忆难度表现会增加,甚至记住后却反问什么是日记帐。“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言的运用归根结底是交际者运用语言交换传递信息的过程。”(王兴中,王渝光 2007)那如果学习者未能够准确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词义句义,就难以达到理解的目的,更不用说能够理解信息传递信息了。那么抛开实践应用的部分,单单在考试或者练习中出现的题目已经成为学习者的难题了。
1.3 教学者在会计英语教学中的困难
教与学是相辅相承的,但对于教学者来说,在实践教学中往往教与学难以达成和谐。出现的首要问题是学生学习目的不同。有些只为修学分而忽视学习内容的学生会表现出应付了事,甚至作者在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遇到难点就选择逃避以致会逃课。另外,老师常常会在让学生用英语学习会计还是先教会计再教英文之间产生疑惑。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侧重会计的教师常常把会计英语教学当作会计教学;另一种就是侧重语言的老师会避重就轻把会计英语知识变成单纯的语言教学。 第三就是对教学者的知识覆盖面要求较高,只懂英文的老师如果没有会计知识,是难以透彻直接地解释会计语言,所以会计英语的教师大多有财务理论知识或者实践知识等,这给英文教师的教学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2 会计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2.1 任务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通过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任务本身不是语言任务,但需通过语言来完成”(彭增安,2007), 这种教学形式非常适合会计英语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者课堂下均通过会计习题的方式来导入英语概念。因为在任务给出的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工具,必须通过所学习的语种来给出任务,这样达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是语言使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提高语言使用的流利性。例如,针对选修的学生可以给一些英文的会计基础练习题,可以选择较低难度的;或者选择一些常用财务报表等。虽然开始学生会觉得有难度,但逐渐适应英文的会计语言后,学生会觉得这种方式远远比只背生涩的概念和专业词汇要容易理解和记忆。Corder(1977)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有学习动机,谁都能学会一门语言。”而且这种方式非常适合教师讲解完一部分定义后进行,选修这一学科的学生也更容易完成任务。
2.2 文化教学
文化学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比分析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差异,由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适应目的语文化环境。而对于会计英语来说,教师不但是在传递英语言文化,还要传递会计概念和思维方式。如果教师能够恰当的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之间的差异和术语使用的环境, 那么学生也会很快的转换思维,熟悉会计英语的使用习惯。而选修这一课程的学生大多不是学习英文专业也不是会计专业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会计英语属于完全陌生的内容,进入这种专业性强的语言环境较难。那么对于会计英语的教师来说,会计语言的专业性和英语语法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所以可以成为教师教学设计过程中文化分析的重点。如何选择恰当的内容是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接受程度来设计,不应全盘复制,而应有所侧重。教师更不应该把语言学习当作完全的会计学习,而是要通过侧重选择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会计语言的理解技巧,使学生在未来工作实践中通过学到的知识可以深入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2.3 教材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国内会计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包括:会计概述、会计假设与原则、会计循环、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负债与权益、财务报表等章节。 而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个别章节偏重于理论而且语言生涩, 未接触过会计学的学生会觉得学起来十分困难而且多余;另外在一些实践应用较多的章节中,讲解过于简略,让实践中需要的学生觉得内容不丰富;统观大部分教材,为了使说明的内容全面,在每章的内容安排上或多或少地进行精简压缩。而实际上,会计英语的教学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教材,例如初级会计学习者可以选择会计基础英语,学习管理方向的学生可以侧重选择财务报表,管理会计之类的教材。所以会计英语教材可以把会计的介绍精简,突出会计基础、财务报表、报表分析、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负债与权益;或者可以部分组合成册,增加一些细节介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有目的地选择教材,而不是盲目地把目前教材中常常出现的内容一股脑地讲解却没有侧重。但教材设计中也要避免编纂成专业英语会计,而是要突出实践和实践中使用频繁的内容,并丰富着部分内容的一些案例或者练习;整体教材应该突出交际和应用,英语难易度不应过高,适当加入术语或者会计理论的中文介绍,这样也减少了教师在课堂大量介绍会计知识的时间。
3 总结
会计的教学与实践本身已经是比较多元化的内容,如果想教好并学好会计英语,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那是非常花费精力的事情,也并非是一位老师一本书就可以做好的。本文从教与学的角度,总结了一些在实践教学中体会,其中教学对象锁定的是选修课学生。其中有学生学的过程和出现的问题,有教师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策略,还有对教材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等等。 这些教学内容中作者提出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任务和文化教学方式进行,而教材方面作者觉得可以相对有侧重地加强重点介绍,省略繁冗生涩的理论和术语。总之,会计英语在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价值,无论教学还是习得都值得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杨兆和.二语习得时段及其词汇积累[J].外国语言文学与外语教学探索,2008:110-116.
[2] 华厚昆等.试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动机[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
[3] Corder,S.P.Simple codes and the sourc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initial herristic hypothesi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