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作文素材范文

时间:2023-03-29 14:5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资作文素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资作文素材

篇1

【关键词】作文 素材资源 积累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01-02

量的积累引起质的改变。说的就是积累的重要性。对于语文作文教学来讲,素材的积累就是基础,而积累量的多少往往决定着作文时能否从容的旁征博引,避免搜索语言和素材时的捉襟见肘,避免言语的匮乏枯燥。就小学生而言,还处在写作的初级阶段,模仿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累素材资源,学生自己的素材资源积累到何种程度,一定意义上便决定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便试图探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资源的积累。

一.素材资源积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及重要性

素材资源积累是写作文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作文就会显得枯燥不堪,毫无丰满的美感。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灌输作文思想时,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作为依托,那么所讲授的知识就会显得生涩难懂,不易吸收。因此素材资源是作文和教学的基础,同时作文和教学也会反过来提升资源积累的运用与拓展。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素材资源积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素材资源的积累可以提升小学生对作文教学的理解,加深他们对写作文的及材料运用的理解,提升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

二.素材资源积累的途径

(一)关注生活,培养从生活提取素材的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到:“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的能力。”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的。教师以及家长往往以自己的眼光去评价和判断孩子的世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学生孩子有他们自己眼中的世界,而他们的世界远不止学校家庭这么简单机械。在学生的眼中,一只蚂蚁搬走了比他重几倍的食物,这些大人们常常观察不到的景象会让孩子们蹲在地上观察很久,最后得到自己都无法想象的震撼。这便是孩子眼中的生活,这便是孩子眼中的感动。如果大人先入为主打断了孩子的观察,也便让孩子丧失了观察生活的机会。一次郊游,一个家庭聚餐,第一次学习洗衣服,第一次给妈妈过生日,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孩子眼中的生活,而他们所观察到的生活却是与大人不一样的。因此,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鼓励学生有感受之后记录下来,并运用到平时的作文当中。培养从生活提取素材的能力。

(二)读书积累,培养从书本中提取材料的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书本知识的积累作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广泛的积累,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作文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语文书本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同时课外的文章,名人名言,语言故事,童话等都可以是学生积累的素材资源。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累记录笔记的好习惯。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章刊物,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通过读书积累材料。同时让学生对所积累的材料加以分析归类如写景,写人,状物等分类,目的是让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思维开阔,并能够灵活的加以运用。阅读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讲,既可以识字,又可以成文;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语言为美,什么样的语言用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通过书中的语境加以巩固,培养从书本中提取材料的能力。

(三)其他资源,多种办法共同培养素材资源积累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常用的两种素材资源积累的办法莫过于生活与读书。但同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一些其他的方法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例如,互相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有说不完的话题。如何能鼓励学生相互说出自己所积累的素材资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你有一个素材,我有一个素材,那么我们两人就有了两个素材。推而广之,整个班级里的学生就会有三十到四个个素材。这就是相互交流的重要性。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已经开始从网上获取素材。互联网涵盖量广,知识范围面大,如果可以合理利用,一定可以成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资源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是最受欢迎的一种途径。但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网上的素材资源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对网上的信息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挑出健康合理的为小学生所用。

总结:现在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更多的结合新课标来进行。而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素材资源积累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做好作文方面素材资源积累的工作,建立学生自己的素材资源资料库,培养积累的意识和态度,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艺术修养,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日常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每一个工作者都应该时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素材资源积累的能力,为每一个小学生打好作文学习的基础,并把积累的习惯带到日常的学习当中,最终让给一个学生都成才。

参考文献:

[1]周洪和. 试谈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J]. 华章,2014,12:323.

[2]代道舟. 引导学生开掘作文素材资源的基本策略[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01:96-97.

篇2

一、体验学习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家创作离不开生活,学生写作也离不开生活。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去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学会体验学习生活。

1.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课堂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要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首先就要丰富课堂内容。

2.体验学习生活的酸甜和苦辣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用心去感受、用笔去记录的。

二、感悟农村生活

1.亲近大自然,歌咏家乡

(1)风景名胜美。我们的家乡风景名胜比较多,它就是写景的一个很好的题材。比如,我们铜梁有全国第四大古镇之称的安居古镇;著有“奇”“悬”“险”“高”之称的巍巍巴岳,有梦幻般美丽的七彩梦园……这些美的资源,都应让学生多去寻找、去感受。

(2)田野风光美。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的。这也应成为学生的写景素材。水稻、油菜、小麦、桑田、菜地……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有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

(3)农家新居美。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给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反映家乡发展变化,不能说大话、喊口号,而要“采集”实实在在的事物,以小见大,反映家乡富了、家乡变了,农家新居正是现代新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农家新居,描绘农家之美,反映农村巨变,表达爱乡之情。

(4)新农村建设美。现在,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我们的家乡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以前的泥泞小路变成了村村通的宽阔的柏油路,许多的村子还建起了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修起了小广场、篮球场、乒乓台,配置了丰富的健身器材,这些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学生完全可以描绘这些,既有内容,又有真情实感。

2.问家史村史,丰富情感

“知之愈深,爱之愈切。”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史、个人成长史、村史,了解家人以及家乡的过去,收集这些值得记叙的故事,从而激发对亲人、对家乡的爱。

3.学农艺农技,交流思想

农艺农技是农家的传家宝。在开发作文题材时,我们通过让学生拜师学艺,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丰富学生生活。在劳动中交流情感,获取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这样可以避免虚构故事、泛泛而谈、虚情假意的作文现象。

4.寻农家之乐,陶冶个性

(1)感悟乡情之浓。农家人纯朴,他们勤劳、善良,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比比皆是:像你帮我助赶农时、互帮互助抢农活、乡邻之间办茶会、修桥筑路出力出资等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观察、采访中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共享交流,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间的大同小异,感受农家人的淳朴美、勤劳美、善良美。

(2)感受乡俗之趣。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人自娱自乐,表现出农民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农家的节日,不仅有“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

(3)体验时尚之美。随着时代的变迁,农家旧俗在悄然改变,许多风俗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些反映当代农民新思想、新观念、新习俗的题材,也是值得学生去捕捉的,如农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风尚,他们捐资办学校、修村道、帮助贫困户等等。如今的农家有了钱,他们不仅买彩电、冰箱,还要买书、买电脑、上网等等,让学生摄取这些时尚画面,写下来,留下美好的记忆,受到情感的陶冶。

篇3

一、从特色出发,写农事其乐无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生活,深入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也是一个诱人的世界,农村作文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探究、好奇的目光去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独特的农村事物,搜集写作素材,然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春暖花开,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跟随父母在田间锄草;麦收季节,让学生帮助家里收割,做饭送水;金秋时节,让学生去体验摘棉花、刨花生、掰玉米的乐趣。节假日,喂牲口、养家禽、种蔬菜、卖瓜果……事后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写简短的叙事、状物文章。因为写作素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密切相关,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感情可抒发,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培养了劳动热情,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

二、从内容出发,写乐事比比皆是

我们要培养学生成为活生生的人,关心现实生活的人,具有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我们就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我们还要创设良好的情境,优化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是个写作资源丰富的“乐园”。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乐事,为学生设置某种需要,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在莺啼燕舞季节,我和学生们聊天时知道很多学生喜欢养小动物,种树养花,因此,我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在依山傍水的田地边,和学生一同垒灶野炊;在美丽的夏夜,引导学生聆听大自然的“歌唱家”们奏乐,观察萤火虫闪闪烁烁的舞姿;中秋月明,吟诗诵文,猜谜赏月;在粉妆玉砌的雪天,和他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看雪景、读美文……在农村这个充满生机、乐趣无穷的“天堂”里,作为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优化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乐事,深刻感知生动鲜明的形象,以“玩”为媒介,指导学生练笔,描述欢乐的场面,表达愉悦的心情,让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成为他们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三、从现象出发,写新事层出不穷

学生对新鲜事物容易感兴趣,易被具体形象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与写作内容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参与生活,置身于特定的环境氛围中。使他们的情感活动参与写作过程,引起情感共鸣,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新农村改造的逐步深入,农村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变化,感受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在学校里,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观看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改造的有关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到国家的富民政策,感受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访年长一些的哥哥、姐姐们,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减免学杂费的情况,采访班上家境贫困领取补助金的学生,感受国家对农村贫困生的关爱;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询问家长,家里的明白袋里装的是什么?农村合作医疗究竟有什么优惠服务?年满六十岁以上农村老人养老金发放了吗?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参观社区文化建设,关注社区一年更比一年高的新型单元居住楼等。这样学生融入日常生活,用慧眼去关注农村的新现象、新事物,捕捉鲜活的生活世界素材,写作的兴趣就会被激发。

四、从情感出发,写美事净化心灵

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不是简单的对接生活,更不是复制生活、克隆生活,它一定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世界中感悟人生,生活、生命的真谛,从而进行深体验,写出真感受。美的心灵、美的事物,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去发现、去认识。

作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大棚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的地方,既调动学生写农村素材作文的积极性,又使他们懂得“劳动创造美”的所在;想让学生写好写人叙事的文章,事先有意识地开展“献爱心”活动,引导学生到军烈属家送温暖,去敬老院慰问,与留守学生结对子,为灾区人民捐资捐物;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引导学生给长辈师长写祝福卡,为长辈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给父母、爷爷、奶奶洗脚、梳头、唱歌、捶背等,以此体验尽孝感恩的快乐和真情的美好,这样的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们纯真的心灵得到美的洗礼,也为他们创造美的氛围;激发他们“比美”的情趣。由此,学生兴趣浓厚,选材思路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美、鉴赏美的志趣和能力。

篇4

每天活动的人或演绎的事,每时每刻耸立在人们眼帘中的场景或画面……都是写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我们要有意识地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一枝花、一棵草中看世界,从一滴雨、一个芽中去感受春天,撷取生活的珍珠,感知时代大潮的律动。

长江大学学生“人链”事件,彰显了我国90后年轻一代的卓越人品与奉献精神。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接力赶在大年三十前给农民工发放工资,彰显了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对农民工的关爱与体贴。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作文,虽然出题者强调“主题不限”,但“文以载道”,文章是用来起宣传教育作用的。高考作文的内容,如没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思想就会黯淡,文品就难以提高。

那些鼓舞人自主、协作、探究、创新的思想,这就是时代精神,应大写、多写、深写;那些讴歌“享受孤独”“在孤独中让生命升华”之类的思想,早已落伍,应少写或不写。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改革开放的时代,如果人人都自我封闭,陷入“孤独”的泥潭而不自拔,不思进取,对不合群的不良性格不反思、不改正,个人怎能融入集体?

思想的糟粕要摒弃,思想的珍珠要撷取。

那些鼓吹时尚,鼓吹“爱情至上主义”的思想,也应少写或不写。一味大谈特谈谈恋爱的好处,易引诱学生荒废学业,陷入成长的误区而不能自拔;而那些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置国家、人民的利益不顾,把信念撇于脑后的思想也显得低级、平庸。

生活中的素材有丑陋的,有亮丽的。应舍丑求美,弃沙砾择珍珠。

有些学生置生活的光明面于不顾,文章中经常出现乞丐、疯婆的身影。试问: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乞丐、疯婆?回答肯定是有的,但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生活中那么多靠勤劳致富的人你不去写,那么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拼搏的民营企业家你不去写,那么多挑灯苦读的求知学子你不去讴歌,那么多锐意攻关发明的科学家你不去赞美,偏偏把目光盯住乞丐、疯婆,这不是有意为时代抹黑又是什么?

有些同学心胸狭窄,成天陷于与同学鸡毛蒜皮的感情旋涡之中:今天她瞪了我一眼,导致我一夜失眠;明天我讽刺了她两句,兴奋得哈哈大笑……把这样的材料写出来,把生活的垃圾有意曝光,到底是歌颂友谊还是歌颂小心眼?是鼓励人和谐还是鼓励人内讧?

要在文中畅写生活的珍珠,不要在文中充斥生活的污垢。

要在文中弘扬拼搏奋进的时代主旋律,不要在文中令人萎靡的哀歌。

这正如描写美女,不能光写她脸上的雀斑;摹写一只鸟儿,岂可聚焦它身上的虱虫?

看山,要看山的挺拔与巍峨,不要看山的荒芜与丑陋;

看水,要看水的灵动与润泽,不要看水底的杂草与污泥……

篇5

一、兴趣是良师,生活是源泉,情感是升华

孩子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在“两点一线”的狭小空间里简单而机械地进行直线运动,他们的目光聚焦于方形的黑板,聚焦于老师慈爱中透着严肃的面孔,他们有多少时间能将自己的视线拓展到外面的世界中?又有多少机会去感悟社会这个万花筒的多面性呢?

社会是写作的基石。文学作品一旦离开生活这片沃土,一旦缺少生活的真实,它只能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同样,孩子们缺少对生活的理解,他们又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模仿、编造;编造,模仿。

一次一次的掩卷沉思,激活了我教学的灵感。那是一堂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课上,我带着多日的沉思与感悟在黑板上写下我的第一个尝试――让记忆带你去写作。也许是出于新鲜,也许是有了兴趣,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思考的状态。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为孩子们开启了记忆的闸门,寂静的课堂很快为学生酝酿了回忆的美酒。一阵回忆之后,孩子们进行了最真实的交流。在这里,他们悟出了成长的真谛;在这里,他们觅见了写作的灵感;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写作的乐趣,初次体验到了写作的甜美。

有了这个开端,学生们写作的兴致也高了。紧接着,我大胆尝试着我的第二个设想――到街头巷尾中去发掘写作的素材。让曾经某个不期而遇的人成为你笔下的主人,让曾经擦肩而过的面孔成为你笔下最熟悉的陌生人。于是,你会发现,那个卖菜的小商贩那粗糙的大手中折射着人性最柔嫩的光环,那个卖臭豆腐的大叔浑身上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个补鞋的老人手中的一针一线都缝补着慈祥的爱……这些社会生活中所谓的“小人物”,他们在不起眼的街巷中,默默无闻地服务于社会。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这样,我们习作中便处处流露着真情,处处散发着人性的光芒。随后,在他们的文章里,虽然也出现或多或少的语病,但是我发现一种真实的情感在他们的文字间流淌。

写作即生活,生活即写作。渐渐地,孩子们发现写作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留意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成为你写作的源泉。从这以后,每到周五,当我走进教室的瞬间,我总能发现学生眼里有一种期待――那是对写作课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源于写作的兴趣。。

二、用技巧去表现,用细节去点缀,用语言去浇灌

兴趣让写作的课堂有了生机。我听到了一种声音,一种从孩子们的笔尖流淌出来的真实的哭声、笑声。这种声音的名字真实。虽然,以他们目前的水平,他们手中的那支笔还很稚嫩,但是,从他们坚定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写作的希望。

教材中选入的都是名家之作。只要语文教师勇于挖掘,其实每篇课文都有作家独特的写作技巧。所以,我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提升技巧的最佳平台。我带着学生一起品读作者情感,我让学生自主挖掘作品中写作的亮点,并在课堂中进行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生活即细节,写作中更离不开细节的点缀。可是,怎么让学生明白细节在写作中的妙处呢?细节是为了让主题更加鲜亮的一种写作技法。没有细节的文章犹如没有装修的毛胚房――四周黑压压的,没有光亮。细节是文中燃起的一团火,它可以照亮毛胚房漆黑的四壁,可以燃起作者的思想、文章的灵魂。我还举出这样的例子:寂静的冬夜,你还在灯下写作业,这时,母亲给你端来飘香的酥油茶,这是一种简单而少细节的叙述,叙述中表达了平平的母爱;同样,还是在灯下,母亲又端来了飘香酥油茶,借着灯光,你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了母亲粗糙的大手,刻画了母亲眼角的皱纹,点染了母亲黑发中闪烁的几根银丝,还融入了酥油茶蒸腾的热气,弥漫的香气。这时,在飘香的酥油茶中,同样是歌颂母爱,后者中母亲的爱显得更加鲜明,更加伟大。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三、在自信中成长,在修改中提升

篇6

摘 要: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参加新疆自治区“2014年新任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高中语文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高中语文老师的视角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做了调查和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 :中学 写作教学 现状 调查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现在中学写作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和阅读教学相比,写作教学的比重相对较低;二是学生写作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啰嗦,不能做到思路清晰、正确地进行表达。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收效甚微,学生甚至连请假条、书信、报告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都表达不清楚,这将会对学生以后的日常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对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目的来探讨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二、研究理论依据

本次研究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大家对写作教学方面提出的主张为理论依据。叶圣陶主张写作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做到“不晦涩,不含糊,不呆板,不滞钝”,这样才能够将自己心里的意思说清楚,让别人明白,进而对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吕叔湘主张写作要做到“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张志公提出培养学生写的能力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强调了写作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

三、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加新疆自治区“2014年新任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高中语文新任老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全部采取开放式题目,关于写作的调查共11道题。这些语文教师来自新疆自治区的各个地州市,包括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博州、阿勒泰地区、巴州地区、昌吉州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塔城地区、伊犁州地区和乌鲁木齐本市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25份。下面是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

1.对写作教学经常关注的话题。因为是开放式问题,所以在32份问卷中,只有25份问卷能够提取到有效话题,主要有“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经”“作文怎么教”“学生作文该如何立意”“学生作文假、大、空”“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语言水平”等。其中40%的老师关注“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经”这一话题,20%的老师关注“学生作文如何立意”方面的问题,12%的老师关注“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语言水平”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师存在困惑,学生也很迷茫,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2.新任教师对写作教学方面的研究关注度不高,写作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也不高。关于写作教学,通过对“读过哪些专业书,知道哪些在写作上有影响力的教师以及他们的教学主张”的调查研究发现,共有23位老师(占有效问卷的92%)没有读过写作教学方面的专业书,读过专业书的仅2位。即使读过专业书的老师,对于写作教学方面的主张也没有系统的掌握,只是凭借记忆模糊地写出一部分教学主张。由此可以看出,新任高中语文老师在大学阶段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关注度不高,乃至从教后也没有对写作教学进行专业的研究。写作教学现状让人堪忧,不甚乐观。

3.写作教学的课时安排较少。经过统计分析,40%的教师将高一的写作教学课时安排为“每两周一节”,28%的教师将写作教学课时安排为“每月一节”。由此可以看出超过60%的新任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课时安排都集中在“每月一节”或“每月两节”(“每两周一节”),写作教学不受重视。

4.关于“高一新生写作有多少比例的人能够做到思路清晰,并对写作内容有清晰的把握”问题:通过问卷分析发现,高一语文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比例分段上: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只有4位老师认为一半(50%)以上的学生可以在写作时做到“思路清晰,并对要写作的内容有清晰的把握”,剩下的21位老师都不同程度地认为高一新生的写作存在思路不清、内容不明等问题。其中,认为班里仅有10%-15%左右的学生可以做到思路清晰的老师有9位,可以看出,高一新生的写作存在很大的问题,班里能够达到思路清晰这一写作要求的学生人数不多。这个数据也侧面反映出,初中学生升入高一以后,写作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5.关于“高一新生在写作时不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事件、事理的人数所占比例”的问题调查:

根据调查发现,76%的老师认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高一新生在写作时不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事件、事理,只有3人认为这种比例不大。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比例主要占到60%-70%。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高一新生的写作语言还是不够简明、准确;思维也存在混乱现象,不能够条理、清晰地进行表达和说明。这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写作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以至于升入高一以后,写作能力对高中的写作教学造成制约。

综上,经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高一学生的写作能力仍旧存在不足,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写作存在的问题,对高中阶段的写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这项调查报告收集了高中语文老师对初中写作教学的建议,大部分的高中语文老师的建议是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对学生进行听、说、想的基础训练;进行写提纲的练习等等。这为初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些教学反思和借鉴。

(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1113])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M].敎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篇7

热点话题一:兴趣爱好

基本词汇

favorite(最喜欢的)

taste(爱好,志趣)

read novels(读小说)

surf the Internet(上网)

chat online(在线聊天)

collect stamps(集邮)

make e-friends(交网友)

climb mountains(爬山)

enjoy pop music(喜欢流行音乐)

亮点词汇

develop an interest in(在……方面培养兴趣)

be fond of(喜欢)

be keen on(对……着迷)

have a taste in(喜爱)

hobby(业余爱好)

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have a great love for(非常喜爱……)

热点话题二:友谊

基本词汇

make friends with sb.(和某人交朋友)

a strong personality(个性强)

personal matters(私事)

friendly(友好的)

a close friend(一个亲密的朋友)

trust each other(互相信任)

share ... with sb.(与某人分享)

keep in touch with sb.(与某人保持联系)

stay best friends with sb.(和某人保持很好的友谊)

a friend in need(患难之交)

亮点词汇

get to know sb.(认识某人)

know sb. very well(熟知某人)

precious(珍贵的)

worthy(有价值的)

understanding(善解人意的)

be loyal to(对……忠诚)

keep sb. company(陪伴,做伴)

热点话题三:求职招聘

基本词汇

employ(雇用)

full-time(全职的)

part-time(兼职的)

well-paid(薪水高的)

be paid by the hour(按小时发工资)

subject(课程)

working experience(工作经验)

health(健康状况)

present address(目前的地址)

graduate from(毕业于)

degree(学位)

scholarship(奖学金)

good grades(良好的成绩)

be good at(擅长)

experienced(有经验的)

confident(自信的)

English and computer ability(英语和计算机能力)

亮点词汇

requirement(要求)

resume(简历)

schooling(学校教育)

qualification(资格,学历)

transcript(学生成绩报告单)

apply for(申请)

be skilled in/at(在……方面熟练)

major in(主修)

minor in(辅修)

热点话题四:健康

基本词汇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身体与精神状况)

strong(强壮的)

Healthy/unhealthy(健康的/不健康的)

fat(太胖的)

thin(瘦的)

nearsighted/short-sighted(近视的)

normal/abnormal(正常的/不正常的)

energetic(精力旺盛的)

eating habit(饮食习惯)

eat too much junk food(吃太多的垃圾食品)

stay/keep healthy/fit(保持健康)

enough sleep(充足的睡眠)

good living habit(良好的生活习惯)

lose weight(减肥)

nutrition(营养)

亮点词汇

build up one's body/improve one's health(强身健体)

ease the burden(减轻负担)

be/go on a diet(节食)

overweight(太胖的)

take regular exercise(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proper diet(合理的饮食)

be good for/do good to(对……有益处)

热点话题五:学校生活

基本词汇

school rules and regulations(学校规章制度)

behave well(表现良好)

be neatly dressed(穿戴整洁)

respect one's teachers and parents(尊敬师长)

be on time(准时)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保持环境干净)

break the rules(违反规定)

spit(吐痰)

cheat in the exam(考试作弊)

get in line(排队)

fight with sb.(与某人打架)

punish sb. for(因……处罚某人)

亮点词汇

observe discipline(遵守纪律)

civilized(文明的)

be expected to(被期望)

be of no good to(对……毫无益处)

热点话题六:环境保护

基本词汇

pollute(污染)

cut down trees(砍伐树木)

waste water(废水)

throw rubbish around(乱扔垃圾)

protect the surroundings(保护周边环境)

protect rare animals(保护稀有动物)

improve the environment(改善环境)

save energy(节省能源)

亮点词汇

do great harm to(给……带来很大危害)

热点话题七:和谐社会

基本词汇

harmonious(和谐的)

honest(诚实的)

credible(可信的)

balanced(平衡的)

social order(社会秩序)

peaceful(和平的)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

help each other(互助)

care for each other(互相关心)

have a liking for (喜爱)

build(创建)

cherish(珍惜)

public morals(社会道德)

亮点词汇

devote to(献身)

be public-spirited(有公德心的)

篇8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对策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实力的试金石,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低效能高付出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因为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毕业,依然说到写文章就痛苦,写不出符合作文教学要求的文章。客观地说,若学生未能攻克作文难的堡垒,真正应承担责任的是语文教师。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作文训练的各个环节弱化,难以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

许多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作文训练的各个环节体现出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叶苍岑教授讲得很恰当正确:“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病,主要原因是出题不当”。我们的命题很多是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有时学习国外的作文教学思想,对小学生也大谈人生的价值、责任,教师布置作文时,反复强调,要微言大义,以小见大,要选取有价值的重大题材,写有积极意义的题材,要反映生活的本质等。很多条条框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教师对作文的评改标准是教师自己成人化的,所以,很多反映学生真实状况和体验的东西,往往被视为消极的东西,处于评价的盲点位置。如有的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我就是那么懒惰,懒得去学习,懒得去做作业。我就是要在上课时睡觉,在地上乱丢垃圾,你嫌我脏,不讲卫生吗?那你就别和我坐在一起。别告诉我这是错的,别跟我讲什么大道理,我就是这样……”这样的表白,文通字顺,表意、中心明确。按常理与传统,往往应该被否定。虽然看法不正确,但未必就不是一种真实的心态,学生写出来了,即使不正确,我们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并衍生新的作文命题。

其实,学生的作文可以是稚嫩的、不成熟的,甚至是略有消极的、错误的,对学生作文的命题、指导、评价不应站在成人的角度,不应照搬文学作品的鉴赏标准,更不应把学生作文引向文学家的文学追求的道路上去。

2.作文教学缺乏一贯性和梯度,难以有效衔接

教师的作文教学缺少面向全局的考虑与安排,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各自为阵,杂然无序,我们只要认真研究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新课标,就会发现作文教学的要求不一样的,是有明显的梯度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高中语文新课标“课程目标”,基本参照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写作”与“口语交际”的内容,强调了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并重的课程原则。在提法和要求上有了一些更高的要求,引领高中作文教学在差异中实现质的提升。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一环紧扣一环,指向更高阶段作文教学的终极任务。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师也犯了一个所有家长都容易犯的通病,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超前拔高,急功近利,结果那就是到了小学毕业前80个人的学生班只有近20%的人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80%的人根本就不会或者不愿意写文章。在以后的学习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作文教学永远的失败者。

3.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研究,没有教会学生使思维明晰化的方法

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认为,创作过程有积累素材期、构思期和写作期三个时期。而这三个时期中,最困难的是构思期,因为这是写作思维由“模糊”趋向于“清晰”的关键。构思期,就是使作者思维明晰化的过程。这困惑着作家,更困惑着学生。学生作文,当然和文学创作不一样,但是二者的关系确实密不可分,没有写好作文的基础,就谈不上什么文学创作。关键是我们不能按文学创作的要求来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作文。因此,学生以及任何人写任何文章的过程和创作过程是一样的。我们只有把围绕一个话题(或者命题)的所有问题想清楚了,把握住了,明白自己想要说些什么,把这些弄清楚了,思维明晰化了,最后才能把思维的过程,用语言记录或表现出来。当然,思维结果并不需要都表达出来,我们总是根据需要有目的和有选择地加以表达。而我们对如何促使学生的写作思维趋向于“条理化”“清晰化”的问题,研究得还很不够。学生的思维明晰化自然和学生的阅历,思维的深广度有关,但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中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围绕话题进行思维细化和扩散的训练,对学生思维明晰化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4.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是语言的“巨人”,写作实践的“矮子”

“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项,光反复讲未必管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语文教师本来应该是运用语言的楷范,引导学生下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自己乐于“下水”。但是,很多教师却认为作文是学生的事情,乐于做岸上的游泳教练和裁判员,不愿意亲自“下水”。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中小学里,教不好书的教师,或者学科分数不能出人头地的老师难以见到出头之日。如果教师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范文,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进行习作指导,不仅学生的写作活动将会更加有效,而且也能增加学生对写作活动的浓厚兴趣。

5.过于强调写作技法与诀窍,忽视任何“法”都不能偏离中心,乃至影响表达

叶圣陶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鲁迅从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说法,他说如果我们一味地相信技法,“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然而,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是非常相信写作技法的。作文指导课上过于注重形式,讲求捷径:如何选材,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等,归类分析,很翔实。他们把这种技法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公式,是解决学生写作难题的惟一方法,可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正因为如此,靠教师的写作技法的讲解是绝对解决不了难题的。对学生讲作文技巧,不是没有用处,而是要适时进行。很多学生文章的语言非常华美,文学性很强,但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技巧是为表达服务的,任何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绝对不能以文害意,为了技巧而技巧。

在小学阶段,只要学生能够把自己真实世界里的生活,或者想象中的生活,用朴实的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没有技巧的点缀,也是非常成功的。中学阶段,初中作文教学的进程中,逐渐增加技巧的教学内容,为高中阶段娴熟地运用技巧作好铺垫。

二、作文教学难题的破解策略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

1.作文教学要做到生活化和理想化的结合

叶老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作文训练要与学生的生活接轨,力求生活化,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学生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一个波澜,一种表情,甚至一言一行、一字一语,都可作为我们命题的依据。学生的生活可以是家庭里的,可以是学校的,可以是课本上的,可以是社会人生的,涵盖面非常广。教师不要人为地设置和条条框框,要指导学生自由地表达。作文教学的视野很广阔,可以关注现实的世界,也可以描绘超现实的理想化领域的东西。

2.作文教学要做到个性化和共性化的结合

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作文教学要力求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活跃,不受俗套影响,有独特新颖的构思及内容,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同时,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运用独特的、个性化的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写文章中能充分展现自我。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范文的示范性作用,还要善于指导学生作好个性化语言的学习和积累,把从报上看到的,广播、电视里听到的,别人说话中零星的、散乱的有个性化的课外语言材料记录下来,以备作文的不时之需。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注入个性化的思考,运用个性化的手法,写出自我独特的个性化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当然,共性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作文规律的把握以及主流价值取向等。

3.作文教学要做到实用化和文学化的结合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都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课堂作文教学,一是为了解决实际的“应需”,变不想写为我爱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将作文变成学校学习生活中展示自己、小试牛刀的利器。这就要求学生作文必须实用化。二是在不同的考试中能够拿最好的分数,解决“应试”。这就讲究文学功底,要求文学化。作文教学不应受考试指挥棒的干扰,应立足实用,追求文学化,分步走,不同阶段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先求其“通”,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完整,言为心声,辞能达意。再求其“好”。做到见解深刻,形象丰富,文采飞扬,个性突出。其实,学生作文没有必要承载太多的成人化的沉重话题,即使无聊心境的记录宣泄,只要表达得酣畅清楚,一样是美文佳作,值得肯定。

4.作文教学要做到课堂化和网络化结合

作文课堂化,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得法”,教师的指导要少些花架子,多下真功夫。网络化实际上就是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很多学生喜欢上网,教师可以和他们成为QQ好友,利用网络的虚拟与非实名制,鼓励他们写作空间日志,要求写真实情感,教师与他们展开竞赛,并及时对他们的文章进行点评,好文章可以向外推出,消除他们的作文畏难情绪,让他们认识到作文其实就这么简单,激发他们的兴趣,最终使作文成为生活的利器。

三、结语

学校作文教学的目的毕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作家,因此,更应着眼于应用功能,要求不能过高。尤其是在各种考试作文的评价上,高分文章适当降低文学性标准要求,不要过多看重技巧和形式,要以内容的表达是否流畅,是否有个性等为主,这对于增强学生作文的激情,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当然,任何时候,文无定法,“条条道路通罗马”,任何方法只要适合学情的,都是最好的和最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叶苍岑.中学语文教学通论.

\[2\]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

\[3\]王慧芳,蒲毅斌.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有效性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3,(8).

篇9

[案例]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作文是:做一项实验,然后写下来。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且指导学生写清楚一个活动的过程或几个步骤。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做什么实验呢?和科学老师商量商量?老师对实验不了解,能控制好实验的过程,讲清楚实验的步骤吗?每个学生都对这样的实验感兴趣并且能做好、写好吗?

经过思考,我决定另辟蹊径。翻翻报纸,满篇幅都是关于刘谦的热点新闻――对呀!魔术!现在的孩子都那么热衷于看魔术,沉迷于学魔术,把刘谦当作了崇拜的偶像。如果能给他们一个魔术表演的时间,再共同将这个魔术的过程写下来,不是既“有写”,更“乐写”了吗?

作文课就是要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作文难写的症结就在于不知写什么,所以必须借助教师的引导,使之文思涌来。所谓题材是文章的生命,好题材如山珍海味能馋人,并诱人不吐不快。

好的题材从何而来呢?叶圣陶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这也正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真情实感。”这样才不会“无米生炊”。

题目布置下去以后,学生欢呼雀跃。有的孩子甚至马上就跑到讲台上来说:“老师,我现在就能表演一个魔术给大家看,我在家可是练了好久哦!”有的孩子说:“老师!我的U盘里有刘谦在日本表演的成名作《穿墙而过》,现在就放给大家看吧!绝对精彩!”更多的孩子用满含期待和兴奋的眼光看着我,恨不得马上就走上一个魔术的大舞台。

我摆了摆手,对大家说:“不要急哦!表演魔术和欣赏魔术都是有目的的,那就是仔细观察,一定要看清楚魔术表演的几个过程,每个过程中要注意魔术师的动作、表情,以及观众的反应。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大家齐声欢呼。

写作之前,带领学生去“做”,使他们“做”得开心,“玩”得有味,可以从中积累写作素材,不仅其过程生动活泼,而且接下来的“写”也成了一种享受。

但这种“做”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不管对于做者还是观者,都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活动前有所准备,活动中有所留心,活动后才能落实作文。

我首先请了一个学生播放了刘谦的一段精彩魔术表演录像。学生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有的还一边看一边和同桌说着:“这是请观众作证,每个魔术表演都有这个过程。”节目放完了,我让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再集体汇报。最后大家总结出魔术表演的一般过程:展示道具―请观众观察―开始表演(过程中突出“神秘”二字,在不经意间“风云突变”)―表演结束(观众惊叹)。

接下来,我又邀请了一位同学表演了魔术《扑克牌》。虽然很简单,但是孩子们兴味盎然。我趁热打铁,进一步强化,要求做者需按照几个步骤来表演,观者仔细看清表壳过程中魔术师、观众的表现,并思考几个过程的主次安排,要突出重点,抓住亮点。

要提高作文效率,教师必须对作文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活动是一个个万花筒,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这一个个万花筒中捕捉自己喜爱的镜头,将自己的所观、所感跃然纸上,将习作变成一块说心里话的乐园。他们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产生热情向上的情感体验,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同时掌握到作文的方法,拿起笔来也就有大量的内容可选择、会选择,改变了过去看到题目就皱眉头、咬笔头、无话可写摇着头的状况。

当然,这种“做”应该适量,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所以,不要忘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少吃多滋味的原则。

魔术表演完了,孩子们意犹未尽。“看清魔术的过程了吗?看清魔术师的动作了吗?看清观众的反应了吗?”一连串的问题抛给了孩子们。他们踊跃举手,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我们一起来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魔术表演过程写下来,好不好?”“好――!”我知道这是由衷的,因为他们对魔术充满着喜爱甚至着迷,因为他们对魔术表演的几个过程了然于心,因为魔术师的种种神秘表现已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也因为他们发出的惊叹是实实在在的。

“沙沙沙”,教室里,笔和纸亲密接触的声音是那么和谐、怡人。看着孩子们奋笔疾书的样子和带着笑意的表情,我为他们高兴,为自己高兴,也为这节课高兴。

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目标,《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得十分明确:“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写作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此可见,作文的目的应是:第一、满足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第二、满足学生日常交际的需要。一句话:作文是为学生的生活服务的。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面对作文,孩子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快乐――自由表达的快乐,而是焦虑――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的焦虑。

“魔术课堂”的下课铃响了,这次的活动就随着铃声结束了吗?一次的尝试给了我很多启发。魔术与作文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两者颇有相似之处。

一、注重激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正是俗话所说的“乐此不疲”。只有乐意做,才会用心做;只有自觉做,才能做得好。魔术表演之前,魔术师总是大肆渲染,充满神秘,调足了观众的胃口,使观众满含期待。而我们的作文课呢?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班级因缺了一节体育课,许多学生满脸失望的表情;若是两节作文课不上,大多学生的表现会截然不同。因为他们喜欢上体育课,而提起作文却会头痛。这种心理状况不改变,作文怎能写好呢?

因此我们作文的选择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身边一些熟悉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作为作文的主题,让学生“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样才会期待课堂,期待作文,进而才能写得具体生动,表达真情实感,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真正训练学生习作的要求。

二、注重参与――也傍桑阴学种瓜

魔术表演总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观众参与”。或是请观众检验道具,或是邀观众共同表演。这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实践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激发观众的认同,带领观众共同感受魔术的魅力。

作文教学也是一样。没有坚硬翅膀的雄鹰是无法在广阔天空翱翔的,没有充沛精力的骏马是无法在无垠土地上驰骋的,没有亲身实践的学生又怎能在写作天地间徜徉呢?“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诗兴大发”呢?我想,“体验”必不可少,它强调人对事物、生活的亲身经历,强调感受的过程和结果。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只有让学生身处其中,像古时的孩童“也傍桑阴学种瓜”,实现“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实的转化”,从而获取语言的直接经验,才能有真情,写真事。

三、注重指导――春城无处不飞花

写作方法的传授,是学生顺利完成写作的重要条件。这正如魔术表演中魔术师多种方法的巧妙而熟练的运用。虽说“文无定法”,但按一定要求使学生完成一个个训练点的写作,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慢慢提高。因此,教师要将“导”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正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各个环节均应渗透作文方法的指导。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步骤指导,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法修辞、自我修改等方面给学生方法的传授等等,是至关重要的。

写作前可以对学生进行作文主题的指导,让学生明白目的,知道围绕什么去想,围绕什么去说,围绕什么去写;表达时进行体裁特点的指导,不同的体裁表达方式不同,侧重点不同,如记叙文就要交待清楚六要素,说明文侧重于说明,应用文讲究实用。教者要做到心中有数,指导起来才有针对性;写作时要进行练笔方法的指导,多教给学生一些作文的思考方法,扎实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不必刻意追求文章章法,从而束缚学生的思维。所谓作文有法、作文无法就是这个道理。

四、注重欣赏――万紫千红总是春

任何一种表演都需要欣赏,何况孩子,何况作文?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写作方面同样如此。教师评价作文时要以一颗童心进入,充分发掘学生作文中的成功点,小到词句的形象生动,大到构思的新颖巧妙,还有见解的独到精辟,感情的真挚清纯……寻找亮点,培养个性。“可爱深红爱浅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拥有“丰收后的喜悦”。

其次,多进行“数易其稿”的训练。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提出:“少改易之,以圈为主。”这就告诉我们,让学生自己多读多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评改的方式有很多,如分组评改、同学互改、教师评改、家长评改等。多种方式的评改对学生均是一种促进,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甚至成为一种特长。

生态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追求。让我们的课堂还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孩子真情洋溢的世界,还孩子心向自然的情愫,让学生像爱魔术一样爱上作文吧!在生活中去看、去想,在兴趣中去做、去写,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作文“自主、真实、创新”的基本内涵。没有盆景工艺式的缠扎,没有驯技强化般的鞭打,教师的话语诗意盎然,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教师的笑容激情荡漾,似阳光和煦,温暖孩子的心房。

篇10

【关键词】 童话教学 写话 积累 习作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中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儿童在活动中,常常不自觉地运用夸张、想象、幻想等方法形象地表现内心世界;对儿童来说,童话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他们会把自己天真的思想感情倾注于身边那些没有生命或者有生命的物体中,他们能让小鸟说话,能陪小老鼠做游戏,还能乘着风,和白云捉迷藏……这时的儿童其实就成了一个“童话作家”。这为我们开展童话教学和童话习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如何通过童话教学,帮助孩子积累童话素材,提高他们的童话习作水平,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多策略激发童话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注意培养孩子浓厚的童话阅读兴趣,对于孩子来说童话习作就会是一件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乐事。在作文起步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知识性、趣味性、形象性、针对性较强的童话故事让他们阅读,也可以通过开展编制“童话小报”“讲童话故事”、演“童话剧”比赛等形式,激发他们对童话的兴趣。

二、多角度积累童话素材

1.听童话故事

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听童话故事是写好童话故事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给孩子读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在不自觉间爱上这些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

2.读童话故事

向孩子推荐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书,在班中设立图书角,安排孩子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通过阅读,充实他们的文化底蕴。

3.讲童话故事

讲童话不仅能够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孩子对童话的热爱之情。经常开展“讲童话故事活动”,可以激发他们对童话的兴趣,丰富知识积累。

4.看童话故事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经常看儿童节目,对于比较好的动画片故事,教师要指导学生回家完成“看电视”的作业,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这些“动画片故事”,感悟故事真谛,体会故事写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演童话故事

可以定期组织开展童话剧演出活动,学生在训练与演出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记忆童话的内容,感悟童话的内涵。

三、多方法指导童话习作

1.续编童话故事

童话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每一位小朋友,语文课本中凡涉及想象的课文,孩子们便不乏奇思妙想。因此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阅读和习作融为一体,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或对童话内容进行深加工,或对童话的情节进行延伸拓展。通过续编童话,不但让学生对课文蕴涵的哲理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1)补白式编童话

童话和童话教材中的文字虽然非常简洁,但却为孩子们提供了故事的脉络,而童话本身留有的许多空白,又使孩子们可以充分展现其个性化的想象,适当补白是童话阅读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用在引导学生编写童话上,则可以成为启发学生想象与表达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比如:学习《狮子和路》这篇童话时,让学生补白:小鹿再次来到池塘边,又会怎么说?学习《坐井观天》这篇童话时,让学生补白: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后,跳出了井,又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延伸式编童话

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的绘本《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充满了想象,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给小男孩当风筝线,给鸟太太当晾衣绳,还绑在自己的眼镜架上当眼镜绳,用处可真大。当然了,除了绘本中讲到的这几样用处外,只要我们老师稍加启发,孩子们就会讲出各种各样的用途来,如给气球当绳子,给爱跳绳的小女孩当跳绳,给裁缝当漂亮的丝线等等。在引导学生阅读此类绘本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启发学生进行延伸式的想象,让阅读与想象能比翼双飞。

2.创编童话故事

儿童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的,抓住儿童以想象见长的优势,设计多种训练的形式,引导他们在作文天地里放飞创造和想象。

(1)以画编童话

古代诗歌中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能给儿童提供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他们可以借助想象,大胆演绎图画情节,展现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命活力。在教学时,可以先从多幅图下手,一幅接着一幅写下来,并加以想象,就能写出一个较完整的童话故事。当学生编写熟练以后,可以提供单幅的图画,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把图画内容以外的情节、故事串联起来,就是学生的创新。比如在编《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故事时,我要求学生先从整体上了解四幅图画的内容,然后根据图画进行想象,把每一幅图画的意思说清楚。最后请学生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编一编。学生编得头头是道。之后,我又出示了一幅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捉害虫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学生也编出了不少有创意的童话故事。

(2)以物写童话

玩是小孩的天性,那么如何利用玩来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呢?可以从玩具、游戏入手。比如,学生喜欢跳绳,就可以让学生用绳子拼出或画出自己喜欢的一些小动物,而他们也能利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拼凑出小猫、小兔……学生平时对这些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小兔拔萝卜》、《小狗盖房子》等一个个精彩的童话故事就出现了。

(3)以词写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