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程师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0:5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级工程师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级工程师审论文

篇1

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为高校工程审计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源、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法和高度整合优化的信息平台,拓展工程审计的视角和职能。同时,通过对数据的持续分析和深入挖掘,使高校内部审计能够从更高层面为建设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提供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审计建议,有效提高工程审计质量及运作效率。

(一)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有助工程审计流程顺畅及时,提高高校工程审计效率

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灵活、便捷的特点,使得工程审计流程顺畅及时,有助于高校内部审计与建设参与各方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高校工程审计效率和整体监控水平。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充分利用先进可靠的网络服务平台、数据库和移动办公技术等手段,确保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管理信息,减少了信息沟通障碍,促进审批流程顺畅及时。如在对工程的进度款实施审计时,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快速核对资料、准确计算款项和查阅支付历史,加快进度款审批手续。其次,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监测功能,及时了解工程管理情况,实时汇总、分析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各种信息,并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提高审计监控任务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效率。最后,充分发挥审计业务重组后的流程规范化优势,固化了审计业务执行标准和审计质量标准。审计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提高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有效手段,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标准也更符合新时期工程审计的要求。

(二)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能拓宽审计信息来源渠道,解决高校工程审计过程信息不对称问题

高校建设工程具有总投入大、周期长、利益相关者多、工程管理复杂的特点,这使得高校内部审计在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建设参与各方沟通过程中容易出现审计信息缺失或信息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这种信息不对称影响了高校工程审计质量和建设投资效益。而构建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得高校工程项目管理内部的原有信息流扩展到与审计层的交互沟通,进而消除工程审计的信息孤岛现象。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可靠的信息沟通平台,整合各项远程服务及信息功能,为建设参与各方远程协作办公等提供了一体化的应用平台,与建设参与各方有效及时的传递信息,实现资源共享。由于拓宽审计信息来源渠道,使工程数据统一性、准确性、及时性得到了保证,降低了高校工程审计风险,也为内部审计人员创建审计信息数据库提供可靠而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工程审计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三)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完善高校工程审计模式

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质就是工程审计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充分结合,通过电子技术来执行工程审计的各项工作职能。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高校工程审计工作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首先,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为审计数据的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工作流程的电子化和各类审计数据的整合,利用数据库和分析系统对工程审计各方面信息资源加工整理及分析预测,同时根据既定的工程进度计划和阶段目标,对工程审计工作的方法和模式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工程审计目标。其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为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在系统中的角色化,分工权限划分明确,用信息化强化工作职责。同时,系统具备汇总各个审计人员完成子项目的成果形成完整审计文档的功能,将工程审计工作由个体操作模式转变成为群体协作模式,使审计人员在面对复杂的工程审计环境时依然能够有序地协同操作、密切配合、互相制约,完善高校工程审计模式。

(四)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开展持续性审计,实现高校工程审计对建设过程的动态管理

持续性审计的概念在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中由来已久,但由于受技术与信息条件的限制,我国高校在实践内部工程审计时一直未能切实实现持续性审计,目前实施的多为点断式跟踪审计,而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将持续性审计模式运用变成现实。一方面,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打破了审计领域的局限,使高校内部审计可以常态开展对校内工程项目的建设全过程的风险监测、专项分析、持续跟踪等活动,动态掌握建设项目造价、质量、进度控制状况及风险变化态势等整体情况,有效识别和实时分析预测高校工程管理和风险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对整个建设过程和各类风险的“持续、全面、深层”的有效审计覆盖,并以此为主线形成对建设过程的主要风险问题的持续关注与快速反应;另一方面,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储存功能强大的特点,解决了高校工程持续性跟踪审计的信息数据存档问题,使持续性审计再无后顾之忧。

二、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的保证条件

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要符合时代对新兴技术的要求和工程审计发展的需要,并通过信息化机制建设、硬件和软件设施、信息化制度的不断完善,拓展工程审计信息化新思路,持续创新出实用高效的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

(一)完善工程审计信息化机制建设,保证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构建

工程审计信息化机制建设的完善是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保证。高校内部工程审计信息化机制的完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完善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高校工程审计信息化要求改变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增加信息技术部门,完善信息化保障机制,在机构设置方面为实践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构建提供稳定的环境。二是实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独立。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其他部门的设置,不仅使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实施不受外来干扰,也保证了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职能设置科学合理。三是实现高校工程审计信息化监督机制。首先,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审计工作透明化,通过广泛的监督来促进高校工程审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其次,建立工程审计信息化监管机制,确保审计信息化的规范化,保证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构建。

(二)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满足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的资源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审计手段的不断革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只有顺应时展不断完善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才能满足高校工程审计信息化需求和适应高校工程审计的长远发展。硬件设施是指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构建需要的硬件设备,如配置良好的计算机、联网所需的设备及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辅助设施。软件设施是指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具有审计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的配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不断提高工程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责任意识,同时系统培养工程审计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经验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为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以确保高校工程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三)健全内部工程审计信息化制度,预防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风险

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信息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于信息操作不规范和信息泄露,这就需要有完善的工程审计信息化制度的约束和保障。健全高校内部工程审计信息化制度,主要是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的高校内部工程审计工作制度。内部审计机构要将现有的工程审计制度中不适应信息化的条款进行更新,将目前工程审计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列入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中。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工程审计制度。这项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工程审计信息系统平台维护、系统操作规范、信息使用权限控制、资料储存、网络运行安全、信息保密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有效督促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信息化审计过程中各司其职,避免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风险。

(四)持续开拓工程审计信息化的新思路,实现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创新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实践中如何运用新的技术和理念实现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创新是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的课题。就目前来看,高校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结合自身工程审计信息化发展状况做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从业务思路和数据信息技术两方面出发,创新审计分析技术,增强审计的增值服务能力。在信息化发展道路上,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查阅工程审计信息化最新理念和技术作为参考,也可以与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就工程审计信息化问题进行及时的交流,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持续开拓工程审计信息化的新思路。总之,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要做到与时俱进,与社会、经济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相适应,才能实现高校内部工程审计信息化的科学发展。

三、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高校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统一工程审计工作标准和流程后,开放审计信息门户,搭建审计协同工作平台,整合并积累工程审计信息,在审计信息达到一定的存量后开始建设审计信息数据库,同时开展网络在线审计,对工程信息实时监测,对建设活动全方位覆盖,实时对审计数据与审计结果智能分析、比对预测,有效保证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性和操作性。

(一)搭建审计协同工作平台

随着工程审计信息化发展,各参与方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工作交流将成为高校工程审计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编制建设参与各方统一标准的信息目录,构建与建设参与各方的信息管理系统相连接的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搭建开放性、扩展性较好的审计协同工作平台。审计协同工作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极具效率地获得工程信息,通过及时分析和判断,提高工程审计效率和质量。这种审计协同工作平台是建立在合作伙伴之间良好的分工协作基础之上,提供包括在线服务、远程通信、信息共享、实时数据传输、协同办公等技术支持,并加强对工程的合同和招投标资料、往来信函、质量资料、安全环保资料、进度资料、技术资料、造价资料、各类签证的信息化管理。为了实现以上功能,审计协同工作平台设计时要考虑以下技术要点。

1.基于统一界面的高度数据融合。

审计协同工作平台使用统一系统界面有助于实现质量、进度、造价各方面数据的融合,使系统中的信息可以直观便捷的方式查询或利用。同时,也要保证审计协同工作平台的信息资源使用和共享权限的严密性和合理性,各类信息的查阅和使用权限应列入信息系统设计文档在相关程序文件中给予明确。

2.符合信息标准化要求。

信息标准化是实现各信息系统无缝对接、资源共享的基础。审计协同工作平台设计中应结合高校工程审计实践采用适合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形成信息标准体系。

3.提高信息共享度的职责设计。

在审计协同工作平台程序文件中规定建设参与各方提供信息的职责,使建设参与各方有义务、有渠道将自己掌握的建设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内部审计机构传递。

(二)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库

工程审计数据是高校工程审计发挥监督和评价职能的根本依据。因此,建立工程审计信息数据库以满足高校工程审计对数据整合使用的要求,成为构建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工作。审计信息数据库是高校工程审计数据存贮和管理的集中地,存储的数据类型包括工程审计领域所涉及的法规资料、工程管理信息和工程审计信息。审计信息数据库应按照“规范归整、分类存储、动态管理”的原则建设,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工程审计数据的补充和规整。

紧跟高校工程审计工作进展,不断扩充工程数据信息资源,通过将协同工作平台获得的非结构化信息数据标准化,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有效补充。

2.对工程审计数据的处理和分类存储。

从风险性、有效性视角,对工程审计信息进行筛选、清洗和分类存储,使整个审计信息数据库结构清晰、调用顺畅,能为各类工程审计作业提供强有力支持。

3.对数据库信息动态管理,实施失效信息的及时退出机制。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考虑工程审计业务发展需要,结合工程审计数据时效要求,通过对信息的替换、覆盖、删除,及时清除失效信息,避免失效信息对工程审计工作的干扰。

(三)建立审计动态监控系统

结合审计协同工作平台和信息数据库,打造内部审计专属的动态监控系统,为实现高校工程持续性审计提供技术工具和系统支持。

高校工程审计动态监控系统以高校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为审计监测和控制对象,实施立项评估审计一招投标审计一项目动态跟踪审计一单项工程结算审计—竣工决算审计的工作流程。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运用审计动态监控系统可以进行建设过程及时跟踪并全面记录、数据的汇总分析与深度挖掘、风险的动态把握、问题整改情况定期督查,实现工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动态监控。建立审计动态监测系统要考虑以下四个技术要点。

1.重视审计业务流程的规范化。

审计动态监控系统要能有效规范审计业务操作流程、审计文书格式及审计内容要素,实现对审计业务质量的信息化管理和全过程监控。

2.建立图形界面和预警指标。

利用数据属性结合高校各类审计业务性质形成图形界面,通过对工程审计数据图形趋势和异常点的分析判断数据的准确性和发生问题的可能性。配合图形界面设置相应工程审计监测指标,实现指标的因素分析和综合判定,逐步建立在线工程审计预警指标体系。

3.发挥意外审计流程快速处理功能。

审计动态监控系统设计上要具有对意外审计流程快速处理的功能,使未按照现有标准要求流转的审计业务也能够及时进入系统监控中,同时流程各环节一目了然,各要素内容和执行情况清晰可查,历史资料追溯快捷。

4.建立智能数据分析子系统。

篇2

【摘 要】针对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不足问题,结合指导毕业设计的体会,提出了毕业设计在科学选题、过程管理及指导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和措施,从而更好地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民办高校 ;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指导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1 ]。同时也是学生进入土木工程的设计、 施工、 管理和科研领域的开始[2 ,3 ]。由于学校类型和层次不同,因此,毕业设计应具有基本质量要求和层次特征,对于民办高校,要面对现实,采取措施,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保证毕业设计质量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1 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由于学生综合素质较差、指导教师经验缺少,毕业设计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1 ,2 ]。还有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学生重视不够、时间投入少等问题。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的前期基本上不做任何工作,而到了后期,存在着严重的抄袭情况;有的学生到了结束时,根本拿不出来一份象样的毕业设计成果。这里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学生的知识面偏窄,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等等。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还是停留在建筑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 结构计算书和设计说明等四大内容基础上。此外,还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如毕业设计选题不当,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是假题假做或假题真做,缺少实际工程背景,涉及的实际问题较少,需要学生分析的客观资料不多,对学生要求过低等,没有在设计内容的深化和范围的扩展上进行探索,通常是指定学生按规定的形式和要求完成结构计算、细节设计、图纸绘制等,占据了训练过程的主要时间,而对工程项目全过程从立项、 基本资料收集、 方案比较的前期工作到施工可行性分析、 实际经济指标考核等后期环节重视不够,对与相关工程的配合了解甚少,因而对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是不足的[3 ]。因此,目前,民办高校毕业设计质量十分堪忧。如何办证毕业设计质量,采取过硬措施是当务之急。

2 着力打造毕业设计的基础条件,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2.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之本. 教师是教学质量之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将直接到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 施工、监理、检测、造价、咨询等工作,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高低,实践技能的强弱,直接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努力建设一支既能传授理论,又能指导实践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城建学院一直努力探索和追求的课题。近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提倡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住建部组织的执业资格考试,如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2)支持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各类工程实践;3)要求青年教师每人必须参加至少一个学期的企业挂职锻炼;4)从企业引进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来充实教师队伍;5)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经常查阅现行规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方面善于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2.2 指导教师科学选题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 题目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是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第一步,好的选题是毕业设计成功的一半。毕业设计题目一般是由指导教师下达的,对教师来说,毕业设计选题是一项艰苦的准备工作,如果选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完成设计的积极性就不会高,这样就很难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就此对毕业设计选题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题目应基本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工程设计、施工的发展水平。指导教师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收集相关资料,对相关的工程问题应尽可能多的了解,仔细斟酌后再定题,并且在第七学期期末任务书要与学生见面,好让他们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其次,毕业设计的选题既要满足教学要求,又要结合实际工程。如综合楼、商住楼、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广泛的课题,这类课题虽然不大,但覆盖的知识面广。其三,为了与工程实际联系得更紧密,可以采取“真题真做”或 “假题真做”的方式,或建立校外毕业设计基地,把学生放到生产实践单位去做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如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湖南大学等已有这方面的尝试[4 ]。其四,选题要有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不拘一格选题,因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分配范围很广,所以毕业设计题目不应仅限于设计题型,可尽量选择与学生就业方向较近的题目(选题时已有学生找好了工作),这样将增强学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设计任务书的布置,不但要考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培养学生适应各种工作的技能,因而设计任务书中应针对具体题目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概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做不同的设计要求,借此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践技能。

2. 3 学生做好知识准备是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 通过大学前三年半的学习,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尽管在教学中学生经历了很多的课程设计、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诸多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由于大都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对本专业的工程技术问题多以点状形态记忆,对土木工程的全貌缺乏认识。要把学生点状的知识连成线、形成面、构成体,使学生对土木工程有较为完整的概念,毕业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过程。在毕业设计准备阶段,1)要求学生做好知识的准备:即复习巩固基础知识,认真参加毕业实习,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动态及土木工程设计、 施工、 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2)能力的准备:要逐步培养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查阅外文资料的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树立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精神;养成脚踏实地的工作习惯。3)做好选题准备,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状况、兴趣爱好,选好毕业设计课题。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是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

3 建立毕业设计监控体系,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指导

3.1 开题指导. 对这一环节的控制主要是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开题检查。在毕业设计前段,学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对所选课题的建筑、结构、施工组织等部分进行初设计即对这几个部分要做什么、怎么做胸有成竹,完成建筑设计方案。应先由指导老师审核设计方案,学生设计方案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参加开题报告。由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时由学生介绍方案特点、水平及效益情况,教师帮助分析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另外学生必须回答老师提问,考察学生毕业设计准备情况,根据学生情况与会教师给出分数,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得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学生建筑设计方案一旦最终确定,指导教师将其记录在案,学生据此开展毕业设计,未经指导教师许可,不得进行原则性修改,以防学生抄袭。

3.2

毕业设计过程监控与指导. 方案设计确定以后,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分为建筑专业设计、结构专业设计、施工组织等几个步骤交叉进行。这是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主要环节,要求指导老师每天到毕业设计室进行指导,随时答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返工,并适时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主要是讲解设计技巧和工程项目设计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建筑设计完成后,再组织全体老师进行中间检查,主要检查设计进度和结构设计质量,交叉审查学生设计的第一版建筑图纸,指出设计中的问题和不足,启发学生找出修改的方法并由指导老师审查学生拟定的结构方案和措施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经济适用和技术先进。只有通过建筑和结构相互衔接达到共识后,才能转入结构计算和结构图绘制。在结构设计中,指导教师及时审查和帮助确定结构计算简图,指导计算方法的选取。建立学生考勤制度,由学生自己完成每周的进程检查,教师核查,并结合完成的实际情况给出评语,以供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提供依据。院系质监小组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若发现问题,及时对学生或指导教师提出整改意见。

3.3 最后把关. 在毕业答辩前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进行审查,只有审查合格后毕业设计的学生方可参加毕业答辩。并建立责任追查制度,对原则性错误,指导老师要负责任。

4 合理评定成绩,激发学习热情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由三部分构成:指导老师评分、评阅老师评分及答辩评分。其中指导老师评分可根据工作态度、独立工作能力、毕业设计进行情况、图面质量、业务水平、创新能力、遵守纪律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评阅老师主要从专业审图师的角度去评分。答辩评分主要根据答辩小组对学生所设计的课题提一些相关问题,考查其设计成果是否为个人所为,考查学生对新规范、新标准的熟练程度,能否解决不同工程背景的一些实际问题,设计是否有创意等。根据学生答辩的情况由评委老师综合给出评定成绩。答辩时,教师提问后要当众点评,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正确与否的解释,一来可促进教师严谨治学,二来给学生打分时避免盲目性;当众点评可避免印象分,保证了答辩成绩的公平、公开、公正。点评时,老师尽可能多的予以鼓励,使答辩学生和旁听的学生产生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 结语

毕业设计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的实训,学生对设计、施工、科研工作的全过程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为毕业后从事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研究、 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不断进行毕业设计的实践探索和思考,从而更好地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铮 王海莹 孙俊.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J ] .高等建筑教育,2004 (3)

[2 ]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R] .高等理科教育,2004 ,53 (1)

[3 ]

廖志凌 邵学军 刘贤兴. 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 ,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