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安排范文

时间:2023-03-31 02:0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工作安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计工作安排

篇1

一、内部审计的工作安排

1、2-3月,对市区气象局局长杨建全同志进行离任审计。

2、2-3月,对市气象局副局长(主持)缪士荣同志进行离任审计。

3、5月—6月,督促受托单位完成对句容市气象局业务大楼的委托审计工作

4、适时开展近两年内部审计项目的跟踪回访工作。

5、按照要求及时完成上级审计部门或局领导交办的有关审计事项。

6、积极选送业务人员参加省局组织的审计培训和业务交流研讨,安排1名同志参加省内审协会的岗位培训,继续搞好内审人员后继教育。

二、内部审计的工作要求

1、要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及审计作业程序的规定要求,严格审计程序,规避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不断提高内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2、被审计单位要高度重视,并根据内审机构的要求,提前做好接受审计的准备工作,及时提供相关资料,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高度重视审计意见,及时整改薄弱环节。

3、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对审计署《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和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部门内部审计监督的意见》的学习,增强业务能力,恪守职业道德,严格工作程序,勇于开拓创新,把好“四关”:把好项目计划关、把好现场管理关、把好审计复核关、把好审计报告关。

4、要进一步完善审前公示和审后公告制度,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监督力度,维护财经纪律,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篇2

一、围绕加强财政管理开展财政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

(一)财政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将财政掌管的全部资金纳入审计范围,摸清财政家底,分析支出构成。着重对契税、耕地占用税、基础设施配套费及本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展开审计或延伸调查,促进财政资金足额征收和合理有效使用。直接审计的单位:市财政局。

(二)地方税收征管情况审计。对全市税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摸清税收结构,了解行业税收贡献。重点延伸审查房地产企业的纳税情况,跟踪落实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推进和企业主辅分离政策执行情况,对全市中介机构纳税及注册情况进行调查,促进税收征缴管理不断规范。直接审计的单位:市地税局。延伸审计的单位: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

(三)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对18个市直部门和22个二级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关注土地房屋产权实施集中管理政策是否有效落实;非税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征收并按规定管理使用;专项资金是否专户核算、专款专用,有无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和损失浪费等问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否有效落实,是否还存在脱离财政集中监管的资金;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是否到位等情况。直接审计的单位:市民政局、残联、食品工业局、科协、文联、旅游局、口岸办、供销社、公安局、司法局、人防办、畜牧局、城管执法局、物价局、经信局、行管局、公资公司、广播电视台、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六中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第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红十字会、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疾病控制中心、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人民医院、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交通巡逻警察大队、规划管理处、风景园林局、镇村建设办公室、文体中心、水库管理局、绿色食品办公室。

二、围绕加强政府投资建设管理开展投资审计

(一)根据市政府安排,对15个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和结算审计。直接审计的项目:

(1)未完工需要继续跟踪审计的项目:新妇幼保健院搬迁工程、东城区污水管网工程、新初中建设工程。

(2)已完工需要进行工程结算审计的项目:北外环路人行道与路灯工程、路灯绿化工程、河下游绿化工程、滨海公园观光路建设绿化工程、青山公园建设工程。

(3)年新建计划实施跟踪审计的项目:滨海公园配套工程、街道路建设工程、街道路建设工程、北外环路绿化工程、河上游治理工程、段公路建设工程、北路路基工程。以上列入投资审计计划的项目,工程完工后由市审计局进行结算审计。

(二)做好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项目的跟踪审计,并根据完工项目进行决算审计。

(三)结合政府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和结算审计,对政府投资建设总体情况进行调查,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投资管理不断规范和财政资金有效节约。

三、围绕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一)大力推进任中审计。拟对34名截止年底在同一单位任职超过三年的领导干部开展任中审计。

(二)受市委组织部委托,对18名领导干部实施离任审计。

四、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开展专项审计和调查

(一)上级统一组织的项目:

1、农村综合整治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调查。被调查单位:各镇街。

2、抗旱资金物资专项审计。被审计单位:财政局及相关单位。

(二)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确定的项目:

1、镇级财政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被调查单位:各镇街。

2、与有关部门联合对供暖期政策性亏损情况进行调查。被调查单位:市热力燃气公司、市热电厂。

五、围绕促进提升镇级财政管理水平开展镇级财政决算审计

对部分镇街所承担的财权事权、财政资金来源和支出结构、债务负担、资产管理及财政决算数据的真实合法等情况进行剖析,为规范镇级财政管理,促进镇级财政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篇3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综合分析

对于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来讲,尽管其同年度财务的收支审计在审计方向、计划、重点内容、评估模式等方面存在区别,然而,在审计的方法及流程上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从本质上来看,财务的收支审计工作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部分,反之,经济的责任审计就是对企业责任负责人履行职能情况的审计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财政收入及支出进行审核。两种审计共同具有确保财政收入及支出合理、合法、高效的监管作用。假如可以将两种审计结合起来,就能够防止重复审核的麻烦,增快审计效率。以下简要论述了两种审计进行结合的相关内容,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及效率,缩减企业审计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收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一、经济的责任审计及财政的收支审计内容及目的

对于财务的收支审计来讲,其对财会核算的科学性、合理性,相关控制标准的完善、高效性及财政资料的准确性都具有监管与评估的功能。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对企业的财产经济及法律标准进行维护,对企业的运营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收入。财务的收支审计工作重点在于对企业的整体财务情况进行分析与审核。相对来讲,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主要任务在于公平、客观的对企业管理责任人在工作时的工作状态、工作业绩及相应责任进行评价,为相关部门及其他部门的考核提供数据参考。

二、将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与年度财务的收支审计工作结合起来的意义

(一)对年度审计标准进行维护的基础

企业的审计部门在创建年度审计工作标准期间,都会把下属部门的该年财务收入及支出标准划分到审计的范围内,依照审计流程高效进行审计工作。然而,经济的责任审计与之存在区别,因为企业负责人的变更及离职都是由主管部分负责的,因为各种各样因素,审计部门在创建年度的审计标准时,不会将当年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划分到审计范围中,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整体安排审计内容,整合审计资源产生影响。假如可以在年度的财务收入及支出审计工作期间,同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结合在一起,全面思考经济的责任审计内容及目的,就能够预防发生重复审计的情况,减少了审计资源的消耗,如果主管人员向审计部门委托对企业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就能够借用财务的收支审计结论与底稿进行参考,从而加快了审计的速率,增强了审计的效率。

(二)增强审计工作时效及效率的前提

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通常为员工离职的审计,因为审计部门很难对当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进行确定,同时,主管人员在进行干部提升及罢免时都归属集中时段,经常向审计部委托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很多。同时,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同企业负责人离职的时间不可以间隔过长,不然就丧失了审计的价值。部分责任人的工作时间少则2—3年,多则5—6年,想要在短期内对人员工作期间的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并且确保审计质量合乎标准,对责任人进行公证、客观的评估,就经常需要审计从业人员将所有的审计内容暂时放下,对审计的资源进行集中,从事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而假如可以在企业年度财务的收支审计工作期间就做好该方面的资料收集、底稿编订等工作,就能够全面进行借鉴,从而增强审计工作的效率。例如:对某企业的责任人在工作期间进行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因为该企业的责任人工作时间长达6年,假如依照传统的审计方法,就需要3—4个人耗费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可以完成全部工作。而如果更改审计方法后,审计从业人员就可以先查看该企业6年期间财务的收入与支出审计报告表及审计的底稿,通过分析、探讨,挑选出对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有帮助的内容,然后同企业多年的资产情况、运营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梳理重大的决定及事项,进而在审计从业人员还没对该企业实施现场审计工作之前,就先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全面掌握该企业的运营特征,明确了审计内容的工作重点及范围。进而大大减少了审计前期的调查时间,降低了被审计企业需要出示资料的数量。在进入该企业以后,依据审计的方案有条理的进行现场的审计工作,防止发生重复审计的情况,增强了审计的工作效率。以下是某企业责任人经济的责任审计单独数据及年度财务的收支审计结合生成的审计效率比对表,详见表1。

表1 某企业责任人经济责任审计及年度财务收支审计表

审计流程 没有结合的审计项目 二者结合的审计项目 节省的时间

审计前调查 5天 2天 3天

现场审计 6天 3天 3天

需要审计人数 6人 3人 3人

(三)增强审计结果应用的需求

原企业责任人在离开岗位的同时,也到新企业进行工作,只要保证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没有存在较大的违背我国相关法律标准规定的行为,没有在重大事件出现决策错误的现象,没有损耗企业资源或者占主导责任的情况出现,那么,经济的责任审计内容对责任人在原企业工作的评估就是有效的。而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程较为繁琐,不但要同离职的责任人互换意见,同时也要同原企业互换建议,原责任人则以自己离开岗位为由,对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较不关注,经常出现推迟、延期等情况,而新任命的责任人又认为以前责任人出现的问题同自身没有关联,对以往问题的配合度较差,也缺少审计的热情。假如可以在年度财务的收入与支出审计工作中依照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标准进行工作,发觉大型经济问题,因为责任人还没有离开企业,就能够对审计建议进行落实,发挥审计的作用,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三、将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同财务的收支审计工作结合起来的方法

(一)在设定审计项目期间二者兼顾

审计部门应全面思考财务的收支审计工作与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发展需要,进行统一安排,合理组织,将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及财务的收支审计工作共同划分到审计项目的计划管理内容中。将审计工作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尽可能保证一次审计,多种用途,防止出现再次审计的情况。在每年的年初,进行经济的责任审计内容安排时,同干部管理企业主动商讨,确定当年经济的责任审计内容,将其划分到审计标准中。对部分突然安排的内容,也需要进行重点选取,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切不可将力量进行平均。同时,在对财务的收支审计内容进行规划时,需要同经济的责任审计规划结合在一起,依据审计内容的需求,对部分有关企业、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为后续的经济责任审计夯实基础。

(二)设定审计内容时互相融入

审计部门在对财务开展收支审计工作时,应严格遵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方案进行审计,全面思考将来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的标准及需求。在设定财务收入及支出审计内容期间,将责任审计需求的相关数据,包含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营利性的确定与评估、控制标准落实的情况、行业的发展、领导的廉政等情况,有针对性的书写到审计的方案内。当审计完成后,尽快依照企业创建资料数据库。对被审计企业责任人的经济责任评估、审计的结果和结论都可以当做以后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之一。如果需要对某领导进行责任审计,仅需要对平时没有审计的内容进行审核,再结合历年财务收支审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评定即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开展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时,应重点关注同财务收入与支出审计相关的流程、内容、方法等不同处,创建责任审计同收入审计相融合的标准,找寻一审多用的审计方法。

(三)对审计的资料互相应用

因为两种审计的形式是基于会计有关信息的分析与掌握的检查层面上。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就需要将财务的收支审计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包含审计的报告、审计的建议、审计的决定等,每人创建一个档案,为以后的责任审计奠定基础。想要增强审计的工作效率,减少审计的资源损耗,那么,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就需要同财务的收支审计结合在一起,全面应用以往财务收支的审计结果。但凡收录到财务的收支审计内容中的项目,除了相应的补充以外,不可以进行重复审计。基于当前审计人员数量不足的层面上,进行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时,审计部门应全面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的功能。审计部门需要重点做好关键企业的审计工作,而降部分企业交给相应的升级部门进行内部审计。利用审计的信息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将部分企业交由社会自身的审计团队进行审计工作,并给予监督及指导。

四、总结

总而言之,经济的责任审计工作同财务的收支审计工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在现实工作中,相关审计从业人员应对二者的审计方法、模式、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及效率,缩减企业审计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收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对经济责任审计及财务收支审计的结合进行探讨是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徐艳.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有机结合[J].交通财会,2013(04).

[2]张卉.基于行为科学视角的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3.

[3]杨晓磊.经济责任审计中目标经济责任的确定与经济责任履行报告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4]李力,闫光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的方法[J].湖北审计,2010(03).

[5]于璐.论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8).

篇4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高校基建工程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评价,从而为进一步强化高校基建工程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

高校工程审计;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成因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启动了很多基建工程项目,因此建设工程审计任务也随之日益繁重,高校基建工程审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高校工程的审计活动所表现的审计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中的突出要点,它也是高校工程内部审计活动质量以及内部审计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先对实际工作中高校工程审计质量的现状进行粗浅的归纳总结,然后对控制中发现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从而为进一步强化高校工程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高校工程审计质量现状

近年来,虽然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相关审计工作的实施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高校的相关审计人员和领导也对相关审计工作的效果提高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高校审计工作的效果,目前仍然不尽如人意。这对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真正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审计权责不明确高校内部审计活动的相关活动宗旨以及权力、责任的划分,就如其他相关社会组织一样,是通过相关的章程进行规定、限制的,相关的审计工作人员和领导则是通过这些审计章程来对自己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定位。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审计章程就是审计人员的“规矩”。但是有极个别高校审计章程的制定并不完善,有的即使制订了相关规章也不能完全按照规章的规定去做。所以“规矩”并没有充分实现好“规矩”的价值,那么“方圆”也就不复存在。审计人员无法通过审计规章对自己的审计职责进行定位,便无法有效开展审计工作。严重地影响审计活动质量的提高。

(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这是审计部门实现独立的重要保障。虽然审计部门名义上已经独立设置,但是,在审计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审计环节安排、审计经费的预算安排以及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等方面,仍然对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开展时看待问题的客观性等带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还不能真正地完全做到。

(三)审计项目的规划不合理高校内部的审计项目规划目前还存在诸多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有:审计项目所规划的任务与审计人员的安排不相匹配,审计业务盲目性较大;审计工作人员不足,审计期限较短;被审计部门的不配合;审计规划人员的自身审计知识和眼界的有限等。

(四)审计的质量保证制度的不完善审计的质量保证制度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的一项基本保障,它是以保证和改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为具体目标,对高校内部审计的效果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有些高校对审计的质量保证制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的审计部门和审计机构几乎处于被放任自流的状态,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开展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和监督,导致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滞后和质量不高。

(五)责任追究制的缺失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追究责任制度存在规范和实施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责任主体无法有效确认;追究责任制度建设力度不足;审计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缺失等等。

二、高校基建项目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不完善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只有审计署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而关于面向高校基建项目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则只有国家教育部所颁发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这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所拥有的法律法规而言,法律法规基础较为薄弱。

(二)高校基建项目的内部审计体制的不健全目前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人员看待问题的客观性较弱,这也是高校基建项目的内部审计体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问题之一。高校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人员的利益和被审计主体相挂钩;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开展受到纪检监察部门等的相关限制;内部审计的领导者难以确定等等。

(三)审计操作过程不严格由于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不足以及审计经费紧张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审计工作的审计方案制定环节出现问题,继而使得审计工作的操作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了某些不符合内部审计程序和相关法规要求的现象,进而可能导致项目最后的审计结果失去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四)审计工作开展前的调查准备工作不足当前情况下,高校开展审计工作时对审计工作前的调查准备工作不重视,导致审计工作开展前的相关被审计主体情况的调查严重不足。具体来说,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正式开展前只是通过书面报告对高校项目工程的相关合同条款、项目工程的建设预算、建成工程的时间和期限以及每日项目工程的建设进展情况等进行较为片面的了解,而没有进行实际走访活动,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判断,这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结果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五)工程审计的组织力量不足工程审计一般而言具有系统性较强的特性,所以对于工程审计而言,审计工作的组织安排较为重要。然而,在实际的审计实践中,工程审计组织的能力严重不足,审计组织安排水平较低,导致工程审计工作严重滞后且审计工作结果质量较低。

(六)审计重点不突出工程审计涉及的内容多,工作量大,尤其是一些利润和成本较大的工程项目。工程审计如果对工程项目的各项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忽视了突出重点的审计原则,就会导致工程审计无法深入下去。再者,由于审计人员数量不足、精力有限,审计工作者对工程项目的组织科学性、相关数据分析的真实性以及相关费用支出的合理性进行事无巨细的审计,会导致审计人员疲于应付,各项审计程序流于形式。

(七)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内部审计对于工程的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内部审计贯穿审计全过程,即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等,也能够指导和监督工程审计人员;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有效完善,促使工程审计工作的相关调查和整理等烦琐任务的减少,大大减轻了审计工作者的审计负担,使得审计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和审查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

(八)审计结果得不到有效落实在进行审计时,由于要受到人员年龄结构的限制、领导和审计工作者个人的知识和道德修养的限制,导致审计工作进行中的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从而影响到审计结果的有效落实。再加上,某些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或主体还存在利益联系或者博弈关系,从而对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的困难,并使得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能力难以准确度量、确定,而且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又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对被审计单位处罚时顾虑较多,所以审计结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九)分级监督制度的缺失分级监督制度就是对各级别的审计工作以及审计工作者进行相关指导监督以及审核和评价。但是,就现在而言,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所受到的各种因素的制约较多,例如:人员、机构编制等因素。所以必要的内部审计分级监督机构的设立较少,这使得高校内部审计的审核和评价体制机制处于真空状态,从而进一步导致内部审计质量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即使某些高校设立了分级监督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分级监督机构的监督内容也不过是编制底稿人员的签字活动、工作底稿填写齐全的审核以及审计报告结构和用语规范的合格性审核等,缺乏较为实质性的指导监督。

(十)审计管理水平低,审计质量控制薄弱目前,内部审计部门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但是这些标准还不能完全适应审计风险的降低和审计质量提高的具体要求。具体表现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环节的疏漏和不足;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比较落后;部分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者数量不足;审计责任的确认和责任追究具体标准的缺失;审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不强等。上述这些因素是审计质量控制薄弱和审计管理水平较低的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以上篇幅对高校基建项目审计质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研究,从而为进一步强化高校基建工程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参考文献:

[1]冉龙君.浅谈企业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及重点[J].中国审计,2011(1).

篇5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就是指对企业内部审计行为以及内部审计结果的评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则是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计划、证据、工作底稿、内部审计报告以及内部审计记录档案等的控制。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

对于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环境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内部审计环境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管理层的内部审计意识、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等,这些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

第二,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工作是否具有足够的独立性,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部门能否客观公正地对各项工作进行审计监督,因而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是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内部审计技术方法。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下,企业的管理手段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内部审计方法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企业集团能否有效运用各种现代化、标准化以及信息化的内部审计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

第四,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内部审计工作同样是企业的一种管理行为,也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要确保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尤其是确保内部审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审计质量,必须具有健全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2影响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质量问题分析

第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强。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如果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不足,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其他部门的干扰,自然难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评价分析。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的现状普遍是机构在内部管理层次中的设置不高,甚至成为一些企业集团高层管理者的领导工具,因而影响了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质量。

第二,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计划性。

很多企业集团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开展没有计划性,特别是内部审计工作往往停留于检查企业财务舞弊的层面,而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动态监督、管理控制以及决策服务等方面的职能,没有计划性造成了企业的经营、决策、风险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不能有效开展。

第三,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企业集团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企业的多元化、分散化经营,造成了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也不断扩大,需要企业集团必须采用新的审计手段,尤其是信息化的审计手段以提高审计效率与审计工作的质量。但是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在审计工作的开展中对信息化的应用不足,相关的数据平台建设不完善,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3提高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质量的措施

第一,完善企业集团内部审机构与职能的设置。

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确保内部审计工作不受干扰的开展,必须合理地设置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工作的职能。首先,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应该尽可能地将内部审计工作隶属于单独设置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或者是隶属于董事会与监事会,以确保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在定位上具有权威性。对于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职能的设定,重点是制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编制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并定期对财务收支、资产质量、财务预算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对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工资总额等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对各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离任审计,对各子公司进行重大异常情况的专项审计,对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和利益及有效性进行评估。通过完善机构的设置,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二,优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程。

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应该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以及企业董事会的安排,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进行安排,对定期以及不定期开展的内部审计作出部署。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上,重点是资产状况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以及其他有助于规范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审计工作。在审计工作的实施之前,首先应该组织审计人员熟悉被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内部审计目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内容以及方法步骤进行明确。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推行公示和承诺制度,综合采取检查、监督、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分析和复核等方法对企业集团的资产管理、经营活动、财务收支资金管理等相应的内容进行审计分析。

第三,提高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机构应该结合现代审计工作的发展,不断地对审计工作理念、审计工作方式进行调整,特别是采取信息化的内部审计。首先,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重点通过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完成企业内部审计所需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复核分析,确保数据的全面、真实与及时性。其次,在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按照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以及内部审计操作指南中的相关要求,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进行完善,特别是做好内部审计软件功能的拓展延伸,提高内部审计数据的规范性和透明性,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第四,全面运用好审计结果。

在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结束以后,应该及时总结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内部审计报告,并针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违反财经纪律和财会法规、涉及生产、经营和管理重大问题进行单独说明,提出内部审计工作意见。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与相关的责任部门做好对接沟通,及时地将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反馈,以督促整改,进而实现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4结论

篇6

关键词:审计质量 问题 对策

质量是公安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审计工作发展进步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公安审计部门高度重视、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审计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对促进公安中心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公安审计部门仍存在质量意识不强,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一、影响公安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能力不适应

专业胜任能力,是按规定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并出具恰当审计报告的能力,是提升审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从公安审计部门的情况看,很多公安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无法适应审计工作需要,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发展。一是优秀专业人才难以安排到审计部门。很多公安机关认为审计部门不是核心部门,在警力紧张的情况下,不想把优秀人才安排到审计部门。二是专业不对口。很多审计人员是学财务、会计专业出身,专门学习审计专业的人员很少,对基本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缺乏了解,工作中感到无从下手,存在不会干、干不了问题。三是公安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公安审计工作不断深入,已普遍开展了涉案财物审计、基建审计、信息化项目审计。涉案财物审计需要懂法律知识、基建审计需要懂基建工程知识、信息化项目审计需要懂信息通信知识,这就需要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提升自我。但公安审计部门既懂审计,又懂法律、计算机、会计、工程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

(二)审计质量意识不强

正确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很多公安审计部门对审计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摆上重要位置,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升。一是对审计质量重视不够,没有形成重视审计质量,不断提升审计质量的良好氛围。二是有的同志对工作存在应付心理,认为工作说的过去就行了,不想在学习审计知识上下功夫,不想在提升审计质量上费力气。三是缺乏激励机制。没有将审计质量同评先创优、工作考核、提拔晋升结合起来,审计人员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提升质量、争先创优的动力。四是缺乏风险意识。有的审计人员认为内部审计无风险可言,即使审计工作没干好,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也不会承担风险。反而质量提升了,工作干好了,容易得罪人。

(三)审计程序不规范

程序是审计工作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规范的审计程序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当前,从很多公安审计部门的情况看,审计程序很不规范,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升。有的没有认真进行审前调查,审计方案缺乏针对性、可行性;有的不重视审计取证,该收集的审计证据没有收集,关键审计结论缺乏证据支持;有的没有形成审计工作底稿,没有对审计过程进行全面记录;有的没有对审计工作进行复核检查,缺乏监督制约机制;有的没有及时整理审计档案,造成审计资料散乱、甚至丢失。

二、提升审计质量的措施

公安审计工作要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必须把审计质量摆上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审计质量。

(一)培树质量意识

一是充分认识提升审计质量的重要意义。提升审计质量是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防范审计审计风险的关键措施,对推动审计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培育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通过示范引导、反复强调、培训等方式,培育人人重视审计质量,不断提升审计质量的良好氛围和内部文化。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审计质量同立功受奖、评先创优、提拔晋升结合起来,使每一名审计人员都认识到只有不断提升审计质量,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对责任意识不强、审计工作质量不高人员,要及进进行诫勉谈话、督促提醒。一旦出现审计过错,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确实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必要时调离审计部门。

(二)规范审计程序

一是重视审前调查。在审计开始前,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认真审前调查,对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人员、主要经济活动、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可行性、针对性强的审计方案,为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二是重视审计取证。对审计中发现的可以做为证据使用的资料及时进行收集,使所有审计结论都建立在充分、适当的证据基础之上。三是完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在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提供了审计工作实际执行情况的记录,并形成审计报告的基础。要把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结论等全部纳入审计工作底稿中,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全面记录。审计底稿要做到格式规范、记录完整、查阅方便。四是加强复核。对审计工作要至少实行两级复核。一是审计组长要对整个审计工作全面进行复核;二是审计负责人要选择重点内容进行复核。复核要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并做到突出重点、确保实效。五是及时整理审计档案。审计工作完成后,在规定时限内,将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资料整理齐全,全部立卷归档,做到审结卷成。六是强化审计整改。加强督促整改力度,督促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整改问题,确保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充分发挥规范财务管理的作用。将审计结果通报政工、纪检部门,充分发挥在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

篇7

关键词:新常态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我国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权力行使的基础单位,其内部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能否为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服务。而内部审计作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有序与规范以及权力的良好运行的必要手段之一,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因此为了适应当前深化改革的新常态,满足新形势对内部审计提出的新要求,研究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问题十分必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审计的现实意义

(一)监督和控制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财政预算资金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预算资金正确的分配与使用关系着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完善其内部管理、形成权力的监督和约束的制度安排。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有利于其内部各部门正确履行职能,规范财务行为,并对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从而使单位资金安全得到保障,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减少工作人员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因此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力争内部审计制度在各部门的积极推广,对规范和制约预算资金的科学分配和合理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有助于为国家政策方针的落实提供支持。主要表现在监督和管理服务职能两方面:一是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对单位经营活动的真实性、正确性以及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和监督的一种职能。行政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转的组成机构,它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国家的政策方针常常通过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通过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对单位内各部门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保障国家政策方针的落实。二是内部审计的管理服务职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已制定的工作安排对单位内部的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与评价,从而保障国家政策方针的全面落实。

(三)S护国家的财经法纪,促进反腐倡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以国家的财经法纪为基准而开展的。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发现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和物资以及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国家的财经法纪能够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从而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内部审计部门是独立存在的一个组成部门,其他各个部门需要配合内部审计部门的检查工作。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其他各部门的审查,对其资金使用情况做出评价,能够有效减少贪污受贿情况的发生,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使国家的财经法纪得到保障。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困境

(一)内部审计制度仍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在制度规范内容、标准以及流程指导等方面存在欠缺,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约束职能。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制度规范内容方面,存在过于笼统、具体与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只能得到原则性的指导,而在具体实施层面缺乏具体性的指引,使得内部审计工作不够规范,难以保证信息的公开与透明。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标准方面,尽管我国早已出台了《内部审计原则》,它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指导,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该原则已然不能适应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它还需要继续完善与修订。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为实施执行提供具体指导。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流程规范性不足,没有按照审计准备、实施、报告以及后续审计这四个阶段详细执行。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较为随意,没有按照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进行,有的甚至直接由一人负责并仅仅向领导汇报。

(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依靠于内部审计部门与人员在执行工作时保持独立性与客观性的状态,而独立性与客观性主要依托于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具备足够的权力。目前我国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尚未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抽调内部人员来完成,只有少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单独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由专门人员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并不具备与其他部门和领导平行的权力,容易因受制于人情关系而,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三)内部审计范围较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主要包括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重要事务与决策审计以及其他审计等。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对内部审计的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涉及的范围也逐渐扩展。尽管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范围呈现扩展的态势,但是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仍集中于财务审计方面,内部控制审计和其他类型审计涉及较少,特别是其他类型审计十分欠缺。审计类型的局限性表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仍存在审计范围较窄、审计内容不足的问题,内部审计无法充分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四)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开始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该模式与以往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很大不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属于在会计岗位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他们面对管理模式的转变,并不能很快地学习新知识并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其专业水平;二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较为繁重,特别是随着目前内部审计范围的拓展,它对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很难有时间去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可见,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严重限制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发展。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适应新常态的建议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基础,所以完善行政事I单位的内部审计,首先应从完善其内部审计制度入手。只有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对审计的标准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与规范,比如审计的开展计划、开展时间、流程与程序安排、审计人员数量与专业分配比例、培训机制等。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实践提供对照标准,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机制建设。内部审计本质上是一种监督机制,为了保证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保持其独立性与客观性,应当建立制约内部审计的约束机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方面是定期派当地的审计机关来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让社会公众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约体系中来,从而对内部审计工作起到保障作用。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加强其独立性。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常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足,影响了其独立性和客观性,进而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因此为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得到贯彻与落实,应当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制度安排与执行、培训机制以及具体管理举措的优势。具体来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可以通过组织内部审计培训,与当地审计机关合作举办相应的讲座,对参加上述活动的领导进行评价,并将该评价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单位内部重点宣传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等,提升内部审计的重要地位。

(三)改进审计工作方法,拓展内部审计内容。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存在局限性的一部分原因是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内容因受制于时间不足不能得到扩展与丰富。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改进审计工作的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并促使审计工作内容更加全面与丰富。具体来讲,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更新有关审计的信息化软件与硬件,重视审计软件与业务、财务的衔接问题,搭建一体化信息平台,提升工作效率,丰富审计工作内容。

(四)通过选拔和继续教训的方式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选拔专业人才和开展继续教育两种方式进行。一方面是选拔专业人才,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选取学历适当、知识结构全面以及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开展继续教育,通过讲座和培训的方式加强对他们后期的考察与评价,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哲.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J].时代金融,2016,(7).

[2]刘平.行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新作为[J].审计月刊,2016,(4).

篇8

关键词: 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改善策略

一、引 言

在当今时代,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日新月异,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也正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企业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做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接下来,本文将首先简要地概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的改善策略。

二、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不够高

首先,部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多数仅仅重视财务与审计知识的学习,却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相关专业技能,复合型的人才尤其缺乏,计算机审计技能比较薄弱,不能够灵活地应对复杂的财务审计工作局面;其次,部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够高,不能够以认真、客观的工作态度来做好财务审计工作,经常不能坚持原则,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后,部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安排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企业在安排录用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并未真正的综合衡量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胜任能力,导致很难真正发挥出财务审计工作的作用。

(二)法规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颁布了《审计法》、《财务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然而,对于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来说仍然不太健全,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仍然有待完善,规范审计工作质量和约束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的制度和法规仍然不够系统。这种现状导致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在检查和评价各项经济活动以及处理违纪问题的过程中,不具备可靠的依据,很难秉公依法办事。在财务审计工作人员遇到具体问题的情况下,时常感到无章可循,甚至无所适从。

(三)财务审计工作方法有待改进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已经实现财务审计工作信息系统的网络化,然而,部分财务审计工作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财务审计工作方法,不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不能够熟练地掌握联机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此同时,我国一些财务审计工作机构缺乏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撑专家,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测试方法。

三、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的改善策略

(一)加强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

建立注册财务审计工作师资格考试制度,成立业务技术过硬、政治素质高财务审计工作队伍的训练培养基地,着重提高财务审计工作从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为当今企业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财务审计工作内容的调整与拓展方向,逐步培养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相应的企业管理、资产评估、数理统计等能力,努力引进计算机、电子技术、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专业资格人员,努力使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构成合理。通过强化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加强财务审计工作专业培训,加强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认证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培训,培养财务审计工作人员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技能,使他们能够在人员结构和素质等方面满足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发展的要求。

(二)合理设置财务审计工作结构,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制度

针对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结构独立性不强的现状,应该在最高决策和执行机构下直接设置财务审计工作机构,并且由其提名或任命具体负责人,以保证财务审计工作机构良好的组织到位和绝对的权威性,使其能够更有效的协助企业经营管理层履行职责,并且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最大覆盖率。同时,也应该采取合理规范财务审计工作内容、财务审计工作程序等措施,结合强化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和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的财务审计工作制度。

(三)进一步改进财务审计工作方法,提高财务审计工作水平

在财务审计工作方法和手段上要全面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重视风险分析,使有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更加现代化。通过信息化全面化的分析,减少决策失误,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投资决策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企业领导者要转变传统的观念

企业领导者应该认识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要搞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必须增强企业领导者的财务审计工作意识。要让企业领导者转变传统的观念,认识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企业的发展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不能够再把企业财务审计工作认为是一种束缚自己权力的包袱,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不是对企业领导者的一种限制。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亟待加强,对于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错误观念必须改变,企业领导者要自觉地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机构,认识到建立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五)企业财务审计要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和事中审计转变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部门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的审计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离任审计和发现违规行为后的经济问题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离任审计都属于事后审计,所以,很难及时发现问题,一般都是在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审计部门才能够介入,这就导致企业不能够规避经济损失,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行为的风险,并未真正地发挥出企业财务审计部门的作用,因此,财务审计工作在许多企业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传统的财务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是查错防弊,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财务报表项目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来采取事后审计,这种审计形式的主要缺点就是不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并且很难科学合理地审计那些财务报表之外的事项,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一定要对于传统的财务审计进行扩展,保证财务审计工作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和事中审计转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进行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形势下,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希望通过本文对于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的研究,能够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帮助我国企业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 内部审计 困难与对策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反映出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情况。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之中,核心的部分就是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在过去传统的经济体制要求下,国家是唯一的投资者,而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改变,投资者就不再是单一的状态,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在这种状态之下,企业的管理权与控制权就逐渐分离。企业管理者与控制的侧重点不同,对于企业发展方向的导向作用也是不同的。为了能够实现企业投资与经营之间的协调,实现管理最优状态和利益最大化,就必须要加强供电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这是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之中的必然选择。

一、县级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困难

(一)缺少严谨的审计机构

我国的电力其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供电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方面并不是十分完善,尤其是一些县级的供电企业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供电企业中缺少严谨的审计机构,从而导致供电企业的审计工作缺乏专业性。首先,由于大多数县级供电企业的审计机构不够完整,将审计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而且供电企业内的多个部门一般公用一个审计机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审计机构的工作量,使审计部门的工作难度加大;其次,供电企业的管理层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体会到审计工作对于供电企业管理与经营的作用,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自然难以展开;再者就是供电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在审计工作中缺乏专业性和严谨的态度,所以审计工作的难度较大。

(二)重经济效益而轻管理与服务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县级供电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审计工作。供电企业的通常会过于注重节省企业成本,提升经济效益,而在这种情况之下,难免会使供电企业疏于管理,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与销售失衡。而实际上,在供电企业运营的过程之中,应该将经营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而现在许多供电企业都没有将管理工作和审计部门放在主要位置,对审计部门的工作疏于监督。另外,由于供电企业将大部分目光都放在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对于供电企业的服务不够重视。虽然供电企业内设有监督部门,但是监督部门只是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旁观者,对企业管理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指出,却没有做实质性的工作,使供电企业的监督部门形同虚设。

(三)审计范围较小,力度不够

供电企业的审计部门不够严谨,管理方面的监督较少,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供电企业审计部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还有一点,审计范围较小,力度不够。供电企业的审计部门工作内容一般都是以企业已经决策的事项或已经完成的工作为主,工作的重点内容倾向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而财务管理知识供电企业管理整体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将审计部门工作的侧重点放在财务管理方面会以偏概全,使审计工作不彻底。另外,在供电企业的审计部门运作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缺陷,也就是审计部门的执行力度小。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们由于审计的方法较为传统,方式单一,因此,大部分的供电企业的审计部门工作极为落后,而且审计部门的主观一般为供电企业的直接领导者,在专业性方面较为缺乏,因此,整个部门且少权威性和独立性,在管理和监督方面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县级供电企业审计工作

(一)监理严谨的审计系统

首先,供电企业应建立严谨的审计系统。由我国国情决定,县以及以下的行政区经济都比较落后,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县级的供电企业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县级供电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就会先得让十分吃力。审计工作开展存在困难,一般是审计部门的审计系统不够完善造成的。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应加大对企业的建设,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企业的管理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科学监督体系的审计部门,细化审计部门的工作分类,合理安排审计工作,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另外,还要提升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审计部门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二)经济效益与管理服务并重

其次,县级供电企业应该将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与企业服务放在同一个水平面,在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企业的经营管理,并加强企业的服务工作。还要赋予企业的而审计部门更多的权利,让企业的审计部门加入到供电企业的市场工作之中,全方位地观察供电企业,进行实时的监督,以整个企业为家督对象,在重点监督财务工作内容的同时,还要对企业内其它部门的工作内容展开严格的监督。

(三)加大审计的力度

加大审计部门的工作力度,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审计的范围,将供电企业内部部门的审计工作范围扩大,对于财务部门以外的部门也要加强审计工作,提升审计部门的整个监督方位;二是赋予审计部门更多的职权,将审计工作与管理工作相结合,使审计工作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能提出审计不合格方面的有效管理策略。

三、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的审计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在审计部门运行之中也出现了重重困难,而审计部门作为供电企业的重要部门,应更加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规范审计部门系统,合理安排经济效益与管理服务之间的关系,并加大审计的力度,才能在根本上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商秋芳.浅议县级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困难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审计成本;分析;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审计部门的工作和责任反而越来越重。人们被物质和利益蒙蔽了双眼,遗忘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社会上铺张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信息化的出现使审计工作更加严谨和细致,信息的把握更加及时准确,信息的监督更加全面到位,因此,信息化与审计二者相互促进,互惠互利。信息化下的背景,给审计赋予新的概念,本文将重新定义新时代下的审计理论,从各方各面分析影响审计成本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进一步控制成本提供策略。

一、信息化下的审计

信息化的审计包括与信息化结合和融入的审计技术,审计技术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实现巨大的改革和进步,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审计的信息化有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和审计工作模式的信息化。审计其实就是审计法,是具有法律效益的行为。这种行为的主体是审计机关部门,行为对象包括各种各种政府和企业的财政部门,行为内容有检查财务行为规范、会计部门的行为标准审核、财政收支状况、资产和资金和来源和开销等等。审计还分为一般审计和税务审计,一般审计是指上面所介绍的传统的普通审计行为,而税务审计与一般审计有所不同。税务审计则是细分出来的专门针对税务的审计行为,在审计机关有专门设置税务审计的审计部门,他们进行日常的税务审计,包括对有纳税义务的个人和企业的纳税业务进行审查和监督。税务审计具有国家强制性,因为税收情况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状况,因此,税务审计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信息化下的审计成本的影响因素

在新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审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造成了影响审计成本的各方各面的细节发生了变化,影响审计成本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管理。

(一)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就是指审计的工作人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审计的设备也了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化。因此,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技能素质以及工作人员的心情态度都会影响着审计成本。现如今审计信息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操作难度系数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因此,工作人员的工作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和专业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身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高的工作人员的审计成本就会相对来说节省很多。另外,同一个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也会影响到审计的工作效率,审计工作的特殊性,比如枯燥、出差多,很容易会造成审计人员心情低落,这就会造成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分心,因此,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审计成本,造成了审计成本的浪费。

(二)审计客体

审计客体就是指审计客体的工作对象和工作任务。审计的客体分为还分为一般审计和税务审计,一般审计是指上面所介绍的传统的普通审计行为,而税务审计与一般审计有所不同。税务审计则是细分出来的专门针对税务的审计行为,在审计机关有专门设置税务审计的审计部门。在一般审计中又分有常规审计和非常规审计,审计流程和审计模式又有所区分。税务审计具有国家强制性,因为税收情况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状况。两者的审计成本又是具有明显区别的。一般审计的成本较低,效益是有形的;而税务审计的效益在于无形,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审计时应根据客体的类型,合理地安排审计工作。

(三)审计管理

审计管理包括常见的三个方面。第一审计方案的准确全面性。审计方案是审计工作之前预先准备和计划。一个好的审计方案便代表了审计工作成功了一半,因此,审计方案的设计关系着审计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审计方案的合理性包括审计的时间安排、审计模式的选择、如何处理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的关系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关系着审计成本的高低以及审计工作的效率高低。第二个方面是审计的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由于人为因素的主观性,好的审计方案有可能因为人为因素而使审计方案达不到计划的目的。因此,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设置审计工作的管理人员,给予审计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审计工作不到位的员工要给与批评和惩罚,防止错误下次再犯,对于审计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效率高的员工要给予鼓励和奖励,发扬优良员工的精神。第三.审计资源的整合程度。审计中成本的控制因素还与审计资源的整合程度有莫大的关系。如何将审计资源合理整合、最大限度的利用身边的资源、将资源充分利用是关系审计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审计资源,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时间资源,充分降低成本,有效控制成本。

三、审计成本控制策略

关于如何提升审计成本控制的措施,首先针对现有技术问题出发,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抓起,只有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新的技术策略的突破。另外,应注重提高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素质,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一)制定科W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

高效、准确的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效率的直接保障。由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审计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审计的方法还保留着传统的模式和套路,传统陈旧的方法显然是不适合现阶段的审计工作特点,因此,必须摒弃传统的工作特点,充分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开发出一套适合现阶段发展特点的审计流程。在工作之前应该充分的分析审计的主客体,采取合理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审计成本为主。在工作时全面的指导和管理审计工作人员,尽量减少因主观因素发生的问题和错误,最后对整体的审计流程加以评价防止下次的工作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对好的地方应该加以发扬和鼓励。最先进好的审计技术是在于工作时就可判断出工作可能面临的风险和错误,因此,应增加对整个工作流程的了解,及时分析情况,避免发生风险,从而提高工作的准确性,降低成本控制成本。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由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审计工作具备一定的难度和技巧的考验,因此,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是重要的因素。审计主体是审计工作的执行主体,一定要尽全力提高审计主体的工作效率。现如今审计信息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操作难度系数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因此,工作人员的工作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和专业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身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高的工作人员的审计成本就会相对来说节省很多。另外,同一个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也会影响到审计的工作效率,审计工作的特殊性,烦躁、无聊、出差多,很容易会造成审计人员心情低落,这就会造成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分心,因此,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审计成本,造成了审计成本的浪费。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的掌握自身的本职业务,还要对整个的工作流程加深了解,这要才能真正掌握审计的大局,做到全面的控制成本,降低成本。

(三)全面的提高审计管理

审计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的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因此,审计管理旨在合理分配审计工作的各个要素,协调好各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使它们发挥出全部的职能,为提高工作效率而服务。所以,全面提高审计管理至关重要。管理好审计方案,管理好审计工作人员,管理好审计程度和各种管理制度。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设置审计工作的管理人员,给予审计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审计工作不到位的员工要给与批评和惩罚,防止错误下次再犯,对于审计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效率高的员工要给予鼓励和奖励,发扬优良员工的精神。为了追求最低的成本,对于预算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做好付出与收获的对比,做好预算成本与审计结果的比例分析图,如果不成正比,一定要分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减少下次问题发生的概率,为下次审计工作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