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范文
时间:2023-04-06 13:0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实习支教;置换培训;教师教育
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是指组织高校的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在一定时期内顶替现职农村学校教师的岗位,被置换出的农村教师参加由高校组织的短期脱产培训。实习支教、置换培训是对传统师范教育实习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也是对贫困边远地区教育师资的一种有效的支援模式。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自2008年以来,坚持对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进行积极实践和不断探索。
一、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目的和做法
(一)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目的。
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师范生的实习教育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师范生培养质量。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学习与工作过程、高校与行业和社会的紧密结合。对于师范教育来说,就是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紧密结合。因此,教育实习,就是要把实习生放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教育其教学能力,以增强将来岗位的适应性。在实行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以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类学生的实习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河源市区小学,实习场所有限,实习生的实践锻炼机会不多,实习效果不够明显,有时还出现实习学校因担心教学质量受影响而不太乐意接受实习的现象,甚至不让实习生登台授课,这对实习质量造成一定的冲击。而实习支教作为一种新的实习模式,把实习直接提高到了完全顶岗的要求,如果说传统的教育实习主要是“扶”,在教师指导下亦步亦趋地实践,那么实习支教主要强调的是“扶”之后的“放”和实习生可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这样的“放”、“独立”和“完全顶岗”更有利于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实习支教、置换培训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内涵,是师范教育实现工学结合的最佳途径。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必然要求。河源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业务水平普遍较低。据2007年的调查,全市13812名农村小学教师中,非“科班”(第一学历为非师范院校)出身占了70%以上,有85%以上教师不能按新课标要求授课。二是学科配置残缺不齐。除中心小学教师配置相对好一点外,乡镇小学音、体、美课程几乎找不到专业教师授课。以东源县上莞镇为例,全镇应开英语班级数为68个,应配置22位英语教师,实际配置17位,其中仅有2位毕业于英语专业。三是缺乏竞争意识。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师一般年龄偏大,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安于现状,缺乏上进心,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四是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处于“一有二无”状态,即“有规划,无资金,无基地”。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几乎都挂上了电大和职业技术学校的牌子,其培训教师的功能正在迅速减弱。河源基础教育师资条件薄弱的严峻问题,迫切需要地方高职院校体现服务地方的重要功能,积极为小学师资培训服务。
(二)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做法。
首先,通过调研制定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总体规划。按照规划,2008年在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进行试点,然后在全市五县一区全面铺开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用3年的时间,每年为30个乡镇实习支教点提供初级的培训服务,每年置换培训1500名以上在职小学教师,同时建立相对成片且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从2011年开始进行高级培训,帮助、指导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培养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培训的方式是就地集中培训与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集中培训相结合,培训对象主要是河源市小学的紧缺学科教师如音、体、美、英语等专业教师。
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一般安排在师范生即将毕业的第六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师范生分派到河源市各乡镇实习支教点,由实习支教点(一般为镇中心小学)安排优秀小学教师作为实习生指导教师。置换时间历时5周,进实习支教点第一周见习,第二至第五周完全顶岗,实习生全面接替原任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任务。置换比例为1.5∶1,即3名实习生置换2名小学教师,实习任务包括:备课、说课、上课、班主任工作、观课议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考察考试、组织课外活动、教育调查等内容。被置换出来的小学教师集中在实习支教点进行为期4周的就地集中培训,采用“自主学习、专家引领”的方式,由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选派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教授深入实习支教点,直接组织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此外,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还利用暑假组织乡镇小学教师到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突出基础性和观念性,新课标教法、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辅导理论与技巧、研究论文写作辅导、教学方法研究等列为培训内容,课程设置贴近农村小学的教学实际需要。
二、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主要成效
(一)实现教育实习模式和教师培训模式的重大改革。
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从体制上实现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它打破了原有的“培养不管培训,培训不管培养”,职前和职后脱节的格局。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注重学科教育和学科的自成体系,教师职业技能部分常常被忽视,基层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小学教师的状况也极少受到关注,采取顶岗实习,就地置换培训的方式,突破原有的师范教育的封闭体系,实现师范生培养和农村教师培训一体化,即对职前教师培养、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培训三个阶段作出统一规划,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此外,把置换出来的教师集中在当地的中心小学进行就地培训,可以拉近高校与农村小学的距离,使高校对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求和农村课改现状有更直接的了解,为高校进一步调整师范教育的办学思路、改革办学模式提供更加真实的决策依据。同时,可以节约成本,减少支出,减轻小学教师的经济负担,也便于当地教育部门管理。
(二)促进师范生自我教育和能力培养。
实习支教,为实习生提供了全职教师的实习机会。实习生除担任班主任工作外,每周授课时数达到15课时以上,完全顶岗4周,每个实习生的授课时数达到60课时以上,比原来在城区实习多12倍以上,使学生能够在实实在在的教师岗位上进行教学实践。由于实习生处在与实习支教点教师同等的地位,学生得到了更加充分、全面的实践锻炼,通过这种教育实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完全投入到教学中去,获得丰富翔实的感性认识,不断从感性认识中总结、提高,并与学到的理论相联系,使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实习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对实际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提高了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顶岗实习还深化了毕业生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认识,加深对小学教师职业价值的认知,增强了到农村从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毕业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
(三)小学教师提高了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派出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熟悉小学教育教学,能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担任当地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观摩等常规形式,适当配以讲座。通过培训,补充和更新了小学教师的科学人文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提高了教育科学素养。通过传递大量新的有效的信息,介绍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研讨活动和专项技能训练,发展了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这种按需施教、传递信息、更新观念、发展能力的培训得到了受训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
三、实习支教置换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
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涉及面广,参与的人员多,没有政策的扶持和相应的机制,这项工作不可能持久、全面、深入地开展下去,也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要努力形成师范生培养和农村教师培训一体化、互助共赢的长效机制。
(一)责任协调机制。
在现有体制下,在职教师培训实行的是省、市、县三级管理,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势必会打破现有格局,所以必须重新疏理关系,明确省、市、县政府和高校的职责,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彻底打通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使之一体化。要将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目标管理,作为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市、县教育局和高校应加强对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和联系这项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基地的规划,及时向高校提出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计划,配合高校积极选派和认真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培训,为在岗教师分期分批轮训创造良好条件。实习基地(镇中心小学)主要负责协助解决实习岗位和食宿条件,负责小学教师培训的管理。高校主要负责安排实习生和培训授课教师、授课计划和课程。
(二)经费分担机制。
应加大投入,建立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经费分担机制。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费用一般由高校负担;置换教师培训工作费用由市、县(区)教育局、农村学校和高校合理分担,原则上市教育局负担农村教师培训费用,县(区)教育局和农村学校负担农村教师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鼓励县(区)教育局全额负担农村教师参训费。如果大面积推开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那么政府专项支持是主渠道,应该提供专项经费。
(三)管理督导机制。
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要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在做好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强化管理督导,将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评估检查,保证实习质量和培训质量。要兼顾实习和支教两个方面,周密安排好实习时间、周期、实习工作量、生活、安全等问题。要充分考虑农村教育的实际需要,遵循教师教育的规律。特别要注意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选点问题,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一批条件适中、集中连片、能安排实习生食宿的中小学校作为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如镇一级的中心小学。因为条件太好的学校不需要师范生实习,没有这样的需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不支持,达不到支教的目的;条件太差的学校师资水平跟不上,实习生起不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生活、工作、安全问题也难以保障。
师范生的实习评价由高校负责,小学教师的考核由高校与当地中心小学共同负责,评价材料分别进入实习生档案和小学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毕业生就业推荐和教师继续教育成绩、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督导检查,把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作为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作者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茗.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刍议[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篇2
关键词: 法国 日本 教师教育 共同特征
中小学教师教育质量的高低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在长期的教师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财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笔者拟从当达国家中选取法国、日本这样两个与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或文化传统相近的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两国当代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共同特征,旨在对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一、高档次的教师地位和待遇
尊师重教是一个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如果一个民族的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么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因为,一个民族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师质量的高低;教师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教育质量高低就会深远地影响该民族未来发展后劲的强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发达国家是不重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而成为发达国家的。法日两国高档次的教师地位和待遇是发达国家教师地位和待遇的典型代表。
首先,从教师的社会地位看。在法日两国,教师都有国家教育公务员的身份,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和优待。例如,在日本,穿着教师服的师范生上了公交车,车上的乘客会非常主动地给他们让座,以示对未来教师的尊重。
其次,从教师的经济待遇看。在法国,中小学教师平均的工资比高级熟练工平均工资近高出一倍,法国教师工资分11档,最低档为6800法郎,最高档为2.5万法郎,小学教师平均月薪一般都在1万法郎左右,中学教师月薪在1.5万法郎上下。就是还在教师培训学院学习的学生,第一年都能享受到7万法郎奖学金,考核合格升入第二年学习,可以得到作为公务员教师的正式工资的80%;考核合格获准教师资格任教后可获教师全薪,并享受社会保险等待遇。在日本,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比同期毕业的其他行业职员平均工资高16%左右。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的工资必须高于普通公务员的工资标准,折合成人民币,新教师月薪12129元,工作10年以上教师月薪20215元,老教师月薪33692元[1]。
二、高规格的教师专业标准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法日两国教师的社会地位高待遇好,师范院校自然就成了广大考生的报考热门院校,教师职业就成了炙手可热、竞争激烈的职业,这样教师专业标准水涨船高,教师资格考核必然很严格。
在法国,目前是以其独特的“3+2”教师教育新模式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就是由IUFM(即教师培训学院)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签订协议,合作培训中小学教师。IUFM学制为2年,招收在普通大学经过3年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并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因为法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全社会属中上等水平,加之进入IUFM有较高的奖学金,报考的人远多于计划招生的人数,可以择优录取。学院淘汰率很高,录取率大约为10%―20%,被录取的学生都是第一志愿的选择。另外,在法国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若想获得教师资格,则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和教育实习的评审这两个阶段的严格考核。事实上,每年获得教师职位的人数并没有完全达到国家所提供的教师职位数量。例如1997年报考中等教师资格的人数为56054人,录取了7620人,录取率仅为13.59%,而国家提供的教师职位数量是8955人[2]。由此可见,法国政府对教师资格的认定采取的是“宁缺毋滥”的方针,其原因在于法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如果没有一支良好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则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想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故通过严格控制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从根本上促进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
在日本,教师被称作“圣职”,大量优秀人才都申请此职业,师范专业一直是高考的热门,竞争非常激烈,录取率大约在20%左右。这样,大量优秀人才涌向教育界,充实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师资质量。日本《教育许可法》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者,且要经过国家规定标准的考试,合格者才能取得教师资格。1989年日本颁布的《教育职员许可证法》将教师资格证书等级划分为三种类型:“专修许可证”、“一种许可证”、“二种许可证”;其中获得“专修许可证”的基础是达到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结业程度,目的在于促使研究生院结业者任教,并鼓励在职教师进修。“一种许可证”的获得要求是大学本科毕业者;“二种许可证”的获得者要求是短期大学毕业者。同时,为实现适应学校教育多样化,新设“特别许可证”,一种资格证书则是一种标准资格,二种资格证书的获得者则必须不断提高,方能获得标准资格。文部省明令指示: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校长和教导主任的任职资格是“一种许可证”或“专修许可证”,高中校长和教员主任的任职资格为“专修许可证”。
三、科学合理的师范教育课程
由于教师这个职业的工作对象是一群有独特个性且正在成长中的人,其责任重大、性质复杂,因此对教师的培养,必须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术性”与“师范性”这两种性质的课程,不可顾此失彼,否则很难培养出量足质高的师资。法日两国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得颇为科学合理。
在法国,如上文所言,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是以“3+2”独特模式进行的,所以从“学术性”来说,法国教师经过3年综合大学理论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他们的学术功底毋庸置疑是非常扎实的。法国培养教师的“师范性”课程的设置也是非常科学实效的,那些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并获得学位的学生,在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后,进入IUFM再接受专门的教师专业培训2年。IUFM课程设置具体情况如下:
小学教师培养不分专业,实行综合培养。第一学年以校内课程学习为主,强调科学与教育教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学科知识和教学法基本各占一半。教育理论知识主要是应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另外,有6周的实习,分两次到小学,做些辅的教学工作。第二学年,采取校内教学与实习交替进行。校内教学课程主要是法语、数学、新教学技术、教学法、教学技能训练等。实习时间为12周,分3次,第一次到初中,时间为1周,主要了解、体会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工作;第二次到小学独立上课,时间为3周;最后是结业实习,时间为8周左右,要全面负责小学一个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法国中学教师实行分专业培养。第一学年同时还是某大学四年级学生,由大学负责专业课教学,学院负责教育理论、教学法知识的教学,同时安排2周的实习。第一学年结束后,要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成为实习公务员,进入第二学年学习。第二学年学习包括校内教学和实习,教学课程主要为专业教学法知识,也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对学生的心理指导等。教育实习为12周,到中学实习,完全负责一个班的教学工作,每周在高中教6课时,在初中教4课时,学院给每个学生配一位辅导教师。理科学生还要到工厂、企业或医院实习4周,以拓宽知识面、丰富实践经验[3]。
在日本,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强调“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基础学科约占总学时的35%;专业课程约占总学时的50%;教育课程的必修科目包括教育原理、教育史、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实习等,选修科目如教育哲学、教育评定、各科心理学、职业指导等,约占总学时的15%。日本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的实习环节。教育实践时间一般为15周以上,其中见习时间一般在7周左右,实习时间一般在8周以上。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日本教师教育机构十分重视与中小学实践基地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成立教师教育实训研究组织。高校研究者可以随时深入中小学,及时了解中小学的需要;中小学也能及时得到高校信息或指导,共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评价上,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内容上不仅评价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对学生的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方法上不仅采用考试的办法,还采取观察、座谈、测评等灵活的评价方法[4]。
四、保障有力的教师继续教育体制
教师的教育包括教师师范和教师继续教育整个过程。教师在职的继续教育与教师职前的师范教育同等重要,其作用绝不可小视。法日韩三国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体制健全,在法制、时间、资金等方面的保障都很有力。
在法国,根据政府颁布的《继续教育组织法》规定:继续进修是教师的权利,每个教师每年有权享受学习进修假两周,教师职业生涯总计有带薪学习进修假两年。法国不仅将教师在职培训作为一种法定权利予以保护,而且在具体的规定与操作过程中,也切实地为这一权利的行使创造了条件。在法国,如果教师参加脱产式进修,对于教师离岗时的工作问题,教育部已有明确的制度安排,如初等学校短期进修教师的工作由实习生代为完成,参加较长时间进修的教师的工作,由专门招聘的代课教师负责。而在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方面,则更是因为法国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多渠道的经费筹措而变得资金充裕,个体无忧。
在日本,《教育公务员特别法》明确的规定:具有教师公务员任命权者,必须制定出对教师的研究进修及其他有关进修方面的计划安排,并确保实行。为促进在职教师的进修,日本政府采取了以下激励性的措施:如教师通过依据;资助教师的进修,短期进修一般是免费的,可以带薪在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更新教师资格证,为了保证教师资格证书的资质能力符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日本不断提高教师资格的标准,以获得国民对教师资格证的认可。
五、更具实效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法日两国更加注重课程对教师教育和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法国,教学继续教育为了满足和实现不同类型、级别教师参与在职培训的不同需求和目标,无论是从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形式的设计上,都体现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一个在教师既有基础上的递接式教育。因此,教育部对参与培训教师的既有基础和培训方向进行划分,从而决定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为专业知识欠缺的教师进行的基础性学科培训;为专业知识达标教师,从原有基础出发,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的补充性培训,培养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为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教育工作、掌握教学技巧的培训;为达到一定学历或学位的培训;为应对教育改革或教学变化,针对各类人员进行的集体培训等。在培训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评判自己需要的培训项目,然后选择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国家根据不同层次需求的教师状况设计和安排培训的课程和方式,使得教师的在职培训内容能更好地满足各层次教师的实际需求[5]。
在日本,新教师必须接受为期一年的研修,新教师校内研修要在研修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一边担任班主任和从事教学工作,一边修习教师伦理、学科教学指导理论和班级管理艺术,并参加社会服务和为学生服务。校外研修的主要有参观其他学校、社会教育设施和社会福利机构,参加社会义务奉献活动等。当地教委和地区教育中心还为新教师组织各种讲座和集中研讨学习班。新教师还须利用寒假、暑假和春假的集中时间自选课题,进行自主研究。另外,日本政府指导各地教育委员会制定政策,拨出专款形成一个分别针对任职数年教师进行研修的终身教育体制,有5年教龄者须研修专业学科教学工作方面的内容;有10年、15年教龄的骨干教师须研修指导学生的技巧、与学生家长进行教育交谈的艺术方面内容。日本已采用“开放型”教师培养制,后来又重新组建了兵库、上越、鸣门三所专司教师再教育的教育大学,在职教师可以通过攻读教育大学设置的学位课程,进一步提高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确保教育的高质量[6]。
参考文献:
[1]佚名.世界各国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J].教师博览,2009(4).
[2]钟文芳.法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师政策[J].教育评论,2004(1).
[3]李玉芳.法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制度评介[J].辽宁教育研究,2006(7).
[4]李中国.日本教师教育.特征与借鉴[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
篇3
乡村教师为何源源流失
乡村小学大多地处偏远,条件简陋。
据《人民日报》不久前披露,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芦村镇双江小学在2013年9月初新学期报名时,学校陷入了一场师资短缺危机。全校10名教师一下子就有4名调走了,让这所村小一时无法开展正常教学。
调离该校的4名教师,各有原因。一名35岁的男教师参加公开招聘,考入了城区学校;一名在该校工作了19年的女教师因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调到了城市工作;一名刚工作两年的女教师,考虑到生育问题,调到了丈夫家所在的村小;另一名教师则也是有种种原因,调到镇中心小学工作。更令人担心的是,在岗的其他教师也不一定留得住。
因为待遇低、条件差、没前途,只好想方设法往外走,这是农村教师的普遍心理。相比于袁州区其他乡镇,芦村镇的情况还算不错的。全镇现有的10所小学中,双江小学的规模、硬件条件也是数一数二的,学校给几名外地教师提供了休息的单间,还提供午饭。
但与现代化的城区学校相比,双江小学就显得寒酸了。教师办公室里唯一的电脑上落满了灰尘,旧款显示器显得十分笨重。全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但很少使用。除了硬件寒酸,软件也相当逊色。虽然在三至六年级开设了英语课,但没有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至于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更缺乏专业教师。
全校7个班级,每天大概要上6节课,一周全校总共200多节课,10名教师平均每人要上20多节课。而辛劳的付出,却换不来相匹配的回报,最现实的待遇问题,随时动摇着乡村学校的人才根基。
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绩效工资,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也能拿到1500~2000元的月薪。粗看起来,虽然收入有了保障,但这笔钱不足以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乡村教师的生活空间十分狭窄,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同事和自己的学生,很少接触外面的新鲜事。地处乡镇集市的中心小学还要好一点,特别是一些在偏远的片小、村小,教师因交通不便、手头拮据等原因,一般没事很少出去,有的甚至一年四季都难进县城一趟。因此,找对象难,难找对象,这是长期困扰乡村青年教师尤其是男教师的现实问题。而“半边户”教师因背上夫妻分离的沉重包袱,他们一边要教学,一边还要为家庭生计辛苦操劳,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于是便想方设法找门路争取早日调出去。
“特岗计划”是国务院实施的一项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可一些特岗教师对于服务期满后的去留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心,顾虑政策有不确定性,编制问题不一定能够解决,因而将特岗教师当成一种暂时的就业跳板,随时寻找着更好的职业机会。
如今,愿意留在乡村的教师,要么是已成家的当地人,要么是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在师资缺乏的困境下,请代课教师成了一些乡村小学缓解教学压力的常用应急手段。不少家长担心,代课教师都是本地农民,怎么教孩子?但学校表示,想请有教师资格证的、有经验的老师,不过很难请得到。
乡村教师由村流向镇,由镇流向县城,由县城流向市区,成为一种无可奈何的趋势。总的看来,青年教师无家庭负担,再加上精力旺盛,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值较高,因而流失率高。中年教师则为了自己的子女有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或为了实现自己更大的理想抱负致使流失率也高。
据2012年年底有关统计的数字显示,我国有1205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其中农村教师占80%。尽管如此,但听着乡村孩子的琅琅读书声,不禁让人担忧:等到最后一批驻守在乡村的老教师拿不动粉笔时,谁来当孩子们的领路人?
乡村青年教师难留的成因分析
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加大,乡村学校硬件逐渐改善,但软件却难以跟上。这难的一方面,就是农村学校中缺乏青年教师,尤其是缺优秀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是学校的希望、未来。一位政治家曾这样说过:“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同理,谁培养了青年教师,谁就赢得了教育的未来。
许多刚刚来到乡村学校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最初对教育和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干劲十足。工作上你追我赶,暗中默默地互相较劲,比谁的教学成绩好。不少人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闲下来的时候,他们聊得最多的也是学生学得怎么样,如何将课讲得精彩些,工作虽忙碌但觉得很充实。然而,相当一些青年教师满怀信心地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面对日复一日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失落感油然而生。如此一来,往日的工作热情开始降温,日子稍长一点儿,就会萌生打“退堂鼓”的消极想法。
乡村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历史原因、社会原因、经济原因和个人发展原因等方面,由此产生乡村青年教师失落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主观因素方面――
心理落差感:主要是由社会大环境和现在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所引起,尤其是明显的城乡差别使一些年轻教师心理失衡。一名青年教师在谈起自己目前在乡村小学的处境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小时候总梦想自己将来有一天能当教师,可等我做了多年的教师后,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够早日离开这个岗位。”
工作挫折感: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缺乏教学经验,不擅长管理课堂。每天的工作繁杂琐碎,常常弄得焦头烂额。虽然感觉自己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却看不到成效。这样就无疑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挫折感。如果他们无法将挫折化为力量,那么他们就会开始对工作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会得过且过,甚至一有机会便“一走了之”。
外部因素方面――
现实环境: 乡村学校环境的艰苦,发展空间的狭窄,生活乏味,人际交往困难,往往令年轻人对乡村教师岗位望而却步。全国很多村小都地处偏远山区,大学生毕业后去当教师,越往村里走越绝望。即使坚守多年的教师,也常常因为现实问题,而主动选择离去。“跳槽”无望的,则迫使自己渐渐妥协于现实环境,机械地做着自己分内的事。
社会评价: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小学教师上课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的廉价劳动,而到乡村学校去教书更是没有能耐的表现。对乡村教师来说,工作累点、生活苦点,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福利待遇:由于农村教师收入还没有完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相应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往往是一次性的整体上浮,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变化不大。近年来乡村教师待遇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属于清贫一族。
留住优秀的乡村教师就是留住希望
2012年11月间,党的十新闻中心举办网络访谈,主题为“中国的教育公平”。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教育部将在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培养培训、推动城乡教师流动等方面下大力气,努力把农村教师素质和农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回答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时,袁贵仁表示,针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薄弱点,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进展顺利。
一是完善补充机制,让青年教师下得去。在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共招收6.3万名学生,毕业生中的92%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实施了特岗计划,招聘30万名毕业生,其中80%留在当地从教。
二是改善地位待遇,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向农村地区倾斜。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农村教师居住条件。为此,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施工资倾斜政策;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加大表彰奖励力度。
三是提高业务水平,让农村教师教得好。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帮助350万名农村教师提升素质。把好“入口关”,积极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落实向农村学校倾斜的政策,建立健全农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2008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选择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3个地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以来,将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104个地级市,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体系,并将最高职务等级设置到正高级,从而激发了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信心。
值得教育界高管注意的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非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统筹、推动不可,需要高位推动。
――科学制定农村教师编制,解决“超编缺人”的问题。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教师编制,解决城乡师生比例倒挂问题,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要从农村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地区特点配齐、配足教师,保证农村学校开齐、开足课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拓宽引进农村教师的渠道。尝试与本地相关院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教师,特别是当前农村学校紧缺的音、体、美等学科要加大培养力度。同时,加大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招聘力度,有计划地引进各个学科的教师,特别是能在农村学校任职的教师。
――形成双向教师交流机制。城区骨干教师下乡服务,农村教师进城学习。
――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加大师范院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针对农村教学实际需求,培养全科型小学低年级教师。
增强教师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对音、体、美、小学英语等紧缺学科农村教师的专项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普惠性;大力建设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共享、免费的教学资源库,丰富教师培训的网络资源,加强农村教师的远程培训;实施对教师进修机构的督导与评价,提升教师进修机构的培训质量。
――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吸引和留住农村优秀教师。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向农村教师倾斜的优惠政策,落实绩效工资。完善农村教师津贴补贴,设立“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工作津贴”,激励和吸引教师积极到农村地区从教。
2012年,江西省有序推进农村教师福利待遇的改善,成效显现。
――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不断完善。自2011年始,省财政在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中新增安排5000万元,由过去的1亿元增加到1.5亿元。省人保厅、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发文,提高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标准: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由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05元,最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80元,每年近9万名教师受益。
――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成效初显。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的共同努力下,在2011年省财政安排的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中,支持吉安县、于都县、德兴市、丰城市、资溪县等5个县(市)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改革试点。国家共安排1992万元,省配套奖补资金1698万元,五个项目县(市)共安排6836万元,新建(改扩建)教师周转房74687平方米,2134套房。
培养和留住优秀乡村教师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民盟中央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为加快农村教师的培养,通过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扶贫行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自2007年起,新东方与民盟中央联合发起“烛光行动――新东方社会责任行”活动,由新东方组织优秀教师走向全国贫困地区,免费对乡村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育扶贫。该活动开展7年来,已在全国60多个贫困地区培训了2万多名乡村英语教师。
篇4
一、日本教师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植在教师内心对社会和学生发展的关心,并表现为为了实现学生的真正成长而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责任。它首先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有关。
Ladd 199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日本的离婚率、单亲家庭和贫穷人口相对美国要少,这有利于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也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积极态度以及他们合作、勤奋的品质。日本教师对教育学生的责任甚至超越了社会或家长的期望,教师似乎自身就有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深深情感,而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环境反过来又强化了教师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战后的日本社会经历了转型,诸如科学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从以信息导向朝以知识导向的社会转变,以及伴随而来的雇佣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变化。日本的文部科学省最近发起了一场改革,以鼓励日本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尽管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支持日本教学的个性化,但它同时也要保持日本学生在世界上的学业成绩,保持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律、关心他人、责任意识和保留民族精神方面的责任。日本社会继续建构着它的“日本性”,即一个“现代而非西方的文化”,将通常被认为的西方价值观(如个性主义和民主)与日本传统整合起来。[1]社会的变化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修整知识体系、面向世界并要有较强的预测力,培养既保持日本优秀传统又不脱离时代的新人才。
二、日本教师的社会身份
日本的中小学教师是国家公务员,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日本教师的工资待遇很高,国家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的工资必须高于普通公务员的工资标准。
以下是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有关2003年日美中小学教师工资占人均GDP比例的数据:(见下表)[2]
这张表格很清晰地显示出日美教师工资的差距,尽管日本教师在刚踏入工作岗位时工资未能达到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值,但在积累了15年的工作经验之后的工资以及最高工资都超出了平均值,但相比之下,美国却始终处在平均值以下。
当然,日本政府对教师既有很高的待遇,也同时有很高的要求,这也加强了这项职业在人们心中的神圣性和教师的使命感。在日本,“由于教学被看成是一项全职工作,教师工资按照12个月来支付,不允许教师去做其他的有偿工作,即使是在他们自己的时间里”。[3]在《教育公务员特例法》第19条中明确规定:“教育公务员为尽其职责,必须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提高修养”,有关部门“必须制订出对教师在职研修人员方面的计划安排,配备必要的设施,提出奖励研究和进修的方法并加以落实”。[4]
三、日本教师的业余时间安排
日本中小教师的业余时间安排也折射了他们的使命感。1992年,Sato和McLaughlin对比研究了日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环境,日本教师每周要比他们的美国同行们多花费20个小时在学校里,他们不仅承担着对学生的教学任务,还承担着许多非学术性的任务,例如,日本教师要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假期,关心学生的个人卫生和习惯,管理学生校内外的生活,日本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只有60%。“(日本)学生有四十天的暑假,十四天的寒假和十四天的春季假期,但他们的老师在他们这些假期期间也是要工作的。”[5]通常小学教师一周最多要花费26.5小时在教学上,另外还要管理学生的午餐、课间休息和学校卫生。初中和高中教师分别是19.7小时和16.8小时。日本教师牺牲业余时间是出于自愿的,同时在与学生频繁亲密的接触中了解学生特点、发现学生兴趣、总结学生成长历程,在这些有意或无意的职业和日常生活中教师的使命感萌发和升华出来。
总之,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从社会普遍价值中衍生的,需要社会文化的滋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尊师重教的国家,但在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人们丧失了很多珍贵的价值观,既存的土壤是努力寻求的起点和希望,我们应当从传统中进行有力的挖掘。尊重教师必须要从实际着手,尤其要提高教师工资和待遇,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只有当教师职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崇高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成为教师,也才会增强教师心中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注释:
[1]Mochizuki,Y.A postcolonial rereading of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ization movement of Japanese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Japaneseness”in a globalized world.In P.Ninnds & S.Mehta(Eds.),Reimaging comparative education:Postfoundational ideas and applications for critical times.New York:Routledge/Falmer.2004:218.
[2]Teachers'salary relative to GDP percapita[EB/CL] uis.省略/template/html/Exceltables/WEI2005/Table2.12a.i.xls.
[3]Sato,N.,&McLaughlin,M.W.(1992).Context matters:Teaching in Japan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Phi Delta Kappan,73(5):362.
[4]邱生.当代日本教育改革与教育立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329.
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态 压力
一、现阶段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难释的教育教学重负
近几年,我国教育界基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提倡降低学生学习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其实,学生负担过重,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教师负担过重。社会、家长和学校对教师过高的要求:片面追求升学率,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向学生加压,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实现整体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重视“为教师减负”。这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强烈呼声, 一定程度上,中小学教师已不堪忍受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身心压力。这些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具体体现在:1.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过长;2.教师的周授课时数过多;3 .教师的工作项目繁多。
(二)难圆的职称梦
教师具有强烈的精神需要,他们热爱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追求事业的成功,渴望得到同事同行的尊重和学生的尊敬,在工作上做出较大成绩,学术上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晋升高一级职称能够满足教师丰富强烈的精神需要和价值认定。再说,因为职称与教师工资收系在一起,同时关系到教师的评优评先等许多切身的利益,因此,晋升高一级职称就成了教师一定时期内的第一需要,成为教师职业过程中的第一追求。
但目前我国教师职称评定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如职称评定的标准和条件不客观甚至不科学,有些方面缺乏具体明确的指标,老学校职称评定压力大,僧多粥少等问题严重;职称名额指标经过层层分解,最后到具体单位时常常是与实际需要升职的差距太大,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往往指标严重不足。
教师面临的压力是很沉重的。沉重的压力不仅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进行,而且于教师的心身健康也不利。不少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职业差,心理健康问题多,这与他们长期超负荷工作、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对教师过高的要求以及教师工资福利偏低等因素而引起教师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直接关系,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有哪些减轻教师压力的对策呢?
二、减轻教师的压力,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师共同的努力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教师减压
1.改变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教师
以往对于教师的评价,依据更多的是学生成绩、发表获奖的论文、参加教学比武的情况等等,其实我们更应该重视过程评价,减少终结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减少量化评价。
2.实行人性化管理,体现组织关怀
教育行政干部应当更多关注教师的生活状况,当教师出现天灾人祸等意外情况的时候,教育行政干部的及时慰问,会让教师感激涕零。
3.组织工会活动,为教师提供放松的机会
教育行政干部应当利用有限的经费组织趣味运动会、卡位OK赛等工会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时间及场所,因为正当的娱乐是调剂教师身心最有效的途径。
4.组织各种竞赛,为教师提供展现才华的平台
教育行政干部应当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比武、说课、说教材比赛等竞赛活动,不管是派往省、市、区参加教学比教学比武或说课、说教材比赛等活动,还是一个办事处级的优秀教师,都会给教师本人带来无限的荣耀与无穷的工作动力。
(二)教师应当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
压力的大小,关键是个人的心态。“感时花溅泪”就是很好的写照,教师应当努力做到:
1.要有崇高的职业荣誉感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说:“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教育,人类还可能是愚昧的,社会生活还可能是原始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教育职业是多么伟大的职业、多么崇高的职业。在我国,把教育职业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把教育列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把“科教兴国”作为治国兴邦,振兴民族,复兴中华的方略。作为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的教师,应当感到无尚光荣,无比自信,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工作。
2.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教师产生压力的主要症状是感到时间不够,解决办法是:a、在工作的过程中注意统筹方法,合理安排工作的先后顺序;b、尽量减少“疲劳战”,“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3.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减轻压力,一方面,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健壮,精力充沛,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体育锻炼减少了沉溺于压力情况的时间,如散步、慢跑等体育活动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休闲”机会。体育锻炼要有规律和持之以恒,并以适量的娱乐性为原则。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德育;现状;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根据新农村学生的特点,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课题。现笔者简单地分析新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一些策略。
一、新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农村问题。很多城里的潮流思想涌进农村,一些不良的思想占据着农民的脑子。因为父辈曾经的生活很艰辛,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重复他们走过的路,更希望子女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所以他们过于溺爱自己的子女。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几乎不让孩子做什么家务;而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也不愿意让孩子跟着自己下地干活或者做家务。以前,农村流传着“读书改变命运”这样的座右铭,而如今,农村坚持“读书无用论”,不重视子女的教育。因此,这样的环境造就了现在的一些农村学生贪婪、自私、任性、好逸恶劳。在农村学校里,我们碰上了如下案例。[案例1]三年级学生滕某,在课堂上拿玩具出来玩耍。教师口头提醒无效,只好暂时没收他的玩具。他马上把书本往课桌底下一扔,趴在桌上睡觉,一天不听课。[案例2]三年级学生黄某,因为在课堂上多次主动与周围的同学说话,造成恶劣的影响。教师批评了他,他就把笔和作业本扔到课桌抽屉里面,坐在座位上不停地用余光瞪教师,脸上写满了仇恨。[案例3]五年级学生黄某和滕某,下课时间在走廊上因一件小事打架,教师见状站在他俩中间劝架。他们不顾教师在场,仍然冲向对方拼命撕打,一副誓要把对方打死的样子。笔者在农村教学中,发现以上的3个案例在农村小学每周都会上演。教师在德育方面也努力做了疏导,然而效果甚微。教师采用道理说服法,但学生并不吃这一套;教师采用榜样示范法,学生则嘲笑树立榜样者,甚至拉帮结派,疏远品德较好的学生;教师希望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学生,而多数家长以农活繁忙为由,不愿意来学校见教师,或者直接在电话里回应教师说他的小孩很犟,他们管不了。更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境:某教师批评了一位学生,第二天早上,该生的父亲来到学校,站在操场上破口大骂学校的教师。之后再有教师批评学生,学生便这样回应教师“:你敢骂我!等下我回去告诉爸爸来骂你!”于是就造成了现在很多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是学生打不得、骂不得、不服管。
二、分析造成新农村学校难以开展德育工作的原因
1.新农村、新思想促成了教育的新观念
如今的农民不再愁生活的温饱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些农民把自家的种植地承包给了土地种植专业户,而一些有技术、有经验的农民则自己开发种植地,大搞农业建设。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他们反过来这样理解教育:当年我读书也是一窍不通,现在我不也发达了,生活过得很好吗?
2.新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难以开展德育工作
新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部分农民的月均收入超过了当地农村小学教师的收入。很多农民盖起了漂亮的小楼房,家里买上了小汽车,装上了电脑,拉了宽带。所以在农村,经常能听到农民这样评论教师:一个小学教师有什么了不起,那么一点工资,都不够我一个月化肥钱的一半。当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时,学生居然能够用“读书有什么用,我家有小汽车,你家还是电动车”之类的话语来回应教师。卑微的社会地位让教师的德育言论是如此的苍白!以前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很多人认为是小学教师的知识水平低;而现在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大家都认为是因为小学教师的收入低。
三、加强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策略
1.陶冶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陶冶教育法也称情感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情感和环境的元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的心灵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小学生极易受到整个新农村、新环境和新思想的影响,尤其易受到父辈教育态度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利用好校园环境资源,达到熏陶和感染学生良好情感的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很多农村学校不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学生走进校园,除了看到教学楼、宿舍楼、饭堂、几条宣传语、几棵常见的树和一些草坪之外,很难见到有意义的墙壁画、美丽的花儿、有文化气息的宣传栏等。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有意义的图画、标语,每班种植各种不同的花儿,或者让学生利用DIY作品,装饰校园各个角落,以此丰富校园文化,达到熏陶学生情感的目的。
2.晒特长———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农村学生的思想贫瘠源自于单调的生活。在农村,学生无法享受到各种娱乐设施,他们在学校也只是单调地学习语文、数学,而对于很多像美术、音乐、科学等副科,教师很少按课程安排表来授课(因为缺乏相应的教师),学生没有施展才华、特长的平台。这就造成了一种局面:农村学生的生活追求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纯,学生的爱好广泛,而学校不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现有的条件又不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以至于农村学生常处于精神恍惚的状态,对学习、生活都失去热情。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特长的平台。教师可以从晒学生的特长做起,每周固定一个时间、固定一个校园宣传牌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比付出———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篇7
一、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机制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世纪末,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经历了“培养主体更换、培养层次提升”的变革,“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被完全颠覆。市场主导的自费培养替代了政府主导的公费培养,高中起点为主的培养对象代替了初中起点为主的培养对象。从1997年到2006年的实践证明,以高师为主体进行的开放式收费培养机制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整个基础教育师资出现了质量下滑的趋势,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从2006年开始,湖南省采用“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模式培养10000名师范生以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2007年,国家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展了免费师范教育,这应该是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所暴露问题的回应。从免费师范回归到现在,当前的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出现了明显变化,年轻的面孔多起来了,原来不能开设的新课程有人承担了。但是,这种变化不完全是免费师范带来的,目前,农村小学新的师资有两种来源:一是定向分配的免费师范生,二是面向社会选聘的大学毕业生。从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来看,一线农村小学对定向分配的免费师范生普遍看好,认为他们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扎实的职业技能、多学科教学的职业素养,又是本乡本土的毕业生,工作适应快且不易流失。而对选聘的大学毕业生则有诸多不满意,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这些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不如免费师范生,容易流失,不稳定。二是无法马上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主要表现为学科知识较为精深,但教师职业技能缺乏,艺体素质达不到职业需求。三是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一般强调对某一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没有进行小学多学科教学的系统训练,无法适应农村小学多学科教学的需要。免费师范生受欢迎,选聘的大学生受冷遇,但在各地新的师资补充过程中,免费师范生只是少数,选聘大学生占多数。这是一对矛盾,矛盾背后是两种小学教师教育模式的冲突,“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是封闭模式,而“综合大学教育加教师资格证申请”是开放模式。一般来说,封闭型的培养模式代表传统与保守,开放型的培养模式代表潮流与趋势。为什么“初中起点、公费培养”这种代表传统与保守的封闭型培养模式在湖南农村小学能受到广泛好评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机制改革与创新时期,对“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湖南模式进行分析和完善显得很有必要。
二、从继承的视角看我国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
从小学教师教育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免费培养制度是主流,其间中断过两次,即1922年至1932年在“新学制”条件下实行的师范教育收费制度和1997年至2006年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实行的师范教育收费制度。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这两次师范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都对当时的教师教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也损害了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实施免费培养制度,小学教师教育就能得到健康发展,否则就会走向低谷。建国以后到上世纪末,以中等师范学校为主体的免费培养机制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到现在为止,这些教师仍然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力量。这种以中等师范学校为主体,招收优秀初中生进行免费培养的机制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其生命力的源头就在于“公费培养和初中起点”。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由中专向专、本科提升,由封闭培养到开放培养的转变中,一度出现了继承断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招收初中生为主的中等师范学校淡出历史舞台,而以招收高中生为主的专科或本科院校成为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主体,培养主体的急速更换,导致培养模式的改变,以招收高中生为主,进行收费培养的模式完全颠覆了“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传统。“高中起点,收费培养”是对“初中起点,公费培养”的改革,但这是一种缺乏继承的改革。10年的改革实践也证明了这点,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农村小学教育,损害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正常补充,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
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研究,我们发现“初中起点、公费培养”应该是现阶段培养农村小学师资的最佳模式。为什么强调“初中起点、公费培养”呢?必须回答当前围绕小学教师培养而产生争议的两个话题,一是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多,为什么还要政府费钱费力进行定向培养?二是为什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还要从初中毕业生中来招收?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必须了解小学教师职业素质构成的特殊性,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结构必须注重“宽口径、强技能”。“宽口径”是指学科知识面要广,以适应小学多学科教学的需要;“强技能”是指小学教师的职业能力必须过硬,包括规范用语、规范用字以及艺体素质都必须达到一定水平,这种技能训练的周期相对较长。在开放模式下开展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也有教师资格证培训与考核这一机制来保证教育理论和职业技能的落实,但是当前获取小学教师资格证只要参与短期的培训和考核即可,这种短训对于工作对象是成人的中学教师来说,稍许有点意义,但对工作对象是小学生,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农村小学教师来说,则用处不大。此外,农村小学较为偏远,物质、文化生活相对艰苦,从市场经济视角来分析,这一职业缺乏足够的比较优势。因此,必须由国家公共财政支持,开展免费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才能保证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因答第二个问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初中起点”招生可以吸引优质生源。在实施了“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的湖南省农村初中,中考结束后,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要么就读省示范性高中,要么就读有免费计划的师范院校。选择前者,具有不确定性,且费用较高,选择后者,对工薪阶层和农民家庭有较大的吸引力。其实,从2008年起,湖南省也尝试过通过高考招收免费师范生来培养农村小学师资,但与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年年爆满的情形相比,高中考生和家长的反应冷淡得多。2008年,全省只招收到180人,2009年也只招到了300多人,离每年500个招生计划相差甚远,生源质量也较低。因此,从生源质量的角度来分析,通过“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招收的学生质量更为优秀,数量更为充足。其次,青少年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任职者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素养和艺体素养,这些特点决定了招收的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毋庸置疑,初中起点的学生在可塑性方面要比高中起点的学生有较强的优势,高中三年,为高考而学,目标单一,其音、体、美素质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被压抑,发展的关键期已经错过。第三,有利于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的形成。初中毕业生的人生观还处在形成阶段,没有定型,容易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理想。
三、从创新的视角来看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机制
首先,从招生来看,主张在政府主导下制订招生计划,学生自愿报考,通过规范程序,多方监督公平。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在招生时必须经过以下几个程序:一是招生计划确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县、市根据本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提出当年的定向培养招生需求建议计划,经市、州教育局审核汇总后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根据各地上报的需求,统筹安排下达招生计划。二是有招生计划的县、市、区,所有身体健康的初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三是县、市(区)教育局根据初选标准确定入选名单,其标准是相貌端正、身体健康,且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年当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四是县、市(区)公示通过初选的人员名单。五是市(州)教育局和招生学校联合进行笔试和面试。六是招生学校预录取。七是省教育厅对市(州)教育局预录情况及预录学生名单进行全面审核,并向社会公示。八是县、市(区)人民政府与考生签订培养协议书。
其次,从培养来看,主张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加强管理,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第一,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机制存在两个层次,即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专科存在一些区别,表现为:五年制培养主要是培养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要求毕业生能胜任农村小学的所有学科。在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面广,包括文化课、技能课、教育专业课、教育实践课等,主要特点是“专科层次,全科培养,不细化学科(专业)方向”。而六年制的培养目标是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实施素质教育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小学教师,为建设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四二分段”的模式进行培养。第二,加强管理,激发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免费师范生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激发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承担培养任务的院校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了“刚性管理,柔性引导”的管理机制。所谓“刚性管理”是指在实施免费师范教育机制之前,湖南省教育厅就要求在生源地政府、学生和招生学校签订的三方协议上,明确规定“乙方(学生)在学习期间自动放弃学籍、因触犯刑律或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或因自身原因,学业成绩达不到甲方(学校)的培养规格要求,不能获取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应向甲方缴纳违约金”。所谓“柔性引导”是指校方开展的人性化管理。一是课程管理上,学校给学生留足个性发展的空间,除五个限选模块课程外,学校还开设大量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选修。二是对学生进行师魂典范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开展师魂典范教育,提炼教师核心价值观,开展实践体验教育,坚定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开展“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职业导向教育,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三是建立了一套与其他大学不同的“小学大专班”和“小教本科班”的管理模式。在五年制和六年制的前二年,学校为每班配备班主任,班主任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度的学习和生活上的辅导,到三年级时改为辅导员制。采取这些措施,指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三,强化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创新实践教学,建立以专业能力训练与过关考核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标准(试行)》明确规定“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因此,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一套涵盖课堂内外,以专业能力训练与过关考核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这种实践教学体系,从培养目标入手,层层建立专业能力子项,确立各能力子项的实践教学时间、场所、内容、考核等因素,并分成校外与校内实践教学项目。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心理调查和教育实习三类,以实习合作小学为基地展开,课时量约为总课时的16%。师范院校和生源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管理和指导校外实践教学项目,并对实践教学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适用于区、县教育局对师范生的工作岗位安排和校内的教育实习成绩鉴定。校内的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层次,课内的实践教学项目,在学科考核时一并进行;课外的实践教学项目,由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专家考评小组,对各项能力进行统一的过关考核。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强化师范生的实践意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达到“无缝”就业的目的。
第三,从就业来看,主张各方统一意见,认真履行就业协议。当前,在免费师范生就业问题上,大多数县、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合同,并且认为免费师范生切实解决了偏远农村小学师资短缺的问题。但也有个别县、市对免费定向师范生培养积极性不高,除了客观需求不足外,还存在两个认识上的偏差。第一种偏差是这些县、市的主要官员对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特殊性缺乏认识,认为小学教师不用定向培养。小学教师培养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周期较长。对小学教师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长时间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不是短期培训可以完成的。二是小学教师的稳定性受亲情因素影响。公开选聘的大学生,执教在偏僻的异乡,远离亲情,远离城市,很容易流失,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对这些特殊性认识不足,导致个别县、市领导产生“大学生俯拾即是,想招多少有多少,小学教师不用定向培养”的看法。第二种偏差是个别县、市官员缺乏责任感,把教师招聘当作权利运作的自留地。目前还不存在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只是有些不同的看法。因此,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只要各级政府部门从教育事业大局出发,统一意见,认真履行就业协议,就不成为问题。
基于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独特性。湖南省实行的六年制本科、五年制专科的“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模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更有实践的证明,这种培养机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林溪.不断创新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中国教师报,2010-5-26.
[2] 詹小平,李茂平.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新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篇8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创新
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在努力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加快构建现代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使命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积极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肩负着崭新的历史使命。
1.全面建设学习型小康社会,迫切要求加强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有赖于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不能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就无法把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也就难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民族兴。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有鉴于此,教师应当首先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示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成为学习型社会的样板。因此,关心教师发展,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2.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迫切要求优化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
当前,尽管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正在发生着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供求关系基本平衡,教师队伍建设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怛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一是层次性失衡。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师资数量供需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小学适龄人口开始减少并逐渐向初中推移,高中学龄人口逐渐增加,使得我国当前的教师供给关系由总量紧缺变为层次性失衡,教师质量问题更加凸显。截至2003年,我国570.28万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中专文化程度)为97.85%,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只有40.5%;初中专任教师 349.75万人,学历合格率(大专文化程度)为91.98%,其中获得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只有23.8%;高中专任教师107.06万人,学历合格率(本科文化程度)为75.71%,其中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仅占0.9%;在61万职业中学 (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66.3%,二是区域性失衡。我国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基层教师1400万人,农村教师占其总数的3/4。近些年来,许多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任教,这些学校仍然存在教师不足的现象,而且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是从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其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目前,农村中小学还普遍存在着一种“条件稍好的教师从乡村学校到乡镇学校、由乡镇学校到区县学校、由区县学校到地市学校”的流失现象,导致中小学教师区域性失衡现象更加突出。三是学科性失衡。中学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教师普遍短缺,而地理、生物、历史等学科的教师又出现过剩现象,由此导致部分教师“教非所学”。因此,尤为迫切的任务是,切实解决由教师供求总量不足所导致的结构性失衡的矛盾,整体上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
3.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迫切要求强化中小学教师教育改革
当代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9月8—11日在日内瓦举办的第47届国际教育大会,主题是“面向所有青年的优质教育:面临的挑战、趋势和优先事项”。大会指出,世界基础教育正面临着要保障青少年在接受初等教育后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和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素质的挑战,并呈现出一种发展趋势,即:把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放在首位,把对教育的需求视为变革的动力,提高培训水平,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估与国际比较,对增加教育投资的重新置疑,建立新的国际教育管理性机制等。同时指出,为了确保教育质量,教师的作用除了传播知识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解决其他问题(如与贫困作斗争、保障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预防暴力,促进社会融入、教会使用新技术等)的办法。教师的质量问题,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追溯教师教育的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对教师“质”的要求就已取代了对“量”的需要,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提出教师职业专业化,到1986年美国的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把教师的专业性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从 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发表的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到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教师专业化的中长期策略,“教师专业化”的观念成为社会共识。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目前我国现有中小学教师一千多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其专业化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面对我国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态势,以及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教师不适应全面建设学习型小康社会要求的问题更加显露出来。在此情况下,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二、确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先进理念
树立先进的继续教育理念,是实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向开放、高效、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当前,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先导是观念的转变。
1.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办学理念,指导办学实践。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正因如此,它对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正确的人才观和全面的质量观,切实推动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提高实施素贡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即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终身教育观、民主教育观。确立学生主体、师生平等、发展性评价等理念,以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凸显教育的主体性、民主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生的自主性、自我性和创造性,切实推进我国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即“人人都可成才”、“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任何时候,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为此,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为此,要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我国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发挥教育在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三是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和灵魂,是学校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关注质量,保障质量,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1世纪是注重质量的世纪,21世纪质量的新标准已从“合格产品”变为“用户满意”。由此可见,“发展质量”比“发展速度”更加重要。21世纪的质量竞争将是“品牌竞争”,没有高质量就没有名牌。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质量观,不同的学校亦有着不同的质量定位。教育质量即是教育水平和效果的反映。学校教育质量不仅包括其产品 (学生),还包括教育的所有活动,人才培养的质量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务必坚持评估标准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国际性,注重质量评估的多样性及“个性化”,努力实现教育质量全程抓、全面抓和全员抓。
2.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是学校最重要的办学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实质是,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学校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校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本,即关注教师的发展,绐终依靠和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以学生为本,即关注学生的成长,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学校发展最根本的生命意义。学校只有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主体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最优发展,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获得最大的管理绩效,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为此,要从学校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提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终身学习”是人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在其一生中不断获得满足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学习权和发展权实现的过程。“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时时、处处学习的实践,就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此背景下,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鉴于此,教师应当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示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成为学习型社会的样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必须充分开发教师资源。然而,我国的教师教育还不能很好地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存在着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脱节的现象,严重不适应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要求。随着教师培训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变为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的全员继续教育,使得加快教师终身学习的全程规划和建立教师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成为当务之急。学习既是社会的需要、职业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为此,我们应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切实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深刻认识“终身学习”既是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人必须对社会及自身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把“终身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和指导方针,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规范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把“终身教育”思想具体落实到继续教育实践之中,大力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把起点教育、阶段教育扩展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把学校教育扩展为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真正做到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重;推动教育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让学习伴随和贯穿于人一生的全过程。
三、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模式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践模式的创新,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面对全面建设学习型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以及教师专业化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冲击,努力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模式,对于构建现代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转贴于 1.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创新
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以来,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实行的是省、市(地)统筹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教师培训和市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3个层次构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随着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教师教育体系逐渐向高等教育层次集中,使得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和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为新时期教师培训的重点。在此情况下,构建开放灵活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势在必行。为此,要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积极推进和实施教师教育网、卫星电视网和互联网即“人网”、“天网”、“地网”3网相互融通、系统集成的全国教师网联计划,发挥高水平大学在教师培训体系中的龙头作用以及师范院校和其他教师教育机构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师网联”建设,促进省级区域性教师网联与全国教师网联的相互衔接,促进符合条件的省属院校与“教师网联”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办学,支持和鼓励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全国优质教师培训资源的共建共享;大力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和建设,推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级教科研部门、电教机构、电大工作站等的资源整合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使之形成合力,从而构建多功能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教师网联’校外学习中心”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校本研修制度,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努力发挥校本研修在实施教师网联计划中的基础作用,努力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2.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创新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确定切实可行的培训目标,选择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培训内容,把开展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与开展学历学位提升教育相结合,突出培训重点,讲求培训实效,使广大教师都能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一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积极组织和开展优秀中小学教师的高级研修、新课程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和中小学骨干教师的专项培训,注重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理论素养,更新知识结构,使之增强学术研究与自我提高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科研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改革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二要狠抓师德培训。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作为培训的重点,多形式组织学习,多途径进行考核,多角度树立典型,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内容来抓,常抓不懈,真正抓紧、抓实、抓好。三要进行学历学位提高培训。到2007年底,要使全国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达到70%左右,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达到50%左右,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达到一定比例,从而使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水平显著提升。四要强化新课程培训。认真组织和安排分类培训和分层培训工作:教师培训机构组织有关新课程的“通识”培训,教科研部门组织新课程学科的“专门”培训。在组织和开展省级培训的同时,要积极指导和督促各市(州)、县(市、区)开展相应的培训。五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可分为普及培训、等级培训和多媒体技术培训3个层次进行,努力增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切实提高他们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3.变革教育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法创新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周期长,见效慢。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致力于方法的创新。要把理论培训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灵活运用培训班、研修班、自学、课题研究、导师导教、学术报告、教研活动、案例教学、教学观摩、社会考察等继续教育形式,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指导,注重解决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积极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模式,比如:“自主式与引导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挖掘他们自身资源,引导其自主获取知识信息,自主进行经验反思、知识更新和重构,主要通过自学、交流研讨、学术报告、案例教学等方式来实施;“研究型主题培训模式”:依据专题来配备导师,让中小学教师分组研究,使之在参与过程中增强自我意识,在经验反思中实现自我突破;“研培一体的培训模式”: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困惑、不足和问题,构建教研、科研和培训一体化的培训模式,以“研”促“培”,寓“研”于“培”,“研”、“培”结合,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校本培训模式”: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把培训、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它涉及到指导教师制度、专题受训、行动研究、教学反思、区域合作、自学等内容。总之,教师继续教育方法的创新和科学模式的构建,既可以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又可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
4.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创新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多环节有机结合的动态管理,是一个从培训需求调查、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实施操作到培训效益评估的全程管理。实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的科学化,关键在于各地要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本地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组织培训者、受训者、科研人员、主管行政人员共同参与制订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教师继续教育的长远规划、近期计划、培训方案和有关政策,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适用、形式多样、方法独到、科学规范、师资优良、政策适宜、保障有力;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管理,注重督查和指导,整合培训、教学、科研机构的力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序、高效、健康运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后期管理涉及追踪调查、检测、监督、任用、反馈、再培训等内容,是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应引起高度重视,评估检查不可懈怠。要充分发挥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省、市、县3级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和网络的建设,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基地建设、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继续教育工作的政策制度建设,注重对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努力发挥政策导向、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教学指导的作用,进而实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
观念的转变是先导,实践模式的创新是核心,制度的建设是关键。只有制度创新,观念转变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模式才能得以健康运行,进而通过制度的创新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构建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是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深入、持久、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1.建立政策导向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例如,当前急需科学地制订有关“加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若干规定”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工作的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重点,以岗位技能培训、学历提升培训、新课程培训、师德师风培训为核心内容,切实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努力开创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建立教师周期培训制度。教师继续教育以5年为一个周期,实行省、市(地)统筹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基地具体实施;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应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坚持专业对口、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切实开展教师的岗位培训和学历提高教育。三是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加大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教育支援的力度,从发达、较发达地区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支教;从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选派教学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发达或较发达地区学校挂职锻炼,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主要是构建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以及管理部门、培训部门和教师任职学校协调配合的管理体制。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抓宏观调控、政策保证和资源整合,强化检查与评估,加强咨询与指导。教师培训部门要根据国家、省政府制订的培训规划和要求,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具体组织、管理、协调、指导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以保证培训活动的质量。各级学校要在抓好校本培训的同时,参与外培教师的管理,协助开展师德师能的考核工作,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计划有较强的针对性,内容有实效性,方式多样化,管理科学化。
3.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激励机制”,具体包括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教师继续教育基地评价标准与效益评价标准、发展性教师继续教育评估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现实的教师培训工作中,要注重教师培训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的资格再认证及教师的职务评聘相结合,完善教师培训证书制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和教师培训管理制度,从而构建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4.建立供给保障机制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各地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以及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培训成本的分担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教师继续教育专项基金”;把必要的教师培训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教育预算,按照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单独列支,切实予以保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试行“教师培训券”制度,国家应对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建立教师培训课程资源评审和遴选机制,加强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释:
[1]教育部:《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2004—05—27(2).
篇9
一、目前沧州市中小学信息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训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较大
有些教师因为工作需要或自身喜欢钻研,信息技术水平很高,而有些教师则很少接触或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另外,性别、年龄、专业及知识接受能力等也是导致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2.时间短,任务重
目前的培训中,受训教师往往需要在短短三五天时间内学习很多东西,如办公软件、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操作、网页或网站制作,等等。这对于年龄偏大、教学和科研任务本来就很繁重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来说,存在着诸多困难,培训质量也很难保证。
3.培训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多年来沧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是短期集中面授培训,基本都是按学科分班的大班教学,这种集体推进、整齐划一的培训范式难以满足教师对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员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真正发挥。另外,几乎每年的沧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都是自上而下的,在此之前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
4.培训内容更新缓慢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快速更新,新技术不断涌现,然而培训的内容却是改变。培训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受训教师就不会从培训中得到前沿的信息,不能及时适应信息化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培训也就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5.培训评价体系不完善、目标不明晰
怎样衡量信息技术培训的绩效?培训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这是一直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模糊的目标影响了培训的方式和效果,往往是象征性地做个作业,发个证书,至于培训结束后,受训教师在教学上有没有学以致用或者改进和提高,就没有人关心了。
6.培训没有持续性
表现在两方面:①由于条件所限,虽然培训已经开展了多年,但目前接受过培训的仅是小部分骨干教师,没能接受培训却有强烈培训愿望的教师还有相当一部分。因为连初级的轮流培训还没有完成,也就谈不上后续的提高性培训了。②培训中心缺少网络化培训平台的支持,缺乏对学员培训后的支持、指导、评价和信息反馈,受训教师无法通过培训平台形成信息技术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基于混合模式的信息技术培训的可行性
1.符合教师对培训时间多样化的需求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45.8%的教师希望把培训安排在工作时间内,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本来就较少,培训是工作需要,所以安排在工作时间内更为合理。31%的教师希望培训在假期进行,认为集中较长的时间可以系统学习,也能够使得学习的内容及时被消化吸收,效果较好。少数教师认为可以在晚上或周末培训,比例各占10.3%和11.5%,也有极少数教师认为根本不需要培训。
混合式培训符合成人学习特点,使教师在时间选择上有了更高的自由度,满足了教师对培训时间多样化的需求,使得“众口不再难调”。
2.符合教师对培训方式选择的期望
对参加培训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多数教师更希望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可选,大约80%的教师希望培训以集中面授、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进行。因此,混合模式具备培训方式上的可行性,符合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期望。
3.满足教师对培训环境和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具备网络学习的条件,此外还有手机可以支持移动学习。对受训教师来说,单一的集中授课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学习需要,那些问题来不及完全理解消化或需要深入学习的知识,有待于通过其他途径来学习,比如网络课程等。因此,混合模式更适合教师对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4.有利于培训效果的巩固和强化
混合学习模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自由的学习时间、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持续、深入地学习,使教师可以边培训、边研究、边实践,巩固和强化培训的效果。另外,教师的学习通常是一种以教师群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而这种合作学习更适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如基于教师自组织的博客圈子、QQ群、虚拟社区等,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基于混合模式的沧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1.加大培训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首先,切合实际的目标制定是培训的出发点。培训的目的并不是使每个中小学教师都成为信息技术专家,而是提高教师实际应用能力,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其次,实用的内容设计是培训的立足点。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掌握的技能是要反映到课堂上的,因此,内容的选择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有实用价值。培训内容要能够反映技术或教育理念的最新成果。再次,针对受训教师基础差异,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提高培训效果。最后, 培训内容与教师所教课程整合,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搜集大量相关素材和案例,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激发学员的兴趣和灵感,帮助他们在专业化道路上更快地成长。
2.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混合培训模式是传统面授模式和网上在线培训的结合,网上在线培训是教师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即时通信工具、博客等进行学习、交流、反思和提高的方式,它集案例分析、讨论交流、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之大成,可以极大地提高培训效果。
3.充分利用“继教网”,搭建基于本地区培训的网络学习平台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以公共服务平台、区域教师联网、区县学习资源中心和校本培训四级管理为基本框架,形成了多层次、开放式的教师培训网络模式,是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专业平台之一。山东省临淄区就是在此平台基础上成立了自己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本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支持和更强大的平台保障。山东临淄的做法很值得沧州学习和借鉴。充分利用“继教网”,建立基于沧州本地区的网络培训平台,既方便快捷、又省时省力,是进一步完善、规范现行培训体系,积极探索教师培训工作新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
4.利用网络免费资源,构建“经济适用型”的混合培训模式
网络上有很多免费服务,如果能在培训中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网络操作技能,还可以使他们进一步沟通交流、深入学习和持续发展,利于培训效果的改善和提高。在此仅举两例:①QQ群的群体沟通、资源共享功能更是备受青睐,因此可以建立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QQ群,进行作品展示、问题探讨、经验交流、上传下载。②博客是教师群体较早、较多使用的网络功能,他们利用博客进行学习、反思、知识积累,有很多人因为相同的情趣爱好或相同的关注面,组成了博客圈子。对于参加培训的这些中小学教师来说,也完全可以在个人博客基础上组成基于培训的圈子,共同交流学习反思提高。
5.多元化的评价手段
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价,目的是“以评促学、以评促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很强,培训质量的高低应该通过教师教学实际反馈及更多的渠道来评价,如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建立培训效果运用情况的反馈机制,如开展教学示范课评比、优秀教学课件评比,同时鼓励教师申请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课题,促进教师的实际研究应用。
6.提供可持续的培训后服务
培训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终身发展和职业成长的过程,在培训中要体现“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他们遇到的问题不可能通过短期培训全部得到解决,因此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培训后的支持服务。信息技术培训要有长期的计划,有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有关组织和部门要有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系统培养和长期支持,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总之,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对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要、培养创新能力、进行教学反思、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质量提升;对策
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必须根据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的实际需求来培养人才。实践教学是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功,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1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的需要。为了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提出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意见”。可见实践教学在师范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重新审视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实践教学,促进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
为了解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本研究对福建省师范院校中有开设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取现场发放和网上在线填写等形式,获取问卷276份,其中有效问卷258份,有效问卷达到93.48%。调查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到实践教学重要
但实践能力弱师范生对问卷里“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是否重要”这一问题的回答,237人选择“很重要”,占91.86%;12人选择“一般”,占4.65%;9人选择“不重要”,占3.49%。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师范生清楚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对教育实践基地的小学校长及一线教师的访谈,多数校长和教师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当前师范生实践能力比较薄弱,绝大多数被访者提到“要给师范生多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少一些空话套话”“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等。调查结果表明,五年制全科型小学教育的培养要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
(二)实践课程学时安排不足且内容单一
师范生对问卷里“实践教学课时是否足够?”这一问题的回答,240人选择了“否”,占93.02%。对“你认为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是否丰富?”222人选择了“否”,占86.05%。数据表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偏少,课时不足,内容单一。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要适当增加,给师范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师范生访谈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师范生认为一些课程理论性太强,与小学教育实际联系不紧密。与小学教育专业任课教师访谈时,很多教师提到一些课程脱离当前基础教育实际,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同时还要将理论教学与小学教学紧密结合,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相关课程,使师范生能更好胜任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三)学生教学实习时间短课时严重不足
师范生对“将教育见习实习贯穿五年全学程,每个学期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小学见习实习”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下:“赞成”的225人,占87.21%;“无所谓”的21人,占8.14%;“反对”的12人,占4.65%。可以看出,多数师范生认为要将教育实习贯穿五年全学程。对第四年下学期为期4周的集中实习调查表明,师范生认为实习课堂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很多师范生实习期间只上4-6节课,个别师范生才上2节课。对小学实习实践基地的调查和访谈情况表明,师范生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课堂调控能力比较差,应变能力不强,缺乏教学机智。
(四)师范生教学技能总体水平不高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从教的核心技能,是从教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教学反思四个项目的教学技能展开调查,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总体水平不高。不可否认,师范生“三字一画(话)”的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说明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对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等基本功的训练还是比较重视。但是,大部分师范生在实习时备课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上课时只“顾教案”不“顾学生”,只是把教案中设计的几个环节“读”完而已,无法充分利用自身情况、小学生实际情况、课堂气氛等自然生成的课程资源就地取材,一旦小学生出现异议,就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与实践基地一线教师访谈时,许多教师指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薄弱,无法将所学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高。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二、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计划对实践教学的课时量、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形式等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培养目标中,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案过于宽泛,不够具体,导致实践教学方向不明,随意性较强,形式化现象严重。再次在对实践教学理解上存在分歧,有些人认为实践教学就是教学基本功训练,有些人则认为实践教学就是教育实习。事实上,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包含了各种从教的基本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目前遗憾的是实践教学所包含的这几个部分都是单独开设,缺乏逻辑性、系统性,没有整体规划。由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零散杂乱,各部分不能有机整合起来,造成无法发挥实践教学应有的整体效果。
(二)实践教学与实践基地实训脱节
实践教学与小学实践基地脱节的问题十分突出,学校平时很少与实践基地联系,缺乏双边互动,沟通交流严重不足。师范院校一般在需要见习、实习时才联系实践基地小学,根据院校单方的计划需要安排见习或实习活动,致使实践基地的小学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很多基地小学被动签订实践基地协议,被动接纳实习生,缺乏积极主动配合,使得师范生的实践效果大打折扣。在见习或实习过程中,很多小学校长和教师担心师范生缺乏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打乱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影响小学生的正常学习进度,产生不大愿意配合的情况。另外,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偏大,指导师范生实习增加额外负担。一些家长认为师范生经验不足,课上不好,也管理不好班级,影响孩子学习,就会到小学提不满的意见。这些都是缺乏与实践基地常态化的联系,师范生很少到小学进行各项实践锻炼造成的后果。
(三)教师对实践教学缺乏指导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的很多任课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缺乏亲身体验。调查表明,很多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对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小学生心理特点、规律不是太了解;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不熟悉;对小学教材和教学方法鲜有研究。教师的教学过于理论化、教条化,脱离小学教育实际,难以对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效指导。此外,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工作量过大,既忙于教学又忙于科研,安排指导的师范生数量过多,一位教师往往要指导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师范生,不可能进行个性化、全方位的指导,只能以集中的形式对师范生进行一些纲要性的点拨,无法做到具体、深入。再加上工作量计算不合理,指导教师的工作得不到肯定,降低了积极性,导致在具体的见习或实习指导中,教师一般以完成任务为主,并没有真正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师范生教学实践的效果。实践基地校的小学教师指导工作热情不高,有的小学教师只是让师范生帮忙批作业、改试卷、管理学生自习,并没有对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方面的认真指导。
学校和系没有形成对指导教师的完善监督体系,指导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监管到位。实践教学一般是在实训室或小学实践基地开展,学校往往缺乏对指导教师的监督和评估,指导教师没有到场,或者有到场但没有进行指导,院校都很难把控。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估体系,制定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既简单又没有严格执行。有的师范生经常不去见习或实习,不去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抄袭网上资料应付了事,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很多师范生并没有真正到小学实习,而是呆在家里复习考教师资格证、考编制,或者攻读专升本的课程,实习成绩鉴定托关系找小学签字、盖章,师范生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提升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树立全程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教学
五年规划首先要树立全程实践理念。实践教学各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综合体系,构成统一的整体。在全面梳理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所包含的教学基本技能实训、毕业论文撰写、社会实践等基本内容的前提下,需要经过论证,制定实践教学五年规划,明确五年实践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指导方法、时间安排以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学校要与小学实践基地共同讨论,编制《五年制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指南》,让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师范生都清楚地了解五年实践教学的具体项目,时间安排,及考核评价标准等,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不仅要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做到与理论教学双向互动、共同跟进、交叉上升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应相融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提升理论,两者共同构成整个课程体系。其次,实践教学重在实践力度上。实践知识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两次短期的实践就能获得。因此,在时间安排上,要将实践教学贯穿在小学教育五年学程中。在全程实践理念的指导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保证实践教学时数。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浓缩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丰富实践类课程,增设教育调查、模拟教学等实践课程。把实践教学有序、系统地贯穿于全学程,使师范生从感知性见习———逐步熟悉性见习———比较熟悉性见习———模拟教学———集中实习———顶岗实习,五年从不间断。这样可以让师范生置身于小学真实的教学情境,感受教育情境的真实、丰富和不确定性,观察、思考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全程体验小学教师的角色。
(二)建立校校合作关系,与实践基地常态化对接
高校要与小学实践基地建立校校合作关系。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相对较高,而小学教师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两者可以互补。小学教育专业要办出专业特色离不开小学教学实践;而小学教育的发展同样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深入小学实践基地校,可以参与课程开发,参加学校管理,与小学教师共同立足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这是高校教师教育研究的动力源泉,而小学的教育实践也是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标准。与实践基地一体化的教育科研合作关系,减少了小学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为师范生提供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机会。师范生到实践基地小学参加教学实践,在本专业教师和小学教师双重指导下,学习教学设计、说课、评课,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评定、班级管理工作等方面受到锻炼,快速成长。此外,将丰富的学术资源向小学开放,邀请实践基地小学教师参加师范院校的科研活动,利用学术资源优势,为实践基地小学教师接受前沿教育思想,以及培养专家型小学教师创造条件。学校与小学实践基地的校校合作、彼此帮扶、共同提高,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深入小学教学一线,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师资
实践教学离不开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首先,应倡导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亲临小学,充分了解小学实际,才能懂得如何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要定期到小学听课、兼课,深入教学第一线,把教育理论与小学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反思理论,创新教育理论。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还要经常深入小学调研,努力把科研与小学实际紧密结合,提升研究的现实意义。其次,聘请小学优秀教师成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兼职指导教师。优秀小学教师给师范生上课,能让学生把所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再次,充分利用师范院校“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的校内资源,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小学骨干教师形成合作共同体,共享资源,面对面学习、交流,既能感受小学一线骨干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能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小学骨干教师也能在专业教师前沿理论指引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全程监控实践教学过程
学校要构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成立教学评价机构,全程跟踪实践教学,组织专家设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实施细则,定期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教务处要牵头成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由系部领导、学科带头人及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等组成,宏观指导、调控实践教学,实施考评工作。各系部负责做好实践教学的常规管理,协调校内外组织联络工作,使实践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同时配合教务处搞好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工作。要有效监控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学校需要颁发实践教学的一系列过程性文件,如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等。还要制定规范实践教学工作的制度,如实训室工作制度、教育见习、实习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工作条例等;编制实施实践教学的配套资料,如实习报告、教学技能训练手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社会实践手册等。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的资料都应按要求认真完成,归类建档,统一管理保存,从规章体系上保证实践教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并严格执行、全程监管,才能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正常运作,使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落到实处。
实践教学要成立以专家和老教师为主的教学督导组,定期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督查,促进督导工作顺利开展。专业教研室负责详细了解、检查和掌握实践教学进展情况,保证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制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实践基地小学、师范生、督导教师、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及时反思,以提升后续实践教学的质量。这样的监控、指导、反馈才能确保实践教学活动在改进中不断提高、在动态中不断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英.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刘庆华.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5).
[3]范丹红,严文清.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
[4]孙宝源,郭海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概念与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