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4-08 14:0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学生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学生工作思路

篇1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事务管理

自我意识包括主体在思维的过程中领悟到自我的存在,自我与周围的人们和事物关系,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自我的评价,自我看待事物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自我在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急剧增强并趋于稳定的时期,他们开始把自己当作思考、认识的主体,越来越把注意力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新的环境、新的知识、新的远景激发他们对自己本身进行探索,对未来生活进行思考和设想,探索自我的社会本质,如自我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归属、社会义务、社会价值等。他们有着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崇尚自由、自主、自强、自我设计、自我完善,并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但有些大学生把理想自我看得过高,现实自我估得过好,甚至从自我出发,搞脱离社会的自我设计;有的同学用理想主义的思维方式对待历史和现实,当事物不是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发展时,强烈的希望会一下子变成强烈的失望,产生消极悲观的心态;有的同学希望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但又不愿意接受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不愿接受各方面与自己主观愿望不符的正确意见。总之,大学生由于所处的学校特殊环境和较少参与社会活动,自我意识的发展还带有较强的理想化色彩,学生事务管理者在工作中应注意到这一点。

时代在进步,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探索实践,创新机制,加强学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伦理与道德化建设,充分发挥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盲人的功能,调动学生工作者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形成高效和谐的局面,促进高校教育稳定、跨越式的发展。

二、构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新思路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现

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以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前提。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高校的可持续性培养。一方面,保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要有预见性和先进性,进一步推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化的管理水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要有整体观和全局性,要与社会发展、大学生的变化和学校整体工作相协调,构成职责明晰,管理协调,工作有序,保障有力的组织网络。强调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功能,达到教育、管理、服务相统一的学生工作目标。

另一方面,培养可持续性发展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才,应该是在发展中能较好地处理各种关系,富于个性、人格健全、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又富于人文、科学和创新精神的人。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态度,不能把学生定型化,也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学生的发展,通过教育培养,把多种潜在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形成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建立与完善人文关怀新制度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主要以严格的管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由于管理规范过多过滥,有的地方还不科学,严重地压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着力营造一个让学生快乐健康的人文环境,着力营造一个让教育者愉快、和谐的工作氛围,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教育和管理模式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教育原则,以教育为根本,突出管理的育人功能,努力建立一套充分体现科学的伦理教育管理理念和人文关怀、法制原则的管理体系。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觉理性的教育主体,注重对他们内在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情感的启迪,促进他们不断追求自身认识和理性的升华,使教育和管理工作更贴近现实,更反映需要,更有利于每一个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能幸福愉快地工作。在高校这个精神家园里能快乐从容地生活,从而使教育活动更加符合教育的规律和伦理道德的要求,更有实效性。

(三)辅导员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辅导员工作既是一项常规、传统的工作,也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辅导员工作面临环境改变、工作对象特点变化以及自我发展的三重挑战。要具备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格的素质和能力,辅导员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完善和发展。辅导员自我完善与发展是整个社会形势发展变化以及大学生群体特点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基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与顺应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必然要求。

1、通过实践养成健康的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养成。辅导员良好的人格特质表现为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诚实守信的人格操守等方面,还包括性格、爱好、学识、智慧、风度、魄力等。辅导员良好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学生还会以优秀的辅导员作为自己的人格榜样。

篇2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路径

作者简介:李 峻(1968—),男,安徽蚌埠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院校的政治思想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是新时期为了加快为国家输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弥补复合型人才短缺局面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类型,其规模在逐步的扩大。统计显示,2010年高职毕业生已经超过当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50%,达400多万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日趋扩大,教育背景的转变、社会环境的转变,高职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观、价值观都在不断的转变,很多学生的政治信仰开始模糊,价值观扭曲,道德水平下滑严重,集体荣誉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也日趋凸显。

1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必要性

其实,有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提高实效性的理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已经说了很多年了,而且,各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也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这种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低的反应有很多方面共同造成,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属于新兴学校,办学时间比较短,缺乏办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所,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队伍建设跟不上也是重要问题。另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过于流于形式,不能以人为本的开展工作等等问题,都是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新时期,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高职院校专业知识课程的讲授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不断强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真正为社会培养更多业务知识过硬、思想政治坚定的人才。

2 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2.1 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学习

目前,随着高校扩招,很多高职院校也是应运而生。但相对而言,新兴的高职院校基本上在管理学生方面经验都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管理高职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时,其经验更是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交流,以此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目的性,减少很多盲目开展的工作。比如,定期召开高职院校之间,或者高职院校与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之间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通过学习和观摩思想政治工作材料来提升和积累经验;另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聘请有丰富学生管理经验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来校担任思想政治工作指导人员也是一条不错的途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把自己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缺点让对方发现,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快速成长。最后,网络化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特征,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网络的出现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2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考核体系

充分肯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必须要从给于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工作人员以公平合理的工作考评机制开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成绩最终都是润物无声的体现在了所管理的班级与学生身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队伍的工作才是对人民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精神的最佳诠释[2]。但实际上,我们目前的高校绩效考评中,更多的还是依靠论文、奖励等,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与专职的教学科研人员同台竞技,这必然就是不公平。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评职称都是难上加难。为此,各高职院校应该建立更为合理的考评机制,让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工作更有动力。比如,通过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管理学生过程中的敬业程度、奉献精神方面来评价,由学生打分;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所管理的班级中学生的思想境界、学业成绩、个人修养、就业率及其它方面的表现来考核,由领导打分;并最终通过同事之间互评,自我测评与学生测评、领导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给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打分,避免让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与专职的教学或科研人员“同台竞技”,或者用统一的标准要求这几类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员。

2.3 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以往我们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开大会,作报告,学生们不愿意听,甚至开会的自己都感觉没意思。于是就形成了“上面大讲,下面小讲”、“台上热烈,台下沉闷”、“堂上唾沫横飞,堂下短信连连”、“台上激情昂扬,台下不以为然”等,更有甚至,台上做着思想工作,下面睡觉的、谈恋爱的现象屡见不鲜[2]。新时期,面对新的教育背景和学生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用更加新颖有效的方式来为学生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工作最终要开进学生的心里。比如,通过树立典型,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典型案例的教育之中。以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为例,河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专门把该班成员聘请到该院作报告,通过情真意切的演讲,把什么是“大爱”,什么是“无私”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同时该院还组织学生观看以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先进事迹为基础创作的大型话剧“约定无期限”,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再比如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向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好人候选人何飞同学学习,邀请何飞来校作报告。由于报告人和听报告的人都是学生,彼此之间的思想意识相似,因此,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2.4 加强学生自身管理作用的发挥

长久以来,我们的高校思想工作主要还是围绕改变学生,而且这种改变往往都是表面上的,很少有教师能真正有效的去发动学生自身的约束或者让学生来管理学生、影响学生,尤其是那些思想意识坚定,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党员,如果可以给他们一些机会,这必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比较有威望的个体,而且学生之间沟通比较多,互相都能够比较容易的了解对方的实际困难。因此,利用这种“亲密”的关系开展思想工作,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笑傲过。在具体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开展各种特色活动,支持学生党支部的“立项工程”,发挥他们在大学生中的骨干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3]。再比如,部分高校开展的“新老生同寝”活动,在促进学生思想工作实效性也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性。该活动是每年在安排新生寝室的时候,由学院在高年级的相同专业中挑选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党员,安排到新生寝室同吃同住,以5+1的模式(即:每个新生宿舍中安排5名新生和一名老生)安排到新生寝室与新生同住的一种学生管理创新制度。

3 结语

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是我们党团结、教育、宣传、鼓动、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和党一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作,而且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来对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要不断的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当然,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实效。这就要求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切实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对待,充分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良好的形象,强化人格的力量,去感召、影响、推动、凝聚、征服工作对象,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春雷,赵冰.信息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与对策来源[J].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2007(02).

[2]冯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1(14).

[3]王剑,喻瑶.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J].学习月刊,2011(01).

篇3

一、当前高校办公室服务学校决策的挑战和不足

帮助领导做好决策工作,有利于校领导智能的延伸和扩展,拓宽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覆盖面,创造科学决策及其有效实施的可能性。校领导的工作千头万绪,虽然他们也注意深入基层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但不可能事必躬亲,对学校的每一件事都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在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深化改革的形势下,作为综合办事机构的办公室更应主动积极地向校领导作出决策提供有力有效的服务。

第一,高校领导对服务决策的要求高。高校是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作为这一领地的领导者,高校领导学历高、视野广、知识面宽、思维层次深、实践经验丰富。相比之下,无论是学历还是阅历,无论是知识还是见识,学校办公室人员都同领导者差距很大。这对办公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节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二,信息网络时代对服务决策方式的冲击大。信息时代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一网知天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网络已经成为领导联系师生的重要载体、了解校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听取意见建议的重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办公室如何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为领导超前提供决策依据,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大课题。

第三,服务决策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随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深刻变革,学科结构深刻变动,专业布局深刻调整,教学观念深刻变化。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日益加深,国际国内各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断交流和相互影响。在这种情势之下,需要办公室调查研究的课题越来越多,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如何把握全局,遵循规律,提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对办公室的工作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第四,办公室服务领导决策能力尚显不足。首先,办公室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穷于应付日常行政事务,学习得不到保证,理论知识掌握不足,业务知识掌握不精。其次,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够宽广,主动获取及时、有效信息的意识不强,以领导交办为主,主动获取动力不足,无论是信息的数量、质量还是信息的获取渠道都与服务领导决策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再次,调查研究深度、广度不够。存在重调查轻研究、研究深度广度不够、成果不多及成果的运用不明显等现象。使办公室调查研究工作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二、主动服务,突出重点,探求提升服务决策能力的几点思考

首先,要全面提高办公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能力,能力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并制约工作能否顺利完成。提高个人能力,服务领导决策,一是要有创新意识,要全面提高个人辅助决策、组织协调、调查研究、撰文拟稿的能力。办公室人员要有战略头脑,善于深谋远虑,能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淡定应对、冷静判断,为领导提供多种方案,在具体工作中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运用多种协调方法,妥善处理问题和矛盾,理顺、协调好各方关系,获取及时、有效信息,开展深入、透彻调研,要把起草领导满意、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大文稿作为直接服务学校决策的重要手段,作为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和推动工作的重要过程。立足早准备、早出手,写出材料翔实、数据真实、措施扎实、做法管用、思路创新、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表达准确的文稿。二是要博学多思、学以致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要博学,既要学习政治、教育、管理等理论知识,又要广泛涉猎教育、管理、经济、文化、哲学、历史、法律等工作所需的一切知识。还应关心时事政治、身边事务,了解和掌握各类前沿时事和最新动态。同时,要善于主动地去思考,理解基本的观点,弄清立场和方法,对知识和问题认真进行提炼和总结,抓住本质,把握规律,作出正确判断。“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要坚持在深入思考中提高创新的能力,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勇于突破认识上的局限。同时,要学以致用。要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地拓宽思维、开启智慧,努力提升思维层次、思想水平、人生境界和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学校决策服务。三是要修身养性、乐于奉献。服务领导决策,无论是协调各方还是深入师生,都需有虚怀若谷的胸怀和谦虚谨慎的作风,唯有此才能听到真话,看到真事,摸到真情况,给领导决策提供出有效信息。能力有大小,奉献无极限,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道:“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讲奉献,没有点奉献精神,一味斤斤计较干多干少,就不会做出真正服务、领导决策、服务师生的成绩。

其次,要将广泛获取及时、有效的信息与深入、有见地的信息处理相结合。我们在为领导做决策服务工作时,就必须全面掌握情况,这样领导根据你所提供的信息才能够较准确作出决策。因此办公室人员一定要开拓思路,千方百计地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勤勤恳恳地去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及时、广泛、全面地了解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环节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广大教工、学生的情绪、呼声、意见、建议等,需要办公室通过对各方面信息的搜索整理、综合分析等有效工作来实现,因此,高校党委办公室要适应党委总揽全局的需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层次、多角度地广泛收集信息。不仅要收集本校党建、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学生等方面的信息,还要收集兄弟院校乃至国内外的重大教育教学信息。不仅要收集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方面的信息,还要收集政治动向、经济运行、行业走向等诸多间接或直接、当前或长远影响教育事业发展变化的各类信息,办公室对收集的信息不是径送领导,而是经过综合处理,提出有价值的分析和建议,提供领导参阅与决策。以便更好、更准确地为领导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再次,要树立工作主动意识,开展好调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办公室服务领导决策工作要围绕中心工作转,围绕发展大局转,“在服务中把握主动”“从被动中争取主动”。给领导当参谋,必须要有超前意识,做到领导未谋有所谋,领导未闻有所知,领导未示有所行。把信息调研提供在学校领导研究之前,把工作预案拟定在学校领导决策之前,把督促检查做在决策落实之前。只有这样,才能参得上、参得准。在为领导决策服务上,增强主动性主要是协助领导做好决策的前期工作。分析、综合校内外信息,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性质,了解师生员工的思想动向,估计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至少两项以上可供领导选择的方案,对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进行初步评价。这种决策前期的基拙工作做得越细致,对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分析得越透彻,对于将来的方案实施就越有好处,从而越能体现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性。

篇4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义;开展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党和政府加大了对民办高校的重视程度以及经济支持力度,所以民办高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招生范围越来越广,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众所周知,民办高校相对于我国的传统高校来说,其发展的时间较短,所以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民办高校学生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情况,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为民办高校,所以在心理上、思想意识上以及行为等方面完全将自己与其他高校学生相区别,由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有其自身存在的使命,所以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但能够真正督促其成长,还能为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提供前提基础。

一、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意义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主体,主要是那些高考失意学生,迫于家庭以及自身大学梦想的实现,所以最终选择了费用相对较高的民办大学。据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的生源相对较差,所以存在着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差以及学习风气差等薄弱局面,而且在他们自身的观念认识存在着局限性意识,就是自己相对于统招大学生来说明显是弱者、是失败者,所以直接造成了其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心理素质建设相对较差的情况。就具体结果看,民办高校大学生处于明显的两极表现,其一是民本大学生想要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所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也变得越发节俭;另一种学生则明显与之不同,对于学习存在强迫性或是受到家长的逼迫带有逆反性情绪,所以出现了厌学情况,再加上大学期间缺少父母的全面监督,开始频频出现问题,例如打架、漠视课堂秩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直接造成了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薄弱局面。从现阶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态势:社会发展角度、高校改革发展状态以及家长的期望状态,所以强化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状态下的主要工作。

二、如何有效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对于任何一个高校来说,想要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这一点对于逐渐兴起的民办高校更为重要。作为民办高校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想要真正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发展情况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首先做好学生的内在需求调查工作,单纯的依靠自身对于大学生的设想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械灌输,根本无法与学生的实际状态相符,所以可以采用开展教育活动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最大程度的激发,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生集体中,了解于他们主要关心的问题、热议的话题,以便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工作,尽量多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例如班会、集体娱乐活动等,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活动的自主组织,在不断的探究以及体验中来达到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

对于任何一个管理部门来说,想要保证工作的良好实现。必须强化管理机制的建设工作,所以民办高校想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实现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机制的创新情况。要在校党委领导下建立民办高校的团组织,通过团组织的建立来最大限度的实现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作为团组织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现阶段每一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兴趣以及具体的爱好情况来组建团组织下面的相关社团以及学习兴趣小组,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参与性意识;实现校家的有机联系,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所以可以通过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及时联系来了解学生的思想波动情况,也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具体表现情况及时向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增加家长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最终真正实现校家相结合的教育效果;开展服务管理工作的全民建设,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家庭经济上的困难、工作实习上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困难情况,而服务管理的开展就可以对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3、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是其开展的前提基础,所以要做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任何内容都可能成为推动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几个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营造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第一,强化校园文化物质建设环境。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文化环境、教学设备的完善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等,所以作为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各个环节的环境建设工作;第二,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影响其思想行为的主体,所以师德建设的良好与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能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过于片面,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还会直接打击自信心,更要注重对学生的认可,在不断的鼓励交流中来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师德魅力来最大限度的感染学生。

4、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载体的创新

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途径主要是以讲座、讨论、报纸以及具体的上下级传达形式,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一代媒体模式,现对于传统的常规形式,网络媒体更加适合现代学生的思想接受范围,受到了各个阶段学生的广泛欢迎,所以作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员要充分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网络媒体中,强化学校的网络管理工作,为了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关注度,要将多媒体课件进行及时的更新制作,对于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相关事件以及政治教育信息进行网络传输,可以让学生对于热点问题进行参与讨论,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反映情况来展开具体的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情况。

篇5

[关键词] 高校;学生会;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97-1

学生会组织作为高校学生组织中重要的组成环节,扮演着学校与学生交流的重要角色,是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是全体学生权益和意见的忠实代表,也是组织团结广大学生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增进彼此交流和连接学校、社会与学生的核心桥梁,是以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活跃校园生活为目标,服务同学为己任的组织。因此积极探索学生会组织的发展新模式是高校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学生会是各大高校重要的部门,在校党委团委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十报告对干部提高了要求,同时对于当代大学生干部队伍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队伍建设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总结过去,优良的学生会队伍对于高校团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学生会,有效地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学生会制度建设是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基础

制度建设是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前提,任何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都要在规范的标准下有序的开展,所以制定完善的学生会成员考核制度势在必行。笔者所在学院结合校团委制定的规章制度,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出我院《学生会工作条例》、《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制度的建设旨在保证学生会工作正常顺利地开展,加强学生会的内部管理,提高学生会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强化学生会组织建设,实施并严格执行,取得一定成效。

二、提高学生会干部素养是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关键

学生会干部是高校学生会组织中的最重要因素,学生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好学生会干部“三个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树立和提高。

严把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任用关是保证学生干部素质的首要前提。根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认真履行自愿申请、择优录取、院务公开的竞聘程序,每学年初定期召开学生会干部聘任大会,由各后候选人阐述各自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并进行聘任答辩,分团委老师组成考评小组现场打分,对参聘员的专业成绩、工作思路、举止谈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拟定出主席团干部人选,真正把那些作风正派,能力突出,素质过硬,群众基础扎实的同学推向前台,充分发挥优秀学生会干部责任意识强、工作本领硬、服务精神足的良好品质。

三、加强学生会业务能力是高校学生会工作的保障

学生干部的培养历经学生会部门干事、部长和主席团成员三个完整的阶段,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在传统学生会工作的基础上大胆探索,逐渐创新出独具学院特色的工作新模式,探讨如下。

(一)活动分工独树新,讲求特色立典型。学生会常规活动比较固定,每个部门在特定的时间段按照计划会完成系列主题活动和工作,同时,学院和学生会在纪念日、节假日和重大的节点会做出与时俱进的策划安排,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生会工作,特色工作的开展不仅响应相关政策的号召和学习,同时旨在宣传学院特色,为深入开展团学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以我院学生会工作模式为例,我院学生会划分为常规工作组和特色工作组,分别由主席团成员领导工作的分工和开展,学生会主席负责和指导全部工作。常规工作组按照成立之初各部门制定的详细计划工作,并严格履行学生会各项规章制度,严把考核关,切实引导学生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相反,特色工作组不拘一格,努力创新,在传统活动的基础上计划求变,稳中求新,大胆开拓学生会成员新思路,形成独特的工作模式和品牌效应,为团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再立新功。

(二)部门分工不分家,自律委会严把关。以制度化为基础,辅以友情化、温情化等管理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时防止小集团产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定目标,包括明确学生会年度、学期发展目标,确定实现总体目标的路线和阶段,以及在实施中如何调整。带队伍,即制定部门议事方法、工作流程、实施岗位责任制,建立绩效考评与激励制度,同时加强成员培训。针对上述情况,我院学生会严格规范秘书处的各项职能,同时成立学生会自律委员会,自律委对学生会各部门监督和指导,如考核活动的开展、出勤情况、活动的影响等方面,此外,自律委对学生会全体成员具有客观的监管效力,保障学生会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四、宣传分工做到位,微博效应促人心

海报、网站等宣传阵地作为学院学生会工作的媒介,所以窗口尤为重要,任何活动的通知、宣传、活动内容的新闻报道会在第一时间。因此,学生活动要做大做精做好,适时的宣传报道尤为重要。

我院学生会在传统宣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新元素,将微博应用到日常工作和宣传上来,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均设立微博帐号,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并且及时通知、新闻,形成一套完整的多媒体信息化办公网络,时代元素的注入,更加突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符合90后大学生青年个性的培养和展示。总之,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创新应以充实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为切入点,以建立健全学生会规章制度和监管机制为保障,以提高学生会干部素养为核心,以加强学生会业务能力为导向,多种创新形式齐头并举,与时俱进,努力开创高校学生会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志浩,宋亚飞.论高校学生会工作创新[J].文教资料,2007,(1).

[2]徐晖,王丽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5)

篇6

关键词:辅导员助理;学生工作;提前管理;创新思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形成了在校人数多、地域差异大、学生个性化等特点。然而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增长速度远不及学生的增长速度,因此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就成为了辅导员的一个负荷较大的挑战。组建一支具有“虚心、悉心、创新”特点的辅导员助理团队,探索一条在管理上以辅导员为主导、以学生为辅助的新型管理路线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一、当前辅导员助理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辅导员助理考核制度不完善

辅导员助理是近年来高校管理中出现的新角色,虽然和普通学生干部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当前高校还尚未形成一套独立、完善的辅导员助理考核制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考核制度的监督功能与鼓励功能。一方面辅导员助理工作通常比较繁锁与零碎,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就意味着不便于对其进行量化评估与责任划分;另一方面,辅导员助理多采用值班制度,存在频繁的班次交接和任务转接,没有统一的标准则不便于考核辅导员助理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从而也就无法保证纪律性强、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的助理团队建设。在此情况下,建立规范健全的考核奖惩制度,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助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保障他们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辅导员助理自我定位难

辅导员助理是由学生担任的,具有学生与辅导员助理的双重身份。而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辅导员助理需要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自我定位。由于辅导员助理大多时候是在帮助辅导员传达工作安排和学习指令,是以左右手的身份协助辅导员完成部分学生的管理工作的,能够行使辅导员所赋予的部分职权,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助理难免会因为定位不当而产生“管理者”的虚荣心、“权力者”的浮躁心,从而不利于更好地为同学和老师服务,不利于学生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同时也或多或少地会减少辅导员的存在感。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助理应在辅助辅导员工作之余,更多地回到学生角色中,同时不忘助理的身份,用心观察学生们的动态,提供有效、及时的信息,协助辅导员工作。

(三)辅导员助理的时间安排与锻炼机制不成熟

辅导员助理工作任务重和工作任期长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生工作具有纷繁复杂、涉及人数多、信息量大、文化地域差异大等特点,辅导员助理需要长时间协助辅导员的多项工作,其中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动态观察、学生日常事务处理、各类信息汇总等工作。一方面,辅导员助理工作任务越重,花费的时间就越多,投入的精力就越疲乏,容易导致相应工作质量的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开展;另一方面,辅导员助理一般任期为一至两年,甚至更长,在此期间学习和工作共同进行便会出现工作安排与学习比例的失衡,如果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其在学生中的公信力会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辅导员助理任期过长,容易导致岗位缺乏新的人员、新的思路,剥夺了其他学生此类的锻炼机会等问题。

二、建设好辅导员助理队伍的思考

(一)明确辅导员助理的工作理念

辅导员助理应树立“坚定自己,愿意为你,愿意为这个集体”的工作理念。做好一个辅导员助理,必须坚定自己做学生工作的信念,有了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规定的事情完成,把困难的事情做得更出彩,把工作思路和模式进行合理创新。所以辅导员助理的工作理念应围绕助理、辅导员和学生展开,做到肯定辅导员管理的大方向,信服辅导员的管理方法,乐于、敢于并善于为辅导员服务,用心服务,以行落实;明确服务辅导员是辅导员助理的基本职责,辅导员助理的出色并非仅限于自身出色,更多的在于团队整体的出色、辅导员所带班级的出色。

(二)端正辅导员助理的自我定位

辅导员助理是集“聆听者、建议者、服务者”于一体的学生,是辅导员和学生连接的重要纽带。作为聆听者,一方面要聆听学生的情况,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将学生的相关情况反馈给辅导员,为辅导员的管理提供参考,对辅导员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提供依据,方便对个体进行“因材施教”;而另一方面则要求助理要聆听辅导员的工作思路,更加准确、直接地传达和落实相应任务。作为建议者,辅导员助理要结合实际掌握的情况,为辅导员提出工作思路或方法上的不足,并立足学生角度提出可行性意见。作为服务者,为辅导员分忧的同时也要为同学们服务。辅导员助理要为辅导员分担日常力所能及的工作,让辅导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整体发展和个体交流上,使辅导员助理工作模式发挥到最大作用。

(三)发展辅导员助理新型的工作模式

辅导员助理应做到“虚心、悉心、创新”,心心相印,即:虚心了解辅导员助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悉心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在虚心与悉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做到坚持服务工作的始终如一,坚持走“管理提前化、事务制度化、服务亲情化”的新型辅导员助理工作模式,同时,实施“提前管理”。因为提前管理可以直接减少重大事件发生的概率,比如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汇报、早治疗。除了“三心”以外,辅导员助理还需分工明确,明确辅导员助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扫除“服务”盲点。此外,采用亲情化服务有利于加强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助理最全面理解辅导员的管理思路;同时亲情化的服务有利于赢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便于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辅导员制度的设计与选择[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 民办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创新路径

转型时期是民办高校转变发展思路,由外在的扩大招生规模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育人模式。辅导员作为服务育人工作的主要践行者,是推动民办高校转型的主要力量。因此,转型发展时期创新民办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转型发展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转型发展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民办高校辅导员作为服务育人工作的主要践行者和实践者,承担了班级管理者、科学教学者、思想引领者的多重角色与职责,是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力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民办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培养出思想上积极进取,与时俱进;遵纪守法,爱国敬业,具有崇高理想;心理健康向上,心理素质较强;学业有成,知识体系构建完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较强的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型优秀人才。

2、就业服务与指导,规划科学的人生方向

新时期,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了日益严峻的趋势,由于学校知名度,综合实力、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公办院校的区别,民办高校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转型发展时期,民办高校作为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服务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大学生刚步入校园时,辅导员就组织大学生开展新生职业规划教育与引导,引领学生明确在大学时期的学习任务、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并且为之努力奋斗。其次,开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习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善于思考与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积极组织模拟招聘会,旨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此外,还组织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会以及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为学生推荐理想的工作岗位与好的单位,以实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二、转型发展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1、深受传统工作方式影响,工作缺乏创新性

转型发展时期,民办高校迎来新的挑战,这就要求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富有创新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辅导员的工作布局、工作形式、工作心态在新形势下缺乏创新与活力。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对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没有加以超前性研究;二是思想上一时无法接受转型发展带来的冲击。

2、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感,工作思路有待厘清

转型发展时期,民办高校改革力度过快,辅导员身上压的事情比较多,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都很大。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学校对辅导员的激励机制尚未健全,导致提升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措施不完善;另一方面,学校不重视对辅导员的心理调适,这样一来,辅导员易于产生职业倦怠感。因此,转型发展过渡期,辅导员要调整好心态,进一步厘清自己的整体工作思路是当务之急。

三、转型发展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1、重新确立角色定位

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时期是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方式的重要时期。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开展者,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先完善自己。首先,要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重新定位,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工作方式与思路的转变与调整。其次,辅导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它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日常管理,还应使他们具备进入社会的技能,顺利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与毕业论文的设计,而且更要重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以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并使他们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最后,辅导员还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已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学籍管理、宿舍管理、行为管理。在转型发展时期民办院校辅导员的职能应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工作涉及到很多内容,如学生学习、安全、奖学金、助学金等,因此,也可以说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服务育人工程。

2、转变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转型发展时期民办高校办学理念与思路的变化,给民办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压力与挑战。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及时地转变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人为本,不仅仅是民办高校办学的理念与思想,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制定学校发展总体计划与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也是要在转型发展时期改变辅导员老师的角色定位,改变以往辅导员老师以管理为中心的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着想的服务意识。同时,还要实现服务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并且明确服务是基础,育人是关键。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实现学生事务的自我管理。让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的管理,组建优秀的学生组织与队伍,在辅导员引领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做,不仅仅能够协助辅导员老师完成相关的日常工作,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遇事能够冷静思考,果断处理事情的能力。

3、重视工作模式创新

转型发展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因此民办高校辅导员应该创新工作模式,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管理模式的变化,民办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扁平化、一体化,构建一站式的学生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一站式互联互动新型运行机制,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转型时期是民办高校转变发展思路,由外在的扩大招生规模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育人模式。辅导员作为服务育人工作的主要践行者,是推动民办高校转型的主要力量。而辅导员要想在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期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通过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对工作理念进行转变等途径,切实提升辅导员自身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林海波,杨世谷.基于能力导向的高校学生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5).

[2] 李振威.人本视野下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路径探究[J].法制博览,2016(02).

[3] 刘海亮.新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的创新性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6).

[4] 马玉萍,许鹏奎,王亚平,杨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甘肃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选择[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10).

[5]林海波,杨世谷.基于能力导向的高校学生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3).

[6]李振威.人本视野下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路径探究[J].法制博览,2016(02).

篇8

关键词 新媒体 党建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报刊、广播、电视这些大众传播媒体而言的,是指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而产生的新型传播媒体,主要是指宽带互联网络、手机、博客、微博、播客、iptv、电子杂志、分众媒体等。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格局,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根据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

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不同的传播特点,概括来说表现为迅捷性、交互性和多媒体性的特点。新媒体中如网络、手机等可以随时新闻,网络的刷新功能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是新媒体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带来了传受双方的互动传播,满足受众的随时随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受众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新媒体同时整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和手段的有机结合,具有多媒体性的特点。

二、新媒体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新媒体的迅捷性、交互性和多媒体性的传播特点,既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增添了亮点,提供了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新思路,又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

(一)新媒体成为高校基层党建的新载体,搭建了高校基层党建的信息平台

高校党建工作既可以借助新媒体,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进行拓展和创新,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大规模地、主动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和政策,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从而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途径多样、交互便利的新平台。

(二)新媒体提供了高效的高校基层党建部门与教育对象的互动渠道

高校学生可以在高校基层党建的工作平台或是红色网站等,获得信息,汲取思想,通过网络论坛等途径及时发表观点,进行交流,这样高校基层党建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关注的信息,了解高校学生的想法以及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在网络世界中,博客、微博、MSN、论坛等,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和多元性,可以为高校的党建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互动渠道,让高校党建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更快捷、更直接、更有效。

(三)新媒体丰富了高校基层高校党建的教育手段,可以提高教育效果

新媒体资源丰富,门类齐全,能为党建部门提供最新的材料和典型的案例,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三、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途径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搭乘新媒体运作的快车,结合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进行创新,不断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拓展党建工作的渠道,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

(一)丰富党建工作内容,使党建工作内容更具针对性性和前瞻性

高校党建部门要及时关注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要结合党建教育的特点和难点,通过科学理论说服力,典型事例的感召力,客观事实的雄辩,及时进行引导。高校党建的工作内容要有针对性,党建部门要借助新媒体建立信息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当代世界军事的信息,从内容的策划方面吸引高校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世界风云的变幻,从而开拓高校学生的视野,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拓展党建教育的渠道,注入新媒体的元素

信息化、网络化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特征,如何把网络这个无形的世界变成有形的教育空间,实现学生党员教育现代化,是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最富挑战性的新领域。

构建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拓展党建教育渠道。高校党建部门可以开设网络思想教育课程,定期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开设在线网络时事政治讨论,谈他们关注的时事,让他们相互交流、表达观点,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建立信息平台和快捷的信息反馈系统,了解舆情的最新变化。在信息的方式上,也可以将手机、博客、微博、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巨大威力。通过新媒体的介入提高网络课堂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党员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交流功能和学生党员教育的主体,搭建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党员与同学之间学习交流的桥梁。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为高校的党建工作提供了机遇,高校党建工作要了解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特点,积极利用网络的理念和技术,为党建工作注入新鲜的元素,通过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渠道,推动高校的党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刘从富.建设新时期高校党建网络阵地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1(8).

[2]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 学生管理 以人为本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职学校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而处于学生管理关键环节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其重要性不可估量。因此,加强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要做好辅导员工作,除了要做好各项本职工作之外,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坚持服务与管理共进的管理思路。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要求辅导员要转变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

高职教育实践表明,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有较大差异:高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思维开发的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和普通本科学生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学生自觉性和领悟力相对较弱,而且思想波动较大,容易产生急躁、逃避甚至是对抗的不利情绪。当前一些辅导员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乱子,就是做好了工作。尽管做了不少辛苦的工作,但难以渗透、难以走进学生心里。管理手段也局限于开会、谈话等正面接触形式。有鉴于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转变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在校期间不出事,更不能只重视物而忽视人、重视人的单向发展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扎根于学生,确立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既要把学生造就成社会需要之才,也要把学生培养成各种能力协调发展之人。要牢固树立一切发展都是为了学生,一切发展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最为重要的科学发展理念,使学生管理工作立足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与以人为本的有机契合

首先,高职辅导员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是实施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改变过去“管理=行政”的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学生观以及先进的管理观,这就要求高职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要处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统筹考虑,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真正认识到管理就是服务学生,让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长期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就能养成为别人着想、替别人考虑的良好人格,就会主动分担辅导员的工作,不仅催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提高了辅导员的办事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比如,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尽量简化工作程序,给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我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就事先准备好学生要填写的表格、需要的材料,争取一次性给学生解决问题,受到学生的认可和肯定,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完善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制度,是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的保障。高职辅导员制度建设目前仍不健全,还存在诸多漏洞,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辅导员学生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不仅规范着学生的行为,同样规范着管理者的行为,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健全的制度限定着学生与管理者双方在各自权利规定下自由行使意志的最大范围,制度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也能依据制度监控自己的行为,使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能为规范化和有序化,也为依法治校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比如,我在学生助学金发放工作严格要求学生不许弄虚作假,提供真实的成绩和表现,同时我也严格按照助学金发放工作制度,做到公平公正,赢得了学生的肯定。

第三,高职辅导员树立平等和谐的管理理念,是实施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的催化剂。平等、和谐的民主观念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平等、和谐的价值观念早已被社会认可接受,在校园中被大学生普遍接受。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高职辅导员务必要坚持平等、和谐的管理理念,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维护好班级和谐和校园和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客观条件。此外,也只有在和平、和谐的管理环境下,高职大学生才能从心里接受教师的教导,自觉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高职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秉承这一理念,其价值取向必然会发生变革,高校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也就水到渠成。比如我在日常工作中对每一个来咨询的同学都一视同仁,耐心细致的解答他们的问题,实现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高职辅导员以人为本教育管理避免误区

首先,高职辅导员以人为本学生管理不能简单地看作一种僵化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管理模式,不能有统一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学校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管理。高职辅导员大学生以人为本管理作为一种观念指导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它不同于经验和规范,需要辅导员在有形的管理活动中去体验无形的管理理念,进而促使管理观念彻底转变。比如我在助学金、奖学金、综合测评中,既要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又要灵活变通,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要求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

其次,高职大学生以人为本管理思想要求高职学校辅导员充分重视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辅导员学生管理也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尝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当然这并不意味对学生的放任和溺爱,对学生不管不问。高职辅导员应该把握好尺度,用制度引导学生,由“管教”转变为“管理”,由“管理”转变为“自理”。

第三,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彻底落实,需要提高高职辅导员的素养。高职辅导员不仅需要数量上的扩充,更需要质量上的提升,他们应该是一支有涵养、有思想、有师德、有魄力的队伍,但目前高职辅导员的总体水平和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还有明显差距。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辅导员教育和培养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深化对以人为本教育管理观念的理解,坚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助学金、奖学金等发放过程中,如果辅导员存有私心或占为己有,那么这样的辅导员是不称职的,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着想,为学生工作。

高职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穿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等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人本管理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后来人本主义管理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管理方面。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它强调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桂华.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本理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2]龙雪津.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3).

[3]毛国涛. 浅析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20(1).

篇10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发展建设、工作创新

高校学生会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连接高校教育、教职工以及学生工作开展的重要纽带,并且高校学生会在我国素质教育中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学生会亦受到了某些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负面影响。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学生会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学生干部的价值观人生观易受社会负面因素的不良影响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学生会的重要组成成员,是高校学生会各项工作得以成功开展的前提和有效保障。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会作为学生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体性组织其自身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但与此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高校学生会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学习、缺乏政治观念的疏导,导致个别学生干部的个人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政治观念出现思想偏颇。某些高校学生干部甚至搞特权、、缺乏使命感责任感,把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带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在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些不良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高校学生会的稳定发展。

2、高校学生会的工作运行机制缺乏创新相对滞后

就目前来说,高校学生会运行机制陈旧缺乏工作创新,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指导。针对对学生干部的工作往往只注重工作实效而对工作中的消极情况没有有效地绩效考评予以评价。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是保障学生会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前提,关系到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开展情况,然而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制度的发展仍相对滞后缺乏系统性、公允性、合理性、创新性。总体来说,高校学生会的工作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体系化,对学生干部的选拔、管理、教育、培养、培训等仍缺乏系统化的科学指导。

3、高校学生会对学生干部的管理上存在某些方面的误区

由于高校学生会在管理机制上仍存在某些客观方面的困难,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工作指导与工作培训方法,这使得高校学生会在对学生干部的管理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理论性的指导培训工作,造成一些学生干部缺乏对工作系统的科学规划,工作思路不清晰,对工作情况和工作环境不甚了解,不能从整体上掌控高校学生会的工作系统运作情况,在工作中缺少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除此之外,高校学生会亦缺乏对学生干部的政治思想指导,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干部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缺乏集体精神和团队意识,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好专业学习与学生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只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会的发展建设

1、高校学生会应在理论体系的科学监督指导下开展工作

高校学生会应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指导建立并完善学生会学生干部的选拔、教育、管理、培训等方面的机制,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自身素质和政治理论修养,严格贯彻执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三严标准。并通过科学化系统性地指导协调好高校学生干部的专业学习与学生会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学习,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政治分析能力,定期开展培训与心理辅导系列活动,正确疏导高校学生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清除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2、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高校学生会工作运行机制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学生会的中坚力量,其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成效。通过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严控第一道防守并为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营造出公平公正的环境氛围,为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强化高校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开设党课党性教育,树立高校学生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党性修养。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生会工作运行机制,确保高校学生会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规划建立健全高校学生会的组织机制,健全完备学生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高校学生会的学生工作提供制度化、规范化的前提保障。

3、完善健全高校学生会的系统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与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相结合

在建设高校学生会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就是要对学生干部的工作、学习能力予以指导加强和锻炼。部分高校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工作管理机制,学生干部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往往面临许多客观困难难以应对,因此建立健全完备的高校学生会培训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学生会应在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将培训工作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并采取重点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加强高校学生干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培训工作。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绩效考评制约机制,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才能使得高校学生会的工作程序科学规范化、系统完整化,工作机制运作灵活、职责分明、程序严紧。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学习、工作实践能力。

三、新时期高校学生会的工作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时期要实现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有所突破创新,而作为国家人才孵化基地的高校学生会则更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寻求学习工作上的创新。

1、学生干部任用机制创新

想要开创高校学生会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摒弃旧有的落后陈旧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要在注重学生干部自身整体素质的基础上,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广泛选举聘用,对参加选举的学生的专业能力、工作计划、政治思想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摒弃以往只注重专业学习与“名人效应”的陈旧观念。并建立相应的学生工作的绩效考评制度,对不能胜任新形势新环境的学生干部及时进行职权交接定期进行培训指导工作。通过政治思想教育提升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使命感。

2、高校学生会工作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会工作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在学生会内部明确目标规划,制定具体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各学生干部的自身才能,明确个人工作职责,使得各学生干部的工作内容职责明确有章可循。通过完善高校学生干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高校学生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3、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建设组成中的各个领域相互作用的综合精神财富。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证专业本职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让各学生干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具体的工作学习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加强与学生群众的沟通互动。切实从学生群体的自身利益出发,服务学生,开创高校学生会工作的暂新局面。(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贺德芬.大学中学生自治的涵义和实践〔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4:259-283.

[3] 卢思锋主编.大学生活导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第5页.

[4] 刘群东.关于高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工作的设想[[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08.22.

[5] 张靖.高校学生会制度的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6.6: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