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乡村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19 10:3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宜居乡村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宜居乡村工作思路

篇1

一、工作思路

为全力做好国家城乡融合试点工作,结合实际,我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构建“1+7”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体系,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脱贫攻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域推广农村宅改试点等专项行动,落实全域一体理念,强化机制引导、产业支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机制,努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二、开展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1.工作现状: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和“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完成“三年扫一遍”目标。围绕“七改三网”项目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提升。2017年投资800万元建设的角山古陶文化旅游已初具规模,接待游客3万人次;按照梅里公路沿线打造的思路,依托孔子文化、红色文化,重点打造下戴、叶塘、里屋孔家村新农村示范点,为我区发展休闲游、文化观光和红色传承游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地。2019年我区重点打造的安山徐家村紧靠龙虎山大道上,依托龙虎山大旅游,以农家乐休闲旅游为主体,投资1000万元,打造出一个崭新的周末旅游休闲示范点。建立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五定包干”机制,采取第三方承包运营及村清扫分类、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模式,并在下戴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座农村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里屋孔家创造性建设七格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探索出经济、可行、简易的处理模式。通过将新农村建设与宅改工作挂钩,创造性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力提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水平。深入实施集镇建管三年行动,加快补齐示范镇发展短板,打造卫生整洁、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镇区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镇域发展水平。

2.面临问题:因部分干部和老百姓思想还未转变,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建设进度慢。村镇建设和小集镇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资金严重不足。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推进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理想。

3.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在“三年扫一遍”的基础上,强化资金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点建设力度,描绘美好新画卷。二是坚持专业的事专业人来做。针对唯一乡镇--镇进行全域规划设计,切实提升村镇和小集镇整体建设水平。

(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情况

1.开展情况: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创建农业品牌。依托城郊比较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蔬菜、水果、绿色水产品,畜禽养殖和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发展,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00亩,加快发展葡萄、草莓、红心猕猴桃、莲藕、油菜、雷竹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800亩,发展黑豚鼠、孔雀10000只、肉牛500头等养殖产业,大力发展新320国道花卉苗木产业带1000亩。新增三品一标企业6家、产品8个。二是壮大龙头企业,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全区有省、市级龙头企业19家,年增加值8亿元,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主力军。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组织120家,今年新增太空莲种植、雷竹种植、肉鸽养殖等产业6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成立3家稻虾专业合作社,发展稻虾种养面积500余亩、稻蛙种养面积80余亩。三是创建乡村创新创业协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创建乡村创新创业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52人。2019年争取省财政资金29.7万元,培训农民113人。

2.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地域存在局限。由于我区农业范围小,形成规模的产业化、现代化农业项目缺乏。今年来,我区持续规划用地,加大城市化建设,可用耕地进一步减少,农业产业发展用地受到极大的制约,成规模的土地流转难以进行。二是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化发展层次低。我区农业基本上是传统农业+初步机械化的手段,机械化基础薄弱,成规模、经营良好,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企业较少,特色农业和“一村一品”大多数达不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要求,技术含量不高,有特色没规模,缺乏精加工、深加工农产品,发展受到限制。

3.对应策略和措施:一是在镇建立产业示范园,依托示范园的带动效应,将区域其他闲置园区比如官山园艺场,通过开发、流转和转租等方式利用起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做好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如东川综合种养殖项目、桥东果蔬乐园基地、上桂三红蜜柚种植项目、咀上羽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肉鸽养殖扩建项目、岱宝山万头种猪养殖场、里屋孔家1500亩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和畜禽定点屠宰厂建设项目。三是加大招商投资力度。下一步将外出到广州、贵州等地积极招商引资。

(三)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情况

1.产业扶贫发展现状: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主要抓手、以发展贫困户自主产业为基础,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今年共拨付扶贫资金141万元发展6个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39户,实现就业近20户。同时帮助93户贫困户发展家庭种养殖产业,扩大家禽养殖规模10000只,稻虾养殖70余亩,牛养殖规模140余头,菌菇种植10000个菌菇棒。大力推动贫困户自主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同时扩大我区农业规模帮助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200元以上。

2.面临的问题:一是地域限制,用于产业项目扶贫资金有限;二是合作社发展规模小,带动能力有限。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支撑,组织化程度较低,竞争力和示范作用不强,难以发展壮大。

3.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建议:一是加大招商投资力度。以成规模、有产业链的成熟企业来帮助我区产业的有效发展,以成熟的模式、现成有效的经营模式拓宽产业发展的渠道。将特色农产品如彩色大米、红心猕猴桃、红心火龙果等高端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的支柱,以质量来取代数量。二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结合第二、第三产业为支柱,发展农业、休闲“一条龙”产业链。如以上桂蔬菜基地为基础,同时并举采摘、游玩、饮食等方面,依托我区近郊地理特色,周末人流多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观光产业,带动乡村就业,增加收入。

(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情况

1.工作情况:目前我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完成。一是全面完成全区107个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和清产核资工作,并通过省级验收,获93分被评为优秀等级,在全省排名靠前。二是完成2个乡镇、15个村委会、86个村小组成员确认工作,确认农户总数9382户、成员确认总数30,322人、资产量化完成了104.48万元。三是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规则和业务流程,积极推进登记赋码工作。

篇2

(2019年7月31日)

我是**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现将**村7月份驻村帮扶工作做一简单的汇报:

一、学习和工作开展情况

驻村帮扶队按照近期县乡安排的百日冲刺“3+1”清零行动部署,立足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这一关键,有力推动了帮扶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一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今年以来,驻村帮扶队和村两委班子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宜居农村建设,努力建设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管理有序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力求满足农村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需要;配备了各类健身活动器材,让村民在闲暇时增进邻里关系,强身健体,特别是让全村的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二是竭力宣传法规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通过走访农户,了解民情村情,同时认真宣传义务教育、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安全饮水等各项扶贫政策;此外还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大喇叭、村务公开栏、印发传单、墙面广告宣传等方式积极宣传,增强致富动力,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

三是为了推动和谐美丽乡村建设,成立了《五会》制度。为了强化群众矛盾化解工作,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协助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选委员会》《村民协商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综治保安会》,专门负责全村一切事务,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保持全村和谐稳定发展。

二、工作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3

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伟军、办事处主任江雪明表示,中国美丽镇村示范区建设及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求高、政策性强、任务艰巨,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明年的工作思路要突出八个坚定不移,为实现中国美丽镇村示范区建设总体目标而不懈努力。

一、坚定不移推进两大规划实施。

全面实施由同济大学和省农科院编制的萧王庙概念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按照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西部山水田园城镇为基本定位,科学确定城镇建设、村庄分布、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乐活地、山水田园宜居城。按照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产业向园区集中“三集中”的要求,将现有的21个行政村和43个自然村,规划新建两组团两中心。“老镇区+城南新区”组团打造成古镇风情度假综合体,“云集新区”组团构建水乡田园休闲生活小镇,建设“滕头中心村”和“后竺中心村”。

二、坚定不移推进区域生态经济发展。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业产业化建设工程、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工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等五大系统37项农业建设项目。尤其要培育现代农作物种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全街道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工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大力推进“腾笼换鸟”,通过“退二优二”,腾出能耗空间和土地空间,扶持发展成长性好、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要大力推进“机器换人”,鼓励企业引进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的机器设备,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大力推进“空间换地”,加大“三改一拆”工作力度,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和土地利用率,全力打造萧王庙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版。加快现代服务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招商引资重心转移,注重引进商贸三产项目,规划在泉溪江区域新建文化休闲产业园,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桃源府邸、滕盈天水山庄开发,稳步推进房地产发展。尽快启动西岭山景区开发,加快滕头水系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古镇保护性开发,扩大桃花节对外影响力,将萧王庙打造成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主攻在建重点项目:强势推进原确定的23只省、市重点项目和街道实事工程,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保证无障碍施工,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同时,要抓好新项目开工,加快土地征收进度,对未建设的易斯戴、变电所等重点项目要尽快上马。注重功能区平台搭建,突出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重点搭建示范区旅游目的地、特色农业观光区、文化创意产业园三大平台,加快泉溪江地块土地拍卖进展,引进大型重点新兴项目,培育区域发展新优势。

四、坚定不移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分期实施”的要求,加大对街道内除规划保留村以外的行政村、自然村、空心村的整体撤并力度。重点推进占地23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城南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影剧院区块旧城拆迁改造,大幅提升城区建设档次。以开展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抓手,加快陈家岙、青云、塘湾3个村农居小区建设,加快启动云集(良浪溪)、后竺2个中心村农居房建设,抓紧抓好云集整村拆迁二期工程规划设计。同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居环境和品质。

五、坚定不移推进农村改革。

抓住重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契机,全面深化财税金融、社会保障、土地使用、农村户籍、股份合作、社会管理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科学化水平。突出抓好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承包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维护村集体和农民土地用益物权。探索建立零星宅基地置换机制,对自愿放弃宅基地在街道建成区安置落户的农户,可享受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政策。积极探索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以租赁、作价出资(入股)、转让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开发,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收益分配机制。

六、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城区建设。

加快大埠工业区“退二进三”:采取政府收购和搬迁等方式,对现有31家企业进行“连根拔起”,争取在明年6月底前实行“腾笼换鸟”,还老百姓一个青山绿水的环境。同时,围绕西岭山景区开发,引进三产项目,推进街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把治理剡江和泉溪江流域作为重点,对沿江两岸养殖场和违建厂房全部拆迁,全面实施大埠工业区污水截流工程,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全域管网建设,将有条件的7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系统,使萧王庙所有河流成为可游泳的地方。

七、坚定不移推进平安萧王庙建设。

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尤其在土地征迁、花木赔偿、民房拆迁补偿、安置房分配、农村低保享受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上,要实行阳光操作,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注重化解社会矛盾,把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利用网格化管理平台,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的方式,做到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实现“零上访”。坚持安全发展原则,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篇4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充分把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机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2019年,我区共接待游客预计将突破1000万次,乡村旅游已接待游客722万人次,约占全区游客接待量的72%,实现综合收入38亿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一)政策推动。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潼南工作方案》《关于打造“六养胜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潼南全域旅游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推动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太安镇蛇形村的香水百荷、太安镇罐坝村的现代农业、崇龛镇的菜花景区,确定为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镇。

(二)资金拉动。按照市扶贫办安排部署,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 67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一是投入170万元,兴建了白沙村中央广场;二是投入50万元,为薛家、灌坝两村70家星级农家乐添置了床位、茶几、电视柜,解决了游客住宿难问题;三是投入120万元,为太安镇香水百荷项目建设停车场、观光道路等;四是投入130万元,为崇龛镇老店村玫瑰花基地打造观光带;五是投入200万元为柿花村油菜花基地、龙滩村油牡丹基地新修产业便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该些项目的投入,有效改善了旅游项目的生产条件。蛇形村的香水百荷、灌坝村的现代农业以及白沙村的油菜花海,已经成为展示潼南旅游的窗口。

(三)景区带动。截止目前,全区建成乡村旅游扶贫村5个,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片区3个,发展星级农家乐70家,推进农旅、文旅深度融合,突出“人文牌”“乡村牌”,高质量高品质打造“花漾潼南”“水韵潼南”“田园潼南”“乡愁潼南”四个系列节会活动,大力推进“赏花游”“古镇游”“红色游”“礼佛游”“养生游”,唱响“周末游潼南”文旅品牌,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指导开办农家乐,并在各节会期间,在景区设置扶贫摊位,让贫困户优先销售土特产产品,在崇龛菜花景区打造潼南首个文创基地,吸引群众本地就业,提高辖区贫困户及回乡人员就业率,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助推沿线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力度较小。由于开展脱贫攻坚,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大多用于基础设施或综合保障政策,我区获取的乡村旅游资金仅有2014、2015年的670万元。市级安排的资金非常有限,区级也没配套安排,财政投入很小。

(二)旅游环境有待优化。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服务功能不够优化,尤其是乡村旅游区域的配套设施较落后,普遍欠缺优质整洁的住宿环境,不能较好的吸引过夜游客。

(三)旅游产品层次较低。我区乡村旅游产品大多由市场自发形成,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对旅游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依托各地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一是发挥潼南农业大区的优势,秉持“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构建“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民俗,精心策划一批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的活动项目,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品尝农家风味、品读农耕文化,获得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体验。二是延长产业链条,让游客白天观光体验,晚上聚会娱乐,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三是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打造一批具备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和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的高端产品,满足旅游市场的高端需求。

(二)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注重对“吃住行”相关服务及从业人员素质的管理与培训,从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指导新建星级酒店和优质民宿、农家乐,指导旅游企业丰富提升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加强对全区的公共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的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旅游窗口服务形象。

(三)有的放矢,增强实效。一是重视旅游项目的扶贫作用,跟踪服务重大项目,推进项目早开工、早运营、早发挥脱贫减贫效应。二是鼓励旅游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子”,在劳务用工、农副产品收购、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口帮扶,不断提高农民收益。三是创新“景区+农户”扶贫开发方式,支持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参与旅游经营,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推进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重庆市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会

篇5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水资源是城乡发展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水文明是生态文明之基,水之于生态,犹如血之于人体。当前,我市已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阶段、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阶段,水的控制性要素特征在城乡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特别是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和地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山川秀美关键在水,建设美丽__关键也在水。__年3月14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上就水安全保障问题作了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保障国家水安全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基本思想。刚刚结束的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将__年确定为“重大项目深化年”,要求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人居环境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加快生态绿城建设步伐,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__。局系统对此要充分把握,大力践行治水新思想,贯彻依法治水管水新方略,加快实现体制机制改革新突破,把握水资源管理保护新常态,重点突出六方面内容:

(一)“重规划”。突出构建现代化的水利规划体系,认真搞好“十三五”水利规划编制,优化治水思路,积极探索和实践__水利发展的模式和途径。加快完成《__市水系规划》《__市城市防洪规划(修编)》,强化市及辖市区联动发展力度,瞄准国家新时期治水投入的重点和相关政策,将现有项目进一步整合包装,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投向__水利,依托重大项目,切实优化__骨干水系框架,使全市水利格局出现明显新变化。

(二)“夯基础”。更大力度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水利基础保障能力。一是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攻坚战。重点做好新沟河工程施工配合和影响工程建设,局本级重点抓好长江江堤防洪能力提升、澡港河东支拓浚及澡港枢纽扩容建设,跟进新孟河工程审批进度,项目一经批复立即组织实施。二是拓展河湖水系治理新空间。计划抓好三方面工作:“两湖一库”生态清淤,主要为天目湖水库湖底清淤、长荡湖清淤和滆湖退田还湖(二期)工程,由辖市区组织;城市水系治理,重点是市区,要继续推进丁塘港二期、南童子河等骨干引排河道综合治理,实施新一轮城市河道清淤,切实搞好清水工程提升和黑臭河道治理;农村河网连片综合整治,确保面上完成农村河道疏浚整治规划(__-__年)任务。三是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建设。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及节水示范项目为重点,实施田间配套工程和渠系改造工程,完善农田灌排设施体系,为保障粮食安全夯实更加稳固的水利基础。

(三)“保安全”。把防汛防旱工作当作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抓紧组织汛前检查。按照“查严、查细、查实”的要求,集中力量,对河湖堤防、涵闸泵站、涉水工程、在建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进行“拉网式”排查,认真落实防汛各项责任制。根据抢险专业化的要求,建好抢险队伍,抓紧防汛抢险的演练,__年要在市及辖市区两级防汛防旱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支撑、专业化抢险方面有新的明显进展。继续抓好城区易淹易涝排水设施改造,力争改造点汛期发挥效益。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及雨情、水情、工情变化,统筹把握好农业大用水期、梅雨期、台风季节、枯水季节工程调度特点,科学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尤其要利用好城区防洪调水泵站、沿江枢纽调水的有利条件,优化调度,力求在水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有所作为。

(四)“惠民生”。把水利建设的公益性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大力拓展民生水利范畴。根据省“水美乡村”建设工作思路和要求,结合__“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把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城乡河湖新景象作为民生水利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制定农村河道整治、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研究落实长效机制,分年推进新一轮整治的实施,要继续加大对面上创建工作的指导,整体推进“水美乡村”“美丽库区”建设,稳步推进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继续扎实提升水管单位和水利风景区创建水平,切实体现河湖治理新成效。

篇6

一、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城建基础建设有了新突破。

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本着“突出重点,提升品位,配套建设”的原则对街道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总投资600多万元的方桥重建工程扫尾工作已基本完成,下步计划进行竣工验收。总投资370余万元的斗门桥抢险工程已竣工并通过专家验收,目前正进行竣工决算。总投资42万元面积3000平方米的南浦老街路面排水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投资10万元的方桥小学前道路硬化工程已落实施工单位开始实施。上述工程的建设使江口的道路、桥梁、形象等整体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方便了群众出行,极大提升了北大门形象。

2、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方桥公交北区块的市场建设利用工作,初步方案已设计完成,下步将抓紧方案的落实工作,争取早日实施,彻底解决方桥市场内摊贩占道经营问题。协助做好南浦菜市场整体改造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及项目土地勘测等工作,下步将抓紧完成土地报批和规划报批工作,计划下半年能够开工建设。积极做好大浦新村剩余15户危房户的解危工作,在危房户对危房实施加固不认可的情况下,积极探寻其它方案,多次邀请住户代表协商有关事项,听取其有关意见,极力促进相关工作推进。

3、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投资约50万元,王溆浦至洪江岸农村公路上的2座桥梁改造工程已完成设计工作,计划年内完工。由浦口王村实施的浦口王连接横方线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已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下半年计划开工建设。上述公路建设项目均按标准要求设计、按规定审批并按四级公路建设程序操作。

4、推进商住小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做好商住小区建设前协调工作,确保了总投资1.06亿元、占地29亩的江南小区工程(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11.5层,275套)顺利施工,目前已经完成地下室工程的50%。积极协助甬山商住小区开发单位做好周边住户相关房屋损失赔偿工作,确保总投资4.08亿元、占地64亩的甬山小区(建筑面积:8.27万平方米,小高层10层216户,联排住宅128户)顺利施工,目前已完成桩基工程50%。

5、配合市场发展中心做好江南贸城改造后续工作。针对江口居民生活需求,街道和市场发展中心联合投资100万元的江南贸城市场于去年2月份竣工,市场新设摊位72只,超市1500平方米,目前超市已完成招商工作,市场与超市于5月中旬正式开业,目前营业状况良好,为附近群众生活提供了便利。

6、做好新浦、东江两个安置小区的余房处理工作。为尽快回笼农居小区建设资金,促进街道新农村建设,根据街道研究并报市政府同意决定将新浦、东江两个小区余房59套,建筑面积5573.62平方米,目前已由市国资局基本完成房屋价格评估工作,下步街道将着手实施房屋销售工作。

二、巩固成果、严格考核,生态环境建设有了新提高。

1、今年继续实施《江口街道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2012年度环境卫生分级管理目标责任书》,确保街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以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加大在环卫设施上的投资力度,更新和添置了一批环卫设备,为街道环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改善了街道整体卫生环境。街道环卫站在增加方桥区域卫生保洁情况下,克服人员不足困难,高质量地实施工作范围内环境保洁,同时对各村进行定期检查考核,确保52个行政区、建成区和开发区环境面貌不断提高。

2、根据生态市建设任务责任书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开展市级生态街道和市级生态村相关创建工作,今年计划创建25个村为市级生态村,目前正在进行生态街道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做好水资源综合治理和河道保洁工作,探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协助环保部门做好辖区内污染企业查处工作。

三、加强巡逻、严肃查处,规划土地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1、江口城建监察中队围绕城乡环境“洁化、美化、亮化和序化”的目标,规范市场秩序,查处流动设摊250起,占道跨门经营360起,倾倒垃圾2起,拆除清理违章条幅广告40余条,“牛皮癣”1100余处,查处违法代充液化气2户,组织强拆违规建筑7处,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组织淤泥倾倒巡逻40夜,扣押汽车设备22辆、罚款12万元。配合国土部门查处违法用地8起,面积25亩,同时配合做好小灵峰生日集会等重大行动安保工作。

2、为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规范用地秩序,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以及我街道实际情况,继续保持违法用地专项整治高压态势,重点是2011年卫星航拍地块,按市长效办要求对卫拍地块逐一落实。按照拆除一批、复垦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联合国土、公安、城管等部门拆除三处,占地4.5亩,复垦5处,占地20亩,通过拆除、复垦等多种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3、加强类似小产权房性质违规建房的查处和规范。去年下半年以来,我街道仓基、山头朱、新桥下、后横等村相继出现以解决大龄青年住房为目的违规建造套房现象。街道立即成立工作小组,集中一段时间对上述村建房行为进行了规范,有效遏制了违规建房蔓延趋势。

四、加强学习、严格管理,自身建设有了新的进步。

1、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组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总书记重要讲话及城建规划法规,进一步加强提高办公室人员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以实际行动和效果取信于民,选择当前最突出的群众急需的城镇建设问题认真加以解决,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认真接待受理来信来访。上半年共受理市长电话市长信箱28起,处理28起,接待来访15起,处理15起,对来信来访巡查发现的违法违规现象认真调查,及时处理,使建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违法现象得到遏制。重点调解了奥雷士建房、甬山小区打桩、甬临线、江拔线施工影响等纠纷。

3、市示范交易平台街道小型项目招投标中心上半年共受理招投标14起,其中建设类项目13个,财产处置类项目1个,涉及投资资金约1450余万,节省了约150万元的投资资金。

4、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活动,促进街道旅游经济发展。配合市旅游局做好休闲旅游产品推选及休闲旅游线路组合工作,积极宣传街道旅游资源,把街道最有看点的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向外界推销宣传,进一步促进了江口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协助罗蒙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为开创旅游新篇章作了有益探索。

5、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因地制宜,全面养护,注重实绩,保障通畅”的原则,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街道专门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所,对总长73余公里的26条乡道、40条村道实行管理养护职责,出台了《江口街道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及《江口街道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成立了专门养护队,参加了市公路局组织的公路养护专业知识培训。协助公路局做好全街道农村联网公路上的桥梁进行病害检查登记工作,建立档案,确保每座桥梁资料完整。同时对全街道农村联网公路各类涉河未安装防护栏的路段进行了登记,下步市交通局将对这些危险路段进行护栏安装,确保道路行车安全。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目前已与江口环卫站签订农村联网公路管养协议,由环卫站负责日常养护巡查工作,使养护工作日趋专业化,提高养护效率。

6、开展方桥停车秩序专项整治。联合公安、交警、公管、城管部门进行为期一月的停车秩序专项整治,采取疏导结合、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整治措施。整治开始一星期为教育警告阶段,后一阶段则开始抄牌、罚款扣分。经过一月的专项整治,方桥停车秩序明显改善,有效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等问题。

7、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点抓好在建工程、乡村旅游点安全管理和危房解危管理,与工程建设单位、乡村旅游点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不定期采取突击检查方式,确保城建工作安全。

五、集中精力、全力配合,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得到顺利推进。

1、配合甬临线改造指挥部做好工程前期工作及矛盾处理工作。因甬临线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周边住户房屋,有关群众反应强烈,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一定影响,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以及能够早日建成通车,我办人员协同沿路几个村干部积极协调处理有关矛盾,对有些受损房屋邀请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有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查看,同时做好住户思想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2、甬江商务大厦建设推进工作。市政府同意该块土地挂牌,用地面积为12800㎡(19.2亩)。目前已完成施工图预算、标底审核等工作,下步即可进行招投标工作。

3、城市管道煤气站征地工作。征地涉及北渡村和山头朱村,北渡村3.5亩管道煤气门站的征地工作已完成,山头朱村煤气站需征地40.15亩,涉及农户14户,目前已完成签约13户,征地款已全部拨付到村。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上半年工作,我办在城镇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农居、商住小区的开发建设,城镇、农村环境整治、生态市建设,城建工作,违法用地、违章建筑专项整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有:1、城镇基础设施还不十分完善,资金投入还不充足;2、土地违法整治工作力度还需加强,违法用地建房现象还时有发生;3、农村环境保洁有反弹现象,个别村干部思想意识还不够强;4、旅游资源挖掘开发还不够,还没有创立旅游品牌;5、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专业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下半年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活力江口,和美城北”为目标,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以改善民生、优化环境为主线,以科学规划为依据,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管理为保障,以资金投入为基础,把握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环境生态化的发展取向,全力提升我街道布局合理、配套完美、宜住宜居的城市形象。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做好江南路—周村—张村公路建设,横方线—浦口王公路拓宽,南浦菜场改造工程,方桥公交北区块改造工程,南浦农居小区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机制,做好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生态市建设工作,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三、进一步强化督查,做好城建监察和违法用地专项整治工作。

篇7

一、棚户区改造情况

2016年以来,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棚改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7个有利于”的要求,牢固树立“不干不行、不快不行、不好不行”的思想,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大力实施“三个三”工程,全力以赴打好打赢棚改攻坚战,2016年度超额完成4400户、54万平方米的棚改任务,等社区棚改全面开花,创出了棚改的速度和模式。今年又启动义和里棚改,对棚改区内近700户群众丈量工作已基本完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三在先”,向政策宣传要速度。在这方面,我们虚功实做,一是培训在先。98名街道机关干部、195名村居干部,对棚改政策烂熟于心,人人会讲,人人会算,都成为棚改的行家里手。二是进村入户在先。针对社区不同情况,逐区块制订棚改实施方案,一户不落,算账对比,逐户宣讲,讲清讲透,让群众真心支持棚改、拥护棚改,从思想上实现了由“要我搬”到“我要搬”的转变。三是党员干部在先。街道社区所有党员干部既是宣传员,更是带头人,在棚改上都能做到带头签约、带头搬迁、带头交钥匙。棚改区块仅用15天的时间,就完成了475户、792处院落、11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没出现一个“钉子户”。

(二)、坚持“三公开”,向阳光操作要速度。一是程序公开。对棚改规划、动议、丈量、复核、资金拨付到安置等十几道相关程序,印制成通俗易懂的明白纸,发放到每一户群众,让老百姓情况明、心底亮;二是操作公平。一项政策讲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评到底,每个区块均推选10名以上村民代表参与全过程,把棚改交给群众办。三是结果公正。所有丈量、复核、奖励结果,随时上墙,即时公开。片区地处城区黄金地段,商铺多、情况复杂,我们能够7天完成拆迁,没发生一个“上访户”,就是做到了方法对路、步骤规范、合理公正、阳光拆迁。

(三)、坚持“三到位”,向合力攻坚要速度。一是力量整合到位。在县棚改指挥部和区块指挥部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干部的主力军作用,74个县直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了同心同力、争先恐后的工作氛围。二是关爱群众到位。针对鳏寡孤独、重病患者、弱智等弱势特殊群体搬迁难、租房难实际,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帮扶救助。去年征收期间,先后帮助320户困难家庭解决租房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是依法处理到位。借助“治违”专项行动,下决心拆除乱搭乱建,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对不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党员干部职工,公开曝光,限期搬迁,让其丢尽面子、沾不到一点便宜。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群众期望值过高,期望通过棚改一夜暴富,与实际补偿差额较大;二是部分门头房经营状况较好,效益高,对政府补偿不满意,工作较为难做;三是违法建筑多,群众突击建房现象严重,执法力度不足。

二、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手,是“十三五”规划政策支持的重要方向,也是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重点工作。街道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以特色文化、生活文化为核心,以特色旅游资源为亮点,以区域特色产业为支柱,形成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旅游、产业等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风格的特色小镇。

(一)、基本现状

街道位于县中心,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中心,也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19个行政村,总人口7万人,一直以来,街道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完善管理机制、整合资金投入,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小镇、扶贫开发、乡村旅游、群众增收相结合,示范亮点特色突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第三产业初见成效。

1、特色小镇靓丽展现。街道依托优美自然风光和独特区位优势及丰富的水资源环境,构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与农村发展格局,整合多种资源,打造了宜居、宜游、宜业的靓丽小镇。经过科学规划、创新建设、开放发展的不懈努力,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浒好汉城,水浒旅游小镇已入选2017年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各项工作蓬勃发展。

2、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街道地理条件优越,京九铁路站位于辖区徐屯社区内,220国道、济董路、聊商路贯穿全境,城区道路星罗密布,交通网络十分便捷,区位优势凸显。随着京九高铁站的即将建设和汽车站南迁,的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

3、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街道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农业为主,无工业性、污染性厂矿,资源消耗少,大气、水环境质量优良,雨水充沛,纯净无污染,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良好基地。

4、民俗文化底蕴厚重。水浒特色小镇之水泊遗风民俗区北到迎宾路,西至西沙河,东至水库,南抵边庄沟湿地,规划面积约2800亩。水泊遗风民俗区是水浒特色小镇最具有水泊风情的郊野休闲板块,与小镇产业园区、生活社区的现代功能形成互补。以水浒故事中水泊乡村的原始风貌为依托,用特色村落承载“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三张名片,融入高端民俗、水浒遗风、农家采摘等热点旅游项目。水泊遗风民俗区重点建设内容包括水泊民俗、露营公园、丛林乐园、牡丹花苑、油菜花海、书画村、武术村、戏曲村。

5、持续发展强劲有力。水浒特色小镇策划以水浒文化、好汉文化为主,民俗文化、民居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市井文化和武术文化为辅,策划建设文化旅游业态及旅游基础设施。水浒特色小镇位于县南部新区西侧,北起武校北路,南至水库,西至新城街,东至东门街,项目用地面积约3.78平方公里。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浒好汉城为基础,按照“一心引领,四区联动,五水环抱,八道纵横”的空间布局,水浒特色小镇重点规划建设文旅产业聚集区、水泊遗风民俗区、慢城小镇生活区三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6.1亿元。水浒特色小镇规划中对各个功能区进行不同的规划和划分,分为现代社区、仿宋古建、创意园区、鲁西南乡村建筑,小镇内的建筑既能展示水浒文化内涵,又有现代化社区和园区,也有原生态的鲁西南民居。

(二)发展建议。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培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应抓住项目化、产业化、集聚化的发展方向,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水浒旅游小镇布局,力争把建成“生态、宜居、绿色、和谐”的旅游特色小镇,着力发展乡村全域旅游。

一是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的谋划培育,要结合全街道的总体规划,确定专业规划设计部门,准确定位建设方向,把特色小镇的规划做细、做详、做深,要站在更新、更远、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强化空间布局,注重特色理念,依托优势资源,发挥整体效益,突出“特色”的魅力和生命力,突显山水、生态、人文等亮点,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品牌。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基础。需争取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项目和资金,整合投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上来。

三是突出特色,培育产业。特色小镇是通过产业发展来实现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核心。要立足于本身的特色产业基础,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加以整合,从而确立特色鲜明的产业定位。要紧扣环保、健康、生态、休闲、旅游为主题,选择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要差异定位、细分区域、突出特色,要与农业产业园区改造升级相结合,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篇8

一、目标任务完成及项目落实情况

今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来,圆满的实现了目标任务,取得了重大成果,通过增强招商引资意识,营造浓厚招商气氛,创新招商引资等方式,开创了崭新局面,在招商引资环境中,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推进机制,提高招商成效,增强招商本领等方面下功夫。全镇共引进项目3个,到位资金1504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10000万元。其中:农业产业化项目1个,工业类项目1个,餐饮休闲类项目1个。

二、招商引资的工作方式

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召开了由镇各部门、各村(居)及各企业参加的全镇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对原来的招商引资考核认定办法、考核奖惩规定和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进行了修订、完善,通过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的落实和兑现,给投资者以鼓励,给引资者以奖励,形成了全镇上下议招商、想招商、积极从事招商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全年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积极加强招商载体建设,大力夯实基础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参照我镇及周边县市区优惠政策,结合我镇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起草出台工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供地、能源保障、扶持政策、服务承诺等方面予以优惠,为促进项目落地,给企业发展创造了较广阔的空间。

2、立足镇域优势,精心编制招商项目。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分析镇情和经济形势,立足镇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突出优势产业,精心组织与安排。

3、注重实效。目前,我们的招商引资务实的成分还是比较多的,具体表现在形式多于内容,意向多于合同,合同多于审批,审批多于开工。实实在在交一个朋友,谈一个项目,签一个协议。保持领会和学习“四皮”精神,即“厚着脸皮、硬着头皮、磨破嘴皮、跑破鞋底”抓招商,努力营造全方合力招商的发展态势。

4、注重常抓不懈。招商引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注重常抓不懈形成365天,天天都抓招商引资,招商无节假日的氛围。开创招商引资的新局面。

5、注重交流。广交朋友。联系客商。扩大影响力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有名气,才会吸引人气,有人气就有财气,扩大我镇知名度,吸引省内外客商,是我们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一是让我们全镇、走出去,让外界了解我们,利用在外务工,在外务工和有关系的外界朋友等建立友好关系。吸引、邀请客商来视察、洽谈项目。二是加强网络建设。互联网正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手段,丰富网站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全镇网络招商的互动。

6、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全力做好跟踪服务,为投资者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跟踪服务工作是我镇一贯坚持的做法和工作重心之一。对已落户的项目实行责任跟综服务,切实为外来投资企业排忧解难。让投资者满意放心。

三、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虽然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1、意识不强,氛围不浓。虽然招商引资和发展工业经济在全镇已经形成一种共识,但没有形成浓烈的氛围。目前只是热在上层、急在中层、冷在下层,有相当一部分村(居)只是抓日常工作,并没有大力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企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主体缺位现象仍较突出。虽然各单位、各部门积极运作组织招商引资,但企业招商引资的意识不强,主动性差,缺乏招商引资的动力机制,缺乏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

3、企业融资困难。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后续作用,使得企业贷款难,融资渠道少,导致资金到位、项目引进的难度增大。

四、下步的工作打算和工作措施

(一)、继续重点实施以企招商、以商招商

突出规模企业的提升和扩大。充分依托和发挥规模企业多的优势,通过广泛吸引资金注入,鼓励企业增资扩股等形式,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膨胀企业的规模,提升规模企业的档次和水平。

(二)、加强领导,抓好重点招商项目的建设。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工业强镇”为主向,组织动员全镇干群,大办乡村工业,大办个私企业。同时,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加大工程的建设力度,二是抓好投资,三是加大工作力度。

(三)、千方百计解决制约外商投资的难点问题。

1、突破用地瓶颈,创造引资空间。盘活土地存量,用好现有闲置土地、用好荒废土地,本着宜征则征,宜租则租,宜股则股的原则,解决好土地问题,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用地。

篇9

张家界市作为知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推动本市经济转型提质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生态宜居宜游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平台。市委、市政府决定:2017 年各项指标要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林业部门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主体部门,将严格按照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全面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确保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明确目标,理清思路

突出工作重点。一是加快“九大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城区绿化攻坚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水岸绿化工程、生态恢复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宜林荒山绿化工程、镇村绿化工程、林业产业提质工程、森林文化建设工程,通过这“九大工程”的实施,实现城乡绿化全覆盖、裸露山地全消除、生态景观全提质的目标。二是扎实推进城市绿化攻坚。落实《2015 年城市绿化攻坚实施方案》要求,以“沿城、沿景、沿山、沿水”绿化提质为重点实施“工程”,即中心城区澧水河岸护岸林建设工程、城区公(游)园建设工程、建成区闲置地绿化工程、城区重要交通节点绿化工程、城乡结合部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城区周边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社区(庭院)绿化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努力构建以绿色为背景,澧水风光带绿化特色明显、道路绿化整齐贯通、公园绿地分布合理、庭院绿化一院一景、节点绿化耳目一新、周边山地色彩斑斓的城市绿化景观。特别是把澧水风光带打造成四季常绿、季节有色、布局立体、视觉强烈的20 公里樱花景观带,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注重工作实效。一是做亮“点”。抓好市城区和县城绿化,以一流的设计、专业的施工,打造绿化精品。二是做精“线”。以道路、河道为重点,实施道路绿化工程和河道绿化工程,着力打造绿化景观长廊。三是做厚“面”。抓好荒山、坡耕地绿化和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将小城镇发展与绿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因地制宜搞好“四旁”绿化,积极创建一批生态文明村居。

把握工作原则。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创建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先易后难、依法依规”的总体创建工作思路,把握好“三大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与经济共赢。把生态建设和造绿富民结合起来,不仅让群众长远受益,还要让他们眼前得利,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森林城市创建的积极性。二是坚持景观与人文相容。把森林城市创建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通盘考虑,把城市绿化做成城市景观、融入文化内涵,使城市森林富有人文气息,充分彰显张家界的城市特色。三是坚持城市与乡村互动。坚持城乡一体化,在规划上、措施上、保障上都要做到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责任,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应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林业部门发挥主体作用,加强指导和调度;财政、发改、城管、住建、规划、交通、水利、旅游、科技、国土、监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工作,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特别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评价指标要求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0% 以上,这是一项硬性指标。在整个创建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一是大力营造森林生态文化。重点是通过生态科普园建设、森林文化节庆活动、绿色单位创建以及举办生态文明讲座、开展生态文化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普及森林生态知识,提高全民森林生态意识。二是主动搭建各类宣传平台。尽快制定宣传方案,通过各类宣传媒体和宣传平台,营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三是积极动员全民参与。精心组织每年3 月份的义务植树月活动,发动全民义务植树。开展古树名木认养,引导和动员市民出资认建认养古树名木,特别是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出资认养;所有认养的古树名木要统一造册登记和挂牌保护,确保管护到位。同时,各级机关、厂矿、学校、社区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动员各方力量,投身绿化事业。

篇10

关键词:中心镇;规划建设;对策建议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size and design as an example, analyzed the central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cientific according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zhong xin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zhong xi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大荆镇镇村规划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大荆镇积极贯彻实施乐清市北部中心区战略,乐清市委“实力乐清、魅力乐清、和谐乐清”的战略部署,围绕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政府转型三大任务,深入实施中心镇建设战略,扎实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集工贸旅游于一体宜商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小城市,以大荆主城、双峰居住区、久防区和水涨工业区的“一城三区”组合形态城市,以产业培育为核心,以配套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2010年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开展省级中心镇城建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大荆镇被确定为省级中心镇。为使中心镇建设顺利推进,我们对大荆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2、存在问题

2、1规划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大荆已被列为省级中心镇,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城镇体系规划与中心镇的规模和职能不相称,需要组织调整修编。同时,组团乡镇总体规划完善程度与规划延续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编制控制详细规划离实际操作还有一定的距离。

2、2经济转型方面

引进大项目不多,特色优势产业层次提升不快,新兴产业培育缓慢,服务业比重偏低,经济发展环境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2、3综合统筹城乡方面

是不少干部群众对“三分三改”等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农房改造集聚进展偏慢。

2、4城乡环境整治方面

是城乡环境面貌离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治脏治乱、绿化美化”大行动推进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为彻底解决我市大荆片区铸造行业的高耗能和环境污染问题,市政府决定在上一轮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开展大荆片区铸造业深化整治活动。

2、5社会和谐稳定方面

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加强社会管理任重道远;五是一些同志的观念和作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争先进位的意识不强,面上工作的推进还不平衡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实加以克服和改正。

3、几点建议

3、1做大产业发展平台

立足乐清北部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以设立四大产业功能区为起点,按照“因地制宜、资源集聚、功能导向、效能提升”的建设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空间拓展。

加快推进高新产业集聚功能区建设。切实解决横浦等工业园区的建设用地问题;切实解决我镇产业和企业低小散问题;着力推进水涨、湖雾片海涂围垦工程建设,努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集聚功能区建设。坚持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为方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扶持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规模农业。着重推进双峰、镇安铁皮石斛加工基地和湖雾葡萄、智仁竹笋与早茶等园区建设,实现乐清市北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种植规模和亩产效益双提升。

加快推进新型商贸集聚功能区建设。依托大荆老镇区和水涨、双峰集镇区,建设乐清北部商贸中心。其中大荆老城区和水涨片区以传统商业网点的调整、改造、提升为主,大力加强双峰片区的商贸流通功能,将其打造成乐清市北部特色农副产品的交易、集散基地。

加快推进休闲旅游集聚功能区建设。按照“大雁荡、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健身养老等产业。重点做好雁荡山国际网球度假村、雁荡山国际老年康复中心和雁荡山水上乐园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着力推进“十大城市公园”和“六大城郊公园”建设。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投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网络,打造乐清市北部区域旅游服务中心。

3、2增强投资拉动力度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主载体。只有坚持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经济工作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落脚点,实现大荆科学发展才会有强劲的动力。

确保重点投入。把重点工程、重大建设项目和城市类建设项目作为投资攻坚的主攻方向,全力以赴打好投资硬仗。确保全年重点工程投资达到1.7亿元;确保全年工业性项目投资达到1亿元;扎实推进城市类建设项目,确保全年城市类建设项目投资达到4.8亿元。着重引进高端高新大产业、大项目,调动在外大荆籍能人志士回乡投资创业热情,力争在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上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多渠道、多元化融资,鼓励民间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镇投融资公司的平台作用,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支持,不断提升项目融资能力。

3、3综合统筹城乡发展

以“依法、自愿、有偿”为原则,加快推进珠山农房、蔗湖农房改造集聚区建设。认真总结翁村等村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全力推行“三分三改”工作,力争全镇80%的村年底前基本完成股改、地改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试点工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大荆实际、群众认可的旧村改造模式,进一步加快改造步伐。

3、4全力抓好环境建设,切实优化转型发展环境

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小城市建设理念为引领,全力优化我镇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强化硬件建设,加快推进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确保雁荡旅游环线完成政策处理,做好久防大桥、二环路延伸、双湖大道、湖江路改扩建、镇安大太线改建、智平至智黄公路连接工程、镇安中心车站、双峰铁皮石斛加工基地等工程前期工作。

深化环境整治。建立健全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有效解决镇容镇貌“脏、乱、差”问题。继续强化“治脏治乱、绿化美化”大行动和违章“六先拆、违必拆”行动,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拆违任务和道路主干道“两拆两绿”工作;着力强化农村环境整治,围绕“村道硬化、卫生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五大整治项目,扎实推进农村集中连片整治和分类整治;着力抓好铸造业整治,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抓好省、市两级待整治合格村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改善生态环境。坚持把绿化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全民植绿护绿活动,确保完成绿化任务3649亩;优先做好绿化美化规划布局,真正实现森林围村、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生态环境力争达到省级生态乡镇标准。

3、5优先解决民生热点

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加强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优先解决群众热切关注的教育、住房、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健全城乡统筹社会保险体系,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扎实推进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安居工程、托安养等各项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危房户、农村住房困难户,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推进大荆中学改扩建、镇三小扩建、集镇中心幼儿园等建设。加快推进大荆至湖雾、东林、双峰、下山头等片区自来水管网安装工程,切实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4、结束语:

中心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并存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基于中心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观念、用地和资金等方面的压力。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心镇,把大荆中心镇建设集工贸旅游于一体宜商宜居宜充满现代气息的乡村都市。

参考文献

[1] 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浙江以中心镇建设推进新型城市化综述 今日浙江2010年第16期作者:张军;

[2]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中心镇建设来源:《政策瞭望》2010年第08期作者:胡新民;

[3]城乡统筹 整体推进 分类指导 典型示范 河北省迁安市:强化中心镇建设 引领城乡协调发展来源:《城乡建设》2011年第03期作者:任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