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4-04 08:1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学生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自由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114-02
在培养创新人才、杰出人才的时代要求下,我国高等教育却遭遇“钱学森之问”,难以培养具有创造才能的“杰出人才”,传统的功利化、任务型、被动式的学习模式备受诟病。同志2011年指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1]作为大学生成长领路人的高校辅导员,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使命赋予其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角色要求。
一、自由学习:实现学习内在价值,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卡尔・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为高校辅导员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可能,启迪开辟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路向。自由学习的价值一方面表征为学生对学习与否,以及学习内容、方式等外在权利的获得,另一方面则表征为学习者获得学习的精神状态或精神境界,即学习者对学习的向往、主动性、积极性、掌握学习内容时展现出的游刃有余、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和享受的快乐[2]。罗杰斯认为理想的学校教育是为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自由学习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价值和情感;以内心自然渴求为动力,具有去权威的性质。雅斯贝尔斯亦指出:教育诉诸自由……教育以从自由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其内容,假如学校里游荡着教育权威的幽灵,对此学生也不反抗的话……将来这样的学生在下意识里只知道服从与固执,却不懂得怎样自由地去生活。[3]在实际的工作中,笔者时常听到:“是上课而不是被上课”、“我就是我”、“我渴望自由”、“我是一个人,我需要的是对我这个人的关爱,而非仅对我学业前途的关心”。也许这其中有不负责任的抱怨,但也能体会到当前大学教育带给学生的压迫感,及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被尊重、理解、关心的愿望。可见,自由学习是必要的大学学习方式,促进自由学习是辅导员迫切的角色使命。
二、辅导员促进自由学习的可能路径
辅导员的工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联,具有促进自由学习的有利条件:其年龄结构年轻化,思想较先进开放,减少交流代沟及师长所代表的外在权威影响;了解现代交流学习工具及方式,能为学生搭建自由学习平台;掌握教师及教学资源信息,能协调提供自由学习同伴、教师及其他支持资源等。基于这些有利条件,促进自由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力。
1.建构促进自由学习的人际关系。传统教育系统中,教师是权威和主导者,甚至是某种标准的代言人,辅导员要成为自由学习的促进者,首先要打破原有的人际关系,形成自尊、民主,充满温暖和爱的人际氛围。①以真实的自己面对真实的学生,“真实性可以说是学习促进者最基本的态度。如果促进者以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自己的身份和学习者互动,不带任何面具、没有任何隔阂地与学习者产生联系,她更有可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4]辅导员要以真诚的姿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其中懂得自尊和负责任,使其自觉学习、愉快成长。辅导员要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在学生面前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会增加相互的信任和理解;辅导员要面对真实的学生,不能成为某种官方立场或标准的代言人,也不可因事累人,因为某一方面而否定学生的一切。②珍视、接纳并信任学生,珍视学生的感受、观点及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接纳他们的一切:他们的成就荣耀,抑或失败沮丧;积极上进,抑或颓废虚度;明晰执着,抑或迷惘气馁;他们所有的顽皮、冲动、理想化、不成熟甚至各种坏习惯……他们有时会让你气急败坏,有时又让你发自内心地感动和快乐。辅导员作为兼具管理工作的教师,要珍视、接纳并信任学生,给予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最大的机会,提供适合的平台,激发他们无限的潜能。③同感理解,当老师能够真正了解学生反应的内在含义,并且能够敏感地意识到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教育方式时,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可能性才会增加。辅导员尤其要深入体会学生微妙的情感及情绪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基于自己的标准或者官方的标准做出批判或评价。面对个性、习惯、兴趣各异,已具有较成熟人格、思想的大学生,这种基于同感理解的教育引导会更加有效。
2.帮助学习主体明确其独特性并确立目标。自由学习的一大特性是它是一种内心导向的动力源,要促进学生的自由学习,必须首先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独特性并确立目标:①以学生个体独特性为导向的专业方向引导。首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独特性。独特性主要可以通过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四个维度来表征。可以通过专业的性格、兴趣、能力测评工具来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兴趣、能力等,如,霍兰德兴趣类型理论、MBTI性格测评工具及九型人格理论等;也可通过体验帮助学生认识能力特点和澄清价值倾向,如心灵游戏,图画投射,自我叙述等方式。其次,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辅导员要了解并分析学生的专业及专业方向,明确学生未来发展的领域和方向。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及专业方向特点,明确未来的专业方向。②以行业需求为参照的职业定位引导。学生所学专业或专业方向所对应的行业需求直接影响学生求职及就业岗位的选择。辅导员要引导学生以行业需求为直接参照定位职业发展。在学生比较了解自己的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未来自己所从事行业的需求情况:行业领头企业,行业信息获取渠道,职位需求,职位知识和能力要求等。③阅读明“志”,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拓展视野,明晰心志,对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有很好的帮助。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和了解,为大学生提供经典或前沿阅读书目,如果对专业书目不甚了解,可以求助于专业老师;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分享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3.搭建自由学习多元互动平台。给学生搭建多元系统的交流、探究、展示、提高的平台,虚拟的网络平台,实体的讨论室平台,激励性的竞赛平台,自主性的兴趣小组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多元互动的自由学习平台。①网络平台。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网络平台能够直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由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需求为导向的学习机制充分体现了自由学习的核心思想。现代互动交流平台非常多元,如贴吧、论坛、聊天群、讨论组、博客、空间、微博、微信,以及专业开发的网络学习软件或系统,可以提供文字或视频资源共享,情境模拟、提问、答疑、作业批阅,等等。辅导员可以有效借助学生的智慧和力量,建立多样的互动交流平台,让具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自主交流互动。②讨论室平台。讨论室或活动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进行全面准确的信息交流。辅导员可以配合专业学习任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自由组合或优化组合讨论小组,小组成员可以自主开展活动,讨论学习主题,沟通情感,促进学习过程的愉悦性。此外,辅导员可为学生提供各类资源信息,方便图书馆讨论室、实验室或活动室申请。③竞赛平台。竞赛平台能够有效激励学习并检验学习结果,对自由学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辅导员可以为学生或学生团队提供各类比赛信息,鼓励学生参与比赛,甚至可以协调各类资源搭建以赛促学的平台。④专业兴趣团队平台。在良好的专业兴趣氛围影响下,专业兴趣团队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便于展开自由自主的探究。在学生有一定专业认识后,辅导员可以协助学生组建专业兴趣团队,帮助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队友;还可以配合专业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或项目研发。
除以上路径外,为保障学生从被动的学习逐步过渡到基于自我意识的主动的、创造性的自由学习中,辅导员可以利用契约的形式,针对具体的学习主题或研究项目,订立能够说明学习内容及方式,评价方式,双方的责任等问题的规范约定。罗杰斯认为使用契约的学习是一种过渡经验,在自由学习的过程中,它可以减少教师的不确定性,而增加教师及学习者本身的安全感和责任感。这种过渡经验对于我国一直以来习惯被动式、接受式学习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适用,能够很好地解决学习习惯不太好,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的学习问题。有效使用契约可以有效规避学者提到的可能,即“如果破坏学习自由和学习制度之间的张力和平衡,就可能导致学习自由失落和学习制度低效。”
罗杰斯自由学习理论自引入我国教育改革以来,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比较积极的实践和发展,但在高等教育中的研究和应用不足。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创新工作模式,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引导和促进大学生自由学习的相关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还需要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石毓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
[2]学习自由:学习权利和学习价值的双重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2011,(5):12-13.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55-56.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辅导员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剧增,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不少大学生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了全社会的难题。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大学辅导员常规工作职责的重要部分,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但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辅导员来说同样是巨大的挑战。本人在从事辅导员工作中发现,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同学,大部分人身上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没有求职欲望和意识、没有相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没有求职技巧、没有合理的自身定位。所以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去开展相应的工作。本人的一些经验积累和总结,分享如下:
1 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培养良好就业意识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前提
就业意识是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基础,没有就业意识就没有努力的方向,这是从很多大学生身上提炼出来的教训。不少大学生进人大学后尽情放松,把大量宝贵时间浪费在网络、玩游戏、谈恋爱中,毕业时才发现一无所获;有些学生毕业前夕对于求职还无动于衷,很少或从未参加过招聘会,个别学生甚至连求职简历都没有制作,那么难以就业是理所当然。
作为大学辅导员,必须要加强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发挥学生就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学生入校时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未来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困难,使之居安思危,在校期间主动去学习专业知识、加入各种学生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各方面综合能力。在学生大四时,要使他们树立起就业意识和积极心态,做好求职准备;面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都要毫不畏惧地去努力克服。
2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当前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空前激烈。企业对于求职者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很多学生求职失败,归根结底在于自身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匮乏。时代的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出色的团队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浮躁不急功近利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仅仅依靠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是难以获得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去培养获得。通过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该教育,很多同学从职业生涯规划课上了解到了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能够做到“知己”和“知彼”,即能够清楚地认知自我和认知职业世界,在此基础上,学生有意识地去为自己科学合理的规划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制定大学期间相关的行动计划,去付出相应的实践。比如什么时候通过英语四六级、什么时候考取专业资格证书、赢得奖学金、担任班干部、加入学生组织或学生社团、假期参加实习工作以锻炼交际能力、工作能力、增强个人阅历,等等。这些学生的努力在就业时收获了硕果,最直观地反映在他们的求职简历上――那些没有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简历上内容通常空洞泛泛,只有个人基本信息,在最能吸引HR目光的实习经历、活动经历、个人荣誉等方面几乎为空白,而有好的职业规划并能付出行动的同学,他们的简历上处处是亮点,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从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所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
3 做好大学生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和签约维权教育,授学生以求职之渔
开展就业技巧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成功率。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技巧普遍匮乏,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四处碰壁。例如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去获取并筛选求职信息,毫无针对性的四处浏览招聘信息,结果事倍功半,效率低下,求职热情受到打击;有些同学简历制作内容空洞、夸夸其谈、肆意造假,主次不分,条理不清,造成简历投递成功率低;有些则缺乏面试技巧,应对能力不足,不懂礼仪,导致屡次面试失败。在工作中,我会依据学生反映的情况、本人以前在就业过程中的经验、其他老师分享的经验,告知学生从就业信息的获取到简历制作、面试,直至签约每个环节的细节和技巧,帮助学生顺利获取职位。
4 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
篇3
摘要:随着目前我国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念在社会各个层面上的渗透,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也发挥出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因此浅谈高校辅导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应该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想教育; 高校大学生; 科学发展观; 辅导员
我国各类高等院校目前在对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的重心工作就在于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这里所提到的教育既包括知识和能力上的教育,还包含了对学生观念、社会认知、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教育任务上较为艰巨,同时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管理工作、教育工作以及学生指导工作中的主体,不仅和学生的相处时间最长,同时和学生进行联系的次数也最多,是针对高校大学生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者、实施者和组织者,肩负着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心理健康素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重任。同时随着目前我国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念在社会各个层面上的渗透,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也发挥出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因此浅谈高校辅导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应该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多包含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内容就是“以人为本”,而对于高校学会生思想教育工作而言,实际上突出的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具体而言,要将学生转变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体,将传统教育中被动接受转变为“以学生为本”下的主动接受。由于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一直强调的是对学生施加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上的影响,但是在这种影响施加的教育过程中突出的是教育者的个人权威和话语权,而忽视了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仅仅是进行教育内容上的简单灌输。由于目前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辅导员所面对的都是具备一定行为能力和思想意识下的大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很明显无法符合当地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同时也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主观要求。
因此作为科学发展观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体之一,辅导员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工作者,首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确保学生可以对所传输的思想道德内容实现主动接受,并通过对自身的思想活动来将其转变为被自身所利用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同时从教育理念上来说,需要对传统的思想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转变,利用和大学生之间所进行的交谈,对其在思想内容上所存在的困惑问题进行疏通,然后在思想交流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最终可以引导受教育者可以在潜移默化下形成正确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观念。
二、教育工作中注重对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首先是要在具体的思想教育内容上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由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本身涉及到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其教育内容上需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而这些方面的内容体现的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时随着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以及社会结构上的不断调整和变动,在创造出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迎接更多的全新挑战,这些方面的变化和发展都决定了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辅导员必须要顺应目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全面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让高校大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上的共识,从而实现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次在注重大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强辅导员的自我完善。上文中也已经提到过,高校思想教育重要在于做到以学生为本。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管理以及思想教育工作上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工作者,并作为大学生最亲密的知心朋友,需要利用思想教育工作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还要注意到辅导员自身的教育和完善工作。由于目前高校辅导员其工作内容上越来越复杂,同时对专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辅导员素质要求上也越来越全面。对于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提高方面,仅仅依靠进修或者是培训方式是不够的,最为重要的还是需要依靠自身主观能动性上的发挥,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目前我国各高校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利用攻读学位计划、研修基地以及示范培训基地的建立等多种方面来实现辅导员业务能力和专业化能力上的提高。所以辅导员应该牢牢的把握住这种发展机遇,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三、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注重两种制度
(一)注重高校辅导员的团队组合制度
高校的辅导员往往很多,有专职有兼职,各有各的特长,有的擅长心理辅导,有的擅长文娱活动,有的擅长体育活动,有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理论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等等。这样,在基层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中优化人员,通过角色搭配方式来更好地实现角色扮演,更好地完成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和党团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的制度保障,完善健全的制度才可以使班级和党团组织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行。对于班级来说,一个好的制度不仅可以令辅导员的工作更加规范,而且以制度治理代替人治更具有公正性和管理有效性。
除了院系及相关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外,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相应的班级制度,涉及到学习、生活、班级事务、党团活动、组织和发展等。如请假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宿舍卫生评分标准、周末的晚点名制度、定期查宿舍制度、班会和班团活动的举办要求、班费的管理、班干部的考评、团员推荐和党员的发展等。通过这些制度的严格执行和同学的自觉遵守,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开展,形成良好的班风。好的班风才能形成好的学风,好的学风构成了好的校风。制定客观可行的规章制度,还要不折不扣去执行。真正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行、执行必严、一视同仁,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夏瑞武,彭宇,王建,蒋宏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9, (02) .
篇4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转型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新媒体这一概念引入人们的生活,当今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将新媒体融入高校的建设范畴,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目前,高校大学生多为80、90后,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互联网、手机、微博、博客等已经成为大学生接收和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如何顺应时展,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转型途径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1 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转型释义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以新兴的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第五媒体”形态,如数字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数字广播、数字电影等。它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具有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和多媒体性等特征。
西方学者认为“社会转型”是用以表达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变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态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是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结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只有不断顺应时展的新要求,与时俱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转型就是指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的新兴媒体,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型,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转型的必要性
2.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外部环境的挑战
首先,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性加强,大学生面临压力较大,平时学业繁忙,他们更倾向于快捷便利的信息获取方式,这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出调整,以符合大学生的生活节奏,适应其心理需求。其次,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国内外往往通过网络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些媒体利用不正当、不合法的传播方式,夸大人民内部矛盾,散布恶意谣言,恰恰迎合了大学生“痛感强、燃点低”的特点,极易引发大学生的不理智行为,被所利用,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面临重大的自身突破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尽管高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教育工作如果按照传统的说教、灌输等方式,传授一些刻板、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很难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这也正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不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搭建了更加广阔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同时扩展了教育者的视野,面对这些新的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加强对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管理,将新媒体技术充分应用于教育工作中来,实现教育工作的发展与突破。
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型的对策
3.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转型
首先,扩大先进文化的网络覆盖面,建立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站,不断传输先进文化的信息,占领我国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设计一些融入学生学习、工作、娱乐等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达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其次,增加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相关教育内容,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优化教育资源,使其成为生动性、交互性、一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增加教育内容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提高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内化程度。
3.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转型
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信息的多元化和复杂化,都对以往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提出了新要求。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使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互动,提高学习热情。其次,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制作出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课搬到网上,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最后,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内网、手机报等校园新媒体的辐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加强教育效果的渗透力。
3.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转型
如何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但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更要有效管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设立网络监管主管部门,成立组织管理队伍,加强校党委的领导,做到网络监管的及时有效。其次,要规范制度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辅导员这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责,同时通过校园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对校内不良的“网络言论”坚决的予以批评和教育,杜绝“网络煽动”“网络造谣”等行为发生,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创新人才 大学生就业 联动机制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大学生在就业或创业过程中的优势日益呈现出同化的趋势,如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大学生就业或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实践精神,才能够在优势不断缩水的今天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思路研究,应该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入手,应该确保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联动。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联动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高校及高校毕业生而言,在自身条件没有太大的闪光点,自身条件大致雷同的情况下,是否能够顺利就业,需要看用人单位的“脸色”,大学生创业同样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开拓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思路新方法,应该不断提升高校品牌,不断提升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一路无阻顺利通畅。从这点而言,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塑造,创新意识的提升,是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的绿灯。
1.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质量符合社会需求
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旨在注重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创新二字,相比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全面地培养社会性人才。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应该注重转变方式,从封闭式人才培养转变为需求式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素质的社会实用性。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联动机制,能够保障大学生的质量符合社会需求。
2.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提升高校的品牌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高校的品牌是一种虚拟的优势。很多用人单位在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时,并非针对性地检验该学生的素质是否适合用人需求,而是首先将该生的毕业学校作为衡量标准。这是一种社会化的弊端,但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因为高校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应该看到这种社会弊病。如果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使自己的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毕业生的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反过来也会成为衡量学校的一种标准。如新东方职业技术学校之所以能够实现良好的就业率,与其毕业生的高素质息息相关。因此创新人才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质量,还能够提升学校的品牌。
3.创新人才培养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起着关键作用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课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使学生在注重提升知识文化积累的同时,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素质,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非常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新思路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能够综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因此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联动,能够在人才培养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社会性。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高校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后,用人单位除要考核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外,更看重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往往只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和职业素养,大学实践课程较少,只是在高年级寒暑假的期间,会安排学生进行一定期限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忽略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很难有效地保障人才的培养符合社会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旨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能够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过程中,尤其是在课程设计上突出的体现了社会的需求。很多高校开始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适时调整,本着“拓宽专业口径、重视理论基础、注重实践创新、全面提高素质”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尤其是在一些选修课内容设计上,社会性的课程内容增多,如商务英语、职业素养等社会性的专业课程,让高校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等进行外延式,拓展式的学习。
2.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创新二字,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在高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地进行人才专业技能和就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该不断创新观念,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在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高校毕业生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既要因势利导地进行择业就业,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创业思维的培养,主动地为自己创造岗位,为社会创造财富。创新人才培养应该将创新创业摆在重要的位置,在高校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创业课堂的开设,通过丰富地创业活动来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思维的培养。此外,高校还应该在毕业生创业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政策支持及资金保障,大学生的项目若可行性较高,具有良好的社会发展前景,那么高校领导应该积极地支持,并运用高校的资源为大学生创业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此外在创业课程的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本着社会需求的角度,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观念、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及发展意识等。
3.建立完善就业与培养、招生联动机制,实现良性互动
招生是入口,培养是通道,就业是出口,三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高校应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挂钩制度,建立招生、就业双向沟通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促使招生、就业政策的调整,缩小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高校专业的设置要公开化,更要合理化,如果高校的专业设置不科学,社会实践性差,社会需求较低,那么高校该类专业的学生如果流向市场,那么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反之如果高校专业设置更加具备社会性的属性,那么高校的毕业生在涌入市场后,社会需求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可以顺利地实现就业。因此在高校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应该紧紧贴合社会实际,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及社会发展的实践性来进行专业的优化,提升专业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于高校传统的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要进行一定程度地微调,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某些就业率很差的高校专业,要进行相应的停招或减招。
4.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激励导向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运用这种机制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科学地评价自己。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抱着非常高的期望,却总是处处碰壁,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甚至走向了极端。造成这种社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在高校期间学生的评价激励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对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自身能力评价不足,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着盲目的自大情绪。因此在高校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确保学生能够科学的正确的评价自己,让学生知道自身的真实水平,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或创业。同时开展学生评价激励功能,还能够让学生了解自身薄弱的环节在哪里,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强化自己的薄弱环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日益复杂,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质量,能够树立高校的品牌,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联动机制,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科学设置专业,科学进行评价激励等方面,能够有效地实现二者的联动。
参考文献:
篇6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校团委的领导给了我这么一次机会让我参加竞选,我叫洪斌,来自公路学院路0020班,我竞选的职务的是校学生科协主席.
今天我满怀信心的站在这里,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去年我刚进入科协成为一名干事的时候,从那个时候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工作,在此风风雨雨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摸索着我们科协在加快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上的成功之路,而今我更是满怀信心的走到这里参加竞选,为的就是能够让我们科协从成功走向成功。
下面我想说的就是我比较自信的四方面让我成为下届学生科协主席的最佳人选:
第一,在我从事科技社团管理期间,与各科技社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曾参加过许多校外企业的社会活动,同许多家高新科技企业,培训公司都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着一定的对外交流经验。
第二,我能够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两年多来,我已通过所有所学课程,并已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学习成绩在全班同学中有口皆碑。
第三,在科协工作的一年,是我辛勤工作的一年,也是我不断学习的一年。一年多来,我努力向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兄弟单位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并且通过网络等方式学习其它名牌高校的校园科技发展的动态,以及其它高校学生科协组织建设、活动创新等方面的思路。通过这些学习,我对我们科协的定位和工作方向日益明确—--那就是在举国上下高呼“科教兴国”的今天,我们学生科协作为校团委直属的学生机构,一方面要做好对科技社团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协的引导作用,要引导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园科技活动、赛事,形成一种浓厚的科技创新的氛围。
第四,在搞好学生科技工作方面我有相当多的工作经验。在科协工作的一年多的时间中,是我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我不断积累的过程。一年中我有幸能够协助、指导各科技社团开展各种科技活动。例如长安大学首届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以及首届FLASH动画大赛等,参与了《长安科技》报社的组建工作,并出版了第一、第二期报纸,组织策划了长安大学第二届“红旗在线”网页设计竞赛,以及成功协助校团委开展“ISO9000”内审员培训工作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工作经验,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我的组织策划、协调管理能力,并拓展了我的工作思路,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健康成长 指导者 引路人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处在学习知识的黄金阶段,学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的高低,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10~2013年笔者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掌握了一些方法,下面就如何当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谈谈体会。
1.要在热爱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上提高工作的责任性和自觉性。
1.1从蜡烛理论到蜂窝煤球理论。
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解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笔者开头在理论上强调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笔者以“蜂窝煤球理论”督促自己甘心情愿做好班主任工作,过去人们常把教师比做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这里强调了教师的自我牺牲精神。笔者认为应把教师比做蜂窝煤球,老的蜂窝煤球加上新煤球,这个老煤球点燃了新煤球,本身也更加火红。这说明教师在付出(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是在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许多班主任既培养了一批一批的学生,又完善和提高了自己。基于这种认识,以及对教育部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文件[1]的学习,笔者更加热爱班主任工作,更多了一份责任心和自觉性。
1.2通过实例激励自己,热爱班主任工作。
实例1:笔者自己班上的一名学生,留级两年到笔者班上,在历届班主任的口中,他是一个不爱学习较难管理的学生。但是笔者在和他接触后,发现他还是很懂道理的。他的叛逆是因为家庭的变故,通过笔者的关心和开导,该学生痛改前非,重获生活热情,向上的动力,刻苦学习,不仅以较好的成绩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还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拥有一个较为美好的前程。
实例2:与上例相反,笔者的一位亲戚上了某名牌医学院本硕连读,但由于班主任工作不到位,对学生不闻不问。他与一些同学整天沉迷于游戏,结果上了七年学只拿到本科毕业证书,没拿到本科学位。
这充分证明了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告诫所有班主任要对学生多一份爱,真正负起责来当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按照“三抓一落实”工作思路,根据班级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三抓一落实”是指抓班风(灵魂),抓学风(中心),抓干部作风(关键),日常管理落实到每个宿舍,建立宿舍小集体竞争制度。所谓班风,是班级风气,是一个班级集体经过长期教育和管理,在情绪、言论和行为上的共同倾向并在各方面表现出的稳定、持久的精神风貌和风格,良好的班风能约束学生的不良风气和倾向,使学生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相互学习和竞争,推动班级建设良性循环,使班级“集体本身就成了很大的教育力量”[2]。而学风就是学习风气,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是“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3],班级工作中大量的、具体的、直接的工作都是靠生活在学生中的班干部直接或间接地完成的。班干部一方面要将学校或班主任的教育目的、计划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将学生的要求、愿望反映出来,如果没有班干部这批生力军,班级就成了“一盘散沙”,事实证明,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部,是建设良好班风、学风的前提和关键。宿舍作为学生相当固定的集体生活、学习、休闲场所,势必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的一个重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生效率,必须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把日常管理落实到每个宿舍,建立宿舍小集体竞争制度。
笔者的班主任工作一直按照“三抓一落实”工作思路,根据班级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工作程序上,首先通过档案和面试物色军训临时负责人,然后从抓学风入手,用优秀校友的事迹认真而有效地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军训结束后,在民主推荐和班主任广泛与个别学生谈话的基础上选举班干部,然后,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热烈讨论,树立“立志、勤奋、得法,创造人生新的辉煌”的班级精神,此后,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班级精神,使其逐渐深入人心,同时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制定班级制度,这是一条约束自己的“班级法律”,另外每个宿舍的室长由主要班干部担任,宿舍之间签订竞赛协议。“三抓一落实”工作完成了第一步。
后来的工作就是按照“三抓一落实”工作思路,根据班级工作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开展有实效的活动。比如,进入大学学习后,有的学生对与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活和学习很难立即适应,不能从心理、学习方法等方面及时完成向大学生身份的转变,出现了心烦意乱、甚至厌学情况,有的学生经历了艰苦的高考,终于考上大学却抱着“混文凭毕业”的想法,平时不好好听课,考前混个及格,整天虚度光阴,等等,班级针对种种情况,开了两次“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主题班会,班干部和学习好的学生首先发言,其他学生都简要地讲了进大学后的想法和做法,好的学生的表现给大家树立了榜样,笔者也用自己的经历引导大家,并向学生强调大学学习的知识在未来工作和有关资格证书考试过程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端正了学风,同时提高了思想觉悟,每个学生制订了成人成才的计划书和自律协议书,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又如,期末考试动员活动先让科代表和各宿舍谈各学科的问题和复习计划,大家补充,各学生简要汇报一学期的成绩和不足及期末复习打算,班干部还提出化学等课程“学习结对”复习方法,真正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这两个班级学习和其他工作一直在年级前列。
事实证明,好班风决定好学风,也促进班级中的任何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风是班级的灵魂和根本。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端正学风必须放在中心位置。同时,笔者认为班主任和班干部之间的关系就像如来佛和孙悟空的关系一样,班主任要给班干部最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班干部不要脱离班主任的正确轨道。什么样的班主任,选什么样的班干部,笔者认为班干部如果只选听话的,不关注他的能力、品德、素质和学习情况,那么这个班级表面上平静,实际上存在潜在危机,只有选择品德好、学习好、有一定组织和活动能力、责任心强、办事公正的干部,这个班级的学生才能全面健康地发展。同时,要根据班级情况,有所侧重,比如笔者所带的两个班级就各有特点。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学生普遍不够开朗,这对于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立足不是十分有利,因此笔者把社会活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目的是提高班级学生的沟通和交际能力,结果是学生在学校活动和面试中表现都非常突出。而另一个班级,气氛较为活跃,但是成绩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把学习成绩和能力作为班干部挑选的重要标准,在这样一个班干部班子的带领下,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变得浓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顺利转入本科院校进行学习。另外,干部不仅要选好,还要培养好,包括教育指导、严格要求和全面关心等。
3.重视感情投资,尊重学生、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朋友。
班主任工作,不仅要管学生,而且要严格管理,怕管,回避矛盾是做不好工作的。但管的立足点是什么,严的基础是什么?是对学生的热爱和关心。要使他们觉得班主任的管是为他们好,不是整他们。这样的严格管理才带有人情味,才能真正做一个“指导者和引路人”。换句话说,要重视感情投资,主动与学生交朋友。笔者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比较小,和他们是一辈人,没有代沟。所以笔者认为在工作中,只要真心对学生,付出姐姐般的爱心,就可以很好地在工作中完成感情投资,平时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交朋友,每周深入到学生宿舍中,关心他们的生活,和他们讲笔者刚刚过去的大学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每次离开的时候给予他们“学习上要加油、搞好宿舍卫生”等提醒,学生并不觉得这是烦恼的命令,反而觉得这是善意的忠告;平时深入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和学生乐在一起,也许因为同是年轻人,兴趣爱好相似,班主任参与他们的活动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拘束和尴尬;笔者也会利用下课或是偶遇等了解学生的困惑,在帮助学生消除困惑的过程中,笔者不会把自己当做一个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大他们几岁的姐姐,慢慢开导他们,和他们说说我在大学生活中听到的和遇到的和他们现在的困惑的事情;毕业找工作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他们在大学生活中觉得最纠结和茫然的事情,所以笔者竭尽所能帮助和指导他们,在学生找工作的准备过程中,笔者把自己及自己的同学两三年前找工作的经验及在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况毫无保留地告诉学生,让他们有个基本的努力方向和相对充足的准备,帮助他们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在细心认真的工作下,学生对笔者信任度大大提升。这样便于班主任从实际出发,迅速掌握工作主动权,对症下药,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4.重视无形教育,采用无形与有形相结合等教育方法,争取做到“不教而教”。
按照常理,思想教育似乎要摆出教育者的身份,讲明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以理服人,其实只要讲得在理,讲得动人,就是有效的,这是一种有形教育。但只用一种形式,许多隐蔽起来的问题就不易解决。因此必须提倡无形教育,从人之常情入手,在平时闲谈中做好思想工作。所以,思想工作必须做到两种教育形式相结合。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以教师身份的讲话并不多,一般是在班级主题活动、学生犯错等情况下居多,有形教育要认真准备,语言精炼,击中要害,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否则学生会有一种本能的反感。而更多的是要采取无形教育,比如班上某一学生很聪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某一次推说头痛没参加下午自习,后来发现他出现在操场上,我将教育寓于笑话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对于班级的一些问题学生,我一学期与他们闲谈平均达20多次,有时几句话,有时半小时。从学习方法到人生理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导他们,肯定他们的优点与成绩,建议他们改掉缺点,毕业时他们都表现不错。
班级管理要达到“不教而教”的无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有许多工作要做,如班风和学风建设、培养班干部、制定班级制度、重视感情投资等,但无形与有形教育相结合有其重要性。
5.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教社政[2005]2号文件指出:总体上看,“班主任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1],这说明班主任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要求还有距离。一方面,高校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及教书育人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做好高校班主任,必须深刻理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的真谛,忠于和热爱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全身心地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从而把班级培养成一个班风好、学风好、团结向上的优秀班级,这是从教师层面看的。另一方面,要遵照教社政[2005]2号文件精神,建立一个良好机制,“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一样重视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使用”[1],营造有利于班主任成长的环境,这是政府和学校层面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
篇8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11-01
摘 要 本文以武汉大学共青团工作为视角,阐述了高校青年学生发展工作思路应“融入中心,走进青年”,提倡参与式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 青年学生发展;共青团;融入中心;走进青年
1 青年学生发展工作思路:融入中心,走进青年
2008年,武汉大学召开第十二次团代会,之后逐步确定“融入中心,走进青年”工作宗旨。
“融入中心”,指共青团组织要主动融入高校育人的中心工作,以“第二课堂”为阵地,强化项目化、体系化的工作模式,实现与第一课堂的有效对接,发挥共青团组织在“两课”教育、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实践教育、文化熏陶、就业见习、创业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
“走进青年”,指要做到积极研究青年需求,放手让青年策划参与,正确引导青年发展。其不能仅停留在举办全校性的大活动上,而是要扎实地激发基层团组织的活力;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政绩观”和评价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方法,建立加强基层团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
贯彻这一宗旨,细化为四个具体原则,分别为:对青年工作体制进行科学化设计;探索吸引和凝聚青年的多样化渠道;倡导参与式的教育方式;创建共建式的发展模式。
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武汉大学共青团工作形成了七大工作体系: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培养、大学生课外文化素质拓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大学生实践教育、青年志愿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2 青年学生发展工作案例: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和思想政治教育超市
这两项超市均属国内高校首创,其中“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始创于2003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超市”原本依托于“校园文化活动超市”体系内,发展成熟后于2005年起开始独立运行。
2.1 主要特色: 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推动工作机制的创新。
2.2 主要运作模式: 学生结合指导性选题自主设计、公开竞标,校团委实施项目制目标管理。程序即:
2.2.1 校团委将准备开展的系列活动通过校园会,以招投标的形式向全校各基层团组织和校级学生组织进行。
2.2.2 全校各基层团组织和各级学生组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进行承办。
2.2.3 校团委根据项目开展的成绩与效果给予不同程度的经费和其他配套支持,并对其实行目标管理。
2.3 主要方案设计:
2.3.1 校园文化活动超市: 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在项目化运行机制和定时定点开展方式的作用下,逐渐固定品牌活动方案、地点、时间,实现“超市选择”。
以文理学部教五楼文化素质教育报告厅为例:周一晚,由校学生会和教务部共同举办“跨学科论坛”,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了解;周二,晚由校研究生会和研究生工作部举办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弘毅讲堂”;周三晚,轮流举办“院士论坛”、“珞珈论坛”,邀请各学院院长和院士专家介绍最新学科动态;周四晚,邀请知名企业家开展“人生规划和职业导航”讲座;周五晚,举办是“社团文化节”和“社团在线”,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周六晚,上演“周末艺苑”,满足校内外艺术爱好者的需要;周日晚,轮流举办“珞珈文苑”、“艺术竞技场”。
从周一到周日,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品牌,不仅有利于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系列品牌,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更有利于广大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采购”。
2.3.2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超市: 把握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三大原则,划分出四大活动版块,分别为:高举团旗跟党走——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我与祖国共奋进——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知荣明耻促和谐——道德规范主题教育;素质拓展助成才——综合素质主题教育。下设若干主要活动项目,其子项目则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
2.4 主要依托的组织载体:
2.4.1 校园文化活动超市:院系团委、校社团联合会、校研究生会、校学生会等。
2.4.2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超市:武汉大学学生团委副书记联席会。为在校团委直接领导下,以“培训联络、协调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团委副书记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工作能力,联络交流他们的工作,并促进他们更好地发挥作为学生干部骨干和兼职共青团干部的作用为目标的培训联络性组织。
3 青年学生发展工作思考
3.1 基于创新点而得的经验:
第一,把握工作特性,积极深化青年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式教育。充分调动被教育者、被管理者主动参与教育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全面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关系,通过双方积极主动、全面深入地参与教育活动中的决策、计划、实施、管理、评价等环节,使受教育者、被管理者在自主设计、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
第二,找准活跃基层工作的有效载体,从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出发,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把握课外活动育人功能和参与式、体验式教育方法的基本规律,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规划设计和有效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努力使课外教育体系化、有形化、可考核、可评估,同时将“第二课堂”工作和活动与基层团的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基层团组织职能化建设。
3.2 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1、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
2、工作目标与青年需求相统一。
3、支部活动与学校社团活动相协调。
篇9
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financial aid system of students of family economic difficulties, our country has issued a series of grants and scholarships policy. However, "how to focus on educating people,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on the grant, and promote scientific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has become common topic that subsidization work of university faces at present.
关键词: 高校;资助;结合;教育帮扶
Key words: university;subsidization;combination;education aid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65-01
0 引言
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如何围绕育人这一中心,增强资助工作的实效性,我们学校,针对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形成“树理念、强内涵、促发展”的资助工作思路,积极有序地组织开展了奖、勤、助、补、缓等各项工作以促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 树立理念,以转变工作理念为资助工作铺路
近几年我校积极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勇于创新实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逐步从为“帮困”而“资助”转向为“育人”而“资助”,向“公平”、“发展”和“效能”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帮困扶志、助学立人”为工作目标。
2 清理学生欠费情况
2.1 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我校以前对学生经济情况的了解,限于学生入学时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或者生源地一些部门的证明,入学后也只能依靠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反映,信息不对称的情形经常发生,对于什么样的家庭经济状况可以定为贫困,以及如何评定贫困的等级,由于缺乏科学的复核办法,导致很多真正贫困学生得不到帮助,而虚报家庭贫困状况的学生确成了帮扶对象。由此我们制定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确保各项资助公平、公正、公开,接受师生监督。
2.2 把资助工作与清理欠费工作有机结合 清理欠费与资助表面上互相矛盾,其实在本质上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清理欠费保障了学校正常的办学经费来源,保证了学校助学资金的足额到位,同时清理欠费也有利于区分出不同的欠费学生,一部份弄虚作假的学生通过清理督促他们及时交清学费,这样学校把有限的资助资金用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另一方面,清理欠费虽然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人格。
3 多方面帮贫困生解忧
3.1 做好“绿色通道”,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首先,贷前确保每一个同学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具体申请流程;其次,推进银校合作,派出专门的老师,协助银行办理助学贷款;最后,规范贷后管理。把助学贷款信息放入学生档案、签署毕业生还款确认书、开展诚信还款宣誓,对逾期不还款的同学进行电话催还。
3.2 及时评定年度奖助学金和困难补助发放。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审核,尽量使个人每年获得的资助控制在5000元以内,做到点面兼顾。
3.3 把以前固定发放的困难补助为可缓交学费、缓交生活费。这样就克服了部分学生“等、靠、要”的不良思想。我校探索试行校内欠费制度,制定《欠学费款管理办法》,把固定的基金循环使用以提高效益。实现在帮困中育人和在育人中帮困的有机结。
4 加强对奖助学金使用的监控
国家颁发奖助学金的初衷是出于对品学兼优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上奖励和生活上扶助,要让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真正把奖学金和助学金用到学习和生活的刀刃上,加强对奖助学金使用的监控是完全必要的。在工作中,我们采取辅导员及时与家长沟通等方式,有效地监控学生使用奖助学金情况,防止学生把奖助学金用作它用,失去奖助学金应有的作用。
5 采取有力措施以勤工助学为教育帮扶的切入点助贫困生成才
勤工助学是指在课余时间,大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专业等为一些企业单位等提供智力或体力劳动,并获得相应报酬的活动。
我校学生帮困助学工作的各项措施实施起来比较通畅,帮助和奖励部分贫困学生,在困难学生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使生活真正困难的学生能正常的学习、生活。
5.1 锤炼贫困生的思想素养,强化自身修养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独立自强的意思,树立社会责任感,进行自我约束管理,锻炼毅力。培养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劳动意识,使其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德智体美都得到了发展,社会适应能了更强。
5.2 增强贫困生的专业技能,提升竞争实力 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参加了社会实践,补充、扩展了课堂所学的知识。既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又使其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让其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5.3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可以学到人际交往的知识,积累相关经验,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发现自身价值。同时学生的时间观念、纪律观念等也可得到培养,是他们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5.4 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和引导 勤工助学的开展,扩大了他们的交际面,间接地引导教育着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消除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学会自强自立,穷且益坚,在艰苦的环境中发奋自强,成为有用之才。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国家资助工作精神,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奖助学金的评审与管理,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综合运用好奖、贷、助、补、减等各项资助政策,努力探索新的资助模式,不断扩大受益学生的覆盖面。并将努力学习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推动我院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健康、有序发展,真正为“贫困家庭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奋进、和谐的学习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桂富强,宋刚.1994-2007年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2-68.
篇10
关键词:团学工作;高等教育区;发展
“高等教育区”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伴随着战后西方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一批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的特殊区域相继而起,并逐步演绎为“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两种典型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城发展模式。
对事物的认识, 有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 对高等教育区的发展如此,对大学生的团学工作的思路的转变更应如此。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在高等教育区的团学工作上,笔者认为“调适决定发展”,即团学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也应适应大学城的发展阶段不断调整,从而不断推动高教区和区内院校不断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区建设笔者认为可以分为:新建引校期、自我完善期、稳定发展期三个阶段,针对区域的不同时期,团学工作的思路和方式也需要从直接代管到转换回归再到宏观引导的转变。为说明不同阶段团学工作的特点,笔者主要从学生组织机构建设、社团管理和文化活动等团学工作的三方面为例进行实例说明。
一、新建引校期,团学工作需要直接代管的创新性
高等教育区建立伊始,而作为入驻区内的院校而言,一切从头开始,从简起家,院校最为重视的是基本行政机构建设,入驻学生基本后勤保障、教学人员协调教学设备条件等,而对于团学工作上则是普遍力度不够,认识上存在偏差,专职团干很少并兼职其他工作,甚至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存在着严重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
针对此阶段高等教育区院校“顾不上”的实际情况,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管理办公室及时成立独墅湖高教区团委(功能区团组织,以下简称高教区团委),以“稳定、活泼”为宗旨,通过团委,组织建立高教区学生理事会,鼓励学生设立学生社团,以理事会及社团为抓手,直接联系每个院校同学,投入大量活动经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群团活动,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
由功能区组建团组织,并直接管理院校团学工作可说是一项国内高等教育区的团学工作的创举。就是这一创举改变传统观念:院校团学工作独立性,也改变了高等教育区新建引校其团学工作“需要做”“没人做”的现状,通过功能区团组织建立区域性学生组织和社团开展相关工作,解决了团学工作上“必须做”这一矛盾。
二、自我完善期,团学工作需要转化回归的平常心
高等教育区经过5年左右时间的运作,大多高等教育区已进入自我完善期,期间表现为各院校已适应新校区情况,人员架构比较完善,教育教学体系运转良好。此时,高等教育区院校团学工作的整体特点为:首先是团学组织总体稳固,各高校基层团组织设置完整,团学发展总体正常,专职团学干部总体齐备;其次是学生组织建制完备,学生社团发展迅速,能开展一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活动,并大多成为各自院校团学工作上的得力帮手。
在此前提下,此时的高教团委则是将学生理事会的各项权力“逐步弱化”,让这一学生组织权力释放,例如适当减少活动数量,充分发挥院校学生资源开展各自学生活动,将全面组织开展区域各项活动,转向组织开展重点大型活动;让学生社团回归院校,充分利用院校专业的师资资源,让院校培育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高教区团委培育“百花齐放”的氛围。
通过“转换回归”这样的工作思路,逐步将直接面向大学生的工作转换为各院校团学日常工作;逐步将学生组织、学生活动回归院校管理和开展,促使各院校团学工作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调整。这是一个权力下放的过程,也是一个把自己多年建立的工作机制不断打破的过程,其中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些许衔接和掌控不利的情况,但是同时也要看到,这也是一个上升的过程,只有舍弃掉琐碎的,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整合资源,提升团学工作水平,为下阶段工作做好储备。
三、稳定发展期,团学工作需要宏观引导的大局观
当高等教育区发展成为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文化氛围浓厚,科技产业发达,服务体系完美,优秀人才汇聚,高新技术产业云集,生态环境良好时,即可称为稳定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基本理念应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学校自主。此时,高等教育区内各院校都能结合区域发展大局,形成符合院校特点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此背景下,后续团学工作需要更多的改变,此时,团学工作的思路和方式的最高境界应是“润物细无声”,主要方向为:可通过体制机制的转变,通过团学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各校资源,把握团学工作方向;将学生理事会学生会转变为学生联合会,使之成为学生自我交流、沟通平台,增进区域中大学生的自我联系;将各院校优秀社团的院校指导和区域扶持的方式相结合,提升优秀社团知名度;并对区内各院校特色活动进行分析、培育,通过与更多的社会资源合作,让不同特色的活动都能成为品牌等。
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随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就必须有适合其发展阶段的管理方法。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团学工作历经10年,与时俱进,开拓性地开展功能区的团学工作,为国内高等教育区的团学工作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笔者认为,目前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的发展阶段应是处于从自我完善期向稳定发展期过渡时期,团学工作在目前也是最为艰难和充满挑战的时候,相信他们能不断迎接挑战,大胆实践,不断开拓团学工作新局面,从而为青年学生构建好成才平台。
参考文献:
[1]王爱华,张黎.我国大学城的几种典型模式及其特点,中国高
教研究,2004,(3).
[2]于林平,论大学城一区多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对接,宁波大
学学报,20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