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4-01 17:0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研员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研员工作思路

篇1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幼儿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继续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结合课题研究,潜心研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坚持以“一切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家长的真心期盼”为办园宗旨,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4、树立“以科研兴园”的教育理念,加强园本课程的培训与研究,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每位幼儿的发展。

5、开展迎“六一”活动。

6、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

新《纲要》精神与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关键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来实现。针对我园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师资建设工作。

1、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活动,深刻领会和掌握《纲要》的基本思想,将《纲要》中的先进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认真撰写教育论文,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

2、对青年教师做到分层管理,分步培养,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评优和竞赛活动,不断发现新人,提供更多机会,为她们的成长创造一切机遇,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

4、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机制,教研要有新思想、新观念,要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全面贯彻教师与幼儿互为主体,提高幼儿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为主旨的要求。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亮点,多思考、找不足,初步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1、根据我园实际,针对性的制定教育计划、周计划和班务计划,切实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日常的教学行为。

2、充分发挥教研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促进教师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的意识,鼓励教师勤于探索、着力创新,争取在教学改革的领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上好展示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要大胆尝试、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教学上逐渐走向成熟。

3、园领导深入课堂,随堂听课,随堂评析,对教师组织的活动进行具体的、直接的指导,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4、根据《纲要》精神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内容,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适时适地的提出教学要求,帮助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密切家园联系,共育幼儿

1、不断加强家园联系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家园联系系列活动,如:家长讲座、家长会、全面家访、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活动等;丰富家长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改进工作;开展家园运动会、亲子游戏活动、家教咨询等活动,促进家园共育。

2、教师要经常将幼儿的各种成果向家长展示,增进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使家园协调一致,促进幼儿发展。

五、搞好幼小衔接工作

首先是做好两点间的交流,本期将利用教研这一阵地加强两点教学活动的交流互动,互学所长,互补所短,促进思想与教学的共同融合。第二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交流互动中,纵向的看待孩子在大班和在一年级的共同与异性,思考教学的适宜性,探讨大班怎样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本学期逐月重点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召开全体教职工开学工作会议。

2、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3、制定幼儿园工作计划。

4、制定各班主题教学计划。

5、上好教研课。

6、幼儿园安全检查。

三月份:

1、进一步做好环境布置工作。

2、加强广播操的训练。

3、常规工作检查。

4、“三八妇女节”节日教育活动。

5、认真上好教研课。

6、教学工作检查。

四月份:

1、做好幼儿体检工作。

2、参加市幼儿园同题异构创新教学观摩活动。

3、坚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4、认真上好教研课。

5、准备庆祝“六一”的文娱节目。

五月份:

1、“劳动节”节日教育活动。

2、“六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筹划安排工作。

3、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4、开展紧急疏散演练。

5、组织幼儿参加体检。

6、上好教研课。

六月份

1、开展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

2、结合夏季特征,加强安全教育和饮食卫生教育。

3、开展教研活动。

4、大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5、组织教师参加基本功竞赛。(演讲、简笔画)

6、检查教学成果,正确评价幼儿。

7、调查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教职工考核。

8、清点财产、资产、资料归档。

篇2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研究;教师培训;转型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01-09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首的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给学院的教研与培训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研、教师培训工作要求,实现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是摆在学院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了适应时展的步伐,学院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了吉林省基础教育网络信息中心,以“研修网”的建设为着眼点,以学院“教研”“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核心,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机制,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理性思考

教研与培训工作为什么转型?应该如何转型?采用何种方式转型?这三个问题是摆在学院领导班子面前的亟待回答的问题。

教研与培训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其转型发展的动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是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线教育、在线教研方式的出现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诉求均给传统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主动变革传统的教研与培训模式,整合全省教师进修院校力量,打造出服务于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的智能生态系统。

(一)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内涵分析

教研与培训工作的转型发展,指教研与培训工作内部结构要素与外部动态环境之间的调整变革。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核心是以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引领、以研培深度融合为导向,以“互联网+”教研与培训为基本方式,目标是提高教研与培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实现教研与培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本次变革最终指向学院核心工作职能的重建,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并非意味着放弃或弱化原有的工作职能,而是重新整合原有工作职能的内部要素,对传统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改造,使其更加符合信息时展的潮流,提高教研与培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并不仅仅是把原有的业务流程搬到互联网上那么简单,它涉及教研与培训部门的工作思路以及工作方式的全方位变革。学院承担着教研、培训、管理等多项职能,其中教研与培训是学院工作职能的核心所在,也是学院存在的基础。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并不是一味追求教研与培训的信息化,追求形式上的变革,而忽视教研服务质量与教师培训质量,教研与培训工作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将“互联网+”诸要素融入并贯穿于转型发展之中。

(二)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

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是实现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前提。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战略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互联网+’培训与教研”实现“两转两改”。“两转”,即教研与培训管理由粗放式向标准化转变;教研与培训方式由“集中式”向“混合式”转变。“两改”,即教研服务与教师培训向普惠性改变;教研与培训分工明确向合作、协同改变。之所以提出“两转两改”统领学院工作职能的转型发展,是因为过去教研与培训工作已遭遇瓶颈,教研工作长期以来存在普惠性较差,重教研过程管理、轻教研结果评估的现象;教师培训工作存在重培训结果评估、轻培训过程监管的问题。无论是教研还是培训,粗放式管理普遍存在,合作与协同意识有待于提高。通过“互联网+”传统教研与培训工作,实现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全面提高教研与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二、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

互联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等带来巨大的变化,作为承担全省教师培训与教研工作的成人高校,必须顺势而为,积极拥抱互联网,围绕学院及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的核心工作职能,主动整合传统业务,建立贯通“省-市-县-校”的协同工作平台,以突破时空限制,形成传统业务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推动教研与培训工作的升级转型,进而打造高效的教研与培训生态系统。因此,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将以教师的需求为核心,以教研、培训工作标准化为基础,以教研与培训业务流程信息化改造为手段,以形成全省教师进修院校工作协同生态系统为目标,重构教研与培训诸要素,审视与改造传统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模式,实现教研与培训工作的科学化,为全省各级进修院校及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教研与培训服务。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发展战略,提高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针对性

学院将“坚持顶层设计,坚持研培结合”列为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2013年,根据“建立队伍,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的工作思路,学院从教研、教学、培训、研究所、学院信息中心等部门抽调力量,组建吉林省基础教育网络信息中心,建设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以下简称“研修网”),探索新形势下教研与培训的工作机制;为确保教研与培训业务的信息化改造顺利进行,学院成立了由省网络信息中心、学院信息中心、教研室办公室、教师培训中心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办公室,合力攻关.梳理与审视传统的教研与培训经验,整体设计教研与培训的业务流程,形成科学合理的、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研修网”建设思路。

(二)围绕学院核心业务,系统规划,提出“三个平台,一个中心”的建设蓝图

经过院务会议讨论,学院将“研修网”建设作为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围绕教研平台、培训平台、管理平台以及资源中心建设,梳理教研与培训的业务流程,确定教研与培训工作标准,推进教研与培训工作的转型发展。

当前,学院承担的教师培训、学科教研工作正有序开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全省教师培训与教研工作业务流程已经基本完成标准化改造,基本实现了教研与培训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混合式研修氛围正在形成,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院校教研与培训协同工作的支持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各培训机构正按照既定的程序规范执行培训项目。一系列的变革,是学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发挥学院在教研培训中的传统优势、提升服务全省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真实写照。

(三)开放办网,引进优质资源,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教研与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创新体制机制是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的关键,管理制度改革是创新体制机制的保障。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业的省级教研与培训平台支撑,各类承担不同职能的平台、网站之间相互割裂,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使用效率低下。因此,教研与培训转型的落脚点表现为教研、培训及管理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学院将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断理顺管理工作体制,盘活机制,按照“纵向联合、横向发展”的方式做好教研平台、培训平台及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建立了“省-市-县-校”四级管理员队伍,保障教研与培训工作做到上通下达,协同配合。另一方面,与全国各地的优秀互联网企业进行数据对接,为全省教师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目前已与中国教研网、学科网、超星公司等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

三、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自1957年学院成立以来,尽管经历了多次变化,但是学院的核心工作始终以服务全省基础教育为办学宗旨,教研工作认真履行研究、指导和服务的工作职能,教师培训工作坚持研培结合的特色和优势。经过几代学院人的努力与探索,在教研和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吉林省教育学院特色的教研与培训传统。为做好“互联网+”背景下的教研与培训工作,学院以“研修网”建设为着眼点,围绕教研平台、培训平台、管理平台及资源中心的建设探索新时期教研与培训工作的特点及规律。

(一)建设专业平台,为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提供平台支持。

1.建设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平台,探索“互联网+”教师培训的运行模式

在研修网上线之前,吉林省没有专业的教师培训平台,仅有一些供宣传用的门户网站,网站一般设一个或几个管理员来信息,以宣传或者通知公告为主,网站用户类型单一,交互性较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博客或者论坛,主要用于主题,供老师们交流。由于这些博客或论坛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调功能,难以开展有组织的大规模教师培训活动,教师的研修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偶发的。对于一项完整的、有组织的教师培训,应该包括培训前的调研、培训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培训结束后的评价与考核,这就需要对教师培训的业务组织流程进行认真梳理,建设多角色协同的教师培训平台。在培训平台中每一角色的人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培训工作。以一项完整的县区教师培训项目为例,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制定培训计划,分配培训名额;学校执行培训计划,推荐参训教师。县区辅导员建立班级,提供培训课程、发起研修活动,督促学员学习,批改作业,评估培训效果。而这样的教师培训就需要有专业的培训服务平台加以支撑。

(1)搭建“个人中心-教师工作坊-大学区-研修社区”一体化、全系列的教师网络培训服务平台,为教师研修提供专业的平台支撑。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经建成了完善的教师培训服务平台。教师培训服务平台主要由个人中心、教师工作坊、大学区和研修社区构成。

①个人中心。全省每位教师及辅导员均有个人中心,教师可以通过个人中心修改密码、修改个人信息、日志、参与活动、关注同伴、完善信息、上传及下载资源、参与培训……辅导员可以通过个人中心管理工作坊、研修班级、批改作业、制作课程……凡是与教师及辅导员相关的业务,均可以通过个人中心完成。

②教师工作坊。教师工作坊是有组织的教师研修团队,主要以活动为主。工作坊的组织者是坊主,协助坊主工作的是坊管理。无论坊主还是坊管理均可以组织活动。工作坊是省、市(州)、县(区)管理员授权给某些用户创建的权限,由具有权限的老师创建的。工作坊既可以支持短期的教师培训项目,也支持教师长期的研修。通俗地说,工作坊就像一个区域内或者跨区域的教研组,坊成员可以就教学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研讨。

③大学区。大学区一般由学区长学校和成员学校组成。教师上传的研修成果(日志、资源、图片等)可以在大学区中集中展示。区域管理员可以通过培训平台提供的大学区组建工具,完成大学区的组织工作。大学区建立完成后,成员学校老师们的研修成果可以自动汇聚到一起,集中展示。

④研修社区。研修社区主要展示某一时间节点培训平台中发生的事件。如,谁评论了?谁发日志了?谁传资源了?大家在关注哪些话题?提供了哪些培训课程?研修社区是一个综合展示的空间,既有学前的教师,也有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大家在一起交流,共同研讨与教学有关的话题。

(2)研制丰富多样的培训管理工具,确保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科学有序运行。

教师培训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作。从教师培训的流程来看,涉及到培训项目规划、培训项目招标、专家评标、中标公示、培训报名、培训过程管理、培训绩效评估等多个环节;从教师培训涉及的人员来看,不仅需要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的配合,还涉及到对承担项目的各培训机构进行管理等工作。为了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科学.高效进行,在培训平台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教师培训工作进行认真分析与梳理,确定每一个环节的标准化操作程序,针对教师培训的业务流程,研制了多样化的教师培训管理工具,供各级教师培训院校使用。

①项目规划与招标、评标工具。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可以利用该工具规划年度培训项目,投标机构的标书、专家评审以及中标公告均可以通过平成,为培训项目规划、招标及评标工作提供工具支撑。

②培训报名工具。培训报名工作具有培训项目多、数据汇总量大、任务繁重、时间紧等特点,涉及到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和培训机构,是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针对教师培训报名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师培训报名流程进行优化,建立了“省向市(州)下达培训项目及培训名额市(州)向县(区)下达培训项目及名额县(区)向学校下达培训项目及名额学校执行培训项目及名额”业务组织流程以及“学校报名县区审核市州审核省审核平台分发给培训机构”的培训名单上报机制,确保报名工作高效、有序、准确。

③培训过程管理工具。培训项目多、执行培训项目的机构多、培训项目执行时间不同是培训过程管理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为确保承担培训项目的各培训机构能够根据相关要求规范化实施培训,研发了培训过程管理工具。针对培训学习的方式,培训项目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短期集中培训;一类是远程网络培训。不同类型的培训项目,管理流程也存在遇到的差异。对于短期集中培训,设计开发了“向培训机构分发学员名单(如需更换学员,学校可提出申请,培训机构审核)培训机构上报各种材料及学员成绩省项目办审核培训项目执行机构打印证书”的工作流程;对于远程网络培训,设计开发了“学员统一由研修网跳转至培训平台培训执行机构定期上报成绩培训执行机构上报各种材料及学员成绩学员所在学校对学员学习绩效评估省项目办审核学员自主打印证书”的管理流程。通过培训过程管理工具可以实现对项目培训过程实时监管,确保培训质量。

④培训班级管理工具。一般来说,教师进修院校为了执行培训计划,会设计不同的培训项目。为了便于管理,培训项目的执行往往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辅导员可以利用分班工具对参培教师进行分班操作。为了便于项目管理,每一个培训项目均设定了培训通知、培训简报、培训简报等栏目,供项目执行部门上报过程性材料使用。培训班级中的辅导员可以利用研修活动组织工具设计丰富的研修活动,利用课程制作工具方便的制作各类网络培训课程,利用作业批改工具对培训学员上传的作业进行批改,利用培训绩效评估工具,对每一位参训学员进行评估。

⑤网络培训课程制作工具。网络培训课程是教师培训学习的重要材料,由于网络培训课程的制作往往需要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而成为广大教师制作网络课程的瓶颈问题。为了降低制作网络课程的难度,研发了网络课程制作工具,任何教师或教研员均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向导制作出专业的网络课程。

⑥培训档案管理工具。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对培训档案的管理重视不够,导致出现“培训专业户”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研发了培训档案管理工具供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使用。培训项目结束后,自动转入培训项目档案进行管理,便于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对参培教师的信息进行查询、汇总及统计。

⑦调查问卷工具。调查问卷是了解参培教师培训需求的重要方法,涉及到问卷的制作与问卷的统计。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均可以利用该工具进行训前需求调研、训后满意度调查,确保培训质量。

(3)建立了“省-市-县-校”四级管理体系,各级管理员协同配合,确保教师培训的各项工作上传下达、高效运转。

培训平台采用四级管理员体系,每一级管理员具有不同的权限。校级管理员负责录入、管理本单位教师研修帐号及密码、完成参培人员报名、督促教师参加学习;县(区)管理员负责管理辖区内学校的单位帐号、向学校下达培训项目及参培人员数、审核学校上报的参培教师名单、督促学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市(州)管理员负责辖区内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单位帐号、向县(区)下达培训项目及参培人员数、审核县(区)上报参培教师名单、督促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省级管理员负责录入年度规划的培训项目、向各市(州)下达培训项目及参培教师数、管理市(州)教师进修院校单位帐号、审核各市州上报的参培教师名单、向各培训项目执行机构分发参培教师名单、监管培训项目的运行情况。

2.建设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教研平台,探索“互联网+”教研工作的运行模式

2014年,吉林省教育厅及吉林省财政厅启动实施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教研信息化平台试点项目。在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培训平台中已有的“个人中心-教师工作坊-大学区-研修社区”框架以及全省24万教师及3000多名教研员的用户资源,依据教研工作的职能,建设“省-市-县-校”四级教研平台。

(1)对“省-市-县-校”四级教研平台功能进行科学定位,与培训平台深度融合,确保数据互联互通,实现“研培一体化”。

教研平台的建设机制是将学校作为信息的采集与接收;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以及区域研修活动协调与组织;市(州)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室)及省教育学院(教研室)负责跨区域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打通由学校到省的研修活动组织通道。在教研平台的设计中,充分发挥我省完善的省、市、县三级进修院校作用,依托培训平台中已有的教师用户体系,构建一个全省性的、相对封闭的大社区,使全省教研员、教师研修使用。这样的设计,既实现了研培深度融合,又把原来的信息孤岛连接成网,促进优质资源的流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资源的效益,促进全省教育的均衡发展。

(2)研制丰富多样的教研工具,为教研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持。

教研工作承担着“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能,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的教研员,促进教研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加快教研工作转型。我们依据教研员的工作职能,研制了多样化的教研工具,供各级教师培训院校的教研员使用。

①教研活动组织工具。教研工作的核心是教研活动的组织。利用活动组织工具,教研员可以便捷地组织讨论式或辩论式的教研活动,或者文本类、视频类(录播、直播)教研活动。

②教研档案管理工具。为全省每位教师及教研员建立教研档案是一件非常庞大的工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项工作得以实现。教研平台从培训平台中调取已有的用户数据,为全省教师及教研员建立了完善的教研发展档案,内容涵盖了教师的基础信息,例如姓名、年龄、教龄等,以及教师的职业信息,如工作经历,论文、课题等。教研员通过统计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教研平台提供记录教师在教研平台及培训平台中的各种行为的工具,为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提供数据支持。

③评选活动组织工具。“以评代研,以评促研”是各级教研部门常用的工作方式。传统的评选活动组织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如发放通知,提交作品、评审作品、公示结果等等。为了减轻教研员的工作量,我们对各种评选活动的过程进行了梳理,结合互联网的特点,研发了评选活动组织工具,确定了作品评选的业务组织流程:“通知发放教师通过个人中心自主上传作品_÷县区教研员审核同行投票专家评审结果评审”。评选工具支持省、市(州)、县(区)不同层级的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员使用。评选工具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教研员的工作量,而且保证了评选参与者多元、评选环节透明,客观上保证了评选活动的公平。

④教师信息统计工具。教师信息统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传统的教研工作中,教研员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发放问卷、回收问卷进行统计,由于受到样本数据量、发放问卷地域的限制,统计得出的结果与实际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研制了教师信息统计工具,利用培训平台中已有的教师信息,对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并提供分析结果,为各级教研员全面评估教师队伍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持。

⑤课堂观察研究工具。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是由经验教研走向实证教研的重要方法。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业的课堂观察研究工具,课堂观察多处于质性描述阶段,缺乏必要的统计数据支撑。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构建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模型,研制了课堂观察研究工具,支持对视频片段进行精细化、多维度分析,并形成统计分析数据,为教研员开展精细化课例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⑥教研工作记录工具。教研员的工作充满个性化特点,教研员一旦岗位发生变化,会导致原有的教研工作中断。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研制了教研工作记录工具,全面记录教研员对教师评价的各种数据,以数据积累的方式保证教研工作的连续性。

⑦教研课题管理工具。教研课题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课题规划、课题申报、课题评审、课题结题等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提交大量的材料。针对课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研制了教研课题管理工具,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流程,确定了“课题规划教师通过个人中心提交申报材料专家评审课题立项过程材料提交结题材料提交专家评审发放证书”的业务流程。

(二)依托培训平台与教研平台,构建培训与教研新模式,促进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

1.教师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探索。

(1)培训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①优化管理程序,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教师培训质量。2014年,我院承担了“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管理工作,在培训管理中,我们依托“研修网”建设了“提升工程监管平台”,采用“把住入口、统一标准、定期上报、多元评价、控制出口”的工作思路对承担该项目的各远程机构进行监管。以10天为一个周期,对各培训机构的培训绩效进行评估,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培训测评与校本测评有机结合,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培训目标。正是由于严格的过程管理,该项目在2014年教育部匿名评估中,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2015年,我们依托“研修网”建设了“国培省培监管平台”,将这种精细化培训管理模式推广到省培及国培项目,将教师培训过程管理划分为“项目规划、项目招标、项目评标、项目公示、项目报名、项目实施、绩效评估”7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改造,采用“厘清职责、分类管理、材料收集、程序约束”的工作思路对承担省培及国培的各培训机构进行管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省项目办通过监管平台对各阶段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项目报名采用“分级下达项目及培训指标,基层学校执行项目并上报参培教师名单;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审核培训名单、培训名单分发给培训机构”的工作流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打通基层学校与培训机构之间的信息通道,采用“基层学校申请、教师进修院校监管、培训机构审核”工作流程进行更换学员操作。为了控制培训节奏,确保各承担项目实施的培训机构能够按照要求实施培训,采用程序控制,即培训机构须达到项目办要求,才能开通打印学员证书的功能。这些精细化的管理措施,确保了2015年国培及省培各培训项目科学、高效、有序进行。

②科学设计评价模型,激发教师参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领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及基层学校的网络研修工作。科学的评价设计,能够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教师培训平台在建设过程中,设计了多种评价模型,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网络研修当中。积分制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教师分享自己的资源,参与平台提供的课程学习,参与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组织的研修活动;粉丝数量的设计,能有效提高教师研修的质量,及时了解自己受到关注的程度;培训学分制的评价设计,能有效考核教师在参与项目培训中的表现,督促教师参与到项目培训中。“研修脚印”的设计,能够促进教师每天进入研修平台,进行自主研修。为了引领全省的网络研修工作,我们通过教师培训平台对各级教师进修院校辖区内的学校网络研修效果进行动态评估,督促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用好研修网,做好常态化校本研修工作。自“研修网”上线以来,每周均有几万教师同时在线,交流、研讨、分享自己的研修成果,每天都有2000多份资源上传到资源中心当中。

(2)培训方式由集中式培训向混合式培训转变;由“单打独斗式培训”向“协同式培训”转变。

①2014年以来,学院所承担的培训项目充分利用“研修网”培训班级及教师工作坊功能,采用“训前网络预热-训中指导-训后网络跟踪”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将培训向前拓展,向后延伸,确保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在教师集中培训中采用“线下集中培训-线上互动研讨-线下总结提升”的混合式培训方式,避免了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资源短缺的问题。当前,这种混合式培训模式在全省各级进修院校教师培训中广泛使用。

②以往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的培训都是“单打独斗式”的培训,具体表现为教研部门与培训部门缺乏协同与合作、各级教师进修院校之间缺乏协同与合作。“研修网”培训平台建成后,彻底扭转了这种局面,使教研部门与培训部门之间、各级进修院校之间“协同式培训”得以实现。“协同式培训”有三层含义,一是培训业务协同,下级通过培训平台配合上级做好培训的服务工作,如学员选派、绩效评估等工作。也可以根据相关文件有针对性的设置培训项目,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二是培训项目协同,教师培训院校之间可以通过平台相互借鉴,分享经验;三是教研部门与培训部门之间的协同,教研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教师培训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研培一体化。当前,已经有多个区县通过研修网培训平台开展全员培训。

(3)建立体制机制,激发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积极性,促进网络研修由偶发低效向常态高效转变。

当前,全省网络研修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网络环境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氛围正在形成。教师自主研修、工作坊内研修、大学区研修、培训项目研修等正在进行,每周活跃在教研平台中的教师数量达到60000多人,高峰时达到100000多人。永吉县、辉南县、通化县等多个县区通过培训平台开展全员培训。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均已在培训平台中建立的工作坊开展不同类别的研修活动。长春南关区、长春汽车区、永吉县、桦甸市、公主岭市、梅河口市、抚松县、长岭县、白城洮北区、延边延吉市、长春宽城区、长春朝阳区、吉林磐石市、通化东昌区、白城通榆县、辽源东丰县、白山江源区、长白山管委会等在培训平台中建立了“大学区”实验区虚拟社区,开展常态化的网络研修活动。

2.教学研究工作转型发展的探索

长期以来,教研活动的组织更多是线下集中式的,惠及的群体往往有限。教研平台的建立,这一现象会有所改善,有组织的、大规模、普惠性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成为可能。当前,全省各地教师进修院校在依托教研平台开展混合式教研的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通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各学科教研员均建立了教师工作坊,全县的学科教师加坊。针对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再如通榆县教师进修学校语文学科以片区为基本单位建立学科工作坊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实现人人有坊,人人参与,增强了教研服务的普惠性。为了扩大教研活动的影响力,教研平台提供了视频直播服务功能,为全省各地教研部门开展大规模教研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活动前预热一教研活动直播一活动后总结”的混合式教研模式正在形成。依托教研平台建设的教研档案管理系统,囊括了全省从学前到高中全部教师业务发展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除此之外,教研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教研工具,如针对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的管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分析模型、教研问答、课题管理等等,这些教研工具的应用,势必会加快教研工作向精细化转变的步伐,使教研工作走向专业化。

(三)依托资源中心,构建资源建设新机制,资源来源由“单一”向“多元”转型。

为了有效支持教师培训以及教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省教师教育教学,我们建设了“吉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采用多方参与、共同建设的思路,加快资源建设的步伐。经过近2年的建设,资源中心中已经有超过50万的研修资源,几乎涵盖了从学前到高中所有学科。

1.调动省内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及学校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本地资源建设的步伐。在本地资源的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采用积分制,鼓励广大教师上传优质资源;二是实行区域资源中心建设,为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及学校开通本地资源中心,展示本地资源建设成果;三是加强构建资源建设评估模型,对各地资源建设情况进行考核。

2.利用国培及省培经费,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本地生成性资源的品质。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培训经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我省采用了招标的方式引入全国优秀的培训机构,如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中央电化教育馆、奥鹏远程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这些机构具有丰富的远程教育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教师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资源的制作水平,进而提高本地生成性资源的品质。

3.与各培训平台对接,回收教师培训过程中生成性资源,保证资源不流失。“研修网”建设之前,教师在参加各种培训中的生成性资源因培训平台关闭而无法使用和流通。为了避免出现生成性资源流失,研修网与各培训平台对接,将教师的生成性资源回收到资源中心中,供全省教师免费使用。

4.通过开展各种比赛征集优质的资源。2014年、2015年省教育厅分别组织了两次全省微课大赛,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征集了20000多件作品供全省教师免费使用。

5.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制作的课程资源。舒兰市、通化县、辉南县等县(市)为开展全员培训,制作了大量的课程资源供参训教师学习。

6.与国内成熟的网络内容提供机构展开合作,采用用户对接的方式,供全省教师免费使用。引入超星数字图书馆(内含30000多册图书),为广大教师提供大量的图书资源,供全省教师免费阅读;引入学科网备课资源(内含超过380万套、11000GB的高质量教学资料),供广大教师备课研修使用。与中国教研网深度合作,采用帐号互认,教师无须二次登录,为老师们提供丰富的研修资源。

四、对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思考

(一)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广大基层教师学习方式、培训方式的变革,也涉及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进修院校观念的变革。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传统的教研与培训方式已根深蒂固。对于教师而言,多习惯于面对面的集中式研讨与培训;对于教研员或者教师培训者而言,多擅长于集中式教研与培训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对于教师进修院校而言,多侧重于对集中式教研与培训的次数及质量对教研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对学校及教师的评估多侧重于纸面材料的总结。这些工作方式与已有的观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更多受到经验与观念的制约。因此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首先要做到思想观念的转型。

1.要从教师进修院校生存的高度认识到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互联网时代,行政化的地域之间的界限将会被打破,各种网络培训机构不断侵蚀传统的教师培训业务,随着培训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培训师资的市场化,将会出现类似“培训淘宝”的系统提供教师培训的直供业务,“培训淘宝”一旦出现,仅提供师资和培训组织服务的培训机构可能会丧失生存空间。这就要求各级教师进修院校以及教师进修院校之间加强业务协同,加快教研与培训转型的步伐,不断提高教研与培训的服务质量。

2.教研员要从职业存在合理性的高度认识到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定位于“研究、指导、管理、服务”。作为区域内的课程教学领导者,教研员具有“专业话语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研员的“专业话语权”受到严重的挑战,教师自主成立的“跨地域教研组”、“跨地域工作坊”不断涌现。有所作为的教研员、专家将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会导致地域内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加举步维艰。因此,只有积极面对变化,应对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快教研工作的转型发展,才能适应时展的潮流。

3.教师进修院校要从教研与培训专业化的高度认识到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教师进修院校之间工作独立,缺乏合作与协同。教师进修院校设立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责任分明。互联网的本质是“数据的流动”,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是互联网中的节点,这些节点只有相互联通,“数据的流动”才能得以实现。“数据的流动”实际是工作的协同,这就要求教师进修院校对外加强与院校之间的合作,对内要对原有的分工加以调整,对各种制度加以修改和完善,破除影响数据流动的壁垒,使之更加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加快教研与培训转型的步伐。

4.教育行政部门要从促进全省教育发展的高度认识到转型的迫切性。各级进修院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忠实地执行着教育行政部门赋予的工作职责,在教师培训、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支持和帮助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完成转型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区域内的广大教师。

(二)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不仅涉及到工作方式的变革,也涉及到教研与培训部门相关职能要素的统整与重建。在传统培训中,培训者是主角,学员被动学习。随着网络信息的日益丰富,新生代教师基本习惯于通过网络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非新生代员工主动学习的欲望也越来越强。当前,很多教师已进入主动学习阶段,即使是由教师进修院校组织的现场培训,也越来越强调学员在课程前中后的积极参与实践。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培训管理者的工作内容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再只是传统的培训组织工作,而要通过运营高效的学习社区,不断推动教师学习互动、总结分享。学习社区的运营需要良好的课程、有深度的活动设计、及时的反馈及评价,而这些工作就需要各相关业务部门的协同与配合。因此,教研人员不仅要有具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学科课程领导力、研修活动的组织能力、培训课程的开发能力),还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便做好网络课程的开发、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程与教研活动的评价等工作。

(三)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离不开教研平台与培训平台的建设,这不仅需要对相关的软件进行更新与完善,还需要相应的硬件加以支撑。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为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篇3

一、整合的意义

区县教育中心是区域的教研中心、科研中心与培训中心,如何将教育中心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与区县教育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较长时间的思考,我发现教师个人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区域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合格达标到特色发展,再到关注品质、追求卓越的发展过程。为此,我提出了“区县教育中心建立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研究型文化中心”的构想,依此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规划区域教育发展的工作思路。

二、整合的方向

为发挥教育中心的示范、辐射与服务功能,各区县教育中心要打造研究型教育文化。

第一,教育中心每位教师必须拥有研究能力,主要包括捕捉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的能力、组织协调教研和科研活动的能力、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概括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等。

第二,研究型教育文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如何让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和思考而进行的,而研究、探索和思考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过程则是教师研究、探索和思考结果的外化。

第三,研究型教育文化,要求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围绕着研究、探索和思考展开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研究型教育文化主导下,教师和学生的研究与探索都是主动的,而现实教育中,往往是被动的。

三、整合的维度

学校教育是一个研究与学习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各区县教育中心的师生员工要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学习,通过研究实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各项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最优化。

第一,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办学思想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顶层设计。要凝聚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遵循教育方针,提炼自己的办学思想,并给出深刻的阐释,从而取得共识,指导教育中心的发展。要把研究型教育文化作为办学思想,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公民。

第二,执行力文化系统的强化。教育中心把“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对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优化与调整,确立以“研究型教育”来推动和促进创新发展的战略。

篇4

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与评价,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杭州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思想精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与评价的探索,开展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做好新一轮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和培训工作,加强音乐教师专业培训和音乐教研组长的培训,加强对学校的音乐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有效监控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杭州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

1.继续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1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6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6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7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

2.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要求各区、县(市)大力举行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以此来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发展。

3.加强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活动,6月份举行展示和颁奖活动。以此落实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促进器乐教学的实施。

4.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10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示评比,12月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以高质量、高水平来体现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各区、县(市)认真做好三项评比的初评工作,选拔优秀者参加杭州市评比。

5.做好课改本学科的总结经验与交流工作。协同做好课改领导小组在教师中评选课改优秀教师工作。

6.按教研室要求对第三批实验区音乐新课程教学情况作一个抽样调研。以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为基础发现总结推广经验,以点促面,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新课程的实效性。

7.继续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以此促进音乐新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8.开展学能考试研究。结合新课程的精神,开展学能考试的调查与研究。积极制定学能考试审美与艺术测试方案和标准。

(二)积极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研究

1.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实验和培训活动。深入学习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领会思想精神,树立教学新理念,探讨新教材教法,为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作好充分准备。直属高中6月份举行《音乐课程标准》检测活动,并举行有关辅导讲座,以此来加强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音乐教师应对新课程的各种能力。

2.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直属高中2月份举行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讲座,5月份参加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6月底举行音乐课堂教学录像评比,12月举行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

3.开展音乐教学研究小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5月份在直属高中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4.加强高中音乐教师的各项专业培训。3—4月份举行《课标》和舞蹈培训,以此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5.结合杭州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战略,强化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的教学调研与指导,同时调研与总结优质示范高中的教学经验,发挥优质高中的教学示范作用,带动全市高中教学。5月份在杭州高级中学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6.积极协助上级和有关行政部门做好高中音乐新课改实验工作。

(三)深入开展音乐学科教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并构建“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

2.各区、县(市)在总结前期教改经验的基础上,举办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以此推广教改成果,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3.切实开展初、高中教改研究小组活动,以此培养一支教改、教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音乐教改研究小组教学研究活动,举行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促进音乐教改的发展。

4.继续做好杭州市骨干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研究本学科学校教研工作的规律与特征,探索更有实效性的音乐教研工作方法与途径,进一步提高教研组长培训的实效性。同时,支持各县区开展教研组长的培训。

5.继续推进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继续加强学生“个性化、合作化与活动化”的研究。

6.继续大力推广省级一等奖课题《小学等级制学业评价研究》的成果。

7.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制定学生音乐学业评价和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促进音乐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8.协助做好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工作。积极制定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方案。

(四)完善地方课程建设

1.继续实施地方性综合课程《我与杭州》。完成五、六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编写任务。加强《我与杭州》教材的培训工作,加强该课程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和评价研究。

2. 加强“杭州教研网”的建设,继续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协同教育技术中心做好网上中小学教育的资源库建设。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2月15日

2005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学科主要工作(直属高中部分)

2月份 布置新学期音乐教研工作

大组成员会议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辅导讲座

3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4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舞蹈培训

5月份 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评比

6月份 音乐录像课评比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检测

大组成员研究学科教研工作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区、县[市]部分)

2—4月份 区、县(市)举行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5月份 新课程音乐案例评比

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

6月份 义务教育新课程第7轮骨干教师培训及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

颁奖活动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教研员工作会议

其 他: 杭州市第18届教学论文评选、课改优秀教师评选

第三批实验区新课程教学状况调研(同局)

杭州市第2次教研组长培训

举行《我与杭州》、《人与自然》、《廉洁专题教育》教学研讨会

地方课程《我与杭州》教学案例评比

篇5

一、教育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经过积极协调,县委、县政府于年初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发[20*]7号)、《关于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定》(*发[20*]8号)两份重要文件,从政策上为教育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仅就这两份文件中明确提出的由县财政单列的除正常拨款外的各类教育专款,每年就达1003万元。二是通过艰苦努力,全年争取到省、市各类项目资金4200多万元,惠及1*所中小学;争取到县上重点工程资金1600余万元,并促成县委、县政府作出了迁建扩建县职教中心、新建公刘小学、公刘幼儿园的重大决策,为培育壮大我县优质教育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采取作汇报、搞座谈、广宣传、勤联络等措施,积极争取县上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收到明显成效。后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局机关和基层学校,搞调研,作指导,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教育工作。

二、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一是投资16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中巷拓宽改造工程和范公中学二期校建工程,相继启动了*县中学综合实验楼工程和紫薇中学综合教学楼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了城区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二是完成投资944万元,实施了15个国家危房改造项目工程,新建教学楼、图书室验楼18幢13043平方米。截止年底,除6个项目正在实施外,其它9个项目均已竣工并交付使用。三是投资45万元,实施了2个生态校园项目,新建服务用房150平方米。四是投入20万资金,维修了义门中心小学及城关小学教学楼楼顶,确保了校舍安全。4月份,在县政府组织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评比中,县教育局被评为“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三、布点调整力度大

按照县上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人口分布变化情况,县局及相关校区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布点调整计划,强化了实施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布点调整工作力度。暑假期间,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艰苦顽强的协调督查,全县先后撤除小学25所,使我县中小学总数由原来的226所减少到201所,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新民学区在布点调整工作上意识超前,措施得力,步伐快,力度大,效果好。今年,该学区共撤除小学5所,学校总数由原来的10所一下子减少到5所,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师资力量分散、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一做法值得其它学区借鉴。

四、“两基”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工作精神感人。为了巩固“两基”工作成果,提高“两基”工作水平,全面做好“两基”迎验工作,全县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和教师,积极主动,全员参与,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跑资金,购设施,刷墙壁,建部室,补资料,填表册,几上几下,毫无怨言,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示了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为我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龙高镇、车家庄乡、城关镇、炭店乡等乡镇的中心小学,“两基”迎验工作策划实、工作细,动劲大、效果好,为全县中小学做出了表率,为我县教育工作争了光,值得充分肯定。二是“两基”工作取得实效。“两基”迎验期间,全县累计投资475万元,刷新墙面69300平方米,修砌围墙3000余米,添置各类教学仪器13252台(件),购置图书5万多册,建成标准化部室23个,进一步充实了学校内部教学设施。同时,全县累计整理完善各类档案资料15万册,编写乡镇《“两基”资料汇编》16本,县局还组织力量精心编写了《*县“两基”资料汇编》,印制了规范的中小学分布图。三是“两基”工作获得殊荣。我县的“两基”工作顺利接受了朱静芝副省长的检查和验收,受到了朱省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我县在市政府组织的全市“两基”工作专项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并被省政府命名为“两基”工作先进县,受到省市的表彰奖励。

五、教育创强步伐加快

一是初步完成了教育强乡镇创建任务。经过艰苦努力,年内相继有城关镇、炭店乡2个乡镇顺利通过省上验收,被命名为省级教育强乡镇;底店乡、韩家乡、永乐镇顺利通过市上验收,被命名为市级教育强乡镇。截止目前,我县已建成省级教育强乡镇5个,市级教育强乡镇10个,基本上完成了教育强乡镇创建任务,为20*年全面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中小学骨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车家庄中心小学、炭店中心小学被命名为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西坡中学被命名为省级平安校园,龙高中学被命名为市级平安校园,范公中学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

六、德育工作得到加强

一是德育制度落实较好。全县大部分中小学均能贯彻落实县局制定的《*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管理办法》,坚持开好“三会”,即学年德育工作专题会、学期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和月德育工作例会,搞好“两活动”,即家长接待日活动和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校德育工作初步迈上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二是德育活动开展经常。多数中小学普遍开展了争创“新三好”,文明行为养成年、“远离网吧、告别陋习”演讲、征文和签名等系列主题活动,基本上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实验小学、龙高中学等校区,常规德育工作持之以恒,主题德育活动开展扎实,德育工作富有特色,效果实在。一年来,全县中小学累计举办法制安全讲座120多场次,举办各类主题德育教育和实践活动280多场次。三是德育工作收效明显。年内全县中小学未发生重大学生违纪违规事件和违法犯罪案件,广大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明修养明显提高。全年累计涌现出省级三好学生2名,县级三好学生48名、优秀学生干部32名、优秀少先队员31名、优秀幼儿41名,县级三好学生300名。在全国中小学书信大赛和全市环保征文活动中,我县共有48名学生获得等次奖。同时,全县还评比表彰了*县中学等9个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孙录群等55名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蒙银栓等20名优秀班主任、武会芳等38名优秀辅导员,德育骨干队伍进一步得到壮大。

七、学校管理日趋规范

一是加大了监控矫正力度。针对全县中小学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县局组织力量扎实开展了“常规管理百校行”和“常规教学一日查”活动,检查组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查的方式,针对性地进入学校,深入课堂,发现问题,现场剖析,强力矫正,有力地规范和加强了过程管理。一年来,两个检查组深入学校120多所,走访师生200多人次,召开座谈会20余场次,听课160多节次,编发专题通报18期,责成管理混乱的4所学校和严重违规的3名教师做出了书面检查,进行了认真整改,并对这些学校和个人进行了追踪复查。同时,县局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也经常带队亲自深入基层学校,查实情,找问题,搞座谈,作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二是学习借鉴了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年内先后3次组织部分中小学校长和局机关管理人员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了先进地区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方法,更新了管理观念,激活了管理思路,促进了我县学校管理改革。三是征集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为了全面提升我县学校管理效益,县局多次召开了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发放了意见征询书,征集到建设性意见和建议20多条,既体现了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又促进了全县中小学管理工作。在广大校长和管理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大多数中小学管理工作严格规范,教育教学井然有序,学校管理基本上迈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县中学、范公中学、城关中学、紫薇中学、北极中学、新民中学、小章中学、龙高中学、车家庄中学、城关小学、实验小学、城关学区、水口学区等校区在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管理方法,在学校管理改革上有新突破,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

八、质量措施不断完善

一是建立了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实行领导包片、股室包乡镇、干部包学校的质量包抓责任制和校区质量目标责任制,县局与各校签订了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提出了数字化的硬指标。各中小学也逐级签订了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把抓质量的任务分解到了每个班子成员、每个任课教师,逐层夯实了目标任务。二是加强了质量考核。一方面,加大了教学质量在校区综合工作评估中的赋分权重,突出了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除严密搞好毕业年级的质量检测之外,还组织了部分年级部分科目的质量抽检,并将抽检成绩和学科竞赛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了质量考评。三是加大了教学质量末位淘汰力度。年内除对3名教学质量位居同类学校末位的校区校长进行免职之外,还对2名教学质量连年靠后的校长做了调整。四是全力培养壮大尖子生队伍。县、校两级大力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尖子学生参加省市和国家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并对部分年级20%的尖子学生进行了质量检测,有力地培养和壮大了尖子生队伍,初步提升了我县高考后劲。一年来,组织各年级学生开展县级学科竞赛18次,参赛学生达9000多人次;推荐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学科竞赛7次,参赛学生1600余人,120多名学生获等次奖。五是狠抓了高考管理。在指导督促四所高中召开好高三复课动员会的基础上,县局研究制定了20*年高考复课工作安排意见,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三复课工作的措施和要求,并及时召开了全县高考复课工作会,对20*年高考复课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和部署。11月上旬,县局组织*县中学、范公中学校长及高考管理指导小组部分成员赴苏、浙两地考察学习。考察归来后,及时召开了考察学习座谈会,研究撰写了考察报告,提出了抓管理促质量的10项具体措施。秋季开学以来,县局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经常带领高考管理指导小组成员深入*县中学、范公中学推门听课,召开座谈会,为高三师生鼓劲加油。六是狠抓了优质生源巩固。*县中学和范公中学采取减免学费、发放奖金及入户动员、政策吸引等措施,全力动员,争取全县中考前600名学生和高考落选高分学生入学报到及插班复习。经过两校师生的艰苦努力,今年我县优秀高中学生外流的现象明显下降。

九、教研教改成绩明显

一是顺利实施了高一年级课程改革。暑假期间,县局组织各高中全体教师参加了省、市、县三级课改培训,为高一年级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师资保障。秋季开学后,全县四所高中充分发挥高一年级组和学科备课组的职能,组织教师认真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积极探讨新思路、新教法,边教边研,边学边改,高一年级课改工作实施顺利,开局良好。二是加强了对初中、小学课改教学的全方位指导。县教研室全年组织教研员深入基层听评课900余节,作专题讲座20余场次,上示范课25节次,有效地指导了课改教学。同时,县教研室还组织相关校区开展了新课程特色创建活动,指导、帮助城关小学等4所学校总结、提炼了特色创建成果和经验,并利用《课改通讯》进行了推广和交流。三是新课程常规教学建模研究取得实效。县教研室组织专职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结对研究,共同探索,归纳总结出了12种各科常见教学模式,并通过《课改通讯》推广到各校区,有力地指导了课改教学。在此基础上,县教研室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较好地规范了课堂教学。四是教育科研成果较多。一年来,全县广大教研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紧紧围绕管理与教学,潜心研究,认真探索,撰写了大量论文和案例,其中有60余篇获得省市级奖励,160多份被县教研室作为优秀教学成果收存。

十、队伍建设有新进展

一是充实了师资力量。通过面试和试讲,择优招录了82名师范类本科应届毕业生,并为职教中心招聘了3名专业课教师,进一步优化了师资结构,有力地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强化了队伍培训。先后选派41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中、省、市三级校长提高培训,2名管理人员赴江苏省南通市挂职锻炼,进一步提高了校长队伍的管理水平。组织278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不同层面的新课程培训,352名教师参加了市级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同时,县局还举办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考核,参训教师达1800多名,其中800名教师取得合格证书。三是狠抓了技能竞赛。年内相继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同课竞技”、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件展评、新课程资源与学科整合展评、“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评赛等岗位业务技能竞赛活动,参与教师达1000余人,300多名教师获等次奖,47名教师被评为教学能手,24名教师被评为教学新秀。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教学水平。四是实施了“三名”工程。年内推荐31名校长、3名教师参加市级知名校长、知名教师联评,另有4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五是推行了支教制度。选派了20名城区骨干教师到韩家九年制学校、蒙家岭九年制学校和底店学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改薄支教活动,加强了偏远山区的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下乡支教的绝大部分同志,勤教敬业,坚守岗位,勇挑重担,悉心指导,为三个偏远校区带来教学的活力和清新空气,受到当地师生的一致好评。六是落实了相关待遇。首先是经过积极协调,为教育系统304名临聘和44名退养民办教师提高了工资待遇,其中合同民办和县聘教师月工资提高到400元,副业工工资提高了200元,退养民办教师提高了100元;目前,学前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正在协调解决之中。其次是按政策落实了“三五”人才、特级教师等特殊人才的相应津贴,并为城区下乡支教的教师每人发放了1000元生活及交通补助。这些问题的适时解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教理念,极大地调动了特殊群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效地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七是加强了教育和管理。在县局依规严肃查处一批反面典型的基础上,8月下旬,各中小学普遍开展了师德行为自查自纠达标月活动,切实进行了师德教育和纪律作风整顿,收效显著。各校区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八荣八耻”要求,查找问题,强力整改,有效地遏制了违纪违规行为和师德失范现象。

十一、电教工作有新突破

一是设施配置成效显著。经过积极协调和全力争取,为部分中小学争取到78套卫星接收系统,42套光盘播放设备,一套计算机教室设施,总价值达155万元。这些设施的到位,使得我县初小以上学校基本普及了天网系统,有力地加快了我县教育信息化进程。同时,为7所中小学争取到“陕西省基础教育专项经费”采购项目配发的图书、实验仪器和体音美器材,总价值37万元。二是网络建设进展明显。年内为蒙家岭和韩家九年制等中小学接入宽带,连通了教育局域网,如期完成了市上下达的60所学校的上网任务。三是信息传递力度加大。全年下发信息200多条,上传新闻66条。四是管理应用再上台阶。县电教中心组织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了远程教育管理应用年活动,采用以查督用、骨干带用、活动促用、研究善用等鲜活形式,收到了明显成效。

十二、职业教育成绩喜人

一是实训基地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县职教中心抢抓机遇,主动出击,争取省拨资金320万元,建起了23个高标准的实训室,进一步增强了办学实力,提升了办学品位。二是专业建设实现了新突破。经过艰苦打拼,截止目前,我县职教中心机电一体化专业已基本达到省级骨干示范专业的标准和要求,钳工、电焊、煤炭及计算机专业已基本达到市级品牌专业的标准和要求,初步构建起拳头和骨干专业体系。三是招生工作成绩斐然。按照“思想认识硬转变,行政推动硬到位,招生任务硬完成,招生工作硬考核”的思路,全县上下一心,普教职教联手抓,全年完成职教招生任务2290名,超额完成了市上下达的1920名的职教招生任务。四是就业安置稳妥到位。县职教中心采取企校联办、订单培养等办学模式,并在安置地设立了联络处,派出了长驻人员,确保了毕业学生人人有事干,个个有工打,建立起了良好的安置信誉,受到企业和家长的双重欢迎。

篇6

关键词:浙江省;学校体育设施;社区;开放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2-0087-04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花大力气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改善,许多中小学校兴建了标准体育场馆,添置了许多运动器材,缓解了学生活动场地紧缺的现象,可以说,现在学校的体育设施是社区最好的设施之一。同时,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人们的健身意识逐年增强,投身到体育锻炼队伍中的人数逐年增加。1995年,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鼓励、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让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在社区得到共享,以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时隔数年,现在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如何协调?为此,笔者通过对浙江省中小学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情况的调查,了解现状,分析存在原因,为学校体育设施的进一步开放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为相关职能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浙江省11地市638所中小学学校,143个社区。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学校、社区抽样类型及比例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本课题提供研究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对所抽取的学校和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向学校共发放问卷2542份(发放人群为校长、体育教师、保卫人员或传达室工作人员及其它教职工四类),有效问卷2160份,回收率85%,社区居民1430份,有效问卷1173份,回收率82%。

1.2.3专家访谈法

对浙江省各地市的部分教育局的体育教研员、校长、体育组组长、体育教师以及社区负责人就学校场地设施开放问题进行了访谈。

1.2.4数理统计法

采用数理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现状的统计分析

通过对不同类型中小学校开放情况的调查发现,地市级中心学校比农村及城郊县市学校高,普通学校比重点中学高,小学比中学高。究其原因,一是地市中心城区市民素质及健身意识相对城郊县市和农村的人员来说要高,他们要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呼声也就比较高;二是小学往往处于人口密集社区周围,故面临开放的压力比其它地区要大;三是部分重点中学学校远离人口密集区,如杭州市的杭州第二中学、金华第一中学、衢州市的江山中学等,也就不存在对社区开放的问题,故压力相对较轻。见表2。

2.2社区居民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的态度分析

通过对社区居民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的态度调查发现,体育设施向社区的开放这一工作已受到各地广大居民的热心支持,其中杭州、嘉兴、温州、金华地区持非常支持或支持的人数比率均在70%以上,而对开放工作表示不支持的比率在10%以下的有七个地区,其中杭州地区不支持率为零,可见居民的健身愿望和对体育健身设施开放的需求程度。见表3。

表3 各地社区居民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支持程度的统计

2.3学校领导、教职员工、社区居民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工作评价态度

通过对学校领导、教职员工、社区居民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评价态度调查表明,由于从形式与实质上的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解释态度。见表4。经进一步访谈得知,学校认为,只要外面有了告示,就算开放,至于你是否进来,那另当别论;而居民认为,仅有告示,而操作中设置许多障碍,如有一所学校把操场面向居民区的门给封死了,同时把操场的另一出入口也锁住了,虽然可以进出校门,但还是不能进操场锻炼,这不能算开放。教职员工则相对处于中立,评价态度表现较为客观。

表4 学校领导、教职员工、社区居民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的评价态度统计结果

2.4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针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这一工作,在教育系统内部反对的还大有人在。他们从自身立场和观点出发,表述了各自的困难和理由,见表5。

从上述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立场。作为学校领导、体育老师,他们把学校缺乏管理力量与经费作为首选项目,作为传达室管理人员从他的职责出发,将担心损坏学校的体育设施作为首选项目。因此,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缺乏管理力量和经费;学校与社区在开放中的职责不明;学校的安全问题。

3建议与对策

学校体育设施要长期对社会开放,分层、分类逐步走市场化道路是最好出路,这也是公益性项目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转变观念,谋求自身发展的唯一出路,只是市场化道路的早期,有序开放的运作更依赖于政府政策的扶持、社区的有效经营和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因此,体育设施以公益型非市场经营的方式方法对外开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成为主流,作为政府部门,仍需要出台相关办法,明确“政府协调,社区负责,学校辅助,适度有偿”的工作思路。

3.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明确开放意义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是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提高体育场地资源共享率,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重要举措,需要我们从政治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在调查中发现,34.6%的学校教职员工不知道或只是听说过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事情,但具体内容、项目、时间等等不清楚。社区居民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可见我们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该举措还没有深入人心,因此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每个人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3.2转变观念,树立“资源共享、有偿使用”的消费观

随着经济与社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逐渐变成了“社会人”,政府包办―切的观念已逐步淡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也是社会资源公众享用的“大社会观”。按照“空间无偿开放、设备有偿占有”的原则,作为社区居民,也应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家资源无偿使用”的观念,树立“谁出钱,谁受益”的有偿使用观。

3.3明析职责,政府协调,学校配合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是关键。我们认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是―个综合工程,但靠―家是无能为力的,其中社区是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第一责任人,要承担起组织与管理的任务,而学校有义务支持和配合这一工作,同时政府必须承担组织和协调的任务。这在调查中也得到验证,有58.28%的学校认为,解决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关键是政府,其职责主要是:一是领导与协调,二是资金或政策的扶持。作为社区,其主要职责:一是多方联络,为居民健身活动创造条件,二是组织协调,保证居民健身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三是共建共享,建立文明社区环境。学校是体育设施的拥有者,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情况下,有义务支持与配合这一工作,在调查中有59.87%的人认为解决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关键是学校,说明学校也是一个核心因素,学校的职责:一是学校体育设施无条件向社区开放,二是协助和配合社区做好管理工作,三是承担体育设施的维护工作。

3.4完善操作办法,规范管理措施

为保证开放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需要完善现有的操作办法,规范管理以保证安全,具体做法是:第―,建立学校社区协议制度。学校与社区签订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协议书,在这―协议书上要明确学校和社区的职责,开放的时间与条件,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承诺。第二,建立凭卡进入校园的制度。社区居民凭身份证可到附近社区办理社区活动卡,凭证或卡进入学校活动。未成年人凭学生证进入学校活动。12岁以下要求有家长的陪同。集体(有关团体)或社区组织的活动,可不受制度的约束。第三,建立学校体育设施公示制度。要求学校大门口醒目位置张贴学校开放的具体项目、开放时间及要求,每一个活动点均在醒目位置提示活动的要点及注意事项。第五,建立特殊时段的应对制度。青少年寒暑假的活动问题成为开放期间的焦点,在这特殊时期,学校和社区可在寒暑假定点、定时组织青少年三大球运动。由于青少年自律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弱,可是体力充沛,又偏好三大球等剧烈运动,活动中容易出危险,再加上青少年的社会认知等处于发展的状态,对共同财产的爱护、保护意识不强,对学校财产造成的损害较大。为此这期间在加强管理、教育的同时,学校和社区可有意识地组织青少年三大球类运动,定时定点开放,加强指导和管理。

3.5形成常规机制,有效有序开放

3.5.1经费保障机制

经费是困扰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主要瓶颈,从管理到设施的添置、维护均需要钱,而学校、社区没有可列支的项目。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家都认为需要多方筹措。

我们认为,解决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经费,总的思路是“政府为主,多方筹措,适当有偿”,同时部分分层推行市场化运作也不失为解决经费问题的一大良策。具体地说:一是建立政府的扶持机制。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活动,政府应是解决经费的主渠道,应承担起主要经费开支的职责,建议建立专项经费。二是试点运行,逐步推行有偿开放。体育事业在我国长期具有浓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资源已进入市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补贴其他体育设施维护经费的不足,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富阳市富阳中学体育馆的社会化运作,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另外,可尝试成立类似“公司”或“俱乐部”,试行“部分项目有偿服务”,以有偿使用设备等形式向社会开放。三是多方筹措,社区、学校、社区内的有关单位及企业、个人,在自愿的原则上,采取捐助形式,所筹资金要求专款专用,公开使用账目,增加透明度。四是吸引社会投入。管理者应加强与外界联系,大力吸引社会投入,如利用节假日主办或承办社会性的比赛、训练,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五是政府设立扶持基金或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学校和社区都是事业单位,对市场经验不足,经费不够,初期进入市场有―定的风险。另外市场化经营对学校有―定的负面影响,学校不愿意涉足。对此政府可以出台―定的政策如―定年限内免税或者设立扶持基金、低息贷款等方式来鼓励社区或社会加入,从而推动开放工作的进行。

3.5.2监督评价机制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作为―项常规工作,需要有―定的制约机制,这个机制就是评价与监督的机制。该机制的构建策略为:―是建立督查制度。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督查小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工作。学校体育设施配置及管理情况如何;经费筹措及使用情况如何等。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监督,把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项目及操作要求向社会及新闻媒体公布,尽可能增加开放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把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

3.5.3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是促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工作长期坚持的有效方法。激励的方法:一是推广各地的先进做法,把社区或学校具有创新的―些操作方法,通过现场会等形式介绍给其他地区,从中推出与表扬―批社区与个人,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与工作,让他们在在推广活动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二是奖励与表彰,建立有关先进的评比系列,对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与奖励;同时把经费的下拨与开放工作的好坏挂起钩来,以此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三是建立通报制度,定期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情况,予以汇总,通过通报形式,表扬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地区,批评做得比较落后的地区,督促其尽快整改。

参考文献:

[1]许闽锋,顾美蓉,李树怡等. 对北京、天津、上海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情况的调查研究[J]. 体育科学,1999,(4):72-76.

[2]向 京. 新时期学校体育设施多元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3-124. [3]沈建华,肖焕禹,龚文浩. 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6-10.

[4]李建国. 上海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4):74-78.

[5]刘建平,李超红,李志鹏等. 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与构建[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6):37-38.

[6]李秀梅. 关于浙东社区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5):603-604.

[7]庄永达,陆亨伯. 宁波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现状的调研[J]. 浙江体育科学,2003,(5):18-22. [8]周俊平. 浙江省一级中学体育场馆设施节假日开放的调查与分析[J]. 浙江体育科学,2003,(1):31-34.

[9]吴兰芬. 宁波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 ,(5). 27-28.

[10]李捷,宋勤. 关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和学校开放的意义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652-653.

[11]王 进. 广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及对策[J]. 福建体育科技,2003,(2):51-53.

[12]李敬会,高显义. 浦东新区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可行性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5):64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