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助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27 17:5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助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助工作思路

篇1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效力 提升策略

学生的德育建设包括道德意识、政治思想、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内容,班主任要有德育思想规划。从自己的德育意识提升做起,发掘德育培养的深层次目的,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一、转变观念,建立德育意识

新时期教育倡导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但是集中于抓学习、关注班级平均成绩和排名的传统班主任工作思想,仍然为加强德育工作效力带来了不小的阻力。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教师一定要首先转变自己的观念,完成从重成绩到重品质的过渡。比如,笔者在转变德育观念过程中就通过看相关书籍、听教育讲座等来丰富自己的德育理论知识;此外,也转变了班主任日常工作计划。以前,每周的班会,我主要用来总结一周的学习情况,追踪考试成绩;而现在,我增加了总结一周好人好事、带领学生关注政治时事等内容。通过转变关注学生发展侧重点,让学生感觉到了轻松的德育氛围,逐步树立德育意识。

二、情感交流,促进德育渗透

初中是学生思想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德育建设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关注是增强德育效果的直接途径,包含了人性化的教学思想。情感交流中要注意师生的平等角度与思想牵引方式。

1.深入了解,导正思想方向

新时期教育要从对学生的了解入手,只有掌握了学生心理,才能够设计出学生接受度最高的教育策略。一方面,学生在思想成长时期容易遇到各种烦恼,及时沟通开解,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师生间年龄、认识方面的代沟也需要通过相互了解来消除隔膜。比如,在一次校级运动会自愿报名时,笔者发现愿意参加的同学很少,为此我和学生们进行了沟通,鼓励大家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有的说参加比赛会耽误学习,有的说每次都拿不到名次,想想都没兴趣。了解想法后,我对学生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集体荣誉感来激发学生,用体育精神来鼓励学生。最后,不少学生都报了名,全班还一致通过了“坚持到底”的运动会口号。

2.以身作则,树立道德典范

不少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注意了方式方法的调整,却忽略了自身的言行修正。教师以身作则,不仅是德育工作中的本职要求,还要利用自己的言行与内涵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建立起积极的精神牵引。例如,有段时间,学生的卫生意识比较差,经常出现乱扔垃圾的现象,劳动缺乏积极性,甚至在批评后也效果不大。于是我采用了精神感染的方式,看见教室里的垃圾总是随手捡起,在带领学生参加集体劳动的时候,积极做最累最脏的活,而且总保持着乐呵呵的态度告诉学生:“你们看,大家一起劳动才最有意思,勤劳是美德,也是习惯,捡垃圾也就是一抬手的事。”一段时间过去,学生们果然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三、重视实践,培养德育习惯

德育光靠理论灌输是不够的,通过实践行动的结合让学生对德育思想亲身体验,才能够让理论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初中学生,实践能够增进兴趣,在这过程中要注意实践的发散面和多样性。

1.活动竞赛,调动实践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是德育工作开展效果的直接因素,德育实践的方式虽然很多,但活动竞赛无疑是实施最方便,激发性最高的。班主任在活动计划和安排方面一定要注意活动内容是否有新意?活动主题是否有深意?比如,学校提倡培养新时代节约精神,要求以班为单位展开活动。我对班级设计的活动主题是:比比谁是节约能手,要求学生做好每天的节约日记,活动结束,评选出“班级节约能手”。这个让学生感到新鲜的活动获得了热烈的响应。学生记录和表现了各种节约事迹,换节能灯、吃饭不剩饭、随手关灯等,甚至还有学生自制了过滤器节约用水。积极的活动实践让学生们的节约品质在活动结束后仍然延续下来。

2.联系社会,加深道德体验

德育实践不能只局限于校园,教师对德育意识的深入启发还必须通过社会角度的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更多人的想法,感受到更深层的意义,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完善自我认知,熟悉道德标准。比如,我会在公众纪念日或是社会活动举办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包括学雷锋纪念日去慰问聋哑学校等特殊群体、国际禁毒日去参观禁毒知识展览、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等。虽然活动规模不大,但是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到了社会的大熔炉,体验到了不同人群的苦乐。在实践中,学生也懂得了作为健全人能够正常生活学习的幸福;对社会不正之风应该坚决拒绝;还有珍惜生活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怀等。对于学生规范自我、认识世界、道德觉悟都有很大的启发。

四、塑造精神,沉淀道德涵养

思想道德与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而学生的德育思想也需要升华为个人修养,转化成精神力量。因此,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极为重要,建设班级文化,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精神感召力的集体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必要内容。为此,我开展了“最美班级”打造计划,带领学生从树立最美爱心、凝聚最美信心、创造最美开心等几个方向塑造团结、热情、互助、快乐的班级。在一点一滴的集体文化建设中,学生们渐渐地变得懂事了、有爱心了、热爱集体了,而突出的班级表现也赢得了“优秀班级”的荣誉。学生从对集体的道德贡献中也享受着集体精神的熏陶,提高了自身思想层次,蓄积了涵养。

初中阶段的德育培养工作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班主任作为离学生最近,对学生最了解的人,有着不可推卸的德育引导责任。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己班主任的优势,协调教育活动时间、争取社会实践机会,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德育培养环境。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要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发挥个性思想,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持之以恒,如此才能实现工作效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宋玉珍. 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力的措施[J]. 教书育人,2012 (10).

篇2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隐性课程;班级文化

2006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的意见》中指出:“在普遍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努力承担教书育人工作的情况下,班主任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带领全班学生,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到班级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建立健康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在班级的特定环境中,由师生共同创造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被形象地比喻为隐形的“教育工作者”。

一、班级文化的形成

班级文化是班级个体成员进行互动形成的独特文化,它具有很强的同化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和态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和塑造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和情感。班级文化的形成是“螺旋生成式”的,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所有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班级文化的生成依次有三个阶段:认知阶段、理解阶段、认同阶段。

1.班级文化的认知阶段

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的学生共同组成了班集体。对班级整体情况的分析和把握也就成为了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起点。教师推动受教育者发展的社会职责,决定了班主任是班级文化最直接的体察者和推动者。而学生年龄相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相似的同质性,成为了班级文化生成的最初原型和动力。班主任要通过各种途径向班级成员展示班级文化。板报、班会、班级的布置、班级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等这些隐性信息都在传递着班级文化。同时班主任要融入学生、关心学生,向学生展示一个公平正义、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具有个人魅力的班主任形象,并要充分利用这些班级文化的隐性文化来帮助班级成员感知班级文化。

2.班级文化的理解阶段

当人对环境的某些因素产生从众感、认同感时,环境对人的影响就特别大。而班级文化中的制度性文化、精神性文化、风格性文化这些隐性文化,渗透在班级文化的各个角落,这种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必须身临其境。可是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不一样,他们常常不能理解班级文化所提倡的核心内容,导致现实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班主任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班级文化。

实践证明,班级文化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可以将各种文化要素渗透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以各种具有鲜明的形象、感人的氛围、真切的心灵交融的形式辐射并作用于学生的具体行为;强调情意方面的学习,注重情境的熏陶是隐性课程的特征。隐性文化应是丰富的、多样的,班主任要善于把隐性文化作为班级隐性课程的基本教材,通过隐性文化中所隐含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班级文化。比如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班主任记住每个学生的生日并在学生生日当天联合其他同学寄去生日卡片,以身作则示范友爱、团结的班风;在树立榜样的时候更要注意挖掘榜样的深层内涵,树立不同方面的榜样。

3.班级文化的认同阶段

班级文化只有被认同才能对主体发生作用。当主体认为班级文化对自己有某种价值时,才会通过实践表达这种意义,同时使主体得到满足。班主任可以通过实践促进班级文化意义的生成。比如,班级倡导班级成员间相互关心,那么班级可以把这作为一项班规制定下来。成员在实践中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带来的满足和感动,学生就会主动认同这种班级文化内容;通过班级口号、班服的制定,产生一种班级意识的归属感和集体向心力,这样班级成员就会在以后的班级生活中进一步表达这种班级文化。

二、班级文化的逐步优化

班级文化是在班级的特定环境中,由师生共同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班级文化的生成过程由两个主体――班主任和学生通过相互交互而达成。班级文化的生成是某种潜在课程的逐步显性化,是师生之间往复互动的最终结果,是在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相对稳定下来的。

1.班级文化是不断调整的

班级内部环境在变化,学生的认知在发展,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的感悟在发展,这些动态因素影响着班级文化的内容。班级文化也必须处于不断地选择、转化、更新的动态发展之中。随着班级文化的运行,班级文化的潜在性对学生的发展与课堂教学可能会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班级文化要不断建构、生成、再建构、再生成。因此,班级文化在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同时应对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2.班级文化是存在差异的

《班主任新思维》提出: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是逐步走向成熟的个体;他们都具有发展的可能性,蕴藏着发展的巨大潜能。学生接受能力、知识背景等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是非同步、多向度、不确定的,学生发展的速度与发展的程度、发展的类别与发展的类型是存在差异的。班主任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不能强迫性地让班级成员接受某一种班级文化。班主任要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注重同每一位学生交流、对话,从而使学生通过沟通、思想碰撞,最终实现共同发展。比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进行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的布置,这些都是宝贵的隐性课程资源,能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

班级文化存在于每个班级之中,不同班级的班级文化千差万别,同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也会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隐性文化不同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隐性文化作为隐性课程建设的基本教材,加强班级隐性文化建设,对班级的活动进行精心地组织、安排,使隐性文化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影响,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丰富班级文化内涵,更新班级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先国.高校隐性文化建设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

2.石丽.班级文化生成机制研究:潜在课程的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2008.

篇3

关键词:班主任;爱心;学习环境初中作为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在现实生活中不论国家还是社会都对初中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初中教育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完善,使得在校初中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在初中阶段,班主任主要肩负起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如何使初中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在德育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应逐渐成为教育中的一个主要任务。

一、理解、尊重作为基础,爱心作为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就是理解与尊重,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这一点更为重要。作为班级的班主任,这个班集体的领导者,要深刻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

1.尊重学生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认真地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会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并且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更有利于进行心理上的交流。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家里父母也变得逐渐民主,尊重孩子的选择,听取他们的意见。潜移默化中学生们渴望被尊重、被理解的心态逐渐形成。因此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班主任都应该尊重学生,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应该先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会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2.以爱心作为出发点

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应该以爱心为出发点。老师对学生的爱会逐渐感化与温暖学生的心。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培育与指导,让学生们在接受表扬与批评的时候都能够耐心地聆听,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批评是对自己“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希冀,是真心希望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加优秀。这样就能使得学生更能够理解老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就能更好地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今的中学生每天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学习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身成长。这里所说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指学习方面,还包括德育方面,即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方面。一个学生只有在德育方面达到要求,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先学会做人,才能够在学习上有所成就。班主任可以在教室里进行板报设计,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照片,对学生起到感染的作用,也可以在教室里栽种一些花草以供学生欣赏,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缓解一下心情。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这样也能提高学生整体的德育素质。

三、加强学生的日常规范教育以及能力的培养

中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期间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日常规范。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是在每一天的不断培育下慢慢形成的。班主任在对初中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影响与熏陶的作用。班主任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动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例如,可以在班级里设置轮流值日的制度,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值日的当天体会到责任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因为你只有管好自己的各个方面才能去约束他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自控能力得到提高。

在平常上课学习或者是组织其他班级活动的时候,班主任应该对学生每天都进行简单的培训。例如,上课的秩序,学生应该积极发言,上课认真听讲,在班级活动中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样就会使得一些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慢慢变成习惯,最后会使得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顺利进行。

四、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产生了很高的集体荣辱感,因此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面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舆论以及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会使得每个学生在心理方面都能够积极向上。因为当学生在团结互助的集体中时,他要想融入这个班集体,就必须把自己变成喜欢团结他人,帮助他人,才能更好地与其他学生交流,所以班主任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舆论,创造良好的班风,让每一个学生都在熏陶与感染中逐渐成长。

班主任要想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把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尊重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在处理事情上能够采纳他们的建议;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的自控能力;加强培养学生们正确的舆论;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风。这样班主任就能够将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兰重秀.新时期做好农村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经验与体会[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15):120-123.

[2]郎补俄.新时期班主任杜宇工作16条原则:下[J].辅导员,2011,2(6):23-26.

篇4

关键词:大学班主任;思想动态;目标;班干部

一、大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国家的发展富强与青年人的教育息息相关。青年人是祖国未来的脊梁,对青年人的培养是高校的基本任务。要让青年人真正在高校学有所成,班主任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要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学识修养引导大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动态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注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专兼结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归根结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得靠人去做,这支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辅导员、班主任。对这支队伍要做到政治上爱护、业务上提高、生活上关心。在注重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其爱岗敬业、甘愿奉献的精神,增强其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积极性、主动性。

学校要培养一支精干的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队伍,依靠他们协调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学习。举办短期培训班;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给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作报告、开讲座;组织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召开政治理论学习、工作情况交流会等。其次,要对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进行个别教育辅导,纠正他们在各个方面的不足,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老师的助手,学生的榜样,学生与老师、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三、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目标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05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如今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对就业普遍感到忧虑,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内在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的引导,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和探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3.创新意识的引导,提高他们接受新观念、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学习态度的引导,使他们认识到拓宽专业知识结构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从知识目标方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帮助他们认识到今后的就业方向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才能在以后的就业中稳步发展。

四、班干部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辅导员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班干部要客观公正地向辅导员老师提供相关信息,使辅导员老师能“兼听则明”,做出对同学们正确的判断。大学生是最具热情的群体,但由于其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容易被小舆论所煽动,做出极端的事情,辅导员老师应当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加以疏导和矫正,避免意外的发生。作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班干部表现出“调解员”的角色,依靠客观公正的评判或劝说,向双方传递积极的信息,促使双方消除隔阂,弥合裂缝,不断加深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桥梁和骨干力量,培养合格的班干部能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

总之,高校的班主任是学校和相关部门委派到各个班级负责班集体建设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其主要任务是发挥班主任老师的组织、教育和管理职能,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学风浓郁、凝聚力强的班集体,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的班主任,要明确自己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应该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来对待,努力把班级管理好,把学生培养好。

参考文献:

篇5

本班现有学生45人,个别学生平时较为散漫,课上都有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学习习惯较差,有时甚至出现乱课现象。在新学年中要不断努力,争取不断前进,树立良好的班风。

二、指导思想

依据学校德育实施计划,坚持以“自主与责任”为主题,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以班集体为载体,做好德育工作的渗透和迁移,学习型家庭的研讨。

为了能把本班建成具有“团结、活泼、严谨、求学”的班风,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做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本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1、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管的事情很多,从学生的坐立行走,举止言谈,穿衣打份;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发展,若班主任处处事必躬亲,无所不管,甚至充当警察、保姆的角色,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心理严重,造成学生的奴性,捆绑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缺乏个人见解和创造力,也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备不堪,不利于班级的发展与完善。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说:“管是为了不管。”因此,我在本学期决定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究民主,把握班级的长远目标:培养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监管;为学生指明人生目标,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协调整体的向心力。把具体事务派下去,放手让学生主持工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建立层次分明的主体管理体系,如卫生检查、两操、午睡,组织活动,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民主的才智。

2、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一个班级的学风如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本学期已进入二年级的最后一期,学习任务比较紧,若是在这个关键时期不能在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很不利的。所以我决定面对全体学生,要顾全大局,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对于成绩好的学生给予更高的要求,对于中间得到学生让他们努力向上争取作最好的,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让他们热爱学习。这样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促进,并在班级形成学习的热潮。

篇6

20__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和建设好西湖镇、哈图布呼镇各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个,哈图布呼镇金牛专业合作社项目1个,海川乳业畜牧养殖项目1个。总投资:1643.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1185.8万元,自筹资金457.8万元。主要建设任务是: 滴灌15130亩;开挖疏浚渠道7.5公里;改良土壤18500亩;修筑机耕路22.3公里;新建防护林100亩;科技推广18000亩;新建高标准化牛舍10栋;配套建青贮池10个;饲料员室10栋;2x16自动化挤奶厅1栋等。扎实认真做好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招投标,按项目管理程序及早开工建设实施。使项目区比非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20__年的主要工作措施是:“围绕一条主线、抓好两类项目、突出三大重点、增强四个意识、创新五大机制、落实六大举措”,全面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一)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市委三届五次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为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主线,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农业综合开发应有的力量。

(二)抓好两类项目。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职能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切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两大类项目的实施。

(三)突出三大重点。一是改造农业基础设施。以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为手段,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紧紧围绕“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在抓好优质棉基地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畜牧养殖、玉米、番茄、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三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综合开发要继续发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业综合综合开发项目区土地的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四)增强四个意识。即增强“改革意识、全局意识、竞争意识、作为意识”。

篇7

一、组织开展专职人民调解员培训

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第一道防线”作用。3月18日,凤凰城司法所举办专职人员调解员培训会。会上司法所所长向各位专职调解员传达了《东营市镇(街)、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规范》,规范调解卷宗工作,同时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宣传。会后,参会人员就会议内容进行了讨论学习。通过本次培训与沟通,提升了调解工作的技巧,增长了调解业务知识,拓宽了调解工作思路,对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司法所积极参与街道的人民调解工作,司法所3月15日参与调解了前宋村村民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件,由于涉及的继承人较多,并牵涉赡养费用问题,未达成调解,司法所帮助其申请了法律援助,3月23日司法所和法律顾问共同参与处理了东孙村村民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由于一审判决判决不准离婚,未对婚姻财产进行处理,告知其可以再次起诉离婚,并请求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三、街道法律顾问工作有序开展,本月吕焕林、胡军、吴桂萍、辛沿春四名律师,周二到街道坐班,解答百姓法律难题。

篇8

一、普法宣传工作

1、制订年初工作意见。年初,区普法办即制定了《合肥市****区20****年依法治区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意见》,并下发各街、镇,指导、督促各街、镇司法所具体做好普法宣传落实工作。

2、征订“五五”普法教材。教材发行是开展“五五”普法的基础性工作。此次我区普法办克服了区划调整带来的诸多不便,做了大量的宣传,顺利地完成了“五五”教材征订发行工作,共征订发放普法书籍约3000余本,居全市之首。

3、组织培训考试。四月份搭市里举办基层司法行政培训班及“五五”普法第一期骨干培训班的“车”,我区组织全区普法骨干参加学习,共培训普法骨干50多人。各街、镇都分别举办了“五五”普法骨干培训班,党政班子成员及社居、村两委主要领导均参加了培训学习。以《物权法》学习为重点,培训形式灵活多样,1350多人参加了骨干培训,为“五五”普法奠定了骨干基础。为了加强对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普法力度,区普法办组织了全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税收法律知识考试,共有300多人参加了考试。6月底,按市里要求,我区全体司法行政人员进行了一次社会主义治治理念教育统一考试,成绩优良。

4、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为了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一是开展了4次送法进社社区、进村活动,在烟墩、大圩、望湖等地共发放《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法书籍3000余本。二是各街、镇设立普法宣传站12个,利用广播进行宣传,同时发放普法宣传单9000多张,****工业区等单位还动用了宣传车进行宣传,效果更加明显。三是在交通要道、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悬挂普法宣传横幅60多条。

二、基层工作

1、****年,全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处纠纷173件,成功171件,成功率98.8%,防止和避免集体到省赴京上访3件,防止和避免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9件12人.各司法所积极参加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98件;为基层政府提供司法建议8条;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矛盾纠纷20件,成功19件;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35次,防止群体性上访3件。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6月份,完成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年检工作。目前,我区共有8个法律服务所,30名基层法律工作者,本科学历11人,大专学历16人,共担任法律顾问56家,村居54家,企业2家。****年共诉讼案件9件,非诉讼案件12件,法律文书61件。

3、安置帮教工作。4月份,根据中央、省、市要求,参加了全国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软件培训,并指定专人负责该软件的录入、汇总、上报工作。目前,我区刑释人员318名,解教人员62名。今年****年我区接收刑释解教人员22人,其中刑满释放16人,解除劳教6人。各街道、镇司法所对他们都一一进行了登记造册建档,实行一对一帮教,无一人重新犯罪,有力地维护了我区社会治安工作。

三、法律援助及148工作

1、法律援助工作一是加强效能建设,提升法律援助职能。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指导,充实人员。加强督导区辖三个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来服务窗口做好接待工作;落实成立街、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明确责任到人。中心人员在接待群众来访时,做到热情、高效;对当事人提出法律援助申请的,及时审查,符合条件的,及时受理,及时提供法律援助。二是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积极解决群众困难。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制定了援助工作制度和纪律草案,充实了各援助站工作人员,强化监督,公示办事指南,公开办事制度。对于一些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的案件,由局领导亲自过问,妥善制定调解方案,深入基层,用真诚打动群众,最后都得到了圆满解决。如我区骆岗街道某村王某家庭中,王老太及其五个子女与三子长期不和,2005年又为所耕种承包田的征收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等多项费用近15000元如何分割产生激烈的矛盾。所在村及街道进行长达两年多调解无果,又于今年两次上访并来到法律援助中心要求给予法律援助。对此事局主要负责同志给予高度重视,明确指示:一定要将法律援助工作融入到人民调解工作中去;一定要想方设法,依据法律、政策解决群众困难。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参与,多次调解,最终使双方互相谅解,将矛盾化解。

****年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受法律援助申请13起,受理农民工讨薪近147件,并成功为农民工讨回工资计人民币近九十余万元。通过扎实工作,解决了群众困难,让处于困难中的弱势群体感受到政府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的温暖。

2、由于工作需要,148中心与法律援助中心进行了整合,并抽选一批专业水平高的律师充实值班队伍,使窗口的服务水平得到加强和提高。1—6月份,148共接待咨询群众共230批次,并根根群众需求,及时分流至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律师事务所42件,尽最大限度有效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了他们的法律素质。

四、律师管理工作

根据市局要求,4月底对我区所辖的三个律师事务所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严格按照省厅《通知》要求对照检查,逐项打分,对每个所不足的地方,逐一指出,要求整改。5月份,协助三个律师事务所完成了律师年检注册工作。

五、队伍建设

1、一是继续坚持“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抓好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二是党组一班人始终能够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领导班子坚持做到廉洁自律,清正做官,正直做人,做到勤俭办一切事情,不搞铺张浪费。

2、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中,大家能够多想、多干,反对说空话、不干事的,经常去基层调查、研究,帮助基层理清工作思路。完善规范化管理制度包括首问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等,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继续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做到依法行政。教育干警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全面提高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

4、结合区划调整和司法所收编,为确保人员合理调配和工作有效开展,稳定人心,局新班子调整过后,做了大量充分细致的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制定了编制和人员调配方案,已报组织和人事部门。

下半年工作计划:

1、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即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使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

2、开拓思路,创新形式,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下半年,我们将在条件成熟时举办一次法制文艺调演,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律知识普及到广大群众。

3、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学法用法氛围。要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性法制文艺活动,积极开展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

4、按照市局有关社区矫正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我区社区矫正启动工作,拟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委员会,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落到实处。

5、法律援助工作一是要全面调整和充实9个援助工作站人员,使援助站工作走上正轨,举办全区第一次法律援助工作培训班。二是区属三家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援助中心日常值班要制度化,提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与相关职能维权部门联动,为老百姓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三是加大对各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单位日常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

篇9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督办有效、服务到位”为目标,加强办公室人员的思想建设和队伍建设,发奋努力,负重奋进,切实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坚持原则,规范管理,当好党总支和校长室的参谋和助手;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办公室各项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重点工作

1.加强内部管理,追求工作实效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能,主动学习兄弟学校办公室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围绕“及时、全面、准确、高效”八个字来要求办公室成员的工作,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成员的岗位职责,树立服务意识,增强协调能力,追求工作思路的前瞻性、工作内容的务实性、工作流程的有序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做好人事管理工作,协助党总支和校长室做好干部考察工作,当好参谋;做好年度各类考核、各类年报和评优工作;做好考勤和病事假统计;做好结构工资的管理工作;及时办理各类人员的进出手续。

坚持保密原则,认真做好文件(包括电子邮件)的收发、登记、批办和分类存档,及时做好重要文件和通知的催办工作;认真做好文书、业务档案及各类获奖情况的收集、整理、装订和保管工作,依据档案调阅制度,严格调阅手续,真正做到文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加深对学校整体工作脉络和校领导工作思路的理解和把握,做好学校各类材料的起草和整理工作,贯彻执行好学校各项方针政策,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学校重大工作。做好各种会务安排和接待工作,确保各项重要活动的顺利开展。认真做好校长办公会议、行政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的会务安排和记录工作。

2.创新工作机制,追求工作高效

协助校长室处理学校日常工作,协调好各领导小组、各处室、各年级工作组工作,做好学校一周工作安排,每周工作汇总,开学和结束工作安排,各类值班安排,公务派车等工作,确保学校整体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转。随时与有关部门保持联系,了解领导决定事项的进展,在协调中督查,在督查中落实,确保各类工作准时高效地完成。

认真做好来信来访的接待处理工作,热情接待领导视察、校友和各界人士的来访,主动做好联络工作。建设办公室电子信箱,广泛听取师生、家长和其他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针对重要事项形成书面材料呈送学校领导参考和决策。

3.加强教育宣传,树立学校形象

加强对外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多途径、全方位地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树立学校良好形象。与宣传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立校讯报道小组,继续做好校报《传是》的编辑工作,发挥教育、宣传功能。会同学校各部门做好学校网页内容的更新工作,提高我校网络宣传的效果。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校务公开和校庆六十周年,合理布置学校宣传橱窗,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继续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工作,树立昆中教师良好形象。

三、成员分工

1.主持党政办公室全面工作

2.协助校领导做好学校重大工作和活动的安排与落实

3.学校的对外宣传与联络

4.协调各处室工作,做好学校一周工作和重大活动安排

5.学校党政重要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

6.校长办公会议的会议记录

7.制定学校有关规章制度

9.学校结构工资的管理发放

10.校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主任助理

1.行政会议、行政扩大会议、全校教职工大会的会务及会议记录

2.学校行政值班、宿舍值班及节假日值班的安排及管理

3.起草学校一般文字材料

4.学期考核奖的管理发放

5.校内外来访的接待、对外宣传和联络

7.全校教职员工的日常考勤

8.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人事秘书

1.人事和工资、奖金等的管理

2.教职员工职称评审、业务档案及行政人员考核的材料工作

3.学校集体及教职工个人的获奖记载

4.学校、工会、退协之间的联络

5.协助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6.处室其它工作

工作人员

1.学校印章和重要文本的管理与使用

2.学校资料的收集、保管、装订与存档

3.校园网的管理

4.学校年鉴的编纂

5.协助学校文件的复印

6.主要负责学校各类活动的照相与照片的管理

7.有关重要刊物(包括校际交流的报刊、杂志等)的收集、装订与利用

8.学校有关物品的保管

9.处室材料的收发

10.处室其它工作

工作人员

1.学校公务用车

2.上级来文的领取、登记、传阅、批办与收集等

3.学校电子邮件的收发与处理

4.主要负责学校文件的复印

5.协助学校各类活动的照相

6.校领导办公用品的管理与配备,办公设备的维护

7.处室材料的收发

8.处室其它工作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学校开学系列工作安排

2.签定岗位聘任合同暨岗位责任书

3.办理新教师的报到手续及调出教师材料转移工作

4.教职员工聘任合同签订工作

5.教师节活动安排

6.业务考核扫尾工作

7.事业年报、人事年报的统计及核编工作

8.各处室工作计划的收集,办公室工作计划等有关文字工作

9.校务公开及橱窗布置

10.教职工学期考核奖结算

12.师德师风教育有关工作

13.校园网的建设与更新

15.六十周年校庆准备工作

十月份:

1.国庆与校庆活动安排

2.正常晋升职务者的工资核算及兑现工作

3.学校工资、劳动用工、法人年检、需求教师调查等工作

4.协助教务处做好公开课工作

5.协助体育领导小组搞好第六十二届校运会

6.9月份结构工资核算

7.职称计算机考核工作

8.机关事业单位晋升工资的准备工作

十一月份:

1.修改教职工工资演变表

2.合同制职工订合同准备工作

3.整理教职工有关材料

4.做好文书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

5.配合教务处做好期中考试工作

6.10月份结构工资核算

7.职称计算机、职称外语考试的报名及年报工作

8.机关事业单位晋升工资的准备工作

十二月份:

1.调整教职工工龄、教龄津贴、岗位津贴及班主任津贴的审批工作

2.遗属补助工作

3.学校年鉴材料收集、整理

4.元旦活动安排

5.11月份结构工资核算

6.年度考核和学期考核

7.教龄、职岗津贴申报

一月份:

1.年度行政考核工作

2.各处室总结材料的收集,学校学期总结起草工作

3.学校集体、教职工奖惩情况统计

4.学期结束工作安排

5.春节慰问工作

6.编撰年年鉴

7.学校规章制度的整理结集

篇10

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课堂内的知识传授和难点讲解,而学生工作的承担者――辅导员则往往深陷于各种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和第二课堂活动之中。两块工作“互不干扰”,且“相安无事”。然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本不能简单割裂,反而恰恰只有教师和辅导员,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相互渗透和优势互补,才能让我们大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用中再学,提升创新创造力。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教师和辅导员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能以完成本职任务为工作原则,教师只想着在课堂上把课上好,课外的事情一概不了解不参与,而辅导员只抱着学生心理不偏激,学生安全不出事,其他的问题都是小事的思想。教师和辅导员应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及成功发展视为工作中心。

因此,为了完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工作应符合人的发展规律,把学生看成一个整体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学与学生工作、智育与德育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互动互补。作为辅导员,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寻求与教学工作的互动点和合力点,思考总结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一、高校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互动关系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社会活动,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基本职能。具体而言,高等教育通过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共同落实高等教育基本职能。高校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时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等。

根据高等教育规律,教学与学生工作应是互相促进,彼此交融并不可割裂的,共同服务于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然而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呈现出相互隔离、互不相交的趋势和问题。

1、高校教学与学生工作互动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教学与学工相互独立,交融不够。当前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模块化的人才培养及个性化的学生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以第一课堂为主要阵地的教学工作,专职教师更多的停留在知识的系统讲解及传授上,并未真正树立将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交融的理念;而学生工作按模块分工过于细化,无法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满足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甚至有时出现为了举办活动而举办活动的情况出现,导致学生活动呈现一定盲目化、简单化及娱乐化的趋势。

其次,学工地位边缘,功能游离。学生工作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时候只是把它作为学校稳定的重要工具,在以教学为中心的高校中地位不高。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往往容易沉迷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失去头绪,这种“维稳”和“被动”的意识已成为学生工作者的一种习惯,辅导员自我工作理念、工作思路的僵化导致学工功能单一,方法陈旧等问题。

2、加强学工与教学互动的必要性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使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工作是人才培养中课程外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人才培养,培养对象都是学生。两者分别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与道德成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两支重要队伍,相辅相成,互补互助。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的学生工作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利用其更加轻松和实用的方式,将第一课堂的知识,有效地转化到实践中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然而另一方面,若第二课堂活动缺乏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基础,就会陷入简单的娱乐化之中。

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之下,学工与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功能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不可简单割裂,作为学工的主要承担者“辅导员”应该在完成常规性的学生事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如何服务专业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提升所在院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及就业竞争力。真正培养能够正确认识专业,具备专业技能的合格人才。

二、关于寻找教学与学工合力点下,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1、打破固有思路,设置“专业辅导员”,提升辅导员自身专业内涵

长期以来,院系的辅导员设置无非都是按照“模块”或“年级”分类,按工作模块分工,如就业工作、资助工作、团建工作、党建工作及心理辅导专职辅导员;而按年级分工,则设置“新生辅导员”、“毕业班辅导员”等等。这样按照学工系统思路的辅导员工作设置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从辅导员工作实际中看,我们往往不可避免的会碰到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或者是不同年级的学生们来询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问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失往往会使我们面露尴尬或推脱婉拒,这不仅降低了辅导员自身在学生中的认可度,在带班级的过程中也成为一大壁垒。若在原有辅导员分工的设置下,对口专业设置,按专业和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辅导员”,虽然对于辅导员是一个挑战,但是更有利于辅导员威信和专业性的树立,及辅导员职业的内涵发展。

设置专业辅导员虽然会面临辅导员轮岗和流动的问题,但是从整体而言,一名辅导员在一个院系工作的时间至少会在3―5年。因此,辅导员完全可以用这不短的时间来起码的了解自己所工作院系的某一个专业的基本知识,更有目的的与本专业的专职教师联系学习,补充本专业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知识框架。通过专业辅导员的设置,辅导员会有意识的提升自身专业内涵,也能够更加专业的解答自己所带班级专业学生一些基本专业问题及未来就业相关的问题,自身的自信度会提升。同时,在组织的学生活动方面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学生诉求,针对性也更强,立足于专业的校园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会更高,同时自身的专业性也被学生所认可。

同时设置专业辅导员后,学生的需要也更容易能够找到解答的途径,不会再出现学生有问题不知道应该询问哪位辅导员来解决的情况。真正的能够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2、积极参与本科生导师制,有针对性解决学生诉求,扩宽辅导员工作思路

本科生的知识教育通常是依托于专任课教师,而思想教育问题则会联系自己的班主任和辅导员。但是专业知识问题有时和思想矛盾问题并不能完全割裂,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矛盾可能会出自于对于专业的不认同,对于未来就业的迷茫。因此辅导员对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专任课教师对于学生思想辅导的缺位会导致学生的诉求无法解答的问题出现。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尊重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从学生的根本需要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正当权益。然而每一个学生都不是工厂定制的物品,都是极具个性的个体。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包括年龄特点、家庭环境、社会阅历、志趣追求和职业理想等在内的生源结构呈现出多元、分层和复杂的趋势,“80后”、“90后”大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个性化明显增强。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诉求,诸多高校都会选择本科生导师制,让教师能够从课堂中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全方面的关心学生的性格,兴趣和能力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然而,若要真正的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本科生导师制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每一位辅导员也应该要参与进来,辅导员不应该只沉迷在一些重复性的事务工作中,应该结合自己学院的专业背景,对少量的学生进行除了心理问疏导和举办校园活动之外的更加专业的指导上。通过让辅导员参与到本科生导师制中,为辅导员更立体的了解学生提供了平台,也扩宽了辅导员自身的工作面和工作思路。

通过教师和辅导员参与导师制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辅导来弥补其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的缺失,对于学生工作是极大的补充和帮助;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补充力量参与到导师制中,也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地位,扩宽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