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4-02 00:3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土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冲刺全国百强的决战之年。我局将突出一个中心(服务决战进百强)、抓实两项保障(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三项要求(依法行政、依规办事、依效评绩),全力服务发展、保障发展、推动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是创新工作方式,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今年我市纳入市政府考核重点建设项目16个,省政府考核重点项目11个,已签约市级招商项目105个,总用地需求近800公顷。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我们将加大对上争取用地指标力度,拓展建设用地空间,着重从五个方面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一是争取省国土厅支持我市提前使用2014、2015年度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利用155公顷指标,及时编制新一轮低丘缓坡地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二是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确保验收,并积极申报新一轮增减挂钩项目,编制实施方案;三是依托省级重点项目直接向省国土厅争取政策支持;四是加大低效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盘活存量,释放土地潜力;五是进一步严格供地标准的审核把关,向内部挖潜,注重提升用地效益。
二是强化资源保护,坚守耕地红线。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二是实施好土地整理项目,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组织实施5个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4.52万亩,完成投资10200万元;争取落实2013年土地整治项目3.5万亩、项目资金9155万元。
三是加强规范化建设,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加紧完善矿产资源的储量监管、规费征收、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部门联动执法、诚信考核等制度建设。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加大矿山企业的关停并转力度,鼓励矿山企业建立采选加一体化体系,延伸矿山企业的产业链,提高矿山企业集约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为矿产资源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四是严格执法,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坚持严字当头,科学执法、公正执法、阳光执法,坚决遏制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反弹。抓好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加大违规用地常态巡查处置力度,促进全市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健康发展。
篇2
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
半年来,我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街道、旧村办的大力支持下,以切实做好旧村改造工作为重点,坚持保护与利用、服务与管理并举的原则,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全力以赴做好旧村改造拆迁工作
我拆迁分部于XX年12月底对段塘街道吴家村实施旧村改造,改造范围包括孙家边、吴家边、后周漕、官庄、兴新、秦家财,共有拆迁户413户,至今共签订协议356户,签订率86%。XX年4月初,对望春街道胜丰村旧村改造范围包括铁路以西的老湾、黄家湾、沈家村、林家边部分实施旧村改造,共有拆迁户263户,至今共签订协议228户,签订率87%。
主要做法:一是建立组织、分工负责制,两街道分别成立了协调小组。二是建立工作例会制,遇到情况共同商定。三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奖惩办法,积极推进拆迁签约进程。
2、认真部署推进土地执法监察工作
上半年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已结案4件,其中已恢复耕地原状10亩;作经济罚款的2件,计19亩;退还耕地1件,计1.5亩。已调查立案违章建筑21起,计67间1760平方米,其中已拆除3间计41.8平方米。加强节日巡查和每周二的例行巡查。
3、努力推动地籍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设立西郊、段塘登记发证窗口,缩短了办证时间,加强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工作。二是配备业务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严把土地登记关口,层层落实责任制。地籍管理两个窗口共发放土地证书270本,专门配备了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严把土地登记关口。三是做好土地登记档案管理,积极推进地籍信息化建设。四是配合市局做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验收成果得核工作,积极推进数字化地籍测绘工作。五是做好被拆迁单位权属证明出具工作和纠纷调处工作。
4、积极贯彻《条例》,切实做好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处理工作和市、区两代会、市党代会期间的维稳工作。上半年,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7起,为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事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内容上看,主要反映农村个人违法用地违章建房和农村村民房屋拆迁安置补偿问题。对于这些案件,我们按照区委区府和市局的要求,都及时地调查处理、回复,从而为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及时制止、查处违法用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配合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甬台温铁路筹建前期工作
设在我局的甬台温铁路海曙段筹建办公室积极配合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这项全国重点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一是完成铁路两旁绿化带的迁移工作;二是完成了铁路沿线居民区荣安佳境小区的围墙推进工作;三是完成南塘河扩建工程中双圆集团部分房子的拆迁工作,已完成80平方米;四是对铁路建设中红线范围内的拆迁地带做了上门调查、实地勘测工作,并准备在6月底进场与拆迁户签订协议书;五是协助铁路施工单位解决配电房、职工临时宿舍、地下管道勘测等问题;六是配合街道、社区做好铁路沿线居民和拆迁户的思想工作。
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主要体现在旧村改造工作中的拆迁方面:①部分拆迁户、特别是被拆房屋质量比较好的,住户要求增加补偿标准;②个别拆迁户对认定的合法面积有争议;③部分外来种田户要求享受村民住房解困政策;④个别外来买房户要求增加安置房购买面积。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旧村改造拆迁、安置工作
徐家漕安置房将于7月份进行安置房的抽签定位,前丰安置房建设仍在抓紧建设中,新星安置房将在年终交付使用。在旧村改造方面,接下去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抓紧吴家、胜丰两村的签约工作。二是积极配合市局做好今年现已交付的徐家漕、前丰及将要交付的新星等安置房抽签定位工作。三是拟定将要实施的双杨、联丰两村拆迁改造工作方案和前期准备工作。
2、不断推进土地监察执法工作
继续加强土地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和动态巡查,建立健全土地监察信息员网络,努力提高办案质量。以耕地、晒场、道路和村内空闲地上搭建的违章建筑为整治重点,进一步遏止农村村民违法用地乱搭乱建的歪风。
3、进一步完善地籍登记管理等基础工作
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加快地籍信息进程,做好土地变更调查、测绘等工作。继续加强地籍档案管理和地籍队伍建设。
篇3
一、2010年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局党委大力支持信息化建设工作
局党委高度重视,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效能、夯实国土资源业务基础的重要工作来抓,以局域网建设为基础,门户网站建设为重点,政务专网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创“十一五”全局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土资源政务专网建设
1、建造科学、规范、高效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按照省厅的部署和要求,基本实现政务管理和主流程信息化,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皖国土资[2006]89号)和《关于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07]153号)文件要求,市国土资源局将以“金土工程”实施为主线,以省厅国土资源业务专网、内部局域网和市政务网“三网”为基础架构,以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为基础信息平台,逐步实现政务管理和主流程信息化。
2、完成分局政务专网光纤线路铺设。为同步推进基层政务专网的建设,实现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业务有效互通,我局拨出经费,为相山分局、杜集分局和烈山分局铺设了专网线路,并由分管领导亲自带队赴各分局检查验收。联通技术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线路调试演示,显示数据丢包率为0,光纤线路传输状况良好,受到省厅领导的好评。
(三)进一步建立完善门户网站功能
1、完善国土资源门户网站。市国土资源动态门户网站建设运行至今已近5年的时间,目前在我局系统内部进行了一次网站评价调查,各方面对网站的评价无论是从版面、栏目的设计,还是政务公开的力度、信息的及时性等方面都反应良好。为了使网站能更好地为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和社会各界服务,对网站的版面设计、栏目内容安排、网站后台系统等方面进行改善,做到网站美观、高效、便民、实用。
2、切实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厅关于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开土地、矿产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审批要件及审批结果;土地、矿产违法案件的行政处罚依据、处罚程序、处罚时限及重要典型案件处理结果;土地、矿产方面依法收费的项目、标准、依据和缴纳时限;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土地供应计划、土地出让方案、土地出让结果等。开通局长领导信箱、之窗专栏,为社会群众提供网上反映情况和举报的渠道,并及时将处理结果予以反馈。同时,完成编制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全年在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信息280条,在省厅网站信息10条,在局门户网站信息共1112条。
3、开辟县局、分局链接。为加强市局和县、分局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交流,促进国土资源政务全面公开,我们在网站首页增加了县局和分局链接。链接设计简洁、直观,栏目内容涵盖了招拍挂公告、工作动态、工作思路等方面的内容,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国土资源系统的内部交流,也打开了面向社会宣传基层国土资源工作的又一扇窗口。
4、扎实做好市政办公专网对接和后台维护工作。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市公务办公专网建设的通知》(淮办发〔2010〕22号)通知要求,成立以李彦秋局长为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扎实做好市办公专网与我局局域网对接、调试、用户账号审核和用户名密码审核登录管理工作,全年在市办公专网信息69条、收文信息229条、上传信息39条、登录浏览人数124次,居全市第一,我局办公专网利用率居全市首位。
(四)强化局域网管理,优化网络运行环境
1、统一IP地址分配和MAC地址管理。由于ARP病毒的攻击会造成局互联网的断线,而查找病毒源却相当困难。所以,为了方便网络维护,保证网络的通畅和安全,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分头对本局两个办公楼的计算机逐台分配IP地址、标识计算机名称,记录所有计算机的MAC地址,将记录结果登记造册,严禁私自修改,有效地强化了局域网的管理,解决了包括ARP病毒攻击在内的许多网络疑难问题。
2、加强网络安全和设备管理。购置了一个互联网路由器模块和一台服务器机柜用来放置专网设备,增强了机房设备抵御、防范病毒、黑客的能力,优化了基础硬件平台,保证政务专网设备的安全。
3、采购并安装2007版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我局非常重视局域网病毒防范等安全问题,在年初旧版网络杀毒软件使用到期时及时考察市场中各类杀毒软件,对软件的性能和价格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后,通过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了新版瑞星杀毒软件。在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网络中最新流行病毒,及时向全局通知,要求注意防范。发现中毒计算机立刻予以修复,避免病毒在局域网蔓延。
4、加强计算机日常管理及网络维护。做好网站服务器数据和档案数据库的备份工作,配合局监察室对全局计算机进行不定期检查,禁止安装一切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全年维护计算机213台次、视频会议9次。
5、加强开展计算机和网络安全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根据市信息中心文件通知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局网站,开辟“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专栏”,宣传保密法律法规、保密常识、计算机泄密途径与防范措施等。通过学习和宣传,全局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泄密渠道多种多样,保密工作只有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才能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
(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贯彻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建设的通知》精神,不断加强全系统人员的信息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升运用信息化的能力。按照市政办要求,组织开展了政讯通业务培训,并邀请市信息中心技术人员,针对公文传输网上办公操作系统的使用进行全面的讲解。通过培训,全系统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二、2010年工作思路
1、大力推进国土资源业务系统建设。根据省厅的“十一五”规划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国土资源管理需求,开发国土资源业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国土资源各项业务工作的网上审批和办理,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各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2、积极推进国土资源系统办公自动化。建立统一的OA协助办公自动化平台,把独立的业务应用及其数据库、静态的网站等建立和集成到一个可管理的环境中,实现一体化、集成式政务信息化应用。通过OA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实现县、区局和主要业务科室“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工作电子化、网络化,有效地促进政务公开、廉政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国土资源所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国土资源所信息化水平。就目前而言,我市国土资源所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国土所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也参差不齐,大力提升国土所的信息化水平,真正将国土资源所纳入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4、建设信息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可靠性。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0〕21号)要求,行政部门网站要安装安全网闸将内、外网实行物理隔离,确保网络信息系统安全。:
5、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工作实际,在认真执行两个法规的基础上,研究编制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依法治档,依规管档,使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规范、科学化轨道。
6、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吸纳和稳定高素质的人才,为整个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障。通过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培养出一批即懂信息技术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篇4
(一)创新工作思路,确保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紧缺的形势下,千方百计“钻”政策、想方设法“抢”指标,充分利用省政府针对新型产业、民生工程、地灾搬迁等项目专项切块下达计划指标的政策,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争取及追加省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三年来,共完成66个批次的农转用报批工作,获省、市政府批准面积16276.61亩,尤其在2012年度,区新增计划指标数为800亩,而实际报批2478.25亩,为指标分配数的3倍多。争取市、省、国家级新增指标1678.25亩,为分配数的2倍多。确保了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棚户区改造、工业项目用地需求。
(二)完善规划有效对接,力保项目用地布局。圆满完成规划修编任务,2010年4月20日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2年完成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严格将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83万亩,耕地保有量为4万亩,基本农田为3万亩的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至4个镇,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规划布局。
(三)稳步推进征地拆迁,新老政策平稳过渡。分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抽调精干人员参加征地拆迁工作。2011年,省政府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了调整,为杜绝在征地拆迁实施过程中发生补偿标准不一致,做好新老征拆政策平稳衔接,分局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市政府46号、65号令、30号文件标准的前后变化进行了专题学习,以适应征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三年来,共征收集体土地7995.03亩,补偿金额为3.06亿元;拆迁13799户,拆迁面积347.53万平方米,补偿金额25.99亿元。
(四)力争赣南苏区振兴规划试点,破解项目用地瓶颈。积极争取在我区开展低丘缓坡试点工作,把坡度低、水电路配套方便、土层好、成本低的5个地块作为拟重点开发区块,并向区政府多次建议启动全区低丘缓坡的开发试点工作。
二、优环境,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得到提升
(一)建立共同责任机制,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建立了区国土资源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和建设用地联合报批机制;二是建设用地审批规范有序,加强建设用地管理:(1)2010年区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关于印发市区征地安置预留地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严格执行市、区建设用地审批工作规则,采取窗口受理、市局初审、部门会审、会议复核、市政府审批等程序,依法依规承办建设用地供应。(3)制定便民业务办理流程,建立宗地业务联审制度。(4)创新程序,压缩环节,制定《业务办理跟踪卡》,实行流水线作业。三年来,建设用地行政许可业务完成150宗,面积2234.37亩,收取土地出让金1.01亿元,交易服务费6.72万元。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一是规范用地预审,科学合理控制用地规模。2011年起,分局规范开展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50宗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拟用地面积1.88万亩。二是积极创建节约集约模范工业园区及节约集约达标区。2012年3月,区沙河工业园被评为市2011年度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工业园。2012年7月通过2011年度节约集约达标区创建考核。三是建立两个工业园区2003-2012年度批而未供土地台账,督促工业园区提高土地供应率。按照“一宗地、一张图、一张表、一本台账”的要求建档成册,并及时向区政府专题行文,汇报两个园区土地“批而未供”进展情况,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高土地供应率,按时间进度要求认真完成供地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年度供地计划如期实施,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启动土地登记发证系统,提升地籍管理信息化水平。2011年底,分局制订了市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2012年启动了土地登记发证系统,录入系统7564宗,尤其是结合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成果,建立了宗地编码、地籍数据库,有效提升了地籍信息化水平。
三、夯基础,保护国土资源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得到提升
(一)抓好办证工作,维护用地者和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抓好日常土地登记工作。三年来,共办理土地登记5255宗,核发土地使用证24344本。二是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立机构,落实经费,明确责任,组建指界、权属调查、专业技术队伍,同步工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现已完成2428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审核工作。三是加快被征地农民证发证步伐,截止2012年底共发放55482本,确保了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的权益。
(二)抓好“二调”工作,为“一张图管地”提供基础性资料。2011年初,区农村土地调查数据成果通过省级验收,并完成了二调数据成果资料汇交确认工作,区485.487平方公里农村土地调查顺利完成。2012年底,57.29平方公里城镇土地调查已通过验收;二调成果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进行充分衔接,已应用到土地卫片执法、征地拆迁地类核定、地籍信息管理建设,为“一张图”管地提供了基础性图件。
(三)抓好农民建房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创优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贯彻落实全省民生领域三个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2010年分局联合各部门下发《实施方案》,公布举报电话,张贴大幅标语。制作了农民建房审批程序和收费项目公示牌,在办公场所进行公示。通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有效提高了农村土地管理水平。为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防止农民建房乱收费现象反弹,积极开展农民建房收费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民建房收费管理,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建房的管理,参与制定了《区城市总规控规建设用地外农民建房管理实施意见》,并由市政府颁发实施。
(四)抓好土地执法工作,保障土地管理的良好秩序。一是结合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疑问图斑的核查,抓实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将卫片执法检查监测面积逐一进行“图、数、地”的复核,对核查发现的违法用地查处到位,并及时完善用地手续,使区政府三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都能顺利通过省级、部级的验收,确保了“零问责”“零约谈”。二是加强动态巡查,严厉打击违章建设。加强对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动态巡查,三年来共发放《依法依规使用国土资源,保障中心城区有序建设》、《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积极参与制违拆违工作,拆除违章建筑面积11.84万平方米。三是盘活存量土地,依法依规对核定的18宗涉嫌闲置土地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处置,闲置土地处置率达100%。
(五)抓好历史遗留问题的及时处理,缓解维稳工作压力。建立重大工作、重点项目维稳工作机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部门科室联动,及时稳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可能发生的集体访苗头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分局三年共处理来信来函268件,接待来人来访200余次,有效化解了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抓整治,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篇5
根据镇人大关于对*国土所工作进行评议的要求和部署,我所积极、认真地做了各项评议准备工作,今天镇人大对我所工作进行评议,这是镇人大对我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所工作的进一步促进。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按照评议要求,将我所20*年以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予以评议。
20*年以来,我所各项工作在县局、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强化国土资源监察,规范基础业务和内部管理为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国土局和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保护与利用、服务与管理并举,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深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扎实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较好的完成县局和乡镇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20*年*国土所被评为全县国土系统先进单位,一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一、抓学习强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近年来,我所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年初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学习方式上坚持采取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一是狠抓了政治理论和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开展了以《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国土资源业务知识为内容的学习,通过加强学习。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强化了工作作风、纪律作风的转变,增强了责任心、事业感,提高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学习教育,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了责任心、事业感,提高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二是认真扎实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县局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积极参加了县局举办的专题辅导讲座、通过学习交流、专题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认识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认真落实各阶段的学教任务,认真查找自身在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纪律作风、履行岗位职责、依法行政等方面存在的各种不足和差距,制定了整改措施。采取了“三查、三强化”措施来提升和树立国土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一查服务态度,强化群众服务理念。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二查工作态度,强化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树立高度责任感,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每项工作。三查执法水平,强化依法行政能力。把法律、法规学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断深化,切实做到学用结合,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质量。三是把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国土所作为国土部门最基层的服务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土部门的形象。我们要把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把为民、利民、便民作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做到热情服务,要求全所人员必须端正服务态度,讲文明礼貌,对来所办事人员要做到接待热情,耐心告知办事程序,主动提供有关政策法规依据,同时告知能否办理及原因,真正做到礼貌接待,办事认真,服务周到。
二、夯实基础、完善制度、狠抓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
近两年来根据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要求,我所坚持以队伍建设、软硬件建设为抓手,以精细化、规范化建设为主要目标,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树立国土资源新形象”为宗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务能力,以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创建活动为契机,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做好各项服务、全力打造“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确保国土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所先后建立、健全了《国土资源所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勤政廉政制度》、《接待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国土资源所职责、所长职责、工作人员职责以及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承诺等上墙公示,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接待、土地巡查、勤政廉政、档案管理等制度,并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形成了以制度建所,用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用制度规范日常行为,注重预防与教育并重,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从三个方面规范国土所各项管理工作:一是规范了所里的地籍档案管理。建立了各项设施较为齐全的档案室,做到地籍资料和其它材料及时整理归档,妥善保管。二是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法规政策学习,增强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在执行公务时严格执行国土部门“五条禁令”,严禁、吃拿卡要。三是规范了用地审核报批程序。对各类用地,坚持做到一到现场,二把关,三跟踪。将违法违规用地遏制在萌芽状态。
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抓各项基础业务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各项建设用地的报批工作,严格按照土地管理的法规制度和程序、严格审核把关,经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各类建设用地户按程序上报县局审批。两年来国土所共为全镇审核上报事业单位、乡村二三产业、农民宅基地、农业设施等各类建设用地178宗、面积59422.6平方米。二是认真做好建设用地地籍调查工作,对依法审批的各类建设用地逐户进行了丈量核实,完成了土地登记的表、卡、册、图的填写绘制工作。两年来国土所共为全镇各类建设用地户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67本、集体土地使用证89本。三是全面开展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工作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根据县局的要求从20*年11月开始,我镇的土地大调查工作全面展开,在镇、村、组干部的大力协调配合下,(1)从20*年12月17日开始利用42天时间,对全镇辖区内的八个村、八个个体小农场村与村、村与个体小农场之间的土地权属界线实地逐村逐组进行了调查。(2)从今年3月9日至5月25日开始对全镇八个村、八个小农场、六十二个村民小组的所有耕地按照土地大调查的技术规程,逐村逐组逐地块、在卫片影像图上标注了种植户户主的姓名、全镇共调查耕地面积8.6万亩、耕地地块29752块、为今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3)开展了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按照技术规程,对镇区规划、各村、组居民点、新农村建设、公益建设、二、三产业建设用地情况经过调研实地查看测算,为今后各项建设用地预留了较为宽松的空间。
四、强化监管、加大国土执法监察力度。两年来我所结合本镇实际、建立“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全程跟踪管理机制,完善了动态巡查制度,一是全面实行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和执法责任制,将所辖区域分片、明确巡查责任人,切实加强监察力度规范新增建设用地行为。二是健全镇、村、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土地执法检查和动态巡查力度,着力加强日常监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发生。两年来、全镇共开展执法监察39次。根据县局安排部署,依法对各类建设用地情况进行了检查,结合乡镇实际,对每年新建、扩建、改建的集体、个人156宗、建设用地情况逐村、逐组、逐户认真细致地进行了巡查,查处个人建房的违法违规案件7起,均按法定程序进行了处理,有效地遏制了违法用地可能漫延的苗头,规范了用地行为;对全镇乱开荒地的违法行为不定期的开展次巡查,依法查处随意扩地、乱开荒地违法行为11起,全部及时制止处理;建立健全了基本农田保护各项制度,按照县局要求,每年对基本农田变化,各类表、卡、册及台帐重新进行了调查核实,及时掌握全乡耕地保护动态情况。在此基础上,全面落实责任制,按照保护基本农田“五个不准”,非农业建设用地“六个不批”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制止土地违法行为。截止目前,未发生毁坏和占用耕地的违法行为,基本农田保护率保持在92%以上。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增强国土资源法制意识。我所近两年来紧紧围绕每年各个活动日主题,充分利用“12.4”法制宣传日、“4.22”地球日、“6.25”土地日、“8.29”测绘日期间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采取多种形式,结合辖区工作实际,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原则,广泛深入地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在集镇设立了“土地法律法规知识咨询台,现场答复群众提出关于土地承包、宅基地、土地征用,等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国土资源管理的提问121个,二是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宣传措施,采取张贴标语刷新永久性宣传标语,挂横幅、散发宣传资料等宣传渠道和宣传方式开展宣教活动,在近两年的宣传活动期间、共挂横幅5条,张贴标语137条,板报7块,举办咨询活动11次,散发宣传手册和宣传资料1600多份,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使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教育和土地市场法制教育。增强了守法观念,“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这一观念,部群众普遍接受,依法有偿使用国土资源的意识也部群众理解和支持,为依法管好用好土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结合基层实际、充分利用村组会议见缝插针的对干部群众进行土地管理法规、农民宅基地、各类建设用地审批、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无序开荒和无序采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7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达到2300多人次、进一步推动了全社会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四是以每年6.25”土地日活动为契机,强化土地执法巡查、对发现的土地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制止,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环境卫生整治,依法拆除个别村组农户临时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在此基础上采取查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对我辖区内依法查处的,受到处罚的农户,做为典型违法案件,在不同的乡村组会议上进行宣讲,达到查处一人教育一片的目地。及时制止、为依法规范土地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依法行政、依法征用土地,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牢固确立,各类违法用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六、落实责任制、狠抓土地纠纷调处工作。两年来、我所根据县局关于进一步土地纠纷的安排,认真推行首问负责制、完善了接待制度、限时办结制等,做到来访有记录,来信有答复,处理有反馈。积极做好上访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稳定来访人的思想情绪,从源头上防止群访、越级访、重复访的事件发生。两年来、针对群众反映的有关土地问题,国土所积极与镇司法所、村、组等协调配合,加大了对土地纠纷的查处调解力度,两年来共受理各类土地纠纷49起,调处结案49起,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71人次、做到了小事不出组、一般纠纷不出村、较大纠纷不出镇,从源头上制止了群访、重复上访事件的发生,有力的维护了辖区内社会的稳定秩序。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两年来,我所尽管在做好本职工作中,做了大量艰辛的努力,但与镇党委、政府和县局的工作要求及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对自身业务知识和理论水平的学习抓的不紧还不够深,对农村村民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二是行政执法措施手段不够强硬,对各类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还不够。三是在解决处理一些群众案件上不能够及时到位。四是国土所管辖两个乡镇,只有2名工作人员,由于管理区域大、人员少、交通工具落后,按照县局要求、每周一、二、三日在*镇上班,周四、周五在瓜州乡上班,致使管理和服务工作不能及时到位。今后,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以业务精湛、工作勤奋、廉洁自律为目标,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与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本所的各项管理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我所辖区内国土资源工作做好。
篇6
近年来,××市局(公司)始终把现代烟草农业作为烟叶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扎实推进。2008年,在国家局、省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家局“一基四化”和省局“构建七大体系”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的组织领导优势,多年来积累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势,qtp等生产管理模式优势以及烟叶资源配置改革(estb)“四大优势”,通过高标准制定建设思路(3618)、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土壤有机化改造、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探索新的烟叶生产组织方式“五个做法”,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工作取得了“六大成效”。一是规模化种植不断扩大。试点区户均种植面积从2007年的3.32亩提高到了26.6亩,最大的达300亩,种烟集中度和规模化程度创历史新高。二是烟叶质量明显提高。示范区烟叶田间长势良好,成熟度好,低次等烟比例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83个百分点。三是减工降本成效明显。示范区与传统烤烟生产方式相比,亩均劳动用工由42.5个降到17.47个,减工25.03个,每个工按25元计算,亩均降本增效625.75元。四是经济效益稳步上升。示范区平均单价15.13元/公斤,比全市平均单价高0.17元。五是农机研发进展顺利。在吸收、借鉴和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研制了适应××土壤的移栽机、刨旋式灭茬深耕机、刨旋式深耕旋耕机、起垄机。六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示范区内基本烟田烟水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解决了边远山区4.86万人长期以来的人畜饮水问题,同时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其中,融入了国家局、省局领导、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麒麟区越州镇大梨树按照“依法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按股分配、规范管理”的原则,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现代烟草农业合作社。去年6月份,潘组长就深入大梨树调研指导,对现代烟草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建设的重点及将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潘组长的指导性意见,指明了××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方向,坚定了××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合作社建设的信心,鼓足了××进一步探索烤烟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勇气。
下面,我把今年以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暨中低产田改造工作,向潘组长和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确定新思路,引导新发展
2009年,为了全面提升全市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按照潘组长视察××的指示要求,我们在去年示范的基础上确定了新的建设思路,即“围绕一条主线,实施两项工程,搞好一个规划,扎实稳步推进”。同时,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把中低产田地改造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紧密结合,主动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发挥烟草的带头、骨干、示范作用,走出了一条新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
(一)围绕一条主线
就是围绕生态烟叶这条主线,进一步提高烟叶安全性,提高烟叶质量。
(二)实施两项工程
即“天香工程”和“沃土工程”。“天香工程”就是把发展天然香型作为××优质特色烟叶的发展方向,制定评价体系与办法,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深入推进以“生态天香”和“高原天香”为主要特点的烟叶质量体系建设,形成××烟叶特色品牌。“沃土工程”就是通过深耕改土、绿肥压青、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建立用养结合的耕作机制,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搞好一个规划
按照“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创新发展”的原则,全市以乡(镇)为单位,按照区域连片的要求,进行基本烟田、生产组织方式、专业化服务体系、育苗基地、质量区划、防雹网络、烤房建设、烟用机械、站(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规划。其中,全市现代烟草示范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烟水工程项目143件,工程覆盖面积5.08万亩,投资概算5794.6万元;规划建设机耕路34.77km,受益烟田3.94万亩,投资559.58万元;规划建设烘烤工场135个,卧式密集烤房881座,可烘烤1.76万亩的烟叶,投资3347.8万元;配置烤烟移栽机、旋耕起垄机、烤烟移栽专用型拖拉机等现代农机1248台。示范区共落实种烟大户7067户、13.29万亩,家庭农场45个、1.17万亩,专业合作社15个、1.64万亩。全市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户平种植面积达22.96亩。其中,富源县2个家庭农场种植烟叶达3200亩。专业化服务方面,计划成立育苗服务队55支、机械化服务队45支、植保服务队76支、烘烤服务队135支、专业化分级服务队188支。
(四)扎实稳步推进
坚持“大配套、大整合、大提升”的思路,努力把马龙己沃片区建成全省中低产田改造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相结合的典型,把师宗彩云片区建成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创新的典型,把罗平罗雄片区建成全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先进典型,继续完善麒麟越州、宣威热水、陆良小百户和马街、沾益赤章、富源大河和营上、会泽迤车和者海试点的整村推进工作。共涉及16个乡(镇)、65个村委会16.36万亩。计划通过一年的努力逐步形成试点区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烟叶生产发展格局。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马龙己沃片区的工作已得到了国家局、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树立新典型,塑造新形象
今年,我们深入贯彻国家局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省委、省政府开展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战略部署,在马龙己沃把中低产田地改造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相结合,坚持“四个整合”,实施“八个配套”,突出“三个效益”。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高质量地完成了2.52万亩的中低产田地改造任务,全面提升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回报社会,树立了烟草行业的良好形象。
(一)统筹整合资源,高效组织实施
在马龙己沃片区中低产田地改造过程中,烟草公司按照“变低标准为高标准,变分散为集中,变单渠道为多渠道,变一方积极性为多方积极性”的原则,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积极整合多方资源。一是整合资金。有效整合财政、国土、水利、农业、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部门项目资金3361万元。其中,基本烟田建设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481万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55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300万元、水土治理项目资金30万元。建立了集中使用、多渠道融资、快速高效、统筹兼顾的资金运作模式。二是整合资源。打破乡(镇)界限,避免分散投资、重复建设,做到水源、土地、道路等资源共享。三是整合项目。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实现项目大统筹、大联合,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财力、综合利用,降低改造成本,形成强大的建设合力。四是整合力量。及时成立了局长(经理)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中低产田地改造领导小组,负责中低产田地改造工程的组织协调和实施指导工作。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责任,形成了综合协调、领导有力、机构健全、任务明确、责任具体、管理到位、考核严格的工作格局。通过“四个整合”,统筹了各种要素资源,较好地解决了片区内涉农项目规模小、标准低、资源散、效果差的状况,形成了改造中低产烟(农)田和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强大合力,丰富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内容,提高了建设水平。
(二)强化整体功能,提升配套水平
为确保7.03万亩中低产烟(粮)田改造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坚持低投入、高产出的建设思路,按照“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提高单产、减少用工”的原则,严格遵循“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综合配套、分步实施、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据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整体规划,做到了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综合配套、整片推进。目前,己沃海子示范区在已规划基本烟(农)田15.78万亩的基础上,确定改造中低产田地10万亩。2009年已完成2.52万亩,2010年计划完成7.48万亩。
遵照“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的原则,我们围绕“田、水、路配套,节水、节劳、节资、高效,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改造目标,找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中低产田地改造的结合点,统一制定烟水工程、机耕路等建设标准,突出烟水、烟房、机耕路、农机、育苗工场、防雹网点、烟叶站点、信息化管理“八配套”。高标准组织配套项目建设,确保规划一片、建设一片、成功一片,更好地发挥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的整体功能。
一是规模推进土地整治。按照“权益不变、耕地不减”的原则,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会议、算账对比等形式,深入广泛地宣传中低产田改造的效益和前景,解除了农户的思想顾虑,使广大农户自觉让出地块,主动参与土地整治,3.7万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形成了愿意干、主动干、积极干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了农户在中低产田地改造中的主体作用。按照“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宜大不小、便于耕作”的原则,将高低不平、地块凌乱的田地整治成平整规则的田地,方便了机械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对整治的地块,组织人员进行丈量、造册登记,建立信息档案,按照统一的标准整治,再分配给农户。整治后多余的土地,用于机耕路、水池以及烤房、育苗点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精细配套烟水工程。为确保改造后的中低产田地旱能浇、涝能排,让烤烟等农作物“喝”上自来水,在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上,以管网工程为主,充分利用水源点自流灌溉、节水灌溉的自然优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目前,己沃海子片区已完成2.98万亩的烟水工程建设,建成8件主体工程及915个小水窖,建成沟渠20.052km、管网209.13
km、水池46个容量1.29万m3,安装灌桩2279个,塘坝灌浆29.37万m3。2009年规划建设引水主管11.7km、引水支管13.1
km、分管274.789km,沟渠19条、总长18.738
km,灌桩1958个,水池40个、容量7750
m3。2010年计划完成10.28万亩的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建设管网279km、沟渠161
km、水池191个容量3.82万m3,安装灌桩10610个。
三是合理修筑机耕道路。机耕路建设以科学合理、经济适用为原则,以方便机械化作业、方便农事操作为前提,与沟渠相配套,与连片规模种植、土地平整、烟水工程建设相结合,以双沟夹路、砂石路面为主,发挥整体功能作用。项目区原有机耕路1条1.1
km。2009年建设机耕路18条21.8
km,建成后将形成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农资运输的完整道路系统。
四是科学建设育苗工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8万㎡的育苗工场,供4万亩大田移栽。一期工程已建
成1.2万㎡,可供6000亩大田移栽,二期计划再建6.8万㎡,实现100%商品化育苗。
五是统一建盖密集烤房。根据示范区烟田数量,共规划15群1998座卧式密集型烤房,供4万亩大田烘烤。现已建成364座,今年规划建设200座,其余1434座在2010年内建成。
六是有效布局防雹网点。按照每个防雹点有效作业半径5公里计算,己沃海子示范区共需要6个防雹点。现有防雹点4个,计划再建设2个,以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烤烟种植风险。
七是合理配置农机器具。示范区现已配备耕作起垄机械110台(套),完全能满足深耕、碎垡和起垄的需求。现有移栽机30台,按每天每台栽烟30亩,10天完成移栽任务计算,还需购置移栽机70台(套),计划2010年配置到位。
八是突出烟叶站(点)功能。为充分发挥基层烟叶站的作用,确定了烟叶站“组织生产、收购烟叶、供应物资、培训指导、技术服务、基础建设”等六大功能,计划成立育苗供苗、农机、烘烤、植保和烟叶交售运输5个服务中心,按照“设施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收购手段现代化”的目标,增强市场化、专业化等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烟站对烟农的服务保障水平。
九是加强信息化管理。按照五年内逐步实现100%应用国家局基础信息管理软件和××省烟草公司烟叶生产管理扩展应用系统,100%建立基本烟田、烟农、烟叶质量和烟叶生产气象四个电子信息管理档案和烘烤、收购信息化的目标,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
十是持续推进土壤改造。在中低产田地改造中,土壤结构改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地力,达到高产稳产的要求,确保当年改造当年见效,我们实施了“沃土工程”,通过采取机械深耕、合理轮作、种植绿肥、秸杆还田、堆捂农家肥等土壤改造措施,持续推进土壤改造。示范区组织大型拖拉机、旋耕机110台(套)深耕细耙;按照每立方米补贴2.5元,每亩施用农家肥不低于2
m3的标准,组织农户堆捂施用农家肥5万余
m3;种植绿肥0.9万亩;现在已完成秸杆还田4000余亩,计划大春作物秸杆还田6000余亩。通过持续化的土壤改造,最终建成“保护制度健全、耕作制度合理、轮作制度落实、用养结合、粮烟协调发展”的高标准、高规格基本农田。
(三)突出三个效益,项目初见成效
通过中低产田地改造,打牢了示范区农业生产基础,提升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推动了己沃片区农业从分散向集中,从粗放向精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为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夯实了基础。
一是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整体规划、系统设计、资源整合、综合配套,降低了建设成本,做到了低投入高产出。示范区亩均建设成本1333.7元(含管网、水池、机耕路等工程)。其中,烟草亩均投入984.5元,比分批实施各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节约了建设资金和管理成本。通过配套建成水池和灌溉沟渠,实现己沃、周家箐2座水库水源综合利用,片区内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灌溉生产方式由原来远距离人挑马驮、抽水拉水变为就近就便用水和自流灌溉,灌溉保证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100%,灌溉能力达到连续70天无雨保灌溉,受益村民委员会9个,村民小组62个,农户2616户,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耕作方式由人挖牛犁变为机耕机种,机械化耕作率达100%,耕作效率明显提高、耕种成本明显降低。据初步估算,每亩土地可节约劳力3个约90元,节约运输成本50元。通过把3200亩低产田改造成中产田,22000亩中低产田改造成高稳产农田,提高了土地整体收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广科技措施、合理休耕轮作、提高复种指数,提高了亩均单产和收益;提高劳动生产率后“释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从事二三产业和发展劳务经济,增加了农村经济收入。
二是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项目实施后,新建机耕路与原有的生产道路连成一体,形成了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农资运输的道路网络,改善了农业生产的运输条件和机耕条件,为机械化耕作和经营提供了便利。通过打破地域界限,实行配套建设的中低产田地改造,实现了“管成网、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通过实行适度规模的土地流转,集零为整,为招商引资,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创造了条件。同时,项目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不仅解决了烟(粮)田的灌溉问题,还解决了项目区近400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机耕道路不仅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保障,还改善了8个村民小组的交通条件,群众称之为“致富路”。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市三次党代会和市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围绕“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工作思路,统一规划、重点突破、集约发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承载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
以建设“幸福、最美城市”为目标,全面实施“六大工程”(规划引领工程、市政设施工程、交通畅通工程、舒适人居工程、环境提升工程、物流服务工程),重点抓好“八项工作”,一年打基础,二年促提升,三年大变样,通过3年努力,新建续建城建各类工程项目93个,完成投资164亿元,城市规模迅速拓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升,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城市新形象逐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原则。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依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努力做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协调一致。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增强经营城市意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推动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商业化、基础设施社会化。
(三)打造亮点,建设精品原则。牢固树立建设精品城市的理念,精心雕琢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每一个工程项目,力争建一物、亮一点,建一路、亮一线,建一组、亮一片。
(四)理顺体制,高效管理原则。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科学、成熟的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同步发展。
四、工作任务
精心实施“六大工程”,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六大工程
1.规划引领工程。计划实施规划项目17个,投资1.4亿元,全市城市规划覆盖率不断提高,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编制商丹一体化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中心城市重点规划,做好4个县城新一轮总规修编和控规编制工作,完成省、市重点镇控规编制和所有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修编任务。加强民生工程、交通畅通工程、历史文化保护工程规划方案研究,适度超前做好经营性地块的规划方案设计。结合城市设计,强化对建筑红线、生态绿线、亲水蓝线、基础设施通道黄线的控制,全面启动城市绿地水系、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水电热气、垃圾处理、供排水、污水处理和地下管线以及防空、防灾、公交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不断完善规划体系,确保2014年年底前实现城市建设规划全覆盖。加快规划人才培养。设立专项基金,建立激励机制,创优人才成长环境。每年招聘创新型规划专业人才10名,培训县级干部30名、科级干部300名、村镇干部3000名,提高全民规划意识。
2.市政设施工程。计划实施项目36个,投资40.2亿元,全市城市市政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中心城市:计划投资11.2亿元,实施8项市政工程。(1)绿化和公园建设工程。计划投资1.5亿元,主要实施莲湖、龟山风景区、丹江南岸公园(植物园)等公园新建续建以及迎宾大道景观带绿化、市区道路、广场绿化提升改造、环城北路绿化、商鞅大道绿化、龟山北坡绿化等六大绿化工程,加快市区东片区和背街小巷的绿化,建设城市绿带景观,提高绿化覆盖率。(2)供水工程。计划投资2950万元,实施工业园区供水站建设、二水厂改扩建、龟山大道、商鞅大道供水管道铺设、水质监测站扩建等项目,提高城市供水能力,优化供水质量。(3)气化工程。计划投资2.5亿元(含各县、重点镇投入),主要实施中心市区、六县县城以及商丹园区厂站和加气站建设、市区旧城改造天然气管网建设、南秦河天然气主管网水毁恢复加固等项目。(4)亮化工程。计划投资1865万元,重点实施商鞅大道、环城北路路灯建设、丹江公园亮化维修和丹江河堤亮化东延工程,以及北新街、工农路、通江路、府前路、江滨大道等路段路灯节能改造,扮靓城市夜景。(5)污水处理工程,计划投资1.4亿元,实施市区污水处理厂二期、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商鞅大道、北新街、文卫路、移动路等路段雨污分流项目,不断提高市区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6)环卫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投资9200万元,实施市建筑垃圾消纳场、环卫调度室、环卫作业园、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和市垃圾处理场水毁恢复以及垃圾转运站、公厕建设等项目,提高环卫工作水平。(7)文化艺术中心建设。计划投资4亿元,建设8万平方米的集会展、图书馆、博物馆及影视娱乐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不断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8)数字城市建设工程。计划投资4300万元,实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以及数字城管工程,加快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效能化。
县城和重点镇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9亿元,实施重点项目28个,重点加快各县县城和沙河子等8个省级重点镇和10个市级重点镇建设,以点带面,引领全市城镇化快速发展。
3.城市畅通工程。计划实施项目23个,投资31.7亿元,以城市主次干道为主,力促道路升级,形成高密度、大流量、快节奏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中心城市重点实施市区环城北路、商鞅大道、312国道“二改一”、西商二线城区连接线丹江大桥、龟山大道、北新街东延、一级客运站等8项工程。洛南完成华龙桥等路桥建设工程,丹凤县完成江滨新区路网、丹江跨江桥、风麓路等道路建设工程,商南县完成南坪路、南新街改造等道路建设工程,山阳县完成西河新区路网建设,镇安县完成过境公路建设和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柞水县完成马鞍岭道路建设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加快站点配套设施建设,构筑与城市职能、用地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多模式和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中心城市与各县县城城镇便捷、安全、舒适、畅通的交通网络。
4.舒适人居工程。计划实施重点项目2大类20个,投资52亿,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城市服务业水平不断提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216.34万平方米、33247套。优化房地产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全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到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实施星级酒店建设项目,提升城市软实力,新建五星级酒店6家、四星级酒店3家。
5.环境提升工程。计划实施工程项目9个,完成投资32亿元,市容市貌显著改观,城市形象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及各县城区完成4370户居民的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任务,新建安置房和商业用房面积145万平方米,完成改造面积4.24平方公里。强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工程和安静工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6.物流服务工程。计划实施工程项目6个,完成投资6.8亿元,城市物流网络不断优化,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健全市区物流网络,合理规划一批农贸市场、菜市场等专业市场,引进一批知名超市,打造市场活跃、规范有序、舒适便利的城市物流。中心城市以商山物流园建设为重点,构筑市域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
(二)八项重点工作
1.提升规划品质,打造秦岭最美城市。高水平编制规划,高质量执行规划,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加快规划编制步伐。坚持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原则,加快商丹一体化城市、县城、重点镇等不同层次的规划编制工作,加大中心城市重要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景观、城市供热、供气、供电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力度。二是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加大规划把脉活动成果运用,吸收借鉴外地先进做法和经验,优选国内外咨询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开展项目规划设计,带动提升全市规划编制实施水平。三是增强规划管理服务能力。完善规划审批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规划效率;实行规划公示监督制度,完善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大规划管理力度,严查各类违法建设行为,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到2014年,中心城市、各县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95%。今年重点完成商丹一体化等规划编制。
2.加快城市建设,打造关-天次核心城市。按照“北上、南扩、东进、西优”和老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重的建设思路,以城建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大城市重点区域和重要功能区建设力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通过完善城市土地收储经营体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开市政公用事业经营市场,发挥城司的融资平台作用,引进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到2014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初步建成陕南区域的商品流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等城市“中心”,区域辐射带动作用逐步体现。2012年启动北新街东延、商鞅大道、市文化艺术中心、一级汽车客运站等项目的开发建设,环城北路、商鞅大道、龟山风景区三期、莲湖公园南扩等续建项目基本建成,龟山大道、西商二线市区连接线跨丹江大桥、市建筑垃圾处理场建成投运。西街片区旧城改造、莲湖公园东侧旧城改造、工农路南段西侧旧城改造完成征迁等前期工作,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3.实施绿化净化,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坚持长期绿化与随机绿化、规模绿化与特色绿化、绿化与净化相结合,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以城区周边山体、城市广场、绿地为主体,以道路、河道绿化为骨架,以街头、庭院绿化为补充,大力实施“规划建绿”、“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形成点、线、面、环有机联系、协调统一的城市绿化体系。一是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和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活动,发动市县区各单位、街道、社区积极开展园林建设,不断完善绿化基础设施。二是以增绿补绿、提升改造为重点,突出抓好城市公园、城周荒山、城市出入口和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加强绿化管护,提高城市绿化品位和绿化覆盖率。三是以城乡结合部、重点街区和背街小巷为重点,加强卫生保洁、落实清扫责任,不断提升市区环卫保洁质量,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到2014年,市区新增绿地面积660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率分别达到40%、35%和11平方米以上。2012年重点完成江滨大道、环城北路、商鞅大道、龟山北坡等增绿补绿工程。
4.实施亮化美化,打造光彩靓丽城市。完善城市各主要建筑物、道路、桥梁、广场、公园、绿地、河道及水面、户外广告牌的照明设施,实现城区构景元素的夜景照明协调、有机地组合,形成城区和谐优美的夜色景观。一是按照明晰城市轮廓、突出城市结构、突出城市线条、突出城市面和点的要求,完善城市亮化规划,完善城市街路、重点景观(建筑物)、公园、广场、河堤的亮化美化工作,打造城市亮丽夜景。二是围绕打造亮点、彰显特色的目标,全面推广使用节能型光源和亮化灯饰,加快城市路灯节能改造,加强亮化设施维护维修,努力提高城市亮化质量和水平。三是以城市主要街路为重点,大力实施街景整治,拆一片、亮一片,打造“功能完善、生态时尚、景观丰富、品位高雅”的现代都市景观。到2014年,城市主要街路亮化率达100%。2012年重点实施丹江公园、丹江河堤亮化以及北新街、工农路、通江路、府前路、江滨大道等7条城市道路的路灯更新改造工程。
5.整治市容市貌,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以城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为突破口,开展环境专项整治,营造市容整洁、环境优雅、人居舒适的城市环境。一是开展垃圾治理。通过垃圾袋装密闭收集、定点收储、专车密闭清运等方式,实现单位、小区生活垃圾不出院、不出店、不出厂(场),从源头上解决乱拉、滥倒问题。二是开展户外广告治理。对户外广告设施进行普查登记,建立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乱涂、乱刷、乱贴野广告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大违法建设治理。以未批先建、批少建多为治理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源头管控,坚决遏制、打击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四是规范夜市烧烤治理。疏堵结合,严格审批,严厉打击违章经营行为。五是市容环境综合治理。以“治小、治乱、治苗头”为重点,强化城市规范化管理。六是严厉打击破坏市政设施的各类违法行为,推动市容环境卫生整体上水平。2012年底前垃圾、户外广告、违法建设、夜市烧烤等整治活动初见成效,市容市貌得到极大改观。
6.整治交通秩序,打造安全畅通城市。运用宣传教育、执法管理、现代科技等多种手段,以“规范行车秩序、规范停车管理、规范交通标识、规范车辆营运”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城市交通秩序进行整治。一是严查机动车闯红灯、超速行驶、酒后驾驶、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二是集中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出租车、公交车不按站点停靠等行为。三是依法整治占道经营行为,维护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的良好交通秩序。四是整顿规范市区客运货运市场秩序,集中清理非法营运车辆,严查超员、超载行为。五是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广泛宣传,引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秩序,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2012年底前市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逐步形成
7.搭建文化展示平台,打造文明和谐城市。树立文化建城理念,提升城市道德水准和现代文明程度,形成追求文明、崇尚先进、团结和谐的社会风尚。一是以秦风楚韵等地域文化、“花鼓”等传统艺术形式和“秦岭最美是”城市品牌为载体,注重文化元素融入,建设一批城市文化广场,搭建城市文化展示平台。二是中心市区以“三山(金凤山、龟山、静泉山)一江(丹江)一河(南秦河)一湖(仙娥湖)一寺(大云寺)一庙(城隍庙)”为重点,增加文化符号,增强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各县区以纪念广场、纪念馆、博物馆、雕塑、旧址等建设为重点,完善城市功能,体现独特文化魅力。三是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市民”评选等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市民中开展以礼貌、礼仪、礼节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教育,引导群众争做“友好、守信、务实”的文明市民,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融合、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
8.创新城市管理,打造现代高效城市。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将集中突击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定期通报、媒体曝光、责任倒查等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实现城市管理实时、动态、高效、无缝化。一是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步伐,通过城管数据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城管执法数据化、管理对象数据化和作业标准数据化,不断提高城管工作质量和效率。二是发挥城管委的协调作用,建立城管委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实现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整体联动、及时高效的城管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城管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建立日常监管工作台账、落实防控包区责任制等,逐步建立一体化城管目标考评体系,不断提高城管工作水平。四是加强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执法程序,规范行政处罚行为,落实过错责任追究,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五、阶段安排
“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分三阶段实施,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分三年(2012-2014)落实。
2012年为城市建设管理启动年,主要任务是活动方案制定、舆论营造、项目策划、续建项目推进、新建项目启动等相关工作。
2013年为城市建设管理深化年,主要任务是全市范围掀起城市建设管理活动,“六大工程”和“八项工作”进入大干快上、竞相发展的新阶段。
2014年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主要任务是全部完成三年任务,总结提升,实现城市空间大拓展、功能大提升、面貌大变化、人居环境大改善。
六、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全市“城市建设管理年”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联系或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市建设局、城管局、规划局、发改委、国土局、公安局、教育局、监察局、水务局、林业局、卫生局、环保局、文广局、交通局、工商局、人行、局、人防办、交警支队、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督查室以及各县区政府、商丹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市建设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市规划局局长、城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工作人员分别从相关部门抽调,主要负责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和督促落实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宣传方案,各新闻媒体要多渠道、立体式、高密度地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大力造势,使“建设管理年”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营造全民支持、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覆盖面广、涉及项目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方案的统一安排部署,明确任务,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务求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创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