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4-11 15:0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

篇1

为有效推动全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提标、增品、扩面,提高对农业机械所有人、驾驶人和农机事故受害人保障程度,降低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率,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保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依据《农业保险条例》、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金[2019]102号),以及农业、财政、保监等部门关于涉农保险文件精神,制定XX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按照“低费率,广覆盖”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我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办法,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参与主体的社会责任,促进全县农机保险健康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保费补贴险种。

农民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对在XX县农业农村局注册登记并在检验有效期内的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投保拖拉机交强险和农业机械综合险,政府给予部分保费补贴。农业机械综合险指拖拉机(含配套农具)、联合收获机械综合险(包括农业机械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操作人员责任险)。根据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作业特点,农业机械综合险又分为年度、半年、季度保险。

(二)保险责任范围。

1、拖拉机交强险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使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

2、农业机械损失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使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或停放等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导致的被保险农业机械的直接损失。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雷击、暴风、暴雨、洪水、龙卷风、冰雹、台风、地陷、崖崩、滑坡、泥石流、暴雪、雪崩、冰凌、沙尘暴等。意外事故主要包括:碰撞、倾覆、坠落、火灾、爆炸、外界物体坠落、倒塌、受到被保险农业机械所载货物意外撞击、被保险农业机械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载运被保险农业机械的运输工具发生意外事故(营业性运输除外)等。

3、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

4、操作人员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操作人员遭受人身伤亡。

(三)保障水平和保险费率。

政策性农机保险的保障水平和保险费率依据《XX省农业机械综合保险条款》规定的农机种类和保险金额(责任限额),由中标保险公司总公司报中国银保监会报备后执行。

(四)保费补贴比例。

按照“省级财政对财政直管县和贫困县的保费补贴比例50%,对其它县(市、区)补贴比例40%,各市、县(市、区)财政补贴比例自行确定,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0%;农户承担部分不高于20%”的要求,市级财政和各区财政分别承担保费比例20%,投保农户承担20%;省财政直管县(市)承担保费比例不低于30%。

(五)保费补贴拨付。

县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按照“年初预留、年终清算”的办法执行。年初财政局根据上年度资金使用情况,将保费补贴预留。年终财政局会同农业农村局对本年度政策性农机保险投保情况审核无误后,财政局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保险承办机构。清算资金申请资料包括:农业农村局清算资金申请报告,开展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的县财政配套资金拔付凭证。

(六)政策性农机保险经办机构的选定。

由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从全省政策性农机保险招投标中标的保险经营机构中择优选择确定。

根据2020年6月28日“XX省农业农村厅XX省政策性农机保险项目竞争性磋商”项目(项目编号:XXX)招标结果(XXXX-X项目中标地市:XX、XX)和招标文件,确定中标保险经营机构-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支公司为XX县政策性农机保险服务机构。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协同推进落实。

成立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保险经营机构等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总体推进全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加强与财政和保险经营机构的协调沟通,指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组织做好农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农机基础数据,协助保险经营机构开展定损理赔工作;县财政局负责政策性农机保险保费、县级补贴资金的筹集和拨付工作。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推进政策性农机保险业务,总结和推广成功工作经验。

(二)统筹保障资金,规范补贴运行。

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落实保费补贴资金,将政策性农机保险补贴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管理,对每年应由本级承担的保费补贴资金足额列入年初预算。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投保积极性。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保险经营机构要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对农机保险政策的宣传。农户自主自愿投保,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为农户投保,有条件的可以将政策性农机保险与惠农政策综合使用,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四)提高服务质量,培育开拓保险市场。

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要督促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各项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农机保险基层服务机构的建设,加强对政策性农机保险的组织与推广。保险凭证、理赔款项应落实到有机户,保险凭证要载明投保机具的所有人、号牌号码、保单号、保险责任、保险金额、保险费、保险期间等信息,载明省、市、县财政部门和有机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等有关各方承担的保费比例和具体金额,保障参保农机户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把政策性农机保险办成阳光保险。各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以补贴资金尚未全部到位为由拖赔、拒赔。

篇2

一是深入开展“生育关怀——亲情牵手”服务工程。市计生协把此项服务工程纳入计生业务目标考核内容。目前,禹州市计生协已在电视台开办了亲情牵手专题栏目,招募市级志愿者5600人;建立志愿者队伍362支,与9200户牵手对象结成帮扶对子;评选计生示范户110户,培养致富能手720名,帮扶带动计生户3600户,看望留守儿童356名,送去学习用品价值7.12万元。

二是实施“生育关怀——亲情牵手”示范基地建设工程。2011年以来,禹州市、乡、村三级计生协建立生育关怀帮扶基地46个。其中,市级示范基地6个,如聚丰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壮壮奶牛有限公司等,涵盖种植、养殖、关爱留守儿童和计生家庭老人等多个方面,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导、辐射作用。

三是实施计生致富能手培育工程。2011年以来,禹州市计生协依托会员之家,采取集中办班、“订单制”巡回培训等形式,先后组织举办养殖、种植等专题培训班62期,发放各类技术明白卡2万余份,培训覆盖面40%以上,现已培育致富能手160人。

四是实施生育关怀系列保险工程。2011年以来,禹州市为广大计生户办理了母婴安康保险,市人口计生委承担20%保费。市、县、乡三级共筹集12.12万元,为独生子女户11964人办理了计生家庭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筹集6680元,为668名实施绝育手术对象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市人口计生委出资3.5万元,为70户独生子女、计生双女户办理了国寿鸿盈两全保险;出资3.51万元,为702名计生干部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

(焦留贞 马彩红 连 禹 陈 菡  杨伟峥)

篇3

关键词:试验区建设;农村资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20(C)-0138-01

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信阳,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资金投入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创业人才投身农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上,逐渐探索出一条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现代农业大发展、农村面貌大改变、农民收入大提高,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一、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力度

(一)2009年度农村资金投入情况。1、金融资金投入。目前,河区现有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设有存贷款服务网点119家。2、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河区财政涉农资金主要集中在直补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和水库移民安置资金以及农、林、水、交通、文化、卫生、计生、教育等基础设施项目资金。3、社会资金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性资金拉动,共吸引外地资金和民间资金约3000万元,通过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融资投放资金420万元。4、涉农项目投资。2009年河区较大的涉农项目19个,总投资27.75亿元,全年计划完成10.26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3.62亿元,占计划的35.3%。

(二)主要做法。1、创新银政、银企合作模式。2、创新金融担保体系。3、激活农村资产市场。4、实施财税扶持举措。

(三)存在问题。虽然河区农村资金投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和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还有部分乡镇和部门对金融服务工作不够重视,观念陈旧、方法简单。二是部分金融机构过度注重眼前利益和风险控制,不愿发展和延伸业务。三是担保机构设立分散、规模小、担保能力弱,有效资产迫切需要整合。四是适应农村的金融产品种类少,宣传力度小,造成信息不对称。五是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发育迟缓,造成小额借贷成本高、周期长。六是农村产权市场尚未形成,除了土地流转和林权外,对农户的其它产权没有专门的机构认证,难于达到虚钱变实钱,死钱变活钱。

(四)主要对策。1、解放思想,深入改革。2、明确任务,强化责任。3、强化考核,兑现奖惩。

二、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一)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序开展。2、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成效明显。3、农村低保工作再上台阶。4、创新扶贫开发成果丰硕。

(二)主要做法。1、积极做好准备,夯实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2、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抓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3、强化工作措施,逐步实现农村低保工作的规范化。4、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扶贫工作快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一是农村养老保险目前还没有很完善、并且适合河区的制度模式来借鉴,农民养老保险意识低。二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定点医院参合农民住院比例过高,医生处方用药不规范,个别存在乱收费、高收费现象。三是农村低保对象难以确定,工作动态管理难度大,低保范围窄、标准低。四是农开扶贫资金作用发挥欠佳,扶贫效果不太理想。

(四)主要对策。1、强化宣传,确保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广泛宣传《河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组织乡、村干部群众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和熟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标准、补助政策及保险待遇等,以便帮助农民算清交费与存款账、交费与解除自身养老后顾之忧账、交费与减轻自身负担账、交费与自己最终受益账、养老保险与一般性保险账,从而打消农民群众的一些顾虑,提高自愿参保的积极性。2、提升水平,力争农村医疗保障更加完善。一是积极搞好宣传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三是切实规范新农合筹资。四是加大村医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村医的医疗技术水平。3、完善机制,实现农村低保工作的新突破。建立农村低保的增长和退出机制。使之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相适应,使那些通过社会帮助、自身努力,生活水平提高的低保对象,能够适时“脱保”。强化农民低保的民主公开。要按程序操作,强化群众监督,做到公平公正。4、找准抓手,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一是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整合资金渠道,汇聚社会多方力量,提高项目建设标准。二是以河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抓手,充分利用上级财政扶贫资金、补贴信贷扶持和科技扶贫项目支持等优惠政策,大力培育、扶持和壮大河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加大扶贫培训“雨露计划”工作力度,努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有修养、通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有用人才,为河区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输送生力军。

作者单位:信阳广播电视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09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人保.2010年.

篇4

一、农业生产

1、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稳步开展农地整理工作。一年来,我们切实抓好粮食播种面积的落实工作,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2974亩,其中早稻200亩、油菜560亩、蔬菜2559亩,实现粮食订单实绩35吨,坚决杜绝抛荒田。完成下白峤和蒲岙塘两处农地整理工作,完成山陈农地整理工作决算。

2、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一年来,共发放种粮补助资金46万元、良种补助15万元、早稻补助0.2万元、能繁母猪补助14.36万元、养殖、渔船等柴油补助61.44万元,同时,积极开展政策性保险和农机具购置补助等。

3、强化科技促农政策。引进协禾7号、科立丰、中科5号、沪香优8号等杂交稻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大中专院校挂钩,实行科技共享。一年来,才松油茶、源彬蜂业、望府茶业、水车益陆萝卜、陈珊珊等专业合作社分别与各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达成合作关系。望府村下枫槎自然村被评为2011年市级科技示范村。

4、积极鼓励农民做好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实现土林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街道农经站对实行流转的农林地建立统一的流转台帐,对流转合同实行统一签证。今年新增流转面积达5100亩。

二、三防水利

1、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处08年县水利责任项目:防洪坝、渠道、渠道、渠道、水库三防管理房建设、水库加固维修;完成水库堵漏排险工作;完成黄泥山地质灾害地裂回填工作,对街道地质灾害治理点进行了复查,没有发现新的情况。

2、全面开展三防各项工作。重新修改印发了《防汛防台预案》,编制了11座重点水库防汛转移预案,并公布到村;投资1700余万元的水车防洪坝工程全面开工,已完成征地线放样工作。

3、大力开展农村二次改水工程。全年共完成8个村的二次改水工程。

三、林业、扶贫

1、积极做好基地造林工作。完成茶叶基地200亩、油茶基地200亩、村庄绿化苗木6万株,云台村百亩洋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

2、积极做好山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全年未出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事件,未出现乱砍滥伐、乱占滥用林地案件,未发生林业刑事案件。

3、积极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一年来,切实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的领导,严格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积极做好松材线虫病病死木清理工作,有效地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疫情,全年共清理病死木205万斤。

4、积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一年来,积极完善森林消防组织指挥体系,进一步落实森林消防责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消防宣传教育和扑火应急分队的队伍建设,使我街道森林火灾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共发生火警火灾8次,受害面积250亩。

5、积极做好欠发达地区各项扶贫工作。完成低收入农户建房维修救助工作,共救助20户,发放资金20万元;完成望府下枫槎、望府茶场二条资源型机耕路建设;做好欠发达地区就学调查,补助资金18万元。

四、农村财务

1、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制度,严格实行农村财务联签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公开,每年实行四次财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管理,各村社均建立财务民主监督组织,对村社财务收支账目进行监督审阅,村社的一切费用开支票据,须经财务民主监督小组长审核签字后,村社出纳员方可报销入账;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街道专门成立农村财务审计所,配备专职审计人员3名,专门负责街道村社财务审计工作,今年已完成27个村社的财务审计工作;从严控制村社开支限额,并规定招待费用开支必须遵守“三个原则”、做到“十个不准”,严格审批程序;加强会计队伍建设,配备了精干会计10名,明确其工作岗位职责,加强年度岗位的考核管理。

2、切实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街道建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民减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减负监管工作班子,加强对涉农收费的监管,切实按给定收取各项涉农收费,没有出项罗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同时,落实农民负担监测制度,做好农民负担月报制度,并建立了农民负担监督员制度。全年没有发生农负违法违纪案件,也无出现农民、上访举报的案件。

3、股份制改革。积极做好北湖、桃源、县圃是三个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革资产核资与资产量化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和辅导工作。

五、农村科技化、信息化建设

1、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强化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了农业专业技能培训班6个,共445人次。

2、认真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根据县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考核指标和农村农业的形势要求,认真开展各项信息化建设。

①农业信息网的信息。在农业信息网各类农业技术知识、农业动态、招商引资、本地农讯等信息205条,为农民提供了生产中急需的政策及种养信息。

②农民信箱工程和万村联网工程的建设。首先是农民信箱用户注册和培训,至11月底,我街道已开通1600户农民信箱用户,平时不定期对一些用户进行培训。其次是村级联络点建设工作,我们在各村设立、更新合适的村级联络员,为各村申请制作了独立的网页,在8个条件较好的村开展村级示范联络点创建,把村内各类信息如新农村建设、党建专栏、乡村新貌等在网页上,这项工作让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都有了认识我街道各村的机会。最后是积极利用农民信箱的信件群发和买卖信息这两个平台,这主要体现在防火防汛期以及平时及时各类预警信息、传达上级指示,还有及时在网上将农民朋友的当季买卖信息出去,为农产品交易提供便利。

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农民收入、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民全面进步。主要着手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抓好抓实粮食生产,落实各项扶农惠农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2、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增效。

3、深入土地流转,提高现代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利责任项目、农田平整和小流域治理的落实。

5、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落实落实各项制度,使干部更清白、百姓更放心。

6、继续抓好森林防火与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

7、继续做好农村二次改水与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

篇5

1.为其作主。一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中坚决纠正各种违规行为,特别是违背农民意愿进行土地流转和违规占用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搞开发建设的行为。二是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认真搞好接待、政策咨询工作,纪检、教育、交通、国土、建设、卫生、农业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查处打击擅自增加农民负担、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2.助其发展。一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发展农业经济的能力。二是提供项目资金支持,解决农业发展资金缺乏难题,解决一家一户不能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难题。三是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驾御市场经济能力。四是鼓励支持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挥规模经营效应,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五是指导协调金融担保支持,帮助农户解决发展贷款难题,促进产业发展。

3.解其顾虑。通过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助,提高农业保险普及率,弥补农业经济损失,防止农民因灾返贫;通过建立完善期货市场,解除投资农业后顾之忧,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服务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土地矛盾和纠纷逐年加重。随着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伤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土地承包纠纷总量一直处于高位。究其原因:一是土地承包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土地承包资料档案滞后,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变更及注销管理不严,多数地方没有开展基本农田进证入户工作等;二是土地流转欠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不高、条款不全,土地流转程序不当,登记备案不规范以及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整体水平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处于初始阶段,从合作组织自身来看,存在着规模较小,运营不够规范,服务功能较弱,带动作用发挥有限等现实问题,合作社缺乏会管理、善经营、乐奉献的带头人,缺乏开拓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等。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家投入支持不够,相关扶持的配套政策急需出台。

3.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农村集体经济不断萎缩,各地近郊农村集体资产被贪占、挪用、变相侵吞、挥霍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一是管理机制不顺。农业部门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指导部门,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有效制约手段,监督乏力。二是法律法规缺失。《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部分规定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条例》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分配没有明确规定,造成目前相关工作指导和司法实践都面临很大困难。三是政府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缺乏明确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给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带来诸多制约和阻碍。

4.农业保险保障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目前农业保险还处于试点阶段,规模不大,出现的经营问题多,比如赔付不及时、拒赔等,导致农民参加保险积极性受挫,参与业务推广的基层农业部门信誉受损。究其原因:一是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机构以盈利为目的,重利益,轻责任,难以担当服务“三农”使命;二是基层农业部门开展保险工作无配套经费,增加了行政成本;三是财政资金支持不够,大部分区县财政困难,无力配套巨额保费补贴;四是农业保险法律体系不完善,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出台,影响了国家及地方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对一些违规行为处理也无法律依据,没有法律明确主管部门和工作机制使工作协调难度增大;五是农业保险经营风险较大,而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经营单位优惠政策不明确,比如对经营费用的补贴,对以险养险的支持等方面。

5.农村金融支持瓶颈严重。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太少,规模小,范围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乏力,农村资金倒流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扼制,农业贷款难和资金短缺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一是农业贷款缺乏有效担保,大部分的业主和农户无贷款抵押物无法获得担保支持,农业担保公司目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型龙头企业。二是金融机构开发农村贷款品种滞后。三是现代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还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四是国家配套支持政策滞后。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等政策,但至今未很好落实。

——如何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体现到服务三农中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部署,坚持创新突破,勇于开拓进取,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三农”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合作组织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以及财务创新管理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1.加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体系。一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在区县一级基本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机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庭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体系建设。依托农村经营管理系统,指导各地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组织网络,配备必要的流转服务设施。支持村社集体、社团或企业组织等以合法形式开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培育民间社团或经营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在重点区域建立适应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要求的管理服务系统,推进联网工作。三是推进农村土地、产业规模经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奖励项目,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事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机制建设,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纳入农业项目审批、农业贷款专项贴息、农业信用担保等农业政策、资金扶持的必要必要条件;四是积极探索承包农户之间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土地流转新机制。

2.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协调引导,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包括资金、金融支持,担保、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扶持体系,为合作社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完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多主体牵头兴办、各部门大力支持的工作体系。做好辅导员和合作组织带头人“两支队伍”的培养工作。三是结合实际,争取及早启动地方立法工作,出台具体实施条例或办法。

3.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一是建立完善农业担保体系,逐步增加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增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二是允许农民成立合作银行;开发农村小额贷款险种,允许农民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附着物等作银行抵押物;商业银行提高对农民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三是全面推行农业保险,全面开展奶牛、生猪、水稻、小麦等大宗农(畜)产品保险。加强监督管理,防范道德风险、巨灾风险和拒赔、少赔现象发生,缩短保险赔付时限,建立完善农业保险经营管理体制,加快保险制度化建设,将政策性保险作为产业发展重要扶持政策推广,降低农业产业发展风险,解决农村民生问题。

篇6

这次全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主要是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科学总结2013年全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刚才,彭严明局长作了一个全面的工作报告,小蓝经开区、县就业局、首期“两后生”学员代表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就做好当前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

过去的一年,全县人社系统干部职工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务实奋进,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尤其是就业创业工作实现“三个全市第一”、社会保险实现“四个全省第一”、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县人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实践。各地、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一是要自觉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说:“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就是希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是希望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因此,更加充分的就业、更加殷实的生活、更加有力的保障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

二是要充分把握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从全国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今年2月7日,国务院宣布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该说,当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良好的机遇。从我县来看,当前,随着工业、服务业、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四大“三年强攻计划”的深入推进,必将推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财税稳步增长,这就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面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努力推动我县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要积极应对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当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正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急迫问题为主,向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转变;从主要面向城市和企业职工,向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转变;从初步构建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向健全、完善、充实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将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会逐渐凸显出来,工作难度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必须增强发展意识,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必须增强责任意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职责,把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同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认真解决实际问题。

二、尽心尽责做好今年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工作

关于今年全县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刚才,彭严明局长作了很详细的布置,讲得很全面,我完全赞同。在这里,我就几项重点工作作个强调,归纳起来就是,突出三个重点,提升三项水平。

1.以扶持帮扶为重点提升就业水平。一是抓创业。创业是实现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良性互动的最好结合点。要促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要着力培育“能人创业、知识创业、青年创业、劳务创业、外来创业”等创业主体,着力培养一批创业骨干,建立一批创业基地,一批创业项目,推广一批创业模式,树立一批创业典型,不断扩大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二是抓就业。要在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基础上,促进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开展“转作风、进园区、强服务”的主题调研活动,着力破解小蓝工业园区招工难、稳工难的问题。在这里,我重点强调下“两后生”职能培训有关工作,应该说,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在各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首期“两后生”培训班取得了圆满成功,有效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学员就业难的问题,现在关键是要建立常态机制,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千万不能虎头蛇尾。三是抓培训。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际上是在做“授人以渔”的工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职业技术培训,整合利用职业学校、就业培训中心、企业职工培训基地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等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新增城乡劳动力就业前培训、企业在职职工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输出前培训体系。同时,要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创业的实际运用能力。

2.以扩大覆盖面为重点提升保障水平。一是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要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工作。对在1997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被征地的农民,必须在今年5月31日前完成参保缴费;对新被征地的农民,要按照即征即保的原则,及时组织群众参保,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二是重点抓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严格按照省、市相关要求,继续抓好新、老农保制度衔接的各项工作,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标准统一、待遇发放统一、管理服务统一。三是积极稳妥推进“五险统一征缴”工作。重点推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服务行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各类企业人员参加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城镇居民、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

3.以平台建设为重点提升服务水平。一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星级平台建设。各乡镇、开发区(新区)、银三角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倾斜,县人社局要予以帮助指导,各乡镇劳保所所长要加强业务学习,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基层社会保障平台服务能力,使之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二是加快完善劳动纠纷调解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劳动纠纷调处机制,进一步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建设和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尤其要做好农民工工资的拖欠清理工作,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努力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后几年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向政策更完善、制度更健全、管理更高效、群众更受惠迈进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继续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扩大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优先目标,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放在解决民生问题的优先位置,把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促进就业、改善劳动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良性互动。

二是要强化团结协作。各地、各有关部门领导班子要定期研究本地区、本部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解决突出问题,做到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证到位。尤其是县人社局要切实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做到协调有方、督导有力、服务有章。

篇7

一、自评情况

通过自查,经社会保障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商议,自评得分5分。政策落实得分1.5分;项目推动得分1.5分;扶贫成效得分2分。

(一)政策落实情况。对社会救助、残疾人保障、老龄、特困供养等社会保障扶贫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精准识别对象、足额保障标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发放到位。同时,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了临时救助制度,针对建档立卡对象,优化临时救助程序、增强救助时效,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着力完善临时救助对贫困群众的救济救难功能,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临时救助制度的无缝对接。二是认真对接精准扶贫政策,充分发挥好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职能作用,明确攻难点、抓重点的工作思路,切实制定兜底保障政策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了扶贫专项到户工作台账、社会保障扶贫资金发放台账,开展了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业务培训、残疾人“两项”补贴业务培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培训,为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项目推动情况

一是抓好政策兜底人员核对工作。按照扶贫开发局“省脱贫攻坚大数据”要求,继续按月、按时准确录入数据,准确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中农村低保对象的户数和人数,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工作有效衔接,确保救助对象精准、政策落实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解决问题精准,实现城乡低保精细管理、精准施保。二是抓好城乡低收入家庭救助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按照其家庭经济状况均采取“人工核对、信息核对、实地比对、入户调查”等方式,科学、准确地认定社会救助对象,切实提高政府救助的准确性和公信力。建立健全低保信息系统,居民家庭经济情况核定系统。确保低保资金的监管力度,认真执行低保普查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低保资金及时安全发放。三是强化社会保障扶贫制度衔接。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的托底功能,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对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政策实施临时救助,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临时救助制度的无缝对接。四是严把资金监督,确保兜底对象保障资金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城乡低保资金专户,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管理”,同时积极推行社会化发放,每月的低保金由银行无障碍直达低保对象个人账户。每年定期进行检查审计,保证低保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行。

(三)扶贫成效

一是强化操作程序,确保低保兜底“两线合一”规范运行。为全面实现农村低保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按年度动态调整后的国家扶贫标准,确保实现“两线合一”的目标,2019年年初,在拟定《社会保障专项扶贫工作方案》时,方案中的保障标准根据《关于调整2018年全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阿州民政〔2018〕109号)文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500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310元/月”的规定制定。2019年上半年,为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按照全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310元的标准为农村低保兜底对象进行补差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19年1月至6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1860元。2019年9月,在收到《州民政局关于调整2019年全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阿州民政〔2019〕91号)文件后,及时将文件转发至各乡镇,要求各乡镇按照文件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标准从每人每月500元/月调整到每人每月5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从每人每月310元/月调整到每人每月350元”的标准及时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工作,调整执行时间为2019年7月1日起。下半年,按照全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350元的标准为农村低保兜底对象进行补差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19年7月至12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2100元。截止2019年12月30日,全县农村低保对象446户,1301人,复核率100%。清退不符合政策对象14户,63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9户,45人。累计保障15739人次,保障资金264.3545万元,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二是落实救助政策,农村特困人员基本权益有效保障。为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法规政策,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截止2019年12月30日,全县特困对象累计为4882人,保障资金218.746万元。三是落实养老政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紧扣省、州、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新要求,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原则,强化目标、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各项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截至目前,为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8978人,按照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89.78万元。四是落实残疾扶助政策,确保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到人。为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权益,使党的惠民政策及时落实到群众手中,体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关爱,助推精准扶贫落实到位。对持有第二代残疾证的低保对象,按照每人每月9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截止2019年12月30日,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650人次,41.85万元;对持有第二代残疾证的,残疾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残疾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一级重度残疾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二级重度残疾每人每月70元的标准发放护理补贴,截止2019年12月30日,累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8866人次,73.69万元;完成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发放工作,全年累计发放建档立卡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共计578人次,22.91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

(一)低保保障对象的界定存在困难。一是个人收入不好确定。除农业收入外,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打零工是随着季节、市场行情等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没有一个详细的计算方法。二是调查取证存在问题。尤其是对于家庭成员在外务工情况,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农民会隐瞒一些收入来源,这对最终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有一定影响。

(二)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难度较大。由于我县贫困对象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摸底准确性要求高,贫困户真实收入情况核定工作难度大,加之我县因灾、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现象突出,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返贫对象纳入低保保障范畴,导致需要救助的返贫对象不能及时予以救助。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抓好政策兜底人员核对工作。按照扶贫移民局“省脱贫攻坚大数据”要求,继续按月、按时准确录入数据,准确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中农村低保对象的户数和人数,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工作有效衔接,确保救助对象精准、政策落实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解决问题精准,实现城乡低保精细管理、精准施保。

(二)认真抓好城乡低收入家庭救助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按照其家庭经济状况均采取“人工核对、信息核对、实地比对、入户调查”等方式,科学、准确地认定社会救助对象,切实提高政府救助的准确性和公信力。建立健全低保信息系统,居民家庭经济情况核定系统。确保低保资金的监管力度,认真执行低保普查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低保资金及时安全发放。

篇8

今年,我们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引导,开拓渠道,努力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

今年再就业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大、问题多、任务重。一是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适龄劳动力人数进一步增加。二是再就业资金有存在一定缺口。为了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再就业各项指标任务,确保社会的稳定,我们准备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足额筹集再就业资金,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到今年年底,所有进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的下岗职工,将全部出中心,转入失业。因此,为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首先要保证再就业资金足额筹集到位。计划今年要实现筹资300万的目标,以确保下岗职工出中心时经济补偿金等项费用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同时还要确保出中心后的下岗职工按月领到生活费,从而确保下岗职工出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这部分人员的稳定。

2、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就业观念,确保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75%以上。

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准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体要采取领导访谈、典型报道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要认清形势,正视现实,自己地转变就业观念。同时,要积极鼓励他们通过非国有制、非全日制、非固定单位、临时性、弹性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

二是强化就业培训,努力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本领。今年计划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0期,培训下岗职工1000人,真正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渐进就业局面,确保再就业率逐年增加。

三是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计划联合街道办、县总工会、县妇联、共青团、广播电视局等单位组织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通过采取在公共场所开设就业专场、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努力使那些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竞争力较弱的下岗、失业人员尽早实现再就业。

四是抓住我县项目建设大发展、大投入的有力契机,积极宣传,引导用人单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就业岗位,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就业领域。

3、加大力度、落实对下岗职工的各项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省、市再就业的有关精神,今年准备制定出台《关于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实施办法》,对自谋职业的下岗职工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优惠。调动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利用政策,自我创业。同时,还要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以规范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管理,这项工作我们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已起草了初步方案,准备再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四月底出台实施。此外,为使上级制定的各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我们还准备联合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督导,确保上级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为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创造宽松环境。

二、以实现“两个确保”为重点、不断完善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今年的社会保险工作,我们准备紧紧围绕确保离退休费和失业保险金按期足额发放这个目标,努力做好五项工作:

1、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努力实现广覆盖的目标。在巩固现有参保人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规范管理工作。抓宣传,重点是抓好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参保的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参保对象对参加社会保险重要意义的认识,逐步增强他们的参保意识。今年争取在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参保数量上,得到进一步扩大,为今后的扩面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抓规范管理,一是要抓好为中断养老保险关系的职工办理接续卡工作,为他们继续参保创造便利条件;二是要认真做好社会保险登记工作,及时向地税局提供情况,为扩面征缴提供依据。今年,我们争取新纳入参保人数要达到1000人以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覆盖率继续巩固在100%;国有、集体企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要到96%以上;城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养老保险覆盖率要达到市局规定指标;失业保险覆盖率巩固在100%。

2、抓好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费的发放工作,社会化发放率保持在100%。从工作程序上,我们要坚持做到年初搞好各月份养老金支付的预测,每月20日前做出当月的发放计划,25日资金到位,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同时,要认真做好对养老金发放的跟踪调查工作,坚决杜绝人员死亡后继续领取养老金现象的发生,确保养老保险金发放工作万无一失。

3、认真做好征缴基数的核定和稽核工作,努力实现社会保险费的征缴与支出基本平衡。今年要继续把对参保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的核定和稽核工作当做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核定和稽核确定出准确的缴费基数,为地税部门征缴社会保险费提供及时可先辈的依据,防止少缴、漏缴现象的发生,切实保证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工作做到应收尽收。年内对参保单位的核定面要达到100%,稽核面要达到35%以上。努力争取实现全年社会保险金的征缴与支付达到大体平衡。

4、巩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总结上年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情况的基础上,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制,并认真抓好落实。同时,我们还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费的征缴工作。年内,医疗保险基金征缴额要争取达到1200万元,以保证医疗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并为今后平衡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进一步扩大医保工作的覆盖范围,年内使参保的人数达到18000人,做到应保尽保。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还要在服务管理和降低开支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一是要抓好对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药店的管理工作,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努力使他们提高服务质量,今后还要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改善服务,降低开支。二是要加强对医保工作的稽核和严格外地转诊的管理。在严格管理程序,堵塞工作中的漏洞,把坚决防止不应有的医疗费流失现象的发生,从而达到降低开支,保证治疗的目的。三是加强对享受公费医疗的离休人员、二等以上伤残荣军、省以上劳模医疗费的开支管理,认真做好烈属及带病还乡伤残军人医疗费减免工作,使两项费用的支出比上年度降低10%和控制在15万元以内。

5、继续做好失业保险征缴和管理工作,确保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的及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保持在100%。今年在失业保险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登记制度,对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做到无障碍接收。二是保证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的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他们的生活。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失业人员的愿望,有针对性的开展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再就业竞争能力。四是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上半年准备对失业人员再就业情况进行一次跟踪调查,根据失业人员的实际需要,通过人才劳动力市场等各种渠道,定期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努力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三、拓宽渠道,广开门路,努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匮乏与低层人才过剩的问题,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1、在开发、引进高层次

人才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规划,有针对性实施人才战略。今年,我们准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我县的《人才规划》,明确今后五年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目标规划和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使人才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使其真正成为我县“人才战略”的基本规范,以保证现在人才与经济的发展大体相适应。

二是政策引导,努力培养和招拦有用人才。在高层次人才工作上,我们将坚持开发与培养为主、引进与吸纳为辅的原则。引进人才要紧紧围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本着“政策引导,引进急需,放眼未来”的原则,重点吸纳和引进教育、农业、工业和管理方面的本科以上的人才。培养人才,要着眼于各行业的未来需求,通过联合办学、成人教育、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有一定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现有人才,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知识,成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根据我县实际,近期内要把培养人才,作为解决我县人才匮乏问题的主要途径。

三是立足我县实际,大力开发乡土人才。作为农业大县,我县在今后一个时期,还将需要大量的基层实用型农业人才。因此,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开发乡土人才。在建立乡镇人才劳动力服务站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其功能,切实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努力在我县建设一个以县为龙头、乡镇为枢纽、村为触角的三级乡土人才网络体系。同时,加大对乡土人才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县农业家村经济快速发展。

2、在解决低层次人才和社会富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努力做好以后工作:一是强化就业服务功能,大力开展人才交流和职业介绍,努力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积极开展求职登记、就业指导和招聘洽谈活动,增加市场集日,由现在的每月8日、18日两次,增加到每月8日、18日、28日三次市场集日。尽可能多地为求职人员创造机会。

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把合同签订、鉴证、社会保险、就业培训、劳动人事等业务与市场用工、求职溶为一体,使人才劳动力市场成为“一站式”服务机构,以方便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办事。

三是加强对外联络,广辟就业门路,努力扩大劳务输出。在巩固现有国内外输出客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新渠道,争取年增输出量达到10%以上,以缓解县内就业压力。

四是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与培训。逐步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今年主要对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实施重点帮扶,实行免费就业培训,力争帮扶上岗率达到80%以上。

四、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强化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公务员条例》、《干部任用条例》和《考核奖惩暂行办法》,严格按程序做好股级干部任免、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通过严格考核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善谋事、会干事、干成事”干部队伍。

2、加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年内主要抓好四项培训:一是新任股级干部培训,培训率要达到100%;二是公务员骨干培训,按上级需要完成培训任务;三是公务员英语培训,年底前,全面完成45周岁以下公务员的初级培训任务,并争取98以上通过考试达到合格标准;四是法律知识培训,与有关部门配合,争取全面完成市下达培训任务。

3、严格政策、程序,认真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评审与聘任工作。继续坚持两个回避的考核、评审原则,坚持量化考核与述职答辩相结合的考核、评审办法,确保考核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同时要严格按程序组织好各类职称的资格考试工作,使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员尽快走上相应岗位。

五、加大以个体私营企业为重点的执法监察力度,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的管理。

1、加强对非法中介组织的检查,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今年要对非法中介组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欺诈行为,对干扰市场秩序的非法中介组织,要给予行政处罚,对屡纠不改的要坚决给予取缔,确保我县良好的用工环境和秩序。

2、继续深入开展就业证、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情况和推行职业资

格证书制度的专项检查,全年检查各类企业不少于300家。努力规范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3、继续贯彻落实《河北省劳动合同管理办法》,全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按省市要求力争实现全县劳动合同制度在我县各类企业的全覆盖。主动与工商部门搞好配合,努力使新增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用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同时,要继续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进一步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

4、充分发挥仲裁员队伍的作用,加大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力度。进一步加强仲裁员队伍的建设,根据需要调整专兼职仲裁员,同时要搞好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确保全年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5%以上。

做好上述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按照“善谋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强全局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和作风的建设。一是以落实“十六大精神为契机,在干部职工中大力倡导勤奋务实、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良好精神风貌。二是加强行风建设。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以“优化发展环境、做诚信乐亭人”为主题的行风建设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使全员进一步树立宗旨观念、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人事劳动部门的应有的良好形象。三是继续坚持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活动,通过抓业务训练、基本技能训练,相关知识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下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篇9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县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坚持以“优化生猪产业,大力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家禽,挖潜水产和特色养殖,加强防控”的指导思想,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快畜牧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提高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增强畜牧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动物产品的有效供给。以保种提升质量、规模养殖增加总量、强化防疫为发展基础、法制执法为安全保证、强化管理为人力保障、增加投入促发展进程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强化市场拓展和畜牧渔业科技应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主要工作

1、以动物防疫为基础,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以实施新《动物防疫法》为契机,全面完成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健全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机构。一是逐步推行基层兽医执业资格许可制度。二是健全村级防疫网络,逐步探索和建立基层兽医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稳定基层畜牧兽医技术队伍。三是加强村级防疫员培训,努力提高畜牧兽医工作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加快动物标识及疫病可溯源体系建设,加强养殖场(户)和小区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档案和养殖档案,逐步建立可溯源的养殖全程监管机制。

2、以保种提升种畜质量,加快良种化发展步伐。制定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做好重点种畜禽场和畜禽改良网络建设,逐步完善我县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一是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合理布局,继续加大外二元母猪和杂交牛羊推广力度。二是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县良种猪规模养殖场(户),提升品质,提高全县良种化程度。三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大我县牛羊人工授精输配力度,提高牛羊良种化比例。四是进一步加大我县现有种畜禽保护和跟踪服务管理力度。

3、强化规模化建设为重点,增加畜禽总量。以建设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健康畜禽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户为载体,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和提高畜牧业生产综合能力,大力推行自繁自养,降低养殖成本。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和建设规模养殖场户。每个乡镇要确保建设好个高标准的健康畜禽养殖小区。力争实现全年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场户户。

4、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畜禽养殖风险防范机制。积极引导和巩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分散经营的养殖场(户)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形成优势动物产品,提高组织化程度,减少流通环节,努力扩大养殖生产的利润空间。加大国家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重点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积极协助保险企业探索不同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渔业保险业务,不断增强畜牧渔业抵御疫病、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

5、大力推广节本增效综合配套技术。以冬闲田土种草工作为重点,加大培训和示范推广力度,大力推广种草养畜和农作物秸秆处理利用等节本增效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逐步实现饲草饲料均衡供应,实现种草养畜配套协调发展。同时做好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

6、加强渔业生产。加大池塘生态渔业、稻田生态渔业的推广示范力度,重点办好示范基地和示范点,抓好鱼塘水库大水面生态养殖、网箱健康养殖,以“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为载体,抓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进一步贯彻落实渔业法律法规,依法发放水面养殖许可证,组织实施“春禁”和“打非”工作,强化渔业安全责任制,积极开展渔业船舶检验和规范管理。强化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7、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投入,加强项目管理。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畜牧业发展资金投入。大力争取地方财政、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要组织发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畜牧业开发,积极创造条件招商引资发展畜牧水产业。充分利用好发展畜牧产业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强化畜牧渔业项目管理。对批复实施的各类项目,严格按照批复文件要求的建设内容组织实施。建立健全项目资料收集、整理与归档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做到项目资金专帐和专户管理。强化项目建设运行中的监督与自查,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使项目建设和管理更加规范,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效益。

8、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一是抓好《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和《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培训与贯彻落实,逐步健全和完善县、乡两级监管体系;深入开展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推进兽药gsp试点工作,扩大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动物产品药残、瘦肉精等抽检范围,通过整顿投入品市场经营秩序,打击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工作,加快无公害动物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积极推行健康养殖,力争完成个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三是加强动物防疫检疫监管力度,从产地、运输、屠宰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同时做好强制免疫、标识管理和防疫条件审核工作。同加强种畜禽管理,做好按程序引种和淘汰劣质种畜。四是认真组织养殖污染源普查和治理工作。

9、健立建全畜牧渔业统计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要高度认识统计监测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畜牧渔业统计监测工作落实到位。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意见》精神,重点建立生猪产销动态监测制度,实施畜禽生产月度监测报表制度;渔业安全实行“0”报告制度。加强调查研究,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畜牧渔业生产的基础数据、资料及信息,强化信息分析,增强信息的权威性,逐步建立畜牧渔业统计监测预警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多方重视,加大产业发展氛围

畜牧产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产业做优做强的系统化工程。各乡镇要继续积极争取党政重视,成立专抓畜牧业生产的组织机构和明确专抓畜牧业生产的人员,出台并贯彻落实促进畜牧渔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畜牧产业化建设投入,形成县乡村齐抓畜牧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畜牧产业化建设是一项集技术密集型的社会化服务工程,只有全系统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各司其责,用服务化的理念融入到畜牧产业化建设中去,才能营造产业发展氛围。

2、进一步加强学习十七大精神和党的各项文针政策,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工作培训,提高理论素养、文化素养和服务“三农”的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力促进我县畜牧渔业健康和谐发展。

3、强化制度管理,目标考核,提供畜牧渔业生产人力保障

全面完成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健全兽医行政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干部职工岗位责任制、任务目标量化制、工作绩效考核制、责任落实追究制等相关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推进畜牧渔业有序发展。

重管理,促发展。继续实行干部职工“定岗位、定职责、定范围、定目标”的管理机制。各单位要做到人人岗位明确,职责具体,服务范围清晰,任务目标量化的工作机制。

篇10

20*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农业农村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为全县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业农村发展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果断采取措施,确保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扎实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对全县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和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把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明确的任务落到实处。2009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农村经济总量增长13%;农业增加值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20%;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万吨左右;解决9.5万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20%以上;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5%;乡镇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100%、60%;森林覆盖率达到36%;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8000人;稳定农村人口低生育水平。

一、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粮食总产的基本稳定,确保粮食安全。进一步落实好种粮直补政策,完善种粮农资综合补贴切块15%的资金使用办法,重点扶持种粮大户和粮油生产专业合作社,促进粮油规模经营和基地建设,启动建设2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规划建设。落实产粮大县奖励资金50%以上用于良种良法推广和粮食基地建设。抓好仁贤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10个千亩水稻高产示范片、1个特色水稻示范园建设,培育500户种植大户。全面推进产油大县建设,切实抓好渝万高速公路水稻--油菜轮作区和1.5万亩油菜观光带和油菜高产创建,稳定14万亩油菜种植面积,新建油茶种植面积600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万吨左右。落实防止耕地撂荒的政策措施,大春耕地撂荒率控制在1%以下。

(二)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产业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竹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组建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加强竹产业基地建设。新造竹林4万亩,改造低产低效竹林3万亩,抚育管护竹林15.8万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引进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竹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柚产业。努力推行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柚品质。完成龙滩村5000亩*柚标准示范园建设和金带名柚园建设。三是稳步推进蚕桑产业。着力加强养蚕基础设施建设和良桑管护,新栽桑树管护面达到98%,全力巩固桑树基础。加大“六化五配套”养蚕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提高桑园综合利用率。四是稳定发展蔬菜产业。重点推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新增蔬菜面积1.1万亩。五是抓好生猪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建设,重点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生猪基地的建设工作,推动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完成年出栏生猪80万头。培育年出栏肥猪100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2个,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大户5个。完成5个新建、6个改建基层兽医站建设工作。完成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启动新盛、碧山道路防疫检查消毒综合站建设,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六是抓好水禽产业。以实施国家级*肉鸭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为契机,做好核心示范区内无公害肉鸭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加快种苗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养殖业产业化,推进水禽养殖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培育年出栏水禽100万只以上的养殖小区1个,出栏1万只以上的养殖大户10个,年出栏2000只以上的种鸭大户5个,培育水禽专业村2个。

(三)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启动金带现代农业综合展示区中的120亩名柚园建设和协助抓好300亩国家级花卉苗圃基地、云龙循环农业展示区的200亩蔬菜示范园建设、仁贤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中的100亩特色水稻示范园建设。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行动、品牌跨越行动、检测能力提升行动、应急反应迅达行动、“绿剑”监管行动。健全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扩大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试点。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着力开展原产地保护申报、地理标志认证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和产地认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80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1个,国家级名牌农产品1个,市级名牌农产品2个,培育一大批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加强植物检疫,防控有害生物入侵。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

(五)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支撑。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加大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和创新,增强对森林工程和农村沼气推广应用领域的科技支撑。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鼓励乡镇基层技术人员参与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的技术合作服务,探索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继续推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和“千镇万村信息惠农”工程。着力构建农情信息服务网络,广泛开展“12316”、“12396”、“12582”三农服务热线,加强农村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提高到50%。

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重点产业,积极发展生产基地。整合农业项目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整合大米加工企业,创建*大米加工品牌。发展壮大“张鸭子”公司、*柚开发公司、大舜水禽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市、县级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30家。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申报工作,培育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培育农业产业大户660户。

(二)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非公经济,引导规模以上企业进入工业园区。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坚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进一步培植骨干、膨胀总量、拉长产业链条。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兴办农副产品加工园区,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农村市场,大力扶持发展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培育壮大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经济发达的乡镇,可积极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构建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落实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形成以县级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连锁经营超市为覆盖、村级便民放心店为基础,两级配送、三级销售、双向流通的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资流通服务体系。培育、引进大型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种植和直接采购基地,扎实推进“家电下乡”工程。支持发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扶持发展农村运输、连锁配送、农家乐、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三)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坚持劳务输出、返乡创业“两手抓”,全年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8000人,农民工返乡创业1000人。组织培训农民10000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1000人和农民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200人。积极创建充分转移就业村,年内15%的行政村达标。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吸纳农民就业能力。进一步深化劳务协作,发挥劳务品牌和劳务经纪人带动作用。组织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业。支持和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担保贴息、土地供给、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承包权益。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完成项目总投资1450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5300亩基本口粮田建设,完成项目总投资450万元。加快水利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各类水利投资2.8亿元,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蓼叶水库建设进度;着力推进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充分结合场镇供水改造,以农村人口聚居地为重点,集中打造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完成5处城镇供水站改造,解决9.5万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着力推进城镇堤防工程建设,完成3处场镇河堤整治工程;改善农田灌溉条件,进一步推进龙溪河大灌区(*项目区)和竹丰水库渠系配套工程;着力实施病险水库整治,完成1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20*年中央增加投资项目,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力争上马2-3个小农水项目;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着力实施龙溪河、仁兴2个水保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平方公里。

(二)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全面落实农民购农机补贴政策,扶持发展农机销售维修服务网点。培育农机租赁市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推广插秧机90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45台,耕整机500台;完成机耕作业50万亩,机收作业24万亩,机插秧作业4.2万亩。每个乡镇创建1-2个农机化示范村。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35%。

(三)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硬化,通乡公路通畅率达100%,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6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54%。硬化农村公路80公里,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0条,新建3个等级乡镇客运站、60个农村客运简易候车亭。采取县镇村三个一点的形式,多方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建立农村公路长效养护机制,明确管理养护主体,加强农村客运线路养护管理,全面提升通行能力。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整合各级投入,支持全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搞好乡镇简易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农村便道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优化城镇体系发展格局,重点发展中心镇,积极发展一般镇(乡),因地制宜发展村庄。投入960万元,建设一批小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市级项目资金补助,启动龙溪河流域内的小城镇简易治污工程建设。竣工小城镇房屋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新增城镇人口1.2万人,提高城镇化率1.6个百分点。

(五)加强森林工程等生态环境建设。以实施森林工程为契机,借助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政策,积极做好竹资源培育发展工作,加强竹林抚育管护。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12.15万亩造林任务,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抚育管护竹林15.8万亩。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和办法,启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逐步改变农村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的习惯,加快农村垃圾和规模养殖产生的粪便处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切实搞好农村能源供给,完成生态家园富民工程1*83户,世行贷款建设生态家园工程900户。启动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建设,治理岩溶面积1.48平方公里。加强农村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建设,完善农村防灾、减灾和抗灾体系,加强农村科普宣传,提高农村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

(六)深入推进“千百工程”。以镇村为单位,因地制宜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深入实施“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加大力度筹集“千村推进百村示范”专项资金。积极参加市里竞标,力争新增加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使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由2个增加到4个。实施“康居农房”建设改造。鼓励农户在规划指导下,自愿联建住宅和相对集中居住,建成农村康居点(农民集中居住点)20个,建成“巴渝新居”800户。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启动4000户危房改造。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实现重大责任事故零目标。

四、着力改善农村民生,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发展农村教育文化通信事业。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教育券”制度,完善扶贫助学体系。加快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完成中小学校舍建设4万平方米,新建中小学塑胶运动场8个。启动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7个、综合文化站8个、农家书屋2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0个。全面完成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启动“村村通”宽带工程。

(二)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村居民病有所医提供医疗保障。今年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人·年,其中农民个人缴费20元,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80元;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确保参合率达到90%以上。对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的疫苗预防接种实行全免费,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加保险的政策。探索以“建村、实乡、强县”为目标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健康重庆”建设为契机,争取国债资金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40个。完成竹山、城北、复平、紫照4个乡镇卫生院综合楼建设。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基线调查,制定农村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增加农村卫生人员编制,逐步达到卫生部要求。继续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认真做好乡村医生换发证工作,加强对乡村医生管理。

(三)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并逐步扩大覆盖面,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农转非养老保险工作,为农村居民老有所养提供社会保障。着力推进农村五保户供养和敬老院集中供养工作,敬老院集中供养率达到30%。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做好社会应急救助工作。

(四)加强农村扶贫开发,促进梯度生态移民。完成市级扶贫资金投资360万元,启动3个村实施“千村脱贫”项目,培训劳动力1000人,完成蚕桑产业扶贫建设项目。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500人。制定出台生态移民梯度转移政策和办法,完成梯度生态移民642人。

(五)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进一步抓好75个村级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改扩建25个。建党员片区电教点87个。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积极创建文明卫生社区。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试点村建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志愿者组织,完善农村社区功能,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新建农村新型社区4个。

五、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

(一)深化土地、林权制度改革。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国家乡村建设节地标准及奖励政策。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建立征地安置补偿标准适时增长机制,征地补偿必须与社会保障联动。探索非农转移自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补偿激励机制、农民变市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农村二轮土地承包,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尊重农民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健全收益分享机制。我县被确定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要大胆探索和创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改革重点是,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提倡探索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土地市场的途径。要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交易运行机制,规范开展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交易。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纠纷仲裁试点。全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度达到20%。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完成集体林地100%确权(换)发证任务。建立林权产权交易所1个。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平台)建设和服务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试点工作。

(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加大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积极筹建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鼓励民间资金参与村镇银行建设。加速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的挂牌和试运行工作,填充金融服务空白。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农业和农村小额保险及产品质量保险。全年新增农业贷款7000万元,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公司+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大户。扩大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规模,及时满足农户多层次的资金需求。

(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专业合作组织登记注册门槛,加大税费减免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指导力度,加强规范管理和运作。新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0个,其中围绕主导产业和骨干产业新建专业农村合作社(协会),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社30个,使全县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达到23%。培育农村经纪执业人员400人,培训农村经纪人1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