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31 00:4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产业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影产业工作思路

篇1

我县广播影视工作与其他事业一样,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段光辉历程,1951年1月建立播音站,1989年6月成立广播电视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的广播影视体系,建成了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传输方式覆盖的广播电视网。

目前,县广播电视局新闻采编播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村电影放映员共26人,局机关设办公室、音像技术员事业管理股,下辖广播电视台、技术事业管理中心、农村电影发行管理站、电影放映公司4个事业单位,负责全县电视新闻宣传、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农村电影放映、行业管理等工作;县电视台开设有《红河县新闻》《民生在线》《法治红河》《精彩红河》4个自办栏目,每年播出新闻稿件1500条以上;全县建有广播电视“村村通”18072户,全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6400余户。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到2011年底,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4.11%和95.05%。

广播影视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成为人民群众获取资讯信息、享受文化娱乐的主要渠道,成为最普及、最便捷的宣传工具、信息工具和娱乐工具,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我县广播影视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数字化、构建惠及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随着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不断突破,我县也成为桥头堡建设的前沿阵地,这也是我们广播影视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把广播影视工作融入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大构架中并有所作为,是我县广电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从目前我县广播影视发展现状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数字化建设滞后制约着我县广播影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边远山区的广播电视覆盖率还要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行维护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完善;地方财政困难,投入不足,制约着广播影视可持续健康发展;广播影视人才培养、引进、招录还有待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少数民族语译制工作还要加强;广播影视应急系统还需完善;安全播出还要加强。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我县广播影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在这一背景下,我县广播影视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既要体现时代特征,又要结合红河实际;既要践行政治目标,又要满足人民需求。因此,我县广播电视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当好喉舌,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构建和谐、凝聚人心、促进发展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宣传管理、行业管理、事业发展、产业促进、安全播出”五项基本职能,为全县广播影视事业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十二五”期间我县广播影视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广播影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舆论引导能力显著提高;全面完善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增加投入,加大本地自办节目覆盖,州县节目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服务桥头堡建设的能力显著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提高宣传质量,不断增强服务桥头堡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办电视栏目的质量,增强舆论引导力,积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红河县桥头堡建设、为推动红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营造浓厚氛围。加大外宣力度,加强与州电视台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向外界推介生命红河、绿色红河、和谐红河,让我县滇南侨乡、歌舞之乡、棕榈之乡的“三乡”品牌更加鲜活。

二是努力加快数字化进程,全面加强广播影视传播能力建设。加强新闻宣传内部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加快地面数字电视发展。

三是进一步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和无线覆盖发射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2012年确保完成480个自然村7773户卫星接收设备的安装任务,同时,巩固和推进村村通建设成果,完善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到十二五末,全县基本完成52559户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并增加投入建设辖区内13座州县电视节目发射基站,确保户户通用户能收听收看州县广播电视节目;加快推进阿扎河、宝华、浪堤三个乡的无线覆盖发射台建设;2013年完成县城西山公园无线覆盖发射台升级改造。

四是进一步抓好城乡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力争在2015年以前完成一座数字电影院建设。抓好城乡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在确保每年完成1056场公益电影放映任务的基础上,主动进入社区、校园、企业,努力扩大公益电视覆盖面。三是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公示工作,确保群众真正享受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带来的实惠。

五是加快推进县城新区民族文化产业园的少数民族语译制中心项目建设。建设少数民族语译制中心,积极向上级申请开办红河县广播电视台民语广播节目。

六是加强管理,确保安全播出,促进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健康发展。不断完善技术监测监管体系,做好安全播出技防、物防、人防工作,确保安全播出;加强广播电视广告管理,进一步规范广播电视广告播出行为,查处违规播出广告行为;加强网络视听节目、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公共载体广播影视节目播放活动的监管,引导新视听媒体业务健康发展。

篇2

一、以项目为中心,加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体育方面。启动市体育中心建设,开工建设市体育场;指导、丹棱两县利用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资金建设体育场馆;在全市新铺设全民健身路径6条;指导青神县南城镇建设乡镇体育健身中心1个;继续抓好乡镇和村(社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二是文化方面。启动市文化中心建设,做好前期工作;在全市续建3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实现全覆盖,为31个乡镇配送安装文化共享工程和活动器材;启动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建成26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完成550个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三是广电方面。全面完成“村村通”任务,启动“户户通、村村响”工程;在全市1186个行政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农村公益电影;大力推进城市影院建设,加快万景影视城建设。

二、以活动为载体,提高文体惠民服务水平

一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以广场、社区为阵地,继续打造“每月一次文体活动”品牌;围绕灾后重建3周年、建党周年、10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组织举办全市性群众文化活动12次以上,全年“送文化下乡”100场次以上。充分利用图书馆、农家书屋等阵地,抓好群众读书活动。整合各种行政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群众体育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全市性群众体育活动12次以上,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3次以上,组织承办好市第三届运动会。完成我市参加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布项布点工作,抓好青少年业余训练,积极向上输送优秀体育人才。

二是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充分发挥各类文化社团和人才的作用,推动影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和出版物等创作生产,保持10件以上作品在省以上展演并获奖。

三是开展广电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开展优秀广电节目评选活动;积极参加全省第二届广播电视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大力整治虚假、违规和不良广告,提高节目质量,抵制低俗之风。

三、以品牌为牵引,推动文体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抓文化品牌。启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建设;以创建国家级、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载体,突出地方特色,努力打造“一区县一品牌”。

二是抓景区品牌。加强三苏祠国家4A景区和二级博物馆管理,继续完善景区建设,强化形象宣传,提升园林品味,积极创建全省最佳文明单位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加强营销宣传,开发旅游产品,年收入力争增长10%以上。

三是抓文化遗产品牌。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三阶段工作,跟踪做好文物“国保”、“省保”申报工作,实施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工程,规划筹建市博物馆;做好第三批“非遗”“国保”申报工作,抓好“非遗”保护展示中心规划筹建工作,组团参加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编辑出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四是抓产业品牌。建立全市文化产业统计体系。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加快广电网络整合进程,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新业务。推动印刷、包装企业发展,。

四、以管理为抓手,切实保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整合力量,建好队伍,完善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二是加强行政许可工作,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办好服务窗口。三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执法信息平台和娱乐场所监控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办案协作、巡查暗访、联防协作等机制,强化网吧、歌舞娱乐、电子游艺、文物、影视等文化市场监管,强化出版物、网上和手机“扫黄打非”工作,全面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扎实开展集中专项行动,努力保证文化市场平安稳定。四是强化广播电视监听、监看,确保重大、敏感时期安全播出。五是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监管工作,确保农民看到电影,看好电影。

五、以队伍建设为根本,提升全系统整体合力

一是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快乐”理念、“成就”意识,抓落实、创一流、出经验。切实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既要抓好政治理论、文化、体育、影视和新闻出版等业务的学习,更要加强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新知识的学习,强化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强、纪律严、作风硬、业务精”的干部队伍。抓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营造和谐氛围,服务全局工作。

篇3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后,我局随即召开了局领导班子、各股室、局直三级单位责负人、各乡镇文化站站长会议,将市局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分解到各股室、各单位,各股室、各单位再将任务细分到组及个人,并层层签订了责任合同书。真正做到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文化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在局领导班子的率领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我县文化事业,文化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新局面。

(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社会文化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举措不断创新,工作有声有色。

特别是旨在丰富全县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普及活动——“欢乐广场”月月演活动已成为群文生活的一项经典活动。我局于5月底开始陆续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月月乐”文化活动,活动范围从体育广场延伸至交通岛广场、鼎山广场、街心公园等县城中心,除文艺晚会外,继续推出社区电影、歌迷戏迷演唱会等活动。

(二)创新农村文化。我县少数乡镇农村文化由于种种原因,工作进展不快。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今年我局决定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且下决心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往年成功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推行对乡镇文化站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变以往的弹性管理为目标考核。我们采取月汇报、季督查、年考核的管理办法,对落后乡镇进行重点指导,全面推进,使农村文化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文化创收、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每个文化站必须落实“五个一”,即一间办公室、一个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场地、一支文艺演出队伍、一个图书室、一块专门用于宣传文化工作的黑板报。还根据各乡镇文化站的具体情况,规定年内完成创收任务4000-10000元。到目前为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乡镇已基本达到了要求。除此,各乡镇文化站积极配合县局及文化稽查大队管理好文化、新闻出版市场,重点开展网吧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责任包干与责任追究制,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把一切矛盾和问题制止在萌芽状态,规范和净化了农村文化市场。

(三)群众艺术成绩斐然。县文化馆开办双休日少儿艺术培训班,学员达百余人,培训项目之多,培训质量日益提高。馆里多方筹措资金,走访民间老艺人,收集资料,作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并积极作好全国文化馆评估的准备工作,争取顺利评级。

文学、美术、摄影、音乐创作已过百件,并分别在中央、省、市级单位发表、展览。文学类《铁打的死和蒸汽的乌托邦》、《天堂的补丁》获省报纸系统副刊银奖。

(四)戏剧事业走向辉煌。县祁剧团按照县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狠抓落实。无论是艺术创作、排练演出等方面完成任务出色。上半年共下乡演出133场,创演收入达到12.3万元,挖掘移植整理剧目共4台,其中移植整理加工剧《宝莲灯》为县老干部专场汇报演出,好评如潮。

(五)电影事业稳步发展。县电影公司在电影市场严重滑坡的情况下,开辟影源,创新举措。一是全力投入农村电影2131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共落实资金17万元,其中纳入县财政预算15万元。二是多方努力,完成电影放映收入近10万元。三是利用自身场地优势,积极引进外地剧团进行营业性演出,共接纳剧团演出20多场,创收2.46万元。通过多种经营形式,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公司摆脱了困境。

(六)图书工作再创新高。县图书馆今年上半年采取竞争上岗方式,奖罚与业绩挂勾,优化基础服务,强化管理软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在做好馆内业务工作的基础上,狠抓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争取县财政专项配套资金4万余元,建成了一个集电子文献检索、信息阅览于一体的电子阅览室,开展了图书馆宣传和教育情报服务,开拓了图书馆功能。

(七)文物工作有新喜色。县文物所狠抓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了对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选址的文物勘探工作,做好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工作;文物保护措施到位,无安全事故发生。

(八)文化、新闻市场管理力度大大加强。一是电游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3月份,我们以整治电游经营秩序为重点,严厉打击经营上分麻将机、投币中奖机等赌博机和非法定节假日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电子游戏室(厅),共查处违规经营赌博机的电游室(厅)15家;超时营业和非法定节假日接纳未成人的游戏室(厅)3家;收缴赌博机电路板19块;停业整顿1家;并分别给予了

警告、停业和一次性罚款之处理。二是网吧经营秩序得到根本好转。为了加实加强网吧整治力度,我县在4月上旬成立了网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和常年综合执法组,采取过硬措施对县城所有网吧进行为期2个月的专项整治。现已出动车辆185辆次、人员近20__人次、“零点行动”48次,共查处违法违规网吧17家,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网吧4家。三是盗版音像制品得到了有效遏制。4月,县稽查大队对县城35家音像零售、出租店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共收缴盗版光碟14352张,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四是加强对出版物市场日常监管,认真落实印刷企业“五项制度”,加大版权宣传管理力度,开展了“保护著作权打击侵权盗版”主题活动。二、下半年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是抓好农村文化。要乘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股春风,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局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下决心抓出成效。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在年内完成3个文化站的建设工作,每个乡镇扶持一户热心文化的农户组建一个藏书规模上档次的农家书屋。

二是尽力招商引资。我局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局工作的重头戏,确定专人专抓,抓出实效。以此来改善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

三是狠抓产业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应以“时不我待”“与时俱进”的精神,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文化部门的优惠政策,挖掘文化潜力,发挥自有优势,加强对外联系,千方百计开辟创收门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弥补文化经费不足,盘活文化资产,提高经济效益。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今年下半年重点为配合市里第五届艺术节的开展,积极做好艺术节有关工作,以先进文化占领文化阵地,加强横向联系,采取文企联姻或其它方式,举办内容健康、质量较高、影响良好、群众颇受欢迎的文艺活动。计划每月分别开展不同类型的广场文化活动。

五是从重整治文化市场。一是整治网吧和电游;二是整顿演出市场;三是整治印刷书刊市场。杜绝违法违规行为滋生,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成果,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的祁东文化形象。

总之,上半年我局各项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往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继续发扬光大,改正不足,圆满完成市局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待年终向上级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4

坚持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尼勒克县立足边疆贫困县实际,坚持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农民收人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到20*年,农牧民年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了3200元大关,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发展。

坚持新农村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建设生活宽裕新农村。尼勒克县围绕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立足资源优势,在统筹规划全县产业布局的基础上,重点抓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一是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走农业规模化增收的路子。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集聚种养规模,建设产业基地,培育壮大了生态旅游、绿色蔬菜、民族刺绣三大产业。二是按照“龙头带动,基地互动”的思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走农业产业化增收的路子。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围绕特色产业,通过强化农业招商,扶持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引进建立了“天伊亚麻”、“雪龙精淀粉”等6个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尼勒克,实现了亚麻、马铃薯、甜菜、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三是按照“支部+协会”发展模式,完善流通休系。以甜菜制种、牛羊育肥、脱毒马铃薯栽培及旅游开发等经营协会为龙头,以生产大户、农民经纪人为基础,推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城乡一体化的“支部+协会”的流通体系组织建设。

坚持新农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建设环境美好新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处于贫困县的尼勒克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存在一定差距,集中表现在基础设施滞后,因此,尼勒克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坚持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一是统筹规划,明确方向。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整洁优美靠拢”的思路,由县财政出资,用两年的时间,编制完了全县新农村布局详规图,基本形成科学合理、布局有序、适度超前的乡村布局全景图,防止新农村建设无序发展。二是把握时机,试点带动。抓住抗震安居工程有利时机,结合农牧民住房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群众自建,政府补贴,结对帮扶的建房模式,以点带面,渐进式推进新农村住房向“整洁优美靠拢”的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了农家庄园型、旅游度假型、民族风情型、环境整治型、城镇社区型五种试点村建设典型。三是突出配套,改善环境。采取项目支持,县财政列支,乡村自筹,农民自愿的筹资方式,着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新修乡村道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田林网化,地头道路沙石化。一个整洁优美富有生机的尼勒克新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坚持新农村城乡社会事业建设协调发展,建设文明安宁新农村。一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养新型农民。县财政专门拿出资金,连同江苏盐城对口扶贫建设项目资金近200万元,建成了尼勒克县农牧民职业技术学校,并依托农业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两个关乎农民增收成败的关键,对农牧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夯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人力资源基础。二是围绕健康文明、志趣高雅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开展“流动电影进乡村、革命歌曲进农家、广场文艺联城乡、百册图书藏乡村、全民健身迎奥运”活动为载体,以城乡联动的形式,推动城乡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协调发展,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安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促进了城乡“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三是围绕以人为本支农惠农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围绕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生产与民生“两项重点”,加大农村社会扶贫开发力度。在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社保、低保、医保、助学等“四个保障”的前提下,实施了“县直机关单位对口扶村、机关干部结队帮户”的长效帮扶制度,确保扶贫帮困无空白。

篇5

尊敬的兰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本人认真履行文体广播电视局局长职责,团结和带领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把广播电视、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并做了积极的努力。20__年度我局广播电视工作被__市广播电视局评为一等奖、文化和新闻出版工作经__市文化局考核荣获第一名,综合考评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单位”,年度职能目标综合考核被县直属机关工委评为一等奖。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__年度自己的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20__年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广播电视工作取得新成绩 在宣传工作上,我们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局广播电视台共播出新闻2589条,播出专题节目64期,两类节目播出总量比20__年增加17%。实况录播《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桐梓海选赛》、《税收五环互动、畅谈国财民用》、《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情系灾区、播洒人间真爱》、《县十一届二次党代会》时长近20小时。上送中央、省、市、县播出新闻133条(部),拍摄各类大型项目建设资料130小时。为认真宣传好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我们还突破只通过电视平台播出的单一模式,拓展到调频广播、文体广播电视局网站、政府网站等多个窗口进行,对宣传桐梓、扩大桐梓的影响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工作中,高度重视安全播出工作,实现了全年播出无安全责任事故。在事业建设上,恢复修缮了后山坡广播电视转播台,目前已正常转播中央第七套节目。

(二)坚持发展先进文化,文化工作呈现新亮点 一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去年完成了我县送文化下乡等春节文化系列活动、“凉爽大娄山·乡村生态游”松坎桃花节文艺演出、“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赈灾义演活动、广场消夏文艺演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重庆和贵阳乡友会文艺演出、主办了“牛年颂”迎春文艺晚会等,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是深入基层指导工作,推动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为乡镇、学校、社区、部队和机关单位指导编排了大量优秀的文艺节目。三是着力品牌建设,作品获得佳绩。打造了原生态、乡巴佬组合演唱的山歌获“多彩贵州歌唱大赛__选拔赛”铜奖;组队参加贵州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节,我县两个节目获省优秀奖。四是加强文化交流,宣传地方文化。为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我县加入到重庆市南川区、涪陵区、万盛区、武隆县、贵州省道真县、正安县三区四县渝南黔北文化交流圈,大力实施文化合作战略。目前,我局已组织人员参与了到南川、万盛等地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演出交流活动,奉献了原生态的《黔北矮人舞》、《娄山风情》等优秀的地方文艺节目。同时还加强新闻资源共享,搭建外宣平台,在桐梓电视上开办了“渝南黔北周边行”栏目,轮换播放各地新闻,对文化交流工作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此项工作获市文化局创新奖;组队赴韩国进行文化艺术交流,舞蹈《好花红》获得表演金奖和组织奖。还参加了红花岗区、习水县等地的文化交流活动。五是加强艺术培训,办好文艺阵地。创办了中老年艺术培训中心,开设了舞蹈、声乐、戏剧表演等专业,成立了娄山艺术团中老年合唱队。我局还积极筹措资金,编辑出版了群众文化刊物《魁岩》,为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六是认真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运用“共享工程”设备,深入县城各社区、乡镇和中小学校播放优秀影片,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全年完成了2100场农村电影放映任务,开展社区公益性周末电影放映52场,观众人次达25000人次。七是切实加大文化市场管理。以调整文化市场产业为主体思路,拓展文化市场经营规模为脉络,依法监督和管理为切入点,重抓队伍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活动。八是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局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初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普查、评定,“马鬃苗族服饰”和“狮溪高腔大山歌”被公布为首批市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马鬃苗族服饰”已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三次文物普查已全面展开。

(三)坚持举办各类活动,体育工作呈现新气象 20__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我们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全民健身系统工程建设。成立了县体育总会和桐梓县乒乓球协会,积极指导县老体协对乡镇老体协的组织建设。组织和参与指导了县机关和乡镇举办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以奥运在北京举行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组织了8次较为大型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还积极组队参加对外赛事。

二、关于20__年度的工作打算

20__年,我局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县委十一届二次党代会和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和要求,努力推进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内部改革,提高新闻宣传质量。

加大对重大题材的宣传报道力度,为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自办节目采编播的程序化管理,强化自办节目质量的评价机制;加大对采编播人员的培训力度,完善通讯员网络;加大外宣力度,努力提升桐梓对外形象。

(二)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周公祠维修改造工程已经被列为20__年我县确定的十件实事之一,我局十分珍惜这一良好机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目前,我局从所属部门抽人专门负责相关工作,海校成立布展、周公祠维修工程已经启动。

2、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下达投资计划,力争建成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3、继续抓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逐步健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4、搞好农村危房改造广播电视项目的实施,促进新农村建设。

5、积极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设备和资源,大力开展与“文化共享工程”相关的各种服务工作。

6、抓好“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完成新增110个点的建设任务。

(三)把握先进文化方向,大力繁荣文化艺术。

1、紧紧围绕组织、辅导、培训、创作、对外文化交流的基本任务,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和繁荣我县的文化艺术事业。

2、做好文艺刊物《魁岩》的编辑、出版工作,进一步繁荣我县文艺创作。

3、利用现有文化阵地,举办各类演出、展览、影展,继续举行消夏文艺晚会。

4、深入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以县域为单位的田野调查工作,保证普查数据的翔实、准确。

5、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打造和推出文文化精品旅游点,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其价值。

6、组织完成好第三届乡村旅游节、第四届娄山艺术节相关工作。

7、努力克服困难,积极组织并完成我县农村电影放映任务。

篇6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在加班加点建设县文化图书大厦的同时,采取实地检查、随时抽查等方式,抓好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设施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出台了《县基层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器材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县镇村文化广场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通过开展督促检查和业务培训活动,加强对文化器材、活动场所和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监管;为13个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了阅览桌、书柜、液晶电视等设备,申报了76个村、2个社区文化活动器材和16个陕南移民集中安置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县文化图书大厦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内外墙粉刷;建成镇综合文化站17个,管理规范、借阅正常的农家书屋达到80%以上,新建示范农家书屋2个。认真开展我县首次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评出达标站8个。

(二)“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针对县文化图书大厦尚未建成的特殊原因,及时筹措资金,对文化馆办公楼进行了维修,给图书馆租赁了免费开放场所,按要求新购图书2000余册。文化馆、图书馆克服业务用房紧张等困难,及时公示免费开放项目、开放时间及服务方式,积极为广大市民服好务;各镇利用文化站(室)、文化广场,认真开展舞蹈培训、广场舞、健身操、科技讲座、锣鼓培训和书报刊借阅等活动。为提高免费开放工作整体水平,我们还下发了《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村文化活动室免费开放中央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对镇文化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等多个文件,成立工作组,对全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多次实地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对整改结果再次抽查,有效提高了免费开放整体水平。全县“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率达到100%,累计服务人次24.8万人,较去年增长20%以上;创建羌族羊皮鼓舞表演、“书香”读书学会等群众欢迎的品牌服务项目20个。

(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先后到各社区、移民安置点、敬老院放映数字电影149场,在嘉陵广场举办迎新春文艺展演活动13场,组织摄影、书画艺术家为群众义务赠写春联2100多幅、送书画100多张。县新华书店、图书馆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送图书进军营、社区、下乡活动,县文化馆开展“走在春风里”文化下乡巡回演出10场次。各镇、村围绕春节、三八、艺术节等节日,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80余场,各社区文艺团队开展广场文艺演出120余场。同时,我们还举办了第三届省农民文化节我县分会场活动、迎春茶话会、“迎新春社区文艺汇演”、“魅力”社区文艺展演周、庆祝建党92周年文艺演出、县八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等活动,配合全市扶贫开发推进会、日报优秀通讯员培训会,举办了彰显地域特色的文艺晚会。成立了“书香”读书学会、青年艺术中心、交谊舞协会等4个群团组织,协助召开了“首届省阅读文化节活动”座谈会,举办了留守儿童书画大赛,、交谊舞协会来我县进行了联谊活动。同时还举办镇村文化工作者、民间文艺骨干培训班4期,组建秧歌队、合唱队、演出队、舞蹈健身队各4支,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文艺演出、培训等活动。

(四)积极创作文艺作品。设立了50万元的文学艺术创作扶持奖励专项资金,制定了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整理出了一批优秀山歌小调,新发现了一批民间歌手,创编了《新人美茶香》、《请喝一碗罐罐茶》、《表席》等地域特色文艺节目10个,县电视台《故道名城》栏目中制作了民歌专集,历史剧《姜太妃传奇》已完成初稿。

(五)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积极推进。成立了羌文化研究会,抽调7名同志专门从事羌文化研究、挖掘、整理等工作;成立了《县羌族民俗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及编辑部,邀请对羌文化有一定研究的部门领导担任编委会委员,下发了关于征集羌族民俗文化丛书编纂资料的通知,对全县的羌文化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摸底,对羊皮鼓舞等部分名录实施了活态传承。目前正在进行羌族羊皮鼓舞组稿工作。今年4月,我们陪同县委主要领导,前往北川、茂县、映秀等地,对羌文化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对接交流。围绕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规划,向省文化厅申报《羌族民俗文化传承演艺广场》等6个项目,总投资3.43亿元。

(六)非遗保护工作扎实开展。成立了县非遗保护中心,落实了编制和人员,为开展非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不断挖掘、整理和积极申报,《罐罐茶传统手工技艺》成功申报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完成了传承人、传习场所的考察工作,对2个罐罐茶传习场所、1个羌族羊皮鼓舞培训基地进行了命名和挂牌,目前正在筹备羊皮鼓舞申报国家非遗名录有关工作。围绕第八个世界文化遗产日,采取播放专题片、悬挂横幅、制作展板等形式,广泛宣传非遗保护法,集中展示我县非遗工作成果。

(七)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与县统计、经合等部门配合,对全县文化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对筛选出的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先后帮助他们包装文化产业项目4个,上报资金1.13亿元。代政府草拟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新发展文化企业8家,今年全县文化产业值4578万元,较上年增加30%。

(八)文化市场规范运作。通过不懈努力,市编办同意成立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8人,为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一年来,我们共举办法规宣传、培训3次,开展专项治理整顿4次,检查经营单位287家,立案处罚5起。聘请网吧义务监督员38名,查缴销毁涉嫌赌博的电子游戏机65台,查缴地面卫星接收设施120余套。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3次,收缴非法出版物300余件。受理行政许可56件,办结率100%。党政机关推广和使用正版软件正在加紧安装。

二、强化新闻舆论宣传,全面提升广电综合水平

(一)常规宣传重点突出。围绕全县“两会”、“一府两院”组成人员履职承诺、打造百亿工业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要节点和中心工作,先后在“两台”新闻和专题节目中开办了《十精神在》、《数字2012》、《民生新看点》、《欢乐过大年》、《履职承诺三公开》、《委员提案面对面》、《重点项目追踪》、《我爱我家创卫进行时》等栏目,集中报道了全县各级各部门调结构、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奋力建设陕南强县的新举措、新成效。充分展示记者编辑“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果,开设了《幸福新农村》、《小康路上》、《劳模在身边》、《凡人善举》、《道德广场》等栏目,从点到面真实地反映了全县各级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好办法和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与县交通、林业、卫生、教体等部门联合开办了《交通在线》、《美丽》、《医院风景线》、《教育》等新闻栏目,重点关注全县实施交通大发展、建设生态、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取得的成果。

(二)特色宣传内容丰富。利用新建成的电视演播室和新设备,邀请县上领导、行业带头人、先进模范做客演播室、直播间,解读党的十精神,畅谈全县改革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建言献策。深入挖掘羊皮鼓舞、山歌等地域文化,拍摄制作了具有浓厚羌族韵味的电视专题片《浑金璞玉羊皮鼓》、《山歌催得山花开》,开办了《罐罐茶剧场》,成功拍摄了《山城的笑颜》、《永远的短信》两部方言微型电视剧。在电视台增加了《请您欣赏》和《温馨提示》栏目,全方位、多频次展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建设成果。广播电台进一步完善了节目设置,增加直播节目时段,直播和自采节目达到75%。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频道连线直播专辑一个小时。

(三)对外宣传稳中有进。进一步完善外宣工作奖惩考核机制,和下属部门签订了对外宣传上稿责任书,按月考核通报;加强与省市广播电视台的沟通联系,邀请省市台资深电视人来台里授课辅导,提高记者编辑新闻采访水平。1至11月份,在市电台发稿1290条、省电台发稿163条、中广发稿8条,在市电视台播发新闻417条、省电视台发稿36条、央视发稿5条。

(四)宣传管理扎实有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县有关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精神,规范领导活动报道,减少会议报道,实现重点宣传栏目化;进一步细化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程序和监审责任,充实收听收看评论员队伍,实现了宣传播出零事故。截止11月底,我们共制作播出《新闻》242期、《新闻纵横》247期、《县区要闻》专集10期,采访播出《今日》50期、《兴州聚焦》35期;同时,有7件作品荣获2012年度“广播电视奖”、2件作品荣获2012年度“人大新闻奖”。

(五)事业建设扎实推进。全年放映农村数字电影2250场,占全年任务的102.46%。安装“户户通”设备13816套,安装率达到100%,开通率达到98%,维修“户户通”设备1400余套;发展有线数字电视1500户。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机制,全年未发生任何播出安全事故。

三、认真开展工作,推动文物旅游不断发展

文物工作方面,加强文物安全与保护工作,与有关村(社区)的文保小组代表和群众文保员签订责任书,落实了基层文保工作责任,完成了县级文保单位立碑和四至界桩安装工作,认真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完成了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楼、白水江江神庙和南山塔的申报工作,组织参加了全市讲解员培训,委托西安宝合设计咨询公司编制了《灵岩寺文物保护规划》。完成了南天门、南北展室、凉亭等设施的屋面维修,宿办楼正在加紧施工,邀请省文保中心专家开始设计编制灵岩寺布展陈列方案,全国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正在按计划实施。旅游工作方面,由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公司承担的《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汉水北源”乡村休闲带概念规划》和《八渡河流域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概念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开展。组织30多家涉游企业、单位开展了“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对《旅游法》等旅游法规进行了深入宣传。认真编写招商引资项目,利用西洽会、陕甘川旅游年会等重要会展,广泛进行旅游产品宣传推介。配合央视“百山百川行”摄制组开展了旅游宣传片拍摄工作,配合省旅游局“微游”活动组开展了采风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业务联系,精心包装文物旅游建设项目,做好项目申报、争取工作,为文物旅游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结合假日旅游质量安全大检查,做好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宾馆)等旅游单位的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对全县农家乐进行了调查摸底,按照省级标准积极开展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镇垭河村现已通过省市初验,新评星级农家乐15户,推荐四星级农家乐2户。积极同林业、中药等部门单位商讨,共同筹划我县旅游节会活动。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水上景观河堤项目,游客接待中心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景区旅游道路绿化工程,景区五龙广场和核桃坪管理区等内部设施完善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全年接待游客43万人次,旅游收入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5%。

四、加强效能建设,树立队伍良好形象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深化干部作风建设,落实好学习教育、公务接待、财务管理、车辆管理、挂牌上岗、去向公示等制度,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围绕“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镇村、镇村开展帮扶、调研工作,给村、村解决玉米籽种300斤,举办烤烟、袋料香菇技术培训活动5场次,慰问贫困户23户,配送档案柜2个,解决文化站建设缺口资金3万元,发放慰问金5000元。圆满完成了12件议案、提案和建议案办理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管理,严格执行公职人员婚丧喜请等宴请情况周报等制度,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全系统未发生任何违规违纪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与不足:一是缺乏文化龙头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缓慢;二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三是地域特色文化挖掘、展示不够;四是旅游产业发展迟缓。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针对问题,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文化旅游工作新局面。

五、2014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201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冲刺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期。2014年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文化惠民工程、“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精品打造、新闻舆论宣传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工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文化特色鲜明的文明建设新局面。到2014年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免费开放水平明显提升,文化精品不断推出,文化产业值增加29%,新闻舆论氛围更加浓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力实施文化引领工程。一是抓阵地建设。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两馆一站一室一屋”规范化建设,创新考核机制和管理办法,提高免费开放水平。文化图书大厦力争年内投入使用。二是抓活动开展。积极支持各类民间文艺活动,以广场文化、机关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学校文化、镇村文化、民间文化活动为载体,依托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和协会,深入开展“书香”、“送文化下基层”等文化活动和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示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深入开展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和开发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申报工作,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传习场所和传承人建设。加大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和文化旅游名镇、名村的申报工作。精心策划我县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作用,积极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努力培育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立足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规划,精心策划、包装、储备和争跑文化发展项目。

4.努力打造文艺精品。充分发挥文艺创作扶持专项资金作用,重点扶持一批反映历史文化、山水、特色民俗的文艺精品和文学作品,推出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精品,提升文化软实力。

篇7

【关键词】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2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48-01

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发展,培养了人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人民群众自身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群众文化建设是中国文化领域发展最根本的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民族文化素养的体现。群众文化作为富有特色的新兴多态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是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群众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新时期以来,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同时,群众文化建设的城乡差异化也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得到显著提高。但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需要的不断增长不能完全相适应。文化式微,则经济不兴,扼制社会发展的命脉。文化建设现状如下:群众文化建设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来对工作实施进行保障,群众文化基础建设缺乏足够的投入,文化资源整合系统不够健全,群众文化建设缺乏人才培养观念等;对文化的战略地位、功能作用等方面认识不足,文化发展建设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适应;文化经费投入不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或社区的设施设备及图书刊物等陈旧更新不及时;文化事业单位队伍结构有待调整,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文化岗位对优秀人才吸引力不高;文化产品品类不全,现阶段群众对图书类的需求明显高于以前,特别是农民群众对农业的科学技术、关于农村的法律法规、文学书籍及文化娱乐方面的知识。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文化产业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挖掘当地群众文化资源,倡导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给予配套的文化需求建设与文化相关的扶持政策。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可以挖掘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比如手工艺制品、民间风俗画等产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正确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使文化市场机构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扶持当地群众创造出更多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逐步落实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把文体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建设的投资规划当中;采取有效措施建好、管好、用好区县乡的文化活动室,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相关工程;积极争取体育馆、流动舞台演出车、影剧院和乡村文化站等项目建设、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和百姓开展文化活动提供良好平台、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资源,综合利用,把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一体化综合文化网络体系、实施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广播电视“村村通”、农牧民体育健身、民间艺术发掘利用和农家书屋六大工程、继续开展和探索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扶贫活动。

进一步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改进和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组织建设富有民间特色的文体活动队伍,如秧歌队、篮球队、腰鼓队等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活动。不定期举办活动赛事,营造出农村生机勃勃、团结友爱的文化氛围。建立体育健身相关队伍、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组织开展各类群体性健身活动;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人才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选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进行学习深造,为以后不断更新的群众文化需求做好准备;提高文化生产力,根据民间文化,创作出符合民间风俗特点和群众喜好的文化作品,组织群众编写书籍记录文化发展、组织群众拍摄记录优良文化传统的文艺作品,组织群众创作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歌曲等等,并把作品搬到银幕中,以符合地方宣传标准的方式的进行演出等传播到更多群众当中去。只有明确群众文化的发展路线,深入了解群众对文化的诉求,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各方面培养,提高文化事业单位队伍建设,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俗,采取有效发展机制,才能使得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暂时的,没有问题就不能进步,只要政府部门明确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增加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就一定能使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在加快和谐社会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__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以及省、市、县各级会议精神;以促进我县文化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工作主题,紧紧围绕我县全面建设“产业高端、空间生态、人文荟萃、近悦远来”现代田园城市的工作目标,较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__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文化艺术工作

1、元旦、春节“两节”期间,我们配合县委宣传部举办了__年__县春节文艺晚会。

2、*月29日,第二届__美术双年展在刘凌沧艺术馆开幕。县领导及文化界人士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展会上展出了60件感怀时代的美术书法作品,为__人民提供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3、*月15日,县图书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扩建后的阅览室的面积增加到了200多平方米,增加了新桌椅、新电脑、新空调等硬件设施,藏书由原先的5000多册,更新到现在的120__册;同时,县图书馆在今年10月份的第五次全国图书馆评估中被评为三级馆。

4、县文化馆从6月份开始陆续举办了以舞蹈、音乐、绘画、书法等为内容的“百姓大讲堂”系列公益活动,分别邀请了朱凤玲、高乃红、刘存惠、刘京闻等业界知名人士到现场免费授课,千余人次参加了此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5、12月21日,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文联、县电视台主办,县文化馆、县戏曲家协会承办的“梨园盛世—2014迎新年河北梆子戏曲艺术交流会”在__大剧院隆重举办。

(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1、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年初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和所有的经营场所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严格管控娱乐场所安全,把安全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5月份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按照文化部行政审批大检查的通知要求,走访了各个经营场所,广泛争取经营业主对我局行政审批的意见。同时对经营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检查、整改。

2、加强市场监管,构建平安文化市场。一是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演出市场。加强对本辖区内演出市场的日常巡查力度,依法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积极引导各民间艺术团加强日常经营活动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确保演出节目质量,积极主动与消防等部门配合,加强人员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在演出市场管理工作中,做好业务指导和督查督办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营业性演出单位准入原则,建立了长效管理具体措施,规范了演出市场的经营秩序。二是部门联动、确保实效。积极与公安、消防等部门配合,组织力量以歌舞娱乐、游艺、网吧、营业性演出等公众聚集的文化经营场所为重点,全面排查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彻底排查事故隐患,预防和遏制了文化市场安全事故发生。

(三)新闻出版管理工作

1、抓好出版物经营单位年检核验工作。根据市文广新局的通知精神,我们及时通知各出版物经营单位,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好出版物发行的年检核验登记工作,共年检合格17家。

2、完成了印刷包装、打字复印企业年度核验登记工作。年初,根据市文广新局的文件通知精神,迅速组织,明确各印刷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企业相关审核资料。共审核登记印刷企业27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3家、一书一批印刷企业1家、包装装璜印刷企业3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5家、打字复印15家。

3、全面做好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及安装工作。出版办对全县政府机关60个单位部门进行了多次调查摸底,对涉及到各部门现有的非正版软件进行整改、卸载,并完成了正版软件的安装工作。

4、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管理模式,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规定每村由一名村干部兼任“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图书采取免费借阅、书目登记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规范了村民的借阅行为,防止图书的丢失、破坏。为使农家书屋更好的发挥作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借阅需求,11月份,我局为全县421个农家书屋更新科技、生活、 农业实用技术等各类图书24万册。

(四)体育工作

1、5月初,对34个帮扶村健身设施场地情况进行统一摸底,并上报到省、市体育局。10月份,省体育局的器材到位后,体育股迅速组织人员向34个帮扶村街进行了发放。牛驼镇、礼让店乡2个农民健身基地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待市局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2、以“新__、新梦想、新跨越”为主题的__县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成功举办。本次运动会于5月20日开始比赛历时六个月于10月14日胜利闭幕,分乡镇组、县直组两大组别,设田径(100米、2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跳高、跳远)、篮球、乒乓球、台球、中国象棋、羽毛球、钓鱼、公路自行车、门球、跳绳、交谊舞、趣味运动(双人捆绑协同跑、托球跑、背新娘)等24大项。运动会组委会对在本次运动会上获得乡镇组、县直组团体总成绩前6名以及“优秀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体育贡献奖”、“个人贡献奖”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了表彰。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积极做好非物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3月29日,__县焦氏脸谱工作室被廊坊市文广新局命名为首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月2日,我县古(土)棋游戏、枣木梳制作技艺入选廊坊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止目前,我县共有非遗保护项目国家级4个、省级4个、市级10个、县级4个。

2、利用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对非遗项目进行宣传。组织部分非遗项目参加了廊坊、正定、石家庄等多次展销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屈家营音乐会、柳编分别出版了宣传画册。8月9日至13日,__县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__大剧院一楼展览厅隆重举办。__柳编、焦氏脸谱、邢氏纸雕、传统刺绣、薛记豆制品、李记酱制品、__枣木梳、漆雕等10多个__本土的国家、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参加了展示。

(六)机关工作

1、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增强党员、干部学习意识、政治意识、创新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

2、以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对标先进单位,查找自身不足。使我们的政治思想和专业知识与时代进步的要求相一致,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七)文物保护工作

1、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了市文物处召开的关于基本建设工程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培训及座谈会。

2、5月13日至22日,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第十三期全国县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的培训班。

3、按照5月22日全省文物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局对县域内野外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库房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排查。

4、10月份,在县固马公路西侧排水沟整治工程方程段施工中发现墓葬,我局配合市文物处相关人员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整理,出土文物及相关资料由市文物处清洗、整理中。

(八)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

1、我局参加了关于开展市、县广电远程培训,稿写了心得体会并上报市局人事科。

2、完成了关于开展在播和被播广告排查整改情况汇报,并上报市局广电科。

3、对本区域内农村广播电视覆盖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完成了调查表的填报工作。

(九)其他工作

1、__县大剧院于5月底试运行后,已于6月初正式运营。

2、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已完成全部放映场次。

3、原农村电影放映员待遇问题按照相关政策已完成审核认定工作,并上报到市文广新局。

二、2014年工作谋划

201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我县文化体育工作“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一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本着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努力打造品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工作思路,逐步实现我县群众文化体育工作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艺术工作

1、继续做好文艺下乡演出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同时吸引社会资金融入,争取文化下乡文艺演出不少于10场。组织成立一个独立或合作性质的演出团体,以便更好地为群众文化服务。

2、积极做好两馆免费开放工作。一是加强文化馆的免费培训工作,把培训工作下移到基层文化站,使广大农民群众也能享受到两馆免费开放的成果;并尝试与大剧院进行合作,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同时,全年举办1至2次书法、美术作品展。二是加大图书馆的对外宣传力度。增加借阅证办理数量和借阅人次。通过举办读书周和阅读朗诵比赛等各类活动,激励广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积极参与,从而增强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明年年底前争取建好电子阅览室并实现对外免费开放。

3、全力做好新图书馆筹建工作。县图书馆受场地、图书数量的制约,现有功能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亟需进行改造,拟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筹建新图书馆。

4、全面做好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工作。一是把三个迁址未建成的文化站建设好并完善功能,二是加强基层文化站的服务功能,做好对外免费开放工作。

(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1、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利用文化市场监控平台监控功能,提高对网吧经营场所的监管力度,及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落实网吧分级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网吧信用档案管理,与经营业户签订“守法经营承诺书”。

2、加强演艺、娱乐市场监管执法,倡导“文明娱乐”,组织引导娱乐经营单位实施标准化服务;加强营业性演出监管,把演出主体、演出内容作为管理重点,严厉打击擅自非法从事营业性的演出活动。

(三)新闻出版管理工作

1、认真抓好出版物市场监管和扫黄打非工作。继续加大对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的管理力度。查处违法经营行为,杜绝盗版出版物、非法出版物进入课堂、流入市场。

2、继续做好农家书屋的管理帮扶工作,对各个农家书屋建设进行使用、管理、服务的跟进,确保每个农家书屋建设质量过硬、群众放心,使农家书屋工程真正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四)体育工作

1、全力开展好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推出更多精彩的群 众参与的赛事,全年计划完成25场各种形式的比赛。

2、充分发挥13个单项协会的作用,通过调整人力资源、区位资源不断推出更多精彩的群众参与的赛事活动。正确引导单项协会工作,完善协会活动制度,扶持协会进一步发展壮大,把各类协会工作纳入正常有序的高标准的轨道,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广泛参与。

3、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发展纲要》,完善落实县、镇、村三级健身网络服务体系,同时做好村街健身器材的配置工作,及时为部分村街安装健身器材。

5、加强对高危体育健身项目的指导和管理。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报批工作,争取再申报成功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一到两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筹划举办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3、做好全部非遗项目文字视频资料的录制整理工作,建立非遗项目资料档案;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一个非遗项目展示大厅。

4、组织协调屈家营音乐会、小冯村音乐会在大剧院举行“风调雨顺”节目演出,以促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六)机关工作

1、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党建学习、理论教育,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增强素质教育,进一步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2、继续做好机关党建工作,选出一批工作典型,选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要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工作队伍。

3、努力做好机关事务工作,塑造和谐、务实、高效的机关工作环境。

4、加强机关党员管理和教育,尤其是新党员的培养和带动,及时针对性的开展党员自律教育。

5、严格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全面查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实践活动。

(七)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十会议精神,对“一台一网一报”(__县广播电视台、河北广电网络公司__分公司和京南时讯)重大宣传进行指导、协调和检查。

2、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对在播、备播广告节目认真开展排查,及时清除违规广告节目,切实规范广告播出行为,坚决杜绝涉性广告。

(八)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解决文物遗失、损坏问题

1、积极与各相关乡镇协调、沟通,将县域内分散的古石刻、石碑、古遗址、古墓葬,由各相关乡镇、村街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和管理。对我县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标识牌,并划分保护范围,且定期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检查,确保无遗失、无损坏。

2、对馆藏文物的防盗、防火、防水设施,认真查找和排除安全隐患,对文物库房的墙面、地面进行装修,更换防盗窗,安装警报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进一步加强防范确保无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九)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

篇9

第一,培育新型农民是关键。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和重要任务就是培育有知识、懂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农民文化生活还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培育新型农民的第一要务就是转变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的素质,充分发展文化人的社会功能,加大“文化下乡,一镇一品,一村一景”的建设力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注重加强农村文化专业人员培训,更新农村文化建设观念,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近年来,我们先后将全县19名文化站长送省培训一遍,县也举行了两期农村业余文化骨干培训班,这些农村文化的星星之火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在用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重点。农村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开展健康有益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和重要载体。文化设施建设必须要确保“镇有一站”“村有一室”。从2006年以来,我县先后下发了达标文化站、达标文化室的建设标准、达标计划,县财政加大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各镇也加大了文化站达标建设的紧迫感。先后有5个文化站实现了达标建设任务,建设了农家书屋20多个,建设达标文化室174个,普及达标率达到了69G。要实现文化站、文化室建设全面达标,剩余部分虽然量不大,但难度较大,我们必须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当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来抓,当作实事来做,帮助这些镇确保2009年实现两个百分之百,即文化站达标率百分之百,村文化室达标率百分之百。

第三,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核心。农村文化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必须依靠一支思想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骨干队伍。一是要重点抓好农村文化工作者和农村业余文化爱好者的队伍建设。建好这支队伍,要以我们文化馆为依托,建立农村文化队伍培训基地,结合当前全县经济和文化工作的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素质,逐步解决农村文化工作队伍业务力量薄弱、人员老化等问题。对于农村业余文化爱好者,要支持和引导他们提高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要充分发挥我县专业文化团体的指导、引导作用,鼓励他们深入农村,指导和辅导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用力打造“土生土长”的业余文艺队伍,使农村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水平有较大提高。今年以来,我们举办了农村业余作者创作培训班,请专家讲解创作知识,目的就是解决农村创作人员青黄不接的状况,传授适应时代要求的创作理念,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业余作者的创作能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还举办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并把这项工作一直延伸到村一级,这对于提高全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文化馆还建立了业余文艺工作者档案,通过搭台唱戏,让专业演员、业余文艺工作者同台演出,使我县业余文化爱好者的艺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第四,农村文化活动创新是根本。文化重在建设,活动重在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一是要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这几年各级政府埋单,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我们文化馆也参与了这项工程,确实解决了农民的文化饥渴问题。但就长久而言,一看了之的方式,远不能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需要充分挖掘我县各地农村的文化资源,如恒济的舞龙、冈西的剪纸、钟庄的小戏、庆丰的杂技、芦沟的诗词、上冈的棋类等等。通过建设业余团队、搭建舞台、建设文化大院,和建设农民文化户、村文化室多种形式,把民间艺人、业余文化爱好者组织起来,让各种特色文化在各地扎下根,带动周围群众一起参与。近年来,我们先后扶持建立了恒济建河村文化室、苗庄村文化室、钟庄淮剧团、芦沟蒹笳诗社、上冈淮剧票友会等等,让他们生在群众中,长在群众中,带动当地的文化活动。

二是要走出“小文化”,建设“大文化”。要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内容,扩大活动范围,跳出“围绕文化搞文化”的小圈子,着力整合宣传、文化、教育、体育、科普、民政等各方面的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加强互动协作,建设“大文化”。要改变单一的活动内容,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事业性和产业性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卫生、环保、科技等融入到农村文化活动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就如我们的淮杂文化庙会、建湖绿色环保行巡回演出、华中鲁艺烈士墓园、陆秀夫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那样,让群众既享受文化,又接受教育。

篇10

关键词:统计;信息;广播影视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媒体互相渗透、竞争,给广播影视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各级广电部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广播影视发展实际的广播影视发展新模式。而统计工作在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然而目前广电部门统计信息工作的现状却不尽如意,存在“统计人员专业素质低,分析能力差,重视不够”等多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统计人员专业素质低

纵观各级广电部门的统计队伍,其人员大多都是从其他岗位上抽调而来或是兼职,他们对统计专业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对大量基础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力较弱,报表上报数据质量差,错误时有发生。

二、统计工作手段相对落后

统计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只有广大基层部门和单位的统计工作做好了,数据准确了,报送及时了,统计工作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目前广大县级部门统计工作基础薄弱,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县级广电部门还没有配备统计专用计算机,不适应统计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有的县级广电部门虽然已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但由于有些统计人员对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差,一些统计的常规工作如制表、绘图只能用手工完成,而无法在计算机上操作,更不用说是运用先进的分析手段进行数据分析了,导致统计工作停留在初级加工的水平。

三、统计信息反馈速度慢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了各级广电部门信息反馈速度慢,统计人员所能提供的只是一些基本的、简单的汇总数据,而不能及时地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大量的资料未被开发利用,不能给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四、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单位和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他们都把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硬件设施建设上,而把统计信息工作放在了可有可无的点缀位置。具体表现在:(1)统计人员不稳定,甚至缺位,即使是兼职的统计人员也经常变动,调动是不交接,工作衔接不上,无法完成工作任务。(2)数据质量不高,报表虽然有部门、单位领导签字,但数据层层未经过审核,错误时有发生。(3)报表报送不及时,迟报、错报、漏报现象还经常发生。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而统计信息是信息的主体,因而可以这样说经济越发展,市场化程度越高,统计工作就越加重要。通过大量原始资料的对比分析,从中可以找出许多重要信息,这对增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必须从现在做起,抓好统计信息工作,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确保统计工作正常开展

各级广电部门要加大各类统计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广播影视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组织机构上、人员配备上和各项经费等方面保障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要规范开展统计工作,加大基础数据审核力度,建立初审、复审制度,切实从源头上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提高数据质量。每一位统计人员都应该树立“数据把关第一责任人”思想,真正把好数据质量第一关。在统计工作遇到人员变动等情况,各级广电部门要主动适应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变化的要求,做好统计工作的衔接工作,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统计工作正常开展。

2.建立和完善统计信息网络,发挥统计信息功能

广播影视统计工作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要实现所有统计调查单位的网上直报,建立具有智能化的纠错功能因特网直报信息统计系统,以减少统计报表报送层级和环节,提高统计报表报送的时效性。这就要求各级广电部门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统计网络系统,用现代化的手段对统计基础资料进行采集、整理、加工、汇总,进而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同时也可以通过统计信息网络对外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与不足,提供解决办法与措施,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功能。

3.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当前广播影视体制机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事业产业繁荣发展,与此同时新知识、新业务推动着广播影视的进一步发展。统计工作要真实反映广播影视发展新动向、新趋势,就必须了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给广播影视带来的新变化,掌握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统计人员必须适应广播影视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加强学习。各级广电部门要定期举办统计培训,使统计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能了解广播影视工作的基本常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使用。

总之,只有努力提高统计服务质量,为广播影视改革和事业、产业发展,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提供更加快捷、准确、全面好的统计信息服务,才能适应广播影视改革的需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