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审批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15 20:4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行政审批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通行政审批工作思路

篇1

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支持工业发展,及时调整行政审批相关政策和服务流程。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工业企业共渡难关的号召,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了由主任亲自抓,分管业务的副主任具体抓,业务科和督查科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的工业项目“绿色通道”指导协调组。始终坚持以服务工业项目为重点,努力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次受理”、“一套资料”、“一套班子”、“一条龙跟踪服务”。

(一)精心编制工业项目市级审批流程图

我们为更好地服务工业项目建设,提高工业项目审批速度,中心组织人员先后到潜江经济开发区、张金开发区、园林开发区、王场工业园以及国土、环保、建委等部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最简、最快、最省的《工业项目市级审批流程图》,将原来近200多个工作日的工业项目审批流程,压缩至26个工作日。经过市长办公会反复讨论和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已经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在此基础上,修订了工业项目审批服务收费流程,印制了《工业项目建设审批服务指南》,让工业项目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审批流程、收费依据、办理时限明明白白。与此同时,为解决和减轻企业办理土地手续复杂和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我们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建议,被市政府采纳。

(二)改[!]变服务方式,完善“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

我们对于重点工业项目,中心在审批内容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只要“绿色通道”项目基本条件具备,申报材料主件齐全,其他条件和材料有所欠缺,但不影响审批的,各窗口都先予以受理,边办、边补、边完善。但在下达批文、发给证照前申请人必须补齐、改好,达到规定要求。在审批时限上,严格执行“最短审批时限”原则,各窗口单位的审批时间原则上在现行审批时限的基础上压缩50%以上。如:后湖工业园武汉凯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和组织机构代码,法定办理时限为10个工作日,走绿色通道仅2个工作日就完成了。

(三)实行集中会审、跟踪督办和上门服务

只要是窗口单位受理了属于“绿色通道”的项目后,都一律由中心牵头组织各窗口单位同时启动审批程序,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实行“一套资料”共享。各审批成员单位指派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主动与申请人进行联系,帮助申请人准备申报材料,主动告知审批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协助其办理好在部门内的审批事项。对列入“绿色通道”的项目,由行政服务中心全程跟踪督促项目的审批进度,及时向投资者反馈,同时积极协调审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需上报审批的项目,窗口部门主动向上级沟通协调,必要时,指派专人负责联系上级相关部门办理有关报批手续。如:齐力华盛办房产证,我们组织人员上门服务,仅用3天时间就办完了以前需要30个工作日才能办下来的房屋权属登记。

(四)健全“绿色通道”电子把关机制

我中心组织软件系统工程师对市级行政审批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增加了工业项目“绿色通道”模块程序,能够了解工业项目的审批动态,包括各审批单位的办理进度、收费信息、材料信息,便于中心对各单位办理事项的监督、检查、协调。中心只要将受理的“绿色通道”项目信息录入系统,程序会将每个办理事项关联起来,并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整个流程。在审批过程中系统会自动进行时限监察,全过程地监控每个环节,如超期,系统会自动进行预警,中心以此进行催办。对超时限办理的单位进行记录,作为窗口单位年终绩效考核和服务经济建设考评的依据。

二、规范审批行为,增强审批透明度,不断健全行政审批运行机制。

“便民”和“提速”是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核心,也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基本要求。为充分体现行政服务中心便民便商的特色,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我们在四个方面予以了加强。

(一)开展项目清理,优化审批流程

项目管理工作是中心工作的核心,审批项目是否合规、审批程序是否合情、审批时限是否合理是行政审批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今年,按照《省人民政府取消和调整部分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鄂政办发[20__]16号)和《关于做好取消和调整部分行政审批项目落实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们又组织人员对进驻中心办理的事项进行清理和调整,目前进驻中心的单位和事项由最初20__年的34家窗口单位减至09年底的28个,办理事项由576项减至287个。各窗口均配置电脑、电话等自动化办公设备,办事群众申请的审批事项的受理、发证、缴费等均可在大厅完成。

(二)改变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限

我中心为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审批速度,我们在项目清理的过程中按照省政府的要求1/3压缩事项办理时限,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250多个审批项目砍减90多个办事环节,提速超过50%。将以往的“串联”审批模式改为了“并联”审批模式,同时建立了联审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切实减少办事环节、简化

办事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效率,让客户真正享受到了“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的方便。

(三)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行政审批透明度

中心作为全市政务公开示范点,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潜江市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实施方案》,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中心首要工作来抓,坚持常抓不懈。《方案》明确政务公开基本原则,规范了政务公开流程、内容、方式,合理确定政务公开工作目标,实行目标分解、责任到人、循序渐进、确保落实的工作模式,使政务公开实实在在,广泛深入,避虚求实,不流于形式,不摆花架子,不让群众失望。中心制定了《政务公开评议制度》、《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政务公开监督检查考核制度》、《政务公开受理投诉制度》,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始终在规范化运行。在公开内容上,中心通过网站、公示栏、触摸屏、服务指南等,对外公开中心职能职责、权限范围、相关政策、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收费标准和依据、服务承诺、评先表模等20多项,共2800多条;对内公开财务状况、干部队伍管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民主评议等。对在公开期间发生变更的事项,及时进行补充更改,力求真实、准确、及时。

三、改善服务硬环境,加快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提高行政审批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原有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同时为适应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需要,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投资700多万元,经过紧张施工,建成了办公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新的行政服务大厅。8月26日,市行政服务中心实现无障碍整体搬迁,并成功开通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新行政服务大厅位于章华南路28号一、二楼,交通十分便利。办事大厅设有工商、房管、质监、卫生等28个窗口单位,工作人员70余人。各窗口均配置电脑、电话等自动化办公设备,办事群众申请的审批事项的受理、发证、缴费等均可在大厅完成。大厅还安装了触摸屏、led大屏、监控器以及全自动饮水机等设备,方便办事群众查阅、监督和休息。

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是时展的要求,是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根本措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市委常委会明确了指导意见,市政府将系统建设列入了20__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们按照省里的要求,不仅开发了审批和监察等固有模块外,还开发了具有潜江特色的绿色通道审批系统、服务大厅考勤管理系统、大厅日常管理系统、窗口绩效评价系统、触摸屏系统、收费系统等。特别是在“绿色通道”中,我们将工业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事项进行绑定,不受其他审批事项的影响,实现了并联审批。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控制了每个事项的办理时间,加快办事速度,为工业项目的审批节约宝贵时间,同时还降低了收费标准,按原收费标准的20%设定收费上限,大大减轻了工业项目申请人的经济负担。

目前,通过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开发建设,实现了对行政审批办件的受理、收费、审查、决定、办结和公开等环节信息规范化、透明化,对于我市有效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和效率,强化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推进政务公开,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挥了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四、推行“以票控费”,严格执行收费减免政策,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同时确保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入库。

为规范窗口的收费管理工作,防止窗口人员自由裁量、暗箱操作,影响公平,中心加强了“以票控费”和收费监督工作。

(一)加强“以票控费”,控制“双轨运行”

今年,中心与市财政局票据监管中心紧密配合,严格票据审核换发程序,共检查审核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391本,内部收据75本,其它票据144本,保证了所有票据均经过中心的检查并加盖印章。实行以票控费,不仅控制了个别部门“双轨运行”的问题,也避免了财政性资金的随意流失,为增加财政预算外收入把好了重要的一关。

(二)严格收费减免标准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共渡难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暂行意见》(潜发[20__]13号)文件精神,20__年,我们对全市在建、续建和新建工业项目的行政规费实行零收费,共减免费用98.57万元。如:园林工业园昊升机械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大厅建设项目,应交人防易地建设费11万多元,我中心受理后按规定实行零收费。对中介机构的服务性收费,我们要求严格按照标准下限的20%收取(应收服务性费用394.23万元,实收费用60.9万元,减免费用333.33万元)。如:杨市工业武汉肥冠生物科技项目,应收环评费25900元,实际仅收3000元,收费比例不到12%。

(三)有效加强协税工作

地税局在进驻中心前耕占税、契税流失严重,进驻中心后通过房管局、国土局两个单位协税,地税局两税流失情况基本再没有发生。

(四)建立了四级监控网络,减少工作人员自由裁量权

中心充分发挥了网络监控的作用,实现中心管理层、窗口办事层、银行收费处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开票处四个层面相互监督制约,保证各窗口工作人员照章办事、依规收费,有效地控制了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的发

生。

五、加强行政服务网络建设业务指导,积极拓宽行政服务领域。

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对行政服务网络建设工作一直高度重视。今年初,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汇报,同意在潜江经济开发区、园林办事处、张金镇和周矶农场等地开展行政服务网络建设试点工作。根据调查研究,我们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开展镇、村(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镇级便民服务大厅的主要职责是:承担本级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审批审核、证照办理、委托受理等各类行政审批服务,开展举报投诉、信息公开、政策咨询、技术指导、非文件查询等便民服务。村(社区)级便民服务室的主要职责是:代办土地建房手续申报、低保救济核报、计划生育审核、合作医疗、农机、农技、供水、供电、有线电视、劳动咨询等服务;开展民事调解服务,受理和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参与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有条件的村(社区)可拓展服务领域,建立文体活动室、卫生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同时,《通知》还明确了镇级便民服务大厅进驻单位以及镇、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网点名称、岗位设置及负责人职责、制度建设等内容。

目前,我市四个试点单位的镇级便民服务大厅已经建成,工商、民政、计生、城建、农计等相关单位已进驻大厅开展业务,张金等地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还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市纪委监察局实现了对接。

六、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窗口人员办事能力和水平。

行政服务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对外办事的最大窗口,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纽带。行政服务中心不仅担负着审批职能,也担负着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重任。针对中心各业务窗口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人员仍然隶属于原单位,管理关系相对松散的特殊性,中心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1、严格选人标准,加强业务培训。为保证窗口人员的素质,我们要求轮换进中心的窗口人员必须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敬业精神好、能吃苦耐劳、组织纪律性强。同时,我们采取集中学习和平时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2、加强考勤考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窗口工作人员每天必须上下班四次指纹打卡,打卡纪录自动录入绩效考评系统,每周召开例会,对考勤纪律予以通报。中心每天安排一名办公室管理人员带班,与各办公区域组长组成大厅值班组。采取视屏刷卡考勤、监视器现场监视、管理人员每天定期巡视和不定期抽查等措施,进行大厅管理。窗口工作人员因业务需要等公事外出,由窗口负责人安排,并报当天办公室值班人员登记备案。同时,对窗口人员考核“三结合”,即:民主评议和考核领导小组考评相结合、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量化评测和亮牌公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两月进行一次“红旗窗口”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予以通报、奖励;中心每两个月就要将窗口工作人员的考勤、评先、办件等情况以文件的形式向窗口单位进行通报,每半年中心领导都会专程到各窗口单位进行一次走访座谈,反馈情况,年终还要将每个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形成书面鉴定材料直接向窗口单位汇报,并进入中心档案。通过建立严格的考评考核制度,既规范了窗口人员的服务行为,又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窗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总的来说,今年以来,行政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在行政审批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对改善全市经济发展环境以及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管理职能不强,体制机制定性不准,监督协调手段不多等问题。

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根据全省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关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根据省政府和省监察厅的安排,今年我们配合市纪委监察局开通了电子监察系统,但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我们将继续配合市纪律监察局将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电子实时监察系统的监控范围,实现监督信息互通,提高行政效能。

二是加强行政服务网络建设的业务指导。按照全省行政监察暨行政服务网络政府效能建设会议的要求,明年,我市镇村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将全面铺开。我们将加强对镇、村(居)联络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搞好代办业务的衔接工作。

三是优化审批结构,理顺部门之间的衔接关系。明年,我们将在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顺窗口与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建立批前、批中、批后贯通衔接的工作机制,实现前后方工作良性互动。

篇2

2009年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统筹推进交通建设、公路养护、运输管理等项工作,促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为*振兴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主要预期目标:交通发展投入400亿元,比上年增加59.6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20亿元,比上年增加40.8亿元,同比增长22.8%。公路建设投入218亿元,建设公路里程10528公里。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9亿元,建设三级以上客运站6个,农村客运站60个。内河航道建设投入0.1亿元,继续实施鸭绿江航道整治工程。

主要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把握国家重点投资方向,进一步完善交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是交通运输工作的第一要务。要按照交通运输部明确的支持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县(市)通高速”目标,进一步调整完善高速公路发展规划,到2015年,完成投入1930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4800公里,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省内路段,实现省会至市州政府所在地全部通高速公路,县(市)基本通高速公路的目标。进一步调整完善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到2015年,国道及50%以上的省道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100%的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关系全局的综合通枢纽及衔接配套的运输场站,调整运输结构,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建立完善全省城际快速客货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能力。制定完善内河水运发展规划,争取尽快实现第二松花江、松花江四级以上航道畅通,鸭绿江通航条件较大改善,港口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基本适应水运发展需要。

(二)紧紧抓住宏观政策调整机遇,全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全年计划投资145亿元,长春至辽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启动四平至长春段八车道改造,开工建设营城子经东丰至梅河口高速公路,加快营城子至松江河、长春至松原、松原至双辽等8个高速公路续建项目建设。一是紧紧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与协调,争取在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积极争取省直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创新建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高速公路实行省地共建,交通建设计划和建设资金向积极性高的地方倾斜。三是加快前期工作进程,对新开工建设项目,要集中精力,日夜兼程,采取平行推进、交叉进行的办法,抓紧完成工可、设计、环评、土地预审等项工作;对已经上报国家审批的项目争取年底前完成审批。四是加大筹融资工作力度。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不断探索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新方式。通过发行债券、合资合作、BT、BOT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满足建设需求。

(三)坚持统筹兼顾,继续推进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建设。在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发挥路网的整体功能和效益。坚持“有保有压”,加快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全年计划投入25亿元,建设环长白山二级旅游公路等10个项目,建设规模491.7公里,竣工208公里。认真做好招投标、征地拆迁、工程备料等工作,加快工程进度,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完成年度计划。

围绕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年计划投资48亿元,建成水泥(沥青)路8220公里。新增通水泥(沥青)路的乡镇2个,乡镇通水泥(沥青)路率达到99.3%;新增通水泥(沥青)路的行政村872个,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率达到90%,提前一年完成部省协议目标。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督促协调和技术指导,严格建设标准,研究推广适合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机制和办法,搞好工程验收,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交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交通运输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探索建立交通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国家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对交通运输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积极探索,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尤其是取消养路费等六项规费后,公路建设的融资、养护管理的资金拨付等都出现了新变化,要认真研究解决好普通公路建设发展特别是二级公路发展问题,加快建立完善新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机制。要把交通运输工作重点转移到改进管理、加强公共服务上来。二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交通运输业,提高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效能。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贯穿于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工作。要本着对事业负责、对职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人员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认真研究征费系统职能调整和改革涉及人员安置问题,抓紧制定和完善人员安置方案。做好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准备工作,6月底前完成债务审计和还贷协议签订工作,确保改革稳妥有序进行。在未取消二级公路收费前,各地要加强收费站管理,保证收费工作正常进行。四是围绕交通运输发展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加快建设季节性冻土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重点实验室,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快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全面提高行业科技水平,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五)主动适应交通职能调整的新变化,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组建交通运输厅,并赋予了新的工作职能。要以这次交通职能调整为契机,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一要抓紧研究制定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统筹运输方式的衔接与协调,优化配置运输资源。二要加强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搞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场站布局规划研究,加快建成一批功能完备、布局合理、集疏运体系完善的枢纽场站。三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加强对城市公共客运的指导,搞好工作移交和衔接,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抓紧研究解决出租车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强化各项措施,确保行业稳定和健康发展。继续推进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发展,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有效衔接的旅客运输网络。四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发展物流市场,鼓励传统货运企业拓展货物受理、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相关业务,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整合各种运输资源,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农村物流配送业务。五要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为管理决策、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提供信息支持。六要推进水路、地方铁路运输发展,确保市场健康有序。

(六)坚持建养并重,突出抓好公路养护管理。牢固树立建养并重理念,在抓好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养护管理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养护管理年活动。今年是开展养护管理年活动的最后一年,要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目标管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支持保障体系和奖惩措施,重点解决好养护资金、养护体制机制、养护组织管理和养护质量等问题。二是加大养护投入。认真搞好路况调查,科学制定养护规划,合理安排养护工程,做好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和专项养护,提高道路通行质量。全年计划投入16.5亿元,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指数达到92,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到87.9%。三是继续深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改革方向,认真研究解决改革遗留问题,推进养护市场化进程。四是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按照省政府《农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若干规定》要求,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多种形式的养护运行机制,加大养护资金投入,确保实现“有路必养、常年养护”的目标。

(七)依法加强行业监管,努力维护交通行业安全稳定。一是坚持依法行政。提请省人大和省政府尽快出台《*省公路条例》、《*省高速公路管理办法》(修订)和《*省城市公共客运和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加快水上交通管理立法步伐。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搞好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监督检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二是加强安全监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组织开展交通建设、道路运输、水上运输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加大安全投入,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各项应急预案,搞好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快农村公路危(险)桥改造,全年计划改造危(险)桥346座,加固167座。深入做好渡口、渡船改造和渡改桥工作。这项工作关系民生,涉及到24个县、154个乡镇、210余万群众(其中8万学生)的出行安全,各地要高度重视,搞好调研,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切实改善渡运条件,确保安全。三是加强质量监管。进一步落实质量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充分发挥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保证体系作用,创新质量监管手段,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完善从业单位信用信息公开制度,搞好信用登记与考核,进一步完善建设市场、养护市场、运输市场的准入、监管、退出机制,加强对从业单位和人员的动态监管,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继续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坚决遏制超限超载行为。五是加强资金监管。要科学安排调度资金,严格造价审查,有效控制成本。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严禁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八)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交通队伍和行业文明建设。一是继续解放思想。以宽阔的视野观察和判断形势,跳出行业看行业,敢于承认差距和不足,增强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敢干事、会干事、真干事。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思维谋划交通运输发展,用新理念、新举措推进交通运输工作,使各项工作都有新成效,各个方面都有新突破。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全面、客观、准确、公正地选拔和使用人才,最大程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完善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各项工作一经部署,就要落实责任,有人抓、有人管,有检查、有督促,实行绩效考核。要按照建设服务型行业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做好交通运输行业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准确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四是加强行业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和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加强交通文化建设,发挥交通报舆论宣传主渠道作用,大力弘扬交通运输发展主旋律。加强政行风建设,着重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纠风工作不力,民主评议中排在末位的,在交通建设目标责任制评比中实行一票否决。

篇3

一、深刻把握当前交通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交通事业发展的紧迫感

要深刻把握当前交通工作面临的形势,就必须把交通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分析。纵观国内外形势,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更为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从国际上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国际金融动荡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不断加深,其严重后果还将进一步显现,国际通货紧缩的压力将继续加大,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已成定局。从国内看,我国将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巨大压力,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很大,经济工作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由于我市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外贸依存度高,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已开始向实体经济和服务业扩散。今年1月份我市财政收入负增长,我市经济下滑和增速下降的风险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从国内航运业来看,市场严重不景气,许多中小航运企业因资金紧张、还贷压力加重而陷入经营困境。从我市公路运输来看,航运业的萧条直接影响到道路货运,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大量集卡车报停现象;经济发展的不景气也影响到公路客运,节后我市长途公路客运也出了下滑的苗头。在以上这样的大背景下,2009年的交通工作将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一是国家扩内需、促增长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投资拉动关键是交通等政府性基础设施投资,这是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成为举国共识的情况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和关心交通工作,这为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主要表现在:项目报批较为顺利;用地指标得到较大缓解;银行信贷放松,特别是政府性投资项目融资较为便利;钢材、水泥等基础材料价格相对较低,工程造价大幅下降。这对我们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面临着行业转型的机遇。当前,全市上下对推进交通事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如我市在积极推进第四方物流业发展,对调整交通发展结构、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和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决心都很大,热情非常高,信心也很足,这也是我们当前交通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总之,2009年我市交通工作面临着巨大困难,也蕴涵着重大机遇。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加快交通事业发展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努力使我市交通事业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这个主题,全力推动交通事业再上新台阶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把“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题。今年,我市交通工作也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交通事业再上新台阶。关于今年交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刚才俞钢同志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部署,有几项重点工作我这里再强调一下。

一是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机遇要抢抓。一要超前规划,对于一些本来要放到“十二五”规划中的项目,有的可以放到现在抓紧做,有的要及早开展前期研究;二要狠抓前期,在规划指导下提前谋划前期工作,确保一旦开工就能按预定工期不间断、无障碍施工;三要注意工作方法,前期工作可交叉进行,打时间差,工作程序上科学安排,使各项前期工作有机衔接,切实提高前期工作效率;四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能上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项目,注意避免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不能因为抓进度而忽视基本建设程序,上的项目必须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是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标准要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市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建设综合枢纽型城市和长三角南翼交通枢纽的目标相比,我们在建立综合运输体系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城市内外交通间和不同运输方式间换乘、衔接不畅,公路、城市道路、机场、港口等一体化衔接不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整个交通体系中的功能配比有待优化。因此,加快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大家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交通事业发展主要是抓投入抓建设,随着土地制约的紧张、环境承载力的紧张,今后30年通过建设来缓解交通困难较大,外延扩张的增长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必须要从管理为切入点,发展综合运输,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功能,实现“无缝对接”,这是历史的发展要求,是21世纪初宁波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课题。各级、各部门要把建立综合运输体系作为当前的大事和要事来抓,按照城市内外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超前谋划,统筹考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今年要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抓紧做好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提前谋划,尽快明确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下步,这方面我们要加大投入,大力推动,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

三是抓交通行业管理,力度要大。目前,这次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客观上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历史罕见的经济危机。回顾历史,任何一次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发生,都会增加社会矛盾集聚或爆发的压力,处理稍有不当,就会演变成政治危机。在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不断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全力避免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交通行业点多、线长、面广,从业人员众多,行业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因此,在当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干快上、部分交通运输企业正经历“严冬”考验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加大力度,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高度,狠抓行业管理,确保不出大问题、大事故、大事情。要全面掌握各类运输企业经营现状、从业人员思想动态,把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研究对策措施,必要时要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努力实现运输市场的稳定发展。交通行业管理面临新的课题和任务,依靠原来一整套的管理办法、思路不一定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创新和发展新的管理方式和思路。

四是抓交通事业改革,措施要新。今年,涉及交通领域的各项改革任务很重,从国家“大部制”改革,成品油税费改革到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等等。长远来看,这些改革举措都给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后劲,但同时也为近期行业稳定和队伍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在人员安置、利益分配、关系协调等方面,处置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与中央、省的沟通联系,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又要结合宁波实际;既要以改革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提出的措施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大胆创新;既要理顺我们作为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当好裁判员,又要注意发挥各种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提高社会各方面对交通工作的参与度,合理的诉求要向上级部门反映,从而使改革兼顾各方,积极稳妥,切实起到推动交通事业发展的作用。

五是抓队伍建设,要求要严。今年是我市交通重大项目建设任务空前繁重的一年,项目数量之多,投资体量之大,工作要求之高,都是空前的。同时,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的压力和各项交通事业改革的任务也是很重的。虽然这些年交通队伍建设的成效很明显,大家心齐、气顺、劲足,但面对今年的形势和任务,加强队伍建设仍显得非常必要。要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事程序,切实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完善具有行业特点的惩防体系,严格财经纪律,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强化行业保廉。今年要通过队伍建设,通过紧之又紧、严之又严的管理,推动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三个确保”,即保质量、保安全、保廉洁;推动全行业、全系统实现“两个不发生”,即确保陆路、水路运输不因安全设施不全等隐患出现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交通运输不因超载等问题出现重特大事故。如果通过努力,明年这个时候,完成或者超额完成140多亿元,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廉政若没确保,出事了;质量没确保,豆腐渣了;安全没确保,出事故了,即使我们完成了投资计划,所有辛勤工作也付诸东流了。我们一定要如履薄冰、小心谨慎,通过制度来避免错误的发生。

三、全面落实“三个到位”,积极营造全市上下共同推动交通工作的良好氛围

今年是我市交通工作形势较为严峻、任务非常艰巨的一年。交通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要看我们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决心大不大、意志强不强、作风实不实。这次会议之后,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迅速行动起来,全面投入到交通重大项目会战攻坚等工作中,以最有力的领导、最扎实的作风、最优良的服务为交通事业再上新台阶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当前,要切实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责任落实一定要到位。做好交通工作,落实责任是关键。要全面建立项目责任制,层层签订项目建设责任状,把每一个重大项目的投资计划、形象进度分解落实到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实施主体,切实形成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责任体系。要科学制定报批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四个一批”的分类目标,特别是对那些加把劲、努把力可以竣工的重大项目,一定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早建成投产、早发挥效益。要采取集中督查、随机暗访等方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督查,确保每个项目的建设都按时间节点有力、有序推进。

篇4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区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

本次会议,是区委在面临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节点而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上,书记代表区委常委会作了题为《抢抓机遇,奋力攻坚,加速推进富强美丽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审议通过了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会议期间,大家参观了“双十工程”图片展和“项目大会战”部分项目现场,观看了142个单位亮点工作展播,举行了测试、测评,并结合实际对《报告》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深入、热烈的讨论,纷纷结合实际就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效益、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打造“三江六岸”滨水风貌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因地制宜加快镇域产业园发展、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边远镇扶持力度、草街成库后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建议,区委、区政府将认真研究采纳。

总结本次会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成绩总结客观全面。《报告》和《建议》客观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了“十一五”特别是区委十二届十次全委会以来,我区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上级部署、实施“3421”工作思路,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统筹城乡、民生保障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再现和肯定了历届党委政府特别是本届党委政府在推动发展进程中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作出的贡献和努力。

二是宏伟蓝图振奋人心。紧密结合中央、重庆相关要求和当前实际,科学谋划了我区“十二五”宏伟蓝图,确立了“坚定不移落实‘3421’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四大战略’,抓好‘双十工程’,推进‘百个重点工作项目’,提前到2015年,基本建成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的战略目标。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和《建议》描绘的宏伟蓝图承前启后,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令人振奋,通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

三是攻坚克难措施有力。《报告》和《建议》指出,坚定不移地实施“3421”工作思路,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必须紧紧围绕五年规划和年度目标,打好“四大攻坚战”,实现招商引资再突破,项目建设见成效,城市形象展新颜,民计民生大改善,这些措施与中央和重庆要求一脉相承,切合实际,具有很强针对性和操作性,必将对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今天还将就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对我区明年经济工作进行安排。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入领会,准确把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2月19日至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市明年经济工作。书记、市长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生活,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走出一条在显著改善民生中加快发展的新路子。主要讲了六个方面:一是重庆经济正驶入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这样干下去,未来大有希望。二是继续走民生为本之路,在改善民生中推动经济大发展,要更加注重公平公正,着眼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把“蛋糕”分得更公平合理;要充分认识改善民生,不仅是积德的善举,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单“花钱”,也能“挣钱”;要全面推进“民生十条”,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三是要统筹城乡缩小“三个差距”,抓好最低工资标准一年一调,扩大城镇“五险”覆盖面,企业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标准正常增长,扎实推进“农户万元增收”、户籍制度改革等举措,缩小贫富、城乡、区域三大差距。四是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五是要加大城市环境整治的力度,谋划好城市建设,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好,管理好,越漂亮越好。六是要在全市、首先在干部队伍中提倡学习,力争让重庆成为我国人均读书最多的城市之一。

市长总结了“十一五”特别是最近两三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所重点抓的“四个方面”工作,系统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明确了明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并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不断夯实“三农”基础、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拉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千方百计改善民生等六个方面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值得一提的是,市长讲话中直接提到了“开工建设‘三环’至铜梁等9条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北汽银翔汽车”等一批涉及的项目,同时还要求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在城市规划、要素保障、项目布局、基础设施方面狠下功夫”,既是对工作的重视和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

总的来说,本次会议利好政策多、信息涵盖广、含金量十足,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已经印发,下来后大家要采取多种方式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由区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梳理相关政策,抓紧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对接方案,做好对口衔接和落实。

二、全面分析,充分认识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收官之际,回望“十一五”,我们抓牢撤市设区、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大为提振的契机,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努力打造企业、资金、信息、技术、人才汇聚高地,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均圆满或超额完成。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五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8.3%,是2005年的7.5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3%,累计投入是“十五”时期的4.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5%,是2005年的2.6倍。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成绩,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成绩值得肯定,未来任重道远。当前,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形势和机遇。首先,具备“天时”。主要体现在“三大政策优势”方面。一是宏观政策优势。在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全面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东部产业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二是重庆特有的直辖市政策优势。随着重庆深入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提速建设“五个重庆”、深入落实十件民生大事,全面启动两江新区开发,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政策优势。在加快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市里已分别针对万州、涪陵、黔江出台支持政策,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市长要求针对等其余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支持政策“也要抓紧研究出台”,把发展上升到市级重点支持层面,对我们下步发展更加有利。其次,具备“地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位优势。既是重庆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刚刚通过的《成渝经济区规划》确立的经济区中部的中心城市。特别是在重庆启动建设三环高速、两江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时期,作为毗邻两江新区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在承接主城产业转移、两江新区产业带动等方面独具优势。二是交通优势。随着近年来襄渝铁路、遂渝铁路、渝武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富金坝、草街航电枢纽蓄水通航,区域内骨干路网不断完善,区域性物流运输体系逐步健全,面向全国的通行能力切实增强,与重庆主城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交通优势进一步显现。三是发展环境优势。我们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积极打造宜居美丽之城,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镇街“简政放权”激发活力,全面加强和改善民生,也积极促进了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丰富了“地利”优势的内涵。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区招商引资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北汽集团等知名企业抢滩,为下步发展蓄积了充足的动力。同时,还具备“人和”优势。在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基础上,我们积极营造重团结、讲大局的工作氛围,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我们积极倡导解放思想、创新求变,打造了一只善于创造机遇、能够抓住机遇的干事创业队伍。我们大力实施“德润”战略,积极培育“三种文化”、弘扬“精神”,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可以说,目前已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前景良好,后劲充足。

三、统筹推进,全面抓好明年经济工作

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3421”工作思路的决战之期、攻坚之年。“十年看五年,五年看头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对于未来五年跨越突破、基本实现“三大奋斗目标”至关重要。围绕区委确立的“全力搭建起富强美丽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框架”目标,明年经济工作主要预期性指标是:实现GDP283亿元,增长14%以上;地方财政收入50亿元,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亿元,增长22%以上;实际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增长30%以上;招商引资完成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5%、15.5%以上。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工业是“富强”的重中之重。虽然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量偏小,“短腿”问题依然存在,与万州、涪陵、江津、永川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我们签约了不少项目,但“光招不落地等于白招,落地不见效等于白干”,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和开展“项目落地见效年”活动,着力在壮大体量、优化布局上求突破,力争明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20亿元,增长31%,为实现2015年1200亿元工业总产值奠定基础。

一要着眼于拓展延伸、硬件提升,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工业发展平台。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园六区”协同发展的格局。工业园区核心区、草街拓展区在建道路要尽快建成,实现园区骨干道路全覆盖;要强化落地项目推进力度,尽快完工厂房建设并及时投产见效。大石综合产业区要统筹做好规划并启动一批道路和企业建设;渭沱化工产业区、草街农创园要加快完善骨干道路,引进一批企业落户;土场北汽银翔、迈丰动力项目要确保按期投产,万强机车启动建设,加快形成汽摩产业发展高地;华蓥山经济走廊包括三汇、清平等组团,要在建材、铸造、玻璃等产业发展方面出成绩,带动形成片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一园六区”的水、电、气管网等配套设施要随着道路建设同步推进,核心区自来水加压泵站、土场杨家沟水库、渭沱化工产业区自来水厂要尽快建成,抓紧启动草街110千伏变电站以及核心区、草街农创园、草街拓展区、渭沱化工产业区四个污水处理厂建设,积极争取天然气指标,确保满足企业正常生产需求。

二要着眼于壮大总量、优化布局,切实抓好大产业培育,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要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坚持分型培育、分类发展的原则,着力引进具有开创性商业模式、先进生产理念、高端核心技术的企业加盟、壮大集群、带动发展。一是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要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比如基础版块中的煤电能源产业,双槐电厂二期第一台机组建设要加快推进,积极争取第二台机组尽早启动,盐井一矿要力争投产,草街航电枢纽4台机组要全部安装完成、启动发电。水泥建材产业要促进冀东水泥尽快投产,加快推进台泥水泥二期建设,力争全面实现1200万吨水泥产能目标,加快发展一批商品混凝土、新型建材等延伸产业。盐气化工产业要依托渭沱化工产业区,着力引进一批骨干项目,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二是要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市长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讲了一句话叫“先行者通吃”,就是要求我们要有战略眼光、系统思维和前瞻意识,善于把握先机,赢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在制药、新能源等产业方面已经有了良好起步,要切实加快推进西南制药一厂、制药工业园、五洲龙新能源客车等一批项目建设,力争再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做大体量,形成规模。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庆正在积极发展以笔记本电脑、3G手机等为主体的通讯终端产业,以及以网络系统、数据处理中心等为主体的通讯网络产业,总体规模达数百亿美元,潜力巨大,特别是目前市里对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方面,发展的基调逐步从限制性对接转为公平化竞争,这对我们是一个机遇,区经济信息委等相关部门要积极谋划,牵头加强对接,力争在区县竞争中取得先机、赢得主动。据了解,要完成整个信息产业配套,大致需要250家左右配套企业,现在已进入重庆的实际有60多家,我们发展空间还很大。

三要着眼于引得来人、留得住人,切实抓好生活性和功能性配套设施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综合保障。一是抓紧完善工业园区生活性和功能性配套设施。从目前核心区的发展来看,生活、商贸等配套设施不足问题已经逐步显现,今后草街拓展区和农创园、渭沱化工产业区因远离城区,随着企业的陆续建成投产,问题将更突出。因此,“一园六区”要按照“职住平衡、功能配套”的思路,提前谋划,通过多种渠道赓即启动建设一批公租房、倒班房、公交场站、配套商业、文化等设施,为职工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二是重视解决好企业“用工难”问题。产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一方面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依托高职教城、职教中心等中高职学校和技能培训机构,针对机械制造、制药产业、电子信息等重点和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用工和培训计划,强化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实行定向输送、合理配置。同时,要注重用好区内外人才市场、人力资源网等平台,加大人才引进和招聘力度,切实解决“用工有来源”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用工各类保障政策和劳保措施落实环节的监督,努力营造尊重职工、关爱职工的良好环境,切实解决“留得住人”的问题。

(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是夯实“富强”基础、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内容。对照市里提出的“缩小三个差距”的总体要求,我们要切实抓好传统农业提升、万元增收、基础条件改善、农村改革、镇域产业发展五个重点,加快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

一要优化提升传统农业。立足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优化提升粮食、生猪、水产、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农业,在云门、龙市、钱塘等镇街建设优质粮基地60万亩,打造万亩水稻、玉米、油菜等优质粮油高产示范片5个,努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在72万吨以上,出栏生猪120万头以上,水产品产量2.6万吨,蔬菜产量60万吨,水果产量12.5万吨,切实巩固农业优势地位。

二要大力实施万元增收工程。加大政策扶持促农增收,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延长产业链条促农增收,把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流通市场与规模经营结合起来,积极引进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促进产加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明年要新培育区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达到24亿元以上。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农户入社率达到51%以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特色种养殖等一批致富项目。进一步抓好劳务经济,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务工收入。通过努力,确保明年农民户均增收3400元以上。

三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继续重点打造6个统筹城乡示范点,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将其建设成为在全市范围内具有知名度和示范效益的新农村样板,并带动一批镇街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引导农民群众集中居住。围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0平方公里,农机综合水平达到27%。围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新建通村通畅工程120公里,通村通畅率提高到97%;加快推进石庙子水库前期工作,新建改造场镇水厂4处,解决1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四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人口城市化步伐。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质押贷款,增强农村发展动力。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集中经营率。

五是要加快发展镇域产业园。将镇域产业园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投入,以区农投(集团)公司为载体支持有条件的镇街实施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产业项目招商,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提高城市宜居品质

对照建设“重庆最美丽城市”的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还有不少差距,存在规划水平和建筑品质不够高、功能不够完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我们要结合“五个重庆”建设,深入实施“美丽”战略,切实打好“城市形象攻坚战”,坚持改旧与建新并重,加快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步伐,持续提升居住品质和城市形象。

一要大力开展“五城联创”工作,以科学管理促品质提升。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先治乱、后规范,重拳攻坚、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思路,集中力量实施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明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启动重庆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五城联创”工作。目前,“五城联创”总体方案已经出台,组成39位区级领导参加的指挥部,成立了基础设施、交通秩序两个专项攻坚组,7个片区环境整治攻坚组,以及办公室、督查组、资金组、宣传组4个日常工作机构,分别由相关区级领导挂帅推进,力度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目的就是要通过“五城联创”活动,彻底整治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特别要强调,区里将对“五城联创”严格考核奖惩,相关单位要积极行动,真抓实干,切实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力促“美丽”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二要加强城市规划管控,以彰显特色促品质提升。三江汇流,是我们独有、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兼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建设重庆最美丽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严把城市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的布局,重点保护好、规划好、建设好“三江六岸”滨水风貌带,彰显西部江城特色,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同时,还要特别注重留足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把城市建设得更舒适宜居。

三要加快城市建设进度,以高标准建设促品质提升。旧城改造要尽快出形象。全面加快凉亭片区开发进度,完成蟠龙湖公园二期、卢作孚广场一期扩建,启动景观明渠、塔耳门广场建设,形成北城商业核心的雏形;文峰塔片区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步行街尽早投入使用。完成纯阳山片区旧城改造,开工建设上山景观大道、纯阳山公园景观楼阁及历史街区;积极推进康润、食品厂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加大三汇工矿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推进主干道临街房屋立面整治。新区开发要按时序有效启动。全面加快高职教城、小安溪及白麓山、花滩等新区路网建设,积极做好云门山片区招商工作,尽快落实开发业主。建成东津沱、白麓山、高职教城、花滩等四个滨江公园。城市功能要尽快完善。五星级酒店、规划展览馆、金融中心和人民广场等项目要建成投用,加快推进体育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新建一批过街天桥、停车场、公厕及垃圾站台等市政设施,精心打造沿江地段及重要部位灯饰景观。

另外,要坚持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两个轮子一起转,统筹加快城市化进程。就小城镇方面,要探索“普惠政策”和“分类扶持”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打造一批重点小城镇、一批特色小城镇。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繁荣活跃,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就会增强,我们建设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奋斗目标才会有支撑点。目前,传统商贸业规模还比较小,旅游产业还未真正破题,现代物流、金融、证券等生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加大力度,增添措施,加快服务业上档升级。

大力发展生产业。近年来我区工业发展的势头良好,新引进落户了一大批企业,但作为产业发展配套的物流、专业市场等生产业还比较落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必须将发展生产业作为繁荣第三产业的重点和突破方向。一是要加快物流基地建设。全力以赴争取建成兰渝铁路渭沱中间站,依托该中间站规划建设区域物流基地,加快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充分利用水运通道,依托石盘砣码头港区打造沙溪综合物流园,完善铁路、公路、水运并举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系统。二是积极发展一批生产资料交易专业市场。三是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新引进一批金融机构落户;加强抵押担保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四是要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会计、评估认证、信息、劳务和人才中介等生产业,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

大力发展生活业。一是着力引进一批大商场、星级酒店,加速推进茂田建博城二期、宝龙城市广场、南滨商业中心、旧货交易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北城、南城两大商圈。二是要提升旅游业品质。力争实现钓鱼城旅游开发招商破题,全面启动钓鱼城AAAA级景区创建和申遗工作,建成钓鱼城停车场及游客服务中心,启动涞滩古镇临江片区开发。举办好钓鱼城国际龙舟邀请赛、第三届钓鱼城旅游文化艺术节和涞滩古镇禅宗旅游文化节。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精心策划一批游乐项目,提升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继续办好车展、小商品博览会,不断拓宽会展项目,努力培育会展品牌。四是要用好用足惠民政策,继续抓好家电、汽摩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

(五)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闭则塞,通则达”,交通历来是发展的先决条件。作为重庆的重要卫星城市和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们的工业经济、商贸旅游发展,既与我们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重庆主城的辐射带动,而便利的交通就是这种承接辐射的前提。无论是承接主城的辐射,还是加强向周边区县和区内各镇街辐射,都需要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切实提升在更大范围汇聚要素资源、在更宽领域实现加快发展的能力。一是抓好两条高速公路建设。目前,三环高速公路至铜梁段即将动工,下步要积极争取市里支持明年启动至长寿段高速公路建设。绕城高速公路“东半环”已经开工建设,“西半环”也在招商。这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实现草街农创园、大石综合产业区、渭沱化工产业区、小安溪生态产业园等片区与重庆主城、两江新区全高速通达,为企业落户、片区大规模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抓好区域骨干路网建设。华蓥山片区的土场银翔工业大道、盐三路二期、仪北路要尽早通车,启动土场至渝武高速公路段道路、杨东路建设,实现华蓥山片区到重庆主城和两江新区通行大提速,增强对主城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具备承接两江新区建设带来的地缘辐射和产业带动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加快盐旧路、太龙路等区域骨干路网建设,及时做好涪江四桥可研和前期工作,努力畅通我区内部交通循环。三是抓好铁路协建。继续推进遂渝二线、兰渝铁路,明年启动铺轨。四是加快发展内河航运。充分挖掘草街航电枢纽成库后内河航运潜能,加快建设石盘砣码头、千斤滩旅游码头等一批客货码头,大幅提升内河航运综合通过能力。

(六)切实抓好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壮大产业、增强后劲、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这几年我们坚持全员招商、专业招商并举,取得了不斐成绩。要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倍加呵护来之不易的招商氛围,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加快项目落地步伐,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一是要围绕产业链抓好大项目、大产业招商。围绕我区产业发展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谋划和引进一批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广、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积极发展上下游配套企业,争取引来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二是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在目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切实把好招商准入关,确保把有限的资源能够用于真正有实力的大项目、好项目,提高招商效益。具体方式就是严格控制好项目的投入产出强度,把土地出让价格与容积率、税收挂钩,坚持招商项目的政府评审制度,减少因土地利用不足带来的潜在损失。三是要加快招商项目落地。深入开展“项目落地见效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协调服务,完善项目落地包协调、包服务、包推进工作机制,按既定要求开通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科学设置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报批力度,完善地价决策、资源分配和分期供地机制,千方百计保障签约项目落地,推动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投产见效。同时,要对已供地项目的履约情况进行跟踪,既要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也要督促企业严格履约。

(七)努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前几天,市里对我区“五个重庆”和“民生十条”进行了专项检查,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充分肯定,这反映了大家工作很努力,有一定成效。但是,实实在在地说,也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有认识上的,工作落实上的,也有方式方法上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创新贯彻、快速落实、群众得利、全市领先”的要求,立足认识再提高、措施再强化、力度再加大,切实打好“民生改善攻坚战”,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一是要深度谋划。各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要认真研究和细化“五个重庆”、“民生十条”级的目标,抓好项目的谋划储备,建立民生项目库,明确阶段任务,分步骤、定时序、高效率地推进各项民生工作开展。二是要注重结合。民生是一个包罗很广的系统工程,我们实施“3421”工作思路、建设富强美丽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我们抓经济、抓社会发展、抓社会事业都是广义的民生工作。所以,我们在建设“五个重庆”、落实“民生十条”中,就要注重抓好结合,突出特色,增强实效,切实做到在加快发展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推动发展。三是要创先争优。实践证明,民生工作做得好,发展就会更加科学、群众就会得到更多实惠、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创先争优意识,立足出精品、出亮点、出特色、出经验,创造性地、富有成效地做深做细各项工作,确保走在全市前列。四是要强化保障。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完善区级分管领导牵头抓总、责任部门主攻推进、相关单位协同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推进保障,继续坚持双周例会、每月例会、按月督查等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民生和社会事业。

具体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结合“宜居重庆”建设,加快推进61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抓好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二是抓好主城及沿江沿路绿化、龙多山台地和三江沿岸万亩绿化示范片打造,全面完成重庆下达的森林工程建设任务。三是深入推进“健康重庆”建设,抓好“三甲”人民医院、精神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从年1月起实施全民健康免费体检。继续实施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今年29个基层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累计为群众让利2938万元,药品价格下降37.69%,有效降低了群众看病就医费用。下步,要按照上级部署扩大实施范围,在充分调动基层医疗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方面下功夫;同时要认真总结工作得失,在措施上跟进,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四是结合“平安重庆”建设,巩固“平安”建设成效,新增5个交巡警平台,抓好三所迁建、人防地下工程、国防教育暨民兵军事训练基地等项目,巩固提升“五位一体”校园警务体制,营造平安和谐社会环境。五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抓好“五大保险”征缴扩面工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80%。六是努力提升教育整体质量,深化实施教育“三个年”活动,扎实开展“五个校园”建设,新改建北门中学、南滨小学等8所中小学校,启动建设城南、城北高中,培养照顾好5.8万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启动学生饮用奶及爱心午餐计划。七是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及微型企业发展,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增就业人口1.5万人。八是开展“三进三同·历练作风·体察民情”春季行动等系列活动,推动“三项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同时,继续抓好万元增收、户籍改革工作。

(八)切实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攻坚突破不仅需要意志,更需要驾驭力、执行力、创新力和协同力。要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的各项安排部署,顺利实现明年经济工作各项目标,必须紧紧围绕“3421”工作思路,不断加强以上“四种能力”建设。一要增强本领,提升驾驭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学习,不断丰富知识结构和层次,提升研判形势、谋划发展、破解难题、勇闯新路的认知水平,增强驾驭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把自我提升的过程转化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实践成果。二要政令畅通,强化执行力。强化执行力建设,建立健全进度督查、绩效考核、问责追究、奖惩兑现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政令畅通、言必行、行必果,坚决确保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三要开拓开放,增强创新力。近年来,特别是区委十二届十次全委会科学提出并实施“3421”工作思路以来,的各项工作在以前基础上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报告》和《建议》对“十二五”和明年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定位很准、要求很高,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方能在日益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四要团结协作,增强协同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制的协调性、工作的系统性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工作都是牵一发动全身,各自为阵、单兵作战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目前工作的需求。必须切实消除看摊守业意识,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观念,切实维护和发展团结致胜、竞合共荣的良好氛围,增强工作的协调性和配合性。

四、统筹抓好当前几项工作

一是做好年度目标考核收官工作。大家辛苦工作一年,群众在评判我们,市委、市政府在评判我们。考核工作就是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工作成效的检验。目前,市里对区县工作的考核已经进入确定最终结果的关键时期,相关部门要再加一把劲,积极加强对接,努力争位争先,确保考核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我们的工作成效。

二是认真谋划好明年工作。按照本次会议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全年任务,抢前抓早,及时谋划,统筹安排好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特别是明年确定要建设的项目,要切实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另外,市里即将制定支持等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文件,我们区级相关部门,从现在开始要思考、谋划,提出我们最需要市里支持的项目、最需要的扶持政策,力争在文件中体现出来,确保文件效益最大化。

三是切实保障群众生活。要抓紧制定访贫问苦和送温暖活动方案,结合“三项活动”进行走访慰问,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过好节日。要加强市场信息的监测采集,全力保障市场供应,确保市场供给量足价稳。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水、电、气、油供应充足。特别是今年入冬以来,天然气供应十分紧张,尽管我们努力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与市经济信息委、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等进行了多次协调,日供天然气由13.8万立方米增加到了17万立方米,但是仍然有缺口,居民用户、CNG加气站、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反映比较强烈,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千方百计积极争取落实增加供应量。另外柴油供应不足问题也比较突出,要进一步协调市商委、中石油和中石化增加供应量,努力保障交通运输、重点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等用油需求,确保不停工停产。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等,不能靠,不能把对群众的需求置之不问,前段时间,我们在供应上出现了明显的不足,有客观的原因,也有我们工作不到位等人为因素。相关单位要反思,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我们元旦春节供应充足,切实保证群众生活生产的需要。

四是推进项目建设再鼓劲。“项目大会战”中还未完的献礼项目,要再加大推进力度、尽快完成建设任务。其余“五个重庆”、“双十工程”等在建项目也要再添措施、再逼进度,尽早完工。

五是加强廉洁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两会”、“两节”临近,重庆昨天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年元旦、春节期间加强廉洁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认真落实“三项治理”有关规定,严禁收送“红包”、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要坚决刹住奢侈浪费行为,严禁公款大吃大喝、突击发钱和滥发津补贴;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认真开展道路交通、煤矿、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高度重视消防安全问题。要认真开展大下访“回头看”,细化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加强网上舆论掌控,全力维护社会和谐;要认真做好节日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及时处理突发事件。请大家认真按照文件精神抓好落实,形成长效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将从严查处,绝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