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8:0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社会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社会学论文

篇1

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也意味着社会中的劳动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变过程,它体现了社会生活及生产水平的总体进步。城市的发展有利也有弊,他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制造了更多的不利因素。曾有学者认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城市化发展趋势的明显加强,使得城市规划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其中就包括对休闲体育的规划,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休闲体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越来越重要。但为了促进休闲体育的发展,我们应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城市休闲空间。而现在这种问题却难以解决。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许多城市因为人口较多,交通堵塞,环境质量差及空间拥挤等问题,导致城市休闲规划严重受阻,大多数人有时间却没空间从事体育活动。当然,理论上讲,这与当时人们在规划城市发展过程中缺少对休闲体育观念上的认识有关。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城市中的人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2休闲体育业与城市化的发展

罗歇•苏认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也伴随着人们娱乐精神的成长,城市作为娱乐发展的根源及基地,为人们进行娱乐活动提供了更多的项目选择。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首先,原先的以密集型农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逐渐转向工业化农业形式,使得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其次,相对于农村来讲,城市经济的繁荣不断吸引着新一代的年轻人疯狂追逐多彩的新生活,他们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最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变得逐渐密集并形成一些小的城镇,他们在生活和生产方式上采用城市化发展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镇逐渐发展成一个个独立的城市。在这种城市化演变过程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上逐渐彼此依赖,很长时间以后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交际圈,节奏化和规律化的生活方式以及一些法定假日,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休闲时间,使得大多数人有了想要休闲和从事休闲活动的可能。

3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在当代,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这种竞争归根结底其实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人们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不得不进一步完善和改变自己,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一来,人们的休闲时间就会被大量占用。话说回来,日趋复杂的社会结构以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使得人们疲于应对,这也阻碍了人们从事休闲体育的潜在可能,为了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人们不得不去接受新知识和新挑战,迫使自己在余暇时间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这也间接影响了休闲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4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欲望,这种欲望迫使人们不断地努力工作,获得更多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同时,生产推动消费,消费促进发展。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中日用物品的不断更新,人们便已习惯某一层次的生活水准,为了保持这一“水准”,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更多的工作,进而在循环往复的情况下,人们的休闲活动便被不断挤压和忽视。

5行业中工作时间的延长

自20世纪以来,人类从事休闲体育的时间便有所减少,但没有相关明显的数据资料能够证实这一问题,而关于二战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缩短倒是有很多资料可以证实。如今,在所有行业中,服务业占到了8成之多,这些行业因为要做正常工作以外的很多琐事,所以常常有加班加点的时候发生,这一因素必然导致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时间减少。

6失业者待业时间过长

21世纪,许多国家都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话题——人口失业问题。资料表明:这些国家中,至少有两成的失业者长期处于失业状态。有时甚至是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些劳动者有更多的悠闲时间去享受生活,但却没有良好的受教育背景以及没有足够多的财富去享受休闲生活,这也阻碍了休闲体育的发展。

7网络游戏的冲击

篇2

制度文化下东西方体育发展方向的迥异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法律、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等,都是制度文化反映。事实证明人类制度文化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关系变化而变化,而不同时期制度文化发展却直接影响人类体育文化发展,势必造就东西方体育演进方向不同。

(一)古希腊时期

古代东方制度文化以古代中国制度文化最具代表性。古中国普遍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国家政治结构,其中文化专制成为政治专制副产品。但由于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从而造成古中国文化发展始终未出现断层,而形成了以自我文化发展为主海纳百川文化特征。而体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必然从观念到组织运行等方面受到中央集权制及制度文化影响,从而选择体育的方式必然是重视内在修为,强调以内为基,以外为辅的身体活动成为人们解压和内省的运动方式,也成为古代东方主要体育文化特征。而古代西方制度文化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制度文化最具代表性。古希腊是以小国寡民,分邦治之的政治体制,基本实行民主制。而古罗马却经历了从共和走向帝国的政治变化,以法为权的罗马法成为其制度文化的代表。特殊制度造就了古代西方文化发展短时间内达到高峰的现象,古希腊人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埃及、巴比伦和地中海沿岸各古老文化。于是崇尚外在表现的文化特征成为古代西方主要的文化特征,体育作为直接展现外在美的主要载体,力成为主要的运动形式。但由于中央集权分散,罗马王朝迅速分裂而灭亡,欧洲进入黑暗年代,西方文化的发展也出现了断层和新的文化模式。

(二)欧洲中世纪时期

以中国为代表东方社会,处于两晋南北朝至元朝结束时期。政治更迭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推崇的制度文化建设存在人性的一面,从而使体育文化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崇尚以普度众生为理念的佛教,于是体育文化的表现及运动形式确实是披上了“以人为本”的外衣,尤其是民间体育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文艺复兴以前,西欧大部分领域处于落后状态。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来之前,封建统治者利用宗教奴役和教化民众来保护其阶级利益,以身体活动为运动的体育形式被遏制,仅有骑士教育存在少量的身体运动。也就是说,中世纪的欧洲制度文化建设中人性的被剥削,长期封闭的封建宗教制管理限制了体育文化的发展,诸多体育项目和运动形式被迫消失或遏制,从而造成了欧洲中世纪时期西方体育处于灰暗期。

(三)工业革命时期

东方社会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文化一直作为农业社会的附属品而存在,小农意识及封建制度诸多弊端滞缓此时东方诸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尽管印刷术和火药诞生于北宋但却发扬于西方,尽管蒙元时期出现了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的诞生但仅限娱乐与贵族,这都说明中国封建历史上思想文化禁锢制度存在已久,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君权至上的封建专制统治,一切文化的传播都将为其服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此时的社会理念是以宋明理学为基本,主张“静”和“敬”,反对体育,限制了体育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标志着社会正经历上一个时代终结和下一个时代伊始的变更期。新兴的市民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其别是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这些都体现了西方主张民主、自由、人性等价值理念。体育文化建设即使人性得到解放,也将体育融入到教育、休闲等诸多领域,使体育重新赋予了新的意义,内外兼修的体育发展模式开辟了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四)近代社会以来

近代社会是一个以西方文明发展为主体的社会,东西方社会存在迥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必然促使东西方文化发展道路的不同。西方文化通过三次工业革命的变革迅速地完成了全球性的扩展过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充满西方强权特征的文化体系,而东方文化受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阶级统治思想影响,强势的西方带着大炮和文化打开了东方的大门。东方一直存在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模式在清代达到了高峰,却伴随着西方体操浸入,最终取代我国传统的体育模式,确立了核心社会地位。因此,近代东西方体育发展的状态:以西方体育模式权威的普遍建立,东方体育模式的全面让步为背景的单元化体育发展状态。

风俗习惯性文化下东西方体育发展方向的迥异

东西方风俗习惯差异最终根结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西方文化自古受宗教的影响,东方文化受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东西方风俗习惯文化间存在着差异性。西方信奉上帝,认为上帝宽恕罪恶,而东方普遍信奉佛教,认为佛光赐福。西方待人接物强调直截了当,而东方强调以和为贵。西方的爱,强调以神的名义表达爱情,被称为“神的婚礼”;而东方的爱,讲究凭人的力量宣扬爱的意义,被称为“人的婚礼”。从中不难看出,西方自古呈现人性外在表现力,宣扬人的感性,而东方自古展现人性的内在自修力,阐释人的理性。无论体育是以休闲化、世俗化、还是现代化的方式存在,体育都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核心而发展,东西方社会不同风俗习惯文化必然影响东西方体育演进方向的不同。

思想与价值性文化下东西方体育发展方向的迥异

(一)第一次思想与价值文化的交锋

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文化领域的先导们开始了中西方文化领域的思想与价值观的早期的交锋:以孔子的儒学观和早期印度的佛教思想的东方文化和以西方犹太教的一神论、古希腊理性主义思想为代表西方文化为对比,形成了早期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东西方文化。而这种文化直接影响了东西方体育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方法等。孔子的“礼”与“仁”的思想,阐释了以礼制治国,以人道治天下的儒学观,而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髓,孔子强调伦理至上,“射”被当做君子之交的方式,形成了早期的古代中国伦理至上体育价值观。而以古希腊理性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反复强调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强身健体和精神,特别是《理想国》强调终身体育的重要性。犹太人的一神论认为神是宇宙的唯一创造者和万物之源,而印度的佛教倡导多神论,宣扬因果报应,主张众生平等,导致宗教观念和种姓制度限制了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范围,以瑜伽和保健术为代表的体育形式只能依附于宗教而发展。

(二)以教育为主的思想和价值观的文化交锋的第二次交锋

欧洲中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和价值观的交锋是以教育为依托的文化交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中国形成以教育为主的特征的思想和价值观文化。引进佛学教育的中国,将戒欲轻生思想作为武术和养生的根本,并融合了朱子理学和颜李实学,形成以佛学、儒学、道学重新结合的中国文化思想大融合的开放、兼容的教育思想。势必为体育文化发展注入新生机,先秦两汉时期修生养性的气一元论生命观,礼之仁之的伦理至上的体育价值观等体育思想得以融合和延续。而此时的西方形成以基督教义为根本的教育思想,提倡摒弃现实、鄙视肉体、弃绝一切欢乐和幸福的禁欲风,对人生和身体予以否定,导致体育滞后性;最具代表的教育思想便是骑士教育,倡导武技培养忠诚的武士道勇士,用于军事的体育文化正是束缚于以基督教义为根本的教育思想而不得发展。

(三)14-18世纪末的第三次交锋

明代王阳明曾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明代颜元一反程朱理学“重心轻身”,提倡“文武相济”“兵学合一”全面发展的儒家体育的教育观,从中难看出,明末思想仍未能打破以儒家思想为主统治。到了清代,闭关锁国政策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使得思想解放走到了瓶颈期。尽管此时的中国体育正向休闲化和世俗化发展,但人的身心受中国社会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体育的休闲化和世俗化是否是昙花一现呢?留给后人佐证。14-18世纪未,近代西方思想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将神的光环世俗化,宗教改革又将世俗神圣化,启蒙运动使人的主体性价值得以体现。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内容,人文主义代表人物彼特拉克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宗教改革是以马丁路德为代表,提出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先定论为核心内心的人文主义宗教观;启蒙运动是以宣传理性、民主、科学、平等的理性主义为根本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不难但看出,近代西方思想仍站在理性角度思考人性的发展。体育是以人为根基,以人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的社会活动,体育作为人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形式,人性思想的解放,体育运动方式势必解放。

(四)十九世纪以来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用“大炮”和文化打开了东方社会大门。作为“大炮”的前锋先进的西方思想迅速渗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中,封建近代式—“师夷长技”,再到资本主义近代式—“民主共和,”再到“”传播,与西方倡导民主、科学、理性、民权、民生等思想不融而合。及目前西方主张普世价值观与以中国为代表主张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交锋,下,使原本处于不同轨道思想文化不断碰撞火花。思想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和据理力争,体育便成为人类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特殊途径,使体育具有系统、规范、科学的方法体系,全新阐释人文主义体育价值观和体育人生观。

篇3

体育,作为一项全民参与、全球参与的活动,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将是未来体育运动发展的目标。一是体育发展国际化。随着奥运会的发展,体育运动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同时各国间的体育合作、综合开发等项目纷纷落地,也加剧了体育全球化的进程。二是体育发展社会化。体育运动,人人参与,体育不是“竞技”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通过运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体育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社会将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三是体育人才的复合化。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但需要精通体育专业的人才对人们进行引导,更需要大量掌握体育运动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对人们的体育运动进行策划,指导人们参与体育锻炼。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终身体育思想进入到教学日程中,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但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理论上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教学宗旨,而实际上仍以运动技术的教学为主线,未能真正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升学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教育从小学开始,始终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升学,而素质教育的发展未能全面推动起来,这造成了“重智育,轻体育”的局面,使得体育课程处于尴尬的副科境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要转变思想和观念,从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出发,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指引,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将“健康第一”思想、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结合起来,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扎实开展理论课程和实践相结合的工作。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锻炼习惯。

体育课程虽然一直贯穿着一个人的整个学校生活,陪伴着所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但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迫于工作的紧张节奏和沉重压力,鲜有人坚持体育锻炼,从而没能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都是按照同一个模式进行,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防止与纠正错误、巩固与提高”的模式,传统的注入式的体育教学使得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在每周仅有的90分钟内进行简单的体育项目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过于机械化,不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积极性的培养,从而失去了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体育教材不实用,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综观高校体育教材,较大的篇幅多以技术动作描述为主,对学生学习进度,学习要求,运动处方、运动损伤处理及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较少介绍,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在教学内容上多以篮球、排球、足球为主的三大球类项目,而健身性、时尚性较强的健美操、瑜伽、武术、游泳、网球、跆拳道等项目,虽然不少高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运动设施和师资匮乏,学生选课往往会出现部分项目人满为患,而部分项目无人选择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学生积极性增加了难度。

(四)单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都是以成绩作为评价教学水平的几乎唯一的评价方法,考试成绩说明一切。而体育课程的考试,主要以运动能力的高低、运动技术的优劣作为考评依据,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一心以通过考试为学习目标,部分学生甚至对体育学习形成心理负担,体验不到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更无法对自身的其它非考核项目的体育优势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亦谈不上个性发展,体育教学也就偏离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方向,失去了体育教学的真实意义。

(五)高校体育设施和场馆条件不足。

体育设施和场馆是保障体育教学能顺利开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不少高校的体育设施无法满足体育运动的需要,有的高校体育设施设备老化严重,更新不及时,甚至还存在着安全隐患;随着高校多年来的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各高校的体育设施和运动场馆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学生人数剧增的步伐,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及校园体育运动的开展。

(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不够。

体育锻炼,不应该仅局限在每周一次(90分钟)的体育课上,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一个方面。但正是由于这是发生在课堂之外的原因,学生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运动,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缺少教师的指导,活动中容易形成惰性以至最终放弃;另一方面,当今的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更愿意把课余时间花在提高个人就业技能上,从而忽视了课外体育锻炼。

三、对策分析

(一)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终身化。

体育教学的目标,绝不是为了通过某一项技能的考试,更不是为了在某一个体育项目上得冠军拿金牌,而是以培养锻炼习惯为方向,以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为最终目标。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新要求,新时代的人才除了具有聪颖的智慧,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心,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以终身体育锻炼取代传统的课堂体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好习惯,并终身坚持这一习惯,为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准备。

(二)实现体育教学方法人性化。

高校的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突破单一的“讲解—示范—练习—考核”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为首要考虑方面,用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有效的宣传手段,了解学生的身心需求,在课堂内、外,全方位地为学生进行传授、指导,使学生把“要我锻炼”转变成“我要锻炼”的思想意识,从而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三)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

除了基础课,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而定,应多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难度较低的体育项目,把课程内容安排得更丰富多样,把娱乐性和健身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健身性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等,难度小,易掌握,课堂气氛较活跃,健身、乐心的效果好,同时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而大受欢迎。这一类课程应该坚持长期开展,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身技能,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才能胜任各项体育项目的教学工作。

(四)实现体育教学评价多元化。

对于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不能仅仅以体育基础项目的掌握程度和技能性为依据,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一些不可量化的内容,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健康行为、进步幅度等,也应纳入评价的范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视学生的具体表现而给出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学生的负担心理,不再害怕体育考试,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体育课程中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体验体育课带来的乐趣。

(五)实现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有效化。

为适应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增开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高校的体育设施和场馆的建设必须要跟上步伐。有条件的要充分利用,不让体育设施成为荒废的摆设;条件不充分的要尽快加以改进;没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学校领导和体育部门领导要大力支持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带头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

(六)实现体育课外活动组织化

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应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由学生在活动和竞赛中担任组织、服务、裁判等不同的角色,不仅能使课外活动有效地开展,也增加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服务精神。每一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无论成败,都应有一定的收获。汲取成功的经验,期许朝着更高的标准发展;改进活动中出现的不足,避免在以后的活动中再次出现失误。这样才能促使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越办越精彩,学生才会越来越热爱体育运动。

四、结语

篇4

1.社会语言学四十年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认知参照点与概念整合理论研究     

3.语料库与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   

4.认知社会语言学  

5.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

6.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跨学科视野下的对比研究   

7.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8.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

9.商务语言研究的社会语言学视角与方法    

10.《世界英语变体: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述评

11.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

12.语言、认知与文化交融下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新探索

13.探索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中国情境的“移动性”  

14.社会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5.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英语教学

16.天津商店命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和研究   

17.OK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18.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流变  

19.试论拉波夫的社会语言学观及其方法论

20.社会语言学研究:作为知识增长点的“整合”       

21.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英语研究型教学范式   

22.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        

23.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研究   

24.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研究  

25.语体变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26.QQ名的社会语言学探析

27.本溪地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28.社会语言学与中国的外语教学   

29.语境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  

30.社会语言学的整合发展趋势  

31.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AIDMA广告理论  

32.湖南益阳方言新老派差异的社会语言学调查   

33.初中英语教材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34.社会语言学视角的俄语外来词研究   

35.长春市地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36.社会语言学研究——反思与展望    

37.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化研究

38.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  

39.关于社会语言学的学科定位问题

40.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交际语言的特点   

41.中国社会语言学在发展中的问题        

42.《社会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简评

43.2009年汉语新词新语社会语言学探析   

44.论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          

45.西方政治语篇研究中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46.中西网名社会语言学对比分析    

47.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审视

48.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49.“X去哪儿了”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50.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甄嬛体”解读   

51.美英社会语言学研究述评

52.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英文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53.计算机中介交流的社会语言学思考

54.最近十年的中国社会语言学  

55.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语言学——“九五”回顾和“十五”展望     

56.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57.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考察征婚广告的性别用语差异  

58.社会语言学简述

59.社会语言学与色彩语码研究

60.从社会语言学变异理论研究新引语导入语be like

61.社会语言学概述  

62.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变体研究   

63.关于培养社会语言学专业人才的几点思考  

64.北京话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65.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特征    

66.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进展》评介   

67.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界定、取向与外延   

68.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69.商务社会语言学的学科建构   

70.社会语言学说略

71.从认知语言学语篇观看汉英翻译补偿   

72.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趋向      

73.音位变异与社会意义的建构: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

74.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

75.社会语言学与认知社会语言学之差异述评

76.社会语言学及其应用

77.社会语言学理论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78.广告中的性别身份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视角   

79.社会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评述

80.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解析2009年流行语  

81.社会语言学视角中的网络语言  

82.甘柏兹教授谈社会语言学

83.营口地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84.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的若干特点

85.论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结合

86.社会语言学中的日常生活语言暴力倾向研究

87.鞍山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88.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

89.社会语言学理论综观及哲学思考  

90.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语码转换

91.微博名的社会语言学探析

92.当代语言学的波形发展主题一:语言、符号与社会

93.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94.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分析

95.互动社会语言学综述  

96.朝阳市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97.金华方言与普通话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分析

98.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

篇5

一、宿舍文化内涵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校园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宿舍及其周边场所作为主要活动区域,把积极向上、健康的课外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把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各种文化形态的群体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优良学风的养成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也在宿舍文化的构建和完善中不断地得以促进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学生公寓制与社会化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施行,学生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势必要向学生宿舍转移。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本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经济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它不但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集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每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到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因此,每个人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就会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开放的年代,大学生对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大部分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但任然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待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范围,甚至已经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深渊。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及时地对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好积极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学生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习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养成集体主义至上的观念。

(二)帮助大学生提高现实交际能力的需要

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较为习惯“唯一”的生活状态。进入大学之后,卧室由在家时的一人间变为了四人间或六人间,以前的属于自己的私人区域变为四个人或六个人的私人区域。环境的突然改变没有立即带来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当代独身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沟通障碍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大学宿舍里面有所蔓延。其中,缺乏有效沟通更是成为了阻碍宿舍里、室友间深厚友谊养成和寝室良好学风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通过网络来学习和生活。同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宁可选择不相信寝室的室友,反而将这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使得本来应该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严重淡化了学生的现实感,忽略了构建现实良好人际关系的生存守则,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现实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而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长时间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生活,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社会融合力。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群居生活,帮助大学生在集体中重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渐淡化着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意识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在很多大学中都存在着大学生为得奖学金、评先进资格、入党资格等进行明争暗斗、撕破脸皮的现象,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值得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

(二)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非常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书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的发展有时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书本上阐释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同时,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往往仅限于课堂,走出课堂后,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成了巩固课堂教育成果最主要的人员。但是,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几百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都掌握得滴水不漏,而且现实状况是大部分的辅导员常常忙于日常的工作琐事,往往忽视掉对学生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仅体现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并没有将这项工作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学生在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中途淡化、甚至完全丧失了这种思想认识。

四、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各个学院(系)相对比较独立,学生群体主要有学生宿舍、班级、年级、学院(系)等四种群体组织。其中,宿舍是大学生四年中呆的时间最多的场所和活动区域,生活里的琐事闲聊、学习中的奋进拼搏、情感中的欢乐悲伤,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同寝室的人。因此,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寝室文化的构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努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例如,举办寝室美化大赛、寝室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充分释放和挖掘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打造完美寝室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感悟到集体的温暖,让大学生明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中,把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自身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使集体主义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才能更好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试金石

当前,各高校对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情况,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来得出结果。目前,正值后勤改革的发展阶段,探索寝室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向正好赋予了寝室文化建设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情况的这一重要使命。寝室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反映着这一寝室凝聚力的高低,体现着寝室个体最基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辱观。一个寝室的文化氛围营造的特别好的话,相对来说,该寝室在寝室之间的感召力、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要强得多;相反,该寝室各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项指标都是呈负增长的趋势。同样的,如果一个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强的话,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寝室文化的构建。

五、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

(一)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熏陶人的心灵。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既要靠宿管工作人员打造好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还需要大学生与宿管人员一起维护,将基本的物质环境尽量最优化,使得宿舍环境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宿舍里边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这就要求,宿管人员要在卫生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宿舍布局,将不同学院和专业划定在不同的区域,这样便于开展个性化宿舍建设评比活动;同时,根据以学院和专业为单位的寝室划分,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从整体色调、墙贴内容、物品摆放、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寝室风格的设计,力争打造专业特色鲜明、格调品味高雅的宿舍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风气,弘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强化科学的宿舍管理

“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对大学生活最简单但却最真实的概括,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无外乎就集中在宿舍、教室和食堂。其中,宿舍又是大学生普遍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因此,加强宿舍的管理是大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宿舍成员一般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性格和经济条件等有很大差异,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在学校过集体生活,要通过规范、科学的宿舍管理引导他们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如何与人和睦相处。通过寝室卫生的检查、寝室大功率电器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寝室晚归情况的登记和处理,将宿舍管理的奖惩通报情况纳入到个人德育考核中,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将共同的“家”打理得更好,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起从小集体到大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文化; 契合性;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6-0083-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学活动中逐渐厚积、沉淀下来的风格或特色,它以一种能动的无形的作用方式对所处群体产生影响,代表着大学的理想追求,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维系高校师生关系的一种文化形态。”[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作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两个层面的文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大学文化是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大学文化的根本,二者在内容上、功能上、传播载体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内容上的契合

我国大学文化的形成经历了相当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性、时代性与育人性是其始终坚持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炼过程中必要的基本特性。

1.民族性是二者的共同内在属性

民族性即指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精神,是国家得以安定团结,抵御外邦的重要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基石,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1935年就曾经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中华文化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是各民族理想信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文化凝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以创新的重要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中,无论是的指导作用、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还是作为道德标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要以全民所共有的民族精神作为思想基础。

民族精神贯穿于大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爱国主义既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亦是大学精神的灵魂,更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没有了爱国主义,也就没有了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作出贡献的思想动力,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就无从谈起,其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

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后,管理京师大学堂的事务大臣张百熙受命恢复和重建京师大学堂,他在提给京师大学堂上联中就写了“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豪迈誓言,这一誓言作为一种信念始终激发着代代北大人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也孕育了北大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启蒙教育了后人;清华大学更是“出淤泥而不染”,虽然是清政府接受美国庚子赔款所建立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但“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厚德载物”的中华传统美德,一开始就渗透在血脉之中。大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渗透,民族精神的发展有赖于大学文化的传播,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精神保证。

2.时代性是二者的共同内在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回应了时代课题,升华了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性。实践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掌控这种变化的节奏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对实践的正确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顺应了理论发展的时代需要,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和方向,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目标指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精神支柱,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道德基石。

时代性和创新性是大学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大学人是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首先接受者,他们的改革和创新的欲望更为强烈,思想更为活跃,是先进文化的践行者,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人,所以大学人的行为本身更具有时代性。这一点在大学的制度、行为、精神和行为文化中均有体现,大学人通过不断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反复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用实践来衡量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时代的要求创造出符合大学实际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

3.育人性是二者的共同内在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炼的内容是先进的育人体系。指导思想教育我们树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维体系,指导我们要正确处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之与社会向前发展的方向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我们要志存高远,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而为之努力奋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是要求我们要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还要求我们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解放思想,要具备永不服输、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荣辱观为我们树立了道德评判标准,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在诱惑和利益面前便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校园文化的核心力量在于‘以文化人’,依托其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独特优势,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3]这里的校园文化即我们所说的大学文化,其具体的育人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文化以大学为载体,引导着大学人的思维和行动,通过影响大学人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引导大学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大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还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大学里我们接受文化的沐浴、情感的陶冶、道德的洗礼,大学文化的价值便是通过这样的文化氛围来陶冶大学人的心灵,进而达到人格的升华;三是大学之所以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其原因在于大学文化的影响力,大学文化对大学人的影响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深刻性,这种潜在的特性逐渐演变为大学文化所具有独一无二的创造性,使得大学人的思维模式不拘一格,始终充满着创造的活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功能上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功能上的契合主要体现在主导功能的契合、凝聚功能的契合和传承功能的契合。

1.主导功能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价值标准,还为人们提供了实现价值目标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且强调了二者在引导人们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把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当今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其次,提供应遵循的价值标准。有了目标的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以此为参考坐标,可以坚持正确的方向,明白判断是非的标准,并通过行动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后,提出了在实现价值目标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经得住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指导体系,因为它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诸多理论与实践成功结合的案例,让人们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

大学文化是具有先进知识和文化的当代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反映,代表了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主流价值诉求。并把这种文化精神和主流价值诉求同一个大学的历史传统和现代观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及大学精神。这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既代表了国家、社会的要求和期望,又反映了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奋斗目标,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功能一样,为大学人进一步指明了所应遵循的具体的价值取向,提供了大学人所应遵循的价值标准,提出了在实现价值目标过程中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使大学人在实践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2.凝聚功能的契合

社会的系统能够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能够得到维持,需要一定的精神依托,这种精神依托便是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成为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具有可以让人感到震撼的理论价值,还要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支持和行为上的指导。当今社会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形成价值认同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首先,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真理性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接受和认同,又以其实践性和发展性不断创造新的理论成果,并成功地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能够在当今的多元文化和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形成最大的共识。这种共识能够最大程度整合人们思想上的差异,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普遍认可,最大限度地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最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民族得以壮大和常青的保证,他们能够唤起人们心底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人民,在时代的指引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本身就具有凝聚人心的内在功能。一是大学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是以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师生员工之中,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并在文化层面上形成一个共同体。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使全体师生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上升为责任感、荣誉感,从而将师生员工凝聚成一个蓬勃向上的群体。二是大学以大学人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石,通过对大学成员的凝聚与团结,产生一种内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激发个体和群体潜在的能量,进而为了完成大学的使命而开拓创新、勇往直前。三是大学文化的凝聚功能更主要体现在巩固师生的团结,对于师生有辐射、转化、融合的功能。除此之外,大学文化的凝聚功能还表现在凝聚远在世界各地的校友,这种凝聚力来源于对同一文化的认同感。

3.传承创新功能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总结了历史的经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结合我国国情,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理论体系。它的传承创新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在对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又一适合我国国情且具有根本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体现传承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求我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更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出更优秀的文化成果。

大学文化同样具有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担任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播阵地,以其独有的方式传播着我国的优秀文化。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大学人还以其特有的智慧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并且与时俱进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更为新颖的文化成果。这些成果也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实现载体上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除了与大学文化在功能、内容上有所契合以外,在实现载体上同样也有契合点。一些相同的载体是二者能够被了解和学习并实现其功能的重要平台。

1.具有同样的传统传播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具有同样的传统传播载体。一是依靠传统人际载体传播。“人际载体传播”,一般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借助媒体的间接传播。比如与他人面对面的交谈、书信往来、电话沟通、网上聊天等。它是人类社会占主要地位的传播行为。[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最主要的传播方式都是靠这种“人际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不断的学习―传授―再学习―再传授的循环往复传播过程,在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且经历实践的不断考验和历史的反复求证,最终产生了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文化。二是依靠文化书籍作为传播载体。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智慧和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文化作为我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被大家所熟知的途径很大程度上都是来源于书籍,正是对这些书籍的阅读和学习,我们才了解二者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具有同样的现代传播载体

依靠网络媒体作为其现代传播载体。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也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传播媒介。尤其是各种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更是为各种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契机。网络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更可以讨论和分享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得。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也已经成为大学教学、科研、学习和传播各个大学特色不可或缺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大学师生可以更快地了解校园的大事小情,可以随时分享校园网络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可以有效地彰显大学的教风与学风,促进各大学之间信息和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发展。

3.同以大学为重要理论建设基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后,在理论上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个被人们广泛认同和践行的过程,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凭借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借鉴世界文明等方面特有的优势,对人们思想道德领域出现的新课题和人类文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予以解答,提出对人类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理论观点、学术见解和原创性科学思想,这些突出的成绩和贡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大学人才密集,有一批坚持正确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治学态度严谨,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创新的排头兵;大学的多学科综合交叉也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创新提供必要前提并制造有利条件。

现代大学的使命即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首先,大学为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大学是汇聚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与其人才培养的功能密切相关,大学的社会性是大学文化得以长足发展的保证。其次,大学的学术研究的使命,使得大学不断在学术上、理论上、科学探索上求新求异,而这种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便是大学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是大学文化走在其他文化前列的不竭源动力。再次,大学服务社会的使命,具体来讲就是大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理论支撑、技术支撑,在支撑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大学文化,各个大学之间的文化虽然不同,但对服务社会的使命,各个大学文化都是殊途同归的。最后,在文化引领的使命上,大学拥有时代最前沿的研究机构,最先进的研究设施,最有天赋的研究群体,最自由的研究空间和最开放的思想交流,这一切都决定了大学必然是大学文化形成、发展、创新、传播的坚实“根据地”,大学文化必然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先进文化。

最后,大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但却互为补充,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内容、功能和实现载体上的研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人求实创新的精神力量,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路径的探索进程。

参考文献

[1] 高东新,廉永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契合性浅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4):99-102.

[2] 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3] 陆岩.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高校理论战线,2012(2):25-28.

篇7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分析国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特点。结果表明: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及研究对象是体育社会现象”的观点已达成一致。

    本文以1990年徐隆瑞、梁向阳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0版),1999年顾渊彦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9版)、卢元镇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2003版)为研究对象,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探讨其学科内容和体系;同时在比较国外相关研究及参阅国内同类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1、研究方法

    1. 1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社会学》专著和教材近10部,并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章数篇,这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莫定了资料基础。

    1.2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10余名教授进行访谈,访谈包括《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内容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学科性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我们来比较三个版本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2003版认为,“其学科性质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具有综合研究的性质,具体来说,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1999版的观点是“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综上可看出,《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这一说法得到一致的认可。

    就国内有关《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相关文章及资料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①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②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③既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由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它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关于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是分支,还是基础,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著名学者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

    2. 2研究对象。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理论出发,研究体育的社会性或社会过程的学科,或者说,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此处的社会过程和社会性不仅表现在体育活动系统内部,而且还体现在体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社会总体的关系上。1999版引用《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具体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2003版《体育社会学》中清晰地阐述:“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综上可以看出,研究者对《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与其对学科性质的不同看法有密切关系。对不同学科性质的看法,决定了不同研究对象的观点。

    2. 3研究内容。我们对3个版本《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1990版、2003版本中清楚的介绍了研究内容,其中有3个共性的方面,①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整个体育结构及其组织形式的研究;体育与社会现象(包括经济、政治、宗教、教育、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等。②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这既包括创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也包括解决体育中的具体社会问题。研究者通常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和谐发展。③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研究较多。大众体育包括大众体育的群体与组织、闲暇与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影响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各种群体的体育等等方面。

    由于近来关于社会化的定性研究已经为理解社会体育界和体育参与提供新的、很有洞察力的见解,所以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也很关键。体育运动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包含的内容也较多,如体育运动中的阶层差异是什么、不同项目之间是否存在活动者的阶层差别及其程度如何等。

    西方有关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与我国有相似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一些时空及文化差异。随着进一步广泛的交流和发展,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具有多元化、包容性和普适性。

    2. 4框架结构。3个版本《体育社会学》分别有13、 15,20章组成,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我们对其章节的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体育社会学》有一些共同之处: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及性质,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体育群体与体育组织。随着10多年的社会及体育学科发展,《体育社会学》自身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社区体育、妇女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及体育社会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被纳人到《体育社会学》体系中来。

    应该来说,《体育社会学》的框架结构是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受其指导而建构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自身也不断的增加新质,特别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体育现象和问题领域。此外,《体育社会学》的框架结构也受特定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及不同文化土壤的影响和制约,这一切就决定了《体育社会学》目前的多元化发展。但从相关研究来看,我们仍可发现其中的类似内容,如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及性质、体育的社会问题等方面。

3、结论与建议

    3. 1本文通过比较国内3版本(体育社会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找出有关学科发展中的相同及相异观点。

    3. 2(体育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学科性质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看法。

篇8

摘 要:文章选取《社会学研究》和《中国人口科学》2003~2014年间每年第1期刊载的论文为样本,对其数据引用行为进行

>> 19877―20166年我国档案法规研究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期刊论文评价研究 体育期刊论文参考文献中网络文献引用情况研究 从高被引期刊论文看我国图书馆读者工作研究 从代表性期刊论文看我国教育博客研究 西安工程大学期刊论文计量分析 国内物理学期刊arXiv自存档论文的引用优势研究 我国学习型城市研究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期刊论文被引用率分析 陕西理工大学期刊论文计量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集群分布及其亲疏关系研究 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价历程研究 单篇期刊论文h指数的实证研究 期刊论文与专利文献的整合框架研究 教育游戏期刊论文内容的分析研究 英语学术期刊论文转述动词研究 国内实证类英语硕博论文与国外期刊论文结果与分析讨论部分的引用对比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引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能力坡道模型视角下期刊论文数据生命周期管护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中国人口科学》编辑部.投稿要求[EB/OL].[2014-08-15]. http:///channel/tgyq.

作者简介:丁楠,女,浙江大学图书馆馆员;杨柳,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本科生;丁莹,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本科生;凌晨,男,本科生;潘有能,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副教授。

篇9

    一门学科的建立、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的探讨与争辩,体育社会学自70年代在我国发端以来,一直有部分专家专注于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探讨,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们就体育社会学理论基础问题长期、深入的探讨对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与成熟起到非常重要的铺垫与推动作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早期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尔后部分社会学领域和体育学领域学者认为它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近年来,有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即它既具有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属性,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有学者提出了体育社会学只有一个学科属性,即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观点。孰是孰非,还需学界的进一步讨论与争辩。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界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就什么是体育社会现象、构成体育社会现象的前提条件、什么样的体育社会现象才有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para-digm)”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概念、定律、理论、观点、应用等在内的范例,范式可以用来揭示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结构,为某一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模型。[1]有人认为“范式”这一学术词语已逐渐替代社会科学中的“方法论”。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学界大致持这一观点,即实证与思辨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如仇军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注重解释主义(思辨)研究范式,发展阶段具有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色彩,现阶段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解释主义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融合几个阶段。[2]吴贻刚等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较单一,主要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主,虽然也有一些使用了冲突理论的范式,还有一些运用了后现代主义范式,但总招来结构功能主义者的激烈批判。[3]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框架主要援引自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结构功能理论、角色规范理论、符号互动论、女性主义论、社会越轨理论、社会转型理论、非政府组织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等。比如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不同时代体育应完成的历史任务和承担的历史责任,运用符号互动论分析体育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组织间的互动,运用角色规范理论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运用社会越轨理论解释竞技体育异化问题,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体育中弱势群体体育、体育权利与公平问题等等。其中,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体育现象的研究居多,其他理论应用较少。

    研究方法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问卷调查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有学者就体育社会学中与问卷调查方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陈海燕对6种体育期刊1999-2003年间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分析后认为,多数研究者忽视了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方式介绍不明的占20.6%,在调查资料的处理、分析和表达方面,多数研究停留在以百分比的直观解释和说明上。[4]杨威的研究也表明,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使用,在问卷统计处理和分析上,多采用百分比分类统计分析,注重对现状的描述;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呈现出由常规统计、单变量统计分析向多元统计分析发展,由描述研究向解释研究发展的趋势。[5]斯迪虎认为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任何具体的量都有质的规定性,如果不了解量背后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解释。因此,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具有统计意义,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而应遵循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的原则。[6]杨威的研究也赞成上述观点,建议应注重信度与效度问题、抽样方法问题(随机不等于随意)、统计分析问题(过于相信两个变量间的统计结果分析,忽略体育社会现象间的复杂性)、结果的理论解释问题(厚于资料收集与现状描述,薄于理论分析与解释),并介绍了目前体育统计教材中鲜有论及的定类、定序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有利于充实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并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从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7]除传统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外,一些学者逐步开始采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典型调查、个案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来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使体育社会学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运用向前迈出一步。

    总体而言,关于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停留在借鉴与援引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阶段。尽管近年来有学者介绍了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理论、视角、范式和研究方法,如“从一元走向多元: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西方体育社会学新流派述评”等,但具体应用还不多见,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需对援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本土化的考量。

    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时间与政策变化而有所侧重。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娱乐理论、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等主题上。9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群体及其互动、体育与生活方式、体育人口、假球与黑哨等社会问题、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异化、体育产业、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体育体制改革等主题上。近10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与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主题上。

    农民与农村体育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的提出,农民与农村问题逐渐进入学者们视野,农民与农村体育问题也一跃成为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相关的课题立项、成果发表数量剧升。以体育学人最为看重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为例,2001年至2004年该基金没有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立项,但从2005年开始,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的立项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热点在整个社科基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两年,学者们对农村体育和农民体育倾注了更多热情,社科立项也向“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作了较大倾斜(如图3)。2001年至2011年10月,收录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以“农民、农村体育”为命题的文章共262篇,其中2001年至2005年47篇,2006年至2011年215篇。一些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不同地域农民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和谐社会建设为语境的农民、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探讨;农民、农村体育需求问题的探讨;不同地域农村体育项目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出路、困境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总体来说,这些问题的探讨丰富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也颇有指导意义,但从理论上来看,采用问卷调查对现状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偏多,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结合量的分析阐释现象背后的质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不全面,研究方法较单一;宏观研究偏多微观研究较少;从实践上来看,对指导农村体育发展又缺乏可操作性。

    体育公共服务问题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公共服务问题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问题也随之受到体育界的关注而成为近年来继“农村体育”以后的又一研究热点。2001年至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立项颇多,2001年0项、2002年1项、2003年5项、2004年2项、2005年0项、2007至2008年各一项、2009年2项、2010年6项、2011年7项。2001-2011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论文共计74篇,其中2007-2011年6月70篇,占10年间总数的94.6%。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就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现状、困境、影响因素,体育公共政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模式、供给制度与制度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研究。不少研究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或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该肯定这些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但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尚未完全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尚未使得这一“体系”规范、有序的运行。[8]甚至可以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因此,还需要体育社会学者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作进一步的研究。

篇10

论文摘要:阐述了社会学在体育研究中的地位、现状等.揭示体育社会学在体育研究中的作用。目的在于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将体育学逐步归纳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使之在体育研究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于体育社会学是否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的问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如何.当今已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活动开展了研究这一事实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但是一门学科要取得承认首先必须有自己的方法论.并根据这种固有的方法论去把独有的知识系统地积累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的体育社会学作为学问还正处在研究之中。要使体育社会学将来在科学之林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把它归纳成一个体系。本文拟对体育社会学在体育研究中的地位及现状作一分析。

1、体育社会学在体育研究中的地位

    18世纪后半期体育科学的研究主要是在医学领域内以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却识为基础、为了使身体运动的方法合理化以及提高其效果而开展起来的。后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借鉴了精神科学以及心理科学的成果,它又以体育中的精神与身体的相互关系为问题,开发了新的研究领域。然而.应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认识,并把体育社会学作为科学的检验与分析的对象的研究的一部分,从而确立它在体育研究中的应有地位,那是20世纪后半期的事。这个新的研究领域—体育社会学.现在作为一门科学虽然还不大成熟,自成体系的知识的积累也还缺乏、但人们已经理解.从体育是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这一观点出发.它主要是根据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体育现象进行分析和考察的体育研究的一部分。诚然,要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设定科学研究的范围还有一个重大的前提:这就是作为客观上的“体育”应作怎样的规定。为此,我们应该首先澄清目前我国体育概念的明显的混乱,以便排除隐藏在其中的认识上的偏见。

    在我国,“体育”这个词所包括的事例是极其复杂而且具有多面性的。例如,作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即使在公办正规化的学校,也有课内体育与课外体育之分;在一般社会中,作为“群众体育”,更广泛地开展着各种运动以及文娱活动。如若再作进一步分析,体育作为伴随身体运动的人类活动不但有其共同的方面,而且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身体的生理运动的同时伴随着感觉反应的活动.并且具有要进行活动的心理表象。这种活动不但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而且还是一种以主体和对象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出色的社会活动。

    它使我们认识到.今日的体育在普遍的、形式的概念上已经具有不可否认的多层构造.这是众所周知的.一是因为以前体育的概念不太规范.以致使体育现象本身的个性、特性被迫迁就实践的要求,从而使其机能互相抵销;再就是以此为对象的体育科学研究中,每一个领域或者观点的假定都被暖昧地原封不动地袭用、非建设性的议论在不断地反复着。又由于体育概念在实质上包含着多种意义,因而在对体育现象进行分析时几乎涉及到现今存在的所有科学,并按照各自的理论和方法分散地进行着多方面的知识积累。特别是在我国,虽然作为综合知识的“体育学”已经存在,但其研究领域不但包括身体本身的科学分析、进行运动的动机,由于运动而造成的成长、发育过程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人类的潜能,作为存在的体育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等等,而且研究范围还有无限扩展的趋势。但至少在目前,在“体育学”的名称下所集合的各门科学还没有组成明确的有机联系。可以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体系化工作现仍没有积极地进行。

    由此看来,“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已经形成的理由是不充分的,研究范围以及方法论这样的一般性问题还没有达到确立的地步,更重要的是既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目的体育概念。在我国,体育概念一般来说确实是结合教育观念开展的,其本身只限定于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身体活动,这是不可否认的。就是在今天,扩大了的体育科学的研究事实上也是在教育的既有领域内归纳成体系的。然而,要把体育研究的所有方面直接按照倾向于对事实进行精细的分析以及发现其规律的科学的要求归纳成一门学问体系是困难的,这是因为,体育现象不但可作为没有价值的身体运动来分析,而且,根据不同的目的而行动的人们必然会受到其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从而获得一定的文化价值。

    例如,如果从无价值的角度看由于身体运动而产生的体力的提高,那只不过是系列上的变化。但如果以一定的标准来评价,体育中必定会存在着开辟更新的进步方向的观点。因此,体育研究若全面地寻求体育对于人类生活的作用,其中就一定能加上某种评价。关于体育学的目的,曾有学者说“体育学的目的与数学中的‘数’本身就是学的情况多少有不同,这是因为‘体’本身并不意味着学,只有‘身体教育’才是学”。暗示出在有关体育的研究中.即使是在科学的名誉下进行,也不能完全摆脱与存在于体育中的教育以致人类形成这样的基本价值概念的关系。表明至少在现时,体育研究与身体运动之间不但在研究角度及方法上,而且在对象以及范围上应该作怎样的规定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而要使他们在作为横断科学的体育学或者运动学上完全统一起来是极其困难的。

    目前,有关体育的研究几乎都是沿用现有的相关学科进行的。而且有一种倾向,为了使现象具体化,所有的领域都显著地依据纯科学的分析方法。但是。如前所述,体育在本质上含有价值的概念,为了使体育学能够成立.必须从人类科学的立场出发,对有关体育的个别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有选择的整理并使之体系化。而且.体育学不应该只是作为“学”而存在,还应该在有助于使体育实践更加合理化。并赋予它新的方向方面起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体育不仅对充分地获得适应于现实的知识是有效的,而且还应该承担起总结其观念以及展望新的方向的任务。不言而喻,有关体育学存在的价值问题是重要的.笔者认为,无论今天或将来,不要把体育学只是作为纯科学而独立,而要确立它在实践科学仍至现实科学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定出它的学向范围。为使体育学成为独立科学,有必要填平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之间存在的沟壑,要完成这个任务的并不是人类本身,而是人类的教育。从而强调体育学在人类科学之林的位置,也强调了体育学要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就必须与教育科学沟通。

2、体育社会学的现状与课题

    作为科学,一般都有几个经常和反复的命题,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怎样才能适应现实社会需要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到所有科学都与社会的、现实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具有深刻的关系、不断增加实践性这样一种倾向,体育社会学当然也不能例外。体育社会学作为现实科学正积极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并正处在寻求作为科学的具体观点的困难状况中,然而我们必须谋图使它作为学问而独立。基于这样的认识,并根据方法论的观点可有一个大概的概括:

    体育社会学一词是考虑到“将来整理从社会学方面对体育进行研究的成果,并把这些成果体系化”而开始使用的,但是,把体育活动作为特别的社会现象来认识,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它,从而把它作为经验科学的一个领域是可以理解的。

    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体育的现实和问题.并企图使它更合理化的学问”。这样,他就把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观点大致置于体育学的基础研究领域。

    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科学方面对体育社会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的研究有两个分支:一是从社会集团学的观点出发研究存在于体育中的社会现象;再就是从社会文化的观点出发研究存在于社会中的体育现象。从对体育社会学特征的定义上讲,体育社会学是体育学的基础科学,同时又是具有独自体系的独立科学。应该说体育社会学作为学问而应占有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体育社会学不单是作为社会学的应用科学而有助于体育研究;而且体育社会学是把在基本文化教育领域中所开展的人类身体运动的状况作为社会现象来看待的很具有个性的特殊社会学。

    总之,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虽然起初特别有利于教育科学中的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但在每一个研究中,它都明显地有其独立科学的鲜明特征。但是在我国,人们往往不注惫这一点,一些人几乎把体育社会学与运动社会学看成是同义词。在以前的很多研究中虽然都标榜着“体育社会学”,但实际上其着眼点和精力都集中在运动社会学里。当然,作为一个研究方向来说,这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然而,目前的研究往往只看到“体育”与“运动”相互依存的关系而把它们概念上完全不同的特性含糊地等同起来,或者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对“提高体育的合理性”采用傍观者的态度。所有这些,都是体育社会学依然不能完全摆脱含糊不清状况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社会学是一门着眼于人类共同生活,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的学问。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一般的社会学的学问方法论的焦点是认识和分析专门集团或社会所产生的共同现象。然而为了使体育社会学适应其特殊的客观内容,假若从它在k·曼海姆的所谓“连字符社会学”系统所处的位置来看,其分析的焦点与其说是集团以及社会的一般法则,倒不如说是社会现实的体育活动本身。但是,过去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几乎没有在明确体育社会学的分析焦点就是体育活动本身方面下过功夫,这清楚地表明,在体育社会学的文献或者论文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几乎没有对既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又是其研究目的“体育”究竟是什么方面作过明确的规定。

    当然,如果只是从形式上对事实加以注明,体育科学研究是不必提出一般的概念限定的,但如果把体育看成是具有极大价值或者是具有目的性倾向作用的话,我们就必须具有把它作为事实而加以限定的某些基本概念。即“体育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类在各自的生活过程中,以自己为主体,把可以选择且能实现的身体活动内容与形式有计划地合理地体系化的社会教育机能的一部分”。这定义本身包含着把体育作为社会现象来规定的几个重要的内容笔者认为,由于对体育的概念作了以上的限定,我们最少在某种程度上明确了下面这样一些问题、这就是体育社会学不单是把体育运动当成生理现象、生物现象来研究,而且还把它当成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它除了探索符合于身体运动目的合理价值以外,还分析存在身体运动的社会本身的结构和职能的特征。从这一点上说,它倾向于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