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宣传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15 03:1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务宣传工作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基层
地税部门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单位对信息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信息工作不如税收征管、执法等工作重要,工作开展不均衡。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一些苗头性问题不能及时进入领导视野,信息服务决策、指导工作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地税部门信息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个别信息报送的时效性较差,一些好的题材、好的信息没有及时采编、上报,贻误了时机。一些单位动态信息报送多,经验性、问题性、调研性的信息少,信息结构单一;有的不能根据全省地税中心工作和本地实际报送“特色”信息,信息采用率低。
(三)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近年来,基层地税部门建立健全了信息工作制度,将信息工作纳入岗位目标管理进行考核,促进了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但由于信息工作考核奖励不到位,以致基层个别单位信息报送的主动性不强、应付现象普遍,信息来源渠道不通畅,个别基层信息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愿从事信息工作,影响了信息整体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信息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目前因地税系统征管改革力度大、人员调整相对频繁,个别科室和基层分局没有及时配备固定专人或者兼职信息员,有的单位甚至出现了轮流报送信息的现象,个别信息人员责任心不强、政治业务素质不高,不适应信息工作的需要。县局办公室信息人员不能及时收集全局信息素材,使信息和效率低下。
二、加强基层地税部门信息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信息工作的责任感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向上级地税机关和党委、政府报送信息,是基层地税部门及其办公室的重要职责,是一个单位政务工作开展好坏的重要体现,是宣传地税工作、提升地税形象的重要途径。随着地税系统各项改革的深入和地税事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各级领导通过信息渠道可以及时了解情况,把握大局,指导工作,做出正确决策。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渠道进行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况,最具灵活性、时效性和有效性。为此,基层地税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做好信息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把信息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与税收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要经常性地听取信息人员的工作汇报,做到既要压担子、出题目,又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安排信息人员旁听有关会议,跟随领导下基层搞调研,使信息人员及时了解领导的意图、工作思路和部署;要加大技术投入,为信息人员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为信息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篇2
一、税收和社保费收入实现历史性新突破,增创了组织收入新优势
紧紧依靠市局党组强有力的领导。过去一年,是组织收入形势急剧变化,起伏较大,任务压力相当繁重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市局党组始终坚定不移地把组织收入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坚持抓紧、抓实、争主动,及早组织开展税源调研,合理分解下达任务,切实完善和强化收入的计划和考核机制,确保各月份收入的均衡入库、均衡增长。尤其是在下半年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普遍困难、经济税源进一步萎缩、政策性减收效应集中体现的极端困难面前,市局党组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及早进入紧急状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收入责任制的落实,将是否完成收入任务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严格实行问责制,切实提高各级抓收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手抓挖潜增收措施的落实,在7月份结合日管的重点、难点环节,及时研究出台增收促收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各级抓促收的主攻方向,有效地缓解了各种减收因素对收入的冲击。特别是10月份省局追加任务下达后,迅速召开全系统局长工作会议进行组织收入再动员、再鼓劲,把确保完成省局追加任务作为底线和最低要求,集中精力加快省级共享收入进度,带动其它级库同步增长,在10月份当月就迅速扭转了第三季度收入下滑的不利局面,10月份增幅较9月份回升了15.6个百分点,得到了市委黄志光书记、市政府蔡宗泽市长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人豪等市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在年底前的几个月,市局班子各成员都分头带队深入基层开展省级共享收入和市本级收入的促收工作,和基层一起剖析辖区税源现状,查找征管的薄弱环节,对基层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使各级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奋力拼搏,最终确保了圆满完成预期的全年各项收入奋斗目标。
紧紧依靠全体地税干部职工的奋力拼搏。在去年的组织收入过程中,全市各级地税部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增强组织收入的责任感和危机感,针对辖区征管实际,坚持向管理要收入的工作思路,找准攻坚环节和突破口,出实招、求实效,采取超常规的工作措施,特别是在第四季度的收入攻坚阶段,全体地税干部职工发扬连续作战的拼搏精神,加班加点开展清理检查等工作,全力挖潜堵漏,在日趋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保证了各地税收的全面增收,为全市地税收入任务的完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龙湖区局突出抓好对重点税源、重点项目的跟踪监控,金平区局对货运车辆税收实行随同车船税一并扣缴,潮阳区局深入贵屿税务分局铜盂征收点召开促收现场会,澄海区局和潮南区局从年初开始就确立以“两税” 特别是土地使用税清理为主要抓手的思路,濠江区局加大对各村委、居委应税土地和房产以及国防建设工程税收清理检查,南澳县局突出加强对与土地相关的税收征管,保税分局重视做好对拟上市企业的纳税管理和服务等等,都有效地挖掘了辖区的税源潜力,确保了收入大局的稳定。
二、机构优化整合和征管基础工作同步推进,增创了科学管理新优势
始终把不断深化征管改革作为推进地税事业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认真贯彻省局的工作部署,积极稳妥实施机构优化整合;把夯实征管基础工作作为推进地税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日管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狠抓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篇3
关键词:企业废业 税收流失 对策
一、企业废业税收流失的重要性分析
税收效率理论认为,税收以不扭曲经济为有效率。逃税是指纳税人通过非法途径减少其应纳税额的经济活动。大规模的逃税不但会影响一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还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以及收入分配的失控,给一国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在我国,一些人因看到其他人逃税没有被制裁而纷纷仿效,特别是应发挥震摄力的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关口――企业废业环节税收管理弱化更使这种行为受到激励,后来者的日常经济行为不是完全按市场信号做出的,还掺杂着逃税方面的考虑。如恶意欠税、账外建账、收支挂账、人为的控制存货和费用发生、损失不处理、废业不注销等。总之,企业废业环节存在的税收问题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环节的问题,正在影响到税务管理的整体质量,扭曲着社会经济。其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废业环节存在的税收问题扭曲着一些人的行为。由于税务管理上的漏洞引导一些人去尝试违法、行贿税务官员,把精力更多的用在了不能产生任何社会财富的负面搏弈上。其次,废业环节存在的税收问题造成一部分社会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废业税收管理的漏洞成为了诱发违法犯罪的陷阱,一些社会资源不是流向收益更高的领域,而是流向了税收征管漏洞更多的领域,从而造成资源的错配。再次,废业环节的税收问题造成了经济信息的扭曲。废业环节的税收问题表现出来的是一堆有名无实的虚假数据,这些数据最终会被统计部门采用,从而影响到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最终导致决策出现错误,使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最后,废业环节存在的税收问题造成了政策的逆向选择。按照经济学理论,税收是全民的债,在我国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下,政府支出刚性特征明显,政府固定要征足够的税以满足各项开支,这就意味着一部分逃税成功是以另一部分人税收负担加重为代价的,结果就是逃税者没有受到处罚而守法者却要代人受过。
二、企业废业税收流失的制度原因分析
我们先来讨论一个不同的制度下个人、集体效应模型。在模型中,假设制度的运行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不外乎有以下四种情形。
(一)税收征管制度导致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结果使双方受益。如果在新的绩效考核标准中,基层征管分局及税务干部对企业废业税收征管工作都非常重视,则利用废业逃税的问题将明显的好转。
(二)税收征管制度导致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反,结果个人受益集体受损。如某项工作业绩的考核由群众投票决定,可能会使一些工作上不务实、无原则,甚至搞权钱交易、的人反而人缘好、得票多;而工作认真、讲原则的人反而得票少。
(三)税收征管制度导致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反,结果个人受损集体受益。如有的地方对申请废业的一般纳税企业账面存货规定一律按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这类规定对防止废业企业利用存货逃税无疑是有效率的,单位降低了执法成本,也保证了税收收入,但可能使执法人员面临许多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压力。
(四)税收征管制度导致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结果个人集体双方受损。如在企业废业清算环节,制度上只规定了几种程式性的手续,这样许多人就可以不做实际工作,个人付出了时间和精力、集体付出了费用,结果都是一无所获。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种情形下的制度是有效率的,其他三种情形的制度或许初衷是好的,或者表面看是有效率的,但执行的结果却是失败的。所以,在构建和完善企业废业税收征管制度时,应注意分析制度执行的结果是否对个人和集体都有利,这样才能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保证制度在执行中不被扭曲或打折扣。
三、企业废业税收流失的执法原因分析
许多废业税收管理的内容并非适宜强制性约束规范,如果政府硬要强制规范它,势必带来比逃税危害更大的后果。税收管理体制与税收制度有很大的不同,税收制度规范的是纳税的实体行为,设计应力求中性,强调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政策,可以针对产业、行业、门类等进行统一的规定,实行统一的政策,通常强调执法的刚性。而税收管理统一性的政策多数只规范代表性、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而特殊性、局部性的问题只能由地方性、部门性的制度、办法和措施来规范,甚至许多具体情况要依赖当事执法人员的判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裁量权。但是不管部门规定也好,执法人员判断也好,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必须有充分的证据和法律上的依据。如对废业企业欠税不还的情形,可能是有纳税能力故意逃避的恶意欠税,也可能是确因经营困难无力缴纳。针对这两种情形,税法上都规定了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大相径庭。税法上只是界定了什么情形是恶意欠税,什么情形不构成恶意欠税,而具体到实务中某人是不是恶意欠税需要执法人员依据掌握的证据定性,对照法律规定处理。又如一般纳税企业申请废业时账面上有大量存货的情形,首先要做的是盘点存货以判定账实是否相符,如果账实不符则可能是由于销售不入账、不结转成本造成的;也可能是企业日常少转销售成本造成的;还可能是非正常损失不处理造成的;或者另有其他原因。但关键问题是定性。到底属于哪一种违法,需要执法人员通过一定的程序查清事实,取得充足的证据,定性后依法律规定处理。如果是账实相符,则有两种可能:一是人为调节存货少纳以前各期的增值税;二是正常经营所致。属于哪一种,同样需要执法人先取证定性。第一种情形显然是违法的,需要按法律规定调减以前各期的进项税额,补增值税,加收滞纳金和进行罚款;第二种情况应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的规定执行。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企业废业中的一些违法行为的处理税法上基本都有相应的规定,但具体属于什么性质需要具体执法者通过细致的工作摸清事实,掌握证据。如果工作不到位、不细致,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一刀切。我们可以按其严厉性将这种“一刀切”政策分为两种:即严厉和宽松。所谓严厉就是面对一类事实,法律上规定按最恶意的情况定性处理,如对所有企业申请废业时欠税不缴都按恶意欠税处理,对所有申请废业的存货(账实相符的情形)都按为了少纳增值税人为故意调节处理等。所谓的宽松就是面对一类问题,法律上规定按最善意的情况定性处理,如对所有企业申请废业时欠税不缴都按困难欠税处理,对所有申请废业的存货(账实相符的情形)都按正常业务的原因处理等。如果选择了严厉的方式,即属于法律上的“疑罪从有”原则,就会错杀没有违法的企业;如果选择了宽松的方式,即属于法律上的“疑罪从无”原则,就会导致违法越多好处越多。这两类做法通常都是因为不了解实际,管僚作风所致,最终导致国家税收流失,税收执法环境难以改善,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无法提高。
四、防范企业废业税收流失的对策
在制度建设上构建一个能够实现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一致性和责任明确性的企业废业税收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重点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企业废业税收管理的制度建设,向制度要效益。我国现行的企业废业税收管理法规制度,许多仅是原则性、纲领性的规定,不能适应加强税收管理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一是健全外部各部门信息交换和内部各部门合作方面的法规。健全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协作和信息交换方面的法规,明确合作内容及方法;构建内部税源、征管、稽查等职能部门在企业废业税收管理中的合作方面的法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二是完善企业废业税收管理各项工作的标准。制定和完善企业废业中的存货盘点、财产清查、企业清查、税款征收等方面工作的有关标准。三是健全执法责任及失职追究方面的法规。针对重要的管理环节规定执法责任、失职的认定、责任的追究制度。四是依法简化废业税收管理程序。将一些易于流于形式的环节改进或去掉,而强化有实质内容的程序。
(二)做好企业废业税收管理制度的执行工作,向工作要效益。制度建设固然重要,但关健是执行。当前我国企业废业税收管理方面的税收政策,有的得到了执行,而且执行得非常好,对打击不法行为起到威慑作用。如对拒不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企业,三个月后,税务部门将该公司转为非正常户管理并在媒体上进行公告,公告1年后,如果纳税人没有申请注销,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将强行注销并列为非常户管理,并积极采取措施清欠税、滞纳金和罚款。这一系列执行程序在实际中效果较为明显,使走逃户有所收敛,完全是在计算机系统内自动完成的,执行成本也非常低。但也有一些重要的环节执行的不好,必须建立起制约机制,并辅之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和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将与企业废业管理关联性强的分户基础税源管理工作、废业环节的存货盘点、企业清算等工作纳入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执行机制。
(三)提高企业废业管理干部队伍的素质,向能力要效益。废业税收管理工作不只需要有责任心,而且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具备这些能力,税务执法机关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落实人才培养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一般应包括:一是抓好培训工作。以岗位能力培训为突破,重点抓好办税服务大厅人员、税收管理员、废业稽查人员、税收分析人员的培养和训练工作,紧紧围绕解决企业废业税收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能力。同时积极推进“最佳税收管理员” 、“优秀查账人员”、“先进征管人员”等的评选工作。二是鼓励自学,对取得成就的自学人员给予奖励,鼓励报考企业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产评估师资格的考试,对取得资格证书的给予奖励。注重后续人才的培养工作,发掘年轻人的潜力,发展壮大人才队伍。三是实行新的考试、考核、评定制度。加强对与企业废业管理有关联的财务会计、税法、计算机方面知识的考试工作,注重对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考核工作。
(四)改进企业废业税收管理的内部制度,向管理要效益。改进企业废业税收管理的内部制度,主要包括完善内部制度,把好执行关和抓好制度的保障建设三个方面: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用制度去激发人的内在的向上动力,通过制度引导和规范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把好制度的执行关。现在很多单位都有较全面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执行效果不好。三是抓好制度的保障建设。在废业税收管理各个环节规范操作,加大税收执法责任追究,防止权钱交易,预防职务犯罪。应当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重大问题集体决定制度。
(五)改进企业废业税收管理的流程,向服务要效益。企业废业税收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应始终围绕纳税服务进行,将纳税服务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努力以服务促管理,而最有成效的服务就是简化程序,为纳税人节省时间。在借鉴国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情况,制定自己的改革方案。包括改进企业废业登记的税收管理流程,将原来不必要的流程坚决省略,强化税源管理和企业清算的工作,改进工作思路,采取新的工作方法。同时,加强日常的税法宣传工作,通过征收大厅电子屏幕,对与废业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及办理的程序等进行公告,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纳税人提供更多的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X
参考文献:
1.管云根.论税务登记与注销的管理[J].现代经济,2008,(11).
2.马克・波维奇.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一、主要政策内容
(一)家电下乡产品及价格。纳入家电下乡的产品为彩电、冰箱(含冷柜)、手机、洗衣机四类,具体规格型号由商务部、财政部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产品最高限价分别为彩电2000元、冰箱(含冰柜)2500元、手机1000元、洗衣机2000元。今后,国家将根据农民需求和市场情况,对家电下乡产品进行适当补充和调整。
(二)销售企业及销售网点。承担家电下乡任务的销售企业由商务部、财政部招标确定(我省中标企业名单附后),中标销售企业的直营、加盟或授权的销售网点,经向当地县级商务部门申请备案,符合条件的即成为家电下乡产品指定销售网点,并统一授予“家电下乡指定店”牌匾。
(三)实施时间和补贴标准。家电下乡政策实施时间自年12月1日开始,到2012年11月30日止,为期4年。国家财政比照出口退税率,对农民消费者在指定销售网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销售价格13%的补贴,其中,中央财政负担80%,省级财政负担20%。每户农民每类产品最多可购买(补贴)一台(件)。
(四)补贴申报及兑付办法。农民在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可到户籍所在地乡镇财政所办理补贴申报手续,并需提供如下材料:1、购买产品的发票原件及复印件,发票在载明商品基本情况的同时,应加注购买人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2、购买人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3、家电下乡产品专用标识卡;4、购买人储蓄存折(可以用粮食直补专用存折)。乡镇财政所核实确认后报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通过中央专项资金特设专户将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购买人的储蓄账户。
二、主要职责任务
(一)商务部门的职责任务1、抓紧网点备案。根据《湖北省商务厅关于抓紧做好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备案管理的紧急通知》,销售网点备案由所在地县级商务部门负责,省、市(州)商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监管。各县(市)、区(含高新技术开发区、鱼梁洲旅游开发区、隆中风景区,下同)商务部门要加快网点备案进度,做好网点备案工作;市商务局核准后统一向社会公示,并汇总上报省商务厅、财政厅,经全省范围内统一对社会公告后,统一授牌。同一网点不得重复备案。在网点备案工作中,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向企业乱收费。2、组织业务培训。各级商务、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家电下乡政策培训、业务培训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培训,确保各级管理部门和销售企业及其网点相关人员,了解政策、熟悉业务、熟练掌握和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全省将在网点备案结束后(春节后),按照区域划片方式,对家电下乡管理信息系统用户进行培训,届时,我市将组织个各级管理部门和各销售网点参加全省培训。3、加强监督管理。商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做好日常稽查和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实时监控机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并于每周末将本周家电下乡工作进展情况、问题和建议等向上级部门报告。要加强对销售网点的检查和考核,加大对产品质量和价格、宣传和促销活动、销售及售后服务、退换货处理、信息系统操作及发票使用等方面的检查力度,对虚假宣传、混淆视听、误导农民、扰乱市场、搞市场垄断、相互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按照《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和《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不服从管理、不配合工作、违反相关规定,以致严重影响家电下乡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县级商务、财政部门可通过市商务局、财政局,报请省商务厅、财政厅暂停直至取消其家电下乡销售资格。4、做好协调服务。商务部门要组织好产销衔接,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农村消费特点,向中标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提出生产和销售建议,保障家电下乡产品适销对路,并为销售企业开展网络建设和家电下乡促销活动提供指导和协调服务。5、建立投诉制度。各级管理部门要设立相应的投诉电话和信箱,受理社会各界的举报和投诉。接到举报、投诉后,认真进行调查核实,经查属实的要及时处理。
(二)财政部门的职责任务1、细化资金管理办法。各县(市)、区、各乡、镇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并制定本区补贴资金具体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明确管理、拨付、发放补贴的具体职责和操作程序。2、受理审核补贴申报。各乡镇财政所要依据家电下乡信息系统及时受理农民补贴资金申报,认真审核申报材料,并按发票载明的产品销售价格的13%核定补贴金额。申报材料主要审核内容包括:(1)购买人提供的身份证明与发票载明的是否一致;(2)发票价格是否在该产品最高限价之下;(3)产品标识卡与购买产品是否一致;(4)每户对每类产品的购买是否超过1台。乡镇财政所核实确认后,符合补贴要求的,报送县级财政部门;不符合补贴要求的,应在购买人申报时立即告知当事人。乡镇财政所应将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存档备查。3、及时支付补贴资金。县级财政部门应当在购买人提出申请的30个工作日内,通过中央专项资金特设专户将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购买人的储蓄账户。购买人使用粮食直补专用存折等账户且其开户银行不是特设专户开户银行的,财政局可以将补贴资金通过特设专户,直接支付到专用存折开户银行,由其分解到购买人专用存折的账户。4、加强补贴资金管理。财政部门要建立直补资金台账,确保补贴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要定期检查和掌握补贴资金发放动态情况,加强补贴资金的财务管理,并可委托审计部门或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检查,确保补贴资金专款专用和及时足额兑付。要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并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了解农民领取补贴的情况,严肃查处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补贴资金的行为,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销售企业(网点)的职责任务1、销售网点备案。销售企业及网点应主动到当地县级商务部门集中备案。销售网点备案的基本条件、具体程序和申请材料按照《湖北省商务厅关于抓紧做好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备案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执行。网点集中备案结束后,销售企业需要增加销售网点的,可按上述程序和方式补充申请备案。凡未经备案确认的销售网点,其售出的家电下乡产品不享受补贴。2、销售网络建设。销售企业要加强渠道建设,完善农村家电销售及服务网络。基层网点建设要扩大乡镇覆盖面,建立面向农村市场的完善的分级物流配送体系。销售网点要严格按照所属中标企业的承诺,做好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工作。3、组织调配货源。销售企业(网点)要制定家电下乡产品的供应计划,组织适销对路的货源,搞好商品配送,保证及时将家电下乡产品送到农民手中。要加强市场预测,及时调整供货计划,保证货源均衡供应,做到不断档、不缺货,满足购买需求,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同时,要严把销售渠道进入关,杜绝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产品进入家电下乡流通体系,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或禁止其它中标产品进入其流通网络;不搞市场垄断、相互压价等不正当竞争。4、加强经营管理。销售企业要对销售网点制订统一的工作要求,包括设立专柜、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等;要开展对销售网点人员的业务培训和销售、服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网点特别是授权网点的管理,确保网点规范经营。销售网点要在明显位置悬挂“家电下乡指定店”牌匾,张贴统一的农民购买须知;要为农民提供送货上门、安装调试、使用辅导、上门维修等服务,并向用户详细讲解安全使用常识,使农民买得方便、用得安心。5、登录销售信息。销售网点要做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的登记工作,并在产品售出后3个工作日内将销售信息录入到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凡不及时登录信息导致农民不能及时申请补贴的,当地商务、财政部门可报经省商务、财政部门取消其备案网点资格。销售企业及网点要根据商务、财政部门要求,定期报告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6、提供优质服务。销售企业和销售网点要主动提供家电下乡的政策咨询,指导农民申请资金补贴,积极为家电下乡产品购买、退换等做好服务。对符合“三包”规定要求退货的,销售网点要根据不同情况,帮助办理退货手续,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退货操作,登录退货信息,收回产品标识卡(已获得补贴的,帮助按有关程序和规定退回补贴资金)。7、开展宣传营销。销售网点要配合商务、财政等部门做好家电下乡的政策宣传工作,制订营销宣传计划,统一宣传内容和形式,不得虚假宣传,误导农民。组织重大活动特别是大型促销活动,要提前向当地商务局报告。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襄樊市家电下乡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附后),统筹负责全区家电下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商务局局长同志兼办公室主任,市商务局、财政局分管局长兼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工作人员由市商务局、财政局等有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家电下乡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负责辖区家电下乡工作的统筹和落实。
(二)制订实施方案。各地要尽快制订家电下乡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吃透政策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对各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要针对本地农村家电普及情况、流通网络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提出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篇5
一、抓好各项指标的控制工作。
(一)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
一是工矿商贸企业职工事故死亡不突破0.6人:各企业狠抓隐患排查,采取有力措施,无一人死亡。
二是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全年死亡指标5人,今年已死亡1人,控制在指标的20%。
三是不发生火灾死亡事故:无一起火灾发生,更谈不上人员死亡。
四是水上交通和渔船运输死亡人数:无一事故发生,无一人员伤亡。
(二)较大以上事故控制指标
在辖区内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或重伤10人以上,或直接财产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责任事故。
二、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为抓好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我镇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健全了全镇安监组织网络。二是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逐级明确责任分工。镇政府与规模企业和有关单位签订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108份,与行政村签订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10份,各村与企业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近1000份。
三、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今年是继续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年,全镇确认的隐患排查对象83家,其中毛纺印染19家,高危企业3家,电镀等危化企业和单位13家,烟花爆竹零售单位5家,机械制造企业12家。这些都列入我镇的重点隐患排查对象。月日我们邀请市安监局老师对这些企业进行了集中培训,讲解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方法和必要性,着重介绍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网上上报,会后我们又及时督促企业抓好隐患排查的质量并及时上报。特别是月日全市隐患排查工作现场会来我镇召开,我镇介绍了第二季度隐患排查工作的做法,与会同志共同交流了有关工作。截止四季度全镇隐患排查自住申报率达到100%,零隐患率控制在5%以下。
四、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加强自身软、硬件建设,逐步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去年机械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根据本镇产业特点,拟定五家企业作为推进对象,分别是两家轻纺印染企业、一家电力企业、一家印刷包装企业和一家机械企业,目前已有两家企业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查找并列出了问题清单,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五、抓好高危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
高危企业是我们的重点监管对象,我们在去年采石场整合的基础上,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从以下三方面做好监管和服务工作:一是通过帮助企业申办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安评、环评、采矿许可证等协助三家采石场领取了安全生产许可证。二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电气安全规范化建设,目前两家民用采石场已经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电气安全规范化的要求。三是实施了矿山综合整治,年初规范了工程车辆有序装运,年中又落实了各项环保措施,包括道路硬化、轧石设备封闭、洒水车辆配置、冲洗设备到位、沉淀池开挖等,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群众的纠纷,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六、抓好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
(一)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今年是企业主体责任年,我们围绕这一主题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标语30多幅,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挂图50余张,手机提示安全信息1200多条,发放安全生产明信片等4000多份。尤其:一是工业镇长作了电视专题讲话;二是联合镇农办、质监所、交警中队、派出所等部门在人员聚集地点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三是邀请村安管员、有关专家和企业安全管理基层工作人员召开“安全生产大家谈”座谈会,请他们共同为我镇安全生产献一计、谋一策;四是邀请兄弟乡镇安监所共同交流安全生产工作。
(二)抓好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和安管员培训工作。今年是企业负责人和安管员资格资书复训的年份,我们了解到他们平时工作忙,特地邀请市职工学校老师到镇政府进行培训并考试,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培训全覆盖。
(三)抓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学习,通过多次召集培训会议,分别组织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各企业负责人、各办、所、中心主任和有关直属部门负责人进行集中学习,还制订学习小册子500本,分别送到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手中。
七、抓好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生产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在不同季节和时期突出相应的重点,在“春节”、“五一”前后根据兄弟乡镇发生事故情况,着重抓了出租房、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企业等消防安全检查100多次,将个别存有明显隐患的单位和出租户上报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今年是世博年,我们在世博会开幕前夕,邀请上级部门和专家对我镇的市重点工程—通迪公司进行了安全检查,排查并找出了不少安全隐患。还根据本镇产业特点,对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喷漆厂进行了安全检查,对其中九家企业作出了限期整改的决定。
八、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
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是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充分利用市安监局去年赋予的职权,对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一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余姚市金辉电镀材料经营部)多次违反安全生产法。且屡教不改,就会同市局进行查处,目前该经营单位已经被立案,业主已做了笔录进入执法查处程序。对另一家不配合安全生产检查的企业(余姚市飞扬休闲用品厂),也会同市局进行再教育后对其作出了限期整改的决定,并视其整改情况再进一步处理。
九、存在的主要隐患。
虽然通过我们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但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的安全隐患还比较多。比如:高危企业,分层开采高度与要求还有距离、部分操作人员未戴安全帽、部分机械设备中电线出现老化等事故隐患。危化企业,因剧毒物品的储存、运输和管理要求较高,稍有不慎时刻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消防企业,外地民工安全意识淡薄,因违规操作引发的工伤事故很多。涂装行业离安全标准化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毛纺企业,易燃易爆,大小火灾还有发生。特种设备检测不及时,操作工未持证上岗现象也有。个别企业,负责人存在“重经济、轻安全”思想,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的投入大大不足要求。同时,有关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力度不够,采取措施还不足。
十、下步工作思路。
针对上述的安全隐患,我们要立足于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深化隐患排查。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了由主要镇领导亲自部署,加强督促检查,镇分管领导切实履行职责,亲自深入一线开展督查的环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好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观念。
二是精心部署,务求实效。镇政府将督查与执法结合起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督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责令立即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要提出防范措施,监督落实整改计划、措施和资金,制订应急预案;严重危及安全的,要立即责令停产整改。我们将增大督查力度,增加检查次数,扩大检查队伍,继续保持上半年安全生产较好的态势。
篇6
2013年全市农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为主线,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推进农地依法流转,引导农民兴办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强力培育示范社,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推进全市农经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挺进全国“百强”县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再创佳绩。
二、工作目标
农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得到稳定,市、乡土地流转交易中心规范运行,力争全年流转土地1万亩以上;土地承包纠纷得到及时调解和仲裁;重点培育农庄业主30个、种养大户30户、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4家、市示范社10家,创新试点专业联合社1个、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1个,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社,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参与协调组织农超、农商对接及农博会活动6次,多途径培训合作社带头人、经管人员100人以上;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运营体制机制;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村2个;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监督,“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申报审批及时规范,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2-4次;高质量完成农经统计工作,确保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20%。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1、深入贯彻实施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加强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的宣传贯彻,进一步落实和维护好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不断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建设,指导各地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
2、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健全完善乡镇土地流转交易中心运作体制机制,规范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流转价格评估机制,制定流转价格指导办法。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和监管制度。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入股,建立切实可行的分配机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登记制度及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健康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
3、切实提高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能力。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员培训大纲(试行)》要求,开展仲裁培训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考核评价,进一步完善市、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及时有效化解土地承包纠纷矛盾。
(二)着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
1、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大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依法指导合作社建章立制,统一设立成员账户,规范财务管理。继续实行合作社辅导员联社开展规范社创建活动,每个经管站重点联系辅导合作社3家以上。推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建立示范社名录平台,实行动态化管理。
2、推动政策完善落实。积极会同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增加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配合相关行业,推行合作社标准化生产,指导市级及市级以上示范社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配合金融机构,在信用评定基础上对示范社开展联合授信。创新适合合作社生产经营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市级及市级以上示范社经管人员人才库,支持和指导建立示范社人才培训实训基地,依托基地逐步健全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合作社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本领强、服务意识好、热心合作事业的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大力引导和推介高校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
3、强化服务指导。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支持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建立直销店(连锁店),推进“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开展行业联合社创新试点,探索合作社联社登记管理办法。
(三)强化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管理,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农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强化乡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和村级“三资”工作站运行的监管。严格执行“五项”制度。即资产产权登记制度、项目建设招标投标管理制度、资产产权转移变更评估制度、年检备案制度和财经管理制度。指导各地逐步建立农村集体“三资”、承包土地、农民负担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程。
2、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试点。指导社区股份合作社规范运作,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增加社区居民收入。
3、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强化村级财务公开,进一步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报表及时编制和汇总报送机制。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指导各地做好日常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开展村干部任期离任经济责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等专项审计。
(四)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减负惠农政策落实
1、拓展农民负担监管范围。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创新监管思路,拓展监管范围,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继续完善和落实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制”、村级组织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逐步建立涉农负担政策文件会签、信息公开和备案制度。研究制定相关监管措施,推动农民负担监管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等领域延伸。
2、推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范化建设。按照《农业部关于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操作程序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指导力度,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审核、专项检查和专项审计,推动一事一议项目规范组织实施。逐步建立文件、项目审核、项目管理、数据统计一体化的网络监管系统,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3、开展农民负担重点问题治理。针对农民反映和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重点解决计划生育、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等领域多收乱罚及向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乱摊派问题。继续开展农民负担综合治理,加大涉农利益违规违纪查处力度,加强农民负担重点案件督办,解决农民反映的难点问题。
4、强化对减负惠农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实地督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组织开展一事一议专项检查,切实纠正筹资筹劳办法不完善、组织实施不规范、超范围超限额等问题。坚持开展减负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年度检查,深入督办违规违纪问题。
(五)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基础工作
1、加强基层农经体系建设。强化经管工作职能,建立科学的考核考评机制,逐步理顺农经工作体制与职责体系。大力开展政策法律、业务等各方面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经管干部的综合素质。
篇7
一是继续清理审批事项,夯实再提速基础。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公众企业为中心,运用科技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及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牢牢把握事项进驻这个关键,全面开展清理和动态监管。凡是上级部门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我区一律予以取消和调整;凡是备案的事项,要严格规范备案程序,不能以备案为名义变相审批;对已取消审批但尚需监管的行政事项,要加强事前和事后监管。在承接市里下放审批事项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我区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事项名称、统一申报条件、统一申请材料、统一承诺时限、统一办理程序,编制审批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二是落实各项工作要求,超前谋划再提速。为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围绕行政审批再提速工作,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的实施意见》、《关于全区各行政审批主体部门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深入开展“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的实施方案》等,设立职能工作组,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实现行政审批再提速的工作目标;落实“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要求,建立专人现场接待服务制度,落实机关干部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在线值班制,落实“首问责任制”和限期办理制,全天候为公众、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服务;根据市审管办会同市监察局出台的《关于在市和区县两级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开展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服务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关于在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开展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服务活动的意见》,狠抓工作落实。
三是全面强化现场审批,落实再提速保障。以“主动查摆问题,全面落实整改,力争整体提升”为出发点,制定行政审批再提速工作意见和方案;继续推进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专网及首席代表的进驻,落实签订《现场审批授权委托书》,履行法定程序向派驻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许可中心)审批事务首席代表充分授权;全面推行“一审一核,现场审批”的办理方式,现场审批落实率巩固在95%以上;要以机构改革重新确定“三定”方案为契机,创新审批部门内部集中审批方式,将审批职能归并整合到审批科室并整建制进驻许可中心;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做好压缩办件自然时限和审批要件减少工作;再推出一批立等可取即办件,切实提高现场审批服务效率,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
四是不断深化告知承诺,打造再提速品牌。继续贯彻落实好区政府《关于在行政审批主体部门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的意见(试行)》文件精神,不断深化告知承诺制审批,切实降低门槛,总结经验,逐步完善,重点在扩大服务范围和半径上下功夫,提升公众企业的满意度。
二、以科学发展为重点,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按照“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规范,在规范中求完善”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工作中的科技比重,继续加大为企业、公众服务的工作力度,改进并创新行政审批和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半径,打造“洼地效应”,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强化效能建设,创新审批方式,健全体制机制,实现科学发展。
二是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建立帮办领办机制。凡进入联合审批程序办理的投资项目,提供全程审批无偿帮办服务,与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专人领办服务和联审效能监察登记制互为衔接,为申请人提供全面咨询服务、全程导办服务和多部门间的协调服务,形成投资项目审批帮办领办服务机制。
三是继续加强效能建设,完善综合考核机制。建设科技,必须突出科学管理及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效能建设水平这个关键环节。要抓好“强化效能建设、实现全面提升、争创一流业绩”的系列主题活动,按照市《通知》的要求,对区政府关于《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效能综合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重新修订,完善考核细则,运用网络管理,从而实现从量到质,从好到优的转变,进而抢占效能高地,探索适合自身的审批服务评价系统。
四是落实企业照后服务,完善全程服务机制。以服务经济为中心,完善全程服务机制,继续落实好区政府《关于建立区审批后期全程服务(照后服务)暨企业信用评估机制的意见(试行)》精神,以企业设立联审网络平台为依托,做好企业信息采集、属地服务、部门衔接、重点帮扶工作,力争在楼宇经济的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打破常规,提前介入,对有需求的服务事项可以根据所涉部门的情况,召集相关单位开展专项联审。继续落实好企业工商注册登记费返还政策;对拟外迁企业提前介入,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减少企业外迁因素,做好企业外迁挽留工作;配合区财政局、税务局开展减免返还困难企业房地税、土地使用税工作;坚持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不断加强《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各项工作,确保信息查阅中心良性运转。
三、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围绕“主动查摆问题,全面落实整改,力争整体提升”的工作要求,树立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不断强化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坚持真抓实干。优化政务环境,抢占效能高地。
一是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打造网上服务平台。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扩大通过“行政审批服务网”申报办理审批事项比例,全面落实审批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的各项要求,突出科技含量,增加区级行政审批主体部门网上申报办理事项的数量和实际办件量。一方面,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对行政审批网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完善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功能,规范网上办理审批事项,进一步扩大行政审批服务网的网上申报办理量,在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上规范办件;另一方面,在许可中心门户网站建立在线互动平台,开辟网上办事窗口,建立外网业务受理和信息反馈、内网事项办理的信息交互机制,实现门户网站由“信息窗口”向“在线办事窗口”转变,打造网上综合服务平台。
二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全员素质。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加强作风建设,在勤政廉政、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坚持和完善党支部及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探索加强党员管理和发挥作用的新途径。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转变工作作风为切入点,严格要求、真心关爱全体工作人员,加强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岗位交流,关心窗口人员的成长和进步。强化政治业务学习和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政治业务培训讲座;建立特约监督员制度,发挥人大、政协监督作用;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篇8
这次会议,主要是学习传达全省农机局长座谈会精神,总结半年以来全市农机化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推动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会上各县区农机局、市局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汇报交流了上半年农机化工作情况,市局各位班子成员就分管的重点工作讲了意见,我完全同意。根据会议的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上半年全市农机化情况
(一)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重点,农机化整体水平得以新提升
*年共争取市以上农机购置补贴(助)资金1878万元(购机补贴资金1443万元、农机推进项目资金435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1435万元,省补贴资金293万元,市补贴资金150万元,农机补贴资金总规模较上年增长62%。截至目前,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完成1439.5万元,完成计划的99.76%。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已全面完成工作计划。全市农机项目共补贴农机具1433台(套),其中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456台,免耕播种机189台,大型拖拉机299台。全市共有1107户农民享受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中同财政部门密切合作,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办事,保证了农机补贴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用机热情,大型农业机械迅速增加,农机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以“平安农机”创建和“隐患治理年”活动为重点,农机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全市农机监理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农机安全“一十百千”、“文明监理、优质服务”、“三整顿、五加强”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多措并举保安全,源头治理抓关键,大力推行承诺服务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农机手的普遍欢迎。全市已建成1个农机安全示范县,16个农机安全示范乡镇,160个农机安全示范村,1400个农机安全示范户。全市上半年累计考核拖拉机驾驶员2420人,新挂拖拉机号牌4944副,新换联合收割机号牌584副,年检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10495台。全市办理农机保单5767份,接险225起,保险理赔71.47万元,切实维护了农机手的合法权益。
为全面做好“隐患治理年”活动,全市农机系统共组织16个安全督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对全市农机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136次,出动检查人员403人次,检查单位162个,完善农机安全应急救援预案8个,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60份,全面排查治理各类农机安全隐患1024处,对于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改,整改率达100%,共落实整改资金25万元。按照市政府安委会部署,我局先后参加全市五个县区的全国“两会”期间、“隐患治理年”五大战役、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等安全生产的督导督查工作。通过周密安排部署,市县区部门的密切配合,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安全督查工作任务。在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百日专项整治活动中,滨州市农机局被市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
(三)以农机跨区作业为重点,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
一是加强领导,认真做好三夏农机准备工作。市农机局成立了“三夏”农机生产领导小组,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县区制度。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三夏农机工作的通知》,召开三夏农机生产跨区作业工作会议,发放《跨区作业证》2700个,发放指挥调度车和技术服务车免费通行证24个。全市举办农机驾驶员培训班40期,培训农机手11360人,检修各类机具5.5万台套,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248个。二是开通三夏农机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遇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三是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宣传工作。通过滨州电视台、《滨州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通报麦收进度,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宣传推广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禁止焚烧秸秆,号召机手积极参加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活动。市农机局在滨城区举行了“三夏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出征仪式”,在滨城区堡集镇丛家村召开了全市保护性耕作现场观摩会。邹平、沾化、滨城等县区农机局分别召开了保护性耕作推广会议。今年以来,市政府补贴50万元专项资金,新建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8处,全市已建立示范基地18处。三夏期间,全市农机部门在市以上媒体共组织宣传42条次。四是建立信息平台,合理调度机械,避免机械盲目流动造成经济损失。五是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保障三夏农机用油供应。面对今年柴油供应紧张的严峻形势,市农机局主动联合石油部门下发文件提前进行部署,积极向市政府反映情况,提建议当参谋。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设立农机加油专供站40座,要求各加油站设立小麦收割机加油“绿色通道”,并组成联合督查组每天到各农机加油专供站进行检查。全市累计发放《优先加油卡》3700个,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下,保障了三夏农机用油供应,确保了三夏生产顺利开展,受到了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六是做好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服务工作。全市共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248个,成立三夏农机接待服务站30个,及时帮助外来机手协调解决遇到的突发性问题。今年三夏期间全市共组织30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分赴安徽省、河南省、胶东地区等参加跨区作业,跨区机收小麦216万亩,跨区作业总收入达7670万元,比去年增长30%。由于今年三夏农机服务工作及时到位,农机跨区作业规模大,三夏生产实现了又好又快。全市麦收仅用10天时间全部完成收获任务,全市小麦机收率达到99.3%。
(四)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为重点,农机服务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实施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发展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关键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大力培育和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组织形式的新型农机经营服务组织,满足农民对农机服务多样化的要求,不断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根据这一工作思路,我们把发展农机合作组织作为实现农机产业化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加强政策引导,注重培养典型,搞好示范宣传,逐步规范完善,促进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在市场经营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机合作社5个,正在申报的10个;建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287个。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整合全市农机资源,拉长农机作业链条,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加便利、更加优惠的农机服务。
(五)以维护农机手利益为重点,农机修配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新成绩
全市农机修配管理部门以维护农机消费者利益为己任,认真组织开展农机维修市场规范治理活动,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严格市场准入,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为农机维修服务业和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检验农机维修网点987处,配件供应点108处,完成农机职业鉴定1490人。同时积极参与全省“阳光政务热线”电台直播节目,回答和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共受理农机投诉案件5起。维护了农机户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农机维修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六)农机科研、教学及信息宣传工作富有新成效
今年以来,农机校按照“一个中心、二个下移、三个突破”的指导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探索农机培训新路子。加大宣传力度,广开生源渠道,加强教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半年实现预报名学生815人。
市农机科研所积极开发农机新产品,搞好农机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博昌农机集团开发研制的多功能田园管理机已批量生产并开始推广,上半年已生产5000多台。在开发区杜店办事处刘六村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基地规模为连片粮田1500亩。自行研制开发的高效免耕播种机,在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进行了玉米免耕播种1236亩,收到了预期的示范推广效果,被市科技局评为“全市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办公室在做好政务服务和事务管理的同时,把信息宣传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半年来在市级新闻媒体上宣传30余次;在市委、市政府两办信息宣传上保持在前20位的好成绩;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宣传上处在前8名的好位次。
今年以来,在全市农机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农机管理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各个县区农机部门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市委、市政府和省农机办领导对我市农机化工作,特别是三夏农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尚龙江副市长在几次农口会议上对三夏农机工作给予了表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除去反复强调的农机具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外,一是农机服务社会化还需进一步加强。服务组织基础比较脆弱、服务领域窄,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差。二是部分干部职工存在思想不解放、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创新创业及服务意识差的问题。三是基层特别是乡镇一级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部分乡镇在农机推广体系方面长期处于线断网破的局面。四是有的地方对重点工作重视不够。如对农机化创新示范工作、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等缺乏研究和指导。五是全市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缺乏力度。特别是三夏机收中的中介服务组织还不健全和完善,不能满足机收市场的需要。六是农机执法不规范的情况仍然存在。由于农机管理人员素质问题,影响了以法管机的质量。七是农忙季节供油出现了困难。以上问题,我们都要高度重视,加强调查研究,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
二、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我市农机化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
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到*年上半年,全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3.8%,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为39.53%。我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62.2%,其中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72.9%,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降至40%。我市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和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了73.6%和76.5%,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5.96%,两项指标均高居于全省平均水平。标志着我市农机化发展进入到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历史时期。从我市农机化发展的情况看,近几年来,在农机化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机结构趋于合理,大中型拖拉机增速加快,小型拖拉机增速减缓,大型、联合、复式、多功能技术含量高的作业机械迅速增加,农机具有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政府对农机化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这些因素都对加快农机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我市农机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全省农机局长学习座谈会上省办研究提出了农机化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基本符合滨州实际,提出来供大家分析研究,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一是在农机装备发展上要解决好“快与慢”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市农业装备的发展存在着大中型常规机械发展速度较快,而高技术含量、多功能机具发展较慢的问题,制约了滨州农机化结构的优化,影响了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和问题,就要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高科技含量和多功能机械,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确保常规机械稳步增长,高技术、多功能机械快速发展,推进装备结构不断优化。要结合我市实际,对重点农机具组织开展联合攻关,进行重点支持,另外,要密切与财政、金融、税务、科技等部门的合作,积极争取农机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加快农业机械的创新发展步伐。
二是在机械化作业水平上解决好“高与低”的矛盾和问题。当前,我市机械化作业存在着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偏低和粮食作物中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棉花、牧草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刚刚起步,蔬菜生产和果树的收获机械还是空白。小麦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玉米机收水平才32%,还是全市农机化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要在继续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步伐。要继续深入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突出地方特色,加快棉花、牧草、蔬菜、水果及设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创新、示范和推广。通过抓重点、破难点,推动全市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是在农机化扶持措施上解决好“多与少”的矛盾和问题。目前,各级对农机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农机化资金投入上,用于补贴农民购买农机的资金增加较多,而对农机化发展方面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太少。由于对农机库房、存放场所、机耕道、政策性保险等方面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少,造成了农机的财产损失,影响了农机化生产。由于对农机推广、培训、维修、质量鉴定、安全监理等农机化发展支撑保障体系投入较少,影响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和农机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在积极争取加大购置补贴资金政策力度的同时,还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农机化促进法和省促进条例规定的各项扶持措施,积极争取市、县区、乡镇各级农机化投入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机化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建设。今年省农机办提出重点扶持村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提高对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农机补贴比例,就是为了调动乡村财政积极性,增加建设农机库房、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资金投入,满足农机化发展需要。
四是在农机化经营效益上解决好“升与降”的矛盾和问题。当前,由于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的不断提高,使农机经营效益出现了经营总收入大幅提升,但经营利润率却显著下降的现象。加之钢材等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和今年6月份农用柴油再次大幅度涨价,致使农机作业成本大幅提高,利润持续下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多予少取”的原则,积极为农机手和农机经营服务组织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要加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引导农机手加入到农机合作社中来,整合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共同利用率,依靠规模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五是在农机化重视程度上解决好“热与冷”的矛盾和问题。全市农机化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有些地方“热”,有些地方“冷”的问题;也有些地方还存在着农机部门工作热情越来越高,但得不到地方政府及领导重视支持的问题,农机化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农机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做好宣传领导、宣传社会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期,农机部门要做到拉得出、冲得上、做得好,依靠“有为”,做到“有位”。同时,要积极争取把农机化发展指标列入各级政府经济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之中,使农机化工作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三、真抓实干,创新进取,全面完成全年农机化工作任务
下半年,全市农机部门要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省农机办的部署,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工作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组织好三秋农机跨区作业,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大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是全市农机化工作的重点,也是三秋农机化生产的重头戏。今年上半年,全市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发展很快,全市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约500台,预计今年我市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将突破200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数量的快速增长,为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大发展,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的机械装备基础。要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大发展,首先要搞好示范带动。今年继续召开全市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演示现场会。各县区也要层层召开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市局将派人参加各县区召开的现场会。为进一步促进全市重点工作的开展,市局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大讨论活动实行包县区制度,沉到基层抓落实,各县区要积极配合。其次要积极培育玉米机收作业市场,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发挥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的带头作用,搞好接机、派机的有关服务工作,调动农民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积极性。全市确保完成玉米机收面积120万亩,玉米机收率达到45%的目标任务。
第二,建立规范化示范基地,推进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实现大跨越。加快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各县区要在原有500亩以上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档次,规范化操作。力争每个乡镇都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把保护性耕作与玉米收获机械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行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共同发展。今年三秋期间,全市要组织一次保护性耕作观摩会,并排出名次,看一看各县区近几年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成果,看规模、看规范化程度、看社会效果,相互交流,促进工作开展。全市力争完成保护性耕作15万亩的工作任务。
第三,扎实做好农机化示范区和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工作。上半年省农机办专门召开了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会议,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思路和任务,在前几天召开的全省农机局长学习座谈会上林主任又做了重点要求,农机化示范区不是今年、明年的工作重点,也不是某项农机化工作的示范。而是整个农机化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发展道路的示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农机化重点工作。一是抓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工作。要着力建设好保障农机化发展的“六大”体系,在农机管理、推广、培训、社会化服务、安全监督和修配管理体系等建设方面,力争各项重点工作和农机化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二是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机化发展机制、路子和模式。三是搞好典型示范和政策引导。博兴县作为我市省级农机化示范区,要高点定位、快发展,率先在全市探讨示范区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各县区也要按照要求,选择一个基础条件好、农机化水平高的乡镇作为市级农机化示范区,工作上加强指导,政策上给予倾斜,促进其快速发展,三秋期间的观摩会,这也要作为观摩内容之一。四是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协调工商等部门,用足用活扶持政策,调动农机户参加农机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力争全市今年新增各类农机服务组织150个,总数达到1400个,其中新增农机合作社6个。
第四,认真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各项任务。一是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善始善终地完成补贴资金的落实工作,确保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等重点补贴计划的顺利完成。二是加强与农机生产企业的联系,保证补贴机具在三秋前全部到位。三是要对各县区农机补贴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操作的现象。四是要做好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的总结与调研,搞好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对明年农机购置补贴需求情况进行摸底和预测,为进一步做好明年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争取和实施工作做好准备。
第五,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建设。要把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始终作为农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特别是当前,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我省作为协办省份之一,我市又是通往北京和青岛的要道之一,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对于维护奥运期间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县区农机局要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结合正在进行的“隐患治理年”活动,在抓源头、查隐患、补漏洞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挂牌率、持证率、检审率,认真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努力消除农机作业事故隐患。另外,各县区要按照要求,认真做好第二批省级“农机安全一十百千”示范县、乡镇、村、户先进单位申报和评定工作以及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考评推荐工作。
第六,进一步加强农机规范化管理和行风建设。一是加强农机教育培训规范化建设。以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监管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培训工作程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做到培训与发证有机衔接。决不允许只收费、不培训或少培训、多发证的情况发生。二是加强农机修配规范化管理。严格“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评选标准,完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程序。进一步规范农机市场秩序;继续开展补贴机具可靠性跟踪考核;认真组织好第三届“农民满意农机产品”评选活动。三是严格规范农机监理执法行为。认真贯彻执行农机化法律法规,切实将相关规定落实到农机管理的各个环节,防止发生权力滥用和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理。四是搞好行风建设。认真搞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增强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把做好“阳光政务热线”上线工作作为转变行风的切入点,努力转变作风,提高全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篇9
一、加快步伐,在引进和培养人才工作上实现新突破
(一)刚柔并济引进人才。加快健全我区人才工作联动推进机制,全面实施助企聚才三年行动计划,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3.0版,做好人才引进政策推介和项目申报工作,搭建高位嫁接平台,实现领军人才项目正式落户数达8户以上。依托区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专场招聘活动。继续实施“名校优才引进计划”,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组织50家区重点骨干企业赴国内重点院校招才揽才,引进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3300名,其中高层次人才180名,满足企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完善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建设,加强与高端人才的联系沟通,引进外国智力项目8项。
(二)内外并重留住人才。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人才政策,认真组织“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和“省博士集聚计划”推荐申报,实现成功入选各2人的目标。利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平台,积极参与全市企业与外国专家组织人才和技术合作专场活动。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不断壮大我区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确保博士后工作站中现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一定数量。充分发挥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黑牡丹科技园、恒生科技园、新动力创业中心等孵化园的人才储备和孵化器作用,以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
(三)赛训结合培养人才。贯彻落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及各项配套实施办法。大力实施“金蓝领”人才培训工程,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政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广泛开展青年高技能人才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的提升培训,认定一批符合辖区产业发展需求的合作项目,新增高技能人才350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600人。以第二届“技能状元”大赛为契机,引导各行各业劳动者踊跃参与岗位练兵,鼓励人人争当技能标兵。积极探索技能人才供需对接载体活动,努力创建工作品牌。
二、突出重点,在促进和稳定就业工作上实现新成效
(四)把握方向稳定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400人,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3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举办公益性毕业生招聘会3场以上,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6000个,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率、就业服务率均达100%。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各类补贴的申报和审核工作,努力发挥政策促进就业创业的最大效应。依托区位优势,争创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高效供需平台。高度重视阶段性“招工难”问题,加快建立重点缺工企业动态监控机制,大力开展援企稳岗行动,就地就近组织用工需求对接,有效缓解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切实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组织企业参加第三届省家庭服务业大赛,加强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功能建设。
(五)切准档位带动就业。全面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制定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的专项计划,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大力落实大学生免费创业培训管理办法,举办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训。认真贯彻我市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申领办法,加强大学生创业园与高校的对接,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充分发挥龙城大学生创业园的孵化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IYB、EYB培训,提升在孵企业的创业能力。全年开展各类创业培训650人,扶持创业500人,创业带动就业2700人。
(六)加足马力促进就业。切实加强与定点培训机构联系,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市、区两级联动,完善职业培训补贴实名制管理,开通培训“网办”快速通道,提高培训管理和服务效能。积极开展失业人员与企业岗位培训需求调查,及时掌握劳动者职业技能需求信息,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认真组织技能培训进街道、社区、企业、军营、校园活动,方便城乡劳动者就地就近参加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全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切实提高培训后的就业成功率和稳定性。全年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500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300人。
三、攻艰克难,在健全和完善社保体系上实现新提高
(七)紧盯目标扩面征缴。完善社会保障扩面征缴目标责任考核机制,重点推进新增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全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增参保4800人,其中净增参保缴费达2200人,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8%。继续加大惠民政策宣传力度,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合作,进一步完善非正常结算单位社保费结算机制和社保虚增欠费处理机制,切实保障职工权益。
(八)城乡统筹提升待遇。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认真落实居民医保、居民养老和年老居民养老补贴等政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待遇,城乡老年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月170元,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提高到每月31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均提高10%以上。结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做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巩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率,确保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98%以上。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逐步提高被征地农民保养金水平。
(九)以人为本优化服务。全面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三级社会化管理网络,健全退休人员的走访慰问、上门看望和接待制度,按要求组织退休人员参加免费体检和多种形式的娱乐健身活动,努力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生活服务。不断优化社保操作业务流程,完善社保服务功能,开通社保经办绿色通道,对重点企业、VIP企业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提高企业经办的满意度。
四、规范管理,在深化和推进制度改革上实现新发展
(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促进公务员队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继续抓好公务员四类培训,组织公务员在职培训1000人。深入推进公务员下基层锻炼工作,完善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锻炼机制,有针对地安排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全体公务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继续推进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实现“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探索符合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特点的招聘办法。加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调控管理。积极参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做好相关政策衔接工作。着力完善全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添加工资信息审核模块,妥善解决系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认真落实安置政策,扎实做好随军随调家属安置及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十一)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严格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行为,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健全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绩效工资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使事业单位收入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透明化。扎实做好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工考工作,全年组织职业素质提升培训考核60人。健全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机制,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建立起一种工资共决的新机制,促进职工工资收入的正常增长。有序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年度健康体检,切实加强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健康管理。
五、创新管理,在稳定和发展劳动关系上实现新跨越
(十二)强化执法提高效能。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和运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减少劳资矛盾纠纷的发生。完善劳动关系和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协作机制、与公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移送对接机制。积极培育省市级劳动保障监察示范网格创建点,提升劳动保障两网化管理运行水平。综合运用日常巡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举报投诉调查等多种执法方式,严厉打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积极参与劳动保障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引导企业依法建立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劳动保障管理模式,树立企业诚实守信的社会形象。加强省级劳动监察联动平台标准化建设,平台举报投诉案件录入率和按期运行率稳定在95%以上。
(十三)注重调解树立品牌。规范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做到牌子统一、流程规范、文书标准,探索建立街道巡回劳动仲裁庭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示范仲裁院的职能,规范案件处理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实现案件处理100%实时网上运行,实现一裁终局案件零撤销率、集体争议零发生率,立案处理案件结案率达94%以上、调解撤诉结案率达70%以上、按期结案率达100%。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建设,把握调解四步骤即“立案前调解、开庭前调解、开庭中调解、开庭后调解”,实现仲裁的法律效应和社会效应的有效统一,确保各类调解组织调处争议占案件总数的50%以上。加强仲裁服务品牌化建设,树立“案内注重便捷增‘效’、案外注重指导促‘谐’”的仲裁服务新品牌。
六、秣马厉兵,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上实现新作为
(十四)夯实平台强化服务。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基层平台建设,深化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工作、制度“六到位”,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科学划分基层平台的层级功能,实现市-区-街道-社区(村)四级网络互联互通,按要求实施社区(村)平台网络化管理考核。大力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理员培训取证工作,切实提高协理员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确保基层协理员持证上岗率达95%以上。
(十五)依法行政提升效能。依法行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监督检查等职责和权限,坚持依法行政,健全行政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配套工作制度和监督制约制度。积极参与实施“六五”普法,完善网上行政审批制度,优化行政权力库结构。加强执法案卷管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升执法监督水平。规范行政调解工作,提高行政调解工作质量。深入推进行政指导工作,全面梳理各行政事项适用行政指导环节及文书格式。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认真开展依法行政自查自纠,确保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得当、高效便民、廉洁自律。
篇10
一、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截至3月底,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1.11亿元,同比增长23.1%。其中一产业4.88亿元,增长4%;二产业9.93亿元,增长46.5%;三产业6.3亿元,增长12.2%。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2%。
3、4月末各项存款余额67.46亿元,同比增长12.2%;各项贷款余额23.82亿元,同比增长7.9%。
4、定点屠宰:全市共发展定点屠宰企业11家。上半年生猪定点屠宰完成24980头,其中城区15173头,乡镇9807万头。半年来共稽查50次,出动执法人员312人次,收缴白板肉、注水肉等500公斤。
5、家电下乡:1月到6月,已备案登记60家销售网点。全市已销售家电下乡产品为6262件,销售额11315000元,财政发放补贴92万元。
6、酒类管理:全市酒类零售企业和批发企业办证100本。
7、继续全面启动农贸市场改造和启动中国油都建设工程。
8、商务信息工作:做好信息综合上报工作,加强商务网站建设。半年信息上报100条以上。
二、以规范流通为重点,着力夯实商务业务基础工作
1、以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瘦肉精”、“猪流感”,严把肉品质量安全管理关。近期,令人恐慌的“猪流感”严重波及全球,为此,作为商务主管部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市“放心肉”供应,全面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生猪市场信息监测和屠宰执法检查工作,严把肉品质量安全管理关。一是加强宰前生猪活体防疫。对宰前的生猪进行严格的检疫关,查看生猪的耳标,是否有防疫标志,通过尿检看生猪是否注有瘦肉精,杜绝所有问题猪进入屠宰场。二是确保宰后检验肉品出场关。生猪宰后,严把检验关,确保上市经营的肉产品无二次污染。三是加前市场稽查执法力度。启动生猪及猪肉市场监测应急制度,对我市生猪屠宰企业实行二十四小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配合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其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全市屠宰场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主要是打击白板肉、私屠乱宰行为和规范生猪的进出场关,加强全市各定点屠场自身管理,严防“病害猪”上市。上半年,我局共组织执法50次,出动执法人员312人次,捣毁私屠滥宰窝点5个,收缴注水肉、病害肉500公斤。四是严格检验检疫制度,严格执行生猪入厂检查验收制度,禁止无产地检疫证明或检疫不合格的生猪进入屠宰环节;不得屠宰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生猪或病死猪;病害猪肉一律不许出厂。严格依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对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定点屠宰企业要严厉打击坚决取缔,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2、整顿好、规范好酒类产销市场。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力度,在全面完成酒类流通备案登记、换证工作的同时,对全市酒类批发商进行跟踪管理,加大贴标管理力度和严格执行酒类随附单,全面落实酒类流通溯源制度。强化日常监督监管,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坚决取缔无证经营产销企业,杜绝无证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酒品等不法行为的发生,不断净化酒类产销市场,规范酒类产销经营行为。第一是加强酒类监管,要做到“三个坚持”和“三个第一”。一是坚持日常稽查与开展专项整治相结合;二是坚持打假和核查《酒类随附单》、贴标、持证经营相结合;三是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第二是加大稽查力度,要加强稽查密度,变换稽查时间,强化稽查手段。第三是做好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溯源制度,构建酒类市场消费安全体系。以进货渠道实行随附单、销售渠道贴标经营为手段,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保证。第四是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市场秩序,一是对过去已发酒类批发许可证的经营户按照《酒类批发经营管理规范》的要求重新复查,对符合条件的按照商务部统一编码换发新证,对不符合条件的进行限期整改,对整改仍不合格的吊销批发许可证。二是对新办证企业严格审核。三是对无证经营行为进行查处。第五是组建酒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自主作用。第六是深入持续开展“××省放心酒示范店”工程建设,确保酒类消费安全。
3、监管好、调控好成品油市场。第一是严格按照“成品油市场安全目标管理”的标准,认真做好市域成品油市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半年来共牵头稽查5次,全市共查成品油加油站(点)55个,其中加油站33个,加油点16个,非法加油站(点)6个。全市33个加油站有危险化学品许可证的加油站27个,整治中已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许可证的加油站5个,现未申请办理的1个。全市16个加油点超范围经营的2个。下达限期整改停业经营的加油站(点)6个,取缔板桥、庙前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非法加油站(点)6个。第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开展了“六查、六看”。一是查成品油批准证书、经营执照,看是否凭证照经营,是否非法转让经营;全市55个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有48个凭证照经营,查出6个加油站(点)无证照经营;二是查《危险化学品许可证经营》看加油站是否凭证经营,全市33个加油站有27个加油站持《危险化学品许可证》经营,有6个加油站未办理危险化学品许可证经营;三是查消防设施是否安全,看是否符合消防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四是查成品油经营场所规范经营,看各项制度,警示标志的设立;五是查销售计量,看计量是否准确、计量锁标是否解动;六查加油员工资格培训,看是否持证上岗。经过“六查、六看”的检查对存有安全隐患的加油站(点),下达整改通知10个,责令停止经营,对安全隐患较为严重的加油站(点)根据《成品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了处罚。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有效遏制了成品油经营市场的违法经营行为。三是积极探索企业成品油储备工作,建立成品油储备制度,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进行成品油证照年审工作,目前为止年审48家。
4、服务好、维护好农民群众利益,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工作。该工作自08年12月份启动以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局严格以“扩大内需,提升农民消费”为目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家电下乡推广进度明显加快,备案网点和产品销售显著增加。目前为止,我局已备案登记何峰家电超市、合江电器、海尔专卖店等60家销售网点。切实加强对家电下乡企业的监管力度,规范销售行为,规范售后服务。6月底,由我局牵头会同市工商局对全市家电下乡网点进行规范和整顿,共立案查处假冒家电下乡名义经销商5户,我局按照有关政策予以取缔了这5家经销商资格并由工商局进行了处罚,有力地维护了农民消费者的利益和家电下乡政策的声誉。同时积极做好与财政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国家补贴资金足额及时补到位和国家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农民购买家电热情日渐高涨,从1月到6月,全市已销售的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家电下乡产品6262台(件),销售额11315000元,财政发放补贴92万元。
5、争取好、落实好新建物流园和农贸市场改造建设项目。立足商务工作职能深入开展农贸市场改造任务,突出抓好城关集贸市场的“三位一体”改扩建。积极争取上级发改部门、商务部门的支持,积极做好物流园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和选址征地工作。分期建设好“中国油都”、商品配送中心、建材、五金、矿产、仓储、二手车交易等专业市场,健全农产品进城渠道,解决群众卖难买难问题,帮助农民持续增收。积极发展现代化物流业,着力提升流通现代化组织程度。引导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物流园真正成为我市商品的集散地,促进全市商业大流通。
6、运行好、调控好市场运行监测工作和规范好再生资源市场。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市场调控力度,维护市内产业安全,今年上半年对各个市场运行监测点,严格按照省市要求部署,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及数据报送工作,多方位地收集数据资料,丰富信息资源,加强同统计、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联系,建立稳固而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同时,增强和提高统计服务意识,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重点监测样本企业的信息需求和具体困难,引导和指导重点监测样本企业认真开展市场监测工作加大为宏观决策、行业管理、企业经营和居民消费的服务力度,为促进我市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做出贡献。为市委、市政府起到了参谋作用,同时对引导全市居民正常消费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规范再生资源市场方面,由我局牵头在市公安局的大力配合下,今年4月份对宜阳和水松地区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通过整顿共取消无证经营户18户,其中宜阳8户,水松地区10户。我局针对从事再生资源的经营户对法律法规了解不透的现状,6月12日举行了再生资源培训班,有力地的规范了再生资源市场。
7、落实好、巩固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根据省商务厅湘商建设[2009]26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工作成果,加快我市标准化农家店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建设。4月中旬,牵头组织对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德鑫贸易公司在全市已建成并获得财政补贴的农家店进行了一次“回头看”检查。自2005年商务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我市已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新建和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标准化农家店140家,并全部通过省市验收合格,目前为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已覆盖了我市全部27个乡镇(办事处)。通过全面对照检查,已建成农家店的保持率在95%以上;大部分农家店能悬挂农家店标识牌;能与承办企业继续保持加盟合同关系,按照连锁经营做到统一管理;商品配送率达到规定标准;店堂干净整洁,商品陈列规范、整齐、明码标价;但有少数农家店商品配送率过低,店堂欠整洁,商品陈列不丰富。检查后我局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及时总结,对农家店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不合要求的农家店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到位。此次“回头看”检查,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市场体系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完善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方便了群众购物,促进了农村消费,繁荣了乡村市场。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大力支持承办企业在我市新建“万村千乡”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得到市政府的立项,计划征地30亩,建设面积超2万平方米,覆盖我市所有农家店的配送。
三、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商务整体形象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3月底启动以来,按照市委部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实施意见要求,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立了活动主题、建立了工作制度,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学习计划,明确了工作要求和任务;认真组织学习、相互交流,保证了学习活动扎实有序地开展;通过广泛征求意见,领导班子带头调研,形成了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结合商务发展实际,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谈心谈话等环节工作,认真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意见建议形成了较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一是“学习型”机关已经建立,大家紧密结合商务工作实际,在招商引资、行政执法、惠农建设等现代商务专业知识学习上下工夫,干部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是作风进一步得到改进。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抓基层、抓项目和优化服务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企业和基层提供优质服务。对于重要、紧急的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努力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创造了良好的商务发展环境。三是树立了廉洁务实的形象。扎实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教育,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有关制度和法律法规,树立了商务部门清正廉洁、纪律严明、高效务实、风尚文明的良好形象。
四、以党的组织建设为保证,着力促进中心任务、其他工作整体推进
为完成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半年来,局党组不断加强局党组班子的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提高党内生活会质量,确保党员的先进性。加强党员、干部的业务学习和专业知识培训。全面落实干部作风建设。一是先后召开局党组会和全体机关干部大会,认真学习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并就如何贯彻好会议精神,指导商务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二是结合商务系统工作实际,从统一思想、提高定位,充分认识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握关键,务求活动取得实效;强化措施,把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尤其是在务求使活动取得实效方面,强调了“五个突破”,即在党风政风优化上求突破、在干部素质提升上求突破、在工作责任落实上求突破、在各项制度执行上求突破、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求突破。三是组织全体班子成员进行讨论,讨论中每个班子成员对照先进查找自身和单位存在的问题,并深刻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措施。以身作则做机关作风建设的带头人,为全局干部职工树立榜样。四是在认真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商务局工作规划及机关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目标和具体措施。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的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们将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下半年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的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手抓对外贸易,一手抓内贸流通管理,确保全年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下半年工作安排:
1、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量,狠抓项目落实。抓住机遇,精心组织落实好中国油都和万村千乡日用品配送中心两个招商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