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幻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6:5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五年级科幻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从四岁开始吧。我那时上学前班,学会了拼音。我就看那种字大并注有拼音的故事书。我看的故事书比较多。特别是在四-六岁的时候,,那时作文书看不懂,科幻书又不大喜欢看。我就觉得故事书里的情节特有趣,有想象空间。
那时候看书不太认真,可以说是囫囵吞枣,除了看一遍以外,其他的什么想象啊,就像《走遍天下书为侣》那篇课文里说他怎么读书的那些事情,我想都没有想,只是一口气看下去。看完之后,书里讲的东西我可以一字不漏的告诉你,但我不能深刻的告诉你意思。呵呵,是不是有点儿死记硬背的感觉?
慢慢的,我读的书多了。可意思没有领悟。
到了再后来,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再读书时,就比较是那回事了。使我更喜欢看书了。我现在满九岁了,我读书范围扩大了,不再是儿时看故事书的时候了。我喜欢看作文书、科幻书等等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看的书有:作文大全、昆虫记、猫武士那些书。
在看书中,我学会了思考,会想象故事中的人物那样做对吗?受到了那些启发!他有怎样的志气?
篇2
这女孩便是我们班出了名儿的“小书虫”,我和她已经是从二年级到五年级的老朋友了,我对她更是了如指掌。她生着一张瓜子脸,两弯柳叶吊梢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上,架着一副粉红色的小眼镜(她是看书多了把眼睛给看近视了。),扎着浑亮的马尾辫,嘴角总挂着淡淡的抹不去的微笑。我第一次见到她时,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亲切很友好的感觉。“小书虫”还有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常常咬文嚼字,满腹经纶。什么,“之呼……者也。”“因……乃”“何乐而不为?”等等。
“小书虫”当然爱“蛀书”了。她“蛀书”时,脸上的表情也会随着书的故事情节而变化。当她“蛀”到精彩刺激的情节时,脸上就露出灿烂的笑容。当她“蛀”到悲欢离合的场面时,她就会替故事主人公伤心,有时甚至感动得哭起来。她“蛀书”“蛀”得忘了时间,忘了世界,更忘了自己。因为她已经与书融为一体,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很早就开始做笔记。她抄过很多书,遇到一些好词佳句时,她总会一一抄下来。后来,只抄词语已经不能满足她了,她开始成段。成篇,甚至一本一本的抄。她整本地抄过《唐诗三百首》,《金波儿童诗选》,抄过《精选文言文》,《科幻小说》等等。如果你去她家,看见她的笔记,肯定会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一本本笔记,承载着她的多少心血啊!
她读过的书浩如烟海:故事书,作文书,课外名着,小说……直到现在,她都开始写书了(也许不太出名)。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班,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联系。因为我们彼此都有着将友谊进行到底的决心。
篇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读书才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那么翻开的书籍的简笔画要怎么画呢?小编今天教大家画翻开的书籍,步骤很简单,一起来学习吧!
翻开的书籍的简笔画成品图:翻开的书籍的简笔画步骤如下:翻开的书籍简笔画步骤1
翻开的书籍简笔画步骤2
翻开的书籍简笔画步骤3
翻开的书籍简笔画步骤4
翻开的书籍简笔画步骤5
关于阅读的作文:关于阅读的作文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读书才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因为这样,所以我爱阅读。
我记得第一次读书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次放学时,幼儿园门口都会有老师卖导刊,而我也经常拉着妈妈去买,虽然上面的字有许多不认识。但我仍然看的津津有味,读一年级了,我便向同学们借连环画看。读二年级了,我又要求妈妈给我买《神话故事集》,我也知道《女娲造人》,《干将镆铘》的故事,因为一二级时我看的书都带有拼音,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有些字不认识。
现在,我已经读五年级了,开始看一些科幻小说和中国的四大名著。《查理九世》,《鲁冰孙漂流记》,《蓝色的海豚岛》……我全都看过,这些书中的知识有许多是教科书中没有的,每天晚上,我都要看课外书一小时。
有一天晚上,我看了一会儿书后正要睡觉。这时,我发现有一本我未看过的书,刚想睡的我顿时来了精神,于是我便悄悄的拿起那本书,看了起来,正当我看的如痴如醉的时候,妈妈发现了,把我痛骂了一顿。
书,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书,就像一根蜡烛,点燃我们对知识的渴望。读书给我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我爱阅读!
关于阅读的作文二: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它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我们在书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
从小,我就非常喜爱读书。那时的我每天都捧着一本书看来看去,有时候连吃饭睡觉也忘记了。现在,我已经有一百多本书了,不过,我最喜欢看的还是小说,不管看过多少遍,我都不觉得乏味、枯燥。小说的内容非常丰富,也很有趣,里面的故事情节变化多端,很吸引人,也会使读者产生许多遐想和悬念,因此,我特别喜欢看小说。
记得有一次晚上,我觉得特别无聊,于是,就从书柜里顺手拿出了一本小说,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过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我还在不知疲倦地看着,一页,两页,我就像一匹贪婪的饿狼……。“快睡觉,都几点了还在看,这样下去眼睛会受不了的。”妈妈又在旁边不停地嚷嚷道,“我知道了妈,您就别啰嗦了。”我无奈地回答道。又不知过了多久,妈妈不耐烦了,就把书强行从我手中夺了过去,还说道:“还不赶快睡觉!”这时,我才安心地睡了。
书,是我一生中最要好最亲密的朋友,它让我明白父母的艰辛,友谊的真诚和正义的力量……。读书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开阔视野。以前,我看书都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似地随便翻一翻就算看完了,并没有用心去体会、感受和理解。现在的我可变了,我看书的时候,喜欢把书上的好词好句都做上记号,一有空,就用一个小本子摘抄下来,我现在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专看故事情节的小女孩了,我会用心去感受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认真去读、去看、去想。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要从小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把书当作自己一生的财富。
书,它将是我一生的好朋友!
篇4
罗延玉是靖远县东升乡柴幸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她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罗延玉告诉记者,她的作文写得还算不错,她经常看一些作文书,另外,她也喜欢文学类和漫画类的书籍。
在农村,由于经济等条件制约,不少学生看的课外书内容和罗延玉差不多,主要是作文类。至于课外阅读的来源,罗延玉说,主要是从学校图书馆或同学那里接,其次是父母买。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途径,比如,在她所在的村子里有一个公益图书馆:故乡书屋。
故乡书屋里的图书来自全国各地热心人的捐赠,虽然数量和种类都很有限,但对于罗延玉来说,这里的图书已经可以用“种类繁多”来形容了。
马德明是一位语文老师,同时,也是故乡书屋的创办人,针对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他说:“当前学生阅读还是处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之下,一方面是图书资源的匮乏,另外一方面也是阅读意识的欠缺。”
据了解,故乡书屋平时每天开放8到10个小时,周末更长一些。目前读者还是以小学生为主,其中以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居多,每天中午去阅读的孩子比较多。另外,下午放学后很多孩子也去借书。
马德明说:“学生来这里看的书,主要是漫画类居多,也有小学生读名著的,比如《西游记》,但这样的比较少。大多数孩子喜欢图文并茂的,比如《三毛流浪记》《老夫子》《奥特曼》等。”
在靖远县的几家书店里,摆满了各类辅导资料,而那些经典名著因为不好卖,总是被放在最不显眼的一角。在许多学生、甚至是有些教师眼中,他们所谓的语文学习,就是师生围绕着大量的复习资料而展开的。琢磨、对付、练习习题几乎构成了语文学习的全部,读书的功利性很强,看起来很“有用”,其实与心灵无关。
记者问到课外阅读时间时,罗延玉说:“每周大概也就四五个小时。”
李可景是罗延玉的语文老师,她告诉记者:“东升乡柴辛小学图书馆共有藏书8410册,其中,文学类2073册、社会科学类1220册、科幻故事类2246册、素质教育类1846册、工具类800册,还有其他类图书200多册,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
关于乡村公益图书馆
罗延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从三年级起就去故乡书屋阅读课外书,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在马德明看来,在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农村不应该是被遗忘的角落。
马德明告诉记者:“故乡书屋乡村公益图书馆建立就是为了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让没有书读的孩子有书读,让有书读的孩子会读书。作为乡村社区图书馆,我们既要注重家庭以及传统教育,也能够与学校的教育结合起来,推动亲子阅读、社区阅读,营造读书环境。”
早在2009年,马德明建议东升中学为每个班级建立“读书角”的时候,他却被一场车祸击倒。住院的那些日子,他有了很多“独自面对自己的时间”,也想了很多问题,开办“故乡书屋”就是那时萌发的想法。
自故乡书屋创建至今,马德明和志愿者们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的推广阅读、一对一助学等活动,其公益效应日渐凸显。
罗延玉说,故乡书屋要是再多些适合小学生的书籍就好了,另外,故乡书屋没有阅读室会让人觉得不大方便,经常找不到坐的地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李可景很重视故乡书屋发挥的作用,她说:“像故乡书屋这样的公益性图书馆填补了学校图书馆供书不足的情况,在寒暑假,学校图书馆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像故乡书屋这样的图书馆就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篇5
一、培养观察力,树立创新意识
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是人们发现问题和作出创新发明的首要步骤。伟大作家鲁迅说过:“如要创造,第一要观察。”写作素材的积累,离不开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只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使作文言之有物。选择新奇、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观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比如周末,让学生动手操作科学课上的小实验,做好观察记录;节假日,和家人一起逛超市、商场,观察交易过程,记录所见所闻所感……记得在教学四年级状物作文《我喜爱的小动物》前,我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让学生饲养鹦鹉、金鱼、小鸡……并要求他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坚持写观察日记。上作文课时,面对放在讲台桌上的小动物(每组学生选送一种动物),大家争先恐后,津津乐道。有的指着金鱼缸里的小金鱼说:“……当我将手指放在水中时,它们便游过来友好地‘亲吻’我的手,我用手指轻轻地挠挠它们的肚子,它们便甩动那漂亮的大尾巴拍打着水面,把水滴溅在我的脸上、手上……”有的连比带划述说刚出壳小鸡的可爱模样:“只见小鸡浑身湿淋淋的,嘴角嫩黄,一跌一撞地从蛋壳里走出来,它叽叽叽地叫着,似乎在说:‘这个世界真美呀!’”瞧!有了充足的写作素材,学生再也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表达的语句也精彩纷呈。
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就能逐步树立作文创新意识。
二、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丰富的想象是创造性作文的重要特征。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比如可以通过“续编故事”“科幻作文”“学写童话”“创编诗歌”等富有想象因素的作文训练形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现行的语文教材,许多文章情感丰富,语句优美,教师要挖掘教材的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要求学生仿造拟人句,有位学生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往床上一坐,碰到了不倒翁,它笑着说:“小主人,别生气。”我以此为契机,创设了三种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1. 当你考试取得好成绩,沾沾自喜时,(我回到家马上把书包一甩,得意地哼起歌儿,不倒翁发出洪亮的“笑声”,好像向我敲起了警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 当你经过努力,取得进步时(不倒翁发出柔和的声音,像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亲切地对我说:“孩子,记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 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失去信心时(不倒翁向我点点头,微笑着说:“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由于多角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使学生兴趣盎然,有话可说。我又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多运用这种具体生动的描写方法,让作文内容更形象,更富有吸引力。当然,在训练时,要让学生“解放头脑”,大胆想象,对新奇、合理的想象大力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使其有“成就感”。
三、加强思维训练,激发创新热情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都是运用同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成了学生写作的一大顽症。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多加强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等方法训练,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定能别出心裁、耳目一新。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和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去思考和探索问题。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采用逆向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许多新颖的作文题目都是来自逆向思维的结果。如指导学生写《爱》一文,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亲人的爱;也有的说,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给我信心和勇气。而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使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不偏爱。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胜人一筹。
篇6
一、导“塞”为“开”,使小学生广开作文思路
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懂得什么是思路,并从中培养其思路能力。农村小学生读书比较少,脑海中感性的东西不多,对于抽象的写作理论难以接受。因此,作文的思路教学,切忌空洞的说教。有效的办法是引导他们从实践中领会掌握。在讲读课中,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揭示文章的思路;在作文课中,通过训练,锻炼他们的思路能力。如:给定部分内容让学生“补头”、“续尾”,这是一种训练思路的好办法。开始时,只要求补一个“头”,或者续一个“尾”。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逐步提高,要求分别补(续)上二、三个不同的“头”或“尾”,并进行分析、比较,看哪一种“补”得好,“续”得好。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就会增强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作文的思路也会随之畅通。
其次是指导学生拟定“思路结构”。“思路结构”可先设计几种方案,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选最佳设计。如:写自己熟悉的老师。根据掌握的材料,开始时,有位学生设计的是:给“我”衣服――严厉批评――衣食朴素――“我”领回书本。从思路看,显然学生对这次作文的中心不明确,只是把材料随便排队,可见思路还比较零乱。于是我便对其进行了启发、引导,这位学生还另外设计了两种“思路结构”:①严厉批评――给“我”衣服――“我”领回了书。②路遇老师――他要“我”领回书――对老师的感激。设计出来后,我又启发学生进行分析、对比。从重新设计的思路看,第一种的开头设计好的多了,它是围绕着为反映老师对学生“严中有爱”,高度负责这个中心来设计的,选材恰当,安排有序,虽然文章比较平直,但作文的思路是清晰的;第二种更胜一筹,不但突出了中心,而且结构巧妙,反映了作者活跃的思维、清晰的思路。
再次是要注意纠正学生想一点写一点、想一段写一段的做法,引导他们养成通盘考虑的习惯。每次作文之前,先要从头到尾把路子想通了,拟出较详细的提纲,然后才动笔。
二、导“空”为“实”,使学生把作文写得充实、具体
农村小学作文,往往写得比较空:内容笼统,语言抽象,抒情空泛。针对这种情况,作文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克服“空”的现象,把文章写得“实”。
一是指导学生了解熟悉写作对象的方法。直接熟悉,或者直接与间接相结合,从而熟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采用前者。例如要写一个人,可能直接听听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议论;可以直接观察,发现其个性和言行细节;可以直接采访他本人及知情人。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单靠直接熟悉,掌握不了所需的材料,那么就要辅以间接熟悉。
二是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会“补”善“改”。所谓“补”,是把应写而未写的内容补上去;所谓“改”,是把写得笼统的重点段落改写得具体,把抽象的语句改得形象、准确,把空泛的抒情改得真实感人。例如上学期,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游洞坪山“环保与我同行”活动中,学生在写准备出发和在路上时,写出了大伙儿的急切心情,有欢声笑语,比较具体;可是写到怎样打扫时,却很笼统“我们看到山路两旁的树林里脏,就干起来。我们情绪高涨,劲头很大……”这里,“脏”、“情绪高涨”、“劲头大”只是抽象的语言,具体的场景还没有描述出来。根据当时劳动的实况,我启发学生进行“补”与“改”。最后写成这样:“山路两旁,扔满了食品袋、香蕉皮…….还有一堆堆的污泥、一窝窝的浊水。在阳光的蒸晒下,升腾起一股股的臭气,真令人发呕。这太不象样了,得赶快打扫。于是我们动手干了起来:有的拿着扫帚扫,有的用塑料袋在林间拾垃圾;有的动手铲,一堆堆粪便掩埋在小树下。劳动委员则带着几位同学在草丛中拾瓜子壳。他们弯下腰,眼睛在草丛中,在石缝中搜寻,一双双小手不停地刨着,额头浸出了汗珠,衣服也湿了都不歇一歇……”这一段文字,“补”上环境描写,“补”上热烈的场面,突出了劳动委员等同学,有点有面,语言也形象、生动多了。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只有这样,文章才显得充实,感染力强。因此作文教学要引导与组织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激发学生的情感。还要指导他掌握比拟、联想等方法,更好地抒发感情。
三、导“死”为“活”,使学生把作文写得生动、活泼
途径之一:堂上“学”,课外“补”,灵活运用。通过课堂上学习课文,让学生掌握一部分最基本的词句和写作方法,然后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补充、丰富,并加以灵活运用。我班有一个学生从五年级第一学期,在我的指导下,把课本中学到的关于肖像描写作了小结,概括出三种写法:一是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肖像;二是抓住人物特征,简笔勾勒肖像;三是运用比喻的方法写肖像,并摘抄课文的有关片断。与此同时,他又把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关于肖像描写的方法,通过摘抄句、段,加以说明作为补充。因此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词汇,学到更多的写法,而且能灵活运用。
篇7
一、问题情景应具有趣味性
综合与实践活动不能是其它学习领域的简单重复, 问题情景必须较为开阔,起点低,能够为所有学生理解,又贴近生活,生动有趣,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目前这一领域技能难度较高的问题较多,体验性与欣赏性的较少。比如,555555555999999999中间填几能被7整除这一问题,就太难了。再如,调查小区内每户人家的用水量,难免有些居民不予配合,而调查所得数据背后的社会问题,也并非每个小学生所能理解的。为此,我们撤掉了类似这样的课题,改换成如“跳绳与心跳”这样的题目。在学完简单统计知识,我们进行了“跳绳与心跳”实践活动。在教室中,先让学生数一数自己一分钟的脉搏次数,然后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跳绳。跳完后,组织学生统计自己1分钟跳绳次数和跳绳后脉搏跳动次数。此项实践学生经历了统计、计算、比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思维也很活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换句话说,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这样的实践活动更加有效。再如:我们创设“一天里如何当家”的情境:“小明的爸爸,妈妈今天有事不在家,小明主动提出要当家,怎样当好一天的家呢?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情境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一天里买哪些菜?怎样搭配?怎样买菜更经济合算?”等等。其实像这样贴近生活的情境还有“压岁钱怎样花”,“铺墙纸的问题”、“如何制定秋游计划”等。通过对这些事物中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问题解决过程中应有活动性和可操作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动”起来。不止动脑,还要动手,包括制定和组织实施活动计划、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开展调查访问、计算统计数据,运用分析、比较、研究等科研方法,发展包括人际交往、合作研究、动手实践等诸多能力。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不仅可以把平时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本领。但是,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知识、能力、认识水平不能与成年人相比,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课题时,应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既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让他们翘翘脚能够得着。例如,我根据随学的《统计》知识,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设计了主题为《我是小小调查员》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一次,作为作业布置,没有做具体的指导捉拿是要求学生去调查读书活动,然后制成统计图。一个星期后去检查,结果只有三人去做了。这是为什么?这就是缺乏活动的可操作性。问其原因是,不知道调查从何入手,也不知道要调查些什么。根据这种情况,我立即做出了如下可操作性的指导。如,调查项目:1.调查各班图书角有图书多少本?其中故事书有多少本?2.各班同学在本次读书活动中,每人共读了多少本? 每班人平均读了多少本?3.调查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我最喜欢读的书”的情况(童话、科幻、故事、作文)。如在制图时,要求学生只选择其中的二项进行统计。正因为学生有了这些可操作性的指导,很快在三天内就出来了很好的作品。
再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设计了“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既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年级学生学完“利息”这一教学内容后,可以开展“红领巾小银行”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正确填写存款单、了解当前存款利率,进行利息计算,并帮助家人理财。学生在活动中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充分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设计应体现数学学科特点
篇8
现阶段,青少年视力在直线下降,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所以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更有利保护我们的眼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有感个人心得范文,欢迎参阅。
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有感个人心得一“今世进士尽是近视,近视尽是今世进士……”每当想起这个绕口令,我都后悔不已,要是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该有多好啊!可就在五年级时,我不幸成为了“近视一族”。
六年级时,我无可奈何地戴上了眼镜。有人认为戴眼镜是智慧的象征,可我这个拥有两年以上近视龄的人却认为它是噩梦的开始。虽然我的眼镜不一直戴着,但还是落下了一个“四眼儿”的称号。每当我戴上眼镜时,眼前便会浮现出几年前的那些不良用眼习惯:因为小说科幻色彩较高,且故事情节异常吸引人,所以用半天的时间将自己闷在家里一次性读完。读完后,眼睛里充满血丝,极度疲劳;因为觉得外面没意思,便把自己闷在家里看一整天的电视。想到这些,我追悔莫及。现在,眼睛的工作量稍大一点或工作时间稍长一点,它就会难受至极。为了缓解眼睛的疲劳,我不得不缩短眨眼的间隔,以至于又有了不停眨眼的坏毛病。有时,为了看清物像,我只能将眼睛一条缝来看东西,但有时还是看不清楚。
因为近视而受罪的还不止眼睛。因为眼镜的工作是用鼻子和耳朵的牺牲来完成的,以至于鼻子和耳朵长期受到煎熬。尽管眼镜没什么重量,但时间长了也不好受啊。
唉,这令人讨厌的近视。
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有感个人心得二有一天,我感觉眼睛干涩、很容易疲劳,眼前好像有黑点飘过,非常难受。我把眼镜摘下,对着镜子照,发现自己的眼球好像凸了出来,眼睑却凹了下去,看上去有点恐怖啊。其实我知道这就是近视惹的祸!都怪平时没有把眼睛保护好,导致现在形成深度近视。真性近视是不可逆转的,后悔也没有用了。我呼吁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地保护好自己的灵魂之窗,永远远离近视之苦。
有一次,我摘下近视眼镜做作业,有个同学居然好奇地拿起来戴上,还得意地问旁边的同学“我是不是很酷啊”。我愣了一下,连忙告诉他千万别乱戴近视眼镜,无知乱戴,可能会后患无穷的。有些同学天真地以为近视就是戴上一副眼镜而已,却不知道近视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知道青少年近视度数会逐年加深,会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影响容貌;不知道发展到高度近视就会非常容易诱发白内障、青光眼等致盲的疾病。
如今,我一直想方设法防止度数加深,经常到附近的新华书店查阅有关预防近视方面的资料。随着对近视知识的不断了解,我总结出比较有效,适合预防小学生近视、防止近视加深的简单又方便的几种方法:
一、静静坐着,放松心情,把注意力集中在双眼,让眼球顺时针转圈,再逆时针方向转圈。最好早午各做一次。转动眼球时候,尽可能地达到极限。我还听说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使眼睛更加明亮。我有个同学得了假性近视,坚持做这种转眼球运动一段时间后,发觉视力在慢慢的恢复。
二、在活动课或下课期间多看移动的物体,如树上的小鸟、路上远去的汽车、远处的人物;阴天的时候,看蓝色的天空;晚上仰望夜空,总之尽量多看远处物体。让我们靠毅力养成用眼习惯,努力眺望最远的景物。这样,我们的眼睛就能得到最大调节。
三、在日常营养膳食方面,我让妈妈多买牡蛎、牛奶、蛋黄、绿叶蔬菜、胡萝卜等食物,用食疗预防近视加深。有些少年长时间、过近看电视,造成视力伤害。过多的甜食也会伤害到我们的视力,所以我们应当注意日常生活习惯。
四、白天看书、看电视时间长后,我会放眼远处的青山15分钟。多看绿色,使眼睛得到放松。晚上我会用手掌摩擦眼部周围肌肉,使用此方法促进眼睛血液循环,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视力保健习惯。
近视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升学和就业,也许对前途和命运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预防近视和预防近视加深关系到我们一生的幸福,大家一定要重视啊。
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有感个人心得三古人云: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象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心灵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可现在,有好多同学都不注意眼睛的视力,看一看,现在的同学们一个个,年龄那么小、眼睛缺“上身”了
让我来告诉你们近视眼的坏处吧!近视眼会导致:视力低下,眼睛经常干涩和疲劳,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质量。长期戴镜,会导致生活学习不便。中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影响容貌。升学、参军、考公务员和找工作受限。老年后因为花眼而必须配两副眼镜。近视患者其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最主要的危害是,中高度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容易引发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血和脱离而致盲。据统计由于近视导致的眼盲,已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而居第三位。
那么近视是怎样产生的呢?我想以下几点逃不了责任:一、小学生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没有做到“书离笔尖一寸远,桌离胸脯一拳远,头离书本一尺远”这个标准。二、看书姿势不正确,躺在床上看,或是趴在床上看,只要舒服,不管对眼睛有没有坏处了。三、看电视时间太长,离电视距离太近,有的人还趴着看,造成眼睛长时间疲劳,辐射太大伤身体。四、科技发达了,家家有了电脑,上网查资料虽然方便了,但大部分人是用来上网聊天,玩游戏,一天做在那里,盯着那么一个屏幕,再好的眼睛也会近视的
你看,近视是多么痛苦。电脑玩不了、电视看不了,因此对的同学们,提出五要,五不要:
五要
1、写作业时姿势要正确,养成写作业时“一尺一寸一拳”的习惯。
2、要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3、定期检查视力,看视力是否下降,近视者应配戴眼镜
4、写完作业或看完书后,眼睛觉得疲劳,一定要让眼睛适当休息。
5、使用电脑时,眼睛要与屏幕之间保持50厘米以上的距离,在使用时应多眨眼,
保持眼睛的湿润,最长不能使用一小时,其间要休息10分钟。
6、多做户外运动:经常眺望远外放松眼肌,防止近视,向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五不要
1、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应适当休息,眺望远处或看绿色植物。
2、不要躺着或趴着看书。
3、不在动荡的车厢内、轮船上、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
4、不要用手擦眼睛。
5、在写作业、看书时,不要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书写、看书
6、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规律: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大家可要保护好视力哦。
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有感个人心得四“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今天,我赞美的也是母爱。母亲对我的爱如天上的星星那样多,那样明亮,那样晶莹。其中,有一颗星星像璀璨的珍珠一样明亮、宝贵。它就是查出我近视的那件事。
“你是不是眼睛近视了?怎么看电视时总是皱着眉头向前趴?”“不是,我是随着电视里人物的表情、神态的变化才皱眉头的。”我为自己辩护道。
可妈妈却严肃地说:“皱都皱得那么巧?我怎么没有看见电视中的人物皱眉头啊?看不见就是看不见,隐瞒什么?”
最后,妈妈一定要爸爸带我去看眼,我只好依了妈妈。
第二天,爸爸果真带我去看眼睛了。我们刚走到矿务局总医院的对面,妈妈就打来电话,问:“测的视力是多少?”
“还没测呢!”我边说边想:瞧妈妈比我还着急呢!
不一会儿,就轮到我测视力了。我心惊胆战地坐过去看视力表。结果左眼0.2,右眼0.5 1。这时,妈妈又打来电话了,问:
“视力是多少?”
“很差,左眼0.2,右眼0.3,医生说不好治。”我心情沉重地说。
“啊?这么严重?”妈妈焦急的话语像针一样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想:妈妈工作这么忙,还抽时间打打电话,对我这么关心。而我呢,视力竟然这么差,怎能不让妈妈失望?当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的时候,妈妈见我不高兴的样子,忙问:“宝贝儿,怎么了?脸色这样难看。”
“我的视力很差。”
妈妈急忙安慰我说:“我相信你只要今后好好保护眼睛,就会恢复正常。去吧,多吃些饭。我刚才去咨询了专家,他们说多吃红萝卜、肝脏、粗粮,有利于你补充营养。我已经准备好了这些菜肴,希望你吃得快乐!”
我听了,顿时提起了精神,连忙跑到餐桌前,看到这么丰盛的菜肴,想到妈妈的关心,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开始吃饭,却迟到妈妈给金视康打电话,又给眼吧打电话。接着,又给靳卉、高振洋、樊致华(他们都近视了,在眼吧治过)打电话。他们说“还可以”。于是,妈妈决定带我去眼吧治疗。望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宝贝。”耳畔传来妈妈的声音,“你在家先吃饭,治眼需要两千多元钱,我这就去取钱。”
“那咱家还买不买家具了?”
“以后再说,治眼要紧。”说完,妈妈头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妈妈远去的背影渐渐高大,我落泪了
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有感个人心得五如今,居家学习让青少年的手中不得不有了手机,真是应了儿时写的2021年会居家学习不去学校的幻想作文。青少年手中的手机虽帮助学习,以至于学业不落下,但是也因此,视力下降成为了普遍问题。观天下还需好视力,拥有好的视力才可以观察到生活中不易发现的小美好,让“视“”界更加精彩。
我是一名近视女孩,近视可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回想六年级时,每次写完作业,我总会抱着手机和他亲密,然而不久后我就得了假性近视,当黑板越发模糊,远处小朋友的脸不再清晰时,我便后悔了,记忆中那个清晰的世界,随着我六年级时的贪玩而烟消云散。
假性近视之后,我便一直购买眼药水来治疗,心中抱有一丝我能再看清这个清晰的世界的期望,然而现实却啪啪打脸。上了初中,由于看不清黑板,我便戴上了小眼镜,从前我还十分羡慕有眼镜的同学,然后我成为那名同学后,有的确实满肠的悔恨。享用美味食物时,镜片上腾起的雾气总会打断我的好兴致,观赏美景时,只能带上眼镜,否则眼中只有一片朦胧,就连忘记戴眼镜50米开外时,我都不会分清你是谁?总之啊,戴眼镜有太多太多苦恼了。
当别人问我为什么近视时,我总会淡然回道,因为看淡了世间万物便模糊了双眼。然而不计其数的山川美景在等着我观赏,我又怎能弃了这远处青翠的青山,晚霞映照中蓝天上南飞的大雁,碧水中跳跃的游鱼?但因近视,眼前有景而观不好,现实总是很悲催,所以请没有近视的同学一定要保护好眼睛。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你拥有一双灵动的眼睛时,整个人便会显得十分机灵,而眼睛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由此可见眼睛之重要,怎样才能保护眼睛,免得近视的毒手呢?
(一)常做眼部保健操,经常做眼部保健操,可以缓解视疲劳,让眼睛放松下来。
(二)眺望远处,当完成一天的作业后,或上完网课后,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让眼睛观赏一下远处的景色。
(三)切记休息时不可多玩手机。我们上完课要用到手机,且记笔记写作业时也要用到手机,让眼睛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不要因为自己贪享一时之乐,而让眼睛加班。
篇9
——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实习报告 02031003
(一)实习情况综述
2004年3月5日至5月21 日,在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区开展了为期十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选择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前作义工时,我与这群因为上天自己的失误而先天残疾的孩子联系在一起建立了友好的关系。2002年10月我随“社会工作者协会”到武汉市社会福利院,第一次见到他们。他们或为跛脚、或为侏儒、或为智障,有的脸上有大面积覆盖性红斑、有的有严重的皮肤病,和我们一样高贵的灵魂就这样被包裹在扭曲残疾的躯壳里,浸泡在浑浊的神经里。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督促我们去珍惜自己的健全。至少,我们该把在空虚和抱怨中虚掷的时间,分给他们一些。
另外,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即其中十位年龄在13——18岁不等,文化水平在小学三五年级之间的残障少年(智力正常),无人授课、无处求学;同时,他们在自我认知、文化知识、社会生活技能等方面存在欠缺。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制定了总体实习计划:先联系我校附小彭英校长,动员小学生捐课 本、习题集、工具书、课外读物等一百余本。
然后,以作义务老师的方式,,与他们顺利地建立专业关系。工作方法上,我们一行九人平均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于周五、六、日前去实习;以小组活动与个案工作结合、辅导与管理相配合的方式。我们的目的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方法和技巧,使青少年偏差行为得以纠正,在协助他们形成正确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最终学会自我管理,即他们自觉、自动和自主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 交流中的感触
第一:满足的心
刚去的时候,康复区宛若一张被定格的照片:房屋、假山、路边的行道木,溶为一体似地一动不动。干净的庭院内无人走动,走道两边的长椅上零零散散地坐着一些人——他们都保持着固定的姿势:翘腿的、低头的、打瞌睡等等,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我们刚一进门,他们立即都站起来,同时几乎把眼睛和嘴张到最大,表现出喜出望外的神态。然后纷纷跑开了——不是跑向我们,而是边跑边向屋里没有出来的人大喊,然后一起站在屋檐下看着我们。
我们主动走上前和他们聊天、发书、作游戏,气氛很快活跃起来了。他们送了我们一串串漂亮的纸鹤和纸心。走的时候,我把东西放在所长的办公室里,忘记拿出来了。我很为难地对小鱼(一个15岁的女孩,坐在人群中她可以瞬间抓住人们的视线。沉默淤积的忧郁气质,丝毫掩盖不了骨子里的宁静与自信;清秀的脸始终舒展着浅笑,真诚而不招摇.;只是,走动的时候原本平整的路变地不平了)说:“这样好吧,一会你帮我把东西拿出来,下次来我再带回去好吗?”
同伴也应和着说:“算了,算了,下次再说吧,我们还要赶时间。” 小鱼说:“不能算的,不能算的,话时会笑的眼睛在声音沉寂的一刹那归于忧郁,深邃的眸子在我和同伴之间游移。她舒展的眉头始终漾着的笑意,也被紧张俘虏了。
似乎如果我们不回去拿的话,她就会哭。一直不喜欢说话的女孩樱,一直摇着我的手,并且目光扫向一个工作人员(办公室钥匙在她那),然后再定定地盯着我。后来她陪我要来钥匙的时候,围着我们的几个少年,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轻松笑容。 回来的时候,心情很沉重。害怕他们靠着我们,我们转身离开他们跌倒在地的伤痛,害怕我们没有能力教会他们如何自立。
二, 驿动的心
由于对“人生发展的阶段”了解欠缺,我们就下意识里把他们定位为脆弱的“儿童”。
首次去的时候,我专门买了一本《幼儿折纸》在宿舍里学折纸技术;同伴专门补习了童话,试图用“卖火柴的小女孩”对之进行熏陶,企图用“小二郎”对之进行感染,从而拉近距离。而那天,他们的折纸技术令我乖乖地当起了小学生;我们的故事却令他们乏味,他们甚至没有表现出最起码的好奇——鼓励我们把故事讲下去。
有的趴着睡觉,有的哈欠连连,问到他们是否故事,他们只是不置可否地笑。显然,他们还不习惯撒谎。更有甚者,而后来爱说话的孩子也总是若有所思地点头、摇头回答我们的问话,后来他们干脆用哑语进行交流。
直到看到看到小姑娘在高校某男生走后,冒雨跑到大门口傻傻站立的表情;看到小男孩与“外来小女孩”(福利院有老人公寓,这些小孩一般是老人们的孙辈,周末的时候来看望他们)搭讪时的调皮;听到午饭后,小女孩在宿舍里打着、闹着、叫喊着“XX是XX的”,当然,说的是我们都知道的名字。我们明白了自己犯了多么可笑的错误——他们是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而不是儿童!于是,我们开始毫不避讳地聊偶像剧,讲校园里的事。
如果下肢不残的话,小昕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在意识到自己漂亮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残疾,这令早熟的她极其敏感切且有一种破坏倾向。一次,某公司的人给他们带了好多食物,每人还有几枝康乃馨,几个小孩接过之后就把它们丢在一边。而小昕则把花瓣一个一个撕下来,一枝接一枝。我把其余的几枝也拿给她,后来她笑着撕完了。当我问到她以后想干什么的时候,她一副无所谓的神态对我说:“嫁人呗!”
课外时间,我们让他们带我们逛整个福利院、陪他们打篮球、在他们宿舍瞎侃等等。我们努力以这种方式营造一种大家庭的氛围,让他们在相互了解与沟通中学会交往、学会生活。
第三,温柔的心——我省下肉来喂猫
男孩小苏——一个养猫的男孩。开始去的时候,他也把我们看成参观的人了,非常不配合。每次都是把他硬拖到课堂上,后来他明白我们工作性质后,还经常介绍书让我们带回去看,比如漫画版水浒传、黑色幽默、科幻故事等;天热的时候,他一边拿着我的水杯找有水的热水壶,一边说“灌满了,路上喝。”;更有甚者,他还送小猫给我们。
那是幸福的猫——一只母猫和四只小猫的毛永远都是干净整齐。而且,小苏还把自己伙食里的肉挑出来喂猫;门口一直挂着小干鱼,小苏说那是托别人买的(他们每个月可是只有10块钱的生活费啊,一日三餐免费)。当然我们没有要,我们还是不自信自己可以养活一只小猫。实习结束那天,我们看见一群人围着一只受伤的鸟,才发现另外一个秘密:老猫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抓到鸟,其他人说它玩了一会就把它吃掉,S没有否认。我想那只被众人围着的鸟应该不会被吃掉吧!
第四:坚强的心
1:病痛的时候我想到了死
小羊是一个很懂事,甚至有一点早熟地孩子,她患有严重的皮肤病,粗短的直发丝毫掩盖不了头顶的疮疤,大片的红点点从脸脸一直覆盖到后背,许多红点上隐约有白色的脓包。
她很有音乐天赋,一次某高校的学生看她们的时候,她一首歌唱过之后教室里有短暂的沉静。那是在咀嚼伤悲、是在酝酿眼泪。后来,在一个同学在带动下,我们欢呼雀跃地笑了,泪水才没有流出。
但是她一直闷闷不乐,在我们再三地询问下她流下了委屈的眼泪。原因是她怕疼,她的皮肤病要用激光治疗。她说:“每次我一进去他们就按住我,我就哭,我怕啊!” 后来她说自己曾经都想过死,因为生活没有意思。女孩!一个外表“丑陋”而歌声甜美的女孩,想到了死!
实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在闲谈的时候也会去揭她的“伤疤”。
“你脸上的伤是什么时候长的?”
“是因为小的时候,父母把我扔进一个比较脏的地方”语气平静地像是在讲述别人的事。
“哦,”我们准备给她一个发泄怨气的机会然后心理疏导“那你是不是很怨他们啊?”
“开始的时候是的,”说着她把头转向一边,“不过现在我想他们肯定也有自己的苦衷。”
从她的眼神和语气里我知道,她的话像外交辞令而不是肺腑之言。一个14岁的女孩要合理化社会的不公平待遇,要给父母这样的宽容?!实质上这种宽容是一种更深层的自我压抑,那是多少次疑问、多少次期盼、多少次无奈之后而无奈地自我解脱呢?许多时候最难过的是,明明白白地掌握了一种理论,可是用在自己身上又接受不了,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这种尴尬。
2,我讨厌他们打乱了课堂
小鱼是一个上劲的女孩,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一个周六我们正上课的时候,某高校的学生前来参观,我们就动员他们去和大学生玩,许多人都矜持地坐着不动。当我宣布下课的时候,一直温顺的小鱼居然憋红了脸重重地收拾文具,然后悻悻地走开。原因是下午两点,她和老人公寓的老爷爷(院方帮忙联系的)约好了去练书法,下午不能上课了,而那些不速之客又打乱了上午的学习安排。
小鱼还经常去老年大学那边练电子琴,刚学两个星期,书法已经相当不错了。后来她主动申请外出上学,现在在武汉某电脑外语学校上学。走之前她给我看《圣经故事》,封面写着“何XX送给XX钊,X年X月X日”;下面还有图画——一把刀、一个箭头指向一条鱼、一个新日期。她说那是别人送给小钊的,小钊去那个电脑学校上学,就转送给她了。小钊是刀,她是鱼,她还说她看完的时候也会送给其他人的。
3,拒领工资
每次开饭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一袭白衣、五官端庄、20岁左右的女孩为他们打饭。我一直以为她是工作人员,后来才知道她是从那个电脑学校学成回来的。她向我们讲述了这么一件事。一次她去一家饭店应聘,因为没有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她得到了那份工作。可第二天老板把她辞了,说:“这样的人,我不能要!”然后让会计给她一天的工资。她拒绝了那一天的工资,因为老板伤害了她的自尊。
我们一直不知道她的缺点在哪,后来她去洗手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她没有左手,但是看她为孩子们打饭时的娴熟与麻利,我们相信她完全可以胜任那份工作,然而老板在乎的不是这个。
注:每次有人来的时候,小鱼和小苏都是大家的重点关心对象。某部队女兵集体认“小鱼”作妹妹,即节假日接她过去;小苏是院里重点培养对象。因此他们就比较优秀。
(三)案主的问题
在十周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身体的缺陷、社会知识和情感教育的先天不足,使他们产生很深的自卑感,这是他们产生性格障碍的主要原因。
院方对他们的总体评价是:懒惰、没有上进心、自私、不会与人交往、不会关心人等等。这些为一个成人定性的词语,却用在孩子身上。环境在不能为他们提供应有的爱、自由和关怀的情况下,丝毫没有降低对他们的苛刻要求。的确,他们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封闭性和对外界的防备心理,这造成他们不会交往、不会关心他人。这是因为在生活中他们很少受到来自道德、宽容、励志等方面的关怀和教育。
有一个女孩樱:清瘦、娇小、总是面含微笑。每次,她会指着我们身上蚊虫叮咬处、结疤的伤口等温柔地比划一番;走路时,她喜欢拽着我的手贴着我走;我们坐下来时,她就站在身后给我们辫上各种可爱的发辫,然后幸福地笑。只是,去了几周我们从来没有听过她说一句话。
有一天,我们在她们宿舍玩了好久之后,我对她说:“你给我辫辫子好吗”她重重点头,然后要往我身后走,我拉住了她:“不要点头,告诉姐姐,说‘好’好吗?”
她迟疑地张了一下嘴,还是羞涩的点头。
“不能说‘好’吗?”我假装生气地嗔怪她。
“好——”那个字拉了好长的音,声音如被卡了的磁带一样,时高时低地在空中打颤。她不喜欢在生人面前说话,是因为声带的缺陷。后来她还是怯生生到不敢开口,经过几次强化训练,我们可以顺畅地开玩笑。
显性的自卑,是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生理缺陷;隐性的自卑,来源于没有爸爸、妈妈、没有正常孩子该有的一切。
2:对外界的向往与缺乏“自我认知”之间的矛盾
他们需要自由的空间,让生命沿着自己的纹路延伸。因为青少年期,是自我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定他们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都希望走出福利院,然而当我们问他们今天想干什么时,竟然都说“没想过”和“不知道”。他们的理由是,院里领导不让他们瞎想,想也没有用。
除了院方的管制,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除了电视报纸,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教他们写短文时,我让他们描述一下淋雨的感觉,他们都在摇头。“有过这 种体会吗?”“没有。”“看过雨吗?”仍是摇头。对于自然现象都生疏若此,何况社会?
我告诉他们你怎么想,你不说别人永远不会知道,更加管不了。如果不想的话,即使现在就把你们放出去,又能干什么呢?我们给他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大胆设想,下一周去的时候,我们要知道答案,这是作业。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美丽的,比如唱歌、画画、学古筝、厨师等。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我意识,至少让他们明白他们是独立的人。
3:“半隔离”状态的生存状态,使他们处于“心理无依”的状态。
他们每人都有用作业本自制的通讯录让我们填,上面有:姓名、地址、电话三栏。他们会说出一些陌生的名字,问我们是否认识,那些都是曾经去看望过他们的大学生。女孩小昕,经常让我们带信给我们学校的一个女生,还会把别人送给她漂亮的风铃转送给那个姐姐。后来我们问她:“你是不是很喜欢XX姐姐啊,怎么每次都问她啊?”她说:“是啊,因为我写了好多信,只有XX姐姐给我回信了。”
只要有电话响起,教室里就会出活跃起来。离电话最近的人跑慢一点,大家就高呼:“XX,快,快啊!谁的电话?”电话接通的时候,他们都自觉地保持安静,是谁的电话,谁就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幸福接听。谈话的内容大家共享的,原来他们的快乐来地那么简单!
(四)开展残疾少年社会工作的构想
目前,我们的社会缺少足够的空间和宽容去接纳残疾人。我们的同情和怜悯,从某种程度上隐含着排斥——似乎他们生来就是被同情的,而不是参与创造和分享 “正常社会”的一分子。这种成长环境就如脆弱的玻璃器皿,稍微的外力就会使之支离破碎,个人的才智也会在废墟中老化。要想在短期内根除社会偏见是不可能的。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他们正视自己“身体残疾”的事实、树立“意志不残”的信念,以客观平和的心态迎接异样的目光、适应环境。
社会连结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感受到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对他的重要性,了解到社会上多数人对他的期望时,他就与社会有了一种连结。同时,要想让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适应环境,需要有强大的后盾,使他们与社会发生连结。家的教育就是爱与责任的传递,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以家的形式,赋予生命一种顽强的自我修复功能在废墟中挺立。
1\童话——安置心灵之家的“宅基”
小时侯,童话的缺席是一辈子都弥补不了的。它扼杀了孩子没有负担的期望,也关闭了孩子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用一己的思维来创造世界的窗口,那样的童年往往残疾。以后的补偿最多是借尸还魂式的徒劳,终不得精髓。因此,开始的时候,我们鼓励他们回忆自己听过的童话故事。我们也挑合适的童话故事对他们进行教育。
2.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分工明确地一帮一或一帮几——小屋的基本“架构”
生活在公共环境中,心灵的的慰藉就缺少私有源泉;人们通过某种拥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家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孩子独有的私有财产。我们根据文化程度,把他们分成3个小组,每周五、六、日,分别去三个人,一人负责一个小组,为他们上课、解答问题等。当其中个体有问题时,我们就进行单独谈话。
我们经常问他们一些漂亮饰物和照片的来历,他们就自豪地介绍照片中的自己,幸福地回忆与哥哥姐姐们在一起的经历。爽朗的笑声溶解为灿烂面孔的旁白,那种神态驰骋球场的体育健儿拿着奖杯奔向球迷。这时他们会感到有人是专门为他们而去的。
3.赞美和鼓励——进入小屋的“门”
如果说可爱的赞美字眼对一个人的人生是重要的,那么在一个人的人生之始尤为重要。我们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漂亮发辫、条理清晰的作文、敏捷的思维等进行赞美,以此逐步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当我们要求他们写日记、保持安静、不打架时往往以奖励为借口,每每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当每次许诺之后,我们都在同学中收集适合的衣物带过去。
4.以宽容和教育做保证的自由犯错的空间——小屋的“床”
成长意味着犯错,成长渴求着自由与宽容。因此,他们需要一种力量来正确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去嫁接一些、舍弃一些,而不是生硬地切割。
有的时候,他们会把分给小伙伴的食物拒为己有、把作业做的乱七八糟、把同伴打的哇哇大哭、其中一些人看不起那些有智力障碍的人。开始的时候,我们对这些很反感,可是自己在这个年龄段做错事后,还蛮横地摔门而去,而每次妈妈都会默默地做好我喜欢的饭菜等着我迷途知返啊。一个人犯一次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别人一次也不肯原谅他。理请自己的头绪以后,我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值的庆幸的是他们很听话。有了床之后,即使屋子没有建好也可暂作休息。
5.任意喊出需要与失望的自由——小屋的“窗”
如果说童话给了孩子们自由幻想的空间,那么我们该为小屋装上这么一扇窗——任其任意喊出自己的需要与失望。他们有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争取童话唤醒的梦想;即使我们满足不了那些要求,孩子也可以在被拒绝的空间里慢慢融入现实。
6集体的监督与安排——小屋的“公安”
自发的助人活动很难长期坚持,因为自觉性的养成,离不开初始阶段集体的监督与鼓励。我们该有这么一种集体存在,它就是保障小屋安全的“公安”。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诞生,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周末和节假日,经常有高校学生、社会慈善人士去参观,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志愿者,使志愿活动成系统、成规模,将会受益无穷。
(五)实习的意义
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和理论知识的欠缺,“实习”解决问题的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突出体现的是“实习”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专业认同方面:
与案主的正式接触中,我们认识到专业工作与一般助人活动的实质区别,从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客观全面的认识。一般助人活动的随意性,决定了它缺乏严密的组织性、前后相继的系统性、解决问题的彻底性,它是一种插入式的人文关怀。
对于“义工”来说,志愿活动疏导了自己助人的意愿,满足自己了解弱势群体生活状态的需要。对于受助者来说,他们享受了一种探望式的关怀。活动结束之后,便各自回到原有的生存状态中,对改变他们的弱势群体地位没有本质的作用。
如果说“志愿活动”是可以随便排列的卡通画面,那么“社会工作”就是设计动画片;如果“义工”过年的时候送给小白兔成筐萝卜,“社工”既要送给他们萝卜籽,还要教会他们种萝卜的技术;如果说“志愿活动”传达了社会对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的信号,表达了社会接纳他们的至诚意愿,那么,“社会工作”要做的是把这种美好的意愿落到实处。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社会工作是一种渗透,是一种要为案主的未来长久的幸福负责的系统工程。它“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和对案主生存状态的神入,从一开始就决定社会工作没有轻松和真正的开心可言——在案主的问题解决以前。
第二,对自己的再认识:
幼时被父母遗弃。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对穷人的态度即可;我认为,从一个社会对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态度中,也可以瞥见其文明程度。一个健全的社会,该为一切成员提供健全灵魂的空间,提供维护生命尊严的条件。体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明白了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