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7:3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性别社会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了分析。
性别教育,对女生个体、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我国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生理性别教育特别是女性生理教育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学科体系,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社会性别教育却较被忽视。因此,高校应在进行女大学生生理性别教育的同时,推进社会性别教育,将社会性别教育纳入公共课程,使女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对社会性别的相关内容有一个理性而明晰的认识。
就目前的人类社会状况来看,性别分层仍然是人类主要的分化形式之一。[1]在绝大部分社会和文化中,两性在价值、地位、等级上处于不平等的状况,男权始终处于支配地位。性别是“作为一种等级差异而存在”[2]。社会性别矛盾“固然不是一种剧烈冲突的、但却是一种持久的社会矛盾,它往往比任何种族隔离更加坚固,比阶级的壁垒更加森严,更加普遍,当然也更为持久”[3]。女性较之男性,始终更突出地面临着社会性别这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我国当前女性发展状况和妇女权力在世界上处于较前的位置[4],但是我国社会漫长的父权传统和目前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使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别问题更加复杂。此外,社会性别问题在许多方面往往是隐蔽性的存在,同时社会性别作为一种文化与社会规范往往通过社会化直接作用于个体意识,如果不加提示,个体往往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以课程的形式进行社会性别教育,否则,绝大多数女生对社会性别问题将终身停留在社会经验感知阶段,从而对社会性别问题缺乏相应的分析能力。
一、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社会性别文化与社会性别规范的培养,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使得女性在社会规则、文化习俗和自己内在人格的多重束缚下,人生策略、价值取向和发展潜能受到极大束缚,失去了本来可能的更大的自由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自主的幸福。
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将走上社会就业的女大学生,在面临社会角色、社会地位转化和社会化、再社会化之前,系统地认识社会性别的显性和隐性不平等状况及其产生的机制和文化根源,将有助于女大学生建立起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明确适合自己性别的发展方向,获得必要的发展帮助与生活帮助。不仅如此,性别教育的影响还将与女性的社会性别一样伴随女大学生终身。
社会性别教育,是要让所有女性都了解并获得自己的权利、发展机会与尊严,认识自我,包括自我的特征及社会的角色;认识社会,对社会性别规范与社会环境有一个理性而明晰的了解;适应转型与再社会化。要让女生了解,不合理的社会性别状况,不仅是对女性的、也是对男性的限制,女性不仅是为自身的发展,也是为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而努力。[5]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不仅对女生个体,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男女平等的事业在中国尤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曾经是一个最传统、最典型、发展时间最长、发展程度最高的男权制(父权制)国家。中国女性的解放因此在世界上备受瞩目。因为我们的进步不仅具有改善我们自身外境的意义,而且对全世界的女性具有榜样的意义。”[6]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各阶层的共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两个性别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它们从社会性别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将社会性别作为不同于生理性别的视角来考查人类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致力于消除、减缓因社会性别而造成的社会分化与矛盾,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通过丰富的社会事实论证,形成了系统的观点与理论体系。社会性别学与女性主义的日益成熟,使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提供了基本概念术语。除了“社会性别”这一核心概念之外,性别、社会性别体制、性别规范、性征、女性气质、性别角色、性别社会化、性别认同、性别期望、性权力、性观念、生育制度、性别分工、性别化消费、性别发展、父权制、显性性别不平等、隐性性别不平等、男性偏好、男性利益优先原则、性别歧视、职业性别隔离、性消费、家庭暴力、性暴力、话语暴力(所列概念参考了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一书各章末所列的“关键概念”)等等,这些概念在性别社会学中都具有较完善的定义,它们和人生哲学中的理想、人生价值、自由、幸福及励志话语中的人生定位、适应、素质、成功等概念,一起构成了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的概念体系。
其次,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撑。社会学的文化、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分化、社会秩序、经济与劳动,社会性别研究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性别角色理论、性别差异理论(参见苏红《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第三章“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女性主义范畴的激进女权主义、自由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参见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第3章第2节“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等理论为课程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支撑与现成命题。
再次,提供了学科构架。“社会形成(文化)—社会元素(个体与群体)—社会制度(规范)—社会运作与个人发展”的社会学的一般构架和“气质—身体—社会文化—劳动、经济—政治—发展与进步”的社会性别研究思路,为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结构提供了参考。社会性别视角下以女性为主体的社会、历史研究成果,集中于女性史及各类女性社会调查之中,将之纳入课程的内容范围之内,可使课程展现出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与理论空间。社会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的理论成果,均基于大量的社会事实与具体案例,这为课程提供了大量素材。
三、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内容
社会性别教育中,首先应该明确男女两性不平等,社会性别机制不合理。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个体的权利和发展,对女性尤其如此”[7]。这种不平等状态是“非自然的,即并不是建立在生理上的,而是由社会构建的”[8],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在此大前提下,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大致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阐明至今为止的社会性别文化和社会性别规范。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几乎贯穿至今为止的文明社会,而两性的社会性差异则将贯穿整个人类历史。通过对共时性的两性自然差异与历时性的社会差异的讲解,呈现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性不平等状况,并寻找这种差异的历史性成因及男权的形成机制,可帮助女生理解性别社会及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文化与制度基础。
展示并分析当下社会的显性与隐性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这种不平等既体现在就业、收入、政治权力、教育、生育、健康、性、婚姻、家庭、暴力等显而易见的方面,也体现在语言、文学艺术、民俗、时尚文化、消费方式等隐性的方面;体现在我们社会的诸多“常识”之中,甚至还体现在学科理论之中;体现于外在社会,也体现于女性内心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歧视。
具体列举目前的种种社会性别规范,并指出这种性别规范与男性的关系、与社会运行秩序及社会道德风俗的关系,从而理解规范的相对合理性。学习国家公共政策与法规对女性权益保护的具体内容,并学习利用这些政策、法规对女性权益进行保护的必要程序与手段。适当介绍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男女平等事业取得的成就。
说明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对个人就业及人生发展的诸多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为个体外部的社会性障碍,也体现为个体内部的个性、思想性障碍。从女性性别的角度,指导女生就业与生活,帮助女生设计人生策略、调适社会行为,培养女生独立性、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格,指明实践自身价值与女性价值的关系。
四、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几个问题
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女生建立起社会性别意识。作为公共教育内容,我们应放弃较为激进的女性性别意识观点,选择较温和与平衡的观点。相应地,作为社会适应指导与人生关怀性质的课程,宜强调策略性与调适性,而不鼓励以激进的姿态与普通男权及社会性制度习俗对抗。同时,也不应在课程中放弃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及文化可改造的思想。
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也不是女性主义概论。它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人生教育与就业培训相结合的励志型课程。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的相关内容只是为该课程提供了理论帮助与案例支撑。课程的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女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女生获得合理的自我认识和清醒的社会认识,强调女性的知性、尊严与力量,为女生的发展提供关怀与帮助。对社会学和女性主义的各种理论要进行“有用性”的选择,有用性、实践性、励志性是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别于“性别社会学概论”的地方。
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兴起的时间较短,仍处于成长阶段,特别是女性主义,大部份成果都是基于西方社会现实与西方文化观念而形成的,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复杂。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是为了帮助女生适应社会与发展自我,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性别和谐社会,故而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分析性别社会学及女性主义的成果,审慎选择其中的内容,并采取稳妥的表述策略。
参考文献
[1][美]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华夏出版社,2005.
[2][8]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
[3][6]李银河.两性关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9.
[4][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3.
篇2
尽管如此,这并未影响与西美尔同时代的人和后辈学子对他的尊敬和高度评价。他的学生就“觉察出那个时代的天分”和他“从现代主义者角度对那个时代的解释”。有人把他的《货币哲学》推许为“这个时代的哲学”。卢卡奇认为没有人不对西美尔的思想着魔,后者是现代哲学领域最重要也最令人感兴趣的过渡现象。鲍曼对西美尔也赞不绝口,认为后者是非常有力度和最富洞察力的现代性分析家,同时还是一位敢于发表言论的作家、一位思想家和开创了社会学风格的人。雷克称赞西美尔奠定了德国社会学的现代规则,为德国的美学社会学注入了鲜活力量。诸如此类,西美尔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他对他的学生、同时代人乃至后辈学者有着深远影响,布洛赫、韦伯、卢卡奇、舍勒、布伯、克拉考尔和本雅明都因为从其思想中汲取了营养而受益匪浅。
一.西美尔的现代性研究特色
西美尔在现代性研究方面的独特之处或贡献在于他研究方法和角度的独领。首先,与传统研究不同的是,如果说韦伯是从宏观的角度展开现代性研究的进程,那么西美尔则是从审美的心理感受的角度即从现代都市生活体验的微观角度来界定现代性,以此凸显现代个体的内在心灵。与韦伯致力于用理性来描述现代性不同的是,西美尔特意强调文化的感觉性,同时用个体的生活感受来建构社会整体。故而他的现代性理论研究不是采取历史分析的方式,而是一种对现代性社会现实体验方式的言说。西美尔经常聚焦于人的内在生活和现代性心理学,他将现代性界定为心理主义,并要求按照内在现实来体验世界。因此,对于那些分析现代性体验方式至关重要的心理过程,西美尔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正如刘小枫在《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所说:“西美尔以一种审美(感觉)方式来确定现代经济制度与现代社会文化制度的心性品质之内在关联,以便更切近地把握现代人的生活感觉。”[1]在《哲学文化》一文中,西美尔写道:
现代性的本质是心理主义,……是固定内容在易变的心灵成分中的消解,一切实质的东西都被心灵过滤掉,而心灵形式不过是变动的形式而已。[2]
构成西美尔现代性洞识的社会经历与他个人内在体验相结合不是偶然的,这尤其适用于他对大都市生活和成熟货币经济的异化关系所引发的内心紧张。我们可以很容易在他的作品中发现现代性的社会心理学痕迹。而且对个体内心生活的强调,与西美尔保护个体性的意图以及后来重新构建个体性的意图妙合无痕。因此,在西美尔那里,现代性是时下社会中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方式,也就是说现代性存在于一种体验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中。它不仅被归结为人们对于它的内在反应,同时还被归纳为人们内心生活对它的接受。
其次,从心理感觉经验出发,西美尔并非是从社会总体上对现代性作高屋建瓴式的分析,而是从日常具体生活中“现实偶然性碎片”出发对后者进行研究。换言之,他的现代性分析不是去考察社会系统或社会制度,而是通过社会现实中“看不见的线索”、那些被看做永恒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形形的“瞬间图像”或“快照”去建构现代性理论,他走的是从碎片到整体的研究路径――目的在于从生活的每一细微末节中发现其意义总体性的可能。正如陈伯清所说:“……西美尔好像一个能工巧匠,善于充分利用手边现成的材料,甚至边边角角,补裰出一件件精致的作品出来。”[3]从前面刘小枫和西美尔自己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因为现代生活的现实情况已经使总体化理想变得举步维艰,后者关注的并非现代性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是此过程中的碎片化体验。西美尔研究的出发点是“那些看似最表面、最不实在的东西”,其整个研究的一致之处就是在每个生活细节中发现现代性意义的总体性。西美尔深信,生活的细节与表象乃是和它那最深奥、最本质的部分密不可分的。因此,他尽可能捕捉那些化约为个人内心体验的生活细节,以林林总总的碎片而不是以社会制度或社会系统为切入点来阐释碎片背后的内在实质和总体性存在。“他很早就证明了自己是一个阐释世界碎片意象的大师”(克拉考尔语),西美尔对现代性的研究是煞费苦心而且匠心独具的。
从审美的维度出发,西美尔赋予一切看似平庸的生活碎片以审美特征。日常生活中的桥、门、首饰等社会碎片或时尚、、调情、冒险、旅游、、货币、陌生人等社会现象也因此具有了审美意义。也就是说西美尔想通过审美的方式来确定现代文化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内在联系。在他那里,碎片化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借助审美转换,我们可以通过碎片探寻到生活的终极本质。在《社会美学》中,西美尔这样表达自己的见解:“对我们来说,从偶然生成的东西中可以发现规则,从表面和短暂的东西中可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意义。”[4]
二.西美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如上所述,由于西美尔的学术价值长期以来未被足够重视,导致了对他思想研究的严重滞后,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世界其它各国,即便在德国亦是如此。
首先是同时代人对于西美尔的研究,他们的结论大多是流于对西美尔的思想的评价和并不深入地分析,且语焉不详。如弗里塞森・科勒的《论西美尔》中从文化-社会角度出发,认为西美尔是“表现主义艺术的思想家”,后者那随笔式的哲学是表现主义式的生命创造的尝试。克拉考尔(西美尔的学生)则从他老师那独特的思考风格出发,承认西美尔是一个哲学意图超越经济和历史的观察者。从后者那碎片化的研究范式出发,克拉考尔判定西美尔是把玩世界碎片的大师,并对那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影响巨大。马克思・韦伯则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评价西美尔,他对西美尔社会学知识的本质和方法论予以批判。卢卡奇对西美尔的研究乃是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研究了后者哲学思想的特点――多元性和不成体系,并将其称为“印象主义哲学家”。从“印象主义”到“玩世主义”,卢卡奇对西美尔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哈贝马斯同样从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断定西美尔并非社会学的古典思想大师,而是带有社会学科性质的推究哲理的时代诊断者。
西美尔研究中的主将并且颇有建树的当推英国学者戴维・弗里斯比,其理论在学界影响甚大。他在第一届西美尔国际研讨会上的论文《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开启了西美尔研究的主要思路。在此之前,弗里斯比还和另一位学者波多莫尔合译了英文版的《货币哲学》,在《译者导言》中他梳理了西美尔货币哲学和的关系,作出了《货币哲学》是从审美主义出发的论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弗里斯比的一系列研究西美尔审美印象主义和现代性理论的佳作不断问世,他和西美尔在德国的主要研究者奥特海因・拉姆施特德共同发起对西美尔现代性资源的勘探和挖掘。随后出版的《现代性碎片》即主要讨论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辟专章研究西美尔后认为,西美尔的现代性研究是从破译现代性碎片的奥秘入手的,后者对现代性的货币经济和大都市的考察,集中在它们对个体的日常生活的现实体验和内在精神生活的影响上,如精神衰弱、大都市生活体验与商品和货币经济等。该书可奉为西美尔研究成果中的经典之作。此外,弗里斯比还主编了三卷本的《乔治・西美尔:批判性的评论》,撰写了著作《社会学的印象主义》和《现代生活的审美》等论文,这些著作与论文对西美尔的美学思想都有指涉。
与弗里斯比的研究类似,格罗瑙的《趣味社会学》从社会美学的维度对西美尔的思想进行了考察,该书集中探讨了后者的“趣味”、“时尚”和“游戏”等概念。格罗瑙认为西美尔的时尚理论是解决现代性悖论(普遍性和个体性、主观性和客观性)最典型的社会结构之一。从时尚的社会游戏入手,著者把西美尔的社会学定义为“美学社会学”。还有戴维斯的《西美尔与社会现实的美学》、狄塞的《西美尔的艺术哲学》、勒曼的《乌托邦的美学》、胡布纳・凡科的《社会认知的审美化构成》、华斯的《超越艺术:论西美尔的艺术哲学》等亦是从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还有研究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的,如格罗斯的《宗教社会学导言》、科瑞奇的《西美尔的宗教理论》、罗伯斯的《社会学视野中的宗教》、韩梦德的《西美尔论宗教文集(前言和导言)》等。有专门研究西美尔女性思想和文化的,如魏茵戈特纳的《西美尔与女性的文化困境》、提森的《女性与客观文化》、伊克哈德的《西美尔关于“女性问题”的阐释》、克塞的《受忽视的西美尔对女性社会学的贡献》等等。一般说来,对西美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现代性方面,如贝勒的《反讽与现代性话语》、布罗迪的《西美尔作为都市文化的批评者》、达美的《西美尔的性别社会学》、雷威因的《西美尔论个体性和社会形式导言》、穆勒的《社会分化与个体性:西美尔的社会诊断和时代诊断》、丝柏科曼的《西美尔的社会理论》、斯卡夫的《韦伯、西美尔和文化社会学》
此外,拉尔夫・雷克的《西美尔与先锋社会学:现代性的诞生》一书堪称西美尔研究的新声,它提出了许多关于西美尔研究的新观点和新发现。雷克将西美尔塑造成先锋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性别论者,使后者从哲学沉思者摇身一变为社会革命家。在书中,雷克还强调西美尔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并认为西美尔思想是尼采和马克思哲学的辩证结合,分析了西美尔对早期表现主义艺术运动以及对表现主义哲学的贡献。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西美尔研究更是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学者们只是做些表面性工作,如翻译和介绍西美尔的思想。目前被翻译成中文的西美尔著作有:《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金钱、性别和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社会学》(林荣远译)、《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生命直观》(刁承俊译、《叔本华与尼采》(朱雁冰译)、《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译)等。
国内真正对西美尔进行研究并形成专著的人屈指可数,根据统计,仅有杨向荣、陈戎女、刘小枫、陈伯清等几人而已。对他的时尚理论进行专门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从研究的内容来看,陈伯清的《现代性诊断》主要是探讨西美尔的生平、他的社会学和社会学的片段以及他的现代性的理论和他的历史影响等,重点是研究西美尔的社会学和现代性思想。陈戎女的《西美尔与现代性》主要讨论西美尔的文化哲学思想,尝试整体性地把握他的思想脉络,以专门的个案,从女性主义、货币文化、审美和宗教等方面具体解读西美尔思想的不同层面,勾勒出其思想的基本轮廓。同时,又围绕文化的现代性来展开西美尔思想不同层面的论述,凸现出西美尔文化-现代性思想的不一样的现代性理论形态和理念旨趣。杨向荣的《现代性与距离》选取了西美尔思想中的三个关键词:现代性、碎片和距离来对西美尔的美学思想展开研究,该书偏重于美学和文化社会学的探讨,从美学的层面来讨论作为社会学家的西美尔,审美现代性的视域和美学的维度是贯穿全书始终的主线。而最终目的也是以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为背景,以“距离”为聚焦点,进而从文化社会学、美学、艺术以及现代日常生活的审美等层面窥探西美尔的文化、美学与艺术思想。研究西美尔现代性思想的还有刘小枫,他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对现代性的审美特性和西美尔的现代性体验美学进行了初步探究。该著以现代性问题为焦点,审视百年来的欧美社会理论对现代性的观察和把握,力求通过进入现代性问题的纵深来讨论迄今的社会理论的问题性。在考察欧美社会理论、探析现代性问题的思路中,着意引入现代中国的基本问题。由于涉及西美尔的研究内容只是以章节形式出现,严格说来,它并非研究西美尔的专著。此外,顺便需要提及一下的是苏国勋的《西美尔》,也只是《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上卷)中的一个部分,在此也不计入专著之列。
在论文方面,从中国知网上搜索到的以西美尔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44篇)和学术论文(不足200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西美尔的宗教理论和社会学思想、他的货币理论;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他的女性主义思想;现代性文化危机理论、有关时尚的理论(8篇)等方面。
从上述国内外对西美尔研究现状的综述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迄今为止,人们对西美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领域:其一,从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来挖掘西美尔的社会学思想;其二,以文化、审美、心理等关照方式为依托,从他的社会学、货币哲学理论中发掘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资源;其三,从文化、历史和经济等角度来阐释其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337.
[2]转引自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周宪、许均主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2.
[3]陈伯清.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3.
篇3
摘要性别意识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体现得越来越强,但由于历史长久以来处于男尊女卑的意识之中,大部分产品的设计仍带有强烈的男性主义观念。然而在社会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男女平等的观念在产品设计上将真正的从本质上形成广泛认同。性别化产品设计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生理、心理结构出发,以其各自具体的理念、精神、文化层面为载体,对产品进行创造性的计划、规划设想,最终以理想的形式表现;同时社会的变迁也使得产品市场对于性别化设计,逐渐从保守的状态转变为一种自觉追求的肯定。
关键词:文化 设计 性别 产品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一 导言:性别差异与设计
性别,是人类生理和社会属性的重要方面。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决定,被称为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一种“先赋角色”或称“归属角色”,说明人的自然性别是先天的,后天难以使其发生改变,并且这一先天的人的特征对于人后天形成的多种特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后天的社会性性别差异也是由先天的特点所决定的,而后天的性别差异在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起着某些决定性的作用,就当代社会而言,其中之一就是设计上的性别差异化特点。性别差异化设计是根据性别差异分析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在产品选择及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状态及心理状态。并将这些信息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提炼、综合,进而运用于设计的各个方面的流程和方法。性别差异化设计所研究的重点在于,对消费者由于不同性别所带来不同生理和心理、功能和审美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运用社会性别理论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从而对性别差异做出尽量客观的描述,准确把握产品设计中重要的性别因素,并合理地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从使用者性别方面对人性化设计和个性化设计进行具体诠释。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中,两性平等的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作为重要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学科,更需要将这一思想深入到设计师的头脑和心中。
二 源起追溯与现实分野:两性观念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女性日益成为社会的重要支柱,传统的父权社会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关系。这就促使两性的社会认识发生了改变,女性主义和女权思想在一次次的妇女解放运动中渐渐深入人心。其运动至今大概分为两个阶段:1、19世纪末,运动以实现男女平等并争取女性政治权利为目的。这次运动后,大多数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都有显著提高。2、从20世纪下半页起,运动将女性问题放在两性关系中,要求强烈反抗对女性的歧视,社会各个领域应向公众开放,并努力寻找解决女性问题的最合理途径。这些运动对于社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促发作用,但在产品设计领域,尽管当代性别产品设计正在逐步以“人性化”设计理念来关注女性产品的设计,但由于女性长久以来的弱者姿态,时至今日,男尊女卑的观念也未彻底从人们心中消除。从原始社会的维纳斯,至今日的美女香车,总的来说男性的社会观念和价值体系支配男性将女性物化和商品化,以取悦他们。例如在广告界有这样一条法则:当设计师没有好的创意时,用女性作为题材一定会没问题。两性的不平等性,使女性一直处于被观看的位置。这就再一次印证了女性学者波伏娃的“女性即是他者”的经典理论。女性自身由于长久的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下,不知不觉贬低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并毫无意识地接受被认为女性就应该阴柔、包容,将家庭和儿女作为生活的重心,忽视了切身产品所应有的个性化合理设计。而产品设计也仅以外观上来区分,未从心理上去适应女性需求,仍带有强烈的男性主义观念。
三 未来的曙光:性别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大多数专业性的、操作能力要求高的产品,均以男性的生理条件为基础进行设计。若要设计从生理和心理上都适合女性的产品,最可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运用大量的女性设计师来进行研究和操作。在设计上,男性设计师和女性设计师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产品设计文化上,男性主要侧重于技术的反应,而女性设计师则会关注受用者的心理期望。如:沃尔沃、上海华普等一些汽车厂商,已经着手打造或已经打造出女性车设计团队。其设计师团队格外注重选择女性设计师,因为作为女性,设计师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女性驾车族的需求。于是最终沃尔沃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的YCC女性概念车,该车的设计团队均为女性。在最终设计结果中,可以感受出女性设计师为广大女性车主周到、细致的考虑,包括多种亮丽的色彩、可爱活泼的造型、布置合理的内部空间、做工精良的内饰等体现女性气质的设计。由此得见,在日后,女性也必将会同男性一样,成为建设社会的主力军。性别化产品设计也会随着两性审美态度的变更趋势而变化。社会发展中,传统观念里只属于男性或女性的部分,将吸引异性人群,即两性性格相互渗透。
与此同时,产品设计在性别趋同和利用性别差异改善单一性别产品所存在的缺点上,近年来也有所体现。目前商品越来越多地为女性考虑着想,体现出社会对女性的尊重,照顾到女性更多的不同于男性的需求。同时,商家在商品细分的过程中,提高了商家自身的知名度和利益收入,对市场经济也有重大贡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女性化产品的不断增多,商品中女性特点的逐渐加重,男性商品的风格也开始有了转变。除了部分仍是与女性商品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会有部分男性商品逐渐在风格上向女性商品靠拢,也许是因为女性商品在形式上的多变和色彩上的更加丰富,符合现今社会上对于时尚的定义和尝试各种新鲜事物的心理。装饰物、色彩不再是女性的专属,导致男性商品也开始追随着女性商品的特点而产生变化。总是这样,一旦传统的价值被突破,风格的趋同或者形式的诡异在历史的氛围中就不会显得突兀,人们对于这种现象所持有的态度也会最终改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种情况的产生并愈演愈烈,致使部分男女商品在形式上没有区分,便又回归到了男女共用、中性商品的情形里。也因此,一些男性女性随着商品风格的改变在性别特征上的区分也逐渐降低,出现性别趋同现象。当然,男女有别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性别趋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值得我们重视。在此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原因或演变的逻辑――即市场表象背后的历史发展。
四 社会变迁的一项圭臬――市场认同化的性别设计
如上所述,诚然产品的性别化设计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具有一定的自觉演变逻辑和其自觉的历史发展趋势。但是另一方面,在其发生着演变的同时,也发生着一定的观念转变。也就是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证明了,受众在产品所组成的视觉以及使用“场域”之中的一种态度。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对于设计历史研究能够起到溯本追源的作用,而且也为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阐述路径。可见性别设计所反映出的产品的市场认同倾向,正是一种宏观社会的变迁圭臬,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分析和找出这一性别设计美学接受意义上的原因。在当下市场中所充斥的,由满目新颖的各类性别化产品所构架出的购买氛围中,作为消费者的受众群体在对于产品的价值观倾向方面,已经从原先的传统意义上的性别认同走向了一个相对更加丰富、更加宽容的历史阶段之中。首先从正面而言,传统意义上的性别认同在市场中一直存在着,在性别化产品设计还没有突现其有益价值的早期市场时代,受众从自身的传统价值观出发,自觉遵守天然的性别心理,而对于产品的挑选也会基于这一自然的心理而进行购买,其中体现最为明显的还是上述所提到的服装产品领域,而其他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和日常生活产品领域,一方面因为当时的市场还没有细分到一定的程度,没有更多的设计机会为性别化设计展开空间,另一方面也由于设计理论也远没有发展到以人为本的阶段,不关注使用者自身的特点,不关注人与产品的私密关系,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性别化设计和相对的市场认同缺失。可以说,消费的习惯在当时也还是承袭着传统的惯性而选择相对适合自身性别的产品,以至于到了当代,这种传统也在大的范围内控制着设计的趋势和产品的市场,当代性别化设计已经在市场中展现其特点的阶段,我们就可以发现其最大的设计理念虽然是追寻着以人为本的特点,逐渐加深对于使用者和产品之间的私密关系而加强设计的细节和创意,但这种性别化的突出也是大部分追寻着传统的性别消费心理而言的,而性别趋同的设计也在市场中有意无意的出现了。我们再从反面而言,这种性别趋同的设计倾向也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变现在设计领域中的现象之一,因为如上所述,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自主意识不断加强,而且性别的差异在社会生产中的体现也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而逐渐趋于淡化。而设计领域作为社会变迁的窗口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变化的特点,于是乎市场中逐步增加了性别趋同的设计因素,而且也为受众带来了这种设计背后所隐含的整体社会审美观的转变态势,一种新颖的历史价值观在不断的加强,所反映在产品上的形式也在有意地增进,忽略了男女传统性别差异的设计形态带领着受众在消费领域中升级着价值观的临界点,一旦这种价值认可的临界点被突破,性别趋同的设计形式就会被整体社会所接受和认可,以至于在现实市场中消费者的目光不再对这种反传统的“前卫”加以排斥,而采取了一种比较亲和的认可甚至欣赏的态度,这也就是我们所分析出的作为社会整体变迁的圭臬的性别设计的现有状态。它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价值取向的风向标,随着它的指向,我们可以从深层次分析设计背后的社会、审美以及经济等本质原因,以便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更好地把握这一方向。
五 结语
根据现今社会状况,在今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男女平等的观念将真正地从本质上形成广泛认同。男女生理、心理的差异也将会逐渐模糊和相糅合,产品的性别化设计会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文化心理尚未消退,男性产品与女性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具有形制、功能、色彩上以至于商业经营模式上的巨大差别,产品设计是以人的需要或某种目的为依据,将需要与目的转换为一个具体可触的物理形式的过程,性别化产品设计在企业产品策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设计角度可以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生理、心理结构出发,以其各自具体的理念、精神、文化层面为载体,对产品进行创造性的计划、规划设想,最终以理想的形式表现。另一方面,在后现代社会包容和变通的文化导向之下,两性的心理差别在不断地缩减,设计师可以从两性趋同的角度设计出具有细微差别的两性产品,也可以从时尚的导向出发,设计出漠视两性差别、搁置性别冲突的,具有统一功能和外观的单一性别产品,从而满足特别是当代女性的某种积极的社会主导心理。总之,性别化差异的设计,是新时代对设计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而又包含了人类传统文化观念的设计思路,产品的分类将越来越趋近细致。在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时代,如何利用这一新兴的设计思路,将是设计师整合消费人群、扩充设计类型的有力工具之一。
参考文献:
[1] 粱梅:《世界现代设计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2] 宗霞:《产品视觉形式要素的特征与设计方法研究》,江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3] 李苒:《传统两性性别特征的互渗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重庆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4] 陈虹霓:《从装饰到规训――关于身体及其性别意义的研究》,海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5] 霍春晓:《性别差异化设计研究――户外运动用品的性别差异化设计》,江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6] 李珂:《产品设计中对用户分类的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18期。
作者简介:
篇4
论文关键词:金融资源,农村金融,金融支农,Tobit
一:引言
金融资源需求问题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温铁军(2001)通过对农户借贷规模分布的研究,认为1985年前农户的贷款主要来自于农业银行与信用社,而在1990年后农户从银行与信用社的贷款规模有所下降,民间借贷活动日趋频繁。史清华(2002)通过对山西745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正规金融在农户的生产生活中的形象较差金融论文,农户已经把其排除在自己的生产生活之外。朱守银(2003)通过调查,认为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向信用社借款的比例较高,而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更倾向于亲朋好友借贷。叶敬忠等(2004)从社会学角度对农村金融资源的供求进行分析,发现农村正规金融的供给对象主要是富裕的、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贫困农户主要的融资渠道是民间金融。
然而国内的研究主要着重于从金融供给方面来实现农村金融资源需求,主要包括增加金融机构的布点、扩大融资的途径来解决农村金融的需求问题,而对于将农户作为有效的需求主体则较少作系统深入的分析论文提纲格式。已有文献表明,农户是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与金融市场提供者,农户才是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消费者。因此,有必要对各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厘清金融资源的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金融论文,为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基于以上思考,本文运用Tobit模型探索出农村金融资源需求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及说明
本研究考虑在给定一组农户的特征向量的条件下,农户如何选择金融资源。而在一般状况下, 农户选择金融资源的比例 ∈[0,1],数据被截断,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的参数是严重的有偏和不一致。所以,采用Tobit回归分析,该方法可解释截取数据,以此来判断各因素对农村资源应用比例的影响程度。
Tobit模型是James.Tobin(1958)在研究耐用消费品需求时提出的一个经济计量学模型。Tobit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解释变量是可观测的(即取实际观测值),而被解释变量只能以受限制的方式被观测到,即我们观察到的取值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具体来讲“无限制”观测值均取实际的观测值,“受限”观测值均截取为0。
对于第j地区,标准的Tobit模型为:
其中, 为潜在变量金融论文,为观察到的因变量,为自变量,为相关系数向量,为独立的且~N(0, )
三:指标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一:指标的选取
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户特征对金融资源需求的影响时,首先要确定其影响因素的具体指标。本研究的核心是每个指标的改变对农村金融资源的需求产生显著的影响。基于以上考虑,并兼顾样本数据的可比性、可得性、科学性与影响的重要程度,本研究构建了影响金融资源需求的量因素的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变量的选取
变量类别
变量
代码
变量定义
预期影响方向
决策者特征
户主年龄(岁)
按户主实际年龄计算
-
户主受教育程度(年)
按户主实际受教育年限计算
+
最高受教育年(年)
按家庭成员中最高受教育者年限计算
+
户主性别
按男性户主比例计算
+
家庭负担
在学人数(人)
按家庭中实际上学人数计算
-
65岁以上老人(人)
按家庭中65岁(含)以上人数计算
-
金融资源存量及利用
劳动力(人)
按家庭中成人劳动力人数计算
+
户场收入(元)
按2006年家庭户场收入计算
+
户场财产与资产情况
耕地面积(亩)
按家庭实际拥有的耕地面积计算
+
生产经营总值(千元)
按家庭生产经营总值计算
+
果树林木总值(千元)
按家庭果树林木生产总值计算
+
牲畜总值(千元)
按家庭从事畜牧业所产生的生产总值计算
+
常数项
常数项
c
篇5
关键词:群众篮球运动;现状;对策
1.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职业化篮球经过十几年风风雨雨的发展,职业篮球联赛已经形成规模。随着职业篮球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也日益普及(群众篮球运动本质是以篮球运动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体质、丰富余暇生活、调节社会情感为目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在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开展较好,群众基础雄厚,普及率较高,人们喜欢进行篮球运动,活动相当频繁,但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鉴于此,本文选取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的参与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影响徐州铜山地区群众篮球运动的现状及主要因素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策略。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的参与者,体育教师,铜山区部分单位系统职工联赛(柳泉实验小学教职工篮球联赛)的各球队队员及教练以及徐州市铜山区部分俱乐部(江苏国立雄狮俱乐部)运动员及教练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10年来有关群众篮球运动方面的文章,各种期刊杂志,并通过互联网查阅了群众篮球运动的相关信息,吸取了作者对群众篮球发展的建议和观点。这些都为本论文的构思、研究方法的确立及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支持。
2.2.2专家咨询法。访谈体育领域的专家、区内某些俱乐部及单位系统职工联赛负责人、管理人员等,了解他们对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俱乐部现状的看法及对未来发展对策的见解。
2.2.3问卷调查法。在徐州市铜山区各校篮球场馆进行整体随机抽样,对参与篮球运动的团体及个人,地方篮球俱乐部以及徐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相关专家,个别单位系统职工联赛的工作人员及运动员进行针对论文有帮助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
3.结果与分析
3.1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分析
3.1.1参与者的性别及年龄。参与者的性别及年龄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的性别结构
性别男女合计
人数18317200
百分比91.5%8.5%100%
表2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的年龄结构
年龄18岁以下18-2728-3738-4748-5757以上合计
人数517029211910200
百分比25.5%35%14.5%10.5%9.5%5%100%
根据对表1的分析可见: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的性别比例中,男性占91.5%,女性占8.5%,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的比例。说明铜山区的男性居民更加青睐于篮球运动,女性很少选择篮球运动作为自己的健身项目,而8.5%的女性参与者多数是职业运动员和学生。
3.1.3参与者的动机。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激励人们行动的内在原因,人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行为动机。篮球运动的动机就是激发和维持篮球锻炼、进行篮球活动,并导致篮球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内部趋向和动力。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的动机见表5。
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的动机中娱乐健身所占比例最高为43%,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广泛的提高,群众的健身意识大大增强,大众体育深入人心。
3.2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场地分析
打篮球需要有场地,通过表8可知,铜山区的群众篮球运动缺少自己专用的篮球场,一般是到学校(占76.5%)或是体育场馆(其中公益体育场馆占7.5%,收费体育场馆占14%)活动,这些场地通常设施比较齐全,有很多要收受一定的费用,而且要去打球的人也很多,场地比较紧张。
结论和建议
结论:
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已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第一,铜山区的男性居民更加青睐于篮球运动,女性很少选择篮球运动作为自己的健身项目;第二,篮球运动并没有成为大众的体育运动,与参与者的经济条件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三,群众自身状况的因素,运动场地和设施的缺乏以及适当的媒体宣传,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困难。
建议:
因此,要促进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的长足发展,应该从以下几点努力:第一,营造良好的群众篮球硬件设施;第二,推动群众篮球运动的游戏化发展;第三,努力争取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支持,扩大篮球普及面,壮大爱好者队伍;第四,加强群众篮球运动的管理,改变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往日的无序性,有目的、有科学的组织和管理群众篮球运动;第五,以繁荣校园篮球运动为突破口,促进群众篮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作者单位:1.淮安外国语学校;2.宿城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杨升平.浅谈体育消费能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
[3]孙汉超.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4]聂锐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5]杨铁黎,张建华.关于中国职业篮球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6]白喜林,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
[7]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8]李敦杰,叶新新.世界篮球市场发展对我们的启示[u].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
[9]曹桂祥.关于中国篮球运动深化改革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0.
[10]陈胜.中国篮球市场发展潜力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
[11]田东.全民健身篮球竞赛游戏方法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1999.
篇6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教育范围和丰富的教育内容,教会儿童如何做好“男孩”或“女孩”的性别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性别定向的主要机制是个体与同一性别的父亲或母亲的认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是成人,主要是父母按照社会文化模式奖励或惩罚儿童行为以及儿童观察模仿的结果。认知发展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柯尔伯格认为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主要涉及两个阶段:一是性别自认阶段,幼儿便能正确指出他人以及自己的性别,但并不清楚……个人的性别是不变的:二是性别恒常性阶段,即不仅认识到自己的性别,而且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不会因名字、服装或行为的变化而变化,该阶段始于四五岁,完成于七岁左右。性别图式理论则主张性别定向起源于性别图式过程,性别图式即关于性别的认知结构,是个人在后天的环境中根据社会对男女不同的分工和要求构建起来的,它控制着个体的行为,使其以服从于社会对两性的定义。发展心理学者们都认为个体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分别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方面分化了,表现出了性别定向的趋势。可以说性别定向是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它关系到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方向。虽然关于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这几种理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分歧,但他们都认为个体的性别定向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确信无疑地指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父母起着不容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作用(2)。家长本身的男、女性别角色的扮演是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活教材,因此家庭性别教育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家庭性别教育几乎都是在家庭里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家长对此很少有自觉的认识,更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造成和扩大了那些无益于社会和儿童自我发展的性别差异。家长受传统性别角色价值观的影响,对未出生的孩子就有了性别期待,在给刚出生的婴儿取名字时,他或她就被迫进入了一个分类系统中,因为这不仅给了孩子一个性别标志,而且也告知了许多与孩子有关的其他情况。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性别教育遵循着“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的原则。在家长心目中,理想的男孩是勇敢的、坚强的、有竞争能力的、果断的、有控制力的。理想的女孩则是文静的、纯洁的、漂亮的、温柔的、顺从的(3)。家长根据这样的教育原则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子女关心照顾的多少上,选购的服饰玩具上、游戏内容的指导上、所受教育的程度上、兴趣培养上以及家务劳动的分配上等。因此,有的男孩以为粗鲁无礼、咄咄逼人甚至暴力行为就是“男子气”。而有的女孩却认为消极退缩、逆来顺受、不求进取就是“女人气”。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观念的盲目认同。现代社会是男女平等的社会,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在趋向缩小和接近。因此没有必要把沉着、理智、勇敢、温柔等这些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且本该为人类两性所共有的美好品质贴上性别的标签。对现代人更应进行合乎科学、合乎时代要求的性别教育。
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团体,也是个体早期性别角色形成的教育场所。家庭性别教育应得到重视,家长更应学会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性别教育,使其人格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二、家庭性别教育的关键: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性别教育是关于男女两性如何学做“男人”与“女人”的教育,即性别角色的形成。性别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何为“男人”?何为“女人”?传统的观念把人分为两类:“男人”或“女人”,即性别两元论。大多数家庭都遵循着性别两元论的性别观念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把各种性格特征都贴上性别标签,塑造百分之百的女孩或男孩。事实上,性别有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含义。家长只有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才能对子女进行合理的性别教育,因此家庭性别教育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性别分为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自然性别(***)也称为生理性别,它是指人与生俱有的生理特征属性,是生物意义上的男女之分。以自然性别为基础,人的社会性别(Gender)是指人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性别属性,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定义,用来指有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具体来说,它包括四个层次:自我心理辨识,也就是作为个体的是如何从心理上标识自己的性别归属的:自我行为构建,是指作为社会生活参与者的成员,如何选择行为模式以及形象塑造的倾向:社会确认,即指作为社会集团的他人对个人社会性别的总体评价等。因此,包括自然性别在内,性别在结构上存在四个层次,而每个层次又有两种取向,分别是:自然性别的雌和雄、心理辨识的男性和女性、行为建构的男人倾向和女人倾向及社会确认的男人和女人。这样,性别区分就不再是传统上的两分法,而是形成了基本的16种性别类型(见下表)。
其中模型1是百分之百的男性,在性别结构的四个层次都是男性倾向的,而相应的,模型16是百分之百的女性。介于模型1与模型16之间则意味着,拥有“双性化”特征的男性或女性(4)。从表中可以看出,人的性别并不只是两元的,而是具有多样性的,从这一性别多元化的性别观念,家长对子女的性别教育也许会有新的认识,克服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及行为较为固定的看法或信念。
性别多元化的性别观念,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打破两性性格特征对立壁垒的理论可能。按照性别多元化的设想,在性别结构的各个层次上,个体具有选择的多样性,这一选择过程主要是通过家庭性别教育来实现的。家庭性别教育应选择怎样的性别模式来塑造个体,这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尤其指出的是心理素质双性化既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义语。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许多研究者证明,双性人格的人可能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比性别典型的人做得更好。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全部特点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男性气质,也能在适当的时机表现出女性气质。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不仅具有较高的自尊,而且较少有心理疾病,拥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5)。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机械化、自动化,使得传统上由于男女生理差异造成的社会分工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从事过去只有女性才从事的职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过去只有男性才从事的职业,这就要求男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女性的一些特质,同时也要求女性具有一些男性的特质(6)。由此可见,介于模型1和16之间具有双性化特征的性别类型,不仅在理论上成为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具有双性化特征的男性或女性才是性别教育应塑造的理想性别角色模式。
三、家庭性别教育的模式:“双性化”教育
发生在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性别角色教育,是为男性和女性能在人生后期阶段具有适当的性别角色意识和行为而作准备,家庭是人最初接触到的社会团体,是性别教育初期,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双性化教育应该也必须从家庭性别教育开始。家庭性别教育通过差别教养塑造孩子的性别角色。孩子一降生,就因性别而受到不同的待遇,给予不同的教养方式。这些差别教养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子女关心照顾的多少上、选购的服饰玩具上、游戏内容的指导上、所受教育的程度上、兴趣培养上以及家务劳动的分配上等。这些差别教养促使儿童形成了单一的性别角色模式,造成和扩大了儿童社会性别的差异,不利于塑造儿童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模式。因此,进行双性化教育的关键是改变差别教养的方式,以更一致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
首先,父母要克服刻板性别角色意识,为孩子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男女两性不是截然分开毫无僭越的。坚强勇敢、果断机智、温柔体贴、耐心细致、胆怯懦弱、争强好胜……这些性格特征不应贴上性别标签,它们是两性共有的。不要嘲笑男孩子哭鼻子,不要嘲笑女孩子风风火火。只要是他们身上表现出值得肯定的品质都要加以鼓励,鼓励女孩坚强勇敢又耐心细致,教育男孩要果断机智又温柔体贴。其次,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应采取一致的抚养方式,忽视孩子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异。父母在为孩子选购服饰时,没有必要强调性别差异,迫使孩子过早地进入性别分类系统。在性别角色行为上,不要对他们有过多的束缚。父母除了鼓励孩子玩各种本性别玩的游戏和玩具,还可鼓励孩子玩异性特点明显的游戏和玩具。第三,父母应努力创建一个两性平等互助的家庭氛围,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尽可能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倾向,为孩子模仿性别角色行为提供榜样。父亲要承担适量的家务劳动,积极抚养小孩,同孩子游戏,指导他或她形成坚强勇敢、活泼开朗的个性。母亲也应有自己的事业,鼓励孩子积极进取。孩子早期的性别角色行为是模仿成人,主要是父母习得的,因此父母在对孩子性别教育或家庭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最后,在孩子青春期,应淡化社会性别角色差异,使其在性别角色模式上有更多的灵活性。随着孩子的成长、知识的丰富,自我意识的觉醒及第二性征的出现,性别角色类型逐步明确,并努力使自己的性别角色行为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类型的要求。这时父母应该全面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析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及形成的社会背景,让孩子积极地接受自己的性别,承认由于性别差异给人带来的不同要求及容易存在的长处和不足,更要让孩子了解未来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双性化要求,并帮助孩子有意识地摆脱由于性别差异给自身带来的发展的局限性,超越性别的局限。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社会成就及其职业选择应给予更多的鼓励而不是以刻板性别角色限制其选择与发展。
家庭性别教育由于其针对性强、对个体最直接,因此是最有影响的性别角色教育。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实行双性化教育,有利于形成个体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模式。这不仅对个体的全面发展有利,同时也利于缩小整个社会性别差异,构建更为平等的两性社会。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双性化教育不仅能够得到家庭教育的重视,更有可能走进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未来性别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8:7
(2)陈兰萍.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与早期家庭教育的关系(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95
(3)葛延峰.不可忽视孩子的性别教育(J),山西教育,2003(12):22
(4)李一君.性别多元化遐想(A),张立升主编.社会学家茶座(C)。第7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8:108——114
(5)韩仁生,孙丽丽.关于儿童教育中理想性别角色问题的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105
(6)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71
(7)王素华.孩子的性别角色分化不宜过早(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0(12):82
篇7
论文关键词:语言,性别,女性歧视,男性偏见
一、引言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社会现实。语言中确实存在性别歧视现象。随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社会语言学家越来越关注语言与性别的关系研究,但其研究的出发点是将女性视为语言歧视的受害者,研究语言中存在的歧视、诋毁女性的现象,比如从词语的非对称性、称谓、搭配、谚语、男性词语的泛化以及词序等方面对语言中歧视女性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人们片面地将语言性别歧视局限于对女性的歧视,将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归咎于男性,甚至将性别歧视定义为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尤其是指男性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然而,在很多方面,男性也是语言歧视的受害者。在现代社会中,英语语言也存在男性偏见现象。但是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将对英语中存在的男性偏见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男性偏见现象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原因。
二、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现代英语中存在的男性偏见现象:
(一)性别排斥性语言
性别排斥性语言指的是现代英语中存在部分词语及短语,其仅指代某一特定性别,若要指代另一性别,需添加特定修饰词。在英语中,有大量的词语仅指代女性,将男性排除在外。就这一方面,语言学家已做了大量研究。人们可以轻易地列举出将排斥女性的词女性歧视,但是很少人注意到英语总也存在一些男性排斥性语言。
其中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parents这一词。在谈及parents(父母)时,大多数人都不自觉地联想到mother(母亲)。早在20世纪50年代,Roman 和 Haddad 公布了他们的一项社会学研究,名为 The ChangingAmerican Parents(变化中的美国父母),为了寻找素材以支持其研究,他们对582名母亲进行了访问,但未涉及父亲。由此可见,mother 和parent 之间的互换性非常普遍。另外,当涉及custodial parent (监护父母)时,人们通常会自然而然地想到mother(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字典的解释,一般来说,在父母离异之后,母亲为监护人)。相反,non-custodial parent,即非监护父母一方一般指代father(父亲),并且几乎成为父亲的代名词。由此看来,在社会科学中,人们通常将mothering和parenting等同起来,把对子女的教养仅仅当成女性的责任,忽视了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做出的贡献站。这一点还可以从以下用法中得到证实:mother tongue,表示我们在婴儿期和幼年期间自然学到的语言,即母语,这体现了母系亲属在子女语言学习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但同时抹杀了父亲在这一过程中的贡献。类似短语还有motherland(祖国)、mother wit(天资)、Mother Nature(大自然)、Mother Earth(大地)、mother lode(母脉)等等。
此外,在涉及vitcim这一词时,人们也经常会不自觉地将男性排除在外,这一点在大众媒体报道中比较常见。在媒体报道事故的伤亡情况时,比如巴以冲突,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innocent women and children(无辜的妇女和儿童)。类似短语在VOA或BBC新闻中也经常出现。比如:他们杀害了一些无辜的妇女和儿童,以此来威慑我们。(2007年8月4日,VOA新闻)。这种表达忽视了男性也是战乱的受害者。还有一些比较好的例证,如sexual harassment,wife and children abuse,spousal abuse等,这些词本身并没有特指某一性别,但是当提到这些短语时,人们会不自觉地将女性视为viticm,而将男性排除在外。综上所述,在现代英语中,男性经常被排除在双亲或受害人之外。
(二)性别有定语言
在人类社会中,根据男性和女性各自所具备的社会角色特征。人们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期待即性别定型(gender stereotype),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都应该接受自己的性别定型角色,其行为不应脱离性别定型角色。但是,如果女孩的行为脱离了其性别定型角色,比如性格或穿着等女性歧视,大众一般都能接受,在英语中一般用tomboy来形容,即孩子气,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但是如果男性违背其其性别定型角色,则会被嘲笑为sissy,表示女人气的、胆小无用的男性。男性经常被告诫做事要“be like a man”(像个男人),而且,男性还必须具备brave,aggressive等气质,若男性的行为违背了这些气质要求,其可能会称为公共舆论的焦点。
作为一个小男孩,在跌倒的时候,家长总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并要求他们要be brave,responsible以及be a man。所有这些表达方式都意味着男孩以后注定要经历些痛苦的事情。英语中存在很多词或短语专门用于男性,嘲笑其违背其社会角色的行为。比如,turkey 一词意为没用的人,呆子等,一般用来嘲笑那些到了一定年龄,被自己追求的女生拒绝的男孩,与turkey类似的词语还有jerk,clod,goofball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英语中确实存在一些贬义的词语,其对象主要针对感情上比较脆弱的年轻男性。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coward,作为一个男性必须要勇敢地面对任何困难,不能退缩,这样才能被社会接受。如果他做事不够果断勇敢,就会被看作是coward。类似的词还有:chicken, spineless, weakling等,这些词几乎专门用于男性,而不用来形容女性。如果一个年轻男性的行为脱离了社会所给定的角色特征,或不承认其角色特征,英语中有大量的单词或短语专门用来形容此类男性的行为,而且大都为贬义词。而且这些词语几乎不用于女性,如果女性做事不够勇敢,一般不会受到责备。
在结婚以后,男性必须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他们必须尽全力满足妻子和孩子的需要,如果他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会被讽刺为:impotent, loser, leech, good-for-nothing等。然而在孩子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每次回父母的家,一般会说goto my mother’s home。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mother可以指代family,但是father却不可以。因此,男性在他的一生之中女性歧视,不管愿意与否,其行为都必须符合社会所给定的性别角色特征,否则,就会遭到社会的质疑,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在现代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专用于男性的贬低且带有歧视性的词语或短语。
(三)罪孽联想男性化现象
在英语中,谈及crime以及evil等词语,人们通常会联想到男性。曾有人做过一个小实验,他列出一些名词,让同学看后指出哪些词是主要指女性、哪些主要指男性,以及哪些两性都可指代。这些词主要有:murderer, killer, hitman, thief, slayer, assassinator, robber,pirate, bandit, burglar, crook.。根据构词结构,hitman以man为后缀,令人联想到男性,这一点比较正常。但是其他的单词有的以“er”结尾,有的以“or”结尾,有的没有明显后缀,但是学生的答案却非常一致,他们认为几乎所有的词都指代男性。所有的词语在形式上都是中性的(hitman除外),但是所有人都认为这些词均指代男性。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中,在一些违法事件方面,男性总是被视为有罪的一方。
除了犯罪事件之外,当人们谈论到一些恶习时,也通常会联想到男性,比如在英语中存在这些词语如:boozer, drunkard,lush,等。事实上,现在女性犯罪的事件或恶习也有很多,但是这些负面性的词语多用来指代男性站。此外,英语中还有一些习语可以反映男性负面定型角色。比如,描述一个人喝的烂醉,我们通常用drunk as a lord,而不是说drunk as a lady。类似的习语还有:Every man has its price表示人人皆可被收买,Dead men tell no tales表示死无对证,这些习语在意思上既指代男性又指代女性,但是在形式上面可以看出,这些负面形象似乎和女性无关,通常会让人联想到男性。综上所述,在英语中不仅存在歧视女性的现象,也对男性存在一定的偏见。
三、男性偏见现象产生的原因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同时语言也可以反映种种社会现实。与女性性别歧视一样,英语中存在的男性偏见现象,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并已扎根于社会中。从本质上来说,语言本身没有性别歧视。之所以会出现性别歧视现象,是因为人们将自己对男性的偏见转移到语言的使用中。此外,英语中男性偏见的出现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历史方面女性歧视,自远古时代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男性应该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担当重要角色,因此,人们通常不能容忍男性所变现出的无能。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男性应当承担其上帝所赐予他的一切苦难,不得有怨言。这种想法一直流传至今。在社会层面,产生男女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女权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兴起。女性对社会赋予她们的社会地位等强烈不满,她们不满足于仅仅做家庭主妇,而是渴望可以出去工作,她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价值。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造成了语言偏男性化,而女性成为语言歧视的绝对受害者。因此,女权运动的兴起,使得女性慢慢认识到这一点,她们渴望能在这个男性统治的世界中听到自己的声音,于是她们将对于男性的偏见融进语言中。
四、结论
毋庸置疑,英语中不仅存在女性歧视现象,也存在男性偏见现象,因此男性和女性都是语言性别歧视的受害者,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陈旧观念的受害者。由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语言习惯,使得两性之间的交流容易产生误解。要改变各自的言语习惯不现实,但是两性可以再尊重各自言语习惯的基础上,致力于减少彼此交流时的误会。
参考文献
[1]Hudson, R.A.Sociolinguistics.[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艾晓明译《语言与社会性别》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润清、文旭.《新编语言学教程》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6.
[4]陈原.《社会语言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顾嘉祖,陆异.《语言与文化》(第二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许力生.《跨语言眼睛就的文化视野》.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篇8
论文关键词:社会性别视角;性别平等;性别教育
社会性别是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对男女特征的定义与角色要求。“社会性别”概念在诸多研究领域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它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结构,也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途径,现已成为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和工具闭。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中小学教育,可以发现在教师层面、教材层面和学校层面都存在着诸多性别歧视现象。
一、教师层面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性别刻板印象.认定男性大多坚强、独立、胆大、冒险、理性,适于从事家庭以外的、具有竞争性和开拓性的工作;而女性大多温柔、内向、仔细、体贴、情感细腻、胆小,适于从事家务以及服务性的工作,性别刻板印象往往是在内隐地起作用,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为。这种观念投射到教师身上,他们都会有意无意地采用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引导男女学生的发展方向。例如,研究者陈霞于2007年2月对江西省铅山县县城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性别意识现状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的男女平等观不成熟;(2)教师的女性家庭角色意识浓厚;(3)教师的女性发展观念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较深;(4)教师的性别态度不公正,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师一方面长期处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之中.另一方面又得到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保护,很容易产生社会已经“男女平等”的感知错觉,造成社会性别意识淡漠,不能对女性受压迫、受歧视的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而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如果教9币没有采用性别分析的视角去评析,很容易让学生,尤其是女生回到过去刻板的性别模式。从心里很自然地接受这些约定俗成的对女性的偏见,使我们的教育成为传统的刻板的性别模式的历史性重复。
儿童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体,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并不是天生就决定的,是在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来培养的。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之一.其本身的社会性别意识以及对性别文化和现象的评价与思考能力都是很重要的,都会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别社会化。为此,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中,国家在“妇女与教育”的策略措施中明确提出,“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这有助于在教育政策层面加强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提高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提升教师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教师教育。
二、教材层面
西方国家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检视教科书中反映男女不平等思想的内容,并制定了按照社会性别公平化的准则,使用无性别偏见语言编写的教材,清除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我国的研究者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分别对我国中小学教材中的人物插图和男女两性的角色定位及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描述进行了量化的统计分析。结论是,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性别不平等思想的内容:第一,男女两性在课文和插图中的出现频率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严重忽视女性人物。教科书中描写女性人物的课文只占以写人为主的课文总篇数的11.89%,女性人物插图也只占人物插图总数的16.5%,女性人物在教科书中的地位显得微不足道;第二,男女两性在职业角色、性别观念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描述有显著差异,继续延续我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观念十分浓厚的性别刻板印象,仍在大量地传播着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性别观念与行为;第三,男女两性在对社会文化和历史进步等方面的贡献描述存在极大的差异,明显地不注意宣传女性人物,忽视女性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在教材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偏见现象,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对女性的省略、忽视、刻板化和歪曲,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男性标准”问题。从教材的编著到教材内容的筛选都以男性的视角为基点,都刻上了男性的价值标准的烙印,是无视或极少考虑社会性别文化因素的。
女性在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不仅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还被以男性的标准来要求她们,女性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声音。这不仅是教育过程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且也会造成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因此,学者们呼吁只有将性别平等原则和视角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改中,消除教材、教法中的性别偏见才能确保实现男女教育权利平等的目标。
三、学校层面
篇9
2.论康德的德性伦理思想邵华,SHAOHua
3."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解读聂长建,NIEChang-jian
4.理性的有限性与形而上学的可能性——论迈蒙尼德关于理性与信仰关系的思想王增福,WANGZeng-fu
5.策略性均衡:维权抗争中的国家与民众关系——一个解释框架及政治基础尹利民,YINLi-min
6.公民美德与共和——共和主义的视角及其启示张昌林,ZHANGChang-lin
7.论公共行政战略的理性精神——一种三维理性范式观朱国伟,ZHUGuo-wei
8.质疑自甘冒险的独立性廖焕国,黄芬,LIAOHuan-guo,HUANGFen
9.荐证广告中荐证人侵权责任的路径选择和制度设计——来自美国法上的启示蒋学跃,JIANGXue-yue
10.试从文化论角度解释中国经济制度——论"包"的伦理规范加藤弘之,孙一萱,KATOHiroyuki,SunYixuan
11.再分配的制度分析卢现祥,朱巧玲,LUXian-xiang,ZHUQiao-ling
12.制度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及其量化研究胡晓珍,张卫东,HUXiao-zhen,ZHANGWei-dong
13.我国县域工业大气污染损失评估——基于ExternE模型的IPA法卓桂珍,赵定涛,魏玖长,ZHUOGui-zhen,ZHAODing-tao,WEIJiu-chang
14.基于"公地悲剧"视角审视低碳经济刘越,LIUYue
15.女性主义认识论与复杂性科学的价值取向王斌,申丽娟,WANGBin,SHENLi-juan
16.技术代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石卫才胜,WEICai-sheng
17.民主与科学的分与合何丹,HEDan
18.反就业性别歧视视野下的性别平等姜战军,JIANGZhan-jun
19.论新社会运动对当代西方公共政策的影响陆海燕,LUHai-yan
20.论传统法制对宗教组织的合法性要求——以汉传佛教寺院为例谭全万,TANQuan-wan
1.晚清民初尚武思潮的缘起与五四激进主义发生张冀,ZHANGJi
2.先秦儒家话语体系中的大禹传说孙国江,SUNGuo-jiang
3.当代中国"主体性哲学"的出场吴根友
4.哲学的批判性与开放性何萍
5.主体生成论与西方哲学的真精髓戴茂堂
6.希望人学的本体论和价值论随想董尚文
7.人的问题:从主体性的建构、消解到生成翟志宏
8.价值理想与制度设计的断裂——论非人类中心论环境伦理的应用困境郁乐,YULe
9.亚里士多德公正伦理的"实践智慧"——正义的"城邦"与"个人"时代思辨姚站军,姚新良,YAOZhan-jun,YAOXin-liang
10.论康德政治哲学中的正义徐弢,XUTao
11.近代中国刑法之正当防卫制度考析——以法典之文本规则为中心李永伟,萧伯符,LIYong-wei,XIAOBo-fu
12.论自然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的性质及民法保护戴谋富,DAIMao-fu
13.刑事诉讼法修改中设立暂缓制度实证调查陈佑武,CHENYou-wu
14.风险社会的治理困境与政府选择楚德江,CHUDe-jiang
15.理性官僚制民主困境的自我救赎陈永章,CHENYong-zhang
16.论中外公民社会权保障路径之差异——兼论我国公民社会权保障制度的发展邓海娟,DENGHai-juan
17.接受图式与大众化陈娱,CHENYu
18.低碳技术转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潘家华,庄贵阳,马建平,PANJia-hua,ZHUANGGui-yang,MAJian-ping
19.中国低碳经济中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李萌,LIMeng
20.低碳产业支撑体系构建路径浅议——以武汉市发展低碳产业为例王亚柯,娄伟,WANGYa-ke,LOUWei
21.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政府管理创新路径研究黄栋,胡晓岑,HUANGDong,HUXiao-cen
22.我国低碳出版战略与实施路径研究王灿发,侯欣洁,WANGCan-fa,HouXin-jie
23.论人权与性别平权王金玲
24.女权主义的四个层次邓晓芒
25.现代社会视野下的性别公正问题张廷国
26.女权和人权邵华
27.女性主义之于建筑学的意义汪原
28.女性文学的道德力量与文学的社会学道义问题蒋济永
29.加强对话,将妇女与性别研究引向深入畅引婷
30.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村民自治主流刘筱红
1.中国刑法百年发展的回顾与反思——以台湾地区的几个刑法议题为中心黄静嘉,胡学丞,HUANGJing-jia,HUXue-cheng
2.从法制史的立场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滋贺秀三《从法制史的立场来看现代中国的刑事立法》的介绍及补论高见泽磨,TAKAMIZAWAOsamu
3.清末章董氏《刑律草案》稿本的发现和初步研究孙家红,SUNJia-hong
4.亲历者眼中的修订法律馆——以《汪荣宝日记》为中心的考察胡震,HUZhen
5.谈谈人文文化、民族文化的基础性——从"四个跟不上"谈起杨叔子,YANGShu-zi
6.论有形家园高秉江,GAOBing-jiang
7.乌托邦、现代性与知识分子甘会斌,GANHui-bin
8.《释名》声训的民俗学价值左林霞,ZUOLin-xia
9.空间与实践——西方空间观念的历史演变、局限与出路探析王晓磊,WANGXiao-lei
10.感性是时间的家——从马克思《博士论文》谈起别祖云,文双发,王炳书,BIEZu-yun,WENShuang-fa,WANGBing-shu
11.女性与哲学:倾听不同的故事肖巍,XIAOWei
12.地方性法规质量评估的理论意义与实践难题俞荣根,刘艺,YuRong-gen,LIUYi
13.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卢新海,黄善林,LUXin-hai,HUANGShan-lin
14.户籍与当代中国社会差别——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的定量研究李晓飞,LIXiao-fei
15.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朱俊成,ZHUJun-cheng
16.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口的精算模型与实证分析陆安,LUAn
17.20世纪30-40年代工业分散化思想述论向明亮,XIANGMing-liang
18.近代中国官利与股票投资者朱海城,ZHUHai-cheng
19.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魏君英,陈银娥,WEIJun-ying,CHENYin-e
20.难能可贵的贡献李锐
21.敢于竞争善于转化李培根
22.《朱九思评传》卷首语王炯华
1."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梁启超后期人生观初探陈泽环,CHENZe-huan
2.后期殷海光与基督教关系考黄岭峻,HUANGLing-jun
3.章太炎的出版自由观考察卢家银,LUJia-yin
4."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对"当代中国哲学"何以作为问题的思考张蓬,ZHANGPeng
5.文化视域中的社会形态初探种海峰,ZHONGHai-feng
6.亨普尔的归纳悖论朱志方,ZHUZhi-fang
7.公司发起人的认定标准:为形式标准辩护李飞,LIFei
8.论夫妻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冉克平,RANKe-ping
9.技术侦查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以监听为视角闫利国,徐光华,YANLi-guo,XUGuang-hua
10.现代国家构建与民主化浅析——欧洲经验及其启示戴辉礼,DAILi-hui
11.政治系统论视角下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陈纪,CHENji
12.论当代中国传播的日常生活理论视阈谢加书,XIEJia-shu
13.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双向逻辑及其效果分析——基于Y县的实证研究张云昊,ZHANGYun-hao
14.找回村社:农地收益与农民所要贺雪峰,龚春霞,HEXue-feng,GONGChun-xia
15.从家庭到院舍——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方式选择自主性研究苗艳梅,MIAOYan-mei
16.女性身份差异性与科学文化多元性——基于女性主义科技史研究的理论基础章梅芳,ZHANGMei-fang
17.国际环境政治中的"认知共同体"理论评述孙凯,SUNKai
18.菲律宾生物燃料政策的制定、调整及启示刘贺青,LIUHe-qing
19.实践本体论若干问题再探——答张立达先生何中华
篇10
【关键词】出生性别比;失衡;性别结构问题;文献综述
我国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三十余年的研究历程是一个对人口性别结构不断深入认知的曲折过程。本文将通过回忆这一历程,梳理学者们的研究,客观展现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成果和可能的新奇点,以期能对以后的研究和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这里主要通过CNKI数据库查找搜集已有文献,辅以一些涉及人口性别结构研究的著作进行文献梳理工作。在CNKI上,以“性别结构”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查到1981年至今293篇相关论文。在所有相关文献中,最早涉及人口性别结构的讨论是1981年《人口研究》第二期刊登的康明村的《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独生子女性别比例调查》一文。然而,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绝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是否有性别结构问题的争议之中,从9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对性别结构问题基本达成共识,研究集中转向了更深入的关注点之中。通过对1982年至今的293篇文章的标题、内容进行细致筛选,笔者最终选择确定了本次综述所将分析的44篇文章。
至今学界对性别结构相关问题的讨论,大致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性别结构问题存在与否的争议;二是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的讨论;三是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后果的讨论;四是对防止和减小性别结构问题的发展策略的探讨。
一、对我国性别结构问题存在与否的争议
我国著名人口学家李建新认为,学界讨论的性别结构,一般指的是出生性别比。出生性别比是人口性别结构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总人口性别比、分年龄性别比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著名人口经济学家田雪原在其著作《人口学》中指出,出生性别比指的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婴儿中男婴和女婴之比,一般以每100个女婴对应多少男婴来表示。在生物学意义上,出生性别比是个常数,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它一般稳定在105左右。若偏离了这个常数,则意味着出生性别比失衡,性别结构问题也即将产生。
1982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出生性别比为108.5,199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上升到了111.3,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这个数据为116.9,而到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出生性别比已经高达118.08。
在80年代初,我国出生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105),然而在先前的研究中,学者对人口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关注点更多地在全国人口规模、人口迁移等方面上。对人口性别结构做出的最早讨论是人口学学者康明村,他于1981年发表在《人口研究》第二期的《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独生子女性别比例调查》一文首次以地区的计划生育实际状况调查为基础,研究发现新生的独生子女中出生的男婴要多于女婴,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随后,1983年邹平通过在北京地区展开的对出生婴儿性别比的调查分析,发表了《关于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的调查》一文,文章指出由于计划生育和生男孩的意愿,在偏远地区有瞒报的情况,并且瞒报的女婴居多,而因为这点他在研究最后也没承认康明村提出的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情况。
因此,有关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研究,一开始就在出生性别比是否有失衡各持看法。引起了八九十年代学界对性别结构是否存在的争议。这期间的有关研究中,主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则认为普查和抽查的数据反应了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并有严重化趋势的事实;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说中国存在出生性别比失衡是不科学的,因为先前的统计数据受各种原因影响是失实的。
一些学者依据人口普查数据和抽查数据发现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情况。1988年袁振相在《出生婴儿性别比初探》一文中指出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不再是个别地区的问题,而是广泛存在并具有城乡分布一致的特点,但农村失衡情况要严重于城市。同年,刘爽在结合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在我国本分省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在《对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析》一文中描述的情况与袁振相基本相同。
而以徐毅为代表的学者利用1982年到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和部分抽查数据反复研究,于1991年在《中国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中认为出生性别比偏高是由于存在很多出生女婴瞒报、漏报、错报的现象。贾威也在他的《收养子女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分析》中认为收养子女比例从80年代到90年代呈较大幅度上升,但大量被收养的女婴未被记入统计数据。因而他们认为所谓事实性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只不过是统计数据造成的假象。
这一争议在一些不争的统计数据比较和“光棍”群体的日益壮大等事实中得以逐渐平息下来,大多学者保持了一种客观的态度对八十年代的出生性别比现象重新进行了解读和思考。因此,从九十年代后期的研究就可以发现,研究关注点不再纠结于是否存在人口性别结构问题上,而是开始了一些更深入关注点的讨论中。
二、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分析
虽然八九十年代,研究者更多偏向对性别结构问题存在与否的争论,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同时讨论了一些关于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马安和涂平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性别比偏高主要还是由瞒报漏报引起的,认为是这种原因的学者往往也对我国人口结构问题的存在持否定态度。而后有的学者则反思快速的高新科技推广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效应。于弘文则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产前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流产是偏高的主要因素,而瞒报漏报是次要因素。
在后来的研究中,学者们也因统计技术的成熟而抛弃了“瞒报、漏报和错报”的解释,李建新等学者认为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流产等技术的发展是促成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但不是根本的。
以杨菊华为代表的“政策论”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是导致性别比失衡的最根本原因。他在《中国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中构建和检验了生育政策和出生性别比的关联机制。他的研究发现,在一孩政策地区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一孩半政策地区二胎及以上胎次的出生性别比又极度失衡。而在政策宽松的环境下使部分女胎与男胎一样受欢迎,比如而未实行生育限制政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生性别比基本保持正常。于是他认为,政策越强反而易使女胎受歧视而遭遇人工流产,而相对宽松的政策让女胎所受的歧视程度相对减弱。
“生产论”者认为出生性别比失衡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男女不平等的影响。寿兰兰在《出生性别比失衡——两性不平等为和谐社会留下的重大隐患》指出,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从本质上来说,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现,当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尤其在农村地区,社会生产对男性的需求大大高于女性,女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普遍低于男性,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也是女性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侵害的反映。
“文化论”者则当然认为是传统的生育观念和重男轻女的生育文化的影响,刘强在《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具有浓厚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色彩。即使是今天,“不生男孩不罢休”的生育意愿还没有根本转变,这是出现出生性别比异常的根本原因。
而“技术论”者则认为是B超技术的运用直接导致了中国出生性别比的极度不平衡。李树茁和郑真真等多位人口学专家认为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是造成目前出生性别持续偏高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我国从事计划生育的部门来说,他们会自觉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性,因而对政策论说产生一种抗拒。“在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他们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象。虽然出计划生育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加剧了性别比偏高趋势,但是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之所以有这样的解释,是因为分析者把各个要素相互脱离的结果。出生性别比失衡并不是哪一个原因造成的,而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后果讨论
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后果有很多,本文选取了学界认同高的后果加以呈现:
(一)女婴生存健康条件下降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数据,婴儿死亡性别比为120—130(女性为100),这是因为女婴患遗传疾病的概率要低于男婴,女婴的免疫力强于男婴的缘故。如果一个人口中观察到了男孩与女孩的死亡水平之比低于这个正常值,则说明这个人口中存在着非正常的性别差异。张二力在《从五普地市数据看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影响》中指出,2000年在一孩政策地区的女婴死亡率偏离正常比例高达99.9%,是执行二孩政策地区的1.75倍。这一现象与出生性别比偏高同为严厉生育政策的副产品,也直接影响到了年龄性别结构,最终将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朱楚珠认为,在我国严格的“一孩”“一孩半”生育政策之下,偏男的性别偏好不能通过正常生育来满足,在存在着性别歧视的地区人们对女孩生存的环境“漠不关心”,致使一些女婴生病得不到好的治疗而夭折,也还存在着大量的溺婴现象。因为这样的女婴死亡可以换取再生男婴的机会。
(二)婚姻挤压
婚姻挤压(Marriage Squeeze),最早由瓦莱丽·赫德森和安德烈亚·博尔两位学者提出,在2004年5月份,他们的名为《光棍:亚洲男性人口过剩的安全意义》著作在英美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这部著作把矛头对准世界上人口最多、而且性别比偏高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具体就是由于两国成年男性远远多于成年女性,男性因此不能像传统那样选择配偶,而是以竞争的方式相互挤压选择配偶,复杂的竞争机制最后生产出了很多光棍。而这些光棍,往往是诱发社会问题和对社会安全产生威胁的重要群体。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男女正常婚配的人口学前提是在婚龄期阶段(20—39岁)男女性别比会均衡在100左右。刘建新在对我国2000年的普查数据中分析到,不仅年龄组如0—4岁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而且婚配年龄人群的男女性别比也不均衡,男性人口大大超出了对应的女性人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在一个新闻访谈节目中讲道,人们在选择配偶时出现“老夫少妻”、“城里哥找乡下妹”、“贫困男寻求跨国婚姻”这些现象来避免婚姻挤压带来的影响。这些非传统的婚姻搭配只是加大了婚姻挤压的效应扩散,并没法有效解决问题。
由我国目前出生性别比的偏高趋势可以预见,到2020年,将会出现3000万“光棍”。未来我国婚配人群的性别结构失衡引出的婚姻挤压仍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社会问题继续,甚至还有新问题产生。
(三)对社会稳定与安全的影响
刘建新认为,婚姻挤压产生的后果,绝大部分是被动单身。而这些被动单身的男性往往来自于偏远地区或者文化水平、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较低的男性。不能婚配不仅会影响到个体的身心健康,还将加重这些原本就边缘的男青年的失落感、挫折感。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爱女孩治理出生性别比专家组组长原新指出,性别比失衡带来的不仅仅是婚姻挤压的问题,还会引发性暴力、拐卖妇女儿童等非法行为的发生。孙江辉在《男女性别比失衡与违法犯罪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不能结婚的男性处于社会底层,已经具有这样的危险倾向:即基于体力建立一种系统,通过暴力得到他们无法以合法途径得到的东西,为了谋求正常的社会生活,比如婚姻、生活富有等,而又缺乏正当的手段时,他们便会以其自认为正当的方式来实现。
出生性别比失衡,带来的影响之重大,以至于我们再也无法忽视这个问题的存在,它正如一场静悄悄的危机,一步步向我们逼近。
四、防止和减小性别结构问题的发展策略
目前我国整体人口出生性别比仍然持续偏高,在对未来性别结构堪忧的同时,学者们也对症下药地探索了一系列措施和对策应对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严梅福在《变革婚居模式降低出生性别比》中分析到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婚育观念,建立新型的人口道德,并通过招赘婚居,提高女孩的养老价值和“传宗接代”的预期效益价值,淡化宗族和家族观念。辜胜阻、陈来在《城镇化效应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好》中认为通过人口城—乡迁移、制度城—乡迁移和生育文化的重构,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和城镇化,通过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变和法制的完善来淡化人们的男孩偏好。王翠绒的《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的人口伦理学分析》提出应全方位构建完备的社会保障、利益补偿制度,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风尚,提倡尊重妇女生育的社会价值。著名人口学家田雪原等人在《“软着陆”: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则建议改革现有生育制度,全国不分城乡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结婚一律允许生育两个孩子。
五、对我国性别结构问题研究现状的评述与思考
通过对近三十年的关于性别结构问题的研究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这方面的研究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然而,起初那段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围绕问题真实性展开的争议不仅为我们展现了问题本身发展的清楚脉络,也开拓了后续研究者的视角和内容。总的来说,对于人口性别结构的问题囊括了对这个现象的描述、解释和预测。不管从研究视角还是研究内容来看都比较全面。但笔者从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研究现状也衍生出了一些相关思考:
(一)一方面,我们承认生育观念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减少了女婴出生或存活的机会。而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通过实证的问卷调查和研究并得出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地区“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的文章,“生儿生女都一样”、甚至是“女孩比男孩好”的观念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普遍存在。但是,事实上,即使在生育观念转变的情况下,不管是对全国还是对地区而言,非法使用B超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选择流产女胎的“两非”现象仍然严重,而出生性别比仍然是只高不下。怎样解释这种观念与行为不一致的非逻辑行为呢?
显然,我们首先会想到这是因为造成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的研究只是说明有共同作用,但并没有对这种共同作用何以产生和以何种形式表现并没有做明确的分析和说明。因而,仅仅以“共同作用”这样粗糙的解释也着实有些尴尬。试想在众多造成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因素中,生育观念这种内化于行为者的东西直接引导和支配人们行为,但在与国家政策、社会生产和B超技术相碰撞的时候发生了妥协,做出了与生育观念不一致的行为,而使得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观念的妥协为何,暂时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应该可以清楚地看到,即即使生育观念已有大的改变,但如果国家政策不尽快进行合理调整,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男女性别观念不转正,B超技术还肆意滥用,想要在未来平衡出身性别比,也可能只是一个空谈的理想吧。
(二)另外,国家政策也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重要因素。在此寄希望的对国家政策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不是无根据的。
从70年代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影响从一开始就慢慢凸显出来,其实早在80年代中期“一孩”政策遭到质疑后,在部分地区(多数是农村)开小口实施“一孩半”政策,近几年“放开二胎”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据统计,2009年全国范围内生一胎的性别比是107.1,二胎的性别比是151.9,三胎的性别比更是高达159.4,远远偏离正常范围。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生男孩的意愿反而更强烈,性别比就越高。所以有学者便认为 “二孩”生育政策还是满足不了生育者对婴儿的性别需求,第一胎生女孩的家庭再生男孩的愿望变得更为强烈,而以出生大量二孩甚至是多孩来平衡性别比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显然让我们尴尬的是,目前不管是一孩还是二孩的政策下,婴儿出生性别比都不乐观,在未来仍然是我国人口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这意味着要减小和平衡出生性别比,仅靠人口政策的调整也是不够的,正如影响性别比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样,要减少性别比失衡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一种适宜的政策和合作方式的探索也将成为未来性别结构问题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康明村.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独生子女性别比例调查[J].人口研究,1981(2).
[2] 邹平.关于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的调查[J].人口研究, 1983(4).
[3] 马安,查瑞传.中国人口现状初步分析[J].人口研究, 1984(3).
[4] 刘爽.对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析[J].人口研究, 1988(3).
[5] 徐毅,郭维明.中国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人口与经济,1991(5).
[6] 徐毅.中国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人口与经济,1991(5).
[7] 涂平.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问题探讨[J].人口研究, 1993(1).
[8] 贾威.收养子女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4).
[9] 岩复,陆光海.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微观”研究——湖北省天门市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特点和原因调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
[10] 严梅福.变革婚居模式降低出生性别比——以湖北省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11] 辜胜阻.陈来,城镇化效应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好[J].中国人口科学,2000(5).
[12] 朱楚珠,李树茁.关爱女孩保护女孩[J].人口研究,2003(5).
[13] 于弘文.出生性别比偏高:是统计失实还是事实偏高[J].人口研究,2003(5).
[14] 瓦莱丽·赫德森和安德烈亚·博尔.光棍:亚洲男性人口过剩的安全意义[M].2004.